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cns

tag 标签: cn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狂犬病毒能从CNS中被清除”的研究进展
热度 21 yanjx45 2012-12-2 11:47
本博主 2011-8-2 曾发布博文“抗体能清除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的狂犬病毒( RV )吗?”(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47754-470975.html ),其中引述了 WHO 在 2011 年 2 月 发布的 《 狂犬病的免疫学基础 》一书中最权威的观点: “ 狂犬病毒( RV )一旦进入神经元,则它有潜在的可能被中和,虽然早期研究认为这种可能性较低。……有大量实例证明, 在病毒暴露发生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才进行暴露后预防 (PEP) 也 可能 会有效 , 说明 RV 中和抗体 (RVNA) 有时也可能将 RV 从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清除 。 ” 该博文列举了抗体能清除 CNS 中的 RV 的若干证据: 1.  美国 Wistar 研究所于 1992 年 8 月在美国 PNAS 上曾发表题为《抗体介导的将 RV 从 CNS 清除的机制》的研究论文,证明在动物实验中,用某些单抗对暴露后的小鼠和大鼠进行治疗,抗体可清除 CNS 中的病毒,防止致命的 RV 感染。 2.  数十年来全世界疫苗生产和监管部门用于检测狂犬病疫苗效价的标准试验-- NIH 试验,也可直接证明抗体能从 CNS 中清除 RV 。该实验是给小鼠接种疫苗后,到第 14 天时再 直接往小鼠大脑中注射一定数量的活病毒 ,小鼠成活得越多就证明疫苗越有效。 3.   西方发达国家某些经积极抢救维持了较长生存时间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发现全身(包括 CNS )的 RV 都已被彻底清除干净。 4 .  有些正在试验中的新型 RV 减毒活疫苗在小鼠已发病的早期接种,仍能挽救小鼠的生命,证明抗体可能进入 CNS ,而且病毒本身可在 CNS 中产生抗体。 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证据进一步肯定了 WHO 的上述观点。 1. 新发现:狂犬病有可能 自愈 (参见博文: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47754-578141.html ) 美国 CDC 在《 MMWR 2010 , 59(7):185-90. 》上报告了 2009 年在美国发生的一起 蝙蝠引起的 人狂犬病 自愈 病例 (可能属 全球首例) 。 2009 年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少女进入山洞直接接触了大量 蝙蝠 ,约 2 个月后发病。她原来 没有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她在发病后才接受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HRIG )。随后从女孩的血清和脑脊液( CSF )标本中检测到 RV 抗体。在住院期间,除了采用支持疗法, 没有采用重症监护或进行实验性特异治疗 。 病人在 发病大约 2 周后出院 ,此时症状基本上都消除了。 在全世界迄今共有 6 个有文献记载的人类患者从狂犬病恢复的病例。在所有 6 个幸存者中,都检测到 RV 中和抗体。 2. 新证据: RV 对人的致死率并非 100% (参见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05145.html ) 美国 CDC 与秘鲁的研究人员合作对秘鲁亚马逊地区进行的最新调查证明,蝙蝠 RV 有可能在少数人体内引发隐性感染,从这些人体内可检测到 RV 中和抗体。这证明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也可能中和 RV ,即 RV 对人的致死率并非 100% 。(参见: Am. J. Trop. Med. Hyg. 2012 , 87: 206) . 检索早年的资料,发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的部分猎人中,也曾报告在极少数未接种过疫苗的人中也可检测到低水平的中和抗体。 3. 新机制:新型 RV 减毒活疫苗为什么能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参见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08471.html ) 美国费城 Thomas Jefferson 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 Journal of Virology , 2012 , 86(6) : 3200–3210 ) 》上发表论文证明:用 RV 减毒活疫苗 TriGAS 进行暴露后治疗 (PET) ,可通过快速诱导 CNS 组织中的适应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导致野生型 RV 从 CNS 中被清除,使大部分已受感染的小鼠得以生存。 PET 的成功是由于诱导产生了强有力的 RV 中和抗体应答 , 能将野生型 RV 从脑中彻底清除 ,从而使该疫苗有可能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从大脑中清除 RV ,需要在周围神经和 CNS 中快速诱导强大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抗 RV 免疫。作者已经确定了 TriGAS 诱导有可能参与这一进程的几个基因。在暴露于 RV 后即使症状已开始出现,此时再开始 PET 仍然可能有效,从而使狂犬病的真正意义上的治疗成为可能。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将为狂犬病的治疗研究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总的来讲,尽管目前可以肯定, RV 中和抗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彻底清除 CNS 中的病毒,但与其他许多嗜神经病毒相比,对 RV 抗体的相关作用机制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
个人分类: 恐狂症|15009 次阅读|81 个评论
种树还是扎花儿,也说当前科研的“甲午潮流”
seesky 2012-8-25 19:39
今天看到戴德昌的博文《中国当代科研就是一场新的“甲午战争”》,很有感触,晚上吃饭时偶尔又看到sbs正在播出的bbc纪录片,《how to build》 (Episode 2: Super Car)。从车型设计,到模拟(clay modeling),到零部件制造到车体组装无不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精神。其中看到一个19岁的女孩子在McLaren工厂已经是一个老到的工程师,真是很难想象。我估计那位姑娘不会有什么paper。想到这里,我甚至有些讨厌现在的状态,为了能继续科研不得不出paper,出了paper还得再想paper,而paper的那些成果所依赖的工具却是我不能做到的,比如共聚焦显微镜,比如电镜等等这些工具,一旦损坏,我就无所适从,更不要说知道如何制造了。 我只能说发表的paper只能算是采集于他人并由自己扎出的鲜花。nb一些的科研人人员所发表的cns paper或许是些玫瑰花,或者蟠桃花,pnas或许是兰花,差一点儿的或者是狗尾巴花,可是能够开出鲜花的大树却似乎只能种植在西方(航天除外,唯一让人感到一丝欣慰的国产货),试问我们的土壤能够种出蟠桃树吗?那些花儿好看,却很麻痹,不信就看看接受玫瑰花的女人吧? 另:发现BBC的这个系列节目还有其他纪录片,《如何制造核潜艇》 《大型喷气式客机引擎》 《英国秘密工程师》。别人不怕泄密么,还是别人根本不怕你去偷?或者你根本就偷不来? 参考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605691.html 《how to build》: 可以在电驴上下载
5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衡量“顶尖人才”,靠“偎依”标准?
