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银翘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维C银翘片”和“中西医结合”
热度 11 zhognyijiang 2013-6-20 08:42
“维C银翘片”属于“中西药复合制剂”,这和中成药还不太一样,中成药更多的是按照中医经典方剂的药物组成而做成的,便于携带与服用,但还是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之下服用,或者就是在自己懂中医的时候选择服用。 含西药成分的中西药复方制剂这个就比较麻烦了,我觉得比较怪,不出问题就更怪了,我建议政府最好取消,中药就中药,西药就是西药,不要在药品生产上留下隐患。其实还有含西药成分的中药食同源的保健品也是这样的问题。 使用这类药物的医生要懂中医又懂西医,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使用,这点估计当今的中医大夫或许可以,因为很多中医医生的西医水平也不错,但是西医医生就不好了,对中医一知半解,还在开着方面的药,那就不严谨了,估计会是经济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也就是在中国存在的奇怪的现象。 中药里面加西药,严格来说也不是不可以,使用者首先需要对西药进行中医认识,即按照中医药理论去研究西药,这叫做“西药中药化”。最后按照中医方剂的思路,与其它中药组方,君臣佐使,这样经过临床验证之后,再开发成相应的成药,予以上市,这里面有很复杂的程序。就像张锡纯的经典的阿司匹林白虎汤(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斯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斯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 临床上我们会碰到大量的病人在服用大量西药的同时再去服用中药,我们也会考虑二者会不会“打架”等等问题,这估计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医生都要考虑的问题,由于相关的证据和研究实在太少,有时候我们医生也不敢妄下论断。所以现在会见到很多医生建议病人在服药期间只用中药,或只用西药。对这类中西药复合制剂或中西药的合用还是应抱有慎重的态度。 中西医结合,首先中西医肯定能够结合,这一点很确定,只是采取何种路径的问题,时间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医学界对世界医学发展的贡献,而且就是在我们这一代80、90后人身上实现突破的,不过可能不光是中国人,还会有外国人的团队。在路径上,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尊重中医本身规律,反思现代医学发展,即客观的看待中医跟西医,不偏袒、唯美任何一方,平等对待。其次,在临床、公共卫生、基础研究真正能本着事实求实的态度开放,不搞学术霸权,回归学术的真义,不要用管理现代医学方法来管理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医生,要客观、公正、严谨,事实求实,真正为病人负责,去开放的学习西医与中医。
8342 次阅读|44 个评论
维C银翘片研究文献分析报告(176篇)
热度 1 xupeiyang 2013-6-19 15:35
检索到国内研究文献176篇,分析结果如下: sinomed.txt维C银翘片研究文献 176篇摘要 http://www.sinomed.ac.cn/crossSearch.do?change=truesearchword=%E7%BB%B4C%E9%93%B6%E7%BF%98%E7%89%87dbs=zhdbs=kpdbs=lwx=29y=9 ​ 主题 ​ 学科 ​ 期刊 ​ 作者 ​ 时间 ​ 地区 ​ 醋氨酚(110) 银翘解毒丸(78) 抗坏血酸(37) 色谱法, 高压液相(36) 发热(25) 药用制剂(22) 病例报告(22) 质量控制(21) 感冒(19) 回收率(18) ​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抗痛风药(97) 验方与单方(77) 维生素C(31) 维生素C(抗坏血酸)(30) 有机药物化学(19) 中药化学分析与鉴定(13) 发热(13) 抗变态反应药物(12) 植物药(11) 无机药物化学(10) ​ 中成药(9) 药物分析杂志(7) 中国药品标准(7) 海峡药学(6) 中国药事(4) 中国药业(4) 首都医药(3) 西北药学杂志(3) 新疆中医药(3) 广东药学院学报(3) ​ 金鸣(4) 吴春敏(4) 赵新静(2) 蒋春飞(2) 程存归(2) 王璞(2) 王勇(2) 潘强(2) 欧阳吉德(2) 李砺(2) ​ 2013(2) 2012(17) 2011(19) 2010(17) 2009(10) 2008(19) 2007(18) 2006(13) 2005(11) 2004(5) ​ 广东(19) 江苏(15) 北京(14) 福建(13) 广西(10) 黑龙江(9) 湖北(9) 河南(7) 江西(7) 辽宁(6) http://www.sinomed.ac.cn/analysis.do 【香港卫生署呼吁勿用“维C银翘片”】香港卫生署18日呼吁市民不应购买或服用维C银翘片。称该产品可能含有多种未标示及已被禁用西药成分,可引致溶血性贫血、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等。一名香港女病人出现血钾水平偏低症状,医生怀疑是因服用该药所致。(香港政府新闻网) http://t.cn/zH32hwk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455 次阅读|1 个评论
