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入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入门

相关日志

科技创新基本方法入门《科研原创群》微信
热度 4 zlyang 2020-6-15 14:13
科技创新 基本方法入门 《科研原创群》微信 微信群《科研原创群》建群5天了。2020-06-11(周四)。 俺是该群第八位成员。下面的傻头,是俺: 一、历史资料背景 《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2005-11-02定稿,参加 【天津市教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研讨和评选优秀论文系列活动】 的论文。 我们的论文前半部分,是 从当时几本创新教材里提取出来的基本创新方法。 我们的论文获得2等奖。 TOP 10 以内。 这次活动总共收到18个高校323个申报论文、课件。 评出1等奖: 7篇论文; 评出2等奖: 18篇论文+2课件; 评出3等奖: 31篇论文+3课件; 评出优秀奖: 49篇论文+5课件; 2006-03-15在天津师范大学逸夫楼二层,颁奖。 小道消息: 我们的论文本来给的是一等奖。组织方返回天津大学征求意见时,我们不好意思,谦虚了一下,就成了“二等奖”。 两年后,传闻评审部门后悔给了 “二等奖” :他们得知是我校申报《电工学》国家精品课程的材料时,说,当初是想给你们 “一等奖” 的啊!你们不要啊! 二、论文要点提示 该文前半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入门知识。更详细的知识,请看列出的参考文献。 2005 杨正瓴 天津市(最后更改) 2005-11-02.pdf 严肃的 科技创新,需要 一定的基本 注意事项, 一定的 基本方法。 米·阿·克拉契柯教授,化学博士,1925年毕业于基辅工业大学,苏联科学院普通与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获斯大林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51670-730496.html “无论工人、农民和牧人都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但是 要经过很好的、长期的准备 过程,这对所有献身科学的人,不管他们出身如何,都是必不可少的。” “就是天才,他们的成绩也应首先归功于 顽强的劳动 和他们自己独立经历过的 极严肃的科学准备过程 。” 推荐阅读: 王庆浩,2020-06-15,建了一个科研原创微信群,欢迎大家加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84431-1237923.html 刘进平,2020-06-14,怎样能促进科研原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237871.html 相关链接: 2020-02-24,请指点《基于电工学课程内容的创新素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297155.html 2013-11-03,逻辑能力与数理科学创新小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38568.html 杨正瓴. 逻辑能力与数理科学创新小议 . 科技导报, 2014, 32(1): 88-88. 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1234.shtml http://www.kjdb.org/CN/volumn/volumn_1550.shtml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JDB201401032.htm 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48364104 http://g.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jdb201401018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真傻,科技中国,2019-11-19,2019,(11):34-3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2948 次阅读|11 个评论
Windows下GMT 6绘图学习--安装与入门
zhoufcumt 2019-12-6 21:24
Windows 版 GMT6 下载地址: ftp://ftp.soest.hawaii.edu/gmt/bin/gmt-6.0.0-win64.exe 下载后双击安装即可。 免费软件VS code 的安装(为了运行GMT6的 bat 程序) 下载地址: 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安装插件 code-runner 运行: Ctrl+Alt+N 中断运行: Ctrl+Alt+M GMT中文网站:https://gmt-china.org/#docs 学习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3835957/?p=1share_source=qqshare_medium=iphonebbid=Z249EF205F14202647BB8748D796B764413Ats=1572669121
个人分类: GMT|6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习与学Go语言:类型的方法(一)
cnruby 2018-7-26 15:41
### 代码methods.go packagemain import( fmt math ) typeVertexstruct{ X,Yfloat64 } func(vVertex)Abs()float64{ returnmath.Sqrt(v.X*v.X+v.Y*v.Y) } funcmain(){ vertex:=Vertex{3,4} fmt.Println(vertex.Abs()) } ### 执行代码 mkdirbin gobuild-o./bin/methodsmethods.go ./bin/methods ### 学习要点 - 如何定义类型(type .. struct)上的方法(func) - 如何定义类型Vertex的实例变量vertex - 如何使用类型Vertex的方法Abs ### 关键词 - methods types function receiver methods on types - 类型 方法 接收者 函数 ### 代码说明 - 方法名称:Abs - 类型名称:Vertex - 方法Abs的接收者参数类型:Vertex - 方法Abs是定义于类型Vertex的函数 - 方法Abs的接收者实例变量名称:v - 类型Vertex的实例变量名称:vertex ### 代码解说 - 接收者类型Vertex可以理解为一种“类” - 定义于类型Vertex的函数Abs可以理解为该“类”的方法 - 类型Vertex的实例变量vertex可以理解为该“类”的对象 ### 参考资料 - http://go-tour-zh.appspot.com/methods/1 - https://tour.golang.org/methods/1
个人分类: 软件与编程|1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R语言入门1:安装R和RStudio
yjjh143 2017-11-17 23:53
1. Windows安装R 在Windows系统上,安装R语言比较简单,直接从 R的官方网站 下载,按照正常的软件安装流程点下一步即可。 2. Windows安装RStudio R语言自带的工作窗口界面非常不美观,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于是有人发明了RStudio: RStudio是R语言的一种集成开发环境,它是免费自由软件。RStudio同时有桌面版和服务器版。RStudio基于C++开发,它的图形用户界面基于Qt。Rstudio使R更加方便和容易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RStudio也非常简单,从 官网 下载后直接安装即可。 3. Linux 安装R 要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安装最新版本的R,我们可以使用apt-get命令。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更新系统的源文件。对于Ubuntu操作系统,不同的版本具有不同的源文件,我们需要先查看自己的操作系统版本,添加并更新相应的源文件后,才可以安装。 1. 查看Linux操作系统的版本 # 使用如下命令查看操作系统的版本 lsb_release - a 显示我的操作系统版本是Ubuntu 16.04,代码是xenial,根据 官方的安装文档 提示,我们需要在 /etc/apt/sources.list 中,添加相应的下载源: # cd进入home目录 cd ~ # 以管理员权限,打开sources.list文件(修改sources.list文件需要root权限) sudo vim / etc / apt / sources . list # 在sources.list中添加源,并保存 deb https : //mirrors.tuna.tsinghua.edu.cn/CRAN//bin/linux/ubuntu xenial/ # 更新源 sudo apt - get update # 在更新源的过程中,由于安全性问题,系统报错,输入如下命令解决: sudo apt - key adv -- keyserver keyserver . ubuntu . com -- recv - keys E084DAB9 # 重新更新源 sudo apt - get update # 安装R sudo apt - get install r - base 4. Linux安装RStudio Server 首先,打开并查阅 RStudio Server 的官方文档,查阅软件安装的相关说明。根据安装文档的说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 安装R,已完成 # 安装 gdebi-core gdebi-core sudo apt - get install gdebi - coresudo apt - get install gdebi - core # 下载RStudio Server安装包 wget https : //download2.rstudio.org/rstudio-server-1.1.383-amd64.deb # 安装RStudio Server sudo gdebi rstudio - server - 1.1 . 383 - amd64 . deb # 查看服务器的地址 ifconfig # 使用网页登录 RStudio Server 服务器地址: 8787
个人分类: R 学习笔记|2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Linux入门1:远程登录服务器
yjjh143 2017-11-11 00:23
对大多数人来说,从Windows系统切换到Linux系统,最大的难点在于从图形界面到命令行的转换。在Windows系统中,我们动动鼠标,在屏幕上点几下,就可以轻松完成各种操作。而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命令行来实现的,我们通过键盘输入各种指令,来告诉电脑执行我们下达的命令。 其实Linux入门并不难,虽然Linux命令行博大精深,想要在短时间内精通似乎并不现实。然而,在常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命令并不多,我们并没有必要像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那样,对多数命令如数家珍,我们只要能熟练掌握常用的一些命令即可。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操作可能也就是打开文件、复制、粘贴、对文本进行编辑等这些天天都会用到的操作了,对应在Linux系统中,都通过特定的指令来实现。另外,我们对Linux系统的登录和账户管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就足以应对常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了。 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如何从Windows远程登录服务器 当我们使用自己电脑上安装的Linux系统时,可以直接登录。而当我们要登录服务器时,则需要我们在自己的电脑上远程登录。远程登录服务器时,我们需要知道 服务器的IP地址 、 远程连接的端口号 ,以及 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 。 从Windows系统远程登录服务器,我们需要一个小工具 Putty 。 Putty是一个Telnet、SSH、rlogin、纯TCP以及串行接口连接软件。PuTTY为一开放源代码软件,主要由Simon Tatham维护,使用MIT licence授权。随着Linux在服务器端应用的普及,Linux系统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远程。在各种远程登录工具中,Putty是出色的工具之一。Putty是一个免费的、Windows x86平台下的Telnet、SSH和rlogin客户端,但是功能丝毫不逊色于商业的Telnet类工具。(来自百度百科) Putty是一个轻量级的软件,不用安装,双击即可使用。在登录界面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点Open即可连接到服务器,再按要求输入要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成功登录服务器. 注:本文为我在《基因课》的学习笔记,使用Markdown语法写作
个人分类: Linux学习笔记|2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VASP参数设置详解
yxx554243496 2017-3-28 11:55
VASP参数设置详解 转自: http://vasplee.lofter.com/post/2af4f8_b418b9 软件主要功能: 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或超原胞模型)处理 原子 、 分子 、团簇、 纳米线 (或管)、薄膜、 晶体 、准晶和无定性材料,以及表面体系和固体 l 计算材料的结构参数(键长、键角、晶格常数、原子位置等)和构型 l 计算材料的状态方程和力学性质(体弹性模量和弹性常数) l 计算材料的电子结构(能级、电荷密度分布、能带、电子态密度和ELF) l 计算材料的光学性质 l 计算材料的磁学性质 l 计算材料的晶格动力学性质(声子谱等) l 表面体系的模拟(重构、表面态和STM模拟) l 从头分子动力学模拟 l 计算材料的激发态(GW准粒子修正) 计算主要的四个参数文件:INCAR ,POSCAR,POTCAR ,KPOINTS,下面简要介绍,详细权威的请参照手册 INCAR文件: 该文件控制VASP进行何种性质的计算,并设置了计算方法中一些重要的参数,这些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l 对所计算的体系进行注释:SYSTEM l 定义如何输入或构造初始的电荷密度和波函数:ISTART,ICHARG,INIWAV l 定义电子的优化 – 平面波切断动能和缀加电荷时的切断值:ENCUT,ENAUG – 电子部分优化的方法:ALGO,IALGO,LDIAG – 电荷密度混合的方法:IMIX,AMIX,AMIN,BMIX,AMIX_MAG,BMIX_MAG,WC,INIMIX,MIXPRE,MAXMIX – 自洽迭代步数和收敛标准:NELM,NELMIN,NELMDL,EDIFF l 定义离子或原子的优化 – 原子位置优化的方法、移动的步长和步数:IBRION,NFREE,POTIM,NSW – 分子动力学相关参数:SMASS,TEBEG,TEEND,POMASS,NBLOCK,KBLOCK,PSTRESS – 离子弛豫收敛标准:EDIFFG l 定义态密度积分的方法和参数 – smearing方法和参数:ISMEAR,SIGMA – 计算态密度时能量范围和点数:EMIN,EMAX,NEDOS – 计算分波态密度的参数:RWIGS,LORBIT l 其它 – 计算精度控制:PREC – 磁性计算:ISPIN,MAGMOM,NUPDOWN – 交换关联函数:GGA,VOSKOWN – 计算ELF和总的局域势:LELF,LVTOT – 结构优化参数:ISIF – 等等。 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 SYSTEM:该输入文件所要执行的任务的名字。取值:字符串,缺省值:SYSTEM ? NWRITE:输出内容详细程度。取值:0~4,缺省值:2 如果是做长时间动力学计算的话,最好选0或1(首末步/每步核运动输出),短时运算用2,选3则会在出错的时候给出说明信息。 ? ISTART:决定是否读取WAVECAR文件。取值:0~2,缺省0/1 for 无/有 前次计算的WAVECAR(波函数) 0:begin 'from scratch',根据INIWAV初始化波函数 1:restart with constant energy cut-off,从WAVECAR读取波函数(重定义平面波集) 2:restart with constant basis set,从WAVECAR读取波函数(平面波集不变) ? ICHARG:决定如何建立初始电荷密度。取值:0~2,缺省值: if ISTART=0 2 else 0 0:由初始波函数计算电荷密度 1:从CHGCAR文件读取电荷密度 2:使用原子电荷密度的叠加 +10 非自洽计算 ? ISPIN:是否进行spin polarized calculation。取值:1,2(1-no,2-yes),缺省值:2 ? MAGMOM:在ICHARG=2或在CHGCAR中未包含磁化密度(ICHARG=1)时,指定每个原子的初始磁化时刻。取值:实数数组,缺省值: 对ISPIN=2 NIONS*1.0,对非共线型磁化体系 3*NIONS*1.0 ? INIWAV 如何设置初始波函数,只在ISTART=0时使用。取值:0,1(0-最低动能的平面波,1-随机数),缺省值:1。 ? IDIPOL 控制计算单极、偶极和四极修正。取值:1~4。 1~3 只计算第一/二/三晶矢方向,适于厚板(slab)的计算 4 所有方向都计算,适于计算孤立分子 ? PREC 进动(precession)。取值:low/medium/high/normal/ accurate/single),缺省值: Normal(VASP.4.X);Medium(VASP.5.X) VASP4.5+采用了优化的accurate来替代high,所以一般不推荐使用high。不过high可以确保“绝对收敛”,作为参考值有时也是必要的。同样受推荐的是normal,适于作为日常计算选项。 受PREC影响的参数有四类:ENCUT;NGX,NGY,NGZ;NGXF,NGYF,NGZF;ROPT。如果设置了PREC,这些参数就都不需要出现了,当然直接设置相应的参数也有同样效果。具体影响效果见p53~54。 ? ENCUT 平面波基组的截断能量(eV)。取值:实数,缺省值:受PREC设置影响,从POTCAR文件中找出相应的ENMAX/ENMIN值来设置。 PREC = Low Medium Accurate Normal ENCUT = ENMIN ENMAX ENMAX ENMAX Single High ENMAX ENMAX*1.3 对于多个元素不同的ENMAX/ENMIN,都取最大值。 该参数非常重要,最好不要手工去设置,除非文献告诉你要用多少,或者经过结果可靠性的验证。当然,为了测试一下提交的任务,也不妨先设个较小的值。 ? NGX,NGY,NGZ:控制FFT网格在三个晶矢方向上的格点数量。 ? NGFX,NGFY,NGFZ:控制第二次更精确的FFT网格的格点数量。 也是两类重要的最好不要去动的参数。在未指定的情况下将根据PREC的设置从POTCAR中自动读取。 PREC=High/Accurate,基组中向量的2倍值,用来避免wrap around errors,得到精确解。 PREC=Low/Medium/Normal,基组中向量的3/4倍值(已足够精确到 1 meV/atom)。 ? LREAL: 决定投射是在实空间还是倒易空间进行。取值:.TRUE.(实空间)/.FALSE.(倒易空间),缺省值:.FALSE. 用于求解赝势的非局域部分用到的一个积分,在倒格空间里采用平面波基组求解,在实空间里则采用积分球求解。 其他还有两个选项:O or On,A or Auto。 On和.TRUE.的差别在于是否使用King-Smith算法优化,设为Auto则进行自动选择,推荐使用。 ? ROPT: 在LREAL=Auto or On时,优化控制每个核周围的积分球内的格点数。取值:实数数组 For LREAL=On PREC=Low, 700 points in the real space sphere (ROPT=0.67) PREC=Med, 1000 points in the real space sphere (ROPT=1.0) PREC=High, 1500 points in the real space sphere (ROPT=1.5) For LREAL=Auto PREC=Low, accuracy 10-2 (ROPT=0.01) PREC=Med, accuracy 2*10-3 (ROPT=0.002) PREC=High accuracy 2*10-4 (ROPT=2E-4) ? NELM, NELMIN and NELMDL:控制电子自洽循环步数。取值:整数 NELM:电子自洽循环最大次数。缺省值:60 NELMIN:电子自洽循环最小次数。缺省值:2 NELMDL:弛豫次数。缺省值:if ISTART=0, INIWAV=1, and IALGO=8,-5,if ISTART=0, INIWAV=1, and IALGO=48,-12,else 0 NELMDL可以取负值。如果初始波函数采用随机赋值,即ISTART=0,INIWAV=1,那么很可能开始的值比较离谱,那么在第一步核运动循环之前采用NELMDL(负值)步的非自洽(保留初始的H)步计算将减少计算所需的时间。 ? EDIFF:指定电子自洽循环的全局中断条件,用于控制收敛精度。取值:实数,缺省值:10-4 注意,即使EDIFF=0,NELM步电子自洽循环也会执行。 ? EDIFFG:指定离子弛豫循环的中断条件,用于控制核运动的收敛精度。取值,实数,缺省值:10*EDIFF EDIFFG0 在两个离子步的总自由能之差小于EDIFFG时停止 EDIFFG0 在所有的力都小于EDIFFG时停止。 EDIFFG=0 在NSW步弛豫后停止 此参数不支持MD,仅用于弛豫。 ? NSW:给出最大离子步数。 取值:整数,缺省值:0。 ? NBLOCK,KBLOCK:取值:整数,缺省值:NBLOCK = 1,KBLOCK = NSW 在NBLOCK离子步后对成对相关函数和DOS进行计算,并且把离子配置写入XDATCAR文件。 在KBLOCK*NBLOCK步主循环后平均的成对相关函数和DOS被写入PCDAT和DOSCAR文件。 ? IBRION:决定离子怎样更新和运动。取值:-1~3,5~8(-1-无更新,0-MD,1-RMM-DIIS,2-共轭梯度算法,3-Damped MD,5,6:有限差分,7,8:密度函数扰动理论),缺省值:if NSW=0/1,-1,else 0 这个参数是和ISIF, IALGO/ALGO一起决定怎么算的最重要的参数。 1~3 是三种弛豫的方法,根据ISIF决定是否固定离子位置、晶胞大小和形状,在INCAR中必须设置参数POTIM。 0 是标准的ab-initio MD,不受ISIF影响,即不改变晶胞大小和形状。 5~8支持Hessian Matrix和phonon frequency的计算以及部分固定的MD。 ? POTIM:IBRION=0时,给出MD每步步长(fs),IBRION=1~3时,给出最小化的度量常量。取值:实数,缺省值:IBRION=0 无缺省,必须指定,IBRION=1,2,3 0.5 ? ISIF:决定是否计算应力张量以及弛豫中晶胞变化的自由度。取值:0~6,缺省值:if IBRION=0(MD) 0 else 2 ISIF│calculate│ calculate │ relax │ change │ change │ force │stress tensor │ ions │ cell shape │cell volume ----┼-------┼-----------┼------┼---------┼--------- 0 │ yes │ no │ yes │ no │ no 1 │ yes │ trace only │ yes │ no │ no 2 │ yes │ yes │ yes │ no │ no 3 │ yes │ yes │ yes │ yes │ yes 4 │ yes │ yes │ yes │ yes │ no 5 │ yes │ yes │ no │ yes │ no 6 │ yes │ yes │ no │ yes │ yes 7 │ yes │ yes │ no │ no │ yes trace only means that only the total pressure is correct ? IWAVPR:决定波函数和/或电荷密度怎样从一个离子配置向下一个离子配置进行推测。取值:0~3,10~13(0-无推测,1,11-用原子电荷密度进行简单推测,2,12-二阶推测,3,13-混合前两种方法),缺省值:ifIBRION=0(MD),1,2(relaxation) 2 else(静态计算) 0 推测结果保存在外部文件TMPCAR中,取值+10则全部使用内存,不保存此文件。 ? ISYM:决定是否使用对称性。取值:-1~3(-1,0-不使用,1,2,3-使用),缺省值:if 使用US-PP 1,if 使用PAW 2 ISYM=2使用一种效率更高也更节省内存的电荷密度对称性,ISYM=3时仅考虑力和应力张量的对称性,而电荷密度是非对称的。 ? SYMPREC:决定POSCAR 文件中给出的位置的精度。取值:实数,缺省值:10-5 ? LCORR:决定是否对非完全自洽计算中的力进行Harris修正。取值:.TRUE./.FALSE.,缺省值:.TRUE. ? TEBEG, TEEND:控制从头分子动力学计算中的起始温度和最终温度(MD有效)。取值:实数,缺省值:TEBEG = 0 TEEND = TEBEG 注意VASP的温度定义与实际温度有细微的差别,所以TEBEG=T×(N-1)/N,T为实际要求的温度,N为原子数。 ? SMASS:控制从头MD中的速度。取值:-3~0,缺省值:-3 微正则系综(总自由能不变),-2 保持初速度不变,-1每NBLOCK步调整速度,来保证动能连续,=0 Nosé算法模拟正则系综 ? NPACO:成对相关函数的槽数。取值:整数,缺省值:256 ? APACO:成对相关函数求值中的最大距离(?)。取值:整数,缺省值:16 简单说就是在不超过APACO的NPACO个距离上求成对相关函数PCF。 ? RWIGS:给出Wigner-Seitz半径,DOS计算用。取值:实数数组,缺省值:从POTCAR文件中读取 ? NELECT:总电子数,如果系统不是电中性的就必须设置,所带电荷作为均一的背景电子气考虑。取值:实数,缺省值:-(价电子数),由POSCAR和POTCAR文件自动决定(通常不必给出)。 ? NUPDOWN 上下自旋成分间的电子数之差。取值:整数,缺省值:未设置(此时将进行完全弛豫) ? EMIN, EMAX:DOS求值的最小/最大能量。取值:实数,缺省值:EMIN = - (lowest KS-eigenvalue - Δ),EMAX = - (highest KS-eigenvalue - Δ) ? ISMEAR:决定每个波函数的部分占位fnk如何设置。取值:-5 | -4 | -3 | -2 | 0 | N(-5-带有Blochl修正的四面体方法, -4-不带Blochl修正的四面体方法, -3-根据INCAR文件中提供的smearing参数执行循环,-2-从WAVECAR文件中读取, -1-Fermi-smearing, 0-Gaussian smearing, 0-method of Methfessel-Paxton order N,缺省值:1 采用部分占位波函数,用一个函数来平滑积分,尤其是对于金属体系可减少k点。 ? SIGMA:决定smearing的宽度(eV)。取值:实数,缺省值:0.2 ? ALGO:指定电子最小化算法。