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老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老人

相关日志

重阳说老人
heitiedan2012 2012-10-23 18:48
今天是重阳,两个“九”在中国的文化中都是“阳”的极致,所以才有“重阳”一说。古诗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是相念远方的兄弟。重阳有登高的风俗,现在似乎不是太盛了。反正这些天是香山红叶节,也有去爬“鬼见愁”的。上“鬼见愁”据我所知有三条路,一条是坡度最缓的,慢慢走,像是走盘山路,最终也能走到,且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算累。还有一条是先到香山南部的红叶区,再沿着山脊往北走,也能走到。但这段路走得要长一点,比前一条也要耗费一些体力,会有点累。最短但也最难走最枯燥的就是沿着香山公园的北墙踩着石阶往上爬。那条路最短,有体力的人走得最快,但也最累。 现在怎么做老人?这个老人的概念就比较含混。虽然有一些国外的定义,说65岁是较年轻的老人,70岁以后算是一般的老人,80岁以后才是高龄的老人。这前后也差着十几二十年呢。要搁过去,老年人退休后叫享清福。到现在,我也不太明白这个清福是什么,怎么个享法。这清福与不清的福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差别,也弄不太清楚。猜的意思,就应该是不再管凡间的浊事,是为清福。 这也许就跟爬“鬼见愁”的那几条路的意思差不多。最缓也最好走的,就是凡事不管,而且什么事也没有必要惦记和着急,慢慢走,走到哪儿算哪儿。能爬上去就爬上去,爬不上去就歇会儿,或者再爬,或者就下山。这种走法最悠闲,也不跟自己较劲。也许这就是享清福的境界了吧。 那条先到红叶区,再沿着山脊走的路,应该是有点跟自己较劲的路。想看红叶,凡心未泯。其实,看红叶就是远处看还行,层次分明,色泽多样。真到跟前再看,那叶子都是锈的,没有什么美感。毕竟红叶是秋叶,是即将落下或者已经落下的叶子,它再怎么红,再怎么好看,也比不了春天的花朵。香山内外,那些放在封套里的枫叶,怎么看都像是假的,根本不值得花钱。当然,有点凡心也没有什么不好。凡人嘛,没有凡心还能去做神仙?只要体力允许,别勉强自己,在不把身体弄得疲劳至极的情况下,看看风景,赏赏红叶,确也是别有一番意境。 顺着公园北墙,拼着命地往上爬的那条路,是不适合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那条路既没景,坡也不缓,也没有个歇脚的去处。当然,也有的老年人,年轻时身体极好,也经常锻炼,即使上了年纪,也不愿意服老,甚至还想跟年轻人比试比试。他们登山时,经常大步流星,汗流浃背,但是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神情。可是,话又说回来,毕竟是上了点年纪,不能看这样的表面现象。我认识一哥们儿,比我大一岁,五十多岁时还一直登山、跑步、骑自行车远足。在他们那个群体中,他也算个领头的。可是快六十岁的时候,膝关节一下子就毁了,完全不能跑步了,只能做最简单的散步运动了。这还是好的,因为他算是及时刹车了。如果不管不顾,还照原来的样子那么折腾,估计现在都要换关节了。 老人不是一下子老的,是从年轻时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走过来的。我认识一位同事,也是比我大一岁,刚退休时,心理根本无法接受,觉得我这辈子就这么着结束啦,想干点什么也不让干,干不成啦,心理负担很重。他后来也慢慢适应了,但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要让我看,这叫想不开。反正人过一辈子都要走过这个阶段,你适应也好,不适应也好,都要走这段路。你硬要想不开,就等于硬要跟自己过不去,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真退下来之后,其实能做的事,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而且都不是硬要逞强才能做到的。只要有事做,就是在创造生活,生活的创造不会因为退休而中止。做事不一定是挣钱。能挣点钱,也不坏,但为此去过分劳累,那就没有必要了。那就跟玩命去登山一样,一般有点岁数的人都吃不消。 在走向老年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肯定会发生变化。只是我觉得,这个变化我们事先应该有所心理准备。既不能完全不服老,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甚至比年轻人不差。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同时也不能倚老卖老,到哪儿都拿自己当老太爷,那要不讨人嫌才怪呢。 当年考研究生时,英语试卷引用了罗素的一段文章。说年轻时的生命就像山间的小溪,活泼跳跃,到了大江大河,河水就平缓了下来,慢慢流动着。快到了出海口,流动得就更缓慢了。到了大海里,生命就同这个大海完全融为一体了。看到这段话,一直让我很有感触。生命的美丽和价值并不受年龄的限制,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美丽,也有不同的价值。而我们享受人生,享受生活,也就必然要享受生命的各个阶段,这样我们的人生才算更加完整,更加多姿多彩。
2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阳节,你会回去看望老人吗?
