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老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老人

相关日志

私刻公章,故意犯罪,两条新闻,让人情何以堪
热度 2 wj3235 2012-7-13 23:51
(1) 私刻章救妻男子:妻子无北京户口不能上医保 http://news.163.com/special/liaodan/ (2)老人为养老故意犯罪 入狱3月胖10斤 http://news.163.com/12/0713/18/86AH268Q00011229.html 只是个案吗?还是反常?到底谁之过?
4707 次阅读|2 个评论
酷暑江城学习忙之二———偶遇涂又光先生
热度 7 tangminqian 2012-7-11 19:20
偶遇涂又光先生 (一)饭堂偶遇 7月8日晚上,在华科主校区校园东北部的喻园小区南门对面、马路南沿的同畅堂,我约请河南三位同乡,我们四人都是教育博士研究生同学,一起吃晚饭。在等待饭菜上桌的时候,北边紧挨着我们的桌上,来了一位老人,缓缓坐下,跟服务员要了饭菜以后,也在等待饭菜上桌。我们一位同学,硕士是在华科教科院上的,她认识邻桌的老人,小声示意我们说,“这是涂又光”。我看了一下老人,很像我想象中的老人,就是与看到的有些书上的涂老师的照片相比,显得肤色有些黑,而且脸部、身形极为瘦削,就离座走到老人背后,问老人:“请问您是涂老师吗?”老人回答我说,“我是姓涂,我叫涂又光”,信阳光山口音非常重。感到涂老师听力有些吃力,我每次和涂老师说话,都凑到涂老师的耳朵边去说。我告诉涂先生说,“我们是教科院的”。涂老师说,“那你们离得很远啊。”因为教科院楼离喻园小区比较远,涂老师大概就想着,我们走了很远,来这里吃饭。我回答涂老师说,“我们就在附近住,住在从这里往西走一点的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楼上,不远的。”我说,“我的导师是陈廷柱老师”,这时也走过来、站在涂老师斜对面的南阳理工学院教务处王凡接着说“我导师是刘献君刘老师”。我说,“涂老师保重身体,老师们上课都提到您。”涂老师说,“好哇,好哇。” 我俩回到我们的座位,我们的饭菜上桌了,举杯准备喝酒的时候,来自开封的同学提议说,“给涂老师敬一个酒?”我想最好先征求涂老师的意见,就空手走近涂老师,站在他身后,凑到他耳朵边,给他说“涂老师,我们敬您一杯酒吧?”涂老师说,“烟、酒,这些东西,我就不接受,你们喝吧。”我就回到座位,开封的同学很有心,他提醒我说,“等会把涂老师的账一起结了。”我赶紧起身,到总服务台说,“等会,那位老师的帐,我们替他结。他是我们的老师。”总服务台的服务员说,“好的。那个老师可好了!”。我们就只管自己吃饭了,但是心里、眼里,都想着、看着涂老师,担心他一旦出现什么状况,我们好去相助。我们吃饭期间,等了很有一会,涂老师的饭才上来,一小碗米饭,一条约一斤大小的红烧整鱼。涂老师慢慢地吃起来。席间,我起身一次,到总服务台结了帐,按照开封同学的提醒,我把涂老师的饭钱也一起结了。 涂老师吃完后,示意服务员拿来了塑料袋、一次性小纸饭盒,把没有吃完的米饭放在小纸饭盒里,装在塑料袋里面,提着起身,并让服务员搀扶他一下。我晚上始终是坐在饭桌的外侧的,出来进去都很方便,一看涂老师吃完要走,我赶紧走到涂老师身边,搀着涂老师的胳膊,服务员则拿着涂老师打包饭的塑料袋,走在涂老师另一侧,我们三人慢慢地随着涂老师的步速,走出同畅堂的门,并下来门前台阶,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走到门外的马路边上。 我们另外三位同学则在饭店等我。 这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涂老师很机警,站住不走了,说“有车?”,一看没有车过,我们三人一起,随着涂老师的小步子,走到马路对面,上了对面的高台后,涂老师说,“你们回去吧,我能走。”服务员把塑料袋交给涂老师,就抽身走了。我继续搀着涂老师,进了喻园小区的南门。南门是自动上锁的,我们进去后,门就在身后自动锁上了。涂老师说,“小伙子,好了。”我看里边都是老师、家属在活动,涂老师大概很熟悉了,就没有再搀他,准备离开回饭店。涂老师突然想起什么,说“哦,你没有办法出去了。”他意思是说,门锁上了,我不能从这里走了。我说,“没有关系,那么多人从这里过。”我的意思是,那么多人进出,老师们大概都有钥匙可以开门,我可以随着别人一起出去。涂老师说,“那何必哩?”就转身回到门的里侧,从腰间取下钥匙,往锁口一放,门就开了。我和涂老师道别,走出门外,站下来,看着涂老师一个人慢慢地回去。涂老师走到里面不远几步一个小台阶的时候,回头看了看我,我摆摆手,示意涂老师。我站了一会,看着涂老师走得稍远一点,我才回到饭店。 (二)在教科院的影响 回想起来,涂老师在教科院教授们的心目中,影响应该是很大的。不止一位教授在上课中提到涂老师,而且,提到的时候,都是使用非常敬仰的语气,说“涂老师如何如何做”,或者说“涂老师如何如何说”。大家标举涂老师的,共同的一点是,涂老师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性情率真。记得沈红教授上课时说过,涂老师(当时在上课,还是其它场合,现在回忆不起来沈红教授怎么说了)说到前朝的第一人时,说他做了好多糊涂事,“气得都坐不住了,气得不行了......”,因此,被当做学校的“校宝”供了起来,不让他知道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发什么言,否则怕又弄出让领导们难堪的举动来。最近提到涂老师的,则是陈廷柱教授。他说到,在受命参与起草华科“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有些问题感到难以拿捏,就向涂老师请教。涂老师就说,“秘书和老师不一样”。陈廷柱教授讲道,涂老师这样一说,自己就明白了,“这不是自己做研究”。 涂老师在教科院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然更高。有一天晚上我们一门的老师、学生一起吃饭。饭后回来的路上,同门的大连大学校办主任田小潮向我们说起他接触涂先生的感受,感到拜访涂老师受益良多。他说到,华科前校长杨叔子院士十分推重涂老师,涂老师书法很好,杨叔子院士出书只请涂老师题写书名,不请别人写。同行的一位师兄(年龄比我们小多了,但是入师门比我们早两年)住在学校读科学学位,说起涂老师自然非常恭敬,可是他都不敢想到要去拜见涂老师。我自己那时也想起来,就在这次去武汉前不久,在科学网上读到介绍云南大学高教所所长董云川的一篇文章,文首配有一幅董云川在办公室的照片。我记得,那张照片里面,在董云川身后,墙上高挂的一幅字,赫然就是涂老师手书“自然而然”四个大字。我不懂书法理论,也不会用书法内行的眼光去评论书法,只是凭感觉,觉得那幅字写得实在是好,实在是美。 这次去武汉学习,内心里早有一个想法,就是想个人找机会,登门拜访涂又光老师。原来听教科院的老师或者同学说起来涂老师的时候,自己也认同大家的看法,认为涂老师的性情很刚烈,万一自己去见涂老师,哪一句话说得不对,涂老师不要气或者骂我?自己惴惴不安,想了很多可能的场面,欲请导师做个引见的,无意中,竟然自己就碰到了涂老师,欣喜之意到此时此刻我打字写这篇博文的时候,还挥之不去!
