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食物安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推荐一篇好文:转基因与中医需要明白的九大科学事实
热度 3 蒋高明 2013-9-11 19:39
【本博注】下面的文章很长,也很深奥,如果您时间紧张,可以挑选重点看,吕永岩先生标注了重点。转基因专家讨论的转基因问题,一直是按照线性思维的,即一个基因一个蛋白一种功能,现在看来,人类对基因了解越多,反而约感觉知道的越少了。在许多科学问题都不清楚的前提下,尤其安全问题不清楚,就贸然进入人类餐桌,是有很大问题的。如果说人类吃了20年转基因食品(注意,很多是基因污染食物)人类没有一例死亡,来证明转基因食物与普通食物实质等同,这样的结论能够成立的话,则我们的假设也同样成立——人类食用转基因20年(实际上不到,第一例转基因西红柿1996年上市),期间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用量不说,人类各种疾病尤其绝症数量大幅度增加,两者就直接没有关系吗?食物中残留的草甘膦、能够置害虫于死地的Bt蛋白不会影响人类健康吗?因此,对于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还是谨慎为好。毕竟,人类肠胃的进化没有技术的进化来得快。说一千,道一万,必须做实验,做7天没有用,做生物公司规定的90天也不行,做一个老鼠的生命周期看看怎么样?当然,最直接的是人类中的志愿者来做,有人带头试吃了,这不是科学实验,是作秀,是误导。它又不是急性毒药,吃一两顿怎么会有问题呢?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害虫和杂草本来就是生命,它们也要存活,你要它死,它就会要你亡。一味对抗的线性思维模式也要改变了。一味灭杀,也是走错路线了。利用人类现有的技术,我们创造一个无害虫环境或无杂草危害环境,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就如同社会问题一样,如果没有小偷,警察就是多余的,监狱似也多余了,大家都讲诚信,那律师赚谁的钱呢?农业转基因就是要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增加利益链环节,最终赢的是资本,受害的是弱势群体与生态环境。 转基因与中医需要明白的九大科学事实 ( 友给我关于转基因和中医的态度 ) http://blog.sina.com.cn/alvyongyan 怎么样判断挺转人士的无知,普通民众只要了解以下事实,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断,转基因支持者如果回答不了提出的问题,说明他们水平真差: 第一,什么叫科学: 科学是一种态度!人类做科学研究,无非就是探索三个目标:第一,宇宙万物是如何诞生的及物质的规律。第二,生命的起源及生命的规律。第三,物质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及期间的规律。 在探索这些问题的时候,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比如弦理论,虽然目前物理学界没有多少实验证明,这是一个数学模型 , 但是人们一直认可并尊重这些科学研究者。 霍金在新书《大设计》里说哲学已死,哲学跟不上科学的步伐。不求甚解的所谓鹰派科普者太蔟抓住了这句话,他认为霍金像其他理论物理学家费曼、温伯格、一样都彻底反哲学了。就认为哲学已经失去传统意义,哲学已经被死刑。其实霍金说了哲学的困境,并没有否认哲学的启蒙作用,霍金本人也提出了很多哲学思维。霍金在《大设计》中指出:“由于万有引力等定律的存在,宇宙能够而且也必定是无中生有,自我创造,无须祈求上帝之手让宇宙运转,自我创造是宇宙、人类存在的原因。”无中生有的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哲学意义。 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里用鱼缸里的金鱼为例,对人类解释宇宙规律进行了说明。他指出:“对于同一物理的运动,如果人类与鱼缸里的金鱼本身属于两个参考系统,金鱼的实在图像和人类观察的不同,但金鱼仍然可以表述制约它们观察到的在鱼缸外面物体运动的科学定律。例如,由于变形,我们观察到的在一根直线运动的一个自由物体会被金鱼观察成是沿着一根曲线运动。尽管如此,金鱼可以从它们变形的参考系中表述科学定律,这些定律总是成立,而且使它们能预言鱼缸外的物体的未来运动。它们的定律会比我们参考系中的定律更为复杂,但简单性只不过是口味而已。如果一条金鱼表述了这样的一个理论,我们就只好承认金鱼的风景是实在的一个正确的图像。”如果存在两个都和观测相符的模型,正如金鱼(眼中)的图像和我们(眼中)的图像,那么人们不能就因此确定这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在所考虑的情形下,哪个更方便就用哪个。霍金的这个论述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启发意义。 数学也好,物理学也好,都是对于宇宙世界的一种探索工具,使人从不同角度认识万物,正如量子力学可以用其几种数学工具模型表述一样,物理学不同的派别也纷纷提出不同的模型,比如弦理论、宇宙大爆炸、多重宇宙等表述不同的宇宙。但是工具有其局限性,比如对于复杂的化学反应、生命体,很多时候仅凭数学是不够的,由于化学反应复杂性,影响环境多,其过程不能用传统的微观物理与数学工具描述。而生命意识、量子、宏观宇宙还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物理学家费恩曼写道:“我那些物理专业的学生也不理解量子力学,因为我自己也不理解”许多物理学家相信,量子力学还有某些因素尚待发现。 当这些物理学家们非常谦虚的探索科学问题的时候,试想一下,我们的科普工作者在没有自己研究与学术贡献的时候,为什么能够明目张胆的确定别人不懂科学,唯独他们懂,扮演上帝的角色呢?曲意理解霍金的意思,是自己科学理解力水平不够还是故意的呢,我相信是前者! 现在出题:由于支持转基因的太簇涉及批评到哲学问题。请问转基因支持者们, 在 1927 年, 1930 年两届物理学盛会的索维尔会议中,关于量子力学的辩论,爱因斯坦两次都被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派打败。爱因斯坦强调量子世界深层的因果关系,量子现象背后必然存在原因,而哥本哈根派强调量子世界的几率,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不能同是测量量子的两个状态。请问现在你们支持谁? 请问方舟子,你物理科普是正确的吗,在你写的《爱因斯坦信不信上帝?》这篇文章中,你真的完全表达了爱因斯坦对宗教的认识吗? 第二, 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虽然达尔文提出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演变,但关于生命最初是如何开始的,他却没有给出答案,他说“人类可能也需要思考一下物质的起源。”本来生物学家似乎对生命起源问题应该有更多的兴趣,但是很多物理学家也投入其中,如果他们试图弄明白宇宙的奥秘,那么就需要回答关于生命哲学与试验上的意义上的问题。 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里说“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而且将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自然发生说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 霍金认为,能够支持智慧观察者的复杂结构的宇宙体系是非常脆弱的,自然定律形成聊一个极端微调系统,如果不是物理定律一系列的细节令人吃惊巧合,那么人类与类似生命似乎永远不可能形成。  上世纪 50 年代,物理学家大卫·玻姆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书《量子理论》,成为该领域的一部经典教科书,他成功构建了一个隐函数体系。玻姆认为,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之间的矛盾,暗示了在自然宇宙中存在一种更基本的层面。无论是量子理论还是相对论,都指向这一更深层的理论。而这种更基本的层面,代表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和一种隐含的秩序,在此之上才产生了我们对这个经验宇宙的解释秩序。   玻姆的隐含秩序不仅适用于物质也适用于意识,它能解释物质和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隐含秩序代表更基本的真实,精神和物质被看作是这一更基本真实在我们的解释秩序中的一种投射。   目前有几种不同的量子意识理论。代表人物除了大卫·玻姆、还有古斯塔夫·波洛伊德、大卫·查尔默斯、罗杰·彭罗斯与斯图亚特·哈梅罗夫等人。 2007 德国物理学家 Hans-Peter Duerr 教授认为:量子物理告诉我们,真实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精神一体。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和未来是敞开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纯粹的信息场,——好像一种量子码,和物质或能量已无关。这个信息场不仅仅在我体内,它充斥着整个宇宙。宇宙是完整一体的,因为量子码没有疆界。只有这个“一”, 具有不可分性。 这与大物理学家惠勒生前提出过这样的论断类似。惠勒认为:“万物源于比特”。他认为,物理世界的所有单元,在最根本、最基础的意义上 , 具有非物质的来源和解释。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实在归根结底产生于“是-否问题”的提出及其所激起的仪器反应的记录。简而言之,所有的物质性事物,究其根源,都是“理论上的信息”。 南京大学生张辰宇教授及其团队在 2011 年 9 月 20 《细胞研究》 (Cell research) 的一篇论文中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 microRNA )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张认为,“微小 RNA 十分特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信息。 ”这个发现,让“吃什么补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老话”似乎有了理论依据,对于中国人来说,还为在传统的中草药中发现一类全新的活性分子提供了依据。 即使是最简单的细菌也比任何的化学制品复杂的多 , 很多科学家试图从大量的实验里模拟生命诞生的过程,但是都失败了 。这是因为在化学实验室条件下 化学语言和生物学语言并不一致。 生命起源是科学家一直探索的问题,正如达尔文认为的那样,人类可能也需要思考一下物质的起源。只有了解了物质的本性,才可以更好的了解生命起源。 想一想中 国转基因支持者们,是否你也了解到所有生命的奥秘,是否了解到生命起源的进化过程。如果是,请拿出你的观点与研究,你就是世界上的牛人了,如果不是请谦虚。 借用物理学家李淼在刚发表的文章《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分岔》中的一段原话: 毫不奇怪,很多无神论者是研究生物学出身。这是因为,一百多年的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趋向非常类似于 19 世纪和 19 世纪之前的物理学的发展,是一种还原论式的发展,将生命约化成细胞,细胞再约化成 DNA 和其他大分子,再约化成基因。在很多现代生物学家眼中,一个人不过是一堆自私的基因为了延续的承载物,这么看来,人类的大脑和智慧除了为了这些基因的延续没有其他任何意义或目的。果真如此吗?著名物理学家兼科普家保罗在他的《上帝与新物理学》中写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一直走在各种学科之前的物理学现在正对精神越来越倾向于肯定;而生命科学则仍旧走在上一个世纪的物理学的路上,现在正试图完全取消精神。” 我们看到 , 当西方生物学家热衷研究生命学与量子之间关系的时候, 中国的这些所谓科学解释一切的圣教徒们,却还在抱着传统的分子遗传学不放,思维停留在百年前的旧世纪了。但是总是指责别人不够科学。即使是分子遗传学方面,他们也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其实以方舟子,吴兴川,太蔟,龙哥花园,这群为首的转基因支持者,他们年纪在 40-60 岁之间,由于历史原因,根本没有接受多少真正的科学教育,没有真正的科学贡献与研究,还总是对别人断章取义。但是他们总是武断的指责别人不懂科学,反而霸占科学,不允许别人理性的辩论。甚至动用卑鄙的手段来诬陷,扣帽子,人肉搜索,报复性打击别人。为人非常极端。 第三,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是正确的吗? 拉马克本来比达尔文更早提出进化论,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达尔文主义一直是生物科学届的主流。拉马克主义是表观遗传(获得性和遗传)。 获得性指的是通过后天的 ( 非先天的 ) 外界环境的影响所表现的性状特征;遗传是指这种外界影响的改变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但是随着科学的研究,尤其近几年的发展,这种 不通过基因改变就能够遗传的表观遗传学获得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 最著名的例子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荷兰出现大面积饥荒事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母亲生出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和其它代谢紊乱疾病,这一患病风险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代。控制实验也表明了类似的结果,比如有两篇论文讲了两个实验涉及到 表观遗传学 :一个实验介绍了用高脂肪食物喂养雄鼠,其雌性后代会变胖;另一实验表明外因来改变老鼠体内胆固醇的新陈代谢,其后代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也会随着发生改变。更早实验中,当 雌性老鼠食用了某些特定的食物后,会改变其后代的毛色 。至于低等动物和植物中,这类似的例子则更多, 科学家证明小 RNA 分子也具有遗传机制 。在这些案例中,都没有改变基因,却都发生了性状的遗传,也就是都具有获得性的遗传,后天获得的特征可以不改变基因密码而传给后代。 当然, 还有科学家提出微生物也影响进化。中国的很多支持转基因的人包括生物学研究者恰恰是反对表观遗传学的。 在方舟子的书里,他是反对表观遗传的,他显示了对表观遗传学的厌恶,而且极力强调新达尔文主义要一家独霸。而且他大力抨击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新达尔文主义与新表观遗传学的“百家争鸣”政策, 并暗指毛泽东通过政治影响支持伪科学。 因为他书里写到毛泽东命令《人民日报》转载 1957 年 4 月 29 日 《光明日报》的一篇名为《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的文章。文章核心提出“不久的将来,通过具体的研究工作,遗传学中目前存在的两个学派会逐渐融合为一”。 但是现在的事实证明,恰恰这篇文章是具有科学与预言性质的。因为这几年很多生物学实验证据恰恰证明了表观遗传学的科学一面,两种遗传学具有逐渐融合的趋势 。 本质来讲,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的尖锐对立,还是有后来的科学界的互相争论而引发的,如果他们生活在现代,也许他们观点基本一样了,就是 遗传具有多种因素,卵母细胞也具有遗传的部分信息。 科学爱好及研究者可以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如果 认为自己代表绝对真理,恰恰是错误的。因为人的基因里含有不少的病毒基因,人本来就不是完美的。 现在出题:就科学本质而言,方舟子及转基因支持者是否赞同两表观遗传学与达尔文主义是融合的? 第四, 基因如何定义: 当我们对现代生物学不是了解太多的时候, 科学家曾经把基因定义为三个特征,既自我复制,突变并保留突变,功能单位(表达蛋白质)。后来随着 DNA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基因又被定义为连续的,分立的,有功能的核苷酸片段。后来遇到了调节基因,含有内含子的断裂基因,能够重复表达的基因片段,移动基因,基因中的套装记忆。这些都导致基因的定义越来越使人迷惑。基因在表达蛋白质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传递信息的 RNA 分子被修饰,切割,拼接。 人们对遗传了解越多,越发现基因已经逐渐脱离了最原始的初衷,基因已经丧失了最初科学家希望的定义,丧失了其明确的物质基础,而且其越来越无法给予明确的空间与功能定义,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基因,。 人类基因组中只有约 2.1 万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只占整个基因组的 1.2% ,因为其余 98.8% 的基因不能编码蛋白质,科学家曾经把这些基因叫“垃圾 DNA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垃圾”基因是没用的,但 2012 年 9 月国际科学界宣布,“ DNA 元素百科全书”计划 ( 简称 ENCODE) 获得了迄今最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数据, 这项研究是由全世界 32 个实验室共 440 名科学家历时 9 年完成的。在这个庞大的研究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垃圾 DNA ”并非垃圾。在这些原来被错误解读的“垃圾 DNA ”片段中,至少有 400 万的遗传开关。这些开关在控制细胞、器官、以及其他组织的行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经过研究确定 80% 的基因组是有功能的是活跃且必须的 , 其余的 20% 也不是垃圾。类基因组中的“垃圾 DNA ”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控制面板,能调控数以百万计基因的活性。如果没有这些开关调控,基因将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区域也许会导致人类患上疾病。 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物体受细胞,免疫有机分子,激素,微量元素,温度等环境影响,很多因素来自环境的互动,在生物的基因中,还有非 DNA 遗传现象,有逆转录现象,有基因修饰,有基因切除与补充,有数量庞大的小 RNA 调节发育与表达,动物体内有病毒基因片段,有被冷藏的基因,人的有效基因占基因库的数量不超过 2% 。基因里面藏着至今科学家不知道的秘密。 人体中细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是人体的十倍,这还不包括人体内的线粒体。人类细胞中原始细菌线粒体及其基因已经整合到人类基因组里面,并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基因中不少来之细菌与病毒的基因,其中有大约 8% 的基因来自病毒基因,病毒混入人类的远祖体内,并将其 DNA 添加到代代相传的遗传物质中。这些病毒一旦侵入人类基因组,有的参与到人的遗传工作中,发挥作用,有的经过许多代以后,发生变异,然后就会失去移动的能力。 很多案例证明不仅小 RNA 分子能够遗传,而且饮食是能够改变人的基因 。 从生物进化历史角度讲, DNA ,蛋白质等有机物只是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同的分工合作。 现代研究认为 RNA 是生物生物进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 DNA 只是进化后的产物,很多病毒只以 RNA 作为其唯一的遗传讯息载体。 