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科院院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著名海归科学家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初选说明什么?
热度 5 wangdw 2011-8-18 09:48
著名海归科学家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初选说明什么? 文 / 王亶文 昨天, 2011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同日,饶毅在科学网博客里贴出一篇 “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的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 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 50 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也就是这位科学家, 2010 年 9 月,与施一公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批评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 ,得罪了科学部。科技部网站去年 11 月 8 日刊登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记者近期多次询问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事宜答复,他们说:今年 9 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本人去年 11 月科学网博客上的文章: 科技部要反省自己。 对两位教授大力支持。 得罪了科学部,在院士初选中就落榜,有点在意料之中。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 “ 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 这种结果,与建党 90 周年上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相关精神背道而驰。对讲真话的科学家打击,谁还敢讲真话?对新时代的钱学森式的海归科学家的心理伤害太大,对吸引海外学子回国极为不利! 附:本人去年 11 月科学网博客上的文章: 科技部要反省自己 关键词:科技部 中国的科研文化 长官意志 经费分配 中国地磁图 学术腐败 改革验收 反省 科技部网站 11 月 8 日刊登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记者近期多次询问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事宜答复,他们说: 今年 9 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清华北大的两位教授施一公和饶毅联合撰文,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说:项目的申请指南却常常被具体而狭隘地描述,人们基本上可以毫无悬念地意识到这些“需求”并非国家真正所需;经费预定给谁基本一目了然。政府官员任命的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年度申请指南。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专家委员会的主席们常听从官员们的意见,并与他们合作。所谓“专家意见”不过反映了很小部分官员及其赏识的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我们底层的科学研究人员对这些话是有同感的。他们两是名科学家,在项目申请上是有许多优先性的。他们还能说出底层的声音,难能可贵。 他们还说:在中国,相当比率的研究人员花了过多精力拉关系,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讨论学术问题、作研究或培养学生(甚至不乏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力)。这更是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本人所在的研究所以前是归科学院管辖的,后应中国地震局要求,改归地震局管。本人的专业是地磁,用一位退休的朋友在欢送会上所说的话‘地磁压根就不能分到地震局这边来!’可见我们的处境了。本人是在地震局管辖下,做的一直是原来在科学院里的事情,搞的是基础科学研究,申请课题,难啊!地震基金说我与预报太远,科学基金说你们有自己的基金。工作做的再好,没有人缘,基金是得不到的。有的同事,年年要去跟上面拉关系,才勉强保证有经费花。本人退休前的十来年,参加的是空间天气研究,都是为科学院所朋友打工。所以才能“活”到退休。 科技部不要一口否定他们的意见。本人在最后工作的几年中,都是与科技部有关的。先是有关中国地磁图项目。地磁图项目以前是科学院所做的工作。十年间隔。我们所认为有全国地磁台站,就要我写 2005 年中国地磁图研制规划。科技部与地震局共同资助。开始,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是主张合作的,叫院所的徐教授和本人一起研究。后来, “资深专家”高玉芬和副所长 高孟潭 ,把早已离所十来年下海的顾佐文找回来。此人一回来,开口“王爷”“周爷”的,听的就别扭。 1700 万经费,定调为使用过去的方法,坚决不同意本人的要模型研究的意见。所长把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马副院长请来当客坐研究员,他完全同意本人的意见。但是,他们不听,顾在过去就不研究地磁图所在的专业,又好些年没有研究过,就把院所退休的安研究员聘来,专门为他写论文为申请职称所用。把安研究员安排到宾馆里,专门为他写文章。别人写的文章,他自己还是第一作者,这比抄袭现象还厉害。 2005 年顾想申请研究员,因本人主持正义,没有通过,尽管 高孟潭千方百计还想帮忙。可是,本人退休了, 2006 年,顾就用别人的文章,混进了研究员行列。并且,当上了地磁研究室主任。我在博客中多次披露,告诉几乎所有领导和科技委成员及所说的对方,领导仍然沉默不语。呜呼,学术腐败何时了?! 项目最后用的是几十年前的泰勒多项式。中国的全国地图极不规则,在周遍要填上好多点的资料数据。光在境内增加测点,对提高精度于是无扑。最后也不见误差分析,不见如何与院所只花一百万左右的比较。不知道科技部是如何验收的。对其中的学术腐败也是一点也不知。 再一事就是科技部资助我们所改革。这是 2003 到 2006 。研究员重新评。要求研究员三年一篇 SCI 文章。但到最后,没见结题。不知科技部每年花了几百万,也不验收? 所以我认为,科技部对两位教授的意见不要一口否认。应该反省反省自己的工作。
个人分类: 反学术腐败|46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e-剪报:饶毅就“以后不再候选中科院院士”与《新京报》的对话
热度 6 liuli66 2011-8-18 07:45
e-剪报:饶毅就“以后不再候选中科院院士”与《新京报》的对话
新京报 2011-08-18 A31 ———————— 饶毅: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6143from=space HE先生的评论: http://news.sohu.com/20110818/n316618094.shtml
