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王鸿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月亮式的借光
majorite 2009-11-7 23:07
月亮式的 借光 李亚辉把靠纪念死者往自己脸上帖金的人称之为食尸者, 那么在2008年7月就开始着手写、就等钱学森教授一驾鹤仙去就立马抛发文章的王丹红(《科学时报》首席记者)就是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食尸者,其丈夫王鸿飞把前瞻性的提前量的重大秘密故意曝光以炫耀老婆,顺带张扬一下自己,老婆食尸,做丈夫的也捡点零碎。其实王丹红那篇《钱学森:毕生为强国》的文章,真没有自己的新东西,全部是资料汇编,主要参考文献就是张纯如那本英文书的中译本,吃别人嚼过的馍,这是王丹红这类的小报记者常干的事。王帮进先生呼吁王鸿飞管管他老婆,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了,谁管谁?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 有的人在名人、名流、权贵谢世之后,非要写回忆文章,一篇不行,二篇也不行,至少也要整出4-5篇,生前有过一点来往,凭这点缘由,皆可借他的光,张扬自己。别听 先生长、先生短,叫起来无比亲切,其实顶多就是跟着别人后面登门采访过一次或者有过一次通信,厚着脸皮使着劲套近乎,硬往上攀附。郭永怀先生夫人李佩教授和钱学森一家有超过60年的私交,李佩老师还要打电话向王鸿飞太太询问钱先生是否真的不幸谢世?他们文章所说的名人如何如何,到底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反正死人不会说话,无法对证。在悼念文章中夹带私货,在叙述死者功绩时,把自己夹带进去。 不久前,有位科技小期刊的副主编把每一个院士的名字分别编成灯谜,广泛流传,这水平绝对地不一般!这种文章明为悼念,其实是标榜自己,借死者以自重。甚至不惜编织历史,欺世盗名,令识者作呕。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更是对读者的诈骗。 李亚辉用食尸者有点夸张,更有点不雅, 我们不妨把这类人称之为月亮,姓王(男)的就叫他王月亮,姓王(女)的就叫他她王月儿,姓苏的就叫他苏月亮,月亮本身面孔又黑又丑(玄武岩及其风化的月尘),不发光, 只因它借了太阳的光,才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它明亮洁白呢,从而赢得多少诗的赞美、词的咏叹!做人不能学月亮,写文章应写自己的思想,讲话应讲自己的声音。老是从死人、名人、名流那里借光照耀自己,除了虚幻地满足自己可怜的虚荣心,还有什么好处呢? - - 参考文献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127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16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94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177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767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91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179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94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989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910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359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76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61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318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66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627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41
个人分类: 遭遇文匪|41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网】科学网好样的,蜗牛面前不动摇!
iwesun 2009-10-12 13:38
【科学网】科学网好样的,蜗牛面前不动摇! 老曹以前拍过科学网马屁,被看客们一顿狂扁,灰溜溜的逃跑了。 马屁总得有人拍才行,接过老曹的枪,继续。 科学网的编辑们,在 N 次科网大战中,任凭风吹雨打,雷鸣电闪,视而不见,真是好样的。 鬼话说出来,很多人以为俺在说反话,哪里哪里,鬼话和神话一样,从来没有反话。 好多年前,看过一个农村题材的电视,有这么一段: 现在中国唯一的直选,可能就限于村长了。 在 XX 省 XX 市 XX 县 XX 乡 XX 村,村民们选村长。 老村长是历代的党支书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新近县里来的大学生党员,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干劲,是个好苗子,是从市里,到县里重点培养的法定接班人。 选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即浪费人力物力,浪费阶级感情,而且,结果还可能是不可控的,其本质是反科学的,科学讲最优化,求极值。 选举简直就是掷骰子,拿革命事业去赌博,不是反科学,是什么? 为了这场游戏,从上到下,严防死守,接种疫苗,就怕出问题。 可还是真出问题了,村里的赵大胆,常年在外闯荡江湖,搞点小买卖,也算是发了点小财,听说要选村长,也想回来过把干部的瘾。 赵大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人也不笨,不但不笨,还贼聪明,闯荡江湖这些年,也算是见过点市面,就连互联网这东东,也门清。 不用说,赵大胆白话起来一套一套的,从克林顿到莱温斯基,再到邻村的张寡妇,奇闻趣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接种多少疫苗都没用,村民们喜欢这些新鲜事儿,喜欢赵大胆的大胆的宏伟蓝图。 这不,果真出事了,赵大胆高票当选,从此以后,村党支部,不得再在村委会办公了,村委会被赵大胆的锵锵三人组占领了。 党,又变成了地下党,要活动,可以,上家里去搞。 赵大胆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件大事,就是要矫正风水,风水旺,则财运网,当下决定,村民们集资,重修不知道何年何月就破落的村口的祖宗祠堂。 老支书,新支书(大学生)和劳模们,在家里开会,一定要继续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对封建迷信,坚持党的领导。 反对是反对了,可反对无效,村民们都愿意重修祠堂,工程也不用说,由赵大胆一手操办。 老支书,新支书(大学生)和劳模们,继续在家里开会,心如刀绞,没办法,向上级党委反应。 老支书,新支书(大学生)和劳模们,也不光是只会开会,更重要的是实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在于此了,帮助村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县领导十分关注,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详细周密的论证,终于果断宣布,上次选举无效,从新选举。 赵大胆,毕竟是狗改不了吃屎,短短三个月的任期,也是劣迹无数,没事儿就调戏人家的小媳妇。 村民们终于认清了他的本质。 从新选举,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下,大学生党员,如愿以偿地被选为 XX 代领导核心。 至此, XX 村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看到这些情节,俺就觉得十分搞笑,这搞什么选举阿, 讲科学就没必要搞民主。 更搞笑的是,选都选了,又宣布无效,这是不在拿俺们老百姓耍猴么玩么? 民主的基础是法制,没有法制为基础,根本谈不上什么民主。 没有铁板一块, 视死如归 的法制,谈什么民主? 民主的素养就是视而不见,这才是好样的。 就如科学网一般,任凭这牛那牛,到了这儿,都一样是蜗牛。 有人要搞 投名状,联名上书之类的,教授签名运动,以为这很牛,以为这是民意代表。 搞没搞错?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联名上书根本无法表达民意,无论你的签名有多长,背后隐含的反对就有多长! 你这不是和 没来的请举手 ,哦,全来了,一样一样么? 想玩游戏,最最基本也得搞个网络投票吧? 实在是弱智了吧? 科学网,好样的,蜗牛面前不动摇! 法制化的基础就是视而不见,规矩定下,无论社会舆论如何,无论是领导多么英明伟大,俺就得按规矩来! 按规矩来,全国人民犯法,就把全国人民都突突了,一个都不能剩下。 如果,就如俺看得电视里的选举,不断地被英明伟大地修正,一个事件的结果,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科学真理就以为自己如神仙一般,预料到了结果,其实你别想长大,永远都是襁褓里的小婴儿,离不开奶瓶。 科学,很搞笑,一边反对存在神仙,一边把自己当作神仙。 题外话: 俺以前担心,有人玩得太火爆,被网监大人发现,圣旨下来,把大家伙都突突了,大家都没得玩了。 没得玩,也没啥了不起,甘地说了,博客不是必须,我从来没写过。 后来,发现多虑了,网监大人和俺一样,都是人,俗人,都喜欢看热闹。 好,很好,这样最好! 题外话: 老嵇感慨做人难,中国啊,俺到底拿什么爱你,你到底需要俺如何爱你? 没啥好感慨的,中国这么大,你咋爱都行。 坚持你自己就好,不在乎个人得失。 话说回来,俺语文没学好,从来都没学好过,但您这么个大教授,有时候竟然比俺还差。 谁说的来着, 冲动是魔鬼! 祸从口出, 一个馒头 能够引发一场血案,也能引发一场毫无意义的文化争端。 多看几遍《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吧。 可真老师也不必哭,甘地在 阿姆利则 1000多印度百姓惨遭杀害的时候,也没有哭,默默地走了一圈,默默地走开了。 回头想想,甘地为什么会尊敬每一个人? 甘地是真傻,不是二傻那样的假傻、装傻。 甘地是真的觉得,凡世界上是个人,就一定比自己聪明,他真的这么觉得。(又用到了三段论) 俺还做不到,俺时不时得嘲笑老曹,写了一堆傻话,就靠卖几张网上搜来的鬼画为生。 俺动不动骂这个弱智,骂那个弱智,畅快得很。 智力不代表幸福,智力不代表伟大,骂你弱智,其实是表扬你,俺羡慕的不行呢。 啥时候俺真的能像XX一般弱智,就真的幸福了。 如此这般,第N代领导核心是俺,也说不准啊。 再题外话: 想起 郑怡嘉 ,他离开的时候,给不少人都发了 Email ,欢迎大家到他的新家,继续就宇宙大爆炸问题,进行探讨。 您收到过么? 我去过一次,就再也没去了。 俺要学习甘地的真傻了,宇宙爆炸与俺何干?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4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是庸人我怕谁?
