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出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技书封面:一抹难忘的余晖
热度 1 bookscent 2014-5-13 22:31
我不做编辑已经很久了。目前的工作围绕数字出版。我曾斗胆说过:“数字出版让专业出版回到了它本该有的样子”。就在我义无反顾要和纸书决裂的当口,最近的一次回顾突然让我心生怀念,就像端详老照片。 我在脑海中把参与编辑过的书按时间顺序排成行,让自己的思绪沿着这条时光隧道往回飞奔,书皮的光色就如电影里寓意深刻的镜头,引发我的记忆如泉涌般爆发。…… 我来到了这一切的起点。那是1999年的一天,作为一个工作才两年的小编,我壮着胆子找总编“评理”,我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里每一个分册的封面插图应该按学科换一换,不然太单调了,也不便区分,可不可以从我承担的这一本开始呢。总编耐心地向我解释,说换封面要经过编委会,以后再说吧。可惜呀,我只好在最后一刻撤掉了精心挑选的图片。封面上的无作为让我郁闷许久。 我又来到了2002年。新系列《生命科学前沿丛书》陆续面世。在确定这套书的封面设计时,一种突破的欲望控制着我,美编也被感染,放开了思路。我们首次大胆地将书名下置,人名上置,并用黑色纹理衬底,冷静中透着撩人注目的野心。 记忆再次驻足于2003年4月。时值分子生物学诞生50周年,我们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活动因为SARS的原因只能取消。4月12日,在西单图书大厦匆匆做完了《人类基因组——我们的DNA》新书首发式后,一位《科学时报》的年轻记者拦住了我,想约时间采访。他说:“我已经关注你们一段时间了,感觉你做的书不太一样,很新锐。” 还是记者会用词,“新锐”。他当然不可能读过书的内容,他指的是外观。 2005年初,《中华读书报》刊登了我写的《 一本名著和它所代表的编辑生活 》:“记得上学时看崔健的演唱会,当《一块红布》的乐声响起,灯光将现场染成血一样的红色,观众海啸一般地沸腾了。那一幕像一个印记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在讨论《基因VIII》的包装时,我们丝毫不顾科技书的冷色调惯例,执意将封面做成大片的纯红,因为它占据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寄托了我们太多的希望。……” 到了2006年。科学社和爱思唯尔(Elsevier)的合资公司“科爱”(KeAi)正式开始了业务。身为公司总编,权力怂恿之下,我对设计的迷恋有了更多的发挥余地。所谓留白天地宽,我将科爱图书封面的总体风格确定为留白。我们让文字偏顶部,图片铺在下部,中间部分全部空出来,令画面充满张力。有一次,生产部的人检查打样,还以为出片时弄偏了,书名太靠上,他不知道这正是我们要的效果。 2008年,科爱公司的《21世纪信息安全大系》完全抛弃了计算机图书封面的惯用伎俩,采用水彩画点缀,依旧大片“留白”。画面的感性和内容的理性再一次构成了张力。 我离开科学社后,科爱公司由田慎鹏负责。他和我一样,多少都有些设计情结,沿袭了科爱的风格,让一切都尽可能好看些。拿到《混沌沿岸》系列的样书时,我不住地点头,他们真的花了不少心思。 小田在编辑手记中写道:“在装帧设计上,我们不希望过于大红大绿,通过封面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是追求一种清新、自然、淡雅的风格。科学并不总是严肃的面孔,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科学家也可以像徐志摩一样清新婉约,像金庸一样侠骨柔肠。于是这套书有了现在这样一个貌似和科学没有什么关系,透着点文艺范儿的封面。” 直到今天,我一直认为,编辑工作的核心就是content+design(内容+设计)。表面上看,外观设计是美编的事,编辑只要选择即可。对此观点,我与其说是不同意,不如说是不甘心。 上面列举的那些例子,都是由我们自己主导设计的。时间将证明,编辑的主体意识如能扩大到设计上来,乃是纸书之幸事。日本分子生物学会期刊《从基因到细胞》(Genes to Cells)封面暗藏玄机的浮世绘风格曾让很多人耳目一新,设想一下把它们摆在案头的美妙感觉吧。 和内容相比,封面的确没什么大不了。但立于这条时光小道的尽头,我忽然觉得,它们反而成了最真实的存在,而其他的一切倒显得若有若无了。我就这样久久地看着它们,作着“夕阳无限好”的感叹,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说:就这样吧,我该走了。 (欢迎访问我的新浪博客“我的阅读我做主”: http://blog.sina.com.cn/bookscent )
个人分类: 出版与设计|40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出版】应重视和加强科技出版教育和科技出版人才培养
chensh 2012-8-5 13:13
出版业涉及的专业领域很广,有很多出版领域(诸如科技期刊出版、学术期刊出版、科技图书出版、科技新闻出版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称之为专业出版。专业出版从业人员除了需要出版传媒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系统地掌握一些专门学科的知识。比如,科技出版人员,需要编辑出版知识和科技知识。因此,高级的科技出版人才不仅要 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最好是具备较系统的科技知识。此外,出版业的信息化升级转型也少不了需要既懂出版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的出版硕士教育,主要偏重于大众读物出版人才的培养,生源主要是来自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文和外语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偏重于人文社科,设置与科技出版相关的课程很少,设置科技出版专业方向的就更少了。这种情形不利于科技出版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出版队伍的建设,也不利于我国科技期刊、科技图书、科技新闻、科学普及等科技出版传媒业的发展。 因此,建议在出版专业的硕士教育阶段加强科技出版的教育: (1)加强科技出版教育的师资建设,有条件的高校,争取设置科技出版专业方向。 (2)改善出版硕士教育的生源结构,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生生源的比例。为此,建议对出版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做一些调整,增加理工农医类专业毕业生报考出版专业硕士的适应性和机会,比如增加适合理工农医类考生的考查内容。或者增设选做题的部分,为理工类考生提供一些选做题。或者接收从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中来的硕士保送生。 (3)适当增加 出版硕士课程中的科技内容,比如,增加一些与科技发展动态和前沿、科技史有关的选修课程。 (4)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应设立一些与科技出版(科技传播)有关的课题方向,引导专业人员去研究,以加强科技出版(科技传播)方面的研究。 (陈少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出版研究所,邮箱: chensh@hust.edu.cn , QQ:1241163093 )
个人分类: 出版教育|4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业内杂感之八:令人纠结的“民科”作者
热度 15 cherrylu1960 2012-5-8 23:37
