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严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做了哪三件影响深远的事
Fangjinqin 2017-5-5 14:59
作为首任校长,严复对北大做了哪三件影响深远的事 澎湃新闻 2017-05-04 作为首任校长,严复对北大做了哪三件影响深远的事 澎湃新闻 2017-05-04 5 月 4 日,既是五四运动纪念日,也是第一任北京大学校长严复就职之日。 为纪念近代杰出思想家、翻译家、北大校史上的第一任校长严复先生,北京大学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院联合严复翰墨馆共同举行 “ 严复与北大 ” 专题展览。展览于 2017 年 5 月 3 日 —15 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东门展厅举办。 严复,字又陵,福州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是开眼看世界、 引进西学第一人,他创立了近代译学理论,倡导全民素质教育,翻译讲授西方逻辑学,倡 导著作权和版权保护。严复先生的《天演论》、《国富论》等八大译著和评论,在思想界 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本次展览以 “ 必有海权,乃安国势 —— 海军先驱 ” 、 “ 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 —— 首掌北大 ” 、 “ 说实话,求真理 —— 笔醒山河 ” 为三大主题,辅以 “ 严氏一门,传 奇家史 ” 的严复家族介绍,以真迹、图片、影印材料等从严复一生行迹中截取片段。 此次参与展陈的展品主要有三大类:老照片和书札的影印资料,如挂在展厅四面墙壁的不 同时期的严复的照片和《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和《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其 中,《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是据北京大学校志稿翻拍,不同时期的老照片也几乎 都是从老资料中翻拍放大。 陈列于展厅中间展柜的资料大致有三种:严复致李经方信札、临苏轼书法;《天演论》、 《原富》等严复八大译著的早期版本;还有其他人研究严复的著作。 关于此次展览的缘起,策展方、严复翰墨馆的郑志宇介绍道: “ 这个展览从去年开始筹划。 北大的党委书记到我们馆来参观,他看完之后很震撼。明年北大 120 周年校庆,要陆续 地把北大过去的校长做一个回顾,我们收藏的资料正好能填补他们的一些空缺,所以他希 望我们来做一个展览。 ” 关于这次展览的价值,郑志宇认为 “ 严复很有名,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是特别了解他,所以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 —— 比如他的一些著名文章和八大译著,传播严复的思想。严复 先生的精神及著作是一根意义极其深远的纽带:是中西方文明的纽带,是古代中国与现代 中国的纽带。另外值得一提的,也是北大人与八闽大地的重要纽带。这次展览主要面向北 大师生,展现严复的教学生涯和他对北大的贡献,我们也会跟北大有更深的比如学术方面 的研究合作。 ” 严复的后人严孝潜也出席了展览发布会,他退休之后一直在收集严复的日记、信件、手稿 等等,已出版《严复的一生》一书。他向澎湃新闻透露了严复后人的情况: “ 严复和北大 渊源很深,他的后人也有很多在北大求学、任教。台湾的李敖说严复的家庭代表了中国的 历史传统,我觉得很对。严复本身是爱国主义者,他的后代,比如大儿子、三儿子,解放 之后做了市长,由爱国人士变成了民主人士,严复的孙子有的做了地下工作者,解放以后 到台湾去了,后来壮烈牺牲。严复和他的家,就代表着中国近代以来时代精神的变化。 ” 对于这次展览,严孝潜认为非常有价值, “ 现在如果不专门去学,就无法了解严复对中国 文化的重大意义,这个展览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渠道。不过如果真的对严复很感 兴趣,最好还是去福建、天津看,毕竟他在那些地方度过了人生最长的时光。 ” 此次展览由为强调严复与北大的关系,所以严复为北大写的两个说帖均全文翻拍下来悬挂 于展厅正中墙壁。 “ 曾以一己之力救北大于危亡之中 ” 作为戊戌变法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1898 年 7 月 3 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 大学。 1912 年 5 月 4 日,原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严复正式就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任命书上由 大总统袁世凯盖印,内阁总理唐绍仪和教育总长蔡元培署名。早在京师大学堂创建之初, 严复就被视为总教习最佳人选。但直到 14 年后, 58 岁的严复才出掌中国最高学府。从 5 月当校长,到 10 月辞职,严复在首任北大校长岗位上仅五个月,但是他对于北大则意义 非常。 