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文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博记语(308)- 读文献
zjzhaokeqin 2018-4-4 10:59
读博记语( 308)- 读文献 赵克勤 读 科学 网 文双春 博客 《本科生做科研如何渡过文献关? 》, (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107106.html   ) 记语如下: “读文献如治慢性病,你不能指望吃一两天药或打一两天针就能治好病,你得耐着性子一个一个疗程的服药,几个疗程之后才会有效果;初学者读文献,不能今天跟昨天比,甚至不能这个星期跟上个星期比,那样你不仅感觉不到进步,还会挫伤自己的信心;但你坚持读一个月之后再跟今天比,你定会感觉进步不少,如果硬着头皮坚持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文献,保证你绝对今非昔比。” 评:文用双语读,春天复春天。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1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牛人如何阅读英文文献
热度 1 liwenbianji 2017-3-21 21:08
牛人 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7篇first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ion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 牛人 二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 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5.增加阅读量: 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四、提高阅读的效率 1.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2.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3.阅读顺序: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和method(结合图表)。 五、文献的整理 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 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 六、英文文章写作(阅读文献的副产品) 1.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 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 牛人 三 本人英语基础不好,没过六级,所以在硕士的时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献很少,现在想想很后悔,2年的时间少学了很多东西。上了博士,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开始打算硬着头皮咬着牙很不情愿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献,一开始看比较慢,有些很难理解,到现在大约仔细阅读了100篇外文文献,泛读了100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文的了,确实也觉得外文的质量就是高(也有凑数的烂文章),现在自己写外文的也很顺手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我是材料专业的。 1.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 2.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 3.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 4.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 5.如何读材料及试验:当你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 6.如何看试验结果: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页就说完了? 7.如何看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当你看的多了,你肯定会看的越来越懂,自己的idea越来越多 8.如何看结论: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不多 9.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 10.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 11.学会记笔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 12.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 13.有时间还是多看点文献吧,最好定个目标:在学术上超过自己的老板。因为老板一般不看文献,他们都是凭经验做事,很多新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板会觉得你很厉害。 反正我觉得多读了,读起来就快了,而且也会慢慢喜欢上看外文文献,收获自然也就多了。 本文转载自网络 理文编辑优惠活动: 300元润色优惠 三月女神节下单送京东卡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20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新生一个建议:读研究生不要成“大五”
热度 12 wangdh 2016-10-23 11:23
给新生一个建议:读研究生不要成“大五” 王德华 每年秋季给研究生上课,都要反复强调一件事情,就是研究生生活与本科生生活的区别,说的话是以我个人的理解而说的。本科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以获取知识为主,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挖掘、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是以学为主。所以考试成绩还是很重要的。研究生是创造知识的阶段,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个阶段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考试成绩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开始研究生生活,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就会有些迷茫。思考研究课题吧,对课题方向和学科发展还没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思考的基础。计划学习一些实验技术吧,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不知道如何动手,或者不知道要学习哪些基本技术。我的班上的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院系统,如青海、武汉、云南、新疆、青岛等。北京各研究所的研究生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周末或没有课的时间回到研究所,与导师和研究组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有机会进入实验室,有机会参加组会和学术活动等,京外的研究生就没有这个条件了,如果迷茫时间长了,对于以后的研究生生活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读研究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做到专业化。如何做到专业化,就需要各方面的专业化训练。专业化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阅读专业学术论文。 