热度 29 boxcar 2012-6-21 20:31
刚才看到赵明老师写博文“反驳”吴飞鹏老师【 1 】,标题是个问句—— CNS 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 俺挺赞同赵明兄在文中的观点。同时俺也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颇值得借题发挥跟风写几句,所以面对“赵主帅”和“大漠孤魂”们挖的这个“坑”,再次勇敢地跳下去“填坑”。俺对此问题的观点就是—— 以 CNS 论文来衡量顶尖人才,是一种“偎依”标准。 自古以来,人才是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对人才的合理运用自然也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的。一个比较极端也比较著名的例子,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使用手下两个分别有“鸡鸣”和“狗盗”之才的门客虎口脱险的故事,就那一点点小才,被合理地运用,结果就非常的成效显著。试想,如果孟尝君们在“招收”门客的时候搞点儿“唯一”标准,没发表多少篇论文或学术专著的一律拒之门外,固然以增加类似于《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的传世之作,但却不会有鸡鸣狗盗这种(带有点儿贬义的)成语故事,也不会有毛遂自荐之类的佳话了。这些古代的善用人才的领导者,大都首先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和优点,并很清楚他们在何时何地有何用。如果说起他们辨识人才的标准,那就是要真的有一技之长。当然,咱们也必须承认,这些人才多数都是一时之才,虽然可以在某个关键的时候解决一次关键的问题,但都算不得一世之才,更称不上是“顶尖人才”。那么,选拔“顶尖人才”靠啥标准? 在古代,选拔“顶尖人才”的标准也是几经演变的,在很多时候看名望、见识和能力。其中,靠名望似乎来得最容易,但其实多半最不靠谱,从古至今名士误国的故事颇多;类似的还有看出身,则更加的不靠谱,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中袁绍名气很给力,袁术这个“官二代”的出身更是没的说,却 PK 不过名望形象和出身都差得多的曹阿瞒。查见识,能比名望强点儿,但这至少要安排一次面试,需要用人者自己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当面考察备选人才的的谈吐见识,然后做出准确的判断,比较经典的故事是刘备“三顾茅庐”(最初也算是奔着名去的)之后诸葛亮的《隆中对》。拼能力,是最现实最可靠的,可惜拼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跟踪考查,人才能从基层一步步地冲到“顶尖”的地位殊为不易,真的到了这个高度,服务年限可能是个问题,就像三国时候孙权手下的吕蒙,行伍出身,干到大都督用了 N 多年,好容易打倒了关羽夺来了荆州,没时间享受胜利果实就病故了,自然不可能再铸辉煌了。 在现代中国,选拔“顶尖人才”似乎突然间变得比古代容易了许多倍。现代人要出名,可以靠传媒界(无论报纸、杂志、电视还是网络)来炒或吵;现代人要想展示自己的见识,可以发论文出书和写博客,或者搞个公开的演讲、上电视弄个访谈伍的;现代人要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出点东西或写出点文字来供同行专家、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去品评。而这一切,似乎总离不开传媒界和出版业。因为有了传媒界和出版业的帮忙,人才的评价,特别是“顶尖人才”的评价标准忽然变得容易了许多,别的咱不看了,直接看看所谓“顶尖人才”到底“置何经典”(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某大儒就这么问的),用现代学术圈的语言来说,就是你发了几篇 CNS 呀?在哪个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呀?如果有 CNS ,而且还有好几篇,甚至比大家认为挺牛的人都多,好!别的不问啦,你就是“顶尖人才”了!如果没有 CNS ,后边排队去,快让有 CNS 的走先。。。。。。 这种以 CNS 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标准的做法,无疑是相当简单省事儿的。用人者不再看你具体做了什么,看你具体有啥见解,这些“小事儿”统统交给 CNS 的编辑和审稿人们去办,他们说你的工作重要,你的工作就重要,他们说你水平高,就认为你水平高,因为人家是“同行专家”嘛!从这个意义上讲,以 CNS 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本质上是一种不相信和依靠自己,反而完全依靠别人已经做出的判断来作为自己下决心的依据的“偎依标准”。可是,但是,拿这种“偎依标准”来衡量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真的靠得住么? 显然,靠不住!!!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用人才是要用人的能力,“一时之才”用其一技之长基本就够了,所以如果就是想码几个人来发 CNS ,拿发没发过 CNS 作为衡量标准似无不可。然而,如果您要的是“顶尖人才”,是站在最高处搞顶层设计、要统领全局的帅才,仅有 CNS 垫底儿显然远远不够。因为, CNS 首先并不是科学知识的全部,其次,限于 CNS 们的办刊宗旨,它们也远远不能全面充当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更何况, CNS 上的那些新奇特的吸引眼球的东东当中有许多是“概念化”的东西,不见得真的能带来现实技术的飞跃。更何况,真实的工业技术和人类生活甚至当代高科技也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大家的研究都脱离现实技术转去追捧以 CNS 为代表的“高档次杂志”,以在它们上面发表论文为荣,反以不能发高档文章的扎实的科学数据积累和技术开发为耻,长此下去就会动摇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将是非常危险的。 顾名思义,“顶尖人才”是被“顶”到“尖”处的人才,其下面应该有一个广大的基础才顶得住,而非简单地依靠 CNS 之类的“高档文章”。对科技界的专家来说,这个基础更多时候应该是实打实地打下的科学原理的根基和生长起来的技术发明与改造的枝干。 【原标题太“善哉”了,改了一下】 参考: 【1】 赵明: CNS 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反驳一下孤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584499
个人分类: 科研|7172 次阅读|69 个评论
CNS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反驳一下孤魂)
热度 28 pukin 2012-6-21 18:23
刚才发表了一篇博文“ 俄罗斯严加防范和中国进行战略高技术合作 ”,孤魂第一个在后面留言: 吴飞鹏 2012-6-21 17:36 由此可以看出,您老一直挂在嘴上很尊敬,尤其是那些靠NSC出名而让您老顶礼膜拜的那些所谓大牛其实都是一些空谈的吹牛大王么?那些标榜自己多爱国,却智慧花大钱给老外做贡献,而对纳税人一点帮助都没有的所谓大牛其实就是骗子嘛! 博主回复(2012-6-21 17:44) : 哈,您老在说谁?张冠李戴了吧! 吴飞鹏 2012-6-21 17:46 说的就是您老啊,俺可没记错的。您的那点NSC大牛情结俺还是很清楚的。 2年半前,我老人家在没开博之前,就曾经借助别人的地盘发表过一篇博文,为了反驳一下孤魂,再把文章名正言顺的重新发表在我的地盘上 CNS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 目前在中国科技界,CNS论文似乎已经成为衡量顶尖人才和顶尖实验室的一个唯一标准。最近在浏览科学网博客时,看到杨海涛先生的一篇博文“施一公教授的科研水平和回国的意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48 )。在这篇文章里,杨先生开头是这么说的: “ 近日由于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发文质疑施一公是否全职回国工作而在科学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的人都不少,使我也感到很震惊!这本是一件大好事,正像饶毅教授所指出的, 这是中国建国以来吸引到的 真正 的高水平的人才-讲席教授。 ”。 主要原因正如杨先生在文章里所阐述的,是因为“ 施一公的研究梯队发表了20篇文章在《细胞》,《自然》和《科学》杂志上,超过 了美国排名25-40名二流大学中一个系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发表在这些顶尖杂志上的文章 。” CNS上的论文大部分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尤其是Cell。像数学、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学者是极少在CNS上发表文章的。上世纪50年代回国的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吴文俊等大学者没有CNS文章,那么算不算真正高水平的人才?袁隆平、王选、王永志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也没有CNS文章,他们是否也算顶尖人才呢? 据我所知,有些大学对在CNS发表文章的奖励是100万,而对在其它SCI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只有几千,差距那是相当大的^_^ 以CNS论文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标准是不是对其它领域的学者不公平呢? 说的再极端一点,如果当年只引进所谓有“CNS”论文的“顶尖”学者,就不可能有“二弹一星”的辉煌!同样,如果今天还是把有“CNS”论文做为引进或衡量顶尖学者的重要标准,那么我们的“大飞机”、“空间站”、“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是很难顺利实现的。
6717 次阅读|36 个评论
精英反水SCI和CNS:端起碗吃了肉,放下筷子骂娘