采访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说: “ 严复至关重要。他做了三件对北大有深远影响 的事:一是主持了北大改革,归并了科目;规定在校教员须专职教学,不得在政府内兼职; 开设外语和西学课程。二是办学方针上他提出 ‘ 兼收并蓄,广纳众流 ’ ,开启蔡元培办学 思想之先河。三是顶住了教育部停办北大的压力,保住北大存在。 ” 其中, “ 保住北大的存在 ” 尤为曲折。 1912 年 6 月 2 日,财政部通令京内外各衙门, “ 凡薪水在 60 元以下者,照旧支给,其 在 60 元以上者,一律暂支 60 元。 ” 这条命令在北大引起一片混乱。 严复忧虑之极,他认为 “ 学校性质与官署迥殊,强令从同,立形窒碍 ” 。为此他撰写《上 大总统和教育部书》说帖写道: “ 为今之计,除校长一人准月支六十元,以示服从命令外, 其余职教各员,在事一日,应准额全支,以示体恤,而昭公允。 ” 建议被采纳,北大教职 员工薪水全额发放。 教育部高官显然对严复不满。 1912 年 6 月底,教育部出现解散北京大学的传言; 7 月 7 日,教育部突然下达停办北京大学的命令。教育部称:该校学生班次虽有增加,但毫无成 绩可言,国体变更之后,社会各界对该校均表示不满,遂决定停办。 严复大为愤慨,向袁世凯和教育部提交了一份《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及《分科大 学改良办法说帖》。不可停办帖指出 “ 全国之大,必有好古敏求之士,从而为之者,即使 向往无人,亦宜留此一线不绝之传。 ” 据理力争之下, 7 月 10 日,教育部取消停办动议。 7 月 29 日,英国教育会议宣布承认 北京大学及其附设译学馆均为大学,伦敦大学也宣布承认北京大学。国际社会间接地肯定 了严复的办学成绩。 8 月,严复在春季向华俄道胜银行所借为期半年的 7 万两借款即将到期,而国库空虚,学 款仍无着落,遂四处奔走,向英国汇丰、法国汇理、华俄道胜等银行商借学款,均遭拒绝。 8 月 26 日,为尽快筹措办学经费,以便秋季开学之需,严复又向比利时在华开设的华比 银行商借 20 万两贷款,除偿还道胜银行将到期的 7 万两借款外,其余的留作秋季开学经 费。 9 月中旬,严复又被袁世凯聘为总统府顾问。在严复为北大存亡奔走过程中,他与教育部 矛盾越来越多:教育部官员对财政部减薪令后,本部员工薪水只能月暂支 60 元,北大教 师却还能全额支付,嫉妒不已;现在严复被聘为总统府顾问,他们便以此违反了教育部 “ 关于北京大学职员不得在校外兼职 ” 的命令,拟更换严复校长职务。 严复在 9 月下旬写信给外甥女何纫兰,谈及此事原委: “ 大学校事虽麻烦,然舅近者日 必到校,实是渐已就绪,可望实力进行。不幸教育部多东学党人,与我本相反对;部薪析 半,而大学堂全支,已是气愤不过。近又见舅得总统府之顾问官,以为月入必丰,于是更 加媢嫉,百般设法动摇,欲令部中将大学校长更易。 ” 与教育部有隙,加上《国风日报》和《北京新报》造了许多谣,现在又风闻教育部要换校 长,作为自尊心极强的学者,严复绝不肯受辱,遂在 10 月 7 日提出辞职。 多数学生得知严复辞职,欲加挽留,几成风潮。教育部发通令将更换校长的原因归结为 “ 因严校长新授总统府顾问之职,责任繁重,若再以校事相属,恐有顾彼失此之虞 ” 。且 称赞严复 “ 学问资望,世所钦佩 ” 。有学者分析,教育部对严复几次反复刁难,实质上是 以教育总长范源濂为代表的留日派,对严复的排挤。不过考证史实, 1912 年 7 月 7 日, 教育部发出 “ 结束北京大学校办法 ” 时,教育部长乃是蔡元培。三天后,该办法被停止。 又四天,蔡元培本人辞职。由蔡友人、副手范源濂于 7 月 26 日继任。蔡回忆录曾述: “ 民国元年我在教育部时,请范君静生(范源濂)相助,我偏于理想,而范君注重实际, 以他所长,补我之短。 ” 现在看来,第一任北大校长严复其实是被卷入了民初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早在辛亥之前, 他就曾是革命党的重点攻击对象;武昌起义后,他又曾被选为袁世凯的谈判代表,在作为 南方革命党人代表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及其友人范源濂看来,严复并不是自己人。 1919 年 7 月,此事多年后,严复在信中私下评价蔡元培: “ 蔡孑民人格甚高,然于世事, 往往如庄生所云: ‘ 知其过,而不知其所以过。 ’ 偏喜新理,而不识其时之未至,则人虽 良士,亦与汪精卫、李石曾、王儒堂(正廷)、章枚叔诸公同归于神经病一流而已,于世 事不但无补,且有害也。 ” 1912 年 5 月任北大首任校长, 10 月辞职。五个月里,严复任期虽不长,但为北大之存 续,功不可没。 5 月 4 日,既是五四运动纪念日,也是第一任北大校长严复就职之日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1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楠博士学位论文: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