作为一个科技出版社的编辑,总要跟各种科技领域的作者打交道,其中也不乏一些所谓的“民科”,编辑们一提起这些所谓的不自量力、甚至是走火入魔,又颇能磨人的“民科”作者,往往有谈虎色变之感,一副厌恶的态度。今天就某资助项目进行稿件初评, LD 还谈到了要警惕“民科”作者投的烂稿子。 看来,这“民科”不仅科学界不待见,连编辑们也是既讨厌又害怕呢,有几个编辑没有被“民科”纠缠过呢?一般的简单处理办法是推给专家,让其找专家写审稿意见,我们再考虑出版问题,可又有几个专家能够,且愿意趟“民科”这潭浑水呢? 问了一下百度大叔,它说“民科通常指那些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或从事并未列入科研计划的个人兴趣研究课题)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民科也可表示民间靠兴趣自己研发,大多背离科学规律,挑战公认的经典,比如质疑相对论,进化论等,并不懈的与公理斗争,略带贬义。最近新解为人民科研工作者。”按照,这个解释,“民科”也没那么可怕,说不定对科学发展有积极作用呢。 人总是会对一些事情上瘾,有些人偏偏在某天就会对某个“科学”问题严重上瘾。搞社会科学的人还好说,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研究手段(但往往也需要借助诸如数理统计之类的工具),多看资料多乱想似乎就能得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科学结论”。没什么嘛,只要不说反动话,大家自由交流,什么民不民的。所以“民科”不产生于社会科学领域。 而自然科学研究显然要依靠相对扎实一点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实验手段,所以“民科”要真正粘上“科”,也并不那么容易,也确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胡思乱想阶段,仅靠一知半解胡乱宣称自己的发现或发明如何如何,类似强迫证患者,再严重的就是走火入魔,说胡话。这些人大多不会害人,顶多是比较烦人,其实也挺可怜、值得同情的。我们应该对他们态度好一点。 还有一些“民科”声称自己有新发现、新理论,会拿去忽悠人、骗人,臭鱼碰上烂虾,气味相投,不良民科说不定被不法企业利用,去骗人,骗钱,这世界,什么人什么事都有,我就碰到过。当然,拿所谓的新理论去忽悠人,骗人,并不是“民科”的专利。 也有不少“民科”真想整明白一些事的。最近一个作者,名牌大学毕业,原来是搞信息工作的,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多年,临退休前突然对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产生兴趣,退休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看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到国外泡图书馆,此人英文很好),于几年前在我们社自费出了一本这方面的书,免费送到各知名高校、图书馆什么的,网上还有一些反响,不能说一点价值没有。近两年老先生又花了很多的时间修定内容,想再出一版,可因为他里面的东西实在太过跨学科,找不到专家写书评,没有资格申报任何资助,意味着老先生又要花几万元自费出版,几百本的印数,要是我,在网上发发算了,留着钱吃点喝点不好吗,可人各有求。这是我碰到的最勤奋,最令人感动,最靠谱的“民科”。 居然有人说过,科技出版社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听着怪不舒服的,现在的编辑哪有那水平,为了吃饭,连专业分工都实现不了,就那几个专业,哪能应该那么多学科作者,再加上“民科”就更热闹了。所以,我们只往体制内看,往“科学共同中体”内看,这样最保险,因为不被科学界相关专业人士认可的东东,我们是绝对不能接受出版的。我们全部仰仗专家了,仰仗权威了,可如今的专家权威,都百分之百靠谱吗?他们自己的著作还免不了抄袭呢。专家牵头的学术著作经常专家看不明白,一跨学科就瞎菜,因为好多都是学生弄的,老师挂名,而老板往往愿意让自己的学生去搞跨学科的东东,如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个生物学问题什么的。这样做自然有这样做的好处。 无意中看了几眼“民科吧”,有个感觉,其实有相当的成分还是有一定科学素质的科学爱好者的自由讨论园地,大家互相启迪思路,也是一个融合的过程,科学往往在相互质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获得进步吧。这个浮躁的年代,少有人研究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太费心思。也许我们会错过什么,但人人都想承担最小的风险。就是这样。 对于民科,没有标准的定义,对于民科,也不能一概而论,总之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现象,说起来很复杂,慢慢再讨论吧,不过是一点业内杂感。
个人分类: 图书出版|5179 次阅读|35 个评论
业内杂感之五:“选题”与“碰题”
热度 3 cherrylu1960 2012-1-19 22:57
无论做科研,还是搞出版,都需要抓选题。做选题首先要具备许多可以选择的资源,从中挑选可做的,值得做的,有能力做好的,真正做到有取有舍,优中选优。但事实往往与我们的期望相背离。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对于年轻科研人员来说,说好听了是做科研,说不好听就是给能拿到项目的老板打工。其实很多时候做的研究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甚至觉得很无聊,没有任何意义,但生存第一啊;同样对于没多大本事的编辑来说,说好听了是在做选题,说不好听就是再碰题,在做“来料加工”,没办法,也是生存第一啊。对于科技出版编辑来说,更是一样,绝大部分编辑不可能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抓住最值得变成专著的成果,并促成出版,第一,这样的成果有限,第二,这样的成果展现并不一定非要以专著的形式体现,比如在SCI刊物上发论文,似乎来得更实际些,出专著多费劲啊。所以,真正有价值的专著出版必然会越来越萎缩。我们碰来的大部分所谓的专著选题,要么是为了评职称,所谓职称书,要么为了结课题,非出不可的。大多水平不高,但没办法,给钱啊,没有原则问题就出呗。结果往往是作者出着没劲,编辑看内容看得眼睛发直。浮躁的时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前两天碰到农大的师弟,谈到我们弄了一大笔钱,可以资助学术著作的出版,劝他也准备个一两部,没想到他表示想多活几年,再也不想写书了,去年刚出了本专著,差点没折腾死。唉,也是,没有一定的积累,一定的资源,一定的精力,一定的时间,出本专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东拼西凑肯定不行,弄不好就被打假了。过去出书是“十年磨一剑”,现在总想“一年磨十剑”,能磨出什么锋利的剑来啊。我们也想主动去组稿,好好做选题,谈何容易?现在好的专著稿子能做到三分之一是学生论文集合,三分之二是文献综述就已经不错了,还经常没完没了地拖拉。指望大家那么忙,短时间写出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创新性十足的长篇大论不容易啊。可学术专著要拖了三五年,理论就难免不会过时了。矛盾啊。 现在有钱了,总该扔下那些来料加工的烂稿子了吧,可不行啊,做编辑第一作者资源不能断;第二人情不能断;第三,你倒找钱了也不一定就能出多少好书,就像有钱就不一定能做好科研一样,为国争光一样。中国的科研经费据说人均世界第一,人们都认为使用不合理,可有几个真正管事儿的愿意坐一下认真想一想钱该怎么花呢?现在就看看是不是有人出钱大家就好好写书了。 有钱了不得不继续“碰题”,料想真正想要的可能来不了,因为给钱出书的不只一家,不想要的弄不好有一堆,反正要什么不要什么专家说了算,尽管专家有时也不靠谱,但我们只能听专家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好在,碰题儿无非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不至于碰得头破血流。再说,有时好坏很难评价,只要看起来不是胡言乱语。无非是多点纸墨和人力。只要有人出钱,我们就不愁没饭吃了,这是最重要的。其它的可能就不是我们能力所及的了。
个人分类: 图书出版|417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快报:三峡集团出钱资助,精品科技专著出版不差钱了
热度 3 cherrylu1960 2011-12-28 14:28
上午,作为相关的革命群众,观看了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协和长江三峡集团战略性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此合作协议的核心之一是三峡集团将拿出一大笔钱(具体钱数不知道能不能说)资助优秀科技专著的出版,资助的对象优先考虑4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首次出版科技专著的科技工作者。照我看来,每年资助的种类和单品种资助的力度还是不小的。所以,科学网上的广大科技战线的博友们想出书的可以凑凑热闹啦。(注,不是广告,不是忽悠,相关后续报道会视官方消息及时跟进) 其实,据很多人的理解,科技专著的出版本身就不怎么差钱。想出书的都有科研经费可以跟上,中国的科研经费据说是全球最高的,出书那花不了几个钱.主要的问题可能还是没有人愿意花很多时间写书,写书的吸引力远不如发几篇SCI文章。据说出科技专著并不计入科技人员的考核指标,而对社科界出书还比较管用。但此次资助主要限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专著。难于想像,这个庞大的出版资助项目,最终的效果会是如何?其实,个人认为,要花钱花得快,花得值,还是做新载体科普比较好,一集动画片就得花个几十万,再说还有诸如GAME STUDY之类的新概念可以挖掘一下。 但不管怎么说,有钱总比没钱强,至于钱最终如何花,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中国的许多事情不都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吗?企业拿钱资助科技出版,总是好事一桩吧?