所以,在课堂上,我总是反复强调研究生要去读学术论文,要学会读学术论文,要有意识去读学术论文,要努力去理解学术论文。阅读、理解、综合文献的能力是研究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做学问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给以关注,早一点给自己的研究生建议一些专业领域的文献。有时候,对于有些研究生,如何查阅文献,阅读哪些学术期刊等等,都是需要导师耐心去教的。 我在讲授过程中,也会给研究生一些文献,希望他们能够抽时间阅读。我自己的感觉,实际效果不好,没有达到目的。多数研究生并没有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专业文献阅读这件事情。这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现在的研究生英语水平都不错,一般都能胜任专业文献的阅读,但他们的确需要一些具体指导。 我每年的《动物生态学》课程中“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这方面的内容,由于涉及的动物类群多,不同研究所、不同研究组的研究生有不同的学术兴趣要求,都安排研究生演讲。研究生们自己查阅文献、综合文献,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动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理学特征和规律。从这些年来的经历看,演讲内容达到专业化的研究生不多。有些研究生做得很出色,查阅、阅读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专业文献,演讲内容也有新意。不少研究生的演讲内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缺少专业文献的支撑,有些过于科普,没有专业的味道了。 作为研究生,一定要有获取新知识的欲望,有阅读专业书和专业文献的欲望。 研究生学习,不要局限在一两本教材上,尽量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和知识面。 研究生学习,不要看重考试成绩,要重视个人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要尽早接触专业文献,走进实验室,参与到真实的实验中。 研究生生活一定不要成为本科生活的延续,是另一种学习生活,创造知识是主要的,探索未知是主要的。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4686 次阅读|18 个评论
也说阅读文献的战略
热度 9 fpe 2015-4-5 10:45
也说阅读文献的战略 看了孙学军老师和余党会老师的文献“秘诀”,咱也想说几句“密笈”,把他们的建议反过来说,不是为了反驳,而是我们基于不同的背景,看法必然不同。如果让学工程的学生去追求大量读文献,有可能陷入越读越糊涂的境界,在我们这个文章平均引用率极低的工程领域,你就是读了 1000 篇又如何?不能解决读文献的目的性问题,往往导致阅读的战略有问题,结果是阅读的收获非常有限,这里我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 要解决阅读文献的内在动力问题,每一篇文章在手,我们要解决为什么要读的问题。我们读文献,往往是为了解决问题,对于研一来说,有可能是课程的内容或作业让你感兴趣,趁你还有一点兴趣,赶快扫荡一遍,趁热打铁,要比每天的固定阅读习惯,效果好很多; 第二, 从 CNS 入手,在我们看来是最蠢的,因为领域不同,从上面看到工程理论突破的可能性极低。即使是本专业的杂志,其原创贡献也有限,而且是未经生产过程校验和历史沉淀的方法,如果贸然入手 ,很可能收获有限。也许对于功成名就的研究者,从 CNS 扫荡最新成果的机会最大,也许对于文笔艰涩的初学者,从 CNS 学到表达方式的可能性最好,但这不能解决阅读的内在动机问题,所以要谨慎从事。 第三, 一般认为,从距离你目标最近的领域的原创性突破入手,是最省力的办法。名校和普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名校豢养的名师做过更多的原创性研究,因此能力高,在课堂上推导原创性理论的可能性大,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眼界高,上手快。不过,无论他们怎么厉害,原创性的论文是早已定型的,往往是几十年前的突破,还值得深究。这和生化领域的工作相反,工程领域的文章,历久而弥新。而且,文献越老,你越不怀疑其价值,因为相关研究多,可以相互印证,阅读的内在动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所以,不能因为文章老或找不到就放弃,学术境界的差异,在于对原创工作的理解上的差异。越能够理解原创性工作的人,作出原创性贡献的可能性越大。 第四, 为什么读文章要原创?因为太阳底下无新事。那些原创性的东西,再次出现的概率大,有助于你理解后面的研究进展,所以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你找不到原创,要么是你的研究课程的老师不负责任,要么是你的导师选题太离谱,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想歪了,你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合适做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这种反思未必是坏事。 第五, 解决了阅读文献的入口问题,然后怎么办?看一看所有引用它的工作,从中你可以发现后人的眼光和境界。高山仰止,为什么还有人能够越过高山去攀登,跨过深渊去贡献?多想几个为什么,让你拥有更多的内在动力去阅读。 第六, 阅读的坐标是如何得到的?通过每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你可以建立整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大师与工匠的差别在于心中的体系,如果能够把所有的方法都能够在体系中找到很好的位置,就是大师的境界。他们根本记不住理论的内容,但可以根据自己的体系推导出来,这是我见到的大师境界,如果你能够对原创内容深入掌握,也有这个潜力。 第七, 我曾经用一篇文章证明传质不如传热(烛芯效应),用另一篇文章反过来证明传热不如传质(可燃性理论),应用领域不同,瓶颈自然不同,需要的剃刀也不同。发现了瓶颈所在,就看你能否挑战传统观念,跳出前人制定的篱笆。突破观念,需要方法;改进观念,促进方法,这需要一种战略的眼光,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得到。 好文章,可以是知识的发现,方法的改进和观念(哲学)的突破,阅读文献如果时时注意鉴别出作者提出的全新的知识、方法和观念,大概算是入门了。 第八, 所有功成名就的大师,他的原创性贡献都是奥卡姆剃刀,可以最简单地表达,所以大家才公认他的大师地位。可是理解起来化繁入简易,创造起来是化简为繁难,就需要你广闻博记,把基础方法运用好,才有突破的可能性。所谓的突破,往往是库恩所谓的范式突破,是用更基础的理论挑战现有认识框架的结果。随时注意挑战原有体系的知识、方法和观念,才是写文章的灵魂所在。 第九, 最后一点,是否能够突破要看你的机会(课题),不一定依赖于文献。文献是死的,人是活的,需要把自己的长处与社会的需要发生共振,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阅读文献,本来就是为了达到这种匹配的效果,看别人的东西,也是理解自身长处的过程。“学海无涯”,“文献无边”,如何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阅读效果,需要一定阅读的战略。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进阶门槛下降了,鉴别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如果不注意选择,还是不能发挥个人的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能读书的人多了,会读书的人海了,成功的人怎么还只有那么几个?可读的文章无限,可推的理论无穷,我们怎能不从头选择? 第十, 读书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有时候社交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名师一句话,胜读一年书,这不是巧合。柳暗花明的境界和顿悟的妙处,可以在枯燥文献的阅读过程中自发体会,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闲谈中妙手偶得。 读书无方也无法,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适应社会需要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除此以外其他的方法都可以当做笑话,包括我这里的所谓方法和战略。 早在 1904 年,马克斯韦伯提出,德国首发的,美国流行的清教徒伦理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出生以后完全预定好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自己,认清自己的社会定位。对自己的能力的越早把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韦伯的这一观点,有人(范岱年)认为是李约瑟难题的答案之一,是中欧科技差异的宗教性因素。吾然之。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1085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谈“科研”与“读文献”
