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变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超越板块构造后的新进展
liangguanghe1 2020-9-24 12:59
超越板块构造后的新进展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1 美国首提超越板块构造 自从全球大洋中发现诸多古大陆残片,对基于海底扩张的板块构造说提出了新挑战。美国科学家也意识到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问题,从而在21世纪初提出了超越板块构造,试图从大陆流变学研究出发重新解释全球大地构造。 美国科学基金在2002年白皮书中(Kronenberg et al., 2002)提出: Beyond Plate Tectonics: Rheology and Orogenesis of the Continents(超越板块构造:大陆的流变学和造山作用)。 传统板块构造假定板块是刚性的,不变形或弱变形。实际上发现大陆板块存在显著的流变特征和多个滑脱面(图1)。因此流体作用、地壳和地幔岩石强度与流变特征是其中的关键研究内容。 图 1 大陆岩石圈流变特征示意图 上世纪80年代通过美国和加拿大西部造山带的研究发现,该造山带主要是由洋内碎块拼贴而成,大多来自赤道或南半球,而很少有古老的陆壳 (Coleman, 1984; Howellet al., 1985)。时代从早古生代至今,发现中新生代多条蛇绿岩。事实上,不仅仅是北美洲西部,在环太平洋构造带都存在大量地体的拼合,中国东北东端的那丹哈达-兴凯地块和台湾可以归入环太平洋构造带的范围( 张旗,2013 )。冈瓦纳裂解的微陆块(地体)北漂不仅仅在特提斯带存在,在太平洋东部也存在。 地体构造概念的提出,虽然能够合理解释地质现象和观测事实,但由于没有合理的地体漂移动力机制,也说不清楚地体的漂移在哪个界面上(在软流圈还是莫霍面?还是其他?),更重要的是地体研究得到的结论与海底扩张不吻合甚至相反。最终被主流科学家认为“地体等同于没有解决动力机制的大陆漂移”,而被逐渐冷落。 总之,自美国提出超越板块构造后,发展了流变学研究。虽然地体构造可以解释很多地质问题,但地体构造也卡在了驱动力问题上,使该研究陷入停滞。为了合理解释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近期又提出洋脊重力推力和负浮力拖拽等假说,这些假说都是建立在海底扩张框架理论下,而诸多观测事实说明海底扩张存在重大缺陷,以印度大陆的北漂为例,印度洋中的磁异常条带和散落的古大陆残片都是海底扩张模式难以合理解释的。 2 陆壳和洋壳的流变特征 大陆地壳包括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的代表性岩石是花岗闪长岩和石英岩,而下地壳的代表性岩石是角闪岩(或辉绿岩和花岗岩混合物),上地幔的代表性岩石是橄榄岩。 超越板块构造研究中,做了大量陆壳和洋壳的流变学研究。理论研究和试验发现,陆壳和洋壳典型岩石的流变力学强度说明,在上地壳和下地壳之间存在薄弱面。在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的莫霍面存在更显著的薄弱面。特别是干的上地幔强度很大,而一旦有微量水加入,其强度显著下降1-2个数量级(图2)。这说明在俯冲带,随着含水沉积物(平均含水量可达7%)的带入,可以使俯冲带区域上地幔强度显著降低。 而大洋地壳和上地幔之间不存在薄弱面,它们是连续的过度层(图3)。这说明陆壳中的莫霍面可以成为滑脱面,而洋壳中的莫霍面不能成为滑脱面。实际上,洋壳上的高精度地震勘探也没有发现这个界面。 图 2 大陆岩石圈流变学力学强度模型 图 3 大洋岩石圈流变学力学强度模型 研究也发现流体尤其是水对花岗岩桨的形成至关重要,以至于有人认为无水则无花岗岩。水和二氧化碳可使岩石固相线减低400℃。若无水在很高的温度如1000℃花岗岩也不会熔融。水饱和条件下,下地壳含长石的岩石固相线温度约为600℃。玄武岩也是类似,无水玄武岩很难熔融,至少需要1100℃以上才能熔融,而水饱和玄武岩熔融温度也会显著降低400℃,不到700℃就可以发生部分熔融(图4)。 降压过程也能使得深部物质发生熔融,图5说明玄武岩若从A点降压会进入B点的部分熔融区域。这说明降压熔融是有理论基础支撑的。 图 4 陆壳、洋壳和上地幔代表性岩石固相线对比图 图 5 玄武岩降压熔融相图 3 基于力学特性的新大陆漂移模型 基于大量观测事实总结提炼,笔者提出了一个新大陆漂移模型,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这个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当地幔上涌,在地壳下部的莫霍面造斜,因重力不均衡使得两侧地块向两边发生重力滑脱而移动,处于中心的上涌地幔因上升最高首先凝固,而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造斜从而推动地块进一步移动(图 6 ),这是一个连锁的自发造斜和重力滑脱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大陆板块仰冲在大洋板块之上发生漂移(图 7 )。 图 6 伸展构造热隆升派生的重力滑脱漂移过程示意图 图 7 中大陆板块前端的俯冲带非常重要, 俯冲沉积物中含大约7%结合水(赵仁杰等,2020)。俯冲输入物质随着俯冲深度的增加将发生强烈的脱水脱气、变形与变质作用。脱水脱气作用形成的水、挥发分组分可促使俯冲物质及其上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新生熔体组分可通过侵入作用、火山作用进入上部地壳,从而对地球浅部的物质组成与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密度更大、更亏损的俯冲残余物质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密度更大的榴辉岩等岩性物质,它们进入深部地幔。 随着俯冲深度的增加首先使洋壳玄武岩发生部分熔融,同步也有少量水进入上地幔使得洋壳区域上地幔强度显著降低,变成软岩。部分熔融的洋壳会随着大陆板块的持续前进而逐渐增多,增多的部分熔融体逐渐在大陆板块前部堆积扩展。同时在俯冲带深部发生脱水反应,在大陆板块陆壳前部中形成上涌的流体,成矿和地震与此密切相关。脱水后的洋壳和上地幔物质固相线显著增加,在大陆板块底部和后部的上地幔物质因缺水强度显著增大,为固态。而随着大陆板块的前移,其后部下面逐渐降压,诱发深部地幔物质降压熔融上涌,进一步在大陆板块后面造斜。 这个过程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俯冲加水强度下降,陆块前部塑性流变;降压熔融地幔上涌,陆块后部连续造斜。 图 7 简化的新大陆漂移模型示意图 图8 为细化的新大陆漂移模型示意图,图中大陆板块前部因俯冲带有大量含水矿物进入,无论洋壳还是陆壳熔点降低数百度,大陆板块前部深处处于湿软状态,俯冲到一定深度,洋壳物质和陆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并混合形成地壳流,它们逐渐回卷堆积上涌,在大陆板块前部形成伸展环境。 大陆板块底部和后部,因洋壳物质在前部已经脱水,变为近乎无水状态,在大陆板块后部无论陆壳还是洋壳都处于干硬状态。随着大陆板块的漂移,后面不断发生降压,使得上地幔不断上涌,陆块在重力作用下在莫霍面上发生滑移。滑移后深部地幔又发生降压熔融,进一步造斜,连续滑移形成一个持续的大陆漂移过程。 图 8 细化的新大陆漂移模型示意图 这个动力机制模型说明,当一个小的陆块从超大陆上裂解后,超大陆基本上相对不动,只有小的陆块发生漂移就是图8的单边跑大陆漂移模式,印度次大陆从冈瓦纳裂解后的漂移就是一个实例。 如果一个巨型板块从中间裂解,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侧陆块,就会形成如图9所示的双边跑大陆漂移模式,大西洋裂解就是一个实例。无论是单边跑模式还是双边跑模式都能合理解释大洋中散落的古大陆残片。 图 9 新大陆漂移双边跑模型示意图 4 重力滑移推力的定量估算 新大陆漂移模型中,地幔上涌产生的斜坡和沿斜坡的重力滑移是大陆漂移的主要驱动力,那么它能产生多大的推力?是否能够驱动大陆漂移?为了能够得到定量计算结果,需要简化上述模型。图10是一个简化的地幔上涌模型,假设一个地幔上涌产生一个斜坡,一个裂离的陆块在斜坡上产生重力滑移,那么就可以定量计算陆块沿倾斜面的重力分量所致的底部剪切力(吴汉珍,1997)。公式为p=g. ρ .H.(h/L) 图 10 地幔上涌造成的大陆板块重力滑脱模型 式中,重力加速度g=9.8m/s 2 假设:板块平均密度ρ=3*10 3 Kg/m 3 大陆板块厚度40公里H=40*10 3 m 伸展构造宽度80公里, 半边宽度L=40*10 3 m 伸展构造上涌高度4公里,h=4*10 3 m 则可得到重力滑移力: p=9.8m/s 2 * 3*10 3 Kg/m 3 *40*10 3 m*(4/40)=117.6*10 6 N/m 2 =117.6MPa 这说明如果地幔上涌高度为4Km时候,滑移推力为117.6 MPa,由此推算地幔上涌高度 达到板块厚度的一半20Km,则重力滑移推力可达588 MPa。刘鎏等(2012)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只有在印度板块边缘施加450 MPa以上的推力,才能符合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观测结果。事实上如印度板块南侧的马尔代夫岛链已经涌出海面,说明其能够在部分区域上涌到整个板块厚度的40Km,那么这时候可以产生高达1176MPa的推力。 利用实测水平主压应力梯度33MPa/Km(毛小平,2020),也可以得到在40Km的深度,水平主压应力可达1320MPa。这说明地幔上涌造成的重力滑移产生的应力与实测应力在一个数量级,它应该是大陆漂移的主要驱动力。 Hales (1969)和Jacoby(1970)的研究说明,地块在坡度 1/3000即可产生滑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大陆板块后面持续的地幔上涌坡度远远大于这个坡度,而且会持续造斜产生新的坡度,形成如图8和9所示的大陆连续漂移。 5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全球构造运动 上述新大陆漂移模式不但能够合理解释全球地形地貌成因机制(图 11 ),也能合理解释全球构造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过程,更重要的是该模型也能解释大陆漂移与全球地震分布特征(梁光河, 2018 )。 图 11 东半球大陆漂移轨迹及新大陆漂移模型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传统的海底扩张驱动大陆漂移存在两大不同(图 12 ): ( 1 )海底扩张动力在洋中脊岩浆上涌。新大陆漂移动力在大陆板块后地幔降压熔融自发上涌。 ( 2 )海底扩张可以深俯冲,新大陆漂移只能近似平俯冲,其他都一样。 新大陆漂移模型说明,全球大洋洋壳是一个整体,洋壳与上地幔紧密连接在一起,全球大洋板块没有动(如果大洋板块存在运动也是相对地核、地幔整体在运动),只有大陆板块在相对洋壳发生运动。 陆块有大有小,有薄有厚,都可以自发自动漂移,不再受限于必须垂直洋中脊方向漂移,还可以漂移过程中伴随着旋转,比如印度大陆板块就是北漂过程中,伴随着左旋。 洋中脊是初始裂开位置,以大西洋为例,中生代两侧大陆发生了主动漂移,它们共同产生拉伸作用,在原始裂开的洋中脊区域不断产生张裂,间歇性地产生玄武岩喷发。也就是说大西洋裂解产生的两侧大陆板块漂移只是一个特例。而转换断层的产生,是由于大陆板块后面产生的推力大小不一,产生差异拉力,在后面的洋壳上产生的走滑平移断层。 图 12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海底扩张模型对比,上图为海底扩张模式,下图为新大陆漂移模式 6 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 该驱动模式能够合理解释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那就是印度板块南部的岩浆上涌,形成了马尔代夫岛链,马尔代夫岛链的北端与印度大陆板块的接触界面形成了一个斜坡,该斜坡上部是印度大陆板块。在该斜坡上的陆壳巨大重力滑移推动下,印度大陆板块被推向青藏高原下部(图 13 )。这个模式也能够得到诸多地质和高精度反射地震勘探证据的支持(梁光河, 2020 )。 图 13 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示意图 图 14 是印度大陆板块南部和北部实测两条地震勘探剖面组合解译图,图中 A-B 剖面是印度大陆板块南部孟加拉湾区域一条石油地震勘探剖面,该剖面长约 480Km ,探测深度 40Km 。而 C-D 剖面是羚羊勘探计划 -2 测线利用天然地震 P 波接收函数剖面,该剖面长度约 800Km ,探测深度 100Km 。 A-B-C-D 是从南到北横跨印度大陆板块的地质解译简化图。 图 14 实测印度大陆板块俯冲解译图 7 结论 美国 2002 年提出超越板块构造后,推动了流变学的研究,启发了关于大陆漂移驱动力的深入研究。最新的研究说明,大陆漂移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大陆板块后面持续的热上涌,由热上涌在大陆地壳下部产生的倾斜面,使得大陆板块产生重力滑移。滑移后在大陆板块后面产生降压,进一步诱发热上涌,如此连续产生造斜运动,形成重力滑脱,从而产生连续的大陆漂移。这个重力滑移力巨大,当地幔上涌高度达到大陆板块厚度的一半 20 公里时,重力滑移推力可达约 588 MPa ,足以推动大陆板块运动。印度大陆板块就是在该作用下向北漂移的。大西洋裂解后两侧的大陆板块也是这样漂移的,漂移后在大洋中留下了诸多大陆残片。新大陆漂移模型能够合理解释过去难以解释所有的地质现象,并能得到实测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凌 , 王旭 , 梁晓峰 , 万博 , 刘丽军 . 俯冲构造 vs. 地幔柱构造 — 板块运动驱动力探讨 .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 2020, 50, doi: 10.1360/SSTe-2019-0106. 2) 万博 , 吴福元 , 陈凌 , 赵亮 , 梁晓峰 , 肖文交 , 朱日祥 . 重力驱动的特提斯单向裂解 - 聚合动力学 .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 2019, 49, doi: 10.1360/N072019-0057 3) 孙卫东 . “ 岩浆引擎 ” 与板块运动驱动力 . 科学通报 , 2019, 64: 2988–3006. 4) 毛小平 , 陆旭凌弘 , 王晓明等 . 周向应力在地壳运动中的作用 . 地学前缘 .2020, 27(1): 222-234. 5) 梁光河 .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8,18(28):47-57. 6) 刘鎏 , 魏东平 . 中国大陆及邻区板内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动力机制探讨 . 地震学报 , 2012, 34(6): 727-740. 7) 吴汉珍 . 旋转地球动力学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7:1-183,108. 8) 梁光河 . 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 . 地学前缘 , 2020, 27(1): 211-220. 9) Coleman R G. The diversity of ophiolites . Geol. Mijnbouw, 1984,63: 141-150. 10) Howell D G, Jones D L and Schermer E R.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of the Circum-Pacific Region . Houston, Texas, U. S. A., 1985,3-30. 11) 张 旗 .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有关吗 ? 岩石矿物学杂志 , 2013,32(1):113-128 12) 赵仁杰 , 鄢全树 , 张海桃 , 关义立 , 葛振敏 , 袁龙 , 闫施帅 . 全球俯冲沉积物组分及其地质意义 . 地球科学进展 , 2020, 35(8): 789-803. 13) Hales A L,Gravitational sliding and continental drift.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69,6:31-34. 14) Jacoby W R, Instability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global plate movements. J Geophys Res, 1970,75:5671-5680. 15) Kronenberg A. , Brandon M. T., Fletcher R. , Karlstrom E., Yin A.. Beyond plate tectonics: rheology and orogenesis of the continents. in: new departure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 A White Paper resulting from a workshop held at Denver Colorado, September 22nd and 23rd, 2002 sponsored by the Tectonics Program, Earth Sciences Division, and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EO/EAR).2002 16) Wyllie. In H. S. Yoder (ed.), The Evolution of the Igneous Rocks. Fiftieth Anniversary Perspectiv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 J, 1979,483-520. 17) Wolf M B and Wyllie P J. Liquid segregation parameters from amphibolite dehydration melting experiments. J. Geophs. Res., 1995,100(B8):15,611-15,621. 18) 刘晓春,曲玮,谢鸿森等 . 大别山朱家冲斜长角闪岩 - 角闪榴辉岩 - 柯石英榴辉岩转变实验研究 . 地质学报 , 1999,73(3):250-262. 19) Teyssier, Christian Whitney, Donna Gordon, Stacia Renedo, Roxanne Fossen, Haakon. Oblique divergence and exhumation of giant ultrahigh-pressure terrains (Western Gneiss Region, Norway), 2013,12165-. 20) Xu, Q., Zhao, J.M., Yuan, X.H., Liu, H.B., Pei, S.P., Mapping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southern Tibet: Seismic evidence for continental crustal underthrusting. Gondwana Research, 2015, 27(4), 1487-1493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7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一本论文集
热度 16 Majorite 2014-1-29 23:07
我的一本论文集 (2008) 这本论文集共收集本人有关岩石变形机制、显微构造、流变学及其地震波性质等方面的28篇研究论文(英文), 共539页(21 x 28.3 cm), 硬皮。 Contents Preface . Rheology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ltiphase materials androcks: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using generalized means . 1 2. A generalized mixture rule for estimating the viscosity of solid-liquid suspension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ase rock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 26 3. Porosity depend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solid materials . 58 Deformation of garnets 4. Elasticity of six polycrystalline silicate garnets at pressure up to 3.0 GPa . 77 5. Deformation of silicate garnets: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 97 6. Ductility of garnet as an indicator of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 121 7. Diffusion creep of fine-grained garnetite: implications for the flow strength of subducting slabs . 144 8. Fracturing of garnet crystals in anisotropic metamorphic rocks during uplift 151 9. Microstructures, petrofabrics and seismic properties of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s from Sulu regio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rheology of subducted continental crust and origin of mantle reflections . 180 Deformation of plagioclase 10. Mechan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calcium aluminosilicate (CAS, anorthite) and SiO 2 /CAS composites deformed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 214 11. Strain softening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anorthite aggregates and quartz-anorthite layered composites deformed in torsion . 