kexuechuanbo 2013-2-20 19:31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 分页下载 分章下载 整本下载 在线阅读 【作者】 李楠 ; 【导师】 姚远; 【作者基本信息】 西北大学 , 科学技术史, 2012, 博士 【摘要】 1859年,《物种起源》在英国出版,其作者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以其严谨刻苦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意志以及贝格尔号的艰苦航行等也成为科学史上著名的事件。由此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为生物学科及人类文明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下半叶,生物进化论开始传入中国,迅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思想变革不仅涉及了生物学界,更是深刻影响了社会学等非自然科学领域。本研究运用文献梳理法、科学史分析与考证法对1873—1937年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以期从生命科学的立场出发,也从社会发展的立场出发,科学、公正地重新审视和勾勒1937年以前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和传播意义。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前的3000余种科技期刊,从中选择了1873—1937年对生物进化论进行传播的18种科技期刊共213篇文章以及这期间的代表性图书,作为研究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依据。并从中进一步选取《格致汇编》、《国闻汇编》、《科学》、《新青年》、《汇报》、《民铎》等代表性期刊以及《西学考略》、《物种原始》等图书进行文献分析、比较研... 更多 还原 【关键词】 晚清民初 ; 生物进化论 ;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 ; 科技期刊 ; 科学传播史 ; 【文内图片】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摘要_4_7.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Abstract_7_11.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第一章绪论_16_26.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第二章生物进化思想与生物进化论发展.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第三章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第四章生物进化论在晚清社会的社会化.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第五章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系统_广泛.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第六章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广泛_系统.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结论_143_151.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参考文献_151_158.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附录_158_182.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及参与课题_1.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_18.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参加会议与学术交流_183_184.caj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_1873_1937__致谢_184.caj
个人分类: 科学史论文|2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习近平论严复
sychun 2012-10-17 07:12
习近平论严复
习近平论严复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而充满屈辱的时代。当时,列强入侵,国难深重,祖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寻求富强之路,严复勤奋学习,艰苦译著,勇于进取,敢为天下先。他译著的赫胥犁《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极大。戊戌政变后,翻译《原富》、《法意》、《名学》等书,较有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逻辑等学说,译文简朴,态度严谨,首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成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史的巨人。 