热度 2 xupeiyang 2012-10-21 10:02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比起清明节,重阳节没有法定假期,很多人无奈更无力回家尽孝。但我们既然能够为过世的老人上坟慰藉灵魂,是不是该趁老人还健在,多回去陪伴,多尽孝心?今年的重阳节,你会回家探望老人吗?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4424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人
zhudingju 2012-10-9 13:01
老人 朱定局2012秋 有个邻居, 柃着一个布袋迎面走来, 他看见了我,如同没有看见我, 我跟他打招呼, 他立刻也跟我打招呼, 但我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依然没有看见我, 因为他只看见了我的形, 却已记不起我的名, 已记不起我们是邻居。 他已与我迎面而过, 我回首看时, 看见他的头发已然白了很多, 让我看见了冬天的颜色, 让人不敢信这里曾经春夏秋的色。
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司马南被扔鞋”与“韩德强打老人”
热度 4 zhanghuatian 2012-10-8 16:29
司马南被扔鞋,人们大喊:扔的好! 韩德强打老人,人们大骂:韩教授是“叫兽”。 看似同样性质的问题,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差呢?中国人民对这两件事的"不正常的态度"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案很简单,这与中国官方的言论管制的时代背景有关。中国人被限制了言论很多年,积怨已深,被认为是“官方的走狗”的司马南自然就成了出气筒。 记得那位学生说:“我不能反驳你,因为你说完后去住宾馆,我反驳你可能就要住小黑屋子了。”这个海大学生,佩服!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指挥刀下骂出去,从裁判席上骂下去,从官营的报上骂开出,真是伟哉一世之雄,妙在被骂者不敢开口”! 有专家又开始谴责围观者的道德和所谓的“双重标准”,这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有些事情道德、道理虽然很明白,但却未必能讲通,讲通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道德和道理并不是一些问题的本质。像司马南这样的人物不过是中国变态体制的牺牲品,要改变人们这种“不正常的态度”,体制改革是唯一的方法。
64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上海文坛两位老人的人生态度
热度 13 Wuyishan 2012-9-28 06:33
上海文坛两位老人的人生态度 武夷山 1990 年 1 月 11 日的《文学报》发表了林伟民、林伟平的文章,《上海文坛五老》。文章说: 陈子展先生 (1898 -- 1990) 说自己的人生态度: “混。社会环境力量太大,你不能改变它,只能适应它。不冒尖不出风头。一冒尖,不是我出毛病,就是人家出毛病。适应之余,再做点小贡献。” 许杰先生( 1901.9.16- )有一条座右铭: 无可奈何方信命,有点办法不呼天。  据百度百科: 陈子展,中国文学史家、杂文家。原名炳文坛堃,以字行, 湖南 长沙 人。曾在东南大学教育系进修,结业后回湖南从事教育工作。 1927 年 " 马日事变 " 后遭通缉,避居上海。 1932 年主编《读书生活》。 1933 年起任 复旦大学 等校教授。 30 年代曾发表大量杂文、诗歌和文艺评论,后长期从事《诗经》、《楚辞》研究。著有《中国 近代文学 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诗经直解》、《楚辞直解》等。 博主:陈先生的“混”,不是说自暴自弃,而是说,不管环境多恶劣(请注意这是 1990 年初的报道),总得应付,总得 cope 。 我对许先生的座右铭特别欣赏。 两位老先生若不是这样的心态,不可能高寿。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6366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如何应对空巢
热度 27 何裕民 2012-9-6 10:59
● 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相对薄弱,是我国面临的严峻现实。 ● 与躯体疾病相比,孤独更令空巢人难以忍受。 ● 对付空巢综合征的良方之一是 “ 常回家看看 ” 。 如何应对空巢 新闻回放与相关数据      ▲2004 年 3 月,被国际医学界誉为 “ 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 的中科院陈中伟院士,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去世。    ▲ 据调查,我国空巢老人比 9 年前增加了 11% ,仅北京中关村地区就有 60% 的准空巢家庭。    ▲ 去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 1.6714 亿(占总人口的 12.5% ),老龄化率已达到 11.6% 。    ▲ 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只有 4 万余个、床位只有 200 多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只有 11 张床位。   网友微博   淡淡飘过:父亲过世后,母亲一个人住两居室的房子。这几天看母亲郁郁寡欢的样子,才知道 “ 空巢 ” 对老人的伤害。于是决定跟姐妹们商量轮流回家住来陪妈妈,以减轻她的寂寞和冷清。希望大家都珍爱父母。   爱巧克力:每次回家,心里都会特别沉重。空巢老人们孤独寂寞还是次要,不得不干的体力活更要命。怎么办?他们的儿女不是在外面挣钱,就是把精力放在自己小家庭或儿女身上了。唉!我想政府应该伸手管管了。   周韬:曾经幸福的独生一代,曾经幸福的三口之家,或因为孩子去外地读书,或工作,或结婚,逐渐使社会上的中年空巢一代诞生了。悲情也。 空巢人的真实写照   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   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   小鸟长大后,离开温暖的巢穴,远走高飞,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而鸟巢中只剩下两只老鸟。于是就有人借用空巢二字,比喻日常生活中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就像小鸟长大展翅飞翔、远走高飞一样,巢穴中再也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 —— 这样的老人身边没有子女陪伴,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孤寂生活。   每天坐公交车解闷    60 多岁的张大爷,每天都要去坐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坐到最末一站,再坐回来,以此排解寂寞。    70 多岁的史阿姨,每天都要和老伴分头在小区里散步,不到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想回家。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小公园里,望着满园的景色发呆。   突然消失的老人    60 多岁的王大妈,已经在邻居和家人生活中消失了近两年。后来,因其所住房屋外墙漏水,工人推开半掩的房门后才发现,王大妈早已死在床边。    80 多岁的赵先生,一天从 11 层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赵先生也是一位空巢老人,自杀前曾跟邻居说活着没意思。而就在当天,同小区的另一位老人也跳楼身亡,家人为此痛苦不已。   空巢家庭将达到 80% 以上   我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已步入婚育年龄。而他们的家庭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 ——4 ∶ 2 ∶ 1 ,即一对夫妻要抚养一个孩子,照顾四个老人。小两口顾得了这方顾不了那方,养老包袱越背越重,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我国空巢家庭近 10 年来呈上升之势。全国有 22.83% 的 65 岁以上老人身居空巢家庭,其中单身老人户占 11.46% 。空巢家庭的地区差异也比较悬殊,其中山东省最高,占 36.05% ;其次是浙江省、上海、天津、江苏、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北;北京最低,占 25% 。另据调查,天津、杭州、无锡三城市有 10.9% 的 60 岁以上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 29.1% 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可见,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 60 岁以上老人总数的 40% 以上。