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复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文化复兴抑或创新
热度 2 benlion 2012-6-22 17:10
惟有弄清楚了人类的迁徙、通婚和文化的交流、借鉴的动态历史,才能够明晰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道路。 文化创新才是真实的人类历史,所谓“文艺复兴”在中译过程失去重要的一部分信息 - 这就是其本意为“重生”,这个概念来自基督教洗礼,也就是获得新生命和革新等含义。 古代希腊 - 罗马在文化上和民族上并非等于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和现代的欧洲民族,比如, 德语 - 英语是日耳曼语言,西亚、近东早已不是古代原有民族和文化, 即使希腊 - 罗马书籍也是重新从阿拉伯文翻译成的欧洲文字,欧洲文艺复兴最重要的是创新 - 比如,大学的建立就是创新,实验科学的建立更是创新。 文化创新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对古代和外来文化的研究、学习与分析之后的重新创造过程。 即使在服装上所说的西服,更是欧洲后来的发明创造,而根本不是古代希腊 - 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的服饰,比如,婚纱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发明,西服和领带更可以在一些历史书籍的人物形象的衣着上直观地反映出其演变或发展过程,美国的 快餐和好莱坞电影都是后来创造。 所谓的儒家等与基督教的文化关系,如果放眼到历史的发展去看,从古代以色列对中东历史和文化整理奠基犹太教,在开封的犹太人对儒家的观点可提供重要的启迪,而基督教从旧约的律法到新约的伦理,再到近现代的新教伦理精神,非常有可能在未来发展出儒学基督教成为普适的全球文化内在核心。 至于理学、心学和仁学,代表的是向自然、心理和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或说儒家、释家、道家属于个体人的心、身、行*情操和教育,也可以说是向现代哲学和科学的人类文化的发展阶段。 中国,应该强调的是以古今中外文化为研究、学习、分析的资源,创造新的未来的文化,也就是文化创新运动。 唯有创新文化,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所在。 * 注解: 简单公式总结为:宗教 - 儒、释、道 - 哲学(伦理 - 仁义礼智信属于伦理道德、美学 - 对现代绘画和艺术影响、逻辑 - 系统模型和图式思维) - 科学(社会 - 政治与管理学等、心理 - 如对禅宗的研究、自然科学 - 如中医药现代化), 可清晰表述儒、释、道介于宗教与哲学之间 层面的分科体系,之所以称之为中间阶段是因为近现代哲学和科学建立了新的研究范式。 文科的创新可向理科借鉴方法,所谓范式是学术共同体的一套可规范化或可交流的方法、案例等。将历史事实的考证看作是客观数据的发现,可以说是实证科学,如国际上新的研究领域 “实验经济学”等。所谓现代文化是走向综合想象能力与客观事实的吻合与预测、验证等,这是科学方法的创造力体现。 文化创新有文化的传统,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如,现代科技举凡创新都要从希腊 - 罗马或古代文化中寻求根源或依据,再比如,中医药的传承是传统文化,但系统医药学现代发展却有中医药传统的来源。
2554 次阅读|12 个评论
感时近作 (院士两千数)
热度 2 Ecosinic 2012-6-14 07:23
院士两千数 动静国人心 原本擎天柱 今多逐利宾 饶哥不为伍 袁氏早寒心 学子忘根本 士人造观音 民主图中国 科学引复兴 几多风雨后 黄河始可清
个人分类: 诗词|19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衣俊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增强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whyhoo 2012-6-5 21:02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站在推动人类发展和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寻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以人类解放为己任,具有改变世界、变革现实的先进理论,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历史性选择。这种清醒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由此成为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力量源泉。这种理论自觉和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价值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自觉彰显和坚定信心;体现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回答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指导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正是靠着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就。   诚然,理论自觉和自信是一个不断超越、与时俱进的开放创新进程。“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今天,我们置身于一个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为背景、既充满机遇又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这需要我们党和我们民族具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更坚定的理论自信,并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无止境的理论创新。    要深刻揭示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紧迫性,特别要厘清我们的时代特征对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紧迫任务   每一时代人类社会改变现状寻求发展的实践都会提出特殊的理论诉求和理论任务,因此,我们在新形势下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必须从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入手。20世纪以降,人类从未遇到过如此飞速发展又风云变幻的时代:人类经历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到航天技术和信息互联网,同时目睹了技术理性背景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核武器的阴云和此起彼伏的恐怖主义、区域性战争、宗教冲突和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人类的物质生存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分享着福利社会、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数字化生存的便利,但又饱受经济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困扰;人类经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结束了冷战,开启了竞争而共存条件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但又摆脱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世界体系中“发达”与“不发达”之间的不平等和对立冲突;经济全球化促进不同文化价值和制度规范的广泛交流,但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地位和优势,强力输出其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又形成了新形式的霸权主义,破坏着世界的平等交往和文化多样性,等等。   中国的发展显而易见无法摆脱这样的背景和这样的时代境遇,“我们岁月中的每个小时都是和世界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茨威格语),我们必须在这样复杂的历史条件和全球格局中定位我们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一般说来,当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很弱的时候,文化软实力不会特别地强大;而当一个国家经济腾飞,政治活跃,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化软实力支撑,也不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真正的综合竞争力。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看起来已经很强大,但是文化软实力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所以国际影响力、综合竞争力是要打折扣的。因此,虽然中国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和赞赏,但是,我们常常从西方听到的却是关于“中国责任论”和“中国威胁论”的指责。在这种意义上,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和根基,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正是这种复杂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因为,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核心和灵魂。具体说来,我们能否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和展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如制度的价值影响力、社会的创造力、国民的行为和形象的亲和力等,需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和引领。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必须植根于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价值立场和创新成果,洞悉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风云、切中当代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困境、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和历史经验。   只有形成这样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够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定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    要充分展示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现实可能性,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为更高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发展和时代的状况不仅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出了迫切要求和理论诉求,而且为我们进一步提升理论自觉和自信、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既面临着各种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中国的发展成就为我们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最好的契机;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各种困境,以及中国社会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课题;20世纪各种理论学说和价值观的冲突、交融和交锋,为马克思主义直面当代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使得中华民族完全可能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作出独特的贡献。   我们的理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是系统的和全面的。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从20世纪初期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和战争年代的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经过延安马列学院的翻译家团队,到新中国中央编译局几代翻译家群体,构筑了薪火相传的百年经典著作编译事业,为党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最多的国家。这种系统的编译和研究,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理论基础、源头活水。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于:我们所做的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言片语或某一部著作的编译和评介,而是系统的编译和研究,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功利主义地选取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一种表述,或者教条主义地固守某个结论,能够使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真正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法,并用它来分析和解决当代现实问题。因此,我们没有停留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观点和结论,而是卓有成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的实践优势在于,虽然中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成就和经验,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当代价值。过去一个世纪,在世界历史风云变幻中,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具有独特性:从一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涣散状态,到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成就、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功,她经常在不被世界看好的情况下,创造出引人瞩目、受人尊重的奇迹。在这些成功和奇迹的背后,自然有众多的支撑因素,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思想力量。   因此,尽管人类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智慧和文化贡献,但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推动马克思主义更大的理论创新应当有着特别的自觉和自信:这种理论创新不会是零散的、枝节性的,而是一个既传承着伟大文明古国和古老民族的文化智慧,又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集自己近一个世纪不懈的理论探索及半个多世纪执政经验的优秀政党的“厚积薄发”。对此,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自豪和骄傲,更多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要准确把握新形式下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基本着力点,以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理论升华切实推进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中国的发展和时代的状况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出了迫切要求,并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理论的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突破,依旧是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加自觉、更加扎实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真正准确地把握增强理论自觉和自信,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的基本着力点。   首先,我们需要坚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社会各阶层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信念,这一点在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要善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推动世界和平、反法西斯斗争、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妇女解放、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等所作的贡献,以及批判资本主义、避免人类因资本失控的、疯狂的扩张而走向灾难性的毁灭等方面的历史事实的分析,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特有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西方发达社会,经常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论调。但如果我们冷静地加以分析,答案其实很简单: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论调,在整个20世纪都不时有人断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但是,如果人们整整一个世纪都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否“过时”,那么这恰恰证明这种理论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对整个历史进程产生着重要影响。如果它真的过时了,就自然会尘封在历史档案中,不会总被人们提及。回顾20世纪历史,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每当人类社会发展面临重大问题或面临重大转折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会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近几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一些有识之士重读《资本论》,也从一个侧面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其次,我们必须通过对当代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关于人类发展的清醒的理论意识和价值判断。