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奥威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权力压倒一切:读《1984》
热度 3 techne 2017-1-10 16:11
(草稿,请勿引用)   这篇短文原本是很多年前在校时写的一篇读书报告。后来因硬盘损坏等原因,长期遗失,就再也找不到了。前一阵也很幸运地,从指导老师那里找回了文章的备份。重新读来,有种Yeserday Once More的感觉,非常惊喜。这次稍加修改,以博文的形式发布,供读者思考。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原名“Eric Arthur Blair”)在1948年完成的作品,和他的另一本代表作《动物庄园》齐名,同属反讽式政治预言作品。而《一九八四》对于未来社会恐怖图景的生动描绘,更使它成为二十世纪反乌托邦(anti-utopia)作品中的标志性著作。必须要指出的是:奥威尔不是一般概念中的所谓反共作家,《一九八四》也不是简单地针对苏联。其实奥威尔主要是一个反极权主义的作家,而准确地说:《一九八四》主要是作为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宣言,而不简单地是针对某个具体国家的具体政治制度的讽刺小说。“可以说,《一九八四》是极权主义的治理机器的操作手册或者技术大全,它揭示了极权主义政治统治的秘密。如果说,汉娜•阿伦特的著作(如《极权主义的起源》)直接针对法西斯统治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统治,并且试图比较其中的不同,那么《一九八四》不是针对任何具体的政治统治,它所探讨的是一种超越这些具体治理模式之上的极权主义政治治理的理想类型,我们从中可以找到各种极权主义政府治理的影子。如果我们不了解极权主义政治治理中权力具体运作的技术秘密,就不理解极权主义的理论原则是如何取得胜利,我们也不可能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找到反抗极权主义的手段。”   正如汉娜•阿伦特和卡尔•弗雷德里克及布热津斯基早在五十年代分别在前者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和后两者的《极权主义独裁和专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极权主义乃是现代专制主义。它从本质上来说与古代或中世纪的专制主义毫无二致,但与这些传统的专制主义不同的,或者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在于,极权主义掌握了现代政治的统治手段,包括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舆论工具、艺术创作、历史编纂甚至个人思想和隐私,无一不在一个有形和无形的“老大哥”(big brother)的全面严密控制之下(极权主义的英文“Totalitarianism”意即至此,因此也可译“全面权力主义”),这是中外历史上任何一个暴君所做不到的,更是他们连想也想不到的。   《一九八四》的基本线索其实是挺简单的,它说的是这样的故事:一个生活在老大哥所率领的极权主义统治之下的知识分子型党员,如何反抗极权主义,直到最后却又被彻底征服改造的全过程。全书共分为三部,这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意义上的三个部分,实际上也是理论逻辑上的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极权主义的种种权力技术;第二部分介绍在极权主义的统治下,为追求自由而采取的反抗;第三部分则是极权主义对反抗的征服。这部权力、反抗和征服的三部曲,正是在对极权主义治理的权力运作和反极权主义的策略,以及极权主义征服反抗的技术和原则的分析中,才使我们看到现代极权主义的政府治理是如何通过权力的技术和原则组装成利维坦式的国家机器的。   可以说“权力的无所不能”是这本书描写的一个主题思想。自从人类社会步入近代社会以来,对权力(Power)的推崇就成为了一种默认的时尚。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也和人类对力量这个主题的推崇潜移默化、互为因果地交织在了一起。在《一九八四》中,对力量的推崇走向了一个极致:“党要当权完全是为了它自己。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并没有兴趣。我们只对权力有兴趣。……迫害的目的是迫害。拷打的目的是拷打。权力的目的是权力。”在党对权力的极度掌控之下,权力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或隐或显的电幕、对历史的篡改、对改造对象进行的生理和心理的重构和完全控制……权力的力量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如果细分一下,可以把文中出现的相关叙事大致归结为如下这些主要内容。   1、老大哥和党的全能   “老大哥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是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已经成为了无处不在极权监视者的恐怖象征。而老大哥和党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党永远都是正确的,党的眼睛是唯一被允许的视界。“权力的眼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一种在现实中既看不见又触手可感且变幻莫测的全能力量。   