151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北大院长落选中科院院士 发文称早已预料到结果
zhao1198 2011-8-18 06:48
  饶毅   昨天,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 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昨晚,饶毅 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新闻人物   饶毅: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回国前曾任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在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学 院、东京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   1996年起,兼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协助建立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起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9月全职回国。   回国即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舆论将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是在海外成名后,壮年归国效力的科学家。   然而,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2004年,在饶毅回国之前,他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对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科技规划表示关心,并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和建议。    5个月前就写好博文   饶毅在博客中写道:“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 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 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毅说,“在表达了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在落款时间上,饶毅写的是,“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结果早就预计到了”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饶毅在北京大学的办公室电话。对于为何发出这样的博客,饶毅表示不愿多说,“我该传达的意思都已经传达得很清楚了,我想说的都在我的几篇博客中,为什么答应参选,为什么今后不再成为候选人,这些博客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不想再另外说明。”   至于为何早在3月已经写好博文,而在昨天才对外发出,饶毅解释说:“我总要等到别人公布结果后才发吧,其实我早就预计到了这样的结果,在3月就已经想好了。”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记者翻看了饶毅在之前发过的一些博文。就在昨天博文发表的两天前,他的一篇《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客文章似乎透露了蛛丝马 迹。“对于行内来说,都清楚中国生命科学这二十年的基本情况:国外做过博士、博士后,回国立即做正教授,再做一两篇Nature、Science、 Cell,或者几篇同领域最好杂志的论文,就可以做院士。”“中国科学界浮躁是自然的,不浮躁倒奇怪:因为职称高,没有‘后顾之忧’,不怕评审,就热衷通 过搞关系奔经费、而不是靠学术。中国生命科学界,90%以上的教授在90%以上时间不听学术报告。有些人(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 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给现在的学生树立不良榜样。”    方舟子: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引发公众关注并不是第一次。2007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和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施一公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不小的反响。   在回国前,饶毅就曾对中国教育科技问题提出过直言不讳的批评。去年年底,两人还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认为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的是靠关系而非学术水平高低,“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   而在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施一公名列其中。截至记者发稿时,通过施一公秘书转发的短信尚未得到回复。   记者看到,一些网友对饶毅落选深表惋惜。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何祚庥:评选不像考试那样简单   昨天,曾经和饶毅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有过深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看到博文后给饶毅打了电话。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何祚庥表 示,谁该当选院士,谁不该当选院士,大家见仁见智,虽然评选院士有一定标准,是基本公道的,但大家会有不同看法,并不像考试高低分数那样简单。具体看谁对 科学贡献大,这个评判的标准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的尺度不一样。   何祚庥认为,当选的人大体是会有一些长处,最起码不会让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当选,但没当选的人也不一定不好。“我在电话里对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必要太在乎谁该当选或者不当选,公道自在人心,也不能一次就盖棺定论。”   同时,何祚庥指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初步候选人名单并不是最终院士名单,在饶毅所属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包括施一公在内 的初步入选30人也不会全部最终选为院士。“饶毅和施一公的研究在生物学领域属于新东西,新事物当然会有很多人反对,就比如爱因斯坦提出新理论的时候,就 有很多年龄大的研究者反对,他的理论是在多年以后才被承认的。”   晨报记者 韩娜
