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找导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女怕嫁错郎男怕干错行,上学的怕......
热度 2 feifeikong 2019-10-13 10:14
女怕嫁错郎男怕干错行,上学的怕...... Photo from pexels 还在回味十一小长假吗? 10 月1的朋友圈, 方阵 刷屏; 10 月2的朋友圈, 景点 刷屏; 10 月3的朋友圈, 美食 刷屏…… 考研 同学的小长假:俺不刷屏,只 刷题 ! 不过,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劳累之余,不妨想想这个问题: 一旦考入理想的学校, 该选谁做导师? 问题虽小,影响深远,能跟 择偶 的重要性相媲美。 毕竟,好的 导师诲人不倦,不好的导师,毁人不倦 。 不信,请百度“研究生跳楼”,会冒出来 503 万条记录 。 解决好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首先要重视“导师”这个物件儿,因为,即使不要命,其它方面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有次一位985大学实验室主管老师到八五先生的寒舍聊天,说:到他那里去做试验的研究生,几次之后,他就能分辨得出是哪个导师带的学生。可见导师对学生行为举止的影响程度,更别说以后发展了。 你希望像导师那样玉树临风、燕颔虎颈 或油腻不群 吗?所以从现在开始,把导师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 再说一下选择的重要性。 看到大人 都有对象 ,少年们就可以认为长大了自然会有个好对象出现在面前,而不是长大了 要去找 吗? 看到研究生们 都有导师 ,本科生们就可以认为考上了自然会有个好导师出现在面前,而不是考上了 要去找 吗? 道理一样一样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把 选导师 放入今后重要的议事日程。 不会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成就好事,也不会随便一划拉,就能捞到一个好导师,这背后蕴藏着一些门道。 因此,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一下,请各位有志于长大成为科学(xiao)家、大领导和大老板的同学做好笔记: 1. 回答哲学问题 2. 导师特征分析 3. 获得导师信息 4. 获得导师承诺 Photo from pexels 【一】 回答哲学问题 要选好导师,要从思考门卫大爷最经常问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三个哲学问题开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有的同学说这三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太复杂,那就分解成现代社会五大狠人的问题: 算命先生:你算什么东西? 食堂阿姨:你要饭吗? 上海大妈:你是什么垃圾? 网约司机:你弄对自己的目标了吗? 配钥匙的:你配吗? 先回答网约司机的问题:弄准目标和定位。 读完硕士研究生之后的出路,无非几大方向: 考博士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进入企业界自己创业 为了选择合适的目标和定位,需要先回答算命先生的问题,同时也掂量一下配钥匙的问题。 有的同学自幼心怀伟大理想,学习成绩优秀, 希望做 科学家, 或者以 科学养家 , 或者 搞科学的家伙 ...... 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并保持对学习和研究的热忱,很幸运; 有的同学不幸,高考临门一脚发挥失常,让志做王谢堂前燕的你,无奈大学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一直心里不甘,卧薪尝胆,希望通过考研重新进入学术的轨道。 有的同学考研的动机仅仅是因为本科学校不理想,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希望考研改变出身,在研究生的学校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里的工作包括 事业单位 和 企业单位 。根据这两个方向,又有不同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定位和目标,理想导师的类型也不同。下面做一下分析。 Photo from pexels 【二】导师特征分析 根据上面硕士毕业后的几条出路,可以分析一下理想硕士导师的一些特征。 导师的重要工作无疑是指导,在这方面,理想导师最重要的特征应包括: 1. 注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既充分鼓励自由实现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提供展示和创造的机会,又给予关键的指导和建议; 2. 应该同学生保持充分的交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而不是一年见不上几次面; 3. 根据每个学生的目标和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按照同一个模式加工产品; 4. 既能高瞻远瞩,又能经常到科研一线; 5. 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技能、写作训练、报告训练等各个科研环节的训练。 