热度 2 feike0220 2015-2-6 10:08
步入研究生的殿堂已经有一年又半载了,也算初步进入了这个门道。 记得做本科毕设的时候,那时候想法很简单,根据老师拟定的题目急功近利的去查阅参考文献,花费好几个月在做自己的大论文,当时感觉挺佩服自己。现在,回过头看看那时的自己,实在是太想当然了。 研一刚开始的时候,笔者属于跨专业的,本科的专业与现在的专业毫不相干。头大的去寻求导师的指导,导师告诉鄙人多看文献,到时候自然而然就有感兴趣的方向。当时很是不理解,回实验室就疯狂的下载我们研究领域的文献毫无目的的看,看不懂就问百科或者看教材。果不其然,不出半年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自然而然导师自然基金一出来就知道自己要去完成哪一部分。针对导师的项目,结合自己的兴趣所在,选了一个比较新并且很有挑战性的方向(当然,个人感觉,因为搜索不到相关文献)。 研一的一年除了上课,整个人都在浩瀚如海的文献的海洋里畅游,到现在已经能够分辨出哪些文献是值得读,哪些是没有什么营养的。这或许就是积累所得的结果吧。 有好多人问鄙人看文献看哪些文献,怎么去分辨文献的好与坏,我就结合自己的科研感悟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⑴ 初入一个研究领域,要搞清楚谁是这个领域的专家,通过读他们的文献了解他们都在做什么。这个过程要养成做笔录的习惯,把他们的每个人的拿手功夫学到。 ⑵ 看文献不能说把所有的文献都通篇去读,要有选择性的看,比如说有的题目你都不感兴趣,干脆不要看。对感兴趣的论文题目提取关键词去图书馆资源库里搜集更多的文献,然后就是先看摘要,一般情况下你文献看多了,看摘要就知道这篇文献是否值得一读。 ⑶ 当你通过读大量优质的文献会了解到自己的研究领域都是在解决什么问题,还能解决什么问题而别人做得不够充分或者还没人做,这就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如果一个方向别人已经做得炉火纯青了,你再去做也不会太出新。 ⑷ 不要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去看文献,那样会越来越迷茫。看文献一定要静下心来辩证的去看,不是所有人的观点都是对的,要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有选择性的去看,理性的去分析他们的异同,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设备不同,或者是他们的实验方案不同所致,这些都多去思考,不是单纯的去读文献。 ⑸ 不要崇洋媚外,现在国内很多大牛级人物的文献质量还是相当高的,国外的文献不一定比国内的质量好。好多人的文章在国内发表不出去,反而翻译成英文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成功。所以,看文献首先看中文 EI 或 CSCD 上的,首先是母语容易理解,再者就是我们的理论基础不比国外的差。当然,鄙人不是说不要看国外的,国外的优秀的文献当然有更多,也鼓励去多读外文文献,鄙人只是说国外的文献不是一定比国内的好。 ⑹ 做研究不要去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不能指导实际,不能为人所用,没有什么意义。鄙人感觉,科研就是一个过程:发现问题 - 查阅文献 - 设计实验 - 数据分析 - 得出结论 - 对比前人研究成果 - 顺理成章。所以,鄙人感觉不急功近利的去搞研究才能出新。 ⑺ 要学会与人交流,不管是研究方法,还是数据处理方法,只有善于与人交流才能够互相学习、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才能避免闭门造车带来的种种弊端。交流,使人产生灵感,或许一个问题迟迟想不明白,交流中能够恍然大悟。还有就是,交流促进彼此的情感,多一个朋友路更好走。 洋洋洒洒,近来的一点儿感悟,不足或者错误之处望指正。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45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是如何读文献的!
热度 1 tanweifeng 2013-6-25 21:11
首先声明啊,其实我读的文献不多,只想把我对读文献的一点点体会分享给大家,以搏大家一笑,如果有违背知识接受的纲常,还望各位板砖轻拍! 文献的选择 选择阅读文献的方法有很多,有关键词直接检索,有看大牛推荐,有非 CNS 不读,等等,我认为这些方法都可以,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完全依赖个人的习惯。根据 自己的阅读需求去选择不同的方法。总结一下,我的 文献 阅读 需求 主要有这么几种: 1、 刚接触某个研究领域,阅读需要是了解该领域的背景知识、研究前沿和大牛分布,这个时候可以先去 JCI 中对该领域进行文献分析,能得到该领域的最近发文的趋势以及牛人的分布,得到这些信息之后,我会去 F1000 检索牛人的文章,筛选出推荐数和评分较高的文章,仔细研读,然后再根据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连续追踪,这个阶段初期主要阅读综述,这样容易入门; 2、 课题进行中经常会遇到问题,需要学习大牛们的思路 follow 一下,这个时候主要是关键词检索了,根据文章的标题和摘要筛选文章是否能满足我的需求,务必选择发表在该领域主流杂志的文章; 3、 除了思路需要 follow 之外,实验也需要 follow ,学习别人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我用的也是关键词检索,在方法和材料里面筛选具体的实验细节,自己的试验中就依葫芦画瓢。在这里我对文章的出处就没有要求了,不是非得 CNS 文章的实验方法才能参考。因为,大多数的情况下,实验细节很难照搬,都得根据自己的实验条件摸索。 文献的阅读 综述阅读不在这里作讨论。 我阅读文献分这么几步: 1、 阅读题目和摘要,文章摘要一般会对全文的实验 data 有一个总结,对照摘要中列出的 data ,我就会琢磨,作者用 这 几个结果能得题目中的结论吗,如果自己觉得没有,那么留下疑问,在讨论里面再琢磨作者有没有说明和拓展;如果想挑战一下,理解文章标题之后,就可以先不看摘要自己试着去想需要多少个 data 来支持这个标题,这样对训练科研思路很有帮助,不过比较难坚持。 2、 阅读 introduction ,这部分得到的主要的课题的背景和由来。我会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做这个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作者是如何想到这个课题的。 3、 实验结果部分 就像陈列馆,作者把 Data 一个一个亮出来,作者一般不会按照做实验的时间顺序组合 Data ,而是会根据自己讲故事的逻辑将 Data 依次递给我们。在这里我也会琢磨一些问题,如作者会给每个 Data 一个小标题,那么,作者会用什么实验方法来证实这个这个小标题,还有其他什么实验能满足这个标题?这个是我学习实验方法的主要方式,证明一个结论需要用什么实验,最经典最直接的实验是什么。这些 Data 的安排是不是符合逻辑,完成这篇文章需要最少的 Data ,哪些 Data 是作者对文章的引申或者锦上添花,等等。之后,我也会试着装一装艺术家,大 BOSS ,对 Data 的漂亮程度,实验工作的难易程度,实验思路的奇特程度做一番评论,呵呵,也确实有些文章读了之后会让你有一种看惊悚片般的感觉,“诶呀,原来是这样,作者到底是肿么想到的”发出这样情不自禁的感叹。 4、 最后是 Discussion 了,这部分内容最能体现作者对文章的理解与写作功底。 一般会涉及到文章结论的扩展和引申,追踪作者提供的参考文献,可以恶补相关知识,如果 Data 中有诡异的现象出现或者文章逻辑上有解释不通的地方,作者还会进一步做预测和假设,还有就是文章发现的重大意义啦,等等。记得曾经有一位大牛说过,没有哪一篇文献是完美的,哪怕是 CNS 的文章,不管作者关注点有多小,文章逻辑有多么的严密,故事情节这个圈画的有多么的圆润,总有地方是可以加工开口的,这就给我一个提示,读懂文章内容,看清作者思路后,就可以站在作者的肩膀上开拓我的故事了,呵呵,理论上是无限可能的。 这就是我对读文献的一些体会,欢迎大家在此交流讨论。
