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环境信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环保组织向河北43个县申请环境信息公开 八成拒绝
redtree 2015-1-24 17:06
环保组织向河北43个县申请环境信息公开 八成拒绝 作者:栾红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5/1/24 13:07:26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环保法从本月初开始实施,新的法规设定了更高的环境违法成本,更细的信息公开要求,因此被称为“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落地不到一个月,河北衡水武邑县环保局就因为拒绝环境信息公开,被民间环保组织----法树信息咨询中心告上了法庭。 武邑县的情况并不是个案,民间环保组织申请环境信息公开,屡次遭到地方环保部门的拒绝。究竟,环保部门该不该公开环境信息?公众申请信息公开究竟为什么这么难? 新环保法刚落地,河北省衡水武邑县环保局就被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拒绝公开环境信息”。原告方是民间环保组织法树信息咨询中心,该中心的干事胡雨苗说,他们去年九月份就向武邑县环保局发出了《信息公开申请书》,申请公开三项内容。 胡雨苗:一、本辖区内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二、确定重点排污单位的程序和法律依据;三、2012-2014年期间对重点排污单位的行政处罚情况。 此案近日在武邑县法院开庭审理,没有当庭宣判。法树信息咨询中心代理律师底江欣说,庭审中,武邑县环保局以原告不在当地生活、工作,不能证明申请公开信息与自身相关性为由,拒绝公开信息。 底江欣:他(环保局)说,你们没有在武邑县居住,也没有证明你的身份证是科学家。但是,不说法律法条,就是说作为一个志愿者或者一个公民,环境不是说我在石家庄这一块就好。这是大环境,是一个循环的,(环保部门)这样提要求是不合理的,也没有法律依据。 而底江欣认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法树信息咨询中心根据自身科研的需要,有权向环保局申请获取相关信息。记者昨天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武邑县环保局,均没有得到答复。 事实上,武邑县并不是个案。法树信息咨询中心向河北省43个县申请公开环境信息,八成以上都沉默或直接拒绝。 底江欣:在法定时间内公开或者说明理由且理由公开全面的只有一个县达到了。虽在法定时间内公开或说明理由但公开不全面且没有说明理由,或虽然说明理由但理由不充分,只有6个县。 根据法树向中国之声发来的报告显示,环保部门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属于什么单位”、“你们申请信息公开有什么目的?”。 记者昨天在没有答复的县中挑选了十几个县,拨打了当地环保部门的电话,询问关于此事的进展,一些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此事,需花费时间查询,下周一才有答复。其中,石家庄新乐市环保局说没有收到申请书。保定市清苑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说,市环保局网站上已公开了国控名单。 工作人员:据我了解,信息公开这块儿,还有一些涉及到重点企业的,国控企业的,这个公开不分等级,在哪里公开都行了。市网站里边都公开了,县里边也没有单独的网站。 邯郸市永年县环保局则表示,永年县非常重视环保组织的申请,为节约开支,早已在网站上公开了此申请所需要的信息,并联系了环保组织。那么按照规定,环保部门该不该答复?永年县环保局法规科科长葛建坤表示,他们认为应该公开。 葛建坤:发到网上,截止到目前,他也没有跟我联系到,我也不知道他干什么的,但是当时我们也有这个想法,就是说你不是利害关系相对人,你不是永年人,但是我们查了相关的信息条例,没有说你不是永年的或者不是河北的就不能申请,所以说我们就给人家答复了。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根据新环保法,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申请,并不受所谓的“在当地生活,证明与科研有关”等理由限制。 常纪文:环保法设立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制度,特别是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保证公众利益的,并不是保护私人侵害个别当事人的利益的,所以,对于公众的环境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社会环境组织是可以要求申请信息公开的。 