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落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兀鹫落难 奄奄一息 好人相救 放归昆仑
热度 3 RollerMaMing 2018-12-2 13:49
11月28日,一只落难的高山兀鹫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县昆仑山北麓被林业局干警陈文杰放归大自然(照片)。 这是一只年幼的高山兀鹫,也叫 喜马拉雅秃鹫 ( Gyps himalayensis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稀少。 大约在十天前,这只当年出生的小兀鹫在南疆和田县 罕艾日克 镇都先拜巴扎村落难了,林业干警陈文杰接到村民电话,一只“大鸟”落在地上飞不动了,陈文杰立马前往救助。 他将“大鸟”接回来以后,经过辨认是高山兀鹫的一个亚成体。经过陈文杰的精心喂养,小兀鹫体重恢复很快。 一开始我们给它吃动物内脏,如羊肠子、肝子、肺子等。发现它更喜欢吃瘦肉,其次是肥肉,也吃各种内脏,最后才是羊肠子。 经过约十天喂养,小兀鹫体重已经有9.8千克,体长126厘米, 双翼展开 近3米,已达到放飞的健康指标。 11月28日上午,我们一起开车接上小兀鹫,经过中国科学院猛禽专家拍照、测量、体检和环志,然后沿着玉龙喀什河,驱车上昆仑山——兀鹫的老家,将其放归自然。 在山上,小兀鹫似乎很知道感恩,徘徊许久,不愿离去。 高山兀鹫,老百姓称之为“座山雕”,主要生活在高山上,喜欢吃腐肉,如动物尸体、老弱病残个体。是自然界的 清洁工 ,或者被誉为 清道夫 ,在青藏高原还承担着“天葬”的重任,是环境指示物种,对于保护大自然功莫大焉。 见梨视频: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484393 经过精心喂养,体重恢复到9.8千克,在玉龙喀什河上游昆仑山脚下放飞的高山兀鹫(马鸣 摄) 和田林业局森林干警陈文杰,11月18日,接到和田县罕艾日克镇都先拜巴扎村当地一户农民电话,地里停落了一只大鸟,行动迟缓,像是飞不动了。接到电话后,民警立刻赶到现场对这只大鸟进行了救助(陈文杰 摄) 民警们过去以后才发现那只大鸟原来是只高山兀鹫,属于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经过检查身体,发现它并没有受伤,可能是太饥饿了,它看上去很虚弱,无精打采,精神状态也是很不好,体重也比平时轻了很多,仅有几公斤重(马鸣 拍摄) 把小兀鹫抱回去,干警陈文杰就赶紧给它准备了一些水,又去市场购买了一些肉类喂给它。估计它又饿又渴,饥肠辘辘。见到水,这只巨无霸疯了一般,它一气喝了十几口,一公斤动物内脏也被它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一点也不客气(马鸣 摄) 民警们把这只高山兀鹫抱到田市玉龙喀什河附近的昆仑山脚下,放飞时,这只高山兀鹫在低空回旋一阵,停留在一个山头,一直站在山头上,向民警这边张望,像是舍不得离开。停留了一阵,才飞向远处的山崖。 中国科学院一直都在关注和研究秃鹫、兀鹫类大型猛禽的马鸣研究员,为进一步了解高山兀鹫的习性特点,对这只高山兀鹫进行了称重、测量、拍照,并给它做了环志(来自国家环志中心的一种永久性合金标记)。在和田市玉龙喀什河附近的昆仑山脚下,现场专家做了放飞指导。经过测量,这只喜马拉雅秃鹫( Gyps himalayensis ,英文名称:Himalayan Griffon)体长达1.25米,放飞前的体重增至9.8公斤,已完全恢复了健康(马鸣 摄) 高山兀鹫被放飞的地点(GPS定位),位于昆仑山北麓,海拔1600米,玉龙喀什河大峡谷附近,新疆的最南边 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484393 本来是要安装卫星跟踪器的,因为环境光照不足和冬季低温竟然不能启动(充电失败)。最后,只好环志(马鸣 摄) 参考文献 才代,贡明格布,马鸣. 1994. 巴音布鲁克的胡兀鹫( Gypaetus barbatus ). 新疆林业, (3): 35-. Guo H, Ma M. 2012. The Egyptian Vulture ( Neophron percnopterus ): record of a new bird in China. Chinese Birds, 3(3): 238-239. Ma Ming, Dao Caiwujiap, Xu Guohua, Shan Jiap et al. 2013. Why are juvenile Himalayan Vultures Gyps himalayensis in the Xinjiang Tien Shan still at the nest in October? BirdingASIA, 20: 84-89. MaMing R. and Guohua Xu. 2015. Status and threats to vultures in China. Vulture News,68(1): 3-24. 马鸣,道.才吾加甫,山加甫,邢睿,艾孜江.买买提明,买尔旦.吐尔干,罗彪,徐国华,吴道宁. 2014. 高山兀鹫( Gyps himalayensis )的繁殖行为研究. 野生动物学报,35(4):414-419. 马鸣. 2011. 