lincbacon 2009-7-21 11:30
有一句话,叫做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名的季羡林先生去世了,循惯例是要写哀悼之文的。这样世上就会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的太平天下,我们庸人何必去扰之? 可王鸿飞先生偏偏写了一篇季先生是庸人的哀悼之文,讲的是实话,却是不循惯例的实话。 不按惯例的实话,按网上的惯例,点击就多。 于是,科学网就被庸人自扰地搅了起来。 自以为也是庸人之一,就不妨也来说说季先生是大师还是庸人。 每人心中的大师的标准是不同的。 大师的标准是什么? 大师应该是其在专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超出其专业领域,并广泛深刻积极影响社会发展的大专家。 如果我们说牛顿,爱因斯坦是大师,季先生就是庸人。 毛泽东,邓小平是大师,季先生就是庸人。 我对季先生了解不多。 在我眼里,季先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还没有超出他的专业领域太多。他对中国以外的世界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如果鲁迅,金庸,钱钟书是大师,季先生就不是。 如果陈省身,华罗庚是大师,季先生就不是。 如果有人说,我们科学网博主里有王大师,曹大师,张大师。那么,季先生是大师。 如果有人说,季先生是庸人,那么,我们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庸人。 (这社会上绝大多数都是庸人,一个由绝大多数庸人构成的社会,才可能是和谐发展的社会。 王鸿飞先生的博文中的庸人是指与大师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泛指不是大师的平常的人。而不会是指能力低下的人。他只是想说季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师。他对季先生使用庸人一词,的确是有赚眼球之嫌。 季先生曾经说过: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季先生这么说,他好像是把自己排除于绝大多数人以外的。就是说,他是不认为自己是庸人的。 基于他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我认为,季先生至少可以说是生活的智者。)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志|532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场互相无通约可言的“空战”——对黄安年老师博文的回应
可真 2009-7-17 20:07
黄安年文: 庸人还有新解?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7 月 16 日发布 对于我们这些一般人、普通人来说 , 庸人 意味着什么是再清楚不过的 , 没有那么深奥 , 没有必要花时间引经据典来做学术考证为季老 庸人 说辩解 , 不光是评价的时机不宜 , 主要是不符合季老做学问和做人的实际。 这里引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 庸 的通俗解说: 1 平庸: ~ 言 ~ 行(平平常常的言行)。 2 不高明 ; 没有作为: ~ 人 , ~ 医, ~ ~ 碌碌。 指能力平常或能力低的人。 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 无能 , 庸庸碌碌,随波逐流。 医术低劣的医生。 (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11 月印刷 , 第 1377 页) 在科学网某些博文对人们通常理解的成语、词语或教育上的至理名言作出与众不同的新解,在我看来,许多是经不起推敲的 , 除了点击率攀升,恐怕从科学和学术不仅站不住 , 而且闹出笑话来。时下难道要对现代汉语词典来个颠覆性修订不成 , 或者来个科博 创新版 搞笑语录? 本博主的回应 既然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80 ) 中解释:庸人指 能力平常或能力低的人 ,这不正好说明了这个词是有两种含义么?(1) 能力平常的人 ;(2) 能力低的人 。(1)能力平常的人意义上的庸人显然是一个中性词;(2)能力低的人意义上的庸人则是一个贬义词。 我的相关博文中根据有关经典把这个词解释为 不杰出的人 或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 ,这与 能力平常的人 的解释完全一致 。 王鸿飞那篇文章分明是在(季老先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意义上称他为庸人的 这里毫不涉及能力问题!( 更不涉及人格问题,因为就是按黄老师提供的资料,这个词也分明压根儿就不涉及人格!) 王文所谓庸人显然是指他心目中的季老先生 在人生的自我价值的意识和行为上与平常人无异 ,因而 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了不起或不杰出的人 。这难道不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吗?虽然王先生的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这是很难说的事情(对此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是,其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十分明确的。 人们非要把王文中的庸人一词唯一性地解释为能力低的人甚至其他含义(人格低的人),我认为是不公道的 。黄老师在这里不指名地批评我的文章也是不公道的,因为根据您自己据典所引出的这个词的两个含义,也足以说明事实不过是: 我在(1)意义上理解这个词,而您却在(2)意义上理解这个词 。这本来是各自成一说,并不矛盾的。可是,您凭什么说我的理解和解释是所谓新解呢?我的理解和解释是什么新解呢? 光从感情出发是难以服人的,就是再多的人在一起骂,也不能就把别人骂倒的。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过了一段时间再来看这里所发生的论战,人们就会发现:这其实不过是一场互相毫无通约可言的毫无意义的空战。有些评论,不过为意气之论,除了贬低了别人以外,又能维护谁的尊严呢? 申明一下:我向来景仰季老,但也决不反对别人对他有与我不同或与众不同的评价。如此大名人,本来就难免引起众人评论,而只要一入众人之议,也就难免众说纷纭,即有贬之者,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连毛泽东都有人非议(不等于恶意攻击),有人非议一下季老,又能怎样? 附加 : 王文真的不涉及能力么? 发表评论人: 一个学生 ip:143.89.144.* 王文:我看过一下季老先生的《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总体感觉是季老先生如果不是个呆子,就是过于浅薄,算不上什么有价值的人文学者,也谈不上什么大师。 这句话不涉及季老的学术能力么?哲学教授就这阅读水平? 博主回复: 这是其文章的上段,讲的是大师问题,我的第一篇相关博文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认为季老在某个领域是完全堪称大师的,但称其为国学大师则我有异议。 其文章的下段才是讲的庸人问题,而且他在使用这个词有明确的限制性条件,所以,尽管您可以如此联系,但这种联系其实没有必然性。当然,人们非要如此联系起来,一定说他如何如何,我看谁都有这个权利。只是我不赞同作这样的联系。看人不要把别人看得太坏了,批评人也不把别人贬低过头。一个人有点个性,能发表独立的看法,在中国这样一个随大流成千年传统的国度,不应受到太多责伐,要宽容别人的个性表现。我不认为鸿飞是有人所评论的那样如何如何,我认为他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只是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有时候不太顾及别人的感受罢了。人都有缺点,谁也不是圣人。所以看人要看其主流,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是我做人的一贯原则。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2854 次阅读|3 个评论
鸿飞无贬季老之意——再读鸿飞《季羡林先生是个庸人 》
可真 2009-7-15 10:19
