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使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尕海湿地 2013-4-20 09:40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对维护生态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到2007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处,总面积1.52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林业部门管理的1953处,面积1.22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2.7%。 这些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7%的天然湿地、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养了20%的天然优质森林和30%的典型荒漠地区,成为林业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并成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到2009年,我省已建成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49处,总面积9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4%,使全省90%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的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建立的第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既有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大片湿地资源,又有被誉为地球之肺的大面积森林资源,还有曾经被誉为亚洲第一草场的草地资源;既有以黑颈鹤、黑鹳、斑尾榛鸡、金雕、兰马鸡、大天鹅、雪豹、林麝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又有以紫果云杉、星叶草、桃儿七、冬虫夏草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型、高原湿地型、高原草甸型三重功能为一体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尕海湿地是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高原湿地类型,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全球意义。 建局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林业厅、甘南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碌曲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从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文明的“三生态”入手,在湿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重点公益林建设等方面都取得的成绩。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七大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温总理关于“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新定位,进一步搞好湿地、森林、草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010年9月28日
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使命
热度 3 lgjszy 2013-1-8 09:42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使命
——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主任培训班上讲课 2012年12月13日,林耕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主任培训班上讲课 照片提供:张晓凌 国内外技术转移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有特色的运作模式?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项目运作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影响力,体现 “ 专、特、优、新 ” ?机构的营利模式,营利点?游戏规则?技术转移新动向、新观念? ——这是我讲课的开场白。 2012 年 12 月 13 日 下午,在北京工业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告厅,我应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邀请,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主任培训班上讲课。讲课题目是《技术转移案例与分析》。 我在讲课中的第一部分,结合国内的三个成功案例,分析其好的做法、运作模式和特点。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美国高智发明 (IV) 的案例。要高度关注高智发明在我国的动向和影响。我分析了几点: 一是,可能成为最大的 “ 专利地雷 ” 。高智发明宣称:不是一家通过诉讼获利的公司,在公司宗旨和高层负责人多次阐明。但是,其仍有可能成为最大的潜 “ 专利地雷 ” ,随时爆炸,影响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必须时刻警惕! 二是,正在形成专利产业,精确地控制核心专利 。专利产业很可能成为其他实体产业的上游产业。经过有预见力的科学家把握方向,精确地申请并掌控其他产业的核心专利技术。那时,整个工业产业很有可能会被控制在专利产业中。 高智发明在短短十几年之内,掌控了全世界 3 至 6 万件专利。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通过专利产业,直接掌控的专利数量越来越多。高智发明等国外公司,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专利技术空白点,抢先申请中国与国际专利,占据技术“制高点”,制约中国高科技的发展。 三是,有可能引发更多专利投机公司的入侵。 高智发明在亚洲日韩印度等国发展受阻的背景下,已经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目标国家,积极进行市场布局。目前,高智发明登陆并收购国内大学、科研院所高质量专利的现象,已经引起美国,德国专利投机公司和专利投资机构的关注。 “ 一只狼的成功,将引来一群狼的入侵 ” 四是,正视差距、直对挑战、抓住机遇。 要遵循“因势利导、为我所用、趋利避害、互利双赢”的原则。不可否认,高智发明开创一种全新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商业运营模式,有借鉴之处。作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有强烈的危机感、使命感,切实提升知识产权运作、保护、管理的能力。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主任培训班会场照片来源: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网站 2012 年 12月12至16日,由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主任培训班,在北京工业大学成功举办。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出席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全国40多个省市的140余名技术转移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开班仪式上,杨跃承副主任肯定了自2007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以来技术转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技术转移是新时期确立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突破口,也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任务。今后一段时期,科技部将进一步营造促进技术转移的政策环境,提高示范机构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开展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对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的培养。杨主任还对此次培训班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要求。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国内知名技术转移专家、学者、技术转移机构负责人授课。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果转化的根源分析与解决对策、专利价值分析与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投融资服务及技术转移操作实务与案例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了培训。 此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负责人的能力和素质,加强了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下一步更广泛地开展机构之间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转移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分组讨论中,学员们畅谈了此次培训的体会和感受,并对示范机构的发展及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个人分类: 专利商用化|416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许纪霖:读书人站起来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2-12-24 15:31