严复的一生首先是爱国者的一生。他的一切寻求、一切进取、一切成功都是与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分不开的。他爱国激情奔放,认为“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如果一旦丧失独立,“其生也不如死,其存也不如亡”,他决心“吾奋吾力,合群图强”,呼吁全国“同力合志”“联一气而御外仇”。从《严译名著丛刊》的八部著名译著看,都有名显的爱国倾向,其中《天演论》、《原富》、《法意》以及《名学》所表现的爱国思想尤为突出。他不是为翻译而翻译,而是借重译著,并通过序言和大量按语,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主张,从而希望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严复学贯中西的渊博思想。严复是精通国学、传播西学的大师,他才兼文理,学贯中西,著译丰富,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新纪元。他痛陈八股的弊病,指出其“锢智慧”、“让心术”、“滋游手”三大害,揭露“其为祸也始于学术,终于国家”,主张“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他批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他说:“有牛之体就有牛之用,有马之体就有马之用;从来没有听说过可以有牛之体而有马之用。”在译著《天演论》中,严复将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论”与中国古代《易经》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进化论思想因素融会贯通,从而勾勒出自然、社会不断进化的新宇宙观。 注 : 原书由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附件中是本人有关上述内容的三幅楷书作品;已在中国书法网建立“翻译理论书法比赛网”,欢迎光顾、赐稿,运用 http://sychun.shufa.com/ 或在“百度”输入“翻译理论书法比赛网”即可进入。
个人分类: 翻译理论|2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人去抗议西方人士言论,就是一笑料
热度 3 Amsel 2012-8-5 10:52
  维基文库上有严复1895年给天津《直报》写的“救亡决论”,里面最后一段说到: 善夫西人之言曰:「中國自命有化之國也,奈何肉刑既除,宮闈猶用閹寺;束天下女子之足,以之遏淫禁奸;讞獄無術,不由公聽,專事毒刑榜笞。 三者之俗,蠻猓不如,仁義非中國有也 。」嗚呼!其言雖逆,吾願普天下有心人平氣深思,察其當否而已。至凡所云云,近則三十年,遠則六十年,自有定論,今可不必以口舌爭也。   现在太监、裹脚的事情确实没有了,是不是就等于中国和英国的体制就一样文明了?如果自己还没有资格自称文明国家的国民,签名抗议的事情就是一笑料。
个人分类: 杂谈|382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严复与孙中山
热度 3 sychun 2012-5-16 10:52
严复与孙中山
严复与孙中山 七言打油 孙迎春 百余年前举国愁,炮利船坚列强吼。孱弱清廷摇欲坠,志士仁人理西求。 社会演进不可骤,突变跳跃复所否。译事三难信达雅,天演哲学我始有。 社会革命本突变,屹然中山态度坚。人寿几何不可待,举事辛亥葬封建。 民主革命危亡挽,建国方略闻世间。三民主义火恒燃,国人永怀孙中山。 莫道严孙不相侔,志扭乾坤是共有。翻译政治间无隙,两相依赖壮志酬。 物竞天择严复籀,适者生存真理有。辛亥成果国人享,烈士英魂笑神州。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 孙迎春 2011-7-15 (
个人分类: 诗词与艺术|338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严复与孙中山
sychun 2011-8-12 05:09
严复与孙中山
严复与孙中山 七言诗 孙迎春 百余年前举国愁,炮利船坚列强吼。孱弱清廷摇欲坠,志士仁人理西求。 社会演进不可骤,突变跳跃复所否。译事三难信达雅,天演哲学我始有。 社会革命本突变,屹然中山态度坚。人寿几何不可待,举事辛亥葬封建。 民主革命危亡挽,建国方略闻世间。三民主义火恒燃,国人永怀孙中山。 莫道严孙不相侔,志扭乾坤是共有。翻译政治间无隙,两相依赖壮志酬。 物竞天择严复籀,适者生存真理有。辛亥成果国人享,烈士英魂笑神州。 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 孙迎春 2011-7-15 行草作品“严复与孙中山”之一 行草作品“严复与孙中山”之二
个人分类: 诗词与艺术|2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考官当如严几道,万幸莫过王恺銮
yaoyaxin 2011-1-14 22:34