我们要结合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发展观、全球化、现代化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和批判。其中,特别要对影响到人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形成高度的理论自觉。例如,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最大现实,以经济运行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可回避不可抗拒的客观进程和历史趋势,任何民族都无法逃避全球化而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中国也同样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受益。但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性问题、全球风险和发达国家的各种霸权,又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挑战。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应当形成关于全球化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态度:应在实践上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而在价值上对其形成清醒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进而,在全球化的逻辑中,最具影响力的动力机制毫无疑问是资本的逻辑:快速流动并不断增值的资本、日益创新的技术,以及把二者紧密结合与配置的市场机制。不仅发达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资本的逻辑,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无法在资本的运动和市场经济之外获得发展的空间。资本的逻辑虽然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资本的逻辑本身并不能保证这些发展成果直接为人类的平等和幸福服务。相反,资本服从自身的逻辑:不间断地进行生产、流动、增值、逐利。因此,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逻辑。不难看到,今天的人类依旧受到资本逻辑的统治,资本的力量所造成的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和各国的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市场经济必须形成关于“资本的逻辑”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态度:在实践上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在价值上则要旗帜鲜明地批判和抑制资本的逻辑所造成的各种不平等、不人道的消极后果。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之所在。只有解答了这些根本问题,我们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价值立场。   最后,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最主要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应当是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理论提升。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应对,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现象,它实际上证明了我们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发展、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发展道路。在理论上总结和提升中国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证明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一种模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一方面善于运用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借鉴世界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脚踏实地地认清自己的国情,然后在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从而推动一种包容性的发展。这才是人类正确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全球视野的理论诉求。显而易见,只有对人类发展现实和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和理论提炼,才可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和理论创新成果。   著名文化形态史学家汤因比把文明生成和演进的机制归结为“挑战和应战”。可以断言,目前人类社会所遭遇的问题绝不是某一方面的枝节性问题,各种危机、困境和冲突实质上折射出人类存在和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个基本维度都出现了问题。这是对人类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为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提供了契机。因此,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积极应战,自觉地引领人类反思自己的境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必须形成更高的眼界,提出更高的理论诉求,达到更高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提供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地位相称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理论创新成果。   (作者:中央编译局局长)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6/t20120605_162205.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林毅夫:从中国传统看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
热度 5 Wuyishan 2012-6-5 13:39
林毅夫:从中国传统看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 2012年04月15日 光明日报 点击: 次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的成就处于世界顶峰。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急剧下滑,到了19世纪中叶后,当亚非拉许多地方成为西方强权的殖民地或是势力范围时,中国也变成为一个贫穷落后、割地、赔款、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地民族主义风起云涌,民族自觉之声此起彼伏,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迎来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自主发展的机会。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160多年时间里,一直在探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国内、国外学者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保守和顽固,提出打倒孔家店,认为中国要复兴必须彻底铲除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显然并未如上述学者所思考的那样,先进行文化的改造再取得经济的发展。1979年到201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9%,总量增长了20.6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大为提升。在人口这么众多、条件这么差的基础之上,能够维持这么长时间的高速的发展,堪称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而且,自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维持强劲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拉动力。现在许多国内外学者和国际机构的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很有可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到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他不同文化体系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将充满活力,共同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二十一世纪将会是全球经济多极增长的世纪。 我们将从经济的发展是否代表着文化的复兴,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是否可承载中国的现代化等问题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文化复兴的问题,并论证二十一世纪多极增长的世界格局里,将可能是各个不同文化体系的国家一起发展,共同繁荣,相互辉映的世纪。 文化的内涵 人类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也就是生产、生活工具和生产方式;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精神层次,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等。 要回答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代表文化的复兴,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复兴。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可代代相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不同的学者因分析的方便,对文化的内涵会有不同的划分,我个人在研究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时倾向于使用费孝通先生的老师——人类文化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划分法,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也就是生产、生活工具和生产方式;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精神层次,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等。 其实,这三个层次与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应来看,器物、生产、生活工具、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而组织和伦理、价值是上层建筑。 一个文化体,在没有外来文化撞击的时候,它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会形成一个自洽的实体。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公社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发挥打猎时的规模经济,共有共享的伦理价值则有利于克服因为生产力水平低、食物不可储存给每个人的生存带来的风险。所以,这种价值伦理和组织方式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相洽的。后来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由游猎进入到农耕,由以石头为工具进入到以铜器、铁器为工具,组织的方式则演进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族社会,伦理、价值由原来的共有变为私有。这种演变归因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农耕的生产方式中,只要每个人努力生产、收获多少是可以预期的。而且,生产出来的粮食是可以储存的。所以,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族社会组织和私有制的价值伦理有利于提高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单个家庭为克服各种风险透过血缘的纽带解决生存保障的问题。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在长期的实践中,每个文化体应该都会是器物、组织、价值三个层次自洽的实体。 文化复兴的内涵 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决定的标准在于经济基础。 文化复兴的概念应该与“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及“绵延不断的文化”相对应。谈文化的复兴表示我们的文化过去曾经是先进的文化,而现在变为落后的文化。那么,何谓先进文化?何谓落后文化?另外,如果不是一个“绵延不断的文化”也就无所谓复兴不复兴的问题,如果一切都是重新开始,何言复兴? 第一,文化的先进与落后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决定的标准在于经济基础。当两个文化相冲突时,其差异性会在前面提到的三个层次上表现出来。1840年鸦片战争时,从器物层次看,中国的生产活动以农耕为主,西方已进入到工业化生产,中国的战争武器是弓箭、长矛,西方则是铁甲船、大炮。组织层次上,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制,西方则是民主共和或是君主立宪。价值层次看,中国是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而西方则是以基督教伦理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当文化的三个层次都存在差异时,何谓先进?何谓落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共有、共享与农耕社会里的私有相比,前者有利于分担风险,保障生存,后者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各有利弊。儒家的核心伦理价值“仁”和基督教的“爱”,都有“爱人”之义,前者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而有亲疏远近之分,后者以神为纽带,而有教徒和非教徒之别,也难分高下。其实,把人类文化分为先进与落后的主要评判标准是经济基础,也就是器物这个层次,如生产工具、战争工具等等。当我国还在用耕牛时,西方国家已用拖拉机,生产效率高下不言而喻。19世纪时,我国使用大刀、长矛,而西方使用洋枪、大炮,因此英法联军能以两万余人,长驱直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所以,文化的先进、落后在于经济基础的差异。 第二,文化的绵延不断则在于其核心价值的延续不断。文化的绵延不断,是与文化的消亡相对应的。埃及、罗马、希腊、巴比伦,这些都是闻名的文明古国,但是今天这些名词对应的仅为政治和经济实体,它曾代表的古文化已经消失了。但是,消失的是什幺?中国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指的又是什么?从文化三个层次中的经济基础来看,中国有著名的四大发明,火药、罗盘、指南针、印刷术,这些发明让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普遍同意在宋朝曾经有一段技术发展相对快速的时期,有些学者还把它称为是中国的工业革命。因此,在过去5000年中,中国的器物和经济基础是在不断变化的。从组织的层次看,周朝时为井田制,为近似农奴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秦汉以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明朝初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了资本主义的组织与生产关系,中国的经济组织方式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从政治组织来看,周朝是封建社会,秦朝废除封建,设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汉朝以后一直延续这种方式。既然经济基础、经济与政治组织方式均在变化,那么何者让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绵延不断所指应为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体系。孔子称“仁者爱人”,“爱人”是“仁”的本性。冯友兰认为:“《论语》中言仁处甚多,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时,死伤甚多,虽然,与死者、伤者素不相认,但见此景此情,国人内心所受煎熬就像死难者为自己亲人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仁”。这种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在中国数千年未变,所以,中国文化也就数千年绵延不断。同理,西方社会,经济上从原来的封建地主制变成现在的工业化大生产,政治上从君权神授变成现在的民主共和,让西方作为文化实体继续存在的则是八九世纪脱胎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以来,未变的以基督教伦理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中国文化能否复兴 像中国这样经济基础比较低的国家,技术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发明;另外一种是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来取得创新。 中国文化能否复兴取决于三个问题。第一,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是否能支撑起经济基础,即器物层次的不断地发展、创新,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二,在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下形成的组织层次能不能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演进?第三,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在经济基础不断提升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组织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能否保存,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器物、组织、伦理三个层次自洽的文化体系?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继续快速发展的潜力巨大。中国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快速增长。