热度 9 大毛忽洞 2012-6-7 07:28
精英反水 SCI 和 CNS :端起碗吃了肉,放下筷子骂娘 俺看见过不少关于精英(包括一些牛者)的新闻报道, 说他们发表了多少 SCI ,多少 CNS , 仔细看半天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新闻报道没有说他们干了什么, 只是说他们发表了几百篇几千篇 SCI , 发表了几十篇 CNS , 究竟是干什么的, 可能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们靠买外国的设备, 靠买外国的软件, 靠买外国的试剂, 甚至连老鼠也是买外国的。 他们前天靠 SCI 大碗大碗地吃肉, 他们昨天靠 CNS 大盆大盆地吃肉, 现在他们高调反水 SCI 和 CNS 。 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实际上那种时髦的钻套, 正是他们忽悠起来的。 他们现在还自己表扬自己: “俏也不争春,只在丛中笑”。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216 次阅读|20 个评论
哪些人阅读CNS
热度 14 jiangjiping 2012-6-6 07:43
哪些人阅读 CNS 蒋继平 2012 年 6 月 5 日 首先声明一下, CNS 是 Cell, Nature, 和 Science 的缩写。 中文的翻译是: 细胞, 自然, 和科学。 当然, 我估计读者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知道这个意思的, 在此不多解释。 我现在谈论的是哪些人会阅读这三个在科学界被认为是顶尖的, 或者说最有影响力的期刊。 让我们一起用客观的, 公正的, 和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 我本人的分析是: 几乎所有的农民,工人, 士兵, 一般的商人,中小学学生, 和市井闲散人员都不会阅读这些期刊的。这个群组可能占人口 90% 以上的比例。社会上除了这些人外, 剩下的是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知识分子是一个总称, 主要是指大学生, 研究生,教师,教授, 医务人员, 科研人员和国家公务员。一般来说, 中小学的教师是不会阅读这些期刊的, 大学生中的大部分也不会阅读的,医务人员中的大多数也不可能阅读的,国家公务员们阅读这样的期刊的更少。 排除了这些群组, 剩下的是很狭隘的, 数量极少的一些特殊群体。 很明显,这个特殊群体的主要组成是: 研究生, 教授和科研人员。 在这个狭隘的群组中, 首先应该排除文科方面的人员, 剩下的在理科领域学习和工作的, 还要看专业范畴。 至于一般的科研人员, 已经在专业上独立工作的, 几乎也很少会阅读这三个期刊, 他们更喜欢阅读本专业的专门期刊。 根据这样的分析, 我认为阅读这三个期刊的人主要是理科的在读研究生, 在大学任教的教授,和一些在研究机构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员。 这部分人在社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 1%.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社会现实。 大街上的书摊上有这三种期刊吗? 答案: 没有。 一般的书店 ? 没有。 很明显, 这三种期刊几乎只有在大学的图书馆和一些研究单位的阅览室才可以找到。 由此可见, 它们真正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 在当今的社会信息化时代, 大众媒体的快捷方便, 大量的信息流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 科学上的任何重大进展也是如此。 我本人一直在科研领域工作, 除了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在以往的 20 多年的职业生涯中, 我几乎从来没有阅读过这三种期刊, 只是阅读一些与我的专业有关的期刊。 虽然我的办公桌上有 Science 期刊, 它是出版商免费给我的, 我几乎从来不看。 我工作过的三个私人研究机构的同事们也不读这些期刊。 正因为这些趋势, 这三个期刊面临生存的威胁, 所以, 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创收的途径, 另一方面降低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 正好迎合一些中国人的需求。 因而, 中国学者是生得逢时, 可以大展宏图了!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805 次阅读|45 个评论
一篇牛文飙升一个小辈期刊影响因子,从无名到超CNS!
热度 9 JRoy 2012-4-28 21:54
要说的期刊是 Acta Crystallographica A ,其历年来影响因子如下: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54.33 49.93 2.051 2.385 1.676 1.791 1.829 1.558 1.417 1.749 1.491 看2008年之前的影响因子一直相对较低,从未超过3(最高2.381)。这是属于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IUCr) 的一个刊物,而IUCr又是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的一个单元。IUCr共有八个刊物,其影响因子都不高。如下: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54.33 49.93 2.051 2.385 1.676 1.791 1.829 1.558 1.417 1.749 1.491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B 1.829 1.801 2.341 2.163 2.172 1.910 5.418 3.643 2.026 1.955 1.734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C 0.745 0.782 0.561 0.719 0.896 0.777 0.728 0.828 0.659 0.570 0.543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D 6.326 2.257 2.943 2.620 1.687 1.401 1.693 2.208 1.760 2.124 3.067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0.413 0.411 0.367 0.508 0.567 0.581 0.491 0.453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 0.563 0.551 0.606 0.645 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 3.794 3.018 3.212 3.629 2.495 5.248 3.534 2.324 1.871 2.583 1.752 Journal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2.335 1.994 2.333 2.978 2.38 2.392 1.919 1.144 0.885 1.519 0.924 但是为什么这个期刊这两年突然独树一帜,异军突起了呐?这就要说到这篇牛文啦: G.M. Sheldrick,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Acta. Cryst. (2008) A64, 112-122. 这篇文章刊出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被引6600多次,直接将Acta Crystallographica A的影响因子从2.381拉升至49.93,完事第二年(2011,July)又连续被引到10270次以上,所以又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继续拉升至54.333,连续两年拿下 Thomson Scientific (ISI))引文报告JCR的第二把交椅。 这是一篇神马牛文呐,让老百姓不得不'爱'(引)? 原来这是一个共享软件的文章,作者德国哥廷根大学的著名晶体学教授赛尔德雷克(Sheldrick, G.M.)是软件SHELX的开发者,该软件在晶体学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欢迎,研究晶体学的科学家们几乎人手一份。08年的时候,赛尔德雷克教授在SHELX的安装协议里面增加一条: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should be cited whenever a program beginning with the letters "SHELX..." is used, including the Bruker SHELXTL system: G.M. Sheldrick,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Acta. Cryst. (2008) A64, 112-122. 也就是说,要免费共享这个软件,请(必须)引用上面的那篇文章 于是乎,这么一句话引发了‘血案’,全世界严谨的的晶体学研究者使用SHELX软件时,纷纷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SHELX简史”这篇文章。血案也直接导致了影响因子第二把交椅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NS以及Nature的众多期刊纷纷让位,眼红。 你要是编辑,你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问题是,单纯影响因子的话,两年期限已过,这篇牛文今年的引文报告应该不会在对这个杂志IF有贡献了(五年引用还是持续有效的)。看来这个期刊今年会很难 hold 住 自荐: 一篇超级大牛的超级自引文献----这才叫牛:引的响当当 给“超级大牛”Ronald Mahler 再补一枪?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5556 次阅读|15 个评论
CNS可恶,生物信息学就NB?