个人分类: 图书出版|3044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争鸣能让科技期刊活起来
热度 4 zxj368 2011-8-29 15:10
摘 要 从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的困惑出发,指出设立争鸣栏目的必要性。以重要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期刊刊登“看不懂”类文章确实也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用地学类科技期刊设立争鸣栏目的实例,分析了设立争鸣栏目的可行性与好处。最后指出设立争鸣栏目,不仅有利于活跃期刊的学术氛围,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学术争鸣 创新 目前,中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审稿制度采用的是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两位以上的专家评审和主编终审,可以说是对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进行十分严格的层层把关,将来稿中的各种伪科学和不当行为挡在门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期刊发表论文的质量。但这种制度很合理、很完善、很完美吗?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科学研究是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其中有所创新与突破的内容很可能不太完善、甚至还可能存在一定的错误,亦或是挑战权威、挑战传统、甚至推翻长期以来被学术界认定为真理的观点。这种稿件在评审过程中往往会被否定。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将所有的错误拒之门外,真理一定会被关在门外。如何处理这部分稿件?是退稿还是按正常刊登?设立争鸣栏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 编辑的困惑 2009 年编辑处理的 1 篇在基层工作了 20 多年“年轻人”的稿件让编辑困惑了 2 年之久。这位作者对以往专家的观点有些看法,于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以往研究的分析成果,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作者在投稿之前就告诉过我,他的文章有点“炮轰老专家”的味道,很可能通不过。果然,编辑初审没有看上,在我的建议下破例外审,但没有想到两位审稿专家都不同意发表,意见大概是这个地区的研究已经很成熟,观点已经统一,学术界不存在疑问,这位作者的观点不易接受。我看了一下,希望能进行三审,主编接纳我的意见,又进行了三审,结果依然没有通过,最后只好退稿。就是因为没有争鸣栏目,让一位作者思考很久的很可能是对传统成果形成挑战的文章,没有可以发表的平台。 其实对有些文章,只要是有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作者独立思考的结果,而且有一定的论据,尤其是对传统观点具有挑战性的文章,完全可以发表出来,或许会是对某种学术观点的突破呢。问题是对于这种学术观点“不正确”的文章,没有办法刊登,因为评审的人多了,就难以通过审查,编辑仅凭感觉和一家之言,难以抗衡一大堆专家的意见,难以让此类稿件刊登出来。 试想:如果期刊仅发表学术观点正确、被学术界接受了的观点与研究方法,那么,学术还会有创新和发展吗?对于那些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学术观点可能“不正确”或许是正确的文章,是不是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关注并刊登出来让大家讨论呢?没有证明是正确的观点,就一定不正确吗?为什么不可以刊登呢?对过去认为“正确”的观点,为什么不能反驳呢? 学术期刊要想解决此类问题,设立争鸣栏目,可能是很有必要而且切实可行的办法。 2 历史的回顾 1905 年,当爱因斯坦把他的第 3 篇“很难看懂”的论文寄给莱比锡出版的权威学术杂志《物理学年报》时,主编立即决定撤下 5 月即将印刷的月报,临时将头版换成爱因斯坦的论文,主编告诉他的编辑说:“老实说,这篇论文我也没有看懂,不过我的直觉不会错,这家伙的论文,越看不懂越惊人,抢头条发了,准没有错!”主编的直觉惊人地准确,这篇论文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林彦, 2006 )。一个有前瞻性而且大胆的主编,不仅是一本期刊的活的灵魂,也是引领科学发展不可多得的人才,没有《物理学年报》主编的“慧眼识珠”,说不定“狭义相对论”还不能及时地为世人所知,当然,不仅要有好的主编,还要有懂得专业、善于钻研的编辑队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编辑潜心于编辑之外学术工作的气氛。要想真正地引导学术争鸣,编辑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造诣至关重要(游苏宁, 2004 )。 3 地学期刊网期刊设立争鸣栏目分析 以中国地学期刊网加盟的 78 种期刊为例,设立有“争鸣”类栏目的期刊只有 6 种,其中除《地层学杂志》的“学术讨论”为 1991 年设立外,其余都是 2000 年以后开始设立的,虽然争鸣栏目发表文章仅有 276 篇(表 1 ),在浩瀚的地学类文章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这些文章活跃了办刊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思维创新,同时也为期刊带来了较好的声誉,使期刊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提高。 表 1 刊有争鸣类栏目的地学期刊网期刊统计(截至 2010 年底) 序号 期刊名称 栏目名称 设立年份 发表文章总数 / 篇 1 地层学杂志 学术讨论 1991 144 2 地质科学 学术争鸣(探索与争鸣) 2002 29 3 海相油气地质 讨论与探索 2006 11 4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术讨论(争鸣) 2006 14 5 新疆石油地质 讨论与争鸣 2004 78 以《新疆石油地质》 2009 年第 2 期为例,该期刊登文章 40 篇,其中“讨论与争鸣”栏目中有 1 篇文章(张景廉等, 2009 )。截至 2011 年 7 月 17 日下午 17:00 ,在中国知网上,争鸣栏目的文章《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被下载 339 次,其他栏目的文章最高最下载 287 次,全期平均被下载 110 次。可见此文引起的关注很大,而且对全期的贡献值也比较明显。 再如《地质科学》 2006 年第 2 期,该期刊登文章 17 篇,其中“学术争鸣”栏目 1 篇(柳汉祖等, 2006 )。截至 2011 年 7 月 17 日下午 17:53 ,在中国知网上,争鸣栏目下的文章《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被引用 25 次,被下载 285 次。而整期平均被引用次数为 15 次,平均被下载次数 141 次。可见争鸣栏目的文章被引用及被下载的次数都远高于该期的平均数。 再如〈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年第 4 期在“学术争鸣”栏目发表 1 篇“油气是可以再生的”(方乐华和张景廉, 2007 ),之后,在 2008 年第 1 期“学术争鸣”栏目又表发 1 篇“关于油气成因的辩论”(张景廉, 2008 ),在 2009 年第 2 期“学术争鸣”栏目再次刊登“再论国内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王兰生, 2009 ),形成了一系列讨论文章,对一个话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一系列文章尽管跨越了 3 个年头,在读者与学术界还是引起了较大的影响。  4 结语 争鸣栏目以其学术的争议性、发文的衔接性和论文的集中性,为期刊解决了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矛盾 , 有利于提高学报质量 , 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江星, 2001 )。鼓励争鸣,不仅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百花齐放”,也会保护和倡导作者的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同时还会增强读者的参与感,最终将促进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当然,科技期刊开展学术争鸣,首先应该明确讨论应对事不对人,应鼓励广大读者和作者就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反对将学术争鸣演变成人身攻击(游苏宁, 2004 )。 学术是必须通过争鸣才能进步,而期刊是研究者们进行争鸣的一个行重要平台,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平台(李开盛, 2010 )。但愿有更多的期刊能够设立争鸣栏目,但愿科技工作者能够把学术争鸣作为一个常态来接受,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方乐华,张景廉 .2007. 油气是可以再生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34 ( 4 ): 508-512. 江星 .2001. 开辟争鸣栏目,倡导百家争鸣 . 编辑学报, 13 ( 4 ): 238-239. 李开盛 .2010. 学术期刊要多争鸣 .http://www.cass.cn/file/20100608271307.html. 