作者: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每隔10年就有一个焦点的变化:1980年代的焦点在于,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如何承担现代化的中坚作用; 到了1990年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被边缘化,于是焦点聚集在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知识分子的岗位在哪里;进入21世纪,知识分子与体制的关系日益 密切,少数人甚至成为既得利益群体,媒体开始关注知识分子的腐败问题。 当下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全民腐败”,不仅仅是某些官僚和商人才腐败。最令人痛心的是,连以往的道德表率知识分子也出现了腐败。 校长贪污、教授抄袭、中 小学教师奸污女学生 ……此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在传统社会中,有两种人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医生。前者与人的灵魂有关,后者拯救 人的生命。他们之所以受到尊重,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或有权势,而是有道德清望。所谓读书人,不但有知识,而且是社会的道德表率。 特别是到乱世,普遍有一种期待,期望读书人出来拯救社会、拯救人心。 然而近十年来,民众非常失望地发现,原来连社会最期待的读书人在精神、道德上也垮了。这并不是说知识分子 整体腐败了,而是少数害群之马玷污了整个群体形象,且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对此也缺乏制度和良心的约束。更要命的是, 各种不正之风和学术不端,普遍流行 于知识界,成为见怪不怪的常态,成为做得说不得的潜规则 。知识界风气的败坏令社会惊呼:知识分子到底怎么了?知识界风气的改善还有希望吗? 战乱不断的民国是近代教育最辉煌的年代 要改善知识界的风气,首先是制度的改革。腐败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制度性糜烂的问题,根源在于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以大学为例。为了解决学术腐败问题,各级部门和大学出台了很多惩戒性措施,不能说没有党纪国法,然而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遏制学术腐败,腐 败反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人过去讲“人治”,讲道德表率,期望有道德的精英出来担任领袖,从而移风易俗、改变社会;现在从“人治”走向“法制”,将希望 更多地寄托于“法的秩序”。但这个“法的秩序”并不是“法治”(of law),而是“法制”(by law)。今天的中国,“法”不可谓不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立 法,而且很多不是人大立的法,而是管理部门的行政法规。但法不能内化为公民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形同虚设。为什么?乃因这些法只是外在的惩治手段,既 缺乏相应的法律文化,也没有有效的落实机制。相反,在各种利益机制的驱使下,法是否执行,取决于利益博弈的结果。社会普遍地“法不责众”,如果要“治 ”的话,或者是有法律之外的政治考量,或者是恰巧要抓一个典型,或者是人际关系没有搞好。而 大量的腐败被各种相关利益群体庇护下来。 最近媒体披露西安 某名牌大学六位老教授联名举报一个长江学者申报国家和地方科技奖造假,告了两年没有定论。学校怕丢丑,一再庇护造假者,对举报者说:“这些情况现在很 普遍,不必大惊小怪!”由此可见,仅靠惩罚性“刑”无法根治制度性腐败,需要的是解决制度深层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制度深层的问题?这几年温家宝总理非常关心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指导性意见。其中核心的一条是 “教授治校”和“教育家办学”。 这个意见 不是温总理的独创,而 是中外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历史传统。 西方的不说了,就中国教育传统而言,中国古代的学术性教育机构不是科举,而是民间的书院。宋明 的书院不是官僚说了算,也没有国家来管理它们,而是书院的掌门人像朱熹、王阳明这些大儒掌握大权。现在大家公认,近代教育最辉煌的年代是民国。从1911 年到1949年,战乱几乎没有中断过,乱世之中,国家和私人对教育的投入、资助是很少的,与今天没法比;但那个年代出了多少世界级科学家、多少学术大师?以 西南联大这个或许是世界上最短命的著名大学为例,短短7年的历史,就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和众多学术大师。而 西南联大所处的抗战年代,其环境、条件之艰苦,一点不亚于今天要救济的希望小学。在茅屋里面上课,在煤油灯下看书,每天有敌机的轰炸,竟然出了世界一流的人才,其中一个 重要的制度性原因是:它秉承了清华、北大、南开“教授治校”和“教育家办学”的传统。 所谓“教授治校”,意思是说大学不是行政机构,也不是文化产业,它是原本意义上的大学,是培养博雅之士和社会精英的学术领地。因此大学的真正主人不是官僚,而是教授。 2010年的全国“两会”,针对《教育规划纲要》草案中的大学“去行政化”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非常敏感,以 为去行政化就是大学从此不再有行政级别,自己“副部”或“正厅”的级别就没有了。他们非常着急,提出假如去行政化的话,大学以后出去没法与外界打交道 了。的确,中国虽已进入市场经济,但企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等级森严的行政官僚管理制度。级别越高,权力越大,在体制内从事利益博弈的资本就越雄厚。不 要说大学,连国企都分级别。金融危机以来,大家惊呼“国进民退”、“国企凶猛”,那些正部级、副部级的央企,拿着纳税人的钱,一掷亿金。这背后所呈现 的,与其说是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如说是行政级别所拥有的特权,包括政策特权和银行贷款特权。大学也是如此,分985大学、211大学、普通大学……三六九等 。即使在39所985大学内部,也有三个等级,即所谓2+7+30,也有副部级和正厅级之分。其实,“去行政化”的核心不是去掉大学的级别,而在于真正贯彻“教授 治校”理念。 1927--1937:黄金十年 贺卫方提出,大学应该是“学者的共和国”。大学的主体是教授,而不是行政官僚。清华大学从留美预备学堂改为国立大学后,教授和学生曾“三赶校长”,直 到梅贻琦先生担任校长后局面才稳定下来。清华当时的决策机构是由全体教授组成的教授会,还有一个常设机构——评议会,由教授中的精英组成,经常开会议 决学校的重大事务。校长的权力较之今天既大又不大。所谓大,他可以独立决定教授人选。陈寅恪先生游学欧美,却不屑一张大学文凭,也没有学术专著,之所 以能被聘为清华国学院导师,乃是梁启超先生一句话:“他的一篇文章就抵得过我梁某人著作等身。”校长便从善如流,破格聘用了。在此之前,蔡元培聘什么 文凭也没有的梁漱溟担任北大教授,也是看中了梁研究印度哲学的一篇文章。所以后来流行一个趣谈:梁漱溟考北大不取,索性去北大当教授了!校长虽然权力很 大,却不能滥用。假如胡作非为,滥用私人,教授会马上可将校长罢免,驱赶出校。 中国的大学教授最好的年代,是20世纪20和30年代,即1927-1937这黄金十年。他们不仅是精神贵族,也是物质贵族。整个社会,即使军阀官僚,看到知识分子,都毕恭毕敬,优礼有加。教授们在学术和道德上也很自律,几乎没有什么丑闻。 大学的“去行政化”,最重要的便是接上民国大学的好传统,真正在制度上落实“教授治校”,让学者在大学这个“共和国”里当家作主,实现自治。而大学校 长,只是这个自治团体中应聘的大管家,是一个CEO。CEO背后有教授会监督,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董事会。1980年代初,邓小平考虑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推 进改革,我所在的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的试点,一度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为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全国率先成立校务委员会。校务委 员会主任是党委书记,但副主任和核心成员大部分是教授。虽然 今天各大学都有了校务委员会,但基本上形同虚设 ,高教法规定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 学“去行政化”之后,党的领导还存在,但应该通过校务委员会或学校董事会实施对校长的监督,而不是直接的指挥。 中国历来真正成功的改革都不是自上而下,而是在中央政策的默许下,先在基层试点,从地方开始,从边缘突破,随后取得成功,在全国推广。摸着石头过河, 自下而上地改革,是改革开放30年基本的成功经验,被认为是“北京共识”的一部分。而由中央发一个红头文件,一刀切的改革,通常很难成功,因为中国太大 ,国情太复杂,地区的差异、不同大学的差异非同一般。 大学的制度性改革最重要的乃是教育部放权,允许若干所比较有传统、风气比较正的大学根据本校和本 地的情况,实验各种形式的去行政化改革。 最近,中国科大原校长朱清时在深圳创建南方科技大学,进行教授治校的改革。我对它的期待要超过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假如能够容许更多的大学跟进,出现若 干所大学改革的试验,那么知识分子的制度环境,将会有一个质的改变。 改革悖论:民众不放心知识精英 增加大学的自主性,实现教授治校,改革的阻力不仅来自行政管理部门,也来自民意。这几年上海、北京几所重点高校试行大学自主招生,取消统一的标准考试 ,由教授组成专家组通过面试自主招生。这一改革假如在全国普遍推广,恐怕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不赞成、不放心。因为知识分子的专业信用和道德声誉今天已 经破产了。人们普遍担心他们会像商人和官员一样在运用权力时上下其手,谋取私利。在中国,虽然社会上下,从学生、教师、家长,到校长、教育部官员,人 人对高考这个最大的应试教育指挥棒不满意,应试教育却还在逐年强化——因为管理部门和社会舆论担心,假如取消了刚性的分数标准,而在录取中添加人为因 素,最后会使得拉关系成风,无权无势的贫家子弟成为牺牲品。 今天的大学自主性改革,管理部门的意识形态和既得利益考量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来自底层的民意。管理部门之所以把权力越收越紧,其背后是有民意基 础的,可以说是官僚阶层与民意联合夹击精英。 今天的民意有一种强烈的反精英的民粹倾向,认为精英都腐败了,唯一的指望是通过国家权力的强化来制约腐败 的知识精英。 现在连部分考研也应试化,而且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刚性的客观题。这个统考杀伤力很大,不仅基础教育,连大学教育都有应试化的趋势,许多 考生四年大学期间什么书都不看,只知道背教科书。之所以要统一命题考试,据说是某些大学的某些专业,借考研辅导为名泄漏考题,从中牟利,还有个别不良 导师借机骗财骗色,使得舆论不满、民怨沸腾。教育部以顺从民意的名义,将这个权力收回。 不仅招生,连大学的学术研究如今也被纳入行政化的统一管理。近十年来,各校以规范管理为名的改革,不是往“教授治校”的方向发展,而是大倒退,教授们 连教学与科研的自主性都在各种改革之中慢慢流失。今天的大学教授不要说管理学校,连自己的学术都管不住,整天围绕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各种量化指标团团 转。学生不能乐学,老师不能乐教,学者不能在研究中得到快乐,最后统统异化为一种谋生手段。 国外有评论尖刻地讽刺说,世界上有两种科学家,一种叫科学家,另一种叫中国科学家。科学家的旨趣在于求知或者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而中国科学家两 者都没有兴趣,他们仅仅是为发表而发表。有了这些SCI、CSCI杂志的量化成果,就可以顺利地向国家要资源、换取职称和各种功名。在片面追求“学术GDP”的 行政指挥棒导引下,今天中国的SCI杂志论文发表总量已列世界第五位,但单篇引用率极低,还不及北欧几个小国。我们以人海战术制造了虚假的学术繁荣,但从 单个成果看,不要说诺贝尔奖,连距离世界一流成果都何其遥远。在这种以行政为中心的制度下,败坏的不仅是学术,更是人心,是知识分子的学术兴趣和专业 良知。 斯文扫地:读书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世俗社会的今天, 中国知识分子似乎愈来愈平庸化,大学变成了一个俗人呆的地方。 虽然读书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要面对很多世俗的问题,要解决蜗居的 问题,也想生活得好一点,但读书人又不是一般的人。钱是有价值的,当然重要,然而对知识分子而言,钱只有工具价值,而无内在价值。钱能够让自己过上体 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但知识分子的尊严不是体现为有钱,而是另外一些东西,是知识分子之所以为知识分子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知识,比如说公共责任。 今天不少在大学教书的知识分子,给学生的印象首先就是精神上支撑不起来,整一个俗人,斯文扫地,不是因为穷,乃是因为自己看不起自己。 读书人自豪的不 是开什么车,住什么房,而是儒雅斯文的气质。虽然知识似乎已经贬值,但读书人首先要自信,然后才会被别人看得起。学生如今在学校受到的非专业教育,好 像只有两种,一种是体制内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大道理没有人情味,也很少有人相信,只是敲门砖,考过即忘。还有一种是私下流行的小道理, 许多教师在课 堂上也经常这样讲,比如“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学术没有用,最要紧的是学会生存和竞争的本领”等。 这些世俗的人生箴言,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年轻的学生影响很大。而在空泛的大道理和功利的小道理之间,真正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公民教育、人生教育和 道德教育。过去的校园是青春的伊甸园,如今的校园成为提前打拼的名利场,小学生过早失去了童真,大学生也没有了浪漫的青春。鹿桥的小说《未央歌》在海 峡对岸被称为台湾的“青春之歌”,影响了几代台湾大学生,写的就是当年西南联大的故事。