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安第斯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拉美列国纪行连载(22),万里长龙安第斯山
gaoguanzhong 2019-8-12 15:01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8/12 5 月18日 星期四 万里长龙安第斯山 一早,阿妹就宣布,今天带我们去登基多西郊的皮钦查火山。她说,2005年,新建成一条登山缆车线,叫Teleférico,成为基多人气最旺的新景点。前几天,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因筹办柏林世界杯比赛事宜前来厄瓜多尔,汉诺有幸陪同,忙里偷闲,所选择的唯一旅游项目就是乘缆车登山。今天我们也享受同样的待遇。 山上冷,阿妹让我们带上夹克御寒。火山在市西约10公里的地方。我们乘坐计程车很快就来到了山麓。虽说是山脚下,海拔已达3050米,但由于基多本身海拔就达2800多米,所以并不觉得特别高。 下车后进入等候大厅,游客早已排成长龙,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轮到机会进吊篮。架空的两条钢缆长2500米,是法国技术人员帮助建设的。全封闭的吊篮共坐6人,它吊在钢缆上缓缓上升,我们透过四周的玻璃,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市容和雄浑的山势。8分钟以后,吊篮把我们送到海拔4050米的高处。在这里俯瞰远望,狭长谷地里的基多市容,远处的群山,历历在目。令人想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诗句。 吊篮停车之处,并不是顶峰。但就在这4000多米的高度上,空气已经有些稀薄。佳美感到有点胸闷难受。就留在栏杆附近走一走,歇一歇。 我和阿妹沿着坡道继续上山。这座山峰是皮钦查火山的一个山头,叫卢库皮钦查(Rucu Pichincha),山顶海拔4627米。许多游客背着背包,穿着大头鞋,三三两两,结伴成行,向顶峰进发,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我们毕竟没有锻炼过,爬到海拔4200度米的地方,就有点气喘吁吁,于是转身下山,收兵回营。但这已经是我平生所达到的最高海拔了。 卢库皮钦查其实并不是皮钦查火山的顶峰。皮钦查火山的最高峰还在卢库皮钦查的山后,叫瓜瓜皮钦查(Guagua Pichincha)。海拔高达4794米。这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爆发在1999年,喷出的火山灰弥漫基多全城,搞得基多人灰头土脸,但损失不大,算是万幸。 19 世纪初年,德国地理科学家洪堡来到南美进行科学考察。他曾攀登过厄瓜多尔的许多山峰,包括基多一带所有火山在内。在没有任何现代登山装备的情况下,他尝试攀登厄瓜多尔中部安巴托(Anbato)附近的钦博拉索山。登上了一座高达5881米的山峰,创造了其后30年内无人超过的登山高度世界纪录。今天,我自己亲身试一试,体会到了洪堡当年科学考察的艰难。使我对先贤更加钦慕不已。 从阿根廷的门多萨开始到厄瓜多尔的基多,我们的行程已超过万里,但一直没有超出安第斯山区的范围,即使到沿海,这条山脉也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算一算,我们的南美之旅竟有一半多的时间与安第斯山打交道。在这旅行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来对它的全貌作一个总的介绍,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 把安第斯山脉(la Cordillera de Los Andes)形容成万里长龙,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它北起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加勒比海湾,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长达89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脉。而我们熟知的喜马拉雅山脉长度为2500公里,比较一下,就知道,安第斯山脉的长度是喜马拉雅山的3倍半。但它的高度不及后者,其最高峰阿空加瓜山,也是西半球最高峰,海拔6959米;而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8848米。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的脊梁,大体与太平洋岸平行,一般宽三四百公里。最宽处在南纬20度附近,跨智利玻利维亚两国,约80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腰部的地方最粗。安第斯山脉大部分在海拔3000米以上,山脊部分大多高于5000米。6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山顶终年积雪。 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大陆,南北跨纬度60多度,对南美洲的气候,植被乃至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把一部分本属热带的地区变成了温带,变成了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对此我们在旅行中深有体会。 就说安第斯山脉北段吧。它分布在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三国。地处赤道附近。与之同纬度的亚马孙平原全是热带雨林,又湿又热,虽说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但对人类来说,却是难以生存,甚至难以进入的“绿色地狱”。而安第斯山区却因高度的关系,把气温降了下来,成了温带。大体上说海拔2000米以下为热带亚热带,以上就成为温带,4800米以上则常年积雪。如海拔2800多米的基多虽在赤道线上,却是“永恒的春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海拔2556米,同样四季如春,现已发展为685万人口的大都会。该国其次的两大城市卡利(人口229万)和麦德林(196万)也都分布在安第斯山区。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末端,虽然近海,但海拔仍高达1035米,风和日丽,并不炎热,居民达184万。 安第斯山脉北段在委内瑞拉境内呈东西走向,叫梅里达山脉,主峰玻利瓦尔峰,海拔5007米,为全国最高点。安第斯山脉进入哥伦比亚后转为南北走向,分为西,中,东科迪勒拉山。最高峰突兀于加勒比海边,叫哥伦布峰,海拔5800米。进入厄瓜多尔境内,安第斯山脉收拢为东西科迪勒拉山两支,穿过赤道。两支脉靠的很近,夹出许多山间盆地,最著名的是基多盆地和昆卡盆地。 不仅主要城市,一些交通干道也分布在安第斯山区,如泛美公路即蜿蜒于厄瓜多尔的山地,直到哥伦比亚的麦德林一带。其中从基多到昆卡的一段,长442公里,公路两旁群山屹立,峰峰耸入云端,皓雪覆顶。大多数还是隔一段时间会爆发一次的活火山,因此被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命名为“火山大道”。其中海拔6310米的活火山钦博拉索山不仅是厄瓜多尔的最高峰,也是安第斯山脉北段的第一峰。 再说安第斯山脉中段。它伸展于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北部,中段的最高峰瓦斯卡兰山也是秘鲁的最高峰,海拔6768米。中段安第斯山脉东西两翼是东西科迪勒拉山,中间向南展宽形成宽阔的玻利维亚高原(由于地跨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国,在西语中常简称为Altiplano,意为高原),平均高度3800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平均4500米)及与之相连的帕米尔高原,是世界“第二屋脊”。高原北部的的的喀喀湖,海拔381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航大湖。高原西南部的窄盆地,气候干燥,形成阿塔卡马沙漠。 中段安第斯山脉,是古印第安文化的摇篮,与世界其它文明所不同的是,南美印第安文明发源于高山峻岭之间,而不是在江河流域。这又是因为安第斯山区的高度把按纬度本属热带地区的气温降了下来,使之成为宜人居住,创建古老文明的地方。印第安人最早培育成玉米,作为该文明的物质基础,所以也称为“玉米文明”。 这个地区第一代重要文化称为查文文化,因在秘鲁中北部山区瓦拉斯(Huaráz)附近的查文·德万塔尔遗址(Chavín de Huantár)的考古发现而得名。它还包括莫奇卡文化和纳斯卡文化等,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后6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查文考古遗址海拔3180米,由一组庭院和神庙组成,石碑雕刻众多,表现美洲豹等形象,现已被定为世界遗产。 第二代重要文化称为蒂亚瓦纳科文化,年代在5到10世纪左右,因位于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以西72公里的蒂亚瓦纳科遗址(Tiahuanaco,又叫蒂瓦纳库Tiwanacu)而得名。