562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文献』(十六)生成湍流速度场
热度 2 qianlivan 2013-5-25 21:20
之前讨论过速度场的傅里叶变换,并用这种方法产生速度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561399 )。实践中发现诸多问题,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发现实际上之前读的文献中已经有一些线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650615.html )。就应该按湍流中的推导去生成速度场,而不是进行三维的傅里叶变换。 具体地说是这样的 $v_l^2\sim \int^{\infty}_{2\pi/l}E(k)dk\propto \int^{\infty}_{2\pi/l} k^{-\beta}dk\propto l^{\beta-1}$ 而 $E(k)\propto v(k)^2$ 如果$v_l^2^{1/2}\propto l^{\gamma}$,$v(k)\propto k^{-\delta}$,则由上面的式子可以发现 $\delta=(2\gamma+1)/2$。 检验所生成的速度场的时候使用结构函数 $S(L)=\langle ^2\rangle$ 可以看出这和CVD的定义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结构函数是要求有周期性的。 理论上 $S(L)\propto L^{2\gamma}$ 检验的时候可以得到两个$\gamma$,一个是先对各组$S(L)$值平均得到$\langle S(L)\rangle$,然后拟合得到$\gamma_E$,另一个是先对各组$S(L)$值拟合得到一组$\gamma$,然后平均得到$\langle\gamma\rangle$。拟合的时候只用$L=1, 2, 4, 8, 16, 32, 64...$的$S(L)$。 检验速度场还可以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具体说是这样的。假设数据块为$T(x_i,y_i,v_j)\equiv T(r_i,v_j)=T_{ij}$,其中$r_i=(x_i,y_i)$。假设数据在$x$方向和$y$方向的大小分别为$n_x$和$n_y$,一共有p个速度通道。定义协方差矩阵 $S_{jk}\equiv \frac{1}{n}\sum^n_{i=1}T_{ij}T_{ik}$ 其中$n=n_x\times n_y$。求协方差矩阵的本征值问题 $Su=\lambda u$ 得到本征值$\lambda_{l}$,相应的本征向量为$u_{l}$,将本征值按大小顺序排列。随后可以得到二维的“本征图像” $I^{l}(r_i)=\sum^p_{j=1}T_{ij}u_{lj}$ 其中$u_{lj}$是本征向量$u_l$的第$j$个分量。这个“本征图像”就是对各速度通道图加权的积分。有了本征向量、本征图像以后就可以对速度以及空间分布中的结构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Brunt, C. M. Heyer, M. H., ApJ, 566, 276
个人分类: 读书|557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好好读文献,是会有报应的
soar1120 2013-3-31 17:36
最近一直搞一个自娱自乐的研究,是继续去年的一个工作。去年的一个想法,一直将研究对象放在钢筋混凝土柱子上面,做出来的结果和我设想的并不一样,最后总结了一下工作,胡乱写了一篇论文了事。 今年我又捡起去年的工作,将我的想法用在了钢筋混凝土梁上,没想到却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下子积极性来了,动用了不少资源,连48核的计算机都用上了,就是为了做非线性有限元的蒙特卡洛模拟(10万次)。做出的结果确实也非常漂亮,混凝土梁短期变形的概率密度体现出双峰现象,其原因是混凝土梁的变形在某个位置不连续或者说不光滑。 于是乎,从短期到长期,然后变化参数,2个星期,做了不少的算例,结果都非常漂亮。 这周一准备搜索一些相关文献,准备写论文了,当时目标也定得挺高,准备投个好杂志。 结果发现,类似的结果在2004年的 ACISTRUCTURALJOURNAL 已经发表了。 MonteCarloSimulationofImmediateandTime-DependentDeflectionsofReinforcedConcreteBeamsandSlabs 唉,不好好读文献,是会有报应的。 还好,工作比起2004年的有所进步,在研究方法上有提高,但是比起发现新现象来说,原创性肯定差了很多,唉。
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博路上:没有自己的东西绝不动笔
热度 4 walkerwan 2012-12-26 19:37
这一学期马上过去了,没有弄出一篇文章来。多产的同学已经写出了好几篇,在投稿和被拒,修改再投稿中忙碌着;好心人也经常善意地提醒着自己。本来不着急,这么一弄,自己也偶尔莫名地急一下,但很快就平静下来,继续看文献中和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时不时地放到自己能知道的管理实战场景中去检验(当然是在自己脑子里进行)。这是一种很笨的方法,经常有好心人提醒自己3年博士毕业,要讲效率,这种研究方式太慢了。听别人这么一说,不免又要心慌一些日子,可很快就又回归了自己。 其实,国内自己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发表的文章也拜读过,没读博士的时候,对这些学术文章都觉得是高深莫测,真正读了一年半文献后,再看这些文章,心里多了更多不便说,也不愿说的东西,但是知道了自己想要写的文章是什么。 没有自己的东西绝不动笔,就和26个字母耗上了,读透别人的,也就有了自己的,有了自己的东西再动笔,这样的研究风险自己承担就是了。幸好自己现在做的研究是自己喜欢的,也是自己选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做自己的研究,已经很奢侈了。另外,对自己这个从事十多年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的人读博,总有一个心结,写就写点对企业真正有用的,对企业没有实战管理价值的文章也不写。 先做学问,后写文章,有时矛盾,有时不矛盾,关键是怎么看,站住什么角度看。
个人分类: 读博路上|3479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文献发现其中的问题怎么办?(二)
热度 4 reallyworld 2012-9-15 03:19
读文献发现其中的问题怎么办?(二)
comment发出去没多久,就收到了主编转来的作者回复。当然作者一再强调他的文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之所以文的中的暗电流高,是因为他用Keithley测的,Keithley测出来噪音高;真正他拿来算的是用Lock-in测的暗电流。原文是这么说的: “The I-V curves displayed in Figure 3a was measured using Keithley DC source meter which has high external noise, thus the dark current value is high.We did not use this to calculate the detectivities。。。 The use of a lock-in amplifier is necessary as it reduces external noise and records accurate dark current values. According to Merlin lock-in amplifier the dark current values are 1.64 x 10-10 A/cm2 and 1.63 X 10-9 A/cm2 which justifies the displayed detectivities data in Fig 3b i.e D* ~ 3 x 10 13 jones at 350nm and D* ~5.7 x 10 12 jones at 1000nm, respectively.” 其中还附了一张图。如下: 我一看这张图就被雷翻了。暗电流居然画成了波长的函数,而且计算的时候分别取为1.64 x 10-10 A/cm2 和 1.63 X 10-9 A/cm2 去算detectivity。基本的常识啊,大哥。暗电流不应该是个常数吗,暗电流跟波长有毛关系!