RNA 世界包括 RNA , RNA 酶, RNA 逆转录,及 RNA 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 RNA 核糖蛋白颗粒,小 RNA 分子等。这些 RNA 世界的功能涉及到了生命中的各个部分,它们为生命的开始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即使一开始生命是初级的, RNA 分子链是长或者短的,但是几十亿年前生命还没有形成的时候, RNA 或许是断续的, RNA 或许有一个前身,但是生命不仅仅是 DNA 及它的前身 RNA 世界,所有有机物质都具有各自的角色,正如蛋白质能够把自己信息复制其他蛋白质,没有蛋白质,没有其他物质,生命将一样无法体现。 现在出题:转基因支持者, 你如何证明基因转移后,没有影响庞大的 DNA 序列,没有激活其他基因,基因转移后是否产生了具有干扰作用的小 RNA 分子。 现在 如果把狗的嗅觉基因或者其他帮助你完善本身功能的基因转移到你们及你的后代身上,你们是否你们愿意。 第五, 蛋白质有毒吗: 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是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阮病毒可以引起同种或异种蛋白质构象改变或功能改变的致病蛋白质。 就生物理论而言, 朊病毒的复制并非以核酸为模板,而是以蛋白质为模板,这必将对探索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产生重大的影响。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 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 30 ~ 50nm )。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朊病毒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而亡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朊病毒病和艾滋病并立为世纪之交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   朊病毒已经超出了经典病毒学的生物学概念,研究表明,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构型上的变化,由良性变为恶性,即变为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这一观点向传统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近年来不断被发现并相继被确认,不论在人群中还是在动物群中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因而对朊病毒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    300 年前,人们就发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的“羊搔痒症”。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不稳、烦躁不安、奇痒,直至瘫痪死亡。上世纪 60 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破坏 DNA 和 RNA 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搔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由于这种推断不符合当时的认识,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 1986 年 11 月至 1995 年 5 月,英国饲养的大约 15 万头牛感染了一种新的神经疾病,病牛从发病到死亡仅数周到数月的时间,这种病被称为疯牛病。这种病毒普通的消毒、灭菌方法都难以做到灭活,冷冻和干燥也无法将其消灭(可用 5% 次氯酸钙或 1mol/LNaOH 溶液浸泡 60min 处理), 甚至加热低于 400 度也无法将其完全灭活,这种病毒就是蛋白质朊病毒 。随后除英国外,法国、葡萄牙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也发现了疯牛病。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与使用牛骨肉粉饲料密切相关。   克—雅氏病也是一种蛋白质病毒导致的 。 20 世纪 20 年代,两位德国病理学家首次发现这种病,后来发现该病可经外科、牙科等手术传染。 英国新近发现的人的疯牛病也与蛋白质病毒有关, 科学家高度怀疑,人吃了疯牛病病牛的内脏可能是造成人畜共患的原因。据科学推测,疯牛病的发源国, 英国已约有 50 万人潜在感染疯牛病,这些人都应处于长短不同的潜伏期中,如果处理不当,到 2020 年以后人的疯牛病 ( 即变异型克—雅氏病 ) 将成为比艾滋病还要可怕的传染病。 由朊病毒引起的病统称为朊病毒病或传染性海绵脑病,它们都为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脑病。感染朊病毒后有超长的潜伏期,平均 20 年,最长可达到 50 年。发病前无法检测和诊断,其病理学的特点是淀粉样斑沉积,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细胞退化、丢失,空泡变性、死亡、消失,最终被空泡和星状细胞取代,因而造成海绵状态,大脑皮层 ( 灰质 ) 变薄而白质相对明显,即海绵脑病。患这种病的病人全部都伴有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症状。 朊病毒可通过肠道壁进入脾中的免疫细胞。其他传播途径还有藏有朊病毒的免疫细胞,食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 朊病毒特点是耐受蛋白酶的消化和常规消毒作用,由于它不含核酸,用常规的 PCR 技术还无法检测出来。朊病毒存在变异和跨种族感染,具有大量的潜在感染来源, 主要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未知的潜在宿主可能很广,传播的潜在危险性不明,很难预测和推断。朊病毒可感染多个器官,已知的主要为脑髓,但在潜伏期内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感染。除消化道外,神经系统、血液均可感染。预防难度大,人畜一旦发病, 6 个月至 1 年全部死亡, 100% 的死亡率 。 从理论上讲,遗传“中心法则”认为 DNA 复制是“自我复制”,即从 DNA 到 DNA ,蛋白质的产生依赖 DNA ,即“ DNA →蛋白质”。 而朊病毒蛋白是 PrP → PrP ,是为“自他复制”,既“蛋白质→蛋白质”。这明显违背了传统遗传“中心法则”。 现在出题: 科学技术检测中,很多时候要求经过强化实验,建立支持转基因者直接食用 BT 蛋白,与抗草甘膦基因产生的蛋白及相关物质。既然转基因支持者认为 BT 蛋白等与其他蛋白质是一样的,是无害的,那么请自己强化食用。 第六,转基因科学要经历时间的检验: 我个人及很多网友并不反对基因及转基因研究。基因技术有其对社会有利的一面。但是转基因食品必须要经过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物与人类的双重实验,请不要再拿黄金大米中那样出现的情况,拿别人不知情的孩子做实验,谁支持谁亲自参与,动员自己孩子参与试验,并按照科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时间。第二,强烈建议国家转基因全部食品进行标识,不标识者按故意杀人判刑,支持者可以吃转基因,反对者有权利在任何场合拒绝吃转基因的权利。第三,转基因支持者大都同时批判中医,而且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的,要经过严格的象西药一样的实验,那么请转基因者们同意转基因技术也要经过严格的医药实验,用实验说话,而不是多重标准。 吴兴川与太蔟认为: 对吃喝到肚子里去的东西,要保守为上 ;对中成药的所谓药效,要宁信其无,不信其有,对它的毒副作用,要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全面拒绝中成药,是个稳妥的个人健康策略——省心、省钱、省去中成药对身体造成不可逆伤害时病人及家属的后悔和悲哀。 请拿出对中医质疑的劲头,来质疑转基因。下面第八马上讲到中医科学性问题了。各位看官热闹在最后面 . 第七, 转基因支持者的人格: 2011 年 10 月 22 日 , 22 : 38 时,甘肃刘维忠说叶酸不能是孕妇人人都服,会有副作用。方舟子新浪微博回复道:叶酸已被证明能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且没有副作用,全世界、全中国医学界都在提倡孕妇吃叶酸,这位害人的中医狂、甘肃卫生厅厅长应该被罢免。 方舟子说叶酸没有副作用,以下是方舟子担任首席科学顾问的互动百科部分内容。 互动百科:服用大剂量叶酸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有: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长期服用叶酸会干扰孕妈妈的锌代谢,锌一旦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掩盖维生素 B12 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慎用合成叶酸:肝脏吸收合成叶酸的量有限,未被吸收的过量合成叶酸会进入血液,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关节炎等疾病。 方舟子在 2011 年 12 月 17 日 16 : 03 时新浪微博说:是个中国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给别人提供健康忠告,连中学生、没有多少文化的半文盲都这么干,而且还有很多人相信、传播,难怪养生、中医大业兴旺发达。 看完这些内容,你就知道谁在害人, 方舟子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如果有孕妇听了方舟子的话,很可能就导致婴儿的恶性事件,所以健康问题还是多咨询专业人士为好。    转基因支持者张兆晋说他们不是出于利益支持转基因,但是他所在的中国邮政出版是出版方舟子书的受益者,并且他极力的推广。他这种人格也同样具有分裂特征,比如他总是攻击哲学爱好者,几乎每天都污言乱语骂不同意见者。 很显然如果一个著名人士给他书里写个序,提到哲学,他就会摇着尾巴显摆了。但是他在宣传自己出版社格林的书《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时候,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写了一篇序。这序里,刘慈欣写到:“量子力学以后的物理学显现出全新的哲学面貌,对人们所习惯和熟悉认知方式产生了的巨大的挑战,特别对于一直接受单一哲学教育的中国公众,这种陌生感和挑战就更加明显。”另一段:“这种反差其实是一个明确无误的哲学上的启示,召唤着人类走出灰尘般的地球摇篮,去填补那巨大的空白,这种开拓和扩张不仅是文明的使命,更是生命的本质。”这明显是对哲学探索的认可。 当然刘慈欣值得尊敬,关键是这个张兆晋是反对哲学的,当别人提出他博客序言里为什么又炫耀赞同哲学的文章时候,他就破空大骂,他这种污言乱语每天几乎都在上演。 弦理论是数学模型,至今没有被物理学验证过,按一些支持转基因的所谓鹰派看来,这绝对不是科学的。事实上弦理论研究者得到科学界及很多普通人的拥护。甚当然我并不反对弦理论者的书及本人。科学首先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应该前后矛盾。他的这本书里,也有作家如果按他们对中医,哲学的态度,他是违法了自己原则的。 转基因支持者们总是说他们不是利益相关方,相反,他们似乎是义务的。果然如此吗? 9 月 8 日 晚,支持转基因的曾经在清华大学呆过的荒川围脖在与反对盲目转基因的学者刘仰争辩时说: “那些转基因玉米实验田的人都是真实的育种专家,国家几百亿仍下去,不会听不见响声的。 ” 这倒出了一个实情,就是由于国家支持, 很多生物学工作者,为了利益而研究转基因,借此申请国家科研资金支持,完成自己的利益。 我们知道中国存在很多学术腐败,很多科学研究者存在着套取资金的学术腐败来欺骗国家。而且对于那些平常收入不高的科技研究者来说,一方面申请科研补助,借此补助自己生活,另一方面,十年前本人坐火车遇到一个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的研究生,搞研究比较辛苦,不容易出成果,但是一旦出了成果,他说很多新玉米品种研究者 获得了几千万的收益。如果真的研究出一种新品种,意味着最少千万的收益。至于产品是否安全,在利益面前很难让他们自己验证。 至于支持转基因的网站,网络宣传者是否也在申请国家支持,应该探究他们背后的原因。 第八, 中医是科学的吗: 中医是否科学,这几年争议比较大,有人说中医属于伪科学,我们看看以下事实: 香港科研团队 8 载研究 揭中医 3000 年针灸止痛: 2011 年 8 月,由前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磁力共振中心主任杨雄哲领导的团队,利用八年时间揭开了中国有 3000 年历史的针灸止治痛的奥秘。他们与与两岸三地的多个大学合作,先在老鼠、白兔等动物进行试验,后对 36 位香港大学志愿学生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显示,针灸的针震动,形成了横切声波会启动细胞内的钙, 针灸师若成功针在穴位,其形成的横切声波将会更强,可启动更多细胞内的钙,钙离子群在人体全身产生效应。杨雄哲解释,钙离子群在人体内,会助白血球产生安多芬,发挥止痛的效用 。   此外,横切声波启动了细胞内钙离子流及钙震荡,具有频率放大效应及记忆能力,所以经针灸后,会产生一段时间长时间的间歇反应。故此,杨雄哲指出使用针灸止痛的好处,是不会上瘾,也不会产生副作用,比起外服含安多芬的药物健康得多。他亦补充,别误会钙离子群只可以协助释出安多芬,它亦能在体内进行不同的功能。 科学家首次破解按摩神秘机制可激活康复基因 :2012 年 2 月 1 日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网络版上的研究表明 : 按摩可以促使机体给肌肉细胞发出减少炎症反应的信号,这一信号还能提高肌肉细胞制造新线粒体 ——作为“发动机”,它能够将细胞的营养转化为能量——的能力。 Mark Tarnopolsky 是加拿大汉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一名神经代谢研究人员, 4 年前他的腿筋在一次滑水中严重受伤。他把按摩治疗当作其康复疗法的一部分,发现 按摩在减轻痛苦方面作用非常大 。他想弄明白背后的机理,于是他和同事招募了 11 位年轻男性志愿者。当受试者在踏步车上进行剧烈运动后,每人会随机选择一条腿接受按摩,在按摩前、按摩结束后 10 分钟及两个半小时之后,他们的两条腿均接受检测。检测结果显示, 按摩可以促使机体给肌肉细胞发出减少炎症反应的信号,这一信号还能提高肌肉细胞制造新线粒体——作为“发动机”,它能够将细胞的营养转化为能量——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按摩的腿比另一条腿要多 30% 的 PGC-1alpha ,这是一种帮助肌肉细胞构建线粒体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却能够开启与炎症有关的基因。 按摩能够抑制锻炼后产生的炎症并促进更快的痊愈。研究人员说,由于线粒体对能量产生非常重要,按摩疗法可能有助于运动员的肌肉损伤加速康复,改善肌肉骨骼问题及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痊愈过程。 猩猩会“采药治病” : 2011 年 12 月法国研究人员柯莉夫声称,黑猩猩平时跟生病的时候吃的食物不一样,这就意味着黑猩猩会给自己治病。柯莉夫是巴黎法国国家研究院的研究员,已经研究黑猩猩 15 年,根据柯莉夫的观察,黑猩猩平常会吃植物的果实或是嫩叶,不过生病的时候,它们会改吃比较苦的树干或树皮。研究人员说,根据她的观察,一群小猩猩吃一般食物的时候,不会互相特别留意,不过如果它们的父母在喂生病的手足吃“特别植物”的时候,它们就会十分好奇。柯莉夫也注意到黑猩猩吃“金鸡纳霜”叶子与沙子来治疗疟疾。 支持转基因的大部分是支持进化论的,看来他们的祖先是猿猴时代的时候,就一直依赖草药治疗疾病。 南京大学生张辰宇教授研究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 microRNA )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该研究证明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 张认为,“微小 RNA 十分特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信息。” 该研究为我们理解跨“界”(比如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甚至是共进化( co-evolution )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我们思考小 RNA 的调控作用以及思考来源于食物、植物以及昆虫的外源性小 RNA 在猎物和捕食者间的相互影响中的潜在作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自然》新闻稿评论认为:这一成果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普遍存在的生命调节机制:动物与植物是如何在分子层面上跨界交流的。《细胞研究》执行主编李党生说,这一发现将为科学认识中草药,开辟一个新的角度。 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有一个人文奇观,在岛上的居民有着黝黑的皮肤,但却拥有金黄色的头发,所罗门群岛上大约有 5% 至 10% 的人口 DNA 序列中拥有“金发碧眼”的基因,许多人认为这是基因流动的结果,比如来自欧洲的探险家、商人以及来群岛上旅游的金发人种将此基因融入这片群岛中。但是,通过最新的研究发现,所罗门群岛上部分人口的金黄色头发基因源自本土进化,与欧洲人的金发碧眼基因存在不同点,这是常年暴露在阳光照射以及大量食用海产品的结果。 2011 年 10 月,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神奇的蘑菇,如果大剂量摄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变的更具有开放性 。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种改变并不是持续短短几个小时,至少可以持续一年。研究领导人教授罗兰 - 格里菲思认为, 这种改变可能是永久性的。研发成果可用于未来的抑郁症药物治疗。参与者性格方面的“开放 性”受到持久影响,这种开放性包括想象力、审美能力、抽象思维以及开阔性思维。 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挺转反中医者的知识存在着严重缺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古老的中医必然迎来自己新的证明机会,我们的先人虽然当时还不理解人体更多的秘密,但是现代科技越发达越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当然而中医本身也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去除迷信非科学的方法,继续求证科学,继续以现代化的中医为人的健康而服务。 第九, 挺转基因的部分人士可以科学吃屎了。 2012 年 7 月 6 日 , 15 : 28 方舟子新浪微博:我以前说过,说“中医吃屎”,不算骂人,实情如此。 //@ 刘戈 : 这位仁兄是真懂中医的,认真的研究了中医与吃屎之间的辩证关系,事实详实,分析透彻,自叹不如。 当然 这些话出自反中医者方舟子与刘戈口中,肯定不是人话。 说这些的挺转基因反中医的很多,大多用来恶意攻击中医支持者。具体情况可以看看他们的其他恶意相关宣传。不过方舟子与刘戈,王志安,张兆晋,吴兴川,太蔟,棒棒医生,包括写《心外传奇》的作者李清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烧伤超人阿宝等反中医认为西医科学者,这次应该按照他们认可的吃西药不吃中药的标准,这次他们肯定是可以科学吃屎了。 2013 年 9 月 2 日 ,中国科学报消息, 粪便移植为治疗很多疾病提供了新希望。