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农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脸红,你脸发烧吗 ???
ljxm 2009-7-13 14:42
昨 晚看到中央十台重播的一个节目,觉得我还是学“自然科学”的我的脸很红,不知河南安阳一家医院为安阳崔家桥乡冀庄村15岁女孩治病的主治医生你脸发烧吗??作为医院你的良心何在? 1.作为医生,并不是疑难杂症的病,你的确诊依据? 2、作为医院,一天的治疗费就高达5000元,短短一个多月就花了9万元,治疗费用惊人迫使病人回家等死? 气 愤!!!真想将此医院砸了!!!!! 为 说明问题,特在网上搜下文:( http://news.sina.com.cn/o/2009-02-26/085815223495s.shtml ) 农民自制“山寨呼吸机”救少女 无钱医治回到家中——为救少女,   村民自制呼吸机权威专家以正视听——小燕的病   并不是疑难杂症心酸发明的背后,   谁脸红?   最近一段时间,“山寨呼吸机”的新闻正被众多媒体热炒,该报道是:安阳崔家桥乡冀庄村15岁女孩得上怪病,无钱医治生命垂危,为挽救女孩,几名热心村民自制了一个“山寨呼吸机”。女孩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数万元医疗费花得冤不冤?“山寨呼吸机”的背后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药费昂贵,   最高一天花5000   无钱医治回到家中——为救少女,   村民自制呼吸机权威专家以正视听——小燕的病   并不是疑难杂症心酸发明的背后,   谁脸红?   2月19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2楼,窗明几净的病房中,一台呼吸机正在有节律地工作,15岁的冀小燕静静地躺在床上睡着了。   谈起冀小燕在安阳某医院40多天的住院治疗,她51岁的父亲冀兰俊泣不成声。冀兰俊说,2008年11月17日早晨,他刚起床就接到了女儿同学的电话,称女儿突然晕倒在地。他迅速赶去将女儿送往安阳某医院抢救。“医生说我女儿患的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疑难杂症。”冀兰俊说,在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小燕的喉管被切开,插上了呼吸机。虽然基本脱离了危险,但必须24小时借助呼吸机呼吸。   “在这家医院,医疗费高的时候一天有5000多元。”冀兰俊说,到12月26日,包括在外面买药的钱,短短一个多月就花了9万元,此时,冀兰俊夫妻再也借不来钱了。   安阳某医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冀小燕住院期间,医院已破例予以照顾,但由于病人家属坚决要求出院,看到病人病情相对比较稳定,医院只好同意。   冀兰俊说,小燕回家后,医院给了他们一个橡皮呼吸球,“一分钟按压18次到20次,不能多也不能少!”医生叮嘱说。   听说小燕没法治从医院拉回来   了,亲戚邻居们都赶来看望。在小燕家人的请求下,村医安旺福成了小燕的主治大夫,精心为她治疗。   无钱医治回到家中——   为救少女,   村民自制呼吸机   “孩子从医院拉回来时,眼睛还睁着骨碌碌直转,她啥都清楚呀!”村民冀俊海说,“看小燕可怜,为了救她,大家商量了一下,50多名村民自发来到冀家。5人一组,24小时轮流不间断地为小燕按压呼吸球。”   “刚开始的时候,橡皮球直接插在小燕的喉管上,总磨着她,我们按压也不方便,于是我们就找了一个洗衣机的排水管子蒸煮后接了上去,管子长了,橡皮球终于可以放在床上按了,按的人方便,小燕也舒服多了。”村民马保顺说,“可呼吸球需要人工不间断按压,一会儿也不能停,一般人按10分钟左右,就累得支撑不住了,十几天下来,很多人都累病了。”   “你们年轻人能不能想想办法做一个简单的电动呼吸机?至少能省省劲呀!”年长的村民冀兰付说。这番话让马保顺他们有了想法,孟文海、冀俊海3个人说干就干,经过苦思冥想,他们从缝纫机的脚踏板、炼油机上得到启发,就将一个废旧的自行车架、电机、呼吸球等组装起来。经过5天研制,多次调试,小燕终于用上了“山寨呼吸机”。   权威专家以正视听——   小燕的病   并不是疑难杂症   昨天上午,记者在金水区人民医院看到,病房中的冀小燕已经去掉了呼吸机,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康复训练了。该院院长周国平告诉记者,经过治疗,冀小燕现在已经可以每天脱机自主呼吸3个小时,目前,病人恢复顺利,各种体征稳定,双侧上下肢肌力明显改善,如果不出意外,一个月左右就可完全康复出院。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冀小燕所患的病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也不是什么‘富贵病’。”河南省人民医院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冯周琴主任说,此前媒体都把冀小燕的病报道成了格林巴利综合征,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目前基本可以判定冀小燕患的是高颈段脊髓炎,并非格林巴利综合征。   “高颈段脊髓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都是一种神经系统急性常见病,但绝非不治之症,更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冯周琴说,高颈段脊髓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发作时抢救非常重要,但只要度过危险期,几乎都能痊愈。   “为小燕诊断时,我偶然发现她在安阳一家医院一天的治疗费就高达5000元,如果这样的缴费通知单天天给患者发,请问谁能看得起这种病?!”冯周琴说,“据我的经验,即使没有每天5000元的治疗费用,冀小燕的病照样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他们自动出院后在自己家里治疗,仅让一位乡村医生治疗,也没有花多少钱,病情逐渐好转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周国平说,冀小燕进入金水区人民医院后,一天药费只有100多元。   各界呼吁抵制歪风——   心酸发明的背后,   谁脸红?   就在一些媒体赞叹自制“山寨呼吸机”农民的智慧和善良时,众多网友却呼吁将村民制造“山寨呼吸机”一事看做“看病难、看病贵”的典型,纷纷呼吁抵制这个事件背后的歪风邪气。   冯周琴认为,这样一台“呼吸机”的出现让人感到温暖的同时又令人悲哀。“它是我国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个缩影。也是他们求生中的无奈、挣扎和智慧的体现。”“医院是社会公益性质的机构,它应该保证全社会的人们都能得到医疗救助。”冯周琴在自己的博客中如此写道。   “‘山寨呼吸机’的发明是最心酸最无奈的发明,一些卫生工作者应该为此感到耻辱!”一名医疗界的人大代表说。   针对总额高达9万元的治疗费,省卫生厅一位领导感到十分不解,以前的救治医院为什么不能根据冀小燕家中的经济情况为其制订一个系统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呢?到底是有的人的“医术”出了问题还是“心术”出了问题?“但愿不再有下一个冀小燕和‘山寨呼吸机’!”一位网友说。大河报供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展的代价不应是生命
蒋高明 2009-6-5 09:33
蒋高明 本文2009年6月5日发表于《科学时报》A4版  最近,笔者在山东沂蒙山区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的邻村了解到,该村两名年龄仅40多岁的妇女几乎同时被癌症夺取了生命。30年前,这一带的村庄很少有人知道癌症是怎么回事,可现在癌症早已司空见惯。有些人家辛苦一辈子积攒的财富因癌症全部交给了医院。那些贫困的农民家庭,一旦有人得了绝症,干脆不治,慢慢等死。      在北京远郊,一家环保组织对华北某癌症村进行调查,报告显示的数据触目惊心。该村东、西、北三面临河断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污染物;河水乌黑,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卫生巾、塑料袋丢得各处都是;狗、猫、牛等动物毫无生息地趴在那里。在不到10年时间内,该村已有30位村民死于癌症或白血病,年龄在55至60岁之间。 去年,由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民最主要的死因:肺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间分别上升了465%和96%。据医学专家分析,80%的癌症发病率与环境恶化有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众多城乡接合部,由于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逐步发展成了工业园区。一些被发达国家或国内大城市赶走的化工、印染、造纸等污染企业纷纷落户所谓的工业园区(也称开发区),空气、水、土壤随之被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癌症村、怪病村在各地频频被曝光。 癌症村集中分布在工业园区周边或城市下游,形成对城市可怖的包围圈。在经济发展最快的江苏省,全国癌症百强村中,该省名列前茅。这恰好说明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为代价的。近些年来,癌症村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进趋势。   江苏盐城某村受化工厂污染,2001~2006年死于癌症的村民近百人;无锡市某村被液化气公司、化工厂包围,1999~2003年因癌死亡24人,超过该村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受化工厂污染,江西南昌某垦殖场,仅2004年就有20人患癌;江西余干县某村,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10多年来 45条生命丧失,另有20多人痴呆变残;河南沈丘县某村,1990~2004年间因癌死亡逾百人,占死亡总人数近半;受小造纸厂包围的河南浚县某村,4年来79人死于癌症。上述几个例证均来自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问题的严重性再也不容我们藏着掖着。  为什么工业污染造成如此众多的癌症村出现?那些打着造福地方的企业不是已经建立了污水处理设施么?看一看下面的数据就很清楚了。 我国处理1吨污水费用在1.2~2.0元之间,一些工厂1天排放污水十几万吨,一天的治理费用就达十几至几十万元。如果偷排私放,即使被发现,在 2008年以前最多罚款20万元。加上行政处罚法规定一事不能二罚,全年的偷排私放往往被认定为同一行为,企业只需要罚款1次,按此潜规则办事,就可放心排放1年了。在达标排放和交罚款排放之间,企业多选择后者。至于那些因污染而死亡的无辜生命,则难以进入他们的赔偿范围之内。如果环保部门盯得紧,那些污染企业还会跟地方政府叫板:你不欢迎我,有的是地方欢迎我。  除了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再来看看我们身边尤其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吧。最近,笔者连续审理了大量环境科学类稿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中了解到以前鲜为人知的事实, 初识了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学名词。目前,除了牛奶、鸡肉、鸡蛋中有三聚氰胺,连肥料(化肥、有机肥)中也含有该类物质;室内空气可能充斥着甲醛;树木年轮里积累了三致物质(致病、致癌、致突变);冬瓜里最易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DEHP)污染;莲藕里可能含有手性多氯联苯;香蕉中多残留有含溴农药。那些化学家的发明,许多就是追人命来的,甚至让人断子绝孙(DEHP可令睾丸损伤)。在食品生产和销售上,以前遵守的底线是图财不害命,不能丧良心,而今利欲熏心的人早已干起了谋财害命的勾当了。 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因长期接触农药、除草剂、农膜、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加上工业污染,最终染上各种怪病,将打工或失去土地换来的钞票,拱手交给了医院。我们绝对不能无视癌症村的存在,发展的代价再也不能是生命。建议在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中,将其所管辖范围内的癌症病发率纳入劣迹工程重要考核指标。人命关天,谁牺牲生命换财富,就让他丢掉乌纱帽。走科学发展道路,首要的任务是让癌症村这样的恐怖名词在老百姓记忆中消失。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470 次阅读|3 个评论
农耕生活-义乌农民画
热度 1 kestrelwing 2009-5-8 22:23