鸿飞《 季羡林先生是个庸人 》一文已引致高达近万的点击数,观网友评论,贬之者颇多。但我结合诸多网友的评论而再读鸿飞其文而寻思之,感到有些网友的评论似乎是不得其要领的,虽然其中不乏出乎良好动机者,故情由可原。但是,在我再读其文之后的观感来看,鸿飞其文,确实既不是评其人之学问,也不是评其人之人品,而是从人的存在意义角度来评论其人的自我价值,因其文中 分明是在他并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的意义上称其为庸人的 。这个庸人的确没有贬低季老的学问和人品的意义,只是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据此价值观对于季老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的自我价值的看法 。这里,我无意于为鸿飞辩解什么,只是要说出我所看到的事实而已。 顺便一提,在别人的博客上对别人的文章发表尖锐的评论,甚至偶而文雅地骂骂人,这都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当作这样的评论或开骂时,理当先细读其原文而审思之,否则就不是对其文章本身的评论了,而是离开其本文,借题发挥甚至离题万里地表达评论者自己的某些观点或对其文作者的某些看法。当然,离开其本文来表达评论者自己的观点或对其文作者的看法,这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和评论其文章本身毕竟是两回事。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4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鸿飞,是什么让你选择再次西行?
seacat 2009-6-10 10:39
鸿飞,做为小同行,我们见过多次面却没有交谈过;看过你很多的文章却没有评论过。听说你选择在回国10年的今天再次西行,我感到非常疑惑,相信很多人都很想知道你为什么选择再次西行? 你选择国家下大力度招揽人才的时机再次西行,这样逆潮流的航行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作为科学网的一面旗帜,作为回国发展成功的学界人士,再次西行不是你个体的事件。你到了那里以后可以跟我们说说其中的原委吗?也许这对我们的未来有好处! 最后祝你在那里一切顺利!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替鸿飞写状子
iwesun 2009-3-11 12:16
替鸿飞写状子 按:    反面教材 又表扬俺了,得意!    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哪里有填空题,哪里就有李亚辉。   得意地不行,俺可以和 杨振宁 平起平坐了。   刚说完,要发扬黑社会精神,就一定得实践。    兄弟们,拎菜刀!    杨玲 给俺报急,自家的地盘,岂容他人随地大小便?    鸿飞兄 好歹也算是兄弟, 尽管,俺抨击他的精英主义,已经快两年了,他还是那么精英,以为有一副好牌,就一定能赢,希望继续保持。    牌好不好,其实无所谓,赢了还是输了,其实也无所谓,能开赌场的,才是真的大牛!   但是, 鸿飞兄 毕竟还算是个 智能贼发达 的兄弟,这个菜刀,还是要拎的。 正文: 嵇老大:   (为什么称嵇老大,去问 反面教材 。)    人在江湖,义字当先。   尽管, 物质不灭, 俺,今儿拉出来的屎,明儿,变成了您老人家餐桌上的洋面包,您老人家还吃得挺香,但这个真理,俺一般是不说出来的,为啥?   人,总是要活命的么。   既然, 嵇老大贵为一派掌门 ,这个真理应该是门清的。但您老人家偏偏把这个真理,拿出来宣扬,把天下人当弱智了。    吃人家嚼过的馍    这句话,从您嵇老大嘴里说出来,您得道歉,必须道歉,非道歉不可!   道了歉,啥事没有,算是误解,算是文化差异。    否则,没啥好客气的,菜刀伺候!    至于,抬轿子的事,其实好商量。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无非是俺给您抬抬轿子,您也捎带给俺抬抬轿子,这叫 交叉引用 ,大家的SCI论文h指数,一个劲的往上涨, 这是好事儿。   尽管,俺是搞分子界面的,和您老人家的地震不太沾边,有点难度,但也不是办不到,老马都说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俺也算是各个山头都混过,这点道道,还不算啥大事儿。   您老人家放心,这点事儿,难不倒俺!   不就是个抬轿子么?你早说呀, 你不说,俺怎么知道?你说出来,俺才可能知道。(不会比吴孟达还苯吧?)    学术道德和新闻道德,略有不同。 新闻编辑不是科学家的保姆,没必要科学家一哭闹,就给棒棒糖。   新闻编辑是面向公众的,公众眼里不关心机器人的编号, 俺媳妇还不想下岗, 没必要天天叨叨这个机器人到底是啥编号。   您老人家,真的特喜欢棒棒糖, 小平 语录: 人之所需,就给予。   俺明儿自己掏腰包,买两个,不远万里,给您老人家寄去,请您老人家尽快留个真实的通信地址,别叫俺寄错了地方,寄到了加勒比娘娘的手里。   尽管,两个棒棒糖不值啥钱,对您来说,是个小钱, 您老人家不差钱,或许不在乎, 但是,俺在乎,就这两个棒棒糖,也是俺闺女从牙缝里省下的,算是送给嵇叔叔的礼物。   尽管,这是点您看不上眼的小钱,但也是俺劳动所得。    劳动,是值得尊敬的。   嵇老大,以后宣讲真理,得注意分寸,好歹大家都是山大王。                           拜上!                   自重! PS:   (部分评论被删掉了,找不回来了。)    大哥 游客: 你小子要写就写清楚, 你要挺王, 还是挺嵇, 还是各打五十大板?   说得不清不楚, 有种就写明白, 写清楚。   糊涂文。    回复: 大哥,您长脑子没?   哪儿不清楚,菜刀的分子式没写清楚?    大哥 游客: 你李亚辉的偶像是小粪青--反面教才,反南教才的偶像是老粪青--王小峰 (王三表)。   你看他的语气,用贵国这个词,活生生的又一个王小峰。    回复: 王小峰的一篇什么歌的,对, 掌声响起来(反面教材转的) ,确实不错。   其他的不知道。    大哥 游客: 学术道德和新闻道德,略有不同。新闻编辑不是科学家的保姆,没必要科学家一哭闹,就给棒棒糖。新闻编辑是面向公众的,公众眼里不关心机器人的编号,俺媳妇还不想下岗,没必要天天叨叨这个机器人到底是啥编号。   你小子说嵇老大是没当成机器人就急了,还说是特喜欢棒棒糖,小平语录:人之所需,就给于。你明儿自己掏腰包,买两个,不远万里,给您老人家寄去,请您老人家尽快留个真实的通信地址,别叫俺寄错了地方,寄到了加勒比娘娘的手里。   你的棒棒糖不值钱,而且买晚了,顶个屁用?    回复: 俺第一天就说了,鸿飞太小气,舍不得,说:棒棒糖,俺女儿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呢。,俺也没办法。    大哥 游客: 皮里阳秋,在讽刺嵇老大,看嵇老大的砍刀能放过你?   伸出小脖子来挨砍    回复: (啥叫皮里阳秋?无知就是有乐趣。)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过,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压过。   实在是寂寞。    魏东平 同学: 说明先,别拿菜刀抡我。   我说亚辉你,能不能写慢点,你看,你最近的两篇文章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完呢,你咋又来了一篇?    回复: 都啥年代了,要一日千里。    呵呵 游客: 楼下( 魏东平 ),您已经为地震系统充当了一回炮灰,还怕菜刀?    回复: 就是,既然加入了黑社会,就得有点黑社会的样子。    网编,不要乱删,好不好? 游客: 看来这里比较安全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常理    heartwaver的科学素养真的很那个   博主认为水到不了震源位置,所以无关   同样表明他科学素养也很那个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常理   常理:水往低处流   但某些人啊,水真只往低处流吗?你真的没见过水往高处流的?   如果没见过,请你拿盆,弄点水,再张纸啊\干木条啊什么的,往水盆里一杵,看看水是怎么流的。   当然,你辩解,这不叫流,叫渗!   没错,是叫渗!   那么,这句话:   但是水库底部的水压毕竟只有156个大气压,如果水库水垂直向地下流动的,那么水库水最多也只能流到地下156米处。   是不是很那个啊。    回复: 这是科学问题,为什么要删?看来只有黑社会才能保护科学了。   (其实我也没听懂他要说啥,有人想说话,总不是坏事儿,至少可以减少神经病的发病几率。)    上帝他老哥 : 哈哈,你这把菜刀够快么?    回复: 菜刀快不快不打紧,关键是要有必死的决心。钝刀砍得更痛!   啥叫基因改造工程,懂不?看来,你也就是一辈子当奴才的命了。    (看来这世界,就只剩 上帝他老哥 ,这一只傻鸟了,就他一个人推荐。)    你以为你是谁? 游客: 你以为你是大-法-官,我看你是搅-屎-棍。    回复: 伙计,你弱智啊?法官是不写状子的。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71 次阅读|28 个评论
《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的一篇文章值得商榷
majorite 2009-3-9 07:36