林彦 .2006.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 . 吉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69. 柳汉祖,吴根耀,杨孟达,等 .2006.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 地质科学,( 2 ): 344-354. 王兰生 .2009. 再论国内油气无机成因理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36 ( 2 ): 254-256. 游苏宁 .2004. 科技期刊应引导并开展学术争鸣 . 编辑学报, 16 ( 5 ): 324-326. 张景廉,石兰亭,卫平生,等 .2009.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 新疆石油地质,( 2 ): 272-278. 张景廉 .2008. 关于油气成因的辩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35 ( 1 ): 124-128 中国知网 . http://www.cnki.net/oldindex.htm 注:此文已在“第二届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论坛暨第五届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年会“上宣读,准备出版文集!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429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施普林格(Springer)北京代表处
liwenbianji 2011-4-25 18:38
施普林格出版社于1842年在德国柏林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建立了其国际性科技出版公司的地位。目前,施普林格每年出版5,500 余种新书,是全球第一大科技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施普林格出版1,450余种学术期刊,是世界第二大科技期刊出版公司。施普林格是网络出版方面的领先者。由施普林格开发的SpringerLink是全球科技出版市场最受欢迎的电子出版物平台之一。SpringerLink 于1996年正式推出,是全球第一个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由于注重创新,这一平台在欧洲和德国获得多个奖项。2006年SpringerLink升级进入第三代界面,成为全球第一个跨产品的电子出版服务平台,实现了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提供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丛书和大型电子工具书等在线资源。 施普林格在德国海德堡、荷兰多德雷赫特和美国纽约都设有主要出版中心。此外,施普林格集团在全球将近20个国家拥有60多家出版社。其出版范围包括所有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以及建筑。施普林格亚洲总部设在香港,北京代表处于2005年8月成立。如果国内作者需咨询或洽谈论文发表或书刊发行事宜,敬请联络施普林格北京代表处的相关负责人。 新闻来源: New Editorial Teams in Beijing
3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出版社南京分社简介
sciencepressnj 2011-3-1 14:43
科学出版社南京分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是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在国内拥有完善的出版、发行网络,同时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出版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科学出版社是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获得者、“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变革与创新,在“立足科技、面向教育、多种媒体、综合经营”出版方针指导下,依托中国科学院和“科学家的出版社”的品牌优势,充分挖掘国内外优良出版资源,重视重大出版工程建设,形成了以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为主要出版领域的战略架构。 科学出版社南京分社正式成立于2010年,是科学出版社重要的分支机构,南京分社立足江苏、辐射周边,通过与本地区出版资源和渠道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为分社业务区域内的科研、教育系统专家、教师提供优秀的出版平台。 南京分社以专著、基础理论图书、大学教材以及畅销书为出版方向,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分社将秉承和发扬科学出版社“三高”、“三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专业高效的出版服务,努力成为科学品牌的建设者、业务发展的贡献者。 分社社长: 胡凯(025-86300571) 分社副社长:伍宏发(025-86300572) 分社成员: 罗吉 杨锐 顾艳 龚勋 李娟 张岩 周丹
5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的科技期刊原型
limer 2010-4-27 16:11
未来的科技期刊是什么样子? 这里有个原型,应用了丰富的语义技术,可以称为语义出版物: http://imageweb.zoo.ox.ac.uk/pub/2008/plospaper/latest/#top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出版市场化了,还是低俗化了?
热度 1 renxiang 2010-4-2 13:36
一次,跟一个英国同行聊天,谈到中国的科技出版与专业出版。我对他说,中国出版业的商业化程度要超过欧美,虽然我们的商业化水平不高。我的依据就是,在欧美,还有众多大学出版社是秉承公益出版和非盈利出版宗旨的;另外,相当一部分独立出版商在选题的决策上也不是利润为先,市场至上。即便是主流的商业出版集团,在学术与专业出版领域,其选题规划也立足于长远的品牌塑造,非常看重选题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地位。换言之,在欧美出版界,为一部有价值的学术专著赔本赚吆喝的事情屡见不鲜。 反观我国的科技出版,尤其在专著出版这一块,出版社基本上是唯利是图。秉持学术价值的选题,往往要附带作者包销、出版补贴或者学术专著基金;如果要出版社投资,那就必须畅销书化即市场化或教材化。即便是大学出版社,也把利润指标作为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核心。记得看过一个统计数字,说中国大学出版社的专著出版比例不足20%。这个具体数字值得商榷。不过,看看各大学出版社的书单,考研书、外语书、初高中教材教辅等的确占据了大半江山。这其实违背了大学出版社创立的宗旨。至于中央级的专业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就更加唯利是图了。各大中央级专业出版社的品牌图书有多少跟他们的专业出版范围相关呢?大家可以自己比较一下! 另外一个值得忧虑的趋势,就是商业出版社对学术内容的市场化改造,也就是所谓的畅销书化。这个过程本身无可厚非,其初衷也是好的,将知识与可读性结合,更好地营销先进的理念;其市场效果和科普效果也有目共睹,以中央台百家讲坛为旗帜的,这股通俗学术风的确促进了学术思想,尤其是人文科学思想的普及。但是,畅销书的市场化如果泛滥,如果把握不住知识与卖点之间的主次关系,如果最终演变成炒作,那么其社会文化的危害就相当大。那就不是学术出版的市场化了,而是学术出版的低俗化了。 纵观今天的学术畅销书,鲜有学术味了!尤其在经济、管理、医学保健、历史等领域,过分的商业炒作使这些领域的专业出版完全演变成了一种杂耍!学者成了明星,伪科学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没有经过理论实践检验的谬论可以包装成惊天预言,严肃的知识与历史真实被肆意戏说,愤世嫉俗的批评家成了最有良心的学者 在这些光怪陆离的畅销怪胎背后,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过后,留下的是一堆堆的知识垃圾! 在中央大力倡导经济转型的今天,在知识扮演着越来越主要的社会经济角色的今天,中国的科技出版与学术出版必须走出过度市场化的怪圈,必须去伪存真,戒除浮躁,立足于长远地推出真正有价值的选题和图书。如果没有这种严肃的态度,只凭着小丑一样的廉价推销,中国的学术出版的市场化,将注定是一场悲剧,无论对出版商、读者、还是知识本身!(任翔/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学术出版|5013 次阅读|2 个评论
那楼、那人、那时光
yejian 2010-1-27 20:26