预计到 2010 年年底,空巢家庭将达到 80% 以上。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在退休后两三年健康状态迅速恶化的现象被称为 “63 现象 ” 。另外,目前不仅是老人,很多中年人也因为子女上学、异地就业等提前加入了空巢行列。   上述事例和数据意味着由空巢家庭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将日益突出,并逐渐引起全社会对老人,特别是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链 接   发达国家空巢现象同样普遍   在发达国家,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 10% ~ 30% ,而发展中国家达到 60% ~ 70%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52% 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但到 20 世纪 80 年代,只有百分之十几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全部家庭中, 65 岁以上独居者占 11% 。瑞典独居老年人达到了 40% 。 学会心理自救   常言说得好:求人不如求自己。与其坐等他人拯救,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心理自救。   方法 1 :认知疗法   空巢老人要认识到,子女大了,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为儿女而生不仅是一种肤浅的认知,不但孩子不喜欢,父母也会失去尊严。可以说,自强自立这个说法也适用于老人。即使老人在生活上可以自给自足,但如果在情感上完全依附于子女,就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心理后遗症。   对于一些专业人士或身体还很不错的夫妇而言,完全可以把退休看做是 “ 第二春 ” 的到来。毕竟过去忙于工作和家庭,许多曾经自己想干的事没法干。比如想看看大好河山,不妨出去走走;想学学书画,不妨自我实现一番;想写写回忆录,可以立即开始构思并动手写起来。   方法 2 :社会疗法   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关心社会,发挥余热,是很多老人的快乐之本。身体较好的老人如能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和建设,就能充实内心,克服空虚;有一定专长的老人则可以返聘,参加专业技术工作和充当顾问。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参加义工、社团等集体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对比付出与回报的区别。   方法 3 :生活疗法   确立新的生活目标,是老人消除寂寞孤独心理的最佳方式。而广交朋友,则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途径。要积极热情、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特别是文化活动,比如练习书法、绘画、听音乐、下棋、养花、钓鱼、旅游、聊天、与小孩相处等。当老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时,就会觉得 “ 巢 ” 空了也好,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更能开辟出精彩、快乐的新生活。 “ 回家看看 ” 有学问   常回家看看 —— 怎么看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 这首《常回家看看》在年轻人听来,也许还感受不到它的内涵,而老人听了却感到它真是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作为子女,不但要尽好经济赡养的义务,更要注重精神赡养。特别是身处异地的子女,即使工作再忙,也应常回家看看,这是对处于孤独中的老人最大的安慰。   满足老人心理需求 1 :被爱、被关注 虽然空巢老人有的衣食无忧,有的生活贫困,但他们对子女的情感需求却是相同的,他们不能忍受对儿女漫长的思念和自己的孤独。年迈的父母最想看到的不是你寄来的汇款单,而是在长期生活中建立的那份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拉拉你的手,摸摸你的脸,坐在你身边听你发出的轻轻的鼾声,看你吃他们亲手做的饭,和他们聊天谈古说今 …… 这才是老人们对子女最大的需求。   其实子女只要回家看望一下老人,和他们聊聊天,你就会发现父母的需要其实很简单,他们需要被关注。有时心理问题是从躯体上的疾病体现出来的,其真正的潜意识里是希望被爱、被关注。所以,对子女来说,听老人讲述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听。如果子女学会倾听,至少可解决父母 80% 的心理问题。   满足老人心理需求 2 :被需要 作为子女,不能单纯认为去看望父母就应该帮他们做点事、买点保健品或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物质上的给予并不足以慰藉他们的心灵。老人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是被需要的感觉。比如子女可以和老人谈谈自己工作上的问题,虽然他们不一定给出建议,但老人觉得子女还是需要我们的指点的。   居家养老 —— 需要 “ 一碗汤的距离 ”   我国是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把老年人集中起来供养,无论从土地、经济还是人力资源上看都是不现实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提倡家庭、子女要为老年人提供亲情慰藉。根据我国国情,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都应提倡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那么,如何在空巢时代实现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形式呢?   日本学者针对本国空巢家庭的特点,提出 “ 一碗汤的距离 ” 的设想。什么是 “ 一碗汤的距离 ” ?就是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    “ 一碗汤的距离 ” 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它兼顾了两代人共同的情感需求。有了 “ 一碗汤的距离 ” ,两代人既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能保持相对便捷的密切联系。子女既能与父母不即不离,又不会因各自饮食、起居习惯的差异而相互影响。对空巢老人来说, “ 一碗汤的距离 ” 足以给他们带来精神慰藉,有效地帮助他们度过情感危机。   为此,建议政府大力提倡并出台各种鼓励性政策,帮助子女和父母同住一幢楼或同一个社区,促进 “ 一碗汤的距离 ” 家庭养老模式的实现。   加强社会家政服务体系的构建   在工作压力和社会流动日益增大的今天,子女或亲属很难对老人侍奉不离。他们往往需要通过支付报酬的方式来换取社会服务,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社会家政服务体系的构建,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协助老年人做家务、采购生活用品;建立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所等,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单身空巢老人。还应通过讲座、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向老年人介绍一些身心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空巢危害多来自 “ 空心 ”   近五成老人有空巢综合征   资料显示,在老年人群中,患有空巢综合征的人高达 46.8% 。空巢综合征属于适应障碍,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危机。主要症状包括:    情感危机 很多空巢老人存在空虚、寂寞、情绪低落等严重的情感危机现象。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缺少精神慰藉,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许多空巢老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最终导致空巢综合征。    