《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的一篇文章值得商榷 (一) 引言 一些小报记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写文章往往走极端,说谁好,就把他捧上天;说谁坏, 又把他踩进泥。 《科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四十多年来,《科学时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作为《科学时报》新闻中心首席记者与主任记者的王丹红,总该比那些小报记者脱俗点吧,其实不然。王丹红写海归的文章曾被海内外学者批评用笔太肉麻,这些不是本文想谈的事, 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到网上Google一下。这里,作为地质学家我仅就她最近一篇发表在《科学时报》上的大手笔文章《科学》杂志一篇新闻报道值得商榷:谈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谈点看法。 (二) 背景 美国《科学》杂志于今年1月16日发表了Richard A. Kerr 和 Richard Stone合写的一篇科学新闻报道《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紧接着,西方大小媒体立刻跟进,耸人听闻地报道:科学家说:大坝制造了杀人地震、中美科学家研究表明:造成9万人死亡的四川大地震是紫坪铺水库引起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99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731)。面对这种情况,刘实、Amsel、嵇少丞、水博、王聪(新华社记者)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评论《科学》杂志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例如: 刘实博士于1月17日就发表了《科学》醒目骗人: 四川大地震由人引发?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bthr.html )。 Amsel于1月29日在《新雨丝》上发表了紫坪铺水库是四川大地震的人为诱因? Science采访了个大忽悠的文章(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518.txt )。 Meijian于2月4日在《新语丝》上发表了假设汶川地震是紫坪铺水库诱发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275 )。 嵇少丞于2月5日在其《科学网》博客中发表了《科学》的汶川地震水库成因论正被国外政治势力利用。在接到范晓先生和Asmel分别寄来的雷兴林等人论文(地表水体对断层应力与地震时空分布影响的综合分析以紫坪铺水库为例。地震地质,30,1046-1064),于2月7日 发表了汶川特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无关一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364 ), 此文后被《中国网》和《南方周末》等几十家国内外媒体转载。嵇少丞还于2月18日又发表了《西方媒体为啥对紫坪铺水库那么感兴趣?》。 水博于2月8日在《新语丝》和《中国水利网》等媒体上发表了《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有多大的人为的因素?》等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712 )。 新华社记者王聪在采访范晓、雷兴林、嵇少丞以及一位中科院院士之后于2月20日发表了专文:God's damnation or China's dam - scientific debate on reservoir-quake link【上帝的行动(天灾)还是中国大坝(人祸) 水库与地震关系的科学讨论】,见《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307 )。王聪还和Christian Klose博士联系,但后者拒绝了他的采访。 (三) 靠网上二手、三手资讯写作的主任记者 作为《科学时报》白占了中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的大位,竟然在《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发表之后30多天里一直保持沉默。直到2月24日才发表了王丹红那篇值得商榷的文章《科学》杂志一篇新闻报道值得商榷:谈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王丹红记者对库震关系的科学讨论的核心科学内容并不了解,既没有采访《科学》杂志《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的两位作者Richard A. Kerr 和 Richard Stone,也没有采访那篇文章所提到的几位科学家如范晓、雷兴林、Christian Klose博士和 Leonardo Seeber博士, 更没有采访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如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院士、汶川地震专家组的成员、国家地震局或相关大学地震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的专家学者、水利部门研究库震的专家等。Richard A. Kerr 和 Richard Stone 为了写他们的文章可以采访中国的科学家范晓,而我们《科学时报》新闻中心的首席记者与主任记者王丹红却无需采访任何中国地震地质与库震的科学家就可以闭门造车。 《科学时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王丹红明显地没有这么做。 《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选择走捷径,上网查点二手、三手、甚至N手的资讯, 然后强掺在一起就写成自己完全陌生领域的科学新闻,不怪让读者感到文中多是浅薄之语,远不如前人在博文中讨论的深度和到位。一个中国科学新闻工作者的浮躁和偷懒,由此可见一斑。 (四)库震关系中的核心科学问题 紫坪铺水库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是什么?这是每位科学记者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 库震关系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主要为:(1)地表水体的加载或卸载对近20千米震源深处区域断裂面上库仑应力究竟有多大变化?(2)地表水在地壳岩石特别是断裂带中究竟能渗透多深?地表水的渗透对断裂带流体压力的变化如何?(3)地表水体的加载或卸载是否能使大地震提前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具体条件(如岩性、构造、孔压、围压、弱化等)和机制如何?任何一个具有专业素质的记者无不围绕上述问题向科学家询问和思考。 下面是我上个月收到两位记者的采访提纲,一位是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小林哲,另一位是新华社记者王聪。 小林哲记者问道: (1) 您对汶川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的关系怎么看?紫坪铺水库水量那么多,所以可能会诱发小规模的地震,但没有可能诱发那么大的汶川地震,您还是这样认为吗? (2)有的专家说世界上有好几个水库曾经诱发地震,比如希腊科列马斯塔水库(1966,6.3级),赞比亚卡里巴水库(1963,6.1级),印度科因纳水库(1964,6.5级),广东新丰江水库(1961,6.1级)等等,您是否同意这些地震是由地震诱发的? (3)四川省有6千多座大中小型水库,但迄今也没有任何一个诱发6级以上的地震,以此作为一个反对论据是很有道理。然而,同时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汶川地震是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第一次极其罕见的水库诱发大规模地震的实例? (4)您对美国《科学》杂志上最近发表的Richard A.Kerr和Richard Stone的报道有什么看法或者异议? (5)您的文章告诉我们,您不同意紫坪铺水库诱发大地震的观点,现在有不少科学家也跟您持同样的看法。那么,您觉得为什么学术界会出现水库能够诱发大地震这样的观点呢?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水库诱发地震的因果关系是不是很难确认? 新华社王聪记者的提问是: (1) 我们知道截至目前全球发生6级以上的水库地震有4例,分别是中国新丰江、赞比亚的卡里巴、希腊克里玛斯塔以及印度柯依纳这样4个地震。既然能形成6级以上的地震,您为什么可以确定汶川特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无关,没有人为因素?现在有数据证明您的观点么?您了解紫坪铺水库建成,蓄水前后地质活动有明显变化么? (2) 有研究人员认为,紫坪铺水库没有诱发汶川大地震,但是加速了地震的发生,使它提早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还有人认为水库蓄水局部改变了自然环境和地震孕育环境导致水库蓄水数年后具有更高震级的主震发生,这些理论在现实中可能么?您怎么看这两种说法? (3) 四川有6678座水库,密度很大,这些水库的存在会影响到地震活动么?