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休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hongri1130 2012-4-23 10:05
[转载]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你会休息吗?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扰呢?当睡了十几个小时起来仍然觉得疲累;当花了不少钱去旅游散心却没有增加生活的激情;出去K歌和逛游乐园完并没有使自己更开心。 休息应该是使你摆脱疲劳、放松神经、使你重新精力充沛。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听起来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着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偶尔累时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 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 。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 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 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 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所以,这天你要是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基本思路是 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 。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松,那么就去吧,别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玩什么。 也许你可以: 用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 试着放弃在周六晚上去酒吧,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从来没有机会看到的早间剧场,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万个周末都不相同。 不要再去你已经去过无数次的度假村找乐子了。找一条你你从没去过的街道,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你感到腻味的城市结果你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 旅行,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坐了5小时飞机,只是换个地方打麻将,换个地方游泳,换个地方打球…… 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是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它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必须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 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女性朋友们尤为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这些时刻你不再是满脸写着“效率”的中性人,而是一个裙裾飞扬的魅力焦点。 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给出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完全康复。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分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职业类似的。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往往珍惜生命的人,会不顾任何代价去求得一个好的休息。花些时间休息,可以使你获得大量的精力、体力,使你取得从事任何工作,应付各种问题的力量,使你对于生命,能有一个愉快正确的认识,天下还能有别种时间的投资对于你更加有利吗? 最后, 学会享受你的无聊 。我们知道在忙碌的工作学习后进入假期,过上几天就会觉得闲暇时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无所事事,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负罪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传统的教育告诫我们“无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个奋发向上的人绝对不该有这种情绪,甚至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机会。生活中我们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于是我们活得好累,冠冕堂皇的说压力来自外界,但我觉得更多的压力是我们自找,因为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没有学会给自己减压。看看那些静静躺在海滩休假的人们,我们应该懂得无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或许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更难得。因为它需要你有好的心态、长远的眼光,要先接受它,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你才会真正的享受它。它绝不是一种颓废,它是 一种休整、一种积蓄 ,它会让我们戒除“只会工作”的毒瘾。 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可我们由于功利的原因,早已将这一说法忘记。于是我们忙碌,我们努力,于是也就害怕无聊、害怕无事可做,甚至会因为闲暇而几乎惶惶不可终日。 工作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是工作的主人,绝不是工作的奴隶。千万不要以为无聊是消极、是不敬业。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2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小时之外
热度 1 csiro 2012-4-20 16:16
八十年代,有个杂志叫做‘八小时之外’,意思是说工作时间之外的休闲娱乐。在澳洲工作时间是每天七小时,而工资是按照小时计算的。 你所积累的年假也是小时累计的。我们已经习惯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如研究生要九点多离开办公室,最后一趟班车约在九点半吧。双休日也在办公室泡着。 我听说,在澳洲如果你在工作时间以外加班,给人的印象并不好,就是说你不能在工作时间完成你的工作量。 还听说,有一个中国人感冒了,请假五天,结果三天就好了。她去上班单位说,你的病假是五天,如果你要提前上班,需要医生证明你能够上班了。澳洲人的古板,也是很可笑的吧。 七小时以外干什么呢?可能还是看书等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游客祈祷或休息各得其所
黄安年 2011-12-29 03:31
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游客祈祷或休息各得其所
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游客祈祷或休息各得其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12 月28 日 ( 美东时间 ) 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和洛克菲勒中心是紧邻 , 游客来到这里往往一前一后就地参观 , 特别是一般游客在洛克菲勒中心逗留时间较长后 , 需要寻找一个安静和暂时歇脚的地方 , 而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就是最佳地点 , 于是圣派翠克大教堂就成了游客祈祷或休息各得其所的场所。 12 月 26 日 , 我们先后参观了洛克菲勒中心和圣派翠克大教堂,当然也和肢体需要稍许调整有关,一路连续行走好几个小时 , 对于 5-8 岁的孩子和 76 岁的老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要感谢建筑家的桥安排 , 当然也要感谢当今教会进一步世俗化趋势。 附照片 17 张是 26 日拍摄的,第 18 张是从网上下载的。 **********************88888 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 (St. Patrick's Cathedral) 掠影 (2007-04-1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3 月10 日 发布 圣派翠克大教堂 (St. Patrick's Cathedral) 紐約最大、最華麗的教堂。在第五大道上和洛克斐勒中心的亞特拉斯大力神雕像相對而望 (5th Ave. E 50th St, New York, NY 10022-6810) 聖派翠克是愛爾蘭人的守護神, 19 世紀時愛爾蘭移民在這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教堂。 每年 3 月 17 日是聖派翠克的祭日,這一天, Designated NHL: December 8, 1976 1913 photograph of the cathedral Detail of the cathedral's fa?ade (September 2006) Detail of the cathedral's entrance (October 2007) The nave of the cathedral (September 2006) The nave of the cathedral decorated for Christmas Eve Mass (December 1987) View of the cathedral from Rockefeller Center (May 2006) View of the cathedral from across Fifth Avenue, with Lee Lawrie's bronze statue of Atlas in the right foreground (March 2005) The Cathedral of St. Patrick (commonly called St. Patrick's Cathedral) is a decorated Neo-Gothic-style Roman Catholic cathedral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the seat of the archbishop of the Roman Catholic Archdiocese of New York, and a parish church, located on the east side of Fifth Avenue between 50th and 51st Streets in midtown Manhatta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directly across the street from Rockefeller Center and specifically facing the Atlas statue. Purchase of the property The land on which the present cathedral sits, sold by the city's aldermen in 1799 at a quit rent, was purchased at auction for unpaid taxes in November 1828 by Francis Cooper, who conveyed it to the trustees of St Peter's Church in the city that still lay far to the south. The trustees intended it for a Catholic burial ground. The site at 50th Street and Fifth Avenue contained a "fine old house," which was then fitted with a chapel of St. Ignatius. The school closed in 1814 and the Jesuits sold the lot to the diocese. In 1813, the diocese gave use of the property to Dom Augustin LeStrange, abbot of a community of Trappists (from the original monastery of La Trappe) who came to America fleeing persecution by French authorities. In addition to a small monastic community, they also looked after some thirty-three orphans. With the downfall of Napoleon in that year, the Trappists returned to France in 1815, abandoning the property. The property at this point was designated for a future cemetery. The neighboring orphanage was maintained by the diocese into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Some of the Trappists resettled to Canada and eventually founded St. Joseph's Abbey in Spencer, Massachusetts. Bishop DuBois reopened the chapel in 1840 for Catholics employed at the Deaf and Dumb Asylum and in the general neighborhood. A modest frame church was built for the parish of St. John the Evangelist and dedicated 9 May 1841 by the Rev. John Hughes, administrator of the diocese. Tickets were sold to the dedication to ease the parish's debt level, managed by a lay Board of Trustees, but to no avail and the property mortgage was finally foreclosed on and the church sold at auctioned in 1844. The stress is said t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ath that year of the church's pastor, the Rev. Felix Larkin. The experience was blamed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trustees and this incident is said to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abolishment of the lay trusteeship, which occurred shortly thereafter. The young and energetic Rev. Michael A. Curran was appointed to raise fund for the devastated parish, and shortly fitted up an old college hall as a temporary church. Fr. Curran continued raising funds to buy back the church during the Great Famine in Ireland, eventually succeeding and taking the deed in his own name. "The site of St. Patrick's Cathedral, hence, came to the Church through the labors of this young priest and the self-denial of his countrymen and not by the fight of the city." The debt was finally all paid for by 1853 when it was clear a large church was needed and the site was selected as appropriate for the new cathed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athedral The Diocese of New York, created in 1808, was made an archdiocese by Pope Pius IX on July 19, 1850. In 1853, Archbishop John Joseph Hughes announced his intention to erect a new cathedral to replace the Old Saint Patrick's Cathedral in downtown Manhattan. The new cathedral was designed by James Renwick, Jr. in the Gothic Revival style. On August 15, 1858, the cornerstone was laid, just south of the diocese's orphanage. At that time, present-day midtown Manhattan was far north of the populous areas of New York City. Work was begun in 1858 but was halted during the Civil War and resumed in 1865. The cathedral was completed in 1878 and dedicated on May 25, 1879, its huge proportions dominating the midtown of that time. The archbishop's house and rectory were added from 1882 to 1884, and an adjacent school (no longer in existence) opened in 1882. The towers on the west fa?ade were added in 1888, and an addition on the east, including a Lady chapel, designed by Charles T. Mathews, was begun in 1901. The stained-glass windows in the Lady Chapel were designed and made in Chipping Campden, England by Paul Vincent Woodroffe between 1912 and 1930. The cathedral was renovated between 1927 and 1931 when the great organ was installed and the sanctuary enlarged. The cathedral and associated buildings were declared a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in 1976. Architectural features This section is in a list format that may be better presented using prose. You can help by converting this section to prose, if appropriate. Editing help is available. (August 2011) ?