焦虑症 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患者常眉头紧锁,坐立不安,有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常伴有心悸、出汗、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或疑病症状。此外,有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夜惊等。    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抑郁心境、体验不到快乐、不明原因持续感到疲劳、睡眠障碍以及食欲减退等。他们常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或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不孝,只顾自己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空巢综合征的主要危害    生理机能异常 由于老年人的体质正处于衰退期,因此心理上的适应不良很容易影响到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使内分泌发生紊乱及免疫功能减退,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症。    老年痴呆 这种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孤独(还包括思念、自怜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机能失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为特征的空巢综合征,严重时甚至会转变为老年精神障碍或老年痴呆症。    自杀 有调查结果表明,空巢老人的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空巢家庭,而且抑郁症是引起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   导致空巢综合征的三大原因   原因 1 :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   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后,与社会和同事、朋友的接触日益减少了;生活由以事业为重心转向以家庭为重心,由面向社会转为面向家庭;闲暇时间多了,而社会接触面及人际交往的范围小了;与子女之间生活距离的拉大以及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间的差异等,这些均使得老人不知该做些什么、怎么与社会交往,从而产生离退休综合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   原因 2 :对子女的情感依赖性强 当代老年人大多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在年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为子女付出了许多精力、金钱,承担了各种困难,甚至事业也受到一定影响,有些还为第三代作出贡献。在他们年老体弱、不再具备保护子女的能力时,就非常希望得到子女的回报,期望他们常回家看看。有的老人甚至因为想见见子女而产生了躯体疾病。如果子女感到厌烦或嫌其啰嗦,就会使老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落感,出现孤苦伶仃、顾影自怜等消极的情感体验。   原因 3 :行为退缩 心境抑郁 现代社会像一个飞速旋转的大转轮,而思维和行动都开始变缓的老年人会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接触手机时,发现自己再也没有灵活的指头;使用电脑时,记不住该点击哪个位置,各种网上信息更是让他们眼花缭乱;通过电视、报纸了解社会的变化时,却发现人们的话题总在他们曾经了解的范围以外 …… 心理学把一种状态叫习得无助。所谓习得无助,是指人们在经过多次努力仍不能获得预期结果时的无助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包含着无奈,更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失望,会使人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小贴士 老人的三大需求    1. 生存需求。即满足衣食住行、健康、卫生、安全等方面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2. 情感需求。即满足在亲情、伦理和情感生活方面的需求。    3. 发展需求。即在娱乐、交友、求知等方面充实自我和肯定自我的发展需求。   趣味阅读   空巢综合征的由来   空巢综合征的提出,与多年前在法国热销的一本《环境与性格》的书有关。该书作者维克多 · 布拉斯从当今住宅的封闭性、单元式、邻居间互不相干的基本特点,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单门独户出发,引申出空巢综合征的观点。   单门独户住宅的兴起曾有许多有益之处:宁静、舒适,对于家庭的休息、娱乐和学习来说相当方便有利,也容易避免邻里纠纷。但人们很快发现这种居住方式并不理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老人由于难以同社会接触而易形成病态的行为习惯和加速衰老,甚至会诱发老年性痴呆等精神疾病。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空巢综合征。   他山之石   德国:老少互助   德国有一种颇有新意的针对空巢老人的互助模式,即民政部门和大学生服务中心联手搞老少互助。   家住法兰克福的 81 岁老先生格特诺,独居带花园的别墅。他很寂寞,想找个像他外孙女一样年龄的大学生来家做客。于是,他便委托法兰克福大学学生处张贴了一个广告。随即,教育系学生玛丽搬进了老人的家。   玛丽住在格特诺女儿原来住的房间,家里的电器、家具可以随便使用,而且不用交房租。但玛丽很勤快,不仅把每天做晚餐的活儿包了,对老人也很关心,晚饭后会陪老人看电视、聊天,还经常陪老人散步,帮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   在这种老少互助的模式中,老少各取所需:大学生享受了免费的住宿, “ 空巢 ” 老人也减少了孤独。   法国:别墅计划   最近,一项名为 “ 别墅家庭 ” 的计划正在法国悄然兴起。缺少温情的老人可以挑选一户人家,让他们搬到自己的家中,组成一个大家庭,重新感受家庭的温暖。   比阿特丽斯 · 范库珀诺拉和她的家人是三年前搬到目前的住处的。她需要照顾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而她一家只需交纳极少的租金。与外面操劳辛苦的工作不同的是,范库珀诺拉的工作非常轻松,她要做的工作就是给这三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因为是一家人,也就没有许多顾忌,他们可以在家中设宴,款待四方亲朋,老人和客人们也相处得很好。   美国:入住公寓   美国老人大多选择在老年公寓度过人生的夕阳岁月。在佛罗里达州, 62 岁以上老人可以申请入住老年公寓,那里有专职员工照顾老人的基本生活起居。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入住高档公寓或政府资助的老年公寓。前者收费昂贵,服务设施和质量也相应好些;后者是老年公寓的主流,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的老人,入住者需符合一定的年收入要求,并将收入的 1/3 交给公寓,不足的费用由政府支付。   英国:入住城堡村   英国赫特福德郡附近有个城堡村,里面共有 150 所住宅,商店、酒吧、图书馆、医院等设施应有尽有。与众不同的是,住在这里的村民必须是 55 岁以上的人。   这种老年村已在英国形成时尚,越来越多的退休者愿意选择到这里定居。后来连一些还在工作的人也喜欢上了这里。从外观看,这个老年村到处宽敞、整洁,看上去像幅风景画。除了工作人员之外,居民的平均年龄在 75 岁左右。村里听不见婴儿的哭叫声,也看不到青少年打闹,甚至连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不轻易来此打扰。老人们平时种花、打球、聊天,享受着安静的晚年生活。   你问我答   问:我父亲退休前是单位的一把手。退休后他老把自己关在家里看电视、摆弄棋盘。一次,他竟当着全家人说我: “ 连你也不把老子放眼里了? ” 怎样帮他摆脱郁闷呢?   答:对于很多老人来说,退休都是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它意味着事业的终结、荣誉和成就感的消失。作为家人,一方面,要多花些时间陪陪他们,尽量不要让他们唱独角戏;另一方面,还应设法鼓励他们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没时间自叹自怜。   问:自从年初公公去世后,我婆婆性情大变,动不动就大发脾气。我们想把她接来同住,她却死活不愿意。