如果会,请问您有什么建议? (五)王丹红记者自陷尴尬 奇怪的是,《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对上述库震关系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一点也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却是科学之外的东西,她文章中竭尽全力责疑《科学》杂志那篇新闻报道的作者Richard A.Kerr和Richard Stone的专业性和报道的合法性,责疑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调查队的总工程师范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害学研究人员Christian Klose博士和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的地震学家Leonardo Seeber博士的专业背景和身份是否能够能对库震关系给出客观的答案。王丹红记者的文章对人不对事使她自陷尴尬。 Richard A.Kerr是美国著名的从事地球科学新闻报道的工作者,曾多次获得各种学会的奖励。对于王丹红对《科学》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合法性以及采访中美科学家可信度的责疑,《科学》杂志亚太新闻编辑Richard Stone已专门去信《科学时报》予以澄清事实,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049 。 事实上,范晓的真正身份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调查队的总工程师,而不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总工程师。而且,该局区域调查队的网站显示,区调队的职责是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环境调查。范晓于1980年初毕业于昆明地校,之后在成都地质学院进修过学位,主要从事旅游地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等,这样的背景和身份说明他很难算是合格的地震和地质学家,《科学时报》新闻中心首席记者与主任记者王丹红这样写道。 王丹红在《科学时报》上公然对一位中国土生土长的地质学家进行措辞严厉的、毫无根据的人身攻击,结果只能使《科学时报》蒙羞,也使全部中国科学人尴尬。 无独有偶,王鸿飞(王丹红的丈夫)在其2月21日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299 )也对范晓先生愤怒失控的人身攻击: 国外报道中频频出现的那个所谓地质专家范晓,其实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地质专家。区调队是一个搞地质普查和开发旅游这种软家伙的地方,所以范晓这种昆明地校80年代初毕业的中专生也可以混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来当当。我父母在地质部门也工作过几十年了,据我所知,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如果比较专业的地质和地震上的事情也轮得到区调队的工程师来发表意见的话,那就真的离胡话不远了。如果是真正负责人的地质或地震专家,又怎么会对记者去说那些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事情呢?不过记者们哪里会管这些? 仅因为是昆明地校80年代初的毕业生,范晓就一定不是一位合格的地震和地质学家吗?这就是王鸿飞、王丹红夫妇的逻辑,荒唐吧?我与范晓教授在库震关系这个学术问题上虽然观点不同(我们在山上争论、城里讨论,现在也常在电话里讨论),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密切合作, 我们一起到龙门山野外考察,交流学术,他的专业水平以及广阔的知识面是令人敬佩的,其野外工作能力比我见过的很多中国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强得多。就其人品、人格、学风与文风,范晓老师不知要比王鸿飞的好多少倍。范晓老师绝不会用无数马甲到任何网上去谩骂一个与他观点不同的学术对手。范晓老师是君子,而只要对王鸿飞有初步认识的人都会将他归进小人之列。 - 按照王鸿飞与王丹红的逻辑类推, 毕业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工程系的王丹红,这样的背景和身份是否也说明她很难算是合格的从事基础科学和国际科学新闻报道的记者呢? (六)新闻从业不应是剽窃与抄袭的遮羞布 凡读过王丹红的文章《科学》杂志一篇新闻报道值得商榷:谈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责疑《科学》杂志《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作者Richard A. Kerr和Richard Stone的专业性和报道的合法性以及责疑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调查队的总工程师范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害学研究人员Christian Klose博士的专业背景和身份是否能够能对库震关系给出客观答案的工作刘实、Amsel、水博等人早就做了,王丹红只是把他们已经发表的观点炒炒冷饭而已。不正常的是,王丹红记者在其文章中中无一处提及前人的这些工作,这样的做法不应是任何从事科学报道与写作人正常的做法。中国《科学时报》的记者与编辑理应做学术道德的模范。 正如Amsel 在《新语丝论坛》里指出的那样,王丹红记者把他对Klose名字不当地译成克劳泽(他认为译成克洛泽更标准)都照抄了。 或许王鸿飞会诡辩说, No paper, no news。发表在个人博客、《新语丝》、《南方周末》等媒体上的东西不是学术论文,所以王丹红记者可以当自己的东西用而无需交代出处。或许还有人会说,科学新闻不是学术论文,无需言必有据,交代出处。我注意到有位网友留言说,在国外大学生和研究生做作业都绝不能剽窃与抄袭,《科学时报》新闻中心首席记者与主任记者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发表也不交代出处,实在是目前中国科学界、教育界的悲哀。新闻从业不应是剽窃与抄袭等丑行的遮羞布。 (七)王鸿飞的胡搅蛮缠 任何作品发表之时,正是R. Barthes所说的令人为之震惊心碎的作者之死之际,任何读者有权力发表他们对作品的理性思考和审美感受。不让读者评论的作品,就等于宣布自己作品的死亡。 读了王丹红文章后,我曾写过一篇博文《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吃别人嚼过的馍,经修改后近剩下如下两句话: 自美国《科学》杂志1月16日发表一篇新闻报道《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以来,我和Amsel、水博、王聪(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评论《科学》杂志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可是《科学时报》记者、编辑王丹红在其2月24日《谈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的文章(见附件: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2/216529.html )中无一处提及前人的这些工作,这样的做法不应是任何从事科学报道与写作人正常的做法。中国《科学时报》的记者与编辑理应做学术道德的模范。 博文发出之后,我就去加勒比海度假了,整整8天没有上网,直到昨天晚上8点多钟才回家。至今没有读到王丹红记者反批评的文章,倒是见到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 研究员 王鸿飞(王丹红的老公)的两篇谬文及其数以百计情绪激动的匿名留言(大多好像也出自王鸿飞之手),对我进行狂暴地人身攻击。有些网友为我说公道话的贴子被科学网编辑删了,但是王鸿飞博客上对我谩骂的贴子却被科学网编辑留着(谢谢编辑好意,正好供我留存证据)。我成为王鸿飞宣传机器里那个十恶不赦的分子,当然也有网友称我是科学网官商勾结的替罪羊。 写博文,没有人逼着你去写,纯粹是有感而发,点击率怎样理应全凭博文的题材和质量,靠博文之外的关系或后门去提高自己博文的点击率或打压不同意见者,是很可怜的,做男人做到这个份上,够难为他了。即使别的博主和读者不明说,心中也会鄙视这样的男人。 《科学时报》新闻中心首席记者与主任记者王丹红究竟和科学网个别编辑有无工作关系或其他什么私人交往? 王丹红的老公王鸿飞是否得到科学网个别编辑的特殊照顾?我说没有,但其他博主和读者(哪怕中科院系统的人)不见得就信我。如果科学网不把一碗水端平,公开地打压一方,坚挺另一方或容忍他为所欲为与胡作非为,这必须被视为一种丑闻, 是损害科学网信誉和可信性的,这与构建和谐的全球华人科学社区的理念是很不协调的,同样会让更多的在科学网上开博的教授们、研究员们、研究生们感到寄人篱下。本人历来对《科学网》编辑们非常尊敬,在此还是忍不住 请《科学网》编辑们反思一下,近来一段时间内,博主们的尊严和文化特征是否得到应有的的尊重? 真的说不假,假的说不真。读者的辨伪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正谓公道自在人心。王鸿飞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装疯卖傻,胡搅蛮缠, 做弱智人状,你说东他说西,其用心无非是心存侥幸,想混水摸鱼,躲避批评。如果他真的幼稚的话,那就是连要得人不知,除非已不为这样的基本常识都不懂。 - - 图1. 在去北川县陈家坝乡考察那一天的晚上,庆祝范晓老师(中)的生日,右边是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何世平老师。 图2. 我和范晓老师在5.12地质震裂的岩石上艰苦地前行,边走边寻找地质证据。