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或是经济基础的提高,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以西方为例,Maddison的研究认为,在18世纪以前的一两千年里面,平均每年人均收入提高的速度仅为0.05%,要一千四百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18世纪以后,人均收入提高的速度,第一个一百年平均每年是1%,每七十年人均收入翻一番;以后这一百多年,平均每年是2%,每三十五年人均收入翻一番。 18世纪前后巨变的关键是在18世纪中叶发生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创新的速度加快了,而且,还在不断地加快。中国在19世纪之前领先于西方,以后迅速滑落,其原因在于工业革命以前技术发明以经验为主,中国人多,工人农民的数量多,生产经验多,技术发明的速度也就快;但因未能从经验为主的技术发明转型为以科学实验为主的技术发明方式。所以,在西方科技的发明创新速度加快以后,中国的经济地位就日益落后。 中国现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要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技术的不断创新。技术创新的方式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是不一样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其创新只能靠自己发明创造。而像中国这样经济基础比较低的国家,技术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发明;另外一种是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来取得创新。哪一种方式比较好?根据定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比原来效率高的技术就是创新,不见得需要是最新、最前沿的发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好坏的标准是成本孰低、效益孰高。新技术的发明一般投入大、风险高、成功的概率小;相对而言引进技术则成本小、风险低、成功的概率高。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日本的奇迹,亚洲四条小龙的奇迹,这些奇迹背后的实质秘密就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比较好地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引进技术,以很低的成本取得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速度快,整个经济基础发展就快了,所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就随之缩小。中国在1978年改革前后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78年之前,中国自力更生,自己发明技术,在最尖端的技术上同发达国家竞争,但是经济发展的绩效却不高;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样,以引进技术为主来获取技术创新,以后的30年,中国取得了每年经济增长9.9%的成绩,成为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些经验的对比印证: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创新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最好的途径。 延续着引进技术这一条道路,中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能不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对于这一点关键在于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到底有多大。2008年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的人均收入为美国的21%,说明中国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还很大,在这个差距缩小前,中国还可以继续利用后发优势来加速经济发展。根据麦迪逊的估计,中国在2008年和美国的人均收入差距相当于日本1951年、台湾地区1975年、韩国1977年的水平。日本在1951-197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2%,台湾地区在1975-199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8.3%,韩国在1977-1997年间年均增长速度则为7.6%。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遵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日本、台湾地区、韩国相同,据此中国应当还有维持20年年均增长8%的潜力。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在1971、1975和1977年时,人均收入分别提升为美国的65.6%,54.2%和50.2%,到2030年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有可能达到美国的50%,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可能达到美国的两倍,按市场汇率计算的经济规模有可能至少和美国相当。中国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国家。当然要把这些潜在的技术可能性转化成经济的现实增长率,要靠改革开放来克服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要靠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和谐,要靠提高教育、产业水平,要靠不断吸收外来的技术、管理,并逐渐加强自主研发。只有做到这些,前述的预期才能够实现。 第二个问题,在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下形成的组织层次能不能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演进?经济组织方面,现在的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多数学者也认为和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从理论上来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确实比较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的文化体系能否和市场经济兼容?这一点应该毫无疑问,因为当西方还是封建农奴社会的时候,中国就已是一个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就土地而言,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推行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欧洲在整个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属于贵族,不存在土地市场。就劳动力而言,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已经有相当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例如,春秋时期就有许多像孔子、孟子、苏秦、张仪之类的士人周游列国,相当于今天的高级白领人员出国寻找就业机会。帮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在其《管子牧民篇》写到“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其意为“一个国家如果富裕,就会吸引远方的外国百姓来定居;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力,老百姓就会留下来耕作、生活。”这表明当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流动的原则与现在劳动力的流动完全一致。而在欧洲中世纪,农民是半农奴依附于土地,只有极少数取得自由农身份的劳动力才能自由流动。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要素市场极为活跃,商品市场就更是如此,并且已经有了投机行为,而且投机的原则与今天毫无二致,最著名的就是范蠡的例子。在吴越之争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了解到“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的道理,功成身退,弃官从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三聚千金之财三散之于贫穷的亲戚朋友。短时间内赚取巨大财富的捷径是投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了范蠡投机之道是“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说明当时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说明生产者根据价格信号来决定生产,价格高时多生产,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低时少生产,导致求大于供,价格上涨。最后一句“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就是投机的原则,当商品价格昂贵时要像清理粪土一样赶快抛卖,当商品价格便宜时要像珠宝一样买进积存越多越好。可见二十一世纪的投机原理在2300年前的范蠡时代就已经总结出来了。 如前所述,明朝时我国就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既已萌芽为何未能茁壮成资本主义?同样这并不是因为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所致,而是因为技术变迁的方式未能从以经验为基础转变为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技术变迁的速度非常慢,资本难于深化,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不能深入发展。上述种种说明中国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跟市场经济体系是共容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意识会越来越强。与西方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强调“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与西方君权神授的思想不同,人民的利益是政治的目标,群众的意见是政治决策过程的依据,有这种政治理念包含在中国儒家文化内,作为组织层次的文化应该有能力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提升,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个问题是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在经济基础不断提升,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否保持其精神实质,并根据经济基础和组织层次的需要以相应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自洽的文化体系?很多学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保守落后的,是妨碍中国发展的?因为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但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孟子称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孔子所以是圣人,是因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环境下,他的行为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做到恰到好处。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20多处,但是,说法各有不同,就是因为对象、情况不同,所以,要求或是表现的形式也就不一样。他的“述而不作”是有选择的,把过去的典章制度按照所处时代的需要给予了创新性的整理、诠释。他的内涵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在不断变动,不断与时代相适应。 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是“视人如己”的道德关怀。孟子的“义”是“义者宜也”,“义者人之正路也”,也就是人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但是,义的判断的标准还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孟子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说法。和孔子相比,孟子的“义”更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的积极责任,他的学说反映的是战国末期社会纷乱的现实。 孟子之后儒家文化又继续发展,到了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基础改变的同时又受到印度佛学冲击。在佛学的冲击中出现了理学,强调心性。理学家坚持的行为标准同样是儒家的“仁”。中国儒家文化在吸收了佛学的同时,也把佛学融合成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佛学在印度、泰国,重视的是小乘,小乘追求自我的解脱,到中国以后发展的是大乘佛教,讲的是普度众生,和儒家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妙。“仁者爱人”,希望每个人都好,把儒家的核心价值移植到佛学里面去了,变成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时至明朝,社会分工进一步完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应运而生。“心学”和“理学”的差异,可以从王阳明和朱熹对《大学》一书中对“亲民”和“格物致知”的理解的不同反映出来。朱熹认为“亲民”当作为“新民”(教化百姓使其自新),“格物致知”则是“即物穷理”,也就是从各个事物上去认识做人做事的道理,以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则认为“亲民”是“亲亲仁民”(即仁的意思),“格物致知”则是“致良知”,也就是去除蒙蔽每个人良知的物欲以恢复每个人与生具有的良知。 从上述脉络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儒家文化是有能力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不断调整、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不是顽固、保守、一成不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实际上,这一点也可以从亚洲四条小龙有能力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得到证明。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会不会消失?如果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消失了,我们就会像今天的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文明一样,即使有一个经济实体在相同的土地,但是已经是不同的文化了。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不容易出现,但是并非不可能。一个人的伦理价值取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很小的时候学会,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三岁时,其行为、价值取向就已经固定,到七岁时,基本上已内化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就是靠从小跟父母和周遭的人互动中,以他所接触到的人的行为为学习的榜样,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然而,不容易变并不代表不能变,否则也就不会有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消失。在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人为名为利昧着良心而干伤风败俗的事时有发生。并且,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透过传播、接触,人们也容易不自觉地受到外来文化伦理取向的影响。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多了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传统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也可能会逐渐消失。所以,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界有志于民族文化复兴的人士,尤其是属于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责任与义务推动社会的物质进步,献身于经济社会政治的现代化,同时也必须要有“死而后已”的任重道远之责任心,以“仁”为己任,用适合于时代特质的形式,身体力行地实践给社会做出楷模。政府和舆论界也应该通过教育与媒体的报道有意识地倡导适合时代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水平提高、实现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 结 语 二十一世纪全球多极增长中各个不同文化一起发展、共同繁荣、相互辉映。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少数几个欧美工业化国家,代表西方强势文明,一直主导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在2000年以前,美、德、英、法、意、加和后来兴起的日本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全球经济的增长也主要来自这些国家。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总合贡献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10年已经超过美、日、德、英、法、意、加等老工业化国家。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一个多极增长的世纪,许多发展中国家很有可能将会继续保持高于发达国家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目前世界的主要文明体系除了西方文明之外,包括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东正教、拉美、非洲等,她们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核心伦理价值取向。 二十一世纪迎来的不仅是中国以“仁”为核心伦理价值取向的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而且也将会是各个有着不同文明传统的国家,一起发展,共同繁荣,相互辉映的世纪。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3069 次阅读|5 个评论
武 洁:“西医开中药”是怎样的“中医复兴”?