可她又总是一天几个电话地催我们去看她。如果有事不能去,她又会指责我老公 “ 娶了媳妇忘了娘 ” 。弄得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答:进入老年后,由于逐渐失去了青春、健康、事业甚至是人生伴侣,人对安全感的渴求会日益增强。你公公的去世使你婆婆失去了自己最亲近的人生伴侣,这使她很难适应,从她性情大变、爱发脾气这一表现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她希望维持你公公在世时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难以忍受自己单独在家时的孤独。这就非常需要你们多加理解。建议你们尽量多回去看她,如果回不去,也要常打电话安慰她,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问:听说饲养宠物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有益,是这样吗?   答:根据对大连市饲养宠物的 157 名空巢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研究,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的得分都高于对照组,在健康变化指标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饲养宠物对空巢老人的健康具有正面的影响,能够有效地提高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当然,有饲养宠物意愿的老人应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注意宠物和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同时注意邻里关系,以免因饲养宠物而惹出不愉快的事来。   问:目前政府部门有哪些解决空巢家庭的措施?   答: 1. 在住宅设计上将增加 “ 老少户 ” 的格局,使老人与子女 “ 分而不离 ” 。 2. 逐渐在住宅密集区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建立高龄、空巢老人情况信息库和对高龄、空巢老人的探望制度。为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如打扫卫生、采购物品、家庭就医等。同时根据条件安装应急门铃或应急呼救装置等。 3. 建立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床位费按照不同房型收取的老年公寓,优先接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4. 建立价格合理的老年娱乐活动场所。 5. 把下岗和闲散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特殊需求提供服务。   建立托老所,分为日托与全托,并由专人、专车负责接送受托老人往返。老人的健康问题,如体检、就医、急救等,由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片儿医分片包干。 专家档案: 何裕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主任委员。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霍英东英才奖、全国杰出青年中医等荣誉。 健康报 第 52 期本期讲述维护空巢老人健康的意义和正确方法 特邀嘉宾:中华医学会心身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何裕民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2828 次阅读|28 个评论
老人病了象小孩
热度 2 entomology 2012-7-30 14:43
母亲生病了,我们在手术室外等候。开始的时候是喧嚣的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我们三兄妹。心纠紧地等待着。 不禁想起了父亲当年,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我,或者等待着妹妹,或者等待着弟弟。不过,父亲等待的是生命的诞生,我们等待的是生命的坚强。 将近六个小时的等待,终于盼来了手术的成功。第二天,双手托起母亲到病床。接下来就是耐心的护理。 老人病了象小孩。我慢慢地产生这种感觉,而且感觉越来越明显。 病人生活无法自理,正如初生的婴儿;说话辞不达意,正如牙牙学语的幼儿;食物开始是各种营养液和奶粉,象婴儿;更明显地是病人心理象小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得又哄又吓才能达到效果。学龄的儿童最听老师的话,生病的老人最听医生的话…… 小孩慢慢地长大,老人的身体也慢慢恢复。老人和小孩,正是生命完整的循环延伸。
3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日利用已故百岁老人的皮肤细胞培育出干细胞
crossludo 2012-7-28 12:40
日利用已故百岁老人的皮肤细胞培育出干细胞 东京7月27日电 近日,日本庆应大学教授铃木则宏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用两名百岁老人自然死亡后的皮肤细胞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用这两位老人的iPS细胞与患病者的细胞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征,在研究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以及癌症等与衰老有关疾病方面有望发挥作用。该成果发布在26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 皮肤细胞在人死后大约两天内依然“存活”,研究人员选择了两位无重大病患,因自然衰老和肺炎死亡的超过105岁的老人作为对象,提取其皮肤细胞培育成iPS细胞,并使这种iPS细胞变化成神经细胞。同时还从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身上提取皮肤细胞,制成iPS细胞后也使其变化成神经细胞。 两者对比发现,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iPS细胞培育出的神经细胞中与疾病相关的一种蛋白质“β-淀粉肽”近两倍于用老人皮肤细胞培育出的神经细胞。用帕金森氏症患者iPS细胞培育出的神经细胞,其蛋白质“α-突触核蛋白”也是用这些长寿老人iPS细胞培育出的神经细胞的近两倍。 有些人在年轻时虽然从表面上看可能很健康,但其实体内细胞已经存在异常状况,上了年纪之后这些异常就有可能导致患病。而超过100岁而又无重大病患的人体内的细胞则没有什么异常状况,是一种健康的细胞模式。研究人员称,研究长寿人的细胞可能会在今后为治疗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方面发挥作用。(记者 葛进 ) 总编辑圈点 这项研究想在干细胞层面树立一套 健康标杆 ,并通过iPS细胞培育技术使标杆细胞能够脱离人体并长期保存。普通人随时可把自己细胞的指标与之比较,及时发现疾病等方面的潜在隐患,甚至能通过植入这些健康长寿的iPS细胞预防和治疗疾病。当然,就如短跑和长跑运动员在速度和耐力方面存在差异、不可兼得一样,健康的标准并不唯一,而是千差万别、有所取舍的。因此,实际应用就需要参考体系不断丰富和多样,我想到了日本雄心勃勃的iPS细胞库建设计划。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绝 成都老人最宜居
lzl2431 2012-7-26 12:37
成都老人最宜居 锦城环境似天乡,出类医疗力量强。 炎热老天还作美,及时微雨卷风凉。 【下载资料】 成都:医疗条件较好 成都宜居,早已是很多中国人的共识,几乎每一个成都人都能底气十足地说出同样一句话:“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这座城市,四 季分明、气候湿润。热,不会令人肝燥冒火;潮,也不会把人闷得发霉。在这里,想洋则洋,想土则土。想过都市生活,有酒吧、咖啡馆、 KTV ,有一切大城市的 元素;想回归淳朴的村野生活,有花乡、菜地、山泉,有一切小村落里有的东西。成都更是适合老年人定居的城市,因为由于老年人容易生病,因此医疗条件和医疗 水平无疑是其在选择居住地时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成都自然有优势,其拥有以华西医院为代表的近 20 家三甲医院,医疗水平在国内堪称一流。
个人分类: 诗词近作|2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老人们的关心的话题
aqliyongyue 2012-7-20 09:29
今早吃早餐,听见两位50多岁的人在议论家里老人是请保姆还是到敬老院的话题,感到比较沉重! 楼下老太太是空巢老人,孩子在上海,我们两三个月看见她的儿子回来一趟,有一次她告诉我对面山下的敬老院建好后他们两口子就申请到养老院去!我们现在常常听到老人们排队进养老院,还没有排上就离开人世的事情!老有所养的话题,已经越来越沉重了!