个人分类: 教育人物与历史|6646 次阅读|12 个评论
从百岁老人谈长寿秘诀看起
热度 1 mydlhf 2012-7-10 11:34
刚刚看到一位百岁老人谈长寿秘诀,很简单,就是“每天都看新闻联播”,这个厉害了。我就想,如果每个中国公民都只看新闻联播,没有网上那些杂七杂八的言论,形成一个“闭区间”,不是每个人都活的很幸福?所以嘛,开放是不应该的,一定要封闭,封闭,再封闭。再仔细想想,童话不都是一个“闭区间”么?所以,不要抱怨社会不公平,只不过,是自己有一颗不公平的心而已。
234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别再对高龄老人施行创伤性检查与治疗了
热度 28 何裕民 2012-6-25 17:01
这些天,接连几个老年癌症案例让我心里不安! 一位 81 岁老年男性,因为咳嗽, CT 示可疑肺癌,又是气管镜,又是穿刺检查,没法明确,不敢开刀,住院做了两次小剂量化疗,进去时好好的,一个半月后卧床不起,咳嗽不止,虚汗淋淋,亲友们相别月余,再来看他,居然认不出来了!家属在老年自我一再恳求下,出了医院,找寻中医药支持…… 一位老年妇女, 80 出头,心窝下偶有不适,一查,怀疑胰腺癌,大动干戈,又是查体,又是 PET/CT ,是否患胰腺癌,结论仍在疑似之间。家属意见不一,在医师的建议下,积极治疗一派占了上风。听从医院意见,小剂量健择(每次 1.2 克),单一药物,做了三次化疗,第一次没有任何反应,第二次略有不适,初起,主张“积极治疗”派很是得意…。想不到第三次化疗后,老妈差一点送命,老人怒了,声明:“再让我住医院,我明天就自杀”。子女们慌了,“主和派”动员其来寻求中医药支持……,老人一个劲地对我说,我几个月前好好的,能够上街逛逛,看现在,吃法都成问题! 又一位老年男性, 86 高龄,原先一直喜欢吃肉,身体特棒,近几天来夜尿频频,排尿不畅,尿有余沥,大家慌了,送进医院,又是穿刺活检,又是昂贵的 PET/CT 检查,被确定为前列腺癌。被推荐可以考虑“微创”治疗,家里商量后听说“微创”损伤不大,可以根治,遂一致确定,同意微创治疗。没想到,微创后局部水肿,大小便困难,下半身疼痛不止……。这时候,全家又一次慌了手脚,医师建议可以用金属管子“通 ” 一“通”,老人宁死不从,宁可出院等死,也不再接受这类治疗,只能把老人送来我处求救……。此时,我只是按照常规,中西医内服外敷,一二天后症状缓解,半个月后老人基本恢复,只是一直愤愤不平于此前的遭遇,对极力送其去医院的大女儿更是不理不睬! 这些常见临床现象,让我不得不要大声呼吁: 停止为年龄超过 75 岁的老年患者做意义不大的创伤性检查与治疗! 因为医学首先是人学,医学首先需要考虑人道主义!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批前高管不久前刚刚在中国出版了一部新书:题目是:《 人道医学——理念与实践 》。书中就大声疾呼: 停止为高龄老年患者做意义不大的创伤性检查与治疗! 再往前追溯,美国《华盛顿邮报》 2008 年 8 月 5 日报道,美国一联邦医学专家小组就呼吁,停止为年龄超过 75 岁的老人实施检测是否患前列腺癌的预防性医学普查,认为这种检测对于 75 岁以上者弊大于利。 报道说,美国疾病预防特别工作组 8 月 4 日发布报告说,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癌例行普查对 75 岁以上老人的好处“几乎为零”,反而经常会给他们造成“从中度到重度不等的伤害”,涉及膀胱控制能力和肠胃功能等。 千真万确的,这些家属都是充满孝心的,一心想让老爸老妈等活得好一点,所以才会如此上心。然而,我们强调,动机与效果必须统一。必须承认,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许多情况下,对高龄老人,也许悠着点,比拼命的积极治疗,无论是生存质量、自我感受,还是生存时间等,都要好的多! 鉴此,我再次呼吁: 别再对高龄老人施行创伤性检查与治疗了 !否则,这同样是不孝不顺!不同只是在于,它虽是无知所导致的,但后果同样严重!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126 次阅读|29 个评论
尊老爱幼质疑
热度 1 weiwu207 2012-6-21 09:25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其实尊老尊幼,爱老爱幼值得提倡。只尊敬老人,不尊敬小孩,老人和孩童不平等属于年龄歧视问题;只爱护孩子,不爱护老人也是落后思想。
1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荐书#《悠遊100年:趙爺爺和你分享五顆歡喜心》
josh 2012-5-28 18:38
100歲趙慕鶴: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    認真:   .60歲的退休鄰居說:「你都快要死了,還學電腦,你休息休息吧。」   趙慕鶴說:「可是我還活著啊……。」   .「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走,課業能完成就完成,論文能寫完就寫完,但做一天就要負一天責任。」   .趙慕鶴上課極講禮數。每次老師進教室上課,他無視於周圍同學反應,一定站起來跟老師問好才坐下。    活到老學到老:   .「我知道我可以的!」,即使被潑冷水,也要考研究所   .他在寫論文期間因故摔倒,無法通勤,在學校宿舍住三個月。這段期間他每天叫同學室友起床,最後論文口試比同學更早通過。    養生:   「我住四樓。」「四樓?」我們吃了一驚。「對,每天爬上爬下有個十來趟。」   為什麼吃驚?因為說話的人,民國一百年正好滿一百歲,但生活起居全都自行料理,且神采奕奕,健步如常人。    生活:   .七十四歲不懂英文,也敢獨遊歐洲,他與背包客同擠二十人一間的青年旅館,旅行五個月,全程只花十六萬元。   .趙慕鶴像自栽的花,越活越燦爛。 本書特色   1.結合傳記.歷史.勵志三種特性於一書,議題稀有   傳記:一個活了100年的長者,一生從小到大,用認真的態度扮演每一個角色,尤其在台60年都是單身過日子,卻能過得萬分精彩,是難得的故事.   歷史:作者歷經戰亂、與中華民國同年,記錄他的故事,也等於具體而微看到中華民國一百年的變化。   