针对不同的出路,理想导师的特征可以分类总结归纳如下: 考博型: 1. 自己在做科研。有的同学问了: 导师难道不做科研 吗?有些过来人会露出外交官式的微笑回答你:Hmn,how interesting! 2. 主持有国家级(科技部或自然基金委等)或省部级(省自然基金委、除科技部的各部委)或厅局级的科研项目。 3. 在坚持撰写发表高水平论文,研究方向是自己喜欢的方向。 4. 对学生要求较严,且(并且的且)勤于指导。 以上四点是对学生水平提高的保证。 5. 经常参加学术界的活动,如参加学术会议,或在学会有任职等。这是一条加分项,有可能为学生以后进入学界提供帮助。 企业就职型: 1. 研究过程中注意解决实际问题 2. 有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同企业接触密切 3. 善于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能提供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事业单位就职型 1. 导师不成天给你派活儿,盯的不紧。 2. 学习和研究不8127(8点到晚上12点走,一周7天)。 3. 同门最好有考公成功的先例,可以参考学习借鉴。 这样,才有时间考证、看书准备考公务员啊! 创业型: 对于以后希望创业的同学,怎么说呢,好像很多大佬本科一入学,就成天琢磨创业的事儿了。 如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79位的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和他最初的几个小伙伴,王慧文、付栋平,大学里的成绩分别是班里的第五、第三和第一,都是倒数的。 这里不要误解,以为成绩差就能创业了。首先,他们都是考入清华的。 当然,也有准备博士毕业毕业之后再创业的,则参照考博士那一条。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最基本的一条是: 导师应该是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者 ,做人正直,举止得体,营造和谐愉快的学术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智力劳动,在学生学术发展、职业规划、个人良好习惯养成方面有责任感和带动作用。 因为潜移默化中,导师的为人处世方式,你会默认为是社会的普通标准,或重要参考,也就是说,导师的行为方式可能会成为你形成三观的坐标系和参考值。 因此,导师的三观和为人处世方式就显得很重要。 再因此一下:如果导师有如下任何一条,请一票否决: 1. 无责任和担当 2. 不文明 3. 善于钻营,破坏规则或者钻规则的漏洞 4. 喜欢说脏话,或者喜欢讲黄段子 5. 同学生界限不清 有的导师越过了师生本来是教学关系的界限; 有的抱着古(腐)老(朽)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爹 的观念,让学生买菜做饭、接孩子洗车等,只安排保姆的活儿,不负责指导的事儿。 要知道,第5条是许多同学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前面的 503 万条 结果,很多同这条有关。 Photo from pexels 【三】获得导师信息 那谁说了,我咋儿知道导师的那么多信息呢?谁知道他/她适当做考博人的导师,还是适合当考公的导师呢? 下面就告诉你几大方法,扒一扒你靶子上导师的家底。 线上方式: 1. 到大学研究生学院,或者导师所在的学院,找到导师的介绍网页。 这里应该是信息最全的。不过有的导师勤于工作,疏于更新网页信息,或者有的根本打不开,这时需要辅以下面的方式。 2. 咋知道导师的课题? 科技部、国家或省的自然基金委员会有专门的网站,可以检索单位、年份、人员的主持课题情况。 导师发表文章的页脚(中文文章)或acknowledgement里面,经常出现课题资助的信息。 3. 咋知道导师的文章? 即使是影视明星,也应该知道知网,否则就会出事儿,更别说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了。 上知网查一下,或者到谷歌学术搜一下导师的文章。有的老师出版了著作,不妨看看这些著作的内容。通过文章和著作,看一下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方向。 4. 百度或者其它搜索一下,大学+导师的姓名。 需要注意搜索或许有惊奇的发现,或许也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例如搜索:克莱登大学+八五先生,结果就挺失望的。 线下方式: 找亲戚朋友、学长、校友等,各种可能用得到的途径,打听一下。 如果在同一座城市,不妨去旁听一下导师的讲座或者课程。 最好能结识导师的在校学生,听一下对导师的描述。 Photo from pexels 【四】获得导师承诺 通过上面如此这般,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理想的导师: 他学术严谨,成果丰富,不嫌你出身二本,不嫌你成绩不高,不要你加班,不要你发文章, 也不要你 。 这不仅是个段子。现在各大学为了保证指导质量,同时也保证年轻导师们的招生名额,都严格限制了每个导师的招生人数。 因此,有人气的导师,自然联系的学生多,竞争也激烈一些。 如果导师已经答应了足够的学生,后面再有联系的就无法答应了。为了尽早同导师两相许,该怎么做呢? 1. 尽早开始理想导师的筛选工作,确定理想导师名单。 2. 尽早联系导师。一般同学联系导师都是在成绩公布、预计能够进入复试线之后。不过这时众多学生联系导师,时间仓促,太过集中,不如提前跟导师联系。 八五先生前几年有位学生,自秋季开学,就开始邮件联系。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因此邮件交流比较充分,提前就给与了承诺,也是唯一的一位没有见过面,就双方做出承诺的同学。