但该领域的先驱者表示,还需要对它们进行更加科学地研究。 在担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术医学中心( AMC )内科医生之后不久, Max Nieuwdorp 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例:一名 81 岁的女性因尿路感染引起的并发症而入院治疗。她有严重的褥疮,且高烧不退、无法进食。在抗生素已经消灭了病人的结肠微生物种群后, 一种名为艰难梭菌的机会性致病菌入侵了她的身体,引起了严重腹泻和炎症性肠病。 治疗方案很简单:他们将对该病人进行结肠冲洗(希望借此也能清除艰难梭菌),并用来自捐赠者(她的儿子)的健康菌群替代。 他们将她儿子的排泄物和盐水混合,通过插在鼻子上的一个薄塑料管,将混合物直接注射入病人的十二指肠。治疗三天后,该病人出院了。 成功案例: 单单在美国,艰难梭菌这个“臭名昭著”的病原体在一年中已经至少使 1.4 万人丧命。治疗中,这名女性患者使用了几个疗程的万古霉素(这类病例中的常用抗生素)。但是,正如经常发生的一样, 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Nieuwdorp 和 Bartelsman 决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治疗另外 6 名艰难梭菌患者。其中 4 名病人立刻痊愈,另外两人 接受了来自第二名捐赠者的粪便移植。现在很多医生都同意艰难梭菌肠道感染能够通过粪便移植的方法治愈。 研究人员还认为,这种大规模替代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方法也有助于治疗其他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糖尿病和难以捉摸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了粪便移植这种治疗措施。 今年 1 月, AMC 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 )上发表的文章描述了一个粪便移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这类研究首次被公开报道。 Nieuwdorp 还和其他实验室科学家开展合作,以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制。他希望,这些研究最终能帮助医生由粪便移植转为更精细的治疗手段:给病人注入选定的菌株。 成为主流 Eiseman 开创性的论文发表在《外科学》杂志上,描述了用肛门灌注液状粪便的方法治愈了 4 名患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人。(症状和艰难梭菌严重感染的病人相似,但可能由一种不同的细菌引起。)这不是首次在医疗中使用粪便,用粪便悬浮液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首次由中国医生于 4 世纪进行,到了 17 世纪,它们被用来治疗有肠道疾病的乳牛。 2010 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美国明尼阿波里斯市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中心的胃肠病学家 Alexander Khoruts 用粪便移植的方法成功治愈了一名艰难梭菌严重感染的患者,之后美国学界对粪便移植的研究兴趣愈发浓厚。” 作用机制 了解粪便移植的作用原理是使治疗更加安全的关键。捐献者的粪便在术后会不会遗留在患者体内?哪一种细菌具有左右健康与疾病的能力?移植的微生物是如何与患者体内的微生物相互作用的? Nieuwdorp 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 Willem de Vos (厌氧菌类的专家)展开合作,他们的团队是人类肠道领域研究的翘楚。 de Vos 说:“我们已经证明,一些重要的菌种在艰难梭菌患者体内丧失了,而另外一些有害的菌种大行其道。”他的研究还证明,艰难梭菌患者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程度仅仅与一名 1 岁大的儿童相当。但经过抑制治疗之后, 来自捐赠者的厌氧性细菌会停留在患者的肠道内,帮助患者恢复微生物多样性 。 许多人仍然相信钡灌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最近,一个由日本东京大学 Kenya Honda 领导的小组报告:在治疗患有结肠炎和过敏性腹泻的老鼠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以 17 种无害的梭菌(曾被证明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分泌调节 T 细胞)为治疗手段,有效地抑制了免疫反应过度。 在一项名为 RePOOPulate 的实验项目中,一个由加拿大金斯顿皇后大学的 Elaine Petrof 和圭尔夫大学的 Emma Allen-Vercoe 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一个由 33 个菌种组成的粪便装置,用于治疗艰难梭菌和炎症性肠病。他们希望这些菌种在为完整的粪便移植提供帮助的同时风险更小。 Allen-Vercoe 最初培养了 70 个菌种, Petrof 以每一种菌种的致病性和抗生素抗性为依据,最终从中选出了 33 种。她说,在作最终选择的时候她依靠的是自己的判断力:“我会把这坨臭烘烘的东西塞进我妈妈的身体里吗?不会!那么我将把这个菌种剔除出去。” 一家名为 Rebiotix 的美国公司也是同道中人。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放行了旨在治愈艰难梭菌的一项临床二期实验。 Rebiotix 公司的创立者兼 CEO Lee Jones 在一份邮件中写道:“我们并不认为本公司的产品是粪便移植,相反,我们正在开发的是一种基于生物医药形式的微生物修复治疗方法。” Nieuwdorp 认为这种治疗方法还存在多种可能性,但他认为要实现这些可能性需要时间。他说:“现在我 36 岁,如果到我 60 岁的时候微生物群分析可以成为医院实验室的标准程序,我将感到非常开心。”目前,粪便移植的禁忌已经不复存在, Nieuwdorp 对此感到非常开心。 这看起来是一个笑话,转基因支持者们一直拿中医的人中黄恶意攻击那些需要客观看待中医与转基因的人们。但是他们相信的西医却如此恶心的给了证明。对于真正的病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方案。客观看待! 太簇在《鹰派科学传播》一文里说:对这些人士,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我所谓的鹰派科学传播—— 劈头棒喝、雷鸣电闪、旗帜鲜明、不留情面式的科学灌顶 。不如此,则很难在他们已经近乎石化的神经系统上留下一些疤痕。科学是阳刚,是勇力,是自信。它仿佛是一个重量级拳击世界冠军,双腿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拳台上,用逻辑与实证的双拳捍卫着自己的霸主地位。它不惧挑战,更欢迎挑战,甚至主动寻找挑战。 可笑的是万能的科普派太蔟(留美理科教授)等人 既理解不了物理学,哲学,曲解了霍金与爱因斯坦。还研究不明白生物科学。但是绑架了科学 。 别在哲学与物理学领域丢人了,万能的转基因科普鹰派们,你还是研究你的可笑的煮饺子文化去吧! 老子要拉屎了,趁热乎抓紧吃。西医证明你们吃屎是科学的! 2013 年 9 月 9 日 星期一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459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光明网发吕永岩文章批评转基因产业化
蒋高明 2012-2-27 20:30
原文地址: 光明网发吕永岩文章批评转基因产业化 作者: 吕永岩 “刹车”不灵怎能放行?(图) ) 光明网 0 说两句 0 分享 对转基因 产 业化的不同意见   在涉及十几亿中国人餐桌安全的转基因问题上,有媒体发表了一些有说服力的科学见解,也有媒体发表了一些很“绕”的文章或报道。这些很“绕”的文字,绕来绕去,都把对转基因主粮“产业化”的异议,绕成了阻碍转基因“技术进步”。这是让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及公众很难接受的。   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本来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原子弹技术研究与使用一样,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原子弹可以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但却绝不可以随意使用。这是因为原子弹在实验室里属于高科技,但走出实验室便成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无可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一段时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这个研究和取得成果的时间段上,没有人提出异议。人们提出异议是在有关专家提出要在“三五年之内”,将能杀虫的转基因稻米摆上中国人的餐桌之后。也就是说,人们从来没有反对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而只是反对转基因主粮过于匆忙的“产业化”和公众“食品化”。   再说清楚一些,就是关于转基因争论的焦点,只在于转基因研究“防患”与主粮“产业化”的先后顺序。谨慎的专家与消费者主张“防患”在先,“产业化”在后。“产业化”必须建立在“防患”的基础上。有了充分的“防患”,才能实施“产业化”。但另外一些人却认为“防患”不是问题,也就是他们所说的“不是主要问题的安全性”。因此,试图绕过安全性,在没有充分“防患”的前提下,贸然推行转基因主粮的“产业化”。或者是“产业化”与“防患”同步进行,其实还是只要“产业化”,不要“防患”。   主张“防患”在先,“产业化”在后的道理很简单。我们且不说原子弹的研究与使用,单说容易理解的汽车或飞机。汽车的速度很快,但如果刹车不灵,我们能让它上路吗?飞机速度更快,但如果起落架不完善,我们敢让它起飞吗?刹车不灵的汽车与起落架有问题的飞机,一旦上天、上路,那能不出事故吗?   其实,转基因的安全性远比汽车刹车和飞机起落架要复杂得多。在这个关乎粮食安全和十几亿人食用安全的问题上,谨慎比冒进更为可取。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发布了陈键鹏《谨慎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的“国研专稿”,提出“谨慎推进水稻、小麦两种口粮作物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在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领域坚持自主技术为主的道路;加强植物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充分尊重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很正确的,是得到了国内公众一致拥护和肯定的。   基因的浩繁复杂绝不亚于宇宙星空。人类对于基因学研究还处于“婴儿期”。转基因游移于人、动物和植物之间,并且基因的重组、进化、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处于对基因“婴儿期”认识的人类,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基因星空面前,充其量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人类的肤浅认识,轻言对基因的“掌控”和“驾驭”,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如果真的像有人说的那样,对基因的认识和掌控已经达到了安全性“不是问题”的程度,那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难以治愈的病症,早就该不是“问题”了。   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所以为人瞩目,是因为它直接连接着公众餐桌,涉及公众饮食安全。特别是转基因作物存在的健康、环境风险具有持续性、滞后性、扩张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这就更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预先稳妥的“未雨绸缪”,而绝不可以选择事后堵窟窿的“亡羊补牢”。   以“未雨绸缪”的态度对待转基因存在的隐患,就应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譬如目前有报道称,种植转基因的土地产生了“超级杂草”、“超级害虫”;有的造成基因漂移、污染;也有激化基因变异进而产生人类从未见过的新的病原体的报道。有最新文章称,在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学模型面前,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主要根基已经彻底动摇。正因如此,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著名科学家Barry Commoner说:目前的转基因食物产业所基于的“科学”,是已经“过时了的生物学理论”,“已一再被证明是"错了的"。(见7月6日《文汇报》《“转基因”之争在美国》)并且中国科学家关于食物除了可以脂肪、蛋白等形式进入人体,还可以微小核糖核酸进入人体的最新发现,也对转基因有毒蛋白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挑战,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这些科学的最新发现,不断颠覆了转基因一些过时的理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还处于“婴儿期”的转基因理论、技术及其出现的种种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是及其危险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推行转基因种植的同时,也在推行“基因盾牌”计划。这也包含了“防患”在先的用意,是绝不可以缺位的。中国在转基因理论和技术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那就更不应该急于求成,只注重推广的“矛”,而不去关注防患的“盾”。   有人在文章中拿计算机和手机来类比转基因主粮,在此之前还有人拿乘坐飞机作类比。谁都清楚,人们不会每天都乘坐飞机,人们也可以一生不使用计算机和手机,但人们绝不可以不吃饭。飞机、计算机和手机,对于人来说,没有一个可以像粮食那样绝对不可或缺。并且乘坐飞机还可以办保险,食用转基因主粮显然是不可能办保险的。这种类比明显地有些强词夺理,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并且主张转基因尽快产业化的人,显然还回避了转基因具有的“药”性。健康的人需要天天吃饭,但绝不可以天天吃药。   当今世界上对于转基因研究和推广,并不仅仅有美国一种模式,还有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多种模式。主张转基因产业化的人不应该言必称美国,仿佛世界上除了美国,就没有其它模式了。相比美国模式,日本和欧盟模式更趋谨慎,俄罗斯模式就更为小心。中国如果按照“三五年内”将转基因稻米摆上老百姓餐桌的说法,那就不仅仅是美国模式,而是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粮转基因的国家,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美国的高风险模式。中国现在没有饥荒。俄罗斯的超谨慎模式也没有看出有任何坏处。为啥我们非要急不可待地去争当这种并非必须的“出头鸟”?这种冒险有“基因盾牌”作保障吗?   公众的担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转基因专家一心想脱离“专家”去当“商家”。按说转基因无论理论还是技术,都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有很多谜团有待逐个解开。尤其是转基因可以作为“武器”。掌握转基因先进技术的一方,可以以“量身定做”的基因武器攻击对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这是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防范的。在转基因方面,国家投入了巨额研究经费。专家们理应抓紧时间,脚踏实地地呆在实验室里,把转基因所有重大问题都研究深,研究透,尤其是“防患”问题,更要搞得万无一失。这是公众热切希望的,也是比所有空泛的宣传更有说服力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转基因专家们不愿意呆在实验室里,他们要走出实验室,去干商家才应该干的转基因“产业化”的事。并且他们不仅要当“运动员”,而且要当“裁判员”。这种“专家”易位,热衷“商家”,热衷“裁判”的举动,不仅加剧了公众的担心,而且还使公众生疑。这些专家为啥要这样?他们究竟想得到啥?是想得到技术上的新突破?还是想得到商业化巨额利润?或是还有其它不可言传的隐情?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中国没有人反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和技术进步。人们担忧的只是在没有确切“防患”的保证下,急于求成的转基因主粮“产业化”。形象一点说,人们不想看到一架起落架不完备的飞机被放飞,不想看到一辆没有刹车或刹车不灵敏的汽车被放行。因为这种放飞、放行,太无理智,太危险了。   难道不是吗? (来源:光明网卫生频道)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起死回生的方舟子又有了可利用价值
热度 3 蒋高明 2012-2-25 00:07
蒋高明 有朋友从国外发了下面的来信。信中分析到,方舟子自去年逃离中国后,最近又重新火了一把,打韩寒再造“正义的”名声,然后继续去推销转基因。转基因食物安全的报告本身就是广 告,就是假的。人类有史以来自古以后最大的假就是转基因食物安全的谎言,方为什么不打呢?谁在幕后支持方舟子? 方舟子的情况好像是这样的: 1)去年下半年,他名声大跌,好像转基因后台也抛弃他了。 2)他宣布要去一个 可以自由看U-tube什么的地方,那时他准备逃往美国了。刘菊花也配合争取到公派美东的差事。 3)但不知为何刘菊花公派的美差黄了, 方舟子又体会了若去美国生存的不易。 4)于是夫妻俩立足中国再背水一战。刘菊花去花了些上层功夫。 5)大领导点名表扬了方舟子“为党分忧”, 从那一刻起,方舟子的角色又起了微妙变化。 6)转基因利益集团的后台正逢四面楚歌,又在这节骨眼上将方舟子捡回来继续用,于是播出一番资金给方舟子做“土豆网” 科普讲课,可惜开口讲了没几句“科普”,就开始大 肆推销转基因,很倒胃口,这个”土豆网“科普课根本不成功,没什么收视率。 7)于是刘菊花,司马南又联系安排了北京电视台做专题节目,想提升方舟子人气,没想到被反转人士,乌有之乡等冲垮了节目。 8)于是转基因后台出资为方舟子做一个美化他的“记录篇”,这可要花不少资金投入呢, 从编导, 拍摄等,从这时候开始(北京台节目失败后),其中还采访了金微,陈一文 等,居然是为方舟子当靶子用的,当金微谈得太尖锐的,干脆全部剪去。 9)只要有人出钱,当然就可找到电视制作公司做, 所以这个吹捧方舟子的”记录片“是上海还是哪里做,是极其次要的。主要看谁出资金,哪个电视台买了播出,这就是方舟子 的后台利益关系了。 10) 在这个”记录片“已经启动后,方舟子又看到一个”打假韩寒“的机会可以为他增加砝码。于是又充分入戏地投身进去,目的当然是为了捞资本,他最初以为会像打唐骏, 打李开复那样只赚不赔的生意,没想到这次自己也赔得不轻,命运未卜。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658 次阅读|3 个评论
《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100问》争议点之八:长期食用转基因无害?