这里海拔4000米,发现了一些宏伟的石砌建筑,最著名的是太阳门(Puerta del Sol),由一块重量超过100吨的巨石刻成。高3米,宽3.7米,门楣上雕有太阳神像。这里还出土了查文文化遗址中未曾发现的青铜物件,说明印第安人民在金属冶炼方面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遗址2000年被收录为世界遗产。此外,秘鲁的昌昌古城遗址也属于这一文化的范畴。 在安第斯山脉中段地区,有许多著名的印加文化遗址。秘鲁与玻利维亚边境的的的喀喀湖和秘鲁的库斯科城,都曾是印加文明的发源地和文化中心。从12世纪起,秘鲁境内的印加部落发展壮大起来,兼并其他部落,逐渐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印加帝国。在继承早期印第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灿烂的印加文明。当时的印加人已经学会了种植玉米,土豆,向日葵等多种农作物,饲养骆马,羊驼等家畜,还饲养豚鼠,作为重要的肉食品,并掌握了冶炼,制陶,金属加工等技术,他们还用青铜制造器皿和武器,用金银加工装饰品,印加人的建筑技术精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杰出的建筑佳作。他们在山上开辟了层层梯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修筑了道路网。印加大道可与我国古代的驿道及古罗马的著名大道相媲美。一旦中央有命令,每个驿站备有专人负责接力传送,从库斯科到基多,不下两千公里,只需8天即可到达。印加大道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工程极为艰巨。德国地理学家洪堡考察后说:“印加人的道路是历来人类所造成的最有用和最艰巨的工作”。 南纬27度以南的安第斯山,也就是阿塔卡马沙漠以南,为南段安第斯山脉,由平行的两列山脉组成,向南山地逐渐收敛,直至消失在火地岛海岸的波浪之中。南段安第斯山脉地区西部的一列山脉是高度较小的海岸山脉,东面是阿根廷,智利边境上的南安第斯山和巴塔哥尼亚山脉(Cordillera Patagónica)。南美最高峰,海拔6959米的阿空加瓜山就耸立其间。圣地亚哥以东的图蓬加托山,海拔68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圣地亚哥以南,山间多晶莹的湖泊,冰川,森林葱郁,风景像瑞士一般秀丽。南纬41度以南,也就是泛美公路终点蒙特港以南的安第斯山脉,形态比较破碎,这段是南美海岸最曲折的一段,海岸多被深邃的峡湾所切割,沿岸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这一带像北欧挪威沿海的峡湾地形,风光极美。汉诺告诉我,他在智利南部远足旅行过,对当地的美丽景色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安第斯山脉南段,已完全处于温带地区或寒温带,海拔3500米便终年积雪,而热带地区的雪线在4700米以上。冬季七八月时,山区经常大雪封山,甚至会阻断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陆路交通。这次旅行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幸好5月(相当于北半球的11月)初,天气还不太冷,才得以顺利翻山。否则得改坐飞机,那就麻烦了。 智利最南部的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人口13万。它位于南纬53度10分,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大城。在气候良好的时期,平均气温也不过10度左右。它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峰,面临风急浪大的海峡。1519年麦哲伦进行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第二年费尽心力才找到这条沟通两大洋的海峡,率船队通过进入太平洋,为纪念他,此海峡定名为麦哲伦海峡。如今该市成为南极探险的中转站,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察人员和科学家在这里乘船前往南极。 麦哲伦海峡长约600公里,最窄处只有3300米。过了海峡就是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该岛面积4.87万平方公里,由智利阿根廷分占。阿根廷部分的小镇乌斯怀亚(Ushuaia),位于南纬54度47分,人口两万多,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镇。岛上地势崎岖,实际上由安第斯山余脉形成,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山脉最后插入海中,一个个峰尖出水形成无数小岛,其中最南的一个小岛,岬角称为合恩角(Cabo de Hornos),地处南纬55度59分,被视为南美洲的最南端。在此安第斯山脉终于没入与南极洲相隔的德雷克海峡。 安第斯山区不仅是印第安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北部厄瓜多尔的香蕉,哥伦比亚山区的咖啡,质与量都居世界前列。南部智利素有“铜矿之国”的美称,铜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此外,秘鲁的铅锌,玻利维亚的锡,哥伦比亚的金,铂,绿宝石,以及委内瑞拉被安第斯山脉环抱的马拉开波湖区的石油都是居世界前列的宝贵资源。安第斯山脉地区的水力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和南美第三大河奥里诺科河(按流域面积算居第三,长度2100公里)都发源于安第斯山。
个人分类: 世界各地|5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拉美列国纪行连载(8),翻越高山到智利
gaoguanzhong 2019-7-8 15:15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9/7/8 5 月1日 星期一 翻越高山到智利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的脊梁,世界最长的山脉。它北起南美大陆最北端的加勒比海岸,南至这块大陆的最南端火地岛,长达8900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的南段,构成阿根廷和智利的天然疆界。这一段在6,7,8三个月,也就是南半球的冬季,会大雪封山。有时降温提前,五月份过山也很难。幸好老天爷帮忙,这几日天气还不错,阳光普照,天色蔚蓝。我们选定白天乘车翻山,一来在高山上,白天总是比夜间暖和一些,二来也好观赏高山的雄姿和奇景。 这两天天气好,又逢五一节,乘车翻山旅行的人特别多,昨天买预售票时,今日长途大巴士的车票早已售完。我们好不容易买到两张小巴车票,每张50比索,约17美元,也就心满意足了。早上起来看到电视里的天气预报,门多萨17度,智利的圣地亚哥27度,气温都不算低,可是一想到要翻高山,据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要下降6度,那该多冷啊!于是就把我们随身所带的全部衣服找出来,都穿上、套上,以防在山上受冻。 吃过早饭,我们背上行李,来到长途汽车总站(Terminal de mnibus)。门多萨是阿根廷和智利之间交通的要冲,车站也特别大,共有60个月台发车。我们的小巴属于Radiomovil公司,只能坐12位乘客,其中两个是来自英国牛津的大学生。司机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虽然经常跑这条路,还是认真地检查了发动机和其它设备,像出征的战士那样,与调度员郑重握手告别,然后登上司机座,10点20分,汽车缓缓发动,踏上了征途。 起先,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久转入双线道柏油路朝西进发。一排排白杨树从我们身边掠过。不时还能见到柳树和法国梧桐,现在已是温带南美的深秋季节,树叶一片金黄乃至红褐色,景色特别美丽。远处田野里,山坡上一片葡萄园,行行畦畦,整整齐齐。化工厂冒着袅袅青烟,还经过一些油管纵横,井架林立的钻井区。门多萨省是阿根廷的主要石油产区,石化工业很发达。远山都带着白帽子,终年白雪皑皑。北边的那一座,凌空而起,鹤立在群峰之上,就是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山,它也是西半球最高峰,海拔6959米,南边最高的远山叫图蓬加托山,海拔也有6800米。中间最低处,是海拔3834米的库姆布里山口(Po. de la Cumbre),盘山公路就从这里翻过安第斯山。想一想,门多萨海拔才700多米,就知道这条路是多么艰险。然而这条公路是连接阿根廷和智利两国首都的干道,修得很不错,相当于中国的二级公路。除了小汽车,公共汽车外,还有不少满载货物的大卡车行驶,一路畅通无阻。 10 点55分,汽车开始上山了,两边渐渐变成荒草坡,灌木丛。道路蜿蜒曲折,转弯处竖着提醒注意(Atención)的标志牌,司机聚精会神,缓缓行车,九曲十八旋,终于攀上了第一处高坡。这时眼前突然一亮,出现了一个碧绿的山中小湖,阳光下波光粼粼,令人想起我国的白头山天池。两个英国学生大呼,beautiful(美极了)!大家拿出相机来频频拍照,留下这山中美景。