具体到河北省,常纪文参与起草的《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也于本月1号起生效,按照该条例的规定,社会公众有权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并且没有限制为利益关系人。如违反该条例,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按照法律的规定,应该公开的信息,为什么河北省43个县表现不一?新环保法实施之后,为什么公众申请环境信息公开还是这么难? 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中心副主任马勇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中华环保联合会正在准备一起环境公益诉讼。为了搜集证据,他们急需江西九江市都昌县林业局公开,《华能蒋公岭风电场工程项目》所选厂址的树木采伐许可证信息。遭到林业局拒绝后,本月15号,他们提起诉讼,但都昌县法院既不接受其面交材料,也不下达不受理裁定。马勇只好通过邮寄的方式再次向法院寄送材料,只有这样,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县法院一周内不立案,他就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诉讼。 马勇:应该说,过去这些年惯性的思维,可能一时半会不会有质的变化,还需要我们推进。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推,如果不推进就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常纪文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新环保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法院都没有做好准备。 常纪文:新环保法实施,无论是环保部门还是法院,都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地方政府和地方环保部门对公众提起公益诉讼、申请信息公开是非常抵触的,而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中央部署之下,对立法进行修改的产物。很多地方政府还没有做好准备。 在马勇看来,与其他职能部门相比,知情权是环境信息公开的基础条件,如果知情权都得不到保障,监督和参与就失去了前提。新环保法的要求真正落地还需要时间。 马勇:从一些相关的行政部门拿到的信息,对环保组织去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非常有用的,也从一定的程度上,能减轻环保组织搜集证据的一些压力,减轻在这个诉讼当中的一些支出,相对来讲,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保障性的条件。知情权如果得不到保障的话,后面的这个监督权和参与权就失去了一个存在的基础。(记者栾红)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说灰霾 - 3:创新就在脚下
热度 7 Talky 2013-9-30 12:19
新说灰霾 - 3 :创新就在脚下 这篇博文早就想写,本想要自己先做一点结果出来,再向网友展示,特别是向年轻人建议开展一些研究。但力不从心,搁置了。看来只能提供一些想法了。 一年一度(?)科学网上又在讨论“创新”;与此同时,北京看来又进入了灰霾或雾霾的多发时段。 科学网关于创新的讨论有涉及诺贝尔奖、原创性、“跟 - 追 - 超”,先要知道,才能“创新”等等。但我觉得,想要解决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创新了。自己觉得是在做,就有意义。是非功过,让各方去评述吧,有什么关系呢。 想写的这篇博文,目标是中国政府和纳税者,花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建立和运行了数目众多的空气质量监测点。 6 个污染物( PM10 和 PM2.5 算两种),每小时报告一次,这样密集的公开报告,不仅中国以前从来没有,而且世界上,可能比较美国的 IMPROVE (见脚注)研究计划更进一步!今天新闻说, 10 月 1 日开始,又有 40 个城市 172 个监测站要开始运行和报告数据。日积月累,这样的“大数据”,怎样分析和利用,是应当加以重视的。我因此写过三篇博文以 上 海 、 广州 和 北京 为例,说明初步想法。之后又每日跟踪监测和气象数据,写了一些博文。希望引起注意:不仅是地面气象数据,而且有混合层厚度,结合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希望能解释污染的形成和来源(传输过程),以及预报。 空气污染的预报主要分为传输模式和统计模式两类。传输模型“科学性”原则上最强,要求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数据,网格化的地理地形地貌、地面和高空气象数据,结合大气流动和扩散、大气化学模型,因此指望获得污染源和污染分布的详细结果。