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院士制度要避免武大郎开店 宜引入国际同行推荐
热度 9 chrujun 2011-8-17 11:46
袁隆平选了多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不让上。后来,一位被举报有抄袭行为育种专家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 著名海归学者饶毅教授这次院士竞选没过第二轮,索性公开宣布再不参与院士评选了。 新院士是由老院士选出来的,这里面有没有武大郎开店现象? 袁隆平和饶毅等人的遭遇一定程度上说明有这种现象存在。 中国人不能在自家房子里做君主,科学研究是无国界的。 真正有重大科学贡献,国际权威也乐于推荐啊。 建议今后个人不再申报院士,最好改成国内外同行独立推荐。 考虑到中国科学比较落后,国外同行的推荐权重占70%,国内同行的推荐权重占30%。什么时候中国比美国的科研更发达了,再把这个权重反过来。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579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热度 22 dgjguoxue 2011-8-17 09:06
进入第二轮名单如下: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 第一轮为71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王 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王海燕(女)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朱 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张 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 科学研究院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徐 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钱 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高 福 49 结构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学研究所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慈龙骏(女)76 荒漠化防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景观生态学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瞿 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此前的一篇博文:我个人挑选一些可能上院士的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0826do=blogid=447075 在之前的这篇博文里我列举了我个人倾向的名单: 施一公(饶毅 徐涛 张明杰 ) 舒红兵(韩家淮 裴端卿) 杨晓(女)(蒋澄宇) 曹晓风(女)(朱玉贤,张大兵) 张学军 现在留下来的就只有:施一公,徐涛,张明杰,朱玉贤,舒红兵,韩家淮,张学军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看法: 施一公,徐涛,张明杰 三位基本上都是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的,不可能最后三位都选上,施一公和张明杰胜算大一点,张代表香港地区。朱玉贤我前面已经分析了,朱近近年来有plant cell,PNAS,MCP(IF都在10上下徘徊),朱也比较低调,早些年也参与到了陈章良的“恐龙蛋事件”中,上院士也是合格的就是文章没有在进一步突破,数量上也不占优势,相比我提到的交大 张大兵 每年几篇plant cell的高效,还是有点逊色,张基本上是国产的,光今年就有5篇plant cell,一篇是合作的,还有一篇plant physiology,不过我期望的曹晓风没上可惜,前不久有一篇很漂亮的nature genetics发表,植物里面首次发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Arabidopsis REF6 is a histone H3 lysine 27 demethylase,朱玉贤留在了第二轮还有可能就是他代表北大,因为饶毅先生没有出现在大名单中,清华可是有两个留在了第二轮。同是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舒红兵,韩家淮,裴端卿只留下两,裴端卿本来在这之间就稍显的弱势一点,不过最近被 方舟子 的网站盯上了。反正 舒红兵,韩家淮 谁上都代表了高水平。 不过清华的 陈晔光 ,出现了第二轮大名单中,本来陈的名气呢相对前三位就要小些,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但2010有nature cell biology,不过也是年轻有为啊。 张学军 还是如我所料出现在第二轮,谁让nature genetics一篇接一篇的发表呢,还有NEMJ呢,虽然网上很多人有质疑啊,质疑他真实的水平,不过关于GWAS国内还真是他引领者,不久前在他们安徽医大还召开了一个国际GWAS大会,足见影响力,不管怎么说比那个BGI的XX水平还是高多了吧。 出现在第二轮的 钱前,高福,郭亚军 我之前都提到过,钱前是新科美院院士李家洋一首栽培起来的,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关于水稻基因克隆的Nature,也是国内唯一一篇,后来慢慢地也有了nature genetics,不过钱前主要还是从事育种的工作,还年轻,如果这次上了院士那就充分说明了朝中有人的重要性,连万建民都是在工程院申报的。 郭亚军 ,UCSD的教授,吴孟超院士的高足,在军医大里面具有代表性。高福,北微所所长, 2010年有一篇 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 另外聊聊热门的饶毅教授,最近饶先生在科学网发表几篇文章,轰动不小,就我个人来说关于职称的问题我比较赞同饶毅,国内的确是很多教授水平赶不上美国一个助教,他所说的NIBS的一个助理研究员的确水平高于现有院士平均水平,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他们的研究成果,国内院士的水平确实不怎么高,有些仅仅凭一篇plant cell上院士的也有。关于饶毅教授这次落选第二轮可能大家都不意外,不过确实有点侮辱人,连方舟子都说肖传国都二轮过,呵呵。不过饶毅也好施一公也好,总之能上一个,呵呵。最后说明一点,饶毅近期一篇nature一篇nature子刊也够“出气”了,所谓“三年不鸣”,呵呵。