看看路边的里程碑标着1091公里,它告诉我们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这里的距离。 接着,汽车又沿着一条河谷行驶,一边是山涧,一边是修路时炸出的红石山崖。山间出现了客栈,餐馆,都是圆木盖的房子。有些地段还能看到生锈的铁轨。过去,两国之间曾铺过铁路,开过火车,因不如公路方便,现在都废弃了。 汽车一直沿着山间河谷前行,道路弯弯曲曲,弯道限制时速只能开40公里。差不多一个钟头过去了,才到了1125公里处的里程碑。这时出现一片开阔的绿洲,土地平旷,杨柳环绕,掩映着几户农家,房前停放着小汽车和拖拉机,俨然一个小小的现代桃花源。 12 点10分,小巴在一个加油站停下来,稍事休息,接着继续朝前开。这时已到海拔3000米的高度,路边都成了光秃秃的红石荒山。在离国界16公里的印加桥(Puente Del Inca)一带,冬天是良好的滑雪场。平时是攀登阿空加瓜山的出发点。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不少背着行囊,穿着大头鞋的登山爱好者。这里我们还见到了边境哨所,由警察值班,据说主要任务是缉查走私。早在1991年,阿根廷与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四个国家组成了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总面积近1300万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是南美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智利尚未加入,所以检查较严。 1229 公里处的里程碑,是我们所见的最后一个阿根廷里程碑。汽车继续盘旋而上,距山顶还很远,这时汽车一拐弯,开进了一条隧道,足足有5公里长。国界就在隧道中间。洞口立着标志,此地海拔3209米,距圣地亚哥167公里。司机告诉我们,这条国际公路隧道是阿根廷和智利两国90年代联合修建的。有了它,汽车就不必翻越海拔3834米的山口,高程一下子降低了600多米,行程缩短了几十公里,给行车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开车也更加安全了。 13 点40分,汽车钻出了隧道,重见蓝天。高高的横幅标语牌上写着“欢迎你,来到智利共和国”。司机提醒我们把手表调一下,因为时差的关系,智利比阿根廷晚一个小时。接着就是过海关,站在那里等待,觉得寒气逼人,幸亏穿得厚,不至于感冒,真是高处不胜寒啊!幸好查看护照,例行检查很快,不一会就过关了。 下山比上山容易多了。下午16 点,也就是阿根廷时间17时,我们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从门多萨到圣地亚哥,行程364公里,用了差不多7个小时。如果在大平原的高速公路上,连3个小时都用不了。 但是与历史上的行路难相比,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1817年,南美解放者圣马丁将军选在夏季一月份,率领5000人组成的安第斯山军,携带260门大炮,分别通过4道相距甚远的隘路前进,翻越安第斯山进军智利。翻山时,有些战士得了高山病,尽管是夏天,部队仍饱受严寒之苦。7300头骡子和1600匹马,死亡达2/3。有一个地方,由于突然小路崩塌,50多个士兵掉进深渊,粉身碎骨。大部队整整用了24天,才全部到达智利。这是多么艰巨的行程啊!直到20世纪人们才修筑了盘山公路,如今又增建隧道,大大改善了行车条件,从此翻山越岭不再难,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历。
个人分类: 世界各地|3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美行——智利
热度 9 xying 2017-6-5 07:54
对喜欢人文或自然风光的旅游者,南美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这次游了阿根廷、巴西和智利南美 ABC 三大国。身历其境听取解说,我完全改观了对其肤浅贫乏的印象。 印象中,美洲大陆除了美国加拿大外都是第三世界。“亚非拉人民要解放”,这个“拉”是拉丁美洲。美国人出外,自称“ American ”,这一般不致混淆。但去了南美,这么说他们就不爽了,“我们也是 American 呀!世界六大洲,美洲是一整块大陆,凭什么把我们分出去?” 他们与美加同样来自欧洲移民,特别是智利和阿根廷,原住民基本消亡,极少黑人, 97% 以上是白人或其混血的后裔。百多年前,他们在文化启蒙,公民意识,军事强大和经济富裕都不输于当年的美国,只是世界大战之后江河日下了。 南美是被比英法德更老牌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抢先发现占领的,当然挑的是更好的地方。在这里的几国有着比北美更丰富的矿产和种植天然资源。同样信奉基督,很早确立了民主共和宪政体制,一二次大战来了更多欧洲的新移民,教育高度发达,人民素质高,具有强烈的公民和现代意识。但这百多年来,社会长期沉浸在左右两翼政府的贪腐和无能中,右派军人独裁和左派民选政府来回更迭,独裁曾被选举推翻,民主也因民怨颠覆。右派军人政权得到美国支持,常常更有效率发展经济构建基础,左派反美仇英走国有化往往更得人心,但在欢呼声中耗尽财富转为均贫。社会在民主宪政体制下左右摇摆,虽未血流成河,但也始终没有共识为长远着想,经济在人们不同诉求的长期抗争中阻塞停滞。百年以降,战乱的欧亚都浴火重生了,他们至今仍穷于应付眼前困境,一切理想皆成虚幻,人人为私民选政府同样腐败。南美的现状像是不合理论的坏数据,被主流政治和经济学遗忘。生活在被主流世界遗忘的人民,用魔幻的文学,热烈的音乐,激情的舞蹈和足球的狂欢来宣泄心中的积郁,只能用文艺体育来发声了。 在拉美各国中, ABC 三国是国力、文化、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強的国家,与南欧诸国相近。智利是这三国中, 现在 是最稳定有规矩少贪腐的国家。智利的国土最为独特,东边是世界最长的安第斯山脉,隔绝成难以逾越的国界,西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在板块挤压下强震不断。夹在这狭长区域纵跨 38 个纬度的智利,北临“世界旱极”阿塔卡玛沙漠,南迫南极,巴塔哥尼亚(Patagonia)高原阴湿多雨强风,从极干到极寒,沙漠火山雨林海岛湖泊雪山冰川海峡美景汇聚变换令人惊叹,还有孤悬在西边大洋神秘的复活节岛。 我们飞到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 Santiago )时,已是第二天的早晨。从十八楼房间的窗户往下看,对面高楼像是普通的民居,阳台上还晒着床单和衣服。 这里极少看到通常大都市中低矮破旧房屋。智利地震不断,当地人 8 级以下都不当回事,高楼建筑能抗 9 级地震。破旧的建筑,也许都被 2010 年 8.8 级的大地震摧毁。智利人口 1 千 8 百多万,圣地亚哥就集中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尽管城市绿化很好,峡谷的地形还是让城市常有雾霾。 到这里的当天,晚餐安排在一个名为“ Como Agua Para Chocolate ”的特色餐馆里。如同所取同名的那个著名小说,小说里的蛋糕让婚礼中所有人感念哭泣,据说这里厨师的用心也能在食物中尝到。南美牛肉、葡萄酒、入味的烹调和智利传统饮料 Pisco Sour ,品尝之后让我对这里的饮食刮目相看。只是智利的晚餐真的很晚, 9 点开饭算是早的,直到快 11 点才结束。 在南美的几个都市都意外看到“华为”和“银联”的广告,名牌大商场里华为手机店与苹果一样的光鲜夺目,瞥见身旁老外玩手机居然也用微信,看来中国的科技产品真的是走出去了。 智利的葡萄酒也颇有名气,我们去酒庄参观时,在游客中看到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她是国内一家厂商代表,智利的几个名牌衣服的布料都是她公司供应的。 在圣地亚哥停两天后,我们飞到南部城市蒙特港( Puerto Montt ),驱车北上玫瑰之城瓦拉斯港( Puerto Varas )。这是个美丽的旅游小镇,静谧地徬着 Llanguihue 湖,天晴时可以看到 Osomo 和 Calbuco 火山的雪顶。 接下一天,我们乘车继续行走在 巴塔哥尼亚 北边的湖区,这是个翻越安第斯山及一串湖泊,充满观光探险的跨国之旅。其间换了四部车坐了三次船,穿过河涧湿地、山中小径、静美湖泊、国境边界,一路美景不断。据说当年切·格瓦拉骑车走过这里,看到人们的贫苦才决心投身革命的。两国的边境站都停着一辆驮着包袱的摩托车,切的图像和介绍文字洋洋洒洒。我们旅行社包了这一程,大家叉着手看风景,由着劳动人民将行李搬上搬下。时代不同了,格瓦拉也成了景点代言人。 船行在静谧的湖上,南极吹来的风雨让湖水清冽彻寒,周边的群山树木墨绿郁蓝。我不禁想若隐居在此修身养性,真是个融天地一体与山水同休的世外之乡。但一想,当寒风呼啸阴雨绵绵时,这又是何等的寂寞。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智利最美的地方是南端与阿根廷相拥的 巴塔哥尼亚 地区,那里汇聚着海岸、高原、冰河、峡湾、湖泊、沙漠、雪山,为徒步旅游榜之首。智利的北边,南美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依基克,在旱极边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居民有四分之一是当年太平天国 2 万 4 千残部东渡的后裔。 140 多年前,他们为智利与秘鲁玻利维亚争夺矿区大战开疆立下大功,这里曾被应许为他们的自治州。但恐于清政府的追捕,这些人放弃自治完全融入为智利公民。只过了百多年,除了部分言辞和习俗外,他们已与当地居民泯然无别了。这次我们没有去这两个地方,留待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个人分类: 随笔|14693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安第斯山可能是未来海啸促发器