*The cathedral is built of brick clad in marble, quarried in New York and Massachusetts. * It can accommodate 2,200 people. * The site of the church takes up a whole city block, bounded by East 51st Street to the north, Madison Avenue to the east, East 50th Street to the south, and Fifth Avenue to the west. * The spires rise 330 feet (100 m) from street level. * The windows were made by artists in Chartres, France; Birmingham, England; and Boston, Massachusetts. The great rose window is one of Charles Connick's major works. * The Saint Michael and Saint Louis altar was designed by Tiffany Co. The Saint Elizabeth altar was designed by Paolo Medici of Rome, Italy. * The Saint John Baptist de la Salle altar, sculpted by Dominic Borgia, remains one of the few original side-chapel altars commemorating the patron saint of catechists and teachers. The adjoining stained-glass window depicts the Papal bull (a type of letters patent) of approbation granted by the Vatican to the 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 who, since 1848, have conducted numerous parish grade and high schools throughout the Archdiocese of New York, as well as Manhattan College, Riverdale (in The Bronx borough of New York City) and Lincoln Hall. * The cathedral's Stations of the Cross won a prize for artistry at the 1893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in Chicago, Illinois. * The Piet à is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Michelangelo's Piet à . It was sculpted by William Ordway Partridge. * A bust of Pope John Paul II is located in the rear of the cathedral, commemorating his visit to the city in 1979. * Archbishop Francis Spellman, later cardinal, undertook a major renovation of the cathedral's main altar area in the late 1930s and early 1940s. The bronze baldachin in the sanctuary is part of this work, and the former high altar and reredos that stood there were removed and replaced. The original high altar of Saint Patrick's is now in the University Church of Fordham University in The Bronx (Spellman's alma mater). Coincidentally, that church, built in the 1830s, is also home to stained-glass windows donated by French King Louis-Philippe I for Saint Patrick's Old Cathedral downtown when it was originally being built. The windows were installed in the University Church whe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y did not fit in the Old Saint Patrick's. Clendenin J. Ryan donated the rose window. He was the grandson of Thomas Fortune Ryan and Ida Barry Ryan who built the Church of St. Jean Baptiste at East 76th Street and Lexington Avenue. * In the 1980s, Cardinal John Joseph O'Connor undertook further renovation work, most notably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tone altar in the middle of the sanctuary, closer and more visible to the congregation. It was built from sections of one of the side altars that were removed to reposition the baptismal font in the north transept. * The roof is made from slate from Monson, Maine. Organs The original pipe organs, built by George Jardine Son in the 19th century, have been replaced. The chancel organ, in the north ambulatory, was made by the St. Louis, Missouri, firm of George Kilgen Son, and installed in 1928; it has 3,920 pipes. The grand gallery organ, by the same company, was installed in 1930, and has 5,918 pipes. The combined organs, totaling 177 stops and 9,838 pipes, can be played from either of two five-manual consoles installed in the early 1990s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Kilgen consoles. Burials and funeral Masses Located underneath the high altar is a crypt in which notable Catholic figures that served the Archdiocese are entombed. They include: The eight past deceased Archbishops of New York: * John Hughes (interred 1883) * John McCloskey (interred 1885) * Michael Corrigan (interred 1902) * John Murphy Farley (interred 1918) * Patrick Joseph Hayes (interred 1938) * Francis Spellman (interred 1967) * Terence Cooke (interred 1983) * John Joseph O'Connor (interred 2000) Other interments: * Michael J. Lavelle (Cathedral Rector and Vicar General; interred 1939) * Joseph F. Flannelly (Auxiliary Bishop, 1948 – 1969; interred 1973) * Fulton J. Sheen (Auxiliary Bishop, 1951 – 1965; interred 1979) * John Maguire (Coadjutor Archbishop, 1965 – 1980; interred 1989) * Pierre Toussaint (interred 1990) In 1996 he was declared venerable by Pope John Paul II, the second step toward sainthood. Four of the Cardinals' galeros (those of Cardinals McCloskey, Farley, Hayes, and Spellman) are located high above the crypt at the back of the sanctuary. Cardinal Spellman's galero was also worn by Pope Pius XII (as Cardinal Eugenio Pacelli) until the latter's election to the papacy at the 1939 Papal conclave. In 1967, the ceremony of the consistory was revised by Pope Paul VI and therefore no galero was presented to Cardinal Cooke or any of his successors. Some notable people whose Requiem Masses were said at the cathedral include New York Yankees greats Babe Ruth, Roger Maris, and Billy Martin; legendary football coach Vince Lombardi; singer Celia Cruz; former Attorney General and U.S. Senator from New York Robert F. Kennedy; and New York Giants owner Wellington Mara. Special memorial Masses were held at the cathedral following the deaths of artist Andy Warhol, baseball player Joe DiMaggio, author William F. Buckley, Jr , and governor Hugh Carey. In popular culture * The film Miracle in the Rain (1956) was filmed in the cathedral. * Nelson DeMille's novel, Cathedral, (1981) concerns a fictional seizure and threatened destruction of Saint Patrick's Cathedral by members of the Irish Republican Army. Much of the novel is set in and around the cathedral and details of the cathedral's structure contribute important elements to the plot. * Progressive-metal band Savatage's album Streets: A Rock Opera (1991) features a song called "St. Patrick's" during which the main character, DT Jesus, speaks to God in the cathedral demanding an explanation for his misfortunes. * In August 2002, the talk-radio program The Opie and Anthony Show broadcast a couple having foreplay in a vestibule in the cathedral. Commonly mistaken for having anal sex. The show's hosts were suspended from radio station WNEW-FM one week later and their show was subsequently cancelled due to the controversy. * In the Giannina Braschi's novel, Empire of Dreams (1994), the ringing of the church bells at the cathedral marks a pastoral revolution in New York City. * The cathedral appeared in the 2002 movie Spider-Man, when Spider-Man saves Mary Jane Watson and leaves her on one of the Rockefeller Center roof gardens across the street. * The cathedral features prominently in James Patterson's novel, Step on a Crack (2007). * The underground ruins were the setting for the climax of Beneath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 where Taylor destroyed the earth with the Alpha-Omega bomb. Centuries earlier, mutant humans surviving a nuclear holocaust had founded a religion on the bomb (later depicted in 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reconsecrated the cathedral to their new religion, and installed the bomb in front of the organ pipes in place of the crucifix. * In the ABC television series Ugly Betty, the cathedral was used as the venue for the wedding of Wilhelmina Slater to Bradford Meade. * The cathedral ranked eleventh out of 150 buildings in the recent list, "America's Favorite Architecture", based on a public-opinion poll. See also * Roman Catholic Archdiocese of New York External links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_Patrick's_Cathedral_(New_York)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5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几家店“今天休息”?