五一去了趟义乌,义乌火车站通往市区的道路有一边搭起了宣传墙,墙那边是农田,应该不是传说中的遮羞墙,墙上也画满了义乌农民画,蛮有味道的,主要反映的是农民的耕作生产和地方的一些民俗。于是一路走一路拍~ 00 义乌农民画还是很有名气的,去过好几次义乌,第一次知道。 01 踩水车,这个在家乡的时候还用过的,现在不多见了。 02 耙田,应该是把田弄平吧 03 耖(chao)田,应该是把大土块弄碎的。谢谢 科学院人 指正,以前见过这个,不过这是第一次知道 04 拔车,也就是手摇龙骨水车,元朝王桢绘的拔车( http://www.solar-i.com/hww2.jpg ),谢谢 科学院人 指正。 05 似乎是在播种 06 插秧,小时候也干过,一开始经常插歪了,不是太密就是太稀,要又快又好的插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07 耘耥(yun tang),yk兄说可能是除草,有点感觉,不过这个工具以前没有见过;科学院人 提示是耘耥,哈哈,果然是这个。google了一下,找到一篇文章介绍这个:水田耘耥是水稻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农事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耘耥以人力为主,先后经历过了水薅、足耘、手耘,但劳动十分艰辛.在现代水稻生产中,传统的耘耥已因化学除草而废止.稻鸭共作启用了鸭,鸭耘实现了耘耥的现代复活,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沈晓坤,中国农史,23,2004)。我小时候玩的就是足耘了~ 08 收获,没有见到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哈 09 晒谷。边上的风车以前用过,这个活干起来很恐怖,那些秕谷和碎稻叶搞到身上很痒很难受 10舂米(碓 dui),就是给谷子去壳的,谢谢科学院人指正。 11 舂米和磨米粉~ 12编草绳 上面都是和农业生产相关的,下面是一些民俗或者地方特色的东西 13 舞龙 14 切麻糖。这个倒是在上海也见到过,把米或者玉米啥的做成爆米花,然后浇上液化的糖,冷却~很甜,好吃 15爆米花。常见的了 16 南枣加工。就是做蜜枣。义乌的南枣加工好像挺有名的,是著名的南枣产区 17 鸡毛换糖。这是早期义乌人发家的方式之一,辛苦的资本积累。 18 上面的图片都是ps加工了一下,实际上都是这样被画在墙壁上的。转危为机,金融危机也未必就全是坏事啊。 19 这面宣传墙的路对面,就是义乌火车站~ All photo copyright @Lihu Xiong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606 次阅读|6 个评论
写给科学网众位老师的公开信
chyq721 2009-5-6 08:04
尊敬的老师们: 您们好。我是一个涉世不足的在读博士生,所以我对众位老师们积极讨论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国崛起的所谓充分必要条件等题目有点疑惑。 凝练一点的说法是否可以是这些:饶毅和施一公老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而目前能够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是清华和北大,在以往的基础上再投入足量的资金,清华和北大必然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所以,以目前国家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到清华和北大是有价值的;众位老师群起而攻之,是不是因为担心国家真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清华和北大,而导致投入到其他大学的资金迅速下降?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说句作为一个博士生对众位老师可能是不敬的话:这样争来争去有意思吗?真的有必要为了国家那 三升 米折腰吗?非清华北大的老师们真的有本事直接跟所谓的大海龟们硬碰硬吗?真的要硬碰硬,我们这些土鳖到底用什么与这些大海龟竞争? 忽悠到国家的钱,然后心安理得的招呼几个研究生查查实验,做做实验,写写无关痛痒的所谓论文,请评审专家吃几顿饭,于是一个课题就交差了。我想问众位老师,扪心自问,您或者您看到的学界里又该有多少这样的人啊。难怪我们走到社会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叫兽们拿着纳税人的钱不干正事。知识分子轻蔑工人和农民阶级,工人和农民照样可以轻蔑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拿着国家的钱不干事,但是我们起码通过我们的劳动为国家挣了钱,谁对国家的贡献大? 众位老师,您们知道吗?当您们正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讨论一流大学与中国崛起之关系时,我们可爱的农民却不得不皱起眉头:金融危机,工厂倒闭,打工不行;猪流感,猪价钱不好,养猪不好;粮价不涨,化肥农药却猛涨,种田不好;那么到底做什么好呢?我们可爱的农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在知识分子里他们的地位是多么的鄙薄,他们能够思考的就是:能打工,那就多挣几块钱;能养猪,那就多养几头猪;能种田,那就多种几分田;国家要什么就给什么吧,只要让我们能有点事做就行了。面对这样的农民,尊敬的老师们,您觉得还有意思讨论自己碗里的那几分利益吗?难道您的同情心真的已经消失了,难道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真的没有了?知识分子是依靠着农民和工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才能有空思考问题的。 所以,我深切的请求,尊敬的众位老师们,停止所谓的一流大学与中国崛起的关系讨论吧,那是虚耗精力。我们为何不能像温铁军老师一般,用我们的双脚走进农村,放下知识分子所谓的面子,用我们的眼发现农村的问题以及可以发展的契机,用我们的口轻声细语的告诉农民如何发展,这样不好吗?也许刚开始我们会遇到农民的不解与排斥,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耐心真真正正的帮助农民的,毕竟我们有我们的知识优势,而目前农村最缺乏的就是智力。 我想请求众位老师通过群策群力来用民间的力量讨论出引导知识分子服务三农,引导知识分子服务中小型企业之新的科技评价体系,而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发几篇论文了事。我愿意拿着我所有的前途作为赌注将这份新的评价体系提交到国家领导那,虽然这样会得罪所谓的科协,但是面对着养我的农民,我觉得至少我可以问心无愧了。 我将附上我们四月初到湖南省湘潭市一个农村的调研总结。 水库村调研一行总结 陈应泉 此次调研时间从 4 月 6 日 开始,至 4 月 9 日晚 结束,参与人员有汪翔、李开志、陈海、 汪 君、李攀、陈应泉,主要完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姜畲镇水库村 225 户农户中 30 户的访谈调研、从湘潭农博园获得隆平论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与湘潭市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一位记者进行了一些交流等等。收获颇丰,让参与者对社会、对农村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为探索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行程如下: 4 月 6 日 上午 7 点半从学校出发,坐 8 点 43 分的 T301 次火车奔赴长沙,在车上遇到一位年龄相仿、 15 岁就在外打拼、世界观与我们有很大差异的商人,在于其交流中获得了一些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中午 12 点 22 到长沙,与已经在长沙的李攀汇合;下午 3 点左右达到调研目的地,也即陈应泉的家里,吃完中饭,与水库村的村长碰头,预定三天内调研完水库村所有的农户,并且在湘潭农博园订了一个房间;完成相关安排事宜,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为了给成员们调研时语言上的适应,以及问题上的示范作用,让村长领着队员们先到两户人家进行预调研,从下午四点半开始到晚上 7 点,我们每户花了 40 分钟,完成两户人家的调研,与我们预期的想法有出入,不可能在三天内完成对 225 户农户的全部入户调研,所以修改计划,准备第一天分成三队,每队两人,由当地的向导带领着去调研。晚上九点开会讨论修改后的调研方案,并要求每个人写下调研两户人家的总结。 4 月 7 日 一大早就开始进行调研,分为三个方向,汪翔、李攀负责菱角队,陈海和陈应泉负责江中,李开志和汪君负责铁罗。要求上午能够完成一个贫困户、一个富裕户、三个中等户的入户访谈,多多益善。我跟陈海调研江中队,由姓宋的队长带着,首先去的是江中队最穷的一家,家里有一位病入膏肓的老人( 86 岁),户主夫妇与其女儿就靠着老父亲的退休工资过日子,户主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工,从而导致家里是入不敷出。这个队最富的就是村长家,每年存栏的猪就有 500 头,由于当天有事而没有入访。其他的还调研了五户一般生活水平的,基本上都是能够收入与支出持平的。在队长家吃得中饭。这一天三队共调研了 19 户。晚上,队员们将当天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整理。 4 月 8 日 上午分成两组,一组由村长亲自带队,汪翔、李攀、陈海所负责的曾家队;一组是乌石队队长带领着我、李开志、汪君,调研了乌石队的四户,有一户贫困户,户主已经七十,有一对智障的儿子及女儿,儿子已经 40 岁了,整个家里都是当做五保户被对待,一年从政府拿三千元左右的扶助金,平常再种点蔬菜。包括队长在内还有两户一般农户,最后一户是一家养着 200 头猪的富裕户。另外一组调研了五户。以上是上午的工作,下午休息到三点,带着相机到水库村最高的山,也是湘潭市西郊最高的山对水库村进行从上到下的俯瞰,拍了很多很好的景色,但是只能看到乌石与曾家两队,其余的三队没有收入相片中。李攀大概在五点钟离开水库村先回学校。晚上依然是写完总结,进行了部分讨论后才开始休息。 4 月 9 日 上午 8 点半至十点十分划着农博园提供的六人小船,带着相机,在水库的水面上对水库村进行从下到上的仰视,划水还是挺有意思的,锻炼了一下大家的团队意识。十点二十至十一点半,与农博园办公室的主任进行交流,听其介绍了以农博园、深圳天龙置业为策划单位弄起来的隆平论坛之来龙去脉,获取了相关介绍资料以及水库村的地形图,达成一个初步意向:将绿色能源引入到隆平论坛,或者是农博园正在做的水库村发展规划上。下午,先送团队成员到湘潭长途汽车站,他们下午返回,而我则与在湘潭电视台当记者的高中同学碰头,交流相关认识,他有着丰富的阅历,但是相对来说认识上比较浅,没有能力实现将见识到的东西变为生钱的财富;而我社会阅历上比较少,但是拥有着可以随时变为产业的技术,以及进行创业所能搞到的所有支撑资源,因此两人有合作的可能性,晚上在他家吃的饭,并碰到了他的老婆也是我的高中同学,此外还与他目前退居二线的父亲聊了很多官场的事。晚上回家后遇上了村长,他提供了水库村的沼气池资料,以及大概的人口数据,并对大学生如何服务农村进行了交流。 4 月 10 日 一大早从湘潭返回,自此完成水库村的调研工作。 对水库村的总体认识: 第一,水库村从 2005 年开始主要靠养猪来发家致富,收入水平都过了一万元,最富裕的五户就是养猪大户;最近猪出栏价格很低,只有五块五毛,而且大有继续下跌的趋势,为了不亏本,很有可能再出现农户宰杀母猪的情况出现。总之,如果养猪行情不好,农民在当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第二,水库村有 100 多口沼气池,覆盖率将近一半,应该算是一个沼气池推广大村。要想以沼气作为日常能源,必须存栏十头猪以上。但是水库村一般的农户都有四十头的猪存栏,会产生大量的猪粪,沼气池不可能全部消化掉,猪粪只能堆积在外,等着春季下田做有机肥料。在四月到九月的热季,温度高,沼气产量大,入料也多,但是一般而言一户只有两到三个人使用能源,所以有大量沼气外溢,加上猪粪在外堆积时可能产生的沼气,水库村漏失的甲烷量将很大,这是一部分量很大的温室气体。可以这样说,原本农民弄沼气池可以带来碳减排,如今水库则带来的碳释放,而且释放的是比二氧化碳气体更有效的甲烷。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农民都希望政府能够给农民再生产的资金,但是具体如何发展,却又没有想法。总体上,农民不敢承担任何风险,只对稳赚的钱有兴趣。农民要申请到小额贷款比较难,一方面是自身不善交际,另一方面是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再者农民不喜欢还要付利息的贷款,而且这部分贷款必须年内归还。 第四,农民期待着能够带来发展方向、技术、资金的大学生进入农村,帮助其发展;但是如果让自己家读大学的子女回农村服务不愿意 第五,农田直补有弊端,首先是农民感到种田基本没有收益,比如化肥、农药、收割机费用、犁田机费用等等都在大幅涨价,农民种两季稻,将一季稻全部出卖才能换来成本,还不能计算农民自己在农田中的劳力投入。其次,无论种不种田,农民都有 100 元左右的农田直补,反正种地没什么收益,荒了田地一样有补贴,那还不如不种田。既然不种田,那就田田是农闲,所以农民一到下午就开始进入到麻将馆里打麻将,希望在赌桌上创收。水库村人口不多,但是却有四个麻将馆。 