勵志:一生勤奮認真,活到老學到老,把日子過得充實精彩,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生命價值。   2.跳脫傳統傳記式時間序結構,以議題方式呈現,如談學習、談戰亂時代、談養生、談生活、談金錢、談態度、談自助旅行等。 作者簡介: 趙慕鶴(民國元年生)   1.2011.1.3商周1206期商周”百年萬歲”封面故事主角之一。   2.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中心主任退休;但98歲拿碩士學位,是台灣最老碩士,期間每天通勤逾四小時,兩年都全勤。   3.92歲才從空中大學畢業,也是國內最年長的大學畢業生。   4.趙慕鶴活得精彩,歸因到原點,竟是以死亡為師。他說,「我這輩子就是逃難心理,人生是不停的逃難。九死一生的經歷,讓趙慕鶴認真活在當下,從不閒下來,人生非常豐富精彩。 赵慕鹤40岁当学校工友。75岁当背包客,畅游英、德、法国。93岁到医院做2年志工。95岁考上研究所,98岁拿到硕士毕业,名列吉尼斯纪录。100岁他的书法被大英图书馆收藏。101岁在香港办书法展,并且成为畅销书作者!活着必须创造奇迹! 以上内容转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0115
个人分类: 不一样的人生|4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外祖父---一个大智若愚的老人
热度 2 dygnuist 2012-5-27 17:52
说起我的外祖父,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有独到见解的老人。我从小见到的这位驼背老人,尽管很固执,脾气也很大,性格特别急燥,但为人却非常善良。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那还是全国刚解放不久,新中国成立之初,某一年的一天,突然有位陌生人来找我的外祖父周老先生,此人从外貌来看还很和善,他一见面就问我的外祖父:你还认得我吗?我外祖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后来,当那位‘不速之客’提起在周家带饭的往事。。。,我的外祖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人姓张,他在解放前是我党地下工作者,由于工作需要,曾在我外祖父母家中搭伙带饭,每天三餐,当时我外祖父母都已年近 6 旬,正好赋闲在家,于是就承担起了这项工作,可是这人与我外祖父母相处约有半年之久,却丝毫未透露半点信息,两位老人也从未过问这位地下党人的身世,只听他自己说是做小买卖的生意人。直到这次登门致谢,二老才真正认识到:原来我们还做了这样一件大好事。当张姓地下工作者将一大包礼物放在桌上时,两位老人的激动心情,自然是溢于言表,于是,竟忘了问来人在何地的政府部门作官,担任什么职位?由此可见,两位老人的确是很善良。其实,在我猜想,这样的共产党干部,在解放初期应当是大多数。直到后来,此人也未告知两位老人,他究竟在哪个部门当官?关于这个故事,还是多年以后(约在 90 年代初),年过 8 旬的我的母亲讲给我听的。两位老人对待周围的邻居和亲戚朋友,总是和善礼貌,有求必应,乐于助人,在我外祖的家族中也是“有口皆碑”的大好人,尤其是我的外祖母,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说起她的故事,可能又有一大箩。 再者,我的外祖父母一直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们常年吃斋念佛,几乎一辈子过着俭朴的生活,二老都在年近九旬才过世。从现在的养生观点来看,长期吃菓素确是非常好的饮食习惯。 使我特别怀念的是我外祖父对世事的洞明。早在四人帮倒台之前,他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文革的一些倒行逆施和社会动乱,完全是对天地“作孽”。当时刚刚解放,中国刚从旧社会进如入新社会,大约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当时我才8-9岁),就听他老人家说,“中国出了个扫帚星(指毛)”,因我还不懂世事,就听其他的长辈们,呵斥他说,“对共产党的领袖,可不要乱加评论啊! ”但是 ,愈到后来,许许多多的事情,却愈来愈证明了,毛的个人崇拜,一个人说了算的弊端是造成全党政治运动不断的总祸根。就连后来的我 --- 在新中国阳光下茁壮成长起来的进步青年(共青团员),都不能自圆其说了。文革后期,有一天,他老人家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你别看街上行人中,那些戴着破帽子穿着破棉衣,走路佝偻着身子的老头儿,其中有不少是非常有学问的大师呢!”他们虽然在文革中被人整肃,但其学问并未从起头脑中消失!又有一次,我外祖父突然指着当时我们喜爱的收音机说,“你别看这种东西现在价钱很贵,要不了几年,它就会很快便宜下来,说不定到时候都没人买了!”多年以后,他的这些普通百姓的见识却都一一地兑现了,不能不说他老人家有一种世事洞明的先见之明! 此外,我外祖父记忆力相当好。他曾记得他年轻时在外国人的洋行里工作时与洋人对话的那些英语问答。据说他当年在与洋人打交道时,虽然不得不“点头哈腰”地装出一付“诚实”的面孔。但实际上他心里对洋人侵占中国人的资源和市场很有反感,只不过没有办法,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为之。文革后期,他已到晚年,记得他常说的一句话,“外国人到中国来,都是有目的的,洋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想来我们这里讨便宜的!” 现在看来 , 年过 60 以上的人们差不多都有不同程度的体会 , 但是 ,当下 的年轻人却没有亲历过 60 年来的各种人生坎坷 , 因而在这个问题上 , 他们并不信老年人的经验之谈 , 其实最近的事例能说明问题的很多 , 例如 , 据报道,美国肯德基连锁店的鸡腿、鸡翅,是用了许多激素将小鸡催熟的 , 有的竟然长了 6 只翅膀 ,6 条腿 , 这种令人惊愕的养殖方法居然是美国人干的 ! 仅此一例可见一斑!