取值:Normal(blocked Davidson block iteration scheme)/VeryFast(RMM-DIIS)/Fast (前两个算法的混合)/All(波函数的所有带同时更新)/ Damped(damped velocity friction algorithm),缺省值: Normal ? IALGO:指定主算法(整数选择算法)。取值:8(共轭梯度算法)/38(Davidson block iteration scheme)/48(RMM-DIIS),缺省值:38 算法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一般VASP推荐使用的是以上三种算法,一般来说8/38是初期比较快收敛,在接近平衡时采用48较快,在初期或MD时使用48可能会遇到不收敛的情况。也可以使用ALGO参数来替代IALGO,设置Fast,VASP会先用38,再自动切换到48。各种算法只要收敛,结果应该一致。 另一个可能有用的选项是-1。不进行实际的计算,只对重要的步骤做计算测试,并将测试得到的各部分耗时输出到OUTPUT中。 ? VOSKOWN:决定是否使用VWN插值算法。取值:0(不使用)/1(使用),缺省值:0 如果使用了PW91泛函或需要计算磁性质时可以设为1使用。 ? Mixing-tags: w IMIX:混合的类型,取值:整数,缺省值:4 w AMIX:线性混合参数。取值:实数,缺省值:0.8(US-PP),0.4(PAW) w AMIN:最小混合参数。取值:实数,缺省值:0.1 w BMIX:Kerker混合方案的截断波向量。取值:实数,缺省值:1.0 w AMIX_MAG:磁化过程的线性混合参数。取值:实数,缺省值:1.6 w BMIX_MAG:磁化过程的Kerker混合方案的截断波向量。取值:实数,缺省值:1.0 w WC:Broyden混合方案中每步的加权因子。取值:实数,缺省值:1000.0 w INIMIX:Broyden混合方案中的初始混合类型。取值:整数,缺省值:1 w MIXPRE:Broyden混合方案中的预处理类型。取值:整数,缺省值:1 w MAXMIX:Broyden混合器中存储的最大步数。取值:整数,缺省值:-45 值得注意的是,在MD或者弛豫的时候,设置MAXMIX(0,一般约3倍的电子SC步数)可能会大大减少核运动步数,但同时也会增加对内存的要求。 ? LWAVE,LCHARG:决定是否把波函数(或电荷密度)写入外部文件WAVECAR(或CHGCAR和CHG)中。取值:.TRUE./.FALSE.,缺省值:.TRUE. ? LVTOT:决定是否把总局域势写入外部文件LOCPOT中。取值:.TRUE./.FALSE.,缺省值:. FALSE. ? LELF:决定是否创建ELFCAR文件。取值:.TRUE./.FALSE.,缺省值:. FALSE. ELFCAR用于保存ELF(electron localization function)。 ? LORBIT:和适当的RWIGS一起决定是否创建PROCAR或PROOUT文件。取值:0 | 1 | 2 | 5 | 10 | 11 | 12,缺省值:0(创建DOSCAR和PROCAR文件) ? NPAR:用于控制VASP切换到带间并行模式。取值:整数,缺省值:总节点数。 每一个节点计算一个带,可以提高并行效率,减少通讯量,但可能会大幅增加内存的需求。 ? NBANDS:给出计算中实际的总能带数。取值:整数,缺省值:NELECT/2+NIONS/2(非自旋),0.6*NELECT + NMAG(自旋) NBANDS的取值应使计算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空带。因为计算需要大量的空带,至少要求1个空带(否则VASP会给出警告)。 NBANDS对于解决内存需求非常重要。一般NBANDS在NELECT/2+NIONS/2以上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但如果内存不够就只能减少NBANDS,在牺牲精度和体系大小之间平衡了。 POTCAR文件 赝势文件,最重要的输入文件之一。可以理解为分子力学模拟中的力场文件,但包含的信息更多。VASP将各元素优化的INCAR里的参数也包含在该文件中,作为支持PREC的缺省选择。 通常各元素的POTCAR文件已经包含在VASP软件包中的赝势库里了,用户需要做的是确定自己具体需要哪几种赝势,然后按照POSCAR文件里的顺序,将所选择的POTCAR文件按顺序连接起来就可以了。如以下命令: cat file1 file2 file3 POTCAR 赝势库中的赝势文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l 根据产生方法的不同有Ultra-soft赝势(USPP)和投影扩充波赝势(PAW); l 根据交换关联函数的不同有LDA(local density approximation)和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又可以再分为PW91和PBE); l 根据半芯态的不同元素A的赝势文件还可以分为A,A_sv和A_pv; l 根据选取的不同截断能量(ENMAX)元素A的赝势文件还可以分为A,A_s和A_h。 VASP的赝势文件放在目录~/vasp/potentials下,该目录又包含五个子目录:pot,pot_GGA,potpaw,potpaw_GGA,potpaw_PBE,其中每个子目录对应一种赝势形式:pot == PP, LDA;pot_GGA == PP, GGA;potpaw == PAW, LDA;potpaw_GGA == PAW, GGA, PW91;potpaw_PBE == PAW, GGA, PBE。每个目录中每种元素根据截断能量和半芯态的不同还会有多个对应的赝势文件存在。 在具体选取时可以参考各版本同目录下的V_RHFIN和PSCTR文件,这两个文件说明了该版本的赝势是如何生成的。 选好所要使用的赝势之后,进入对应的目录,会看到里面有四个文件:POTCAR.Z,PSCTR.Z,V_RHFIN.Z和WS_FTP.LOG。现在需要用到的是第一个,把各元素的该文件解压(zcat POTCAR.Z file),然后用cp或mv命令把这些文件移到工作目录里,再用cat 命令把它们合并到POTCAR中,就得到了我们需要的POTCAR。注意要记住这里元素的排列顺序,以后在POSCAR文件中各元素的排列就是按照这个顺序。 POSCAR文件 位置文件。描述所计算体系的晶胞参数、原子个数及晶胞中原子的位置,以及分子动力学计算时原子的初始速度。 POSCAR文件示例: Si-fcc 5.43 0.0 0.50 0.50 0.50 0.00 0.50 0.50 0.50 0.00 2 Direct 0.0 0.00 0.00 0.25 0.25 0.25 POSCAR文件的结构: 第1行:任意文字注释。 第2行:晶格常数(?),也是晶矢的缩放系数,后面所有长度值得自原值除以此值。a=b=c时取a即可,否则一般取三者最大值,若取负值,则为晶胞体积(?3)。 第3-5行:定义晶矢。 第6行: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特别注意顺序,要与下面的坐标顺序以及POTCAR中的顺序一致。 第7行:可省略,无需空行。 做动力学时,用于指定是否需要固定部分原子的坐标。若是,此行以‘S’或者‘s’作为首字母即可。 第8行开始为原子的坐标位置,格式为 option line coordinate1 of element1 coordinate2 of element1 ... coordinateN of element1 option line coordinate1 of element2 coordinate2 of element2 ... coordinateM of element2 ... 其中,option line指定输入坐标的格式,除了第一个以外,如果后面的输入格式同前,则都可以无空行省略。 option line可指定的输入坐标格式有两种: ‘D’or‘d’for direct mode ‘C’or‘c’or‘K’or‘k’for cartesian mode 顾名思义,前者是定义在三个晶矢方向上的坐标:R=R1×x+ R2×y +R3×z,R1,R2,R3为前面的晶矢,x,y,z为输入的三个坐标,R为原子坐标位矢,是相对于晶矢给出的,而后者则是以笛卡尔坐标系来给出原子的绝对坐标,实际就是将直角坐标除以前面第二行定义的晶胞常数后得到的坐标值。 如果第7行设定为S(Selective Dynamic),则可以用以下形式定义各坐标是否可以移动: Selective dynamics Cartesian 0.00 0.00 0.00 T T F 0.25 0.25 0.25 F F F KPOINTS文件 设置布里渊区k点网格取样大小或能带结构计算时沿高对称方向的k点。 一般来说,k点越密越多,计算精度也就越高,但计算成本也会越高。因此,对于原子数较多的体系的计算,需要谨慎的尝试k点数目,在避免或者预先评估wrap-around error的前提下尽量减少k点数目。 KPOINTS文件示例: k-points along high symmetry lines 11 Reciprocal 0.00 0.00 0.00 1.00 0.05 0.00 0.05 1.00 …… 0.05 0.00 0.50 1.00 KPOINTS文件结构: 第1行:注释行。 第2行:k点总数,或者‘0’(自动生成网格(Automatic k-mesh generation))。 如果是前者,给出k点总数,又分为两种情况: M:全手动(Entering all k-points explicitly),手动输入即自定义各个k点的坐标和权重,推荐只在能带计算时使用。此时: 第3行:输入格式标识。直角坐标(Cartesian)或倒易坐标(Reciprocal)。同样的,‘c’、‘C’、‘k’、‘K’for Cartesian,其他首字母则自动切换到Reciprocal。 第4~n行: 逐个k点的坐标描述。格式为“x y z W”。其中“x y z”是该点的三个坐标,W是权重。所有k点的权重相互之间的比例对了就行,VASP会自动归一的。 注意C坐标和R坐标的定义: C:k=(2π/a)(x y z) R:k=x*b1+y*b2+z*b3(b1-b3为倒易晶矢) 这里“x y z”只是代表了坐标的顺序,与坐标轴无关。 一般如非必要,可以先用自动模式生成k点,VASP会自动生成一个简约化后的k点矩阵,存于IBZKPT文件,可以直接复制里面的数据到KPOINTS文件中使用,这也是该输入法的主要用途,可以减少重复自动生成格点的时间。另一个用途是为了做精确的DOS(Density of status)计算,由于这类计算所需的k点数极大,通过全手动尽可能的优化k点也就必需了。 L:半手动/线形模式(Line-mode):在计算能带结构时使用,此时需要精确地选取k点,在指定的高对称性方向上生成指定数目的k点。此时: 第2行:指定两点间生成的k点数,不同于全自动的总k点数。 第2.5行:‘L’表示是线形模式。 第3行:输入格式标识,同前。 第4~n行:每行描述一个点,格式为“x y z”。每两行的点连成一条直线,在两点间生成指定数目的k点。每隔两行间以空行区分,例如: k-points along high symmetry lines 10 Line-mode Reciprocal 0 0 0 0.5 0.5 0 0.5 0.5 0 0.5 0.75 0.25 最常用的方法是让程序自动生成k点网格,用户只需定义网格取样大小即可。此时: 第2行:0 第3行:生成k点的方法。 “A”:全自动模式,可以看作以Г点为圆心以l为半径做圆,当然各晶矢不同时,相应的圆就被拉成了椭圆,以确保三个倒格晶矢方向上覆盖的k点数都为l “G”:Г/Gamma方法 “M”:Monkhorst-Pack方法 其它首字母:高级模式,就是用C坐标或R坐标直接输入新的晶矢,一般不使用 第4行:在各个晶矢方向上分割各晶矢的点数。一般为奇数,使得产生的k点是以Gamma点为中心的。 第5行:是否移动网格点以及移动多少,也即偏移原点的位矢,一般设成“0 0 0”,表示不移动。 例如: Automatic generation 0 Monhkorst-Pack 9 9 9 0.0 0.0 0.0 VASP的输出文件主要包括: l OUTCAR:包含运行VASP作业后得到的绝大部分计算结果以及每步迭代的详细情况; l CHG, CHGCAR:给出体系的电荷密度。两个文件内容相同,但前者的数据精度比后者略低一些; l DOSCAR, EIGENVAL:分别给出所计算体系的电子态密度和本征值。两个文件中的能量值都是绝对的; l WAVECAR:给出所计算体系的电子波函数,二进制文件,不可编辑; l OSZICAR:包含每次迭代或离子移动情况的简单汇总; l CONTCAR:给出离子进行弛豫时,每次移动后体系的晶格参数,与POSCAR内容相同; l PCDAT, XDATCAR:给出有关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一些结果,如配对相关函数;
个人分类: VASP计算|1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篇宏观关于深度学习的科普帖——必看,很轻松
alaclp 2016-1-6 01:04
这个必须赞!文科生也能读懂的 Deep Learning 科普帖 2,558 次阅读 - 2015.06.27 - 人工智能 - 小林子 出处:微信公众号_依图科技(yitutech) 注:转载文章均来自于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使用,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或者授权事宜,联系邮箱:contact@dataunion.org。转载数盟网站文章请注明原文章作者,否则产生的任何版权纠纷与数盟无关。 来源:http://dataunion.org/19812.html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2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科发展规律和科研工作应注意问题(中):写给青年学者
热度 1 wangdongsheng 2013-10-20 22:14
中国网球这几年很火,有个李娜,并由此引发很多有趣的争论。但遗憾的是她的成绩都是放单飞后取得的,说白点就是与国内教练无关。据说有致力于推广网球的国外教练来到中国,发现从事青少年培养的教练们动作都是错的!!!刚刚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学子(或研究生)也应该自觉地培养科研意识及习惯。这是一个漫长、领悟的过程。下面主要谈谈科研工作开始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研究问题的表述 在我们所接受的从小学至大学阶段的教育中,更多的是面对直接提供的问题,然后由我们给出已经存在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会被问:问题从那里来的?对于科学研究来讲,一位大师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研究问题的表述既是指问题的提出。不要小看他,可能很多有价值的课题申请就是因为在这方面出了问题而被评委们拒绝通过。 最初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们往往面对的是导师仅仅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有时这些都是模糊的)的困境,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对象的属性)是什么,应该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可行性怎样,对这些问题大脑里几乎说是一片空白。若能初步地回答这些问题便构成了问题的表述,应该说一旦问题表述清楚,可能成功就距离我们很近了。注意这里的问题表述是具有完全真实可操作性的,若不具备这个特征,那么只能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影子”,仍然需要在问题表述上下功夫。我不提倡看到了“问题的影子”就埋头苦干这种做法。 很多的研究问题表述起来并不容易,有时会有几种方案,或者我们理解为各类假说(例如板块漂移学说等),需要研究者去尝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失败和获取经验中,找到了正确的路。这时可能会发现它与我们最初设想有很大不同,甚至于努力的方向、预期的结论都变得相反了。所谓“种豆得瓜”在科学研究中是屡见不鲜的。 对研究问题进行合理表述是科研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他需要对本学科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有较好的理解,对本研究方向上国内外同行的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对本学科研究技能和手段有很好的掌握。应该说这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习中注意观察同行们是怎样表述研究问题的(就是所说的悟性),无疑会使这个过程缩短。 目前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存在两个不好的倾向,硕士生将硕士论文等同于“大作业”,批凑抄袭现象开始明显,博士生急于发表论文以凑足毕业要求的数量。这种忽视科研基本训练的做法极易造成不求甚解风气的养成,无论今后从事工程建设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都是有害的。 2 .注意研究问题的物理概 念 一般来说工程技术问题都是有明确的物理概念的,当我们将问题表述清楚建立起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后,余下求解获得结果的过程会相对变得容易。但是作为研究人员应该始终关注数值背后的物理意义,否则可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举些例子: (1)某大跨斜拉管线桥的自振特性分析 在我国四川一些输油管线需要跨越大的江河或峡谷,当地设计院的同志就借鉴斜拉桥设计了一种空中跨越形式,除主梁以输油管线(直径约在1米左右)代替外,结构形式与斜拉桥完全相同,跨度可达600m。 分析系统的自振特性或动力反应,采用了空间线弹性有限元法,计算得到了基本周期在30s左右。因为时间紧同时也没有同类结构参考,就提交了报告。随后仔细观察振型图发现,基本周期对应的振型(简单理解为振动形状)是管线自身的出平面振动(因无法插图,需要读者想象),与塔和拉索无关。物理上什么概念,塔和索对管线出平面运动约束是零。这显然不对,实际上索和塔及管线出平面运动构成了一个我们常见的“单摆”,重力作用会让它回到原来位置。 问题求解错在什么地方:物理模型表述没有考虑几何非线性。后修正后,基本周期在6s左右,并进行了实测,很是一致。 (2)扭转结构分析中角度与位移问题 在涉及结构扭转的分析中,往往涉及到扭转角和线位移这两个基本量。该项研究是想建立一个能够综合结构扭转反应和横向位移的评价指标,这样不自觉地就取为 θ(扭转角)与μ为(位移)的平方和开平方。 错在什么地方:θ为角度,这是一个无量纲的参量,μ为位移,有长度量纲,物理上二者是不能相加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对 μ首先作无量纲处理。应该时刻注意物理参数的量纲。初步的科研工作者必须重视及掌握量纲分析。 (3)注意防止统计公式的滥用 在工程问题研究中经常用到统计公式,同时研究者自身也会建立一些统计公式。应用和建立统计公式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统计x(x1,x2,…)变量建立起的y变量的计算公式,一般不可利用数学上的反函数方法由y变量求解x(x1,x2,…)变量中的某值。因为统计公式在物理上可看作是系统因果关系的反映,有因必有果,反之有果确不一定是此因。二是随着计算技术的普及,通过大量数值模拟手段建立的统计公式有增多趋势。对这类统计公式,研究者一方面要样本数量足够多,令一方面要详细交代其局限型,包括模型假设、参数变化范围等。这些也是使用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明确与小心的地方,同时任何时候都不要过高地估计基于数值分析给出的统计结果的价值而忽视试验结果的存在。 3 .注意研究中避免循环论证 科学研究中的循环论证往往表现得很隐蔽,需要经过较多专业训练的人员才可发现,包括我在内也可能不经意地犯这个错误。可以给出它的若干简单表现形式:如为证明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而采用对获得研究结论有例的例证;还有通过修改本构关系以获得与试验结果的一致,并获得事先暗示的结论;以及通过某组数据回归出的公式仍用同组数据进行验证;不胜枚举。 发生问循环论证题的根源很多是对研究中的隐含假定认识不清和缺少问题一般的较明确的表述。上述问题也存在试验数据处理中,如在本来不多的试验样本中通过“合理”舍弃一些样本,去验证某种理论或规律。还有在发表文章,仅给出效果较好的数据、图表,而对于效果较差的不提或一笔代过。 在研究工作中严谨、认真,同时不放过一点点存在问题之处,是避免发生循环论证的较好办法。 4 .正确对待研究工作中的错误 以上提到的研究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总体上都不涉及科研道德,即都不具备主观故意性,这里所提到的错误也在这个范畴之内。至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哪个科学家声明在它的科研生涯中从没有犯过错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科研工作中存在错误不可避免。 对待科研工作中的错误分两种情况:一是发现别人错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否定别人,希望大家一定牢记。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存在就有其合理的成分。这点与怀疑一切的科研精神并不矛盾,怀疑不等于否定。二是当别人指出自己错了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不要固执。固执是科研人员应避免的,中学课本有巴普洛夫“给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一封信”谈到:“年轻人不应该固执,一旦固执起来就会拒绝善意的批评与友好的劝告”。然而也有科研人员被认为是“固执”地从事某方面的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功的案例。 总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是对待错误最好的态度。
39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科发展规律和科研工作应注意问题(上):写给青年学者
wangdongsheng 2013-10-20 21:56
题记:读张能立老师博文“我所受的科学教育缺憾”,甚是同意。由此想到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近些年我及课题组为“生存而战”,已健忘科研之源。2004年我至大连海事大学创业,时风华正茂,对科研充满理解和理想。此文是2004年我对所内年轻博士、硕士的讲座文稿,现在看来他们当时应很难理解,所以效果有限。今日找到此文,仍感亲切及认可,以上、中和下三篇博文发表之。 引子 我 1995 年开始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03 年到大连理工大学作博士后。若以我的经历比较一下国内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学生的不同,我认为前者可能是在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学习,他首先是作为科研人员存在;而后者可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作科研工作,他首先更多的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层面上。当然这种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同时它对优秀的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相对一般些的学生这种影响可能是较大的。 仔细回想我们的教育,是否给这些刚刚进入科学研究工作的硕士、博士们以基本的科研培训,比如如何进行科研选题?什么是科研创新?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如何撰写科研论文和课题申请?如何正确对待科研荣誉的分配?等等。可能学生们对这些问题更多的认识来源于对导师和前辈科学家们的工作的感悟。 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目前可能更多的介于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首先,它的硕士生、博士生们今后将承担所内相当一部分科研工作,是科研工作中的主力军。其次,目前本科生就业竞争激烈,今后硕士、博士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局面,本身能力的提高异常重要。最后,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研究所刚刚成立,一个教育、科研机构的发展除了其本身因素外,能否创造出优秀科研成果和培养出杰出的学者也必不可少。 综合上述考虑,本人不惴浅陋,特将在科研工作中的若干感悟奉献给年轻一些的硕士生、博士生们。需说明的是自从大学开始,我都不是优秀的,但属于好学生一类的,即没有犯过大的错误,也没得过大的奖励。同样,现在我也不是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能够作这个工作确实是需要勇气的,也算是自勉吧。 作为开始,首先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观点谈起。 1 .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他的著作“西方的智慧”中曾对学科发展有一个高度的概括,大概意思是:当一个学科从开始经历飞速发展至成熟后,除了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较为活跃外,该学科将沿着自身内在规律发展。作为具体说明,作者愿意补充 3 个案例: ( 1 )生物学家克里克改行(引自方舟子新语丝网站的方舟子文章): 克里克1937年从伦敦的大学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又开始攻读物理博士学位,但是1939年二战爆发,他被迫中断学业,为英国海军部工作,研制磁性水雷和感音水雷。战争结束后,一些曾经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物理学家的出路成了问题。许多人必须改行。此时的物理学界在经历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场革命后,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似乎已没有重大问题可解决,满足不了雄心勃勃的年轻物理学家的求知欲。而生物学相对来说还是一块未开垦的神秘领域,特别是生物的遗传,在当时还是一个谜。波尔和薛定锷都认为通过研究生命现象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向物理学家们发出了号召。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后来都强调薛定锷在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用物理方法研究生命现象。 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威尔金斯和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在1962由于他们在1953年发现核酸(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生物物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而分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地震工程学的发展: 地震工程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日本,产生的原因就是震害。经历50-70年代20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成为介于土木工程和地震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自此开始除继续原有的结构抗震研究外,70-80年代开始出现结构控制,90年代开始出现城市防震减灾,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健康监测。目前结构抗震除受自身震害推动发展至性能抗震设计外,其它3个相关学科发展都很活跃。 (3)结构力学在我国的发展(源于作者1995年在哈建大听王光远院士报告): 建国初至60年代,我国结构力学工作者曾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因为当时没有计算机,结构分析受制于计算能力,更确切的说是求解多元线性方程组。但进入70-80年代,计算机出现后,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王光远院士认为“走了一段弯路”。 可以比较一下同期国外的工作。45年开始出现计算机,先后经历电子管、晶体管至70年代初发展到集成电路的第三代产品。50年代中期有一批人思考利用计算机求解结构力学与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元研究工作开始;50年代末期,威尔逊在克拉夫指导下编制了第一个解决平面弹性力学问题的通用程序;1960年克拉夫在匹兹堡举行的美国土木学会电子计算会议上的论文“平面应力分析中的有限元法”正式使用“有限元”这一术语。 所以可能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SAP、ANSYS在中国这么流行。 这里想说明的问题是: ( 1)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强调研究工作中的实事求是; (2)科研工作者应该随时注意分析学科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并积极在边缘相关学科发展中找寻突破。 2 .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两个基本观点 牛顿曾以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评价其工作,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很多成果都是几辈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我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2个基本观点: (1) 相信的观点 :科学研究工作以研究人员之间的诚信为基础,同行之间竞争同时应相互信任,同时在没有或不够深入介入某个领域研究情况下,应该相信同行的工作; (2) 怀疑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应该提倡怀疑一切的精神,它构成了创新的重要基础(证伪的过程)。 对于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人员,还需要“尊重”工程经验和工程习惯,但并不是一味的不改变它。举个例子,胡聿贤院士早年曾与刘恢先院士就规范采用烈度还是加速度参数有过激烈争论,在胡先生80寿辰时,撰文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自己当时低估了工程习惯的力量,直至目前规范才“勉强”采用加速度参数。
