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传播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闫斐硕士:编辑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kexuechuanbo 2016-5-31 10:05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邮箱接收全文 【作 者】 闫斐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外文题名】On the Gate-keeper Theory of Editor Propagandism and the Manuscript-examining System 【导师姓名】 姚远 【学位年度】2008 【摘 要】力求梳理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发展轨迹,并为编辑传播学的守门理论和编辑审稿把关提供历史和理论根据,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审稿制度作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编辑的把关过程不同于记者等信息采集者的把关过程,编辑审稿把关对保证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现阶段,编辑审稿遵循三级审稿的原则,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科技期刊的三审制是从图书出版系统中脱胎出来的特殊审稿制度,其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同人评审”机制。世界上最早应用同人评审制度的是1665年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杂志》,中国学术期刊同人评审制度起源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江苏吴县创刊的《吴医汇讲》,从时间上来讲,《吴医汇讲》虽然晚于国外120余年,但从具体的审稿把关实践上看,它要比国外审稿制度初创期的操作更加完整和严密。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方式包括单盲审稿、双盲审稿和公开审稿3种方式,对3种审稿制优劣的争论在业界普遍存在。通过对《西北大学学报》同人审稿样本的实证调查,表明现阶段双盲法是学术期刊最为可行、理想的审稿方式。为解决审稿把关失守的抄袭、剽窃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人为辅,计算机为主,建立人工-智能审稿系统的构想... 隐藏更多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传播 传播科学——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综述
rubyland 2013-9-13 21:1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 “ 第四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 ” 于 2013 年 7 月 14 日至 15 日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本次会议是以 “ 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 为主题的学术盛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飞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等 40 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 30 多篇,与会代表交换思想、交流体会,受益匪浅。 在开幕式中,吴国盛理事长提出中国科学传播要走多元融合的发展道路,科技新闻、科学写作和科学原勘三条进路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科学传播可以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因为传播本身就已经预设了平等互动这种民主化精神。 会议的主题为 “ 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 ” 。围绕主题下设的议题包括:( 1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使命、特征、规律等一般理论研究;( 2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模式、载体、领域、能力的创新(含:网络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平台、科学教育平台、社会教育平台、传统媒介创新平台等)研究;( 3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构成及其自我提高的研究;( 4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分类、特征、需求等研究;( 5 )新媒体的崛起对科学传播环境的影响及科学传播政策的配套研究;( 6 )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究;( 7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企业(含传统媒介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研究;( 8 )新媒体时代西方科学传播学的新进展研究。 一、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研究 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新媒体促使科学技术的扩散和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在新媒体时代,讨论科学传播实属必要。新媒体与科学传播,二者互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媒体自身特点具有传播性,加速科学知识的传播速度,拓展科学技术的传播广度。但同时科学传播受到社会环境因素制约,如社会体制、媒体范式、传播技术等。 中国农业大学奉公教授在题为《成果制视域中的科学传播》的论文中阐述了公共产品类科研 “ 成果制 ” 、 “ 立项拨款制 ” 、 “ 事业拨款制 ” 三种科技投入体系,并论证了 “ 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评奖机制 ” ,提出要有效地发挥国家科普奖励的功能,就要求建立政府奖励(特别是中央政府奖励)和社会奖励紧密结合、结果奖励和行为奖励互为补充、各个层次的奖励相互配合的科普奖励体系。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秦枫讲师《新媒体视角下 “ 科学下嫁 ” 运动》一文从新媒体传播特点入手,分析当前科学传播在新媒体作用下,引发新一轮 “ 科学下嫁 ” 运动。它消解科学与公众的边界,改变科学传播主体、科学内容产生机制、传播路径,促使科学知识普及与传播。同时新媒体对科学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 “ 冗余 ” 、缺乏 “ 把关人 ” 等。