1906年,54岁的严复(字几道)屡受安徽巡抚之诚邀,终于出任安庆高等学堂监督(校长)。当时科举初废,省立高等学堂却仍是封建积弊丛生之地,教员中难免才虚敷衍、思想陈腐之士,学生中不乏劣懒混迹、究心权贵之徒。严复的到来,带来了他一贯的科学方法与学者见地,从重新评估-聘任教员,到选拔学生、教育学生,他以科学方法冲破久已风行的陈规陋见与人情势力,发现并化育可堪救国之业的人才。 1907年初,严复主持安庆高等学堂一年一度的大考,经过他的严格裁汰,有资格参加大考者仅剩30余人。考生王恺銮的论文《张巡论》专论张巡杀妾飨军之事,以为野蛮行径,忍心害理,而无益于兵;并明男女并重之道,谓当无食,宜各忍饥,何得使人相食,若豺狼然。阅卷的汉文教习认为考生观点悖谬传统,尽管文辞论述有力,百分满分仅给了40分。 审阅试卷的严复,发现此文观点不落俗套,大喜过望,立取其卷加批,并为改窜数语,遂成佳文;接着亲自召见王恺銮,自费赏金十元,对其学业多加褒奖与勉励。在场的教员见状,急忙将40分改作90分。严复殊觉:真可笑也! 严复在给外甥女何纫兰的家书中提及此事,自然还多了些家书的味道,王恺銮者,年十七,甚美慧,可惜吾女尚小,不然,真可妻也。惜才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校园考试季又至, 愿每一位心存灵慧的考生,终能幸会慧眼识珠的明主。
个人分类: 时令感怀|5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化论在中国备受推崇的背后
eloa 2009-2-25 17:49
张撞鹿 发表于 2009-02-25 11:10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作者:张撞鹿桔子) 查尔斯达尔文未必能料到,他的进化论会在中国受到如此厚爱。 2003年,一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了进化论在中国有多么流行:71.8%的中国公众认可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这个结论。 调查的主持者、中国科学院教授李大光,至今还对这个数字感到惊讶。要知道,即使是在达尔文的故乡英国,情况也远非如此。直到几天前,半数英国人不信进化论的新闻,还频繁出现在报纸上。 李大光的床头,摆着刚出版不久、美国学者浦嘉珉写的《中国与达尔文》。这本书详细探究了进化论进入中国以后的传播脉络。尽管很忙,李大光还是会经常抽时间翻上几页。他觉得,这本书切中了他平日的思考。 当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到来之时,许多人开始对进化论在中国的流行进行思考。美国芝加哥大学进化学系教授 龙漫远 认为,从严复到毛泽东,进化论在中国地位的确立,有一条清晰的主线。 进化论是以一种谦卑姿态进入中国的 最初,进化论是以一种谦卑姿态进入中国的。1897年4月12日,一份报纸在脚注里介绍了严复和他的译作《天演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此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已发表近40年,进化论终于作为一个西方学术观点,进入中国民众视野。100多年后,龙漫远仍觉得,如果他是严复,也会选择翻译《天演论》。 2月23日,他坐在芝加哥一家咖啡厅里,回溯19世纪末的中国历史。正当战争屡屡失败、改革无功而返之际,1894年,甲午战败,曾长期在海军任职的学者严复想唤起改变贫穷落后的觉悟,于是第二年便提笔翻译《天演论》。 为什么选择《天演论》?龙漫远认为,原作者赫胥黎在书里,意在用《物种起源》里面的一般规律、用进化这个科学观点解释人的事情,解释社会问题。这种功能,在《物种起源》里是找不到的。 严复并不是学生物的,他翻译的目的在于向人们传达对社会的理解。龙漫远说。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严复干脆在书中做了大量批注。 在这些批注中,严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努力鼓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这位翻译家留给后世最著名的格言。 历史在这里玩了个吊诡。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的博士生 林垚 介绍,在原著中,作者赫胥黎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持批判态度,但译作却变成了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经典文本。 一方面,救亡图存确是一时之亟,另一方面就世界范围而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伦理学也风头正健,赫胥黎的伦理学正被越来越多人看作过了时的、温情脉脉的理想主义空谈。林垚解释说。 后世的反思,并不能阻止《天演论》在1898年出版后一纸风行。当年刚满17岁的中学生鲁迅,特意花了500文钱买回这本书,觉得很新鲜,一口气读了下去。同样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的,还有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在李大光看来,这是近代科学文化的第一个高潮。进化论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学作文最常见的命题。