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情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科学群体诺贝尔的抑郁和悲愤情结
热度 21 Zhanglincn 2013-11-7 12:13
我想对于任何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兴趣,都有过诺贝尔情结,这种心理可以用拿破仑的话直接概况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但有这种情结容易,能不能实现的确是另一回事。有情结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就是要实现自我价值,但能不能搞定的原因却非常复杂,复杂到很多人每年都发出感慨、无语问苍天,而且激发了很多文人骚客不断撰写文章不厌其烦地讨论和预测中国的诺贝尔奖,讨论预测的结果总是:不知道。 诺贝尔奖的最大亮点是要奖给那些由于有巨大创新和发现而改变了人类命运的人,所谓改变人类命运就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比如第一位诺奖达人伦琴先生 X 射线的发现,让我们每一个到医院看病的人都知道要做个 CT 什么的那才叫检查。这样的标准并不奇怪,因为科学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为上帝,所以形式完美而太过上帝的东西即便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是诺奖排斥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学(根本就不设立),最具示范性的是相对论(一般这个不给)。也许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这一点应该算诺奖的缺憾吧,不清楚,但缺憾产生美,不知道谁说的,感觉没道理。 那么接下来要实现诺奖情结的唯一途径就只能是产生巨大的创新和发现,那么怎么产生巨大的创新和发现呢?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东方文化是唯心的不行,有说中国体制是行政主导科学的不行,有说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不行,有说中国科研群体急功近利的不行,反正说什么不行的都有,但就是说不出个靠谱的缘由。 当然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我知道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沉下心来,无忧无虑地搞很长时间,但这还真不是个充分条件,重要的还得有运气,这运气就是:你刚好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到了一个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数学工具有了、测试工具齐了、积累的数据全了)等待突破的课题上了(做高温超导的有木有这情结)。可这个潜力课题谁能告诉你呢?那还是你的运气,有的人是靠导师做了铺垫把你领到这儿来了(如约瑟夫森、穆尔斯堡等等),有的是自己感兴趣被吸引过来了(很多但就是想不出来),有的则是误打误撞给逮着了(比如德布罗意等),有的是跟风跟过来了(欢迎举报),这个很难把握,所以才叫运气。运气是不能当本事使的,更是不能强求的,除非你非常强悍,自己开创了个方向,并稍微解决了这个方向最基本最简单的模型(一般都这样),那即便你解的有错误,那也是大牛。可惜,这种天才自古稍微沾边的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但相对论再另类那也是从经典电动力学大树上长出来的,也不是凭空捏造的。 所以有了运气,并可以无忧无虑潜心搞科研,那这之后就看你的聪明才智了,我想这个时候是个人总会有突破的,因为前面的假设都已经“臆想”出了这个课题是能出“巨大创新和发现”的,并且各个学科已准备充足,就等你按动那个发射按钮,倒数 5 个数,启动就行了。所以只要你努力做,即便脑子稍微不好使,也能通过对一个问题长时间的思考而达到一定深度。 当然以上只是个假设,可我们还是可以偷窥到实现诺贝尔的情结的原因,的确是个复杂和不可控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无忧无虑潜心钻研这个必备条件不可少,而且还可以这么说:所有的课题本身都有意义,只要你不去做研究永动机或推翻能量守恒的傻事(不讨论民科),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你必然会得到科学的升华和洗礼。 所以,罗嗦了半天我发现:无忧无虑潜心钻研这个最重要。那么能不能达到这一点的原因却不复杂,只有两个:一是自己主观不行,二就是客观不让。而客观不让应该在先,因为客观不提供让你无忧无虑的条件,那主观就无法潜心到科研之上,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让科研人员无忧无虑的环境和土壤是诺贝尔奖情结最终得以宣泄的关键。 但目前科研环境中的科研群体的现状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 1 .科研群体中为生存而不能无忧无虑搞科研的有一大批,这类人员大多是青椒类型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靠着科研产出,他们选择课题方向的特点是要肉多,能多块好省出成果 (俗称灌水 ) 的方向 ,没有人敢按自己的兴趣长时间去啃硬骨头,即使想啃的也得忍着,到自己混出来后再说,但好不容易混出来了,年龄却基本过了所谓“诺贝尔奖年龄黄金期”了。