而且大家都用Keithley测暗电流,用Lock-in测光电流是为了减除暗电流噪音的影响。于是我再回了一个rebuttal如下: Dear Editor: Thanks for the prompt reply to our inquiry. The authors' response to our comments provides some more details about theexperiments and calculations involved in the reported study, which were missing in the original paper. Unfortunately, we have found that the authors have made some very fundamental mistakes therein, which could would seriously undermine the validity of theexperiments and the conclusions drawn thereof. As such, we believe it is worthwriting to you again topinpiont those mistakes. In the response, the author showed a figure that plots the dark current as a function of wavelength, the dark current at long wavelength range is 10 times greater than at short wavelength range. This is fundamentally wrong! Because the definition of dark current is: ‘the residual electric current flowing in a photoelectric device when there is no incident illumination’. Therefore, dark current is definitely independent of the illumination,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wavelength, it should be constant if the device is stable. Moreover, the author pointed out in response that “ According to Merlin lock-in amplifier the dark current values are 1.64 × 10 -10 A/cm2 and 1.63 × 10 - 9 A/cm2 which justifies the displayeddetectivities data in Fig3bi.e D* ~ 3 × 10 13 jones at350nm andD* 5.7 × 10 12 jones at 1000nm, respectively.” Once again, the author took different values of dark current at different wavelength, which means he simply does not know the concept of dark current whatsoever. The author also claimed that “The I-V curves displayed in Figure3a was measured usingKeithley DC source meter which has high external noise, thus the dark current value is high.” This is, again,a wrong claim. To the best of knowledge,manyrelevant laboratories worldwide, includingHeeger’s group ,Sargent’s group , andSo’s group , are all usingKeithley DC source to characterize the dark current of photodetectors. None ofthem have evercomplained about the high dark current-measurement issues withKeithley DC sources. In contrast , the authors have reported touse Merlin Lock-in amplifier for dark current characterization BY MISTAKE. According to the manual of a lock-in amplifier, “Lock-in amplifiers are used to detect and measure very small AC signals even when the small signal is obscured by noise sources many thousands of times larger”. Prof.Maxson in Leigh University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red signal (detected by lock-in amplifier) can b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e signal from myriad noise sources, such as stray light, dark current, or inherent device noise.” Therefore, the real dark current had been ruled out as a noise when it was measured with lock-in amplifier in the authors' study, and no wonder the author got an incorrect'wavelength-dependent dark current’. In summary, the authors had shownlittle knowledge about the concept of dark current in theirphotodetector study, which made many key conclusions of their study, such as thethose in detector sensitivity,sensordetectivity anddetection noises,seriously wrong. We believe itisnecessary for the authors to acknowledge those fundamental mistakes in public forthe sake ofrigorousity and also for the great reput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The prompt action upon this issue by the editor will be greatly appreciated. . Thanks. References: . X. Gong, M. Tong, Y. Xia, W. Cai, J. Moon, Y. Cao, G. Yu, C. Shieh, B. Nilsson, A. Heeger, Science, (2009), 325, 1665. . J. Clifford, G. Konstantatos, K. Johnston, S. Hoogland, L. Levina,E.H. Sargent,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9), 4, 40. . G. Sarasqueta, K Choudhury, J. Subbiah, F. So, Adv. Funct. Mater. (2011), 21, 167. . J. Maxson, Using a Lock-in Amplifier, link: http://www.lehigh.edu/~jph7/website/Physics262/aMaxsonLockIn.pdf 我以为这事到这就算结束了。没想到昨天还收到作者的回复了,而且主编转回复的时候说的那一句话也挺有意思的:" Enclosed please find the response from the authors which I hope could get the issue closed up. "。 未完待续。。。
7449 次阅读|7 个评论
文献读多了真有害吗?