233 12. Experimental deformation of sintered albite aggregate above and below the order-disorder transition . 250 13. Natural deformation fabrics of plagioclase: implications for slip systems and seismic anisotropy . 269 14. Recrystallization and fabric development in plagioclase . 288 15. Sense of shear in high-temperature movement zones fromthe fabric asymmetry of plagioclase feldspars . 303 Deformation fabrics of quartz 16. Quartz microstructures and c-axis preferred orientations in high-grade gneisses and mylonites around the Morin anorthosite (Grenville Province) . 315 Seismic properties 17. Obliquity between seismic and electrical anisotropies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 movement sense for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e upper mantle . 335 18. P-wave velocities, anisotropy and hysteresis in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as a function of confining pressure . 343 19. Shear wave properties and Poisson’s ratios of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from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China: implications forcrustal composition . 373 20. Petrofabric, P-wave anisotropy and seismic reflectivity of high grade tectonites . 413 21. Shear-wave velocities, anisotropy and splitting inhigh grade mylonites . 446 22. Calibration of shear-wave splitting in the subcontinental upper mantle beneath active orogenic belts using ultramafic xenoliths from the Canadian Cordillera and Alaska . 470 23. Seismic anisotropy of mantle xenoliths and constraintson upper mantle structure beneath the southern Canadian Cordillera . 501 24. Seismic reflectivity of a finely layered, granulite-facies ductile shear zone in the southern Grenville Province (Québec) . 528 25. Seismic reflection response of folded struc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 553 Brittle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s 26. Location of tensile fracture within rigid-brittle inclusions in a ductile flowing matrix . 567 27. A revised model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int spacing and layer thickness . 578 28. Relationship between joint spacing and bed thickness in sedimentary rocks: effects of interbed slip . 601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2532 次阅读|17 个评论
泥石流与流变学
热度 23 Majorite 2013-1-14 02:02
泥石流与流变学
泥石流与流变学 嵇少丞 “ 构造地质学 ” 科普之 35 泥石流的流动构造 今年 1 月 11 日,昭通 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 在连续雨雪之后突然发生滑坡泥石流,造成 46 人遇难, 2 人受伤,以及房屋、牲畜、道路交通等损失。其中, 罗远菊一家就死29人,三人在外打工得以幸免。 所谓泥石流就是由岩屑和泥水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物质)顺坡滑(流)动的地质过程。具体地说,泥石流是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或融雪之后发生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泥石流常常会冲毁村镇、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中国每年都要发生多次造成人员伤亡的滑坡、泥石流这类的地质灾害,例如,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从近日媒体公布的照片看,这次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 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 的滑坡物质主要为泥土,其中石块含量并不高。 在 1 月 12 日下午昆明举行的抢险救灾工作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的官员给出滑坡产生的 4 个原因: (1) 地貌因素,滑坡地山高坡陡,沟壑林立,属容易发生滑坡的地貌。 (2) 地质因素,滑坡地地处二叠纪煤系地层,下层为较硬的灰岩层,容易形成滑坡。 (3) 地震因素,(去年) “9·7” 彝良地震造成山体松动、岩石破碎,会形成滑坡的诱因。 (4) 气象因素,近期雨雪天气造成大量融水渗透,山体过度饱和后导致了滑坡。 惨,他的手与头都在外面,就是抽不出身,泥石流中太多石头。泥石流与洪水不一样, 一旦卷入泥石流,逃生很难的,水性好亦无用。 泥石流中石块多, 伤人没商量。 这位官员的确考虑很周到,把几乎可能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一与第四条。 第一条回答“滑坡的能量或驱动力的来源”问题。滑坡的动力来源就是重力在滑动面上、沿着滑移动方向上的(剪切)分力, 该力必须达到足以克服前进过程中由摩擦力造出的阻力。上述的剪应力与地形高差以及坡度角的正弦值皆成正比。坡度角越大,滑坡的动力越大;地形高差越大,滑坡的动力亦越大。没有山高坡陡,就不会滑坡。所以,平原上没有滑坡。山区的沟壑中本就不应该住人,但在中国那里却住上了许多人,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既然发生滑坡泥石流的驱动力常在,一旦发生滑坡与泥石流,势必造成人员伤亡。如果不能把所有住在“山高坡陡”之下的居民全部搬到较为平旦开阔的地方居住,滑坡与泥石流将永远是个问题,防治这类地质灾害在中国还将任重道远。 中国山区有滑坡与泥石流潜在危险的居民点实在太多,这类地点属于风水学上的凶地。对所有凶地进行监测和预报地质灾害,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成本太高。最省事的做法是不让凶地建立居民点。 现在讲第 4 个因素,山体特别是泥土的水饱和问题。泥土中含有很大的孔隙度,在干燥的时候,矿物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形成连续的应力支撑格架,维持必要的力学平衡。但是,强降雨或冰雪融化之后,水沿着裂隙渗透到泥土内的空隙与裂隙,当流体体积含量超过一定的临界值( 25%-40% )之后,固体颗粒之间就不再彼此接触,而被流体分开,流体在三维空间中构成弯曲的却是连续的应力支撑格架。土 - 水体系的强度突然剧降,在重力的驱动力作用下,其行为就像流体一样,顺坡下滑而动。若土 - 水体系中还裹挟着石块,这就是威力无比的泥石流了,其破坏力就更强,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惨不能睹。泥石流运动速度往往很快,内中的气体来不起逃逸出来,形成气垫作用,从而更加速前进。 第二条,其实意义并不大。“滑坡地地处二叠纪煤系地层,下层为较硬的灰岩层,容易形成滑坡”。只要第 1 与第 4 个条件满足,陡坡的浮土、泥石皆会下滑。基于同样的道理,盖在“较硬的灰岩层”上面的软的、破碎的、薄层结构的“煤系地层”亦可以滑坡;反之,若“较硬的灰岩层”盖在软的、破碎的、易变形的薄层结构的“煤系地层”之上,岂不更容易滑动? 第 3 条,即镇雄滑坡与去年 “9·7” 彝良地震的关系问题,我个人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下结论。彝良地震只有 5.6 级,影响范围不会多大。是否能造成 100 多公里之外的山体松动、岩石破碎,几个月之后又或成为滑坡的诱因?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需要进一步取证,才能下结论。 从泥石流中救人 泥石流之后又发现幸存者 房上那个人,现在也还不敢下来,怕下来后再陷进泥巴。 专家说的第 4 条是需要讨论的流变学问题,即强相支撑体系(多孔材料与固 - 液复合材料)到弱相支撑体系(悬浮液)流变行为如何转变与临界条件的问题。 流变学在英文中叫Rheology,这个字与神学Theology就差一个字母,而且在英文键盘上,R与T紧挨着,不小心经常把R打成T, 反之亦然。看样子,流变与上帝有关。Rheology 的词 头——Reo,就是“万物皆流”的意思,圣经里也说“群山在上帝眼下流动”。泥石流在我们凡人眼里流动,是因为它流动速度快。 群山发生的是固态流动,流动速度极慢,只有不死的、永生的上帝才能从头到尾看到“群山在流动”。 1905年爱因斯坦完成他的博士论文——《论分子大小的测定》,于 1906发表(后来1911年又纠正的一个小错误,见Ann. Physik, 34: 591-592), 在这篇经典论文中, 他研究了理想悬浮液的粘度随其中所含固体颗粒的体积含量( Vs )的变化规律,因其广泛的实用性该论文的引用率远超过爱因斯坦本人关于相对论、光电效应以及质量能量相互转化的论文。这篇文章也就成为流变学的开山之作。当然,爱因斯坦在推导公式时为了简化而假说了若干条件,例如:固体粒子为等大、表面光滑的刚性球体,固体和流体之间没有密度差也没有摩擦力,流体为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体系不受边界的影响,等等。虽然实际悬浮液很难满足上述理想条件,他的公式已被许多稀释悬浮液如糖水、油漆、血液等的实验资料所证实。 在含高浓度、不规则形状固体颗粒的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相互碰撞、粘结成聚合团,部分流体填充到聚合团内的间隙中去,从而减小了系统中流体的有效体积分数,亦即增加了固体粒子的有效体积分数,其结果是增加悬浮液的有效粘度。所以,应该用 Vs/Vm 替代式爱因斯坦( 1906 )公式中的 Vs , 这里 Vm 是最大堆积密度。当 Vs 达到或超过 Vm 时,固体颗粒相互连接形成应力支撑格架,存在于颗粒间隙中的流体分量不足,不再能对粒间运动起润滑作用。此时,体系从流体行为转变为固态行为。 阈值 Vm 取决于固体颗粒的形状、粒径分布、形状优选定向 (Shape preferred orientation) 以及剪切应变量和剪切速率。在通常情况下, Vm 随颗粒的长宽比增加而减少,有形状优选定向比没有形状优选定向具有更小的 Vm 值。若固体颗粒为等大球体, Vm 则和球径无关, Vm=0.74 ,此值对应于开普勒 (Kepler, 1611) 猜想中的等大球体的最大堆积密度。通常 0.74 被看作是理论上不可逾越的最大值。这个开普勒 就是那个天文学家开普勒 。 Barnes et al. (1989) 理论推导得出任意最紧密堆积密度为 0.637 。将等大刚球置入已知体积刚性容器的实验也证明任意紧密堆积的密度介于 0.601 和 0.637 之间 (Allen , 1984 ; Rogers et al. 1994) 。前人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得出等大球体的任意紧密堆积密度约为 0.64 ( Jaeger and Nagel , 1992 ; Jalali and Li , 2004 )。由此可见,任意紧密堆积密度远小于立方面心或六方最紧密堆积密度。 Vm 的下限值应该是 0.555 ( Onoda and Liniger , 1990 ),此值对应于等大球体的任意疏松堆积。所以,等大球体悬浮体系液态行为向固态行为的转变应出现在 Vs=0.555 和 Vs=0.64 之间。对于自然界含非球状矿物晶体的岩浆, Vm 一般约为 0.60 ( Marsh , 1981 )。此外, Vm 随剪切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矿物晶体的形状优选定向程度随剪应变的增加而增强( Tsenoglou , 1990 ; Jones et al. 1991 )。 Vm 还取决于颗粒径分布的幅度。小颗粒会填进大颗粒间的空隙,从而腾出部分空间来。粒径呈单峰分布的颗粒要比多峰分布的颗粒更易形成应力支撑格架固体结构。在相同的条件下,粒径呈多峰分布的体系的相对粘度比粒径呈单峰分布的体系能小一个多数量级( Poslinski et al. 1988 ),这就是固 - 液体系触变性( Thixotropy )的科学原理。 Vm 值还随颗粒表面糙度( Roughness )增加而减小( Kitano et al. 1981 )。 所以,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有便于集水集物的陡峭地形(驱动力) 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物质基础) 短期内有突发性的大幅量降雨或融雪(水源及水的加入) 泥石流开始流动时,体系内流体(泥水)的含量应该介于25-40 vol%, 具体值取决于岩屑与岩块的形状与大小分布。 泥巴里露出一个可怕的脚印,里面有人,肯定遇难了。 泥石流之后,房子仅剩下尖尖 烂泥巴掩埋了原先美丽的住宅区 汽车昨晚停在这,现在怎成这样了? 泥石流进村了 1米多高的信箱被泥石流淹没了仅剩下个头 2009年夏,四川都江堰市龙池镇南岳村一灾后重建的农家乐遭遇7.17泥石流, 一夜之间被掩埋了一层。 都江堰龙池农家乐被毁,高降雨量达到220毫米 (嵇少丞 摄影) 2009年夏,四川安县高川乡这户农民原有的房屋在2008年5.12地震中倒塌了,借钱刚砌起的新房在2009年的7.17泥石流中毁坏了,屋内、房前、房后堆满了泥石流运来的石块,房主欲哭无泪。如果当地乡干部能在农村民房重建前能咨询有关地质灾害专家,就可避免这类选址错误。 (嵇少丞 摄影) 2009年7.17一夜之间从山沟里突然流出几十万立方的泥石,掩埋了村庄和公路,泥石厚达3-4米,中间的公路是用推土机扒开来的 。在龙门山里考察常遇到这类情况, 一堵就可能是2-3天。(嵇少丞 摄影) 泥石流来了,如何逃生?照片中这位先生的做法很危险,一旦脚插到尖锐的石块之间,腿拔不出来,周围石头会越堆越多。泥石流中遇难者许多是被这样活埋的。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脱鞋,往高处跑,不要过河、不要下水。 照片上这栋楼房,2008年5.12八级地震没震毁它,却被同年9.24的泥石流摧毁了,这家死了几个人。逃过了大地震,却逃不过泥石流(照片为北川县一位官员所照) 参考文献 Allen JRL 1984. Sedimentary Structures: Their Character and Physical Basis , Vol. 1, Ch. 4, pp. 137-177. Amsterdam: Elsevier. 593 p Barnes HA, Hutton JF, Walters K 1989. An Introduction to Rheology. New York: Elsevier, 212p Batchelor GK, Green JT, 1972.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ulk stress in a suspension of spherical particles to the order c 2 . J. Fluid Mech. 56 : 401-427 Einstein A. 1906. Eine neue Bestimmung der Molekuldimensionen. Ann. Phys . (Leipzig) , 19 : 289-306. Jaeger HM, Nagel SR 1992. Physics of granular states. Science, 255: 1523-1531 Jalali P, Li M 2004. An estimate of random close packing density in monodisperse hard sphere. J. Chem. Phys ., 120: 1138-1139 Ji SC. 2004a. A generalized mixture rule for estimating the viscosity of solid-liquid suspension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phase rock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J. Geophys. Res ., 109 : B10207, doi: 10.1029/2004JB003124 Ji SC. 2004 b . Generalized means as an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Young’s moduli of multiphase materials. Mater. Sci. Eng., A366: 195-201. Ji SC, Wang Q, Xia B. 2002. Handbook of Seismic Properties of Minerals, Rocks and Ores . Montreal: Polytechnic International Press. 630 p Ji SC, Xia B. 2002. Rheology of Polyphase Earth Materials . Montreal: Polytechnic International Press. 260 p. Ji SC , Zhao PL 1993. Flow laws of multiphase rocks calculat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constituent phases. Earth Planet. Sci. Let., 117: 181-187 Jones DAR, Leary B, Boger DV 1991. The rheology of a concentrated colloidal suspension of hard spheres.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147 : 479-495 Krieger IM, Dougherty TJ 1959. A mechanism for non-Newtonian flow in suspensions of spherical particles. Trans. Soc. Rheol., 3: 137-152 Lejeune AM, Richet P 1995. Rheology of crystal-bearing silicate mel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at high viscosities. J. Geophys. Res., 100: 4215-4229 Marsh BD 1981. On the crystallinity,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nd rheology of lava and magma. Contr. Mineral. Petrol., 78: 85-98. Onoda GY, Liniger EG 1990. Random loose packings of uniform spheres and the dilatancy onset. Phys. Rev. Lett., 64: 2727-2730 Patankar N, Hu HH 2001. Rheology of a suspension of particles in viscoleastic fluids. J. Non-Newtonian Fluid Mech ., 96 : 427-443 Rogers CDF, Dijkstra TA, Smalley IJ 1994. Particle packing from an Earth science viewpoint. Earth-Sci. Rev., 36: 59-82 Roscoe R 1952. The viscosity of suspensions of rigid spheres. Br. J. Appl. Phys., 3: 267-269 Rutgers IR 1962. Relative viscosity and concentration. Rheol. Acta, 2: 305-348 S hikata T, Pearson DS 1994. Viscoelastic behaviour of concentrated spherical suspensions. J. Rheol., 38: 601-616. Szpiro G 2003. Kepler’s Conje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304 p. Thomas DG 1965.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VIII: A note on the viscosity of Newtonian suspensions of uniform spherical particles. J. Colloid Sci., 20 : 267-277 Tsenoglou C 1990. Scaling concepts in suspension rheology. J. Rheol ., 34: 15-24. van der Werff JC, de Kruif CG, Blom C, Mellema J 1989. Linear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dense hard-sphere dispersions. Phys. Rev., A39 : 795-807. (照片没有注明外皆为博主收集于网络,供教学与科普之需)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8755 次阅读|33 个评论