而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界人士对于进化论精神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更是乐此不疲。一场保种的运动,随即浩浩荡荡地开始了。 《天演论》风头太盛,以至于20年后,当《物种起源》终于被翻译到中国时,影响力反而大不如前者。这本书为中国留下许多遗产。经由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社会事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灵魂一直随着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努力而流传。浦嘉珉在《中国与达尔文》一书中评判说:进化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政治学语境中发生的,而基本上被从科学或博物学的传统中剥离出来。 与此同时,在国外,另一场对达尔文和进化论的演绎正在发生,并且等待时机进入中国,准备接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大旗。 没有争论,也不能有争论 小学的时候,龙漫远在父亲单位的藏书里,发现过一本与进化论有关的书,是翻译版,文字写得真美。他立刻就被吸引了。 不过,真正接触进化论,要等到读中学时。那是上世纪70年代,进化论从两个渠道进入他的生活,一个是在生物课堂上,另一个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龙漫远还记得,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时,也在里面看到过进化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都强调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且有的时候把进化论的观点演绎到社会问题。龙漫远回忆。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那天起,进化论在中国的命运,就和这个新兴的学说发生了关联。 这种关联很早就开始了。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时,曾经为他留下了著名的论断: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也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关于马克思和达尔文之间的惺惺相惜,人们不难在报端上找到若干证据。其中一个例子,是1931年由苏联《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杂志上发布的。该杂志声称发现了达尔文给马克思的一封信,足以证明马克思曾想把《资本论》第二卷题献给达尔文,可见马克思对达尔文思想之重视。 这个说法一直被用来证明马克思的学说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密切关系,流传甚广。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早在197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泰伦斯波尔已经发表文章,论证该信并非写给马克思的,而马克思也从来没有过要把著作题献给达尔文的念头。 事实上,马克思本人未必真的看重进化论,当一些社会主义者试图将自然选择概念引入社会主义学说中时,马克思还对他们大加嘲讽和批评。 不过,林垚认为,在马克思之后,人们有意无意地强化了他与达尔文之间的联系。许多后来的社会主义者推重并借鉴自然选择理论,对宣传达尔文主义也不遗余力,这是因为,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进化论是他们反对有神论的天然盟友。 龙漫远的解释则是,在社会主义者眼里,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进步的。这和进化论者表达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观念是一致的。 这种氛围一定程度上延续到了中国。从一开始,进化论在新中国就获得了崇高的地位。龙漫远回忆,当时的进化论是以官方、正宗的面目出现的,他理所当然也认为,没有争论,也不能有争论。 直到改革开放前后,这一代人才开始反思。龙漫远读到了一套《走向未来丛书》,介绍了西方的很多东西。从那时起,他才真正开始思考和比较,并第一次发现对于世界的解释,除了进化论,还有宗教。 中国教科书里的进化论是完美无缺的 在美国,龙漫远曾经被叫上法庭,为一起家长起诉学校教授神创论的官司作证。作为科学家证人,他在庭上对法官和陪审团讲解了基因是如何起源的。 他觉得,因为存在争论,许多美国人从小就会仔细了解进化论讲的是什么。而在中国,进化论被作为一个事实来讲授,大家都知道人是由猿进化而来,但好多人其实理解得不深刻。 中国教科书里的进化论是完美无缺的,学生不需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只要接受即可。林垚这样反思自己在中学时学过的进化论。 2月12日,一场小型的讨论在某个网站上进行,几名30岁上下的年轻人,回忆起自己在中学课本里学到的进化论。有人感叹:当时的教育十分有效,自己从来不曾怀疑过进化论。 