瑞金二路450号16:30—8:30的故事 姜复生 叶 剑 200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即将迎来50华诞,相关人等准备推出个纪念专册,向曾连任团支部书记的姜复生姜总书记约稿,反应年轻人的积极向上。总书记回顾往事,浮想联翩,洋洋数千言一气呵成,并嘱叶蟀“润色”,于是多了几个插科打诨的字。可惜这篇文章,终因“不符合主旋律”,未能收入纪念册。今天听一位科教社同人说起,当年也是瑞金二路450号4楼上的常客,不免相对唏嘘一番。晚上总书记电话又至,策划几个楼上老哥们周末一聚。于是翻出这篇文章,诚惶诚恐地在书记之后署了名。且为青春之印记。 瑞金二路450号,那是上海滩出版界一块响当当的门牌号,那是学术出版重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老巢。如果说科技出版社的声名是“编”出来的,那么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出版人就是在这里进进出出,编辑着自己的出版人生和出版社的辉煌业绩,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编辑部的故事。 在90年代,在上海“一年一个样”和全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科技出版社以深厚的历史积淀、远大的发展愿景,每年都吸引着一批操着各种口音、满怀理想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聚集在此,开始编织自己的职业梦想。科技出版社的院落,是解放前上海法政学院的学员宿舍,典型的欧式建筑。每到春夏,爬山虎在正对大门的一整面墙上疯长,昏暗的楼道里却让人感觉别有洞天。走在红漆过的木制楼板和窄窄的木楼梯上上,咯吱咯吱地响个不停,向整栋楼里的人宣告着你的到来;当重型汽车深夜从瑞金路上通过时,整个楼都在瑟瑟发抖,把楼上人无忧的梦境摇得更加香甜。新大楼的后面,一棵不知名的树,从车篷内长出来,每年春天满树都是金色一片,开着像小米一样的花,发出浓浓的、浸人心脾的花香,整个院落都沉醉在它的熏蒸里了。 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地“驻扎”在瑞金二路450号的四楼上,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欢笑……他们以社为家,爱社如家,8:30上班,16:30下班,几乎是24小时都在院里。没有风吹日晒,没有霜打雨淋,日子无忧无虑,就像大学生活的延续。转眼间,十年青春时光,在瑞金二路450号悠悠度过。现在回忆起来,那楼、那人、那时光,竟清晰鲜活,恍若眼前。且不说作为出版社立社之本的优秀传统“传”、“帮”、“带”,也不说出版社严谨的工作作风、编辑思路和优秀选题,也不说科技食堂油大养人的伙食,也不说满地活鱼、满院活鸡,热热闹闹发年货的场景,单说说那个时期发生在16:30至8:30的故事吧!…… 一、坦克、歌声和卧谈 上海的夏天往往热得出奇,经过一天的曝晒,四楼室内的温度能达到四十多度。晚上房间里风扇不停,汗水依然不断往下流。90年代初期空调还是稀罕物,有效降温的办法只有不时到浴室里冲冲凉。 晚上热,睡不着,逼着大家自然而然地把夜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俊俊总是领世风之先,不仅腰里别着哔哔乱响的摩托罗拉 BP机,他还有一宝——小霸王学习机。据说他买来是用来学习打字尤其是练五笔字型的,可是因为小霸王可以用来打游戏,他和阿毅的宿舍便成了大家晚上聚会的胜地。老将军、青年卢峰,还有人民出版社的老范与又又等,经常聚集于此,疯狂打坦克。在那些日子里,游戏的背景音乐和着爆炸声响彻四楼,以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人会在无意间把这个曲子随口哼了出来。 老将军那段时间有些痛苦,靠打坦克来发泄心中的郁闷;因为恋战,经常把着手柄不走,便是大号“老将军”的由来。姜公子那时也经常去凑热闹,但当观众的时候多,上手的时间很少。偶尔抓住了手柄也是打死不肯走,直打得昏天黑地,晚上梦里都是坦克在乱冲乱撞,梦话都是“我又吃到一颗星!”。 天热,睡觉前的冲凉是件非常惬意的事,冲得爽了,有人难免要哼哼两声。于是只有一壁之隔的邻居们每晚便有了一场场的好戏:连绵不绝的是歌手你方唱罢我登场,流行的、民族的、摇滚的、各地的小调,再加上练英语口语的RAP手轮着上;小合唱当然更精彩,不过不是天天有此耳福。有时打坦克散了场子,一群世界大战的将军一起冲进浴室,仿佛还在坦克驾驶室里,高声谈论着战场得失,蒙哥马利与隆美尔在场下再来一轮嘴上对决。那时的水龙头没有莲蓬头,水柱打在身上很是凉爽,打在地面上,深夜里发出啪啪的巨响。睡不着的邻居便节律性地骂起街来,骂走了这一伙,挡不住再来一伙,于是听说老有邻居在两三点的时候拿起“武器”冲到出版社里来砸门,甚至还突破了一个班的门卫的防守,冲将进来,将一位正在忘情高歌“床前明月光”的歌手堵在了浴室里…… 1997年夏天,姜公子三楼的办公室里装上了空调。于是一到下班时间,办公室里就高朋满座,海阔天空,尤其是晚饭时间,人气旺过菜市场。有些人第二天吃饭时,才想到找饭碗,那必定是在姜公子办公室里放着的,自然还没有刷。出版社当时有条非常人性化的规定,如果气象预报气温超过35℃,可以只上半天班,还允许四楼宿舍里的人晚上住在办公室里孵空调。有了这道圣旨,大家自然不会放弃,人手一张凉席往姜公子办公室跑,晚上的卧谈会自然成为一件美事,从交流出版经验到交流相亲心得,谈笑风生,玩笑迭出,于是说得有的人皮笑肉不笑,更有人肉笑皮不笑。记得有一天高温预报,又报要达到历史最高,老早就有人抱着凉席来抢位子。那天晚上,办公室里席子叠着席子躺得满满一地的肉。老范因为没有抢到地方,只好在沙发上坐到半夜,后来等温度差不多了,才艰难地跨过肉山席海,上楼去睡了。 二、K歌、玩电脑 1996年初,徐荣生社长感于青年人的生活贫乏,为大家置办了一套LD和音响,于是乎每到周末,大家便纷纷前来,包括人民社的兄弟姐妹。其间大家大呼小叫,不绝于耳,尤其是唱到极至处,声音嘶裂,犹如杀鸡,惨不忍闻;故而每次活动,大家皆称“杀鸡去”!阿毅、俊俊、小红、涛涛都是当年的中流砥柱,有些人把着话筒就不撒手,一曲接一曲成长为一代“话霸”,也留下了永远的“话把”。后来因为发掘出了表演节目《沙家浜》,又造就了两位常客阿庆嫂和胡司令。 科技出版社的办公现代化理念在上海出版界总是走在前头,1997年后大家都拥有了个人电脑。这些以社为家的人,电脑基本上都放在办公室里,下班以后,除了“杀鸡”的众乐,电脑娱乐的独乐也渐渐成了主流。 顾胖子最先拥有了个人电脑,第一天还郑重地请大家到办公室看了张VCD,以示同喜,并当天就装上了VOODOO游戏,于是楼上又多了点背景音乐——《红色警戒》的枪炮声。对游戏的热爱,常使他彻夜奋战。一天凌晨大约三四点钟,他像鬼魂一样急速飘到楼上,用力把俊俊摇醒,兴奋地大叫:“我过关了!我过关了!” 阿晨的电脑经常放的是抑郁王子姜育桓的歌:经常两首歌办流水席,连续放上一个晚上,那时大家的音箱都是大功率的DIBO,于是从一楼到四楼都能听到“王子”凄楚的歌声:我的梦是陌生的港口,停泊以后就不打算久留……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两首歌是《我可以》和《夕阳》。 叶帅喜好摇滚,为他人解说摇滚总是滔滔不绝。他的电脑中有不少的摇滚资源,从《一无所有》到《赤裸裸》,只恨那时的硬盘不够大。受其影响,姜公子的电脑里没多长时间也多了崔健、田震、郑钧和臧天朔。后来叶帅还发展了不少新“会员”,阿庆嫂就是其中的忠实会员之一。某晚叶帅为阿庆嫂普及摇滚,兴之所至,音量开到最大,不知不觉时间已晚,听到高潮处,门卫老师傅带着邻居老阿姨冲了上来,疯狂砸门…… 涛涛也是个赶时髦的人,自从看大家有了电脑,他也不甘落后,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人说WIN95就是要装95遍,也不知他到底装了多少遍,把装机练得得心应手。终于有一天他的硬盘符没有了,他那写了半年多的历史巨著被他格掉,眼看着就不见了。他急得一蹦从四楼窜到一楼,又从一楼窜到四楼,然后呆呆地坐在黑屏前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悔得头上冒火、脸色铁青、欲哭无泪,见个人就一遍遍像祥林嫂一样诉说他的悲惨遭遇:我真傻、我真傻……突然眼前一亮,姜公子出现了。那时还没有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姜公子只能用自己琢磨出的一系列方法,通过FAT表重建,把他大部分数据恢复了,正巧他的巨著也在其中!涛涛高兴得热泪盈眶,抱着姜公子高叫恩人,差点就要张嘴乱啃! 姜公子是电脑高手,引领着大家互相切磋计算机编辑图书的技术,成为一种时尚。在电脑知识尚不普及的情况下,张凡、俊俊和姜公子、东东等(人称科技社四大公子)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专门为全社同仁培训相关知识,还为出版社解决过不少编辑技术的难题。其实,这些方法的建立,对他来说也曾经历过疯狂、痛苦的过程。95年医学部只有一台386,当时作为宝贝关在三楼女厕所对面的书库里,开明的领导允许他一个人钻在里面,日复一日地琢磨复琢磨……书库里没有空调,温度奇高无比,还经常被蚊子咬得一身是包,而他却用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三、苦并快乐着 那时的生活虽清苦,因为人多热闹,也算是丰富多彩。当时四楼流行一句话:没有发型就没有爱情。在这句话的感召和激励下,又又、俊俊、阿毅等都毅然决然地去烫过发。某天晚上俊俊捂着头回来不愿见人,原来烫发时将额头烫了个泡,老板没敢收他钱! 《科学画报》的青年人是最多的,陆正华老师做主任时,就一直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请一些人到他家去玩,其他部门的年轻人也一道受邀去蹭饭。到王模老师当主任时,看到大家生活清苦,便送了楼上的年轻人一台洗衣机,当时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一到下班时间,装衣服的水桶脸盆队伍往往排得老长老长。这台洗衣机给大家减轻了不少负担,有位青年才俊竟然用它来洗鞋子!还有的时候,洗衣机一开机,洗衣服的人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排在后面的就会满院子找人,见人就质问“是不是你的衣服”。若后面没人排队了,洗衣机就会不辞劳苦毫无怨言地运转到第二天早上。真是将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至。直到2001年10月大家从四楼搬走后,这台全上海质量最过硬的洗衣机才宣布下岗休息。 这就是那时楼上的一群可爱、单纯的人,当时还不成熟,不懂世态炎凉。有些还是刚冲出象牙塔,又走进一个洁净世界稚气未脱的孩子。而今这些人中,有的人已经出国留学,有的人走上了其他的岗位,多数人就像一颗种子扎在科技出版社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他们大多已为人父母,但当年的他(她)们,就是那样的质朴、可爱。偶有几位不知什么原因动过嘴甚至动过手的,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是否能够相逢一笑泯恩仇? 2005年9月,科技出版社乔迁至钦州南路。虽说如今已物是人非,但那些青春的印记,依旧刻在墙上;那些事,那些人,还在心头萦绕。穿过车篷顶上的那棵树,春天是否还是满树金黄?黄昏是否依旧浮动暗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935 次阅读|6 个评论