高分子熔体的剪切弛豫
热度 4 jixuanhou 2012-7-28 07:18
高分子熔体的剪切弛豫 侯吉旋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高分子就是由许多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大分子。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就是由高分子组成的。据统计,仅台湾地区一年就要生产超过百万顿的塑料薄膜。一般生产塑料薄膜的方式就是吹制。要了解吹制过程,就必须了解高分子的流变性质。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孩童时代常玩的橡皮泥 (silly putty) 。将一个橡皮泥捏的小球扔到地上,它会像乒乓球一样反弹回来,这说明在短时间内它具有弹性。如果观察橡皮泥长时间(例如超过 1 秒)的行为,就会发现它和黏的糖浆一样会流动。 作为物理学家,如何研究一个体系呢?一般都是在样品上施加一个改变,然后测量样品的响应。要研究高分子熔体的流变性质,我们一般在样品上突然加上一个水平的剪切力,然后测量其应力。我们定义剪切弛豫模量 G(t) 就是在剪切很小的时候应力的大小除以剪切的大小。我们来看看应力随时间变化的几个例子:对于一般固体,服从胡克定律,应力的大小正比于剪切的大小,当我们施加剪切后,应力就不变化;对于一般液体,它不能提供应力,施加剪切后应力还是 0 ;对于高分子液体,情形就不一样了,它首先是和固体一样有应力,然而随时间变化应力会降低到 0 ,长时间后就和液体一样了;橡胶的应力也是会降低,但不降低到 0 ,而是会达到一个平台。 对于不同种类的线性高分子,在应力弛豫方面却表现出普适性,实验测量出它们的剪切弛豫模量 G(t) 的形状都非常相似。将 G(t) 用对数对数作图,会看到在短时间内是以幂指数下降的,然后遇到一个平台,之后到了终结时间以后就以指数形式下降。如果熔体中的高分子链比较短,平台持续的时间久比较短;如果熔体中的高分子链比较长,平台持续的长度就比较长,可以达到秒的数量级,整个弛豫过程可以跨域 10 个数量级的时间范围。由于有弹性平台的存在,所以橡皮泥短时间内还是弹性的,但是超过终结时间以后,平台就结束了,橡皮泥就像粘性的流体一样。 由于普适性,所以我们不必去模拟非常复杂的高分子,而是模拟简单的珠子 - 弹簧高分子模型 (Kremer-Grest model) 即可。我们模拟了珠子 - 弹簧高分子熔体,并得到了应力弛豫模量的一系列数据。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长度的高分子链,从每条链包含 50 到 3500 个珠子不等。我们的模拟数据重复了实验的观测结果。然而如何理解为什么 G(t) 会有这样的形状,我们就必须从理论入手。 第一个理论模型叫做 Rouse 模型,是由 Rouse 在上世纪 50 年代提出来的。由于在大尺度上任何高分子都可以通过粗粒近似简化为珠子 - 弹簧模型,所以 Rouse 研究单个珠子 - 弹簧高分子链。每个珠子的运动都可以用方程表示,只受三种力: 1 、环境随机碰撞产生的随机力; 2 、弹簧施加的力; 3 、液体的粘滞力。由于 Rouse 模型非常简单,这个模型精确可解。 我们将 Rouse 模型寓言的 G(t) 与我们的模拟数据进行比较,发现 Rouse 模型只有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立,或者对非常短的高分子链成立。研究 Rouse 模型可以让我们理解短时间内的幂指数下降,不过 Rouse 模型却不能给出任何的平台。那究竟 Rouse 模型少考虑了什么呢? 纠缠, Rouse 模型没有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高分子链之间不能相互穿越,所以这种不可穿越性就造成了拓扑的限制,叫做纠缠。数学上处理纠缠是非常困难的,但是 Edwards 将相邻高分子链给某条链的限制类比为包含该链的一条管道 (Tube) ,我们要研究的高分子链就限制在这条管道之中,这就是管道模型。管道模型就寓言了一个弹性平台,这个平台模量的大小等于 Ge= r k B T/Ne. 其中 Ne 表示两个相邻纠缠点之间的单体的数量。在最初的管道理论中, Ne 只是一个可调参数,用来拟合平台的高度。但是有了原始链分析法 (Primitive Path Analysis (PPA)) 之后 Ne 就不再是拟合参数了,而是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原始链分析法在下文会提到,在此暂且不表。因此,管道模型给出了一个平台,而 PPA 给出了这个平台的高度。 Rouse 模型给出了最初 G(t) 下降的幂指数,纠缠给出了平台,但是还有一点没有说明的是,平台不是无限长的,会在某个终结时间结束。因此我们还需要一个理论来寓言纠缠的寿命和平台的最终下降时间。 de Gennes 给出了一种弛豫机制,叫做爬行 (Reptation) 。高分子链只能局限在管道中并沿着管道运动,当高分子链从管道的某一个端口处爬出的时候,另一个端口处的老的管道就消失了。 每当 链的一个端点运动到管道的某一点时,原始的管道就缩短到这一点,这就是一个一维的首达时间问题 (1D First-passage Problem) 。所以最开始形成的管道在逐渐的缩短,管道的记忆就在逐渐的丢失。这个过程的数学形式由 Doi 和 Edwards (DE) 给出,它们给出了爬行过程的管道记忆函数 (Tube memory function) 。由于高分子链爬出管道的部分的取向是随机的,所以顶对顶的关联函数 (End-to-end correlation function) 是正比于管道记忆函数的。 如果考虑了爬行过程,我们来看看现在理论和模拟符合得如何吧。在图中如果不管颜色的话,还以 为理论和模拟数据符合得很好 ,但是仔 细一看理论高估了最终的下降时间。这说明只考虑单纯的爬行过程还不够,还有其他机制在加速这个弛豫过程。 这个过程叫做长度涨落 (Contour Length Fluctuation (CLF)) ,最早由 Doi 提出来。之前提到,管道弛豫过程就是一个一维首达时间问题。单纯的爬行过程就是一个一定长度的首达时间问题,而有了长度涨落机制后,这就变成了有涨落长度的首达时间问题。有长度涨落之后管道就会更快地丢失记忆。 考虑了长度涨落以后,理论和模拟数据吻合得好多了,只有在长链的时候还高估了最终弛豫时间。高估了最终弛豫时间。 在 2002 年, Likhtman 和 McLeish (LM) 给出了线性高分子的新的理论。由于管道弛豫是一个有长度涨落的一维首达时间问题,因此 LM 研究了一维 Rouse 链的首达时间问题。这个问题数学上求解及其之困难,因此 LM 运用计算机随机方法模拟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用一种自洽的办法并和了爬行和长度涨落两种机制。最后 LM 还把一维的 Rouse 链的珠子数量外推到无穷大用以消除不确定性。 LM 给出了他们的管道记忆函数。这个管道记忆函数看起来虽然非常复杂,但是每一项的物理意义是非常清楚的。绿色的部分代表了爬行过程,它最终在 t df 时刻衰减。而橘色部分代表了长度涨落过程,它在 Rouse 时间 ( t R ) 结束。由于考虑长度涨落, LM 给出的管道记忆函数比 DE 给出的衰减得快。 可以看到 LM 给出的理论和模拟数据在定性上符合得也是很好的,但是在定量上还是有一定问题。那是否还存在其他机制呢? 这个机制就叫做限制脱落 (Constraint Release (CR)) ,最早由 de Gennes 在提出爬行机制的时候就一并提出来了。由于管道是由周围的链构成的,而其他链也会运动,因此当一个构成管道的链移走的时候,这个限制就消失了。 限制脱落时一个多体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但是 des Cloizeaux 在 1988 年提出来一个双重爬行近似 (Double Reptation Approximation) ,可以很简单地对限制脱落做近似处理。一个纠缠点是由两条链铰接而成,因此一个纠缠点存在的几率是等于单条链存在几率的平方。而 G(t) 正比于单个纠缠点存在的几率,所以双重爬行近似告诉我们 G(t) 正比于管道记忆函数的平方。 当考虑了爬行、长度涨落、限制脱落等机制以后,理论和模拟数据在长链部分吻合得非常好,但是对短链来说,理论低估了 G(t) 。 而当把 LM 的理论和双重爬行近似相结合的时候,我们发现理论在数值上强烈地低估了 G(t) 。 到此,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理论和数据的对比图片,但是我们还没有说这些理论的图线是如何画出来的。 我们是根据 LM 给出的 G(t) 的公式画出理论图线的。 LM 的公式有机地结合了 (1) 早期的 Rouse 弛豫、 (2) 管道中张力平衡过程、 (3) 爬行机制、 (4) 长度涨落和 (5) 限制脱落。 理论和数据符合得不好可能是以下四个原因造成的: (1) LM 给的 G(t) 的公式不对, (2) LM 给出的管道记忆函数不对, (3) 双重爬行近似不对, (4) PPA 给出的 Ne 的值不对。为了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我们在计算机模拟中测量了管道记忆函数,就是顶对顶的关联函数,这是和 G(t) 在分析上是不关联的量。如果我们使用模拟测量到的管道记忆函数代替 LM 给出的管道记忆函数重新画 G(t) 曲线,我们发现结果和 G(t) 的模拟数据吻合得相当好,所以我们可以认定是 LM 给出的管道记忆函数有问题。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 (1) 矫正 LM 给出的管道记忆函数, (2) 将我们的理论连接到 PPA 。 由于在 LM 的 G(t) 的公式里已经包含了高频的 Rouse 模,而在 m (t) 中又应为外推到 N 至无穷大而包含了高频模,所以 LM 的理论重复地计算了高频模量,以至于低估了 G(t).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 LM 的管道记忆函数中移除高频模量,使得管道记忆函数不是从 t=0 时刻就开始衰减,而是从 t e 以后才开始衰减。修正了 LM 理论以后,我们得到的理论和数据符合得很好,且看下面几幅图。 关于最终衰减时间,对于短链来说应该等于 Rouse 模型所预言的 Rouse 时间,而对于非常长的高分子链应该等于纯爬行理论所预言的解纠缠时间。对于中间长度的高分子链, LM 低估了最终衰减时间,我们的理论却和模拟数据符合得相当好,并且在短链极限退化为 Rouse 时间,在长链极限和纯爬行理论所预言的时间一致。 关于顶对顶的关联函数以及剪切弛豫模量,相比较其他理论而言,我们的理论也可以与数据符合得非常完美。说明我们的修正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粘度,相对于实验数据来说, LM 低估了短链系统的粘度,而我们的理论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 原始链分析法是由 Everaers 等人在 2004 年提出来的。对于珠子 - 弹簧模型来说,在计算机模拟中实施原始链分析法首先是将链端在空间中固定住,然后把随机涨落力给消除掉,最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会让链缩紧并让系统处于能量的基态。 在 PPA 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测量这个过程中 G(t) 的变化,我们会发现 PPA 给出的 G(t) 在短时间内和 Rouse 模型给出的结果一致,而在 t e 之后能够给出一个正确的平台。因此我们可以说 PPA 不是一个电脑游戏,而是能够给出正确的短时间弛豫过程和纠缠信息的方法。 最后,我们预言了在线性高分子系统中的渗流转变。对于短链来说,它们不能形成一个网络,而对于长链,则可以形成一个网络,这个就对应于渗流转变。当然,这个网络最终会通过管道动力学而衰减。一个证据就是 Masubuchi 通过模拟发现长链可以有平台模量,而当链长小于一定长度后,就不再具有平台模量。 参考文献: Phys. Rev. Lett. 105, 068301 (2010)
个人分类: 科学视角|14914 次阅读|10 个评论
部分熔融岩石流变学
热度 3 Majorite 2011-11-25 06:40
【综述文章】 部分熔融岩石流变学 邵同宾*, 嵇少丞, 王茜 《地质论评》, 第57卷,第6期, 851-869, 2011. 第一作者简介:邵同宾,男,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实验岩石流变学研究。 部分熔融及其熔体的萃取、聚集、迁移和演化是造成地球成分演化形成层圈构造的重要地质过程,而且对深部地壳和上地幔的物理性质, 如电导率、滞弹性、弹性波速度、和流变性等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洋中脊之下的上地幔的部分熔融的程度直接影响海底扩张和洋壳形成的速率,岛弧火山活动是俯冲板块之上地幔楔内部部分熔融的产物,是造山带内大量花岗岩的形成与地壳增厚、深部热能增加导致岩石部分熔融的结果。天然的部分熔融物质作为一种多相材料,其中的熔体相不仅刚度为零而且体积模量一般都较低,以致固-液相之间巨大的力学反差使得整个体系的流变学性质变化极大。再说,无论在共轴挤压还是在简单剪切变形的条件下,熔体含量及其分布对部分熔融岩石的力学性质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有关部分熔融岩石流变学性质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刻理解地球各圈层的变形、地幔对流、板块构造运移、造山带形成和地壳隧道流等地质过程至关重要。 在过去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部分熔融岩石流变学领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加深了人们对部分熔融橄榄岩和花岗岩流变学性质的理解,现已达成许多共识。这篇文章系统地总结静态与动态条件下部分熔融岩石中熔体的形态及其分布 (拓扑结构) 的特征,着重阐述部分熔融对橄榄岩和花岗岩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为解决当前地学界非常关心的有关地球动力学的疑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要点: 1. Urai (1983) 与Urai et al. (1986) 发现,在岩盐-盐水体系的塑性变形过程中,流体湿润几乎所有的颗粒边界,这样的显微构造加快了颗粒边界迁移即动态重结晶作用。但当差应力撤除之后,流体又会重返静态时的分布样式。Jin Zhenminget al. (1994) 报道,在中等围压 (~ 1.5 GPa) 的变形条件下,含低熔体分数的部分熔融橄榄岩具有与上述岩盐-盐水体系类似的显微构造,他们认为差应力导致玄武岩熔体润湿几乎所有的橄榄石的颗粒边界,因而导致强烈的弱化,但是并没有查明熔体润湿颗粒边界以及弱化的具体的物理化学机制,也没有观察到变形后长时间 (~40 h) 的静态退火对熔体分布的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与Jin Zhenming et al. (1994) 的实验相同的温度、位移速率和熔体分数、但围压较低的条件下对与之组分类似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实验观察仅见到极少量的沿颗粒边界分布的熔体薄膜 (Kohlstedt and Zimmerman, 1996; Daines and Kohlstedt, 1997; Zimmerman and Kohlstedt, 2004)。迄今为止,Jin Zhenminget al. (1994) 的实验结果与Kohlstedt团队 (Kohlstedt and Zimmerman, 1996; Daines and Kohlstedt, 1997; Kohlstedt, 2002; Zimmerman and Kohlstedt, 2004) 的实验结论之间差异的原因不详,值得探究。此外,美国的洋中脊MELT地震研究计划 (The MELT Seismic Team, Science, 1998) 的集成性成果亦证明洋中脊以及两侧上地幔中的部分熔融是呈不均匀分布的,故导致测量到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和剪切波分裂 (Wolfe and Solomon, 1998)。 2. Kohlstedt (2002) 重申了Cooper and Kohlstedt (1986) 和Cooper et al. (1989) 的熔体平衡的理论模式 (即,CK模型),该模式认为,在扩散蠕变域,部分熔融之所以能促进变形是因为物质在熔体中的迁移扩散速率远比在固体中要大。而在位错蠕变域,熔体依靠造成局部应力集中来促进塑性变形。无论上述哪一种变形机制,低程度的部分熔融对以橄榄石为主要造岩矿物的地幔岩的流变强度的影响都不会太大,因为此时熔体还主要分布在颗粒三连点及粒棱,并没有润湿全部的颗粒边界 (Karato, 2010),上述结论与Jin Zhenminget al. (1994) 的截然不同,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 3. Yoshino et al. (2009) 在围压 ≥ 3.0 GPa、温度 ≥ 1750 K的静压实验中发现玄武岩熔体润湿较大部分橄榄岩的颗粒边界,二面角小于5°。因为是静压实验,他们无从了解熔体润湿颗粒边界对整体岩石流变强度的影响。他们的实验不同于Jin Zhenming et al. (1994) 在围压等于1.5 GPa、温度1475~1500 K的共轴挤压的差应力变形的实验结果,但是却意外地报道了相同的熔体分布结构。Yoshino et al. (2009) 的结论是,温度特别是压力的增加是造成熔体二面角减小的关键因素;而Jin et al. (1994) 的结论却是,变形使得熔体在岩石中作均匀分布,熔体二面角变为零是变形的结果,而不受温压条件的制约。Jin Zhenminget al. (1994) 还报道,只要有3~4 vol% 的部分熔融就能使得橄榄岩的流变强度发生巨大的降低,并将之归因于变形过程中全部的颗粒边界都遭到熔体的润湿。其实,Jin Zhenminget al. (1994) 实验使用的Griggs装置对应力测量相当的不敏感 (±50 MPa, Karato and Weidner, 2008),加之高压胞中试样的具体形状未知以及温度极其不均匀,所以,无法准确地估计Griggs装置内变形试样的流变强度。 4. 熔体二面角 (Dihedral angle) θ=0时,熔体呈薄层或薄膜形式沿颗粒边界分布,形成三维的熔体网络。即使在二维的切片或薄片上确实观察到沿颗粒边界分布的熔体薄层或薄膜 (Jin Zhenming et al., 1994), 也不能据此断言熔体布满了所有的晶面 (图1d),因为在晶体与晶体的接触点或接触面上依然没有熔体。 小结: 在静态条件下,熔体二面角除了与温压条件、晶体形态、固-固相以及固-液相的界面自由能等因素相关外,还强烈取决于熔体的化学组分。例如,在盐-水体系中,熔体二面角就非常小,几乎为零 (Urai, 1983; Urai et al., 1986),因此,不能盲目的将盐-水体系的研究结论直接应用于由铝硅酸盐或硅酸盐矿物组成的上地幔岩石或地壳岩石。橄榄岩中的熔体二面角随着静水压力的升高也会有所减小 (Yoshino et al., 2007, 2009)。熔体一般会优先润湿造岩矿物的低指数晶面 (Waff and Faul, 1992; Faul et al., 1994)。在有差应力存在的动态条件下,熔体二面角往往还受变形的化学环境 (如,氧逸度) 的影响。一般原则是,在静态条件下,熔体迁移的主要驱动力是熔体表面张力;而在动态条件下,熔体的几何形态与分布既会受到化学扩散又会受到差应力的控制,因而具各向异性的特征。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许多学者对含熔体的主要造岩矿物多晶集合体进行了大量的流变学研究,其中对部分熔融橄榄岩的低压 (500 MPa) 实验研究 (Hirth and Kohlstedt, 1995a, b; Kohlstedt and Zimmerman, 1996; Zimmerman, 1999; Mei et al., 2002; Scott and Kohlstedt, 2006) 与理论研究(Cooper and Kohlstedt, 1986; Cooper et al., 1989; Takei and Holtzman, 2009a, b, c) 都表明,在低熔体分数 (<~ 5%) 时,部分熔融对橄榄岩只具中等的弱化效应。然而,据Jin et al. (1994) 报道,在低的熔体分数和中等围压 (~ 1.5 GPa) 条件下,差应力导致熔体几乎完全润湿橄榄石的颗粒边界,导致强烈的弱化。Mibe et al. (1999) 和最近Yoshino et al. (2007) 的静态高压 (2.0 GPa) 实验证明, 流体的二面角会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在~7.5 GPa时他们发现橄榄石颗粒边界被流体完全润湿 (Yoshino et al., 2007)。但是, 他们的实验是在静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的, 因而无法查明该体系流变学强度随熔体二面角的变化规律。在有差应力和大变形的条件下,熔体的拓扑结构从受界面张力控制转化成由应力控制,流变弱化更加显著。随着熔体分数的增加,熔体会分离出来,汇聚到伸展剪切带,造成熔体在岩石中形成优选定向 (MPO, Holtzman et al., 2003a; Scott and Kohlstedt, 2006; Holtzman and Kohlstedt, 2007),与此同时,固体岩石的主导变形机制往往由位错蠕变转变成扩散蠕变 (嵇少丞, 1988; Hirth and Kohlstedt, 1995a, b; Daines and Kohlstedt, 1997)。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3737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关岩石圈强度的相关问题(Karato《地球科学》综述文章)
chunyinzhou 2011-6-13 08:54
有关岩石圈强度的相关问题(Karato《地球科学》综述文章)