3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关于那位孤独老人的事情)
热度 48 cutefay 2012-7-19 14:39
今天白天,我抽空去了趟社区居委会,向居委会的人反映了一下情况,没想到社区居委会的人跟我说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一听我说起这位老人,就明白她是谁了。居委会的人对这位老人非常熟悉,他们的意思是,这位老人跟我讲的都不是事实。从居委会的好几个人那边,我了解到这样的情况: 这位老人是有退休金的,但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破烂,装可怜。居委会这边有一次看她穿得太可怜,还带着她去外面洗澡,给她换干净的衣服。但她一回来,又换成破旧的衣服。她去买东西的时候,经常多拿人家点东西,例如多拿卖家一根黄瓜,一个水果等,卖东西的人也拿她没办法。她经常在外面捡垃圾,每次捡垃圾都把一些垃圾弄在马路中间。 他们跟我讲这么多之后,居委会的地方又有人来办事,他们没空再跟我说太多。我临走之前,他们有个人又好心地跟我说:“她不是没人管,她还有个女儿。女儿说要出钱给她雇保姆伺候着她,结果她自己不干,非要这样生活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她就喜欢这样生活着。你就别管她了。” 这边社区居委会的办事人员态度都不错,能看得出来他们跟我说这么多,也都是出于好心。对于他们的话,我相信应该是实情的。看来,这位老奶奶真的不需要在金钱上的帮忙。但之前她跟我说的那些话,那些表情和态度,以及她的行为,总觉得很真实。 那为什么这位老奶奶要跟我那样说呢?我想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那位老奶奶之前还告诉我说她之前都疯过一次。有可能是她那次发疯之后,精神方面还是有些不正常,有种妄想症,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非常可怜的人,把她女儿想象成一个很恶毒的人。然后,她就被自己这种幻觉所欺骗,自己就真的认为自己是这样悲惨的人了。这个老奶奶就像个演员,扮演着可怜人的角色,她扮演的目的可能是期待大家的同情。就像她随便拿卖东西人的蔬菜水果等,可能是想期待着一种被同情的场景。这个解释是我自己瞎猜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懂得精神和心理方面,是否能够帮忙从专业角度解答一下为什么会如此。 回来后我思考了一下:这个社会最悲哀的不是缺乏有同情心的人,因为即使在一个万恶的社会,人类内心总会有善良的本质的,这种善良的本质总是会时不时地被激发出来,去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我认为社会最悲哀的是,我们分不清谁是真正需要被同情和帮助的人,谁是骗子。就像是大街上的乞丐,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专门骗钱的职业乞丐所占据。当人们有了恻隐之心想施舍的时候,又怕被职业乞丐所欺骗,以至于让人们不敢轻易施舍或者帮忙。被这种职业乞丐骗去一点钱不算什么,更可恶的是社会上会有一些骗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进行抢劫、绑架等犯罪行为,让善良的人受伤或失去生命。 不过,我还是认为这位老奶奶不是那种专门骗钱的人,只是心理上有些问题,使她行为怪异而已。 后记: 有博友建议我继续追踪下去,因为很多网友还想继续听故事。而我的想法是: 再追踪,只是满足看客的好奇心理而已,对老奶奶,或者对其他人,几乎没有帮助。因此,如果要追踪,那是媒体的事情,不是我一个略微表示爱心的过路人能做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如果要知道真相,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调查方面,就不能听老奶奶一面之词,要去问她周围很多人,甚至要通过公安局调出她的户口本、银行收入、房产证等很多信息,并且可能还需要像私家侦探一样去跟踪老奶奶很多天,去看她到底是不是经常拿小商贩的东西,还是如她所说,是别人主动多给她的。这是私家侦探+媒体+公安联合起来才能干的活儿。 此外,连老奶奶本人都不愿意去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如果她说的真的是符合实情,游说不了她去申请,那也毫无意义。昨天我跟老奶奶的沟通,已经看出来她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她是她没有任何收入,我说这种情况国家可以给钱,但无论我怎么游说,也无法说服她,她坚持说她不要这笔钱(我当时游说她的经过比我写出来的要更多。)。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事情也只能追踪到这个地步。如果有网友有兴趣,或者媒体有兴趣,就可以像我上述说的那样,继续追踪。 此外,老奶奶昨天和大前天跟我说的话,好多话都是重复很多遍的,有点像祥林嫂的感觉。例如,关于她丈夫生前是做什么的,还有她以前是做什么的,跟我说过5次。我不懂心理学,没办法从人的话语、语气和表情中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所以,或许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医生跟她交流,能够看出或者问出她的一些真实情况,如果她精神方面确实有些问题,我想,专业的心理医生应该能看出来吧? 相关链接: 偶遇一位生活悲惨的孤独老人 那位老人,她的心结不是贫穷,而是 孤独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7353 次阅读|56 个评论
那位老人,她的心结不是贫穷,而是孤独
热度 27 cutefay 2012-7-18 23:11