第六,家电下乡只有利于富裕的农户,农民希望任何电器品牌、任何价位的电器、任何商店都能进行补贴才好。 第七,水库村基本上都强制加入了医疗 第八,水库村农户的收支基本持平,收入在一万到两万之间,支出也很大,其中人情支出比重比较大。每个月的电费在 30 到 50 元之间。使用沼气的较多,不使用沼气主要以柴火作为日常能源,煤炭作为冬季燃料,液化气作为客人较多时炒菜的应急燃料,基本上一年能用完三罐液化气就不错了。水库村农网还不完善,仅仅有电网,有线网络还没有到达,宽带网也没有到达。 第九,农民获取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多关注社会新闻,国家新闻和经济新闻因为文化限制而看不懂,对于政策的使用只有在队里开会时才能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好政策。 水库村经济状况调研总结 汪翔 通过对水库村 30 户居民的问卷访谈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库村居民的大致经济状况。在问卷以及访谈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类问题主要可以分为 3 方面,包括家电、收支和打工。下面就结合问卷统计数据以及访谈中所了解到的信息,分别从这 3 个方面进行分析。 家电方面 家电方面主要包括基本家电(彩电、洗衣机、冰箱)的普及和使用情况,稍高档家电(空调、摩托车、电脑)的普及和使用情况,以及对家电下乡政策的了解和政策的享受情况。 从问卷统计数据和走访结果可以看出,水库村居民基本家电的拥有是很普遍的。在 30 户居民里,每家都有彩电,洗衣机的普及率为 96.7% ,冰箱的普及率为 83.3% 。有些富裕的居民家中有 2 台彩电或 2 台冰箱,其中有 2 台彩电的村户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20% ,甚至还有一户居民家中有 3 台彩电,而有 2 台冰箱的村户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6.7% 。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水库村的基本家电的拥有情况是比较好的,基本家家都有彩电,洗衣机和冰箱的普及率虽然稍逊于彩电,但是其拥有水平在国内都是比较高的。部分富裕的村民家中拥有 2 台彩电 2 台冰箱,甚至是 3 台彩电。 在水库村里,虽然基本家电的拥有率较高,可是并不是每家都经常使用它们。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对于中等富裕或富裕的村户,家电的使用率很高,可是对于比较贫困的村户,家电的使用率就比较低。而对于贫困的村户,彩电和冰箱完全就成为了家里的摆设,平时很少去使用它们,因为他们认为电价对于他们来说太高,使用这些家电完全是种奢侈。 在水库村里,对于稍高档的家电,如空调,其普及率为 36.7% ,其中有 2 户家里有 2 台空调。而对于摩托车,其普及率达到了 60% ,其中有 3 户家里有 2 辆摩托车。由于村子里的道路状况良好,再加上村里生活条件得以提高,所以摩托车的普及率比较高。可是也有少数村民虽然有空调或摩托车,但是使用率却不高,主要是因为空调耗电量大以及摩托车油价上涨,也有部分人认为没有必要使用空调,除非是非常的炎热或寒冷。 对于部分村民家电使用率不高但却拥有的现象,我们初步的分析是,前段时间猪价上涨,部分村民因此赚了很多钱,所以买上了一些家电,可是后来发现部分家电(如空调)没有多大的使用必要且耗电量大,因而使用率不高;当然也可能存在部分村民具有攀比心理。 关于电脑,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村里的户主大多数没有接触过电脑,他们认为电脑的用途主要是获取信息和娱乐。我们所得到的电脑普及率是 13.3%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也有少数村民有购买电脑的打算,其购买电脑一般是给子孙们使用。 关于家电下乡政策,有 46.7% 的村民了解,而且大多数的村民都认为家电下乡政策可以带来实惠,可是真正去享受家电下乡政策的村民却是非常的少。对于富裕的村户,家电类产品他们很早就已经拥有了,而且档次也不低,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多大的必要再去购买;对于中等富裕的村户,家电类产品他们也都已经拥有,虽然部分家电有些旧,可是他们认为还可以使用,所以也认为没有必要去购买;对于贫困的村户,虽然其中有部分人知道家电下乡政策,知道能够获得 13% 的补贴,可是他们还是认为很贵,同时他们也认为电价贵,即使有家电,也供不起使用。还有一个原因是,家电下乡政策规定要在固定的地点购买固定的品牌才能享受其优惠政策,部分村民觉得从村里到固定销售点太远,因而不大愿意去,同时品牌受到限制让他们觉得选择品牌的空间减小。 收支方面 收支方面主要包括近几年平均每年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以及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去向。 据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得出,平均年收入小于 1 万元的有 30% ,在 1 万元到 3 万元之间的有 33.3% ,大于 3 万元的有 36.7% ,其中有 3 人平均年收入超过 10 万元。水库村里贫困户、中等富裕户和富裕户所占比例相对较为平均。对于平均年收入小于 1 万元的村户,其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种地和打工,他们大多数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种地生活,部分村民也养猪可是养猪数量一般也不超过 20 头,因而通过养猪也很难赚到钱,其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打工。对于平均年收入在 1 万元到 3 万元之间的村户,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打工和养猪,种地一部分用来获取收入,一部分用来自己使用或作为猪食,其养猪数量一般不超过 100 头,对于养猪数量较少的村户还是通过打工来获取主要收入。对于平均年收入大于 3 万元村户,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养猪和打工,其养猪数量一般为 300~500 头,由于猪数量上了一定的规模,因而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政府补贴,同时定期也会有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检查,这都是有利于其发展的,而对于养猪数量较少的村户还是通过打工来获取主要收入。在调查访谈中,当问及想要如何致富时,贫困户的回答是通过种更多的地,中等富裕户想依靠养上一定规模的猪来致富,而对于已经拥有数百头猪的富裕户,他们想继续扩大养猪规模。 关于支出状况,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为,平均年支出小于 1 万元的有 23.3% ,在 1 万元到 3 万元之间的有 70% ,大于 3 万元的有 6.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水库村大多数村户的平均年支出在 1 到 3 万元之间。 我们将支出去向分为 4 块:人情支出、生活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 所谓人情支出就是村民之间礼尚往来,办酒送礼支出的费用。关于人情支出,统计数据显示为,平均年人情支出小于 3000 元的占 20% ,在 3000 到 6000 的占 63.3% ,大于 6000 的占 16.7% 。将此数据与年总支出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水库村村民在人情支出上的花费是比较大的。在访谈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村民们将人情看的越来越重,甚至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在人情观念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和驱使下,村民们送礼出手也越来越大方。还有少数家里十分贫困的村民们为了不得罪亲朋好友,只能将家里为数不多的猪拿部分出来凑数。人情支出在农村越来越普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和社会的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可是为了旧有的人情观念和攀比心理而在人情上铺张浪费,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增添家里负担,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此进行反思。 关于生活支出,统计数据显示为,平均年生活支出小于 3000 元的占 23.3% ,在 3000 到 6000 的占 43.3% ,大于 6000 的占 33.3% 。而对于少数贫困户,完全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而在生活支出上不到 1000 元。 关于教育支出,对于家里有处于教育阶段的孩子的村民,每年在教育上花费数千元不等,也有少数村户花费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当然也有一些家里十分贫困的村户只能依靠东拼西凑供孩子上学。 关于医疗支出,如果家里没人生大病,年医疗支出在数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 打工方面 打工方面主要包括外出打工状况和人们对在金融危机下打工是否受到影响的感受。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我们了解到有 90% 的村户家中有人外出打工,从此单项数据可以看出,水库村外出打工的人数是比较多的。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于大多数贫困户和中等富裕户,他们都认为外出打工的收入要高于在家里种地或养猪,而种地或养猪的活完全可以交给留在家里的人来做,同时也有部分人很向往城市的生活。对于大多数外出打工的村民,他们打工所做的活技术性都偏低,而且大多数在打工前也并没有接受过有组织性的技术培养。当然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有少数村民外出是做技术性很高的工种,如有一村户家中的大儿子外出到福建做模具设计,每月有六千多的薪水。 关于金融危机对打工的影响,虽然大多数村民并不了解金融危机的含义,但是有 60% 的村民们认为金融危机给打工带来了影响,他们所了解到的影响主要有打工工资的减少,打工就业的难度加大,还有少数人打工所在企业因金融危机倒闭。当谈到金融危机时,也有部分村民感觉到金融危机对猪肉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水库村其他方面调研总结 汪君 21 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 即使是在农村 , 信息的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 例如 , 村民们如果能得到猪肉价格的近期和长远的变动信息 , 便可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 确保创收 . 然而 , 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 , 即使是消息比较灵通的富裕户 , 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 按照村里人的观点 , 能否致富关键靠的是运气 . 在水库村 , 人们了解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收看电视 , 水库村中约 52% 的信息来自电视节目 , 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则是村民们自己订阅或零购的报纸 , 其中主要的刊物为《湖南农业科技报》,报纸对信息的贡献率约为 22% ,而作为现代人主要信息获取来源的网络,在我们调研的水库村,对信息流入的贡献率仅为 2% 左右,除此之外,其余 24% 的信息,主要通过村民们主动打听、平时聊天以及村里开会来获取。值得注意的是,村里还有大约 4% 的人平时丝毫不关心外界的信息,而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贫困户。如何让农民们更好地认识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年的金融危机让好多大学毕业生开始把注意力投向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国家相应地也出台了一些措施,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发展,就此,我们向水库村民们询问了他们对于大学生到农村来的看法。 超过 90% 的村民表示欢迎大学生到农村来发展,他们觉得大学生有文化,有技术,有管理方法,能够为村子出谋划策,能够帮助村民们致富,比蛮干的人要强得多。