不过饶先生表示从今以后不再选中科院院士,饶毅博客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6143 附饶先生的博客内容: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PS:很多人评论的时候说我这个完全是在数文章更直接点数CNS,那我说了,既然国内没有引领某一方向的学者,大多跟在别人后面做的,那么不主要数CNS那数什么,谁让是科学院,以基础研究为主,当然完全看文章或者影响因子那就不要评来评去了,直接量化好了。昨天公布了“973”的项目,就生命科学来说,我就没看出是在做探索研究的,基本没什么新意,不如HHMI鼓励创新,做开创研究。刚看报道说施一公先生对饶毅的落选表示“不理解”,其实饶先生自己都说了能理解各种情况,在国内院士说话的分量要高于再大的海归,如果饶当选以后发表言论更会刺激某些部门,到时候恐怕不好收场。施先生呢,可是胡总接见过的,饶落选引起的震动这么大,如果到时候施没当选,恐怕震动更大,感觉施现在有点被“绑架”了,像是一定要当选。另外每次有关施一公小组出CNS都会讥笑其是批量流水线生产,那我说了,中国做这个的可不止施一公团队,全国还有好多啊,怎么在他没回清华之前批量生产啊,照此说来,美国那么多诺奖得主和院士岂不是都是做加工生产的。施文章多了,被讥笑,饶文章自08年来近3年才出一nature一nature子刊,又有人笑其产量低,总之是发多了不好少了不好,那要怎样?饶做的科学性强一点,从社会行为上去寻找分子机理,这是最符合科学精神,本质是好奇引发的,通常做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时间,不是能批量生产的。
39642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中科院院士二轮名单明天见报,又出新闻了
热度 9 meixianghao 2011-8-16 22:58
见时报二版。观今日网上的好多议论,并非空穴来风。不如段者,不如饶者,何其多也。
个人分类: 闲谈杂议|476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中医专家陈可冀院士认可中药朱砂的毒性
热度 5 wliming 2011-8-13 22:31
中医专家陈可冀院士直评英国中药毒性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11:05 北京科技报 科技时代_中医专家陈可冀院士直评英国中药毒性事件 中药最近是非不断   最近,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检测称,复方芦荟胶囊被发现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另一种草药何首乌则会引发肝炎,将对部分中药安全性进行持续调查。   此事一出,旋即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各方专家先后做出回应,称国际用单一成分判断中药有毒有欠科学,中药出口遭遇国外双重标准困境,然而,公众对于中药毒性的疑虑并未消除。   为此,本报独家专访中科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陈可冀先生,权威解读此次“英国中药事件”。   被点名的中药有没有毒?   北科报: 这次英国药物安全机构重点提出,复方芦荟胶囊汞含量超标11.7万倍,该药在国内也很常见,它究竟有没有毒?   陈可冀:复方芦荟胶囊的主要问题就是汞含量超标,它里面包含的四味药中有朱砂。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纯品含量可达96%,还含有铅钡等矿物质。几千年前我国药物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经将其归入“下品”,指出其有毒,应当慎用。   汞长期食用,会出现口腔溃疡,剥脱性皮炎,严重时甚至致命,绝不是简单问题。中医很多著名的含朱砂的医方如朱砂安神丸之于失眠,红升丹之于褥疮,都堪称灵验之药,包括我自己都亲历过汞撒利茶硷在利尿方面的神奇作用。但是现在都不用了,归结原因在于医生治病处方开药要有一个益害比例考虑的问题,朱砂作为药用,从传统医药角度来看,确实有效,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让它害处减少,起码现在看起来是害处很大很大,所以不能长期食用,像复方芦荟这个方子,长期使用是绝对不行的。   有的人认为,这次中药有毒事件是英国人用西医的标准来卡中医,这种观点我不能同意。实事求是地说,由于朱砂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十分常用,对此国家药检部门要求不是非常严格,表示要尊重传统。汞中毒的问题,以前中医有认识,但并不全面。现在国外提出了这个问题,有其合理性,闭着眼睛不承认,仅仅强调我们的药很有效,是绝对不行的。
个人分类: 伪科学|14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李振声  中科院院士、遗传学家
dongzg101 2011-8-8 12:33
李振声    编辑本段 1.中科院院士、遗传学家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出生, 山东 淄博 人。遗传学家。1951年毕业于 山东农学院 (现 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系。 中国科学院 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 肖像 (5张) 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6年获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研究员 ,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 骡子 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 牧草和小麦的婚配   1956年,响应 国家 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 北京 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背起行李,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陕西 杨陵(现称 杨凌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 农业 生物研究(现并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 李振声 院士 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这一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 小麦条锈病 大流行。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 区域 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会造成小麦产量的巨大损失,甚至绝收。   当时只有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李振声说:“病菌变异的速度快,据25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小麦育种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想研究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李振声通过多年对牧草的研究,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于是,他萌发了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的想法。   