个人分类: 人生之旅|25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铁让座记
热度 6 chemicalbond 2012-5-24 21:44
今天做地铁进城办事,地铁里面给一位老奶奶让座,我自己背个沉甸甸的电脑站了10+个站。等到老奶奶下车时,却把座位让给另外一位旅客。 我郁闷了半天,突然有个不太善良的念头:老奶奶不会是得了老年痴呆? 要是得了,这事好理解,但是这病还没有药可治疗啊,老人家肯定是比较严重的那种。一想到她可能有的痛苦,我不由地转向另一种假设:她也很可能没有得老年痴呆症,因为她的行为好像跟广大市民的习性比较一致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00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围观]谁该对空巢负责?哪些人喜欢看宫斗剧?
热度 1 wya 2012-5-8 12:47
国富之后,钱向哪里投,劳动力就往哪里走,那么剩下的老幼病残谁来照顾? 江西宜春一家5名留守儿童溺亡 http://news.163.com/12/0508/08/80VH2OJI00014JB6.html 留守儿童安全令人担忧 采访完这件令人悲痛的意外事件,记者的心情格外沉重。11岁、10岁、8岁、6岁,一个个如花的孩子,就这样瞬间被无情的河塘吞没。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细节,当李奶奶听到小孙子小辉回来报信时,她心急如焚地满村找人营救, 但村里很难找得到年轻人,最后她租了一辆摩的,到处寻找,才叫上了两位年轻人 。时间一拖再拖,最终得到的是人亡心碎的结果。 几位村民很痛心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平时基本看不到年轻人了,遇到紧急的事一点办法也没有。假如这五个孩子各自在父母身边,不给年迈多病的老人照看,也许他们就不会遭厄运;假如当时随时都能叫到年轻人快速营救,也许后果没有这么惨。由此折射出,眼下农村的许多村庄都成为 “空巢村 ”,那些跟着爷爷奶奶等老人生活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确实令人担忧,尤其是他们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更值得人们关注。 通过这事件,记者恳切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安全,为他们撑起一片幸福安康的蓝天。 http://news.163.com/12/0514/04/81EK330400011229.html 宫斗、无厘头式的纯娱乐对青少年的污染、引导和时间上的浪费严重!早就该管管了! 党报批《甄嬛传》等宫斗剧:“煽色腥”发挥至极 http://news.163.com/12/0508/12/81003FCV0001124J.html 更重要的是,这些没有历史文化根基的后宫戏, 提供的思想价值观也有问题 。原本,后宫戏是一个可以深度挖掘的题材类型,通过嫔妃争宠、比拼心计可以发掘在这背后隐藏的特殊人群命运的悲惨以及 人性的扭曲 。她们从涉世未深的少女到工于心计的嫔妃,完全是封建制度的戕害使然。但实际上,这些本应好好表现的内容在电视剧中完全被屏蔽了,而后宫中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相互算计—— 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无限放大了 。这使得今天充斥荧屏的后宫剧, 只有成败没有是非,只有你死我活的阴谋、陷害、争斗,不见引人向善、向上的积极力量,更奢谈道德坚守和人文关怀 。 情节上漏洞百出,内容上将“煽、色、腥”发挥到极致,主题上唯斗争至上、以恶制恶。这些被观众称为“重口味”的后宫题材电视剧,有意忽略作为公共媒体应当承担的舆论教化责任,对历史的解构背后 隐藏着对权力、恩宠、一夜走红、一夜暴富的向往和对享乐主义的崇拜 ,既无益于认识历史,也无益于思考人生。这类电视剧是在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消费历史的怪物,因其所谓对当下职场状态的映照,而受到一些 年轻观众的热捧 。如果继续放任这类题材的过度制作和播出,无疑会对社会心理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对历史的严重篡改和对宫廷争斗的无限放大对于受众, 尤其是青少年会构成一种误导,会让他们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歧义,失去了指引现实人生的历史坐标 ,一味沉溺在逃避现实的空虚里。而对于后宫剧本身来说,任意设置历史语境,编造子虚乌有的历史情节和人物关系, 片面迎合市场的低俗趣味,消费恶、渲染恶,终将在“ 娱乐 至上”中“娱乐至死”, 而留下一堆糟蹋历史、无益于人心、无益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垃圾。 干爹门,娱乐节目无底线 http://news.163.com/12/0516/01/81JD2N8S00012Q9L.html?from=index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火车票实名制可以考虑购买人的特殊性,照顾老人、残疾人、孕妇等
热度 2 zuoqiting 2012-5-8 09:50
有两次我坐火车卧铺,经历过两件事情,使我想到这个问题。一件事是,一位估计60多岁老人,买的是一张上铺,上不到上铺;另一件事是,一个孕妇买的是一张上铺,上不到上铺。 以前没有实行实名制的时候,火车站在售票的时候很难辨认乘坐人身份。但现在是实名制,每个购票都有相应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一方面,可以辨认乘坐人年龄。另一方面,假如有购买人信息(如残疾证),可以对身份识别。这样,在售票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乘坐人情况,分类售票,或者预留部分票。比如,要照顾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孕妇等。 我觉得这从技术上很容易实现,关键是要给社会需要关注的一部分人更多的关怀,体现社会的温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医生说出了惊天秘密:癌症患者连死都不明白的事(转帖)
热度 4 seawan 2012-5-1 10:54
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个癌症患者都不甘心坐以待毙。殊不知,他们的求生欲望与求治要求,竟让自己成为某些不良医院各科室之间抢夺的“唐僧肉”.....一位年轻医生的自述,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秘密。 2009年,我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幸运地成为山东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 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个癌症病人,他们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对我们的话都言听计从。 第二天上午,我接诊了一个肝癌晚期的老人。看他的影像片子,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治疗价值了。再说,从老人的穿着来看,家境并不太好,更没有必要白花 钱了。出于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儿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放弃治疗。老人的女儿放声大哭,伤心地把老人带走了。不料,一个星期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老人竟然被收住 院了!护士长告诉我老人回家后不甘心“等死”,把自己的房子卖了30万,又挂了肿瘤科的一个专家号求治,当即就被专家收住院了。护士长还悄悄告诉我:老人 还在病房里说你医德不行,自己没本事治他的病,就让他回家等死! 