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coating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36)—DNA诱导Ca-P涂层的性能研究
rczeng 2019-4-9 10:57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36)—DNA诱导Ca-P涂层的性能研究 脱氧核糖核酸(DNA)除了作为遗传物质以外,其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丰富的磷酸基团,可程序化组装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我们 先前的研究 发现, DN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以通过层层组装的方式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相对致密的(PVP/DNA)n涂层。虽然涂层相对较薄,耐蚀的效果也不如预期。但是,DNA确实在成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涂层在浸泡模拟体液中还表现出良好的类生物矿化效果。 为了进一步探究DNA在成膜过程的作用,我们在14 mmol‧L -1 Ca(NO 3 ) 2 ·4H 2 O、8.4 m mol‧L -1 NaH 2 PO 4 ·2H 2 O和4 mmol‧L -1 NaHCO 3 的基础上添加了1g‧L -1 DNA,通过水热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DNA 诱导的Ca-P涂层。 研究表明,DNA诱导的Ca-P涂层的主要成分为CDHA(缺钙型羟基磷灰石)、TCP(磷酸三钙)和DCPA(磷酸氢钙),涂层的耐蚀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 加入 DNA不仅细化了涂层晶粒,而且也增强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与课题组前期工作【1】比较发现,DNA比EDTA具有更好的诱导Ca-P 涂层的形成能力。 图1 (c、d)添加和(a、b)不添加DNA诱导的Ca-P涂层的微观形貌 图2 未添加和添加DNA的Ca-P 涂层样品的FTIR和 XRD 图谱:左图 (a)未添加、(b)添加;右图(a)AZ31、(b)未添加、(c)添加 图3 (a)未添加和(b)添加DNA的Ca-P 涂层样品的结合力测试结果 图4 (a) AZ31镁合金基体,(b) Ca-P涂层和(c) DNA-induced Ca-P涂层样品在Hank’s溶液里的极化曲线 图5 DNA诱导Ca-P涂层的成膜机理图 该项工作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bioinspired DNA-induced Ca–P coating on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7, 2019: 144-154) 发表在《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2019年第1期,作为封面论文( Cover article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刘萍,通讯作者为曾荣昌教授、崔蓝月。 链接: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26)—镁合金表面层层组装DNA涂层耐蚀性能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系列 【1】Cui L.Y., Wei G.B., Zeng R.C., Li S.Q., Zou Y.H., Han E.H. Bioact. Mater., 3 (2018), pp. 245-249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2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30)-葡萄糖水热法诱导钙磷涂层研究
rczeng 2018-9-26 16:58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30)-葡萄糖 水热法 诱导钙磷涂层研究 及葡萄糖初步工作十二载轨迹 在今年中秋之际,3月份投稿到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的论文《 纯镁表面葡萄糖水热诱导Ca-P涂层 》经过审稿、补实验修改,终于被接受,并于25日在线发表。 回首过去, 此项原创性工作源于我们12年的坚守和孜孜不倦的探索。 这篇文章的发表还是有故事的,创新不易,希望记录一下,感谢那些热爱学术辛勤耕耘的研究生们、同事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些人也包括国内外同行、匿名的论文审稿人、论文合作者和编辑们。 有关葡萄糖对可降解镁及合金的腐蚀影响系统性研究,我们课题组应该算是国际上开始比较早的。 2007年初我从德国GKSS回国后就开始进行模拟体液各组分(包括 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葡萄糖、蛋白质 )对镁合金腐蚀的影响。 第一位硕士研究生陈君 (中科院金属所博士毕业、现西华大学副教授) 做了碳酸根、硫酸根、硫酸根、葡萄糖对镁合金腐蚀影响的初步工作。重庆理工大学的同事刘成龙教授完成蛋白质对Mg-Ca合金腐蚀影响的工作 。安排青年教师张春艳做镁合金表面Ca-P 涂层 。 有关模拟体液组分对镁合金腐蚀的影响工作,2011年我们投稿了一篇论文到 Biomedical Materials ,审稿人提出了葡萄糖相关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2013年上半年胡艳利用本科毕业论文机会,系统完成 重复和补充实验。 8月29日 我们 把碳酸根、硫酸根和磷酸根部分工作投往《 Corrosion Science 》,经过3次修改,终于在2014年5月6日被接受发表 。 围绕有关葡萄糖的开拓性工作,除陈君以外,目前先后有4位毕业研究生全程参与。