事实上,我们今天吃到的小麦,就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麦先后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和长期的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进化来的。一粒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后形成了二粒小麦,产量提高了;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发生天然杂交后形成了普通小麦,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品质有了根本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择和栽培,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逐渐丧失。 颁奖照片 (13张)   通过对小麦历史的研究,李振声更加坚定了这一想法。李振声的想法就好比为牧草和小麦进行特殊的“婚配”,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好比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在采访中,李振声仿佛在给记者上一堂科普课。   李振声提出的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支持。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对远缘杂交开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经过20年的努力,他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当中,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   由于小偃麦的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于是农村流传开了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李振声则笑言:“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也要谢谢给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 建议 。 化解粮食危机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而同期人口累计却是很大幅度的增长。面对当时的困难,在中国科学院全力支持下,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周光召 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 地方政府 联合,与 兄弟 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山东片的工作是以 禹城 试验区为重点展开的,禹城试验区包括14万亩 盐碱地 治理和北丘洼、 沙河 洼、辛店洼的治理,总称为“一片三洼”。1987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和 山东省 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 乡镇干部 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全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在李振声倡导下,3月8日,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的 陆懋曾 、副省长 马忠臣 和李振声一起,参加在禹城辛店洼的农业开发万人劳动大会战,下午由省和院联合主持召集参加会战的地、县两级一把手负责人会议,做了进一步部署。会后参加山东片工作的24个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员,从8个方面将工作全面展开。   中科院在 黄淮海平原 围绕治理中低产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联合攻关,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在工作的重点地区也 出席活动照 (20张) 是原来的重灾低产区的鲁西北、 豫北 、皖北和 河北 沧州的8个地市,1993年粮食总产净增56亿公斤,增34.6%;年平均增5.81%,而黄淮海平原全区平均年增是3.83%,全国同期年平均只增1.28%。中科院的示范基地和成果推广不但在8个地市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为全国 农业综合开发 的全面展开起到了引路和带动作用,为结束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徘徊、使90年代前期快速发展,以至到1998年全国粮食上到5000亿公斤的台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黄淮海战役”不仅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而且在科学院成为广为传颂的“黄淮海精神”,其实质就是科技人员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际的务实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 联合国 的援助。 “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2005年4月,李振声在 博鳌论坛 上又有一个发言,广受世人关注。原来,在1994年,美国农业和环境问题 专家 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撰文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他的结论是:中国到2030年,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按400公斤计,进口粮食将达到3.78亿吨。而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不过2亿多吨。到那时,不仅中国养活不了中国,世界也不能养活中国。   李振声在博鳌论坛上说:“我们对比的结果是,布朗的推论不正确,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 领导看望 (7张) 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的0.6%,微不足道!”   