但是,客观情况下却困难重重。例如,污染源数据不仅欠缺而且问题百出,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模型也问题多多,计算量又浩大。 统计模型是目前各地预报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但基本上应用传统的方法,如多元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远没有充分应用目前能够得到的信息。 杂想: 1、 通常一个监测点,或者全市平均,可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因此预测最近未来的污染浓度。但现在北京有 35 个站,怎样利用数据进行站和站之间,污染物之间相关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还要加上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 2、 创新能上天入海 当 然好,但也不应当忽视每日每时身边出现的创新机会。创新 也 可以始于脚下:例如中国“雾霾”和 对 PM2.5 的认识、监测、分析和治理,是前所未有,应当也是创新了。 3、 关于北京雾霾,有说是伦敦烟雾到了北京。然而 在伦敦烟雾 50 年纪念中 伦敦人 回忆 说,那时曾经严重到棺材铺脱销,鲜花店卖空。然而北京严重雾霾时,有没有发生急救车呼啸?也有说光化学烟雾是主凶,但曾经多次经历洛杉矶烟雾的美国专家说没有感觉中国“雾霾”对眼睛有严重刺激。 2013 年夏天环境监测证实烈日下臭氧屡屡超标,但 PM2.5 浓度却不十分高企; 再有说是沙尘暴的影响,但雾霾时并没有飞沙走石,春天却观察到“ 沙尘暴 驱 散‘雾霾’ ”。北京朋友还发现:北风可以一扫雾霾,在树叶和地面上可以不见雾霾“沉积”的现象。这种“去无踪”说明雾霾主要是能见度损伤的本质。在解释雾霾可能是伦敦烟雾、光化学烟雾和沙尘暴的混合物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想想:雾霾其实是一种新形式的空气污染?空气污染虽然不是好事,但发现、研究、分析和控制一种新形式的空气污染,应当也是一种科技创新吧? 注: 美国的 IMPROVE ( 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 )项目研究 PM2.5 对能见度的影响,是 1985 年开始的,在全国布设了几百个监测点,测定 PM2.5 浓度和能见度,至今还在运行和报告成果。 IMPROVE 最靠近中国正在重视和研究的灰霾或雾霾问题。
个人分类: 灰霾|6148 次阅读|26 个评论
PM2.5监测和环境信息-3:北京近日严重PM2.5污染
热度 1 Talky 2012-10-29 00:15
PM2.5 监测和环境信息 -3 :北京近日严重 PM2.5 污染 本文企图说明,PM2.5监测和报告正逐步在多个城市和地区开展,应当充分利用资源,让数据说话。例如,北京近期两次PM2.5高浓度污染,严重程度显然超过上海和广州;其和时空相关的发生发展,隐含了PM2.5和灰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同时隐含了污染物的来源和输送途径。。。。 北京市自 9 月底开始发布 PM2.5 监测数据,最近跟踪赶上两次较严重的污染过程。网上说有 35 个监测站数据,但只找到了 29 个,实际有数据的是 28 个(门头沟监测站没有数据)。此外,海淀北区新区监测站在 10 月 25 日下午 3 点以后多个监测结果不正常。每个监测站每次可查阅两个数据:最近 24 小时平均浓度和一小时监测值。 笔者从 10 月 19 日下午开始,根据污染状况下载了部分数据,利用各站最近 24 小时平均浓度值(滑动平均),作图 1 , PM2.5 浓度单位为微克 / 立方米。监测站位置见图 2 。两图中,以不同颜色画曲线,代表 PM2.5 可能的输送方向和监测站侧重的性质。例如, 3 个黑色站为交通要道监测站; 3 个蓝色站是南面的边界站; 4 个站(房山良乡、大兴黄村、亦庄开发和通州新城)介于南边界和中心城区,按其浓度状况施以棕色、紫色和青色;棕色为中心城区各站(道路交通站为黑色);昌平、顺义、平各为青色,在北边界和中心城区之间;其他北部监测站都用绿色。 下图有变形,如果要看清,请从相册中下载。 图1 北京市PM2.5监测数据,28个监测站,最近24小时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图2:监测站位分布,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污染程度,黑色三个站位针对道路交通 (本文29日凌晨发表, 30日晨根据网友意见, 换了一张图, 加上了 对传输方向的猜想: 主要来自南偏东方向 , 此外, 十分怀疑在大兴黄村和亦庄开发区到南边界, 即京南榆垡及京东南永乐店之间, 有重要污染源 ) 初步猜测: 1. 自 10 月 19 日至 28 日,北京市经历了两次严重污染过程,污染物浓度变化惊心动魄!