这本书不要说今天的学生,连我读了之后都觉得当年的西南联大学 生怎么如此纯真,比琼瑶还琼瑶。为什么这本书在台湾流传了整整半个世纪?因为他们觉得校园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发现,不是小说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出了 问题。 因为我们已失去了纯真的知识分子生活。 过去我们常说大学领着社会走。大学是怎么样的,社会就应该是怎么样的,因为大学创造着社会的价值。但今天已经倒了过来, 大学被社会拖着走,大学生的世 界观就是社会的世俗价值观,不仅学生被社会提前洗脑,更重要的是老师已完全世俗化。知识分子与常人无异,混迹于市井中。 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的社会,通常以人生代替宗教。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因此人文化的知识分子便显得格外重要。他们在功能上等同于西方社会的牧师, 有拯救人的灵魂的职责。社会之所以对知识分子有特别的期待,之所以对知识分子的堕落痛心疾首,乃是与中国社会以人文代宗教的特点有关。虽然人文知识分 子今天不再是社会的中心,社会精英也开始多元化,有科技精英、商业精英、权力精英、草根精英等,但即使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文知识分子,特别 是大学的教授,依然承担着独特的责任。 现代社会是知识为中心的社会,知识分子掌握着知识生产(学校)和流通(媒体)的核心枢纽。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念和人格类型基本是在大学奠定的,有什么样的 大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媒体影响的是社会的现实,而大学决定了国家的未来。 今天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当然是毋庸争辩的事实,但这究 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崛起?是财富的崛起,还是文明的崛起?能否向世界展现具有精神内涵的中国文明?知识分子在文明崛起的过程之中将有什么样的反思,有什么样 的担当? 每一个读书人,或许都应该想一想。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1461 次阅读|1 个评论
男人要强的五个理由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2-10-14 06:21
男人要强的五个理由 蒋继平 2012 年 10 月 14 日 1. 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了人类,他们在上帝的授权下管理着地球上的一切事物。 但是,男人是主要的责任人,女人只是配合男人的另一半,是为了消除男人的寂寞而来的。 因而, 男人在管理地球事物中扮演着主角, 责任重大。 所以, 作为男人, 必须要坚强能干, 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2. 由于以上的分工,男人生来就必须依靠自己。作为一个男人,总不能老是依靠父母,更不能指望自己的女人来为自己的生存提供保障。因而,男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好自己,最起码要养得起自己,尽量使自己成为 35 亿左右同类中的佼佼者。记得 10 年前有一次,我开着刚买的奔驰车到一个朋友家聚会,那位女主人看到这辆奔驰, 当着她老公和其他男人的面说: “ 同样是男人! ” 作为一个男人, 在这种场合听到这样的话, 觉得自己对得起男人的称号和身份。 3. 由于上帝赋予男人的使命,男人要养家糊口,要能够给家庭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拿现代人的最起码标准来看,要有房有车。要不然的话,可能夫人要质疑您是不是男人了。对于我自己来说,每当太太抱怨的时候,我首先想想是不是我做的不好,做的还不够。因而,我总是尽量改进。这是因为我是男人,照顾好家人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4.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因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所以,作为一个男人,也应该为社会这个大家庭尽到应有的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鉴于此,我们除了做好自己,照顾好家庭,还要花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为社区做一些公益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好的身体,也要有好的知识修养,更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意识。要做到这些, 首先自己要足够的强大才行, 是不是? 5. 现在的世界还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因而,作为一个男人,保家卫国也是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真正的男子汉都应该有一个为国为民的志向抱负。要有做大事,为国效力,为民谋利,为江山社稷的和谐美好献计献策, 尽心尽力的心态和雄心壮志。 在这个层次上,更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 综上所述, 由于这些原因, 男人要强是上帝赋予的天性,所以,是合情合理的, 也是必须的。因而,作为一个男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这个身份,负起上帝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做好自己,做强自己。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时间,认真学习,勤奋工作,绝不虚度年华,严格要求自己,向好的人看齐,尽量争取为社会, 为世界多做一些贡献。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5388 次阅读|11 个评论
80后一代,我们的使命是找回信仰
热度 5 Jacking 2012-6-23 13:17
在电影《一次别离》中有个场景非常深刻。男主角在一次争吵中不小心把在他家做家政的中年妇女推倒,结果这名妇女流产了。中年妇女的丈夫非常生气,要把男主角告上法庭,如果成功,这将是一件过失杀人案件。而男主角并不承认是他的行为导致她的流产,而认为是中年妇女自己摔倒导致流产的。经过一番争执之后,双方达成协议,由男主角支付中年妇女家庭一笔赔偿费,中年妇女的丈夫不起诉男主角。最深刻的一幕由此到来,男主角把钱送到中年妇女家里,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中年妇女对着可兰经发誓,说是男主角的行为导致了她的流产。但中年妇女不敢这么做,因为在被男主角推倒的前一天她自己被车撞了一下,她现在也不敢确定是不是他的行为造成她的流产。万一不是,那她就欺骗了可兰经,这是会受到惩罚的,她万分惧怕这种神灵的惩罚,所以她无论如何也不肯对着可兰经发誓。要知道,这时候他的丈夫已经失业已久,欠债很多,家庭濒临破产,这笔钱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存下去的希望。结果,信仰压倒了一切,中年妇女和她的丈夫没有拿下这笔钱。   看完这个电影,“信仰”两字长时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它是如此的陌生,如此的神秘,如此的神奇,还有如此的遥远,仿佛在我二十几年的生命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成长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饥饿,没有经历过贫穷,没有经历过战火,没有经历过动乱。世界对我们来说就是富国家,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对我们来说就是政府和百姓,老板和员工,别人和自己。人生对我们来就是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家庭。从小到大,我们都围绕着数字打转:考试多少分,班里多少名,工资多少钱,房子多少平。在数字这把指挥棒的指导下,我们变得简单而无知,不知道何为激情,不知道何为梦想,不知道何为修身齐家,也不知道何为信仰。于是乎,我们把欲望当理想,把世故当成熟,把麻木当深沉,把怯懦当稳健,把油滑当智慧。于是乎,勇敢变成莽撞,执着变成偏激,求真变成无知,激情变成幼稚。   当我们开始独立去认识这个社会时,才发现婴儿喝牛奶是会长肾结石的,儿童玩具是用垃圾做的,医用胶囊是用皮鞋熬的;才发现拆迁是需要暴力的,农民工的工资是可以拖欠的,爹是可以用来拼的;才发现官员不收钱是不合群的,医生不拿回扣是违背潜规则的,演员不晒几张艳照是没前途的……一个缺少信仰的国度,一切皆有可能。   有几个人一起赶路,突然有一个人停下来,旁边的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走得太快,把灵魂扔在后面了,我们得等到它。是啊,我们的前辈们带我们走得太快,不小心把我们的信仰给扔下了。这不是我们的错,但需要我们去承担,去改变,去弥补,去挽回。80后一代,我们的使命是找回信仰。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18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神九”新的特点、使命和面临的考验
热度 2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6-15 11:36
“神九”新的特点、使命和面临的考验 1. 手控交会对接 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与神八的“自动”不同,将实现“手控”。 自动对接是一种程序控制,响应迅速、控制精准,但是,一旦出现策略方案外的情况,自动系统就显得“无能为力”。人的灵活反应和主观能动性,也给太空中的复杂动作增加了安全系数。 “在处置意外状况的时候,人脑比电脑更可靠。 从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来看,交会对接应该涵盖自动和人工,二者互为备份,缺一不可。只有两种技术都得到验证,才是实现了完整的交会对接。 与自动交会对接一样,手控交会对接同样面临风险。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要通过精准控制实现接触,地面又无法进行一比一的模拟验证。而手控交会对接要求一次成功,一旦发生碰撞造成对接机构受损,就意味着天宫一号无法再次进行对接。 对接机构,是目前为止,我国最复杂的空间机构,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经神八的飞行验证,方案和产品可靠性都能够满足任务要求。神九将进一步验证国产对接机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航天员将第一次驻留天宫 神九飞船驶入太空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第一次把脚印留在“天宫”。 航天员既是短暂的访客,也是驻留天宫的“主人”。他们将进行天宫与神舟之间的物品转移,还要进行空间医学实验,验证组合体的管理。 这个过程的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中国人实现了把人送入太空的梦想,但当时的飞船还不能算作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神舟八号实现了飞船与在轨运行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真正成为运输工具。而神舟九号将通过自动、手动两种交会对接方式,把人送入空间实验室。 航天员从神舟九号飞船迈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每一步,都充满着未知的喜悦,也面临着风险。 对接之前,两个飞行器轨道舱的压力不同,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就要在对接前调整好压力,保证两舱的压力相同。航天员在打开通往天宫的舱门前,就要先打开舱门上压力平衡机构的阀门,平衡两舱压力差。 3. 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中国航天人以建造成熟的天地往返载人飞船为目标,对载人飞船进行着持续的完善与改进,与前八艘飞船相比,神舟九号性能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神舟飞船系列的研制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突破和掌握了载人飞行和出舱活动技术,第二阶段研制目标是使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并通过再设计和再优化,使得飞船功能、性能更稳定、更可靠。   