世界“最大”科技出版社(二)
mapletian 2009-9-27 21:46
之前说咱们的科学出版社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版社,其实我倒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想到这个问题的反而可能是一个门外汉,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的新任董事长柳建尧,之前他的工作经历与出版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一个所谓的外行确一针见血的指出科学出版社存在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衷心地希望新领导的到来能为科学社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其实根据二八理论, 20% 的图书创造 80% 的销量,国内的情况更甚, 19% 的图书品种占据了所有图书销售码洋(就是定价 * 销售数)的 90% (开卷 2008 数据)。我想科技图书应该就是那 80% 的图书中的主力军,但是其销售码洋却仅仅只有 10% 。当然教材是不算在内的,传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一本《大学数学》就能买几个亿。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科技书的受众面窄,对读者的要求也高,甚至有些书,全国会有哪些人会看编辑都能知道个差不多。而科学出版社的主力品种就是这种书,印数少、定价高、读者定位高,也就导致了出书品种多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我想,国外的科技出版社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国外的科技著作更是采取高定价、低印数的策略,往往一本书印一两百册就能盈利,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也就造就了国内科技出版社的盈利模式,多出书,于是出现了世界最大的科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鉴于科技出版社的盈利模式,出书品种一般会比社科或大众出版社多,所以,从出书品种上来说,科学出版社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社。 出版社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盈利是目的,需要持续地增长,但是靠出书品种的增加来获得利润的增加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模式,个人认为:提高单品种的利润率才是王道!
个人分类: 关于出版|4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版专栏(10):传递知识与快乐
热度 1 bookscent 2009-8-16 23:54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 2009 年第十四期) 常有人问起,编辑如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其实,只有当真正的精品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会在感动之余悟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30多年前的德国,一位6岁的男孩从父亲那里得到一本《宇宙》(Kosmos)杂志, 一下子就迷上了,从此对天空和自然产生了兴趣。这位男孩就是Gtz Hoeppe,成年后成为颇有成就的学者,致力于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他还当过4年多编辑,其间完成了一本科普读物《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Why is the sky blue),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今天的父母已经不再害怕孩子问出这个问题,回答它也许只需半页纸的文字。而Gtz Hoeppe竟然写出了300多页。他不仅从科学上解释了这一现象,还从历史、宗教、哲学、艺术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他让我们看到,在简洁的科学解答背后竟然还隐藏着可以无限拓展和发散的脉络,简单的问题带来的可以是无尽的思索。Gtz Hoeppe正是用他的专业精神,从小问题入手,描绘了科学与文化的交融。 如果按照市场标准,这样的书是不该写这么厚的。但作者注入了自己源自孩童时代就有的热情,他的创作是一次一发而不可收的揭秘之旅,读者不会因厚重而厌烦,反而油然而生一种温暖和充实。在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今天,天空的蓝色是多么可贵!这本书以历史回顾为出发点,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反思今天:为什么天空不再是蓝的。他在结束语的最后写道:凝望蓝天也许只是第一步,由此我们了解了大气的脆弱可变。接下来我们还须用心呵护,为了地球我们已知的最好的星球,也为了我们的未来。 另一位德国学者,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的莱因哈德伦内贝格(Reinhard Renneberg)教授,也是在孩童时期就对各种解释世界奇妙现象的书籍感兴趣。他担任过主流报纸的专栏作者,也时常做一些科学讲座,风格幽默 ,很有感染力。他写过好几本书,其中《生物技术初学入门》(Biotechnology for Beginners)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Tom Rapoport称赞为同类书中第一本有娱乐作用的教科书。 这本书从也是从历史的角度娓娓道来,把生物科技的发展做了全景式的介绍。他还特别邀请了被他称为是德国最优秀的生物图表艺术家的Darja Sbier帮助他绘制插图,大量的精美彩图和漫画使这本书成为一本名副其实的图解版入门读物。内容易懂,但又不敷衍了事或浅尝辄止,而是兼具深度,实属可贵。他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的写作训练,只是把读者当着促膝交谈的朋友,把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倾吐出来。2005年底,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已87岁高龄的Frederick Sanger读此书稿后亲手写了一封信件,说这本书让我有重返校园的冲动。 继德文版之后,本书的英文版在Springer出版,中文版也于今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能引进这样的佳作是当编辑的幸运,因为它是无可替代的。Springer公司还将在今年推出它的姊妹篇《生物分析初学入门》(Bioanalytics for Beginners),我们期待着。 上述两本德国人的著作,属于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书类,我们能轻易地找出他们的许多差异,但也一定能够发现相同的地方。可能只有一两条,但一定是一本好书所应具备的素质。 保持原创,做到独一无二,算是一条。极具专业精神,凭借过人的功底和丰厚的资料做透彻深入的探讨,也算是一条。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带着激情在创作,他们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知道一切后顿悟般的喜悦。对这种快乐的追求,是他们投身科学的动力,也自然会感染到读者。就像姜伯驹院士在《七彩数学》丛书序中所说的:这不单是传播知识,也是和年青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激动。 图书并不是纯艺术品,读者也无需什么专业鉴赏能力,只要调动我们最本初的感受,我们就能发现好书,享受好书。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5274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版专栏(9):隧道尽头的光