站在演讲台上,李振声信心百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台下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当李振声从 海南 带着成功、激动的心情飞回北京的时候,他在机场看到的是臂戴黑纱的女儿——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老伴,就在他参加博鳌论坛的当天去世了。但是李振声说:“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永恒的主题,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变。 中国的农民 是很讲实惠的。要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才会安心种粮。国家政策的稳定支持是最重要的。我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伴会理解的!”   这一年年底,联合国 世界粮食计划署 在北京正式宣布了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期限,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铁的事实证明我们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完全是自己养活自己,这是中国的无上骄傲。   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 省肥料的粮食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施肥量与粮食产量是同步增长的;80年代以后,施肥量还在增长,可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去还污染环境,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当时北京郊区的农民有句 顺口溜 ,说农业生产“一靠政府,二靠天,三靠美国的磷二胺”。我国的磷矿主要在 西南地区 ,储量少、品位低,所以我们的很多磷肥都要靠进口。李振声开始琢磨:我国的磷矿资源再有100年就开采完了,我又不是开矿的,有什么 办法 能给国家节省点磷矿资源呢?能不能在生物技术上想想办法,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本身含有的磷的吸收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利用资源,还节省了化肥,保护了环境。   于是,李振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他在北京市 昌平 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了找到能够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他耐心地对种在花盆中的数千份种质进行筛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 ,李振声最后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麦种质资源,并研究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小麦新品种——小偃54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 河南 、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 光合作用产物 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这项成果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就提出了走资源节约型高产农业道路的 可持续农业 发展观。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已经成为育种界的共识,并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李振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上的成绩。李振声对 农业科技 事业的执著追求从未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也没有间断过。他曾经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等 职务 。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组织曾考虑让他担任陕西省副省长一职。为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毅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后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魏明海 专程到他家中去看他,李振声也表示:“做研究更能发挥我的作用。”即使后来到京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职,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业务研究工作,直到今天还担任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   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李振声在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 中华农业英才奖 ”,2006年度 国家最高科技奖 。但李振声仍旧最热衷的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语言朴实,却振聋发聩。当学术界的浮躁风日盛时,细品李振声的话,让人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43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荐一本书和一个节目 给大家
dongzg101 2011-8-7 20:16
书 诺贝尔奖的启示 科学出版社( 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前副部长 程津培作序) 吕淑琴 陈洪 李雨民 著 节目 文明之旅 于丹 教育心得 中文国际 CCTV4 8月6日(关于怎样教育孩子)
1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看得我冷汗直冒的一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关于轮轨的问题