4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对随机现象的刻画
haijunwang 2013-4-22 00:12
转载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9728-273927.html 在概率论中,刻画随机现象的量叫做“随机元”。当然,一般的教科书都不怎么会用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涵盖了大家熟悉的“随机变量”,“随机向量”以及“随机过程”。 那么,概率论如何来刻画“随机元”? 最重要的概念是“概率分布”。概率分布告诉了我们这个随机元处于不同取值的“可能性”,也就是“统计性质”。可以说,概率分布一旦确定,原则上我们对相应的随机现象就进行了完整的刻画。当然,这里要提示大家,对于多元随机变量以及随机过程,我们这里所指的“概率分布”是联合概率分布。 但是,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般顺利。一般要得到概率分布是不大容易的事情。这时候,我们退一步,希望找到一些“粗略”一点的特征来刻画我们关心的随机现象。 当中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期望,也可以叫做平均值。期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不同的情况,期望的效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正态分布”这样的“单峰”分布,期望非常好的刻画了分布总体的平均性质,也就是我们可以断言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大部分个体是集中在“均值”附近;但是如果对于“凹”型,或者双峰的分布,期望虽然也揭示了系统的平均行为,但是这时我们不能说这个“均值”反应了总体分布的“倾向”,而仅仅是个数学上的平均而已。就像我们说两个班里的平均分都是80,但是A班同学大部分考80;B班同学大部分是100和60。对于这两个班,80的意义就是不一样的。 所以,光有期望是不够了,我们还关心这个分布偏离平均值的情况。于是引出方差的概念。用很时髦的话说,我们不仅关心平均“收益”,还关心“风险”。方差就是对风险的一种度量。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多元随机变量,我们还应刻画不同分量之间的关系,于是就有协方差矩阵的概念。 数学上说,期望和方差只是揭示了随机变量的“一阶矩”和“二阶矩”性质。那大家会问,“更高阶矩”涵盖了怎样的新信息?是否还能像期望方差那样有相当直观的涵义?答案是有的,三阶矩和四阶矩都有具体的统计学意义(偏度和峰度),大家可参阅相关教材。 但是,我这里想跟大家交流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矩问题”。刚才我们讲到,如果对概率分布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就只能通过“期望方差”这些特征来进行粗略的刻画。那么,如果我有办法得到“任意阶矩”的信息,是否就能逼近对于分布的完整信息?这在概率论界是一类很著名的问题。 这里给大家一个好用的结论:如果随机变量的取值是有界的,那么矩问题就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通过对许多阶矩的测量,就可以渐近的掌握分布的信息。
个人分类: 数学原理|1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圈快速入门
热度 3 outcrop 2012-12-20 15:29
跟着科学网的最新博文列表,往回看上一年左右的博文,估计对科研圈的事,能明白个9成。 我当初在科学网考古、统计排序过一阵子,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虽然记录的也不多,不过发现了不少好博客、博文、博友。 要是这些博文能分门别类的系统性整理下,价值可能更大。 一直想弄弄,不过总是没专心弄下去,时间也就这么流逝了,有些遗憾。 2013快到了,有机会还是安心做点小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复杂网络入门读物
mervin0502 2012-11-15 16:10
综 合类专著中目前最全面的当属Newman的《网络引论》 ,最简洁的则是Dorogovtsev的《复杂网络讲义》 。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出 过一本三巨头的专著,名字也很大气,叫做《网络结构与动力学》 ,但是不要有太高期望,因为这只是早期经典文献的一个汇编。Watts以前写过两本 书,一本叫《六度》 ,一本叫《小世界》 ,Barabási写过一本名为《连接》 的小书,这些都可以看作半专著和半科普的著作,里面除了 一些基本的概念方法和结论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领域开创者创新灵感的来源以及这个领域在学术和文化史中的位置。汪小帆、李翔和陈关荣2006年的专著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是目前最全面的中文专著。2009年何大韧、刘宗华和汪秉宏推出合著《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 ,其中复杂网络是重 点,这本书物理味道要浓一些。郭雷和许晓鸣还主编过一本《复杂网络》 ,其中每一章都是国内有声望的学者撰写的专题,值得一阅。本书撰写过程中得悉汪 小帆等人还将为本系列丛书撰写中英文教材各一部,值得期待。 早 期Newman 和Hayes 给出过关于小世界网络研究的短综述,更短的一篇由Strogatz完成 ,对于推广复杂网络的研 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Albert和Barabási给出了一篇像是教科书的综述 ,他们讨论的重点是演化的无标度网络。更为详尽的关于网络演化 模型的综述是由Dorogovtsev和Mendes给出的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用超过100页的篇幅穷举了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关于演化网络的结 论,包括相当详细的实验与分析的过程。2003年Newman的综述堪称精品 ,漂亮的组织结构和独到的视角,使你在阅读时会忘掉是在读一篇学术文 献,后面所附的四百多篇参考文献,足以填饱任何人的肚子。汪小帆和陈关荣在IEEE期刊上的一篇短综述 ,非常适合作为入门读物,一个完全不谙此道 的人都可以通过一个下午的阅读对复杂网络的研究概貌有所了解。目前为止最详尽的综述当属Boccaletti等人2006年的作品 ,这篇综述在动 力学上花了更多笔墨,基本上可以当作一本专著来读。中文综述首推吴金闪和狄增如2004年在《物理学进展》上的长文 ,估计影响了很多国内早期从事 复杂网络研究的学生学者。方锦清等人后来在《物理学进展》上连续撰写了两篇百页篇幅的长综述 ,是目前覆盖面最广最完整的中文综述。陈关荣在 《力学进展》上总结了复杂网络较近期的一些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朱涵等人 和周涛等人 在《物理》上发表了两篇科普性质的短综述, 文章生动风趣,可以做为入门读物。其中前文强调了复杂网络建模,后文强调了复杂网络上的动力学行为,各有侧重。 随 着复杂网络研究的蓬勃发展,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现象结论等等越来越多,因此近期的一些专著和综述主要强调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或若干特定主题。 Pastor-Satorras和Vespignani 的专著集中讨论了互联网的结构和功能,Caldarelli 专注于无标度网络的实 证、建模和功能特征,Barrat等人 则集中讨论了复杂网路上具有代表性的动力学行为,特别强调了传播动力学,史定华 详细介绍和比较分析 了各种求解网络度分布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网络中特定动力学的综述覆盖了同步动力学 、传播动力学 、交通动力学 、 演化博弈 等等方面,另外还有一些和网络科学有密切亲缘关系的方向,包括链路预测 、信息推荐 和社会动力学 等等。还有专门的综述讨论网络的时间结构 、空间结构 、社团结构 、模块结构 等等,以及具有普适意义的 网络测度指标 、统计物理方法论 、网络应用 等等。还有一些综述针对特定类型的网络,譬如航空网络 、电力网络 、社会网络 、生物网络 等等。 M. E. J. Newman, Network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S. N. Dorogovtsev, Lectures on Complex Network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M. E. J. Newman, A.-L. Barabási, D. J. Watts,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network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D. J. Watts,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WW Norton . Company, 2003. D. J. Watts, Small worlds: the dynamics of networks between order and randomn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A.-L. Barabási, Linked: How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and What It Means for, Penguin Group, 2002. 汪小帆, 李翔, 陈关荣,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何大韧, 刘宗华, 汪秉宏, 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郭雷, 许晓鸣, 复杂网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M. E. J. Newman, Models of the Small World, J. Stat. Phys. 101 (2000) 819-841. B. Hayes, Graph Theory in Practice: Part I, American Scientist 88 (2000) 9-13. B. Hayes, Graph Theory in Practice: Part II, American Scientist 88 (2000) 104-109. S. H. Strogatz, Exploring Complex Networks, Nature 410 (2001) 268-276. R. Albert, A.-L. Barabáási, Statisrical Mechanics of Complex Networks, Rev. Mod. Phys. 74 (2002) 47-97. S. N. Dorogovtsev, J. F. F. Mendes, Evolution of networks, Adv. Phys. 51 (2002) 1079-1187. M. E. J. Newma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SIAM Rev. 45 (2003) 167-256. X.-F. Wang, G.-R. Chen, Complex Networks: Small-world, Scale-free and Beyond, 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Magazine 3 (2003) 6-20. S. Boccaletti, V. Latora, Y. Moreno, M. Chavez, D.-U. Huang, Complex networks: Structure and dynamics, Phys. Rep. 424 (2006) 175-308. 吴金闪, 狄增如, 从统计物理学看复杂网络研究, 物理学进展 24 (2004) 18-46. 方锦清, 汪小帆, 郑志刚, 毕桥, 狄增如, 李翔, 一门崭新的交叉科学: 网络科学(上), 物理学进展 27 (2007) 239-343. 方锦清, 汪小帆, 郑志刚, 李翔, 狄增如, 毕桥, 一门崭新的交叉科学: 网络科学(下), 物理学进展 28 (2008) 361-448. 陈关荣, 复杂网络及其新近研究进展简介, 力学进展 38 (2008) 653-662. 朱涵, 王欣然, 朱建阳, 网络建筑学, 物理 32 (2003) 364-369. 周涛, 柏文洁, 汪秉宏, 刘之景, 严钢, 复杂网络研究概论, 物理 34 (2005) 31-36. R. Pastor-Satorras, A. Vespignani,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A statistical physics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G. Caldarelli, Scale-Free Networks: Complex webs in nature and tech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A. Barrat, M. Barthélemy, A. Vespignani, Dynamical processes on complex networ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史定华, 网络度分布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赵明, 汪秉宏, 蒋品群, 周涛, 复杂网络上动力系统同步的研究进展, 物理学进展 25 (2005) 273-295. 赵明, 周涛, 陈关荣, 汪秉宏, 复杂网络上动力系统同步的研究进展II –如何提高网络的同步能力, 物理学进展 28 (2008) 22-34. M. Zhao, T. Zhou, G.-R. Chen, B.-H. Wang, Enhancing the network synchronizability, Front. Phys. China 2 (2007) 460-468. A. Arenas, A. Díza-Guilera, J. Kurths, Y. Moreno, C. Zhou, Synchroniz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Phys. Rep. 469 (2008) 93-153. 周涛, 傅忠谦, 牛永伟, 王达, 曾燕, 汪秉宏, 周佩玲, 复杂网络上传播动力学研究综述, 自然科学进展 15 (2005) 513-518. T. Zhou, Z.-Q. Fu, B.-H. Wang, Epidemic dynamics on complex networks, Prog. Natl. Sci. 16 (2006) 452-457. S. Funk, M. Salathé, V. A. A. Jansen, Modelling the influence of human behaviour on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 review, J. R. Soc. Interface 7 (2010) 1247-1256. B. Tadi?, G. J. Rodgers, S. Thurner, Transport on Complex Networks: Flow, Jamming and Optimization, Int. J. Bifurca. . Chaos 17 (2007) 2363-2385. B.-H. Wang, T. Zhou, Traffic flow and efficient routing on scale-free networks: A survey, J. Korean Phys. Soc. 50 (2007) 134-141. S. Chen, W. Huang, C. Cattani, G. Altieri, Traffic Dynamics on Complex Networks: A Survey,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2) 732698. M. A. Nowak, 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 314 (2006) 1560-1563. G. Szabó, G. Fáth, Evolutionary games on graphs, Phys. Rep. 446 (2007) 97-216. M. Perc, A. Szolnoki, Coevolutionary games--A minireview, Biosystems 99 (2010) 109-125. 吴枝喜, 荣智海, 王文旭, 复杂网络上的博弈, 力学进展 38 (2008) 794-804. 吕琳媛, 复杂网络链路预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39 (2010) 651-661. L. Lü, T. Zhou, Link Predic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A Survey, Physica A 390 (2011) 1150-1170. 刘建国, 周涛, 汪秉宏,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 19 (2009) 1-15. 汪秉宏, 周涛, 刘建国, 推荐系统、信息挖掘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物理研究,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7(2-3) (2010) 46-49. L. Lü, M. Medo, C. H. Yeung, Y.-C. Zhang, Z.-K. Zhang, T. Zhou, Recommender Systems, Phys. Rep. (to be published). C. Castellano, S. Fortunato, V. Loreto, Statistical physics of social dynamics, Rev. Mod. Phys. 81 (2009) 591-646. P. Holme, J. Saram?ki, Temporal Networks, Phys. Rep. (to be published). 黎勇, 胡延庆, 张晶, 狄增如, 空间网络综述, 复杂网络与复杂性科学 7(2-3) (2010) 145-164. M. Barthélemy, Spatial Networks, Phys. Rep. 499 (2011) 1-101. S. Fortunato, Community detection in graphs, Phys. Rep. 486 (2010) 75-174. M. E. J. Newman, Communities, modules and large-scale structure in networks, Nature Physics 8 (2011) 25-31. 汪小帆, 刘亚冰,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算法综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38 (2009) 537-543. U. Alon, Network motifs: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Nat. Rev. Gene. 8 (2007) 450-461. L. da F. Costa, F. A. Rodrigues, G. Travieso, P. R. V. Boas,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A survey of measurements, Adv. Phys. 56 (2007) 167-242. S. N. Dorogovtsev, A. V. Goltsev, J. F. F. Mendes, Critical phenomena in complex networks, Rev. Mod. Phys. 80 (2008) 1275-1335. 何大韧, 刘宗华, 汪秉宏, 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些统计物理方法及其背景, 力学进展 38 (2008) 692-701. L. da F. Costa, O. N. Oliveira Jr, G. Travieso, F. A. Rodrigues, P. R. V. Boas, L. Antiqueira, M. P. Viana, L. E. C. Rocha, Analyzing and modeling real-world phenomena with complex networks: a survey of applications, Adv. Phys. 60 (2011) 329-412. 刘宏鲲, 周涛, 航空网络综述, 自然科学进展 18 (2008) 601-608. 柏文洁, 汪秉宏, 周涛, 从复杂网络的观点看大停电事故,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3) (2005) 29-37. S. P. Borgatti, A. J. Mehra, D. J. Brass, G. Labianca,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323 (2009) 892-895. 周涛, 汪秉宏, 韩筱璞, 尚明生,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在舆情和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系统工程学报 25 (2010) 742-754. A.-L. Barabási, Z. N. Oltvai, Network Biology: Understanding the Cell's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5 (2004) 101-113.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系统入门读物
shanlili 2012-5-29 15:20
中文 1. 刘建国,周涛,汪秉宏,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 , 自然科学进展 19 (2009) 1-15. 2. 项亮,陈义,王益,推荐系统实践,图灵出版社, 2012. 3.朱郁筱,吕琳媛,推荐系统评价指标综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3 网站: ResysChina: http://www.resyschina.com/ IBM developerworks: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web/1103_zhaoct_recommstudy1/index.html?ca=drs - 英文 1. Recommender systems Linyuan Lüa,b,c, Matúš Medob, Chi Ho Yeungb, Yi-Cheng Zhangb, Zi-Ke Zhanga,Tao Zhoua,Physics Reports 2012 D. Jannach, M. Zanker, A. Felfernig, G. Friedrich. Re com mender System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 2.F. Ricci, L. Rokach, B. Shapira, P. B. Kantor, Re com mender Systems Handbook: A Com plete Guide for Scientists and Practioners , Springer , 2011 .