热度 7 qsqhopeiggcas 2011-11-3 12:12
读了王宝山老师 的博文《 文献读多了也有害 》,觉得他的观点或许会起到误导研究生的作用,为此,我也谈谈自己关于读文献的想法。 【 道理很简单,对一个课题,如果在做之前就读很多文献,这样很容易限制思路,因为你总想如何“超越”文献中的工作,看似是创新,实际上只是“跟踪”,修修补补的工作。本来应有的“原始创新”的火种,早被被文献中的浩瀚波浪给浇灭了。 】 其实,申请课题,尤其是申请纵向课题,在写申请书前,就必须读大量的文献,否则“立项依据”怎么写的出来?申请怎么能获批准?国外如此,国内也如此。 不读相关文献,你怎么知道你的工作是否前人已做过、做到什么程度?只有发现别人没做过类似的工作或前人的工作有缺陷,课题申请的“立项依据”才能成立,做出的成果才可能有些创新。对多数国内的研究生们而言,在读研阶段确实没有太多的 idea ,想通过“奇思妙想”做出重要的创新工作,未免要求太高了。 【 实际上,国内学术最具有原始创新的工作出现在 5 0 多年前,那时候哪儿有那么多文献可查啊? 】 确实, 50 多年前的文献不好查、也没有相关的许多文献可查,如当年做两弹一星时,国外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封锁,能从有关文献上得到的技术信息也很少,但不用查文献,也知道当时中国的研究现状是“没有这样的科技能力”,需要“立项”研发。 【 更好的做法应该是明确问题后,不着急看文献,先按照自己的思路独立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做到一定程度后,再看文献上是怎么说的,然后就能发现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你的原始创新,是应该深入的地方。 】 如国内外已做过类似的工作了,你的工作岂不是无用功。我想现在很多创新性的工作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不会是从零开始的。研究生们开始科研工作前,应该多读文献,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和思路为好。 现在,对研究生们而言,不是多读和少读文献的问题,而是能否读懂文献?能否从中发现问题?这些能力,大部分研究生们是欠缺的。 从文献中发现了问题,并进一步把某些个性问题升华到某一共性问题,采用巧妙的构思提出自己的模型、理论或方法,也是科研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 备注:蓝色字体引自王宝山老师的博文 参考 王宝山,文献读多了也有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6913do=blogid=503968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01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调侃 读文献
xiangfasong 2011-9-28 14:35
转载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8599do=blogview=mefrom=spacepage=3 用步骤和问题 来整理 似乎教条了,但可先作为“拐杖”试一次,熟悉后就自然运用了。(别忘了帮我来补充:)) 基本步骤和目的(问题) 步骤: 看 introduction 回答问题 1 和 2 看图片 回答问题 3A 看结论和 abstract 回答 6A 再看图片 回答 3B 和 3C 图片和结论相结合 回答 6B 和 6C 阅读 abstract 和结果 回答问题 4 、 5A 和 5C 比较结果和结论 回答 7 比较以前的文献 回答 6B 和 9 比较同类文献 回答 8 最后全部问题过一遍 回答 7B 和 10 目的(问题)—— 学会问 1 、读什么?论文的命题(假说)是什么?什么背景?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为什么? 2 、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献?是否有人做过?自己会怎么设计方法来解决? 3 、 A 通过图表,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B 图表说明什么问题?能否说明该问题?自己要得到这张图会用什么方法?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 C 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吗? 4 、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假设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 这些方法是否符合论证命题的需要? 通过这个方法,你觉得大概能得到怎样的结果? 是否有能得到更好结果的方法或更加简单的方法? 他为什么这样设计试验?是怎么想到的?有什么创新?你为什么没有想到? 5 、 A 这些设计能否满足需要?为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缺陷或进一步需要阐明的地方 ? 结 果分析统计方法有什 么缺陷 B 这些试验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每项试验都有什么意义?哪些是 必要的?哪些是不 必要的? C 如果是我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会得到什么结论? 6 、 A 文章的结论是什么?和你想的差异在哪里? B 结论可靠性如何?对原来的结论有什么支持或变化?你如何评价? C 讨论中是如何从已知的知识得到结论的 7 、 A 试验结果是否支持文章的结论 问题、设计、方法和讨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达到目的的?有哪些哲学思想和技巧? B 还有哪些不确定采用的是推测的地方?为什么不确定?我能否进一步确定? C 文章是如何描述结果、如何解析图表趋势,论据如何组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8 、和同类文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9 、和以前的文献,作者思路上有什么变化,下一步是什么?我能否有进一步改进或者加入? 10 、别人还有哪些地方没做?要是我接着此方向继续做,哪些是在我所在工作条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别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1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报随感:文献多了,读透的少了