热度 11 nyouyou 2011-7-26 15:53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110715/232210157291.shtml 中科院院士简水生:让时间去考验京沪高铁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5日23:22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京沪高铁刚刚开通十多天,就已发生多起故障,共造成数十趟列车晚点,以致人们惊呼:高铁变成了蜗牛。    值得探究的是,尽管有工程监管制度,但中国许多重大工程完工后,为什么仍是质量问题百出?我们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制造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之一,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东段,其桥面钢箱梁在全部通过报验,本准备装船起运的时候,项目总承包方美国加州交通部却提出采用全球顶尖的相控阵技术对产品进行“D向扫查”检验,“1毫米、2毫米一个点进行复探”,远高于美国焊接协会的桥梁规范,据说检测结果令美国人心服口服。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绝对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问题在于能否所有的中国制造中都有严格的质量监管和高度的责任心?    曾经参与京沪高铁项目论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通信领域著名科学家、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简水生教授,7月13日接受《华夏时报》专访,回答了相关问题。   更多隐患尚未公开    《华夏时报》:京沪高铁开通短短十多天来已连续发生多起故障,这让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其安全质量?    简水生:现在是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看得更清楚。    《华夏时报》:业内有分析说,按照要求,接触网如果断电,列车或失去电源,不过京沪高铁列车自备120分钟的电源、通风功能。但为何最近两次京沪高铁滞留期间,列车自备应急电力和通风系统并没有发挥作用?    简水生:不,京沪高铁列车自备的电源,肯定走不了120分钟。120分钟的自备电源可以跑多少公里呢?600公里。但实际的情形,人们看到了,可能吗?根本不可能。二分之一MV(M是重量,V是速度)平方300公里的速度,你们算算,有多大能量?列车能有多少储电池?或者能有发电机吗?    《华夏时报》:我们看到,京沪高铁才开通十多天,就发生多起所谓接触网的问题。    简水生:接触网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因为其本身摩擦很厉害。因为列车速度越高,输电弓在接触网上的摩擦速度或跳动频率也越快,摩擦阻力与速度起码成正比,甚至是高次方,所以在雷雨天气容易发生问题。我觉得,京沪高铁整个的防雷系统还不行。防雷系统应在沿线都做好,如果某个地方地质条件好,导电力很高,就可以吸引全部雷电;如果导电力不高,雷电发生时,结果就可能很糟糕。因此,防雷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华夏时报》: 如此复杂的问题,在京沪高铁这样重大的工程中没有加以周全考虑吗?    简水生: 没有考虑 。列车运行时,输电弓在接触网上一直处于动态,若列车以300公里的高速运行,输电弓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始终接触良好才行。    《华夏时报》:据说整个京沪高铁系统在建设时都有防雷的考虑,供电网、列车都应该有防雷系统。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故障的发生?    简水生:防雷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在下大雨的时候,防止磁隔电子表面电子达到限相发生短路。也就是说,每一串挂导线的瓷瓶,要承受27500伏安的电压,遇到雨量特别大的雷雨天气,瓷瓶的电阻可能就会改变。    《华夏时报》:既然输电弓与接触网动态接触的防雷技术不过关,若由此推论,今后相关问题会否发生?    简水生: 还有最大的问题要加以考虑。    《华夏时报》: 是关于轮轨的问题,还是关于输电等动力系统的问题?    简水生: 也可以说是轮轨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轴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但轴承却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而且,轴承的 钢材 ( 4898 , -2.00 , -0.04% ) 是什么,也不太清楚。里面的润滑剂是固态的,列车开起来之后,固态润滑剂变成了液态。我们学校的老师曾经做过实验,原先说京沪高铁要跑350公里,按照规定,在实验台上就得跑385公里。    我们看到,如果实际是跑300公里,这个技术在实验台上,加10%,跑330公里,可以跑到好几十万公里吧。但跑385公里,跑到2万多公里的时候,就不行了。所以后来为什么退下来?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我们是把瞬态的东西,看做自己的成绩,这怎么行?人家国外一个实验,根本不能算数的。 法国高铁实验在好几年前就跑过了一趟瞬间574公里,但当时钢轨就已经不行了,都拧了。    这与导弹技术不一样。导弹一次就发射出去,说多快,就多快。所以,钱学森当时说,如果我们发展飞机制造业,材料不过关,因为飞机要使用N次。高铁就更不能跑一趟瞬间高速就算数了,一年365天,天天都要跑的。   器件隐患要认真排除    《华夏时报》:舆论批评如此重大的工程尤其不应片面追求建设速度,而忽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检验检测,甚至搞成献礼工程、政绩工程,因为那将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的严重不负责任,您怎么看?安全第一不是高铁运营的最基本方针吗?    简水生:工程质量应该严格检测只是一方面。    我跟你大概地说一件事情。 中国的高铁,全部采用无砟的整体道床。2000年我去欧洲做本专业的考察研究,但我到了英法德、到了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等好几个国家都仔细看了他们的高铁铁路,发现都是有砟的。只有德国做了一段无砟整体道床实验,但当时的部长却拍板决定中国的高铁都采用这种无砟整体道床,谁也不敢提不同意见。    实际上,列车在有砟道床上运行到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是没多大问题的,道床上的小石头子起着很大作用。高速铁路上的钢轨,是由每一根长达100多公里的钢轨焊接起来的,其温度膨胀系数,是1.1乘以10的负5次方,也就是温度每变化摄氏一度,钢轨就伸长或缩短1.1米。当夏天的时候,钢轨晒得发烫,起码有60多摄氏度,到了晚上,又凉下来,热胀冷缩的问题靠谁来解决?一胀轨,稍微有一点轨距,列车就翻了。就靠着轨枕上的铆钉将钢轨铆住,严格防止胀轨或缩轨的问题。    除了铆钉在轨枕上的抑制力量,还有一个抑制力量,那就是列车前行的时候,是以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将钢轨整体向后拉,但此时钢轨却被石头子卡住了,石头子吃掉了其中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铁路上的石头子经常是粉碎的,养路工人经常要更新这些石头子。    无砟整体道床靠得则是压在钢板下的弹簧抵消应力。但弹簧能否消除温度变化产生的钢轨伸缩问题,与弹簧自身的钢材有关。