第一次是 20 日清晨至 21 日;第二次是 10 月 25 日傍晚至 10 月 27 日午后。 2. 10 月 20~21 日污染过程按污染程度,空间分三个组(区):浓度最高为大兴黄村、亦庄开发、南三环和东四环;浓度最低是海淀、昌平、顺义和平谷,以及以北各站;中间则为中心城区各站。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交通站点的西直门北大街浓度尚在中间范围。 3. 10 月 25~27 日污染过程中,上次污染各站按浓度程度分布的情况类似,变化为: - 西直门北大街浓度也进入最高区; - 东侧的朝阳奥体中心和农展馆污染浓度较早下降; - 但东侧怀柔、密云、平谷、京东南永乐店等浓度下降略晚。 - 除交通站点外,高浓度区在南边界和中心城区之间,偏东,如大兴黄村和亦庄开发区附近范围。 - 。。。 参考气象数据: 参考小时浓度图(10月30日晨插入)
个人分类: 灰霾|9553 次阅读|7 个评论
PM2.5监测和环境信息-2:以广州近期PM2.5严重污染为例
热度 1 Talky 2012-10-17 00:11
PM2.5 监测和环境信息 -2 :以广州近期 PM2.5 严重污染为例 今天读到广州市 10 月以来,多日发生 PM2.5 严重污染,同时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报道,于是上网收集了一些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发现一些问题如下: 1、 附图表明,自 10 月 1 日到 16 日, 10 个监测站的 PM10 、 NO2 和 SO2 的 AQI 数据日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 PM2.5 是试验性监测,网上没有过往数据,所以不能作类似曲线图): - 10 个站 PM10~AQI 日变化相关性很好,从 10 月 1 日开始上升,污染程度几乎单边上升到 14 日,然后开始下降;期间 10 月 4 日、 10 月 9 日和 10 月 13~14 日有三个较小的峰值 - NO2~AQI 日变化也有一些相关性, 10 月 4 日和 10 月 12~13 日两次峰值相当高; - 但 SO2-AQI 日变化相关性较差。 2、 根据今天( 10 月 16 日) PM2.5 和 PM10 各监测站的逐时记录,各站测得 PM2.5 浓度和 PM10 浓度变化之间相关性很好, PM2.5 浓度和 PM10 浓度之比平均为 90% ,很高。(上海各站测得PM2.5和PM10浓度之比平均约75%)。有些站点有记录 PM2.5 浓度大于 PM10 浓度的情况,不应当发生,可以认为PM2.5的监测技术尚在成熟过程中。 本文企图进一步说明,既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 PM2.5 监测(广州准备扩展到28个站?)( PM10 、 SO2 和 NO2 监测也是),应加强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发掘其中的信息。例如,怎样解释各监测站之间 PM10 监测结果的高度相关性(其中广州数据接近 90% 为 PM2.5 )?如果获得 O3 数据,是否可以分析和 NO2 相关,以及和 PM2.5 相关的情况?各站 SO2 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什么较差?如果还有较详细的气象数据呢?加上这些监测站位的地理分布,怎样分析? 让数据说话,充分利用可以获得的资源! 数据来源: http://210.72.1.216:8080/gzaqi/ http://www.gzepb.gov.cn/comm/apidate.asp
个人分类: 灰霾|4978 次阅读|10 个评论
PM2.5监测和环境信息
Talky 2012-10-13 00:36
PM2.5 监测和环境信息 上海、广州、江苏、北京等地陆续开展了 PM2.5 的试验性监测和结果报告。三大城市监测站点数量不少:上海 10 个,广州 10 个,北京 35 个,而且发布每小时和 24 小时平均浓度。因此告知社会大众 PM2.5 的污染状况, 警示在污染严重时,应当采取避免危害的适当措施。 然而在多个站位上每小时的监测工作,日积月累将形成重要数据库,怎样利用这些数据,以获得新的信息呢?这里以上海市监测数据为例,说明一些问题。希望引起环境监测部门和相关研究人士注意,环境监测数据的加工和分析,有利于污染控制工作的实施,也有利于环境信息的充分利用。 自 7 月中旬开始,除特殊情况外,笔者每天下载了上海市环境监测站报告的 PM2.5 监测数据和图形。企图和已经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 企图通过各测站数据的相关分析,探讨设立多个测站的必要性。 因为 PM2.5 细小,容易混合,而且二次颗粒物的比例相当高,除交通繁忙的道路边外,商住区和公园等不同周边环境的测点结果未必有很大不同。关于 PM2.5 ,有可能通过较少测站的工作,就能获得全市的代表性数据。 上图展示的是 2012 年 7 月 15 日的监测状况,各测站之间曲线相似性比较高。