zhanghuatian 2012-6-5 08:20
张某认识很多中医界的朋友,他们对中医复兴倒是充满信心,但几乎没有几个认为中医能在中国得到真正的复兴。仅仅靠政府永远解决不了中医的问题,更需要的是患者认识观的改变,貌似只有中国有这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说法难到是验证? 作者:武洁   因力挺“真气运行培训班”而受到关注的甘肃卫生厅长刘维忠,近年来推行“中医复兴运动”。其举措包括,号召医务人员学习真法以“无药治病”,要求西医奖金与中药用量挂钩,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药膳科,规定吃中药、针灸、拔火罐等可100%报销等。(《新京报》6月4日)   关于中医,可以说一向就是毁誉参半。一边是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神奇功效令人惊叹,另一边则不乏打着中医旗号的医疗养生骗术大行其道。不仅如此,中医的博大精深,既然并非人人都能参透,用其伪装起来的骗术,自然也就不易被识破,对于这类利用中医之道故弄玄虚的“伪中医”现象,当然也就需要保持警惕。   应该说,从“猪蹄治病”到“打通任督二脉”,来自卫生厅长的力挺,却仍然引发了公众与舆论的广泛质疑。人们对于“伪中医”的警惕,其实令人欣慰。既然“中医复兴运动”也是由上述这位厅长所力主并推行的,里面装的是不是“一个葫芦里的药”,自然也就令人狐疑。   不过,中医当然不应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甚至贴上“包治百病”的标签,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对“中医复兴”也要保持警惕,甚至成为禁区呢?事实上,这世上本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医,在这一点上,中医当然也不会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医就没有其价值和独到之处。中医不仅在一些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一些被西医判了死刑的病症,也不乏通过中医治疗获救的病例。不仅如此,推拿、针灸、拔罐等传统中医技艺,也绝非徒有虚名的花架子,不仅其治疗功效有目共睹,也颇受公众的青睐。这些技艺甚至在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欧洲等地,都受到了当地民众追捧。尽管美国并未从官方层面接纳中医中药,但这并未影响美国民间的中医热,中医名家被国外机构邀请出国讲学授艺,更是相当频繁。相形之下,国内中医的形势却不容乐观,甚至颇为低迷,笔者有一次挂了个中医专家号,这位中医老专家带的学生中居然多来自海外、港台,中医所面临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中医毕竟是国粹,甚至是一种至今仍有着很高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当日本仅仅对伤寒论中的一个方子就做了许多细致研究,并通过大量药物比例试验证明张仲景的药物比例所发挥的医疗效果最佳时,国内的中医,却仍然只是干着给西医擦屁股的活,很多病人都是在经过西医不断摧残后,迫不得已,无路可走了才怀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看中医。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及“中医复兴”,其实并不过分,而是大有必要。至于提高中医中药的报销比例,作为对于中医诊疗的支持与引导,也无可非议。这与通过提高社区医疗报销比例来引导患者向社区医院分流其实是一个道理。   当然,中医究竟该如何支持和发展,的确不是通过一条行政命令和口号便万事大吉的。假如说提高中医中药的报销比例还无可挑剔的话,那么,对中医的“扶持”,竟然要求每个西医科室配中医,让西医脱产学习中医,职称考试考中医,就连西医奖金也与中药挂钩。甚至连医院评级也搞“中医发展一票否决”。如此行政化“中医复兴运动”,显然违背了中医复兴与发展的规律,不仅涉嫌拔苗助长,当不懂中医的西医也要被“赶鸭子上架”开中药,最终会开出怎样的中药,倒是令人担忧,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急乱投医”呢?   一言以蔽之,“复兴中医”其实没错,但中医的复兴其实更需呵护中医中药的整体行业生态,而不是靠行政化的“西医中医化”,无论如何,“中医复兴”不应被搞成“中医复辟”。
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下心来,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
热度 1 Shifengyu 2012-5-23 11:12
纵观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兴盛,几乎都内修政治和倡导科技,科技的强势会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谁占领了科技的制高点,也就掌握了科学游戏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中国的科技的复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几代或若干代人的努力和继承创新,尤其是年轻科技工作者需特别注意,任何科技的重大发现和创新不可能天上掉馅饼那样简单和轻而易举。 近年来,中国年轻科技工作者(30岁左右的博士)中多数都表现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尤其像我等年轻人正在自我科研成长的初始阶段,为了职称、为了项目经费、为了论文和著作等更是急不可待,恨不得每天都有SCI论文的发表,每月都有著作的出版。孰不知,这是一种病态的心里,吾以为不可取。此种病态心里,小则影响一个教研室或一个团队的科研氛围,带坏一批人;大范围内,则会影响整个学术界的氛围,带坏一代人甚至数代人,贻害子孙。长此以往,中国科技复兴,永远不可能实现。 年轻科技工作者,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也就是大多数人选择了清贫(相对来说)。既然如此,大家莫不如要静下心来,做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10年、20年、30年后,也许站在科技制高点的人可能是你了。那样,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会觉得此生无憾矣。 本文是个人有感而发,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苟同。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243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落幕 : 凝心聚力 共促民族复兴
whyhoo 2012-5-12 20:37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刘畅)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12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2天的论坛上,全球各地150多家台胞社团领袖及相关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进一步发挥台胞社团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献计献策。 本届论坛于11日开幕,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及文教、经济、社团3个分论坛。百余名台胞社团负责人围绕“深化两岸文教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强化台胞社团作用,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加强两岸经贸交流,促进两岸产业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参加文教分论坛的代表提出,当前是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大好时机。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一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尽快将签署两岸文化交流相关协议提上日程;二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全方位的发展;三要创新交流形式和内容,打造更多能真正弘扬中华文化的交流平台;四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资源,真正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 参加经济分论坛的代表认为,要充分认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和实施的重大意义,希望ECFA后续协议尽快完成商签;要维护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政治环境,重视制约两岸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要着力提升两岸产业合作水平,积极推动大陆企业入岛投资;要进一步优化大陆对台采购模式,让岛内基层民众直接受惠;要协助台资中小企业在大陆的经营与发展。 参加社团分论坛的代表分别从化解政治分歧、健全论坛功能、履行社团使命、突出民间优势、力促慈善公益、纠正历史教育、增进文化认同、提升华人形象、扩展青年交流等角度,贡献了不少真知灼见。 在论坛闭幕式上,通过了《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倡议》。倡议提出,要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台胞社团团结奋斗的共同旗帜;把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台胞社团携手努力的共同任务,把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作为台胞社团凝心聚力的共同责任。 倡议呼吁,台胞社团要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多担当;为服务台胞乡亲多出力;为深化两岸交流多筹划;为弘扬中华文化多尽责,为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多作为,为办好台胞社团论坛多合作。 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在闭幕式上说,本届论坛因应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了台胞社团的新任务,汇聚了广泛共识,取得了可喜成果。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海内外台胞社团更好地发挥优势和作用,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楼志豪、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等出席了闭幕式。 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将分赴山东、山西两地参访。首届台胞社团论坛于2010年9月在上海举办。 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倡议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12日在北京落幕。论坛闭幕式通过《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倡议》,全文如下: 情牵两岸话和平,心系中华促发展。在两岸关系继往开来、巩固深化的新形势下,我们来自海内外的240余名台胞社团代表和嘉宾齐聚北京,共襄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之盛举。我们带来共同的愿望和期盼,我们肩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两年前,我们在上海成功举办了首届台胞社团论坛,形成了“服务乡亲、沟通两岸、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广泛共识。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深知台胞社团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要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旗帜;要把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我们携手努力的共同任务;要把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作为我们凝心聚力的共同责任。在此,我们倡议: 一、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多担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关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在全球各地的台胞社团应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要深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知,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两岸增进互信,聚同化异,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 二、为服务台胞乡亲多出力。真诚服务台胞乡亲是我们社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在抓好具体服务上多下功夫。实施台胞社团助学募捐的爱心行动计划,为定居台胞及常住台胞子女、经济拮据的赴陆台生提供资助;着手建立重大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扶危济困,及时做好针对受灾台胞乡亲的救助和关怀工作。 三、为深化两岸交流多筹划。台胞社团在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要继续以增进了解、融洽感情、消除隔阂、培植共识、促进团结为目的,推动全方位的交流。重点是有计划地办好岛内、港澳及海外台胞子弟赴大陆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台湾基层民众特别是南部民众与大陆的民间交流。支持大陆台籍第三代、第四代赴台交流。 四、为弘扬中华文化多尽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责任。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挖掘各社团的潜力与优势,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活动;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为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献计出力。 五、为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多作为。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与广大台胞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着眼于台胞乡亲的福祉,为ECFA后续协议等两岸经贸政策制定建言献策,为两岸中小企业的合作交流拓宽渠道,为台湾农渔产品销售大陆提供协助,为海外台商投资两岸牵线搭桥,为两岸共同家园的建设贡献心智。 六、为办好台胞社团论坛多合作。以“加强交流、求同释疑、包容体谅、携手共进”为准则,建立台胞社团常态化沟通、联系的机制。每两年举办一届台胞社团论坛,并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小型座谈会,开展工作交流和推进共识的落实,并就台胞社团共同关心的热点议题及时研讨沟通,反映台胞诉求,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在本届论坛形成的六点共识,谨此向海内外各台胞社团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台胞乡亲谋福祉,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贡献。 出席第二届台胞社团论坛全体代表 2012年5月12日于北京 原文见 http://www.gov.cn/jrzg/2012-05/12/content_2135684.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杰克:从老品牌再战江湖论品牌的复兴之道