基本技术状态一致的神八、神九、神十,与之前飞船相比,仍为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构型,重量与外形尺寸与之前相当,主要变化是配备了交会对接相关设备,如对接机构、交会对接敏感器等。为了进行交会对接,飞船的轨道舱增加了前舱门,航天员可以打开舱门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被称为“改进型”飞船的神舟八号、九号、十号,进行数据管理和控制的计算机功能更强大,太阳能帆板发电效率更高,回收舱进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再设计,以进一步确保航天员返回安全。 4. 让航天员更安全、更舒适。   飞船内部的环境设计也更为人性化,更宜人。轨道舱、返回舱为航天员留出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内部布局、装饰、标识以及便于航天员使用的助力装置更整齐、更规范。 仪表与照明也进行了改进:以前采用白炽灯照明的飞船,现在改为更省电量、光照水平更好的LED照明灯,光源的布局上也更均匀、更合理。返回舱的仪表既能实时显示图像,还能实现图像与计算机数据的叠加。 所有改进,都是为了让航天员更安全、更舒适。 5. 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运载神九的是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它有两个专属指标:可靠性0.97和安全性0.997,在我国所有在役火箭型号中是最高的。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可靠性是一个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概率。 评价成功的概率有各种指标,如评价电视机的可靠性要看它连续工作多少小时无故障,即平均无故障时间。火箭的可靠性也类似,它是一个统计值。笼统地说,发射100发火箭成功了97发,发射的成功率就是97%。 这和可靠性的概念有点接近,但不完全一样。 火箭的可靠性在大样本的情况下是有效的,比较容易统计,但在较少(小样本)的情况下比较难统计。因此,对于只发射9次且目前没有失败记录的长二F火箭来说,0.97其实是可靠性的设计值。 火箭的可靠性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约束情况下的结果,包括时间计划、经费、国家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目前,国内外火箭的可靠性指标最高都在0.97左右,因为“要想提高一点点可靠性,火箭需要的验证时间、资金和人力投入都可能呈指数性增长。 至于0.997的安全性指标,它是在火箭出现故障时还能保障航天员安全返回的条件概率。粗略地说,如果火箭发射1000次失败30次的话,那么要有27次能将航天员救回。 而且,火箭研制人员通过设计、验证为可靠性、安全性提供保证,虽然指标是0.97和0.997,但对他们来说,每次飞行都要求100%,不能因为0.97或0.997而有做不到位的地方。 因为有概率的问题,连续成功的次数越多就会越怕后面出问题。对此,每一发火箭的成败其实和前面怎样没有关系。火箭研制人员要做的,就是借鉴成功经验,保证这一发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就是要尽量降低失败的概率,保证每一发火箭准备好了之后,信心都是百分之百。
个人分类: 其它|295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再读中大罗家伦校长论“诚、朴、雄、伟”
peluo 2011-10-9 12:44
近日在母校百合论坛觅得此文,其中部分内容读来振聋发聩,种种论点也有益于解决当下之问题,转载以与科学网友共享。 出自:《中央大学十七年》 国立中央大学出版 1985 东南大学馆藏 如下全文: 中央大学之使命 当此国难严重期间,本大学经停顿以后,能够以最短的时间,由积极筹备至于全部开学上课,并且今天第一次全体的集会,实在使我们感觉得这是很有重大意义的一回事。这次承各位教职员先生的好意,旧的愿意继续惠教,新的就聘来教,集中在我们这个首都的学府积极努力于文化建设的事业,这是我代表中央大学要向各位表示诚恳谢意的。 本人此次来长中大,起初原感责任重大,不敢冒昧担任,现在既已担负这个大的责任,个人很愿意和诸位对于中大的使命,共同树立一个新的认识。因为 我认为办理大学不仅是来办理大学普通的行政事务而已,一定要把一个大学的使命认清,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精神,养成一种新的风气,以达到一个大学对于民族的使命 。现在,中国的国难严重到如此,中华民族已临到生死关头,我们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当然对于民族和国家,应尽到特殊的责任,就是负担起特殊的使命,然后办这个大学才有意义。这种使命,我觉得就是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我认为个人的去留的期间虽有长短,但是这种使命应当是中央大学永久的负担。 本来,一个民族要能自立图存,必须具备自己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团结图存的基础。如果缺乏这种文化,其国家必定缺少生命的质素,其民族必然要被淘汰。 一个国家形式上的灭亡,不过是最后的结局,必定是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先告衰亡 。所以今日中国的危机,不仅是政治社会的腐败,而最要者却在于没有一种整个的民族文化,足以振起整个的民族精神。 我们知道:民族文化乃民族精神的表现;而民族文化之寄托,当然以国立大学为最重要。英国近代的哲学家荷尔丹(Lord Haldane)曾说:“在大学里一个民族的灵魂,才反照出自己的真相。”可见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大学若不能负起来,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更无法可以领导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活动。一个民族要是不能在文化上努力创造,一定要趋于灭亡,被人取而代之的。正所谓“子有廷内,勿洒勿埽,子有钟鼓,勿鼓勿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其影响所及,不仅使民族的现身因此而自取灭亡,并且使这民族的后代,要继续创造其民族文化,也一定不为其他民族所允许的。从另一方面看,若是一个民族能努力建设其本身的文化,则虽经重大的危险,非常的残破,也终久可以复兴。积极的成例,就是拿破仑战争以后,普法战争以前的德意志民族。我常想今日中国的国情,正和当日德意志的情形相似。德国当时分为许多小邦,其内部的不统一,比我们恐怕还有加无已;同时法军压境,莱因河一带具分离而受外国的统治。这点也和我们今日的情形,不相上下。当时德意志民族历此浩劫还能复兴,据研究历史的人考察,乃由于三种伟大的力量:第一种便是政治的改革,当时有斯坦(Stein)哈登堡(Hardenberg)一般人出来把德国的政治改革,确立公务员制度,增进行政效能,使过去政治上种种分歧割裂散漫无能的缺点,都能改善过来。第二种是军事的改革,有夏因何斯弟(Scharnhorst)和格莱斯劳(Gneisnau)一般人出来将德国的军政整理,特别是将征兵制度确立,并使军事方面各种准备充实,以为后来抵御外侮得到成功的张本。第三种便是民族文化的创立,这种力量最伟大,其影响最普遍而深宏,其具体的表现便靠冯波德(Wilhelm von Humbaldt)创立的柏林大学,和柏林大学哲学教授菲希特(Fichte)一般人对于德国民族精神再造的工作。所以现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家古趣(G.P.Gooch)认定创立柏林大学的工作,不仅是德国历史上重要的事,并且是全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事,尤能使我们佩服的便是当年柏林大学的精神。在当时法军压境,内部散乱的情况之下,德国学者居然能够在危城之中讲学,以创立德意志民族文化自任。菲希特于一八0七年至一八0八年间在他对德意志民族讲演里说:“我今天乃以一个德意志人的资格向全德意志民族讲话,将这个单一的民族中数百年来因种种不幸的 事实所造成的万般差异,一扫而空。我对于你们在座的人说的话是为全体德意志民族而说的。”现在我们也需要如此,我们也要把历史上种种不幸事实所造成的所有差异,在这个民族存亡危迫的关头,一扫而空,从此开始新的努力。德意志民族的一,就是由于这种整个的民族精神先打下了一个基础。最后俾士麦不过是收获他时代的成功。柏林大学却代表当时德意志民族的灵魂,使全德意志民族在柏林大学所创造的一个民族文化之下潜移默化而形成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个的组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种有机体的民族文化,决不能确立一个中心而凝结起来;所以我特别提出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本大学的使命,而热烈诚恳的希望大家为民族生存前途而努力! 讲到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我们不可不特别提到其最重要的两种含义:第一,必须大家具有复兴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我们今日已临着生死的歧路口头,若是甘于从此灭亡,自然无话可说,不然,则惟有努力奋斗,死里求生,复兴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在这个共同意识之下来努力。第二,必须使各部分文化的努力在这个共同的意识之下,成为互相协调的。若是各部分不能协调,则必至散漫无系统,弄到各部分互相冲突,将所有力量抵消。所以无论学文的、学理的、学工的、学农的、学的、学教育的,都应当配合得当,精神一贯,步骤整齐,向着建立民族文化的共同目标迈进。中国办学校已若干年,结果因配置失宜,以致散漫杂乱,尤其是因为没有一个共同民族意识从中主宰,以致种种努力各不相谋,结果不仅不能收合作协进之功效,反至彼此相消,一无所成。现在全国大学教授及学生,本已为数有限,若是不能同在一个建设民族文化的目标之下努力,这是民族多大的一件损失?长此以往,必至减少,甚至消灭民族的生机。人家骂我们为无组织的国家,我们应当痛心。但是我们所感觉的不仅是政治的无组织,乃是整个的社会无组织,尤其是文化也无组织。今后我们要使中国成为有组织的国家,便要赶快创立起有组织的民族文化,就是有机体的民族文化。 我上面就德意志的史实来说明我们使命的重要,并不是要大家学所谓“普鲁士主义”,而是要大家效法他们那种从文化上创造独立民族精神的努力! 我们若要负得起上面所说的使命,必定先要养成新的学风。无论校长教职员学生都要努力于移转风气。由一校的风气,转移到全国的风气。事务行政固不可废,但是我们办学校,不是专为事务行政而来的,不是无目的去做事的。若是专讲事务,那最好请洋行买办来办大学,何必需要我们?我们要认识,我们必须有高尚的理想做我们努力的目标,认定理想的成功比任何个人的成功还大。个人任何牺牲,若是为了理想,总还值得。必须能够养成新的学风,我们的使命乃能达到。 我们要养成新的学风,尤须先从矫正时弊着手。本人诚恳的提出“诚朴雄伟”四字,来和大家互相勉励。 所谓诚,即谓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他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他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 。对于我们的使命更要有诚意,不作无目的的散漫动作,坚定的守着认定的目标走去。要知道从来成大功业成大学问的人莫不由于备尝艰苦,锲而不舍的做出来的。我们对学问如无诚意,结果必至学问自学问,个人自个人。 现在一般研究学术的都很少诚于学问。看书也好,写文章也好,都缺少对于学问负责的态度 。试问学术界习气如此,文化焉得而不堕落?做事有此习气,事业焉得而不败坏?所以我们以后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至于人与人间之应当以诚相见,那更用不着说了。 其次讲到朴。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现在一般人皆以学问做门面,作装饰,尚纤巧,重浮华;很难看到埋头用功,不计功利,而在实际学问上作远大而艰苦的努力者。 在出版界,我们只看到一些时髦的小册子,短文章, 使青年的光阴虚耗在这里,青年的志气也消磨在这里,多可痛心。从前讲朴学的人,每著一书,往往费数十年;每举一理,往往参证数十次。今日做学问的和著书的,便不同了。 偶有所得,便惟恐他人不知;即无所得,亦欲强饰为知 。很少肯从笃实笨重上用功的,这正是庄子所谓“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的弊病。我们以后要体念“几何学中无王者之路”这句话。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 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 第三讲到雄。