杨学祥 2017-3-12 16:02
安第斯山可能是未来海啸促发器 http://www.sgst.cn 2005-10-11 07:57:20 www.chinainfo.gov.cn 科学网2005年1月25日消息 “我希望通过媒体,一定要把这些资料信息传递出去,让政府和有关部门知道,并引起重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曾中指着一叠资料,热切地对记者说。 在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后不久,李曾中就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是在整理父亲李宪之先生的论文资料时,发现了对世界上一些地区存在海啸的预测资料,希望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记者从多方面获悉,李宪之先生是我国近代气象研究和气象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天文、气象、地理、地质、灾害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2001年李宪之先生在京去世。稍作寒暄,李曾中就翻开《寒潮、台风、灾害——庆贺李宪之教授95华诞文集》,一字一句地向记者读到:“地球上的重大问题,不是厄尔尼诺,不是干旱,而是中国的黄河、南美的安第斯山。黄河中游,河面有些地方高于河旁陆面几米,甚至十多米,如遇到地震或强台风,将要发生难以想象的大灾难。河北邢台地区在1996年3月曾发生过地震,河南南部于1975年8月受3号台风影响,发生特大暴雨,冲垮了两个水库,导致了难以估计的重大损失。假如这两次灾害发生在郑州北面的黄河上,将要造成什么样的严重事件?想到这里,怎能不把根治黄河列到21世纪建设的日程上?因此必须早日大量培训一专多能的改造自然的人才。” 李曾中继续读到:“放眼世界,一定要考虑安第斯山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安第斯山有些部分已经被海水侵蚀,成了悬空之势;另一方面,1960年5月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横越太平洋后,还在日本大船渡把一只渔船拥到岸上,并且把一幢民房压塌。从量变到质变,安第斯山在太平洋悬空部分,总有一部分或大或小或早或迟要塌下来,必然引起海啸,给亿万民众带来严重灾难。”李宪之先生在资料中还建议南美太平洋边缘地区应广修堤坝,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世界各国应该积极联合起来,预防世界范围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记者事后就山体滑塌能否引起海啸的问题向北大地质系的一位专家求证,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位专家还告诉记者说,今后我国如果在南海大陆坡地区开采海底可燃冰时,也应该注意因陆坡被掏空引起山体滑塌从而导致海啸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李曾中本人长期从事台风及热带气象学研究,特别是对低纬西风急流与台风形成、越赤道气流对两半球天气气候影响等有独到的分析。李曾中说,世界性的灾害事件时有发生,各国政府部门应该成立国际合作组织,联合防灾;同时,只要全球科学家、政府之间通力合作,是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的。 http://www.sgst.cn/xwdt/shsd/200705/t20070518_115240.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宪之教授的全球重大灾害预警
杨学祥 2017-3-12 15:36
李宪之教授的全球重大灾害预警 警惕黄河流域的地震和台风灾害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国灾害 杨学祥 摘要:在日本专家发出东京大地震预警的时候,中国专家也发出了全球重大灾害预警:重大问题在中国的黄河、南美的安第斯山 。中国不是世界灾害的看客,相反,中国也是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我国北方也将进入洪涝、台风和地震的强烈活动时期。值得关注的是,李宪之教授所指出的河北邢台地区在 1966 年 3 月曾发生过地震,河南南部于 1975 年 8 月受 3 号台风影响,发生特大暴雨,都分别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期间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认真做好拉马德雷冷位相期间的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这是中国专家的责任。 关键词:黄河,南旱北涝,拉马德雷,冷位相,地震,台风 1. 李宪之教授的全球重大灾害预警 在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后不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曾中在整理父亲李宪之先生的论文资料时,发现了对世界上一些地区存在海啸的预测资料。李宪之先生是我国近代气象研究和气象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天文、气象、地理、地质、灾害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 在《寒潮、台风、灾害——庆贺李宪之教授 95 华诞文集》中,已故李宪之教授就做了灾害预警:地球上的重大问题,不是厄尔尼诺,不是干旱,而是中国的黄河、南美的安第斯山。 据李宪之教授的研究,黄河中游,河面有些地方高于河旁陆面几米,甚至十多米,如遇到地震或强台风,将要发生难以想象的大灾难。河北邢台地区在 1966 (原文误写为 1996 年)年 3 月曾发生过地震,河南南部于 1975 年 8 月受 3 号台风影响,发生特大暴雨,冲垮了两个水库,导致了难以估计的重大损失。假如这两次灾害发生在郑州北面的黄河上,将要造成什么样的严重事件?想到这里,怎能不把根治黄河列到 21 世纪建设的日程上?因此必须早日大量培训一专多能的改造自然的人才 。 放眼世界,一定要考虑安第斯山的问题。因为一方面安第斯山有些部分已经被海水侵蚀,成了悬空之势;另一方面, 1960 年 5 月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横越太平洋后,还在日本大船渡把一只渔船拥到岸上,并且把一幢民房压塌。从量变到质变,安第斯山在太平洋悬空部分,总有一部分或大或小或早或迟要塌下来,必然引起海啸,给亿万民众带来严重灾难。”李宪之先生在资料中还建议南美太平洋边缘地区应广修堤坝,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世界各国应该积极联合起来,预防世界范围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 2. 中国南涝北旱与南旱北涝的转换 美国国防部《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 GBN 报告)中关于中国的预测内容,大部分措辞比较模糊,只有一条明确指出了时间和地点,那就是在 2010 年前后,中国南部地区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同时还说,中国现在的 “ 南涝北旱 ” 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 “ 北涝南旱 ” 的降水分布型 。 GBN 报告的结论与 2003 年 3 月31日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的十分类似,其对中国气象情报的重视异乎寻常,值得深入研究。 在 2003 年 3 月31日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以下四个报道代表主要观点。   其一 ,中新网 2003 年 3 月 22 日电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其二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 2003-4-2 )   其三 ,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 2004 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 50 、 60 年代,到 70 年代后期一直到 90 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 20 年比前 20 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 100 到 200 毫米。