bookscent 2009-7-10 13:31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三期) 三年前儿子在一家医院做手术,第一次不太成功,不得不在半年后又做了一次。那段时间我们很受打击,儿子被推进手术室前的那种眼神我至今不忘。医院自称做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可达90%,而实际上根本做不到。这家医院拥有数位院士和名医,论著颇丰,但对患者而言,那些所谓的成果似乎并不总能使某一次具体的治疗获益。之后我总在想,为什么那些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药品,总是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像一个试验品,而是受益者。 科学的每一寸进步都让大众看到了新的希望,但要真正造福大众,又总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干细胞研究,它一直是新闻的主角,备受关注,它让很多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性。但是,这一切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生呢? Elsevier公司今年6月出版了《精编干细胞生物学》(Essentials of Stem Cell Biology)的第二版,和前一版只隔了3年,内容却增加了100页,可见进展之快。我注意到它的前面特别加入一节干细胞研究的临床转化。无独有偶,干细胞也登上了6月26日《科学》杂志的封面,专辑导言部分的标题就叫迈向临床(Steps to the Clinic)。 为什么临床二字成了当今干细胞话题的焦点,这莫不是反映了大众的期望。就像上述书中所言:无关乎好奇心,只关乎治愈(Its Not About Curiosity, Its About Cures)。人们最需要的不是学术论文里漂亮的实验结果,而是实用效果。大家想知道,它何时才能在治疗中普及,让更多的病人不在苦苦等待。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含含糊糊。 《科学》杂志总编辑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在《精编干细胞生物学》的前言中写道:就我个人而言,每当听到描述干细胞研究所带来的明确的益处的宣传时,特别是那些将益处与时间表关联起来的宣传,我都会感觉不安。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自干细胞研究的知识终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益处,但这种益处是不可预知的。 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院长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Magnuson医学中心院长的Stephen Schimpff教授编写的《医疗大趋势明日医学》(The Future of Medicine: Megatrends in Medicine)是全球第一本系统介绍未来医疗的通俗读物,出版后很受欢迎,中文版也于最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在讲到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时,也特别指出,干细胞应用于治疗尚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再看看国内给出的权威回答。中国科学院刚刚发布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研究系列报告由18个重要领域的路线图组成,其中的《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里专门有再生医学一章。按照其中的规划,实现干细胞的广泛应用以及实现再生医学在有限范围的临床应用,要等到2021~2030年。看来,我们还要有耐心。 前文提到的那本《精编干细胞生物学》是早些年出版的大型工具书《干细胞手册》的精简版。扮演超人的演员Christopher Reeve当时患有脊髓损伤已经9年,他受邀特别为该书写了患者的倡议一节。他说:我每天早上仍然会从自己完全健健康康的梦中醒来,然后再调整自己回到已经残疾的现实中。他抒发了对干细胞技术解决疾病的渴望,还抨击了当时布什政府阻止干细胞研究的政策。 可能是考虑到内容过时,该书的第二版将这一篇删去了,但以Christopher Reeve为代表的病人们的渴望不会死,就像他写道的:我相信科学家们的研究正有序地进行,更多的资金会投入到这方面来, 隧道那头的光会一天比一天明亮。 类似干细胞这样的许许多多新技术都像是隧道尽头的光,让我们隐隐约约看到光明的前景。我们盯着那个光点,愿它快快变大,成为带来新鲜空气和勃勃生机的出口。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64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版专栏(8):科学表达的形式美
bookscent 2009-6-28 22:43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二期) 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一位教授打出了一张幻灯片,他还没有说话,全场就爆发出一阵掌声。原因很简单:这张荧光染色的显微照片非常清晰、直观,非常漂亮,堪称同类研究中难得的杰作,它的说服力不言而喻。 这让我们领悟到,科学的表达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同时也决定了学术交流的状态和效率。 在从科研学徒成长为科学家的过程中,科学表达是一门无法绕过的学问,它包括了多个层面。最基本的层面是对表达元素的设计。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科学绘图。在过去,手工绘图与绘画几乎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功,常常让一些新手望而生畏。但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时代,计算机、摄录机等技术工具的介入使得科学插图的制作难度降低了,创意空间极大地拓展了。 值得赞叹的是,一些科学绘图已经超越了表达科学内容的单一用途,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它们给读者带来的震撼不亚于一幅传世的画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卯晓岚教授的彩色绘图专著《中国蕈菌》就是这样一部独一无二的大书。其中的1000多幅大型真菌彩绘令人大开眼界。 科学表达形式美的第二个层面是对表达元素的巧妙组装。这往往需要从受众的阅读习惯出发,在出版物或演示文档中采用变化版面、灵活配置图表等方法,让科学内容的表达更加准确高效。这是一个更能让我们发挥创意的方向。 英国人Gregory Petsko和美国人Dagmar Ringe就是两位擅长此举的专家。他们合作编写了一本《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入门》(Proteins Structure and Function),开篇第一句顺序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生物学的真正中心法则就有种高屋建瓴般的透彻,并带出了整本书的表达风格。全书按照模块化的原则编写,每一节以两页纸为单位,恰好在一个视野里,内容涵盖了一个独立的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字、插图、概念和参考文献。这种方式非常便于学习和查阅。 国内的专业著作能够做到让读者轻松阅读的并不多。科学出版社自今年开始推出的《图解版分析技术与实例丛书》算是一种尝试。该系列最新出版的一本是北京化工大学于世林教授的《图解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应用》,全书包括了374幅图和93张表。于教授在前言中说:希望读者能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气氛中,用感官直觉去帮助大脑思维,在较短时间的阅读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分析信息。 科学表达形式美的更深层次则可以触及到学科内在的组织形式上。 本人读研时,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在《科技导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公理化生物学一个有趣的尝试》的文章,提出了按照数理科学的形式重新组织生物学科的观点。当时我特别想让自己深爱的生物学也具备某种理论逻辑结构的表征,而不只是一门描述性的、基于实验和观察、偏于应用的一门科学。尽管从根本上讲,生物学不具有超越于数理方法之上的自己的特殊方法,其理论不具备独立性,但公理化实在是太诱人,我在文中写道:其严整简约的形式,正体现了科学的美学动机。把支配生命现象的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找出来,按照公理、定理和命题的形式进行包装,再将生物学各个门类的相关知识重组后贯穿其中,这就是公理化生物学。 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看似新颖却十分幼稚的想法。但类似的思路我至今认为仍有意义。毕竟,科学表达的条理性让我们享受到了理性之美,投入地去追求一次,总会有所得。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6529 次阅读|4 个评论
出版专栏(6):科研的起点