今日中国民族的柔弱萎靡,非以雄字不能挽救。雄就是“大雄无畏”的雄。但是雄厚的气魄,非经相当时间的培养蕴蓄不能形成。我们看到好斗者必无大勇,便可觉悟到若是我们要雄,便非从“善养吾浩然之气”着手不可。 现在中国一般青年,每每流于单薄脆弱,这种趋势在体质上更是明白的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对于民族体质的赞美很可以表现当时一般的趋向。譬如诗经恭维男子的美便说他能“袒裼暴虎,献于公所”,或是“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恭维女子的美便说他是“硕人颀颀”。到汉朝还找得出这种审美的标准。唐朝龙门的造像,也还可以表现这种风尚。不知如何从宋朝南渡以后,受了一个重大的军事打击,便萎靡不振起来。陆放翁“老子犹堪绝大汉,诸君何至泣新亭”的诗句,虽强作豪气,却已早成强弩之末。此后讲到男子的标准,便是“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一流的人。讲到女子的标准,便是“帘卷西风,人比黄瘦”一流的人。试问时尚风习至此,民族焉得而不堕落衰微?今后吾人总要以“大雄无畏”相尚,挽转一切纤细交弱的颓风。男子要有丈夫气,女子要无病态。不作雄健的民族,便是衰亡的民族。 第四讲到伟。说到伟便有伟大崇高的意思。 今日中国人作事,往往缺乏—种伟大的意境,喜欢习于小巧 。即论文学的作风,也从没有看见谁敢尝试大的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哥德的浮士德;只是以短诗小品文字相尚。我们今后总要集中精力,放开眼光,努力做出几件伟大的事业,或是完成几件伟大的作品。至于一般所谓门户之见,尤不应当。到现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大家岂可不放开眼光,看到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而还是故步自封,怡然自满?我们只要看到整个民族存亡的前途,一切狭小的偏见都可消灭。我们切不可偏狭纤巧,凡事总须从伟大的方向做去,民族方有成功。 我们理想的学风,大致如此。虽然一时不能做到,也当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愿。若要大学办好,学校行政自然不能偏废,因为大学本身也是有机体的。讲到学校行政,不外教务行政和事务行政两方面。关于前者,有四项可以提出:第一要准备学术环境,多延学者讲学。原在本校有学问的教授,自当请其继续指教,外面好的学者也当设法增聘。学校方面, 应当准备一个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使一般良好的教授都愿意聚集本校讲学 ,倡导一种新的学风,共同努力民族文化的建设。在学生方面,总希望大家对于教授有很好的礼貌。尊师重道,学者方能来归。 第二是 注重基本课程 ,让学生集中精力去研究。我们看到国内大学的通病,都是好高骛远,所开课程比外国各大学更要繁复,更要专门,但是结果适得其反。我们以后总要集中精力,贯注在几门基本的课程上,务求研究能够透沏,参考书能看得多。研究的工具自然也要先准备充足。果能如此,则比开上名目繁多的课程,反使学者只能得到东鳞西爪的知识的那般现象,岂不更为实在,更有益处? 第三是要提高程度。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如果能做到上面两项,则程度也自然提高了。我们准备先充实主要的课程,循序渐进,以达到从事高深研究的目标。 第四是增加设备。中大前此行政费漫无限度,不免许多浪费,所以设备方面,自难扩充。我们以后必须在这点上极力改革,节省行政费来增加设备费。这是本人从办清华大学以来一贯的政策。 讲到学校事务行政,自然同属重要。现在可以提出三点来说: 第一是厉行节约,特别是注重在行政费的缩减。 要拿公家的钱来浪费,来为自己做人情,是很容易的事 。现在要节约起来,一定会引起多方面不快之感。这点我是不暇多顾的,要向大家预先说明。 第二是要力持廉洁。我现在预备确立全校的会计制度,使任何人无从作弊,并且要使任何主管者也无从作弊。本校的经费,行政院允许极力维持,将来无论如何,我个人总始终愿与全校教职员同甘苦。大家都养成廉俭的风气,以为全国倡。 第三要增加效能。过去人员过多,办事效能并不见高。我们以后预备少用人,多做事,总希望从合理化的事务管理中,获得最大的行政效能。使每一个人员能尽最大的努力,每一文经费获得最经济的使用。 本人自九月五日方才视事,不及一月,而十月三日即已开学,十一日已全校上课,在此仓猝时间自然过着种种事实上的困难,使许多事未能尽如外人和本人的愿望。这种受时间限制的缺陷,希望大家能够有同情的谅解,不过今天居然能全部整齐开学上课,也是一件不容易而可以欣幸的事。希望以全校的努力把中大这个重要的学术机关,一天一天的引上发展的轨道,以从事于有机体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创造。我们正当着民族生死的关头,开始我们的工作,所以更要认清我们的使命,时刻把民族的存亡一个念头存在胸中,成为一种内心的推动力;只有这种内心的推动力才能继续不断的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以完成复兴中国民族的伟大事业。愿中央大学担负复兴民族的参谋本部的责任。这是本人一种热烈而诚恳的希望。 罗家伦 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个人分类: 杂谈|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学者的使命以及完成使命的素质
热度 12 stone1971111 2011-5-5 08:10
什么是学者?学者有什么使命?完成这些使命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这些问题过去我个人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最近看了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之一费希特的小册子《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一书,有了初步的答案。前两者可以从该书直接获得部分解答,后者是从费希特的文笔上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学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要说学者,首先应该说学问,什么是学问?费希特总结为三类知识的综合称为学问:其一、关于人的天资和需求的知识;其二、关于发展和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的知识;其三、关于历史的知识。所谓学者,是献身于获得这些知识的人。 而学者的使命也得到了充分的论述。学者应该具有如下多重角色: 首先,学者是人类的教师,学者应该把获得的知识用来造福于人类;其次,学者是人类的教养员,应当关心人类不要停顿和倒退;最后,学者应当努力提高整个人类的道德水平, 他引用基督教的话: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人类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到的善良呢?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费希特对于学者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和我们所谓的学术工作者的内涵有较大的不同,当然,个人以为,这些定义即便放在2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学者阶层出现的种种现象都跟学者背离了自己的使命的现实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费希特本人就是个纯粹的学者,而且是成功的学者。从他的文章和讲演中,我能感受到他的力量,姑且不谈他的哲学观的正确与否,就他的作为学者的层次而言,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从他的身上,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应该具有如下的素质,才能够保证完成他的使命。 其一、 学者应该充满神圣的使命感。 学者作为人类中受到教育最多的群体,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造福于人类,这就要求学者把这个任务当做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好比是永不消失的航标,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至于沦落红尘。更进一步说,正是这种使命感,使得学者可以走的更远。获得前人没有的知识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一定会遇到许多的困扰和迷雾,而使命感会促使学者勇敢的走下去,不至于停滞不前。 其二、 学者应该充满激情。 费希特的所有的演讲都是充满了火一般的热情,其语言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如果能够亲临其境,我相信每个听众都会受到强烈的感染。从下面的一段就能够看出:“我完全坦率的承认,我正是要从天意安排我去的这个地方开始,做出某种贡献,在讲德语的地方,向一切方面传播一种大丈夫(注:看来费希特有点大男子主义。呵呵)的思想方式,一种对崇高和尊严的强烈感受,一种不怕任何艰险而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的火般热忱,而且只要我能够,我就继续这样做下去。因此,当你们离开这个地方(注:耶拿大学的演讲),分散到各地去的时候,不管你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我都总有一天会听说你们是大丈夫,这些大丈夫选中的意中人就是真理;他们至死忠于真理;即使全世界都抛弃她,他们也一定采纳她;如果有人诽谤她,污蔑她,他们也定会公开保护她;为了她,他们将愉快地忍受大人物狡猾地隐藏起来的仇恨、愚蠢人发出的无谓微笑和短见人耸肩表示怜悯的举动。”说出这些语言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我们做科研是学者的使命的一部分,更应该充满激情。 其三、 学者应该充满勇气,勇于批判。 学者站在人类知识前沿,因而面对许多的未知和不确定,尤其是面对过去的知识的束缚,学者都需要勇气来突破这些障碍。费希特继承了康德的哲学一部分,但是也敢于挑战,敢于否定康德,对几乎同时代的卢梭也同样进行了必要的批判。这些在不攻击人格的情况下,其勇气是令人敬佩的。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勇气,面对还没有去世的泰斗进行挑战,而且是面对面的挑战?这些勇气正是我们所缺乏的,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试图和稀泥,试图保护自己,其实也许就已经把自己的学术生命埋葬了。 其四、 学者应该大气。 尽管哲学家天生就是在讨论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做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人也不能因此就认为自己可以埋头于小小的课题而自娱自乐。学者首先要考虑人类需要的最大的课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然后就勇敢的走下去。我们今天依然缺乏大气的科学家,多的是修修补补的学术工作者。是今天已经没有大的课题值得研究了吗?我相信不是。20世纪70年代还在谈论心的概念,并且还远远没有达到很完善的程度。当哲学的许多分支还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时候,我们的科研还不能说就此可以结束了。既然远远没有结束,那就意味着有更多更大的课题还在等着学者们去探索。 总的来说, 作为学术工作者,应该了解什么是学问,什么是学者,什么是学者的使命,以及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使命 。我们过去的教育对这些完全是空白,我觉得在中国即将走向世界的顶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认真的审视作为学者,我们真正应该做些什么。如果我们不愿意独自思考,那就可以多看看过去300年以来西方的哲学思考。从历史来看,没有一个国家的振兴能够离开哲学的兴起,而这些哲学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谨以小文章作为学习这些古典哲学的纪念。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7376 次阅读|17 个评论
什麽是我的使命?
jiangjinsong 2011-1-10 20:24