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 2005 年以后未来的 10 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 600 毫米,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 1000 毫米以上,未来 5 到 10 年将会有所改变   其四 ,近一段时期,有关我国气候将发生根本转折——“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的传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该传闻认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从今年年初始),我国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会向北方推移。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 针对这一说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与一年前漠视赵振国研究员的“北涝南旱”替代“北旱南涝”观点相反, GBN 报告激发了中国科学家重新审视中国气候突变的热情,一些新的 “北涝南旱”替代“北旱南涝”观点相继出台 。然而,一年前的主角赵振国研究员却默默无闻。中国科学家之间的沟通确实很难。同样一个观点,由外国人说出就比由中国人说出更起作用。这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迷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水利部海委水文局在最近课题总结报告中指出,海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 20 世纪 50 年代降水量最多, 90 年代降水最少。课题负责人陈菊英的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将进入一个新的变冷周期。 20 世纪 50 年代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和全球降温期, 90 年代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和全球增温期, 2000 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的冷位相,这意味着全球将进入降温期,海河流域将进入多雨期。中国整体降水规律是, 30 年代、 50 年代和 90 年代降水偏多,洪涝灾害偏重。事实上,中国北方与南方有不同的降水规律,陈菊英等人的研究首次打破整体划分,找到海河流域特殊的降水规律,该规律与拉马德雷周期明显对应,为该地区降水的预测预报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 经过 1950 年以来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至少在海河流域,气候类型已从少雨期向多雨期转变 。在经历了长期的黄河断流之后,预防黄河水灾又进入灾害预防的议事日程。这是李宪之教授“黄河灾害”预警的基础背景。它可能蕴含着历史上黄河灾害的演变规律。 3. 新一轮的强地震和强台风周期 全球气候和强潮汐都有准 60 年周期。太平洋表面海水的冷暖变化影响其上空的高速气流,形成太平洋十年涛动。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使厄尔尼诺强度减弱 。 台风是强灾害天气之一,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强风暴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我国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也是我国影响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李愿军 总结了 1819 年至 1982 年间全球震级 M ≥ 8 级的地震后认为,每当地球自转加快时大震次数减少。而任振球等 的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相对减慢之后厄尔尼诺年发生。李崇银等 指出厄尔尼诺年的台风数偏少。统计分析表明,厄尔尼诺年,我国 7.0 级以上地震活跃,而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减少。地震、台风和厄尔尼诺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太平洋板块节律性运动在岩石、大气和海洋等不同圈层中的表现 。我国东部沿海在厄尔尼诺年台风减弱,在拉尼娜年台风增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现象强烈,近 20 年我国台风活动逐渐增强 。 1897~1912 年为中国及其邻区第一强震幕, 1920-1937 年为第二强震幕, 1946-1957 年为第三强震幕, 1966-1980 年为第四强震幕, 1991-2002 年为第五强震幕 。“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界线 1890 、 1924 、 1946 、 1977 和 2000 年大致处于四个强震幕的边界附近,这绝不是巧合。它说明 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物质运动、重力位变化和角动量交换 与强震密切相关。“冷位相”初期和末期中国大陆的较强地震表明,第五强震幕可能延续到 2008 年。第六强震幕大约在 2020-2040 年。相关预测表明, 2004 (或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海温准两年振荡产生 1 年的误差), 2005 或 200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和强震灾害, 2005 、 2007 、 2013 、 2019-2020 、 2029 年中国有较大洪涝灾害。 第六强震幕大约在 2020~2040 年间发生,并伴有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全球降温、火山活动和异常大震。 在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产生的大洋地壳跷跷板运动使全球有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十次地震为 1976.7.28 唐山 7.8 级地震(死亡 24.2 万人), 1920.12.16 海原 8.5 级地震 ( 死亡 23.4 万人 ) , 1970.1.5 通海 7.7 级地震 ( 死亡 1.56 万人 ) , 1902.8.22 阿图什 8.25 级地震 ( 死亡 1 万余人 ) , 1921.4.12 固原 6.5 级地震 ( 死亡 1 万人 ) , 1933.8.25 迭溪 7.5 级地震 ( 死亡 0.9 万人 ) , 1966.3.7 邢台 6.8 级地震 ( 死亡 0.81 万人 ) , 1950.5.15 墨脱 8.6 级地震 ( 死亡 0.43 万人 ) , 1927.5.22 古浪 8.0 级地震 ( 死亡 0.4 万人 ) , 1975.2.4 海城 7.3 级地震 ( 死亡 0.2 万人 ) 。这十次强地震都发生在五个强震幕内,其中有八次发生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内。冷周期内中国的强震频发值得关注 。特别是 1966.3.7 邢台 6.8 级地震,对黄河已经构成了威胁。 日本地震专家在神户市联合国自然灾害研讨会上正式发出警告,宣称今后数年或不远的将来,东京可能会发生里氏 7-8 级大地震,在地震破坏力上,可与造成 14 万东京居民死亡的 1923 年 9 月 1 日关东大地震相提并论。日本筑波大学地震研究所应东京市自然灾害预防委员会的要求,进行了地震预测性研究,并于 2004 年 12 月公布了研究结果报告,认为东京大地震发生时间不会晚于 2035 年,届时至少会导致 1.3 万名东京人死亡, 80 万所房屋倒塌,最大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 5-10 万人 。 1923 年 9 月 1 日关东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及其邻区第二强震幕( 1920-1937 年),处于拉马德雷 第一周期的“冷位相”( 1890 年 -1924 年)。预测中的 东京大地震发生时间不会晚于 2035 年,最后时限 2035 年分别处于中国及其邻区第六强震幕( 2020-2040 年)和拉马德雷 第三周期的“冷位相”( 2000 年 -2035 年)之内,这不会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中国的地震资料表明,日本专家的预测有极高的发生概率。其中, 2020-2030 年发生的概率最大。较危险的年份是: 2007-2008 、 2011 、 2018-2020 、 2028-2030 年。 1923 年 9 月 1 日关东大地震发生在厄尔尼诺年,上述年份都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其地震机制就是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 4. 