热度 11 zhaoming159 2012-4-18 21:41
最近在参加一个生物信息学的培训。 一般的这种著名机构举办的培训,开头肯定是一个牛人介绍一些最新的进展,讲讲目的、意义等概括性的东西。我自己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前一年半的很大部分工作也都是在做与生物信息学相关的东西,但是我对生物信息一直持谨慎的态度。这位研究员今天吹的似乎有点神乎其神了。 生物信息学是随着基因组时代一起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维基百科把生物信息定义为: Bioinformatics i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field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 电脑和信息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的方面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最近甚至兴起了半导体物理学在 DNA 测序上的应用。 查看更多: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informatics 我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后基因组时代的各种组学,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学等对生物学现象的探究和解释,同时只专注生物学而不是计算机及其他方面。 他一上来似乎就想否定经典的控制变量法,认为控制变量法只是片面的从一个方面探究了某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他举了个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表型就像郑和下西洋航行的船,影响的因素就是船上的帆。他说船在不同的风向和水流情况下其实每个帆的作用都是不相同的。 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就是在一种情况下把船帆一个个砍掉最后只剩下一个,来探究这个帆的作用。这种方法完全是非常片面,无法令人信服的。 然后他又举了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名字没听清楚),在一个领域做得非常好,先后在 CNS 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最后当他年老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以前做的所有的东西都是错的,没有价值。 —— 结论是他是一位伟大的敢于说真话的科学家。 接着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要我们猜一猜 CNS 上发表的文章可重复性大概有多少?我回答说低于 50% ,(我当时一边正在看 孙学军 老师关于 CNS 荼毒无穷,以及 杨晓虹 博主的解读)。他说:对!但是不准确,应该是 15% ( or 15% ?)。然后又说了很多, 最后从 CNS 上文章无法重复的问题, 得到的结论是传统的实验方法已经没有多大用了。 接下来,又开始引用一位大牛的某个演讲,说生物学正在面临变革。 变革的下一步就是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整个上午的前半场,我听到的逻辑就是如此。最受不了的是,他还举了自己的例子 ,感同身受地说,自己之前也做过很多的实验,也是过来人。最终庆幸没有“误入歧途”——选择了做生物信息学。而且他还慷慨地表达了他的遗憾,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国内国外这么多年, 非常遗憾地看到很多很聪明、本应该更有作为的科学家把自己的一身奉献在了,这些毫无用处的工作上。 突然感觉有一股很强烈的本山大叔忽悠的味道,引导别人喜欢和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能用这种老百姓太过于喜闻乐见的形式吧! 以上这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误。其实后来的提问环节,我也就某些地方提出了我的质疑,但是由于是上课,也没敢使劲争辩。 关于当中的,许多观点,我还是不太认同的: 1. 控制变量法,探究一个因素的功能(影响),并非只是把其余的帆都砍掉,来看剩下的这个帆的作用——显然没有很好地理解控制变量法。 引进工程学的思想,它可以有各种组合,比如只砍掉 1 个,看看它给整体带来的影响。然后继续砍掉 2 个、 3 个、 4 个,而且砍不同的个数还有它们各个位置上的不同组合(这里还可以引入时间)。如此才能算是全面的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事实上 CNS 上很多的文章,一般都有二三十个实验,包括附件里面还有非常多的信息,逻辑推理非常严密。 2. 探究生物现象(其他现象也是如此),一个因素起作用与它的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如此一来,肯定有人会说,世界是不确定性的——那肯定的,因为肯定不是确定的。生命之所以强大而充满魅力,很大部分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它肯定也有符合自然规律的美,美的一面我们是能发现的,但更多的是径一周三。 3. 我想问问,到底什么才算是有价值的? 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那么是不是在他人生的路上只有结婚的那天和生孩子的那天是有价值的呢?还有一个一直搞不懂的,做科研为什么一定非得有用?纯粹的实用主义,只会导致浮躁的科研态度——那属于还没有脱贫的想法。 科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思维活动,探究未知世界,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而且有些科学,或者其中的某些分支科学本身就注定了它永远无法走向应用,发展成有用的东西。比如,生物进化、地球演化历史等。照这么讲,电影、音乐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也可以活得很好啊。 4.CNS 为什么可重复性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我觉得杨晓虹博主的分析非常到位,果然是“极其聪慧”、“见识宽广”,见: 就《可恶的CNS》说几句——杨晓虹 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我一直对此持保留态度。做一些工作的同时,一直在徘徊——到底以后研究的方向是不是完全要走向这方面。研一的时候,非常坚定。之前几年正是生物信息兴起最疯狂的几年,很多人都认为生物信息大有作为。后来越来越发现,生命是如此复杂,生物信息学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强大。去年(2010年)几乎所有的生物信息学杂志影响因子都降低了很多,大家对它的认识也渐渐的回归理性。不过那疯狂的几年也为生物信息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研二上半年,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自己也一边着手准备寻找可以做的“湿实验”课题。 最近与许多人交流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渐渐的趋向于认同如下观点: 1. 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都只是一种手段,以后也会越来越常规化,所以必须要掌握。 2. 作为一种工具,它只适用于某些现象的解释。最重要的是凝炼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千万不要碰到一个问题,采了样品什么也不想就拿去 sequence ,以为就能看到所有情况,整体地解释现象。 3. 生物信息在很长的时间内,将是一种辅助,近期还不可能替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的地位。还待长足的发展,千万不能过于激进。 的确它能提供很多的信息,但对于信息而言,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越多越好。 很多时候,选择太多也就等于没有选择。 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对信息进行一些整合,得到一些结论,再去解释现象。 最终导致的就是现象解释现象。 例如,这位研究员举了他自己的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分析了藏羚羊的心脏组织表达谱,由于没有比较的对象就与人类心肌肥大症的心脏组织表达谱进行了比较,最后发现两者几乎一样。大家一定都在想,然后呢,然后就没了—— 发文章了——这就是主要结论。 个人觉得,一个生物学问题的真正解释,还是应该要朝着物理和化学的方向发展。物质结构组成的改变、构象变化、化学反应等直观现象的解释在一套严密的逻辑范畴下才令人信服。——生物信息似乎目前还不具如此说服力。 至少从最近纯生物信息学还无法得到超大型的项目,领导整个生物学的发展;生物信息学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普遍不高;最近个人基因组测序也在遭到质疑等,也从现象上解释了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进展神速、威力无比。更多的,技术本身也还在发展中,遭遇到了很多挑战。 最重要的,我们对基因组、基因调控、细胞代谢等的理解还需要大的突破。 作为生物信息学者,如果没有强大的生物学背景,不对生命充满敬畏;不是首先凝练问题,然后再设计实验,大胆想象的同时,小心求证;就会陷入一个用现象解释现象的境况当中 —— 这样只会阻碍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很多现象对现象的解释逻辑上似乎行得通,但是缺乏说服力—— 复杂世界只有部分的现象是在人类的逻辑理解范围内的—— 说白了就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平民百姓也知道。现在你是科学家,硬是要说这就是科学,确实谁也奈何不了你。 最后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笑话,轻松轻松 为什么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奈何不了孙悟空呢?