热度 12 wangdh 2011-9-1 00:16
读报随感:文献多了,读透的少了
读报随感:文献多了,读透的少了 (王德华) 读《科学时报》张学伟的文章《 从柴火到微波炉 》, 文章回顾了家庭做饭火源的历史变迁,从锅底烧柴火、掺土的煤、蜂窝煤、液化气到微波炉、电饭煲和烤箱等,几十年的功夫,已经革新好几次了。作者感慨,做饭是越来越方便了,可是在家里做饭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联想到读文献。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复印机还不是很方便用,看新到的刊物上的文献主要是耗在图书馆里做笔记,抄录,内容抄在记录本上(新刊不能外借)。后来有了复印机,可以将刊物上的文献进行复印,由于复印价格较贵,复印有时候是双面复印,有时候是让人家缩印(一张复印纸可以多复印些内容)。当时记录文献卡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文献信息也抄录在文献卡片上。 当时的一个问题是,新资料不新,旧资料不全。英文刊物多数是影印版,据说是国家有关出版部门进行影印,各地图书馆进行订阅,时间很滞后。刊物种类自然很有限。我在北师大生物系图书馆还见过复印装订的外文期刊,每一册都很厚重。 不在北京的时候,要是单位图书馆里没有所需要查阅的文献,就需要借助外援了。记得当时得知北京图书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有一个读者服务,就是帮助读者查阅和复印你需要的文献,可以帮助读者查阅和复印文献,收取一定的费用。记得当时有好多文献都是先在单位图书馆那本字体小得无法识别的影印版的《生物学文摘》( Biological Abstracts) 上查到作者、题目、刊物和页码等信息,然后抄在信纸上,通过邮局发信到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等收到回信后,按照要求将服务费汇过去,然后就等着、盼着从北京寄来的文献。 有时候所需要的文献,人家帮着都查到复印了,有时候人家也没有查到。每次收到文献,那个高兴劲就甭说了,真是急不可耐地打开牛皮信封就想读。当发现偏偏自己最需要的那篇文献没有时,也很是失望。通过邮局和信件来往,一来一回就是两三周,如果是挂号就还要慢几天。一个月能收到北京寄来的文献就很理想了。当时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向国外发信,向国外科学家索取他们发表的文献。德国同行的很多文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从国际上获得文献,需要时间就更长了,一个月应该是很快的了。当时英文打字都是机械打字机,很有手感,很有节奏感的。 再后来,来到了北京,文献查阅就容易多了。再后来就有了网络。再后来各种数据库都出现了,单位逐渐购买了很多电子期刊。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或者直接到刊物网站上查阅每一期的内容,很容易获得摘要或全文。只要一点击鼠标,成千上万篇文献瞬间就出现在眼前,多得不知道那篇重要,不知道下载那篇好。文献多得很痛苦。 那个时候,每一篇文献都会认真阅读。重要的文献读几遍,做笔记,生怕丢失文献信息。来得不易,就很珍惜。那个时候,文献读得少,但获得的整体信息现在看并不少。现在下载文献容易了,精读得少了,获得的有用信息少了。有学生曾感叹,现在读文献读的失去了方向。很理解这种感觉,估计是文献太多了,信息太杂了,不知道那是重要的,那是边缘的,那是核心,那是前沿。不阅读文献,有时候会有井底之蛙的感觉,陷进文献海洋里也是很危险的。下载文献多了,成了负担。文献多了,精读的少了,认真思考的少了。 事情怎么就这么矛盾呢?大概世界就是这样发展的,人类的生活也是这样逐渐改变的。我们将来会如何呢?这样下去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269 次阅读|19 个评论
研究生不想看英文论文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whitesun 2010-12-12 12:23
虽然我不是硕导,但以前就帮着导师指导过多名硕士。一个令我头痛的问题是他们大多都不想看英文论文,其实据我观察,他们到毕业都不一定完全看懂2篇英文论文。当然,我自己也对读英文论文发愁,但我自己坚持着看,而且想各种办法去努力的看,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是提高科研素养的必经之路。 近日,又有两位研究生受某导师委托,帮助辅导,我给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看2篇论文,一篇是自己写的中文论文,另一篇是经典的英文文献。但是经过他们一周的学习,通过发给我的读后感来看:第一,数学公式看不懂;第二,英文论文基本看不懂。其中,可能有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但我主要感觉到是不愿意读英文论文,或根本就无法读下去,觉得是一个痛苦过程,不愿意承受那份痛苦煎熬。 事实上,我读英文论文也非常痛苦,也是一种煎熬,但既然要做学者,中文资料的参考价值不大的情况下,只能承受这份痛苦。但研究生不愿意承受,但要保证研究继续,对他们导师负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这方面有经验的博主,还望出来指点一下,先谢谢了。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1462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读硕士必读
aaronxing 2009-11-8 00:12
感觉到了博士才知道这些似乎有点晚了,或者是有不少人也不会去读博,还是希望所有的硕士朋友看过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6.有一些文献互助网站也不错,可以解决自己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不足。(如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http://bbs.ok6ok.com/?u=202009 ) 1.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本文转自诺贝尔学术资源网 http://bbs.ok6ok.com ,☆文献互助、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读文献