但这项工作没有完成,原因是( 1 )监测数据少,不足以因此获得统计依据;( 2 )得到的不过是这些图形,要变换为数据,过分费时费力。(在图上套画一个网格,可以逐点估计数值,工作量浩大,但存在误差) 2. 发现从 6 月下旬开始监测以来,上海市空气质量多处于优良水平。 追踪到了两次污染比较严重的时段: 9 月 18~21 日和 10 月 5~6 日。三个半月约 110 天,几乎 1/3 年,只有不到 10 天的较严重污染,而且第二次明显来源于外地,可以认为,上海市在执行空气污染控制方面工作卓有成效,各大企业严格遵守了应当的环保任务和规定。 3 追踪到的两次污染事件属于不同类型: 两图说明: (1) SO2 浓度都较低, 10 月的那张大部分时间都低于 40 微克 / 立方米; (2) PM10 和 PM2.5 浓度变化相关性很强, PM2.5 在 PM10 中占的份额在 75% 左右(平均) (3) NO2 浓度变化和颗粒物浓度变化在第一张图中展现了相关性,可以猜测,当时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本地和附近地区的输送过程,还可能遭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但第二张图中,在严重污染发生时,几乎没有相关性。环保部门曾解释说十月长假里的这次严重污染来自于北方输送,应当是可信的。 4. 比较不同站位监测浓度变化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4.1 10 月 5-6 日 下图展示了 10 月 5~6 日发生较严重污染时,上海市 10 个 PM2.5 监测站测得的浓度级别时间变化序列。标出的数字只代表次序,但不代表相等的时间间隔,晚上就没有进行记录。 8 个监测站在市区(外环线内),最左边的那个是青浦淀山湖,被隐没在浓度数字下面;最右边那个是浦东川沙监测站。颜色表示污染等级:黄(良)、棕(轻度污染)、红棕(中度污染)、紫(重度污染)。这个时间序列说明,污染物是从正北方向进入上海,先污染杨浦、虹口和普陀( 10/5-2 ),然后向南向横向扩展;先后转为棕色、红棕及至紫色,然后依次复原。 该图相当明显地表明,此次严重颗粒物污染来自外地,输送方向是正北,持续时间约为两天,和上面第二张曲线图吻合。 4.2 9 月 18~21 日 至于 9 月 18~21 日的污染事件,情况有相当大的差别。虽然因为没有下载类似图形,无法直接比较,但根据各个监测站同期监测数据比较,青浦淀山湖站测得 PM2.5 浓度大部分情况下超过其他监测点数值,可见该次污染事件和本地污染源、西侧邻近地区输送和不利的气象条件相关。 5. PM2.5 监测和分析怎样和环境信息的联系 当前似乎有一个倾向,讲到“环境信息学”或“环境信息系统”,常常就会想到 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且是 ArcGIS 一类的商业 GIS 软件,研究工作常是“基于 GIS… 环境信息 … ”。环境数据和信息具有地理属性,因此 GIS 是重要的显示和空间分析工具。但环境信息的非空间属性部分更加丰富重要。例如这些 PM2.5 的监测数据,一个站自身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各个站之间的相关分析,同时考虑时空变化的相关分析等;不同污染物监测数据变化的相互关系;污染物浓度变化和气象数据变化的关系;上述数据和区域外污染源及污染数据的关系等。这些分析可以产生更多信息,有利于我们理解污染的发生发展和来源,因此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 。。。。
个人分类: 灰霾|5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信息经验之二:地图程序
热度 2 Talky 2012-5-26 21:28
环境信息经验之二:地图程序
环境信息经验之二:地图程序 讲的是一些不太成功的经验,目的是激励年轻人:有激情也要有耐力,因为程序要一句一句地写,但风险和机会并存。 这里提供一个地图 C++ 源程序,因为也是 DOS 系统下的,而现在 GIS 风行,这个程序的应用价值不大,但可以用来做练习。 1989 年在上海市新华书店的外文科技书架上(内部影印书),发现了一本讲环境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论文集,感觉到“思绪顿开”,产生了自己动手的想法。可能是 1991 或 1992 年,购买了 Boland C++ 2.0 正版软件(可能刚推出 3.0 ,因此 2.0 在降价促销,当时是 500 元人民币,包括一箱厚厚的十几本原版说明书)。凑巧又得到了一个研究项目,有了任务,便真的启动了。 然而当时困难大:自学 C++ ,计算机设备落后, WINDOWS 3.11 的中文版和“中文之星”还没有出台,数据库还是 DBASE II 。但工作慢慢前进了:购置了在西文系统上可以显示中文点阵字符的模块,汉语拼音输入法模块,汉字点阵和多个矢量字库等。 第一个工作是地图程序,完成后的工作界面如图(没编辑好,图弄到最后面去了)。 