热度 1 famingkuang 2011-9-22 19:43
这家伙已经“本店今天休息”多久?大门紧锁,太不够朋友了! 还有多少人今天休息了?怀念这些家伙们。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3375 次阅读|3 个评论
工作时间工作,休息时间休息
热度 1 liuxianxiang 2011-9-22 19:18
今天中午,和一个刚从芬兰留学回来师弟聊天, 他说在芬兰那边他感觉特别舒服,他们博士上班时间准时到实验室,下班时间准时离开, 晚上和周六周日都是自己的休息时间,然后去参加各种活动,和朋友聚会、交流。 每天生活都非常的丰富多彩,结果是工作也做好了,玩也玩好了,生活很轻松。 联想到自己工作,别人都说我好忙,我自己也觉得很累,可是又不知道忙出了什么,累出了什么, 结果是自己的身体和身心都不如以前健康快乐了,每天有空余的休息时间都是睡觉和想着生活的压力。 今天聊到这个工作时间问题,我结合自己回顾了一下,发现自己的事情都没安排在合适的时间, 比如上班时间有时就上网聊天,看新闻博客,或者有朋友来访就聊天没个时候, 所以就经常把工作时间该做的事情拖到休息时间,有时晚上还在办公室看文献,改文章…… 回去就睡觉。 想来想去,时间分配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影响极大。 我们很多人,尤其是搞科研的,整天可能就在实验室瞎忙,而忽略了自己的休息时间, 忽略了应该陪伴家人的时间,忽略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休息时间休息,其实你发现,你的时间不会比加班的人少哪去了, 只要你提高工作效率,你会感觉你的工作时间已经绰绰有余了。
45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是什么叫你加速衰老
anan 2011-1-12 20:33
岁月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中,皱纹蹑手蹑脚地爬上了你的面庞,这是多么令人苦恼。纵然是岁月无情,但请仔细想一想,自己平时有没有什么坏习惯,才使这些皱纹有可乘之机?      其实,抗击衰老的最好方法就是最好预防衰老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以下这些坏习惯。 衰老原因一:整天愁眉苦脸,庸人自扰      每天摆苦瓜脸会使皮肤细胞缺乏营养,脸上的皮肤干枯无华,出现皱纹,同时还会加深面部的愁纹。笑一笑,十年少。情绪稳定对内分泌平衡十分重要,拥有一颗温和宽容心的女人是十分美丽的,其实也并不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印象。 衰老原因二:熬夜      熬夜是皮肤保健的大敌,睡眠不足,会使皮肤细胞的各种调节活动失常,影响表皮细胞的活力。所以每天至少要睡8个小时,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可要对自己的健康指数重新估计。睡眠是否充足会很容易地表现在皮肤上,尤其是娇嫩的眼部肌肤。而一个香甜的好觉,则可以消除皮肤的疲劳,使皮肤细胞的调节活动处于正常,延缓皮肤的老化。      衰老原因三:经常曝晒      吸收过量的紫外线坏处多多,轻则令皮肤变黑变粗,重则可导致皮肤癌,而它当然也是皮肤提早老化的罪魁祸首之一了。因为阳光直射会直接损伤皮肤深层的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致使面部皮肤变得松弛无光泽,出现皱纹。所以,要养成使用优质防晒品的好习惯。      衰老原因四:抽烟喝酒      尼古丁对皮肤血管有收缩作用,所以吸烟者皮肤出现皱纹要比不吸烟者提前10年到来,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抽烟者,看上去就会比同龄人衰老10岁。而喝酒会减少皮肤中油脂数量,促使皮肤脱水,间接影响到皮肤的正常功能。      衰老原因五:面部表情过于丰富      经常眯眼、皱眉、狂笑、撇嘴,这些动作和表情都会使面部增多皱纹,所以,最好尽量减少面部动作和过分的表情。      衰老原因六:不爱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让肌肤及时补充足够的水份,才是护肤之道的关键所在。水份如果摄取不够,会导致油脂分泌量不足,皮肤就很容易脱水,所以每天必须强迫自己喝6至8杯的水,但是不要喝富含咖啡因的饮料。      衰老原因七:不喜欢运动      这可不好。适量的运动能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使肌体活动张弛适度,从而增强皮肤润滑,也可令全身肌肤有大量流汗的机会,让肌肤达至健康平衡,大大减低肌肤衰老的机会。所以,要加强锻炼啊。      衰老原因八:卸妆不彻底      这是大多数人会犯的错误。仅仅用洗面奶是不能够彻底清洁皮肤的。你应该定期做深层洁面的工作,以免那些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污垢堵塞毛孔,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      衰老原因九:不了解自己的皮肤,用不合适的护肤品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皮肤吗?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肌肤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妨找个机会做个肌肤测试,了解多一些。      衰老原因十:亲近维生素,远离刺激性的食物      赶快悬崖勒马!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辛辣的、油炸的,对于皮肤有如定时炸弹,煎炸品,辣食都要适量减少,才会有助于肌肤内分泌平衡,减少暗疮和油腻等皮肤问题的出现机会。而果蔬中的维生素对皮肤大有好处,况且果蔬不但美味可口,令人心情大好,而且也可做成天然面膜,效果很好,而且还是一件极有生活情趣的事。要尽快合理调配你的饮食啊。
个人分类: 日常生活|1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静的方法
guangyin 2011-1-9 00:50
这几天的休息一开始是睡不好的,脑子里总是会不停息地想东西。我告诉自己不要想了不要想了,却依旧能并行地去想。躺下的一开始那段的感觉,甚至比清醒着还要累。 想是没有用的,并且让自己很累,但是很多时候停不下来。 安静的方法: 安排好自己的正常工作,要求自己去做; 踢球,球队的氛围很不错,看球队的主页,听音乐; 还有思考好什么是正确的,正义的,值得尊敬的,把值得尊敬的人的照片放在钱包里,提醒自己; 去原谅不可原谅的事情,就是没有原则。要么不去原谅,要么就想清楚那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做过的梦:发了大水,我把同伴举上了树,然后我也安全上去了。不是悲剧。。。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因病得闲
Mech 2010-11-9 10:17
这些天东奔西走,一个月内先后去了韶关、长沙、大连和成都。终于有了报应。病了,发烧了,昨天夜里最高接近 39 度,今天上午回落到 37.5 度。 除了东奔西走的疲劳外,可能还有其它的报应。有两位老朋友提议些事情,我觉得实在僭越,一口回绝。后来,经不住反复劝说,内心似乎有些松动。结果,上天给我个警示,小小的惩戒。我也下定了决心,那件事情,永不再议! 积极些看,因病得闲,也很不错。这话出自苏轼的诗。全文抄录: 病中游塔祖院 苏轼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不过,我可没有 安心是药更无方 的潇洒。就算我有,夫人也不同意。吃了些消炎药,晚上还吃了退热药。观察 1 天,如果明天继续发烧,只好到医院去看大夫了。 病中重读《坛经》,若有所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诚征志愿者,于科学网蓄惊雷,力超诺贝尔奖
热度 6 ljry8044 2010-10-25 07:23
诚征志愿者,于科学网蓄惊雷,力超诺贝尔奖。欢迎广大期望在学习、研究、工作事业上更上一层楼的朋友踊跃报名参与,一起来运动健身,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共研健身大计。当然,大家未必就能因此获诺贝尔奖,不过,诺贝尔奖等伟大成就却基本是年轻时取得,而运动健身则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在精力旺盛、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健康、年轻状态,这至少可以促进学业、事业更上一层楼。 可能会有人说:“我讨厌运动”。事实上,有十多个姐妹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她们曾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讨厌运动的超重群体,可调整方法后(大部分归功于我的引导),全都疯狂地爱上了运动,忘我地沉迷于其中,尽情地享受淋漓酣畅的亢奋感,整体活力也大增,精力更加集中,更加神清气爽,还获得了更加平和的心灵,更加甜美的睡眠(详细参见该博文: 【置顶】运动,得享受,唯有如此才能也必然能促进健康 )。您呢,也曾讨厌运动吗? 可能会有人说:“学习、工作太紧”,“运动会耽误时间”。可事实上,如果您想从事一心多用的低效疲劳战,运动显然会耽误时间,大致来说,年龄越大,体质越趋向于“一心多用”的低效疲劳战状态,对睡眠要求越少,但学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越来越低,缺少运动的久坐则会进一步促进这种低效的持久战状态。可若想集中精力从事高质、高效的解难、攻坚战,那么,运动锻炼则会促进该状态,使身体最大程度地健康、年轻化,使大脑最大聪明化。 为此,请广大有意的朋友大致写下自己以往的运动心得、体会(可洋洒千言,也可寥寥几句,实名匿名都行,杂乱点也没关系,只要实在就行),通过邮件或者qq发予我,我会为每人开一篇博文,将心得、体会记录进去,而后,大家在各自博文后面通过留言的形式不断记下新的心得、体会,我会尽可能地从运动专业方面予以指点, 而且,大家还可以相互指点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后者更加重要,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及灵感创意往往因此而产生。 