进化论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引起太大争论,李大光觉得这很要命。 争论并不是胡乱否定,而是进行科学的探讨。李大光认为,这种讨论本身比进化论更有价值,而没有经过讨论的进化论,并不能作为灵魂进入我们的文化并固化下来,只停留在一种外来理论的层面。 在西方,进化论是在讨论的情况下被接受的,而中国人则是不假思索地接受。李大光据此认为,尽管中国人认可进化论观点的比例更高,但这并不能说明进化论在中国更加成功。 林垚也发现,在美国课堂上,教师在讲授进化论的同时,会告诉学生进化论在哪些环节上证据尚显不足,对哪些问题的解释力较弱,哪些方面易于遭受攻击,这些攻击对理论整体的破坏力如何,等等。 由于没有接触过反面的观点与论证,中国学生对进化论这一信条的辩护能力,也就相应减弱了。 李大光观察到,许多西方理论在中国有不同的命运。比如,与进化论备受拥戴相反,人口论在中国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而在这截然相反的待遇背后,他看到了相同的逻辑。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公众通常并没有判断,而是由政府和科学家判断对错。当政治运动一来时,他们也更容易被利用,对某种观点盲目地批判和打倒。 对于政治和科学的关系,龙漫远看到了有益的一面。尽管科学有时候为政治服务,但他觉得,这不应该由科学负责。相反,一定程度上,马克思、毛泽东对进化的肯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无论过程如何,从结果上来看,传播了进化论,能帮助人们对自然界作出理性判断。 尽管他也承认,国内对进化论的认识不够准确,连翻译都没有翻准。 进化学系的教授 在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龙漫远的主考官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担心自己的答辩无法通过,于是试探地告诉教授,自己的演讲将涉及进化论。教授一眼就看出他的顾虑,说:年轻人,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信进化论,星期六和星期天信上帝。 他逐渐发现,经过最初的激烈冲突,科学、宗教在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心中已经可以互相包容,并不冲突。甚至连罗马教皇本人也宣布相信进化论。在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到来的时候,英国主教专程来到达尔文墓,献上一大捧花。 不过,龙漫远发现,在国内,人们通常还是把宗教和科学看作对立的两面,看成敌对的。我们一直被这么告知。他说。可那已是几十年前的旧观点了。 许多误解还围绕在进化论的周围。龙漫远指出,甚至连进化这个约定俗成的称谓,也是一种误读。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时候,用的是演化来表达达尔文evolution的概念,为了防止误解,他曾特意在注解里注明,这个词不仅有进化,也有退化的意思。龙漫远解释,这就是说,除了从简单到复杂,演化还有从复杂变简单、变单一的可能。 不过,当后来北大教授马军武翻译《物种起源》时,他从日文版翻译成了进化,并从此沿袭到今天。学术界曾经对此有过讨论,很多人试图扭转这个翻译,但在公众中,这个误读并没有改变。 甚至,他自己对别人介绍自己的身份时,也不得不告诉别人,自己是进化学系的教授。 在种种误读中,中国和世界一起,迎来了达尔文的第200个生日。 从2月12日开始,英国各地举行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纪念性聚会。而在中国,人们并没有感到什么异常,甚至很难看出,这是个一直流行着进化论的国家。
个人分类: 生物|171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两位北大校长在天津的塑像谈起
zdwang 2009-1-14 15:58
从两位北大校长在天津的塑像谈起
王振东 天津市有两位北大校长的塑像,一是严复的塑像。在河西区银河广场上的天津博物馆内,有严复站着的塑像,它与梁启超、李叔同的塑像,作为天津近代史上的三位重要人物一同站立在大厅里。另外,在南开区古文化街上还有严复坐着的铜像。 天津古文化街铜像后面墙上的碑文是: 严复(1824-1921) 严复,福建福州人,字又陵,又字几道,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历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总办等职。为挽救民族危亡,在宫北大街大狮子胡同居住期间,精心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自强保种”、“与天争胜”,又创办《国闻报》,大力宣扬维新思想,晚年从事翻译工作,系统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所译八种世界名著,被尊为“严译八经”。 另一是在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上的马寅初半身铜像。 塑像后面的碑文,系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1995年所写,内容是: 马寅初(1882-1982),浙江绍兴人,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矿冶科,在学四年,成绩优异。