有关岩石圈强度的相关问题 Some Issue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Shun-ichiro Karato(周春银 译)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1年第2期出版了“ Multiple-Scale Geodynamics of Continental Interiors ”专辑,讨论了多尺度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这也是2010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的“多尺度大陆地球动力学国际研讨会”(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ultiple-scale Geodynamics of Continental Interiors )的论文专辑。 专辑下载地址: Springer: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674-487x/22/2/ 中国知网: http://en.cnki.com.cn/Journal_en/A-A011-ZDDY-2011-02.htm 笔者选择了国际流变学专家Shun-Ichiro Karato(耶鲁大学)的一篇简短综述并翻译如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阅读。 本文PDF文档下载(或者在以上地址专辑中下载): Some Issue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pdf 另外,给大家推荐一个Karato2009年的一个幻灯片,讲述的是类似的岩石圈流变学的相关问题,有兴趣的请点击以下地址“另存为”: www.eurispet.eu/docs/Granada/download/Eurispet-Karato.ppt (文件大小12.7M,不便上传,请大家直接下载) 摘要: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强度对于地球上的许多重要地质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包括板块构造的运行机制以及大陆根 (continental roots) 对长期稳定性。但是,根据有关岩石强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来解释这些地质学特征仍然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目前有关岩石圈强度的一些现有的模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重要的地质观测。本文对这些领域内最近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强调了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介绍 岩石圈强度对于地球动力学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关岩石圈强度方面有两个重要的地质观测需要解释。首先,作为板块构造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大洋岩石圈的俯冲作用只有在的当其适当软化时才是可能的,否则地球上就会产生所谓的“ stagnant-lid ”对流模型。其次,根据地球化学研究,大陆根( ~200-300km )在 ~30 亿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变形过。这要求大陆根相对于周围地幔具有非常高的黏度 (viscosity) 。 但是,利用流变学特征来解释这两个重要观测并不是如此直接的,通常会假设大洋岩石圈是“干”的橄榄石主导的流变学性质以及塑性域为均匀变形,而“湿”的大陆岩石圈模型 (e.g., Kohlstedt et al.,1995, 见 Fig.1) 并不能解释地球动力学方面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即板块构造的运行机制和大陆根的长期存留问题。本综述的目的就是来总结这些重要的结论。有关大陆岩石圈强度更广泛的讨论,请参考 Karato(2010) 文献,大洋岩石圈请参考 Ohuchi et al.(2011) 。 Figure 1. Models of the strength-depth profiles proposed by Kohlstedt et al. (1995). Note that in this model, the peak strength in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exceeds ~600 MPa, while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s assumed to be “wet” and has weak strength in its deep portion. These two features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known oper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and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the deep continental roots. 大洋岩石圈强度 大洋岩石圈的强度必须适度以满足板块构造的运行 (e.g. Richards et al.,2001; Tackley, 2000; Solomatov and Moresi,1997) ,对于大洋岩石圈强度的估计及其对板块构造的意义,见 Zhong et al.,1998) 。符合板块构造的大洋岩石圈的临界强度可以根据能量方面的考虑来估计,塑性变形所产生的能力消耗和俯冲作用所释放的重力能是平衡的 (e.g. Conrad and Hager,1999) 。根据重力能释放的相关参数值,符合板块构造的大洋岩石圈临界强度 ( 平均强度 ) 为 ~200 MPa 。如果大洋岩石圈强度超过这个值,对流方式将会是“ stagnant-lid ”对流,这种对流方式被认为在许多其他类地行星上存在,如金星、火星和月球。 有许多方法被用来估计岩石圈强度。 Goetze and Evans(1979) 的开拓性研究引入了“强度包络线” (strength envelope) 的概念,它兼收了浅部的脆性破裂和深部的塑性流动。根据这一指导原则, Kohlstedt et al.(1995) 提出了大洋和大陆岩石圈强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岩石圈的地幔部分被模拟假设它的强度主要是由橄榄石控制的,并且大洋岩石圈被认为是“干”的 ( 不含水 ) 。在该模型中,变形作用在脆性域 ( 集中于断裂面上 ) 呈局部分布,但是在塑性域变形作用则假设为均匀分布。因此,在脆性域根据摩擦定律 (Beyrlee’s law) ,在塑性域根据稳态变形作用的塑性蠕变强度,来推算出强度剖面。他们的模型显示大洋岩石圈最高强度为 ~600 MPa 或更高。注意他们的模型中在强度峰值附近具有主观不确定的界限 (“cut-off”) 值,如果这一值去掉的话,峰值强度将会超过 1000 MPa 。即使保留这一界限值,该模型中的最高强度对于板块构造的运行来说仍然太高。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来解释地球上板块构造的运行机制。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实际的大洋岩石圈强度比这样的简单模型所预测的要弱得多。例如, Bercovici 及其研究小组利用一个“破坏” (damage) 模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来模拟剪切局部化 (shear localization)(e.g. Bercovici and Richad,2005; Bercovici,2003) 。但是,在他们的研究中一个“破坏”的物理过程并没有很清楚的模拟出来。一个尤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动态重结晶中微小颗粒的作用。 Karato(2008) 提出了这样一个两相混合物变形初始模型,但是具体仍需研究,包括重结晶的动力学作用和应力 - 应变分布的作用。 Korenaga(2007) 则提出热破裂 (thermal cracking) 作用可以穿透到大洋岩石圈中 ( 大约 ~20km) 并产生一个软化区。但是深部破裂能否产生仍然不清楚,因为大洋岩石圈内的大部分地震作用都显示压应力状态 (Sykes and Super,1973) 。 最近由 Ohuchi et al.(2011) 的研究表明,在上地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斜方辉石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更低的强度。这是在几乎“干”的 ( 不含水 ) 斜方辉石中发现的。正如 Karato(2008) 所讨论的,水的软化作用对于斜方辉石来说可能比对橄榄石的作用更强 ( 但是,尽管这一观点还尚未被实验所证实 ) 。当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位置形成时,由于部分熔融作用其大部分都是缺水的 (Karato,1986) 。部分熔融作用所产生的缺水程度取决于矿物,根据水溶性热动力学模型,我们推测斜方辉石在部分熔融作用之后可能比橄榄石具有更高的含水量 ( 详细讨论见 Dai and Karato,2009) 。因此,在冷大洋岩石圈中,斜方辉石 ( 至少对于那些更加定向的来说 ) 强度估计比橄榄石的低。如果斜方辉石引起上地幔中局部变形作用,那么大洋岩石圈的平均强度将会比由橄榄石主导的均匀变形模型所预测的要低很多。为了解释该模型中大洋岩石圈较弱的强度,需要研究这个由较弱和较强两相所构成的混合物变形时较弱相的作用。尤其是这一较弱相在促进局部变形中的作用需要认真研究。 Fig.2 卡通图显示了较弱的斜方辉石的可能作用。这一模型的可行性目前在我的实验室中得到了研究。 Figure 2. Cartoon showing the mechanisms of shear localization in (a) an olivine-dominated case, and (b) a case where weak orthopyroxene promotes connection of weak regions. Weak orthopyroxene might help shear localization thereby the oper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possible.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underway in Karato’s lab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oli. Olivine; opx. orthopyroxene. 一个与 Kohlstedt et al.(1995) 模型所预测的大陆岩石圈强度相反的问题由此产生。在这个模型中,深部大陆岩石圈被认为是“湿”的,即水饱和的。在这些条件下,与周围地幔温差不大的深部大陆根 (200km 或更深 ) 将会比周围地幔黏度低,而且相应地,深部大陆根不会在对流侵蚀 (connective erosion) 中保留下来 (e.g. Lenardic and Moresi,1999; Shapiro et al.,1999) ,而这与地球化学观测是不一致的 (e.g. Carlson et al.,2005) 。 Figure 3. A diagram illustrating the range of uncertainties if only low-pressure data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viscosity of the deep upper mantle under “wet” conditions (from Karato, 2010) (V*wet is the activation volume of wet olivine). At low pressures (0.5 GPa), the fugacity effect dominates and viscosity is reduced with pressure. At high pressures (1 GPa), the activation volume term can also be important for a reasonably large activation volume. Both effects need to be characterized, but the activation volume effect can be determined only from data at pressures exceeding ~1 GPa. If only data below ~0.5 GPa are used, activation volume (V* wet ) is unconstrained that leads to large uncertainties in estimating the viscosity in the deep upper mantle. 在深部上地幔条件下,变形局部化是不太可能的,这集中在近稳态条件下岩石的蠕变强度。同样在高温条件下斜方辉石会比橄榄石强度高。因此,深部上地幔的强度是由稳态条件下橄榄石的强度所代表的。有两个问题是认识深部上地幔流变学的关键。这就是压力和水对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作用。 Karato(2010) 综述了最近有关水和压力对橄榄石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并讨论有关深部大陆根存留的关键问题。有个解释深部大陆根长期稳定性的模型假设,当大陆岩石圈形成时,由于大范围的部分熔融作用它是缺水的。如果这是实际情况,那么由于含水量的差异,大陆根将具有相当的强度 ( 相对于周围富水的地幔 ) 。实际上,正如 Carlson et al.(2005) 的综述,有大量证据显示存在大范围的部分熔融作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氢 ( 水 ) 和其他不相容元素的亏损。但是,要定量确定水在变形中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够运用到深部上地幔的结果直到最近才获得 (Kawazoe et al.,2009; Karato and Jung,2003) 。关键问题是,能够外推到深部上地幔条件 (50km) 的有关水和压力作用的实验结果必须是在超过至少 ~1GPa 的高压条件下完成的 (Karato and Jung,2003) 。来自高分辨率 Paterson 装置 0.5GPa 条件以下的结果,如 Mei and Kohlstedt(2000a,b) ,并不能直接外推到岩石圈或软流圈主体部分条件下,因为水的热动力学性质在大约 0.5GPa 会有重大改变 (Fig.3) 。 Hirth and Kohlstedt(2003) 根据低压下 (0.5GPa) 获得的实验数据讨论了一直到 ~300km 深部的上地幔流变学特征,并利用随机选择的活化体积值将数据外推到高压条件下。正如 Karato(2010) 所强调的,在 Kawazoe et al.(2009) 研究之前活化体积值并不十分清楚 ( 对“干”橄榄石所报道的活化体积值从 ~0 到 ~27cm 3 /mol 不等 ) ,因此 Hirth and Kohlstedt(2003) 的论点缺乏物理基础支持。在估计深部上地幔中缺水对岩石强度影响作用时,压力对缺水岩石强度改变的影响作用同样也需要估计。这样的研究需要新技术来定量研究在类似深部上地幔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学性质。最近在同步辐射 X 光设施上利用 RDA(rotational Drickamer apparatus) 开发的新技术, Kawazoe et al.(2009) 在温压分别高达 ~10GPa 和 ~2000K 条件下确定了“干”橄榄石的流变学性质,结合 Karato and Jung(2003) 有关“湿”橄榄石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深部上地幔流变学性质的定量模型 (Karato,2010)(Fig.4) 。 Figure 4. The influence of water-depletion on the change in viscosity (from Karato, 2010). The yellow region shows the likely water contents in the typical oceanic asthenosphere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V* dry is the activation volume of dry olivine. If V* dry is larger than ~10×10 -6 m 3 /mol, and if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continental roots is as low as shown by an orange region in this figure, the viscosity contrast between the continental roots and the surrounding deep upper mantle is large enough to maintain the deep continental roots undeformed for billions of years. The recent experimental study by Kawazoe et al. (2009) showed that V* dry =(15–20)×10 -6 m 3 /mol, but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deep continental root is controversial. For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see Karato (2010). 以上这些研究表明了新技术的开发对于研究地球深部流变学性质的重要性 (e.g. Karato and Weidner,2008) 。在这里必须强调,尽管在低压下 (0.5GPa) 获得了高精度的数据,但是这些低压下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外推到 ~50km 以下的上地幔中,因为水的热动力学行为在大约 0.5GPa 时会有重大改变。同样,一些矿物如斜方辉石只有在超过 0.5GPa 压力条件下 ( 在相对高温条件下 ) 保持稳定。除了技术开发之外,我们仍需要更好的剪切局部化理论模型来认识大洋岩石圈的强度,在那里局部变形决定了它的强度。 参考文献 : Bercovici, D., 2003. The Gener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from Mantle Convec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5(3–4): 107–121 Bercovici, D., Ricard, Y., 2005. Tectonic Plate Generation and Two-Phase Damage: Void Growth versus Grain-Size Reductio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0(B3), doi: 10.1029/2004JB003181 Carlson, R. W., Graham-Pearson, D., James, D. E., 2005. Physical, Chemical, and Chr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ntle. Review of Geophysics, 43(1), doi: 10.1029/2004RG000156 Conrad, C. P., Hager, B. H., 1999.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an Earth with Strong Subduction Zon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6(19): 3041–3044 Dai, L. D., Karato, S. I., 2009.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Orthopyroxene: Implications for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Astheno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Academy, Series B, 85(10): 466–475 Goetze, C., Evans, B., 1979. Stress and Temperature in the Bending Lithosphere as Constrained by Experimental Rock Mechanics. Geophysical Journal of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59(3): 463–478 Hirth, G., Kohlstedt, D. L., 2003. Rheology of the Upper Mantle and the Mantle Wedge: A View from the Experimentalists. In: Eiler, J., ed., Inside the Subduction Factory.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Washington DC. 83–105 Karato, S. I., 1986. Does Partial Melting Reduce the Creep Strength of the Upper Mantle? Nature, 319(6051): 309–310 Karato, S. I., 2008. Deformation of Earth Material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heology of the Solid Ea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Karato, S. I., 2010. Rheology of the Deep Upper Mantl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Roots: A Review. Tectonophysics, 481(1–4): 82–98 Karato, S. I., Jung, H., 2003. Effects of Pressure on High-Temperature Dislocation Creep in Olivine Polycrystal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83: 401–414 Karato, S. I., Weidner, D. J., 2008. Laboratory Studies of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inerals under Deep Mantle Conditions. Elements, 4: 191–196 Kawazoe, T., Karato, S. I., Otsuka, K., et al., 2009. Shear De-formation of Dry Polycrystalline Olivine under Deep Upper Mantle Conditions Using a Rotational Drickamer Apparatus (RDA).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174(1–4): 128–137 Kohlstedt, D. L., Evans, B., Mackwell, S. J., 1995.