2011-2013年研究生谷向民完成硕士论文“葡萄糖对医用镁和镁钙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2013-2016年研究生李晓婷完成硕士论文“医用Mg-(Ca)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2015-2018年研究生王玉完成硕士论文“纯镁在葡萄糖和氨基酸溶液中的体外降解行为”;陈芬芬完成硕士论文“葡萄糖对Mg-6Li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 ”。 有关葡萄糖早期工作则经过几年的精雕细琢,不厌其烦的修改让李晓婷备受折磨。首篇葡萄糖研究论文在2015年初投到 Nature Materials ,后经编辑部转投 Scientific Reports ,于2015年8月12日正式发表 。此项工作通过与己六醇对比,揭示葡萄糖酸化机理和对镁在0.9%NaCl和Hank's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此项工作应该是我们课题组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课题组并于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镁合金骨植入材料在葡萄糖与多因素耦合下的微环境界面降解、分子识别机理及生物相容性研究(51571134)。 2017年王玉等 发表了葡萄糖与氨基酸耦合对纯镁腐蚀的影响。2017年崔蓝月 发表了葡萄糖对Mg-Ca合金腐蚀的影响。 2018年李令玉 发表了葡萄糖与Tris对镁合金AZ31腐蚀的影响。这些工作都证实葡萄糖确有促进Ca-P盐的形成作用。 2018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Andrej Atrens教授和德国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埃朗根-纽伦堡大学)S.Virtanen和Aldo R. Boccaccini分别发表综述论文 ,系统地介绍了我们课题组在葡萄糖方面的工作。 除了医用镁合金腐蚀机理,我们在镁合金表面改性Ca-P涂层方面的工作持续进行。我们注意到,有机物在Ca-P涂层形成方面有提高结合力和致密度的作用。假设葡萄糖具有诱导镁合金表面Ca-P涂层成膜的能力。 研究过程中发现葡萄糖仿生诱导成膜困难,而用水热法终于获得较好结果。葡萄糖作为诱导剂成功的在纯镁表面制备了耐蚀性和结合力良好的钙磷涂层。2017年8月我们申报了发明专利:一种镁/镁合金的氢氧化镁-钙磷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201710721824.1)。随后我们把论文投稿到Corrosion Science被拒,所以转投ASS发表。 该方法主要归因于葡萄糖的分子识别机制。在水热反应的体系中,葡萄糖能够迅速的转变为葡萄糖酸,也就是完成了醛基到羧基的转变。羧基能够吸附溶液中的钙离子趋向于基体表面,使得更多的钙离子能够与溶液中磷酸根或磷酸氢根离子反应,形成更为致密的钙磷涂层。并且该制备方法是在碱性环境中,减少了对基体的腐蚀。 该论文“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glucose-induced hydrothermal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 on pure magnesium ” 于9月25日在线发表 在 《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IF4.439) 。第一作者为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李令玉,通讯作者为曾荣昌教授。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科技大学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经费的支持。也感谢我们团队的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支持。 参考文献: In Vitro Corrosion Degradation Behaviour of Mg-Ca Alloy in the Presence of Albumin . C.L. Liu,Y.J. Wang, R.C. Zeng , X.M. Zhang,W.J. Huang, P.K. Chu. Corrosion Science , 52(10),2010:3341-3347. 镁合金AZ31表面液相沉积Ca-P 生物陶瓷涂层的研究. 张春艳、 曾荣昌 、陈君、杨惠、田中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38(8), 2009, 1363-1367. 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 AZ31: The influenceofbicarbonate, sulphate, hydrogen phosphate and dihydrogen phosphate ionsinsaline solution . Rongchang Zeng *, Yan Hu,Shaokang Guan,Hongzhi Cui, Enhou Han. Corrosion Science , 86(2014)171-182 . In vitro degradation of pure Mg in response to glucose. Rongchang Zeng *, Xiao-Ting Li, Shuo-Qi Li,Fen Zhang, En-Hou Han. Scientific Reports ( IF5.228 ), 5, 13026; doi: 10.1038/srep13026 (2015). In vitro degradation of pure magnesium―The effects of glucose and/or amino acid. Yu Wang, Lan-Yue Cui, Rong-Chang Zeng *, Shuo-Qi Li *, Yu-Hong Zou, En-Hou Han. Materials (IF2.728), 2017, 10, 725; doi:10.3390/ma10070725. In vitro 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 AZ31– a synergetic influence of glucose and Tris , Ling-Yu Li, Bin-Liu, Rong-Chang Zeng * , Shuo-Qi Li, Fen-Zhang, Yu-Hong Zou, George Jiang, Xiao-Bo Chen, Shao-Kang Guan, Qing-Yun Liu*.