太上老君不能将孙悟空炼化的真正原因是:古时候炼丹炉是煤炭炉,最高只能达到 1200 ℃左右,而孙悟空是石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熔点 1600 ℃左右,的确炼不掉!懂点科学多么重要!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会被炼成火眼金睛呢?原来二氧化硅在八卦炉 1200 摄氏度的高温下发生了玻璃化,所以具备了类似照妖镜之类的作用,可以看出妖精鬼怪。 那么八卦炉又为什么会坏掉呢?原来孙悟空的组成远非二氧化硅那么简单,还有一部分碳酸钙,在八卦炉 1200 摄氏度作用下,碳酸钙发生分解: CaCO3==CaO+CO2 。二氧化碳是的八卦炉内压力增大,最终导致八卦炉爆炸,孙悟空破炉而出! 那么孙悟空破炉而出之后为何变得狂暴呢?因为他身上的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会发热,故而狂暴。 那么后来孙悟空为啥又温和了呢?还跟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原来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常年风吹日晒,孙悟空身上的氧化钙又吸收了雨水,随后变成了氢氧化钙,所以性情也就变的温和了。 后来孙悟空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原来在西行的路上,孙悟空身上的氢氧化钙又在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最终到了西天之后又变成了碳酸钙,又变成了坚硬的金身。原来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 ——看来吴承恩也先生是个化学高手啊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1689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专家不是院士
热度 33 Ecosinic 2011-12-12 08:52
专家不是院士 尽管我还不算是标题党,但《专家不是院士》是个很怪的题目,她把我们近段时间的热门话题网进去了,更网进了很多科教界或政界大牛们的毕生追逐之目标。 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还不是很清楚我们的专家、教授及院士到底是什么。而我们社会,特别是科技界教育界的人士为何开口就不会离开这几个字,更为这几个字劳心费力,或春风得意,左右逢源,或瘦比黄花,终日戚戚焉。若仔细思考当今我国科教界之乱象,也多与对此问题不清楚有关。故以为明晰专家、教授及院士为何物,许有助于江湖中人。 专家( a specialist; an expert )是指 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 专家就是专家,不能因为你专了,有技术或技艺了而不讲学术;也不能因为你学术专了,就给你院士。比如说袁隆平同志是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不是水稻栽培专家、也不是水稻营养方面的专家,更不是果树育种专家,蔬菜育种专家,航空航天航海飞机大炮之类的专家。其所专唯杂交水稻或者更细地说水稻三系杂交育种专家。因为是个专家,尽管在杂交育种上有一技之长,并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吃饭问题做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并获得无数奖励,中国科学院并未因此而给其一个院士头衔,哪怕是荣誉的也没有计划。所以,专家就是专家,专家不能等同院士,专家再有成就离院士还是有距离。 与专家袁隆平相比较,施教授也好饶教授也好,是属于更小量级的专家。他们所专只不过利用别人的仪器,按照别人的思路玩玩测测基因之类事务。虽然饶教授回国后这些年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组建了自己的研究队伍,但所研究的内容或许还是以前实验室的老东西,顶多也就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武断推测而已)。饶教授的实验室虽然在做其它实验室没有涉及的社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但要把社会生物学做成象袁隆平老先生一样自成一家,且在国内外有些影响,我看还得假以时日吧。更不用说象袁隆平老先生那样登高一呼就能领导全国一帮人来研究杂交水稻;若饶教授登高一呼,全国一帮基因爱好者可齐聚之,也是盛事。所以,在那些老院士眼里饶教授作为专家也是嫩嫩的啦。是故有老院士说,评院士是要讲贡献的。对国家的贡献我们就不说了,至少要对得起科学。有饶粉施粉会说,饶啊施啊有的是 CNS 之类,比某些某些某些院士多多了,不是一个量级的多。若讲数量,从事古生物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员一人的 CNS 数量比施、饶二位加在一起还要多,好像没见该研究员申报什么院士之类。就算是 CNS 之类有用,但饶教授等的研究活动,在我看来就像一个有大把钱的渔民,买了上号渔船,上好的渔网或钓线钓钩,上好的鱼群定位设备等不惜血本地去远洋渔猎,终于打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鱼,就利用自己的优势马上送给大英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过目,换回 N 或 S 等牌牌。(我们这些人只能用破船破网打鱼,好不容易打一条不错的鱼,既不知道往哪儿送,也不知道怎么送)。 所以,饶教授有很多 CNS 只能证明会打鱼,送对了地方,是一个专家级的打鱼人而矣。但这种打鱼专家是成不了院士的,哪怕是有很多 CNS 。这样的 CNS 就我看来吹牛皮是都够不上,顶多能算吹牛屎( c hui n iu s hi )。而在那些院士老爷那里,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所以,现在起你们就不要再讲什么 CNS 了,讲点别的。 写到这里,我还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某老师准备申报院士,当年科学院院士局是用沈蕴芬院士申报院士的材料作为样板,看了沈院士的材料,这位老师在与我聊天时感叹说:虽然我的文章比沈院士多,获奖项目数和级别也远超过沈院士,但我与她无法比。为什么,因为沈院士在自己的领域自成一家,而这位老师涉猎多个领域而不专。这位老师当年硬着头皮报了一次之后,再不提院士这档事。以此可见,老一代人自有其行事的风骨。即专家就是专家,教授就是教授,够不着院士不怪别人,不管自己文章和奖励是不是比别人多 N 多。 有一些人对某些人进入院士行列不以为然,但我认为院士都不是泛泛之辈。虽然我没去看院士的条件,但院士标准不是比 CNS 的多少。虽然有些人的确凭自己、或合作伙伴、或学生写的几篇 CNS 上了院士,就我看来,这些人在 CNS 之外的贡献或影响或能力比其所拥有的 CNS 所能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CNS只不过锦上添花而已。以此而论,饶、施二位先生在中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大学做个好教授也不算亏。
个人分类: 杂谈|3625 次阅读|35 个评论
一味追求CNS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热度 23 wangdh 2011-9-16 00:44
一味追求 CNS 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王德华) 【 特别提醒 : 担心被误读,啰嗦几句。读本文,需要清楚个人和国家层面的区别。个人的目标与国家的政策产生的社会后果是不同的。把个人与整体混淆,会有无休止的争论,毫无意义。Critical thinking 讲逻辑,讲究分析他人的逻辑,分析自己的逻辑。完全忽视Logic,确实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 科研是一种兴趣,科研在当今也是一种职业。科研需要一定的环境,科研需要一种文化,更需要一种精神。相关政策和导向,如基金申请、评奖以及科研评价等政策和导向,对科学工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SCI 论文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学术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学术论文质量,促进了中国的科研成果走向国际。由于各个方面的唯 SCI 导向,同时由于利益的诱惑,使得中国的科技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圈,以及各种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 SCI 至上的导向,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界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整体的研究生质量。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逐渐改进和完善相关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说明的是,尽管 SCI 至上是错误的,但是正确认识 SCI 的作用,正确使用 SCI 的指标,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有利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必须要避免的。 由于利益的驱使,中国的 SCI 论文数量已经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中国学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与 SCI 论文数量相匹配的程度。原因很清楚,数量上去了,质量没有上去。灌水的论文太多了,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太多了。所以,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等,呼吁要加强 SCI 论文质量的提高。这样在各种考核和评估中 CNS 论文成了一个重要标准,极端者成了唯一的标准。据说院士评选也是以 CNS 论文为标准,国家开放实验室评估也有 CNS 论文的指标。