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飞行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旧题再论:相对论有多大威力?
热度 4 jmluo0922 2014-5-10 09:47
如果外星人的飞 船来访我们的地球,在我们的上空飞过,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或测量)这条陌生的飞行物的速度和尺寸呢?我想这样 的问题,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了。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我在2012年3月22日在本网提出过 , 相对论有多大威力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550607.html 也在美国科学论坛SFN的讨论中提出过 (2010年11月29日) Measurement length of an object will not be changed by motion: http://www.scienceforums.net/topic/53076-measurement-length-of-an-object-will-not-be-changed-by-motion/   但至今仍没有得到有关专家的解答,我非常想知道: 是我的提问非常幼稚,还是相对论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办法解决这么一个最简单,而且属于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
个人分类: 杂谈|340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可怕的太空碎片
xuxfyuwp 2014-4-25 14:20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海洋、河流、大气受到污染、植被、生态、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忧虑。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地球这个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唯一家园,成为各国政府、社会组织,乃至个人无法回避且必须采取行动解决的问题。 然而,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并没有止步于地球表层或大气层内,而是扩展到了数千至数万公里外的太空领域。在地球周围的太空空间里,环绕着大量的人造飞行物,有些是正在应用的卫星、空间站等,但更多的则是已无任何用途的碎片,构成大量太空垃圾。 从国家空间天气中心业务监测平台上显示的信息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密密麻麻的碎片在环绕地球缓慢地移动着。相对于浩瀚的太空,这些碎片是非常渺小的,这种显示多少有些夸张,应该没有那么清晰易见,但其危害是不容低估的。 目前美国的太空碎片监测技术最强,并将监测到的10厘米以上太空碎片对外公布,数量约达15万左右,12厘米以上的也超过了13万,特别是在数千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附近和3万6千公里赤道上的地球轨道附近是一个碎片聚集区。目前,美国有能力监测到3厘米以上的碎片,再加上还有更小的碎片,数量上可达到数百万甚至更多,且还在不断增加。 这么多的太空碎片来自何方呢?绝大多数都是人类所为。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宣告了人类进军太空时代的开始,各类卫星、探测器、飞船、空间站等相继腾空而起,至今,地球太空轨道上已接收了一万多个人造物体。这些物体一方面自身要占据地球轨道空间,并由于设备失败、燃料耗尽、控制失效等原因最终形成毫无价值的太空垃圾,另一方面由于发射用的火箭会残留于太空,飞行物碰撞会产生更多碎片等因素,产生了远多于飞行物本身数量的垃圾碎片。 2009年2月11号北京时间零时55分,曾放生过美国一颗已经报废的通信卫星与一颗仍在运行的俄罗斯通信卫星相撞事件,产生了500多块大体积碎片。太空垃圾碎片的存在会对未来向太空发射的飞行器产生巨大威胁。任何航天器与哪怕是几克重的碎片相碰撞也将难逃被摧毁的命运。 太空碎片不会自行消失,只有在500公里以下轨道飞行的才有可能在短期内落入大气层烧毁,在更高轨道飞行的则可在太空存留千年至数万年以上。尽管有些国家在研究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但目前还没有取得有效成果。可行的措施是所有具有发射能力的国家能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有约束力的公约,按照一定规则利用太空空间,尽量减少太空垃圾的生成。特别是在常用的轨道位置上,避免残留太多无用的碎片。 (原文写于2011-04-01 21:45:57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文章|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九碰上UFO,美国X-37卫星杀手一直在监视天宫一号
热度 2 xupeiyang 2012-6-19 15:05
神九碰上UFO,美国X-37卫星杀手一直在监视天宫一号
神九发射升空后没几个小时就是X-37b无人轨道试验机返回地面的新闻,神九发射抛整流罩出现的时候出现UFO——两个亮点飞行物,太巧合了! 美国X-37是卫星杀手,它一直在监视天宫一号。 X-37B是美国构建“全球两小时打击圈”的重要步骤。
个人分类: 军事科学|318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