jackliupku 2012-4-17 18:16
刘杰克:从老品牌再战江湖论品牌的复兴之道 文 / 刘杰克 在中国这个特定的文化和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古老的东西一直有一种特殊的偏爱,而对特殊年代生活的记忆常常让那些曾经为消费者带来某些甜蜜感的消费品成为某种特殊的符号,这让许多国产老品牌似乎看到了重返市场的曙光。老品牌重出江湖的消息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是对那份已经远去的童年和少年甜蜜记忆的回味。在消费者视野中消失多年的老品牌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是否还能复当年之勇,老品牌重振雄风之路上的关键点又在哪,也成为营销界和企业家关注的问题。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如何复兴老品牌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拒绝一味“怀旧”,迎合消费者需求才是重新立足之本 在刚刚过去的 2011 年的寒冬,“北冰洋”这个已经冬眠 15 年之久的老品牌再度出现在人们眼前,搅乱了冬日的饮料市场。对于“北冰洋”当年的风光,很多老北京人都还记忆犹新。对许多北京消费者而言,这个玻璃瓶、金属盖、橘子味的老牌汽水的重新归来唤醒的是人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但老品牌的回归不是只为了回忆。老品牌的回归面临的最大困难既不是人才,也不是资金,而是如何把自己的产品与消费者的需求重新无缝对接。无论是终端为王、品牌为先,还是资本运作、前店后厂,这些仅仅是具体的营销策略和手段而已,迎合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根本。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消费者行为论,老品牌的重新回归面临的是消费群体的变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如果不能抓住这种变化,只是一味的坚持自己的工艺和主张,则会远离消费者。而老字号无论怎么走下去,它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有人来购买自己的产品,你的产品卖给谁决定你的产品走多远。所以,面对竞争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老品牌需走出“回忆”的围城,以市场、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将满足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 “北冰洋”的团队正是因为清楚的认识到,如果只打情感牌,只怀旧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不管是从口味到瓶身设计,从包装到品牌口号,“北冰洋”为了最大程度的迎合当今消费者的需求,在稳定 60 后、 70 后消费群的基础上,争取 80 后、 90 后,在新“北冰洋”产品推出市场前都针对各个环节做了一系列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在重返市场前,北冰洋方面举办了好几场“试饮会”,邀请市民免费品尝,对两种口味的汽水按照顾客的“点评”意见分别进行了改进。在瓶身重新设计方面,为了更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北冰洋”还特别请了两位 80 后设计师作为主创,对瓶子的形状、 LOGO 、材质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将新瓶身设计得更加流畅、柔和,对品牌 LOGO 也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显得更具有现代感,更重要的是瓶身增加了盲文,体现了品牌的人文关怀。而在品牌沟通方面,“北冰洋”也放弃了怀旧,采用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品牌的口号也选择了更贴近 80 、 90 后的 “真橙意 够桔气 还是北冰洋”,希望在品牌中增加更多的新元素。 品牌的价值要由消费者的选择来决定。因此,老品牌的家底只是起步的资源,要想实现复兴,就必须拒绝一味的怀旧,实现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重新无缝连接方为上策。 二,复兴不等于复制,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是王道 老品牌的复兴要处理好产品、品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果仅是想通过复制过去而走向成功,对老品牌来说更像是一场赌博与试运气。即使可以将产品复制的一模一样,但消费者当年对品牌的感觉是无法复制的。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产品的日益丰富,消费者的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现在的消费者胃口早已被高高吊起,很难再对一种产品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因此,老品牌的复兴需要的是品牌精神的传承,而不是一切照搬。要在传承中有创新,经典中有时尚,才是老品牌走进新时代的关键所在。 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品牌论,刘杰克老师认为,在当今这样一个产品更新快,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普遍较低的市场环境下,如果一个老品牌没有新的元素和活力,很难再次打入市场,其中一些老品牌要么是新瓶装旧酒,要么完全是改头换面再塑金身,使得旧与新的连接生硬无比。这种勉强式的“创新”缺乏连续发力的后劲,反而会容易造成对老品牌价值的侵蚀。由于跟不上消费潮流,缺乏创新,而难以复兴的老品牌比比皆是。只有推出优化产品的推陈出新才是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 上个世界九十年代,“一股浓香,一缕温暖”这则经典的南方黑芝麻糊广告红遍大江南北,“黑 --- 芝麻糊哎”的叫卖声和小孩子舔碗的画面成为许多人心中无法抹去的记忆,但南方品牌近 10 年来却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老品牌在 2011 年初重磅推出了南方黑芝麻糊新品“爱心杯”,宣告着其在饮品市场的重新回归之势,其将沉淀在消费者记忆中的小孩子舔碗的画面固化为商标,并力邀大牌时尚明星王力宏代言,将品牌年轻化。正是“爱心杯”产品这一创新和跨越,为南方食品集团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凭借着炫目的包装、独特便捷的特点、以及丰富的营养,南方黑芝麻糊“爱心杯”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很快抢占了市场,使得南方食品集团重新成为饮品市场的焦点。 老品牌的复兴要与时俱进还应体现在现代传播手段的应用方面,老品牌不能以老为贵,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从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在网络高速发展和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老品牌的复兴也要学会利用这些新兴传播媒体渠道为自己发声,与消费者保持沟通与互动。刘杰克老师认为,如果老品牌的传播只靠残存在老消费者头脑中的记忆,会导致传播速度缓慢,内容不聚焦,无法快速产生大众影响力,这样的老品牌自然不会成为市场主角。 三,复兴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 老品牌的复兴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老品牌复兴就是要走好老企业的二次创业路,需要企业从经营观念、技术创新、营销战略、品牌传播等系统运营上进行自我改造、重塑竞争力。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品牌复兴的成败。要重新寻找到市场突破口,要重新挖掘产品价值,对细分市场的市场潜力、竞争状况、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了解消费者需求,引进生产设备,产品研发,渠道规划,每一步都要走的扎实稳健。 与很多有故事的老品牌一样,宏济堂也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光,作为一个中国阿胶市场的老品牌,山东宏济堂阿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独占阿胶市场,旗下产品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国都曾具有很好的销量。但由于种种原因,后宏济堂阿胶在阿胶市场消失了几十年,从 2008 年开始才进行品牌重建,这个老品牌开始逐步进入了“慢”复兴时代。宏济堂并没有选择快速复兴的道路,而是以宏济堂持续发展为原则,在对自身资源和预期市场准确把握的前提下,一步步从配方、选料、工艺、技术等各个方面完成宏济堂阿胶从品牌到产品进行传承和延续。从其有针对性地调配人员、寻访和重用仍然健在的老药工、技工,传授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就可以看出其对品牌复兴中国细节的关注。同时,宏济堂也针对现有的产品进行了适当地创新和开发,从阿胶这个单一的品类逐渐过渡到阿胶衍生品的开发,先在一个领域做大做强,将品牌在市场上重新激活,继而进入下一步的品牌再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老品牌的复兴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品牌必须走出“回忆”的围城,将满足消费者需求放在首位,实现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重新无缝连接。老品牌的复兴重要的是品牌精神的传承,一切照搬毫无意义,要在传承中有创新,经典中有时尚,优化产品的推陈出新才是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同时,老品牌对传播媒体的运用也要与时俱进。如果能有效把握以上几点并配以系统实施策略,实现品牌复兴并非没有可能。笔者衷心希望大批带着浓浓时代记忆再出江湖的老品牌能够真的浴火重生,重新成为市场上新的风景!
1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远东开发
dongzg101 2011-10-15 11:50
俄罗斯计划在远东建立经济特区,欢迎中国、韩国、巴基斯坦、以色列商人来投资。
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人民日报9。18社论有些新意
热度 4 lix 2011-9-18 11:08
社论标题:勿忘国耻 共襄复兴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9/17/9263918_0.shtml
个人分类: 历史杂谈|319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结束 共致50人死亡
dongzg101 2011-7-28 05:47
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结束 共致50人死亡 德国负责传染病监督及预防的罗伯特-考赫学院7月26日宣布,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最后一位病人出现在三周前,计入病情潜伏期、诊断期以及病源调查所需时间之后,可以肯定地认为该病菌已不再具备传染性,表明这场在德国持续了月余的疫情已经结束。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于今年5月中旬首先在德国北部地区爆发,仅汉堡医院就有3496名病人被诊断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其中852人发展为血溶性尿毒症,肾脏受到损害。这场疫情最终导致德国范围内50人死亡,在德国以外的欧洲地区也发现了76名患者。 罗伯特-考赫学院确定传染病菌型号为O104:H4。最初该病菌被认为来源于西班牙产黄瓜,后经严密调查最终锁定传染源为下萨克森一家工厂生产的豆芽。德国政府有关部门追踪朔源之后,发现该工厂从埃及进口的葫芦巴种子遭受污染。目前德国除禁止进口埃及葫芦巴种子之外,仍未取消对食用豆芽的警告。 医学专家认为,由于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加强监督观察,未来还将会发现一些单个病例,但不会重新爆发大面积疫情。 更多阅读 德国罗伯特-考赫学院网站相关报道列表(英文) 德国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由带菌者污染食物 德国研究人员建议为欧洲肠疫致病菌更名 德国确认芽苗菜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元凶” 我国快速建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检测法 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特点很“另类” 已向他国蔓延
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最需要是道德和精神的复兴
热度 13 outcrop 2011-7-4 09:17