个人分类: 遭遇文匪|114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博文预告
majorite 2009-3-8 11:22
博文预告 今晚度假刚归。1 个小时之前看到网友的电邮,让我速读王鸿飞研究员的两篇博文, 一篇是 嵇少丞教授一篇成问题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709 ), 另一篇是 嵇少丞教授一篇成问题的博文(补充)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821 )。 原来王鸿飞研究员是为《科学时报》名记王丹红女士两肋插刀的,只可惜功夫不到家,没伤到别人,倒把自己给废了。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不是什么鸟都会飞的。在当今的社会里,为家人或情人捞官、捞票子见过老多,为她们公开撰文谩骂别人的,王鸿飞研究员虽然丢脸,倒也一不留心搞了个首创, 王鸿飞在这一方面做得比他的分子动态学研究有出息,恭贺。 有来无往非礼也。出于对王鸿飞研究员的尊重, 本人将不得不在百忙之中写几篇博文回 敬他, 除非他立刻撒消他的上述博文并作出公开道歉: (1 ) 王丹红一篇《科学时报》的文章值得商榷 (2 ) 王鸿飞研究员两篇不像话的博文 (3 ) 王鸿飞研究员 两篇不像话的博文(补充) 特此预告,敬请读者关注。
个人分类: 遭遇文匪|452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杂志亚太新闻编辑理查德-石磊质疑《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
majorite 2009-3-8 10:27
《科学》杂志亚太新闻编辑理查德-石磊质疑《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 转自: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3/216572.html 尊敬的《科学时报》编辑: 2月24日《科学时报》刊登的题为《一篇值得商榷的科学新闻报道》的文章对《科学》发的理查德克尔和我合写的报道(Science , 16 January 2009, p. 322)提出质疑,问其是否是合理的新闻。《科学时报》的文章也许会使一些人认为我们试图煽动一场争议或制造一个轰动。那是错误的。 让我解释一下《科学》怎样决定发表我们的文章。汶川地震发生几天后,紫坪铺水坝也许可能诱发地震的谣言就已经在科学社区中流传。尽管这些谣言引起不少的兴趣,《科学》并没有报道它们,因为没有科学的分析。去年12月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上克里斯汀克劳泽博士作了报告后,情况变了。科学记者报道学术会议上的报告是习惯做法。克尔先生当时在场为《科学》作会议的有关报道。我则一直在关心中国方面的讨论而且了解到中文期刊《地震地质》12月号上刊登了一篇国家地震局雷兴林和同事的有关文章。科学记者报道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也是习惯做法。所以我们的报道是合理的科学新闻。 《科学时报》文章提到2007年我给中国的科学记者用英文作的一次讲谈。在此我澄清一下:我当时讲的是主动报道与被动报道的对比,主动报道指的是通过访问实验室或跟着科学家到野外现场来寻找新闻素材,被动报道指新闻发布、会议论文宣读、论文期刊发表后的报道。被动报道是科学记者的基本功。按这个定义,1月16日《科学》杂志的报道是传统的被动科学新闻。 《科学时报》文章作者质疑我们报道中引用的美国科学家的可信度。克尔先生通过与他们的同行交谈来作出判断。《科学时报》文章正确地指出我把范晓的职称翻译错了,但这个错误不应该被用来诋毁文章的观点或范晓的可信度。最令人不解的是,《科学时报》文章没有提中国国家地震局雷兴林及共同作者合写的发表于《地震地质》上的论文中提出的证据。 《科学时报》文章责备《科学》用了哥伦比亚大学不同研究所的两位研究人员的评论。但是,第二位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评论的不是他同事的工作,而是更广泛的水库诱发地震的现象。《科学时报》质疑克劳泽博士如何能在无法获得被中国政府保密的数据的情况下提出科学论据。诚然,这些数据将会对检验这个假说有帮助,但是这些数据并不是四川地球物理的仅有数据组。应该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不公开这些数据并且试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呢? 理查德-石磊(Richard Stone) 《科学》杂志亚太新闻编辑
个人分类: 遭遇文匪|42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吃别人嚼过的馍
majorite 2009-2-27 23:35
嵇少丞:《科学时报》记者王丹红吃别人嚼过的馍 (此文事关学术道德问题,希望科学网推荐此文上首页) 自美国《科学》杂志1月18日发表一篇新闻报道《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以来, 我和刘实、Amsel、水博、王聪(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评论《科学》杂志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见下列链接)。可是《科学时报》记者、编辑王丹红( http://www.sciencenet.cn/dz/view_user2.aspx?id=24 ?)在其2月24日《谈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的文章(见附件: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2/216529.html )中无一处提及前人的这些工作,这样的做法不应是任何从事科学报道与写作人正常的做法。中国《科学时报》的记者与编辑理应做学术道德的模范。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2/216325.html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36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307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7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0bthr.html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666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99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71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111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2/20/content_10857461.htm http://english.people.com.cn/90001/90776/90882/6597813.html http://www.china.org.cn/china/news/2009-02/20/content_17311208.htm http://english.sina.com/china/2009/0220/220023.html http://english.cri.cn/6909/2009/02/20/1461s456211.htm http://www.silobreaker.com/DocumentReader.aspx?Item=5_2262118349133578253 http://www.topix.com/wire/ca/montreal-qc 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tech/txt/2009-02/16/content_17282020.htm 四川新闻: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09/02/13/011568909.shtml 万维网: http://news.creaders.net/comment/newsViewer.php?nid=378115id=874023language=big5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2/20/content_10857461.htm http://english.sina.com/china/2009/0220/220023.html http://english.cri.cn/6909/2009/02/20/1461s456211.htm 搜狐社区 : http://cd.club.sohu.com/r-zz556-106186-0-0-0.html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 http://www.greengrants.org.cn/poster/show.php?id=5761 BC中文网: http://www.bcchinese.net/topblog/blog.aspx?bid=8503 巴蜀网:http://www.phoer.net/bbs/redirect.php?tid=50028goto=lastpostsid=lvf74t 和讯:http://it.hexun.com/2009-02-18/114577011.html 新雨丝: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wenchuan522.txt 五柳村(科学自然社会): http://wlcscience.blogbus.com/logs/34862266.html 腾讯网: http://view.news.qq.com/a/20090213/000028.htm 网易新闻论坛: http://bbs.news.163.com/bbs/tech06/118911782.html 四川论坛 : http://bbs.newssc.org/dispbbs.asp?boardID=7ID=1152067page=3 新浪杂志 : http://magazine.sina.com/nfweekend/20090213/2009-02-13/ba67240.shtml 中国水资讯网 : http://www.cjk3d.net/40/n-840.html 四川水力发电网:http://www.powerfoo.com/news/sdkx/zywztj/2009/29/0929101027659EGID84003AJA78J8I.html 世界科技报道 : http://tech.icxo.com/top_view_22888_1.htm 加拿大七天网: http://qtnews.net/plus/view.php?aid=6037 中国水资讯网 : http://www.cjk3d.net/40/n-840.html 气象港: http://qxg.com.cn/n/?cid=1nid=22688fc=ndtypes=110 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http://www.psyheart.cn/orgbbs/redirect.php?tid=6890goto=lastpost 三峡探索: http://www.threegorgesprobe.org/gb/index.cfm 神韵在线: http://news.sctv.com/detail.asp?id=295178 推推王: http://funp.com/t710789 --- 《科学》杂志一篇新闻报道值得商榷 谈对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关系报道的客观性 《科学时报》 记者:王丹红 自然灾害通常被描述为上帝的行动天灾,但在去年5月四川大地震后几天,中外地震学家们很快开始怀疑地震发生也许与人类活动有关。如今,研究人员第一次以证据公开表明:新建的紫坪铺水库的蓄水压力可能诱发了附近断裂带的破裂,这一破裂的扩展引发了300公里的断层断裂和8万多人死亡。 这是今年1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新闻报道《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的开头语。但文章中第二段的开头中立即指出:不过,目前还没有人能证明汶川地震是水库触发的地震活动。 《科学》的这篇文章被翻译成中文,被多家网站引用,引起公众对水库和地震关系的极大关注。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从一个尚未证明的推测中提出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的题目呢?这究竟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的新闻报道呢,还是一篇有关观点的陈述文章? 1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的文章。 自然灾害通常被描述为上帝的行动天灾,但在去年5月四川大地震后几天,中外地震学家们很快便开始怀疑人类活动也许与地震发生有关。如今,研究人员们第一次用证据公开表明:新建的紫坪铺水库的蓄水压力可能诱发了附近断裂带的破裂,这一破裂的扩展引发了300公里的断层断裂和8万多人的死亡。 这是今年1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新闻报道《人类触发了四川大地震吗?》的开头语。 《科学》的这篇文章立即被翻译成中文,并被多家网站引用,引起了公众对水库和地震的联系的极大关注,也引发了诸多地质和地震专家的反对意见。那么,这篇文章是不是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的新闻报道呢? 美籍华人石根华博士是数学力学专家、岩石工程分析专家、中国长江科学院非连续变形分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2月19日,他在北京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说:我是一名工程师,以事实和数据说话。我认为,《科学》杂志的这篇报道有严重问题,第一,文章的结论没有证据,所谓证据是要有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第二,水库的压力与几十公里厚的板块压力相比并不算很大,而且还要看许多情况;第三,如果是水库诱发了地震,那么这只是一种推测,不能作为科学和技术的依据,更不能作为一种结论,任何科学和技术的结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验证。 没有论文,没有新闻 《科学》的文章说:如今,研究人员第一次用证据公开表明:新建的紫坪铺水库中的蓄水压力可能诱发了附近断裂带的断层这里所说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公开有关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的研究证据,是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害学家克里斯汀克劳泽,在2008年12月于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上所作的口头报告。 文章指出,克劳泽在他的报告中没有提及任何一座大坝,语焉不详地解释了水库中水的增加如何改变了断层的压力。根据他的计算,水所增加的重量既减轻了对断层的剂压并削弱了断层,也增加了容易导致断层破裂的压力。结果是,蓄水所产生的作用是地壳运动一年所产生的自然压力的25倍。他指出,当断层最终破裂时,它运动的方式正好是水库蓄水所促成的方式。 文章同时指出:克劳泽的听众都很感兴趣,但他们远远没能被说服。所以,同行们还没有表示接受克劳泽的观点。 克劳泽于2009年更新的个人网页上同行评审期刊上的论文的目录中并没有相关内容的论文;但他在研究项目和区域中,第一条所列的是:中国 2008年四川汶川7.9级地震的地震灾难分析。这一黑天鹅事件可能是由局部和来自亚表面非正常重量变化所诱发的。 西方科学新闻界对最新研究成果报道的一般原则是:没有论文,没有新闻。(No paper, No news)不过,这篇《科学》文章的两位作者之一理查德斯通(中文名:石磊)在2007年12月于北京举行的一次科学沙龙对话《科学》杂志亚洲新闻编辑石磊中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当有人问到科学报道是否就是No paper, No news时,石磊回答说:确切地说是No Development, No news这里的Development,是指科学研究和科学事件中的发展与进展情况。显然,在这篇《科学》文章中,石磊是将一项尚未获得同行认可的研究作为进展来报道的。 因此,克劳泽既没有数据也没有同行认可的报告内容被这篇《科学》文章描述为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公开的证据,表明新建的紫坪铺大坝蓄水所产生的压力可能诱发了附近的断层断裂导致8万多人的死亡,这很成问题。 报道的专业性 在这篇文章中,《科学》的记者用了两位科学家和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的观点以佐证克劳泽的观点。 文章对克劳泽身份的描述具有误导性。文章说,克劳泽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害研究人员,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网站中却查不到克劳泽的有关信息。在克劳泽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网页中,并没有提及他的学术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在他的研究工作团队的介绍中,只是说他是美国环保局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成员,看不出他的研究小组与研究单位的信息,及其研究的任何资助信息。