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助理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张慧君博士后分别将新媒体具体为 “ 博客 ” 、 “ 手机微博 ” ,有针对性地阐述博客、手机微博的科学传播与管理。大连理工大学车明星讲师的《我国新媒体生态环境下的 “ 人 ” 与 “ 新媒体族群 ” 研究》将新媒体纳入到生态领域和范畴,通过对中国当代新媒体生态环境的研究,构建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范畴,并构建起个人视野和群体空间多维领域内的和谐新生态环境, 二、科学传播实务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影像制作传播中心李亦中教授认为:影像表达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普遍、最直观的传播方式。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到来,科普工作凸显极大的社会需求和庞大的目标受众。通过 “ 科普影像 ” 提升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紧迫性。毫不夸张地说,当下不少社会新闻都内含着亟待为大众解惑的科普选题。李教授通过视频形式向会议展示关于 “ 放生 ” 的科学传播影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庭教授《如何用数字游戏开展科学教育》一文,论述将城市文化资源和科普资源开发为数字游戏的形式,并通过数字游戏来开展科学教育。他认为数字游戏的一种发展方向是以科学传播为主体,以新媒体为引擎,用数字游戏开展科普在国内尚属新兴的领域。他详细向大家介绍了城市文化科普数字游戏产品所具有的优势和创新点,并且围绕该产品开展四个方向的研究: “ 魅力台湾 ” 重构和简化, “ 魅力安徽 ” 和 “ 魅力江苏 ” 的创新与开发,数字游戏学习理论的技术和研发,实验测试的质量全部管控化。正是这种青少年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得真正以科普为内容主题的游戏变得更有需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单之蔷的报告题目是《我们是怎样传播海洋知识的》。他提出传播海洋知识需要合理利用争端、争论,找到自然和人文的重合部分,让两者互动起来,从美的角度出发,抓住大众的审美心理,传播知识,紧紧抓住公众感兴趣的话题,用话题说话。 中国科普研究所何丽副研究员《传媒科普人才培训案例研究》通过两个案例论证传媒科普人才培训,即互动在线和科学松鼠会,在科学传播方面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在利用媒体传播科学发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致力于科普的传播和传媒人才培训,在传媒科普人才培训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生科普实习基地张静明主任《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创作的新理念》从科学传播创作的四个理念入手,在四个理念的指导下,张静明老师展示前期在科学传播实务中的成绩与历程和后续创作计划。前期成果: 2D 动漫作品《防灾避险话安全》、励志成才电子书《学海扬帆》、首创三维立体图书及音像化的作品《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制作技术等。后期创作计划:颂扬中华 9000 年文化的大型科教版 3D 电影《贾湖骨笛》。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花晖博士在《动口动手又动脑 - 浅析试验法科普影视作品的制作模式》中指出,实验法在科普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抛开传统科普影片中的专家讲解、数据分析,不局限于动口说,而着眼于设置场景动手做,以最直观易懂的画面激发观众动脑想。作品结构上以流言或悬疑为由头,以实验或模拟为基石、以肯定或破解为论断,强调解谜般的叙事流程,并运用大量水下、高速等特效拍摄技术,吸收剧情片中惯用的交叉蒙太奇等剪接手法,辅助以震撼感官的视听效果,并得以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科学传播可视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王国燕老师做了题为《传播学视角下的科学可视化研究》的报告,通过对顶级刊物封面图片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国顶级科学成果的视觉表达多依赖美国图片机构;( 2 )封面故事成果影响力高于普通成果;( 3 )封面图片设计是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 4 )前沿科学的传播受众多元化;( 5 )科学成果具有可传播性,可表达性,直接可视性,简洁可视性等。王国燕老师结合自己为中科大科研团队做 nature 封面设计的实例,探讨顶级科研成果的视觉化规律、特征、以及顶级科研成果适应在封面上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科学视觉表达的机制:有效可视化创作机制、产生机制、文化环境等。 大连理工大学柴玥《科学松鼠会微博科学传播的可视化分析》对科学松鼠会高转发高评论的微博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探究新媒体时代科学松鼠会微博科学传播的发展轨迹、特色优势及现存不足,提出相应的科学传播建议,对微博科学传播的未来走势进行思考,以期助推科学传播在微博新媒体平台的长远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雨婷《顶级科技期刊封面故事及图像创作者的案例》作为科学成果可视化的论文,阐述了期刊封面的美学特征,即艺术性、科学性和独特性。科技期刊的封面图像在科学知识传播、期刊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观点是:从事科学视觉传播除了需要灵活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外,还需具有一定的理工科知识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致远《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比较研究》文章在对国家图书馆 3300 种科技期刊调研的基础上,从封面图片的学术水平,审美水平,设计水平等角度开展对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中外科技期刊封面图片存在的差异。 四、科学传播案例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增一教授《国外科学报道研究的方法与趋势》主要选取发表在《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等出版物上的十几篇关于科技报道研究的论文,对其研究主题、研究媒介、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科技报道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以及在具体研究中的灵活运用。