1 次阅读|0 个评论
R语言基础 入门 基本框架ppt和联系材料
热度 1 maolingfeng 2011-11-16 05:44
R语言基础---by 毛岭 2-练习数据.rar 跟随PPT例子程序.r 峰.ppt R语言基础---by 毛岭峰.ppt R语言基础---by 毛岭峰.ppt 前几天做了个R语言的相关报告,附件中有相关的联系程序,觉得对初学者对R的理解和基本应用有所帮助,特将资料上传,其中具ppt有张金龙博士的贡献,特此感谢!希望对大家有用。
个人分类: R语言学习笔记|79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给还在懵懂中的你----一点入门技巧
热度 32 cwufp 2011-8-31 11:16
一个学完基础课的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可对于从事专门研究来说,还是捉襟见肘。看文献,英语单词认不全;即便一个英文句子没有一个不认识字,可是连起来读一遍还是不知道啥意思,因为里面包含的信息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背景。前两天写的那篇博文后面就有新生提出的几个问题,反映出来的就是还在懵懂中,入不了门。越是不懂,就越无心恋战,看着文献脑袋都发麻,很容易疲惫;而一出现疲惫,就容易走神,也就越看不懂。如此恶性循环,即便再有心想学好,很努力想克服困难,也还是难上加难。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一点鼓励或者表扬可以解决的,更不是导师威严和耐心的督促可以解脱的,需要一点方法: 1、 向师兄师姐的论文学习。看看研究方向和题目,有没有师兄或者师姐做过。如果有,上帝佑你了。你可以先看看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先看懂用什么,做了什么;然后看做出了什么;再看前言,也就是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我相信很快能搞懂眼前面临的对研究内容理解的问题。然后认真看英文部分,主要是用已经通过中文懂得的知识,学会里面涉及的专业英语。他们写得好不好没有关系,关键是那几个专有名词的含义和里面一些术语的特定含义。如果没有师兄师姐也不要紧,到图书馆找几篇相关的毕业论文按照此方法看看,背景知识需要量不是很多的方向,两三天就可以拿下这一关。 2、 请教。有些方向却是需要的背景知识太多,一天两天很难通过看就拿下,此时应该谦虚的找相关的老师去问,实在不行就请老师介绍一下。如果有幸,老师给你讲一个小时,往往能够超过自己阅读几天,这就是学问中的问的威力。也可以利用吃饭或者休息时间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不要觉得丢人。一个刚入门的学生,问什么都不丢人。但是,英语单词和专业术语表述等问题还是需要自己取解决。 3、 在一定的重复中入门。一般而言,感性认识的提高对理性理解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您是一个慢热型选手,这招应该很好。譬如,化学的学生,可以在经老师同意后开展一个合成或者测定实验,通过实际的操作,学习和领会所需要开展的工作;也可以协助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同学做一点实验,提高自己对工作的注意力和兴趣,尽快走出懵懂的状态。 4、 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和节奏。这是俺能想到的最后一招。如果你总觉得自己找不到状态,对科研和学习提不起兴趣,整天在电脑前反复做白日梦,那就果断的离开,拿起书本坐到试验台前看,让自己离开电脑或者网页两三天再说。休息时锻炼一下,回来后接着看书,做实验。对有些人是管用的。 脱出了懵懂的状态,就该很快的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逐步提高自己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在不断的思考、文献阅读、实验的反复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思考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寻找出突破点和工作的切入点,以便能够尽快的能够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该怎么做和做成什么样。 天才的学生不需要看这个,但是大多数学生不是天才,即便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也需要尽快入门完成必要的科研任务,交出那几篇躲不过的 SCI 文章,因此写下以上建议,供年轻的朋友参考。
11327 次阅读|92 个评论
欧洲文化入门与美国文学简史
outcrop 2011-1-28 00:48
《欧洲文化入门》(外研社)与《美国文学简史》(南开)是两本教材,英语专业入门级的;适合初步了解欧美文化。 《圣经》(NIV),则应该是欧美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 读读这些,回头看看中国文化的话,可能会感觉到欧美文化的肤浅、粗糙与缺乏内涵;也许是我个人的偏见。 科技上追赶他们的时候,也许我们自己也该做点什么。 (本文仅好友可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准研究生的预备工作
huguangwei 2010-10-12 23:56
尽管参加免研面试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但觉得已经为读研做好心理和技术准备的并不多。综合各位面试专家提出的问题及我个人的考虑,认为准研究生(获得免研资格、免研成功或考研录取尚未入学的)们有必要在欣喜之余再作些功课。 心理准备: 1)理想化一点。尽管在读书这个问题上,抱有各种各样的心态,求学的、镀金的、开阔眼界的、拓展社交圈的、作为跳板的等等,不乏非常功利的想法,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从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开始研究生生活之前,还是应该为自己在学术生涯上的兴趣锚定一个好的起点。比如,多考虑考虑希望通过读研获得哪些能力上的提高,需要完善哪些知识体系,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准备如何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目标等。当有了这样一些思考之后,真正进入研究生阶段才能有强烈的方向感和使命感,才能有充足的干劲。 2)跳出熟悉的圈子。其实人都一样,如果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是很难发现新东西的,尤其思想、知识这些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到一个新环境,在生理学上,人类在环境刺激下往往会激发某种潜能,这或许对擦亮自己的眼睛有益;在社会学上,接触到的陌生面孔、异样的观点、新鲜的视角,往往会激荡思维,产生新的认识。跳出自己熟悉的圈子,对创新有益,符合读研的选择。 3)开放的心态。我认为读研阶段仍然属于尝试、比较、选择、放弃的非定型成长阶段,不管学术上、技能上、心理上都还没有成型,多些尝试、内在审视可能会较快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兴趣所在,围绕这个兴趣培养出来的能力更有利于一生的发展。所以,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不要把时间花在玩游戏、补大觉上,多些尝试、参加一些实习,都会对更好地读研有益。 技术准备: 1)文献检索技术,快速地找到高质量的文献,对研究工作而言无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读研之前有必要系统学习一下文献检索的技术,比如学科方向上有哪些数据库(以管理学科为例,像EBSCO、Elsvier、Wiley等都是常用的数据库),不同数据库收录文献的特点,有哪些常用的功能(像WoK的文献分析工能),常用的检索词有哪些等。 2)文献管理技术,如何对文献进行管理,如何使用占有的文献资料等,像EndNote的使用方法等(前面曾为学生写过一个使用方法)。 3)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近几年人文社科的研究中实证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这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比如SPSS、Lisrel、AMOS等的使用方法。在研究生面试中,掌握这些工具的明显在得分上会占一定的优势。 4)计算机技术。不要求专业,能解决常见的硬软件问题是很有优势的。 5)编程技术。会用一下学过的编程工具,能做一些小产品,无疑更容易胜出。表明你不光会死读书,而且还会用。 6)有点理论基础。学科方向上的经典理论、常用理论、前沿理论都是很重要的武器。 7)参与科研项目。优秀的学生总能找到一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好好把握,不但能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检验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不一定全面,一点心得。
个人分类: 研海拾贝|3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11)
sangjuyin 2010-7-23 07:59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还有就是从其它医学进入中医之门,有些人很反感西医学中医,其实我只能说这是修养的问题,只有心胸狭窄的人会这么看问题。很多西学中的疗效非常好,而且你可以看一看,民间中医网里面有很多高手老师,都是西学中。为什么他西学中的疗效,反而比纯中医的疗效好?这个里面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的思维,很多人在标榜自己是纯中医,其实标榜我们是纯中医的时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很有可能他不是真正的纯中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医她本身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含蓄兼容。你在这种时代的教育之下,你想做一个纯中医,你不会很完美地具备一个纯中医的思维。如果你硬要逼迫自己去产生这种思维,其实也许到最后,你是在欺骗自己。而很多先是西医再来学习中医的人,他对中医的了解反而更加深入,他反而更能在思维的观念上融会贯通,有更广阔的眼界和心胸。而且这样反过来学中医的人,更知道中医的可贵,更敢在临床上去实践它。我就认识几个这样的西医的主任,他们见证了我师父的疗效之后,那么全部都学中医,现在都是成了一级棒的中医,而比起来那些中医院的院长,用中医都要用得好。所以从这上面来讲,我觉得学一点其它医学,其实说其它医学,主要讲的就是西医,不见得对你来说是坏事。尤其是西医的一些基本功诊断,这个东西对你避免临床失误,是有相当大的帮助。比如说有的人说我摸脉怎么怎么厉害。真的吗?我就见过很多年很有名很有名的老中医,病人是个脑瘤,然后他摸病人的脉,病人说我头晕,然后按纯中医的思维,我不管他是什么脑瘤不脑瘤,比如说我辨证他是一个痰湿,然后我们就按痰湿治,当天晚上脑血管瘤破裂,那种海绵的脑血管瘤破裂,病人死了。你说这种事情,那这个老中医,所谓的纯中医,他有没有对病人的生命负责任。当时我们在讨论这个案例的时候,是很多年前讨论的了,很多所谓要强调纯中医的人就说:那他去了西医院,难道他就可以活吗?其实就证明这个人对西医的无知。如果他去了之后,拍了 CT ,及时截断,不就是可以活!所以我觉得一些西医的基本功,从这条途径来学中医,然后到达中医入了门之后,他会更加热爱中医,而且会更加客观,效果也会更加好,临床失误也会更加低。这是其中一个途径。而且你把西医的很多东西弄懂,然后再用中医的观点往回看,你发现很多东西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是可以相通的,不是像很多人强调的那样不可以相通。那病人大失血了,我给他输点血、补点液,然后再一边吃点汤药,有什么不可以的。所以真的,狭隘和偏执,为了去捍卫所谓的我见,连基本事实都不顾,也不适合学中医,也不适合学西医。这种人不适合把他放在拯救生命的行业当中。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4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10)
sangjuyin 2010-7-23 07:22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那么下面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属于综合途径,综合途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什么途径都不管,我就是喜欢中医啊,我就是要学中医,然后我随便走到哪个讲坛,那个老师讲了课之后,我就从他那个课里面拼命地钻;我就是随便去书店里,看哪本书好,我就买回来拼命地学。 这就是综合途径,碰上什么就学什么,逮着什么学什么,跟什么有缘分就学什么。 这种同样是一种入门的途径。如果说一个人可以从中医的某个角钻研下去,达到入门,这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某些人听到三七生的讲课,觉得非常好,然后从三七生的讲课开始,然后走进了中医之门;有的人觉得刘力红非常好,看了《思考中医》之后走进去了中医之门;像有的人喜欢黄元御,看了黄元御的书之后,走上了中医之路。就是说,逮着你手边的随便一个什么缘分,而且这个缘分是让你心里面觉得很心动、很喜欢,从这个缘分开始,往下深钻,尽管是一门深入,然后你也进入了中医之门。很多从网络上爱好者变成中医,走的就是这么一条道路。什么东西都需要一个缘起,然后你从那个缘起深入下去,从一门深入,那么就真正地进入了中医之门。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那这个缘分抓住了之后,你就要喜欢他,很多人就无所谓喜欢什么,什么都不喜欢,又什么都可以喜欢,如果是这种人,他走这种途径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因为他没有对某个东西或某本书狂热地喜欢,他就不会去钻,他就会平平淡淡,就不合适走这条道路。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47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9)
sangjuyin 2010-7-23 07:02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讲完师承这个人人都赞赏的途径之后,要讲一个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大家都不是很愿意去做,但其实又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过去有很多人通过这个途径,他不自觉地用这个途径,然后走上了中医的门路。这个门径其实跟内视有一点像,但是那个内视它是对一个功夫的要求,而这个门径是对一个人修养的要求。这个门径其实就是修养、修身、 修心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人雅士,文化深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修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中医感兴趣。那么他有这么高的文化功底,有这么深的修养,他学习中医就当然很容易,所以这也是一条门道路。当然这条道路,他不一定要单独走,他可以配合其它道路一起使用。比如说过去的苏轼啊,是很有名的。他们其实不是没有成就,他们是很有成就的。他是通过这个文化的修养,还有心灵的修养,达到了这种程度。过去很多老中医,尤其是那些疗效好、道德高的老中医,都是很有文化的,就是说那种修养啊、气质啊都在那里。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学中医的人,声音比谁都大,然后说要害别人,要诽谤别人,斗争别人,比谁都厉害。这就是两种境界,两个概念。这个当然对于要立竿见影的人,确实就不很适合。但是好的中医,他是可以从气质上反映出来的。就是说这个心性的修养,对中医来说是很重要的。 一般好的中医,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真诚坦白、性如烈火,就是一种火型象的人;要么就是木性的人,木型的人就是温文尔雅、含蓄内敛,但是隐隐约约有道气。 那么一般好的中医,就是这两个极端,不是火型之人,就是木型之人,这是从气质修养上来讲。这是说修养,这是一条途径。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5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8)
sangjuyin 2010-7-22 22:14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接下来说的这条途径是一直以来被很多人很认可的途径,中医通过 师承学中医 是非常好的,是中医入门的很好的途径安全、可靠、高效。条件首先是你本人具有辨别能力,中医老师和上师可不一样,上师你蛮信他,不会有任何坏处,可是中医老师你要是蛮信了他,如果他是一个骗子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因为他一个是骗钱,再一个他要骗别的东西。那么所以在这点上,最好是能具备一些辨别力,这个辨别力不是说你一定要对中医有辨别力,你需要有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辨别力,一个好的老师他首先要是一个正常的有道德的人,如果他是一个连正常的有道德的人都做不够的话,他有什么资格去做老师,所以这点要先有个辨别力。如果你观察了一个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那你就走师承的路 安全高效可靠。这条路子是历年历代走出了多少杰出的中医。再有一个的话,你要有这个缘分,很多人说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主要是靠运气,不是靠运气,如果你想建立一个缘分的话,如果你真诚的是这么想,在日常生活中你真诚地去实践,你就会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很多人抱怨说,这个世上好的老师怎么这么少。好的老师一点都不少,虽然说他们的整体数量在减少,但是好的老师一点都不少,如果你还没找到,说明你就是没有做够,那么这是肯定的。如果他是很努力地去做,很多机缘就会出现在他面前。只要你把老师辨别好了,老师收了你,剩下的就是你学就是。如果拜师,没有带着功利的心,这样就很好;如果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带着功利的心,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为道、为术,不为功利,这样才能产生一辈子美好永远有良好关系的师生之情。现在有很多老师愿意去传播,如果这个老师传播有高额收费的话,其实这样对老师非常不好,因为功利到了最后,就是他最后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弟子。而弟子因为老师开始收了他的钱,他内心深处不会把一个收他钱的老师当做真正的师父。弟子服侍师父给师父送东西是应该的,师父收取高额费用如果只是为了考察弟子是可以的,但如果把收取高额费用作为贩卖道术的手段,那么他永远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弟子,不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师生感情,这是绝对的,所以在这点上来讲的话,最好是能接近一些不收钱的老师,往往不收钱的老师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付费的老师也可以,但你交了钱去学,你对那个老师感激是感激,但内心深处你不会把他当真正的师父的。道门的师父收了徒弟,弟子跟学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他收的弟子,他就会一直负责到底,有的甚至在老师家吃、喝,老师甚至还,事实就是这样。像我很多师父收了我做弟子,除了我送给他的礼物之外,那个是属于诚心想送的,不为什么目的,老师几乎把所有的费用都包了。如果一个老师向你问很多钱,而又不是为了考察你,那他就是品行有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他可以收费,你也可以去学,但收费要合理,不过最好是能找到不功利的老师。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5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7)
热度 1 sangjuyin 2010-7-22 22:12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那么再下来说下面这条途径,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讲,有一部分人也是走的这条道路。那么这条道路走的是什么呢?就是购买或者说 搜罗大量的经验方,经方、验方、膏丹丸散,搜罗来了之后,然后一有机会就用,用着用着,就成医生了 。可能很多人看不起这条路,认为这条路不是中医走的道理,事实上很多民间中医就是这样学的中医。为什么这条道路一样可行?是因为他搜罗了大量的经验方,尤其是那些确实可靠的,包括单方、验方、民间流行的一些土方法。当他用了一次起作用以后,他就产生了 信心 ,这个信心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他就由这个信心为他打开了中医之门。很多人步入中医之门,靠的就是这个,民间有非常多的人。我们现在很多号称中医爱好者,在各个老师的讲坛讲座中间徘徊,看了很多很多的理论书籍,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但是为什么他一直还没有步入中医之门,因为他从来没有过一次由自己亲手实践的真正见效的经历。如果你有第一次大胆的尝试,自己亲手实践见效后的经历,然后继续激发起这个信心,然后多次的重复的证实这个信心,你由此就进入了中医之门。然后当你有了这个信心的时候,那你就会慢慢地走上中医之路。这些东西其实是诱因,一个给你信心的诱因,一个让你亲手实践一次中医的机会。很多中医爱好者,你永远是爱好者的原因,就是你不敢用,偶尔战战兢兢地用一次的时候不是传说中那么见效,所以才永远在爱好者这个行列中徘徊,而进入不了真正的中医之门。所以这样来讲的话,民间那些确实可靠的、流传很广的单方、验方、土方法,你如果能搜罗来了,自己去尝试了,在一次一次的成功当中,证明了这个东西的疗效,你就会有这个信心,然后这个信心就会带你走进中医之门。所以这个也是一条途径。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4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6)
sangjuyin 2010-7-22 22:04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再下来这条途径,我认为能做到的人要少一点,就是从 内证 入手学习中医,那么如果他达到了内证的高峰,他何必专门学中医,不要说中医通了,其他也通了。那今天就是说从内证入手学习中医,可不可能呢?可行。但是你一定得是那种有毅力、有根基、然后不断追寻道门功法的人。我们今天可能很多人认为说,这样的人世界上很少,甚至已经绝迹了。你错了,这样的人还很多,很多人愿意为了去追寻这个无上大道,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他获得了内证能力的同时,因为他可以内视,像中医的经络、整个气血的流布运动,他就会很清楚,从这个方向来学中医的话,他当然比任何从其他方面学中医的人都会高。但是我觉得这个,除非你是很有毅力的人、勤奋、而且不断的追寻无上的大道,那么这样的人就很适合这个方法来学中医。现在市面上出来的很多人都是假货,都是水货,因为事实上外行都是看热闹的,比如说出点什么书,某个人出来说我能内证,都是胡说,如果你能内证的话,你写出来的书就不会是那个样子,因为一个能够内证的人,他是符合一切古贤的验证的。而现在很多说自己能够怎么怎么样的人,他不能够符合古贤的印证。就证明他完全没有实践过,他是从书上抄的,他根本不能内证。那么这个内证到底难不难,如果你练了道门功法,克期求证的话就不难,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师父,又很勤奋练习道门功法克期求证的话,那么一般来讲,几年以内你就能做到,这是一条途径提供给大家。那你可不可几条途径结合一起用,你觉得你既符合这条途径,也符合那条途径,当然可以,没问题。甚至你如果觉得你适合所有的途径,如果你有这个缘分的话,可以一起走。那么像内证这条道路,很多人在吹嘘,我个人认为是非其人不能用,就是你自己心里明白你不是那个人,你就不要用这条途径。否则的话,你就是自欺欺人!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5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5)
