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巴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逛逛新疆的大巴扎
热度 1 yaoweijian 2016-3-23 10:02
2006 年 6 月 20 日 18:45 我们来到了乌鲁木齐 . 在这里休整一日。 乌鲁木齐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久负盛名的达坂城、景色迷人的天池、令人神往的亚洲地理中心,被誉为“冰川活化石”的一号冰川,以及风光秀丽的南山天然牧场、甘沟菊花台、白杨沟瀑布等,都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矗立在市区的红山,是乌鲁木齐的象征,登山远眺,整座城市尽收眼底。主要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地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毛泽民烈士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旧址、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等。主要古迹、古寺有乌拉泊古城、陕西大寺、阿拉沟“石垒”、文庙、巩宁城遗址、纪晓岚微草堂、“一炮成功”等。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民族民俗陈列馆已被列为国家级的重要旅游景点,二道桥和 大巴扎 是民族风情最集中、最浓郁的地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 我仍然不懂 “ 巴扎 ” 到底是维语还是回语,只知道是 “ 市场 ” 的意思,少数民族的巴扎很多,传说他们中的男人们一年四季都睡在驴车上赶巴扎。在乡村巴扎上,他们卖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者换一壶热酒,聚在一起开怀畅饮。他们喝酒的本领相当高,虽比不上俄罗斯的男人喝伏特加,却比北京的老少爷们喝二锅头更爽快,他们时常喝得昏天黑地,掰着手腕说得雾里云里,那一份豪迈在那酒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一个晚上过去了,驴子会轻车熟路的将他们驮到下一个巴扎,开始新的买卖和吆喝。初次了解到这些少数民族男人的生活,我很惊奇 —— 他们难道没有家吗?原来,在他们中特别是维吾尔族是有规矩的,他们一年四季大多四海为家,如果哪一日赚到了钱,就会有大眼睛高鼻梁的姑娘跟着他们过家的生活,如果有一天钱没了,要求生计的姑娘又会跟着别的男人跑了,这些虽然听着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却也让我们再次领略了新疆男女的爽快。当然这种生活在今天的新疆是不大存在了,因此在新疆的国际大巴扎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新疆的国际大巴扎是世界上第一大巴扎,占地面积有 4 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10 万平方米,那里有六座伊斯兰风格的主楼、观光塔,有古代清政府同沙俄签定通商条约进行贸易的痕迹,因此那里除了专门做生意的少数民族老板外,还经常有许多像我这样的外乡人慕名前去观赏。即使是在很平常的周末,那里也是人潮涌动,在那拥挤的人群中,你会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当然还有一份神秘感,因为人群中有许多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维吾尔人、回族人、蒙古族人、还有哈萨克人 …… 多民族的服装、肤色、发型、装扮、语言挤在一起,俨然到了另一个世界,让人应接不暇。 我逛大巴扎,最喜欢看大巴扎的女人,汉族女人是早已见惯了,而那些民族装扮的女人最能吸引我的目光。她们大多一袭纱制或绸制的长衫,并用丝巾围住了脸和头发,唯一能让我们看得贴切的就只有一双双乌黑透亮、长着长长的睫毛的眼睛 —— 这样的形象在我印象中是中东女人的模样,毫无疑问,她们或许是同一个祖先。这些少数民族女人大多是大巴扎里的老板娘,她们游动在自己的店里,身边满是那些和田玉石、银器、铜器、貂皮、狐皮、艾得莱丝绸、英吉沙小刀、塔吉克的鹰笛、维吾尔的地毯、哈萨克的马鞭和阿不拉 …… 乍一看,俨然已置身于楼兰古国。其实,看大巴扎的这些异族女子时,我的心里还有一些惶恐,想看个究竟又不敢细看,因为她们的神秘的面纱让我对她们的民族不得不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但终究让我对她们的音容笑貌充满了好奇又只好怀着遗憾。 不知不觉中,眼睛和腿不约而同地酸了,就到大巴扎中的民族文化广场找个位置坐下来,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当然也可以到巴扎二楼的小吃城坐坐,馕坑肉、抓饭、烤包子、拌面、丸子汤(配油塔)、手抓羊肉、大盘鸡、馕或是马奶酒、奶茶等随便叫上一份,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了。大巴扎的这些小吃不仅味道美,而且出奇的营养丰富分量足,就拿我最爱的丸子汤来说吧,一碗里面至少有八九种吃物 —— 羊肉丸子、冻豆腐、胡萝卜丁、白蘑菇、黑芝麻、香菜、土豆丁、粉条、白菜芯等,这样还不够,每份还会配上几个特制的油塔(小麦制),叫你不谗不饱还不行。