2009年11月底,我们肿瘤科发奖金时,平均一个人才2000多元!主任关上门给我们开了个秘密会议:“咱们医院实行的是绩效考核,收人减去成本再乘以 提成的百分比,才是科室的奖金。”他故意顿了顿,说:“不需要我多解释了吧?你们用几元钱的便宜药,那是你们的自由,不过,你不能把自己当成菩萨下凡,让 大家陪你喝西北风”主任的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就齐刷刷地投向我,我脸上立即火辣辣的......” 这件事没过几天,病房就住进一个患前列腺癌的离休干部,癌细胞也已经转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训,我试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谈话:“我建议用相对好一点的药 物,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的话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鸡啄米似点头:“什么药好就用什么药,我舍得给我们家老张花钱!”有了这句 话,我放开了手脚,什么药贵上什么药。最后,老人在病房里住了两个月,共花费了40万元,最总还是死了。 我心里有鬼,自觉愧对老人。可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家属办完后事,经专门给我送来一面锦旗,说我把病人当亲人,努力提高了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各种名目的账单- 2010年7月,我接诊了一个早期肺癌病人,觉得有手术指征,就介绍给了胸外科一个医生。没想到,病人手术之后,胸外科医生专门请我吃了顿饭,并给了我一 个500元的红包。我不要,他却说:“这是你应该得的。以后你那边有要做化疗的病人,也”介绍“给你。我们俩长期合作!”然后,他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教 育”我:“你是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现在摸清楚肿瘤科的工作流程没有?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来个癌症病人, 先介绍到外科给他们做手术,让外科把手术的钱赚到 了,再把病人转到化疗科化疗,然后再转到放疗科放疗,等着些科室的钱都赚到了,再把病人扔到中医科喝中药 。”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net" 接下来的一件事,让我终于验证了这位外科医生的话。有一个胃癌晚期病人,癌细胞已经腹膜转移。可还是被转到普外科做了手术,术后又转到肿瘤科化疗,放疗科放疗,中药科喝中药,如此折腾3个月,病人就死了。我曾偷偷调出病人的影像资料,一看就发现没有手术指征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有过一次合作经历的那位胸外科医生给我转来一个肺癌术后病人。病人70多岁,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疗也可以长期生存。不料,我好心 告诉他可以保守治疗的时候,他却质问我:“癌症手术后化疗放疗是常规治疗,如果听你的保守治疗,我的癌症复发了你负责?”其实,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 是对这种年老体弱的癌症病人来说,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强挺过4个月疗程的化疗,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剧下降,肺癌也随之复发,并出现了脑转移。在家属的强烈 要求下,我们又给老人做了伽马刀手术,结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肿瘤转移.......如此折腾了一年多,老人终于在痛苦中死去了! 医院不扶伤, 医生改经商。 患者求活命, 钱财被套光。
个人分类: 周围|286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4岁女童被陌生男子强行抱走 路过老人将其救下
supdesign 2012-5-1 04:45
4岁女童被陌生男子强行抱走 路过老人将其救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7日00:00 北京青年报 ■昨天幼儿园门前贴出了“警情提示” ■摄影/陶冉   本报讯 前天下午,位于长虹桥东北侧的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一名4岁女童的家长在接孩子时,由于疏忽致使孩子单独走出幼儿园。孩子被两名陌生男子盯上并强行抱走,边走边哭的她看到路边经过的李先生时,无助地喊了声“爷爷”,警觉的李先生感觉到事情不对劲儿,简单询问后,李先生果断地把孩子从男子手中夺了过来。虽然两名男子逃脱了,但所幸孩子安然无恙。   疏忽 家长没注意孩子走丢   昨天下午4点钟左右,农业部机关幼儿园门口排队接孩子的家长,边等候边议论女童险些被抢走的事情。从她们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前天下午,4岁女童的妈妈来接孩子,孩子在幼儿园里面玩耍不想走,妈妈说了句“你不走我就走了啊”,便经由门口走到对面小卖部附近,和熟人聊天。那位妈妈完全没有想到,她走出来后,孩子也跟着她往外走,且在走出幼儿园门口后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一位家长推测,学校门口的保安看到孩子跟在妈妈后面走了出去,也以为家长知道孩子跟着,“否则不会让孩子一个人走出去的。”   惊险 孩子哭喊引路人警觉   幼儿园对面小卖部的一位女士说,前天下午,女童的妈妈发现孩子不见时,着急得不得了,顺着道路往南边去找。后来有一位老者把孩子送了过来,说孩子差点被坏人抢走。   一位附近的居民说,救回孩子的那位老者姓李,当时李先生走在农展馆南门前的便道上,听到一个孩子喊“爷爷”,抬头看时发现两名年轻男子抱着一名哭得声嘶力竭的女孩儿,孩子两手拍打着使劲挣扎,男子手臂的刺青和非主流的发型,让他感觉情况不对。李先生上前询问时,男子说带着孩子找妈妈,女孩儿却说不认识他俩,于是自己就把孩子从男子手中夺了过来,并送到幼儿园。   措施 幼儿园加强安保措施   一位家长介绍,前天晚上家长收到幼儿园的短信,说次日早上开家长会,要求孩子的爸爸妈妈参加,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昨天早上开会时,幼儿园除了说女童险些被抱走的事情,还着重叮嘱家长看护好孩子,并要求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遇到坏人时就大哭大喊找妈妈,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等。此外,幼儿园接送孩子的程序也更加严格,要求接送卡里必须有家长的照片等。   昨天下午放学时间,记者看到校园保安、园长、老师都站在门口,叮嘱接孩子的家长“拉紧孩子的手”,一位家长带着孩子离开幼儿园后又返回,取一件遗落在教室的衣服时,被保安要求出示接送卡。   幼儿园园长告诉记者,女童险些被抢的事情是在家长将孩子接走之后发生的。事发后幼儿园也紧急召开家长会,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看好孩子,同时对孩子进行安全防范方面的教育。   警示 附近居民警惕性提高   记者看到,事发幼儿园门口贴出了一张署名为“农南警务工作站”给各位家长的“警情提示”:“每天当您在幼儿园接到孩子时,请把孩子看好,不要在接孩子回家的过程中跟他人闲聊,以防不法分子利用您的疏忽,乘您不备将孩子带走,提醒家长多加注意此事,以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落款日期为昨天。   除了家长,附近居民的防范意识也增强了。昨天下午,记者在校园门口采访时,一位附近居民在旁边警惕地对着记者拍照,随后走过来询问“你是做什么的”、“不是要拐孩子吧”,当记者解释后,这位居民最终才半信半疑地离开。   ■线索提供/马先生   讲述 奋力抢回女童 胳膊被抓伤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上从两名男子手中抢回孩子的李先生,今年58岁的老李向记者介绍了事发经过。   “当时我从农展馆出来,一边走路一边翻看手机里拍摄的牡丹花,并没有注意到其他情况。突然,听到有孩子喊了声‘爷爷’,抬头看到两名骑电动车的男子,抱着一个不断大哭的小女孩。”李先生说,骑车的男子大概有二十多岁,发型是那种两边短、中间长,发梢染成黄色的“哈韩”型的,坐在电动车后面的男子大概30多岁,上身穿夹克,手臂上还有刺青。后座男子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小姑娘哭得声嘶力竭,两手拍打着像是在努力挣脱。   “当时我在便道上,距离电动车有三四米远,看到这种情况,我本能地反应是‘噌’地跳了过来,问‘干什么干什么’,后座男子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说,‘我们这是带她去找她妈妈。’我接着问小姑娘,‘你认识他们吗?’小姑娘哭着说,‘不认识。’听到这儿,我没有跟他们再多一句交流,就一手拽着小姑娘的衣服,一手抓着小姑娘的胳膊,把她从后座男子手里夺了过来。后座那个男子右手臂一挥试图来夺,没有成功,却把我的左臂抓出了血痕。”   “怕他们再过来抢,我转身护着孩子往便道上走,同时掏出兜里的手机准备报警,我想啊,如果我错了,确实是他们家的孩子,那就算我多管闲事,就向他们赔礼道歉。”李先生说,由于自己的手机是刚换的,还没有操作熟练,触摸屏锁上打不开。当他再转身看的时候,那俩人已经骑着电动车掉转头走掉了,“前后也就3分钟的事情。”   李先生将女孩救下来后询问她父母姓名和联系方式,但孩子由于被吓坏了,也说的不是特别清楚。“孩子眼神里充满恐慌,说话也是扯着嗓子。”李先生说,最后他和爱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领着孩子走到幼儿园门口时,家长、老师都在找,妈妈哭得已经不成样子。”   李先生说,自己虽然了解到有拐卖偷抢小孩儿的事情,两名男子的外形和孩子的肢体语言也让自己有所怀疑,但询问和夺孩子更多的是下意识的反应,如果那一刻稍一犹豫,坏人骑车走掉,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他的举动令很多家长和网友感动,但李先生觉得没什么,在接受采访时不断感慨这件事“就是一念之间”,并一再嘱咐记者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和照片登在报纸上。   ■文/本报记者 高淑英
个人分类: 09杂谈|2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可成 :为改革“站台”的老人们
whyhoo 2012-4-28 14:37
一群耄耋之年的老人,为中国改革奔走呼吁,成为当下中国改革讨论中的独特一景 一群耄耋之年的老人,正活跃在为中国改革鼓呼的第一线。他们的奔走呼吁,成为当下热烈的改革讨论中的独特一景。 仅以上周末(2012年4月21、22日)为例—— 83岁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济南谈民间借贷,呼吁“消除金融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比茅于轼年轻一岁的吴敬琏则在北京再次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并期待今秋的高层换届,带来一个“由改革推进增长的新时代”;82岁的学者资中筠在武汉纵论世界趋势和中国前途,提醒大家不要“陶醉在表面的繁荣”,“中国非改不可”;85岁的律师张思之在四川分享律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重申“依法办事就是最大的讲政治”; 再早前两天,82岁的法学家江平在北京参与“打击黑社会与民营企业财产权保护”论坛,批评“运动式打黑”,并对温州金融改革寄予期望。 这些老人大多曾活跃于被普遍视为“改革黄金年代”的上世纪80年代,有的还深度参与了改革进程。30年后,他们面对着截然不同的改革环境。 “1980年代的改革所向披靡,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大都要求改革。但现在关于改革的争论很大。”一位老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既得利益者想维持现状,改革动力越来越弱。” 也正因为此,这些“改革老人”发出的声音也更为急迫。 为何感时忧世? 律师张思之曾打算,执业到80岁退休。不过,当他真正满了80岁,这一目标又被推迟至90岁,甚至,要是90岁以后还有力量,那就干到底。 身边有人不理解:“你都八十多了,该休息了,还搞什么呀?”但张思之觉得,只要身体允许,自己还是应当“有点作为”,“整天吃饱混天黑的事情,我是不愿意做的”。 张思之推崇的进步模式,是以个案推动法治进程。从担任“两案”(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辩护律师组组长开始,他代理的案件没有一桩胜诉的,但许多人认为,这些“为异端辩护”的经历,见证了法治的前行。 张思之总觉得前行的步伐太慢,他对现状并不满意。 原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资中筠2011年底出版了一套自选集,第一本就叫做《感时忧世》。她在书的首发式上说,曾以为自己退休之后应该写些《闲情记美》一类的东西,谁知坐下来后,只要一想到从报刊上读到的世事,就“欲罢不能”了。 “我们这一代人,痛点比较低。别人见怪不怪的事情,总有这样的心情。”资中筠说,“我没什么崇高伟大的目标,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事实和逻辑。” 这些老人多属于同一代人。包括吴敬琏、茅于轼、资中筠、法学家郭道晖在内的多位老人都出身名门,年轻时经历政权变迁,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大多数人在“反右”和“文革”中遭受厄运。 和当时的很多国人一样,资中筠也曾深信“挨饿是光荣”,但浩劫年代的创痛记忆,成了包括她在内的很多人反思的起点。 法学家李步云和江平、郭道晖被并称为“法治三老”。郭道晖本是清华大学机电系毕业生,是前总理朱镕基的同窗。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成立,年届半百的郭道晖在时任办公室主任王汉斌的劝说下改了行。他决心要追回自己被耽误了20年的青春,痛定思痛地检讨中国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 吴敬琏的一段关于家国情怀的文字,或许是对这些老人恰当的诠释:“我们这一代人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这与自己的经历中的家国多难有密切的关系。民族振兴是我们这一代人刻骨铭心的梦想。我曾经说过,我们个人的命运是同改革开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对民族前途自然就应当有一份责任和担当。” 这些老人有他们的优势:有资源,有资历,而且没有太多后顾之忧。“年轻人很多都受困于体制,不便说话,或者忙于生计,自身的知名度、影响力又不够。”四川律师林波说。 为中国改革做设计 和原本学机电的郭道晖一样,茅于轼也是“半路出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本是机械工程师的他,兴趣也转向国家更需要的经济学。1985年,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出版,这本书是代表当时中国思想前沿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它奠定了茅于轼的学界地位。 启蒙,被部分人视为老人们的贡献之一。用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在为一位老人祝贺八十寿辰时的话说:“作为中国人,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导师在坚持不懈地为中国之忧而忧,为我们指明那些本该明了,却被某些利益集团不断搅浑的道理。” 郭道晖对自己的工作也有这样的定义:“有些道理,法学界早就知道,但是社会上不一定知道。我就是在做法治启蒙、普及常识的工作。” 