發明網格球頂的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經常問自己: 在這個星球上所需做的事情, 那些是我知曉個中一二, 且又是我不做就沒人做的? 他決定不斷問自己這個問題, 然後根據得到的啓發來做事, 并跟隨直覺而行。 ------------------------------------ 這是一個智慧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也許都該時時向自己發問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899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的本质与科普的使命
热度 1 sheep021 2010-12-31 08:53
一、 科学的本质 虽然天天使用科学,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定义 ( 见: 日用而不知的科学 ) 本博认为:科学就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包括宇宙和生命)的一种方式,一种途径,包括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应该承认,除科学之外,人类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去探索自然(包括宇宙和生命)奥秘,并已经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果。 但是,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模型模拟自然而建立起来的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有假设和边界条件。如研究钟摆运动时,要假设摩擦力为零,只有研究范围一个钟摆和地球,没有其他物体干扰等。因此模型象自然,但不是自然。因此,研究结果自然不能充分反映现实。 因此,武夷山老师在《 科学的模型观 》 中认为: 一方面,科学的模型观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借助更多的工具,打开科研思路,这是其优胜之处;另一方面,死硬的科学主义者如果把模型结果当成规律,用以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又可能是很危险的。例如,水工模型说,某大坝建成后将是安全的,这只是模型的模拟结果,并非可以信赖的铁律。 二、科普的使命 科普的使命不是普及科学(模型),而是普及通过科学发现的自然规律,引导大众认识自然,并对科学产生好奇,激发大众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科普的使命不是普及科学本身,而是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兴趣。如果把普及科学作为科普的使命,那科普与教科书还有什么区别? 大众可以不知道科学,却能了解自然。这是科普要做的事情。把科学变为科普,让模型回归自然,变成大众能理解和接受常识,是科普作家的该做的工作。 二、 发展科学,不能不靠谱 科学的本质是:自然模型 科普的使命是:模型自然 因此,科普是科学的一部分,是科学的回归,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返璞归真(戴世强语,见: 科普,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答《科学时报》记者问 ),是联系科学和大众的桥梁,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凡事都不能不靠谱。中国足球踢不好,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足球在中国没有普及,没有群众基础。中国乒乓球独步环球,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群众基础好,即是再最破的农村小学,也会有一个乒乓球台子准备两幅拍子,随便支起一个板子就行了。 中国科普的普及程度如何呢? 中国科学的 发展形势象中国足球还是象中国乒乓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生一事 ——人生的职责、使命和理想
lanjs 2010-11-4 21:35
一生一事    ——人生的职责、使命和理想
基湘 (题图系普林斯顿大学门首的两只石刻老鹰之一,作者自拍,与本博文内容无关) 日前有幸回母校参加 70 周年大庆,见师大校运日隆, 与有荣焉。其间独往新图书馆参观,再往静湖之侧小憩。先后有两大一校报记者前来问询,索要寄语。遂告知以下三点: 1、认识自己 吝啬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一辈子表面上可以做很多事,但真正值得做也能够做的事差不多只有那么一两件,其他事都是这件事的基础、补充或延伸。正因为这件事非同寻常,所以非你做不可,别人不能做或不能取代你来做。这便是你(我)的职责、使命和理想所在。只有做好这件事,你才会心安理得,觉得此生没有虚度。但这件事不大容易确定,大多需要时间的磨砺、高人的启迪与心灵的闪电才能发现。 2、闭关学习 本科或许是人生最美好的读书阶段。所以大学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习中外经典。更主要的,学生自己要找出时间,集中研读经典——文哲经法,地理天文,举凡经典均是涉猎范围。不过,在啃完这些之后,你要把它们全都抛掷一边,回头思考第一点。 3、体悟社会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除了潜心阅读经典著作,还要找时间观察芸芸众生,体会世道人心。 可以游学异地,可以外出打工,可以尝试创业。不过,观察社会人生之后,你也要把所看到听到的全都抛掷一边,回去反思第一点。 唯一的人,唯一的事,这才是你我必须真正关注的。 (2010年11月11日光棍节兼助残节改就)
个人分类: 经验分享|4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的应有使命
yangwenzhi 2010-10-28 10:54
杨文志 创新是学术的使命和生命所在,也是学术的本质所在。学术创新意指学术研究要有新发现、创造出新的东西,或发明出新范式和新方法,或孕育出新思想和新见解,或发掘出新材料和新证据,一言以蔽之曰创造新知。学术研究必须标新立异、卓尔不群,最好能别具慧眼、独树一帜。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和终极目的,学术的过程围绕创新,创新贯穿于学术的全部。创造新知是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也是学术得以延续的根本所在。学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学术创新一旦终止,学术也就随即停滞、窒息、死亡。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梁启超曾说: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学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深刻的理性认知和思考。其所含信息、知识、思想、理论、方法等等乃是历代学者精思、磨洗、锻炼而成,是文化之精华。学术从其社会效用来说,是为着人类理性的提升,也就是说是对人类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总结,从而提高人类活动的理性自觉,或者说,是为着探求规律、揭示真理,除旧布新。刘梦溪也指出,一个民族或一定历史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象,除了表现在社会习俗方面以外主要表现在学术思想方面。人类发展史上,学术文化始终积极承载着求真、批判、启蒙和引导的责任。学术的终极任务乃是为正人、正己、正天下提供尺度和标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永远是学术的最高宗旨,也是学者的最高使命。学术研究担负着探索真理,阐释正义,使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任务。学术作为天下之公器,是为天下人服务的,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学术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公器,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学术只追求真理,不追求别的,而真理是超越于一切私人利益和私人感情的。 学术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近现代史表明,学术上的重大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化的引擎。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产生的集群效应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创新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日俱增。1776年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1840年英国的钢铁和铁路技术创新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两次产业革命带动西方一些国家进入了20年左右的较长发展周期。19世纪末,美国通过石油开采、冶炼和电气技术的创新及其产业化,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领导者,并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1946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促进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提升,推动精密与数控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了近20年。20世纪90年代,世界掀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创新高潮,美国在这一轮科技创新中又处于领先地位,领导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李醒民,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2005年11月1日 2.梁启超《欧游心踪录》: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 3.陶富源.学术论文写作与通鉴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 .中华读书报,1996 5.陈绍山,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5卷 第2期。 6.路甬祥,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自主创新,求是http://www.rednet.com.cn2005-7-111:18:32红网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3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DNA化的人生:人生的使命与活着的价值
zcgweb 2010-9-22 12:06
造物主给了每个人30亿DNA碱基对(basepair),难道不是让每个人用这些DNA来寻求人生的真理?如何让这30亿碱基对能够实现生命的价值,应该是每个人一生中追求的目标。一句话,让人生在有限的DNA序列中彰显出无限的创造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个人分类: 社会责任|3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鞭笞丑恶---知识分子的使命
lin602 2010-8-3 22:31
鲁迅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崇敬,就是他爱憎分明,用他的笔鞭笞丑恶,同情底层的民众。 当今的一般年龄大点、职称高点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高校研究所)的基本生活条件能够满足(当然年轻教师买房等问题仍然存在),生活基本能够无忧(当然想许多房子,与大款比还是不行),应该能够用知识分子的良心,用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宣扬善良与光明,更要能够鞭笞社会中的丑恶。 是的,这样做会吃亏。但社会需要进步,人类向往光明,知识分子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到底能够做多少,那在于大家的性格、能力与勇气。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99 次阅读|1 个评论