蒋高明 2011-11-7 23:06
蒋高明 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没有具体作者的图书《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100问》第30问有下面的论述: 30. 长期吃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有问题? 答:关于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借鉴了现行的化学食品、农药、医药的验证系统,采取大大超过常规食用剂量的超常量实验,可以评价长期食用的安全性问题。如大鼠90天喂养实验,其实验时间相当于大鼠整个生命周期的1/8,大鼠2年喂养实验是观察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慢性毒性试验。在食品安全评价中是否需要进行慢性毒性试验,要根据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及是否有蓄积毒性来定。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区别就是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通常是蛋白质,只要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和 食物中的蛋白质没有本质的差别,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因此不会在人身体里累积,所以不会因为长期食用而出现问题,蛋白质吃进去就消化掉了,不会长期保存在身体 里。这和重金属污染是不一样的,重金属不能代谢掉,会逐渐累积,所以才会导致短期吃可能没问题,但长期吃可能会有问题的情况。人类食用植物源和动物源的食品已有上万年 的历史,这些天然食品中同样含有各种基因,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跟其他常规食品所含有的各种基因不存在差异,都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食用转基因食品是 不可能改变人的遗传特性的。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瑞士政府批准的第一个转牛凝乳酶基因的转基因微生物生产的奶酪,到现在已经有22年的历史;1994年,转基因番茄在美国批 准上市,迄今17年的历史;1996年,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大规模生产应用,迄今也有15年的历史。这些产品经过大规模长期食用,没有发现食用安全问题。 为回答公众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的疑问,《100问》在620字(含标点符号)的解释中,有三层中心意思:一是90天的大鼠实验,说明没有出现异常;二是推理,即转基因表达的物质通常都是蛋 白质,和普通食品一样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三是举了瑞士、美国等国家食用15-22年转基因食物历史,他们没有出现问题,因此可推论其他国家吃其它的转基因食物也应当没有问 题。 下面就分别来看看,实际情况是否如《100问》作者描述的那样美好? 一、国内外的动物实验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早期英国的Puztai实验、俄罗斯的老鼠实验,几乎家喻户晓,这里不再重复引用。就以今年《欧洲环境科学》发表的《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评估:当前的(实验)局限与可能的(实验) 改进》来看看转基因对动物真的没有影响吗?他们用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喂食老鼠,从19次90天的动物实验数据中得出评估是:43.5%的雄鼠肾异常;30.8%的雌鼠肝异常 ;29.7%的雄鼠骨髓异常;22.8%的雌鼠骨髓异常! 上文的通讯作者为:Gilles-Eric Séralini criigen@unicaen.fr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得出与人家截然不同的结果呢?其原因在于,他们选择性地利用了实验结果,实验是转基因的人自己做的,其结果就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其实,在中国大陆,有 三名年轻的硕士用转基因材料做的实验,出现与欧洲科学家实验结果类似的结果,他们用的材料分别是转基因水稻和大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转基因水稻致小鼠肠腺细胞病变增生》摘要(为了保护当事人,这里不介绍该学生及其导师)有下面的描述: 本论文通过五个试验研究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稻谷中所表达的cry1Ac杀虫蛋白对小鼠的体内血清生化指标、胚胎生长发育、脏器指数、小鼠小肠mtDNA突变 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质在小鼠体内残留程度与转基因稻谷的潜在致敏性,旨在为评价转Bt基因稻谷的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试验1转Bt基因稻谷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试验将80只6周的小鼠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小鼠(5只公鼠,5只母鼠),对 照组饲喂同一品种的非转基因稻谷日粮(C组),试验组饲喂转基因稻谷日粮(Bt组)。试验期90d(天),90d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5只小鼠,眼球静脉取血,测定血常规血生化指标; 取血后处死,测定重要器官指数;其中小肠、肝脏、肺脏和脾脏做成显微切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正常,重要器官指数未见显著差异,肝脏 、肺脏和脾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但小肠切片表明实验组小鼠小肠腺细胞产生了病变性增生 。   试验2转Bt基因稻谷对小鼠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将试验一的雄雌大鼠按1∶1合笼,每天对雌鼠进行阴道涂片检查,以发现精子之日为妊娠0d,于妊娠20d处死孕鼠进行 剖检。然后对妊娠小鼠体重增加观察各组于妊娠的0、4、8、12、16、20 d称重,观察体重的变化。对妊娠小鼠生殖能力检查观察并记录胚胎称重、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 胎数。活胎逐一检查记录性别、体重、身长、尾长及外观有无畸形。将每窝1/2胎仔用茜素红染色,检查骨骼项目。将每窝1/2胎仔用Bouin氏液固定2周,用徒手切片法作内脏检查 。结果表明转Bt基因稻谷对孕鼠孕期体重增长没有影响,活胎仔肉眼外观检查结果表明,头部、四肢、尾、躯干、面部、腭、唇均无畸形。用放大镜按顺序检查各脏器大小、形状 及位置,Bt组和对照组均未见异常。   试验3转Bt基因稻谷的致敏性生物信息学预测  用三维结构比较工具比对后发现,Bt毒素蛋白和多种常见的细菌毒素如大肠杆菌素A(ColicinA)、白喉毒素(Diphtheria) 具共同的三维构象特征,都含有由多个疏水的和亲水亲脂α-螺旋组成的α-螺旋束,其长度足以跨过双层脂膜,具有相似的穿孔机制。 据此预测转Bt基因稻谷具有致敏性可能 ,具 体情况有待于进行实验研究。   试验4取食转Bt基因稻谷的小鼠小肠mtDNA突变的研究   选定mtDNA的mtDNA12S RNA和16S RNA全序列片段引物,共设计4对引物,扩增4个mtDNA序列PCR产物条带,将DNA 测序结果与线粒体基因库中的小鼠mtDNA序列对比,得到所有食用转Bt基因稻谷小鼠小肠标本中一致性的2个有意义的点突变,造成了原来位置上氨基酸的改变,分别为337G>C(His →Asp)和1771G>T(Asn→Lys)。 对于实验结果中2个一致性突变,推测它们可能起到协同作用,突变的积累使得线粒体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小鼠出现小肠腺细胞病变性增生 。  试验5转基因稻谷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质在小鼠体内残留的检测  随着转基因植物在饲料中的应用,人们对转基因植物中重组DNA及其表达的目的蛋白质是否会转移到 动物产品中越来越关注。本试验以转Bt基因的抗虫水稻的稻谷配成日粮饲喂小鼠,90 d时随机抽取5只,无菌条件下心脏取血,以肝素钠抗凝;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的肝脏、肾 脏、脾脏、小肠、腿肌。采用一对cry1Ac基因特异的引物,以转基因稻谷中的cry1Ac基因的229 bp片段为PCR扩增体系和扩增条件的阳性对照,以小鼠内源GAPDH基因340 bp片段为 DNA提取效果阳性对照,对血液、肝脏、肾脏、脾脏、小肠、腿肌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是否有cry1Ac基因229 bp片段残留或转移,结果未扩增出该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以转基因 稻谷配制的小鼠日粮为阳性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粪便、肝脏、肾脏、脾脏、小肠、和腿肌是否有由cry1Ac基因表达的抗虫蛋白的残留,结果表明转基因稻谷日粮中的外源基 因所表达的抗虫蛋白cry1Ac在体内被降解,其小分子片段随粪便排出体外,最终并未在小鼠的内脏器官和肌肉中累积。 湖南师大硕士论文链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9/262272.html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的陶冉硕士论文:《饲料中转基因成分检测及对水产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及相关论文《进口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对吉富罗非 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指出,将含有30%转基因豆粕的罗非鱼饲料,饲喂罗非鱼, 仅仅经过数小时后,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片段能在胃肠道中检出,四周后的检测则发现已经侵 入到了罗非鱼肌体内部,7周后则导致罗非鱼肌体内部产生炎症 !研究显示,在罗非鱼心脏、肝脏、肠、胃、卵巢、精巢、脑、鳃丝、脾脏、胆囊、肌肉等不同部位的DNA中都能检 测到外源基因的存在。该研究还指出,采用巢式PCR检测方法对市场上的豆制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市场上有46.5%的豆制品被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黄同学等《转Bt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分离计数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吴凤实验基地不同种植年份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土壤的功能群氨 氧化细菌的影响。 查明种植转Bt基因水稻会影响其根际浅层的可培养氨氧化细菌种群组成,这种影响表现为:种植转Bt基因水稻的时间越长,种植的强度越大,对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影响 也就越大 ,这一现象从A、B、E土样的对比和B、D、E土样的对比中得到明显的反映.同样,转Bt基因水稻也会影响到土壤深层的氨氧化细菌,与浅层土样中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上海师大论文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1cd810100zvt3.html#SinaEditor_Temp_FontName 二、转基因表达的物质都能被吸收吗? 如果按照上述理论,那么人吃了巴豆蛋白与应当没事,可以降级为氨基酸,并被人类吸收,实际上,巴豆对人体来讲就是毒药,而老鼠吃了则没有事。不要推理,还是让我们来看 事实: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国家健康研究所(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网站发布加拿大学者发表在2011年2月《生殖毒理学》论文《加 拿大魁北克东部小镇的母亲与胎儿暴露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农药》(Maternal and fetal exposure to pesticides associated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Eastern Townships of Quebec, Canada)一文。文章指出:在孕妇、她们的胎儿,以及未孕妇女的血液中发现CryAb1毒素(即Bt毒素)。 试问《100问》作者:Bt毒蛋白不是被消化吸收了吗,孕妇血液里的Bt毒素是哪里来的?孕妇血液里的Bt毒素有利于健康吗?不会影响后代吗? 该研究的论文链接如下: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338670 三、转基因食物在发达国家的命运 最近,旅美学者曹明华在《社会观察》杂志撰文《转基因不是农业发展方向》(2011年第10期)澄清了《100问》中的不实说法。 曹文指出:美国市场上的其他新鲜蔬菜和水果都没有转基 因—— 曾短暂出现过的转基因西红柿、转基因土豆均已于1998年和2001年早就分别被撤下了美国市场 (目前所种植的转基因土豆只是严格供应工业所用),人类食用转基因西红柿历史并非17年,而是仅有的短命4年。美国市场上的肉、禽、 鱼类都没有任何一种被转基因。其实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市面上获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只不过两大类: 转入“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物和转入抗虫害基因的作物。这包括四类农作物:棉花、油菜、大豆和玉米。它们都可用来榨取植物油。而美国白人的传统食用油是白脱油、橄榄油、 棕榈油等,有色人种才会主要消费转基因作物制作的植物油来烹调。除了用作生物燃料、动物饲料及出口,美国用作食用部分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基本上只是用来制作深加工食品 的原料和作微量添加剂用的。以上提到的四类作物中,约68%转入了“抗除草剂”基因,19%转入了Bt基因,13%转入了两者。 另外,占转基因作物市场不到1%的是转入了抗植物病毒基因的下列蔬菜和水果:13%的弯脖南瓜和80%的夏威夷木瓜。除了这两个特例,美国市场上的所有新鲜蔬菜水果都没有被转 基因。美国大多数超市卖的木瓜都是“墨西哥木瓜”而非有转基因可能的“夏威夷木瓜”。 可见,“转基因食物无害论”目前还远不是《100问》作者那样轻松下结论的时候,而是“转基因食物有害论”正在被大量事实证明之中。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时报:农田里用了多少化学品(独家报道)
蒋高明 2011-6-19 00:08
农田里用了多少化学品(独家报道)化肥60年增了100倍,薄膜焚烧产生的致癌物要影响几代人 ●本报记者 张静 《 生命时报 》( 2011年06月17日 第01 版) 本文出处: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1-06/17/content_846958.htm?div=-1   2006年8月28日,宁波,带有残液的各种农药瓶散落在农田。 2011年5月,“爆炸西瓜”、“绝育黄瓜”、“激素韭菜”,在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掀起了一轮新的波澜。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让大多城里人把目光投向了他们久违的农田。尽管专家一再解释,膨大剂、催熟剂等植物激素的运用,在现代农业中早已普及多年,但不少人还是震惊于,今天的农田与我们印象里“锄禾日当午”的传统农田已相去甚远。   在多年关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的眼里,今日的农田真的成了一个被各种各样“化学品”武装起来的地方。这些“武器”包括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它们在不断提高产量、让农业日益现代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被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种违背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行为,已经开始让人类吞下一颗颗自己种下的“苦果”。   土地里的“毒”最终会回到人体   “没干过农活的人,很少知道除草剂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6月2日,蒋高明向《生命时报》记者讲述,在他位于山东的弘毅生态农场外,一个农民在给种植的西瓜地喷洒除草剂,这些弥漫在空中的药物随风飘扬,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毒死了不少与它们仅仅一墙之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小麦和菜豆。   2010年,海南发生的“毒豇豆”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虽然其使用的是国家禁用的剧毒农药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造成了残留,但蒋高明认为,即使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农药,在用量上也不应忽视。1990年,我国农药的施用总量还只有70万吨,但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已经飞速发展到173万吨,不到20年,增长了100万吨,平均每亩土地要施加农药1.92斤。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使用第一大国,但农药残留对蔬果、土壤、空气,甚至水源的污染和危害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还有化肥的施用量,蒋高明说,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每公顷225千克,而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平均施用量比安全上限高了1.93倍。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60年间我国每公顷土地的化肥施用量从8斤多增长到了868斤,足足增加了100倍。   “你可能见过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但你见过农田、山坡被白色农膜成片成片覆盖的壮观景象吗?”在蒋高明看来,这种白色塑料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庄稼种下后,喷上药,盖上农膜,不用施肥浇水,就能起到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的作用,就像我们吃快餐一样方便迅捷,但40%的残膜率导致每年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才是最严重的“白色污染”。