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0(B9): 17587–17602 Korenaga, J., 2007. Thermal Cracking and the Deep Dehydra-tion of Oceanic Lithosphere: A Key to the Operation of Plate Tectonic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2, doi: 10.1029/2008JB004502 Lenardic, A., Moresi, L. N., 1999. Some Thoughts on the Stability of Cratonic Lithosphere: Effects of Buoyancy and Viscos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4(B6): 12747–12759 Mei, S., Kohlstedt, D. L., 2000a. Influence of Water on Plastic Deformation of Olivine Aggregates, 1. Diffusion Creep Regim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5(B9): 21457–21469 Mei, S., Kohlstedt, D. L., 2000b. Influence of Water on Plastic Deformation of Olivine Aggregates, 2. Dislocation Creep Regim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5(B9): 21471–21481 Ohuchi, T., Karato, S., Fujino, K., 2011. Strength of Single Crystal of Orthopyroxene under the Lithospheric Conditions.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in Press) Richards, M. A., Yang, W. S., Baumgardner, J. R., et al., 2001. Role of a Low-Viscosity Zone in Stabilizing Plate Tectonics: Implications for Comparative Terrestrial Planetology.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8), doi: 10.1029/2000GC000115 Shapiro, S. S., Hager, B. H., Jordan, T. H., 1999. Stability and Dynamics of the Continental Tectosphere. Lithos, 48(1–4): 115–133 Solomatov, V. S., Moresi, L. N., 1997. Three Regimes of Mantle Convection with Non-Newtonian Viscosity and Stagnant Lid Convection on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4(15): 1907–1910 Sykes, L. R., Sbar, M. L., 1973. Intraplate Earthquakes, Lithospheric Stresses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Plate Tectonics. Nature, 245: 298–302 Tackley, P. J., 2000. Mantle Convection and Plate Tectonics: Toward an Integrated Physical and Chemical Theory. Science, 288(5473): 2002–2007 Zhong, S. J., Gurnis, M., Moresi, L., 1998. Role of Faults, Nonlinear Rheology, and Viscosity Structure in Generating Plates from Instantaneous Mantle Flow Model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03(B7): 15255–15268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9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凌波微步—也谈流变学
热度 1 cwr85 2011-4-5 11:46
最近在看神奇的流变学,没看多少,却感到自己周围的世界有点不同了。Maxwell time定义为 t=物体的黏度/物体的剪切模量。如果一个过程的时间大于这个物体的Maxwelll time,那么这个物体就显示流体的性质;反之,则显示固体的性质。比如,组成固体地球的地幔,黏度为10e21 PaS,剪切模量为10e11 Pa,地幔的Maxwell time 为 10e10 秒 (约2千多年),如果以千年或更长的时间尺度去看待地幔,则地幔就像是流体一样会流动。反过来,流体的Maxwell time 很小,以至于你喝水这个过程的时间远远大于水的Maxwell time (所以你喝的是水而不是固体)。 如果某个过程的时间小于水的Maxwell time, 那么水就应该显示出固体的性质,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抵抗一定的应变,那么凌波微步就有可能实现,即只要段誉踩水面的时间小于水的 Maxwell time,那么他就可以像走在平地上一样了。 人类的时间尺度在1-1000年之间,这就注定在人类的眼中,某些物体的Maxwell time要大于或小于人所能体验的时间长度,所以固体和液体的区分不过是时间和你生命尺度开的一个玩笑。只要你等足够长时间,山也似水流。 Maxwell time也限定了人的生命长度必须大于水的Maxwell time,而必须小于骨骼的Maxwell time,如果小于前者,则水在体内不能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如果大于后者,则人类的骨骼将发生流变。幸好,我们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感谢上帝。
2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吃汤包说起——浅谈流变学
热度 18 武际可 2011-4-5 09:53
从吃汤包说起——浅谈流变学
才能够呈现为固体的性质。可是如果从肉皮冻的固体状态升温到室温时,它可能还是固体。同样,粥和玉米糊也有这个情况。这说明,它们的粘性和温度的关系很大,而且不仅和温度本身有关,还和温度变化的过程,或者说和温度变化的历史有关。 另外拿一瓶果酱,你想把它倒进另外一个容器里,一开始倒不出来。可是当你把它激烈地摇晃几下,你就能够把它倒出来了。如你仔细观察,粥也有这个特点。摇晃前后,尽管受同样的重力,可是表现很不相同。这说明它们的行为和变形的历史有关,摇晃无非是给了它们外力,从而产生了变形,这个变形的历史影响了它们的行为。 早期的材料力学与弹性力学是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道桥结构、车船与航空等结构的舒适、安全与节约发展起来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常用的工业结构材料所制成的梁、板、壳和它们的组合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来展开的。 随着工业使用机器生产的范围的扩大,随着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科学研究深入,人们不断提出新的材料行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精确回答愈来愈显得迫切。 用机器生产巧克力,需要精确回答巧克力在什么温度下是流动的和在什么温度下硬结。炼油工业需要回答在管道中原油的阻力,以及它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便在需要时加温以减阻。在机制面条时又需要对面粉与水的适当比例,以及对和好的面的各项物理特性的精确了解。医学上为了了解心脏的负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需要对血液的粘性测定,为了了解某种药液,能不能顺利通过注射器的针管,又需要对这些药液的粘性精确测定。地质学家为了预测山体崩塌和泥石流的发生,需要探讨岩石和泥土的流变规律。等等,不一而足。 就以印刷行业来说,只要考察油墨在印刷机上的行为,就可以知道流变学的重要性。整个印刷过程与油墨有关的无非是以下 5 个环节: 1. 油墨从墨罐中转移到印刷机墨斗中,是倒入,或是用铲子刮取,这是属于油墨的流动性或塑性的问题; 2. 油墨从墨斗中转移到墨辊上的过程,这时油墨是从宽阔处向窄缝间伸入,与油墨的流动性有关,粘性太大固然麻烦,但粘度过小也不行,好的油墨就会很好地粘附在墨辊上而又不会到处流淌; 3. 在墨辊上,油墨匀开的过程和从墨辊到墨辊的转移过程 ( 这个过程是经由若干根墨辊到达印版滚筒的 ) ,这时,油墨在墨辊之间受到压挤,以均匀的薄膜匀开到墨辊的表面,油墨中的颜料粒子被压溃,二级凝聚被破坏而变成一级粒子均匀地分散,这样反复地进行,最后在印版滚筒上均匀地匀开,得到均匀的油墨薄膜,这是使印刷中不产生深浅的重要过程; 4. 油墨从印版滚筒上转移到纸上;印到纸上的油墨向纸内渗透,这时在墨辊和纸之间油墨受到印压时,油墨的一部分被压挤到纸张的细缝间去,油墨借表面张力毛细管现象渗透到纸张纤维的缝间,在这过程中,溶剂挥发,留下亮油的薄膜,必须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某种硬度的薄膜,以防油墨在成象时渗墨; 5. 在印刷过程结束时,形成的墨膜的变形,是形成的薄膜所具有可变形性和强度问题,需要考虑偶尔的碰蹭擦不掉的粘附力和强度,当把印刷品堆叠到一起时,为了不被上面的纸张背面粘掉墨膜,也需要油墨能迅速硬化和成膜后有充分的强度。 除此之外,作为特殊情形,在凹版印刷中,油墨的转移主要是靠渗透到纸上完成的,所以油墨的流动性特别重要。在电子计算机的喷墨打印,新闻油墨等用于高速印刷机上,所以在向印刷机输送油墨的管中,也应有油墨流动的问题。 总之,这些新的研究对象,与以往研究得较多的钢铁、水泥、木材、有色金属等不同,科学家们把它们称为软物质。研究它们的学问称为流变学( Rheology )。有趣的是,在英文里,流变学和神学( Theology )只有开头一个字母之差,而且开头的字母 R 和 T 在英文打字键盘上是紧挨着的,粗心的打字员,经常会把流变学打成神学。这也不奇怪,因为流变学的复杂性,的确有点像神学一样高深莫测。 目下流变学按照应用范围来分,可以分为血液流变学、食品流变学、化妆品流变学、石油产品流变学和高分子流变学等。总之,流变学的历史还很短,还有大量不清楚的问题有待研究。形形色色的新兴工业和研究领域需要大量熟悉流变学的人才。 参考文献 油墨的流变学和印刷适性, 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0810/41861.htm 王振东,流变学的诞生和研究对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5890do=blogid=219864 A Handbook Of Elementary Rheology - A Barnes.pdf
个人分类: 科普|10447 次阅读|29 个评论
金星流变学
majorite 2010-1-6 11:42
学术报告会 主题报告1: 金星流变学 报告人: 嵇少丞 主题报告2: 金星探测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报告人:张铁龙 讨论主持人: 朱日祥、万卫星 地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楼三层会议室 时间:2010年1月7日上午9:00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2198 次阅读|3 个评论
Tanner教授
热度 2 RongZheng 2009-8-17 08:59
Tanner教授
Roger Tanner教授是我的博士导师,第一次见到他是在1986年12月。──中国的冬天,澳洲的盛夏。 那天,在悉尼出了机场海关,茫然不知道往何处去。悉尼大学通知书上把奖学金数额、报到手续等都写得清清楚楚,飞机票也是学校给买好了的,可就是没告诉我,来以后住在哪里。也不知道忻挥邢笾泄?笱Ю锏哪侵盅??奚幔课易艿孟鹊阶〈Γ?岩簧聿缓鲜币说亩?盎幌吕矗?拍苋グ莼岬际Π伞N艺?蛩愦蚋龅缁暗较つ岽笱?室幌拢?醇?搅耸掷锞僮盼业男彰?唇踊?腖君。L君原是清华大学流体力学系的学生,已跟了Tanner教授4年,今年准备完成博士论文了。大概因为和我同是炎黄子孙的缘故,他自动请缨前来接我。我们未曾见过面,所以刚才没有互相注意到。 L告诉我说学校没有中国大学那种学生宿舍,只有一种学生公寓,比在外面租房贵得很多。待会儿他会带我去买张报纸查查出租房,但现在他要先带我去悉尼大学见Tanner教授 。就这样,一身冬装没?峄幌吕矗?捅籐用一辆二手车载进悉尼大学校园。 Tanner教授的办公室是个套间,外间坐着他的女秘书Lyn Kennedy, 他自己在里间。Lyn示意L和我进去时,他正从办公桌后走出来迎接。五十开外年纪,脸色红润,身材属于可称为魁梧的那种,穿一件浅蓝色的短袖衬衫。我心里想,原来洋教授上班时不是西装革履的。看得出他很高兴,笑容出自内心,而不是出自礼貌。“Hi, Rong!”他直接喊我的名字,态度亲切随和,仿佛不是第一次见面而是第N次见面,我先前在心里重复了多遍的礼节性英语会话竟然派不上用场,反而有些不知说啥好。办公室宽敞而简朴,一张书桌,书桌后一张靠背椅,三壁图书,一长两短三张沙发,围着一张矮小的茶桌。Tanner教授让我和L坐在沙发上,一边谈话,一边用笔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所讲的就是我今后要做的课题了。没再有什么开题报告或研究方案之类繁文缛节,我就这样开始了攻读博士的五年洋窗的留学生涯。 Tanner教授带研究生的方法,据他的一些学生的回忆和总结,是这样的:他把超出你自身的能力目标指给你,然后把你扔到水里──不,扔到粘弹性流体里──让你自己奋力地游向目标游,直到你呼救,他才来轻轻地托你一把。当你最终达到目的地的时候,回头一看,你惊奇自己居然能游到这里。 但是让学生们一时难以适应的,不仅是目标看起来力所难及,而是这目标还会动。在读研究生这些年里,本领域的科研进展很可能日新月异。为了保持课题的前沿地位,Tanner教授随时都可能把目标移动一下。难怪他的前学生(现任Flinders大学教授)Raj Huilgol 曾抱怨他是“haphazard guru”──随心所欲大师。然而Raj后来对这种指导方式赞不绝口,他有了自己的研究生以后,也成了haphazard guru了。Tanner教授的学生中留传着一段关于爱因斯坦的幽默小品:“爱因斯坦出考题考学生,几个预先打听到去年的考题学生答完试卷后,兴高采烈地对爱因斯坦说:‘今年考试的所有的题目和去年的一样啊!’‘是的,’爱因斯坦微笑着回答,‘但是答案不同。’”我不知道这则小品最初是否Tanner教授讲给学生听的,但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不断寻找新答案,确是Tanner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的学风。 提起这粘弹性流体,那是是很调皮的家伙,若把它猛地向硬地板扔去,它会象皮球那样弹回来;但若让它老实在桌子上呆着,它就象液体般向四周流动;让它从管道里挤出来,它的直径胀大两三倍;拿根竿子搅拌它,它顺着杆子往上爬。最麻烦的还是对它的数学处理。理论上,还没有一个普适的本构方程可以成功地描述它在不同形式的流动中的行为。传统的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日渐式微,微结构模型方法还在发展中。数值计算更是头疼,粘弹性流体通过突变截面的收缩流动,圆管内的绕球流动和平行版间的绕圆柱流动,壁面“粘附-滑移”流动,等等,这些问题用常用的数值方法来计算极不稳定,这都是80年代困惑着流变学研究者的难题。我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得到了不少乐趣。但有时陷入困境,也需要跑去Tanner教授的办公室呼救。他若不在,或正在忙,就得先和Lyn预约时间。于是知道了Tanner教授喜欢打网球,每天有一个小时打网球的时间,是不能侵犯的。他若在,又没有什么一时放不下的工作,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喊我进去,Rong,遇到什么挑战性问题了?来,看看能不能对付它。 他叫我“Rong”的时候,发音和“wrong”(错误)一样。所以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往往需要判断他是在说什么地方错了,还是在叫我的名字。西方人在交谈时,会不时带出对方的名字以增加友好气氛的。有时通过当场讨论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时一时解决不了,我带回几张画满各种符号的纸片,继续琢磨,而这些纸片上的各种符号,常能生出新的启示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恼和喜悦,莫过于此。也有的时候,Tanner教授听了我的问题后,会说,噢,这是Ken Walters的问题,或说,噢,这是Morton Denn 的问题,去查查他们的文章吧──这颇令我感到惊异,觉得好象这流变学世界的难题,已经被他哥们几个瓜分了,这些问题是张三的,那些问题是李四的。 这里我还必须提到Tanner课题组的另一位知名教授Nhan Phan-Thian。他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大家都叫他Nhan。Nhan也曾是Tanner教授的学生。80年代的流变学领域没有人不知道以他们师生俩命名的PTT(即Phan-Thian-Tanner)模型的。Nhan自己也带了几个博士生,但当Tanner教授教授外出开会或度假时,Tanner的研究生有什么事也找他。和Nhan讨论问题,反应要快,否则跟不上他跳跃的逻辑。俗话说,刀不磨不快,每次从Nhan那里回来,都会感觉思维象被磨过的刀似的,较先前敏锐一些了。 每隔两周,课题组就有一次学术报告会,有时是外来的访问者做报告,有时是Tanner教授或者Nhan介绍和评论一些研究的新动向。更多时候由研究生们报告自己的进展,并接受提问和展开讨论。 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有一种特殊的假期叫做sabbatical,或称study leave,即学术休假,为期半年或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学者们离开本单位,到其它大学或者研究所去做研究。这是一种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的制度。Tanner和Phan-Thien的学术声望和澳洲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国际知名学者选择这个课题组作为他们的sabbatical之地。这些人带来一些新鲜的思路,也成为研究生们的良师益友。美国Delaware大学的Antony Beris教授,当时正在用pseudospectral finite difference (PSFC)方法研究粘弹性流体在波纹管里的流动阻力问题。我也正好在试用另外的数值方法求解同一问题,和他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还有来自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Alan Graham博士,当他结束在悉尼大学的Sabbatical的时候,我们成为一篇后来发表在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上的论文的合作者。 Roger喜欢从外专业招聘博士后。来自化学专业的博士后加强了结晶高聚物流变学的研究,来自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后把J-integral的思想用于研究粘弹性流动中的应力奇点(singularity)。这些做法,为研究生们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活跃的学术氛围。 完成了博士学位以后,我又在Tanner和Phan-Thien的课题组做了几年博士后的研究工作。1993年我离开悉尼大学前夕,正赶上Tanner教授60岁寿庆,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为他举办了一个学术讨论会,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也为这次讨论会出了专辑。Roger在这次庆典上致答谢词的时候,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人生是刻在对数坐标轴上的。 我离开悉尼后,一直在墨尔本工作和生活,但和Tanner教授及其领导的课题组保持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我们共同地完成了几个由国家基金和企业联合资助的工业和高校的合作研究课题 ,还一起申请专利和发表论文 。 不久,Tanner教授当选伦敦皇家协会(Royal Society)的会员,悉尼大学为他开庆祝会,我收到邀请涵,但时间和我的出差冲突,未能参加,只发了封贺信。后来有一次相逢,聊起此事,他告诉我,当选会员以后,他专程飞往伦敦签名,签名用的是羽毛笔,在同一本签名簿上,有艾萨克·牛顿的签名。从他的笑容中我窥到他童心不泯的一面,显然,把自己的签名和牛顿的签名留在同一本册子上这件事,让他象小孩子一样开心。Tanner教授后来当了三年悉尼大学副校长,然后就退休了。退休对他来说意味着更加活跃的科研学术活动 ,我们的合作研究以及他个人的其它研究工作仍然在继续, 仍然经常在会议上遇见他,在刊物上读到他的新文章。 提起文章,还有件事我想说的,就是Tanner教授写完文章后,常常会先征求他人──不是该论文的合作者──的意见后才投稿。如果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这样做不足为奇,但一个著作等身、在学界已享有盛誉的人这样做,就不能不令人钦佩了。我也收到过几篇寄来征求我的意见的稿件。其中有一篇写于2004年,那时Tanner教授已退休六年,我离开悉尼大学也已经11年了。他把他的稿件的电子版本用Email寄给我,同时又打印一份通过邮政寄来。还附了一封信,这封信的文字不是用打字的而是手书的,信上说,他的稿件打算投给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但要在听取我的意见之后才投稿。这封信我保存着,每当我自己有些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时,想起它,就会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些事情。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14568 次阅读|32 个评论
流变学与中医学的关系随想 (4)
sheep021 2009-7-22 17:15