然而最具新疆特色的小吃还属 “ 烤羊 ” ,羊在新疆人的胃口里可真是宝,羊身上几乎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拿出来烤着吃:烤全羊、烤肉、烤羊心、烤羊肝、烤羊腰子等,记得当初初来咋到时,看到那架子上一溜排开的 “ 羊器官 ” 还真是不能适应,一次偶然的机会放大胆量尝了一口之后,那还真叫美!也难怪,新疆的羊肉不像内地的羊肉有浓厚的膻味,肉质鲜嫩,我们来了一段时间便习惯了,并慢慢喜欢了。 新疆的国际大巴扎每天都在人来人往中热闹着,变化着,因此每一次前往都能有新的惊奇,新的心情,然而 …… 。 2015 年 5 月应新疆农业大学的邀请,我又来到了乌鲁木齐,本想抽时间再去看看 大巴扎,当地的汉人告诉我说已经没有什么看的了, “7·5” 事件几乎毁掉了它,现在的大巴扎白天游客少,晚上就更少,由于店铺租金和水电费等因素,许多店面都已经关闭,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繁华的场面。
1681 次阅读|1 个评论
乌鲁木齐度暑假——应刘旭霞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2-8-8 08:20
悠闲逛逛大巴扎, 羊肉米饭用手抓。 鲜艳辛辣大盘鸡, 肉串烤囊随心拿。 访朋问友情益增, 观光赏景乐无涯。 中原雨暴风雷紧, 西域放歌度暑假。
个人分类: 友谊|24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域游记—孩子与语言
热度 4 liuxuxia126 2012-7-31 17:38
新疆,这是我到过的祖国的最西方了。 几年前就想来新疆,这里的朋友亲戚也多次热情发出邀请,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无法成行。 对于这个历史上的中国真正的西域,有很多向往。歌曲,传说,故事,人物,风土人情,地理地貌,风景。有许多的亟待回答的问题,有些不需要回答,是需要验证的,也就是要亲自体验的。 第一个想写的主题,就是孩子。 我刚刚从国际大巴扎回来。来回没有打的,是坐乌鲁木齐市的专线车BRT。去的时候,公交车上我看见了3个孩子,一个刚刚3岁左右,已经会说话了,典型的W族孩子,他年轻的妈妈,在教他说ABCD,他学着,很开心,可总是说不清楚。一个是在襁褓中的婴儿,他的爸爸抱着他上车,有人给他让了个座位,他让孩子的妈妈坐那里,孩子让妈妈抱着。坐在他对面的没有牙齿的老奶奶,呵呵地对他笑着,也一路上逗着这个孩子。另一个妈妈一个人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也很快有人让座了。我注意到,他们都是W族,互相之间说着W语。 其实去大巴扎我还是有很多担心的:这里毕竟是发生过惨案的地方。集市的入口,有武装的武警,也有治安警察。但显然,来这里的游人并不多。路边有5-10岁的孩子,用塑料筐放十几几十包餐巾纸,在卖,我没有看见路人有买的。这些孩子是否上学了?他们会说汉语吗? 中午就是在大巴扎附近的一家W族人开的饭馆吃的饭:一碗拌面12块,一碗酸奶子4元,一串烤羊肉5块,并不贵。可负责点餐的服务员,汉语说得不流利,也需要多说几次,才能够听懂你说的话的意思。 但去喀纳斯湖附近居住的图瓦人家家访时,那个叫图龙巴特的图瓦小伙子,他说自己能说5种语言:图瓦语,汉语,蒙古语,哈萨克语和维语。不过从他的汉语的表达看,他的汉语说得非常好。同去的导游说,他确实没有上过几天学。 吐鲁番葡萄沟的W族小伙子,也能说比较流利的汉语,和游客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他说他有6个兄弟,只有他的汉语学得好,所以由他来接待家访的客人。 第一天接我们的司机,也是W族人,可已经很少说自己的语言,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也是汉语,自己工作接触的也多是汉人,基本上可以不说W语了。 学习的语言要有用,能用,能产生一定的利益,才有学习的动力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个人分类: 游记|3665 次阅读|9 个评论
搞科研的女性似乎被认定为不应该追求时尚
热度 30 cutefay 2012-5-14 23:17
昨天傍晚有几位朋友陪我去大巴扎附近购物,他们推荐我去看看土耳其风格的衣服,说那些衣服都很时尚。他们很有兴致地推荐我一些很时尚、很有个性的衣服,说这样的衣服穿着身上很特别。而我看到每一件,都摇摇头,说这些衣服我没办法上班的时候穿,因为在搞科研的领域,稍微穿得时髦另类一些,就可能会被周围的人非议,他们认为搞科研的女性不应该穿这样有个性的衣服,也不应该用漂亮的时尚头饰。因为以前得到过这方面的教训,所以我上班时就尽量穿得朴素一些。久而久之,非上班时间的衣服也变得朴素起来了。尽管如此,在科研人员的一些人眼里,我的衣服风格还是夸张些。 而当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尤其是在西单等繁华地区的时候,看到很多年轻的女性穿着很时髦,看着她们的衣服、头饰和时尚的化妆,我心里会产生一种羡慕的感觉。我喜欢有个性的东西,例如,喜欢旗袍等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衣物、喜欢西方宫廷款式以及十九世纪末风格的衣物,喜欢蝴蝶结和蕾丝风格的可爱衣物,喜欢不对称等的独特风格衣服,还喜欢豹纹风格和苏格兰风格的衣服,或是性感风格的衣服,而这些往往是被科研人员排斥的。 我很欣赏美国电影《律政俏佳人》里的女主人公,非常时尚,非常有才华,又很聪明,最后结果证明了她的专业能力也很强,做得很出色。她用她的行动证明了一个时尚的女性学术也可以做得很好。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5685 次阅读|6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