其实更危险的在于,农民在焚烧农膜时产生的致癌物二恶英大概经历7代人、140多年都难以消失。即使农民不在地头焚烧,农膜回收制作再生塑料、再生桶,同样会产生二恶英。   “所有有毒物质绕了一个圈,最后都会在人体中安营扎寨。”蒋高明认为,与其说我们破坏的是农田,不如说破坏的是人类的健康。   中国有近百个“癌症村”   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首先对土壤造成了无法忽视的伤害。有研究显示,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陈春秀认为,土壤板结、盐碱化程度高,都和过度使用化肥有一定的关系。而土壤质量越差,使用的化肥就越多,就会恶性循环。“实际上,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没用完的,都变成了污染物。”蒋高明说,比如大家熟知的致癌物亚硝酸盐,最早来自硝酸盐,硝酸盐就是化肥中一种重要的成分。亚硝酸盐残留在土地中,对土壤、地下水都造成严重污染。磷肥、钾肥等从矿石中提炼出的化肥,不可避免地含有镉、铁、铜等重金属。这些残留在土壤中的致癌物、重金属最终会回到植物中。美国农业部专家研究表明,水稻是对镉吸收最强的谷类作物,只需几年的时间,就会使人出现肾功能损坏、骨骼病变等镉中毒症状。   水稻中的镉不仅来自化肥残留所带来的直接污染,还来自于工业污水排放对农田造成的间接重金属污染。据国土部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受重金属污染。从湖南湘江的衡阳到长沙段沿岸,由于大量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江中,导致蔬菜中的砷、镉、镍、铅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这些“农作物”不仅被当地农户每天食用,还被运送到更多的乡镇和城市。在蒋高明的新书《中国生态环境危急》中,用了整整4页,列出了全国各地被媒体报道过的近百个“癌症村”。比如,“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从化工厂里外漏的污水流进水稻田,将田里的水稻苗全部染黑。2004年,80户人家近20人患癌,以喉癌、肺癌为主。”工业污染越来越多地侵犯到农田中,成为新的“化学杀手”。   “传统农业是随着日升日落、季节变换,满足植物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但现代农业却是掠夺性的,尽量缩短植物的生长时间,提高植物产量,必然对其营养、安全性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这样对记者说。比如现在的谷类等粮食作物中,除碳水化合物外,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过去都有所下降。国外一项调查显示,现在西红柿的酸甜度值是2.77,比过去损失了近15%;维生素C含量比30年前下降了17毫克。   少吃反季、外地蔬果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田松在为《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所写的序言《最后时刻的呼喊》中,代替所有人发出刻骨铭心的提问:“我们曾经真诚地相信,科学及其技术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事情却诡异地走向了反面……什么叫进步?这样的生活进步了吗?”反思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蒋高明认为,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不需要盲目地追求粮食产量,目前即使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减少一半,也不影响解决全国百姓的温饱问题。“土地不喜欢农药和化肥。”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一个生态学家的眼中,土地是有情感、有意志的主体,是活着的生命。   越发达的国家,对农药和化肥等“化学武器”的使用越谨慎。蒋高明说,美国一般都使用飞机喷洒农药,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由于土地众多,一块地在大量使用化肥后,一般会休耕一段时间,让它恢复元气。   其实,老百姓也可以尝试一些保护自己的重要方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首先,别买不到成熟期的水果,“如果一种水果离成熟期还差半个月,但又长得很好看,那很可能是用了催熟剂。”其次,闻气味。“自然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甚至还有股发酵味”。最后,如果冬天想吃反季蔬菜,也最好多买些洋葱、胡萝卜、茄子等,因为其中农药残留物较少。   蒋高明最后提醒,长距离运送的蔬果,也会喷洒“防腐剂”,比如抗菌灵、除菌清等,来抑制细菌生长,保持蔬果新鲜。多吃本地产的蔬果,可以避免健康受到危害。▲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盛世印象(17):甜美的西瓜
热度 2 陈龙珠 2011-5-13 10:25
现在甜美的西瓜是咋种出来的?看看这篇报道吧: http://www.yzwb.net/epaper/html/2011-05/13/content_302360.htm?div=-1 。 虽然这家种植户的瓜因喷撒增大增甜试剂不当而大量爆裂、损失很大,但作为花钱买西瓜吃的广大消费者来说,却由此可以减少一点祸从口入,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我似乎明白了为啥有的人吃西瓜会肠胃不适。真不知道,我们还有啥值得放心入口的食物了? 后记 : 西瓜也不能吃了!小心打针瓜 ( 源自东方社区)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284 次阅读|2 个评论
食物量和质的安全问题,可能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疼
gongdz 2011-4-5 10:17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国人的食物安全问题,可能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疼。十三亿人口、十八亿亩耕地,人口在涨耕地在减,人人想吃肉喝奶,每天还在肆意挥霍浪费。据估计每年浪费的食物上百亿斤。面对此情此景,商家也只好作假满足您的高消费呀。再次出现类似的三鹿、双汇类似的食物安全事件,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供需非常的不平衡,市场也监管不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国人们必须从自我做起,节衣缩食、少讲排场将是国人保障食物安全的基本对策,也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继续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厉行节约住房,禁止奢侈性吃喝、住宅和别墅,从源头上控制食物的需求和耕地的消耗,以保障国人们的食物安全。
1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转基因水稻改变了营养成分
热度 4 蒋高明 2010-11-13 17:27
蒋高明 有专家推荐了一篇转基因水稻营养成分发生变化的文章。文章发表在国际刊物《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题目是转基因的亚洲栽培稻籽粒发生非预期成分改变。 原文英文标题:Unintende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transgenic rice seeds ( Oryza sativa L.) studied by spectral and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s methods。 作者工作单位: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Zhe Jiao; Xiao-xi Si; Gong-ke Li; Zhuo-min Zhang; Xin-ping Xu 期刊名称和期号: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Volume: 58 ISSN: 1520-5118 ISO。发表日期:2010年2月 原文出处: http://www.biomedsearch.com/nih/Unintended-Compositional-Changes-in-Transgenic/20050687.html 英文摘要 Unintended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transgenic rice seeds were studied by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GC-MS, HPLC, and ICP-AES coupled with chemometrics strategies. Three kinds of transgenic rice with resistance to fungal diseases or insect pest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with the nontransgenic counterparts in terms of key nutrients such as protein, amino acids, fatty acids, vitamins, elements, and antinutrient phytic acid recommended by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The compositional profiles were discriminated by chemometrics methods, and the discriminatory compounds were protein, three amino acids, two fatty acids, two vitamins, and several elements.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s for these compounds was proved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he variation extent ranged from 20 to 74% for amino acids, from 19 to 38% for fatty acids, from 25 to 57% for vitamins, from 20 to 50% for elements, and 25% for protein, whereas phytic acid conten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unintended compositional alterations as well as unintended change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transgenic rice compared with nontransgenic rice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the effect of which needs to be elucidated by additional studies 英文摘要译文 用近红外反射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并以化学计量法研究三种(分别)可抗霉菌病和抗虫的转基因水稻 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成分组成(按欧共体标准),发现其营养成分组成和物理性状有非预期改变,其中蛋白质、三种氨基酸、两种脂肪酸、两种维生素及其他数种(微量)元素出现 了非预期的构成变化。差异幅度:氨基酸20-74%,脂肪酸19-38%,维生素25-57%,(微量)元素20-50%,蛋白质35%;植酸没有显著变化。相比于非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的营养 成分构成和物理性状的非预期改变,可能与基因的转入有关,阐明变化后的作用需要经过更多研究。 这项研究所用的上述几种方法,全都属于常规分析方法,不是专门检测转基因成分的高新技术,因此这项研究似乎不是针对转基因成分的。所以在研究中,外 源基因的表达、外源基因可能导致的未知物质的分析,都没有被涉及。仅仅做常规性分析,就可以发现,转基因水稻成分变化,相对于天然水稻来讲非常之大。 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发现,但是似乎没有人知道它。在网上搜索发现,这篇文章被引用过3次。这项研究是不是可以至少把实质上相同神话打破一次呢:转了基因之后,水稻主 要营养物质成分的差异程度可以达到19-70%这么大,这到底应该属于实质上相同,还是实质上不相同呢?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0838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新华社:发达国家对待转基因食物的态度依然是以谨慎为主
热度 1 蒋高明 2010-11-9 22:44
蒋高明 下面的消息来自最近新华社记者在日本名古屋国际生物多样性大会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详细的新闻可参加新华网视频: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 这里报道的声音与那些鼓吹美国人都在吃转基因食品说法似乎大相径庭,我们该相信谁的呢? ( 标题)转基因生物争议犹存 新华社   主持人: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重点关注转基因生物。当地时间15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名古屋-吉隆坡补充 议定书》,这份补充议定书规定了转基因生物破坏进口方生态系统时的补救和赔偿方法。   ( 小标题)破坏进口方生态系统时的赔偿方法获通过     解说:补充议定书的要点包括:转基因生物跨境移动,使生物多样性和人体健康严重受损时,缔约方可要求直接或间接管理转基因生物的所有者、开发者、生产者、进出口者 等肇事者恢复原状并负担相关费用;缔约方有必要根据国内法制定财政措施,以便为预防损失而建立保险和基金等。    从明年3月起,各国将开始在联合国总部履行批准手续,如果获得40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补充议定书就将在此90天后生效。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一项关于转基因产品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协定,它允许议定书批准国家以预防为由禁止进口转基因产品,同时也要求这些国家互相通报本国 出口到对方国家的转基因产品的情况。    (小标题)各国谨慎对待   主持人:所谓的转基因技术是指把某个生物体内的某个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内。打个比方说,北极的鱼体内有防冻的基因,就可以把这种防冻基因植入西红柿中,制造出 耐寒的西红柿,这种西红柿就是转基因食品。对于这种生物技术是否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伤害,目前还没有定论。对待转基因生物,虽然世界各地行动不一,但态度都是一样的谨慎 。    字幕:欧盟:各国自主决定   鉴于成员国就转基因作物意见不一,欧盟委员会今年7月份宣布,其成员国完全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全部或者部分引种转基因农作物。   欧盟委员会负责健康和消费者政策的委员重申,欧盟委员会批准在欧盟范围内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是基于严格的科学依据。    字幕: 美国:守住食物底线   今年,美国转基因农田里除之不尽的超级杂草引发了美国国内又一轮全面反思。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承认,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农田作业燃料成本提高了一倍多,农药用量 超过了天然作物种植,种子成本大幅上升。   美国人真正直接食用的转基因食品也是少之又少。转基因黄豆主要用于出口,转基因玉米主要用来喂牛,美国人真正的主食小麦都是传统作物。不管如何支持转基因作物开发 ,美国政府始终有个底线,严防转基因作物侵入现有的天然农业生产系统和天然食品供应系统。   字幕:法国:民众担心健康   近年来,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田的事件在法国时有发生。不少法国人认为,转基因技术虽然能提高作物产量或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等,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 良影响。    (小标题)何去何从仍需科学验证   解说:一直以来,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利弊争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支持者认为,转基因作物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可以有效解决粮食问题;反对者则强调,转基因作物可 能不利于环境和人体健康。   近段时期,中国大量进口转基因玉米,以及发放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生物技术是 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但仍需要持有科学谨慎的态度。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转基因不是一概而论,有一些转基因,它是抗虫、抗病的,它这个基因来自于一种毒蛋白基因,这个虫吃了要死,人吃了怎么样,很难说,理论上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际 上讲,人们很担心,这种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要慎重。   主持人: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方面的发展和运用前景十分广阔,但随之产生的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争议也将长期存在。生物技术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但恐怕安不安全才 是普通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一答案仍需进一步验证。   综合新华社报道。(完)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2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洋食品一定安全吗?