在被问到大学生到农村来是否丢脸时,村民们表示,只要大学生有水平,到农村来发展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情,如果能做村官就拿到了铁饭碗,一点也不丢脸。 在调研时,也有些村民表示了他们对于大学生来农村的质疑:农村里条件差,大学生根本就不愿意来,即使来了的,也不一定是真正地为农村的发展,或许农村只是他们事业的一个跳板。而且大学生来农村当村官,如果想要摸清农村里的情况,至少也得一到两年,仅靠大学生根本不可能,让他们来协助村长会更好。村民们还表示,来农村的大学生,光有能力还不行,还得有人脉关系,才能给农村带来政策、项目。 就大学生去农村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去农村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国家还必须完善好大学生下农村的相关政策措施,让大学生能够安心留在农村,真正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笔者建议多让大学生回本省、本市、本县、本村工作,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真挚的感情,也比较了解当地情况,而且在南方,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有的是很难听懂的,本地大学生就不会有这样的障碍。另外,国家要采取有效的选拔和培训措施,确保为农村输入农村真正需要的人才。 村民在被问及对农村合作医疗的看法时 , 村民们表示 ,, 合作医疗是一件造福农村的好事 , 而且近几年补助力度也加大了 . 也有些村民向我们透露 , 在农村合作医疗每一年按 20 元每人收费 , 大家交这个 20 元主要是为了保个平安 , 平时看病的小钱都不给报销 , 不住院的话也不报销 , 即使住院也只报销 40% 左右的药费 , 不报手术费 , 平时小伤小病得不到什么实惠 , 大病住院才有好处 . 还有少许村民表示 , 不太清楚合作医疗是怎么报销的 , 自己也从来没有报销过 . 据笔者了解 , 以往的合作医疗没成功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同统筹的规模小,筹资水平低,但把保障的重点放在门诊或小病上,从而导致了基金的分散使用,保障程度低,无法有效帮助农民抵御大病的风险。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确以大病统筹为主,实行县级统筹。笔者下乡调研时,常常有很多的人说合作医疗只报住院的,不管门诊的。其实这涉及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义中所界定的大病统筹。 所谓大病统筹,是指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一种模式。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只能做到县级统筹,当然各地对此项制度有不同的做法。但其制定都是遵循小病分流,大病统筹的原则,即规定一个起付线,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根据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待遇水平而定),起付线以下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负担,超过起付线以上的部分由社会保险机构按比例支付。 起付线俗称门槛线,它是一个报销资格取得的问题。起付线的意思是超过此线以上的部分,才可以进入报销的范围,就是起付线以下的部分由农民个人负担,超过起付线的部分分段按比例报销补偿。 通过设置起付线,同时可以使就医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的档次,即做到病人的合理分流。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在县级医院治疗,也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治疗,而后者起付线较低,而且同等情况下报销比例高,适合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其实设置起付线,更主要出于合作医疗资金有限的压力,通过共同分担治疗费用,从而避免小病大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但由于当时,筹资时的宣传只强调了看病就可以报销,而没有说清楚如何报销的相关依据,从而引起农民的误会,甚至抱怨。因此 , 农村合作医疗 , 不仅要做到政策惠民 , 而且要切实地有效地做好宣传工作 , 才能真正造福农民 . 在水库村调研的时候,我们还询问过当地村民是否愿意抵押房子或土地进行创业,但得出的答案基本上都是不愿意,而他们之中从银行货过款的也聊聊无几,村民们表示,在农村货款难,房子也不值几个钱,除非银行有熟人,但即使如此也贷不到多少钱,他们更多的是去亲戚朋友家借,更关键的一点的是,农民赔不起,当地的村民主要以养猪为主,近两年猪肉行情不稳定,很多人都赔了,没有多少人肯冒险了。 就笔者对水库村的几天接触,我觉得,水库村的情况在中国的农村绝不是个别现象 . 由于信息的闭塞,村民们对于贷款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以前,再加上近几年投资生猪养殖风险较大,大家普遍忽略了利用贷款来发展其它副业,村民们还停留在,一家致富,大家跟着学的阶段。当被问及是否听说过关于土地流转的信息,只有极个别的人在报纸上看过,绝大多数的人表示从未耳闻。 笔者认为,要发展好水库村经济,当地必须首先做好信息传递工作,让村民们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 有条件的村子 , 可以向村民们介绍在当前形势下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有赚到钱的机会,让村民们知道,如何利用国家给予农村的信贷政策。第二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积极探索拓展抵押物的范围。缺乏抵押物和有效担保是农民贷款难的关键症结。除此之外,政府机关还可以因地制宜,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瑞安农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而农户向合作社提供反担保的办法,挖掘更多的抵押物资源,让农村的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都可以间接作为抵押物,满足贷款需要。信贷+保险也是一种创新的业务模式。通过加强银保合作,引导贷款客户参与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开发基于保单的信贷金融产品,从而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农村信贷风险。 在用水方面,不知水库村井水水质如何,反正我们在宾馆里的水,相当难喝,而且,放置一定时间后,有很多的水垢。以下是一份水质的报告,师兄看着用吧! 中国农村饮用水状况亟待改善 2006 ~ 2007 年全国爱卫会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全国农村饮用水调查结果表明, 44 %的调查水样没有达到基本卫生安全。调查还显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 75 %的人口在饮用地下水,饮用地面水的人口为 25 %,其中地面水超标率为 40 %,地下水也达 46 %。而且还有 45 %,即近一半的农村人口在饮用分散式供水,基本采取直接采用原水,其超标率更是达到了 48 %。中国农村饮用水状况亟待改善。 除污染以外,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高氟、高砷、苦咸等问题。根据中国水网 2008 年度报告一《中国水业政策与风险分析》,目前有 8000 多万人农村人口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000 多万人在饮用苦咸水,受高砷水影响的人口已达几百万。 水库村能源状况调研总结 李开志 本次调研了水库村的三十户,调研得到的能源使用方面数据列于 excel 文档中,从中可以看出这三十户中主要能源使用沼气的共 17 户,使用煤球的为 6 户,另外 7 户主要是以烧薪柴为主。除主要能源外,大部分人家还有备用的辅助能源,以备不时之需。需要使用辅助能源的家庭中,使用薪柴的共 11 户,液化气 7 户,煤球 2 户,用电 2 户。用电是必不可少的,每户每月电费约 30-40 元,养猪户稍多。本地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农作物秸秆都是直接在田间烧掉,形成的草木灰用作来年的钾肥。 水库村能源使用以沼气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这个村的养猪业很兴盛,有大量的猪粪用来做沼气原料,沼气产量大,能基本满足使用沼气家庭的能源使用。从村长处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个村 255 (?)户中有 140 (?)户建有沼气池,这与我们调研得到的数据基本相同。没有养猪的家庭由于没有沼气原料,所以没有沼气可用,条件好些的以烧煤为主,稍差的则主要是烧薪柴。煤球价格 0.68 元每个,每天需烧三个,一个月以三十天算需 61.2 元,是很大的一笔开销。薪柴来自于村周围的山,相比而言就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投入,只是要花掉些时间,一般在农闲时上山砍柴。 辅助燃料主要是薪柴和液化气。液化气目前价格约 70 元每罐,一般能用三个多月,用起来还是比较合算。烧煤比用液化气要贵,但平时有热水用,若热水全用液化气来烧则反不如烧煤合算,因而煤一般作为主要燃料,而做饭速度快的液化气主要作为辅助燃料。 4 月 8 号下午上山途中见到的以前修起来的路都被灌木丛遮蔽了,山上有很多的树枝落叶没人收集,这说明现在上山砍柴的人少了,人们的生活好了起来,以前以烧柴为主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除了液化气和薪柴外,村里使用的能源还有电和太阳能,但其价格较贵,所以占比例很小,基本不影响本地的能源结构。此处用电主要是烧水、煮饭。电的使用主要是在照明和家电等生活用电上,每月电费 30 多元,养猪户粉碎饲料、清洗猪圈等要用电,用电量比普通家庭多,随养猪规模扩大递增。 本地能源使用状况基本如上所述,综合各方面情况,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主要出路在于建立集中供气的大型沼气池,既能充分利用本地的猪粪资源,又能减少沼气外逸和猪粪直排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一举多得的有效途径。 愤怒的学生:陈应泉 2009 年 5 月 6 日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5683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一流农民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
大毛忽洞 2009-5-5 17:04
一流农民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秦朝没有什么大学,汉朝也没有什么大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唐朝没有什么大学,宋朝也没有什么大学)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老成也没有什么大学)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看今朝什么呢? 看今朝的农民工: 没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 哪来那么多的外汇储备! 没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 美国怎么会来巴结咱! 美国有那么多的一流大学, 又有那么多所谓的一流经济学家, 到头来还是把美国老百姓给忽悠了。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4655 次阅读|19 个评论
去桂林开合作社方面的会议
ycy 2009-5-4 22:11
明天到桂林开合作社方面的会议,希望能和专家、业内人士多接触,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好的想法,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把《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相关培训办好。 有机会希望能到农村去看一看,看看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2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农民怎能不贫困
zengzhiyong 2009-5-3 23:12