维C银翘片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
热度 5 xupeiyang 2013-6-19 14:23
【香港卫生署呼吁勿用“维C银翘片”】 香港卫生署18日呼吁市民不应购买或服用维C银翘片。称该产品可能含有多种未标示及已被禁用西药成分,可引致溶血性贫血、粒性白血球缺乏症等。一名香港女病人出现血钾水平偏低症状,医生怀疑是因服用该药所致。(香港政府新闻网) http://t.cn/zH32hwk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09月20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2期)”。通报称,品种维C银翘片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附属器等。 http://www.21cbh.com/HTML/2013-6-19/2ONDE4XzcwNjk2OQ.html 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 维C银翘片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13味药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1885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附属器等。其中维C银翘片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约占所有报告的2.55%,无死亡报告。
个人分类: 药学研究|351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议一种中国医药----维C银翘片的配方
热度 8 rbhuang5907 2012-4-10 08:44
这里谈的中国医药,是中国特色的医药,既不是传统中医的中药,也不是现代医学的化学药或生物学制剂(这些医药无需加上国名),暂且叫做中国医药。 维C银翘片 【成分】 金银花 连翘 薄荷素油 牛蒡子 淡豆豉 荆芥 桔梗 甘草 芦根 淡竹叶 马来酸氯苯那敏 chlorphenamine maleate 抗过敏药,又名扑尔敏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解热镇痛药,又名扑热息痛 维生素C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L-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如何验证效果? 确定因果联系的穆勒五法需用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6289do=blogid=557421 还要加上双盲对照。患者、医生、专家的证言不能作为医药疗效的证据,历史悠久也不能作为疗效的证据,何况,这些化学药历史并不悠久。 共变法: 场合 相关变量 被研究现象 (1) A1,B,C a1 (2) A2,B,C a2 (3) A3,B,C a3 所以,A是a的原因(或结果)。 那么多的成分,这验证工作如何完成? 写这篇小文的目的是什么呢?确实不是像huaxia2011说的那样要把VC银翘片每项成分都要拿出来检验一下看看是否有效。我没有这个兴趣也没有这个课题更没有条件,我的用意在科学研究的方法上。 谈到科学方法,zhanghuatian肯定是嗤之以鼻的,不信?你可以读读他的“谁在推销‘科学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7517do=blogid=544758 但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他的观点不影响我在这谈谈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起码,在狭义的科学中它还是合乎逻辑的。 爱因斯坦在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原因做过经典的解释: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57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这段话应该没有引错,爱因斯坦也够权威,引用爱因斯坦的话应该不算“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 这段话能说明什么呢?起码,正如郑波尽所说:“科学=逻辑+实验”。确实,这段话点出了科学的两个重要特征:逻辑和实证,实证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 说到实验,肯定存在实验方法的问题,好的方法能事半功倍,不好的方法则可能达不到目的。“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确定因果关系就是科学归纳法的根本任务,如何确定因果联系,逻辑学已经给出的穆勒五法。 懂得应用穆勒五法不正是学习逻辑学的好处?学习逻辑学绝不会像huaxia2011说的那样“只是锻炼思维的游戏和具有洗脑意识的工具。现实生活中没什么大用。” 说到这个中国医药,组分和疗效的关系是因果联系,要确定组分和疗效的因果联系,应用穆勒五法合乎逻辑。如果有人认为中国医药无需那么麻烦验证疗效,那么,中国医药具有上述两个科学的特征吗? 我谈这样的观点无需我知道“盲法”,也无需别人那么多的责问和无礼。
7085 次阅读|4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