与之相关的,就是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又转而重视 SCI 的影响因子 (IF) ,或者俗称为“点数”。 重视 SCI 论文的质量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除了扭转不顾质量只求 SCI 论文数量的风气外,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提高学术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 CNS 论文,唯 CNS 论文导向, CNS 论文至上,这样下去同样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发展。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变成唯一,一旦与利益挂钩,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科发展是需要积累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需要积淀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领域(范畴),也有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科学家更应该注重主流期刊。学术界一般是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学者们心中也都会知晓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所以主流期刊上的信息是可以反映学术界的走向的。 CNS 论文很重要,但不一定能代表学术主流(尤其是 Nature, Science )。所以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查阅 Nature, Science 的论文,但如果不查阅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很难对学科领域的发展走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学者们应该在主流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真学者们很注重学术积累,不会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容易成功,但如果都是机会主义,学术界将会崩溃。所以,我们鼓励的是踏踏实实在自己学术领域里爬行的学者,需要的是厚实的学术积累,需要的是学科发展的领头羊,需要的领域发展的带头人。 CNS 的作者可能是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但众多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一定不局限在 CNS 论文的作者群。 中国需要的是稳步发展,是积累,不是泡沫,不是流星。 如果院士评选,基金申请,各种奖项评选,各种人才计划等等,都是一味追求 CNS 论文,一味追求 SCI 论文的点数,而忽略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忽略了基础积累,长期以往后果是很严重的,可以严重到毁掉中国的科研。 深知腰板不硬说话底气不足,但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优秀的 CNS 论文不应该是刻意打造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学术一旦染上铜臭味,后果一定很严重。学术一旦沾上官气,后果也好不了哪里去。 试问一句:当今纯净的科学研究还有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52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结构生物学大牛施一公和郑宁的共同导师:NP Pavletich
热度 3 XuWen 2011-9-10 21:33
NP Pavletich是美国Sloan-Kettering研究所结构生物学部门的chair,他曾经可是个多产的结构生物学家。我观察了好多成为结构生物学领域大牛的人在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的记录,发现:一般情况下,这些人肯定在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或science或cell上发表过至少两篇文章。NP Pavletich当然不是例外,他做博士后期间,1991年在science发表文章解析了Zif268-DNA复合物的结构,1993在science发表文章解析了五指GLI-DNA复合物的结构。之后,他指导学生在CNS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算子刊,20多篇),主要解析了以下七种蛋白及其复合物的结构:(1)细胞周期相关的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CDKs;(2)肿瘤抑制蛋白p53;(3)调控发育的TGF-β信号通路的中间成分Smad4;(4)肿瘤抑制蛋白VHL;(5)肿瘤抑制蛋白PTEN磷酸酶;(6)热休克蛋白HSP90;(7)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那么这20多篇CNS文章的第一作者目前何在呢?只当过一次第一作者的就暂且不提了,当过两次以上第一作者的按发表文章年份次序从前到后有:(1)PD Jeffrey,他1995年在science发表两篇文章,一篇解析cyclinA与CDK2的复合物,一篇解析p53蛋白的四聚化结构域。PD Jeffrey一直继续在NP Pavletich实验室呆着做工作人员,后来投奔了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做教授的施一公;现在施一公回国了,PD Jeffrey仍在普林斯顿做faculty。(2)AA Russo,1996年在nature上发文解析cyclinA-CDK2及其抑制蛋白p27 Kip1 复合物的结构,1998年在nature上发文解析CDK6与肿瘤抑制蛋白p16 INK4a 复合物的结构。AA Russo之后没有继续留在在结构生物学领域。(3)CE Stebbins,1997年在cell发文解析Hsp90-格尔德霉素复合物结构,1999年在science发文解析VHL-ElonginC-ElonginB复合物的结构。CE Stebbins之后也没有继续留在结构生物学领域。(4)施一公,1997年在nature发文解析Smad4结构,1998年在cell发文解析Smad3 MH1结构域与DNA的复合物的结构。之后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在细胞凋亡领域用结构生物学手段做出来杰出的成绩。目前回国,主要从事膜蛋白(transporters,GPCRs,γ-secretase等)结构研究。(回国前已当选HHMI研究员)(5)JO Lee,1998年在nature发文解析眼癌肿瘤抑制蛋白pocket结构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E7癌蛋白的多肽的复合物的结构,1999年在cell发文解析肿瘤抑制蛋白PTEN的结构。JO Lee回韩国后终于在2007年解析了天然免疫相关的著名的Toll-like receptor及其配体的复合物,发表于cell(2篇)和nature。(6)郑宁,2000年在cell发文解析RING家族泛素-蛋白连接酶E3中的cCbl-UbcH7的结构,2002年在nature发文解析E3中的Cul1-Rbx1-Skp1-F box skp2 SCF复合物的结构。目前郑宁在华盛顿大学任副教授,近年来解析的重要蛋白包括E3中的DDB1-Cul4A(cell,2006),生长素受体TIR1(nature(cover story),2007),组蛋白H2B去泛素化酶SAGA(cell,2010),茉莉酸受体COI1-JAZ(nature,2010),钠通道(nature,2011)。目前是HHMI研究员。 NP Pavletich还有一个女学生 BA Schulman,目前是HHMI研究员,不过她曾只在2000年在nature发过SCF类E3 Skp1-Skp2复合物的结构。目前主要从事老本行E3的结构研究,没有像郑宁那样做出很突出的成绩来。
个人分类: 科研|1721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CNS论文的不可及性
fhylren 2011-2-28 18:07
【 CNS是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的简称。我们为什么难以在CNS上发表论文?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做不出CNS级别的科研成果。不过,这远不是答案的全部…… 】 CNS在中国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在现阶段,如果您能发表1篇CNS全文,您的学术境遇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以在CNS杂志上发表文章呢,哪怕是一篇短短的通讯?当然,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做出CNS级别的成果。不过,这并不是唯一原因,答案远远不止这一条。本文就来谈谈主要原因之外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绝不是调侃,文中观点是和几位朋友私下交流后达成的“共识”。 (一) CNS文章是CNS俱乐部成员的玩物 CNS上到底有哪些工作?CNS上的工作包括三类:(1)少数顶尖水平的工作,(2)少数垃圾水平的工作,以及(3)绝大多数“普通”水平的工作。对于第一类工作,全球各学科平均每年不会超过10项,那是天才型牛人的专利。对于第二类工作,也许有很多人不认同。不管您认不认同,在CNS杂志上确实有不少工作是垃圾,包括造假、纯粹为了新闻效应而徒有其表的工作等,近来NS多次撤稿风波足可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 当然,不可否认,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贴了CNS标签的高档垃圾。 CNS杂志文章的主体属于第三类工作,即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普通”水平。 注意,这里所说的“普通”水平不是指和二、三流杂志上的文章水平相当,而是指每年全世界达到这种水平的研究有很多,多得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对于第一类顶级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所以,绝大多数牛人都只能做第三类工作。