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外科学报道研究仍以近期热点科学事件和纸媒为主;时间跨度的选取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主题有关,并影响到抽样方式;不同论文在研究框架、分析维度和变量选择方面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都是建立在概念和假设的操作化基础上,仍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得出的结论有:( 1 )电视和广播节目中的科技内容分析会变得越来越易于操作。( 2 )关于网络科技报道研究的论文将会大幅增加。( 3 )增加采用更多的分析维度和研究变量,可以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4 )内容分析法是媒介科技报道研究的基本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郑保章教授《基于 科学传播 的国际科学传播的新进展研究》提出,从近五年《科学传播》刊登的 100 篇学术型文章来看,国际科学传播学的研究日趋科学化、专业化和权威化。从研究内容而言,学者们不仅仅关注了媒体在科学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媒体与公众的对接问题、媒体对科学新闻的报道问题等问题,研究出现了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单一国家向多个国家、单一视角向多元视角转变的研究态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传播的相关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湖南师范大学李伦教授在《不确定性技术媒体报道框架的特征》一文指出,媒体对受众关于不确定性技术的认知和态度影响深远,而受众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态度关乎新技术的命运,因此媒体应当如何报道风险尚未确定的新技术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媒体对公众社会认知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公众对某议题或事件缺乏丰富的直接经验或知识,那么他们对于议题或事件的理解就极大地依赖于媒体,依赖于媒体叙述的性质。媒体通过选择新闻事实设置媒介议题,使得某些事实从无数客观事实中凸现出来,从而使公众参与到 “ 现实的社会建构 ” 中来,影响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判断和态度。他对 1995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长达 16 年的《科学时报》和《科技日报》进行了调研。进而总结 “ 不确定性技术科技纸媒报道 ” 的基本类型:引进型、客观型、单向型、来源偏见型、科技立场型以及正面型等,并结合每种类型做了详细的分析。 中国科学院大学胥琳佳讲师在《国际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 -- 对 健康传播 和 健康传播杂志 原创性研究的内容分析》的文章中选取《健康传播》和《健康传播杂志》的原创性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选择 2000 年至 2013 年期间的论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索研究者的背景、研究议题、研究样本、研究方法与理论使用等内容,以期勾勒出美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及其存在问题。 五、其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杜进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如何构建学术资源知识服务网络,并结合自己在图书馆的工作实例进行了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赟题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增强现实科普读物设计》的文章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对设计的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该科普读物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发现: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在双重编码理论的表征、参照和联想这三种学习过程的加工类型,给学习者提供了较强烈的认知体验,从而让学习者可以立体化地获取和理解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詹琰副教授《艾伦 • 拉文 • 宾太空美术作品中的科学英雄主义》论述阿波罗计划的亲历者、描述者、太空英雄形象的塑造者 —— 画家宾。通过作品分析,其科学英雄主义强调人对自然包括太空的主角意识,强调人对自然和太空的征服和支配权,同时借用英雄形象宣扬这种主角意识的 “ 正义性 ” 。但是,在工业文明面临种种危机的今天,科学主义遭到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帅博士在《科学造假的社会动因及传媒影响》一文中论述在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期待也与日俱增,巨大的社会关注导致某些科学活动逐渐偏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的运行轨道。归纳分析造假事件发生的社会动因,特别是超量社会关注对科学活动的负面影响,以期加深对当代科学与社会互动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揭示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从外部环境的角度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 历时一天的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闭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庭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国盛教授致闭幕词。吴国盛教授认为,本次会议无论从活动组织质量,参会论文水平还是学术讨论氛围来看都是一次极为成功的会议,但是,科学传播理论方面和科学写作方面涉及较少,期待下一届会议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他表达了对会议主办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感谢,同时也宣布第五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的筹办单位为湖南师范大学。 本次会议中,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举行了参会委员会议,决定增补张增一和李伦为副理事长,增补奉公、李伦、李亦中、娄旭东、王国燕、胥琳佳、徐飞、徐秋涵、张增一、钟琦为理事。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秦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张致远联合供稿)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