当然这位同学后来全面发展,就职到了上海很好的一家企业。 3. 如何联系导师?建议写邮件,把自己的基本情况、学习、奖励、证书等方面的信息完整发给导师。 因此,早联系,早获得机会, 笨鸟先飞; 早出洞的虫儿被鸟吃; 早出洞的虫儿才能找到好伙伴。 关于发邮件,有些注意事项,没有注意过或者被人提醒过的、原生态的本科生,不容易写出一封得体又合适的邮件,以前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可参考。 有一年做了一次讲座,后来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发了联系导师邮件的注意问题,并给出了模板。 于是那一年联系八五先生的不少同学,直接套用了那个模板,还十分尊重原著,甚至连举的例子都原封不动没有修改。不得不说同学们真的很注意节省体力(懒)啊! 总之: 根据自身情况, 查清导师特点, 选择合适导师, 早日动手联系。 最后,祝考研的同学梦想成真: 考上理想的学校,找到理想的导师! 文章来自公众号:八十五分,ID:Get85fen,更多文章请关注。 推荐阅读: 千奇百怪的会场段子 不要显得不懂个P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9739 次阅读|7 个评论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
热度 28 Terrace 2013-8-8 14:24
今天看了林老师和陈同学的博文,谈找导师的问题,其实我比较赞同林老师的观点,别太功利,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挺“势利”的,至少我接触的不少学生是这样,为什么呢?其实也不能怪学生,学生只是从他们自己的角度觉得,跟谁好那就跟谁,这本身就是一个人往高处走的选择过程,无可厚非。 陈同学的博文也许只是一个设问,通过她字里行间的描述,她心里已经有了倾向。其实选导师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是这个话题又常读常新,下面我说一下我的观点,作为他们两个人的补充,希望与读者诸君讨论交流。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谈过恋爱的都知道,男的喜欢美女,女的喜欢帅哥,人之常情,同理,导师喜欢好学生,好学生也喜欢好导师,即对我们有好处的导师。我们从人性最深处讲,导师就希望学生能直接发文章,什么钱都不花,直接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学生就希望导师直接有文章挂他一作,直接毕业,工作安排好了,什么事情都不用烦了。这个说法有点夸张,甚至有点荒诞,但是这也许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现实是一种途径,一种过程,一种历练。学生找导师,导师也找学生,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跟找对象一样,你喜欢人家,人家不喜欢你,没用。在现实中,好多学生都是联系好几个导师,“脚踩好几条船”;导师也有见到更好的本校直博生,就把先前早就“暗送秋波”的校外学生甩了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也就只能冷眼旁观,一笑而过。正如你陈同学,你能够揣摩 A 老师和 B 老师,那人家老师为什么就不能忽悠 C 同学和 D 同学呢?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呢? 前面说了,导师找学生,学生也找导师,双向选择,都不能怪谁。面对老师的爽约,学生总是很受伤,开始谩骂,这是活生生的歧视!我不就是外校的嘛,好多被老师甩的学生最后往往会被调剂,或者转到别的老师门下。面对学生的爽约,老师总是很受伤,开始愤懑,哎,谁叫我一无名二无权呢,现在的学生就是势利!好多被学生甩的导师最后往往没招到学生,或者捡别人剩下来的。这些残酷的现实,总是让我们很受伤,聚散离合,相逢一笑泯恩仇。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不管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首先得相处。 我们现在找导师,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你如果想找一个好导师,那就得主动出击,果断追求,因为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不管你是通过夏令营还是创新计划,不管你是通过邮件还是电话,你都得和你未来的导师多接触,深入了解课题组的情况,最好问一问导师下面的学生,也就是你的师兄师姐。陈同学,你是可以站在你的角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品头论足,说 A 道 B ,但是那都是你的一孔之见,你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本校身份去问问你的师兄师姐呢?比如在这些老师门下待遇如何,毕业要求,日常工作以及学生对导师的负面意见。为什么要负面意见呢?呵呵,这个谈过恋爱的都知道,你恋爱的时候,不多相处,不吵几架,你怎么可能去了解一个人呢?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不是找最好的,而是找最合适的。 其实找导师也是一个博弈论的问题,大家都去找美女,但是美女只有一个,剩下的 (n-1) 就有可能鸡飞蛋打。现实情况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进行,我们也会面临囚徒困境和追求纳什平衡。大家都知道,我们没办法使天下第一美人和天下第一帅在一起,对吧?