sangjuyin 2010-7-22 17:24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下面的途径,我个人觉得这条路径特别适合在中医院校学习过,自己又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没有入门,又想回炉再造的,这条途径,也不是说每个在中医院校学习过的人都适合这个方法,这条途径就是 狂背《医宗金鉴》 ,就是狂背《医宗金鉴》的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医院校学习过但没有入门的人。为什么他在中医院校没有入门,而背《医宗金鉴》可以入门,因为他在中医院校如果学了五年,假如他是本科的话,却没有入门,就证明他当时就没有尽心,如果他有尽心的话,他即使不从中医院校里面学入门,他也可以道听途说啊,打听到那些名老啊,或者说是那些民间的高人,他是可以打听到的,可以获得入门。如果他在整个中医院校里面都没有获得入门,就可以看出来他学习中医的意念不是那么强,那么这种人,他根深蒂固的骨子里面的是 懒惰 。所以他要回炉再造的话,狂背某一个经典,比如说《医宗金鉴》,或者说背《伤寒》、《金匮》,然后背了之后拿去用,那《医宗金鉴》里包括了有《伤寒》了,拿去背,把他那个懒惰病治好了之后,他学习就可以入门了。如果他的懒惰病一朝不好,那么他学习就永远不会入门。很多中医院校里面的学生抱怨说自己学中医不入门,那谁规定你只能在中医院校里面学呢?我见过很多很多中医院校非常非常优秀的人,为什么,人家不是在学校里面学的,当一个人想去学东西的时候,尤其你又是在一个挂了名的中医院校里,你四处去打听,到处去交友、跟师,然后买书看,其实五年的时间已经够塑造一个比入门还多一点的人。但是你五年还没有塑造出来,只能证明你懒惰,而且你这个学中医的心不是那么热切,不是那么热忱。所以对付你那个懒惰,要下很大的功夫,把你的懒惰驱逐出去。治疗懒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背诵,反复的背诵,狂背。当你狂背到把它融合到你骨髓里面的时候,你一上门诊,一看病就想起来,就的中医就入门了,而你的懒惰也消失了。所以这是个好办法,那这是一条途径。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5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4)
sangjuyin 2010-7-22 16:58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第四条途径,应该说民间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学成的,就是从 中药入手 学中医。很多人,包括一些名老中医和民间的一些高手,当年不过是药铺里打杂的一个学徒工,那他把药性搞得很熟,把药味背得很熟的,就开始有药无方的给人看病,最后发展到有药有方。这个是很多很多民间学中医的人的途径,就是从中药入手学,这样一样可以学出可以看好病的医生。那么这种途径,因为今天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药铺呆,而且过去的话,你还可以采药啊,对四气五味体会得更清楚一些,现在很多医生他自己从来没有看过他自己开的药是什么样子。所以目前从这条道路入手学的话,那就是你要有这个可能性到药店里面去打杂,其次你的记性要很强,如果你记性不是很强,起码你要愿意狂背,狂背的时候再加上一点胆子,有药无方的用的时候是很需要一点胆子的,那么这种情况是有的,而且以前很多人都是药铺的学徒工,都是走的这条道路。其实这条道路也是有人走,这是第四条道路, 这条路就是要舍得背 ,就是说你首先可以不掌握一些理论,你狂背了之后,慢慢地再进入到理论的学习当中。很多人日诊量七八十、一两百人就是只会背药,背完药背方,有的人连方都不会背,就是把药记熟悉了,就能达到这个程度,那这条路也是有很多人走的,过去尤其走的人很多。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3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3)
sangjuyin 2010-7-22 16:30
本文由 阅素灵师兄 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第三条经典途径,其实在道门中很多人走的就是这条经典途径,当然在主流中医当中不太听说,这就是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 当你入门的时候,师父会要你背一些东西,这就是最基本的脏腑的标本的症状,它的虚实寒热的表象,然后对上该要用什么什么药,然后当你把这个基础背牢了以后, OK 了。你具备了这个基础,你就完全可以开方子了,就那么简单。所以这条道路在道门里面是大方脉传授的主流途径。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说是在骗人,说别人都要学这么久,你们才会看病,然后凭什么道门里面有些人一个星期学了之后出来就可以看病,甚至有的人学三天就可以看病,说这是吹牛。这不是吹牛,当你把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背了之后,这个就跟对方证一样的道理,而且是一模一样的途径。当你把这个框框背住了,你就把东西往那个框框里面放就可以了。就好像板上钉钉子,你把钉子拿来了,把它订靶上就 OK 了。这就是道门特色的方证相对,所以它学起来是速成版。哪怕你是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医的人,你只要具备一定的记忆力和一定的可以实践的条件,你学了就马上可以用,绝不是夸张。这条道路实现,你首先得具备一本书,那就是《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它本身就是一本书,你应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是一本很多人不注意不起眼的书,那是张元素写的,把这本书买来,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老师指点你一下,再把它背了,就 OK 了。那么这条途径很适合道门里很多人,还有学方证相对条件一样的人,就是呆一点、资质差一点,然后悟性不是那么高,但是人比较实在,很愿意死记硬背的人,就应该学这本书。那这是道门里很多速成学医的主流,因为很多人说道门里有些方子,主流中医看不懂,他看了就觉得既没有方,也没有药,好像就是一堆东西凑在那里。其实人家是有人家的理论根据的,只是他不知道而已。那么这是道门速成学医的主流途径,这是第三条途径。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4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2)
sangjuyin 2010-7-22 15:19
本文由阅素灵师兄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第二条道路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走的道路,就是从《伤寒》入手。很坦白的讲,从《伤寒》入手这条道路,适合今天的很多心态的人,比如说浮躁、急功近利、学了之后就想用,那他肯定会走方证相对这条路,表面上方证相对就是学了之后就能用,非常符合现代人急功近利的心理。那么伤寒里面两个大的学派,一个伤寒气化学派,所有的古代医家大都归于这一类里,现代以胡希恕先生、日本汤本求真为代表的搞方证相对的,南京的黄煌教授他们就是搞方证相对,如果你学了之后就想用,或者必须用,还有就是你自认不急功近利但急着用,还有就是自认悟性比较低的人,你可以走这条道路。方证相对从医学上讲,它不是至高的道路,但是却是有用的道路,如果你要当个神医或者要当个大医和你能够看好大部分病或者可以看好一部分病做个好医生,这样的期望是有区别的,人有资格可以用不同的期望,那么你就要看你学习的目的是咋样,这个符不符合你的目的,搞清你的目的,再去选择道路就好一些。说到伤寒方证相对的道路,这是目前最好学习的道路,是特别适合根基相当低的人,就是说上等根性的人学这个是很委屈,是浪费他的根性,但是下等根基、中等根基,特别喜欢有抓手、搞对应、喜欢往条条框框里放特别适合搞这个,因为这个对观察力和心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它对刻苦和能够背诵那些条文要求很高,方证相对的人说他们的方证相对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没错,它是有内在联系,但是它研究的联系很浅,没有研究到气化,所以说方证相对是目前号召力最大、走的人最多的道路。如果你想走最简单、最快捷、马上可以用的、又不是那么花费脑子的、对自身条件要求又不是那么高的道路,你就应该选择方证相对这条道路。但是选择这条道路,就意味着你永远到达不了中医的核心,如果你选了这条道路,你就永远不知道中医的至高点是怎么回事。而且如果你选择了这条道路,中间不变,一直走到黑的话,那你就永远达不到一个不能说神医,就大医吧,你永远达不到一个大医的水平,这是肯定的,因为日本人到目前为止,他们出了很多杰出的医家,搞这个汉方、考证,确实非常杰出,但是他们对中医真正最精粹的东西,他们完全没有掌握,那么这就是弊病所在。但是从这条路入手,你也可以选择从这条路入手,当你熟练了之后,再选择另外一个基础相对高一点的路径,这也是可以的。你可以选择从这个简单的、达不到最高层次的路入手。有基础之后,您再选择高一点的路径。 那么伤寒另一个大的学派气化学派,相对方证相对,对人的要求就高一些,他不仅要看到方证的对应,却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这条道路走下去,它的好处就是到了最后,你能够把自己的认识升华成一个真正中医的认识,最后你对的就不是方证了,而是真正的气机气化,但是这条路的要求学习的人要有推衍的能力,完全没有悟性,或者推衍能力比较差的人,他学到那个理论,但是真正要他在临床上推衍的话,他推衍不开。如果你发现你学了伤寒气化理论之后,你在临床上推衍不开,但是你又要用,那么我建议你还是退回来,去学方证。你把方证相对搞清楚了,然后把方证相对运用熟练了,一样可以做个好医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推衍伤寒的气化。有些理论看起来很美,但是不是人人能够在实践中把它推衍开来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方证学到高峰时期,他必然会转化成气化,因为这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层面,如果你对自己的感觉差一点,你可以从方证入手。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4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1)
sangjuyin 2010-7-22 11:20
本文由阅素灵师兄主讲,本博整理。 阅素灵师兄于 2010 年 7 月 19 晚八点,在 UC 聊天室正法讲修乐园,开始交流传统中医学理论, 以后开课时间,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晚八点。 主要内容是指导每个人自学中医的路径,然后讲各个路径的基础课程 , 因人施教。课后可以自由发问,互动交流。 UC 聊天室的房间路径是: VIP- 五花八门 - 民族宗教 - 电信 - 正法讲修乐园。也可以直接搜索房间进入。房间已经取消密码,直接点击即可进入。 第一种路径是 特别聪明,基础特别好,而且是心性比较沉静的人做得到的 ,那就是从《内经》入手,或者从道家的一些经典,像《道德经》啊入手,或者从佛家的一些经典入手,那从这条路,用佛家的话是具有善善根的人可以走的路,凡是从《内经》入手的人,或是别的经典入手的,这样的人必须是善善根性,首先是必须聪明、悟性好,再有就是心特别能够沉静下的人,这样的人完全可以从经典入手,因为他悟性高、心能够沉静下来,他对经典中的很多东西,他能够自悟,只要老师一点拨,他就通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刘力红的师傅八卦神医李阳波就是从内经入手学的中医,疗效非凡。 检验你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的标志就是:你随便拿一本经典,你感兴趣的,你看得进去的,如果你通读一遍,你认为没有问题,文字上的问题很少,读得非常流畅,并且读到某一句话的时候,你都能有非常大的感触,能够进一步的深入,而且这种深入是自然而然的,那么这是一个条件。 再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能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静坐时间能达到 4 个小时以上,不管你用什么姿势,你静坐时间能够达到 4 个小时以上。当这 2 个条件具备的时候,你就可以走善善根性的道理。 现在这条道路,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急功近利的,而且其实人们表面上很狂躁,其实内心深处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真正能够走这条道路的人是很少的,因为还存在一个大家古文功底未必能做到这么扎实,所以真能够走这条路的是相当的少。
个人分类: 中医入门|3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象学的最基本入门书目或文章 吴国林
ssglwu 2010-5-29 09:31
对于自学现象学的读者来说,我这里没有推荐严格的原著,而是第二手的东西,先读基本,获得一个大概,然而再读原著。 1、洪汉鼎:《现象学十四讲》,人民出版社,2008年。 2、 索科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4、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 5、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通释》(修订版),三联书店,2007年。 这5本书是最基本的入门现象学的书。第1、2两本是了解入门概念的书。第3本是对概念的正本清源,这本书非常重要。第4本是将现象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本书,可以了解如何做现象学的比较研究。第5本书是整合前四本书,提供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概念的初步解释。 要学习现象学,最好能听一位老师大致讲一讲,有大致的概况,才能较好入门。现象学的学者也有很多。但是,要入门现象学,最好是读原文。这是许多学者所推荐的。然而,实际上,由于许多人是半路出家,想自学,以获得现象学的核心是什么。一般来讲,没有三年读现象学的书籍,很难对现象学有一个很好的理解。现象学创始人就是胡塞尔,第二号人物是海德格尔。必须对这两个人的作品有较好的理解,才能说算是理解现象学的基本。要真正理解现象学,就必须理解胡塞尔的现象学,且胡塞尔本人又是学习数学的,其语言更加严格。 现象学不是一个固定的学科,而是如自然科学一样,在一个原则下,每个学者都可以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现象学也是如此,它是在 回到实事本身 (见本博量子现象学之三)这一现象学精神之下具有进行现象学的工作,而具体的操作方法或思维方法有差别,于是才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学。比如教育现象学、宗教现象学等。现象学既是一种精神,又是方法论,它具有很大的拓展力。现象学之所以是现象学,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每个人按此操作,都会得到合理或正确的结论。现象学方法或精神就如自然科学的数学与实验方法。这也就是现象学为什么能在全世界红起来的根本原因。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811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noteexpress教程入门手册
linhai7960 2010-5-21 08:12
还是比较有用的,这个软件比较好用 noteexpress 教程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总结之五:探索之心体验
mikletonsen 2010-5-18 06:24
从决定研究方向到成熟想法之间的距离非常模糊,可长可短,关键是阅读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研究者认为要阅读200-300篇文献才能算是入门,有的则认为10几篇高质量的文献就够了。就我自己而言,没有阅读多少文献,实现了该方向的第一篇文章与国内的两篇文章,然后围绕这个点看了20篇左右的文献。 这可能和研究方向的研究状况有关。我选择的这个点研究工作比较少,没有多少文献资料可以看。由于看的资料偏少,给我的后期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从我现在的角度来说,多看论文、做笔记、做详细的资料收集,非常必要! 祝贺下,我同学论文盲审结果都返回了,全是优秀!我的返回一个,也是优秀,期待另外两个结果!
个人分类: 网文荟萃|3006 次阅读|1 个评论
R语言入门幻灯片
热度 3 zjlcas 2010-3-24 20:38
R语言入门 R语言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计和绘图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需要输入命令,让很多读者望而生畏,其实R语言本身并没有看起来复杂,只要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你会发现,用R实现十分简洁而清晰。 R的所有分析过程,可以保存在一个称为脚本的文件中,该文件的扩展名为.r。因此,R中的所有分析过程,都是可以重复的,你无须为一个类似的操作不停的点击鼠标,用几行代码,就能实现大部分你想要实现的分析。 以下是本人于2009年12月准备的一个幻灯片,这个报告原来是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葛学军老师研究组做过的,共106张。之后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主要内容包括 1 R语言的由来 2 R下载和安装 3 R程序包的安装和使用 4 R帮助查询 5 函数与对象 6 条件筛选 7 编写脚本 8 R绘图基础 9 编写函数 用实例介绍了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散点图,箱线图的绘制方法。 附全部练习数据,有兴趣的读者可自己动手跟着练习做几遍,相信很快就会对R有一定的了解。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下载 R语言入门幻灯片 .pdf 下载 练习数据 .rar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5871 次阅读|6 个评论
说说半截拳
BaoHaifei 2010-1-29 09:18
说说半截拳 鲍海飞 2010-1-29 有些拳书上讲,练拳不要炼成半截拳,而且明确说明是上、下半身。就是说,有的人炼功夫,上半身会打拳,而下半身没有用上。此言非常好理解,但是不好体悟。其实,这个半截拳里面,不仅仅是说上、下个半身。其实还有左、右半身和前、后半身,也是个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好多时候,在形体锻炼的时候,打上就忘了旋下,打前就忘了顾后,打左就忘记了顾右。实际上,这就是意念过重了,意念只在前面了。 有老拳师讲,左、右两只手实为一只手。这里透出一个重要事实是,左右、上下和前后身体本来就是一体,在不知觉中,是浑然一体的,是完整的。整在表面上好理解,实际做起来却是有一定难度。当我们转头的时候,或者转腰的时候,不小心,就会扭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明显的没有完整一气的结果。 半截拳实际上就是,在形体上就叫不顺;在劲上就叫断;在气上就叫上气不接下气。 因此,当打出一拳的时候,劲由脚下上升,腹腰旋转,从手臂中发出。就是老拳师讲的,向大炮一样将炮弹发送出去。如右手掌发劲,其实是左手和脚身体的劲发送出去,一个吐劲的过程。这就是太极拳论上讲的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而在锻炼的方法上就是如何轻轻松松的练了。 一点心得供喜欢活动的朋友参考。
个人分类: 拳道|44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推荐一个Matlab入门的网站
毛宁波 2010-1-24 02:14
很多Matlab入门的书和网站,我最近看到 Clarkson University Dept. of Mathematics 的Matlab Tutorial写的很切合初学者实际,推荐大家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网址: http://www.cyclismo.org/tutorial/matlab/ Matlab Tutorial Clarkson University Dept. of Mathematics PO Box 5815 Potsdam, NY 13699-5815 Matlab is a program that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to simplify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routines. It has since grown into something much bigger, and it is used to implement numerical algorithms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basic language used is very similar to standard linear algebra notation, but there are a few extensions that will likely cause you some problems at first. The goal of the tutorials here is to provide a simple 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matlab. The tutorials are broken up into some of the basic topics. The first includes a few examples of how Matlab makes it easy to create and manipulate vectors. The tutorials move from the simple examples and lead to more complicated examples. We have tutorials on the following subjects: Vectors A basic introduction on how to define and manipulate vectors in matlab. This is the most basic way that numbers are stored and accessed in matlab. Matrices An introduction on how to define and manipulate matrices. We demonstrate how to create matrices and how to access parts of a matrix. Vector operations Here we bring together elements of the first two tutorials. The real power of matlab is that the basic operations defined in linear algebra can be carried out with similar notation and a minimal number of programming steps. Loops We introduce the basic loop construct used in matlab. We show how to define a for loop and provide an example of a how it can be used to solve a problem. Plots A general overiew of the basic plotting commands is given. This is a very basic overview given to demonstrate some of the ways data can be plotted. Executable Files An introduction is given on how to define files that contain command that matlab can execute as if they had been typed in at the command prompt. Subroutines An introduction to subroutines is given. This is a more general way to provide an executable file in which generic arguments are passed back and forth through the command line. If statements The basic control structure in matlab is the if statement which allows for conditional execution of certain parts of a code. This is useful when you have to check conditions before deciding what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Data Files Matlab allows a number of ways to access data files for use in a session. The different ways to save all of the data, a particular matrix, and C style read write statements is examined. Also, the diary command is examined to demonstrate how a text copy of a session can be saved.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原理国家精品课程|4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太极操练起又何妨?