由于这类工作的数量多得远远超过了CNS的饱和刊文量,这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CNS杂志到底该发表谁的文章?通常来说,即使是同样达到了CNS的“普通”水平,除了极少数文章之外,CNS一般不会考虑那些从来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因为在CNS编辑手里,从来都不缺优质稿源,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曾多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知名作者在排队等着发文章。 对于CNS文章,不加入CNS俱乐部是很难发表的,毕竟CNS文章主要是CNS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把玩的东西,只有俱乐部成员才拥有向CNS灌水的权利。即使您也做出了同样水平的成果,甚至水平还稍微高一点,但如果您不是CNS俱乐部成员,您几乎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成果发到CNS杂志上。 中国每年都有巨量的稿件投向Cell、Nature、Science,除了少部分“漏网之鱼”,非CNS俱乐部成员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编辑这一关就给kill掉了。即使是侥幸通过了编辑关,稿件还是要送到CNS俱乐部成员手里,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看您不是CNS俱乐部的成员或熟人,想通过?门儿都没有!显然,很多有能力做出CNS级别成果的中国学者还没有认清CNS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玩灌水游戏本质,时时刻刻都在一厢情愿地做大梦——很天真。 (二) 您进了CNS俱乐部吗? 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中国学者的数量巨大,能做出CNS级别、甚至做出超过CNS平均水准研究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您还别不服气,即使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像什么新乡医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都不止一次地出过CNS级别的研究成果。 不过,虽然大陆学者每年可以做出不少CNS级别的研究成果,但因为学界有一部分老鼠屎作祟,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地将屎的臭味放大,使得大部分无辜的中国学者都跟着“被祸害”了,在国际同行面前背上了臭名声。由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声太臭,同样水平的结果,其他国家的学者可以相对容易地发表在CNS上,但大陆学者却鲜有这种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而言,研究水平够不够只是一个方面,够CNS水平的中国学者还面临着另一个更大的门槛,那就是——加入“CNS俱乐部”。试问,您已经进了CNS俱乐部吗? (三) 中国人进入CNS俱乐部的途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加入CNS俱乐部的途径有三: (1)拥有傍CNS大牛的经历。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一定要进入世界知名实验室,进入那些CNS俱乐部成员领导的牛实验室。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要多进几家CNS级别的实验室,并且还要表现出色,能有几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出来,一定要给CNS级别的大牛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旦有了这种傍CNS大牛的经历,您再在国内做出CNS级别的研究就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他们的认可了。 放眼望去,国内多数大牛几乎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2)做天才。当然,天才不是您想做就能做的,那得在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要悄悄用面包和葡萄酒贿赂上帝,求他把您变成天才,从而让您能做出真正开创性的、可以折服全世界的伟大研究。但要注意, 绝对不要在上帝喝醉的时候贿赂他,万一他在酒精中毒状态给您整出个孟德尔式的超时代的天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读懂您的伟大研究,那您就有惨了 。 (3)如果您不是天才,也没有傍CNS大牛的经历,有没有机会进入CNS俱乐部?有!那就是批量做出能在CNS杂志上发表的成果,但您要委屈一下,先在PNAS等二流杂志上发表你的系列研究成果,等待CNS俱乐部成员的良心发现。如果您经常在二流杂志上发表一流的成果,次数多了,CNS俱乐部成员就会良心发现:这家伙真有才,他的文章要是署上我的名字,肯定120%在CNS上发表了。一旦有了这种印象,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残忍地拒绝您了,这么牛的家伙应该让他加入我们了!可是,您有批量做出CNS级别成果的能力么?注意,这里说的是批量。鉴于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数巨大,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应该还是有的,不过,……呵呵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5006do=blogid=379701page=4#comment
个人分类: 科研|3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难以在CNS上发表论文?
热度 12 zhumengjin 2010-11-2 17:02
【 CNS是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的简称。我们为什么难以在CNS上发表论文?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做不出CNS级别的科研成果。不过,这远不是答案的全部 】 CNS在中国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在现阶段,如果您能发表1篇CNS全文,您的学术境遇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以在CNS杂志上发表文章呢,哪怕是一篇短短的通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做出CNS级别的成果。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答案远远不止这一条。本文就来谈谈主要原因之外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绝不是调侃,文中观点是和几位朋友私下交流后达成的共识。 (一) CNS文章是CNS俱乐部成员的玩物 CNS上到底有哪些工作?CNS上的工作包括三类:(1)少数顶尖水平的工作,(2)少数垃圾水平的工作,以及(3)绝大多数普通水平的工作。对于第一类工作,全球各学科平均每年不会超过10项,那是天才型牛人的专利。对于第二类工作,也许有很多人不认同。不管您认不认同,在CNS杂志上确实有不少工作是垃圾,包括造假、纯粹为了新闻效应而徒有其表的工作等,近来NS多次撤稿风波足可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 当然,不可否认,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贴了CNS标签的高档垃圾。 CNS杂志文章的主体属于第三类工作,即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普通水平。 注意,这里所说的普通水平不是指和二、三流杂志上的文章水平相当,而是指每年全世界达到这种水平的研究有很多,多得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对于第一类顶级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所以,绝大多数牛人都只能做第三类工作。由于这类工作的数量多得远远超过了CNS的饱和刊文量,这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CNS杂志到底该发表谁的文章?通常来说,即使是同样达到了CNS的普通水平,除了极少数文章之外,CNS一般不会考虑那些从来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因为在CNS编辑手里,从来都不缺优质稿源,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曾多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知名作者在排队等着发文章。 对于CNS文章,不加入CNS俱乐部是很难发表的,毕竟CNS文章主要是CNS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把玩的东西,只有俱乐部成员才拥有向CNS灌水的权利。即使您也做出了同样水平的成果,甚至水平还稍微高一点,但如果您不是CNS俱乐部成员,您几乎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成果发到CNS杂志上。 中国每年都有巨量的稿件投向Cell、Nature、Science,除了少部分漏网之鱼,非CNS俱乐部成员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编辑这一关就给kill掉了。即使是侥幸通过了编辑关,稿件还是要送到CNS俱乐部成员手里,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看您不是CNS俱乐部的成员或熟人,想通过?门儿都没有!