2、监视、控制和清洗   每一个党员从生到死都在思想警察的视域之内,甚至当他独处时他永远都不能确定真的在独处。无论何时,睡了或醒着,工作或休息,洗澡或上床,他都可能被监视,没有警觉并且不知自己正在被监视着。在党中间,没有很多思想在革命之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剩下来。老一代大多已经在五、六十年代的清洗中被消灭,并且少数幸存者很久以前便被恐吓为彻底的智识投降者。   3、人格改造   任何一个被投入监狱的人都难逃宿命。在这里,肉体上的消灭不再成为首要目的——精神上的彻底控制是党唯一要实现的目标,任何人包括温斯顿也不能例外。   4、重写历史   除此之外,为了彻底消灭危险的萌芽,还需要采取更加根本的措施:对历史随时加以篡改,因为记忆的积累与前后对照将戳穿统治一贯正确的谎言;消灭不符合统治要求的概念,因为那些概念本身被看作反叛者的武器;制造另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没有确切含义且自相矛盾,使用它们是为了把思想活动引向空洞无物。   5、个体的瓦解   个体的位置永远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党是强有力的和永恒的。   6、文中的等级制度   果尔德施坦因从理论上把极权社会中的人群分为三种,上等人的目标是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上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即无产者,则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他们可能被中等人利用,而上等人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至于无产者自身的目标,即要求普遍的平等,则从来没有实现过,因为人天生能力的不平等,总是导致等级产生。……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群众从来不会自动起来造反,他们从来不会由于身受压迫而起来造反。说真的,只要不给他们比较的标淮,他们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受压迫。过去时代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完全没有必要,现在不会允许发生,不过可能发生其他同样大规模的失调,而且也的确发生,但不会产生政治后果,因为不满情绪没有办法可以明确表达出来……(原文片断)   果尔德施坦因得出的结论是:颠覆的危险主要来自中等人与下等人的联合,下等人在中等人的启发下一旦学会独立思考,他们具有的潜在的力量就会成为推翻上等人统治的有力武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方面要阻止下等人改善自身条件,通过贫穷的手段把他们滞留在愚昧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严密控制中等人的行动以及思想,将他们置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监视之下。   作者奥威尔用简单的语言将果尔德施坦因施政纲领归纳为三句话:   战争即和平——使用战争作为制造贫困的手段,胜负不是目的,所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自由导致不平等,而不平等又会带来等级制度,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知识既然被看作反叛者的武器,消灭知识就成为永远保住统治地位的手段。   7、性的状态   党员之间的性关系是被禁止的,党禁止它的成员享受这种糜烂的生活方式,性在党面前变得索然无味且程式化;而对于普通人则没有这种限制——对普通民众而言,性成为了一种麻醉剂的象征。   8、新话(New speak)的原则   为了对民众实行彻底的思想控制,党设计出了新话的原则。这是一种全新设计的人工语言,它的词汇不会自然地增多、不断变丰富,反而会逐年减少。通过这种热爱屏蔽的方式,就可以让那些党不愿见到的词语和用法消失,而剩下来的那些词语则只能表述党希望民众去接受的信息。   总而言之,通过种种方式,《一九八四》中的党织出了一张无边无际、无处不在的权力之网。个人的私人领域被彻底瓦解,一切个人思想都完全暴露在被党掌控的公众领域面前,党进一步通过辅助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个人思想的完全控制。而民众则由于等级制度被分割为几个不同的阶层,对历史的不断篡改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底层民众的视域变得极其僵化和狭窄并且对党的公共宣传言听计从。对于党的内部,控制和监视更是异常严密,任何稍有越轨的行为都会招致清洗和改造。   正是通过这张既四处流淌着邪恶却又时刻充满了诱惑的权力之网,一个极权世界的恐怖图景才终于得以向我们充分展现出来。    强世功:“权力、技术与反抗——重读《1984》”。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84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写作
热度 3 baidawei 2012-9-30 20:58