对诺奖的表现症状:抑郁。 2 .科研群体中为应付任务考核而不能无忧无虑的搞科研又有一大批。这些人大都有项目,带学生,有职务,有任务,有上面的资金投入,有集体的使命,还带着人才计划,某学者头衔,一大堆会议等着他们去开,一大批人跟着他混,上面无论项目、规划还是任务的一大堆考核也跟着他们,如果他们这些人不迅速出成果,后果是可怕的,是很没有面子的,是很难看的,所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感到时间不够用。对诺奖的表现症状:悲愤。 我们说环境是个软件,是由科学体制和科学政策共同构建的,如果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无忧无虑”潜心搞科研,那么我们说这里没有好的土壤,没有土壤的地方即便能挖来大树植成森林,能搞个样板试验田集中培育,也不能解决能不断“冒出人才”的问题,只有当那个土壤充满自由、活力和营养,那参天大树终将是会成长起来的。 所以结论:中国科研群体的诺贝尔情结是悲愤和抑郁交织在一起的。各位同仁,又到年底了,面对你的成果你该盘点的是你的银子呢还是你的指标,亦或是你的科学,这个我们都心里清楚。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10105 次阅读|43 个评论
澳洲纪行(二十六):一家来自广州的移民的盛情款待
fqng1008 2010-3-8 08:09
昨天,来自广州的李总邀请我们旅游团22人一起参加今天的晚宴。 巴士开了40分钟,到达一家署名XX的中国餐厅。餐厅并不大,但是座无虚席,生意好得不得了。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做粤菜的,各种海鲜应有尽有。侍者把我们带领到里面空着一个包间,装饰简朴,两个大桌子摆在中央。请我们吃饭的是一位76岁的老太太,曾经在广州做过医师,也做过银行的处长。几个儿女移民悉尼,她也退休后移民过来,对于国内来的人非常亲热,一直讲个不停。我们也被她的情绪所感染,大家都沉浸在祖国同胞的亲情之中。 老太太一共4个儿女,大女儿做会计工作,小女儿在悉尼大学中医系做讲师,两个儿子做生意。儿女十分孝顺,孙子辈也很争气,一家火红火红。晚宴后,我们深圳的两个老总到她家拜访,其他人都各有安排。下面图片的站立者是李总和她大女儿,大家还拿他们开了不少玩笑。老太太这么热情,是不是还有一些当年的故事,我们只能猜测了...... 再下面的图片是武汉的刘总夫妇和他们家大女儿的合影,因为只有两张照片,就都留在了这里。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郝平:莫里茨的中国情结( 1999年02月09日)
jlpemail 2009-9-8 10:25
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莫里茨   郝平 莫里茨( Helmut   Moritz )  奥 地利 著名大地测量学家,生于 1933 年 11 月。 1956 年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技 术大学测量工程系。现任奥地利格拉 茨大学教授。 1998 年 6 月 5 日 当选为中 科院外籍院士。   莫里茨提出在希尔伯特空间中误 差理论和统计学结合的一种 最小二 乘推估 ,包括内插和外插。证明了 引力位的二阶度中引力和惯性的可区 分性,并对莫洛琴斯基提出的大地测量边值问题进行了完善和 发展。    1998 年 12 月 18 日 17 时 55 分 。 北京 西苑饭店。   离约定采访时间还有 5 分钟,我们几乎是同时到达大堂西侧 的咖啡厅。    见到你很高兴。 莫里茨教授,这位白发苍苍的绅士热 情地向我伸出了手。    你好! 我几乎同时也伸出了手。   莫里茨出生在奥地利,二战期间,他失去了父亲。他的母 亲是位很普通的人,由于母亲对科学感兴趣,所以她希望唯一 的儿子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受母亲的影响,莫里茨在后来对钢 琴已近痴迷的时候而没有沿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最后他选择了 科学。在他看来,科学是唯一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莫里茨第一次来中国是 1980 年,此后他多次来华并为中国 培养了 5 名博士研究生。谈到他们,莫里茨说: 这 5 名学生都 非常聪明、勤劳,我的同事也很喜欢他们。我最引以为自豪的 是 1979 年 1981 年期间我带过的一名姓陈的学生,他后来成为 中国国家测绘局局长。   在中国的城市里,莫里茨最喜欢武汉。这或许跟他兼任武 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教授有关,他与该大学的一些教授在学术 上有着广泛的交流,并且成了很好的朋友。著名测绘专家王之 卓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莫里茨这次来华,据他讲,主要原因 之一就是为了参加王老 90 岁寿辰研讨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 为了接受中国科学院颁发第三批外籍院士证书的仪式。    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一位。因为我是奥地利唯一一个当 选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奥地利人。整个 欧洲 只有 3 人,另外两个是 法国 的利翁斯和 英国 的辛克维奇。 