傅兰雅尽管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科学技术事业,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势力太强,进步太慢。所以也有他的苦恼。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他说:“外国的武器,外国的操练,外国的兵舰都已试用过了,可是都没有用处,因为没有现成的、合适的人员来使用它们。这种人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他们必须先接受训练和进行教育。…… 不难看出, 中国最大的需要,是道德和精神的复兴,智力的复兴次之 。只有智力的开发而不伴随道德的或精神的成就,决不能满足中国永久的需要,甚至也不能帮助她从容应付目前的危急。 ” ——来自武际可老师的 《 傅兰雅—一位在中国传播西学的大师 》 窃以为百年后的今天,这段话还是适用啊!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某些地方原地打转呢?这不正常。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313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从历史上黑人被掠卖想到的
热度 2 jefei 2011-3-5 19:02
今天做实验时,徒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当年被白人掠夺贩卖到美洲的黑人的后代对其祖先的悲惨遭遇是希望其发生还是希望其不要发生呢?考虑到现在非洲的贫穷落后和美国的富庶强大,我想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心里还是希望其祖先被掠夺贩卖的;但若是现在非洲强大而美国弱小,估计他们又会相当仇恨当年贩卖黑奴的那些人。挺讽刺吧?生命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也不例外。人同此心,无分肤色。 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也是一部华人迁徙史,尤其是在中原战乱时。现在炎黄子孙遍布天下,海外华人华侨众多,故国对于他们只是一个遥远的回忆。若中国强大,则他们会引以自豪,也会乐意回国发展或充当故国与现在国交往的桥梁,若中国弱小,则会尽力融入当地社会,耻于提及,其祖先出国越早,这种状况应该越明显。因而,若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为民族复兴效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发展,要显现出勃勃生机,而这里的基础就是本国民众。华人华侨可成为强大的助力却不是根本,将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真可就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自己的事情毕竟是要自己做,别人会帮你但不会替你做。
个人分类: 我的看法|3664 次阅读|3 个评论
答侯成亚研究员对关于拙文“中国需要振兴‘现代儒学’”的评论
QFL 2010-8-29 13:40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cy98765 删除 回复 儒学本质上属于封建主义文化。 儒学中有些智慧、有合理性的东西,可以作为新思想的材料,批判地吸收。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毛泽东。 语言文字有稳定性,不能因为用了儒家经典也用过的词语,就被认为是从儒学来的。 当前社会中许多丑恶现象,特别是官场腐败,皆与儒家文化有关。 ------------------------------------------------------------------------------------------------------------ 正式答复之前先申明一下:侯成亚老师是科学网上我所尊重的老师之一,他对社会丑恶现象的严厉批评无不体现出一位学者的正义之心,是值得受到赞扬的。然而,我也不赞同侯老师的一些观点,但这些只是学术观点的差异而已。下面就是我对侯老师对拙文 “ 中国需要复兴 ‘ 现代儒学 ’” 的 相关 评论的答复 。 首先,在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采取 “ 批判继承 ” 的这一点上,我是赞同侯老师的观点。 诚如我在拙文《中国需要振兴 “ 现代儒学 ” 》中所述: “ 儒家文化是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就决定了儒家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落后性,在一些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 所以,我们需要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式的继承。但我也认为, 仅仅批判继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发展或发扬光大 。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很多有智慧、合理性的内容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在物质世界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在精神领域,尽管也不断地出现了一些新思想观点,但总体上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人类所固有的本性 (^_^ 不妨简称 “ 人性 ” ) 所决定的 。跳出 “ 人性 ” 所划定范围的思想学说,必然充满 “ 非人性 ” 或呈现病态,最终为人类所抛弃;否则,人类就不能在为人类了。 以中国为例,现在人们对精神领域的思考,有哪些是跳出儒学所思考过的问题的范围之外? 尽管不断涌现新名词,但大多数无非是玩弄文字游戏而已。现代中国人对关于精神问题的思考,即使有一些新突破,但又有多少高明?在对某一具体精神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有谁真正地超越了以孔孟、老庄等代表的中国古代先贤们? 对于这一点的清醒认识,最有先见之明的就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昀。 西方文化领域也具有类似的现象和规律: 大多都是在不断重复着思考其先哲们所思考过的问题 。 世界最顶级的哈佛大学的校训来自一个格言 :“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 ;中国最顶级的清华大学的校训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来源于《周易》 “ 乾 ” 、 “ 坤 ” 二卦的卦辞: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可能就是基于这样原因吧。 另外,关于 “ 儒学本质上属于封建主义文化 ”, 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 。 儒学文化是否必须非得带有阶级性? 例如,《尚书 • 大禹谟》中 “ 满招损,谦受益 ” ;毛泽东说: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 姑且暂不论后者是否在广度或深度上有所重大突破, 难道前者就只能隶属于封建主义文化,而后者隶属于社会主义文化 ? 所以,我认为: 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不宜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 。这与关于 “ 资本主义的苗 ” 还是 “ 社会主义的草 ” 的物质领域问题是类似的。 资本主义文化能够以 “ 海纳百川 ” 的胸怀来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己用,甚至包括 “ 社 会主义 ” 的文化 ; 资本主义文明以 “ 文艺复兴 ” 为基础;这场文化运动无非就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等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并更进一步发扬光大。 更何况,与古罗马、古希腊文明相比较, 作为中国文化主脉的儒学对全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然而, 很多“社会主义”国人就缺乏这种胸怀, 一听到要提倡复兴 “ 儒学 ” 的观点,无不咬牙切齿,大有不把儒家文化置于死地不罢休的气势。 对 “ 儒学批判吸收 ” 这一点上 , 侯老师认为 “ 做得最好的是毛泽东 ” 。 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 。 就事论事,侯老师的这种说法与 “ 天才论 ” 或 “ 顶峰论 ” 的观点很类似 。首先,自古以来,就有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 的说法。毫无疑问,毛泽东本人很好地吸收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包括他本人的思想、律诗等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毛泽东本人也提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令人遗憾且难以理解地是,文化大革命的 “ 批林批孔 ” 中的污蔑孔子,秕糠儒术等打倒一切的运动又无不与毛泽东本人有莫大的关系 。 国家建设时期,尽管 毛泽东提出了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的文艺方针, 但是 争鸣后的 “ 百家 ” 又都是什么样的惨烈下场? 在 事 实上, “百家争鸣”反而成了“引蛇出洞”! 侯老师认为 : “ 语言文字有稳定性,不能因为用了儒家经典也用过的词语,就被认为是从儒学来的。 我是赞同 这一点 的。 毫无疑问,语言文字有稳定性,是一脉相承的,儒家用过的词不能认为是儒学专有的。 但是, 儒家首创的词汇呢?儒家首提的观点呢?儒家首倡的思想呢? 难道这些不能被认为是从儒家来的。 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由如下 9 个字体现出,即 “ 仁、 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 。此处简单解释一下:仁,体现了一种爱人的思想,推己及人,天下大治,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义:原指 " 宜 " ,即行为适合于 “ 礼 ” ,为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一;礼,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及人类生活行为的总准则;智,同 “ 知 ” ,其内涵不言而喻;信, “ 无常 ” 之一,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体现了一种包含有宽恕、容人、包容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本人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与悌,家庭伦理的基础,孔子认为,孝是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孝敬之心,如果仅仅是单纯物质上的赡养,那就如同饲养犬猪等牲畜,实乃大逆不孝。 试想一下,当今所有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海外诸国的),当局提出的各种号召、口号、倡导和宣传等,有哪些内容能够跳出上面的 9 个字? 无非 顶多仅 在内容上赋予一些带有时代特征的新意罢了。 可以这样说, 我们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生活传统、家庭伦理等等,甚至个人的一言一行,哪个方面不都是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与儒学有关系 。 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犹如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不管他是否赞同哲学,但在研究过程中,又处处都在使用哲学的方法。 所以, 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实际上也根本做不到。 尽管很多国人在嘴上喊着坚决反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但在行为上却是“扛着红旗反红旗” 。 侯老师认可这种观点,即 “ 当前社会中许多丑恶现象,特别是官场腐败,皆与儒家文化有关 。 ” 另外,社会上还有一个关于官僚腐败的流行观点,即 “ 社会处于转型期 ” 。 就事论事, 我认为 : 这两种观点都是在瞎扯淡,它们与腐败没有任何逻辑必然关系,纯属御用文人或当局为官僚腐败找到的两个 “ 忽悠 ” 老百姓的 “ 冠冕堂皇 ” 的 借口 。日本、新加坡等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甚至至今还在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人家的官僚为什么很清廉?香港官僚由腐败走向清廉的过程,难道就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两千多年以来,基督教一直盛行的全部欧洲国家的总和,也没有以儒家为根基的中国社会繁荣昌盛,为什么却被认为是现代欧美国家繁荣昌盛的文化根基?非洲很多国家也有基督教呀,却是落后之极。 所以我认为: 一个国家的官僚们是清廉还是腐败,只取决于该国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政治游戏规则而已 。对于一个既是治理者又是监督者的政府,一切全凭其官员们所自封的高尚性和自律性是远远不够的 ;这犹如参与者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的比赛,必然是索然无味。 这话不是想当然乱说的,而是有重要依据: 胡锦涛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 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胡本人的讲话 ) 。 最后,本人再重申一遍下面的一些观点: 复兴 “ 现代儒学 ” 绝对不是复古,不是恢复文言文,不是穿汉服,更不是国粹主义 。 在发展现代科技的同时,我们应该复兴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 ( 包括其他诸子百家 ) 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思想,发扬其中精华,抛弃其中糟粕,同时借鉴外国先进文明为辅助,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改良成一种适合当代社会的 “ 现代儒学 ” ! 厚德载物的儒家文化必能海纳百川,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 “ 封建儒学 ” 蜕变成服务于现代社会的 “ 现代儒学 ”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1892 次阅读|6 个评论
逃票 = 缺德?