对少数人来说,写作是为了糊口。对很多其它人呢,写作是一种欲望,和呼吸,吃喝拉撒睡一样,是不可不做的事。人们写作的动机,很多人谈过,我觉得最有归纳性的是乔治奥威尔的文章"我为什么写作"。他说写作首先是sheer egotism, 我夸张地翻译成是赤裸裸的自我表现欲。第二是对美的赏识,既是对外部世界也是对自己文字的赏识。如果觉得自己那一行行的文字看起来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起来趣味无穷,满足感就更为强烈。第三是historical impulse, 历史冲动,希望纪录下生活的瞬间,事物的真相,也许为留史于子孙后人,第四是达到一种政治目的,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后三条都是第一条的推论。没有赤裸裸的自我,谁去对自己的文字沾沾自喜,谁在意子孙万代的意见,谁要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说所有的码字人,尤其是那些博主都很自恋并不为过。 后三条吗,因人而异,顺序很难决定。我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包括我现在所写的东西。然而就我的经验来说,这世界能够以对错分清的观点实在不多。从逻辑上讲,经过上亿人的样本调查,还是存在一半对一半的对立观点,本身就说明该观点的不确定性,永远说不清。这时就看谁的吼声大,你的文章,起到的不过就是发声的作用。 纪录事情的真相,写下自己当下的感情,是给自己加压减压对大脑的按摩,只要自己舒服,无可厚非。 对美的赏识,不论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还是对自己文字的满足感,每个人多少都认同一些,再不济,你写的东西总要合乎语法吧。 我的写作目的,主要在记录。想到什么,就想把它记下来,否则会忘掉。而记录的目的,大概是生存力使然。不记录,感觉生命就流逝了,好像不存在似的。 以前读村上春树的《1Q84》,其中有段话,说的也是这种感觉: 男主人公被问到:为什么你喜欢数学?他说:数学虽然有很多复杂的理论,但基本逻辑是简单的。它如流水,不论道路多崎岖,基本逻辑就是往低处流,寻找可能的最短路径,没别的东西。你只要把眼睛睁大了,心智打开了,那条路径就会自动出现。整个世界,没什么比数学待我更好的了。 那么,为什么你要写作呢? 为什么不只做数学呢? 男主人公说,生活和数学不同。数学是简单美丽的风景。只做数学,人会变的太简单,太透明。(数学家不要生气,你很万幸。)生活则复杂得多,当然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写作让我把生活在笔下重组。有种"造物主"的感觉,看到自己写出的东西,就看到了作者,从而肯定了自己的存在。 所以我说,记录和照片一样,让你想起你在某时某地的存在。而记录的欲望是生命力使然。 如果你把文章弄得有点型,有点范儿,博得两声喝彩,能上头版,得到些许认同,那点自恋就可以多满足一会儿。 但仅此而已。我们的自恋,如同私心,受"看不见的手"控制,有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题目是"我们",不单是"我",因为写作群是社会的胃。每个人如同胃的一部分,或者细胞,不自觉的互相协助完成社会对思想的消化的功能。从前写作发表文章的渠道很少,现在博客和微博如此方便,社会的胃变大了,更有效了,于是社会消化新思想的速度加快,世界动作的频率加快,比如大洋彼岸一个低劣的电影马上就能在另一边掀起一阵急风暴雨;一个人跑到某大使馆里马上全城皆晓,评论如云等等。
个人分类: 思想|4180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部我甚至都描述不来准确感觉的小说《1984》
热度 15 陈安博士 2012-6-30 05:47
   整整用了2个月的时间,我把几乎所有的枕上时间都用上,终于看完了《1984》这部辉煌巨著。    全书看毕,掩卷之后,发现自己几乎无法描述看这部小说的惊怖感觉,因为里面描述的东西太现实主义了,就象刚刚目睹过的事情一样,而乔治-奥威尔先生却是按照政治寓言来写的。    这部书1948年完成,却以1984为题,刻画的是专制统治,X色恐怖之下的一个人的异化。    说实在的,在看这部书的第一部分的时候,我是耐着性子看的,觉得过于程式化可笑化的描写,怎么居然还有成为名著的机会。    但是,名著就是名著,在我看《包法利夫人》里面琐碎的描写时,几乎每一步都在重温自己过去的思想,最后,乃至觉得每一段的景物描写都不可或缺。    我在饭桌上给我的学生们讲过看《包法利夫人》的感受,我想,如果摘要了这部长篇小说给大家,无非是:某女嫁于无趣男人包法利,随后在小镇上与一富裕光棍汉出轨,再然后包养小白脸,其间不断拿去自己家的东西变卖,最后,高利贷者集中收贷,包法利夫人四处借贷不成(包括向第一个情人借贷),羞愤自杀。包法利先生知道情由后,抑郁而终,他们的孩子随后过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    简单易懂,多么《知音》题材的生活小故事啊,可是,福楼拜竟能将其写成一部流传至今而不衰的小说,什么叫好的小说家,这就是。    乔治-奥威尔也一样,一部开始让人几乎没有耐心看下去的小说,却以将你的心灵深深浸润而获得了你对于专制统治的极端恐惧和屈从,当你随着主人公心里的从抗拒到自我逍遥,从厌恶到屈服,再到主动迎合与热爱,你会想如果换做你,只有完全一样或者更有甚之的让自己恶心的行为,而不可能有另外的可能性。    这部政治寓言描绘的就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的东西啊。科学网上最桀骜不驯的大漠孤魂看完这部小说也一定会觉得后脊梁发凉,然后在想象中藏起自己的刺来,我坚信会如此。    通达人性是写好小说的根本,哪怕是从1948年出发去描述1984年的事情,也一样,而名著的作家恰恰有能够透析人性的极善与极恶,于是,给出一副肯定在现实中可以出现,也一度出现,但是作家本人却并未亲见的场景来,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书论|5166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