现实中我们看到好多“鲜花牛粪配”,为什么呢?因为谈恋爱有随机的成分,有的人叫这作为“缘分”,我们没办法知道我们现在处的这个是不是最好的,我们只能相对找个最合适的。其实,我们能找个导师,跟着他三年或者五年,我们收获很多,然后离开,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缘分呢?!什么是最合适的,首先得问你自己,你是什么的,你想要什么样的,一个自己长得比凤姐还丑,整天还幻想着跟个帅哥,你觉得这现实吗?如果你想安安静静做点学问,学点真本事,那就跟着有时间教你的导师;如果你只想混个毕业,求个人脉,那就跟着领导吧,没人会鄙视你;你如果想本校读博,那肯定要跟个博导;你如果只是想读个硕士,以后出去读博,那你就得跟能发文章的导师。话也说回来了,你如果以后不在这个圈子混,老师人脉再广跟你也没关系,所以林老师说的很对,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好,你自己是个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别说导师了,你爸是李刚都不行。 找导师就像找对象,好聚更要好散。 找到对象以后,那就好好相处,好好过日子。但是实际上相爱容易相处难,研究生入学以后,也是一个不断后悔的过程,开始埋怨导师,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是这是你自己当年的选择,你就得自己承当。既来之,则安之,你如果没有比尔·盖茨的退学勇气,你就得有苏东坡的乐观豁达。很多时候,跟一个导师,不是取决于他教会了你多少东西,而是你学会了多少东西。如果你的学习能力不足,天赋很差,脾气还很坏,给你个好导师也是糟蹋,你照样吃着肉,骂着娘;相反,你如果主动汲取,好好学習,奋发图强,即使遇到不好的导师,你也可以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总而言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好聚好散,我们生命中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抑或配偶,都是匆匆过客,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别人的过客呢?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呜呼哀哉!
个人分类: 教学研究|12660 次阅读|42 个评论
人的一生中需经历的三次“婚姻”
热度 8 lionbin 2012-4-13 16:05
人的一生中需经历的三次“婚姻”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2683.shtm) 本文将大多数人一生中可能会经历的找导师、找工作与找对象并称为人生的三次“婚姻” ,因为这三者确实有许多可比之处。 找结婚对象,是最容易理解的一个经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因人而已。正常情况下,人口的性比是1:1,从理论上讲根本就不存在找不到结婚对象的问题。然而这种情况却频频出现,大龄男女青年比比皆是,称为剩男、剩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可能主要还是适婚年青人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将标准提得太高。这令我想到那个凤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一半人看不上我,还有一半人我看不上”。而通过自由恋爱最终能走到一起配对成功的,就是条件相适宜的,没有谁亏欠谁的。结伴的男女也不意味着就可以白头偕老,也有许多中途发现不合适离异的,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结合和离异都过于草率,也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有人提出要善于“经营婚姻”。 其实,找导师也一样,最终能走到一起“配对”成功的,一般来说也是条件相当的,也没有谁亏欠谁的。达不到入学条件的学生,已经被淘汰;有能力的学生,可选择自己觉得更合适的导师。不管是谁,如果“配对”后天天抱怨,最终肯定也是不欢而散,总有一方对对方要求太高,或者彼此都要求太高。有不满可以说,类似夫妻吵架,解决矛盾也是一个经营的过程,没有谁更高明,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要善于学习。 找工作难道不是这样吗?其实,社会上的事儿总是要人做的,应该说地球上有多少有劳动能力的人,就有多少就业机会,所以找不到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与大龄男女青年越来越多可类比理解:找不到工作者,大多还是就业标准超过了实际能提供的机会。 虽然如此,通过政府和决策者的努力,这三个方面还是可以得到逐步优化的,但这些优化也只是相对而言。 善待自己的三次“婚姻”,从实际出发,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吧。奢望可能只能延误更多的机会。祝每位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本文被《中国科学报》2012年 4月20日刊发,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4224 (图片来自网上)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10651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