该地图程序特点: 1、 DOS 系统,西文系统下显示中文; 2、 地图数据是矢量形式,数据库参照了 AUTO-CAD 的 DXF 格式; 3、 字库有点阵和矢量两种形式,可以汉语拼音输入汉字; 4、 可以输入主要的地图要素,同时增加了一些有用的图标;可以移动、放大缩小、转动; 5、 “单线”有线型、线宽、颜色的选择;如果封闭,允许填充颜色; 6、 “双线”以实线为主,双线间可以添色,可应用于河流或道路;“铁路”有特色,能自动产生习惯上的标识:黑白段相间产生; 7、 “字符”可输入中文或英文,矢量字体,可以放大缩小和转动; 缺点: 1、 在 DOS 系统下工作; 2、 底层开发,包括按钮和鼠标,而且上面显示的“鼠标”是假的(当时还没来得及学会操作鼠标),实际用上下左右按键操作; 3、 考虑了屏幕输入和绘图仪输入两种形式,但绘图仪输入尚未安装; 4、 没有上传地图,再进行矢量化操作的能力; 附件是 C++ 源程序( 1993 年的),为了下载简单,把多个分别编写的模块放到一起了。 “ H ”是头文件;“ V.OBJ ”和“ G.LIB ”文件也是必须的,前一个是英文系统下显示点阵汉字的模块,后一个是 Boland C++ 的图形库, C++ 编译时要用。 下面几个文件在运行时放在和地图执行程序同一子目录下: “ HZPY.COD ”是汉字拼音模块; “ PCLIB ”是汉字点阵字库; “ SLHZ ”是汉字单线矢量字库; “ SH.JMP ”是已经输入好的上海市地图数据库,参考用。 SMAP.H SMAP.CPP V.OBJ G.LIB PCLIB HZPY.COD SLHZ SH.JMP 1996 年到美国西棕榈海滩参加过一个华人地理信息系统( GIS )协会的研讨会,记得有一个主旨发言是 ARC/INFO 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他说将来 ARC/INFO 也会进化成象 C++ 具有的应用模块(如函数或图形)那样,可以由程序员自由调用,当时觉得激动人心,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然而十五年过去了, GIS 的商业化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环境信息方向的研究生只得花费大量精力于学会使用商业 GIS 软件,不少论文起首写“基于 GIS… ”,实际上以商业 GIS 软件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环境信息具有地理属性没错,空间分析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环境问题的决策是以“空间分析”为主吗?环境信息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否应当考虑摆脱商业软件的制约? 上海图
个人分类: 环境信息|4496 次阅读|5 个评论
环境信息经验一:等值线程序
热度 11 Talky 2012-5-19 16:04
环境信息经验一:等值线程序 八十年代末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一个困难是没有绘图软件(程序),地图和等浓度线画起来难度大。 1989 年自行开发完成了等值线程序,得到了很多应用。为了提高计算速度,程序是 FORTRAN 写的,计算应该连接的各点坐标,记录在数据文件中。然后通过 BASIC 程序,调用这个数据文件,结合地图,调用绘图仪输出。之后又改写为 C++ 语言模块,放在环境信息系统中应用。原因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 )非常商业化,而环境信息系统常常主要应用 GIS 中的地图功能,“嵌入式”是经常选择。这时 GIS 往往不含等值线作图部分,这时自己开发的等值线模块就有用了。 这里提供思路和源程序,供有兴趣的青年人应用。 近几年没有再仔细调研过等值线程序的国内外文献,以前做过,感觉我的方法是比较好的。想过发文章,一直懒,最终也没有写好,没有发表过。曾经想称为:“ 全局定位型矩形网格等值线算法" 思想:如图 1 ,如果已经有计算好的网格浓度,用颜色深浅表示。 图中有 4 种不同深浅的颜色(应用计算机很容易分辨的)。如果等值线就按这 4 个值,每个值有几条线,在哪里,已经一目了然了。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步,可能联结的每条等值线上的点坐标,对应的网格点“点对”。然后按这些记录下来的“点对”数据,一条一条地排序判断,连接次序,计算真正需要的点坐标。 这个算法的优点是,不可能发生连接误差:交叉或遗漏。缺点是要先计算网格点浓度,精度受到网格疏密的限制,因此也受到计算语言软件数组大小的限制。经验是, 81 81 的网格在一般情况下足够了。图中是 23 23 。计算结果如图二: 附源程序: FORTRAN, BASIC, C++ 。 供参考,是 1994 年的,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字符。 DZX-FOR.FOR DZX-BAS.BAS DZX-CPP.CPP
个人分类: 环境信息|7198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