蒋高明 2010-11-9 21:38
蒋高明 受三聚氰胺、性早熟、国内乳业巨头诬告丑闻影响,中国奶粉质量阴影笼罩在消费者心头久久不肯离去。为了让孩子喝上放心奶,很多中国家长被迫花高价从国外买洋品牌奶粉,并由此催生洋奶粉代购业(11月5日,环球时报)。 洋奶粉代购,是卖方直接将在海外购买的奶粉,通过快递等方式发至买方,交易双方通过各种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由于这一过程中不需要缴纳有关税费,因此价格较国内市场上的洋奶粉便宜。 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洋奶粉才趁机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且价格不菲。然而,洋奶粉就一定安全吗?国家质检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进口不合格乳制品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5吨,同比增幅为15.55%。不久前,有关部门又查明,来自新西兰某公司25.25吨、新加坡149.87吨全脂奶粉被检出阪崎肠杆菌,来自美国的1吨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 种种迹象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国内特有的,而是全球性的。问题食品出现的源头不在中国,而恰恰在发达国家,这是工业化农业带来的必然后果。在一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养殖十几只鸡鸭,其寿命缩短到短短的45天;猪的寿命缩短到不到四个月;奶牛的产量达到超常规的日产35公斤。奶牛要产奶,必须等产下牛犊后,且奶牛必须哺育牛犊才产奶。然而,人类发明的办法让母牛不哺育也能产奶,数量是自然产奶量的数倍。从技术上看,这都是科技发明,这种发明的后果是各种药物、激素、抗生素大量进入动物体内,从而进入人体。 为什么发达国家发明了上述动物养殖模式?道理很简单,发达国家劳动力奇缺。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据其总人口的1.8%,英国也不到5%。劳动力少且昂贵,只好让动物们受委屈,以动物们的生命和受虐待换取人类的懒惰,大量涌进城市里的人口让少量人供养,还要从中赚钱,受害的只能是养殖场里的动物,农田里的生命,最终危及城市居民健康。 工业化食品带来大量健康隐患和生态环境风险。目前,美国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仅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0%,这个比例在全球国家中是最低的。为生产低廉食物,农民苦不堪言;环境遭受破坏;城市居民为健康买单,美国国民用于健康的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多;美国70%的抗生素喂给了养殖场里的生猪、鸡、鸭和牛类,而习惯性添加抗生素强化了细菌的抗药性,导致人类细菌性疾病更难治愈。因大量工业化食品出现,人类患心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癌症的比例越来越高。不难看出,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生产的廉价食品代价是高昂的健康费用,乃至生命。 十九年前,笔者在英国学习。当时感觉发达国家真好,吃的东西非常便宜,一个鸡蛋只有几分钱(英镑), 折算成人民币也比中国便宜,而英国人当时的平均工资是中国人的近百倍。然而,生活半年后,就感觉到鸡蛋、鸡肉、猪肉远没有国内的香。现在才明白,那些廉价的食品其实是政府大量补贴农业,加上工业化养殖的廉价食品,这些食品填饱肚子可以,但要求其风味则是奢求了。 尽管如此,发达国家在食品生产关键环节监督严格,政府职能部门能够严把质量关,对违法生产处罚力度大,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问题洋奶粉才躲避了本国的检查,运到中国销售;或者消费者通过第三方直接到国外购买,避免了洋食品在国内消费的质量风险。。 走了一个世纪的弯路后,人类重新回到用传统的办法,在自然的环境下生产食物,这就是有机食品的兴起。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有机食品消费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有钱人开始先吃起来。在伦敦肯星顿富人区,有家叫全食的有机食品超市简直贵的离谱!从7欧元一公斤的土豆到40欧元一个的鸵鸟蛋,甚至一公斤野芦笋都要250元。不过全食的顾客全都是大富翁,他们去关心价格的多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饱受工业化食品折磨的发达国家消费者,已将目光停留在传统的有机食品上了。 中国具备传统的农业优势,发展有机食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有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如果政府正确引导,有机食品不卖天价也照样有其市场,农民和消费者双方受益;生态环境可免受化学物质污染;工业革命惹的麻烦如排放的巨量温室气体还可通过有机肥还田逐步埋葬在耕地中。 建议有关部门鼓励有机食品和传统食品生产,将用来买洋食品的钱鼓励中国农民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食物。市民通过自觉消费安全食品,带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呵护自己尤其儿童的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22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害虫-顾此失彼
gongdz 2010-5-17 12:11
http://www.caas.net.cn/caas/news/shownews.asp?Id=7801 5月14日,《Science》杂志网络版发表了植保所吴孔明团队论文Bt棉花种植对盲蝽蟓种群区域性灾变影响机制。吴孔明研究小组以我国华北地区商业化种植Bt棉花为案例,系统研究了1997-2009年间Bt棉花商业化种植对非靶标害虫盲蝽蟓种群区域性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Bt棉花大面积种植有效地控制了二代棉铃虫的危害,棉田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给盲蝽蟓的种群增长提供了场所,导致其在棉田的暴发成灾,并随着种群生态叠加效应衍生成为区域性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这一研究成果明确了我国商业化种植Bt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的生态效应,为阐明转基因抗虫作物对昆虫种群演化的影响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发展利用Bt植物可持续控制重大害虫区域性灾变的新理论、技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日前,我院举行了座谈会。副院长刘旭院士、方智远院士、郭予元院士,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副处长邵建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处长罗晶,院科技局局长王小虎、副局长袁龙江,植保所科研团队及有关新闻单位参加了座谈。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吴孔明团队的成果表示祝贺和充分肯定,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 该论文是我院近期科研工作取得的又一最新重要成果,是我院充分发挥应用基础研究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应用面临的重大实际科学问题潜心深入持久研究的成功范例。不仅对植物保护与生物安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农业科研始终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科研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科研成果服务于生产实际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院始终要求农业科研工作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生产实际,并服务于生产实际,在生产中总结、发现问题,针对高技术成果推广及其生产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甘于寂寞、持之以恒、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大成果培育力度,提高科研项目产出。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十一五以来,我院获国家、省部级成果奖184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9项。全院出版科技专著751部;发表科技论文1.5万余篇,其中SCI收录1665篇。我院科技论文水平不断提高,发表了一批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如植保所吴孔明研究小组2008年在美国《Science》杂志封面上发表的种植Bt棉花有效控制棉铃虫在中国多作物生态系统发生与危害论文,蔬菜所黄三文研究小组2009年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发表的黄瓜基因组测序和分析论文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2505 次阅读|2 个评论
面对转基因食物,我们可以说不吗?
gongdz 2010-3-27 18:04
随着转基因水稻、玉米、大豆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今后我们会不得不吃虫子都不吃的食物。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实际上,至少在近 20 年内,我们没有必要吃转基因食物,我们可以说不。只要我们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保住 18 亿亩良田,改善当前耕作方式。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实际上,已经有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食物能显著降低动物的生殖能力!当年廋肉精发明出来时,大家推崇备至,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果呢?被后来证实对身体有严重损伤,现在被明令禁止使用。 我个人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研究,可以做些储备,但没有必要现在就商业化。到我们等米下锅的时候再商业化还不迟,因为那时候横竖都是死。或者等证实转基因食物对我们无害的时候再商业化也不迟。
1446 次阅读|1 个评论
食品安全需走生态循环之路
蒋高明 2010-3-19 10:26
食品安全需走生态循环之路 王鹏 2010年03月01日 15:09 新快报 本文出处: http://opinion.hexun.com/2010-03-01/122802186.html   不得不遗憾指出,毒豇豆事件只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面对利之所趋下,吃不死人就好、自己不吃就好的私心下,或对自己无知的无知而滥用农药和添加剂,产出来的食品,以及越来越多速成、激素食品,让人感叹不知道还能吃什么。   此次媒体的跟踪报道,网友们的毒豇问责,大众的关注度给了刚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提供了一次展现其管制策略和行政效率的机会,为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和检验体系,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对违规者的严惩制度以及召回体系也提供了契机。相比很多人关心的体制问责,本人更关心的是农畜业发展里的饮鸩止渴、杀鸡取卵现象。   食品污染问题不是中国才有,也不是这两年才发生。1988年发生的沙门氏菌风波,1996年的疯牛病,也只是西方农畜业科技化和食品工业化后,不断出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英国的一个缩影。2001年的一份英国政府报告确认,人类免疫力下降问题50%是食用抗生素残留的肉类直接导致的,因为集中饲养的牲畜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而即便是知道,英国政府只发布了一项行为规范,要求在饲养中负责任地使用药物,因为禁止在牲畜饲料中加抗生素,将终结集约化饲养,导致肉价将上涨三倍。   农业绿色革命和畜牧集约化让地球人口一次次突破马尔萨斯能想象的极限,过去50年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三番,也让中国以不足10%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但我们在赞美科技的力量时,别忘了滥用的科技也能成为双刃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指出,占中国人口30%以上的城市人口可能因吃不上安全食物而付出健康代价。因为现代农业模式几乎全部是速成的,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激素、反季节设施、转基因带来的是食物数量的快速增长,但其质量却在不断下降。种种研究表明,人类的免疫能力和生殖能力在不断下降。刚出炉的首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发现,农业污染源是水环境的一个主要破坏者,其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明显多于工业源,同时也是总氮和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大量化肥和农药被不合理使用和滥用,中国的耕地只占世界的9%,却消耗了全世界30%以上的氮肥产量,而30年来化肥过度的使用,造成土壤酸化,威胁粮食产量。   有资料显示,生产氮肥每年消耗我国近1亿吨标准煤和1/3的天然气,另一方面,中国的畜牧业每年产生27亿吨粪便却成了农村主要污染源。这让人不由得反思现行的农畜业发展模式健康、可持续与否?   告别农药、化肥和催肥剂,把产业链循环起来,大力推动有机农畜业,似乎可以一箭三雕减污,节能减排,生产真正无公害、放心食品。农畜业发展在追求规模化、转基因、亩产纪录,速肥纪录时,是否应当反思,返回循环经济的基本生态循环,走和谐农业之路。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02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方舟子极力叫卖转基因的目的是什么?
tarimriver 2010-2-22 22:32
今天看到一篇方舟子先生的文章,题目就很抢眼:人民网叫板中央一号文件反对转基因。这个题目很有水平,首先是人民网敢于中央对抗,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个大新闻。然后是反对转基因,这是方舟子先生的终极目的,你人民网反对转基因就是与中央对抗。这种文革上纲上线扣帽子的技法被运用的手法娴熟。 其实,转基因水稻被农业部被一些专家偷偷摸摸地要大面积种植推广,被一些有良心的人发现并揭露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民网是人民表达声音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就转基因这一在全世界广受关注,与人民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意见调查有什么不可?有什么不妥?生活在美国所谓自由世界里的中美国人这时候反而不希望人民自由表达自己的声音,反而希望领导专家们说什么老百姓就只有服从才是正道?方舟子先生把人民网叫做喉舌,叫嚷喉舌对抗中央。原来只为人民网胆敢就转基因问题征求民意!当然如果调查结果如果符合方先生的需要就不存在什么对抗,什么搞出了一个97.6%云云。 不过最近科学网新闻也发表了一篇方舟子先生赞同转基因,反对反转基因的文章,方先生是不是就应该对科学网进行大加褒奖,给个什么奖提名啊!在科学网的这篇文章认为,反转基因者的对虫子有害的水稻人能吃吗提法进行了解释,说自然界中一些天然驱虫剂杀虫剂对人不但无害而且有利。这样的解释怎么让人信服?转基因是天然的吗?为什么现在各国都在反对剧毒农药的使用?因为没有一种剧毒农药只杀虫子而不害人,因为他们都不是天然的! 方舟子先生对转基因作物违反自然规律的说法不以为然,而且就是要创造奇迹,将特定的基因片段植入植物还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大自然几百万年自然进化产生的物种被你人为更改就是奇迹?你能保证没有人会恶毒地将致命基因放进人们每天吃的的食物里?仅幻想着转基因带来的好处而对其弊端避而不谈是科学的态度吗? 而且,我们生存的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存在一层层的营养级,食物网,害虫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害虫吃作物,还有一些生物以害虫为食,你用转基因技术将害虫都清除了,他们的天敌如何生存下去?难道整个地球只有人和作物就美好了吗? 方舟子说,欧洲国家之所以反对转基因食品,是因为他们粮食绰绰有余。真是这样的吗?欧洲大部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不热,冬季不太冷。这样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北欧国家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不不能大量生产粮食,欧洲整体上属于粮食进口地区。胡非凡发表在求索2007年第一期上的论文证明,欧盟除了小麦有部分出口外,大米、玉米和大豆都需要进口,方舟子先生用什么法术让他们粮食绰绰有余了呢? 方舟子先生一向以反对学术造假而深受大家欢迎,不知道什么时候对转基因如此热情,吃着美国的饭,力主中国人吃转基因粮食,是真的关心中国人还说与什么基因公司有利益关系? 方舟子先生下结论说:诚然,相比一些传统的科学学科,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生物科学还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尚有大片未知的处女地,但这不能成为人们犹豫不前的理由。 如果现在停止前进,中国将失去争夺转基因技术领先者的机会,方舟子说。 既然方舟子先生承认转基因是新兴学科,有大片未知,为什么不提倡只在学术领域大力研究而鼓励中国人快点种转基因作物?为什么对反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人口诛笔伐呢? 附: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人民网叫板中央一号文件反对转基因 方舟子 1月31日发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三天后, 人民网新农村频道登出专辑转基因主粮引发网友担忧:明天我们吃什么? 并搞了一个97.6%的网民对转基因食品根本不考虑,觉得没安全感!的投票, 与中央文件唱反调。喉舌敢于对抗中央,几乎让人以为中国新闻有了自由。但是细 看人民网该专辑,却是在传播从中科院植物所首席造谣员蒋高明、文革极左派网站 乌有之乡等处贩来的妖魔化转基因品种的谣言,而对反驳这些谣言的网友评论 视而不见,不过是改当了另一方的喉舌而已。 顺便说一下,蒋高明在其博客上散布的一个新谣言是:惊曝!广西已种植孟 山都转基因玉米9年,推广1000万亩,而他所针对的抗旱耐瘠玉米新品种迪卡007 根本不是转基因品种,而是杂交品种。他散布的另一个新谣言是,以专家的身份声 称转基因食品是一种可能的延时性生化武器,再一次让真正的专家明白,这个 首席造谣员对现代生物学无知到何等程度,其生物学知识的确不如高中生,也不知 怎么混过了植物所的国际评估。 附: 方舟子:食用转基因农作物风险被高估 在我国批准生产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的消息发布后,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近日热火起来。请关注 人对不熟悉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就好像寓言黔之驴中第一次看到驴子的老虎,而这种恐惧往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在转基因的反对者中,许多人犯了寓言中老虎的错误因为不了解而高估风险。 对虫子有害的水稻人能吃吗? Bt转基因水稻的优点是植入的外来基因能制造Bt毒蛋白,抵御害虫对水稻的侵袭。但部分批评人士说, 虫子不要吃的东西人更不要吃。这个说法很煽情,但不正确。 人们一直狼吞虎咽着许多昆虫不吃的食物。昆虫和人的生理构造有本质区别,能杀死昆虫的食物,许多不危害人,甚至有益健康。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自然界中,蔬菜和水果经常产生天然杀虫剂或驱虫剂,虫子是不吃的,比如西红柿、柑橘、葱、蒜、辣椒、胡椒等。有时这些天然杀虫剂和驱虫剂甚至对人体有益,例如柑橘含有类柠檬酸,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也具有抗癌作用。 作为一种天然杀虫剂,Bt毒蛋白的安全性久经考验。Bt毒蛋白由苏云金杆菌(拉丁学名 Bacillus thuringiensis,因此简称Bt)制造。早在1938年,法国就开始使用Bt毒蛋白作为农田杀虫剂。1958年,美国步法国后尘开始使用Bt毒蛋白。由于这种农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时下大行其道的有机食品广泛使用Bt毒蛋白作为杀虫剂。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的文件中谨慎但肯定地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险。 转基因违反自然规律? 有人怀疑转基因违反自然规律,因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水稻等目标生物会被植入自然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拥有的基因。 有这种疑问的人忽视了一点,科学已经、正在并且将要帮助人们实现自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奇迹。作为转基因育种技术来说,它并不比现有的育种技术更加违反自然规律。以被广泛接受的诱变育种为例,这种技术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化学药剂涂抹等方法,诱使农作物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后的植物种子可能拥有从未有过的基因片断。如果这些突变符合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这类种子就会进入商业生产领域。 诱变育种中的基因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转基因技术是把特定的基因片断嵌入植物的基因组,所产生后果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都大为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基因育种比诱变育种更为安全。 转基因种子能把独特优势保持多久? 的确,Bt转基因水稻不可能永远阻止害虫的侵害,但这并不影响推广转基因水稻。农作物和害虫是一对矛盾,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愈强,一段时间后,害虫抵抗特定杀虫剂的能力也就会提高,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依赖科学的不断进步。在所谓超级害虫出现前,就有计划地研发出新的控制害虫新办法。与此类似,抗生素与病毒的斗争也是沿着这个循环上升的轨道前进的,结果是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另外,有许多办法推迟超级害虫出现的时间。比如害虫避难所。美国在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同时,在农田中有意加入小片农田种植非转基因农作物。这一小片避难所可以为害虫提供有限的食物。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压低害虫发生基因突变并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最终推迟超级害虫出现的时间。 许多国家为什么至今反对转基因农作物? 为什么许多国家,特别是部分欧洲国家至今反对转基因农作物? 除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原因外,欧洲部分国家对引进转基因农作物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粮食自给有余,不急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即使如此,欧洲国家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上升。根据欧盟支持的转基因生物指南针网站公布的数据,包括西班牙、法国、捷克、葡萄牙、德国、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波兰在内的欧洲八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5.5万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 10.8万公顷。从世界范围来看,转基因农作物受欢迎程度更高。同样根据转基因生物指南针的数据,2008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5 亿公顷,比2007年上升9.4%。在美国、阿根廷和印度等农业大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在2008年都有所上升,其中美国增加480万公顷,阿根廷增加190万公顷,印度增加140万公顷。目前,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球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2%,转基因棉花占全球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7%。 诚然,相比一些传统的科学学科,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生物科学还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尚有大片未知的处女地,但这不能成为人们犹豫不前的理由。 如果现在停止前进,中国将失去争夺转基因技术领先者的机会,方舟子说。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4937 次阅读|21 个评论