转: 中国农民怎能不贫困 李昌平 近段时期,我主要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国家级贫困县走动。走了一些穷地方,发现贫困的原因并不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没文化、愚昧、自然环境条件差,等等。我们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人本身,好象贫困与政府、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的!在很大的程度上,贫困源于没有权利,源于主流社会设计的不合理制度。 我先从一个故事开始讲。我到了贵州毕节地区的一个乡,全乡有 14000 人,有锡矿、铅矿、煤矿,每天从这个乡运出去的矿值约 40 万元。开矿的是浙江、四川、云南的 大老板 ,他们每年给乡政府提供的税收不足 50 万元,但来来往往的运矿车辆,每年损坏路面用以维修的资金不少于 150 万元。矿开了,资源没有了,环境破坏了,并且矿是有毒的,矿工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每个劳工在矿里只能工作三个月就不能再工作了,时间长了有生命危险。这样的劳动,每个矿工的工资不到 300 元 / 月。如果你到矿上看到那些矿工,你的第一感觉是矿工和牲口没多大的差别。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的人是很难理解 宁可累死,不可饿死 的现实选择的。说那个地方穷,每天却有那么多财富源源不断的运出来。我算了一下,那个地方的人均 GDP 超过了 10000 元,但他们的人均纯收入不到 700 元。这是什么 GDP ?我取了一个名,叫垃圾 GDP !发展不是硬道理吗?开发了资源,资本家得到了财富,当地的人民分享了发展的什么呢?不仅没有收益,而且还受害,房屋倒塌了,储藏红薯的地窖掉下去几 十米 ,还有水库的水漏掉了,等等 【个人认为贵州的确是这样,最近了解到贵州属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的高发区,其根源都来自矿、煤矿、磷矿等等, 50% 贵州人氟中毒。贵州也是个畸形消费的地方,有钱的人都是这些矿老板,当然还有就是众多的贪官,最近中央台才播了关于地方官员瓜分数亿元国家划拨的农民工培训补贴新闻】 第二个故事:我去云南的一个贫困县,那些原始森林是九十年代以来砍伐的,砍树的时候没有任何补偿,因为主流社会的人说森林是国家的,砍伐森林自然不关当地人的事了。没有砍伐森林的时候,当地人主要以狩猎为生,辅以简单的农作,生活还是比较舒坦的。树砍了之后,当地人不得不从狩猎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千辛万苦地造了梯田。最近几年,主流社会要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政府强制当地人退耕还林。森林砍了,没有补偿;辛辛苦苦开的梯田,一个文件下来,说补给你每年三百斤粮食,给 5-8 年就了事, 5 - 8 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无比的羞愧,为我们主流社会的人 满口的仁义道德羞愧。很多人讲保护动物的时候表现的无比善良和慈悲,而面对弱势的同胞却是如此的不道义! 当我走进贫困的深处面对贫困的时候,我实在没有理由指责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他们没有错!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对贫困有了新的认识。 一 制度与贫困 至少有十几种主要的限制穷人权利、导致贫困的不合理制度,需要我们重新检讨: 第一,产权制度上面的两个故事都与产权制度有关。国家一句话:矿产资源属于国有,这就割断了资源所在地人民与资源的联系。国有是谁有呢?谁有权审批矿产资源开发,谁就代表国家了。什么人有权开发国家的矿产资源呢?制度规定只有资本家。当地人是国民,我们在制度中找不到国民的位置。有人会说,国民分享税收啊!谁代表国家征税呢?当然是几个人的事。 1 吨煤 35 元 -50 元的税收,可是一车装 10 吨却只算 5 吨,白天运 10 车计税,晚上 100 车不计税;就是征了税,当地的老百姓又如何实现分享税收收益的权利呢? 如果说森林、矿产资源是国家的,穷人分享不到收益也就罢了,但本来是穷人的财产, 国家 也要占有。比如说,农民集资办起了电,产权属于谁?属于国家的电力总公司;农民集资修了学校,产权属于谁?属于代表国家的教育部门;农民集资办的厂,产权也属于国家;农民集 资办起了电话,产权属于国家信息产业部;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等,产权都不属于农民。既然是农民集资办起来的,为什么农民没有产权收益呢?如果把农民投资的电力、交通、能源、通讯等等基础设施,都让农民分享产权和收益,农民也不至于这么苦、这么穷。谁剥夺了穷人的产权? 不仅如此,上个世纪 80 年代后期,国家鼓励农民办粮食加工厂,一个加工厂要投资几十 万、几百万。到了 90 年代,国家一个文件下来,不允许农民经营粮食了,农民损失惨重!国家不承担任何责任;八十年代政府鼓励农民贩猪、宰猪,九十年代,要 定点屠宰 ,农民办起来的生猪 一条龙 全垮了,谁也不赔啊;八十年代后期,允许农民经营种子 、农药、化肥,九十年代,供销社重新专营,把农民害的可苦了。农民由此所负的债是一代人、两代人都还不清的。城里的企业破产了就破产了,农民的企业被逼得破产了,钱还是要还的。农民怎么不穷啊! 第二,财政制度 农村电力、电话是农民自己集资建起来的;城里的电力、电话是国家投资的,城里人用的电和电话比乡村便宜;农村的学校是农民自己集资建的,农村老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的。城市里的学校是国家建的,城市里老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开的;城市里的公路是国家修的,一公里就是好几百万甚至千万,农村里的公路主要是农民自己修的,农民修了公路,国家去收费,路坏了之后又要农民自己修。农村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农民自己集资的,当然国家也有财政支持,但那是杯水车薪。都是中国的公民,在占有财政资源方面,标准是不一样的。剑川县黑桃树乡大满山红的那个村子,农民自己集资来办电,一根电杆,从山下运到山上去,要用四十个人抬两天,中途回不了家,还得在半山腰过一夜。城里的人什么时候这样自力更生过啊!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覆盖农民的。这个极大的不平等说也是白说,不说也就罢了。可是,主流社会的人却破坏农民自己的保障制度。去年 3 月 1 日生效的《土地承包法》, 规定土地承包 30 年、 50 年不变。假设我今年有十五、六岁,过五、六年,要娶妻、生子 ,我这一家人一分地也没有,政府也不给我任何的补偿,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包含我,我怎么生存啊!生在农村,是一个农民,就应该天然的有拥有土地的权力,谁有权力剥夺人生存的权利?!每一部法律都不能违背《宪法》,《宪法》要保障人权,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就是拥有土地,拥有生存的权利。站在城里人的视角,《土地承包法》这是一部很好的法律,固化土地承包关系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廉价的农产品,供给城里人消费。我们有没有考虑到、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他们怎么生活?我们为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提供了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呢? 第四,金融制度 中国的银行叫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叫国有商业银行。城里人可以用身份证贷款买房,乡下人不可以;城里人可以用房作抵押贷款,农民的房子也是房子,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房子、土地去抵押贷款呢?农民也是国民,为什么国家的银行不承认呢?农民的财富也是国民财富的一部分,也是人民币的基础,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不承认呢?如果我们农民的身份、农民的山、农民的地、农民的房,也能在银行里抵押,那农村也不缺投资,农民也有钱发展。现在,农民贷款生产农产品供城市人享用,贷款也是那么、那么的难,利息还高于城里几倍。外国银行不下乡,中国的银行也进了城,国家又不允许乡村民间金融存在,难道农村指望太空人提供金融服务不成! 第五,税收制度 农民的人均收入是(每年) 2000 多块钱,不是可支配收入,这些收入中还含着种子、自己和牲口吃的粮食。国家按农户农产品产量的 8 . 4 %来收取农业税,但如果把农民自己消费和投入生产的这一块除开,那肯定是 20 %多或更高的税率了。再如果把粮食加工流通环节的税率考虑进去,农业的税率可能就在 30 %以上了。一个农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就只有几百块钱,要交税;城里人一个月有几百块钱的社会保障。城里人做生意亏本,可以不做;农民种地亏本,可不可以不种?不种(的话)可不可以不纳税?不可以,不种地照样纳税。农业是最弱质的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农民怎么不贫困呢? 第六,资源的配置制度 就说说扶贫的资源配置制度吧。国家的扶贫资源是属于穷人的钱,这个资源是由谁来配置的?是干部来配置的。谁跑步 钱 进、谁跑的勤就给谁。跑到扶贫资源是要付成本的,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下拨是要雁过拔毛的。这些资源到了项目点、到了社区该怎么使用,还是没有穷人的发言权,还是国家干部说了算。不少贫困地区搞工程招标,谁主持,是干部,谁有权参加投标,极少数有钱的人,穷人在哪里呢?占 99 %的穷人被排斥在外了。 我们在贵州大山里扶贫,不到 1 万块钱可以修 1 公里 5 米 宽的山路,而政府去做扶贫,修 1 公里同样的路要 8-10 万块钱。那我们怎么配置资源呢?到村里去跟老百姓谈,群众说要修路,我们问怎么修,他们说,政府只要提供炸药、铁锤、碎石机、碾压机、技术员就可以了,劳动力由他们自己组织。这样 1 公里路 3000 - 8000 元钱就够了。钱给他们,我们来做协作者,跟村民一起买炸药、机器,铁锤,风里来、雨里去,两年里 6 万多块钱修了 26 公里路。 26 公里路要是政府修,至少要 200 多万。 如果法律制度来配置扶贫资源,肯定会比干部权力配置更有效力;如果资源到了社区,由老百姓主导资源的使用,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因为中国农村有的是过剩的劳动力。有权力的人相信权力配置资源,有钱的人相信市场配置资源。其实,在解决贫困的问题上,权力配置资源不是最有效的,这个好理解;市场配置扶贫资源解决贫困问题也不是最有效的,这点很多人还没有认识。中国农村每天有 3 亿的劳动力在家里打麻将,中国农村每天有大量的事情没人干,过剩的劳动力市场配置不起来。中国解决农村贫困的最大资源是农村劳动力,配置农村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农民自己的组织。只有民间组织把劳动力资源配置起来与其他资源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最大化。 我们这个国家,权力和市场配置财政资源,配置的结果,是绝大部分配置给了强势阶层。医疗资源 80 %都在县以上;教育资源主要是配置在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配置在城市里。在不少地方,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配置成了权力和权力、权力和资本的交易游戏。 第七,教育制度、医疗制度 这两个制度差不多,只说教育。人们似乎公认:教育改变命运。中西部的教育能改变中西部人民的命运吗?我看不能,反而使他们越来越苦难。我在我的《扶贫日记》里写过一个高中生,他的父母亲为了培养他这个高中生,借了一身的债,他高中毕业到城里打工,每月的工资 400 元,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打工来还债。他说只要还清债,再攒够 2000 元钱,他就准备回到他的那个小山村去结婚,再不来打工了。那时候他大概有 40 岁了,就是不回山里,城里人也不会要他打工了。现在的农村教育是什么?贫穷的父母亲,负了一身的债,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成本,好不容易培养一个高中生。高中生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没有!他把 20--40 岁黄金的时间给了城里,他得到了什么?没有!到了 40 岁,快要老了,城市和发达地区不要他了,把养老的包袱又甩给了中西部,甩给了穷人。教育是不是抽水机?教育不断的把中西部的资源向发达地区抽,不断的把穷人的资源往富人抽啊! 我读小学时,几毛或一块钱读一年;初中时,一年两块钱;高中时,三块五块读一年;大学时,国家一个月补贴 20 多块钱, 35 斤粮票。现在我的孩子读书呢?小学 100 多,中学 1000 多,中考把录取分数线提得高高的,缺一分 100 元、几百元不等。