wujingzhi 2010-8-3 21:35
逃票, 我想发达国家可能比中国多。因为在国内基本是没有机会逃票的,无论什么车站,先买票,再上车。至于买了票以后,是什么情况那就不一定了。我好几次是买了票,而没有机会上车!坐火车长途,多少人得靠关系、找票贩子才能买到卧铺啊!春运时候的情形就不用说了,有站的地方就不错了。以前上学时候,每次开学,我都得起个大早,早上四五点钟摸黑去赶车。在外地时候,碰到好几次黑车,坐上后都不知道要把我拉到哪,提心吊胆的~ 国内坐公交车,有逃票的吗?应该很少。一两块钱大家都付得起,有时可能会碰到一些进城打工的人不熟悉,或实在没钱。那为什么到国外乘公车有人逃票呢?先撇开道德诚信的话题,或许有更直接的原因。发达国家的生活成本是很高的,因为劳动的价值基本没有区别。不像我们学得那样,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非要得到更多。在很多发达国家,体力劳动价格更高。下水道工、电工等周末是要休息的,要去打高尔夫球、钓鱼。而搞研究的人们大多守在实验室,赚奶粉钱。那些辛苦劳作,为了毕业而心力交瘁的留学生们的处境更可想而知。 那么为什么本地人逃票的少呢?对他们而言,和我们坐公交车一样。没必要逃那一两块钱。他们的低保金足以让他们维持正常生活。对他们而言不能住house要住公寓楼就是破产了。而我们中国人呢?有公寓楼住,都是中产偏上阶级,住高层甚至是体面了。我相信可以住公寓的人不会想着去逃公交车票。出门都要打车了。那为什么到国外有人就逃票了呢?简单算一算,日票大体平均在3-10美元之间(国家、地区不同,差别大),换成人民币就是三五十块。我来这这点时间,票已经一大摞子了,都不忍心去算有多少钱,当然也不去逃票,被逮着罚的更多(具体罚多少没去关心,听说很多的)~ 据我所知,有很多留学生是没有强大的经济来源的。很多人要靠打工维持生活。逃票的钱或许就够他们一天的生活费了。很多偏僻的加油站的收银员是印度人,晚上经常被人揍。但他们依然要冒险做那样的工作。很多人要工作到很晚,也容易被人攻击,送命的也不少。有人打黑工的话,一小时的收入也就一张公交车日票的钱。记得看一个电视节目,龙永图讲他自己的经历,说他在美国时,一次为了省车票钱曾步行了很长一段路 说这么多,其实我只是觉得逃票和缺德之间直接联系有点勉强。这个道理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类似。西方人有西方人的价值标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很多人都知道在海外,老移民骗新移民的太普遍了,老移民欺负新移民的或新来的也常见。我也不觉得因为这样就说中国人都没良心。相反,大部分人还是很好的。存在的东西都有它背后更深远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教育以及所有其它,有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但是,并不能由此而完全否定中国本身的东西。敝帚自珍,大可不必,然削足适履,也有点得不偿失。 我们似乎常常把发达国家有意的完美化或丑化,借以否定或抬高我们自己的价值。前几年流传的国外大学校长评价中国教育的文章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文章也类似,有太多偏颇之处,和夸大之嫌。如说国外学生数学差,真的吗?我见到的国外学生,数学都很厉害的。中国人以为的数学好就是口算、心算、背圆周率。洋鬼子们不擅长这些,但他们可以比较熟练的算一些我们标为选学而很有用的东西。 扯远了,再说逃票吧。如果说逃票能说明我们缺什么的话,首先说明缺钱。我们的暴发户门逃票吗?不逃啊!到哪都刷卡,账上随时有几个亿,家里豪车几车库,让他们逃票?富二代逃票吗?很少吧!都自己开跑车了。逃票也是为了体验生活。官们逃票吗?不逃啊!小狗出行都有人民买单,没必要逃。 说到缺德,我是同意的。但这个缺德不是哪个人缺德,而是社会缺德。现在,有德的人有谁可以养家糊口呢?据说年入十五万都活不下去,老实巴交的人有几个可以年入十五万??五万都有难度吧!而那些腰缠万贯,无德无能有办法的,都滋润着呢。更重要的是,全社会不都是向那些缺德的人学习吗?复制他们的成功吗?对那些缺德的人,谁又有胆量站出来反对了?谁又能反对得了?至多也就是匿名骂骂而已,明天继续奉承 零零碎碎一大片,其实只是觉得在这个鱼目混杂烦躁不安的社会,我们看待现象,也可以了解现象,研究现象。关于人的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逃票的不一定那么缺德,缺德的也不一定要去逃票 一个人人缺德的环境,冒出一个人不缺德也就成缺德了 一个绝大部分人不缺德的环境,有几个缺德的人也没那么缺德这就是包容的气度! 最后,录一段 《庄子》 吧: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11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YonLushgry 2010-7-4 14:09
堪想当年,周总理十二三岁时既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试问:现如今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呢?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啊? 是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鉴于此,读书岂能为一己之私利、私欲、私誉! 欲有为之人,尤其是欲有为之青年学人,须有务实之志向: 为中国之富强而读书! 为中国之民主而读书! 为中国之文明而读书! 为中国之和谐而读书! 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唯有此方不愧为一个真正的龙的传人中国人!
个人分类: 论见&亮见|1763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谈医学的人文精神
sts 2010-4-15 09:11
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许多危机: 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了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与病人交谈;医生更加关注病人的躯体问题而忽视病人的情感,因为躯体问题能被测量,情感问题则不能,而且医生们相信如果躯体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简而言之,现代医学试图以技术去消解医学的非技术维度。 与关注医疗技术进步相对,当今医学界也涌动着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这是由于就医学而言,由于经常面对病痛与死亡,医生如忽视病人的价值,不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医学之目的,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强调医学应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只是对疾病的医疗,更需对病人的诚挚关怀和细致的热情照料,更需关爱病人的情感需求。 提倡医学的人文精神正成为 21 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它不仅是对医生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现代医学已发展成为囊括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缓解病痛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社会呼唤医学界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精神传统的复兴。这是因为: 一. 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源头 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慈善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医学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则被认为最富有人情味的职业,我们不难从我国和西方医学发展的历史上看到医学所闪耀的人文精神的光芒。 (一)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自古就认为医乃仁术,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黄帝内经素问》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可见生命之珍贵。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 既用脑,又用心;有时,用心之处要甚于用脑。这样的医生,才是患者和社会真正需要的。由此不难看出,在行医过程中是不是用心,是检验一位医生人文素养的试金石。 (二)世界古代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 医学 崇尚的精神,也是西方古代 医学 人文精神的核心。《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出医生的唯一目的是为病人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 美国著名医学家、人文主义者奥斯勒( W. Osler )指出,作为医生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在看病人时,应当坐下来,哪怕只是 30 秒钟,病人会因此放松,更容易交流思想,至少感到医生愿意花时间对他的病人有兴趣。这是医生的基本哲学。 1988 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了《爱丁堡宣言》,其中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 , 不仅应该培养医生的科学精神,还要培养其人文精神。 历史表明,无论中外古今的 医学 ,都是将救死扶伤、仁爱救人的 医学 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 医学 人文精神的价值存在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今天又该如何理解医学的人文精神呢? 二. 现代医学的人文精神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在西文中 , 人文精神一词常译作 humanism, 意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 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 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二)什么是医学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指向以人为主体的全面关怀。随着 当今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 ,它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其所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这样,当一位病人呈现在医务工作者面前时,就不仅只是作为疾病载体的人体,而是一个完整的人,就要求医务工作者注重对其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这就是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瑰丽多彩的生命现象、奥妙无穷的人体、复杂多变的疾病,既是 医学 永远认知的对象,也是促使 医学 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医学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其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 (三)医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医学的人文精神是相对于医学的科学精神而言的,与医学的人文精神相比,医学的科学精神更注重于依靠技术手段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所以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在此病人被简化为因机体的某一部位损伤或功能失常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生命机器。 医学科学为患者的疾患提供物质保证,医学人文精神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方法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医学科学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精神将患者从心灵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医学科学指导什么是正确有效的治疗,人文医学指导什么是好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将对病人说,我有知识,我会用我最好的知识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最好的服务。 三. 复兴医学的人文精神 (一)建构充满人文关怀的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精神要求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更注重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对话与交流,并通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待疾病和生命。医患之间通过平等、和谐而有效的沟通,尽量消除交流障碍,让病人成为医生的好伙伴;而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流通,也能从根本上找到患者致病的原因,为正确开展诊疗服务。而精神病人做为心理上和行为上有特殊困难的病人,医生在对其进行诊疗的过程中肯定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不便,但是当困难再次来临的时候,大家首先考虑到这是做为一名医生的职责,这正是医学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医患关系,还要求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为重的理念。要将病人至上作为医疗实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理好病人利益和医务人员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医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以医疗为中心的医学模式逐步被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所取代。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更要有高素质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要解决病人的躯体病痛。还要关心病人的心理需求;不仅仅是病人来求医。还要主动为病人提供平等优质的服务。 (二)建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时刻劳记:和谐的人文精神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病人在知情权、参与权、隐私权及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和满足这些要求,就是要让患者在就医诊疗的全过程,都能感触到尊重、关爱、公平与保护,以建设和谐的医院人文环境。一是环境优美的就医环境。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特殊的环境,病人这一服务对象又是一个有着特殊生理与心理需要的人群,医院环境建设应牢牢扣住病人的二重需要,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广泛兼容性和高度亲和性的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环境;二是制定细致周到的便民措施,让病人感到热情、放心与方便; 三是在治疗检查过程中,根据病人情况,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方案、最优的价格; 四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对所患疾病的知识有所了解,明白如何治疗、如何防治,以便调适心理,主动配合;五是加强院后跟踪随访,根据病人情况,以电话、信函、家访等形式,了解病人情况,指导病人的家庭康复。 笔者认为,做为我国各类大型医院,其发展目标即要考虑建筑规模的领先,更要强调服务水平的一流。温馨服务营造和谐气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需要注重服务中每个细微之处给人们带来的感官体验。认真调查研究患者的需要,给就诊者带来全新的舒适体验,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应将服务理念分解成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细节工作,患者可以从医院就诊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中评判医院服务是否温馨、是否人性化。如医务人员的服装是否整齐,轮椅、担架车是否齐全,医护人员接待用语是否得当,住院环境是否干净舒适,营养配餐是否科学等,医院每年开展类似下社区进学校投身公益活动则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些细节会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如果得当,还可在营造温馨医疗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为职工创设充满人文精神的成长环境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要求,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目标是实现医院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每个人都有生长的需要,因此要为每位医护人员的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让职工成为与医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如评选先进、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开展新技术研究、开展名医名护宣传等,而我院先后选派几十位骨干医生到美、德、澳、加等国家先进的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不但使医院临床诊疗水平大幅提升,而且让职工有了优越的归属感。一家有发展潜力的好医院就应该让每一位职工都有成长的机会,让人才成长这股活水有机地流动起来。 另一方面还要树立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的基本理念认为:管理即服务,如果医务人员能从管理者那里得到优质的服务,他们也会把这种服务传递给广大患者。医疗服务文化的实践主体是全体医务工作者.而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它又与人们对医疗实践的评价和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高素质的医务人才和管理人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代医学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推动和促进医学的发展。 孔子曾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医院长期发展的基础是否劳固,甚至折射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因此,只有文医渗透、文医融合,注重医学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的整合 ] ,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 ] 。 ] 李鲁.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科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 (6) : 25 ~ 28 . ] 马存根.试论医学人文索质的养成及其辐射功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 ; (6) : 30 ~ 31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32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华思维与中华复兴