昨天晚上和今天白天都有事,没能去找那位老人。今天晚上我7点半从办公室出来,骑自行车去找那位老人。想问问她关于户口的事情,因为只有她的户口在北京,才能享受到北京的最低生活保障。 我走到她住的楼旁边,远远地看到她坐在楼旁边马路边的一个石墩子上。她见到我,很高兴。 我问老奶奶:“您吃晚饭了吗?”老奶奶说,她没吃。我问,为什么没吃呢?她回答说,她晚上不想吃东西。我又问:“中午的时候您吃了什么?”她说,她去买了一个包子吃,一元钱一个。她还说,卖包子的人想一元钱给她两个包子,但她坚持不肯要。她说,她吃一个包子就饱了,坚持不肯收第二个包子。 她这样说,我就没办法了。看来她确实不想吃晚饭,并且,可能一直都是这样只有中午才吃饭。 她说,她傍晚在家闷了,就出来坐坐。 于是,我就问她户口是否是北京的。她说,户口是北京的,就在六郎庄那边,她是1957年把户口迁到北京来的。我一听,很高兴地跟她说:“老奶奶,你户口是北京的,根据国家的规定,你可以享受到北京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每个月可以享受到几百元钱的待遇呢!” 我本以为老奶奶会听了高兴,没想到她并没有表现出高兴,而是淡淡地说:“我不要这钱。”她还说,这边的居委会不给她发这钱,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给她发100元钱的购物券,让她去买东西。但这100元钱购物券她也没要。 我说:“我明天去一趟社区居委会,跟他们反映一下您的情况,说不定可以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呢!这钱啊,是国家应该给您的养老的钱,您是完全可以享受这国家的钱的。” 老奶奶还是淡淡地说:“我不要那钱,这样我很自由。我每天就捡捡破烂,也够我生活的了。” 我说:“您要是有了那钱,别人也不会管你怎么花的,您也是很自由的。并且,有了那些钱,您可以不必捡破烂了。您看,您捡破烂多辛苦啊!多长时间才能捡到10元钱的矿泉水瓶子啊!” 老奶奶还是摇摇头。她还说,她去卖矿泉水瓶子,收瓶子的人看她可怜,每次都想多给她两三毛钱。她跟收矿泉水瓶子的人说:“你们收瓶子也不容易,就别多给我钱了!” 我继续游说:“您现在身体很好,没什么病。万一您生病了,那需要很多钱的,您捡破烂的钱肯定不够。所以如果能够有国家的钱,那就好了。”我这样苦口婆心游说她,是因为我之前看的关于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需要申请的本人提供户口本等很多证件。因此即使可以申请,也必须要在她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 没想到她说:“要是生病了,早死了那更好。” 听她这样一说,我很心酸。最悲伤的莫过于心死。虽然这个老奶奶还活着,但她却没有什么活着的欲望了。不过又一想,她有这样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试想,如果当你在整个世界上一个亲人也没有了,你又没有劳动能力,不被别人需要,别人也不愿意关心你甚至搭理你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和这位老奶奶一样的心情呢? 所以,这位老奶奶缺乏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缺乏的是关爱。贫穷不是让她对世界毫无牵挂的原因,是孤独让她对世界毫无牵挂。 这位老奶奶一直穿着厚厚的粗布衣服,上面沾满了土和污物,这样的一位老奶奶,周围又有多少人愿意靠近她、和她说话呢?今天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望着周围来来往往的车和行人。在我和她谈话的时候,有一位显得比较富态的老奶奶走过来,她见到我们俩的时候,特意过来跟我说话,夸我头发很漂亮,而她眼里似乎没有看到这位年龄看起来比她还大的老人。虽然社会上还是有好多好人,但似乎冷漠、无视的人更多。这样的冷漠和无视,会让她更加孤独。 最后,我暂时还是没有说服那位老奶奶,但我明天还是去社区居委会问一下,先确定她是否可以拿到这笔钱再说。游说老奶奶的事情可以慢慢来。通过今天和老奶奶的谈话,我做了这样的分析:居委会肯定知道老奶奶的生活状况,否则不会过年的时候还给她100元的购物券。如果老奶奶的最低生活保障的确是要在这个居委会领取,那么这个居委会就太不厚道了,这就是明知道有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孤苦老人但不主动去帮她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但如果老奶奶的最低生活保障是在户口所在地六郎庄那边领取的话,那我再去打听一下那边的情况。 总之,我明天先去问问这边的居委会。 回来之后,我又想了很多。假设一位老人有足够的养老金,但他的亲人们也都去世或者都不在身边,就自己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那我想或许也会和这位老奶奶有一样的心情。所以,中国未来的社会,不仅要关注老人们的养老金的问题,还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当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去世、并且子女又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的老人的心理状况。 相关链接: 偶遇一位生活悲惨的孤独老人 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5684 次阅读|33 个评论
国家应该将无儿女的老人无条件‘养起来’!
热度 9 lin602 2012-7-18 22:19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要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目前来说,独生子女家庭非常多,可能占到一半左右,至少也有三分之一。 但是,有的独生子女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不幸,生病、车祸、事故、争斗、工伤及突发事故会离开这个世界。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如果年龄大点就不可能再生孩子了,到他们年老的时候,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又没有自己的孩子,他们是非常苦的,甚至是悲惨的。 实行计划生育,中国的老百姓付出了代价,如果他们老无所依,又没有得到政府的养老保障,这无论从良心上、道德上、社会舆论上及社会风气甚至文化的层面上,都是负面的。 其实目前我们国家有这个经济实力将这些可怜的老人养起来,解决吃住穿及基本的文化生活与医疗条件,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再说一句,几十年来,超生的罚款也不少,完全可以用这笔钱来做这个事情。 这件事情与普通养老公寓及养老院还是有差别的,普通养老院要出钱,属于付钱服务性质的,而无子女老人的赡养具有福利性质,是无条件的。
3873 次阅读|13 个评论
能歌善舞的八旬离休老人为何悬梁自尽?