现在我们读大学,国家给一点钱甚至不给,更多的是学校收钱。我计算了一下,从 85 年到目前为止,农产品的价格涨了不到 7 倍。以稻谷为例, 85 年的价格每斤 0 . 095 元,今年可能高些,涨到了每斤 0 . 6 - 0 . 7 元,以前是 0 . 4 - 0 . 5 元,算涨了 7 倍。相当于农民的收入(在价格上)长了 7 倍。但现在农民教育支出涨了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你说农民怎么不穷!农民能够卖的一点钱,就被我们的教育吸得一干二净,农民是要负债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并且是给发达地方培养人才! -- 就象北大、清华给美国人培养人才一样。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一个样,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赘述了。 第八,就业制度 很长时期,政府谈就业、失业问题,只谈城里人,农民不在这个话语里。直到今天,劳动法能保护的还是城里的职工,失业保障与农民工没有关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依然还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更为严重的是在财政税收资源解决就业问题时,农民依然是极少考虑的,常说的再就业工程根本与农民无关。 国家的金融资源也偏向解决城市居民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每年有数百亿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证券市场也有更多的资源被输入国有企业。重要的职能就是保障就业。谁给了农民这样的政策资源呢? 解决农民的就业是不是没有办法呢?不是的。国家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例如, 1998 年大洪水后,国家拿出数百亿元治理大江大河,长江大堤每方土 12 元,这样的好事给了大资本家做了,大资本家转包给农村的拖拉机施工,每方土 3.6 元承包出去,一方土坐地净赚 8 元多。如果是从农民就业的角度去考虑,几百亿可以解决多少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数百亿收入。再如,农村还有很多的水利工程待建,有的是要恢复原有功能。假如国家一时拿不出钱来,可不可以让农民先干上,发给农民劳动工积累券,农民可以凭券购买教育、医疗等服务或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 主流社会,面对农民就业难的时候,总是指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适应城市社会,不适应市场经济等等,全是歧视性的语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农民的就业问题当成是 国民的基本权利 ,没有把创造农民就业岗位当成政府的基本职责。中国的农村什么最多,劳动力最多。每天有几亿农民没有活干,能挣钱的活专给有钱的人干,你说农民能不穷吗?
个人分类: 转载共勉|2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五分钟让你明白中国的内需是怎么回事
zengzhiyong 2009-5-3 22:49
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中国的未来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拉动内需?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 看完了如下的两个实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了。 看看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就会明白我们今天内需不足的状况是怎么形成的,拉美的贫穷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这两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拉动内需?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纺锤形的社会结构。 我们在做什么?房改、医改、企改、教改、股改,我们的改革正在走向哪里?为什么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能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 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也很难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 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 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富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哪个大国的经济是靠几个奢侈品的品牌带动起来的?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的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 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让股改制造的巨量大小非横遭劫掠,如今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企,股票圈钱,上帝啊,这是啥决策啊。世界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是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了。于是我们的*、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权,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既然自己是明白人,那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不要变成下一个拉美,同意的就顶一下,转贴,让更多的人觉悟吧 。 转自: http://house.focus.cn/msgview/5244/160266979.html
个人分类: 转载共勉|2064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9过年记事(六)—— 1000元不该要的钱的用法
cqq2008 2009-2-24 19:19
该博文可能含政治上的不当言论,博主自杀该博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猥亵女童的是清官
moxj 2009-1-9 22:08
http://blog.163.com/yema885@126/ http://blog.163.com/yema885@126/ 前段时间聊了《 腐败是个好东西 》这样一个话题.看来有些话题貌似不合适,当下,并不见得就有多少人反对.为什么今天要说猥亵女童的是清官?还有什么办法?先给你说件事情,看你是什么感触. 政府谈三农问题大概有好多年了.近年也出台了一些保护农民的政策.比如粮食保护价.但好像生产资料保护的也不错,价钱勉强能让商人们满意.在当下的这种经济局面下,这些问题和相关问题怎样了呢?但刮风毕竟不是谁家闹矛盾吵架了. 底矮房子受到损害的绝对程度也许没有高楼大厦厉害.但茅草屋毕竟不能和那些钢精水泥的房子比.虽然不值钱,可能一场风暴就让它报废了 . 记得我在《 比赛结束了,今天想起来的人们.. 》里面放了几幅图.除了提醒我的同学关注金融危机下出口、银行、制造、能源等这些领域所受的影响外,我放了农民秋收的照片,让大家关注那些看似这场危机没有给他们什么影响的农民.我当时的意思当然不仅指农民工,很多人没有见过的,一直呆在农村的那些人一样因该被关注. 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孩子在城里上学,家宝同学对今年的毕业生就业也很关注.即使就业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状况又将是什么样子?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如果你看到有些农民手里的钱还没有花完,让他们来刺激消费,你觉得怎么样?即使他们无度的花了这些钱,又有什么用? 其实这些还不够,当政府在化解危机,转嫁风险的时候,谁又会被拿出来牺牲掉?是谁在春节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候眼巴巴的等着保护价?又是谁在无奈的和小贩们讨价卖掉了他们的粮食?我几天不写博客,去农贸市场观察一些人的眼神,看到了一些人的悲哀,也看到了一些人的嚣张.我回到教室,看到网上的优秀共产党员 林嘉祥同志,他不就是猥亵了个女童还和大家叫嚣级别吗?一个孩子,充其量是我的妹妹,是你的孩子,是他的孙子.你至于这么激动吗?看看那些充满期盼和无助的眼神吧. 是谁的不作为让那些文件只是一张白纸?是谁的不作为让我看到了那些眼神,看到那些被你们猥亵过后留下的眼神?我要告诉你,她们不是我的妹妹,她们是我的 亲娘!! ....... http://club.ly169.cn/viewthread.php?tid=469812 http://finance.cctv.com/20081231/102820.shtml http://club.ganji.com/13-432384.html (上中学的时候,报道里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焦玉录那样的人.虽然工作了一段时间,上研究生生的时候,报道里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成了周久耕这样的人.所以,当时作为一名团支书,当听到有人高喊一定要解放台湾,即使我们的部队打不过去,也要派三千优秀共产党员过去吃垮他们!我该怎样和大家交流入党,写思想汇报?少写点,明天有时间继续给老师们汇报--我和本科同学的思想汇报)
个人分类: 民生了望|3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致力于做个有知识的农民
buffer 2008-12-19 13:56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半年来,补写和投递了一篇文章,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刚开始想做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试验,觉得还是补第二篇文章的试验以及写文章比较重要。如果想明年暑假离校的话,写文章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第一篇文章不够格,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篇了。 同时也开始了找工作。每天会查一些新的资料,会有同学提醒我招聘会的事情,觉得很兴奋。不知是科学网分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至少在科学网的招聘栏目中发现,招聘生命科学专业的单位还是比较多的。这也是兴奋的原因之一。对于我,植物学专业,有林学背景的毕业生来说也是有几家对口单位的。但是也没有投递那么多。首先,想在北京先找,毕竟不是一个人嘛。当然,外地也没有排除在外,很多地方的实力也很强。但总体觉得国内林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如今学农学的估计比往年更好找了吧,毕竟有转基因重大专项。国际上有名的农业方面的大公司已经进入国内,设立研究院,招兵买马。如果我国再不抓紧的话,若干年后我们用的种子,用的植保产品都有可能是人家生产的。 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好,除了育种方面加强外,土壤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味的追求能高产的种子,而忽视了这方面。如今,种地是轻松了很多,但是对农药化肥的依赖性依旧很大。同时有机肥的使用逐渐减少。我知道的原因之一是养家畜少了,甚至不养了。 做植物的学生,估计都养过植物,有时觉得就像在家种地一样。每天观察,浇水,盼望快快长大,快出表型,就像盼望着小麦抽穗,棉花挂桃一样。每天都有期望,每天都盼望着不一样的东西出现! 回想起顶着烈烈炎日,在棉花地里捉棉铃虫时候的辛劳,回想起背着喷雾器在地里喷洒农药时的艰苦,深感科技力量的伟大! 干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低的收入,过着最没有保障的生活!那些年代父老乡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这一代养活大,送我们读书,何尝不是抱着让我们将来改变这一切的希望呢?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农民合作社》创刊,向大家征稿,免收版面费!