baohaifei 2009-12-24 09:55
从太极操练起又何妨? 鲍海飞 2009-12-24 以前,中国武术一直具有家族性、隐蔽性,轻易不外传,因此就更具有神秘的色彩。而当近几十年杨氏等太极拳在广大群众中传播开以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武术的一角;太极拳又具有很强的保健性、娱乐性以及易学习的特性,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学习和锻炼及提高,因此,受到人们群众的喜欢;同时太极拳的拳理同中国文化,如易经、中庸等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更增加了其玄妙性,故而其哲学性很高。 学习太极拳的目的第一是强身健体,第二是防身自卫。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体会和深入了解认识中国文化同我们自身如何相结合的问题。然而什么是一个正确的锻炼入门过程一直是争论的一个问题。当人们遵循一个正确的学习过程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和适当的锻炼,功夫也就会不断的提升。 目前,太极拳种类很多,从何入门径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像学习写字画画一样,学习太极拳就从太极操开始也无妨,尤其对没有接触过和体质弱的群体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师傅愿意教你,能够给你讲一些方法,通过锻炼你每天都会获得体会。从太极操开始学起至少有四个优点:第一,群众性基础好,因此,你可以向好多人学习;第二,可以先学会招式、名称,这样,先熟知和窥见太极拳面貌的一二;第三,由于锻炼方法的不同,先从操学起,因此不会轻易受伤等;第四,容易走入正确的锻炼途径和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买些书来看,网络上有很多资料可以供参考。一个问题是,你会发现书中有好多的概念、规矩和要求,这些概念、规矩和要求一开始你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要抛开它,你只要知道它就可以了,这些规矩是对一个成手而言的,而且是多少年、多少人总结的多项经验。因此,即使对一个成手而言,他也很难同时把逐项要求同时做到。随着你的理解和认识的加深,然后再琢磨每一招每一式。当有一天你明白什么是太极拳了,你心中的愉悦才开始焕发出来。因此,即使没有遇到什么名师或者明师,先学习一套拳架也是个很好的开端。你不要被各种名目的太极拳书所迷惑。不同姓氏的太极拳,哈哈有趣吧!是不同姓氏的太极拳,其实不同姓氏的太极拳具有不同的锻炼方法,如轻重缓急。比如,你看到好多人在公园里面锻炼的太极拳,大部分人练的是太极操。你心中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这是拳吗?同少林拳等拳相比,人们会发现太极拳的锻炼运动方式明显不同,少林拳具有明显的窜蹦跳跃、哼哈用力的特点,而太极拳则不同,其行功走架缓慢无力,似乎根本不能称呼为拳。有时候,这就会带来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尤其是现在的杨式太极拳 ,那样缓慢,只有到了一定的境地,你才体会到这种拳架的优点。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打拳本是正身法,什么动静虚实,正练奇用等等。在你懂得了之后,你会发现境由心造是多么重要。 当有一天,你学会如何打一遍太极操了,你又了解了一些太极拳的基本原理,而且你还有了一些体会,然后再慢慢转向太极拳的锻炼过程。比如,什么轻慢圆匀,松静虚无等,你自己就开始琢磨起来,于是你自己会不自觉地练习。一旦你参悟了其中的道理和乐趣,你将会发现太极拳是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啦。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慢慢地,你自己就会主动和太极拳融为一体。
个人分类: 随想|3876 次阅读|1 个评论
hysys入门-物性计算
wangshilei 2009-12-23 16:13
今日学了点hysys,算是入门,截图如下:
个人分类: Aspen 软件学习系列|6061 次阅读|1 个评论
T检验、F检验和统计学意义(P值或sig值)
edisonlou 2009-12-18 11:15
1.T检验和F检验的由来 一般而言,为了确定从样本(sample)统计结果推论至总体时所犯错的概率,我们会利用统计学家所开发的一些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检定。 通过把所得到的统计检定值,与统计学家建立了一些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多少%的机会下会得到目前的结果。倘若经比较后发现,出现这结果的机率很少,亦即是说,是在机会很少、很罕有的情况下才出现;那我们便可以有信心的说,这不是巧合,是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的(用统计学的话讲,就是能够拒绝虚无假设null hypothesis,Ho)。相反,若比较后发现,出现的机率很高,并不罕见;那我们便不能很有信心的直指这不是巧合,也许是巧合,也许不是,但我们没能确定。 F值和t值就是这些统计检定值,与它们相对应的概率分布,就是F分布和t分布。统计显著性(sig)就是出现目前样本这结果的机率。 2. 统计学意义(P值或sig值) 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专业上,p值为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递减指标,p值越大,我们越不能认为样本中变量的关联是总体中各变量关联的可靠指标。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如p=0.05提示样本中变量关联有5%的可能是由于偶然性造成的。即假设总体中任意变量间均无关联,我们重复类似实验,会发现约20个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我们所研究的变量关联将等于或强于我们的实验结果。(这并不是说如果变量间存在关联,我们可得到5%或95%次数的相同结果,当总体中的变量存在关联,重复研究和发现关联的可能性与设计的统计学效力有关。)在许多研究领域,0.05的p值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错误的边界水平。 3. T检验和F检验 至於具体要检定的内容,须看你是在做哪一个统计程序。 举一个例子,比如,你要检验两独立样本均数差异是否能推论至总体,而行的t检验。 两样本(如某班男生和女生)某变量(如身高)的均数并不相同,但这差别是否能推论至总体,代表总体的情况也是存在著差异呢? 会不会总体中男女生根本没有差别,只不过是你那麼巧抽到这2样本的数值不同? 为此,我们进行t检定,算出一个t检定值。 与统计学家建立的以「总体中没差别」作基础的随机变量t分布进行比较,看看在多少%的机会(亦即显著性sig值)下会得到目前的结果。 若显著性sig值很少,比如0.05(少於5%机率),亦即是说,「如果」总体「真的」没有差别,那麼就只有在机会很少(5%)、很罕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目前这样本的情况。虽然还是有5%机会出错(1-0.05=5%),但我们还是可以「比较有信心」的说:目前样本中这情况(男女生出现差异的情况)不是巧合,是具统计学意义的,「总体中男女生不存差异」的虚无假设应予拒绝,简言之,总体应该存在著差异。 每一种统计方法的检定的内容都不相同,同样是t-检定,可能是上述的检定总体中是否存在差异,也同能是检定总体中的单一值是否等於0或者等於某一个数值。 至於F-检定,方差分析(或译变异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它的原理大致也是上面说的,但它是透过检视变量的方差而进行的。它主要用于: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分离各有关因素并估计其对总变异的作用、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差齐性(Equality of Variances)检验等情况。 4.T检验和F检验的关系 t检验过程,是对两样本均数(mean)差别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惟t检验须知道两个总体的方差(Variances)是否相等;t检验值的计算会因方差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t检验须视乎方差齐性(Equality of Variances)结果。所以,SPSS在进行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的同时,也要做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 4.1 在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一栏中 F值为2.36, Sig.为.128,表示方差齐性检验「没有显著差异」,即两方差齐(Equal Variances),故下面t检验的结果表中要看第一排的数据,亦即方差齐的情况下的t检验的结果。 4.2. 在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中,第一排(Variances=Equal)的情况:t=8.892, df=84, 2-Tail Sig=.000, Mean Difference=22.99 既然Sig=.000,亦即,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4.3 到底看哪个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一栏中sig,还是看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中那个Sig. (2-tailed)啊? 答案是:两个都要看。 先看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如果方差齐性检验「没有显著差异」,即两方差齐(Equal Variances),故接著的t检验的结果表中要看第一排的数据,亦即方差齐的情况下的t检验的结果。 反之,如果方差齐性检验「有显著差异」,即两方差不齐(Unequal Variances),故接著的t检验的结果表中要看第二排的数据,亦即方差不齐的情况下的t检验的结果。 4.4 你做的是T检验,为什么会有F值呢? 就是因为要评估两个总体的方差(Variances)是否相等,要做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要检验方差,故所以就有F值。 另一种解释: t检验有单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两样本t检验。 单样本t检验:是用样本均数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和已知总体均数进行比较,来观察此组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性。 配对t检验:是采用配对设计方法观察以下几种情形,1,两个同质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2,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3,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 F检验又叫方差齐性检验。在两样本t检验中要用到F检验。 从两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要对这两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即方差齐性。若两总体方差相等,则直接用t检验,若不等,可采用t'检验或变量变换或秩和检验等方法。 其中要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就可以用F检验。 若是单组设计,必须给出一个标准值或总体均值,同时,提供一组定量的观测结果,应用t检验的前提条件就是该组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若是配对设计,每对数据的差值必须服从正态分布;若是成组设计,个体之间相互独立,两组资料均取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并满足方差齐性。之所以需要这些前提条件,是因为必须在这样的前提下所计算出的t统计量才服从t分布,而t检验正是以t分布作为其理论依据的检验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实用T检验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就是要符合方差齐次性,这点需要F检验来验证。
个人分类: 相关论文|12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贴]SCI论文从入门到精通(第一版)
kldxmq 2009-10-11 09:52
dajinbianyi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65696 一、先想先写最后做: 1. 做研究之前,必须想清楚:结果能不能发表?发表在哪里? 2. 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所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未搞清写什么、发哪里、自己研究与同类研究有何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 4. 继续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还不如不做! 5. 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看文献!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同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文献及思考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 6. 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来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二、如何科学选题:   1. 课题选择和国际接轨。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就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我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不久前在国内挑选了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准备参与国际合作,但到美国后发现近三分之二的课题已经不属前沿,在美国很少有人研究。在高校,一些教师治学严谨、基础扎实,但科研成果不突出,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有关领域学术动态,不能选得合适的课题。   2. 课题要有可发展性。课题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作用。中国科技大学范洪义另辟蹊径,发展了诺贝尔奖得主狄拉克(Dirac)奠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1998年有24篇论文被SCI收录;他对自己论文高产的解释是,研究具有开创性,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我院被SCI收录论文最多的杨新民老师从事凸性理论研究,该理论兴起于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高峰。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本身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同时该理论也可用来解决最优化方面的问题。反之,有人由于所接触的问题已处于该研究分支的末端,即使在该点上有所突破,也难持续发展。 3. 借助工具选题:①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这些工具各高校都有;②了解SCI收录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动态,ISI期刊信息可从http://www.isinet.com查获,也可从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册的来源出版物目录(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查找,还可从ISI引用期刊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了解期刊信息,该文献有印刷版、网络版(JCR on the Web)和光盘版 (JCR on CD-ROM);③利用ISI提供的选题工具帮助,例如,能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以保证用户科学研究同科学发展趋向一致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介绍有关最杰出人物研究状况、有关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的(ISI Highly Cited.com);④利用网上数据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及有关资料。只要有心参与国际学术竞争,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课题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三、如何获得好的idea 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idea的出台决定了科研水平和档次。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科研水平。因此,获得好的idea是至关重要的。 1. 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通过几天或半个月的苦思苦想得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idea,很可能是别人十几年前就做过的工作。但新手上路时重复一些经典实验以获得经验是很正常的。此外,科研要注重质量,千万不要为单纯地追求数量而令懂行的人嘲笑。如何获得 idea呢? A. 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不能急于求成。 B. 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C. 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 D. 善于抓住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往往会成为思维的闪光点; E. 细致地拟定方案,论证可行性。 2. 获得idea的两种途径:传统途径就是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非传统的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 idea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限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3. 获得良好idea的基础前提: A. 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 B. 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硕士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 C.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建议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看10-20篇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1)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可参考材料方法)?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2)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3)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4)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什么地方不完善?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一般来说,SCI-3分以下的文章只可能做了一部分机理,下面肯定有东西可做,关键是你自己要思考,去发现。 4. 长期作战持之以恒。做好上面所述要求肯定会有所谓idea,但过程艰辛,需长时间磨练,需要patience和passion。有天赋的人能考上海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北京中科院那几个所,北大、清华。耐心干5年,这些地方正为中国带来更多本土nature、science文章。 四、博士如何出牛文章? 1. 几点忠告:多看paper没有坏处;多找非老板的其他人,如其他教授,postdoc,前辈师兄等讨论,借鸡下蛋;可以动手的东西容易上手,比如软件等;找机会去开会,认认牛人,不发paper,做做volunteer,或者参加phd symposium之类。五主动参加seminar,自己讲几次看过的paper,最好自己组织一个topic拉几个师兄弟和postdoc参加,注意找几本教科书看看,打好基础。 2. 如何获得IDEA: A. 需对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全局性了解,按老板的话说是要有bird eye。 B. 要有bird eye,需比较全面地阅读本领域文章。读文章要其idea,总结成一句话,并用卡片记录好,分类整理。如果把别人文章的idea总结成一句话,就容易理解它的本质,也好作变化。 C. 读了很多文章后,可以写一个special study,将读过的本领域东西系统总结在一起,相当于你的综合理解,也就是bird eye看到的东西了。以后翻阅起来也相当方便。 D. 用心分析别人的idea,任何一个idea都有weakness;想办法解决它,那就成自己idea。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大牛的paper,无论他有多牛,他的文章总是在说一个方面,总有其他东西没有包括进去,把他的文章认真精读了,总会发现漏洞和不足或不全面之处,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了。记住: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没有考虑完全的东西。 E. 时不时阅读更广泛领域的东西,扩大bird eye范围,对领域外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copy收藏,这个叫walk around a little bit,很多领域外的东西可以借鉴、学科交叉从而产生new idea。 F. 经常跟牛人、博士后或高年级博士等有思想的人(最好不是相同专业,而是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讨论,也容易出idea。再有就是,关注其他专业的书籍、杂志等信息,从中获取交叉创新idea 第二部分 SCI论文写作 一、写作框架和各部分要求 Title: Be short, accurate, and unambiguous; Give your paper a distinct personality; Begin with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Introduction: What is known; What is unknown; Why we did this study? Methods: Participants, subjects; Measurements; Outcomes and explanatory variables;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Sample characteristics; Univariate analyses; Bivariate analyses; Multivariate analyses. Tables and figures: No more than six tables or figures; Use Table 1 for sample characteristics (no P values); Put most important findings in a figure. Discussion: State what you found; Outline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Discuss the relevance to current literature; Outline your implications with a clear So what? and Where now? References: All citations must be accurate; Include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most rigorous, and most recent literature; Quote only published journal articles or books; Never quote second hand; Cite only 20-35 references. Formatting: Include the title, author, page numbers, etc. in headers and footers; Start each section on a new page; Format titles and subtitles consistently; Comply with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二、英文写作的语言技巧 1. Introduction: A. 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在叙述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提出一种新方法或新方向。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little attention/little work/little data/little research)(or few studies/few investigations/few researchers/few attempts)(or no/none of these studies)has(have)been done on(focused on/attempted to/conducted/investigated/studied(with respect to))。如: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records) has (have) 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misleaded. thus, these previo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研究方法和方向与前人一样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调自己工作: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rare, less accurate),We need to(aim to, have to) provide more documents(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essential) 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反或相关的问题。比如:(1)时间问题;(2)研究手段问题;(3)研究区域问题;(4)不确定性;(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比较新,你可大量提及时间较老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However)表明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如果你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方向,你可提出当前流行的方法及其物质性质,然后(However)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方法研究甚少;如果研究涉及区域问题,就先总结相邻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However)强调这一区域的研究不足;虽然前人对某一问题研究很多,但目前有两种或更多种观点,这种uncertainties或 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可对比,你就可以自信地说根据假设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证实这种结果等等。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 (approach). B. 提出自己的观点:We aim to//This paper reports on//This paper provides results//This paper extends the method//This paper focus 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 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introduction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为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就必须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1) 时间尺度;(2) 研究区域等。如涉及较长的时序,你可明确提出本文只关心某一特定时间范围的问题,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 (younger)如有两种时间尺度 (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研究区域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一样,也需明确提出你只关心某一特定区域! D. 最后的圆场: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有什么帮助;或者说further studies on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 (or elsewhere)。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争论(arguments)。 2. Discussion: A. 怎样提出观点: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reviewer置疑。(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We confirm that(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We believe that(3)通常,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用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4) 在极其特别时才可用We put forward(discover, observe)for the first time来强调自己的创新(5) 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interrprete this to)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caused by) attributed to resulted from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It seems thatcan account for (interpret) thisOr It is posible that it stem from要注意这些结构要合理搭配。如果通篇是类型1)和5),那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如果全是2),肯定会遭到置疑。所以要仔细分析自己成果的创新性以及可信度。 B. 连接词与逻辑: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毛病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方法如下。 (1)注意句子上下连贯,不能让句子独立。常见的连接词有,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用好连接词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意思明确。比如,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文献,最早的文献可用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接下来可用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再接下来,可用Afterwards, CC如果还有,可用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AA put forward that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 (表明前面观点错误),如果只表明两种观点对立,用in contrast BB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AA suggest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表明递进关系可用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是否较好地应用了这些连接词。 (2) 注意段落布局的整体逻辑: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m have to be addressed. The first question involves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The third aspect deals with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也可以直接用First, Second, Third, Finally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 (3) 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小标题是把问题分为几个片段的好方法。通常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重要的数据或结果;补充说明部份放在最后一个片段。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分为多个档次;除了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C. 讨论部分包括什么内容?(1)主要数据及其特征的总结;(2)主要结论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3) 本文的不足。对第三点,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但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讨论时一定要说,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2)结论有些不足,The results do not imply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or be taken as evidence of)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ne this from this dataOur results are lack of但指出这些不足之后,一定要马上再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伏笔。Not with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However,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if we consider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用中文来说这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文章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 3. Others: A. 为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以括弧给出较详细解释。如文章用了很多Abbreviation可用两种方法解决:(1) 在文章最后加上个Appendix,把所有Abbreviation列表;(2)在不同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viation的含义,用来提醒读者。 B. 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对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叫做给别人的工作credits.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 negative的评价,比如Their 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三、撰写外刊论文的体会 有人归纳了外刊论文撰写的五个基本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只有满足这5点,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外刊文章。 1.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是外刊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就是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外刊论文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好的Introduction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家应该在 Introduction的撰写上下功夫。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A. 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须知看文章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B. 文献总结回顾。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极力避免;一旦审稿人指出这两个毛病,很可能意味着表明你做的不够深入或全面,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切记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而是从别人文献中发现的另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特差!此外,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C. 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高潮,因而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时,需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是中文文章易犯的毛病),外刊论文写作万万不可如此,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要注意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篇好文章;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算相当不错。 D. 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Introduction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至此,Introduction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琢磨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得恰当准确,这对 Introduction的修改完善至关重要。 2. Methods: Methods 部分描述论文实验过程,这一过程的写作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需注意的问题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内容。Methods部分可按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来组织行文。