结论 在日本专家发出东京大地震预警的时候,中国专家也发出了全球重大灾害预警:重大问题在中国的黄河、南美的安第斯山 。中国不是世界灾害的看客,相反,中国也是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我国北方也将进入洪涝、台风和地震的强烈活动时期。值得关注的是,李宪之教授所指出的河北邢台地区在 1966 年 3 月曾发生过地震,河南南部于 1975 年 8 月受 3 号台风影响,发生特大暴雨,这两个事件都分别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期间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认真做好拉马德雷冷位相期间的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这是中国专家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金武。安第斯山可能是未来海啸促发器。 2005-01-2510:37:19 。科学网 - 国际 - 科学纵横。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1/col46/article.htm1?id=51686 2. 李健。美五角大楼 “ 秘密报告 ” :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http://news.tom.com2004 年 07 月 07 日 00 时 00 分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3. 杨学祥。网络监督:美国国防部关注中国气候突变。 7-10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766 4. 马力。中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 年 03 月 22 日 13:34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3-22/26/285832.html 5. 责任编辑:潆绕。气象专家:中国“南涝北旱”短期内不会改变。问天网( 200304-0207:53 ) http://www.tq121.com.cn/news/article_view.php?article_id=5655 6. 北京未来几年多雨 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 2003-04-03 http://www.3qu.com/beijing/vision/2003040301.htm 7.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8/11 内蒙古商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nmgsb.net/sbnewshtml/3/2003-08-11/20030811174035.html 8. 杨学祥。海河流域降水量的拉马德雷周期。 1-9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734 9.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2004,23(1):28-34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2004,23(4):407-410 11. 王继志 . 近百年来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1991.1-3. 12. 李愿军 . 地球自转速率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 华北地震科学 ,1984,(1):2-3. 13. 任振球 , 张素琴 . 地球自转与厄尔尼诺现象 . 科学通报 ,1985,(6):444-447. 14. 李崇银 . 厄尔尼诺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 科学通报 ,1985,(14):1087-1089. 15. 韦志刚 , 刘晓东 .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我国大震的相关分析 . 高原气象 ,1995,14(2):226-231. 16. 杨学祥。近 20 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将不断增加。 8-23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48 17. 杨学祥,杨冬红。关注拉马德雷期间的台风和拉尼娜事件。 9-22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621 18. 马宗晋 , 杜品仁 .1995,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10,99-102. 19. 杨学祥,杨冬红。关注冷周期的地震记录。 7-21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97 20. 春风。日专家预测 2035 年前东京将发生里氏 7 至 8 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2005 年 01 月 19 日 20:4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5-01-19/20414886023s.shtml 2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http://tieba.baidu.com/f?kz=8824189 李宪之 教授的全球重大灾害预警杨学祥2005-1-26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4892.htm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高安第斯
热度 4 taodeng 2015-2-8 17:44
高高安第斯 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与他参加贝格尔 号 环球航行期间在南美收集到的证据密切相关,这些证据不止来自现生生物,更大量来自古生物化石。与此同时,达尔文还是一位优秀的地质学家,他在那时对南美地质的观察、记录和认识,许多至今都是相当正确、准 确和精确的知识。因此,2014年9月28日至10月3日期间选择在南美的阿根廷召开第四届国际古生物学大 会,而且会议的主题就定为“生命的历史:来自南半球的视点”,自然吸引了全球古生物学家的目光。有900多位同行最终聚集到门多萨,是这个会议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 为了参加这次盛会,我们也不远万里,绕道半个地球,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北京来到西半球和南半球的门多萨。北京的地理对跖点就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南面的潘帕斯草原上,因此当下时节这一带的气温跟北京差不多,虽然一个是春天,一个是秋天。 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绘画者 门多萨是阿根廷的历史名城,是门多萨省的省会,位于以葡萄酒酿造闻名的库约地区的核心地带,所以连旅店的大堂里都摆放着葡萄酒的加工机械作为装饰。城市建在由门多萨河冲积出的平原上,市区的人口只有十多万,因此这里大多数时间都显得安静祥和,交通也不拥挤,但有些时间会堵车,不过我们待了一周也没有判断出规律来。 门多萨的海拔只有700多米,但其西面南北向延伸的高高安第斯山阻断了太平洋湿润空气的东进,使得这里的气候特别干燥。不过,丰富的冰川融水为城市提供了水源,街道两旁都有沟渠引流灌溉行道树,因此城市显得郁郁葱葱。还有很多法国梧桐,形成茂盛的林荫道,我们从旅店去会议中心时总愿在这些树下行走。另一方面,门多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上,活动频繁的库约断裂带穿过了整个城市,使得这个地区历史上地震频繁。1861年的强烈地震曾经完全地毁灭了门多萨,这也许是重生后的这座城市至今不建摩天大楼的原因吧! 门多萨市内的圣马丁将军骑马铜像 安第斯山脉是纵贯整个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南美部分,从门多萨就能望见崔嵬的山势。在构造地质上将安第斯山脉由东向西分为前科迪勒拉山、科迪勒拉前山和科迪勒拉主脉三列。在这次古生物学大会期间安排了野外考察,给与会者提供了了解安第斯山中部地质演化历史的机会,因为这里有该地区最经典的剖面之一,更有意义的是能够看到达尔文早在19世纪描述的化石地点。对安第斯山中部地质现象的认识正是开始于达尔文的考察工作,他在1835年3月29日至4月5日期间的开创性旅程首次描述了横跨安第斯高山的骡道两侧的地质现象。 虽然门多萨市内是晚春的气候,甚至已经感受到初夏的热度,但来开会之前就知道去安第斯山的考察要到达雪线附近,所以已经准备了御寒的衣物,不少同行甚至带了羽绒服。出发的早晨大家都很兴奋,每辆考察车上配备了阿根廷的地质学家做讲解并回答我们的疑问。