我觉得,是时候为“流变学”重新定义了:既然一切皆流,就不应该在其定义中出现“材料”二字,我觉得要简化一下定义,扩大研究对象才符合实际情况,即: “ 流变学是研究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 而“中医”似乎可以这样定义: 研究和调整人体气血流行和变化的学科 。 如此看来,这两个学科真的有交叉点。 经过全面的分析,本人认为,血液流变学将成为中医、西医和流变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似乎限于血液流变学,而是包括各种体液,如王振东教授所言:“人身体的各种体液,多是非牛顿流体,都得研究其流变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施以调节或治疗。本人所写“腱鞘囊肿治愈记”,正如你的分折,是用中医办法治愈的。而提出这办法的却是我国西医外科权威张纪正教授。 ” 就目前来看,流变学和西医侧重“液体”的流变(流动和)研究,而中医虽然也注重体液流变,并认为“气依血立,血依气行”,但侧重在“气”的流变(流行和变化), 以后若能逐步发展为气血流变学,综合研究起血即人体各种体液的流变规律,则将最终推动中西医的融合。 在google上搜索 中医 血液 流变学 获得大约 462,000 条查询结果,成果喜人。 如: 有关 中医 血液 流变学 的学术文章 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 中医 血瘀证积分及... - 邹襄谷 - 被引用次数:14 高血压病 血液流变学 变化与 中医 辨证分型的... - 吴奕强 - 被引用次数:29 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 血液流变学 及甲皱微循... - 王琦 - 被引用次数:30 (function(){ var a=document.styleSheets ,b=a.rules,c=document.getElementById("mbEnd"),d=document.getElementById("tbd"),e,f=0;a.addRule(".s","width:auto");e=b .style;function g(){e.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c?c.offsetWidth:0)-(d?d.offsetWidth:0)100){g();f=h}});g(); })()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941 次阅读|4 个评论
流变学与中医学的关系随想 (3)
sheep021 2009-7-16 22:41
一、对流变学的再认识 按照流变学创始人Bingham的定义,流变学是研究 材料 变形和流动的科学。不过这个定义有点过分动地经天了,有把经典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都收归麾下之嫌。实际上, 流变学 是跨越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和应用力学的边缘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使用古典弹性理论、塑性理论和牛顿流体理论不能描述其复杂力学特性的 材料 ,如: 1) 流动的固体 流动的固体,是指弹性形变与黏性流动同时存在的物体。 2) 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和大自然之中。 绝大多数生物流体都属于现在所定义的非牛顿流体。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 半流体 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各种高分子溶液、熔体、膏体、凝胶、交联体系、悬浮体系等复杂性质的流体,差不多都是非牛顿流体。有时为了工业生产的目的,在某种牛顿流体中,加入一些聚合物,在改进其性能的同时,也将其变成为非牛顿流体。 流变学的主要目标 : (1)在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上了解材料的特性; (2)建立附合实际的介观和宏观的本构模型,并且进行实验验证; (3)发展可靠的经济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来应用这些知识。 50年来,流变学逐渐偏离传统力学的轨道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 1) 在本构方程方面,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已经让位给微结构方法 2) 非牛顿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也是流变学一个很独特的发展领域。 3) 悬浮液流变学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 4) 流动诱导结晶将继续是流变学的热门课题之一。 5) 由于多数生物流体是非牛顿流体,流变学向生物领域渗透势在必行。 6) 向医学领域渗透,包括向中医领域渗透。 二、 流变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已经比较暧昧 再次学习流变学的相关知识时,我几乎要失望了,因为,其定义里总少不了材料二字,似乎流变学就是研究材料的一门学问,那与中医还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当我耐着性子整理完上面的资料后,看到 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 半流体 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突然豁然开朗:利用流变学研究人体血液,进而为中医服务完全是可能的,毕竟气血在中医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医的脉学,不就是研究气血的吗?中医的望闻问切其实都与气血有关。中医治病,包括汤药、针灸、按摩推拿、拔罐等不都是为了调理气血吗?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又顺手google了一把,发下已经有很多人走在我前面了。在当当网上书店,搜索结果如下: 在 当当图书 中搜 流变学 共有 1571 条结果 中搜 在 当当图书 中搜 血液流变学 共有 224 条结果 在 当当图书 中搜 血液流变学 中医 共有 66 条结果 说明流变学与中医的关系已经比较暧昧了。这也证明我第一次看到流变学时的冲动和兴奋是合情合理的。 以下是几本相关书籍的封面: 参考文献: 王 振 东,流变学的诞生和研究对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864 郑融 , 流变学:高情逸韵住何方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163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100 次阅读|2 个评论
流变学与中医学的关系随想(2)
sheep021 2009-7-16 10:04
1. 万物皆流与万物皆气的理念出于同一时代。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几乎同时提出相似的观点,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思。 提出的万物皆流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生卒年代:公元前540~公元 前475年。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道德经》中已有万物皆气的理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气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明确提出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的思想。 2.古代中国万物皆气的思想 人由气构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存在。 《管子》曰: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管子.内业》),指出了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内业》),提出了人亦是依靠精气而产生的 。气者身之充也(《管子.心术下》),认为人体是由气充满的。 《管子.枢言》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提出了气的有无是生死的关键,即他认识到宇宙万物都由精气而生成,人亦是靠精气来获得生命,总而言之,人体由气充满。《管子》此说,影响力比较大,《庄子.知北游》曰: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提出天下万物都渊源于气,又《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认为人是气聚合形成的。而且《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揭示了人和天地万物都以气 为存在的基础。《吕氏春秋》亦继承了管子的精气说。 另外,《冠子》提出了元 气说,即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并决定万物的形态和性质。然而《管子》不拘于此 ,他将意识的起源和精神活动都用精气说来解释。 例如,他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於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於胸中,谓之圣人(《管子.内业》)。 提出了精气不但生成五谷、列星等有形物质,形成天地间的鬼神,而且可成为圣人的智 慧。 《黄帝内经》更是以一气为主线,阐述了天地宇宙、人体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  气本体论的思想是《内经》的基本思想,《内经》全篇都有所体现。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指出了天气和地气相合产生万物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气合而有形,揭示了人亦是天地的气相合而产生的。 故《灵枢.决气》 曰:余闻人有血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指出了精、气、津、液、血、脉只是一气而已;《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於谷,谷入於胃,以传於肺,五脏六腑,皆以受 气。指出了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亦是气在产生作用。 《内经》认识到精神 活动也受气的滋养并靠气的作用表现于外,云:神者,正气也,血气者,人之神(《 素问.八正神明论》),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总之,《内经》受到了先秦时代气本体论的影响,认识到人体生命的根源就是气。 3. 同一时代,还有一个伟人: 释迦牟尼 根据《辞海》,有关释迦牟尼佛生卒年 代,北传佛教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这基本上与老子、庄子、赫拉克利特的生活时代相差无几。 由此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地球上几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差不远,几乎同时达到顶峰,如果用古代文明统称的话,与现代文明可谓是天壤之别。 感觉现代文明对宇宙的认识远远不如古代文明深刻。 由此,我想:关于人的问题,单靠科学是搞不定的,离不开古代文明那一套思维方式和方法。一味深深钻入分子之内、DNA之间,怕是要渐行渐远。如何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978 次阅读|3 个评论
流变学与中医学的关系随想
sheep021 2009-7-3 08:11
. 因一朋友要来上海参加复杂流体流变学讲习班,这对我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专业,好奇之下就搜索了一下,发现竟然仅一墙之隔。 一、一切皆流的流变学 宾汉是流变学的奠基人,他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的说法,在与一位语言学家商议之后,提出了流变学(Rheology)这个名字,研究材料的变形和流动。这里所说的材料既包括流体形态,也包括固体形态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特殊情况下,还有等离子态和超固态。 气体和液体又合称为流体。 流动的固体是流变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指弹性形变与黏性流动同时存在的物体。弹性形变是指短暂的、能恢复原状的形变。而黏性流动是指持续的、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它也被称为流变。固体表现出流动的性质,除了外力作用时间的因素外,还有温度的因素。当温度不断升高时,大部分物体都会要流变,表现出流体的性质。 二、一切皆气的中医学 中医学认为一切皆气,主要研究目标是气的流变,即周流变化。也就是气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研究主体有二: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并认为这二者是息息相通、一气相成的。气,一般又称为阴阳之气,即 气和精,一气体一液体。 寰宇茫茫,生物吐纳,有一种有形无形而存在的东西,中国古人称之为气。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内经》称宇宙为太虚,在广阔无垠的宇宙虚空中,充满着无穷无尽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元气(即具有本原意义之气)敷布宇空,统摄大地,天道以资始,地道以资生。一切有形之体皆赖元气生化而生成。元气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和归宿。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始物质,气本为一,分为阴阳。 同时,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有一个生长化收藏得过程,从而有金木水火土五种状态,各种状态直接可以相互转化,但本质上还是一气。 三、中国流变学学会会徽与阴阳八卦图 中国流变学学会会徽(左)与阴阳八卦图(右)像不像孪生兄弟 四、一切皆流的流变学与一切皆气的中医学的关系 奇怪的是,一般文献资料都说:流变学是一门介于力学、化学、物理与工程科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独独没有提到中医学。呵呵,多还躲不及的,是不是,没想到被我揪到尾巴了。 交叉学科? 同一学科? 还是二级学科? 刚刚接触,不敢乱说了,希望专业人士者多提意见和看法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324 次阅读|11 个评论
清华大学博士后招聘
hexm89267 2009-4-28 09:47
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电池安全性设计、电池一致性制备技术、动力电池数学模型、先进电池材料制备机理等研究。 研究单位: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 202 室) 研究方向:锂离子动力电池 研究项目:( 1 )锂离子电池数学模型;( 2 )先进电池材料的制备机理研究;( 3 )电池制备技术机理研究。 招聘人数: 2 ~ 3 人 专业要求:化学工程(传递过程)、热能工程(数学模型)、电化学(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分析)、材料学、流变学及其相关专业。 生活待遇:按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 有兴趣者请将个人简历、研究成果目录、博士论文小结以及两封专家推荐信(其中一封应为导师推荐)邮寄或通过 E-mail 、传真发送给何向明副教授。具体进站时间可以协商。 通信地址及邮编:清华大学能科楼 A 座 317 , 100084 联系电话: 010-62773274 , 62794226 , 13701010570 传 真: 010-89796073 电子邮箱: hexm@tsinghua.edu.c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变学:高情逸韵住何方?
热度 1 RongZheng 2009-4-9 10:54
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这是唐朝诗人崔涯一首题为《咏春风》的七律。现在,春风正吹拂在科学网上,迎来了俊明的涨落初春,燕清的 蝶舞晴川,昌凤春梦里的骆驼,钟炳一任从容的山光水色,汤薇的楼外柳烟,也吹开绥阳的满庭芳和碧桃,清水直人和建良秀色芳香一瞬妍的四月樱花 结构主义的学说认为世上许多不同的事物存在类似的内在结构,科学网博主和网友们,此时此际,也许会想到春风和科学的某些共性。科学也如春风,有起源,有路径,有方向,有影响。科学是科学工作者内心智慧的表现。科学家从事研究,原本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没有什么功利目的,然而科学研究的成果却可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犹如春风本无心,却能够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这就是为什么十七世纪的学者如培根和笛卡尔会认为,虽然科学仍然在寻求对事物的原因的理解,但它不是仅仅是为了给我们愉快或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且要使自然转而为我们工作。因此,实用的需要,反过来可以制约和影响科学研究的范围和方向。这句话未必对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都成立,但至少,流变学是这样的。 什么是流变学?按照流变学创始人Bingham的定义,流变学是研究材料变形和流动的科学。不过这个定义有点过分动地经天了,有把经典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都收归麾下之嫌。实际上,流变学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那些使用古典弹性理论、塑性理论和牛顿流体理论不能描述其复杂力学特性的材料。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比如说,当过程相对于材料的松弛时间进行得比较缓慢时)能够流动,因而可以看作是流体,在特定条件下(过程进行很快的情况)又表现出固体的特征,例如能够反弹。作为流体时,其粘度不与形变率成正比。这类材料,通称为非牛顿流体。Tanner 认为流变学是跨越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和应用力学的边缘学科(见图1)。他把高分子科学从材料科学中独立出来三分天下有其一,是有道理的,因为自1929年流变学创建以来,在四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与二战期间对塑料和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工业需求密切相关。Tanner还提出,流变学的主要目标在于:(1)在从微观到宏观的多尺度上了解材料的特性;(2)建立附合实际的介观和宏观的本构模型,并且进行实验验证;(3)发展可靠的经济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来应用这些知识。 图1、 流变学的定位(引自Tanner ) Denn 在一篇题为非牛顿流体动力学五十年(Fifty Years of Non-Newtonian Fluid Dymamics)的文章中综述了四十年代以来流变学的进展。该综述共提到了九个方面的工作和进展,包括非线性流体、弹性数(表征惯性和弹性相对主导作用的的无量纲数)、湍流减阻、熔体细丝破裂、入口收敛流动、流动不稳定性、壁面滑移、接触表面粘结破坏和空化现象、以及各向异性流体。 50年来,流变学逐渐偏离传统力学的轨道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在本构方程方面,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已经让位给微结构方法(microstructural approaches)。在微结构方法中,六、七十年代最受关注的是建立在Green-Tobolsky-Lodge网络模型基础上的本构方程,而目前,deGennes-Doi-Edwards的蠕动模型吸引更多的目光。后者基于对分子链运动的少量基本假设,可以解释许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要把流变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离不开数值计算这一工具,因此,非牛顿流体力学的计算方法,也是流变学一个很独特的发展领域。前二十年,有一个高Weissenberg数问题,成为对非牛顿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的一个严重挑战。所谓Weissenberg数,是表征流动中粘弹性行为的一个无量纲参数,定义为流体松弛时间和应变速率的乘积。人们在使用某些本构方程例如Maxwell模型来解复杂流动(复杂流动是指既有拉伸成分又有剪切成分的流动)问题时发现,当趋近某个Weissenberg数时,数值计算突然发散。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例如本构方程本身包含奇点,偏微分方程组在高Weissenberg数下变型,流动边界层过薄,以及数值方法本身的不稳定。近来,随着本构方程和数值方法的改进,高Weissenberg数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虽然还有人在继续研究。今后,数值模拟可能侧重于加工成型中复杂体系多尺度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被加工产品的宏观性能的影响。 由于复合材料在工业中日益广泛的应用,悬浮液流变学也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Tanner对第4届国际流变学会议(1963年)和第13届国际流变学会议(2000年)的会议论文做了统计比较,发现在1963年的会议上,有关悬浮液的论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7%,而在2000年的会议上,有关悬浮液的论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16%,增加了9%。最典型的悬浮液是非球体颗粒的悬浮液,由于非球体颗粒在流动中的取向效应,这种流体表现出各向异性的行为。对非球体颗粒的悬浮液的研究,有重要的工业应用背景,例如短玻璃纤维增强高聚物的加工过程,就可以用非球体颗粒的悬浮液的流动来模拟。