已有“枫枫桥”等多人发来了运动心得、体会,暂先上载两篇: 健身畅谈一:运动与我 健身畅谈二:我的运动感言 当然,以往的心得、体会不是关键,之后的实践、提高才是本活动的价值意义所在,希望大家积极互动,共同提高。 强调: 运动是一门大学问,是一种聪明智慧,唯有不断提高修为境界才能越发臻于至善,才能对学习、工作起到越发精妙的促进作用,否则,反倒可能影响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状况 (详细参见 运动也有可 能致笨、致病甚至致死 )。 运动境界入门篇参见: 【置顶】运动,得享受,唯有如此才能也必然能促进健康 运动至善境界参见: 【置顶】千百年以后,运动健身之主流必为该和谐理念 【置顶】我所推崇的成功、幸福、健康的最高境界 —— 和谐 运动促进学习、工作等的理念参见: 健身金律一 —— 如何使运动与学习、工作相促进 其它有关运动的博文参见: 科研人员须谨防的慢性致命杀手 —— 久坐 论科研人员所应追求的健身、养身之道 论高挑、挺拔、优雅、气质身形的塑造及生存进化优势的获取 非常期待大家的参与,而且我觉得只有一线科研朋友和广大企事业工作者等参与进来才能探索出真正实用的运动健身理念。一个不懂学习、工作的人是不够格成为健身、养生专家的(离开了学习、工作等谈何健身),可目前的专家却基本不懂学习或者工作。所以本次活动意义重大,尽管未必能造就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一个都造就不了,但却有可能超越诺贝尔奖。远在美国留学的天翼兄留言予我:Ralph Paffenbarge对运动与长寿的研究影响深远, 2007 年去世的时候上了地铁小报的头条,而美国NB奖获得者死了通常是上不了头条的。广大百姓固然希望科学家能仰望星空,研制出长命500岁的神奇高科技药物出来,可在此之前,更希望科学家能脚踏实地,探讨出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首先使人类寿命达到或者接近于最高寿限(100岁~175岁),Ralph Paffenbarge从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他关于运动有助延年益寿的研究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他自己,发现了运动有助健康的调研数据后,也开始从事跑步等锻炼,身体健康得到大幅度改善。 不过,Ralph Paffenbarge仅得出了运动有益健康、长寿的研究成果,却不知道如何切实地指导世人以运动促进学习、工作等生活,这比得出运动有益健康的价值意义重要得多,至今仍未见相应研究报导,就等着我们了。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辈乎? ------------------------------------ 本人qq:9792255 健身养生qq群:63383981
个人分类: 修身畅谈|2600 次阅读|32 个评论
健身金律一——如何使运动与学习、工作相促进
ljry8044 2010-10-21 09:09
虽然人们大多知道运动有利身心健康,可却常常迫于工作或者学习等的压力而无暇运动,近来多个朋友因此向我诉苦。 其实,人们之所以多无暇运动那是因为未懂得运动之真谛,事实上,运动可以促进学习或者工作,尤利于提高效率和解决高端难题。道理非常简单: 调研数据表明,常锻炼者年轻10~20岁。对广大科研等创新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要知道,爱因斯坦等大量天才的杰出成就都是年轻时取得的。所以,如果你今年40,坚持运动,或许可以帮你回到更近乎别人30岁时的生理巅峰状态,即使拿不着诺贝尔奖,也能推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但若缺少运动,却可能早衰至别人50岁时的知天命的状态。 可若学习、工作、睡眠等等生活方式不能跟着运动顺势调整,反倒会起反作用,一方面,运动塑造苗条、挺拔的年轻身材,要求一种更具活力和节奏的聪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学习、工作等塑造衰老、臃肿的身材,要求低活力和低节奏的衰老生活方式,两相内耗,能有几人受得住。所以,鲜有人有毅力坚持下去,除了少数特别傻的,比如动辄指责别人缺乏毅力、意志的运动、养身砖家,他们总是将自己当作救世主。 那么,如何以运动促进学习或工作呢? 首先,必须知道运动为人之天性,人人都能享受运动,但须以聪明智慧引领前行,详细参见 【置顶】运动,得享受,唯有如此才能也必然能促进健康 在逐渐享受运动的过程中,体质会跟着慢慢改变,朝着更利于高效解难的年轻状态方向发展。比如每天晚上快走或者跑步1小时,不断进取。那么,一段时间过后,上午和下午就会有2~4个时间段的状态更近乎快走或者跑步(至少,可以提供给大脑更多的血糖和氧气),更具活力,思维更加发散,更具跳跃性,更能全面且深入地解决难题,则须顺势调整过来,从事一些高质高效高难工作,至少,须以更快的速度打字,如此,就会本能地保持在更近乎走跑的挺拔苗条的气质状态(鉴于此,高质、高效的工作也更利于塑造有利于运动的气质状态)。 故而,运动不仅不会影响工作或者学习,反倒会促进其更上一层楼,而高质、高效的工作和学习也会反过来促进运动,形成良性循环,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才是应有的境界。 可若不能跟着调整,这2~4个时间段则会变得更加浮躁,坐不住,运动所起的只有反作用。 大体来说,很多须2个小时做完的高难工作,10个小时反倒做不好 (更多参见 勤奋常为中国人失败、平庸之母. )。 大师、天才的过人之处就是善于将自己调整至有利于从事高效、高难工作的2个小时的聪明状态,运动则正好有利于塑造这种状态,所以,真正的大师、天才都喜好运动。 比如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虽惜时如金,但每天仍抽出时间从事体育活动。一次去比利时访问,国王和王后准备隆重地欢迎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火车站上张灯结彩,官员们身着礼服在车站迎接,可是旅客都走光了也不见爱因斯坦的影子。原来,他提着皮箱,拿着小提琴,从前面一个站下车,一路步行到王宫。 所以,爱因斯坦曾说:我生平最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比如,世界生理学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70岁后,他练习快步走,80岁后仍练习负重走。至于挖掘土施肥、清扫园经、种植花卉的的劳动就更不用说了,而我们中国人呢,一旦当上了领导,往往就会指使别人去干那些看似低下的体力活儿了。所以,脑白金、张悟本总能在中国泛滥成灾。 所以,常人繁忙之际被迫放弃运动时,深谙运动之道的施一公却通过跑步来增强活力, 为了保持白天精力充沛,恢复了锻炼 ,另外,他 喜欢跑步!更享受跑步后体力疲劳、精神放松的感觉( 施一公老师高血压,运动之后心跳减缓,血压下降,身体可得到充分放松,故而特享受,详细参见 论科研人员所应追求的健身、养身之道 )!对牛人来说,健康、幸福、成功从来都是一体会相辅相成的。 我昨天与科学网博主王春艳老师聊天时也发现,她在之前持续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的两个月里仍会抽时间跑4000m,不然身体扛不住,而且,她曾经的肩周炎也应锻炼而消失了,这可很是影响学习、工作的。 所以,运动的价值更在于其能促进学习和工作,缺少了她,学习和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就只能从事低质、低效的疲劳战。 觉得运动只会耽误学习或者工作,那是因为未得运动之妙。
个人分类: 健身养生|60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工作狂的健康问题
热度 1 mamingguo 2010-10-10 12:11
我所认识的工作狂除了导师和老板,还有我当家的。 每次野外都安排的很紧张,起早摸黑处理大量的事情,回来立马就去办公室,晚上发烧第二天输液,这也不是第一了。尽管这样努力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但我却常忍不住忿忿然:为什么不让自己适当休息一下,总把弦崩得那么紧,这么拼命一个人也不能把天下事做完,何况这么忙把自己累倒了也看不出到底为国家做了多大的贡献。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健康的人可以干很多事、也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如果病倒了不仅不能照常上班还要报销医药费,受牵连的不仅是家人还有单位和国家。 婆婆以前常爱说的一句话:人健康的多活几年,能多做好多事。现在的人不知道怎么了,莫非硬要弄个亚健康、疲劳死,才过瘾吗?爸爸说的好:锻炼身体要在年轻时,等岁数大了有毛病了再锻炼就晚了。如果真的不幸得了重病,一不能怪单位二不能怨他人,要怪只能怪自己不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没有哪个领导会希望自己的职员生病,在我们的健康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时,健康主要靠自己了。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也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合理安排时间加强锻炼!很喜欢大连理工大体育馆门楣上的红色大字: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 回来就开始输液还不见好转,输到周末又要出差,真希望医生直接给他开个住院手续好好休息一下,或者到哪个风景秀美的疗养院好好休整半个月...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于无声处蓄惊雷——静的最高境界
热度 4 ljry8044 2010-9-17 09:36