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F1.478). 2018, 12(2): 184–197. In vitro corrosion of Mg-Ca alloy−The influenceof glucose content . Lan-YueCui, Xiao-Ting Li, Rong-ChangZeng *, Shuo-Qi Li, En-Hou Han, Liang Song*.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F1.471), 2017, 11(3): 284–295. Building towards a standardised approach to biocorrosion studies: a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Mg corrosion in vitro pertinent to in vivo corrosion . Sean Johnston, Matthew Dargusch and Andrej Atren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8, 61(4): 475–500 Protein adsorption on magnesium and its alloys: A review. Sarah Höhn , S.Virtanen, Aldo R. Boccaccini et al. Applied Surface Science,464 (2019) 212–219 Fig. 1. SEM morphologies of (a, b) Ca-P and Mg(OH) 2 composite coating and (c, d) glucose-free samples (controls) Fig. 2. Hydrogen evolution rates of the (a) pure Mg substrate, (b) glucose-free samples (controls)and (c) Ca-P and Mg(OH) 2 composite coating induced by glucose. Fig. 3. Nanoscratch tests results of the (a) glucose-free samples (controls) and (b) Ca-P and Mg(OH) 2 composite coating induced by glucose. Fig. 4.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glucose induced Ca-P and Mg(OH) 2 composite coating via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n pure Mg. 延伸阅读: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系列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3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速览:受茶叶、巧克力和葡萄酒启发的聚合物涂层
热度 1 MengXiangxi 2014-11-24 00:41
2013年8月26日 这是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大牛Messersmith上周四发表在Angew上的一篇有趣的文章,题目哗众取宠的叫做“Colorless Multifunctional Coatings Inspired by Polyphenols Found in Tea, Chocolate, and Wine”。Messersmith(他的课题组主页刚刚改版,戳 这里 )对一类多酚化合物非常感兴趣,并且在这个方面的工作灌了好几篇Nature和Science。从其研究轨迹可以看出Messersmith研究起多酚类化合物是源于对贻贝足丝蛋白的结构分析,发现这种天然的强效粘合材料的组成部分包括很多多巴类分子的特点。 Messersmith研究多聚合物包覆很多年了,一开始他是利用多巴胺(就是那个神经递质分子)在碱性条件下自聚合,利用其超强的生物粘着性对于各种基底实现有效的包覆。我曾经在天津遥控天大精仪毕业的一位师姐在北京尝试过聚多巴胺包覆,虽然那个材料没有包覆成功,但是据说在烧杯上却沉积了一层棕褐色的聚多巴胺薄膜( )。当年Messersmith在Science上发表这个工作的时候,故弄玄虚的起了一个“Mussel Power”的名字,意为贻贝的力量。原文戳 这里 。注意多巴胺的结构中的邻二酚结构。 (自wikipede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opamine2.svg ) 多酚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比如葡萄酒里面的一种非常重要且含量较高的有效成分单宁就是(参加过去年数学建模国赛的同学一定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新)。此外巧克力和茶叶也有大量的多酚类化合物,传说它们口感中苦涩的部分就有这类化合物的贡献。 文章中他们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见上图中的子图C。他们用光洁的茶具和白色的茶袋(左)泡了一杯茶,然后泡过茶的茶杯和茶袋(中)似乎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实际上多酚类物质已经在上面沉积了一层透明的薄膜,只是你们人类看不到而已。只要用硝酸银处理一下(右),就可以看到有不少银被还原出来沉积在茶杯内部和茶袋上(土豪放下那瓶硝酸银!)。这层银其实是富含还原性基团的透明多酚类物质聚合薄膜所还原出来的。子图D表面红酒也有类似的效应。 这一提醒两点,1.即使你是土豪,也不要在实验室以外重复此类实验,尤其不能把生活用品和试剂接触;2.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实验,只是“生物启发”,所以不必要攻击他的实验设计。 