热度 24 gfcao 2012-7-17 23:33
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心中很不是滋味,一个身体尚算健康(除有糖尿病其它一切皆好)且能歌善舞的离休老人于昨天悬梁自尽了。 老人今年八十二岁,四九年之前参加工作,离休后夫妻二人相依为命,老人家每月退休金逾万,不存在生活窘迫的问题,平时并无多少开销,银行存款有数百万之巨。老两口一双儿女均在国外工作,老人不愿意去国外定居,所以过着与儿女相隔天涯的生活。按理说,两位老人都健在,应该不存在孤独问题,平时又可以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生活可谓有滋有味,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导致老人悬梁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据知情人士介绍,老人临去前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说明了为什么要告别这个世界。鉴于为当事人保密,不好详细披露遗书内容,但从遗书可以看出两点: 1 、老人有轻度抑郁症; 2 、老人对儿女有点不满,觉得他们不懂事。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养老问题逐渐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让老人快乐地安度晚年是值得全社会、政府及所有儿女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认为儿女该把父母接到身边,经常陪伴老人,然而,现实往往很难做得到,一是老人故土难离,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而中国的工薪一族大多离乡背井在外地甚至国外工作,客观上造成了老人与儿女的两地分居。除了比较开明的父母,大多数老人不太愿意在垂暮之年远涉重洋到一个人地两疏的地方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做中国的父母不容易,做中国的儿女同样不容易,真的应了那句古语:“忠孝不能两全”,所以在孝顺与否的问题上很难简单地对一个人做出评判。好在如今网络技术发达,通过 Facetime 、 QQ 等工具尚可画饼充饥一解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但这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老人总有一天会行动不便、耳目不灵,那时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 对工作繁忙的双职工来说,把老人放在家中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即使你找个保姆也很难满足老人的很多需求,完善的社会养老机制恐怕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办法。在我看来,比较现实的模式是,儿女将老人接到离自己不远的养老院生活,但要仔细考察养老院的环境与软硬件,尽量寻找一个服务比较周到、环境比较安静的养老院,老人在养老院有个在家里不可能具备的好处,那就是他们可以找到具有共同语言的老人交流、娱乐,不至于产生孤独感,但完全寄希望于养老院也是不行的,儿女隔三差五去老人身边探望一下或者节假日把老人接回家住几天,我想这是解决养老问题最现实可行的方案。没有经历过养老问题的人是很难真正体会养老的困难的,坦率地说,养老比养幼难度大得多,因为老人不仅身体脆弱,磕碰不得,他们的经历也比较丰富,那种固有的观念与思想是很难改变的,有时老人的固执会让你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不管你是否赞成老人的某些观点或行为,你都只能顺着老人,否则将会给老人带来不愉快。 忽然想起了老父亲,老人家思念家乡,上月只好送他回家省亲,过一阵子还得把他老人家接回广州,老人家经过了半年左右的适应期,除了语言上还有点交流障碍,别的还算不错,一帮老人经常一起东家长西家短或打打牌,自有一番乐趣。老父亲最令人敬重之处是勤劳、正直、大方、豪爽,不仅养老院里的老人们能吃到他亲手做的饭菜,就连服务员也常常能领教他的厨艺,所以大家都对他很好,送他回家时大家都热情道别,希望他早点回来。我对老父亲说:“乘您现在还能走动就多走走吧,我随时接您回来。”看着老父亲红润的面孔,我深感欣慰。老父回到家,姐姐哥哥们都说,爸爸脸色不错,看来在广州生活得挺好。 估计也会有人说我在作秀,你说对了,如果你也能如我这般作秀,相信你的父母可能也会感到舒心的。 养老,中国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谁有最佳答案?
个人分类: 随笔|5750 次阅读|58 个评论
偶遇一位生活悲惨的孤独老人
热度 118 cutefay 2012-7-17 14:19
今天中午我骑自行车去一个地方买午饭,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只好大的三花猫在马路的中间,在艰难地吃着地面上的一点食物残渣。我心想,就在马路中央,这也太危险了。于是,我把自行车停下来,看看它的情况。花猫吃的是类似南瓜的残渣类的东西,看着这花猫的毛不是那么整齐,并且,这么不好吃的食物还吃得这么香,估计是饿坏了。猫猫看到我在近距离看它,吓得躲到旁边停的汽车下面了。 于是,我就把我包包里常带的专门用于喂偶遇的流浪猫狗的火腿肠拿出来,把皮剥了,掰成两截,放在它附近。它闻了闻,之后就狠狠地吃着。 而在我做这一切的时候,有一位衣衫褴褛,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在旁边一直看着。她还跟我说,地上的食物是她放的,她看这猫可怜,就从旁边的垃圾箱里捡了一点可以吃的东西,给它吃。这老奶奶也真有同情心啊! 后来老奶奶见我愿意跟她说话,就跟我讲了很多她的事情。她说她自己很可怜,就她一个人,没人管她。她老伴去世了17年了,她都快90岁了。她每天去捡破烂,捡矿泉水瓶子,来过日子。过去一个矿泉水瓶子可以卖1毛钱,而现在只可以卖到5分钱。 听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今天身上带的钱不多,只有将近100元钱,一个50元,还有几个10元和几元的零钱。于是我就把其中的50元钱给了这位老人,让她去买点好吃的。她很感激,说还是好人多,她去周围买菜买吃的,很多人都看她可怜,不要她钱。她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度过了很多年。 她还说,当年她丈夫是有工作的,而她就是在这周围的小学做个临时工,所以也没有社保。她的老家是唐山,但她回不去了,因为大地震把她家都毁了。而她现在也没有亲人,她的兄弟姐妹们大多也都去世了。 我问她子女为什么不管她,她说,她没有亲子女,当时她嫁给这个丈夫的时候,那个时候她是小老婆,丈夫和大老婆有孩子,但这些孩子都不养她。她还说当年她丈夫的女儿有小孩的时候,还让她去帮忙看孩子,而现在她老了却不养活她。 她说,有一次,她的外孙(丈夫女儿的儿子)在这附近见到她,给了她10元钱,对她说:“姥姥,我给你钱,你拿去买好吃的吧!”而她没肯收。她当时对她外孙说:“你若是给我钱,你妈妈回去一定会骂你的。”我听到这里心想:一个大人还不如一个小孩懂事! 听了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又把自己剩下的零钱也都给她了。她看了说不收我这么多钱。我说,您就拿着吧!您捡一个矿泉水瓶子多不容易啊,我赚钱比您容易的多。后来,她很过意不去地收下了。后来,我又问了一下她的住址,想以后也能够找得到她,这样偶尔自己家里有闲置的东西,可以给她送过去。 回来的路上我心想,她的命运就和这流浪猫一样可怜啊! 回来后,我心想,这样可怜的老人,靠有同情心的人的援助是不行的,因为她没有享受到她该享受到的待遇,例如赡养费和最低生活保障的费用。于是,我就从网上查了一下北京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按照这办法的规定,她应该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但是这个需要自己拿着各种证件去街道办事处申请,而她自己或者周围的人未必会知道此事,所以我想什么时候去问问她关于最低生活保障的一些情况,同时也咨询一下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或许,可以通过这条途径帮她解决生存问题。 相关的后续跟踪: 1、那位老人,她的心结不是贫穷,而是孤独(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1do=blogquickforward=1id=593537 ) 2、• 事情的真相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17119 次阅读|1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