首先向西北方向行驶,是在山前开阔的草原地带,大约50公里后造山带突然隆起,大家在山脚下车,稍作休息。这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温泉,根据达尔文等人的记述可知,从17世纪开始这里就是大多数旅行者在翻越前科迪勒拉山之前过夜歇脚的地方。这里林木葱茏,据说还有美洲豹活动,当然一般人是很难有幸看见它们的行踪了。 山脚下春天的树林 得益于现在便捷的交通,我们很快就上山了,沿着盘山的砂石道路乘车直奔前科迪勒拉山的极顶而去。之字形的道路开凿在泥盆纪砂岩上,沿着陡峭的山壁仿佛一直向云端延伸。行车路线与通向智利的旧骡道重合,圣马丁将军率领的军队正是沿这条道路在1816年翻越安第斯山向智利进发。靠近山顶是一系列中新世的安山岩体,这些岩石常常含有金矿和铜矿,从印加时代就开始开采。我们在山口的圣马丁将军纪念碑前聆听了他的伟业,远处白雪皑皑的群峰似乎铭记着他的军队艰苦穿越的光荣。 上山途中我们不断见到成群的骆马,它们并不怕人,显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骆马是野生羊驼的中文名 ,可能是依据其骆驼科的属性再加上其英文名称llama的读音来翻译的。不过,这样似是而非的翻译也可能让不了解动物分类的人以为这种动物与马有什么关系,其实骆马属于偶蹄目,与属于奇蹄目的马有很大的差异。骆马是上新世时期骆驼科动物从北美大陆进入南美洲遗留下的后代,它们体型较小,体长1.45-1.6米,体重35-65公斤。骆马的脖子和腿很长,看起来确实与骆驼有相似之处,但并无驼峰。骆马就分布于安第斯山区以及南美南部的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尤其喜欢生活在海拔3500至5750米的高山上。印第安人很早就将骆马驯化成了羊驼,曾经被广泛地用作驮役工具,就像中国农民驾驭小毛驴一样。 骆马警觉地抬头观望 阿根廷的前科迪勒拉山是一个褶皱和推覆带,主要由早古生代的岩石构成。这些岩石由寒武纪和早奥陶世的台地相厚层碳酸盐形成,含有著名的三叶虫小油栉虫( Olenellus ),这是来自劳亚大陆的动物群成员。晚奥陶世到早泥盆世转变为以碎屑岩为代表的磨拉石沉积,与枕状火山岩和蛇绿岩互层。到中生代,三叠纪的裂谷沉积与其下伏的古生代沉积呈角度不整合。 前科迪勒拉山顶的简易公路 我们这次考察中令古生物学家们最兴奋的古生物化石地点到了,达尔文在这里的中三叠世地层内发现了硅化木森林。这些树木化石以直立状态保存,是第一次在南美发现的原地石化森林。当达尔文看见第一根硅化木时,他就不无幽默地写到:“这些雪白的圆柱让我想起,罗得的妻子变成了一根盐柱”。 “罗得的妻子”是《圣经·创世纪》里的故事,这个盐柱位于以色列的所多玛山。圣经上说:“当时,上帝将硫磺与火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当然,达尔文同时也做了正确的科学描述:“我数了52棵树桩,它们突起于地面之上2到5英尺,在地层中几乎垂直挺立,而地层以25°角向西倾斜”。“所有树桩的直径都差不多,变化从1英尺到18英寸,相互之间的距离约1码左右,最长的一个树干在地面之上有7英尺,树根隐藏不见”。他准确地认识到这套沉积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细粒的火山物质,他也思考了造成古植物群被掩埋的原因,现在的解释是一个远处而来的火山碎屑沉积掩埋了森林。 达尔文发现硅化木的纪念碑 达尔文描述的这套地层中有两个层位保存了针叶树和盔籽类植物形成的硅化木,2009年为了纪念达尔文诞生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门多萨市特别在这个化石地点竖立了一块纪念碑。第一个层位中占统治地位的主要为盔籽类植物,也包含针叶树,推算的树干高度可达20-26米。第二个层位主要由针叶树组成,高度达16-20米。对这些硅化木的形态功能、结构参数、生物量和树冠覆盖面积的研究,证明其主要是干旱的常绿亚热带季节性森林。大家不满足于只在纪念碑前听介绍,纷纷登上更高处仔细观察岩石和地层。现在这里完全是稀疏的干旱高山植被,在这个季节仍然枯黄一片。 高山上的仙人球还没有苏醒 越过前科迪勒拉山,考察的车队下降到与科迪勒拉前山之间的乌斯帕亚塔(Uspallata)谷地。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带从谷地通过,在南北方向的延展超过几百公里。我们路过帕拉米洛斯(Paramillos)矿区,据介绍说这是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的印加人银矿,具有几公里长的坑道。在车窗外可以看到由红层和玄武岩流构成的三叠纪裂谷沉积序列,上部覆盖着有机的黑色页岩,它是门多萨南面开发的油田的主要烃源岩。中新世的安第斯推覆体在第三纪沉积物之上叠覆了几次三叠纪火山岩,这个现象可以在乌斯帕亚塔山谷南端见到。 在皮苏塔(Picheuta)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了科迪勒拉晚古生代—三叠纪的流纹岩和花岗岩。我们的午餐就在圣马丁率领安第斯山军越过山脉去解放智利和秘鲁时修建的皮苏塔拱桥旁,清澈的溪水哗哗流淌,还有当地人在溪边垂钓,附近保留着当时的兵工厂和冶炼厂等遗址,但我们没有时间去参观。 岩浆岩系前的皮苏塔拱桥 车队继续往前行驶,现在已经是很好的高等级公路,可以不时见到有铁路线共同延伸,但并没有列车行驶,显然已经废弃了。这条铁路的名字叫安第斯中央穿越线,是一条跨越高海拔崎岖山区的铁路,阿根廷一侧就起于门多萨,在智利一侧止于安第斯城。门多萨曾经因为该铁路的通车而繁荣兴盛,因为这里是从阿根廷到智利的必经之地。这条铁路废弃的原因可能是轨距与两国其他铁路线不同而影响了行车效率和成本,阿根廷和智利两国铁路为宽轨,而安第斯铁路为米轨。此外,这条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由于技术的局限,采用了较多的“之”字形来克服路线的陡峭上坡地段,使得行车里程大大超出了直线距离。 安第斯山中央穿越铁路 雪山越来越近了,在海拔接近3000米时出现了一个叫印加桥的火车小站,虽然没有列车经过,但站上的房屋仍然漆着鲜亮的颜色。火车站后深谷上的印加桥是一座天生桥,形成于晚更新世的末次冰消期,可能是雪崩产生的冰桥。由于有推覆体控制的温泉存在,溢出的硫酸盐和碳酸盐在冰面逐渐凝固,并有内部的生物沉淀作用固结崩塌的沉积物,最终形成现在这座桥。这处温泉的沉积作用非常强烈而快速,所以当地的印第安人将工艺品浸入温泉中,很快就会结出黄色而带有粒状突起的硬壳,成为别具特色的纪念品。 硫酸盐覆盖的印加天生桥 我们就聚集在火车站上,观看印加桥南侧的中生代地层剖面,这是安第斯高峰地带最经典的剖面,最早由达尔文描述。达尔文在印加桥对复杂构造剖面的观察,以及他在这套巨厚地层内与火山岩互层的浅海相沉积中发现的双壳类化石,使他推断出几个地质过程。达尔文讨论了山脉的隆升、海相基底的沉降、科迪勒拉间歇性的侧向生长,以及它们与地震和火山活动的联系,这是对莱伊尔提出的山脉隆升均变论假说的一个重要进展。达尔文能够认识到山脉隆升的间歇性,基于这些前提,他得出结论:安第斯山仍然在继续隆升之中。从整体上看,他的认识早于地槽理论以及现代的褶皱和推覆带前陆迁移假说的观点许多年。 由达尔文首次描述的安第斯高峰剖面 与间歇性地震和火山活动相联系的证据,一部分被达尔文观察到了,一部分来自其他观察者,可以互补地理解与安第斯山隆升相关的过程,成为构造均变论的最好例证之一。很容易理解莱伊尔对达尔文观察所描绘的证据是何等满意了,因为那时与均变论对立的灾变论正甚嚣尘上。实际上,莱伊尔和达尔文这两位科学家之间在英国的地质学会中就已经发展出了亲密的友谊。毫无疑问,达尔文和莱伊尔的观点逐渐被地质学界接受。早期达尔文在持续几年的野外工作中受到的良好训练使他称得上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所以他在对阿根廷和智利之间安第斯山的考察中获得了正确的研究结果,而安第斯山也在他的有关假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扼守山口的印加桥火车站 听介绍才知道,攀登南美最高峰,也是西半球最高峰阿空加瓜山的登山者通常就是将印加桥作为出发的大本营。想着在西藏要看到珠穆朗玛峰所经历的千辛万苦和旅途劳顿,不曾料到阿空加瓜山却是如此便捷就能到达,穿越安第斯山的铁路和公路都从山脚近处通过。阿空加瓜山海拔6967米, “阿空加瓜”在当地印第安人瓦皮族语中是“巨人瞭望台”的意思,与其雪山高峰的地位完全相称。 宏伟的阿空加瓜山南壁 我们顺着登山小道向阿空加瓜山靠近,已能直接接触到冰雪了,温度变得更低,让人禁不住瑟瑟发抖。观察点面对阿空加瓜山宏伟的南壁,这个陡壁由中、晚中新世喷发的火山岩和安山质的角砾岩形成,它们不整合地覆盖于白垩纪陆相和海相沉积之上。阿空加瓜被达尔文解释为一个活火山,因为他当时认为看见了明显的火山灰云,但实际上只是山顶被强风吹起的白色冰粒,阿空加瓜山的最后一次喷发早在890万年之前。 连接阿根廷和智利的山谷通道 我们最后前往邻近阿根廷与智利边界的山口,这里依然屹立着达尔文曾经投宿过的避难所,一些旅行者也描述过在这里躲避暴风雪的艰难困苦。西班牙皇家邮政在1765年建立了这些避难所,以备在冬季翻越安第斯山主脉,因为那个时候西班牙正在与英国人开战,失去了从麦哲伦海峡通往太平洋海岸的安全通道。这座避难所是红砖的拱顶建筑,下面是两米多高的基座,因此我们这次专门带来了金属梯子,让大家进去参观,尤其是在众多的题刻中看是否能发现达尔文当年留下的印记。为什么要建这么高的基座?原来山口冬天的积雪会达到2米的厚度,这样避难所才不至于被掩埋。现在看到的建筑没有门板,只有开放的门洞,但并非是残破的结果,在西班牙殖民时代就是如此。原来,冬天进来避难的人会无法忍受严寒,就把木质的门劈来烧火取暖了,每次重新装上门都是这个结果,所以后来干脆就不装了。 达尔文曾经投宿的避难所 在流传的故事中,当达尔文提出要考察安第斯山时,贝格尔号的舰长菲茨罗伊大吃一惊,问他:“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舰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在高高的安第斯山上,达尔文不仅从化石中发现了山脉隆升的秘密,还看到山脉两侧现生植被的差异,认识到地球和物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此期间地质演变和生物进化的思想已在他的脑海中深深扎根。作为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古生物学的研究者,我们也在对安第斯山的短暂考察中受到了深刻的洗礼,更加深了对达尔文的钦佩与崇敬。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10053 次阅读|7 个评论