今天仍然活跃的老人们,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郭道晖,作为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重要成员,他是法治进程恢复的“体制内”参与者;又如资中筠,先后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社科院美国所任职——她一直认为,不是给领导做智囊,而是给民族做智囊。 更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吴敬琏。自1984年调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始,大量的改革决策中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这位被赠予“吴市场”绰号的经济学家,参与撰写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的再探索”、“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论竞争性的市场体制”等报告或书籍直接影响了改革决策。 1990年7月,在决定中国改革走向的关头,吴敬琏曾在中南海,与坚持计划经济的学者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面前争得面红耳赤。 “在上世纪80年代,做理论、做学术的人,声音很容易转化为政府的政策,因为那时是以改革为主导的政治架构。”经济学者岑科说。 在担任改革智囊的经历中,吴敬琏也与同一个圈子里的王岐山、周小川、郭树清等人熟识。现在,王岐山是国务院副总理,周小川是央行行长,郭树清则是半年前履新的证监会主席。“与这些高级官员的密切联系,能够让吴敬琏的改革呼吁不仅为大众所知,更有机会影响政府决策。”岑科说。 1988年,吴敬琏、楼继伟、周小川、郭树清、李剑阁还曾一起出版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时至今日,吴敬琏依然在为中国的改革做设计,他提出的最新概念是“顶顶层设计”: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法治的市场经济社会。 吴敬琏仍在发声,但改革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上世纪80年代的“所向披靡”已经难以寻觅,改革遇到了争议和阻力。 很多人注意到:原本较为慎言的吴敬琏,今年也明确提出:“1992年重启的改革存在一个明显的遗憾,就是只注重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不再像80年代初中期那样,要求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并举。”他还引用邓小平在1986年的话说:“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也搞不通。” 老人们过时了? 在改革关头的发言,令改革老人们赢得了美誉。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遭遇了不少非议,乃至攻击,一些人称他们为西方利益的代言人。 对于这些声音,茅于轼说自己“来不及理他们”。很多人都知道,茅于轼与爱人在单位分的房子里一住就是近30年。 经常与学者打交道的媒体人刘波认为,“人格独立”和“服从内心”恰恰是这些老人的最大特征和吸引力。“有些中青年学者并不是独立学者,但这些老人的立场则无可置疑。”刘波说,“我并不太同意吴敬琏的一些意见,但他们从很早就坚持说真话,他们的研究是独立的,是服从内心的。” 不过,舆论中也有另一种声音: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老人们的观点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他们的人格也许可敬,但知识陈旧,思想意识脱离不了士大夫的精英主义,他们在1980年代贡献卓著,如今已经过时。”旅美学者薛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们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鼓励支持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年轻一代。” 最近,薛涌在FT中文网与茅于轼就“劳动是否创造财富”等观点展开了一场辩论。他认为,茅于轼等人在深化自由主义理论方面表现“不称职”,而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又制造了不必要的对立。 二人的分歧起点在于:对国情的判断非常不同。在薛涌看来,根据GlobeScan在2010年对15个主要国家的民调结果,中国公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相信市场的一族,对市场经济的最大威胁未必来自左派,也不是来自“仇富”情绪,而是来自于权贵资本主义的不公正竞争。 “我觉得薛涌的意见很有价值。他认为我太看重自由了,我也没有确定的把握,可以探讨,但如果说我把自由看得还不够,也能找到证据。”茅于轼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是非,只是看法不同。” 不止一位受访者向南方周末记者提及:比起老人们的观点,甚至比起他们的勇气,他们的宽容精神是更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年轻人形而下想得太多,形而上想得太少” 这些老人的身体状态大多不错,比如张思之,85岁高龄还可以连讲3个小时不休息。不过,不少人对正在成长的中青年一代,有着不少忧虑。 一位老人这样表述他的担心,“总体来说,70后、80后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够。”“不要说抗战,连三年饥荒、‘文革’都知道不多,这将对今后的改革造成相当大的障碍。所以我有些担心,我们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如果他们不知道历史的话,后果很严重。” 资中筠对此有相同的看法:“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知道真实的当代史。”张思之则认为,年轻一代律师不缺业务尖子,但由于大环境,在道义、政治方面仍有所欠缺。 为了解答年轻人的困惑,茅于轼坚持给年轻人写信,他的博客开设了“茅于轼问答录”专栏。湖北蕲春的乡村少年蔡小海曾经和同学一起办了一份刊物,为了刊登茅于轼的一篇文章,他辗转联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茅于轼当即同意。几天后,小海还收到了茅于轼寄给这个编辑部的500元钱,以及几本他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当然,这些老人与年轻人的交流更多发生在大学。 2011年,“法治三老”江平、郭道晖、李步云曾齐聚中国政法大学。面对年轻的学生们,郭道晖说,希望大家“为人民争权利,为国家兴法治,为社会求正义”,李步云希望同学们“为建立法治国家奋斗终身”,江平的寄语则是:“你可以不说话,可以少说话,但不可以昧着良心去说话。” 2012年4月23日晚,资中筠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谈“世界与中国都面临转折”。这场讲座涉及中美经济、制度与道德等许多话题,但令该校学生小徐印象最深的,还是资中筠对当代大学生的批评:“形而下想得太多,形而上想得太少。” 小徐带了资中筠2011年底出版的新书《士人风骨》参加讲座,本准备找她要个签名,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资中筠在讲座一开始就声明,自己不是明星,大家不要把时间花在拍照和要签名上。这位曾在少时与同学热烈讨论救国兴国之道的老人,希望台下“总想着赚钱买房”的年轻人们,能多听一听、想一想讲座的内容。 (南方周末记者周华蕾亦有贡献) 原文见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637