送给研究生的《礼物》
adamliu800 2010-4-11 14:53
最近团队又添新丁,几位师弟师妹的加入,带来了不少新鲜和亮色。作为培养环节的一部分,阅读是必不可少。为了统一进度,《礼物》便成为他们加入团队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在周五的读书会上,团队全体成员在读书会上讨论了这本《礼物》。 《礼物》是一本成长的笔记,一本生活的指南,一本隽永的寓言故事集。一位智慧老人为混沌懵懂的年轻人送去礼物——他的思想与经验,作为当今的研究生,我们又会得到怎样的“礼物”呢? 我在读书会上向新同学提出问题: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过此书的感受。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 一、使命 说得浅些,使命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某些事,比如《礼物》中的老人所做的: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这是精神力量的传承。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将使命感传递给了他帮助过的人。至于个体的人,我们常把使命比作描绘美好夜空中的那一颗启明星,它能指引人朝着它闪烁的方向前进。我们今日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使命是什么?一百多年前,梁任公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之后,言犹在耳,不能不让我辈感到复兴中华的崇高之使命。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道理。而如今,这种颇有“鸿鹄之志”的伟大使命感与我们的学生主流意识略有差异。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年轻一代少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和使命感。慷慨激昂的陈词只出现于演讲稿、广播稿这类的宣传文本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博文中已鲜见踪迹。更难求青年学人有多么激烈的报国情怀和艰苦朴素的创业热情。现实中,宁可“北漂”、“蜗居”也不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中西部发展;宁可转专业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往往事与愿违),也不愿去原专业的基层工作;宁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下,也不愿放下自己的面子。 我们既要有大写的使命感,也要有眼前就能做到的使命。比如: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知识的积累,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将精华运用于自身成长,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其他人的成长,将帮助别人也视为使命。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是一种使命,快乐使人变得充实,辩证地看,没有充实的生活,何来快乐?制定规划和目标也是现今大学生的使命。目标可以分为可量化与难量化的两种,分别赋予检验标准,明确结束时间。这样,可以提高使命的可行性。 二、勇气 《礼物》中的大象因为儿时的固定印象始终无法挣脱木桩的桎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用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设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对于我们,打破现状,突破自己固有思维可能是解决“木桩思维”的钥匙。老师常对我们说: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人来打破的。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没有突破既有成果的勇气,何来创新,没有创新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勇敢的面对犯错也是勇气的最好体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在学生阶段应该多经历些挫折,多从犯错中积累经验。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年轻时多犯错是为了今后少犯错。多犯些小错是为了不犯大错。这可以用“能量守恒”的思想来解释。勇气则是解决犯错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三、行动 “拒绝空话,开始行动!”——IBM的广告词。 “Just do it!”——耐克广告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行动是最没有争议的礼物,我们常说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中都少不了“行”,缺了它,“言”什么都显得苍白,“知”什么都显得虚无。作为研究生,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至少需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虑: (1)自动自发,这是西方励志大师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的经典作品《willingness》的中文译名,他鼓励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自主行动的品质,他在书中提到:“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是最终的受益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当自发行动成为习惯和快乐时,成功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2)全力以赴地做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3)有计划地行动,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计划既是对时间的统筹安排,也是对目标实现的具体预期。在管理学理论中,计划是管理学五大职能之一。制定计划需要考虑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做出预期安排。这是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行动成效的保证。 (4)在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做事的方法。在判断做事的先后顺序上,应遵循一定原则。比如导师曾经提过的三维度排序:重要性、紧迫性及可借用资源就是很好的方法。 四、热情 年轻人最不缺乏热情,却也是最缺乏热情的。不缺乏热情,是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最强,本能地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缺乏热情是指,“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久。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初读研究生,对学科领域内外的诸多未知事物怀有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瓶颈出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寂寞纷纷袭来,如果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科研兴趣,起初尝试的快感和热情将迅速消退。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忌,由此可见,持续的热情是科研成功的基础之一。 热情不仅仅是转瞬即逝的火花,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更应该培养成一种性格。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热情之人更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在各种压力逐渐增多的今天,热情显得尤为珍贵,它的确是送给处于诸多压力中的研究生的最好礼物。 四个礼物,送给大家:确立积极向上的使命,为之奋斗;在遇到挫折与瓶颈时,勇于面对,突破极限;以踏踏实实的行动践行理想和诺言;在努力和行动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培养兴趣。拥有这些礼物的研究生生活是充实的,您对这四个礼物的认识和看法如何?还有哪些礼物可以送给我们的研究生?期待着您的思考。 图片来源:卓越亚马逊网,仅供欣赏,无任何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783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大学:通过通识教育扩展知识
eduman 2009-12-20 12:47
对于一个人,只有专业教育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能使他成为一种有用的机械,却不能使他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重要的是学生对值得获得得真实的世界的感觉和理解。对美和道德上的善,他们必须有着清晰的认识。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会更象一只训练良好的狗,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学会理解人类的目的、梦想和苦难,以便与其他个体和整个团体建立正确的关系......以直接有用性的理由过分强调竞争和过早的专业化会扼杀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所有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包括专业知识。同样生死悠关的是,应该在年轻人中培养起独立批判思维...... 大科学家的确实非同一般,每每让专门做教育研究的人汗颜。 ------ Albert Einstein (New York Times,1952-10-5) 爱因斯坦这段精辟论述点出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让人记起阿默斯特学院院长亚历山大.马克约翰(Alexander Meiklejohn)1912年在谈及大学教师的任务说过的一句话:(教师的任务)不是那些有助于直接实践目的的专业知识,而是一种具有洞察力的全面的理解(Brown,1981,P80)。 大学乃教授从事研究和创造性工作,并把他们的知识、理解和创造力传授给学生之所。这种创造发明与知识分享的关系,把大学同其他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区别开来。中小学校虽然也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没有研究创造之责;科研院所实施科学研究,但知识的传授不是必须。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能,而是通识教育------它能使学生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能使学生理解形成他们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世界的核心观念,能使学生透过零散的表象,看到事物的联系,并使他们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Clement,D.Greater than the sum the Minneapolis Fed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A partnership, 2000,11.22-25;48-51)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分析思维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有能力对争论进行批准性评价,找出不合理的推理,进行合乎逻辑的辩论。