sheep021 2009-12-9 19:37
摘自: perry家族 中国不给美国借道 2009-12-09 中华文明的复兴和传承,需要有中华思维的人来进行今天在这里除了之前的SH战役,我自己再提出一个中华思维的概念,算新名词吧,这些都是我通过学习认识后自己定义的,未必准确大家看看就好,呵呵, 所谓中华思维,不是你会说中国话,不是你会写中国字,或者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而是在于你是否有一个热爱和理解华夏文明内涵的心,和是否用华夏文化的思想去为华夏文明的探索复兴传承而努力。 学习好中国文化有利于理解未来 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当然自五四以来学习西方科学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是没有错的,但是 现在是到了如何将西方科学体系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的时候了 ,逐步形成以自己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模式如果一个大学校长是某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他会鼓动更多的学生出国,你不要指望他会推动自身的文化建设并且这模式还阻止了国内传统文化的回归现象,比如取缔以传统文化为教育的民间私塾,这更说明了目前教育体制下这些人对传统文化的恐惧,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本来这类私塾并非主体教育的,只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渴望,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允许不同文化形式的存在,那么目前教育体制如果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阻碍那是非常可怕的,说明他已经形成了某种集团象钱老这样看透西方社会的有几个呢, 钱老真正的造诣并不是在航空航天领域, 以后我专门说说这个问题 本博评论: 跟踪家族的博客已经有五六年了。一个很明显的收获就是,看新闻联播更有意思了,一点也不枯燥。今天,家族又提出一个中华思维的概念,说明思考又深入了一层。也可能是形势又进了一层。 大胆推测一下,钱老的造诣也许是在思维科学,或者是使其备受责难的那一方面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9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赞:科学精神,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吴信 2009-5-3 14:16
最近人民网人民日报刊发了评论:科学精神,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该文指出了具有科学知识,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更需要弘扬不盲从、不轻信的科学精神来去伪存真。列举了科研界令人困惑令人尴尬一些现象,提出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结语,我们相信,在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的中华大地上,科学精神一定能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科学精神,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柯教平 2009年04月30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呐喊,唤起了沉睡的中华大地。与之相伴,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开始觉醒,并逐步成为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催生自立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国。   科学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远不止90年。但是,科学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主要在这90年。   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近代中国何以落后于世界?有识之士在政治、经济等诸原因之外,还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科学精神的缺乏。   今天,中国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已经跃上历史新高度,但科学精神的弘扬依然属于今日之急务。   具有科学知识,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更需要弘扬不盲从、不轻信的科学精神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正在引领一个创新型国家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但是,总有一些现象令人困惑:   某院士论文抄袭,某学者学术造假,某评审暗箱操作在本应圣洁的科学殿堂,违背诚实原则,篡改、伪造、剽窃科研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行政干预、权力垄断、官学一体、权学交易、学术霸道、流于形式等学术失范现象还在滋生蔓延;丧失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科研诚信,追名逐利的浮躁学风仍大有市场。   有官员热衷求签问卜,有专家能让水变油,有大师能呼风唤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花样翻新的迷信活动仍不时沉渣泛起,伪科学依然此起彼伏,各种骗术还在大行其道。   只要金山银山,哪管绿水青山;只求上级满意,哪管百姓利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拍脑袋工程、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在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现象仍层出不穷。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不敢怀疑、批判,更不想进取、超越;既没有追求真理的信念,也没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唯书唯上、故步自封在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今天,许多落后观念仍在左右着人们的行动,许多创新的尝试仍是阻力重重。   于是,总有一些现实令人尴尬:   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自主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核心竞争力仍让人牵肠挂肚。   我国的干部队伍不断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但违背科学规律行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离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社会的信息鸿沟逐步填平,但解放思想的任务依旧繁重,改革每向前推进一小步,仍然需要解放思想先向前推进一大步。   具有科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就更需要不盲从、不轻信的科学精神来去伪存真。科学精神被视为文明的精华,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一个民族缺失科学精神,那么就无异于一艘没有罗盘的航船,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可能是逆风。   科技进步和科学素质影响着科学精神的形成,文化环境和制度建设决定着科学精神的传播   什么是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科学精神诞生于科学领域,却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尊重科学、反对迷信,探索求知、尊重规律虽然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科学精神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其基本要求却始终如一,那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科学技术被视为奇技淫巧的年代,不能指望科学精神的出现;在科学价值被扭曲的年代,科学精神的缺失必然不可避免。1978年,中国科学界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科技发展征程注定要只争朝夕;从启蒙到扎根,科学精神在中国的普及注定任重而道远。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科学精神将失去重要前提。五四运动至今,虽然全民科学素质在逐渐提高,但由于许多人对于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也影响着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进一步弘扬。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与科技进步的快慢和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密不可分,但科学精神能否蔚然成风,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文化环境和制度建设。   当迷信神鬼,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还有生存的空间,压抑个性、扼杀创造依然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当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经世致用取代求真成为科学和教育的现实目标,学问被用作换取政治权利或世俗地位筹码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还没有融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还未形成社会风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还未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当制度建设尚不完善,民主氛围还未彰显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只有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一种民族习惯的时候,科学精神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望之蔚然而深秀   科学精神成为一面旗帜,肇始于五四运动。而让科学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一棵参天大树,还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地精心培育。   今天,文化作为软实力,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选择。   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艰巨任务,更是长期任务。说艰巨,是因为惯性的力量不可能轻易消弭于无形。说长期,是因为庞大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应当站在文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各国文化的先进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只有让科学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才能为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茁壮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只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自觉运用科学方法,用科学战胜愚昧迷信,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真正促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大力弘扬。   弘扬科学精神,同时要大力倡导人文精神,着力培育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形影相随。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以人为本、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是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科学精神。只有科学精神深入人心,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工作者要身体力行,各级领导干部须率先垂范。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背对荣誉,面对科学,是否真正成为了严谨治学的力行者,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不断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追求科学、民主的崎岖之路,筚路蓝缕,走上了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经过90年的历史变迁,虽然时代变了、具体任务变了,但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依靠科学的力量、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没有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科学精神在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上的集中体现。   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一句口号;当学习科学、运用科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一种民族习惯,科学精神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才会望之蔚然而深秀。   我们相信,在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的中华大地上,科学精神一定能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9219619.html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26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三R的思考
黄安年 2009-1-14 22:22
关于三 R 的思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 月 14 日发布 三 R 是 1933-1939 年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救济 (Relief) 、复兴 (Recovery) 、 改革 (Reform) 的简称。为了应付 1929-1933 年大危机 , 美国政府花了 6 年时间并借助反对国际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 总算渡过了难关,以为危机在短期之内就可以挨过去是不现实的 , 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期不是在短期内度过的 ,2008 年秋以来的迅速波及全球的危机指望很快恢复也是不可能的。 美国 30 年代反危机的进程将 1933-1939 年分成 1933-1935 , 1935-1939 年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前阶段主要的重点在救济和复兴,后阶段的重点在改革。救济、复兴 、 改革三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 但是不同时期的重点是明确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当今应对危机处理是有着借鉴意义的。 在 2009 年的今年 , 笔者以为救济和复兴显然是重中之重 , 最大限度地缓解失业困境,帮助失业和低收入群体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外贸和消费发展势头显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 但是无论是救济还是复兴要和进一步改革联系起来,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准备条件,而改革是根本摆脱困境的出路所在。 我们讲救济是为改革创造条件的救济,是为了最终摆脱救济,不是依赖性救济,更不是劫富济贫 , 养活懒人。 我们讲复兴不是复制过去,而是为未来增添新的活力 , 为改革开拓新的情景。 2008 年秋金融危机以来的严峻事实告诉我们急需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 尤其是需要健全就业、失业、再就业保障机制、医疗保障机制、老年保障机制、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基本住房保障机制、基本教育保障机制、农民工群体社会保障机制,基本食品和安全保障机制、基本环境保障机制、民生和社会矛盾缓解机制,没有这些保障机制,我们将难以应对新的危机的突然袭击和逐步建设名实相符的和谐社会。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4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