个人分类: 政治|1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会基金丑闻;家世曝光辞职;老人难挡推销;国资蒸发无人担责
热度 1 wya 2012-4-26 09:07
红会仁爱基金向机关国企捐万辆自行车 http://news.163.com/12/0426/07/800G4RP9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红基会下属“仁爱基金”向陕西大型国企和地级市老干局捐赠上万辆自行车。受捐者称这些 车质量很差,骑两下就爆胎 。据媒体调查,该批自行车 出厂价一百多元,仁爱基金捐赠时却号称价值700多元 。也有不少民众质疑, 将退休干部当做“弱势对象”捐赠 ,令人难以接受。 志愿者办爱干嘛干嘛,你管不上 记者:中国红十字会不是说要接受社会监督吗? 时进龙:那你就去监督去,我这不接待。 我志愿者办爱干嘛干嘛,你监督不上。 记者:去年车子质量差,有的是50块钱卖了,有的送人了,有的还在家里扔着,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时进龙:人家扔了就扔了,质量差与我有啥事,我又不是造车子的。你干吃枣还嫌核大呀? 记者:你们志愿者办有多少工作人员,谁给发工资? 时进龙:我有8个工作人员,中国红十字会仁爱基金给我们拨呀,人员工资要给,办公费用要给,车船过路费你不给我怎么办呀?记者:我在你们网上看到,今年1月18日,仁爱基金志愿者工作办慰问永安大厦保安和服务员,而你们在永安大厦办公,这样做合适吗?时进龙 :我在这办公我不要个好环境吗?干这事还要抠门,就不要干工作了。 这些事情都很正常的。 (是否可定四宗罪:任选捐助对象;价格欺诈,涉嫌洗钱;提供劣质产品;无组织无纪律无监管?) 光大国际副主席李学明家世曝光后辞职 http://news.163.com/12/0426/08/800JU5LP0001124J.html http://news.qq.com/a/20120426/000216.htm (早前有媒体报道薄熙永化名李学明担任光大国际副主席兼执行董事) 9旬老人过世后留下9万元保健品(图) http://news.163.com/12/0426/01/7VVTIIJJ00014AED.html 家住南京天山路上一位年过九旬的张老先生过世后,他的家人惊奇地发现,老人生前在南京两家保健品公司的营销人员的“热情”推销下,买了十余万元的保健品,身后竟然还留有五六张寄存单据,价值数万元的保健品还寄存在这两家保健品公司里!这些保健品,老人甚至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这笔账该怎么算呢? 惊人发现 老人过世留下价值数万元保健品寄存单 张老先生的家人告诉记者,老人去世后,他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发现了多张单据,一看,上面竟然是两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存单。张家人向记者出示了南京中科集团公司的四张“顾客寄存明细单”,上面细列了“甲尔”、“银灵通”和“番茄红素”三种保健品,各为72瓶、222瓶和116盒,按照药瓶上标示的价格计算,三种保健品的总价分别为14256元、33300元和28908元。在老人家的一个小仓库里,还堆着9箱老人从另一家名为南京中科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手中购买的保健红酒。按张老先生老伴的介绍,按照最近一次购买一箱付了3600元计算,9箱酒108瓶,价格高达32400元。此外,盖有该公司“中科健康咨询中心”章的还有一张提货卡式“存单”,标价198元每瓶的“中生”胶原蛋白,共计52瓶,标明购买金额为4680元。“我们算了一下,老人在这两家公司存放的保健品按他们说的价格8折算,总共花费了91771元。”张老先生的儿媳告诉记者,这些保健品老人甚至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 记者注意到,一张胶原蛋白的“存单”出具日期是2008年6月7日,也就是说,这家位于长江路上的保健品公司免费为张老先生保存了快4年的药品。 协调退款 存货退款,家人共讨回62000余元 在位于北京东路上的南京中科集团,该公司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仔细查看了陈女士提供的“存单”后,表示这种情况可以退款。该公司负责张老先生业务的工作人员蔡小姐称,张老先生购买得多, 折扣 会大一些,实际款项并没有陈女士计算的那么多。陈女士在与该公司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南京中科集团退还陈女士36000余元。在长江路上的南京中科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大客户业务的余经理告诉记者,胶原蛋白价格没有争议,可以退款。 而对于张老先生家购买的这么多酒,余经理称并不是如陈女士算的300元一瓶,而是100元一瓶。 他们将派人上门清查,按具体数量结算。最终,该公司退还胶原蛋白及保健酒款共计26000余元。 “你看,这上面真是一笔糊涂账,随便加一笔,就领取了几十盒的保健品,有一面没有签字,有的一个签字代替两行,太有空子可钻了。”陈女士称,因为老人年纪大了,又没有收据或者发票,根本就搞不清楚。 各方说法 业内人士:混熟了,老人们多少会买一些 记者走访了南京多家销售保健品的公司,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的负责人称,这种寄存保健品的方式在保健品行业里比较常见,通常寄存几个月或者一年多,如果多达4年甚至是10年,那就太玄乎了。 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负责人毫不否认,他们销售这些保健品,中老年人是购买主力军。而 其主要步骤就是先召集老人们开会、专家讲座等,进行保健产品的辅导,诱导老人对他们所推销的产品深信不疑。然后,通过“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或者免费发放赠品、体验品,或者带着老人免费旅游、免费踏青等等,借此来推进保健品的销售。“ 混熟了,底子也都熟了,中国人讲究个面子,老人们多少都会买一些的。” 保健品购买者:推销热乎得让人难拒绝 张老先生的家人告诉记者, 推销这些保健品的都是女孩,她们一进家门就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叫得比亲生的还亲热 ,往往就是这种热乎劲,让老人头脑一发热就掏钱买下了。“我们早前发现后,警告过她们不许再来,但她们就趁着我们不在的时候过来。”陈女士说。 家住南京鼓楼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他也被一家保健器材公司拖去听讲座,听了两三回,一次头脑发热,花了上万元买回来三个饮水机 。“掏成千上万购买保健品的人不在少数,甚至一些保健床、饮水机、按摩椅等动辄几千上万元的东西,也被老人不断搬回家。” 不少有过购买保健品经历的市民称, 前期的诱导已让他们相信这些产品的功效,加上这种温情销售方式“压迫”, 让他们难以推却。 工商局:“你情我愿”,难定违规 (养生的原理比治病还难,凭几个作坊公司的大路货产品如何能养生保健?这种基本认识应该普及一下,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老人上当!浪费金钱不说,没病也会吃出病来的!多看看中医书,养生的知识都在里面。) 国资蒸发,无人受罚 http://finance.qq.com/zt2012/gzzf/index.htm?pgv_ref=aio 根据中钢集团与立恒钢铁达成的托管协议,立恒钢铁将以削债方式托管山西中宇,山西中宇所欠中钢40亿元债务,削减为约10亿元。 中钢集团30亿国有资产就这样轻描淡写一笔勾销了。 巨额国资被轻松减掉,为何没有任何人为中钢巨亏受到处罚? 国资委的许多“办法”没有管住央企决策失误和投资造成的巨额损失。 最“严肃的追究问责”不外是“通报批评”和“调离处理”。 《办法》中所说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追究到何种程度也并未明确。这样的办法再多也不如一部权责明确的《央企投资法》来得实在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75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