静,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不仅在于能致远,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更在于其能于无声处蓄惊雷,而后爆发出宏大磅礴的气势力量。 静极而动,蓄而后发,才是宁静的根本价值所在。 倘若静极不动,则反不得静,只能压抑成浮躁以不时地缓压;蓄而不发,最终必会累积成洪灾爆发。 道理非常简单,参看 运动,得享受,唯有如此才能也必然能促进健康 一文, 文中列举的十多位朋友原本好久坐,看似静,实浮躁得很,至深夜仍无法静心入睡,多失眠; 坚持运动后,全都获得了更加平和、安谧的心境,而且,很早就能酣然入梦。 因此,动,才是静之根本所在。因此,伟大的武学、兵法天才,民族英雄戚继光如此论静: “ 静不仅是坐禅时的心如止水,还是做事时的淡定和专一 (博主,世人往往只见前者,不见后者,而后者才是入静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比如,在战场上,不能淡定就不能冷静分析,不能专一就不能全力以赴”。这正如佛经所言,“行住坐卧恒三昧”。三昧就是禅,就是静。 所以,戚继光能在明军两万对倭寇两千常遭惨败的情况下,创立戚家军,横扫倭寇,百战百胜,而且常能以少胜多,一般也就付出数人或者零的生命代价,所灭杀的倭寇却高达数百、数千人,这在世界军事史记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所以,戚继光在镇守蓟北时,豪情冲天,居然直接率领八千戚家军出城至草原与三万进犯的蒙古铁骑交锋,而且还将敌军全歼。之前,明军一般都不堪蒙古铁骑之一击,甚至都险到了京城被蒙古铁集围困的地步,所以,之前看到戚家军出城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是自杀…… 戚继光还常搞军事演习,并邀请蒙古将领过来参观(数百年之后,美军才学会这一招),从此,西线无战事。 戚继光还创编戚家拳,共32式,被名将陈王廷收录29式创编了举世著名的太极拳,至清朝,杨露禅学成后杀入江湖,打遍京城无敌手,从此太极拳远扬天下。 因此,静应为一种追求极致的至善境界, 是一种全身心专注于一体的大智慧,为天才的根本优势所在。 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天才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研究的那门学问上的最高能力。 这种能力往往须只能在生理顶峰期的中青年之际发挥之极致。研究数据也表明,老年人的干扰力及专注力远逊于看似浮躁的中青年人。 故而,爱因斯坦、牛顿等大批世界巅峰天才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都是年轻时完成,因为那时能最大程度地将全部精力专注至科研方面。 所以,对广大青年朋友来说,主静不如主动,当然并非随波逐流的被动,而是浪遏飞舟、力挽狂澜的积极主动,否则,只能很快被历史潮流所湮没,尤其是80后一代,家境贫寒的往往只能在连个窝都没有的痛苦挣扎中被快速吞没,连动物都不及。 于无声中积蓄惊雷吧,积蓄好,就是沧海横流中显现出来的本色英雄,积蓄不好,就如野生动物中的弱者,在弱肉强食的残忍规则中被淘汰掉。 标题: 发表评论人: QFL 删除 回复 呵呵,那“泰山崩于眼前而不为之动容”比之于“于无声处蓄惊雷”如何? 博主回复:同一境界,但相较而言,前者更虚,后者更实。 戚继光能率八千戚家军出城至大草原与三万蒙古铁骑交锋,至三万铁骑冲至数十米近时,仍寂然一片,真正的“泰山崩于眼前而不为之动容”,为何?因为后面暗藏积蓄了多年的惊天炸雷,能在泰山压顶之际将其劈开炸碎。可若换了其他明军,立马会被泰山压得粉身碎骨。
个人分类: 享受孤独|804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如何消除房事后的疲劳
andrologist 2010-7-21 10:36
部分男性在房事后总觉得疲累不堪,故而误以为自己雄风不再,老想着如何壮阳。然而,恢复体力的关键并非搜罗奇珍异兽或名贵药材,而是在于加强休息与调整消化系统,即中医所谓的调理脾胃功能,配合正常饮食,如此自然能恢复机体的耐力与精神状态,一扫全身疲劳。 改善激情后的身体疲劳,首先最好从调整作息着手,而非一味壮阳,其次才是从饮食着手,实在无法改善,再找医师诊断,以了解身体是否真的有病。为了改善房事后体力不继等现象,很多人常想着如何炖补汤,希望能好好补回来,甚至怀疑自己需要壮阳,但吃药或喝补汤皆非恢复体力的必要条件,休息才是优先选项,尤其对单纯的房事后疲劳。 一般人在房事后要有适当的休息,才可恢复体力,因此最好在晚上上半夜进行房事,以便事后好好睡一觉。健康的年青人若不是夜夜欢爱,睡醒一觉后就会完全消除疲劳;而中老年人则在房事后虽经一晚休息,次日仍会微有倦意;体弱者或有疾病的人房事后疲劳更甚,以致腰酸背痛,头晕及脚步虚浮!虽然他们性生活并不频密,仍会如此。 做完爱后,男人会变得想睡,全身充满了疲劳感与虚脱感,有些人甚至疲劳感一直无法去除。不过,这种疲劳感与其认为是来自肉体,还不如说是属于神经性的。房事以后,会感到疲劳的男人大都是瘦弱型、神经质、低血压,内脏有下垂的倾向,一旦射精以后,恢复较迟。为了去除疲劳,就会想要睡觉,但是却难以成眠,结果会导致睡眠不足,体力减退。因此,完事以后,不要立刻睡觉,要稍微花一点时间,使自己身体的规律恢复到日常生活的步调才行。可以看一看电视、听一听音乐、看一看报纸、或是淋浴,之后就能够熟睡,翌日也不会感到疲倦。 如希望更具效果,最好在睡前,做一做背骨伸展运动。起立,有如强调倒S字型的脊柱一样,把意识集中于后头部和背肌,一边进行腹式呼吸,一边用力将力量贯注于背肌,维持背部向后突出的姿态。腰椎向前,后头部朝后,将精神集中于此,用力地拉扯。 频繁的激情自然让身体感到疲劳,如果男性自觉体力不比从前,容易疲倦,可先减少房事频率,配合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再观察自己体能状况。 若情况还是不理想,可配合服用一些能够调整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食品或中药。中医认为脾主肌,意即食物营养与精华的运输及吸收,与全身肌力、体能的恢复与增进息息相关,照顾好脾胃,加上充分睡眠,精神自然来。 整天只吃不易消化的高油高脂,或偏食某些种类的食物、饮料,甚至经常因为紧张或作息不正常导致拉肚子、便秘交替,如此营养状况便难以正常供给人体运用,补充体力耗损,长期下来,精神萎靡自然难以避免,这一点中西医学的看法几乎一致。 调整脾胃的中药非常多,大都是性质温和,接近食材的药方,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等,到正规医院就诊时,医师会给予最适当的处方与建议,并调整身体的机能平衡,甚至可加入针灸治疗。
个人分类: 科学奇观|876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你会休息吗?掌握最高效的休息方式
runningabc 2010-7-5 03:24
你会休息吗?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困扰呢?当睡了十几个小时起来仍然觉得疲累;当花了不少钱去旅游散心却没有增加生活的激情;出去K歌和逛游乐园完并没有使自己更开心。 休息应该是使你摆脱疲劳、放松神经、使你重新精力充沛。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听起来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 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着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偶尔累时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 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 。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 睡觉 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 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 休息 。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 积极 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所以,这天你要是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层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 生活 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 幸福 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基本思路是 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 。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松,那么就去吧,别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玩什么。 也许你可以: 用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 试着放弃在周六晚上去酒吧,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从来没有机会看到的早间剧场,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万个周末都不相同。 不要再去你已经去过无数次的度假村找乐子了。找一条你你从没去过的街道,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你感到腻味的城市结果你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 旅行 ,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坐了5小时飞机,只是换个地方打麻将,换个地方游泳,换个地方打球 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是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它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必须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女性朋友们尤为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这些时刻你不再是满脸写着 效率 的中性人,而是一个裙裾飞扬的魅力焦点。 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给出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完全康复。