谈及此次当选,莫里茨说, 由于主要是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自 1970 年以来,莫里茨先后 当选为 芬兰 、 意大利 、奥地利、 瑞典 、 波兰 等国家的院士。    我很喜欢中国,也同样喜欢与中国科学家合作。 莫里 茨与中国的合作主要在大地测量领域里的理论研究、计算机编 程、数据计算等方面。   和大多数外国人一样,莫里茨也喜欢中国菜。 不仅在中 国,在奥地利的家里,我也吃中国菜。甚至在 非洲 一些国家, 我也常去当地的中国餐馆。 中国画和工艺品也深深吸引着这 位来自欧洲的学者。多次来中国,莫里茨总要买一些纪念品带 回去,以至于他家里几乎成了 中国博物馆 。 家人和朋友 每次在我临行前再三告诫不要再买了,可我总是忍不住,还是 要买。 说到这,他忍不住笑了,笑得非常灿烂。   因为莫里茨第二天要飞回奥地利,我说: 文章发表后, 我寄报纸给你。    太好了!你是第一个采访我的中国记者,很高兴和你进 行今天的谈话。我回去后会让我的中国学生翻译给我的。 他 高兴得像个孩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999 年02 月09 日 第3 版 ) 附录 奥地利大地测量学家莫里茨 莫里茨 (Helmut Moritz)1956 年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测量工程系, 1959 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62 - 1964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副研究员。 1964 - 1971 年任德国柏林技术大学教授。 1971 年至今,任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教授。 1988 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莫里茨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有五个方面:⑴ 1967 年提出了在希尔伯特空间中误差理论和统计学相结合的一种最小二乘推估,包括了内插和外插。后又将这一理论发展为物理大地测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推估技术。⑵对莫洛琴斯基提出的大地测量边值问题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在解析连续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上述边值问题的一种级数解,使边值理论发展成简明使用的大地测量计算技术,而又保持数学上的严格性。⑶ 1967 年证明了引力位的二阶梯度中引力和惯性的可区分性。 1972 年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在引力位一阶梯度中区分两个量。⑷提出一种统一性理论,即对于弹性地幔、液核的地球模型、地球的各种自转运动用统一的理论或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对大地动力学中的重要现象提供了良好的研究途径。⑸总结发展了自克莱饶( Clairut )以来的关于地球作为平衡体的理论,将这些理论在二次扁率量级上相互协调和统一起来,它对卫星轨道振动的地球物理解释是重要的。此外,对地壳均衡学说的现代发展也做出了贡献。由于他对科学的重要贡献,自 1970 年以来,先后当选为芬兰、意大利、瑞典、波兰等 9 个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莫里茨教授对中国怀有亲切的感情,多次访华讲学并为我国培养了 5 名博士研究生,兼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1998 年 6 月 5 日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信息来源:测绘者交流平台 http://www.CehuiHR.com 原文链接: http://www.cehuihr.com/redirect.php?tid=2889goto=lastpostsid=FbNvFn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4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结与中国情结
biozhang 2009-1-14 11:07
张星元:中国结与中国情结 快要过农历新年了,家里总要有些喜气吧,买两个大红中国结挂挂。以前没有买过,今天既然要买,自然要关注一下。 超市展出的中国结虽说五花百门,变化万千,如果把它们归纳一下,不外乎一个红色的结的集合,每一个中国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或两根线编结而成。 中国结,可以还原成:2D平面上的一条红线(文化),3D空间中的一对并行线(DNA双股链)。中国结是具体的。 中国结,正在发育成中国情结。中国情结,似乎看不见摸不着,有点抽象,然而是中国科学家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结的中国情结体现在文化与遗传两个方面,或许可以概括为: 中国文化,一脉相承;追求真理,始终如一。炎黄子孙,与时俱进;阴阳和谐,相辅相成。
个人分类: 接力棒|3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