土豆也将被转基因,官员称没有危害
蒋高明 2010-2-11 22:16
蒋高明 上周末,笔者收到下面的采访函,来自环球时报的Andrew Tait,是个服务于中国媒体的外国记者。他是得知国际土豆中心将在中国北京设立办事处,推荐转基因土豆这个问题来采访笔者,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我在电话里回答了他的问题。本人对于众多转基因食物包围我们,且在消费者不知情的做法是有不同看法的,对于疾控中心官员说转基因食品没有安全问题是持保留意见的;对于只依靠转基因手段提高粮食产量做法是不同意的。是不是这样,历史将会做出判断。 到底有多少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了我们的餐桌?笔者不知道,我想这个数量可能很大。转基因专家可能会以此为理由,不是没有吃出问题来么?可见是安全的。但愿他们的意见是对的,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Prof. Jiang My name is Andrew Tait, I am the reporter with Global Times with whom you just spoke. As i mentioned on the phone, the 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a world wid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looking into the potential and possible modification of potatoes, has opened a new regional office in Beijing, to help their research projects currently underway in the region. It is my understanding that their work is based on GM studies and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other development projects, to create stronger and faster growing varieties of potato. Based on that, i was hoping that you would have some comments to make, with regards this development. The relevant news link is here; http://www.potatopro.com/Lists/News/DispForm.aspx?ID=3406 Basically, my questions are; 1) Are you oppos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is kind of product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with Beijing at this time? If so, why? 2) A recent report suggests that China needs to increase it's food production by 100 million tonnes by 2020, to support it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out GM products, how can that be achieved, in your opinion? 3) Wu Yongning, of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ays there are no studies that have proved GM foods to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Does Green Peace have any information that he is wrong? Can you cite any particular studies which prove GM products are harmful? To be honest, i do not support GM food production, and i would like that to be the aspect from which i write this article, about the IPC opening. I truly hope you can provide me with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to enable me to do that. I do have a deadline though, so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get back to me asap. Either by email, or by calling me on 13910300753 would be great. I appreciate your attention on this matter, and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back from you soon Sincerely Andrew Tait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91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hard for some to swallow
蒋高明 2010-2-11 21:46
Source: Global Times Comments By Huang Jingjing The approval of two type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est resistant rice for widespread production in China has generated safety concerns among experts.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ublished a list of crops on stee.agri.gov.cn on October 22 that were granted bio-safety certificates and were approved for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list are two transgenic anti-pest rice varieties, TT51 and Bt Shanyou 63, developed in 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U). Some complained that the ministry violated the public's right to learn the details of the lab work and they should publicize the research and assessment procedures. As the safety of the transgenetic food has been an argument, the appraisal of the rice should be transparent, Jiang Gaoming, an academic at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ld China Youth Daily Wednesday. We asked to open the name list of the Crop Transgenic Biosafety Committee, which was claimed in charge of the assessment, Jiang said. Jiang's views were echoed by Fang Lifeng of Greenpeace China's Food and Agriculture campaigner. The public should know who made the decision for them and see the complete proof that the rice is totally safe to human beings and for the environment, Fang told the Global Times. He also said they are not against developing transgenic technology, but they oppose any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to biosphere and commercialization. Transgenic rice is created by inserting DNA from another species in it to make it resistant to diseases or insects.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in Italy and France show that the transgenic corns would damage the immune system and kidney of the mice, Fang added. The Global Times requested a comment from the ministry Wednesday with no success. However, some experts said the safety of transgenic rice is beyond doubt. The anti-pest Bt only accumulates on the rice's stalks and leaves and hardly reaches the rice grains, which makes its safety above suspicion, said Zhu Yingguo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who is also a noted scientist on hybrid rice. According to HAU, the nutrition, toxic and allerg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wo transgenic varieties are as safe as natural ones. The varieties we developed not only increase yield, but also decrease the usage of pesticides, which will be very helpful to the environment, said Peng, the director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He said it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China's food security in the long run. Now the transgenic seeds of the US have grabbed a large share in the Chinese crop seeds market, including corn, soybean and cotton, he said. However, many Chinese said they would not eat that rice. Even the pests will not eat it, how could we dare to? said Li Lun, a student from Shenzhen Polytechnic. Peng said that view was groundless. First, the digestive system of human beings differ from those of pests. Besides, pests eat stalks and leaves, not the grains, how could the two compare with each other? Peng also said they would make efforts to publicize the rice's safety. After getting seeds production certificates and operation licenses, the rice will be first cultivated and grown in Hube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transgenic crops such as cotton, tomato and green pepper have taken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varieties in China. Now transgenic cotton makes up 69 percent of the planting area.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532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再评中国转基因主粮商业化
热度 7 蒋高明 2010-2-8 20:39
蒋高明 本文以《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应当慎行》为题发表于《中国周刊》2010年第2期(总第115期), P 60-61 在全球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存在激烈分歧、各国政府对其严格限制的大背景下,中国有关方面却悄悄地为转基因水稻、玉米的商业种植发放了通行证。此事经媒体曝光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引起舆论关注。不久前,农业部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三名委员做客人民网,逐条驳斥媒体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在他们眼里,转基因食品不存在什么风险,可放心食用。他们批评媒体和公众的负面舆论,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 针对专家们担忧的如果转基因作物的基因通过授粉等途径向四周漂移,可能会引发生态危机的问题,生物安全委员会辩称:2020年我国粮食要比现在增产10%,而过去10年中国粮食增产仅为2.5%;常规育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是单靠常规育种不行;就目前全球资源少人口多的现状来说,转基因是解决粮食短缺现状唯一可取技术;就中国制定的2020年新增粮食产量500亿公斤的具体目标来看,转基因技术商业化也是必由之路。 上述所谓的答媒体疑问明显是答非所问,有意转移话题,而且转基因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唯一选择的观点,也缺乏科学依据。 转基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稻增产问题 根据农作物种植的科学法则,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包含水、土、肥、种、密、保、管、工八个方面,转基因仅在种上做文章,其它要素则以生态和人为因素为主。显见,转基因仅占粮食构成要素的八分之一,而非唯一。多年来,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由于种地不赚钱,农民不愿意伺候土地,用地不养地,单纯依靠化肥,造成地力下降才是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去30年来,我国耕地退化程度已远超过过去几百年,恢复地力需要大量有机肥还田,精耕细作。而转基因是在大农药、大化肥、专用除草剂的基础上做种的文章,会让人越来越赖,地越种越瘦,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农作物种植恶性循环。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过去的300多公斤/亩,提高到700多公斤/亩,现在逼近900公斤/亩,那才是真增产。转基因水稻只是对虫害有所控制而已,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相比并不增产,且连续种植几代后亩产量就会越来越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覆盖了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7%,即6000万公顷;杂交水稻平均产量为7.2吨/公顷,比常规水稻单产高出1.4吨/公顷。我们放弃推广非常成熟的杂交水稻的优势,而转向风险重重的转基因水稻,实非明智之举。 我们说转基因作物不能增产,看美国的例子就知道了。美国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该国粮食总产量仅3.63亿吨,远低于中国5.01亿吨;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耕地还比中国多11亿亩,为什么其粮食无论单产还是总产,反而不如中国呢?答案就在于人身上而不在武器身上。 粮食产量的决定要素,一是单产,二是播种面积。在单产增幅不大的前提下,播种面积或播种季节减少导致产量下降。过去10年中国粮食增产仅为2.5%,不是品种不行,而是农民不愿意种地。如果农民改两季稻为一季稻,再好的品种也保证不了产量,包括转基因种子。 转基因水稻存在的风险不能忽视 科学家们之所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严重担忧,原因在于某些抗虫转基因作物含有一种BT毒蛋白物质,虫子食用后会被毒死,因而能够产生防虫效果。但水稻是人类的主粮,昆虫无法下口,人类长期食用难道没有害处吗?即使对实验动物,也不是没有问题的。1998年,匈牙利籍英国科学家阿派特普斯陶伊教授在电视节目上宣称,用转基因马铃薯喂养大鼠,导致大鼠体重及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被损坏。这个实验结果公布后,普斯陶伊教授受到排挤离开了英国罗威特研究所。但他被除名后,很多科学家出面为其辩护,极力维护其科学家的人品,他的文章也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重新发表。英国皇家学会最后组织专家调研,也没有完全推翻他的实验结论。 转基因食品安全不止转基因马铃薯事件一个案例。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这等于转基因作物种植在法国被永久废除。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即基因污染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1年发生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转基因玉米混进美国大豆事件、2006年转基因大马哈鱼逃逸事件,等等,都成为转基因作物(动物)实验或商业化种植过程中,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典型案例。 由此可见,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带头将Bt基因转入13亿人的主食,害莫大焉!转基因生物一旦出了问题,根本无法控制,所转移的基因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其利在商 既然转基因作物存在那么多不确定因素,为什么还有人乐此不疲呢?答案就藏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中的商字里头。在转基因作物无形利益链中,科学家、种子公司、专利持有人、转基因专用农药和肥料公司等,早就将目光盯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后的巨大利润上了。仅就转基因研发而言,我们从2008年就启动了名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的科技重大专项,这是一个与大飞机研制并列的重大项目,研究资金高达200多亿元。有些转基因项目主持人一下子就控制了上亿元的科研经费,随便与转基因沾边的研究人员也有几百万的经费可以支配。 对生物公司而言,商业化研发转基因作物,引领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潮流,为公司收获了巨额经济利润,从而形成了一套动力机制。转基因水稻目标并不在种子本身,其背后的化学产品,农药、化肥和除草剂,也会给生物公司带来滚滚利润。如转基因大豆就需要开小灶,除了照样使用大量农药、化肥外,在杂草控制方面,还需使用专用除草剂抗农达。这种除草剂,农民只能向他们购买。而让人家赚钱的同时,苦果却留给了当地农民。孟山都专用农药不仅杀死了阿根廷的庄稼,还伤害了牲畜,造成动植物畸形。长期接触那些农药,人也频繁出现恶心、腹泻、呕吐,造成皮肤伤害。 警惕科学利益共同体危害 以生物技术公司为背景的转基因科学家群体,形成了特殊的科学利益共同体。受雇于生物公司的某些所谓自由撰稿人,在倡导转基因方面呼声颇高。一些人士鼓吹,转基因食品安全、绿色、营养全面,而且能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在中国销售转基因食品,完全可以不加标注;反对转基因的人都是无知的、反科学的、制造恐慌和玩弄阴谋的分子;对于支持转基因的人,都是无私的、正直的和为科学献身的。 科学利益共同体维护其团体利益的过程,就是剔除异己的过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很多专家,持有转基因专利,或正在申报专利,有些还有自己的转基因公司。这样,他们就不愿意听到反对的声音,也不愿意公开讨论。他们对公众显示的实验结果是,转基因水稻对试验动物大鼠未见不良影响,据此推测出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没有负面影响,长期食用无任何危害。 长期食用无任何危害!,这样轻描淡写的言论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世界上还没有一例长期安全食用转基因稻米的成功例子。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研究,作为高技术储备我们当然需要重视,面对转基因水稻将要进行商业化种植,让其进入食物链,则事关每一个人的健康和我们的子孙万代,必须慎之又慎,绝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公众利益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如果罔顾安全问题,只为眼前商业利益,那么,转基因水稻等主粮的商业化推广,很可能就是利在当代,祸及千秋的愚昧之举,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204 次阅读|37 个评论
弘毅生态农场宣言
蒋高明 2009-11-7 22:50