所以 压力 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分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职业类似的。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往往珍惜生命的人,会不顾任何代价去求得一个好的休息。花些时间休息,可以使你获得大量的精力、体力,使你取得从事任何 工作 ,应付各种问题的力量,使你对于生命,能有一个愉快正确的认识,天下还能有别种时间的投资对于你更加有利吗? 最后, 学会享受你的无聊 。我们知道在忙碌的工作学习后进入假期,过上几天就会觉得闲暇时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无所事事,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会让自己产生一种负罪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传统的教育告诫我们无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个奋发向上的人绝对不该有这种情绪,甚至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机会。生活中我们都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于是我们活得好累,冠冕堂皇的说 压力 来自外界,但我觉得更多的压力是我们自找,因为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没有学会给自己减压。看看那些静静躺在海滩休假的人们,我们应该懂得无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或许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更难得。因为它需要你有好的心态、长远的眼光,要先接受它,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你才会真正的享受它。它绝不是一种颓废,它是 一种休整、一种积蓄 ,它会让我们戒除只会工作的毒瘾。 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不会 休息 的人就不会工作。可我们由于功利的原因,早已将这一说法忘记。于是我们忙碌,我们努力,于是也就害怕无聊、害怕无事可做,甚至会因为闲暇而几乎惶惶不可终日。 工作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是工作的主人,绝不是工作的奴隶。千万不要以为无聊是消极、是不敬业。 转载自: http://www.mifengtd.cn/articles/the-most-effective-way-to-have-a-rest.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抗甲型H1N1流感最佳方法是休息
sheep021 2009-10-31 20:03
专家:对抗甲型H1N1流感最佳方法是休息 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的趋势,专家提出,对抗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应适当减少课业负担、减轻压力。 天津儿童医院内科胡坚主任医师提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不要滥用抗生素。他说,甲型H1N1流感是病毒感染引起,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抗生素不但不起作用还有副作用。 胡坚建议大家平时多喝水,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勤洗手,消除恐慌心理,保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对抗甲型H1N1流感来袭。 本博评论: 前几天看有人采访一所小学,老师说,我们每天消毒3遍,各班级分开错时上体育课(意思是减少接触,以防传染) 当时就觉得有些好笑,舍本逐末,没有抓到点子上。 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加大活动量。多运动,多晒太阳,对睡觉,少上课,少布置作业。 胡坚主任医师的建议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俗话说: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一天消毒十遍也不能保证把空气中的病毒全部杀死,除非把地球泡在福尔马林里。 但 是,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不在于细菌和病毒的存在,而在于自身抵抗能力的降低。细菌和病毒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增强身体素质才是第一要务 。 这几年,说胡话的专家多,以至于被网友斥之为砖家。今天难得见一位说真花的专家,赞一个。
个人分类: 感冒发烧|1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冥想之际
eloa 2009-1-24 22:44
wilddonkey 发表于 2009-01-07 21:41 佛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某一日,佛祖饭后在恒河边打坐。不久,有一商队在此处过河,车马众多,喧闹不已。佛祖出定后见地上一片狼藉,便问身边弟子是怎么回事,弟子答曰:刚才有很多车马过来。佛说他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佛经上的记载真伪难辨,不过我们可以假设这是真的。那么之所以佛祖会对过往的商队听而不闻,肯定与打坐这一行为有关。而如果有兴趣一探其究竟,弄清楚是否会有类似故事中的情形出现的话,要想得出可靠的判断,基本上只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在佛家的思想体系下,依照佛家的方式打坐、修行,依循特定的修习过程去亲身体证这一情形,并最终做出判断。以佛学的观点来看,要做到这一步非常困难。 另一种方法也有一定困难,不过相对来说要容易,那就是请来被认为或自认能实现这一情形的人,将其作为研究目标,应用针对性的试验手段加以试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此即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除了相对容易外,还在于它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不管是何种现象寻常的,有悖常理的,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只要试验条件允许,都可以用它来研究一番。而惯常运用此方法的科学家们也习惯了以这样一种态度去面对那些可供研究的对象:客观、事先不带任何成见、几分怀疑和一份必不可少的好奇心。于是,当打坐、冥想这类行为及其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影响被列为研究对象时,科学家们沿着思维的惯性,如此盘算:这儿有人声称能做些不同寻常的事,来,让我们把电极放在他们身上 名不虚传 2005 年,日本国立生理学研究所的几位科学家动用了他们的电极。对象是一位 65 岁,拥有 38 年冥想经验的瑜伽大师,他声称自己在冥想过程中感觉不到痛。根据先前的研究,大脑中存在一个与痛觉感受有关的皮层网络,只要有某种痛的感受产生,该网络的相应区域就会兴奋。由此,如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这位大师的声明进行判断,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别在他冥想和非冥想状态下,施以一个能够引发常人疼痛的刺激,同时观察其脑中痛觉网络的反应情况,并加以对比。 一束强度足够劲儿的激光打到手背上,同时呈现出来的脑中痛觉网络对此刺激的反应对比鲜明:非冥想状态下强烈兴奋;冥想时波澜不惊。另外,在试验结束后,大师还被要求对两种状态下的主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从 0 到 10 ,代表从弱到强不同的疼痛等级。结果非冥想状态得分 8 ,冥想状态得分 0 ,这与两种状态下脑中的表现相一致。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先前对痛觉的研究和理解,根据该试验结果,我们目前所能得出的结论是:这位瑜伽大师在冥想过程中确实感觉不到痛。 如要进一步阐明瑜伽大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由于人的痛觉感知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这样初步简单的解释:长期的瑜伽冥想训练改变了冥想时的心理状态,进而减弱了痛觉感知。至于这时在体内、脑中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有很多电极在等着被科学家们用。 冥想研究 科学从不拒绝匪夷所思,什么都可以拿来研究,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结果,都是启发。瑜伽大师不同寻常的能力为痛觉感知潜在机制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而这只是打坐、冥想这类古老而颇富神秘色彩,宗教意味浓厚,蕴含着千年前的人类对生命、宇宙之理解的行为为生活在现世,对生命、宇宙有了全新理解的我们所带来的启示的很小一个方面。 冥想( meditation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开始进入科学的视野,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有三种类型:瑜伽冥想术、禅宗冥想和先验冥想(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冥想方式)。其他的还有佛家另外一些派别的冥想(如密宗)、道家静坐和近几十年在西方新兴起的几种冥想方式。早期对冥想所引发的生理上变化的初步研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不同于睡眠、催眠和自我暗示,冥想期间人体处在的是一种觉醒,同时代谢减缓的生理状态。 