事实上,克劳泽于2003年从瑞士联邦工学院毕业,之后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工作过一段时间,目前并没有可以查证的正式工作。 科学新闻报道的惯例是,在提及一位科学家时,会首先明确指出这位科学家的学术身份,即他的学科、所在机构、所在部门和具体职位,以说明他的意见的可信度。这篇文章中介绍说克里斯汀克劳泽,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球物理灾难研究员。而事实上克劳泽本人目前并没有可以信赖的专业职位。 与此同时,《科学》的这篇文章引用了美国另一位研究人员的观点佐证克劳泽的研究。文中指出这位科学家是美国纽约帕里塞德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的地震学家莱昂纳多希伯尔。文章中引用他的话时也语焉不详地描述说:毫无疑问,(大坝)触发地震确实存在。事实和新证据表明,地震和大坝之间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究,但是要证明触发并不容易。 事实上,纽约帕里塞德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它位于纽约的帕里塞德,希伯尔是那里的研究科学家。也就是说,克劳泽和希伯尔均曾在同一个机构工作过。 在同一篇《科学》文章中介绍克劳泽时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而不提及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介绍希伯尔时却不提及哥伦比亚大学,这样只会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这两位研究人员来自不同的机构,而他们的观点互相印证。 更令人吃惊的是,克劳泽的个人网站中显示2007年他还和希伯尔共同署名在《地震学研究快报》上发表过一篇有关稳定大陆板块地域的论文。 报道的客观性 在这篇文章中,第二位被《科学》的记者用来佐证克劳泽观点的人是四川地质矿产局的总工程师范晓。他对紫坪铺诱导汶川地震的支持意见是:时间吻合,紫坪铺水库从2004年12月开始蓄水,两年内水位迅速上升了120米。 事实上,范晓的真正身份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调查队的总工程师,而不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总工程师。而且,该局区域调查队的网站显示,区调队的职责是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环境调查。范晓于1980年初毕业于昆明地校,之后在成都地质学院进修过学位,主要从事旅游地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等,这样的背景和身份说明他很难算是合格的地震和地质学家。 《科学》文章的作者之一石磊对范晓曾经有过一次书面采访,其中一个问题是四川地震局的水利研究所或中国水资源和电力研究机构是否发表过他们对紫坪铺可能诱发汶川地震的分析。 范晓回答说:到目前为止,有国家防灾委员会负责人,四川省地震局的官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陈厚群等公开发表谈话,称紫坪铺水库蓄水与512地震无关。但他们都没有提出具体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进行说明,也没有基于相关观测数据的科学论文发表。但至少说明相关机构是在关注这一问题的,而且很可能也在作这方面的研究。另外据我所知,中国科学院一些相关研究所的学者一直在进行紫坪铺水库与512地震关系的研究,有一些初步成果,这些成果他们目前还不愿意公开,而且由于一些十分重要的地震观测数据他们目前还没有得到,所以他们也持很谨慎的态度。 但在《科学》杂志的这篇文章中,并没有提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和陈厚群观点。 潘家铮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毕业从事中国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陈厚群是水工结构学科水利水电工程抗震专家,195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52年被推选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2008年12月15日出版的《科学时报》发表了对潘家铮和陈厚群的专访文章(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2/213899.html),讨论水电开发与地震灾难问题。潘家铮说:国际、国内地震界一致公认,汶川大地震是由于巨大的地壳活动引起的特大自然灾害,世界上从未发生过水库能触发8级构造地震的前例。退一步讲,即使不排除紫坪铺水库对汶川地震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也是减少了主震释放的能量。陈厚群表示: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大地震无关。不是所有的高坝水库都会引发地震。 《科学时报》的这篇文章被一家名为国际先锋的网站翻译为英文,2009年2月6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在第一版发表的《大坝与中国地震的可能联系》一文中也引用了这两位专家在《科学时报》文章中的观点。 但是,《科学》的记者虽然知道潘家铮和陈厚群等与其主题不一致的专家观点,却没有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 更多的矛盾 《科学》的这篇文章还有更多自相矛盾之处。 文章中说,中国政府对关键数据进行了严格保密。但同时又指出,克劳泽根据他的计算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关键数据,克劳泽的计算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在记者的报道中,这个结果又怎么可能得出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的可能联系? 《科学》的文章还说:40年来,地震学家一直在收集触发地震的例子。事实上,欧美国家是建设现代大型水坝的鼻祖,法国工程师创立了世界上首批水利工程学院;美国联邦政府内务部于1902年创立垦务局,其职责便是在美国水资源丰富的西部建设大坝、水电厂和运河,保证家庭用水和农业灌溉,促进美国西部的经济开发。在过去100多年中,垦务局在西部的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和田纳西河上建造了600多座大坝和水库,包括建成于1936年的胡佛大坝和建成于1942年的大深谷大坝。研究人员早已开始关注胡佛大坝与当地发生的地震的关系,这并不仅仅是最近40年的事。 在谈到水库与四川大地震的关系时,《科学》的文章说:所以,当7.9级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很多科学家怀疑是否归咎于某个水库。饱受诟病的三峡水库因距离太远被排除了,专家们考虑是否是紫坪铺大坝 但是,《科学》的文章在提及饱受诟病的三峡水库时,并没有提及的一个真正事实是:最早做三峡水资源开发梦的专家之一就是美国的头号水电和坝工专家、垦务局总设计师萨凡奇博士。1944年,65岁的萨凡奇乘小木船考察三峡,认为三峡是中国唯一、世界无双的水力资源,发誓要在这里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坝。 《科学》的文章最后说:虽然范晓也明白紫坪铺大坝与汶川大地震之间的联系并未得到证实,但他了解的东西足以让他提出警告:我们应该重新调整现有的计划,在规划项目时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但我对取消这些大型建设项目并不乐观,因为水电开发商和当地政府从中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如果没有可以成立的科学根据以确定大坝与地震的直接关系,水电开发商和当地政府从中得到经济利益又有什么错呢? 结束语 从科学报道的角度来看,《科学》杂志的这篇报道引用的是背景和资历值得怀疑的专家的尚未得到学术认可的个人观点,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进展。 石根华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在科学上推测紫坪铺水库与四川地震的关系是可以的,但目前还没有证据和数据来证明这种关系。他说,我认为,紫坪铺水库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该地带的地质结构和地震历史,而且预留了相当的余地。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紫坪铺大坝和水库经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四川的6000多座水库没有一个溃坝,这是一个奇迹,说明中国的水利工程质量非常高,紫坪铺水库是世界大坝建设史中一个非常光辉的工程。 《科学时报》 (2009-2-24 A1 要闻)
个人分类: 遭遇文匪|123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