于是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Messersmith开发了一种方法,用上图上的ECG、 EGCG(都是茶叶中的活性成分)TA和PG分子在缓冲溶液中对多种基底(PC、二氧化钛、不锈钢、聚四氟乙烯)进行包覆,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灌一篇Angew的。他们又做了一些应用上的研究,想法之精彩,令人发指。主要有三大应用:抗生物污染、清除活性氧(ROS)、制备核-壳材料。 抗生物污染方面,由于多酚类物质在生物防御上具有重要作用,聚多酚透明膜也显示出了对gram阴阳性细菌都很不错的抗菌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涂层不影响哺乳动物细胞的活性。 清除自由基方面,众所周知葡萄酒可以清除自由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多酚类物质(其实这个观点一直有人怀疑,参考文献不方便找了)。聚多酚的薄膜以及涂覆聚多酚的硅纳米粒子也表现出对于细胞产生ROS的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可以用作生物植入材料的表面修饰,以控制炎症反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个涂层可以用在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上。这个工作,虽然创造性意义较低,但是非常漂亮。 我们知道(我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反正我知道)金纳米棒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基元共振现象,这种能量传递表现出来的就是特殊的吸光特性,从而导致特征性的颜色。调节金纳米棒的长径比等几何参数可以改变吸收特性,造成吸光特性的变化。具体详情请参考我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章节。表面等离子体基元共振在生物医学中有很多应用,包括诊断检测和治疗。 这一次, 他们不仅制备了金纳米棒,而且在上面 包裹里一层银。根据银的厚度不同,表面等离子体基元共振所呈现的特征吸收谱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颜色出现变化。上面的子图A是不同厚度银包金纳米棒的元素分布:紫色为金,绿色为银。子图B是不同厚度的银包裹的金纳米棒的颜色,可以看出,其最大吸收(实际上金纳米棒有两个吸收峰)是蓝移的。最后子图C是这些纳米棒的吸收光谱,显得格外高端。 那么这些银包金纳米棒是如何制备的呢?姑且留作习题吧,提示:使茶杯上涂层显色的那个是什么土豪反应? 最后,近来对于聚多酚类表面改性与生物粘合的工作越来越多,所延伸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比如承担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工传质与分离(双语)》必修课的 姜忠义 老师课题组就对多巴胺以及类似的多酚类分子很感兴趣,发表了很多相关的高水平论文,将Messersmith等人的仿生思想与策略同材料科学新技术相结合,发展工业生产中 酶催化技术 、 纳滤分离技术 和 渗透蒸发分离技术 等领域。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304922/abstract Sileika, T. S., Barrett, D. G., Zhang, R., Lau, K. H. A. and Messersmith, P. B. (2013), Colorless Multifunctional Coatings Inspired by Polyphenols Found in Tea, Chocolate, and Wine .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304922
3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intrinsic hardness of metallic film/substrate systems (2012)
zsma81 2012-5-2 20:48
On the intrinsic hardness of a metallic film/substrate system: Indentation size and substrate effects Z.S. Ma, Y.C. Zhou, S.G. Long, C. Lu To examine effects of indentation size and substrate on the hardness determination of thin films, two typical types of hard film/soft substrate (Ni/Fe) and soft film/hard substrate (Al/Si and Al/glass)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A simple model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intrinsic hardness of thin films, which allows a more accurate fitting to empirical data and the estimation of ultimate film hardness.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indentation data and extrapolate the indentation depth-hardness curve to an important region where indentation depth lies between 1% to 5 times of film thickness. The results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evolving trend of composite hardness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results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JP.pdf
个人分类: 论文|3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