随后的研究确认了这个论断,也否认了这个论断。这是因为研究所采用的冥想类型各有针对,而即便是同一种类型,在具体的冥想手段和冥想内容上也是多有不同:冥想时保持安静的、一开始要默诵宗教习语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语音、音乐引导的;冥想时不着意于一点的、着意于呼吸的、着意于某部分身体的、想象某种场景的、感知自我的、开始注意于一处,而后不着意于一点的、体验某种情绪(如快乐、悲悯)的,如此等等。 试验条件的参差多态导致了试验结果上的巨大分歧,这是冥想研究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之处甚多,为冥想赋予一个标准的,四方皆认可的科学上的定义一时还难以做到。 不过在多年的研究积累之下,也还是发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综合对不同类型冥想期间脑电波变化情况的研究,一条通常会于冥想过程中出现的脑电图发展轨迹被描记出来:先是冥想初期的波振幅增加和频率减小;接着,在经验丰富的冥想者脑中会有 节律波序列呈现;再接下来,是非常少见的,只有在那些可以达到深度冥想状态(即所谓的入定)的冥想者身上才能够记录到的高频 波( 20 赫兹以上)爆发。 随着脑成像技术的普遍应用,冥想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方向,科学家们开始根据冥想过程中相应皮层区域的反应变化,来对其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考察。 非同寻常 首先,借助脑功能成像数据,一个问题得以被进一步澄清:冥想与普通的休息状态有什么不同? 你斜倚在沙发上,或是躺在床上,眼睛闭着,或是随意将目光落往一处,突然想到明天的工作或许会遇到麻烦,接着盘算过会儿要不要去吃点夜宵,随即记起昨晚的麻辣烫味道很不错,这时,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事情,比如你漫无目的的转了一下头,眼光从一处移到了另一处,也可能是隔壁音乐声响起,你听出是那首天天都在放,已经没了味的老歌,同时心下黯然:我的耳朵就要起老茧了。 我们休息时的情形就是类似这个样子。对应的,脑中也有一系列事件在上演,概括起来,可作如下表述:不加控制的,自发而流动的各种想法;随时插入的记忆片段;无特定目的行为的认知处理过程;以及无时不在的对自我的感知。如同在不做特殊设定时,电脑软件会按缺省设置运行一般,在没有接收到目的明确的指定任务,即在通常的休息状态下时,大脑会以上述事件为蓝本运行。这个蓝本被称为大脑功能的缺省模式。大脑在缺省模式下运行时总会有固定的一些皮层区域在兴奋,相应的,这些皮层区域被称作缺省神经网络。 而对于冥想,我们一般都会联想到这样的情景:盘膝而坐,上身挺直,闭目不语,神态自如。从表面来看,除了要刻意对身姿进行控制,这与闭着眼睛休息似乎没什么不同。 区别不在于表面。冥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都是静坐不动,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精神上的高度专注。不管是专注于呼吸,还是某种内在景象、某部分躯体,或是根本不专注于任何一处(这是另外一种专注),在冥想时都要对不断涌现的思维、念头进行控制一念即起,立刻觉察,并使之消散,而非任其发展以便将注意集中于要专注的那一点上,或不让任何一点成为注意的对象。这有别于休息时对千思万绪的放任自流,因而标志休息状态的缺省网络在冥想期间兴奋程度会下降,冥想经验越丰富,下降的就越显著。 冥想应该是一种专注而少杂念,乃至无杂念的精神状态。不过如果你之前从未冥想过,现在有兴趣来尝试一下:双腿盘起,姿势摆正,两眼闭上,接着你开始将注意集中于呼吸,或者试图不落注意于一处,这时你会发现各种杂念纷至沓来,不胜其扰,越是努力克制,越是彰显,倒是在休息时不会感到这般的思绪繁乱。 这并不奇怪,因为休息状态下对随时出现的各种思维活动是顺任自流的,所以不会对某一念头本身加以特别关注;而冥想时既然要将意念固定下来,要有意对不请自来的纷纷杂念进行控制,那么这些杂念本身就显得清晰而突兀了。就像流动着的河水虽然杂质众多,看上去却是一片清澈,也无从分辨其中的杂质;而一旦将河水盛到杯中,静止下来,过不了多久,便会泥沙俱下,一目了然。 脑成像仪的扫描结果证实了这种心理感受上的差异。在冥想期间,与维持注意有关的大脑区域;和被认为负责对相互冲突的认知过程进行检测和施以解决的相关脑区强烈兴奋。它们的兴奋意味着对思维活动的选择和控制,而这两者均不包含在缺省网络当中,因此虽然在休息时思如流水念如龙,身处其中的我们却茫然而不觉其纷繁。 有趣的是,经验最为丰富的冥想者在冥想时这两者的兴奋程度反而变得很低,对此的解释是冥想经验丰富者更容易将注意集中起来并加以维持,也更容易控制杂念,故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努力。这种情况倒是接近休息时注意涣散、无认知冲突的放松状态,但同时缺省网络的兴奋程度也很低,于是在冥想达到一定阶段时,会进入至这样一种矛盾的境况:既放松,又专注,或者说放松着的专注。这正是冥想的非同寻常之处。 不同凡响 冥想的非同寻常还不止于此。接下来我们关注下恒河边佛祖的声誉,来看看在冥想过程中外部干扰会对冥想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者在冥想期间放出一些声响,包括中性的(餐馆嘈杂声)、正面的(婴儿喔啊声)、负面的(女人哭泣声),结果显示跟处理这些声音有关的皮层区域的兴奋程度与冥想经验呈负相关,即冥想经验越丰富,处理声音的皮层区域的兴奋程度就越低。换句话说,冥想经验越丰富,对这些干扰声响所做出的反应就越小,受其影响也就越小。从这一点出发,一个冥想者如果功力足够深厚,比如达到佛祖的程度,那么他在恒河边打坐而不知有商队经过并不是不可能的。 冥想时确实可能会有可供记载的异事发生,那么有冥想经验者在平常时是否也能留下一些过人的事迹?一篇发表于 2007 年《 PLoS Biology 》的研究论文中就记载下了这么一桩。研究者招募了一些并非骨骼清奇、悟性甚高的志愿者,他们的共同点只是之前都没有过任何的冥想经验。志愿者们先参加了一项名为注意瞬脱的试验。所谓的注意瞬脱是指当两个视觉对象(如一个数字或字母)依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如果间隔时间足够短的话,由于大脑资源有限,在完成对对象 1 的感知过程后,会来不及对对象 2 进行感知。也就是说看清楚了对象 1 ,就看不清楚对象 2 。 研究者设定的时间间隔是 336ms ,志愿者们取得的成绩是有 60% 的概率能够准确辨识出对象 2 ,这就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程度。接下来是持续 3 个月的高强度冥想训练,之后,仍然貌不惊人的志愿者们在重复 3 个月前做过的同一试验时,辨识准确率达到了 80% 。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请到了真正的奇人异士。 76 名密宗修行者参与了该项研究,经验最丰富者已冥想了 54 个年头。受试者中还包括了 3 名索居 20 年以上的静修者。研究地点不在条件齐全的大学实验室,而是在他们位于喜马拉雅山的静修地及附近,试验采用了不会产生外在干扰的测量手段,以期获得最为确实的结果。 试验内容是向受试者的左右眼分别展示不同的视觉对象,比如左眼前是一张脸;右眼前是一个房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双眼竞争,左右眼分别带来的视觉感知以很快的频率相互转换,脸和房子被交替看到。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而言的。在这次试验中,有 50% 的受试者停留在其中一种感知上的时间大幅增加,与之前 1000 名非冥想者的测试结果对比明显。 不同凡响的背后是长期冥想活动可能在大脑神经层面引发的一些改变。冥想与特定认知处理过程的关系,及其所带来的认知层面的变化是冥想研究将来的热门方向。 积极的情绪 此外,冥想还为另一块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方天空情绪。大概是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学者在对人的情绪进行研究时,更多时候针对的是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抑郁之类,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比较少。而像佛教这样的宗教更关注的是如怜悯、快乐、仁慈等积极的情感,因此可通过承载了这一宗教思想的冥想行为来对这些积极的情绪加以研究。 这是一种专注于悲悯情绪感受的佛家冥想。一个合理的推测是:经验丰富的冥想者在进行这种冥想时,会对他人痛苦的反应更为敏感。为此冥想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声音:正面的婴儿笑声、中性的餐馆背景声、负面的女人哭泣声,结果,沉浸于悲天悯人心境中的大脑对所有声音的反应都比在普通休息状态下更为强烈。不出所料,负面的声音尤为刺耳。看来佛祖在恒河边打坐时,采取的不是这种冥想方式。 另外,这种方式的冥想会令人常处于积极情绪的包围当中。先前的研究表明,左前额叶( left prefrontal cortex )的高兴奋度往往意味着良好的心理状况。而无论是平常时的、或怀着悲悯心冥想时的经验丰富者的脑中;还是没有冥想经验的志愿者在接受一定时间训练后的大脑,均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冥冥之意 科学家们一边忙着以冥想为对象做实验,得出新的结果,借此加深对其的理解;一边忙着为冥想做结论、下定义,提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时可依托的理论和观点,为接下来的实验指明方向。理论和实验是科学的左右脚,左脚跨上一步,右脚就会被带着向前迈出;右脚超到前面,左脚又要及时赶上,左一步,右一步,科学愈行愈远。 上世纪 90 年代,基于对近千名冥想者的主观经验的综合分析,冥想被赋予了一个标志性特征:对外部感观世界的关注和高度的注意。差不多同时,一份对人脑意识活动的创见将意识分为了两个主要方面:感官意识与动作意识。前者是由外部世界传入的信息所触发的意识活动;后者是内在的,自主控制的能够引发某种动作的意识活动。冥想与意识的新观点两厢一结合,促生了对人在冥想时意识活动变化的见解:这应该是一个感官意识增强的过程。同时由于显而易见的,冥想时多处于静止状态下,这个过程应该伴随着动作意识的减弱。 此外,随着自上世纪后十年兴起的意识研究热潮的不断向前翻涌,一些与对自我的感知,即自我意识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相继被确认。