ycy 2008-12-8 18:10
《中国农民合作社》征稿函 《中国农民合作社》(月刊)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即将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8年起正式出版发行。预计月发行量超过5000册。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目前,需要尊重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大力培养农民合作意识,全面宣传合作知识。《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出版发行正当其时。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办刊方针是:宣传合作理念,普及合作知识,推广合作社经验,促进合作社发展。本刊注重宣传合作社的政策法规,普及合作社的基本知识,展示合作社相关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合作社发展的实践经验。 《中国农民合作社》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大板块,理论研究下设法律法规、政策选编、领导讲话、干部论坛、专家视点、理论探讨、名词文库等子栏目;实践探索下设合作人物、示范风采、组织构建、财务管理、品牌创建、环球掠影、问题咨询等栏目,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设置本期聚焦、热点探讨、信息发布等栏目。 《中国农民合作社》的读者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及管理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干部、农村发展领域研究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以及对合作社事业感兴趣的所有读者。 欢迎研究农民合作组织、讨论合作社发展问题、介绍合作社发展经验、反映合作社风采等内容的稿件,同样欢迎其它研究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稿件。字数1500-6000字为宜,欢迎电子投稿。 现邀请您为《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撰稿。《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不收取版面费,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请您不吝赐稿! 联系电话:010-81706534 联系人:杨春悦 徐倩 电子邮箱: zgnmhzs@nygbpx.org 邮政编码:102208 通信地址:北京回龙观霍营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民合作社》编辑部 《中国农民合作社》编辑部 2008-12-2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5502 次阅读|4 个评论
ZZ:一个农民对土地对财产的看法
mhaozhang 2008-11-14 21:41
我是一个农民,新中国成立后我的祖辈父辈不再给地主打长工,虽然是入了集体,但还是有了自己的宅基地,自留地,他们把农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保持了三十年,这些年人们感受到了人格上的平等,没有地主吆喝,只有党派来的工作队,工作队的同志也很朴实。这三十年我们生产的粮食基本上都交了公粮,我的祖父给自己和我的父亲叔叔各盖了一处三十多平米的土房,总比旧社会隹地主的牲口圈和草屋子强多了。这时盖房子村里的乡亲们都来帮忙,用料就是土和土坯,二十几根檩子,不过饭菜得自己管。这三处房子盖下来得花600多元。 八二年我村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我家五口人,分得二十亩地,我们全家得起早贪晚的干活,经过了近二十年,我的姐姐出嫁,我的父亲给我和我的弟弟各盖了六十平米的三间大瓦房,这时房子的用料是石头、砖瓦和二十几根檩子,这时盖房子全村人还是都来帮忙,父亲只付了瓦匠、木匠的工钱,这两处房子盖下来得花两万多元。连我和弟弟的结婚父亲总共花了四万多。父亲负了一万多元的债,现在已经还清。 弟弟要了两个男孩,孩子念书要花钱,钱只能出去打工去赚,有一年他和我村的一个人去河北某煤矿下井,井中坍塌,那个同乡被埋在井里从此失踪,弟弟命大跑了出来,但从此失去了一条腿,事后矿主给了那个失踪的人家属五万元,我弟弟得了一万的治疗费及三千元的守口费,但弟弟从此去再也不能出去干活了。如果弟弟赚不来钱,他的两个孩子考不出学,这两个孩子就只能在家打光棍了!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大了,也得取妻生子了,我给他盖四间大瓦房,花了近八万元钱,包工包料,村里人都忙着出去赚钱也没人过来帮忙。媳妇取到家总也得十多万元吧,现在我的姑娘在读高中,如果考上大学,那也得一大笔钱。现在我已经负债五万多元了。 我的父母六十多了,跟着我生活,不能下地干活了,又都有病,每天只能吃点阿莫西林顶着,在炕上靠着,不敢去医院看呀,去医院那得花多少钱呀!总比我的邻居的老人,儿子不管,每天吃狗食强多了。我犯愁的是如果我父母没了,每个老人得过三个纸节(周年),人来戚去的,那得花两万多元呀。 现在政策好了,听说能卖地了,不知我的地能卖多少钱,我想敢紧把它卖了还债,把儿媳妇娶回家,如果有剩余的话,给父母买点药看看病。有的国家干部问我地卖了我靠什么生活?我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现在我只想把我父母和我的地卖了,前年我村修路,开铁矿,占了我两亩多地,只给了我五百元钱,我不卖也怕以后有本事的人给我强占了,更开不出价来。 现在我村每人有地两亩半,年头好的话每亩地能打1500斤玉米,除去水电煤化肥,平均每亩地能每年收入200元。 以上是一个农民的真实叙述,这可是我们全国农民的普遍现象呀。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因为无知而让橘民遭受苦难!
kerer009 2008-10-31 09:13
  9月,四川旺苍的橘子感染了大实蝇疫情,然而,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这样一条短信,让橘子在大半个中国严重滞销,农民欲哭无泪。   事实上,学生物学的人都应知道,水果上感染蝇蛆就导致人感染疫病纯粹是无稽之谈,大实蝇是橘子虫害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因为一条短信的广泛传播而让广大橘农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那些传播短信的人因为你们的无知、恐惧和助纣为虐而让生活水平低下的农民遭受苦难,难道你们心中没有愧吗?   我现在的水果就改成桔橘,价格便宜味道好!   