lizhiming 2009-1-22 09:43
本文由网络转载。 做任何事情,包括做实验和读文献,都有一定的目的。带着目的去做事情,就能事半功倍。还比说,我做实验或者我修改别人的文章,我都要问:本工作的意义在于什么?卖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为什么要设计具体的这套实验?这套实验和下套实验的关系是什么?做这些实验是为了什么,是随便看着玩玩的呢,还是做完后有潜在发表文章机会,就是说不能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同理,读文献也有一定目的,如果能带着目的去读文献,那么吸收知识率更高了,这是一本介绍快速阅读方法的书告诉我的。 读文献的目的有多种。比如在开展具体的科研之前,需要进行进行文献调研,其目的是调查该课题的来龙去脉,提出点子。在实验进展中也读文献,目的是继续跟踪最新文献。如果在实验中遇到困惑的问题,也有针对性地用搜索引擎找文献,目的是寻求答案。在最后写文章的时候也继续阅读,目的是深化对自己文章的认识,寻求答案。如果被邀请写综述,那么读文献的目的就更加明确了,就是为了写综述服务。并不是所有读到的文献都能被写到综述里面去,但是读到能为我所用的文章(即能被引用到综述里面去的好文章),自是兴趣十足。至少,花了这些劳动力读文献,收获是看得见的。 还有些文献,读了以后收获是看不见的,在我就是喜欢读文献读书一文中有说明。这些文献是指和自己的课题毫无关系的文献。比如说做具体的一氧化碳在黄金催化剂上催化氧化课题的人读溶剂热合成半导体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之类的文献。读这些文献的目的是进行所谓可持续发展。 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献,我都有明确的目的,并把看过的文献分门别类用文件夹放好,每个文件夹上写明具体的专题,如黄金催化剂在环保中的应用、溶剂热合成氧化物等,这样条理清楚,很快就能找到。在撰写句体的科研文章时,往往会从这些文件夹里面抽调文献进行精读,或者我干脆把需要精读的文献重新打印一份组成临时工作组,把这些临时工作组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面,在封面上写好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文章,整理中。这样进行分类管理后,我随时能找到要找的文献。 在读具体的文献时,有的人偏好读图,有的人偏好读文字,有的人偏好读摘要。我要说这完全取决于不同的目的。有的人的目的只是浏览学科发展最新进展,每天上美国化学会志的网站看图文摘要,看到感兴趣的再看摘要,更感兴趣的看全文。我读和自己课题无关的文章一般从头读到尾,除非读了几句感到不对路子、不感兴趣。为了了解大意,我一般看文字多于看图,首先看作者怎么说,做到不看图也能搞清楚作者怎么说。我更看重引言部分和讨论部份。引言部分提供背景知识介绍,通过阅读引言部分,我吸收了新知识,知道该课题为什么重要,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现在存在什么问题,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 而对于具体的对口的文章(比如作者做的东西和自己做的课题一样),那就要仔细看了。带着问题去看: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作者的结果是什么?这些结果在这个课题中达到了什么高度?是否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哪些东西是有原创性的,哪些东西没有?哪些数据是合理解释的,哪些有问题?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哪些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还缺乏什么实验?这篇文章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哪些部份写得好,哪些部份写得不好?如果自己是作者,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更好? 也就是说,带着问号去看文献,拿着记号笔去标注文献,在纸上留下自己的记号。一篇文献至少要在不同的时间看三遍才行:开展课题前一遍,做实验中一遍,写文章中一遍,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读文献能融会贯通:当你第一次看到溶剂热合成氧化钛的某一篇文献时,是没有什么上下文的,只是被动接受。可是你后来读到溶剂热合成氧化钛的其它一堆文献,反过来再来读当初的那一篇文献,就有新的体会,知道当初那篇文献究竟有多少价值。后来你还读了溶剂热合成其它氧化物,甚至读了其它方法合成其它氧化物的文献和综述,那么看得就更宽广、更远了,上下文就更清楚了。有了这种上下文和逻辑思维、鉴别能力,写自己的科研论文也如履平地了! 看了以后还要分门别类地整理,把文献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面。甚至还可以写开题报告、文献小结。 看到一定的程度,就有一种鉴赏能力。到目前,我至少读了3000篇文献。如果以后我当了教授,我给学生期末考试的题目是做一个项目:选读最近三年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会志上和催化有关的文章,挑出一篇你认为非常优秀的文章,写报告评析为什么好;再挑出一篇你认为根本不够格的文章,写报告评析为什么坏。硕士生做题一,博士生做题二。 我在这里再出一道思考题:精读一篇文章,从选题、实验点子、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写作五个方面分别分析这篇文章,评析各方面的强项和弱项。评析这篇文章的真实价值是什么杂志?应该怎样写文章才能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会志或者美国化学会志? 如果读文章都能象以上做题一样带着几十个问号,那么看文章水平一定上升飞快!
个人分类: 未分类|5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