分析思维意味着有能力解决复杂的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把分散的信息结合起来,在情况不明之下不会手足无措,能够解释各种材料并得出结论,能进行战略性思考。 创造性思维 通识教育同样也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形成新概念、新观念和新联系,发现新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商业活动、工业生产,还是政府公共事务,科学实验等,真正有价值的是获得新观念,尤其是创新观念的能力。新的观念改变了人们看待、思考、理解世界的方式。给那些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以突破性解决方案。 而学生要领会创造性,就要与那些从事发明创造的人---他们的教授下起工作,因此,无论是在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室还是田野观察,让学生参与研究和创造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如,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当学生们学着阐释和表述油画中的观念,在舞台上塑造生活,策划、设计、指挥、编排某个作品,通过音乐、戏剧和舞蹈表达复杂的意念和情感,用技术去混合言语、影像和声音时,他们便是在进行创造力、集体协作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练习。 创造性思维技能包括敏锐的观察力,空间思维能力(这个物体在我脑子里旋转时会是什么样子),运动思维能力(它是如何运动的),确定复杂整体的基本组成,发现并认知式样(支配系统的规则是什么)通过视觉、话语或数学交流和综合思考结果的能力。 科学思维 提供给学生我们所生活的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富有判断力的理解,包括支配世界的基本原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通识教育还要求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包括对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实验方法的了解,把握归纳分析中的定性和定量技术以及演绎推理中的数学和逻辑方法的运用。 对信仰和假设的自我检视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挑战学生自身的观念、习惯和态度(Donald Kagan,1991)。通识教育关乎自省----自我检查和批判反省的过程,让学生能自己的信仰、道德、传统上的假设和偏见进行评价,把偏见、信仰、主观认识从事实、理性和客观知识中区别出来。让学生从道德立场的争论转到原则、规则的运用上, 理解其他文化和社会 世界由不同文化、群体和民族组成,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体验,通识教育应帮助学生增进对他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和理解,培养同情心。所谓同情心就是对他人不同于我们的动机和选择表示理解的能力。 关注其他社会、国家和文化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和宗教能帮助建立理解有着不同传统的世界。外语学习和用不同语言表达自我迫使我们进行跨文化的理解(Nussbaum,1997)。文学提供了通向其他表达方式、其他世界的窗口,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和戏剧塑让学生了解另一种看待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当我们不仅仅以本土传统,而且以他国、他民族的传统来体验世界的时候 ,我们就会珍惜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 超越自身文化的能力不仅带来对他人的欣赏,而且还加深对自身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基础的理解。这样偏见就会被理解所代替,猜忌被同情所替换。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人们能够相互沟通、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使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个全球化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生活做好准备。 研究生教育和学士后职业训练 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养下一代的学者和教师。研究生教育是学徒式的,作为这个阶段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研究生主要帮助教授实施对本科生的教学,并在实验室、图书馆和工作室的研究、发明和创造性活动中担当助手。 学士后专业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职业训练,许多西方大学提供了这种专业课程。这种专门的训练最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思考、推理、创造、反省和想象的能力。职业教育不是用来代替通识教育的,学生太早关注职业训练,不仅仅失去了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益处,还失去了思维的根基。在任何职业中,这一思想的根基都是实现超越所必须的。 良好的通识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有能力处理他们一生中经历的众多变化。反观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我们甚至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实施过这种通识教育,更多地投入技术教育,而忽视了艺术、科学和人文的核心(通识)学科,以职业培训短期利益代替了通识教育的长期回报,在种短视的做法造成:缺少具有广阔思路、多元化经营和具有创造力的企业;缺少有能力解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人才;缺少有能力对社会各个层面进行沟通、避免社会分裂的公民,从而造成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的缺乏。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的基本责任(1)
eduman 2009-12-18 18:13
通过基础研究和创新增进知识 通过通识教育扩展知识。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并使他们对所生活的世界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观念有广泛的理解。 通过出版发表和公民教育传播知识 三条基本原则屡见于绝大多数大学使命宣言,美国赠地学院法案后,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成为大学使命的重要一项。在很多文献中大学的使命常被描述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国人常描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两种描述看似相似,其实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说大学的基本功能,后者是说实现这些功能的方式。 有关这些大学的基本使命,似乎已达成共识。但具体实践中,往往严重的偏离了这一认识。从共和国大学初期为经济建设服务(具体表现是院校调整,专业细分,重理工轻人文),到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再到现在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教育方针的描述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优先考虑的事情不是基础研究,而是应用研究,不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被毛概、邓论、三个代表所代替,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养成、对多元世界的理解、对历史、自然、人文的理解),而是职业教育,实质上把大学作为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发展的工具。 当然,大学有责任帮助学生为工作做准备,应付经济社会的竞争。而大学对所在国家和地区也有巨大的经济影响。但是,我们已经混淆了大学的副产品和大学的核心目的。作为大学副产品的经济和劳动力方面的发展远超过大学基本任务即基础研究、通识教育和知识传播。 这种现实直接导致大众对大学功能的误解,政府、公众现在都认为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发展经济和劳动力。大学观的误解面临巨大利益的丧失。 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其近千年的发展自然形成的,也是大学这种组织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中世纪以降很多组织都无影无踪了,唯有大学和教堂还高高的耸立,与它们的基本使命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要是分不开的。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4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的使命与科学流氓
famingkuang 2009-9-12 23:13
科学不是要审判一切,而是要解释和理解一切。 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当然也没有绝对的科学,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理论如果在当时能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认知的需要,那它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地心说科学吗?日心说科学吗?在我们现在看来它们都不科学!但在它们所在的时代里它们却是最科学的。 在技术非常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类对认知范围的需要很小,有地心说已经足够了,已经足够满足所有一切人类活动的需要了,所以在当时来说,地心说是最科学的。 那些挥舞着科学的大棒指责古人不科学的人只是科学流氓,上帝还没有在他的心里装上理解和宽容这两种智慧。 科学不是要审判一切,而是要解释和理解一切。
个人分类: 反思|1118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为天地立心
stoness 2009-1-28 00:44
  在最后一堂课上,合上书本,老师拿出了自己的保留节目创新报国 青春使命演讲。几页演讲稿,多少拼搏故事;悉数两三言,为了青春的理想。一节课,一节人生,用朴实的共产信仰去创造一个中国自主IT核心的梦想。   人至不惑,事业已成,老师回到看山又似山,看水又似水的年岁中,平静的叙述理想。但有一句话,仿佛如在平静的心湖下面一股澎湃的暗涌,蕴藏着力量让平而不逸、让静而不死,就是它推动着从无到有、从三到万的变化。   中国芯,立还是不立?这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心,力排众议的勇气,筚路蓝缕的准备,兵强马壮的技艺。面对着众人的磋商,一年年安全的沦丧。事实历历在目,我们IT的安全危在旦夕。打印机的隐藏病毒,CPU的内嵌缺陷,系统的后门植入,主机的远程操控。秋收硕果的背后,隐藏着刮骨的冬风。IT处在繁荣的中心,IT也处在淘汰的边缘。心若不立,何以有生?   继续存在或死亡,是一个问题。国际厂商几乎垄断了产业链,何以立身?超英赶美希望渺茫,美国超前太远,尚未望其项背;英国没做这个,遑论超前,却更显立心之艰。我们的IT似乎乐观的接受了现实,借心而生,画心而展,忘记了这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还是被他踩在了脚下。这也是个问题。   为生而立,为立而续。梦想实化为使命,则志气沉淀为力量;正如留存了多少故事,才留存了青春的理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个人分类: 读思笔记|2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