只要能在以下4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Methods不是主要问题。 A. 实验对象一般是人、动物或一些组织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要注意国外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操作,这需要认真阅读投稿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可能会不接受评审或发表。 B. 实验设备,要对仪器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作详细说明;实验设备之间的连接要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操作错误的感觉。设备使用时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要详细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Discussion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前要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 C. 实验材料,不同学科有不同要求。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点描述不清,可能会导致整个实验过程不成立。 D. 实验过程,就是清楚描述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一般要附以实验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很多,有文字式的,有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不同实验有不同做法。一般来说,可能后者多一些(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因为这样能使评审人对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示意图画得漂亮,还可以增加一些印象分。描述时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评审人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描述得来的。 3. Results: 有人把Results和Discussion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论文都是分开的。这两种做法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不适合单独拿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Discussion成为鸡肋时),合在一起是合适的;反之就应该分开写。 A. Results的要求是翔实准确。准确是结果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伪造和篡改。翔实是提供最全面的分析结果,把一切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都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隐瞒或遗漏某些重要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结果的真实性被怀疑文章就肯定被拒。 B. 结果提供一般是表和图。不同杂志对图表要求不完全一致,应根据杂志要求分别对待。表格能清晰展示论文获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比。图示能将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更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图表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结果展现更丰富。目前,大家越来越喜欢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但杂志却要尽量限制图的个数;因为会增加排版的困难,版面费和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建议大家在提供图时,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最多的信息,最多不超过8 个。图片太多显得罗索和累赘,主编不会欣赏;必要时可用表格替代一些图。图片格式要求每个杂志不同,用tif格式较多,不推荐用bmp(jpg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其实和tif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就行。黑白图片可免费,彩色图片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C. Results和Discussion分开写时,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涉及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陈述结果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重叠,显得累赘,从而对Discussion不利。结果的描述也要注意层次安排,要按照条理性要求分别描述,显得逻辑性较强。不要乱七八糟,降低论文的可读性。 D. Results中大多要提供统计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给出,有的要求对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0.03等形式给出,自由度的表达也有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虽然关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统一,不要乱七八糟各自为战。统计分析结果过多时,可用表格给出,具体可参照SPSS软件分析之后的结果。如果论文结果部分通篇都是统计分析的数据,会显得凌乱不堪,表格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4. Discussion: 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是最难写的两部分。Discussion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指是否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解释实验结果。要写好Discussion,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A. 选择要深入讨论的问题。Results中有的结果是重要的,有的则可一笔带过。选择合适的结果在Discussion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原则来判断:如果你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那这个结果就是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就应该一笔带过而无需深入讨论。Discussion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区别就是创新。 B. 对选中的问题按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说理要有根据、问题要讲清楚、讲透彻。选择的问题有时不只一个(多数情况是2个以上),因此要按一定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开头和末尾。放在中间能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高潮,前面是铺垫,后面是总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问题无论大小,是否重要,都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1)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2)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鉴别人分析方法等等)。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深入阐述清楚,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要做到这点的确很困难,因为评审人总会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只可能尽量做到这一点罢了)。 C. Discussion部分还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性!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千万不要出现按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形,那证明你的讨论思路是彻底的失败或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所以Discussion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为重要。由于中英文表达的不同,在投稿之前要尽量避免出现表达上的误解,如果论文因此被拒是很冤枉的。 5. Acknowledge References: Acknowledge 主要分为两个: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中国一般都是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大多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写基金时一般要标注清楚基金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算是该项基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须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是在没有资金资助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这一点非常必要。第二是对参与人员(没有列在作者中的研究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如果通过一审和最终接受发表,还要添上对editor和anonymous reviewers的感谢,这是基本礼貌。 References重要在于格式。不同杂志对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不一样,具体下来有所区别的可以分为:作者的写法,有的是简写在前,有的简写在后,有的简写有点,有的简写没有点;文章的名字,有的要加上引号,有的没有引号;期刊的写法,有的要简写,有的要全称,有的要斜体,有的则不需要;年和期卷号的顺序,有的是年在前,有的是年在后;期刊论文、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四种引用的格式各不相同;文献的排列顺序,有的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有的则是按照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看来很是琐碎,但是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排列的乱七八糟,那就会使得评审人对你论文的印象很差,认为你没有认知组织和撰写论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事情虽小,影响却大,还是要认真组织为好。 此外,论文在撰写时要自始至终都用英语写,千万不要先写中文再译成英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中不中,英不英,而且极大浪费精力。宁可一开始写得语法差一些,慢慢修改都比这种写法好。如果有同专业英语比较好的人帮助的话,这样写还会更省事。写作时行文时态要注意,中文没有时态问题,英文有,而且要求还相当严格。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去时态,在Introduction文献回顾,Methods整个部分,Results结果总结,Discussion中的大部分,都用过去时态陈述。其他情况下可以用一般时态来描述。时态之间的界限是比较严格的,最好是仔细的通读国外的论文,好好分析一下,或者让有经验的人帮你把把关,这样比较好一些。 四、Writing Skills in English for Research Paper 写 paper注意九个环节:Preparation, Structure, Title, Abstracts,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Body of Paper, Recision, Acknowledgement。Preparation就是收集资料,找出灵感和方向,主要依靠的是journal in library。Structure是重点,paper的structure应该是两个triangle组成的:上面一个倒三角,下面一个正三角,意思就是选题要宽(wide),研究方向要窄,然后最后的conclusion又发散开来。在paper的body前后都必须有declarative statement,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吸引读者。 Title必须清晰简短(clear,short),表达出自己唯一的topic以提升读者的兴趣(promote the interest of reader),然而title中切记不能出现abbreviation和自己的result。 Abstracts 是paper的一个缩写(miniature of whole paper),一定要简明扼要(less than 200 words,one paragraph),按照paper的顺序介绍主要研究对象(subject)、实验设计(design)、实验步骤(procedures)以及最后结果(results),这种介绍必须让非专业的人员 (non-specialist) 能够看懂。 Introduction同样要保证简短,顺序是一般背景介绍、别人工作成果、自己的研究目的及工作简介,其中介绍别人工作时只需介绍和自己最相关的方面 (very relevant),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不用说明细节,因为这个要放到body中去。不要忘记在介绍自己工作之前要有一个declarative statement。 Body部分可以分为methods、result和discussion三个部分:①Methods,详尽的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案以便于他人能够重复自己的实验过程,对于通用的实验方案可以简略,重点要放到自己的独创方案上面(own procedures),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介绍,为了文章的阅读方便,不要使用过多层次的subheadings,比如 subsubsubsection等等。②Result,使用text、table、figure等手段表达出来,其中table不要使用过多,而 figure必须保证图线清楚、注解明确,必要的时候还要对于自己的result中的一些结论进行解释说明。③Discussion,这个部分是为了以后的study,在其中提出自己的problem或者是hypothesis,和别人的成果进行比较,暗示自己的主要收获,为后面的conclusion做准备。 Conclusion中不要包含body以外的information,保持brief、neat和concise,一定要舍得结束自己的paper;如果自己的paper只是project的一部分,稍做说明。Revison是在写完之后回头看看是否有逻辑上的错误,是否考虑到了读者兴趣,自己的 declarative statement是否令人满意,Brevity is the soul of literary construction。Acknowledgement,不要忘记,这个反应了一个人的个人品质。 五、撰写论文初稿(writing the first draft): (1)材料和方法(methods and materials):做了什么和怎样做?材料和方法是文章开始写作的最理想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作者最了解。写作要求:用过去时,尽可能按实验的先后顺序描述。 (2)结果(results):发生了什么?基本写作要求: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三者间尽量减少重复。在正文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用过去时。 (3) 讨论(discussion):所得结果是否为前言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是如何支持答案的、如何证实假说的?基本写作要求: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指出前景、不足和改进。用现在时叙述已知或被证明的事实,用过去时描述本研究结果。 (4)文献(references):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研究有哪些?准确完整规范著录。 (5)前言(introduction)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试图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基本写作要求:本研究之目的和重要性;简要复习文献。 致谢(acknowledgment):除了作者,谁协助完成了本研究、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谁提供了基金和物质帮助?写作要求: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姓名;须得到被致谢者同意。 (7) 摘要(abstract):论文告诉我们什么(通常250字)?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能有效抓住读者兴趣。写作要求:用含有必要词汇的短的简单句,以使摘要清楚而简洁?避免使用缩写词和晦涩难懂的词句;用小标题叙述研究论文的各部分;用过去时(但问题的陈述和结论可用现在时);强调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方面。 文题(title):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术语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写作要求: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有效(effectiveness)和吸引人。 (9)作者(author list):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 (10) 准备论文最后一稿(preparing the final manuscript):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必须对内容及格式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达到投稿须知的一切要求。绝大多数有经验的编辑都认为:不认真准备的稿件绝不是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良好载体(A poorly prepared manuscript is,almost without fail,the carrier vehicle of poor science. Day AR.)。如果希望论文发表,在准备投稿时必须做到打字整洁、无错、符合期刊格式、含有期刊要求的所有材料。该过程一般分三步:再次阅读拟投期刊的投稿须知;用投稿须知中提供的稿件对照检查表(manuscript checklist, author's checklist)与自己论文一一核对;根据期刊要求打印输出,完成最后一稿。 六、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几个细节 A. 时态:当提到本文、此图、此表等说明了、表达了什么时要用一般现在时,而不用一般过去时。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Figure 1 shows Most of the common condensation polymers are listed in Table 1-1. B. 数:在学术论文里,有时很难顾及数的逻辑。但一般不将逻辑上的问题视为语法错误。只须注意在一个句子中的数和谓语动词的统一即可。单、复数的选用有一些非定性、但可供参考的趋向: ◆◆ 当含意上强调复数时建议用复数。The catalyst concentrations for the different reactions are different.Ou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ynthese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a series of polycarbonates with different chemical structures.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is compound have been studied.The chain lengths of the oligomer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are different. ◆◆当含意上不强调复数时可用单数或复数。Ou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ynthesis of polycarbonates.The property of the compounds in group 1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operty of the compounds in group 2.The chain length of the oligomer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eaction time. ◆◆在标题、小标题中或描述一类事物、现象等,提到具体物质时常用复数。【Polyesters】 Polymers are macromolecules built up by large numbers of small molecules. The small molecules which combine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polymer molecules are termed monomers.在标题、小标题或描述一类事物、现象等,提到抽象概念时可用单数、也可用复数。【Step Copolymerization】Newer Types of Step Polymerizations. This chapter will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p polymerization in detail. ◆◆学术论文、有关学术的科普文章中的名词的可数或不可数特性的划分区别于非学术文章《非学术文章中的可数或不可数特性可从字典查到》。以下是在学术文章中通常视为可数名词的单词:《但在一般字典中它们或它们做某种含义解时可能被划归不可数名词》。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nsideration 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structure length weight ◆◆ 当同时提及几个图、表、方程式时要用复数(分别单个地提及则不用):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can be calculated from Equations 2 and 3.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 can be calculated from Equation 2 and Equation 3. Figs. 4 and 5 show C. 冠词: ◆◆单数名词前一般要加冠词:a , the等; 但以下情况可不加:表示不特指的、较抽象的概念: This chapter will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p polymerization in detail.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ve ease of cyclization or linear polymerization comes from a variety of sources.Different polymers are synthesized to yield various mechanical behaviors by the appropriate combinations of crystallinity, crosslinking, Tg, and Tm..但需注意这些单词前加冠词也是经常见到的,这是由它在句中的含义决定的(如有一定的特指意义):Polyisoprene is a typical elastomer it is amorphous, easily crossed, has a low Tg (-73C) and a high Tm (14C). ◆◆目录、标题中通常省略冠词: 1 Introduction 1-1 Types of Polymers and Polymerizations 1-4 Molecular Weight 1-5 Physical State 图、表的题目中有时可省略冠词:Fig. 2-2 Second order plot of the self-catalyzed polyesterification of adipic acid with diethylene glycol at 166 C.Fig. 8 Dependence of the ease of cyclization on the size of the ring.化学药品、化学物质前通常不加冠词:The polymerization is catalyzed by protonic or lewis acids although a wide variety of base catalysts such as calcium acetate and antimony trioxide can also be used.图中的横、纵坐标的名称前不加冠词。 D. 大小写:请注意以下结构的大、小写:当提及具体第几章、节;图、表;方程式时,首个字母通常要大写。As discussed in Chapter 2, In Section 1.2, we As shown in Figure 1, The results are listed in Table 3.当不指明是第几章、节;图、表;方程式时,首个字母如在句中通常用小写。In the previous chapter, As shown in this figure, E. 缩写:以下全名和缩写在文中通常视为同等,可以互换。 Figure Fig. Figures Figs. Table Tab. Chapter Chap. Section Sec. Equation Eq. Equations Eqs. F. 一些常用词汇用法 ◆◆research, study, investigate:research可做名词、动词,但通常做名词用,很少见到动词的用法。句中需要动词时常用study或investigate来表达。 ◆◆detail/detailed:The properties of this compound were studied in detail.//The detailed properties of this compound were studied.//The details of the properties of this compound were studied. ◆◆follows/following: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We got following results: ◆◆increase, decrease:均可做名词和动词,We can observe an increase in the reaction rate.//The reaction rate increases. ◆◆focus, concentrate:focus: n. , v.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Our study focuses on We focus our study on Our study is focused on concentrate: v. We concentrate our study on Our study is concentrated on ◆◆effect, affect:effect: n. //affect: v. ◆◆compose, consist:A is composed of B and C.//A consists of B and C. ◆◆increase, improve:increase: 主要指数值上的增加。improve: 主要指性质的增加、改善。 G. 名词修饰:在学术文章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直接用名词做修饰,而不用s 或 of 的形式。常见的这类词有:reaction rate;reaction rate constant;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condition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H. 分词修饰:the reaction we studied;the temperature used;the nonlinearity observed。所有格:非人的所有格用of, 而不用s 。 第三部分 投稿 一、拟投期刊的选择:   (1)选用SCI收录期刊。目前SCI收录核心刊 3000种,加上增补期刊约 5600种。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2)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SCI选用的期刊中约 1 / 3为美国期刊,因而要注意选美国期刊。 二、如何准备投稿? 选择适合刊物投稿:从杂志homepage下载Instruction for Author,按投稿要求,如投稿份数、论文体例、长度、图表、参考文献引法、配图说明(Figure legends)等,逐条遵循。Letter to editor-in-chief : ①声明文稿权转让;②未一稿多投,和在稿件未作出决定前不准备一稿多投;③所有列出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切贡献;④文稿内容真实,无作伪;⑤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⑥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e-mail;⑦通信作者签名。勿一稿多投。 Title page 的式样如下: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g Ligands Ameliora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 Zuyi Yuan, MD, PhD; Yan Liu, MD; Yu Liu, MD; Jijun Zhang, MD; Chiharu Kishimoto, MD, PhD*; Yanni Wang, MD; Aiqun Ma, MD, PhD; Zhiquan Liu, MD.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Kyoto University, Kyoto 606-8501, Japan First author's surname: Yuan Running head: PPARg ligands ameliorate myocarditis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70371)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Zuyi Yuan, MD, PhD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1 Jiankang Road,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Tel: +86-29-532-4021 Fax: +86-29-5263190 E-mail: zuyiyuan@mail.xjtu.edu.cn 三、向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投稿需注意 A. 期刊选择: 英文生物医学期刊种类繁多,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然而这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征稿范围内?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刊物要求?论文是否符合刊物的一贯口味?关于期刊的声望(prestige)问题:期刊学术水平高其声望就高;反之声望则低。生物医学工作者都希望科研成果发表在有声望的高质量生物医学期刊上。选择期刊的方法:如果论文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如果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可有许多种选择。无论是哪种情况,先列出一个简单拟选期刊表,然后逐一对进行比较筛选,作出最后抉择。 B. 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可据此计算论文发表周期。 广告数量可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广告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11或12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 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C. 投稿注意事项: 当决定了论文主题,确定了读者群,并选定了拟投期刊后,论文文献检索工作即便完成。下一步是确定论文作者、查看期刊的投稿须知,并将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在一起开始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即5C正确 (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consistency)。 D. 投稿:论文的最后一稿准备好后,就可向国外投稿。一般来说,投稿程序分以下三步。 (1)准备投稿信 (covering letter,submission letter):生物医学期刊的编辑往往需要一些有关作者及其论文的信息,而作者也希望给编辑提供一些有助于其全文送审及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应该包括在投稿信中。投稿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文题和所有作者的姓名;稿件适宜的栏目;为什么此论文适合于在该刊而不是其它刊物上发表?关于重复或部分发表或已投它刊的说明;不能转让版权的说明(如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建议审稿人及因存在竞争关系而不宜做审稿人的名单;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e-mail地址;能否付出版费(版面费、彩图费)的说明(如果该刊收取版面费和彩图费);希望核校校样或稿件若不接收退回原稿的要求(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约定,除非作者在投稿信中提出要求,否则原稿不退还给作者)。投稿信举例: Dear Dr.: Enclosed are three copies of a manuscript by Rose N .Dipaola,Donna A.Gallo,and Tom N.Roberts title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 Original Article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because the study it reports sta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mong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f short-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Rose N.Dipaola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ss: Rose N .Dipaola,MD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 Cleveland,OH44195,USA Tel:1-216-444-5360 Fax:1-216-444-9580 E-mail:dipao@cesmtp .ccf. Org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Rose N.Dipaola (2) 稿件包装:所谓稿件包装是指将稿件及其拟投期刊所需的伴随资料一并装人信封。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备齐资料:投稿信;刊物要求的稿件(包括文题页、文摘页、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注、表及图)拷贝份数,每份图单独装一个信封;版权转让声明;与稿件内容有关资料的拷贝(如学术会议报告论文或已发表的摘要等材料);通知稿件收到的明信片或有作者地址并贴足邮资的信封(适用于不发收稿回执的期刊);致谢和使用病人照片或引用私人通信的书面同意材料的复印件;有些期刊要求附稿件对照检查表。以上材料不要用订书钉固定,以免途中因订书钉移动而损坏稿件;但可以用大型曲别针固定,照片可以在信封中夹硬纸片保护。 (3) 稿件邮寄:邮寄稿件应注意:应至少自留一份打印底稿;信封要足够大,并足够结实;正确的投稿地址及收稿人(投稿须知中常有说明,多要求直接寄给主编);照片不可过大,最大不超过8.5英寸x11英寸?贴足邮票;航空邮寄;以打印稿(hard copy)投稿。几乎所有的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均不接受传真(fax)投稿,某些期刊仅允许一些没有图表的短文或给编辑的信通过电子邮件(e- mail)投稿,长篇论著、研究报告等文章决定刊用后方接受软磁盘。以上信息可以从投稿须知中获得、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特别指出投稿地址与订刊或订单行本地址不一样,以免造成时间耽搁 。 一、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al)的科学主编 Thomas提出: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另篇论文在某重要杂志经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通过向权威同事请教和反复思考,我们确认所进行的研究及所采用测量都充分准确可靠;作者花了近两年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关系,论文发表后得到良好的国际引述。 二、投稿后若干事宜: (1)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如果投稿2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e-mail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2)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script)。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词使用等。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 (3)如何处理稿件修回?从主编回信和审稿人 (reviewer)修回意见可看出文章录用的可能性。主编的回信会特别提到你文章的科学先进性 (scientific priority);审稿人对文章总的评价中会提到对文章是否感兴趣(interesting)等;修回不要仓促,反复阅读、理解审稿人的问题。对每位审稿人提出的意见要逐条回答(response to reviewer1,2,3);对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体标明(page, lines);给主编回信,感谢给文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并指出按修改建议已作的修改,未作修改的地方要说明理由。 一、认识SCI论文 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A. 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 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 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B. 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 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 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条件;即便是作者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让读者在充分评价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作必要参考,并清晰指出自己当前工作中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清楚的内容。 C. 