显然,很多有能力做出CNS级别成果的中国学者还没有认清CNS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玩灌水游戏的本质,时时刻刻都在一厢情愿地做着阿娇梦很傻、很天真。 (二) 您进了CNS俱乐部吗? 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中国学者的数量巨大,能做出CNS级别、甚至做出超过CNS平均水准研究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您还别不服气,即使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像什么新乡医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都不止一次地出过CNS级别的研究成果。 不过,虽然大陆学者每年可以做出不少CNS级别的研究成果,但因为学界有一部分老鼠屎作祟,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地将屎的臭味放大,使得大部分无辜的中国学者都跟着被祸害了,在国际同行面前背上了臭名声。由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声太臭,同样水平的结果,其他国家的学者可以相对容易地发表在CNS上,但大陆学者却鲜有这种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而言,研究水平够不够只是一个方面,够CNS水平的中国学者还面临着另一个更大的门槛,那就是加入CNS俱乐部。试问,您已经进了CNS俱乐部吗? (三) 中国人进入CNS俱乐部的途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加入CNS俱乐部的途径有三: (1)拥有傍CNS大牛的经历。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一定要进入世界知名实验室,进入那些CNS俱乐部成员领导的牛实验室。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要多进几家CNS级别的实验室,并且还要表现出色,能有几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出来,一定要给CNS级别的大牛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旦有了这种傍CNS大牛的经历,您再在国内做出CNS级别的研究就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他们的认可了。 放眼望去,国内多数大牛几乎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2)做天才。当然,天才不是您想做就能做的,那得在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要悄悄用面包和葡萄酒贿赂上帝,求他把您变成天才,从而让您能做出真正开创性的、可以折服全世界的伟大研究。但要注意, 绝对不要在上帝喝醉的时候贿赂他,万一他在酒精中毒状态给您整出个孟德尔式的超时代的天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读懂您的伟大研究,那您就有惨了 。 (3)如果您不是天才,也没有傍CNS大牛的经历,有没有机会进入CNS俱乐部?有!那就是批量做出能在CNS杂志上发表的成果,但您要委屈一下,先在PNAS等二流杂志上发表你的系列研究成果,等待CNS俱乐部成员的良心发现。如果您经常在二流杂志上发表一流的成果,次数多了,CNS俱乐部成员就会良心发现:这家伙真有才,他的文章要是署上我的名字,肯定120%在CNS上发表了。一旦有了这种印象,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残忍地拒绝您了,这么牛的家伙应该让他加入我们了!可是,您有批量做出CNS级别成果的能力么?注意,这里说的是批量。鉴于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数巨大,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应该还是有的,不过,即使有数量也应该不会太多,甚至只会是凤毛麟角。 最后,如果您认同或部分认同本文的观点,请别忘了推荐或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44008 次阅读|89 个评论
数字没法主观
zsflying 2010-10-14 18:55
无聊一下,除去主观的声誉,不考虑CNS文章本身的差异,统计数字还是可以说点什么的,请看图: 欢迎评论 Finger legend: 1.数字来源于Pubmed,所以仅包含生物医学领域文章 2.统计单位为作者凭兴趣抽取,算是个抽样调查吧 3.数字只包含第一署名单位,尽量包含了同一单位的不同署名格式,比如University of Oxford与Oxford University取并集,NIBS的某些文章第一署名为协和时也计入 4.棕色柱子为本人program所在的单位,蓝色为本人关心的中国单位 5.不保证数字完全准确,但即使有误差,也应该是不大的 6.唯一ETH用了缩写是因为它原名字实在是又长又怪
个人分类: 未分类|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世界杯(6):球王未必能成为金牌教练
wangxh 2010-7-4 11:41
球王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以0:4惨败于年青的德国队,再一次残酷地告诉人们:好球员未必就是好教练,球王也不一定成为金牌教练!教练不仅仅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管理,是领导。也就是说,球王不一定能够胜任管理、领导工作。 此理在国家管理、科技管理、教育管理方面亦然。学而优未必成为好仕,研而优也未必成为好导师,学、研皆优也未必成为好长!更何况关系优则长了,就更不靠谱喽!我们不是崇拜大师吗?那么听听大师是怎么说的吧。 一位记者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 老爱答曰不会,我当不了总统。 记者继续忽悠: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老爱继续拒绝不,我干不了。 听说过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调查吧。俺认为他们不能算是失败,更不能叫全军覆没,最多没有像人们期望或理想的那样而已。还可以找出年青人可塑性大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无论如何还是证明了不一定规则或未必规则。其实俺主要想说科研冠军或论文冠军,这些只能说明他们搞科研、写论文达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水平与境界,但不能说明他们一定能够胜任科技部长、教育部长甚至ZL的职位。 中国确实需要纯中国的诺奖。但由于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如果有一天纯中国人真能够获得诺奖,这个人肯定成为科学院院长,或兼职科技部长,或专管科技的副总理。对照一下女排夺冠与袁伟民教练,你会明白的(学学(吴) 宝 (俊) 兄弟 的语气) 。 有人发表一些CNS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掌握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点与规律了吗?未必!其它的不谈,单就科学技术发展而言,在信息技术如此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急需诺奖还是自己的CPU与操作系统?在交通如此发达而不可或缺的今天,中国急需诺奖还是自己的大飞机?有人说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世界大融合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了。你省省吧,要不是两弹一星,挨美国收拾的不一定是伊拉克、南斯拉夫,晚清时期的国际事件不能证明这一点吗? 其实还有比CPU、操作系统、大飞机等更需要解决的科研问题比如说搞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前段时间大家在讨论这类问题,也引起了俺的关注,由于考虑不多,没顾上掺和。昂贵的进口设备买来干什么大家都明白吧?虽然美其名曰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但主要是为了发所谓高水平文章而已。最终国家得到的也仅仅是XX论文数列世界第X位、已经超过XXX而已!现在国内大学比拼排名不好玩了,换个大范围玩,玩不过人家怎么办?造呀开始制造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不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与未来,专门召开《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讨会 (Harvard China Review) 》了吗 ?美国一最大的工会向总统奥巴马发出呼吁,要求奥巴马采取措施,调查中国工人的状况 。说不定哪一天,国外大学排名组织发发善心,考虑到中国人这么热心大学排名,我们的大学被名列前茅也未可知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绝对是体育运动最终、最智慧的宗旨。就足球而言,中国主要任务不是参加或争夺世界杯,而是尽快普及足球运动,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去踢球。现阶段中国科研的主体应该是革新而不是七拼八凑的创新,当然原创性的科学与技术也不能忽略。让中国的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快快乐乐去改进我们现有的设备、技术与方法,而不是堆积那些基本没有意义的论文数量,这样光省下的钱就能超过许多国家的GDP! 声明 :俺的意思可绝对不是学习不好的、科研做不好的、发不了CNS、SCI文章的人就是好领导、好导师! 参考资料: 文双春,大师们都遵行要做事不要做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112 施一公,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9557 侯成亚,有感于美国工会要求调查中国工人状况。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0187
个人分类: 社会|4591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