只是,早期的理论研究假设悬浮液的浓度很小,颗粒之间在流动中互相不干扰,这和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比较实用的模型是由Tucker和他的学生们提出来的 ,他们假定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随机的,通过引进一个各向同性的扩散项来模拟随机干扰的效果,Phan-Thian及其合作者 把Tucker等的工作进一步推广到各向异性的扩散项,并用于模拟短玻璃纤维增强高聚物熔体的充模流动。 公元2009年3月27日,南京大学刘俊明教授从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和科学的道理。无独有偶,上世纪40年代,英国科学家Evans看到雨点落在池塘里,从服从泊松分布的落点和层层扩大的水圈,联想到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生长现象,于是一个以Evans命名的结晶动力学理论问世了。不仅金属存在结晶现象,有一些高分子材料也会在一定条件下从无规形态转变成有规则的结晶形态。这并不是流变学者最早进行研究的,但是,当研究深入到考虑流动对结晶速度和构形的影响的时候,流变学当仁不让地把这个称为流动诱导结晶的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范畴 。几乎所有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都是非等温的流动过程,而且包含着液固两相的变化。温度变化和流动变形影响材料的结晶,而材料的结晶反过来又影响流动行为和固化过程,并决定了产品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毫无疑问,流动诱导结晶将继续是流变学的热门课题之一。 近年来,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朋友们纷纷向生物领域渗透,流变学界也有一些人率先吃这只螃蟹(或蜘蛛?)了。一些生物学实验技术是通过在微米级通道中对流体及微粒的运动进行控制来进行的,因而激励了三个领域的研究:(1)发展制作微流体系统的新方法;(2)发明组合成复杂微流设备构件;(3)研究流体在微小通道中的流动行为。虽然这三者自身都可以建立独立的课题,但离开了第三个领域,前二者是难以发展的,又由于多数生物流体是非牛顿流体,这就给了流变学向生物学献上一朵玫瑰花的机会。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流变学这股春风吹开了大大小小的花朵,也看到了它在某些领域的碰壁和衰退,更注意到了风向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高情逸韵住何方?这是从事和流变学有关的研究工作者时时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R.I. Tanner, The changing face of rheology, J.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157 (2009) 141-144. M. Denn, FIfty years of non-Newtonian fluid dynamics, AIChE J., 50 (2004) 2335-2345. F.P. Folgar and C.L. Tucker, III , Orientation behavior of fibers in concentrated suspensions. J. Reinforced Plastics Composites, 3 (1984) 98-119. X. Fan, N. Phan-Thien and R. Zheng, A Direct simulation of fibre suspensions,J.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 74 (1998) 113-136. R. Zheng, P. Kennedy, N. Phan-Thien and X. Fan, Thermoviscoelastic simulation of thermally and pressure induced stresses in injection moulding for the prediction of shrinkage and warpage for fibre-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 J. Non-Newtonian Fluid Mechanics, 84 (1999) 159-190. Nhan Phan-Thien, Xi-Jun Fan, R.I. Tanner, R. Zheng, Folgar-Tucker constant for a fibre suspension in a Newtonian fluid, J. Non-Newtonian Fluid Mech.103 (2002) 251-260. R. Zheng and P.K. Kennedy, A Model for post-flow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General equations and predictions, J. Rheology, 48 (2004) 823-843. R.Pantani, I. Coccorullo, V. Speranza, G. Titomanlio, Modelling of morphology evolution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s, Process in Polym. Sci. 30 (2005) 1185-1222.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19343 次阅读|33 个评论
流变学的诞生和研究对象
zdwang 2009-3-12 16:28
流变学的诞生和研究对象
王 振 东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的流动和变形的科学,它是一门介于力学、化学、物理与工程科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里所说的材料既包括流体形态,也包括固体形态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特殊情况下,还有等离子态和超固态。气体和液体又合称为流体。从力学分析的角度,通常认为流体与固体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对于外力的抵抗能力不同。固体有能力抵抗一定大小的拉力、压力和剪切力。当外力作用在固体上时,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相应变形。固体静止时,可以有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而流体在静止时,则不能承受切向应力,微小的剪切刀将使流体产生连续不断的变形。只有当剪切力停止作用时,流体的变形方会停止。流体这种在外力作用下连续不断变形的宏观性质,通常称为流动性。 一般认为,英国物理学家虎克于1678年首先提出了,在小变形情况下,固体的变形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这一弹性体变形与应力关系的基本规律,后来称为虎克定律。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687年最先提出了流体的应力和应变率成正比,后来将此称为牛顿黏性定律,并将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流体—水和空气,而将不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上述两定律是在17世纪发表的,但直到19世纪末才由柯西、纳维、斯托克斯等人推广到三维变形和流动,并为科学界广泛接受。从那以后,虎克弹性固体力学和牛顿流体力学随着它在许多工程分支学科中的应用,而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流变学通常并不包括对上述两种情况的研究,流变学要研究更加复杂的材料。 流变学的诞生 1928年雷纳应邀从巴勒斯坦到美国访问,与印地安纳州Lafayette学院的宾汉(Bingham E C 1878~1945)教授一起工作。宾汉对雷纳说,我(一个化学家)和你(一个土木工程师),一起工作解决共同的问题,随着胶体化学的发展,这种工作方式将会变得很平常,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物理学科的分支来处理这类问题。雷纳告诉宾汉,这样的分支是存在的,并且作为连续介质力学而被人们所认识。宾汉认为这样做不好,会吓跑化学家,需要给它起一个新的名字。 宾汉请教了一位担任古典文学教授的同事,根据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一切皆流”的说法,提出了“流变学”(Rheology)这个名字。Rheo一词来源于希腊语Rheos(流动)之意。Rheology的中文译名没有简单地译成流动学,而是创造性地译成流变学,既有流动,又有变形。 宾汉于1928年在美国提议成立了流变学会(RheologicalSociety),研究材料的变形和流动。1929年召开了流变学会的第一次会议,并创办了《流变学杂志》。这个流变学杂志,在1933年后曾停止出版;1957年作为《Transactions of Society of Rheology》重新出版;1978年又恢复其最初的名字《流变学杂志》(Journal of Rheology)。 宾汉是流变学的奠基人。他研究了悬胶、油漆、水泥等一些材料的流变特性,写了一系列论文,特别是在1919年和H.格林联合发表的论文“油漆是一种塑性材料而不是黏性流体”,该文指出,油漆在剪切应力较小时,剪切应变率为零(或不发生流动),只有在剪切应力超达过临界值(即屈服应力)时,才发生流动,这时应变率和应力与屈服应力之差成正比。后来人们将具有这种流变规律或本构关系的材料或物质,称为黏塑性材料或宾汉塑性材料(简称宾汉体)。除油漆外,石膏、悬胶、面粉团,水泥砂浆等均可作为宾汉体来处理。圣维南的塑性流动材料和牛顿流体,均可作为宾汉体的特殊情况,前者的流动速度为零,后者的屈服应力为零。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美国流变学会仍是世界上唯一的流变学会。1939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成立了以J.M.伯格斯为首的流变学小组。1940年,英国成立了流变学家俱乐部。 1945年12月国际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s)组织了一个流变学委员会。1947年在冯·卡门主席的主持下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代表们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大地测量、空气物理、理论和应用力学的国际联合会。委员会的职能是:对流变学的专门名词进行命名;对流变学的论文进行摘要;组织国际流变学会议等。1968年前,国际流变学会议每5年举行一次。1968年以后,每4年举行一次。第15届国际流变学会议是2008年8月在美国举行的。 1973年国际流变学委员会被接纳为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分支机构。1974年国际流变学专业委员会被接纳为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的分支机构。 流动的固体—流变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流动的固体,是指弹性形变与黏性流动同时存在的物体。“弹性形变”是指短暂的、能恢复原状的形变。而“黏性流动”是指持续的、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它也被称为“流变”。过去一般谈固体时,是指只有弹性形变的物体;谈到流体时,是指只有黏性流动的流体。实际上,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物体是很多的。 用钢棒和沥青棒作如下的实验:将钢捧放在两支点上,棒的正中间放一重物,此时钢棒弯了;当重物取走时,弯曲了的钢棒能完全恢复原状如下图a。钢棒此时是弹性形变。将沥青棒放到两支点上,如下图b那样,中间也放一重物。重物放置一段时间后取走,沥青捧稍恢复了一点,但并没恢复原状,还是弯的。这里的沥青棒,除有弹性形变外,己有了流变。如在沥青棒中间用手快速按一下,抬起手后,它能恢复原状,表现出很好的弹性。但若手按下较长时间再抬起,就己不能恢复原状。同是一根沥青捧,迅速按一下,它是弹性体;较长时间地按,又显现有流体的性质。 实际上很多物体,当外力作用的时间小于某一时间时,物体表现出弹性;当外力作用的时间大于这一时间,物体就会流变。这个时间就叫做物体的“缓和时间”。“缓和时间”是一个时间阈值,当外力作用时间超过此阈值时,物体的弹性就会“缓和”而产生流变。弹性体与流体之所以不同,也可认为只是其缓和时间不同而已。缓和时间无限长的物体,是理想的弹性体;缓和时间等于零的物体是理想的流体。具有弹性和黏性混合性质的物体,其缓和时间既不为零,也不是无穷大,它们就是可流动的固体,或者是有弹性的流体。 固体表现出流动的性质,除了外力作用时间的因素外,还有温度的因素。当温度不断升高时,大部分物体都会要流变,表现出流体的性质。 现代工业需要耐高温、耐蠕变的高质量的金属、合金、陶瓷和高强度的聚合物,因此与固体蠕变断裂有关的流变学分支会迅速发展起来。核工业中核反应堆和粒子加速器的发展,也为研究幅射产生的流变打开了新的领域。 在地球科学中,人们很早就知道时间过程这一重要因素。当观察地质断面时,可以看到岩石有皱纹的褶曲结构,这是岩石在流动的证据。在几亿年的地质年代里,岩层受着横向的力而流变成褶曲形状。在江西庐山芦林桥附近,有一处“第四纪冰川遗迹”,己立碑成为向旅游者展示岩石也在流动的景点。有人曾测量计算过冰川的黏性,大约是混凝土的100万倍;而混凝土的黏性,大约是水的100亿倍。可见无论冰川是多么“黏”,多么难于流动,经过了几千年、几万年,终究还是在慢慢地向下流动着。流变学为研究上地壳中有趣的地球物理现象(如冰川期以后的上升、层状岩层的与褶皱、造山作用、地震成因以及成矿作用等)提供了物理-数学工具。对于地球内部的过程,如岩浆活动、地幔热对流等,也可利用高温、高压岩石流变试验来模拟,从而推动了地球动力学的研究。 自然界中整个地质年代里的蠕变,岩石的流动尚在继续中 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的研究对象之二 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和大自然之中。 绝大多数生物流体都属于现在所定义的非牛顿流体。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半流体”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近几十年以来,促使非牛顿流体研究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聚合物工业的发展。绝大多数聚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酰、尼龙6、PVS、赛璐珞、涤纶、橡胶溶液、各种工程塑料、化纤的熔体、溶液等,都是非牛顿流体。 石油、泥浆、水煤浆、陶瓷浆、纸浆、磁浆、油漆、油墨、牙膏、泡沫、液晶、泥石流、地幔、家蚕丝再生溶液、钻井用的洗井液和完井液、感光材料的涂液、高含沙水流等都是非牛顿流体。 在食品工业中,蛋清、炼乳、琼脂、果酱、酱油、土豆浆、番茄汁、淀粉液、苹果浆、浓菜汤、糖稀、熔化巧克力、面团、米粉团以及鱼糜、肉糜等各种糜状食品物料,也都是非牛顿流体。 总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各种高分子溶液、熔体、膏体、凝胶、交联体系、悬浮体系等复杂性质的流体,差不多都是非牛顿流体。有时为了工业生产的目的,在某种牛顿流体中,加入一些聚合物,在改进其性能的同时,也将其变成为非牛顿流体,如为提高石油产量使用的压裂液、新型润滑剂等。 现在也有人将血液、果浆、蛋清、奶油等这些非常黏稠的流体,牙膏、石油、泥浆、油漆、各种聚合物(聚乙烯、尼龙、涤纶、橡胶等)溶液等非牛顿流体,称为软物质。 非牛顿流体有许多奇妙的特性,如射流胀大、无管虹吸、剪切变稀、拔丝、湍流减阻等,其中有一个使人感兴趣的特性,就是部分非牛顿流体具有弹性,亦称为黏弹性流体。当旋转杆插入黏弹性流体时,流体将沿杆向上爬,液面呈凸形。 中国的流变学研究 中国最早从事流变学研究工作的可能是地质力学家。第一本翻译成中文的流变学书籍,是雷纳的《理论流变学讲义》,是由中国科学院岩体土力学研究所的6位研究人员于1965年合译出版的。 1978年制定全国力学发展规划时,认为流变学是必须重视和加强的薄弱领域。 1985年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化学会联合成立了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并在湖南长沙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对外称为“中国流变学会”,第一届的主任委员是北京大学教授、英藉华人科学家陈文芳。第一届全国流变学会议有来自高等院校、研究和生产部门的178位代表参加,提交了125篇研究论文。会后由学术期刊出版社出版了《流变学进展─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全国流变学会议论文集》,收入115篇论文,按内容分别列为专题评论、非牛顿流体力学、聚合物熔体、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和固体力学、分散体系、生物医学物质、聚合物加工、流变测量法等9章,反映了当时中国流变学研究的状况。 1987年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流变学会议,并开始使用中国流变学会的会徽。1990年在上海,1993年在广州,1996年在北京,1999年在武汉,2002年在廊坊,2006年在济南,2008年在长沙,分别召开了第3至9届全国流变学会议,每届会议均正式出版了会议论文集。1995年在上海、1997年在西安、2000年在合肥召开的电-磁流变学全国会议。1991年10月在北京还召开了“中日国际流变学学术会议”。受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委托,1997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带缺陷物体流变学科学研讨会”。另外,2005年在上海召开了第四届泛太平洋地区国际流变学学术会议(PRCR4)。这三次国际会议也都出版了论文集。 中国流变学学会会徽 从这段流变学产生的简史可以看出,流变学从一开始就是由于工程实际的需要,从连续介质力学和胶体化学的边缘上生长出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不但从一开始就沟通了力学和化学这两个一级学科,而且在力学中也沟通了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这两个二级学科。 流变学是沟通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学科 反映物质或材料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式,统称为本构方程(或本构关系)。在固体力学中,本构方程一般专指应力张量与应变张量之间的关系。在流体力学中,本构方程是指应力张量与应变率张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固体,人们己认识到同时体现弹性形变黏性流变的材料,是黏弹性材料。材料的黏弹性又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大类。若材料兼有塑性和黏性的性质,则称为黏塑性材料,对于聚合物和一定条件下的金属往往需要考虑其黏塑性。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黏弹性材料呈塑性变形,或物体在弹性变形过程和塑性阶段均具有黏性效应,则称这种材料为黏弹塑性材料。许多作者己在研究工作中讨论和使用黏弹性、黏塑性和黏弹塑性的本构方程,这实际上己突破经典的固体力学本构关系,进入了固体流变学的领域。 在固体力学研究中,因要深入研究材料的破坏机理,还要类似流体力学,对固体材料考虑应变率,研究其动力学过程。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在20世纪中期之后己有了很大的转变。在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生物工程和环保等领域所遇到的流体,己常是非牛顿流体。由于非牛顿流体涉及许多工业生产部门的工艺、设备、效率和产品质量,也涉及人本身的生活和健康,所以越来越受到力学工作者的重视。 流变学是力学在20世纪与化学、物理、工程科学交叉发展的新兴学科。中国许多力学工作者的工作实际上己涉足流变学的研究领域,但由对流变学缺乏了解,而又未意识到,因此也就未能从与工程科学密切联系又正蓬勃发展的流变学中吸取营养。力学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与各个学科及工程领域相结合,流变学正是这样一个有生命力的重要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川鹤太郎 著,宋玉升译 ,流动的固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陈文芳,非牛顿流体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雷纳 著,郭友中、王武陵、杨植之等译, 理论流变学讲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4.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本文系作者1999年11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上的大会报告,后发表于《力学与实践》2001年23卷4期,现略加补充)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9233 次阅读|8 个评论
奇异的电磁流变液体
热度 1 zdwang 2009-2-24 11:16
奇异的电磁流变液体