特别重视论文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先浏览目录,对题目有兴趣才愿翻到有关论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还有兴趣,会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D. 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中国科技大学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他寄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内部审稿制度,目的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未经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 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范文。论文初稿完后定要检查拼写,避免简单的拼写错误;对英文写作无把握者,请英文好的同事或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水平,建议对研究生开设英语写作课程。 二、论文进入SCI的影响因素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编辑出版,用来查询科技文献及其引用情况的检索工具,内容涉及科技领域150多个学科,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农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临床医学、神经学、药学、计算机科学、生态与环境等,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SCI对其收录期刊采用了多种严格而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筛选,所收载的均是集中了各学科高质量优秀论文精萃的期刊,全面覆盖了世界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SCI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世界基础学科研究的最高水准,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是评价其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的国际通用依据。 A. 原创性和影响力:   原创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创造性。原创性不等同于新颖性,新颖性可以是别人研究的延续,而原创性意味着一个新事物、新领域、新问题的开创。原创性研究通常是指对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对已有的重大观测 (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等。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国际核心期刊更是如此。要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原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原创性课题通常来源于实践或对各种有关信息的研究,而不是来源于现成文献。 影响力以论文被引频率来衡量。引用频率已被科学界公认是衡量特定研究价值的最为客观公正的方法。在 1961-1971年间,SCI一般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约 50次,而同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引用率为222次,并且SCI中某学科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作者获该学科诺贝尔奖的情形也多次发生。高水平的论文不仅具有原创性,还具有影响力,必须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帮助,并由此推动科学发展。 B. 论文撰写:   (1)撰写英文论文。被SCI收录的我国期基本上为英文,英文文种优势是论文进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1997年SCI收录我国论文10033篇,其中 83%发表在国外刊物,国内发表17%。从语种上看,英语论文占总论文数99.78%,中文论文占 0.09%;法、德、俄、日文论文占 0.12%。东西方语言差异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大障碍。   (2)英文摘要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点,强调自己的独创。论文要进入SCI,除投SCI来源期刊处,另一途径是为国外读者引用。因此,英文摘要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许多作者的英文摘要较简略,没有注意将文章主要内容体现在文摘内,从而影响论文交流。例如综合多种检索技术优势的数据库检索功能设计的论文摘要,不仅说明采用了什么技术得出了设计方案?还应说明这些技术通过怎样的利用?达到了什么效果?体现实现最终目标的主要过程,这样可增加论文被引用机会。   (3)参考文献应用。论文应清楚地标注引用,完整给出参考文献。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特定的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处,并完整给出相应文献。即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文献。这样做既对他人研究有充分肯定、免去剽窃之嫌,又能说明自己的论述依据充分,也突出了自己在该研究中的独创内容。 三、如何投稿SCI杂志论文 为什么要鼓励向国外投稿?国内核心刊物版面有限,投稿人多,国内刊物SCI收录杂志发表更难;国内刊物影响因子都较低;大多数国际刊物不收版面费;国际刊物发表周期短。 如何准备稿件?选题新颖、idea好,讲究科学。Title page;Abstract;Text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References;Acknowledgements;Figure legends;Tables and Figures。使用清晰合理的语言,避免修饰词(如最好、第一)和社论性语言(如令人惊异地、令人感兴趣地等)。题目醒目,表达清楚而不含糊。介绍研究背景十分重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研究,长度在1页内,引用文献15条内。方法学一定要做到:临床研究有病人知情同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动物实验符合本大学的动物管理与动物实验的章程等。特别注意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目前国际上通用。结果要清晰图、表格,合理的结果解释等;特别注意方法学和结果中可能的小的漏洞,最好请多位同行专家审阅。Discussion部分只对本文结果进行讨论,与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对结果涉及的可能机制不要展开太多,不要进行推理讨论;结论应客观,不要夸大。参考文献尽量最新;注意格式;如有可能,尽可能引用拟投刊物近2年的文章。成稿后请同行专家反复修改;可请语言专家纠正语法错误。 四、撰写SCI文章的经验 1.首先是大量阅读文献,如果要撰写高水平论文,基础是读很多高水平文献。建议多看影响因子高的国外文献,最好IF3以上。国内综述性杂志还是可以看,特别是刚刚接触陌生的研究领域时。 2.看文献的同时注意随时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英语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有很多现成固定的模式和表达方法,将这些固定用法随时做笔记,并随时复习,加上不断阅读新文献,自己动手写时也就不会举步维艰。 3.课题设计的IDEA十分重要,观点的创新性决定了文章能否受editor和reviewer青睐。 4. 实验完成开写文章,或者自己写,实在不行,就找几篇与你的课题十分相近的文章阅读,有些表述方法可以直接借鉴,当然不可以直接照搬,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如语序,近义词替换等等。最后进行通篇连贯的阅读,总体使其变得通顺。投稿前必须仔细修改,不可仓促投稿,可以先放几天,在回头来看,这样反复多次。最好的话是请英语高手帮你修一修。或者也可以请一般同学看看,从别人的角度来取长补短。 5.投递建议多投网上可以submission的杂志,快又省钱,投之前好好看看guideline for authors。严格按照上面的条例修改,象图片的分辨率等等细节都要十分注意。 6.修回的稿件一般是要求point to point的回复,必须一一进行回答,个人建议是所有问题最好都按要求去做,这样的accept可能性很高,当然审稿人的水平也有不同,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应当用详细的理由加以回复,有可能的话附上参考文献增加可信度。 7. 文章基本上accept了,有时审稿人会要求你把文章给专业领域离地英语专家修改,有些人可能未必找的到,那怎么办,呵呵,那就自己来,反复阅读,尽量减少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拼写和语法,还有就是表述以简洁至上,simple is the best。再就是尽量多改一些地方(这是一滥招,高手就免了),就算没什么错误的地方可改用别的表达方法,表面上看来编辑部会觉得你很严谨仔细,呵呵,反复多看看,多修,就能成功,我就是这么做的,你也可以。 五、SCI论文写作经验 要写好文章,思路创新性和数据可靠性是两个基本条件。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1) 如果你个人在某领域进行了多年研究,你觉得某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而你首先开始,那你的文章就创新。这种方法创新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有多年研究;否则很有可能失败。因为你认为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的(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2) 二次创新。例如最近三年有不同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抗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法,研究因素A和因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也能发在和以上两篇文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要保证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找几篇和你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 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主要步骤可参考: A. Result部分。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提供很好的思路。 B. 分析完图表后,寻找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C. Result以后是Discussion(一篇文章的精华),可以将disc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但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而且每一段中要说明以下几点:(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可以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Discussion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研究的几个主要结果。 D. Materials Methods:你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都要写出相应方法。写试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保证别人看了Materials and Methods 后能够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写的,你可以参考。 E. Introduction:简介你这个研究领域的意义;介绍该研究领域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说明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可在introduction 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 F. Reference: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注意文献编排格式,与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不要漏和多参考文献。Acknowledge:帮助过你做试验,写文章的人;提供资金项目。Title要说明你的研究内容,要有一定吸引力;Abstract包括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 G. 写好以后,最好找个搞相关研究的美国或者英国的科学家看一下,改一下英文,就可投出了。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 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 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 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 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 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 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5、论述是否清晰? 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 7、引文是否充足? 8、 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 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 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3;修改的总次数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 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忙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 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 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 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 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 3、如4个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 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 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稿源提供:达晋医学编译-www.lwbs168.cn
个人分类: 科研经验|2434 次阅读|5 个评论
Linux入门(三)
guodanhuai 2009-8-1 11:22
1 常用命令:1.1 使用终端1.2 切换系统模式 l 设置启动模式 n 修改/etc/inittab n 介绍inittab文件的文章: http://unix-cd.com/unixcd12/article_1899.html l 切换到文字模式 n 切换到指定的模式,该模式为文字模式, n Init 5 n 1.3 使用shell 系统与用户交互式的环境,用户可以通过shell环境变量了解shell的特性。 Linux 支持很多中的shell,都集中在/etc/shells目录下 # cat \etc\shells 查询当前的shell变量 #echo $SHELL # echo $SHELL /bin/bash 说明当前使用的是bash 1.3.1 显示环境变量 # set 可显示所有变量 # echo $ 可显示指定变量属性 1.3.2 修改环境变量 $= 这是直接修改变量, $=$ 也可创建自己的环境变量, 新的变量名只能用数字、英文字母和下划线,变量名不能以下划线开始 系统设置的环境变量都是大写字母,自定义环境变量可以使用小写字母。 以上是临时修改环境变量,系统重启后,环境变量会被重置,如果需要每次开机都改变环境变量,可修改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文件 .bash_profile只会在会话开始时被读取_profile中,而像alias这样的函数和变量则放在.bashrc中。但由于.bash_profile经常被设置为先读取.bashrc的内容,如果图省事就把所有配置都放在.bashrc,系统级的设置存储在etc/profile, ./etc/bashrc/profile下的文件中。当系统级与用户级的设置发生冲突时,将采用用户的设置。 1.3.3 浏览目录及文件 l PWD:判断当前的目录 l CD:修改当前目录,可使用绝对路径,也可使用相对路径 cd 回登录目录 cd~ 回登录目录 cd/ 回系统根目录 cd/root 回根用户或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cd/home 回到到主目录,用户登录通常存储在此处 cd.. 移动到上一级目录 cd~other user 到其他用户目录 cd /dir1/subdirfoo 到绝对路经 cd ../../dir3/x11 到当前路径以上的两级路径的相对路径 1.3.4 su 替代用户substitute users(代替用户),允许暂时登录为其他用户 1.3.5 ls 查看目录内容 -a 全部,包括隐藏文件(.filename) -l 长,列举目录内容的细节,包括权限、所有者、组群、大小、创建日期、文件是否到系统其他地方连接,以及连接的指向 -F 文件类型。在每个列举项目之后添加一个符号,/表明是一个目录,@表明是到其他文件的符号链接,*表明是一个执行文件 -r 逆向(reverse),从后向前列举目录中的内容 -R 递归(recursive)。递归地列举所有目录(当前目录之下的)内容 -S 大小(size)按文件大小排序 1.3.6 man 查看某命令的说明书页 1.3.7 alias 定义别名 alias dir=ls -al 1.3.8 locate 定位文件和目录 1.3.9 corn 守护进程 1.3.10 命令行打印 # lpq Active root 365 foo.txt 365是打印作业号 #lprm 取消打印队列中的作业 如果是其他用户的作业,因不是root用户,打印作业将无法取消 1.3.11 清除和重设终端机 # clear 清除终端窗口 # reset 重设窗口。但不会导致系统重新启动 1.3.12 管道和重定向 重导向就是使shell改变它所认定的标准输出。或者改变标准输出的目标 重定向可能会覆盖一个现存的文件,要特别小心 后补重定向,并不覆盖原文件,而是在其后添加信息 重导向标准输入 less 管道和换页器 按space键,向前移动一个屏幕,B向后移动一个屏幕,按Q键退出 demsg/less 可以一屏幕一屏幕地翻看 grep 查看某文件中出现某关键字的位置 Ctrl+page down和Ctrl_Page up强行控制翻页 1.3.13 其他阅读文本文件命令 Cat Head Tail Grep 1.4 I/O重定向和管道 | 1.5 通配符?/* \*表示通配文件中含有*的文件。 1.6 命令历史和Tab自动补全 More。查看长文件 History 查看命令历史 自动补全,按两次tab键 1.6.1 使用多重命令 使用分号将命令进行分割 1.6.2 所有权和许可权限 Ls l 可以查看到 十位文件所有权的权限 1:类型 2-4:所有者的读写权限 5-7:组群的读写权限 8-10:其他人的读写权限 D:目录 -:常规文件 R: W: X:可执行 Chmod 改变权限 User U 文件所有者 G 文件所有者所在的组群 O 其他人 A 所有人 权限 R 读取 W 写入 X 执行 执行 + 添加 - 删除 = 使他成为唯一权限 当文件的权限被删除后,只有文件所有者可以对他进行操作并赋予新的权限。 也可以用数字来改变文件的权限,即将权限设置为几个二进制的数值,分别计算每个用户的权限值的和: R=4 (二进制100) W=2 (二进制010) X=1 (二进制001) -=0 (二进制000) 将这些值相加,他的总和便用来设立特定的权限 如: _ (rw-) (rw-) (r--) 4+2+0 4+2+0 4+0+0 该文件的权限是664 1.7 使用vi编辑器 Vi Vim 必须先输入冒号,将光标停在屏幕的下方,才可进行命令输入 退出: 先按ECS,后输入:q按回车,退出 或 Vi的三种模式 Command Mode Insert Mode 按:键 命令错误或按ESC键 Last lineMode :搜索、替换、保存、结束 按Esc键 按a,I,o键 Input Mode :输入文字 Command Mode :移动鼠标或编辑文字 Last Line Mode 常用命令 光标移动 H 光标左移动一格 l 光标右移一个 J 下移一格 K 上移一格 0 移动到该行的在最前面 $ 移动到该行的最后面 G 最后一行开头 W或w 将光标移动到一个字(单词) e 将光标移动到单词的最后一个字符 b 将光标单词的第一个字符 { 将光标移动到单词的{处,这在c语言编程比较有用 } 将光标移动到单词的}处 Ctrl+b 光标向前卷一页 Ctrl+f 光标向后卷一页 Ctrl+u 光标向前移半页 Ctrl+d 光标后移半页 Ctrl+e 光标向下卷一行 Ctrl+y 光标向上卷一行 N+\ 将光标移至第n行 复制文字 y+y 连续输入两次y,整行复制 yw 复制光标后的一个字符 nyw 复制光标后的n个字符 nyy 复制光标后n行 p 粘贴复制内容 删除命令 D+ 删除光标前一字符 +右方向键 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向上键 删除光标所在行及其上一行 +向下键 删除光标所在行及其下一行 dd 删除所在行,连续按住会一直删除 n+ 删除指定的行数(同上) x 删除光标当前一字符 X 删除光标前一字符 n 删除n个字符 位置显示及其他 Ctrl+g 最后一行显示光标所在位置的行数及文章的总行数 nG 将光标移至n20行 r+* 将光标处字符替换成输入字符 R 切换到替换模式 u 复原功能,回退 U 撤销回退,只能撤销最后一个 . 重复执行上一命令 ZZ 保存并推出vi % 符号匹配功能,在编程时,如果输入%(,系统将会自动匹配相应的) Last Line Mode e 创建新的文件 n 加载新的文件 w 写文件 w! 强制写文件,包括可以写入只读文件 q 退出 wq 强行退出 set nu Set 可以设置vi的某些特征 / 文字查找,按n向后,N向前 ? 和/类似,只是向前而已。
个人分类: Linux|3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Linux入门(二)
guodanhuai 2009-8-1 11:19
1.1 使用Telnet Telnet经典的远程管理服务,源于1969年的ARPANET,全称是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虽应其明文传输信息造成的安全隐患颇遭人非议,仍是当今使用得最多的远程管理方式之一 需要启动两个程序,一是服务器端程序,一是客户端程序 客户程序: l 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l 从键盘上接受输入的字符 l 把输入的字符串变成标准格式并送给远程服务器 l 从远程服务器接收输出信息 l 并将返回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1.1.1 使用Telnet客户端 l 启动Telnet客户端 【root@localhost root】# telnet 若对方系统运行有Telnet服务程序,便可进行用户登录和口令验证后,就可进入到远程系统中,可以进行权限操作了 l 使用Telnet命令 # telnet ] telnet常用参数 参数 Description -l user 若远程登录可以设置环境变量,就把USER变量设置为user -x 若有加密功能,就打开这个功能 Host 所要登录的主机的IP地址或主机名 Port 服务器的服务端口,默认情况下为端口23 l 使用Telnet服务器 默认Redhat Linux9安装时,Telnet服务器已经安装在系统中,但并没有被启动,有两种方法可以启动: n 在命令行模式下,键入setup,进入系统配置菜单,选择System Service,重启后每次都会启动 n 图形界面下,【启动程序】【系统设置】【服务】 Telnet不仅可以用在同种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登录,还可以应用于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远程登录,而rsh,rloging等只能用于Linux和Unix之间 Telnet使用的明文,没有加密功能等缺点,会带来很大的管理风险 1.2 使用更安全的SSH SSHSecurity Shell l 产生SSH的原因 Man-in-the-middle 中间人冒充真正的服务器接收客户机传给服务器的数据,然后在冒充客户机把数据传给真正的服务器。这样便可未经验证而获取服务器和客户机的信任,从而进行非法操作。 SSH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由于进行了数据压缩,可加快传输的速度,既可以替代Telnet,又可以为FTP,POP3甚至PPP等应用协议提供一个安全的加密通道 l SSH的实现 1.x和2.x版本,不兼容, Open SSH l 配置OpenSSH服务器 OpenSSH服务器在系统 安装时,设置已经安装在系统中,Red Hat Linux9 中将默认的远程管理服务设置为OpenSSH而不是Telnet,是推荐用户使用安全性更高的OpenSSH进行远程登录操作 n SSH配置文件 u /etc/ssh/ssh_config n 启动服务器 u 【启动程序】【系统设置】【服务】 u # service sshd start n 重启服务器 u #service sshd restart n 停止服务器 u # service sshd stop n 其他报警信息 u 出现: @ WARNING: REMOTE HOST INDENTIFICATION HAS CHANGED! @ 这是由于在系统重新安装时也同时产生了身份密钥,因此是用原来的客户端设置访问,会产生RSA主机密钥改变的报警 u 处理: 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重新安装系统之前备份/etc/ssh/ssh_host *key*文件,在重装系统后,把备份文件恢复到原来的目录下。 l 使用OpenSSH客户端 n 基于口令的验证方式 需要一个和服务器存在的用户名登录,同样帐号。 u # ssh 192.168.10.1 u # ssh username@192.168.10.1 u # ssh l username 192.168.10.1 u 如果是第一次登录到OpenSSH服务器,会看到如下信息: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192.168.10.1 cant be established. DSA key fingerprint is *********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输入yes后: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192.168.10.1 (RSA)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表示,已经将服务器加入到用户的~/.ssh/honown_hosts(记录的已知主机名单)。 提示输入帐号口令进行验证。验证正确后,用户便可成功登录到远端系统中。 n 基于密钥的验证方式 首先需要为自己创建一对密钥,OpenSSH支持的公开密钥体制有RSA、DSA u # ssh -keygen t rsa l 默认的密钥存放目录为~/.ssh/id_rsa,之后系统提示你输入密钥时的口令,输入并确认,便产生了公钥~/.ssh/id_rsa.pub和私钥~/.ssh/id_rsa 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私钥,否则私钥一旦被他人获得,则可以冒充你登录到服务器中。 l 使用chmod 755 ~/.ssh 命令更改 ~/.ssh目录的权限为755 l 将公钥复制到想要登录到服务器 ~/.ssh/目录下,并把文件改名为authothorized_keys l 完成以上步骤后,便可以用密钥的验证方式登录远程服务器了 l # ssh n 使用OpenSSH还可以在不登录远程系统的情况下,在远程系统上执行命令,格式 u # ssh u #ssh 192.168.10.1 ps -A n OpenSSH 还提供了两个在网络中保密地传输文件的小工具,scp和sftp u Scp,可以将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系统中,也可将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系统中 u #scp localfile username@tohostname:/newfilename u #scp username@tohostname:/newfilename localfile u Sftp可以打开一个安全的ftp会话,除了使用一个安全、加密的连接以外,其他方面都与通常所用的ftp命令十分相似,sftp在OpenSSH的version2.5.0pl或更高版本中才提供。 l 使用Windows的SSH客户端 n 使用Window系统的SSH客户端远程登录到red hat Linux,需要选用第三方客户端软件 如SecureCRT u 可以管理多个主机,在不同的窗口之间切换。 l 功能强大,容易使用 l 自动注册、对不同主机保持不同的特性、支持打印、颜色可设置、可变屏幕尺寸、用户定义键位图、优良的VT100、VT102、VT220和ANSI兼容性 l 支持DES、3SDES、RC4等对称密码,以及RSA等公钥密码的鉴别 l http://www.vandyke.com/ 1.2.1 文件传输工具 可在图形区域内直接将图形进行拖动处理,这个图形界面和一般的ftp的Windows界面是一致的。 1.3 图形化的远程管理工具1.3.1 VNC概述 l Cambridge大学的ATT实验室开发。一种远程显示系统。 l 支持Unix,Linux,Windows,Macintosh l VNC客户端支持的环境有X Windows, Windows, Windows CE, Macintosh, Java l 1.3.2 使用VNC服务器 #rpm version 可以查看到VNC的版本号 l 启动VNC服务器 n # vncserver l 配置VNC服务器 n 设置VNC显示环境 u # vncserver geometry 800*600 depth 16t n 停止VNC服务器,在不使用时,建议停止,以防止他人使用VNC客户端连接你的系统。 u Vncserver kill :n 1.3.3 VNC客户端 l 下载VNC客户端连接, l 也可通过以下方式连接:http://:5800+显示装置编号 n http://192.168.3.137:5801/ n 认证后也可进行连接。 1.4 更加安全地使用VNC l 利用SSH的安全性和VNC的方便性结合起来,形成应用安全的远程管理界面 1.4.1 工作原理 VNC是使用未加密的明文进行通讯的,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在远程控制系统非常关键,或是在传输中的信息十分重要的时候。 OpenSSH不仅仅只是一种安全的远程管理工具,同时可以为其他各种网络应用提供一个安全保密的隧道,即OpenSSH的端口转发功能(Port Forwarding) 端口转发的工作原理是:把 本地客户端的一个端口映射为远端服务器的服务端口。 SSH允许用户映射服务器的任一服务端口到本地客户机的任何没有使用的端口上,这样就可以在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通过SSH建立一条加密通道。所有对本地映射端口的请求都被SSH加密,然后转发到远程服务器的端口上。 l 配置过程 n 检查SSH配置 u # telnet 22 n 建立安全隧道 u 要创建一个TCP/IP端口转发隧道,执行如下命令 u #ssh L localport:remote-hosrname:remote-port username@hostname l Local-port 指明本地尚未被使用的端口号 l Remote-hostname 指明需要被映射的远程服务器名或IP地址 l Remote-port 指明需要被映射的远程服务器的服务端口号 l username@hostname 指明本地的用户名和主机名 u 当客户机和主机之间的线路带宽较窄时,可以使用参数-c 开启数据压缩 ,使SSH在转发数据之前先进行数据压缩 n 建立SSH端口映射 u 具体生成将VNC浏览器和服务器通过SSH端口映射的过程:这样可对连接进行加密 u #ssh L 5902:192.168.10.2:5901 192.168.10.1 u 执行VNC浏览器VNCView并输入本地主机名和显示设备代号,设备代号由本地端口号-5900得出。 u 输入VNC服务的验证口令
个人分类: Linux|4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Linux入门(一)
guodanhuai 2009-8-1 11:12
最近在学习Linux,以下是入门的笔记: 1.1 基础知识 Unix:ATT贝尔实验室 20世纪60年代 源程序开放后,产生了多个版本:DEC公司的VAX的Ultrix,HP的HP-Unix,SCO-Unix,Sun公司的SunOS及Solaries等 Unix 技术成熟、稳定性高、可扩展性强, Linux是Unix的一个变种,Linux Torvalds(芬兰人),在网络上实现了Linux l 不同的Linux发行包差别有限 l Linux可以完成关键业务 l Linux更加可靠 l Linux花费很小 常见的Linux版本 l SuSE Linux-德国,性能稳定、界面清晰流畅,提供了许多易用功能,适合家用 l Turbo Linux最早的汉化版本,Turbo Linux公司更注重于服务器端的应用,它是最早提供Linux集群服务器的厂商之一 l Dedian Linux,最符合GNU(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GNUvariant=zh-cn)精神的Linux,基于自由源码软件,结构紧凑,目录设置规范,适宜于教学只用 l Slack Ware Linux是最早出现的Linux版本,曾经是Linux下的经典,安装不便 l Red Hat Linux是最流行的Linux版本。将易用性和可扩展性完美结合 国内主要的Linux版本: l 红旗Linux 北京中科红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中科院软件所 l Xterm Linux网上冲浪平台上最早推出的中文Linux l 蓝点Linux 首个将内核进行汉化 l Red Hat Linux Red Hat公司 1.2 What you should know l 类似于Unix, Linux区别大小写, l root帐号具有最高级的特权,是系统自动创建的,建议在使用时建立并使用其他的帐号登录 l 可用图形化登录界面,也可用虚拟控制台登录,且速度更快,还可批处理 l 在Linux下,简单用~/表示用户的根目录,而也.开始的文件则定义为隐藏文件,直接查看目录时,并不显示。 n .xinitrc 和.Xclients两个文件功能很相似,但.xinitrc着重于X Window系统方面,而.Xclients则侧重于用户自定义窗口及桌面环境 n 1.3 使用 OpenSSH客户端 SSH连接参数 Password:sdb.cnic SSHSecureShellClient 用SSH客户端可以安全远程登录和管理
个人分类: Linux|3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科研入门?
cutefay 2009-6-26 09:21
我导师经常给我们开会,教导我们怎样做科研,他还经常让我们写开会心得。最近的会议中,导师经常给我们强调科研入门的问题。在导师看来,会查文献、会做实验、会写paper这不叫科研入门,很多人搞了科研很多年,可能还没有真正入门。导师给我们讲述的科研入门是说要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要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如果没有在做科研上的时间和精力的保证,再怎么聪明的人也做不好科研;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去用心做科研的话,即使天资不高或者基础不好,也会做出一定的成果的。 我觉得,要想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兴趣和责任心。兴趣是做科研最好的老师,有了做科研的兴趣,做科研就会更有动力;责任心是指有那种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的信念。这种责任心的信念可以使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怕困难,能够坚持做下去。 2、要有做科研的思维基本功。这种思维基本功是指要知道做科研应该怎样去思考,怎样去设计实验,怎样去分析实验结果等等。做科学研究的实验要有新的东西,例如新方法、新工艺,并且实验都要有比较分析。做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性,重复别人的工作不叫科学研究。从一系列的对比实验中找出差别,并说明原因或者研究其机理。用这种从对比中找差别并说明原因的方式来做实验,即使最后实验结果不理想(例如提取率不高),新方法没有传统的方法效果好也没有关系,只要说明为什么结果不好就行。 如果是做开发研究,往往是只要能够取得一个最优的结果就行,不需要太多的对比,也不需要说明机理。可以说,开发研究,更在意好的结果。而做科研,是更注重其过程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3、要能够为自己有了新的idea而自我欣赏。只有能够自我欣赏,才能够体会到做科研的乐趣;并且,如果自己一个idea连自己都不能自我欣赏的话,那么更不要指望其他人能够欣赏自己的idea了。 4、要能够围绕一个困惑的问题冥思苦想、废寝忘食。我觉得能够做到这点的人,是真正把科研当做兴趣的人。我导师就是这样的人,做科研很投入。 按照导师说的科研入门的标准我评价一下自己,发现自己自己都快毕业了还没有科研入门,导师说的第1和4条我是远远没有做到。第2条和第3条也是马马虎虎有那么一点意思,做得远远不够。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10962 次阅读|26 个评论
Linux压缩与解压缩方式大集合
friendpine 2009-5-24 22:27
转载自http://www.chinaitlab.com/www/techspecial/tar/  Linux下有相当多的压缩命令,初学的我们开始总是摸不清头脑,我们知道在Linux下的后缀名是没有什么很特殊的意义的,不过,为了方便记忆,针对这些压缩命令所做出来的压缩文件,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命名方式,Linux下常见的压缩文件有*.tar, *.tar.gz, *.tgz, *.gz, *.Z, *.bz2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文件名呢? 1 后缀名的含义 在Linux中,文件的后缀名与文件的属性可能没有什么联系,很多时候是为了表征文件作者自身的命名习惯,或者反映文件的内容。但也有不少后缀在Linux是通用的表征文件属性的,如压缩文件和解压缩文件的后缀。 *.Z 是compress命令压缩的文件;    *.bz2 是bzip2命令压缩的文件;    *.gz 是gzip命令压缩的文件;    *.tar 是tar命令打包的资料,并没有压缩过;    *.tar.gz 是tar命令打包的文件,其中并且经过 gzip 的压缩. 2 各个不同的后缀需要不同的命令和参数进行解压缩,分别如下:  .tar   解包: 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注:tar是打包,不是压缩!) .gz   解压1:gunzip FileName.gz   解压2:gzip -d FileName.gz   压缩:gzip FileName .bz2   解压1:bzip2 -d FileName.bz2   解压2:bunzip2 FileName.bz2   压缩: bzip2 -z FileName .tar.gz 和 .t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g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tar.bz2   解压: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压缩: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Z   解压:uncompress FileName.Z   压缩:compress FileName .tar.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zip   解压:unzip FileName.zip   压缩:zip FileName.zip DirName .rar   解压:rar a FileName.rar   压缩:r ar e FileName.rar 一般情况下,上面的这些命令足够了,而且也不太可能用到这么多命令。Linux的压缩和解压缩非常的复杂,上面的只是简单的介绍,有点入门的意思。
个人分类: Linux|5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概率论教材推荐之一(初等概率论)
热度 1 zhouda1112 2009-3-4 23:11
用几篇分别介绍一些公认好的读物。不一定全,但是相信这些读物是经得起考验的。 今天介绍初等概率论,也就是本科概率论的读物。 这部分的书非常多,去比较大型的书店(如中关村图书大厦),这方面的书可以占到一个大书架。没有必要迷信国外教材,国内就有非常出色的。个人推荐: 《概率论基础》,复旦李贤平编写; 《概率论引论》,北大汪仁官编写; 《概率论》,南开杨振明编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册,司徒荣等编写 综合来看,复旦的那本应该更好。南开版的特点是跟高等概率论的讲授比较贴近,理论的东西较多。从培养直观来看未必是好的选择。 不得不提的是Feller的书,上下两册都很经典,无论是学习理论还是培养直观都很好。但是个人觉得这不应该列入初等概率论的范畴。
个人分类: 概率论读物推荐|1881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