bookscent 2009-6-3 21:37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十期) 大学三年级时我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在航天飞机上天,月球踩满人的脚印的今天,人们对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疾病、精神的疾病,是怎样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我开始正式选择了这个方向。我时刻都听到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这并不是自作多情,是责任,是需要。 那时的我并没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科研的逃兵。在拿到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我离开了这个圈子,当了一名编辑。然而,早年对科研的感情尚没有彻底熄灭,我转而开始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科技出版与科学研究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这涉及到行业的本质,远不是一句传播知识或者培养人才所能道明的。郎咸平教授曾对电影行业的本质做过这样的描述: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我喜欢这种一针见血式的概括。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论坛上,我提出了我的观点:科技出版业的本质是为科研提供起点和终点。科研工作总是以研读文献为开始,以发表论文和专著为结尾,这一头一尾正体现了科技出版的价值。 文献的影响早在我们步入科研大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的王书荣教授编写过一本仿生学读物《自然的启示》,在上世纪80年代影响很大,据说至少印了6次,发行40多万册,很多人都来找他谈过那本书,还有的说他们是受了那本书的影响才决心学习生物学的。 在步入科研大门之后,通过研读专业文献来制定课题计划几乎是规定动作。文献的海量积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使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表面上看,这为科研选题的滋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我们的视野并没有因此受益。一旦我们想跳出自己狭窄的领域把握全局,就显得力不从心,几乎要迷失在文献中。 由教育部、科技部、科学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四部委联合发起和组织的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及系列图书的出版,就是想给科学问题择其重点理出一份清单,为基础研究打造一个构建起点的脚手架。这一重大项目已推进了两年,开始阶段的诸多争议已渐渐变成对结果的期待。作为阶段性成果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三卷已于近日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三本书均由国内成绩斐然的一线科学家担任编委,收录了三门学科中尚未解决但意义重大的问题若干。其中,数学卷收录难题250个,物理卷收录302个,化学卷收录183个。 这套材料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确立科研目标,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一些编委们也觉得这次只是抛砖引玉。但聪明的读者最该去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一现成的资源。这方面,有人带了个好头。 2008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徐光宪院士在为化学卷所作的序中建议,研究生要先通读该书,再考虑选题。不但研究生要通读,此书还值得研究生导师、高中化学老师、化学研究者们通读。他还介绍了通读的方法:先建立自己的化学知识框架,然后把这180多个课题分类纳入其中,并和当代化学的国际前沿领域做比较分析研究,从而使自己对当代化学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进而启发思维,选择课题方向。 科研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起点和终点就是一个循环。如果我们反过去看,高质量的科学问题既指明了方向也展示了成果。我们又何尝不能把《10000个科学难题》当作是一次历史成果的检阅呢?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5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版专栏(1):个人时代的最后一瞥
bookscent 2009-4-7 13:14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4期) 当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Jocelyn Krebs教授最后一遍审读《基因精要》(Lewin’s Essential Genes)第二版的校样时,她丝毫不敢怠慢。做Benjamin Lewin的接班人,担任第一主编,这绝非易事。在这本书的前面,她和几位新任编者郑重地加上了一句: “Dedication: To Benjamin Lewin, for setting the bar high.” 那位为后人树立了高标准的Benjamin Lewin是集科学家、作者、编辑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创办了Cell杂志,编写的《基因》(Genes)一书任何分子生物学专业人士都无法绕过。从2005年起,这个系列有了篇幅稍小的精编版《基因精要》,其第二版今年3月份即将出炉。从这一版开始,Lewin这个名字将不再出现在作者栏,而是成为书名的一部分。 此时,我的手边也有一份《基因精要》的校样。看着书名页上署名的变化,我不由感慨:学术出版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当年,美国学者L.H.Opie以一己之力编写出名著《心脏生理学》(Heart Physiology: From Cell to Circulation),连其中的100多幅精致的插图都是个人所为。如今这种情况已很难见到,我们只能从带有纪念意义的书名上体味一种后人对前人的认可和传承。 今年1月份,科学出版社推出了《Brock微生物生物学》第11版的中译版。2月份,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了英国皇家药学会的临床用药圣经《马丁代尔(Martindale)药物大典》第35版。在数理化基础学科领域,当我们看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Francis A. Carey和Richard J. Sundberg的经典教材《高等有机化学》(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在时隔7年之后终于又推出了第5版时,难耐欣喜。今年初,该版的影印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从业10余年的编辑,我时常为自己没能策划一部这样的经典之作而心有不甘。但我明白,十年磨一剑的事情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是没有可行性的,我们不太可能再从历史的纵深上去寻找意义,而更多的是在内容的广度和参与者的规模上去体现学术的分量。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科技著作更多的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知名干细胞公司Advanced Cell Technology的首席科学馆Robert Lanza教授在Elsevier出了20种干细胞方面的图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R. Ian Freshney教授在Wiley出了近10种细胞培养方面的图书。如果没有一种高效的团队协作机制,这种多产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无法打造出真正一流的作者,他们的名字恐怕难以如前辈那样成为书名的一部分。 在国内,能延续至今的经典著作少之又少。当初影响很大的复旦大学盛祖嘉先生的《微生物遗传学》时隔10年费尽周折在2007年推出第三版后,已看不到再出新版的希望。梁栋材院士的代表作《X射线晶体学》第二版与第一版隔了15年,将来是否还能推新版也已很难预料。最近的新书中,除了一些有本土特色的研究领域还能看到原创的痕迹,独立完成或者功劳主要归于某一两个个人的作品已经十分罕见了。 科技书中的长寿品种虽然是少数,但它们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营养来源,同时也见证了科研本身的演变和发展,这是科技出版的意义之一。伴随科研的规模化和全球化,学者个人正逐渐成为矩阵中的一个点。也许打造一本著作远没有完成课题任务重要,但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今天,由零碎的论文堆砌起来的线索会不会让人产生些许无根无脉的感觉呢?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489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科技出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层面
夫子 2009-1-13 12:18
科技出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层面 作者:□清华大学教授 刘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时间: 2009-01-12   提倡和发展原创出版,包括科技类图书出版是必然的趋势,是提高文化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需求。   原创出版作为原创,并不仅仅只意味着是形式上,之所以我们强调原创,意味着有价值的东西在于不仅仅是由我们自己所写,而是研究发表出我们自己所想的有创造性、有意味、有思想的可以传承下去的学术观点和思考。真正的创新,意味着对于传统东西的变化。我们的原创出版要有竞争力,它的前提是观念的变化,如果仍然追寻国外的东西,没有我们自己本土化的题目,没有特色的思考和针对性,没有这种观念和变化,它不会有竞争力,也不会做得很好。这需要原创作品的作者也需要出版者观念的根本性变化。   如果学者的思想有迅速地改变,出版者的变化可能需要更大的力度,因为出版者的文化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从科技出版来说,我们要承认现在科技不管在普及的意义上还是在学术的意义上,我们跟国际上确实有差异。正因为有这种差异,我们努力用各种政策的倾斜来弥补这个差距,相信我们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