蒋高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300多年前,当曾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肯定无法想象,今天的人类较之他那个时代的人类而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哲学思想上探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试图恢复周王朝的礼仪,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发展的方向离他们希望的目标越来越远了。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以下六大危机: 其一是信仰危机 当今社会,人们缺乏信仰。如果早期的人们还信天、信命、信皇帝,有所敬畏有所追求的话,那么今天的人们则是赤裸裸地信奉金钱,有奶便是娘,有钱就是爷。上帝成了顾客或客户的代名词,就是对金钱崇拜的最直白表现。曾有一段时间,我们欢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这部分富起来的人是一群缺乏信仰,惟利是图的人。士农工商,而今这个顺序被打乱,农民成了最被人瞧不起的职业。人们忘记了是农民提供了他们的衣服和食物,是农民创造了他们口袋里的财富,反将农民作为落后低俗的代名称。尽管有人开始转向信佛、道、儒,但都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人们到庙里烧香求的是金钱和儿女,到孔庙磕头是为了儿女能够考上重点大学。当今的人们还信仰什么,要么是自我,要么是金钱。 其二是诚信危机 现在最可怕的莫过于信任危机。人言可畏,那是说背后说的话足以致人于死地;即使当面的承诺,有多少是能够兑现的呢?你放心,当有人对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千万别上当,他的话里已经透露了让你不放心,他凭什么让你放心呢?合同有用吗?律师能保护你吗?一切都是理想的状态而已。一张废纸合同,为什么要抓住它不放?无非是给律师和法官赚你钱的凭证而已。说过的话如果算数,要合同要什么用,如果社会是诚信的,连法律都是多余的。童叟无欺,言无二价,如果我们做到这些基本的东西,还需要做广告干什么?广告里有多少水分商家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人言曰信,可现在人类在其它动物面前是自愧不如的,人类的忠诚远不如狗;人类对爱情的忠诚也远不如鸿雁和天鹅。在自然界,没有一类动物能够像人类这样狡诈、这样撒谎、这样言而无信、这样欺上瞒下,工于心计。在信任危机面前,Made in China产品让人家打问号,优质的东西卖不到优质的价钱,只好造假的给你;在信任危机面前,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敌敌畏、甚至避孕药,等等各种有害的东西添进了我们的食物中,而且其销路远比正常健康的食品好。卖盐的喝淡汤,卖席的睡床帮,那是过去的穷人舍不得消受自己的产品,而今养猪的不吃自己的猪肉,养鸡的不吃自己的鸡肉,卖菜的不吃自己的蔬菜,其中添加的什么东西,他们心里很明白。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当市场上充斥的都是有问题的东西时,人们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其三是环境危机 工业革命短短不到300年,人类在享受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外,古人不曾经历的过的环境问题也史无前例的爆发出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生物圈中,长期的生物进化出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群,在其功能上也形成了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和将一切死亡有机物分解的三大类群,分别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完成。然后,生物进化出了以现代科学武器武装的人类以后,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类制造的许多物质如塑料、农膜、电子垃圾、芳香烃类农药、二恶英等,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没有办法降解,积累或埋葬在我们的周围。最可怕的是一些有害物质进入到了大气,水体、土壤甚至我们的食物中。比这更糟糕的是,小小的碳让人类措手不及,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的碳的无机化合物以及氧化亚氮、一氧化氮等氮的无机化合物正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快速升温,这个速度超过了工业革命前的几万年。人类在享受冬暖夏凉、乘飞机旅游、驾汽车兜风等等现代文明的时候,他所排放的污染物也正在包抄我们的星球,使得人类在地球上称霸的时间开始倒计时。西方有识之士开始担忧人类能否平安度过本世纪。中国、印度等经济大国的崛起,追逐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大大加快了地球生物圈的恶化。许多人在忙于享受,却没有意识到危机正在到来。 其四是能源危机 当代社会,化石能源驱动了汽车、轮船、飞机,甚至农民的拖拉机,然而我们利用的是大自然几亿年前为人类准备的光合产物,现代文明仅满足了人类一两百年的高消费,就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我们的后代将没有化石能源可以利用。英国人利用煤炭奠定了工业文明基础,美国人发动石油战争,引领人类走向高消费,造就的现代文明繁荣神话,那么,中国人呢?我们的石油显然是劣势,而煤炭尽管有一定的储量,但大量人口超前消费,注定了我们煤炭能源根本不可能持续。生物质能是否是中国的选择呢?传动的农耕文明产生的大量生物质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焚烧,这些能源将是我们重点开发的领域。 其五是粮食危机 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首次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避免了农民因饥饿而发动暴动造成了政治循环。但是,粮食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粮食始终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最为紧迫的问题。这是因为,新的问题出现了:农民开始不愿意种地。随着城乡差别的持续扩大(从30年前的4倍多,到今天的40多倍),农民发动了另外一场无声息的起义,即他们不情愿地地抛弃了生育与养育他们的土地,进城做三等公民,留下了大量空心村。现在伺候土地是是老弱病残孕,是3860部队,长期下去,将动摇我们这个人类最大国家的粮食基础。有人说我们应当走美国那样的农业路子,让占据2%的人口种植98%人群需要的粮食,过美国式的现代文明生活,那样的话,我们将需要106.6亿亩耕地,可我们只有18亿亩,且这些耕地正受到城市化的严重冲击。 其六是学术危机 现在的学术界,少有人认真研究学问,而更多的知识分子在研究权术,学术向权术低头。如果得不到权术,就去走后门,做三赔(陪酒、赔笑、赔尊严),向上司低三下四,而得到大量研究经费。得到经费后,不是设想怎么利用资金做好学问,而是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如何花钱,并琢磨下批的经费。有学问的没有研究经费,有研究经费的没有学问,知识分子请客送礼、走后门、抄袭成风,学术腐败充斥科技界。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国家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去认真研究。申请经费认真认真,花经费大大方方,实施起来则马马虎虎,项目验收时小心翼翼走过场。在利益面前,学术被奴役,学问被商品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有识之士以死抗争,但他们的死也难以唤醒人们麻木的意识。社会呼唤良知,人们渴望真正的学术。 由此可见,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人民的信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地球生命正遭到来自自私的人类恶意攻击;全球在变暖,生物多样性在消失,食物安全受到影响。我们不顾自身力量的渺小,从小事做起,从一个小小的农场开始做起,带动我们所在村落、乡镇,甚至县域。我们利用生态学原理,经营农业,为农民制造就业机会,为农业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为了这个目标,弘毅生态农场将严格遵循下面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 第一,我们尊重所有物种生存的权利。我们知道,害虫和杂草是人类冠以他们不希望的物种身上的贬义之词。作为物种,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生长、生存、繁殖,享受阳光、空气、水分和食物的基本权利。我们将用生态平衡的方式控制恶性膨胀种群的扩张,管理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农场,我们将告别农药和除草剂,利用物理与生物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管理物种,将曾经造成危害的物种资源化利用起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二,我们保证耕地的高生产力,用地更要养地。我们知道,化肥虽可以在短缺内提供了作为需要的养分,但是过量化肥的使用损伤了耕地,化肥中不含有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农膜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土壤温度,但农膜焚烧制造的致癌物,以及长期近距离接触农药已令成千上万个农民患上了癌症。癌症在30年前,农民听都没有听说过,至今他们依然不知道得癌症症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恶化。我们要将被农民焚烧的秸秆等废弃物通过大型反刍动物转化,将产生大量的有机肥,返回农田,从而保持土壤的水、肥、气、热,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用有机肥养地,让耕地变黑,而不寄希望于转基因这样的技术,对耕地生产力造成新的威胁。弘毅生态农场将拒绝使用转基因种子,拒绝转基因产品进入食物链。谁都知道杀鸡取卵来得快,但这绝对不是可持续的做法。 第三,我们带动农民利用家门口的能源,而远离煤炭、天然气、以及用它们发出来的电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知道,中国农民是全球最勤劳的人群之一,而今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与城里人一样,大量使用煤炭、液化气、电力,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环境恶化的开始。沼气含有的成分与天然气一样都是甲烷,秸秆、粪便中含有这些成分,利用生物发酵方法,我们能够得到廉价的甲烷供农民做饭、取暖、照明之需。瑞典、瑞士人可以将沼气装进轿车、公共汽车里驱动发动机,我们也已成功将沼气通入农户。国家一方面开采更多的煤炭、建设高坝来发电,利用太阳能、风能、甚至高风险的核能发电,殊不知,电力的重要缺口会因富裕的农民而不断扩大,引领农民利用家门口的传统生物质能才是大势所趋。 第四,我们要引领农民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里。我们有18亿亩耕地,这些耕地除了基本满足13亿人吃饭问题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功能就是可将困惑人类的全球温室气体埋葬在地下。中国的传统农村,是将死人埋葬在地下的,现在如果我们恢复了生态循环,植物秸秆固定的碳,还有大部分粮食中的碳,经过人类和动物消费后可以通过有机质还田途径,从大气抽取聚合并固定在土壤中。如果我们经过10-30年努力,将土壤有机质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话,则意味着每年有10-30亿万的二氧化碳埋葬在土壤里。这个耕地固碳作用是有机质养地,提高作物产量的副产品。中国有大量的农民,勤劳的农民如果充分动员起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耕地固定碳的潜力到底有多大,需要生态科学家用第一手的数据来说话。 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搞的是乌托邦式的农业。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纷纷推进搞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高补贴的农业,国内也很多鼓吹者推崇这样的模式时候,我们却坚持低投入、高产出、零污染、低补贴的农业。我们渴望政府对我们进行的模式进行高补贴,但这样的钱可能被不同的人截留。我们不等、不靠、不要,我们是当代的愚公,我们要用事实和数据感动我们的天帝,最终来搬走人类进化道路上的各座大山。 我们同时还要带动农民,让他们辛勤劳作的土地上产生更大的效益。当然,我们必须拿出两到三年时间给大自然一个调整的机会,在等待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弘毅生态农场正在承受或已经承受了。我们要用一个生态学的办法,打败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6项技术之和,其效益还要翻倍,乃至翻三到五倍。也许有人说我们是不自量力,痴人说梦,是拿鸡蛋碰石头。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真理,坚持信念,这个升值肯定会实现,这样的升值一定要实现。 弘毅生态农场就是这样一个研究型农场。这是一个科技型农场,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农场。在这里,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留学生,甚至清华毕业的本科生在这里与农民一起试验,我们要向土地要效益,向生物多样性要效益。我们杜绝急功近利,我们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相信消费者的判断能力,更相信物种的力量。我们知道,人类即使非常能,但集中全球的财富,集中全球的科学家,也不能制造出来一只苍蝇这样小小的物种。实际上弘毅生态农场是名副其实的有机农场,但当生态这样的词汇在商品社会纷纷贬值的时候,我们宁愿回过头来使用生态这个词汇,而不用有机这个术语,因为有机毕竟是生态过程的一个小小环节,尽管我们的产品也经过大量国家的有机认证。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事业才开始,我们要走的路很艰难,但我们有光明的前途,我们要为中国的现代农业寻找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农业路子。 时值弘毅生态农场网站( http://hystnc.com/ )开网之际,负责人约我写点东西,便有了上面的文字。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898 次阅读|7 个评论
Removing chemicals from our food
蒋高明 2009-8-17 10:53
Jiang Gaoming August 14, 2009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food safety in China still needs improvement. Organic production is the answer, argues Jiang Gaoming. Here he explains how to make the shift. The new food-safety law allows consumers to claim up to 10 times the cost of a product in compensation if they discover it to be harmful, but consumers are unlikely to spend large amounts of money on third-party testing for the sake of a small reward. Related articles Organic food at a crossroads August 14, 2008 China encounters factory farming July 09, 2009 Food safety at a crossroads April 22, 2009 Environmental group Greenpeace recently tested vegetables purchased in supermarkets and markets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t a government-authorised independent laboratory in Qingdao. Traces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were found in 40 of the 45 samples that were tested, with a total of 50 different chemicals identified five of which are classifi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as highly toxic. One strawberry bought at a Beijing Wal-Mart contained 13 different agricultural chemicals. This was not an isolated incident. Beiji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ureau recently found levels of sulphites in seafood products produced by a well-known Hangzhou company that breached safety standards; a substandard batch of products has already been taken off the shelve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Business Daily , products from another four firms also failed to pass tests due to excessive levels of sulphites, sodium cyclamate, saccharin sodium and benzoic acid. In the past two years alone, we have witnessed scandals over tainted pork and melamine-contaminated milk . People have lost their faith in food; they can only ask what there is left to eat. To find chemicals in vegetables comes as no surprise, but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were detected is shocking. And it is easy to identify these substances through testing, so how is it that they end up in the food chain? As a long-time observer of the food industry, I believe the following factors are to blame. First, producers are only that: they are producers. They do not consume their own products. Farmers do not eat the vegetables they grow; they are sold to others. Chicken and pig farmers do not eat the meat they produce; they buy more trustworthy products at the market. But what if everyone thought that way? There is a joke about a vegetable farmer and a pig farmer who eat together: the former only eats the pork, the latter prefers to stick to the vegetables. Farmers do not use chemicals and fertilisers on the foods they grow for their own consumption. Farmers would be too ashamed to use their farmed chickens to feed their guests; they only sell those birds to the cities. But if you live in a city, you do not have a choice. Second, higher quality products are more expensive to produce, and retailers are not interested. Agricultural authorities class products as organic, gree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or standard;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re reflected in retail prices. A lack of oversight means that many products labelled organic or green are not what they purport to be. This means the costs are lower, but the profits are higher so plenty of retailers are willing to play along, including large supermarkets. Third, consumers cannot test products and can do nothing to control pesticide use. The new food-safety law allows consumers to claim up to 10 times the cost of a product in compensation if they discover it to be harmful, but consumers are unlikely to spend large amounts of money on third-party testing for the sake of a small reward. Consumers are clearly the weaker party in this transaction; they simply buy what the supermarket sells. The only hope is for the authorities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urth, there are major failing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Pesticides, fertilisers, herbicides, additives and agricultural membranes are the conventional weapo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Now the authorities have popularised a new addition to the arsenal: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ut-of-season crops increase the levels of chemicals in foods. Intensive animal farming brings poultry to market in 28 to 45 days, pigs in 10 to 16 weeks. This battle against biology means our food is full of chemicals, hormones and additives. Fifth, oversight is weak and unable to deal with food pollution at its source. Small-scale farming and numerous retail channels mean supervising food quality is problematic. Currently, testing is carried out at supermarkets and markets. But by that point the chemicals and additives are already in the food, and only a minority of products are taken off the shelves the majority slip through the net. To keep the locals happy, local government play down major events and do not even report the small ones. Supervision by ordinary people is necessary to keep chemicals out of our food. Sixth, scientists are not doing a good enough job. The confusing profusion of chemicals and additives is a new development. Scientists deliberately exaggerat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ir inventions and play down the negative impacts. Melamine was the masterpiece of a scientist without enough of a conscience. Yet the work of many chemists, biologists and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is focused on food production. It would not be difficult to do away with the chemicals and adopt organic farming; the difficulty is getting a good price for good produce when our very food is traded by merchants who compete on cost. Relying on fines is inadequate: we need systems that supervise producers; that let consumers know where their food is sourced; and that allow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with strict annual checks. Consumers should bear the costs of food produced in a healthy environment, in a voluntarily, market environment. If the number of genuinely organic products on the market were to increase, so would the demand for organic products. We need food safety, and safe food must be produced in a healthy environment. We must gradually do away with chemicals, fertilisers, herbicides, agricultural membrane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The costs and labour involved can be recovered through the sale of premium-priced organic foods, thus restoring the ever-deteriorating rural environment.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0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粮食安全”的局限
yhqsd 2009-1-11 13:1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的重要性。这里食指的是吃饭问题,即食物数量和质量的保障问题。食物不仅包括粮食还包括其他可为人类提供营养的食用物品,但目前人们往往把食局限于粮食。 粮食主要指为人类提供淀粉的谷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和薯类,以及豆类和一些杂粮等,但食物不仅包括粮食,还包括蔬菜、水果,以及肉、蛋、奶、鱼等动物性食品,以及其他有营养的可食物品。 诚然,粮食 为人类提供了 最基本的 营养 ,但粮食不等同于食物。以粮食问题概括吃饭问题,会限制人们研究吃饭问题的视野,会限制解决吃饭问题的途径,会 对研究 吃饭问题 产生严重误导, 会给分析和讨论我国吃饭问题带来重大混乱等,也会影响国家解决吃饭问题的决策。 此外, 粮食安全主要侧重于粮食 数量(粮食供给)安全 ,对 质量安全重视不够;而食物安全不仅包括食物数量安全还包括食物质量安全。虽然 粮食安全 可以保障人们吃饱,但吃饱要吃的安全为前提。 关于 吃饭问题的保障, 国际上也是提 Food Security (食物安全或食品安全),而不提 Grain Security (即粮食安全);在世贸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中,也只有 Food Security ,没有 Grain Security 。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英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 FAO ),实际应 译为联合国食物与农业组织。 显然,我国关于粮食安全的提法具有局限性,不能以粮食安全代替食物安全,而应由粮食安全回归到食物安全。
个人分类: 农业与食品安全|4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