新疆鸟类分布名录.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高玮. 2002. 中国隼形目鸟类生态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许维枢.1995.中国猛禽.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家骏. 1984. 世界猛禽.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湘涛. 2004. 中国猛禽(英文).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葛芮主编).2012. 猛禽救助中心操作指南.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马鸣,徐国华. 2015. 天山深处的雪豹和高山兀鹫. 森林与人类,(3):60-69. 马鸣,庭州,徐国华,道.才吾加甫,艾孜江.买买提明,邢睿,罗彪,吴道宁. 2015. 利用多旋翼微型飞行器监测天山地区高山兀鹫繁殖简报. 动物学杂志,50(2):306 ~ 310. 马鸣,道.才吾加甫,徐国华. 2015. 高山兀鹫在天山的繁殖. 森林与人类,(1):52-55. Ma M, Lee L. 2016.Himalayan Griffons and celestial burial custom in Tibetan Plateau. Newsletter of China Ornithological Society, 25(1): 17-18, 41-42. 马鸣,徐国华,吴道宁,刘旭 等. 2017. 新疆兀鹫. 北京:科学出版社. CCTV-13 报道了和田兀鹫放飞的过程 http://news.cctv.com/2018/12/02/ARTID6mqOsL866m10rSEew3Z181202.shtml
个人分类: 兀鹫与秃鹫|2949 次阅读|8 个评论
观野溪褶皱—游京西古道—访名人故居:不一样的京西之旅(1)
热度 22 dkysdc 2012-4-1 12:10
观野溪褶皱—游京西古道—访名人故居:不一样的京西之旅(1)
从三家店水库的北西岸公路沿永定河溯源而行,过野溪村不远,公路会与永定河相交。此时在左手边,有一凤凰形的山体分外抢眼。把车停在附近废弃的桥上,非常安全,并且可以看到这座山的全貌。这就是著名的野溪褶皱。此处包括了一对完美的向斜与背斜,褶皱的要素全都有了,是构造实习的绝佳观测点。博文中的照片已经把褶皱的形态勾画出来,大家可以打印下来,带在身旁对照来看。这个褶皱照片在30日的博文中已经出现过,今天换一个角度展示一张新的,另一张标记了红色褶皱线的与30日的博文中所出现的图片一样,见“一步跨越亿万年——穿越于京西山水间”(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17do=blogid=553525 )。 观察完野溪的褶皱后,沿永定河边“京西古道”的指示牌前行,经过一个极窄的铁路桥 (桥下的路坡度很大,要特别注意底盘的问题) ,就进入了水峪嘴村,也是正式的古道观赏区,当地政府沿着古道建了一个古道公园,把尚存的古道保护了起来。如果您有体力,可以依照古道公园的指示牌沿古道向牛角岭关攀登。常人边走边拍照,大概要花30分钟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如果您车技高超,可沿修好的盘山公路驾车直奔牛角岭关,古道的精华就在关口附近。 到了牛角岭关,古道公园的工作人员会指引您如何欣赏古道及古道两边的风景。 过牛角岭关向菲园村方向,也有盘山公路直通大寨(即落坡岭,菲园村属的小自然村),这是大宋朝被蒙古人所灭后,宋朝的末代皇帝被关押之所。落坡岭原名落难坡,名称来源就与这段历史有关。 这个村落不仅是宋朝末代皇帝落难之地,还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元代作家马致远的故居。喜欢历史与文学的博友可以说是非去不可的地方,沾点仙气(多么不科学呀),说不定会由科学家变成文学家。 这个村子还有一个难得的景观:雕楼。雕楼常见于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北方且距京城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这个一个雕楼,十分可贵,您说是否值得一探究竟呢? 如果您清明节小长假没有时间,可选择在6月中旬去这条线路,届时不仅漫山浓绿,还有特别可口的樱桃,亲自采摘或直接购买都十分划算。 这条线路自驾车的话,十分轻松,有足够游玩、休息的时间,因此特别推荐给科学网的博友。 野溪的褶皱 野溪的褶皱(前两天展示过,今天挪到这篇博文中) 菲园村口关于京西古道的说明(原来古道已有上千年历史了,但做为官道,大概还是从元朝开始,见下面的石碑) 关于京西古道最新的说明 京西古道的雕塑 京西古道(牛角岭,下雨后专门去拍的,为了更好地显示蹄窝的深度。与壶穴没有任何关系。 落坡村大寨简介 马致远故居 极具文革色彩的标语 碾子 6月份的樱桃 参考地图(来自Bing.com),注意,从2-6为封闭的线路,可以反方向走。
个人分类: 道听图说|12425 次阅读|5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