在意识研究中,自我意识开始成为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根据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对意识的分析,意识的不同方面处在对大脑资源的竞争关系下,一方增强,另一方就要减弱。再加上西方学者对来自于宗教如佛家的,与某种冥想境界相关的一些解释如忘我的字面化的理解,顺理成章的,对于冥想,就又有了一个新的诠释:感官意识的增强,伴随以自我意识的减弱。 总之,冥想被视作了一种内生意识活动减少,同时敏于外部信息输入的精神状态。基于此认识的对冥想的一个典型描述是:深度休息而又完全警觉。 应该说这是一种局限于具体冥想方式,只符合部分情况的论断。参考对冥想这一古老行为的古老理解,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在各家冥想过程中,一开始往往会有专注于呼吸,或经文、咒语的诵念等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点的前导期,但当进入到最为精深的冥想层次时,无论是瑜伽,还是佛家、道家,都强调不将注意落于任何一处。这不落于任何一处当然也包括了不特别注意于外部的感观世界。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到了一种最佳的精神注意状态,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向意识领域所发生的一切施以平均的,平等的,公平的注意。这一说法与不将注意落于一处异曲同工,而冥想根本所要达到的,也就是一种最佳的精神状态。 再结合近来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冥想程度越深,对外部输入信息的反应越小,即感官意识是减弱的。同时由内而发的各种意识活动,包括所谓的动作意识、自我意识也是在减弱的。那么,这样看来,冥想,至少是深层次的冥想意味着意识活动的全面衰减。 是否确实如此,还需要用更多的实验来加以验证,或是修正,或是推翻。 2003 年 9 月,一个为期两天的名为探查大脑的科学研讨会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会中的主角是神经科学家与佛学家,以及他们都感兴趣的有关认知、精神方面的话题。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仅仅想着把电极放到冥想者身上是不够的,保持敬意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他们的讲述、教授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很重要,如欲以科学的方法真正弄清楚冥想这一行为的内涵和实质,这样做是必须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或者,我们也不妨试试另外一种方法。 《新发现》2008年12月刊 参考文献: 1. Lou H. C. et al. A 15O-H2O PET study of meditation and the resting state of normal consciousness . Hum. Brain Mapp. 7(2): 98-105 (1999). 2. Davidson R. J. et al.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 Psychosom. Med. 65: 564-570 (2003). 3. Marcia Barinaga . Buddhism and Neuroscience: Studying the Well-Trained Mind . Science. 302(5642): 44-46 (2003). 4. Holzel B. K. et al . Differential engagement of anterior cingulate and adjacent medial frontal cortex in adept meditators and non-meditators . Neurosci. Lett. 421: 16-21(2007). 5. Lo P. C., Huang M. L. Chang K. M . EEG alpha blocking correlated with perception of inner light during Zen meditation . Am. J. Chin. Med. 31(4): 629-642(2003). 6. Kubota Y, Sato W, Toichi M, Murai T, Okada T, Hayashi A, Sengoku A . Frontal midline theta rhythm is correlated with cardiac autonom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attention demanding meditation procedure . Brain Res Cogn Brain Res. 2001 Apr;11(2):281-7. 7. Kjaer T. W. et al . Increased dopamine tone during meditation-induced change of consciousness . Cognitive Brain Res. 13(2):255-259 (2002). 8. Kakigi R, Nakata H, Inui K, Hiroe N, Nagata O, Honda M, Tanaka S, Sadato N, Kawakami M . Intracerebral pain processing in a Yoga Master who claims not to feel pain during meditation . Eur J Pain. 2005 Oct;9(5):581-9. Epub 2005 Jan 20. 9. O.L. Carter, D.E. Presti, C.Callistemon, Y.Ungerer, G.B.Liu and J.D.Pettigrew . Meditation alters perceptual rivalry in Tibetan Buddhist monks . Curr Biol. 2005 Jun 7;15(11):R412-3. 10. Slagter HA, Lutz A, Greischar LL, Francis AD, Nieuwenhuis S, Davis JM, Davidson RJ . Mental training affects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brain resources . PLoS Biol. 2007 Jun;5(6):e138. 11. Brefczynski-Lewis JA, Lutz A, Schaefer HS, Levinson DB, Davidson RJ .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7 Jul 3;104(27):11483-8. Epub 2007 Jun 27. 12. Lutz A, Brefczynski-Lewis J, Johnstone T, Davidson RJ . Regulation of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emotion by compassion meditation: effects of meditative expertise . PLoS ONE. 2008 Mar 26;3(3):e1897. 13. Lou H. C., Nowak M., Kjaer T. W. Chapter 14 . The mental self . Prog. Brain Res. 150: 197-204 (2005). 14. Giuseppe Pagnoni, Milos Cekic, Ying Guo . Thinking about Not-Thinking: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ceptual Processing during Zen Meditation . PLoS ONE. 2008 Sep 3;3(9):e3083.
个人分类: 生物|2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年了,我们该干点啥
jxz1963 2009-1-23 09:56
今天都腊月28了,眼瞅着再过两天就要过年了,今年的年咋过呀,至今我心里还没有谱呢? 今早起床后问夫人:今天有啥安排?她回答说:没有啥安排,该干啥还干啥! 由于单位里还没有正式放假,一大早就起来朝单位里赶,还好,准时到了,到单位才知道,放假的日子还没有确定,该到的同事都到了! 昨天晚上和老同志们(离退休的人员)在一起聚会,问到他们过年都干些啥?跟平常一样吧!他们的回答真是让人感到了无奈。 同样是昨天,高中时的老同学在QQ上问我是否参加高中同学的初四聚会,我拒绝了她的邀请,其原因主要是感到目前还没有混出个名堂来,就去见同学们,真有点不好意思:人家奥巴马47岁都当上了美利坚的总统,我都46岁了,还没有去美国的想法,更别说拿一个美国绿卡的想法了,要说这人和人就是不能相比呀!我从现在开始都怀疑自个儿是否有些自渐形秽! 前天晚上在和科技期刊编辑界的朋友们吃饭时,听到他们最多的言谈是:好好地休息上几天时间,一天到晚都是编辑呀、校对呀、发行呀的,真想美美地睡上几天! 长时间没有碰面的老朋友们,则在电话里约我在春节期间打一次牌,听他的口气:玩大的,谁怕谁!看来一定是发了不少奖金,口气大的还有一句话:有本事把我的奖金都赢去了!我想,真要是有那个本事,我们都不用上班了,干脆整天打麻将算了。 当然,也有我们一拨年龄的,认为大家在一起就是投个热闹劲,没有酒是不热闹的,就是平时不喝酒的人,到了过年时也要小喝上几杯,有道是无酒不成宴。 这年,该咋过呀,我稍稍地思考了一下,并进行了小结,过年时是否要这样呢? 打打电话,发发短息,逛逛庙会,看看热闹; 买件新衣,换点新钱,发点红包,放点鞭炮; 走走亲戚,会会朋友,见见同学,拉拉家长; 吃点饭饭,喝点奶奶,品点红酒,咥块大肉 。 在此,我祝各位博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大吉,牛年更牛!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331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