1907年被母校保送赴美官费留学,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16年谢绝美方聘请,毅然回国效力。在旧中国,马寅初先生不畏强暴,口诛笔伐,痛斥官僚资本,反对内战,反对独裁,主张民主,向往光明,虽身陷囹圄,而不改其志、其言、其行,令反动派切齿,令万民抚掌称颂。在新中国,先生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献身教育,指点经济,著人口新论,以主人翁的态度参政议政,进言献策,坦率陈词,气节忠贞,德高望重。先生一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疾恶如仇,刚正不阿,其见识与为人,堪称学界泰斗,世人典范。适值母校百年华诞,追昔抚今,无不视先生为母校之荣耀,后辈之楷模,特塑像以志。 这两座铜像的碑文中都没有提及他们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但作为北大学子自然会想起他们这个未提及的经历,而且也为在北大校园里见不到他们的塑像(法学楼门口有马寅初的头像,但不是半身以上的塑像,也不在校园显著位置)遗憾。还自然会问:北大校园里己有了中外一些名人的塑像,最近还立起了抽象派的雕塑,为什么不能在校园里树立这两位校长的塑像呢? 北大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目前最缺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最缺的,一是开放和世界潮流相合,一是坚持真理而不媚俗,这两位校长正好是我们这两方面的精神偶像。 严复是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有过卓越贡献。 关于严复的历史地位,有过各式各样的评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一段话:“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严复早期批判旧学、倡导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晚期主张保存中国文化、回归传统文化,体现了其中西文化观逐渐走向成熟。严复对如何保存“民族精神”、“国魂”的考虑,至今仍是发人深省的问题。现在人们己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建设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如追求“全盘西化”,其后果正如严复所言:“虽极意步趋欧美,终是膛居其后,不能与欧美并肩,而为一等之强国。”没有本民族深厚的创造源泉,只去模仿别人,必然只能永运落在别人后面。 1998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时,笔者曾在校庆礼品展览室看到过一座严复的半身塑像,但2008年4月22日参观北大校史馆时却没见到这座塑像。笔者提议,应当将严复的塑像放到北大校园的合适地方,以让大家纪念、了解这位北大校长,这对北大开放和世界潮流相合,发挥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历史传统、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笔者在北大学习的时期,有幸赶上马寅初担任北大校长。马寅初校长每年除夕在新旧年交替的时候,总是带着微醺,走上大饭厅讲台,用浓重的浙江口音向大家祝贺新年。那时马校长寥寥数语的新年致辞,如同家常。在同学们的回忆里,内容讲些什么,现在多半记不住了,倒是‘兄弟我今天多喝了几杯酒’、‘兄弟我给大家拜年了’,却是印象深刻,历数十年而不忘。 对马寅初的评价,李瑞环1995年对天大北洋广场塑像所写的碑文,应是对这位传奇的世纪老人,比较全面、确切的评价。 马寅初是校长,更是学者。笔者曾亲眼看到他要在大饭厅作报告的通知,曾去听过他讲人口新论的报告。学理而不太懂经济学的笔者,至今还记得他在大饭厅报告时讲“我不是马尔萨斯的马家,我是马克思的马家……”。马老在答辩对其讨伐的文章《重申我的请求》中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马寅初在人口新论上,为国为民坚持真理,不畏批判,直至社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才证明了他是正确的,使得以恢复名誉,担任北大名誉校长。北大校友们常在一起议论,马寅初校长这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精神,代表了“北大精神”。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北大不正是需要马寅初校长这种坚持真理而不媚俗的勇气和精神吗!我们许多校友都认为,应该在校园的显著位置树立马寅初校长铜像,并在碑文中介绍他的事迹和精神。 民族瑰宝—马寅初.pps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552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