重访安第斯山
热度 20 jinsblog 2014-10-11 05:13
在我的心目中,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是我想重返的地方。非常有幸,因为一个会议的机会,我又回到了 安第斯山 。 这个国际会议在阿根廷的门多萨( Mendoza)举行,有一个和中国有关的专题研讨会,我受邀做一个报告,因此有机会重回安第斯山。过去的几次会议,是在悉尼、北京、伦敦这样的大城市举办的。门多萨这个小城市举办这样的会议,多少有点撑。但这里,或者说是南美洲,有它的独特之处,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都有直接关系。你如果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书的导言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有关南美洲的生物和地质。 我没有去仔细翻我过去的博文,但我至少有两篇是提到了南美洲的, 那就是 《 活着就是 为 了要活着 》 和《 飞越安第斯,见到地之角 》。20多年前,我在安第斯山中做过野 外,很幸苦地工作,没有太多心情去记录周围的风土人情,随着时间,往事淡漠了。在前一篇博文记录了当年的一点野外活动点滴和一个真实的故事,可惜那时是胶片相机,条件限制,留下的照片很少。后者是2011年飞越安第斯山去南极,看到了山峰和冰川,很壮观,但没有身临其境的实在感。这次会议期间,有一个会间的地质旅行,但我没有报上名,和一些会议代表,去转了“High Mountain”, 看 阿空加瓜山 一线的安第斯山景色。 太平洋板块的扩张,挤压出来一条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 阿空加瓜山 是 安第斯山的最高峰,也是南美洲大陆上的最高峰,海拔大约 6960米。阿根廷的导游一直都在车上用西班牙语和英语做宣传: 阿空加瓜山 百 分之百属于阿根廷,但有些智利人出的的地图上,把它也划进了智利,这是毫无道理的。这让我感到了一种熟悉。当年到安第斯山跑野外,是在智利境内,山的西边。 两国间的边境线长达五千多公里。 那时智利和阿根廷两国为了国土,关系很僵,我们去的时侯,边境摩擦不断,我们去的很多地方,都有智利军人带着枪跟着。 20年过去了,现在看来两国人民之间心中对那些山地的归属还是耿耿于怀。尽管多是些大山,拿来也没啥用,但谁都不愿放弃属于自己的东西。 阿空加瓜山 是死火山,也有种说法:这样的地质构造中会产金矿。真要有一天那山中挖出了金子,不知道智利、阿根廷会不会打起来。所以我觉得那山里最好不要有黄金。在靠近智利边境,大约 3855米海拔的拉库姆布里隘口,我们停车吃午饭。这里矗立着一座耶稣铸像,面朝阿根廷方向,建于1902年,是阿根廷和智利为纪念和平解放南部巴塔哥尼亚边界争端签订《五月公约》而建的。它的基座上铭刻着:此山将于阿根廷和智利和平破裂时崩溃在大地上。希望两国和平,否则这山塌了,砸着的不止两个国家。 作为南美最高的山峰,想要去征服阿空加瓜山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山脚下有块坟场,导游说那里葬了很多登山死亡者。我对登山者一向是崇敬的。站在阿空加瓜山下的风中,对着墓地为他们默哀,尽管他们和我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问你做这件事、干那个活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如果有用无用的底线,是划在人能活着并繁衍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起点上,那么除了农民,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干的事有用,且不说那些起副作用的事。人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为了有用,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与别的动物本质差别之一。比如说这登山,人冒了生命危险去登顶,有什么用呢?千辛万苦登顶,上面连氧气都很稀薄,但这就是因为我们是人的原因吧。我想珠穆朗玛峰脚下,也会有类似的坟场,而且我希望那里埋下的人,会比这儿多很多,毕竟珠穆朗玛峰有8844.43米高,比 阿空加瓜山 高了近两千米,这可不是个小数。我一生的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登山者,当我意识到它的存在时,我已经过了去折腾登山的年龄。后来一直都在那些不高不低的山中窜,有点憋屈。真要能登顶一次阿空加瓜那样的山,看一眼世界,心中将会是怎样的敞亮。等下辈子吧。 说山的时侯,最好再带点水。这条路上,还可以看到印加桥( Puente del Inca),这是一个天然石桥,横跨在门多萨河上。桥上富含硫的温泉常年流淌,泉华沉淀在石头桥上和周围的岩石岸上,给石头染上好看的色彩。我们去时,桥被拦住,人不能上桥走到对岸,只能在这边隔着门多萨河遥望。好在河很窄,那些富有色彩的泉华沉积看得很清楚。这种泉华沉淀出来的地貌,我在西藏也见到过。印加桥当地居民的一种独特工艺品,就是人用各种材料做成一些杯子、罐子的胚子,然后放到流动的泉水中,让泉华沉淀在上面,最后形成艳黄色的成品,看上去浑然天成。印加桥附近还有一组高大的岩石峰,直立陡峻,当地印第安人称其为“忏悔的人们”,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处山景,可惜我只能在车上路过看一眼,隔着玻璃窗拍了张照。 门多萨出葡萄酒,很多朋友都在酒庄买了酒做礼物带走,我以后再说酒。我因为转两趟飞机,手提行李不托运,这样方便一点,但也没有办法带酒了。尽管在南美的几个机场,我包里的整瓶矿泉水是可以过安检的,这有点让我吃惊,但我不确定酒是否能带上飞机。我从那边带回来唯一的东西,是在印加桥边的小摊上,翻出来的几块大概是玛瑙或玉的石块,花了几美元买下。它们偏冷的颜色蛮漂亮,看上去不会有假。这样的山脉中出这样的石头是很自然的,火山地震,曾经有过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我能从这大山中带走的,就是几粒安静的石子,拿回来搁在书架上,是重返安第斯山的纪念。阿空加瓜山、印加桥、“忏悔的人们”,以及更久远之前,在这山中度过的日子,都在那里静静地躺着。 重游安第斯山,见识到很多自然景观,和新疆天山、昆仑山一带的山景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年我来这儿时,安第斯山是我当时见过最大的山。后来去了西藏,也在天山、昆仑山中转过,大山见多了,现在就没有觉得安第斯山有多大了。我很满足有机会回到那里,在北半球秋天时,感受一下南半球的春天。我最大的发现,是无论什么地方,若干年后再回去,它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地方,感概岁月的流逝,往回走时,一切又都从脚下开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与感悟|8489 次阅读|45 个评论
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藜麦
热度 1 dongfang5513 2014-4-15 10:20
藜麦: 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由于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古代印加人称其为“粮食之母”。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基本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并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但是由于气候、地理、生产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藜麦在原产地产量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由于国际方面强大的需求促使藜麦从安第斯山快速走向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以及一些跨国公司都在积极的寻求新的产地,但是藜麦的种植条件比较苛刻,产地扩展能力有限,藜麦还是供不应求; 中国 的专业农业公司也与南美洲一些藜麦专业公司合作,在国内类似南美洲藜麦生长气候的区域开始种植,相信藜麦在不久的将来会获得百姓的认可。
个人分类: 藜麦|5045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