王 振 东 在常温常压下,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也称为三个相。如水蒸气、水和冰,就是三个相。任何人都容易使用一台冰箱和一个低浅容器,将水(液体)冻成冰(固体),然后又可再取出冰(固体)来加热,使其化成水(液体)。但是,你能在几秒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将液体固化,然后又将其液化吗? “T—1000型终结者”,是在电影“终结者之二:世界末日(Terminator 2:Judgment Day)”里出现的科学幻想机器人。它几乎是不可摧毁的,能够毫不费力地使液态和固态相互转换。它的液态金属皮肤,如果被子弹射穿,就能马上使弹孔融合;如果被打成碎片,也能马上熔化,并再凝结恢复为原样。这样的科学幻想能实现吗?电流变或磁流变液体,正好为影片制作者的这一科学幻想,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本文将介绍能实现这种科学幻想的智能性材料—电流变液体和磁流变液体。它们是一种在电场或磁场里,可发生状态变化的物质。根据其所受场强的不同,它们可像水一样流动,也可像蜂蜜那样黏稠,还可以像骨胶一样固化。而这种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所需时间又很短。 磁流变制动器的小实验 简单的磁流变制动器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实验用的磁流变液体(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以下简称MRF)由铁屑和玉米油组成。用放大镜能鉴别出铁屑的单个颗粒,但其长度应全部小于0.5毫米。MRF由按重量计的25份玉米油对100份铁屑揽拌混合而成。 杆由不可能被磁化的材料做成,如塑料或铝。为更好地观察实验结果,可用一塑料盘与位于MRF中的杆端相连接。杆与透明塑料容器间放橡皮环,以使液体不泄漏。电磁铁可用几伏特的电源供电,也可用强有力的永久磁铁来的取代电磁铁。 磁流变实验器示意图 在未施加磁场之前,杆的旋转几乎没有阻力;当磁场加上时,液体马上就固化了,杆己很难转动;但一旦去除磁场,容器内的MRF材料又立即液化,杆又可自由旋转了。这就是花钱虽不多,却能在几秒钟之内将液体固化,然后又将其液化的磁流变制动器的小实验。 电流变液体及其性能 美国科学家Winslow W.M.在1947年,以专利形式公布了他以8年时间研究发现的电流变液体(ElectrorheologicalFluids,以下简称ERF)。他将一些半导体型的固体颗粒,分散在低黏、绝缘性良好的油中,再添加一些分散剂,制得悬浮体。当加上一定的电场场强时,很薄一层ERF的表观黏度,就能增大几个数量级,甚至出现明显的固化现象。当去掉电场后,液体的表观黏度又迅速恢复原样。后来,人们将这种可逆的黏度突变效应,称为电流变效应,或Winslow效应。 但对ERF引起重视,却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这主要是人们逐渐看到了ERF,有许多可供发展的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奇异性能。 这些可被利用的主要特性是: (1) 1. 在电场作用下,液体的表观黏度或剪切应力能有明显的突变,可在毫秒瞬间产生相当于液态属性到固态属性间的变化。 (2) 2. 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即一旦去除电场,可恢复到原来的液态。 (3) 3. 这种变化是连续和无级的,即在液-固、固-液的变化过程中,表观黏度或剪切应力是无级连续变化的。 (4) 4. 这种变化是可控制的,并且控制变化的方法简单,只需加一个电场;所需的控制能耗也很低。因此运用微型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有广阔的前途。 由以上奇异的特性,人们将ERF称为“智能性材料”,也有人称它为“聪明流体”。 今天的电流变液体,己不再是20世纪40年代时那种较简单的混合体。除了介电常数和黏度较低的基液、和极化特性很高的固体微粒两种关键成分之外,往往还含有活化剂和分散剂。分散剂的作用,是防止微粒在无电场时相互粘合。活化剂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活化剂(往往使用水,有时用酒精)里含有杂质,通常是溶解盐。一般认为,水受油质悬浮液排斥,而聚集在微粒表面,而溶解盐在电场作用下被极化,其电荷增强了微粒的固有极化。 电流变液体是有复杂性质的悬浮体系,是一种典型而又复杂的非牛顿流体。 1987年以前,ERF研究只在美、英和前苏联等少数国家保密速行,目前世界上己有美、英、日、德、法、俄和我国等十多个国家在进行研究。对电流变现象的机理,也己了解得越来越清楚,在ERF材料的选择上也有长足的进展。对ERF的工程应用,己提出许多诱人的设想。 电流变现象的机理 电流变现象之所以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不仅仅因为ERF这种材料具有实用的物理性能,而且还因其有错综复杂的结构。当流体自由流动时,ERF中微粒的运动相互之间没有关系;当液体在电场作用下变成固态时,微粒连结成肉眼可见的细链和粗柱状 微粒在电场的作用下,不论其运动方向如何,其两极或上或下始终指向电极,从而使微粒吸合在一起,首尾相连,排列成行,构成长链。这种情况,就好像铁屑在磁场作用下沿磁力线(磁感线)的排列一样。电流变液体内的微粒链迅速形成,并在容器内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这就是流体迅速固化的关键因素。 实验中发现,柱状体的形成要比预期的快,这与微粒的布朗运动有关。布朗运动是1827年由苏格兰植物学家R.布朗首先发现的液体内悬浮微粒不停顿的随机运动,其成因是微粒和大量液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在ERF中,悬浮微粒在受到液体分子从各方面的冲撞时,就围绕其在链中的平均位置作不规则运动。因此,尽管微粒链总的来说可能是直线,但在某一时刻,却因布朗运动的影响而发生弯曲。这种轻微变形,却又增强了各链之间的互相吸引力,并促使各链聚集成柱状体。 ERF在电场作用下固化后可承受机械力。像其他固体材料那样,其发生破坏的应力大小称为屈服应力。此时微粒链断裂,材料开始流动。为了某种工程应用,希望屈服应力尽可能大些。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还不满意现有的ERF,因为它的屈服应力不够高。近几年己开始研究屈服应力更高的磁流变液体(MRF)。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流动与变形的学科,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正是流变学的研究范围。 令人振奋的应用前景 电或磁流变液体的应用前景,是十分令人振奋的。己见到申请专利的元器件,有离合器、液压阀、减振器等等。下面将就其原理作一简单的介绍。 1、电流变离合器 将电流变液体充于两个圆筒或平板之间。当ERF形成固态时,就迫使传动轴转动;而当它变成液态时,就使发动机脱离传动轴,而自由旋转,好像处于空档一样。两个筒或板之间的转速比,也可以调节。这样的离合器几乎不存在零件磨损,或损坏的问题。而且这样的离合器结构简单,噪音低,反应时间仅为千分之几秒,使纯机械的离合器望尘莫及。 同轴圆筒型和平行板型的离合器 2、电流变减振器 同心圆筒固定电极阀式减振器,在同心圆筒间充满有ERF,来源于电流变效应的阻力,阻止了流体在同心圆筒间的流动。当活塞(内圆筒)运动时,微型计算机可以立即调节电极电压,以改变ERF的黏稠度。如用在汽车上,毫秒级时间的迅速反应,有可能在活塞运动冲程的中途,就提高了流体的黏稠度,以减缓因道路不平而造成的颠簸。随后,流体又可变稀,再迅速复原。因此一种减振器,就可适合各种车辆和工作环境。 电流变减振器示意图 滑动平扳型减振器,是在两滑动板间充满ERF。来源于两滑动板间流体电流变效应的阻力,产生剪切力,并由此引起压力增大。 3、电流变液压阀 将电流变液体注入一狭缝容器中,通过电场控制REF的黏稠度,以起到节流阀和开关的作用。当ERF固化时,就使流动完全停止,从而关闭了流经细管段的液流。这种电流变液压通路“阀”,也可以设计成同轴圆筒型或平板型。还可将几个ERF通路,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做成特殊用途的装置。液压系统有希望采用ERF通路“阀”,而成为新的液压系统,它比传统的液压系统反应还要迅速。 电流变通路“阀”示意图 4、机器人的活动关节 在机器人领域中,可用ERF制造出体积小、反应快、动作灵活、直接用微机控制的活动关节。如今,简易的机器人己在从事工业中的许多工作。如果有非常灵巧的电流变活动关节,就可以完成能迅速做出反应的更复杂的事,比如说接棒球、绕精细金属丝等。“T—1000型终结者”那样的科幻机器人,将会更早的出现。 目前己有人提出,寻找一种既具有电流变效应,又具有磁流变效应的微粒,制造电磁流变液体(EMRF)。这种粒子和悬浮液,不仅可以受电场的作用,产生电流变效应;而且还可以受磁场的作用,产生磁流变效应。电流变液体、磁流变液体、电磁流变液体的研究和技术正刚刚开始,还没有进入成熟的阶段,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但可以预期:电磁流变液体这一高新技术,必将促使新一代的机电一体化器件出现,并会在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Klingenberg D.J ,鲁兰译, 用磁铁将液体制成固体[J],科学,1994(2): 75—76 3.Halsey T.C,Martin J.E, 董淳译, 电流变液体[J],科学,1994(2):29—33 4.郝田、陈一泓,电流变学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1994,24(3):315—335 (原刊登于《力学与实践》1998年20卷6期)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15227 次阅读|6 个评论
非牛顿流体及其奇妙特性
热度 2 zdwang 2009-2-22 20:28
非牛顿流体及其奇妙特性
王 振 东 现在去医院作血液测试的项目之一,己不再是“血黏度检查”,而是“血液流变学捡查”(简称血流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就要从非牛顿流体谈起。 斯托克斯1845年在牛顿这一实验定律的基础上,作了应力张量是应变率张量的线性函数、流体各向同性及流体静止时应变率为零的三项假设,从而导出了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研究的线性本构方程,以及被广泛应用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简称:纳斯方程)。 后来人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知道,牛顿黏性实验定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纳斯方程),对于描述像水和空气这样低分子量的简单流体是适合的,而对描述具有高分子量的流体就不合适了,那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己不再满足线性关系。 为区别起见,人们将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而把不满足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因为对血液而言,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己不再是线性关系,己无法只测一个点,给出斜率(即黏度)来说明血液的力学特性,只好作血流变学测试,测三个点,给出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的非线性曲线关系。 形形色色的非牛顿流体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非牛顿流体就己存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流体都属于现在所定义的非牛顿流体。人身上的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半流体”,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近几十年来,促使非牛顿流体研究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聚合物工业的发展。聚乙烯、聚丙烯酰胺、聚氯乙烯、尼龙6、PVS、赛璐珞、涤纶、橡胶溶液、各种工程塑料、化纤的熔体、溶液等,都是非牛顿流体。 石油、泥浆、水煤浆、陶瓷浆、纸浆、油漆、油墨、牙膏、家蚕丝再生溶液、钻井用的洗井液和完井液、磁浆、某些感光材料的涂液、泡沫、液晶、高含沙水流、泥石流、地幔等也都是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在食品工业中也很普遍,如番茄汁、淀粉液、蛋清、苹果浆、菜汤、浓糖水、酱油、果酱、炼乳、琼脂、土豆浆、熔化巧克力、面团、米粉团、以及鱼糜、肉糜等各种糜状食品物料。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各种高分子溶液、熔体、膏体、凝胶、交联体系、悬浮体系等复杂性质的流体,差不多都是非牛顿流体。有时为了工业生产的目的,在某种牛顿流体中,加入一些聚合物,在改进其性能的同时,也将其变成为非牛顿流体,如为提高石油产量使用的压裂液、新型润滑剂等。 现在也有人将血液、果浆、蛋清、奶油等这些非常黏稠的液体,牙膏、石油、泥浆、油漆、各种聚合物(聚乙烯、尼龙、涤纶、橡胶等)溶液等非牛顿流体,称为软物质。 非牛顿流体的奇妙特性及应用 射流胀大 如果非牛顿流体被迫从一个大容器,流进一根毛细管,再从毛细管流出时,可发现射流的直径比毛细管的直径大。射流的直径与毛细管直径之比,称为模片胀大率(或称为挤出物胀大比)。对牛顿流体,它依赖于雷诺数,其值约在0.88~1.12之间。而对于高分子熔体或浓溶液,其值大得多,甚至可超过10。一般来说,模片胀大率是流动速率与毛细管长度的函数。 模片胀大现象,在口模设计中十分重要。聚合物熔体从一根矩形截面的管口流出时,管截面长边处的胀大,比短边处的胀大更加显著。尤其在管截面的长边中央胀得最大。因此,如果要求生产出的产品的截面是矩形的,口模的形状就不能是矩形,而必须是四边中间都凹进去的形状。 这种射流胀大现象,也叫Barus效应,或Merrington效应。 爬杆效应 1944年Weissenberg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公开表演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只盛有黏弹性流体(非牛顿流体的一种)的烧杯里,旋转实验杆。对于牛顿流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面将呈凹形;而对于黏弹性流体,却向杯中心流动,并沿杆向上爬,液面变成凸形,甚至在实验杆旋转速度很低时,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爬杆效应也称为Weissenberg效应。在设计混合器时,必须考虑爬杆效应的影响。同样,在设计非牛顿流体的输运泵时,也应考虑和利用这一效应。 爬杆效应实验:左为牛顿流体,右为黏弹性流体 无管虹吸 对于牛顿流体来说,在虹吸实验时,如果将虹吸管提离液面,虹吸马上就会停止。但对高分子液体,如聚异丁烯的汽油溶液和百分之一的POX水溶液,或聚醣在水中的轻微凝肢体系等,都很容易表演无管虹吸实验。将管子慢慢地从容器拨起时,可以看到虽然管子己不再插在液体里,液体仍源源不断地从杯中抽出,继续流进管里。甚至更简单些,连虹吸管都不要,将装满该液体的烧杯微倾,使液体流下,该过程一旦开始,就不会中止,直到杯中液体都流光。这种无管虹吸的特性,是合成纤维具备可纺性的基础。 无管缸吸:对于化纤生产有重要意义 湍流减阻 非牛顿流体显示出的另一奇妙性质,是湍流减阻。人们观察到,如果在牛顿流体中加入少量聚合物,则在给定的速率下,可以看到显著的压差降。湍流一直是困扰理论物理和流体力学界未解决的难题。然而在牛顿流体中加入少量高聚物添加剂,却出现了减阻效应。有人报告:在加入高聚物添加剂后,测得猝发周期加大了,认为是高分子链的作用。 湍流减阻 减阻效应也称为Toms效应,虽然其道理尚未弄得很清楚,却己有不错的应用。在消防水中添加少量聚乙烯氧化物,可使消防车龙头喷出的水的扬程提高一倍以上。应用高聚物添加剂,还能改善气蚀发生过程及其破坏作用。 湍流减阻:在同样动力下两幅消防水龙头喷水图 上图为未添加聚乙烯氧化物的情形 下图为添加聚乙烯氧化物后的情形 非牛顿流体除具有以上几种有趣的性质外,还有其他一些受到人们重视的奇妙特性,如拔丝性(能拉伸成极细的细丝,可见“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剪切变稀(可见“腱鞘囊肿治愈记”一文),连滴效应(其自由射流形成的小滴之间有液流小杆相连),液流反弹等。 由于非牛顿流体涉及许多工业生产部门的工艺、设备、效率和产品质量,也涉及人本身的生活和健康,所以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重视。1996年8月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19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UTAM)上,非牛顿流体流动是大会的6个重点主题之一,也是流体力学方面参与最踊跃的主题。Grochet邀请报告的观点是,高分子溶液和熔体的特性远异于牛顿流体,并认为对这些异常特性的研究,都是带有挑战性的课题。 (原刊登于《力学与实践》1998年20卷1期)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28461 次阅读|4 个评论
腱鞘囊肿治愈记
热度 29 zdwang 2009-1-17 20:49
腱鞘囊肿治愈记
—漫谈材料的触变性 王振东 笔者左手腕(小指一侧)有3次开刀留下的疤痕,它记录了1963~1966年在天津市睦南道西口的天津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切除腱鞘囊肿的3次外科门诊手术,和最后治愈的经过,这里有一段巧遇著名医学权威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 1963年笔者正在天津马场道上的河北大学数学系任教,左手腕(小指一侧)鼓起了一个疱,越长越大,还越来越硬,由于压迫神经,左手臂己感到发麻,第一中心医院诊断为腱鞘囊肿,进行了门诊手术切除,留下一条约2厘米的疤痕。过了一年左右,在原刀口附近,腱鞘囊肿又复发,再去医院做了第2次门诊切除手术。又过了一年左右,第3次切除了腱鞘囊肿,就这样在左手腕的小指一侧,先后留下了3条2厘米左右的疤痕。 1966年的秋天,左手腕的腱鞘又鼓出了疱,一天中午再去这家离河北大学不远处的医院外科就诊。匆忙中没带挂号证卡片,花5分钱到挂号处查找病历,却查出了在这家医院就诊的竟有16位同姓名“王振东”的病历,再以年龄和职业,才找到我那份动过3次门诊手术的病历。因正是午休,大夫还没上班,只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在诊室打扫卫生。他问看什么病?听我叙述三次手术、现又复发后,说他会治,并问敢不敢让他看?我说敢!他在我的病历本上画了腱鞘囊肿示意图(图1),并告知就是再次手术,仍然会复发,只要用右手去揉它,揉揉就会软了,慢慢会好的,不必再做手术。 老人通过画的示意图告知:囊液是骨头之间的润滑液,正常情况下,囊液包在两层膜内流动(图1a);发生囊肿时,靠里的一层膜因某种原因破损了一个小口,囊液就会通过此缺口流出,将另一层膜鼓起疱来(图1b);所流出的囊液静止在疱中,慢慢会硬结,成为囊肿瘤。由于手腕处骨头很多也很小,包住骨与囊液的膜的形状很复杂。手术能切掉硬结的囊肿瘤,但很难将原破损的小缺口完全缝好,所以囊液还会慢慢从没缝好的缺口处流出,再形成囊肿。而硬结的囊液,只要揉揉就会软化,囊液还可从原缺口挤回骨腔中。没有囊液挣开的膜破损处,自己也会愈合,经常揉又能创造使膜自行修复的良好环境。 按照这位老人说的办法,笔者用揉的办法治愈了腱鞘囊肿。后来又曾复发过几次,也都是揉好的。 后来才知道,这老者是我国著名外科权威张纪正教授(1905~1984),当时被“文革”剥夺了医疗的权力,被分派打扫卫生。 笔者是在北大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 化毕业的,当时听张纪正教授讲述囊液的运动时,从流体力学角度,似乎懂了这一道理。但为什么囊液静止时会硬结,而受剪切力(揉,就是给予剪切力)又会软化的道理,是后来学习研究流变学时,才完全弄明白的。 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87年提出,水在作一维剪切流动时,其剪切应力与剪应变率成正比关系。后来发现,只有水和空气等简单流体,才满足这种剪应力与剪应变率的线性关系,它们也因此被称为牛顿流体。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大多数流体属于非牛顿流体,它们在作一维剪切流动时,其剪应力与剪应变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血液、果浆、蛋清、奶油等这些非常黏稠的液体,都是非牛顿流体;牙膏、石油、泥浆、油漆、各种聚合物(聚乙烯、尼龙、涤纶、橡胶等)溶液也都是非牛顿流体。通常,这些物质也称为软物质。 与牛顿流体相比,非牛顿流体有许多奇妙的特性,剪切变稀就是其奇妙特性之一。 从一个简单的管流对比实验(图2),可以说明非牛顿流体的剪切变稀现象。在直径和长度完全相同的两根垂直管中,分别放置牛顿流体(N),例如甘油的水溶液,和高分子溶液(P),例如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开始实验时,两者液面相平,同时打开下阀,让两流体流出。第一阶段,P流得较快,液面低于N;但当管中只剩下少量液体时,N液面反低于P,并且先流空。这个实验说明:高液位的高剪切应力下,高分子溶液由于剪切变稀,黏度变得比牛顿流体的黏度小,液面下降得较快;但随着液面下降,剪切应力变小,使高分子溶液的黏度又超过牛顿流体的黏度,下降变慢,最后反而迟流完。 图2管流对比实验 实际上,不少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不仅依赖于剪切应力,而且依赖于剪切应力作用的持续时间。如果剪切应力持续作用保持常数,而黏度随时间减小,则将这种明显表现剪切变稀现象的流体,称为触变流体。 还有些材料,既具有固体特性,也具有液体的特性(比较准确地说,应叫做流变体),其触变特性更加明显。水田土壤就是一个例子,当水田土壤在机械作用下受到不断扰动后,结构逐渐被破坏,强度逐渐下降,变得较稀而较易流动。当停止机械作用的扰动,经过一段时间,它又能逐渐恢复原状。 人们对材料触变性的认识,目前还不够深刻,解释也多种多样。比如有: 材料的触变性,是指它在被剪切时逐渐变稀,而在剪切停止后又逐渐变稠。如果没有温度变化,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触变性,是材料在机械作用下,由固体转化为液体时的一种属性。或者,如果它原来就是液体,则机械作用使它变得更易流动。 触变是一种等温的、可逆的、与时间有关的过程,此过程在成份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在静止时硬化,在受剪切时软化或液化。 尽管说法各有不同,但都在认为,触变现象是某些流变体在机械作用下,所呈现的一种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己有人提出了基于结构概念的触变理论。 现在再回头来看囊液或囊肿瘤,它正是一种具有触变性的流变体材料。囊液在静止时会硬化,而在被剪切时会软化,且变稀并较易流动,这正是典型的触变现象的特征。 “揉”(róu),在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回旋地按、抚摩,从力学上说,就是在持续地施加剪切力。“揉揉就会软了,慢慢会好的”,正是著名外科专家张纪正先生对囊液触变性的一种纯朴的认识和说法。 在笔者治愈,并从流变学角度,对囊液的触变性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曾多次对在关节处类似患有囊肿的亲戚朋友和同事,讲述亲身的经历和认识。他们用揉的方法,也都治愈、康复了。 实验中还发现,还有的流体能够表现出与触变流体相反的效应,这类流体称为反触变(震凝)流体。在一个常剪切率的作用之下,反触变流体的黏度,是随时间而增加的。碱性的丁腈橡胶的乳胶悬浮液,就是反触变流体的一种。通常这种溶液,呈一种类似于液体的乳状,但如果让它受到剪切作用一个长时间之后,将变成一种类似于弹性体的状态;然后如果将其静置,则它将重新回复到液体状态。 这件治愈腱鞘囊肿的事,己经过去40多年了,笔者也曾对不少人说过,现再写出来与读者分享这段有趣的故事,并以此文纪念我国外科专家张纪正先生。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38983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