个人分类: 心灵随笔|3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农民,我怕谁!(由《我是农民》一书想到的)
lengwa 2008-10-27 19:44
《北京电视台》、《新京报》、《南方日报》、《天涯》杂志社强力推荐,19341980中国农民生存实录。一个普通的农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作者没有直接去写那些人们都熟悉的中国大事,他把笔墨全部落在自己和周围的事上,记录了他坎坷有趣的大半生,写就了中国19341980年的一部草根历史。 作 者: document.write(splitAuthor('仓生')) 仓生 出 版: 河南文艺出版社 今天看到这个东西,只看题目,并没有看书,就想了很多。 农民,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就是现在我放假回家,还是上山下田,插秧割禾。 农民,他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 远的不说,就说建国后 工人是叔叔,农民是伯伯。 而改革也是从农村开始。 当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时,他们就开始对不属于自己的城市进行建设。 当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时,农村、农业、农民却成为三农问题。这个问题不利于国家经济!!??? 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农民和小姐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骂人的话。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三农为什么成为问题,还不是长期的支持工业发展,无偿地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服务。 每每想及此,我就觉得很不平。因为我是农民。我也将永远是农民。 我为我是农民而骄傲! 最后套用一句:我是农民,我怕谁!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2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关键
huangwd99 2008-10-24 22:17
黄卫东: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关键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部分离开农业,成为工人或城市从业人员。这是由农业产出决定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农民收入不可能得到很大改善,因为农民只生产粮食,人均产出低。为了减少农民数量,使农民成为工人,国家同时还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有高效农业,才能做到少量人务农,生产足够全国人民所需要的粮食。这是欧美日韩等国发展历史所证明的。发达国家农民人口低于全国人口10%。 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抛秧代替插秧,除草剂代替锄草,收割也常使用机械,化肥替代农家肥,灌溉有水渠。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实际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已经很低。笔者2002年6月回农村老家,村中务农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留在家乡的以木匠、瓦匠等手艺人为主。少数人家已空无一人。从每年春运人次来看,近年来, 全国旅客春运量超过二十亿人次,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 然而,农民在城市打工,却无法在城市安居,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和极大浪费。首先,每年春节,我国的交通运输都极度紧张。 如果没有民工运输问题,我国旅客运输能力建设的压力和投资要小得多,国民在运输方面的支出也会大幅度降低。其次, 留在家乡孩子的教育问题突出。 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性格和心理上均有可能出现偏差。而单亲监护和同辈或自我监护类型的监护人压力最大,家庭成员的外出增加了他们的劳务负担,他们要承受照顾家人和从事更多农业生产的双重负荷。第三、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差,身心健康问题突出。第四、农村占用土地所建房屋使用率低,造成土地浪费。全国农村宅基地约占农村可耕地 20 %以上,如能将进城农民工变成城市居民,我国可耕地至少能够增加 10 - 15 %。 2006 年 3 月 27 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城市职工同等对待民工,极大地改善了民工的处境。然而,在关键的民工收入方面,没有刚性约束,民工工资低,在当前高房价政策下,无法在城市购房,仍然难以溶入城市。 我国现阶段有能力安排民工定居城市。我国每年城市竣工商品房面积约 6 亿平方米,目前以中高档房为主,已大批积压。今后应以小居室为主,以进城民工定居为对象,按人均 15m2 计算,每年可安置 4000 万人。 10 - 20 年就可解决所有民工定居问题。我国商品房实际建设成本仅 1000 元 /m2 左右,正常利润下,政府主导的安置民工房可将售价定在 1500 - 2000 元 /m2 。三口之家,居住面积以 50m2 计算,总价仅 75 000 - 100 000 元。 国家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按小时工资应达到 10 元左右,使民工家庭两人工作,月收入能达到 2500 - 3000 元水平。从而使民工能在城市按揭购房。同时国家提供福利和保险,将民工彻底变为城市居民,彻底退出农村,从而避免目前农民在城市工作,辛苦积蓄变成自己大部分时间无法使用的农村住房。 国家有实力实施此计划。我国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国内消费能力。目前这些生产能力的很大部分用于出口,换回美元无法使用,等于拿财富换白条。今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同时石油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出口减少,产品积压,已经导致大批企业倒闭。产生此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和投资者在分配中比重过大,而普通劳动者很低,使产品在国内没有市场。我们有足够的财富给民工涨工资。只有提高民工等普通劳动者收入,才能扩大消费市场,才能使现有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实现销售,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民工工资已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受困的根本措施。 给工人提高工资,会使产品成本升高,通常工人工资提高10%,成本提高约4%(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工资福利等占gdp约40%),而且同行业共同提高,使价格共同提高,而工资提高10%,则消费能力提高10%,产品销售量必然提高6%,只会使更多企业有更多销售量和更多盈利。成本提高,会减少出口,但我国现在出口过多,积聚过多外汇,需要减少出口。 参考: 黄卫东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个人分类: 社会|1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映日荷花别样红--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第六届农交会地区农业发展成果展示重要载体
ycy 2008-10-16 15:13
http://www.cfc.agri.gov.cn/cfc/html/77/2008/20081016135242498128661/20081016135242498128661_.html 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式现场   请大家先尝尝我们的红心猕猴桃!来自四川省苍溪县农业局以及诚信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几位负责人边和采购商洽谈贸易,边请各位专业采购商品尝产品,采购商们对红心猕猴桃赞不绝口,展示区前人也越聚越多。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地方农业管理部门一起组团参加第六届农交会,这不是四川省的独创。本届农交会,天津市农委组织了16家参展单位,其中就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苏省展台以现代农业、优质产品为主题,展示了雨后春笋般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蓬勃发展的品牌农业。黑龙江省也专门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展示区,反映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本届农交会适逢农村改革30周年,因此大会设立了1000余平方米展示区,以珍贵历史资料、图片及声光电技术全面、系统展示农村改革30周年成果。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本次农交会的四大亮点之一是突出了地域特点,对一般参加企业原则上按省(区、市)为单位统一布展,以全省综合展台为龙头,把来自同一地区的企业和产品集中在一起,利于对一个地区进行整体推介,使观众参观后能对这一地区的三农工作及其主要成果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本届农交会上有近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在部分省份的展示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最好的补充和完善。建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届农交会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地方农业发展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在农村发展改革进入新阶段之际,农民专业合作社必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川苍溪诚信专业合作社展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江苏省第六届农交会展览中占重要地位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台 河北省故城县三豆产销专业社展台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24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农业的根本职能到底是什么?
ycy 2008-10-14 20:34
农业,是农民所从事的职业?农业的根本目的是提供食物? 美国、德国都已把农业作为发展生物质能源,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的产业来经营;而中国的农业,似乎从未被经营过。农业只是被当作提供食物、提供就业的一项基础性产业,农业似乎没有改变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收入的职能。 农业还被认为是无农不稳,民以食为天也被视为千古不变的真理。中国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我们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精英们也大都具有忧患意识。 翻翻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网站,几乎都会提高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农业的食物、饲料、纤维、园艺作物以及能源作物的供给功能都被充分发掘。 我们的农业也需要改变。大城市郊区,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都很有市场,也正在迅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特征,以花卉等园艺作物为主,大量出口;黑龙江的粮食生产有优势;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以各地方资源条件为基础,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真正实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荒则荒。提高农业效益,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收入。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1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农民不再是那个农民
ycy 2008-10-14 20:19
我们总结30年来的最根本经验时,总会首先提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中国成立,顺应了农民想要得到土地的愿望;改革开放,顺应了农民想要分田单干,解决温饱的愿望;新的起点上,农民想要什么?农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分离,农民,再不能代表一类人:对城郊农民,他们最想要得到土地所有权,以便土地被占时能得到更大利益;对进城工作的青年农民,他们最想要更高的收入,和事业上的进步,也许还想得到城市的户口;对贫困地区农民而言,能提高收入最好,不能提高收入,那不被迫改变现状,不被迫改变生活方式,也许是最根本的愿望。 新时期的改革,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抓住农民利益以动之。 否则,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循环农业,可能都避免不了70年前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结局。
个人分类: 社会问题|1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土改所希望的结果
lcguang 2008-10-12 09:29
新土改所希望的结果 鲁晨光 摘要:新土改希望的结果是:大多数农民变成小土地出租者兼雇农,少数农民或承包者变成规模经营的富农; 不希望的结果是: 大多数农民卖掉长期使用权,变成无产者;有钱人买进长期使用权变成新地主,做田的农民变成佃农。 政府引导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被称为新土改。 2005 年农业部就发布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其背后原因主要是: 1 . 做田不赚钱,出现大批的抛荒田。农村土地让他人承包经营越来越普遍。 很多农田被改作养殖和造林。 由于使用权转让不规范,引起很多纠纷。特别是因为,本来种田的要交农业税, 承包者上交农业税, 原来使用者就不管了。后来农业税免了,纠纷就多了。管理办法可以规范转承包(出租)行为,保护双方的利益。 2 . 规模经营的要求。中国农业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规模小,经营分散。 3. 按照过去的观念,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所有权都在大队或行政村,农民个人出租土地就显得不合法。上述文件把出租解释为经营权转让,这就使得出租在理论上被认可。 最近, 出于促进内需的需要,加速经营权流转被再次提到议事日程。新土改会导致怎样的结果?网上有人强烈反对, 认为这样会使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 重新成为无产者, 造成更严重的两级分化。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 无不把耕者有其田当作革命目标。所以,担心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也自然。 以前土改划成分,我外婆家被划成 小土地出租 。 因为土地少, 算不上地主, 但是自己不种田--因为家住镇上,土地租给别人, 所以也是剥削者。算是 小地主 。我以为, 新土改最好的结果是 : 让大多数农民变成小土地出租者,如果他们留在农村, 可以同时是雇农――给规模经营者打工。如果到城里打工,就是小土地出租者兼打工者。 同时少数农民或者城里来的承包者变成富农――成功的规模经营者。 新土改最不好的结果是:大多数农民一次性卖掉多年经营权,成为无产者 ( 不过也还是比旧社会好,因为承包期过了,其土地使用权还在 ) 。有钱人囤积大量的土地长期使用权, 变成新地主; 新地主吧土地分散出租给卖掉使用权的农民――新的佃农。 怎样引导新土改朝好的方向发展, 避免出现新更多的无产者,这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建议: 1. 限制土地多年使用权一次性转让。 具体措施比如:一次性支付租金不能超过 10 年。 现在林地的使用权转让最多可以是 70 年。对于出售使用权的农民来说, 这一辈字甚至下一代的使用权都可能被出售了。 如果农田也这样转让,必将造就众多的新的无产者, 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 我本人就是林地承包者。我承包的县里,大部分林地的使用权都是一次性转让的, 而我坚持每年交租。 现在那些一次性从行政村手里购买使用权的人头疼了, 因为按照新政策,行政村的林地使用权也要分山到户,以后租金应该交给农民个人。而他们一次性交给行政村, 行政村花掉了。以后难免有纠纷。 2 .限制土地投机,鼓励规模经营 限制个人大规模购买土地长期使用权, 然后分散出租。比如:个人长期租用农田不超过 2000 亩;租用者转租给他人的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 50 %。公司租用面积可以不限, 但是也必须限制其把土地分成许多小块转租给个人――那样不利于规模经营。 另外,新土改和农村宅基地改革是相关的。需要结合两者制定新的政策。
个人分类: 经济学|446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