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都吃在弹簧上了,很可能使得弹簧发生崩裂,这方面,没有做过任何科学研究分析。    究竟这弹簧的钢材要求多高强度,能维持多长时间?任何钢材在不断的应力作用下,都会弹性疲乏,一旦弹性疲乏,一旦龟裂,就可能断掉,那时的钢轨将如何稳定?这个问题可比接触网问题大得多了。    即使可以更换弹簧,所发生的费用也很可观。而且,高架上900吨一根梁的价格,与平地上建设有砟道床的价格相比,要贵得多。何况现在要修16000公里高铁。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速度越快,所有的钢材,都要重新考虑。这里面的隐患必须加以排除。    《华夏时报》:德国人的那个无砟整体道床实验,后来并没有成功地付诸实际运用吗?    简水生:德国并没有正规运行,那个发明者曾公开在电视上表示,其在德国总共才做了10公里的实验段。    《华夏时报》: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行似乎标志着中国在铁路技术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遭遇雷击发生触网故障是否意味着在高度精确精细的现代技术方面还有差距,还面临很艰巨的挑战?    简水生:让时间去考验吧。    《华夏时报》:我们看到有报道说,今年6月初,国内30名工程界院士、专家,在即将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上进行了检查评估,在对轨道、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动车组、运营安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后,专家组认为,京沪高铁轨道状态达到了高平顺和高稳定的要求;通信信号和牵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营安全保障设施齐全,开行方案合理,各项检测指标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您如何看待这个结论?    简水生:被请去做检查评估的人,未必全是专家。比如在通信信号安全的问题上,当时他们的调度电话系统采用的是一种老制式的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攻破,而且其频带与中国移动的频带一样,于是我提出,这套系统将来可能很危险。当然,也可以采取密钥通信的方式来防止和避免被攻击,但其带宽又太小。所以,评估是否全面?    《华夏时报》:据报道所谓日中高铁技术探究领域内拥有高度权威的日本拓殖大学王曙光教授,最近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说此次雷雨接触发生后,中国高铁的安全系统应对合理、处理得当,起到了应有作用。甚至认为“这反而验证了中国高铁在安全技术领域内值得信赖,应该给予高度评价才对”!您怎么看他的观点?    简水生:既然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就不吭声了,让时间去考验吧。
7048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院士简水生:让时间去考验京沪高铁吧
热度 1 renxiang 2011-7-26 11:05
更多参与高铁科研、评估的专家(砖家)们,此刻是否应该问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应该站出来,把事实真相讲出来,把你们当时不敢、或无法说出的隐患与疑虑讲出来,为了千万旅客的安全? 以下内容来自新浪网: 京沪高铁刚刚开通十多天,就已发生多起故障,共造成数十趟列车晚点,以致人们惊呼:高铁变成了蜗牛。    值得探究的是,尽管有工程监管制度,但中国许多重大工程完工后,为什么仍是质量问题百出?我们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制造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之一,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东段,其桥面钢箱梁在全部通过报验,本准备装船起运的时候,项目总承包方美国加 州交通部却提出采用全球顶尖的相控阵技术对产品进行“D向扫查”检验,“1毫米、2毫米一个点进行复探”,远高于美国焊接协会的桥梁规范,据说检测结果令 美国人心服口服。    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绝对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问题在于能否所有的中国制造中都有严格的质量监管和高度的责任心?    曾经参与京沪高铁项目论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通信领域著名科学家、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简水生教授,7月13日接受《华夏时报》专访,回答了相关问题。   更多隐患尚未公开    《华夏时报》:京沪高铁开通短短十多天来已连续发生多起故障,这让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其安全质量?    简水生:现在是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看得更清楚。    《华夏时报》:业内有分析说,按照要求,接触网如果断电,列车或失去电源,不过京沪高铁列车自备120分钟的电源、通风功能。但为何最近两次京沪高铁滞留期间,列车自备应急电力和通风系统并没有发挥作用?    简水生:不,京沪高铁列车自备的电源,肯定走不了120分钟。120分钟的自备电源可以跑多少公里呢?600公里。但实际的情形,人们看到了,可能吗?根 本不可能。二分之一MV(M是重量,V是速度)平方300公里的速度,你们算算,有多大能量?列车能有多少储电池?或者能有发电机吗?    《华夏时报》:我们看到,京沪高铁才开通十多天,就发生多起所谓接触网的问题。    简水生:接触网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因为其本身摩擦很厉害。因为列车速度越高,输电弓在接触网上的摩擦速度或跳动频率也越快,摩擦阻力与速度起码成正比, 甚至是高次方,所以在雷雨天气容易发生问题。我觉得,京沪高铁整个的防雷系统还不行。防雷系统应在沿线都做好,如果某个地方地质条件好,导电力很高,就可 以吸引全部雷电;如果导电力不高,雷电发生时,结果就可能很糟糕。因此,防雷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华夏时报》:如此复杂的问题,在京沪高铁这样重大的工程中没有加以周全考虑吗?    简水生:没有考虑。列车运行时,输电弓在接触网上一直处于动态,若列车以300公里的高速运行,输电弓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始终接触良好才行。    《华夏时报》:据说整个京沪高铁系统在建设时都有防雷的考虑,供电网、列车都应该有防雷系统。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故障的发生?    简水生:防雷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在下大雨的时候,防止磁隔电子表面电子达到限相发生短路。也就是说,每一串挂导线的瓷瓶,要承受27500伏安的电压,遇到雨量特别大的雷雨天气,瓷瓶的电阻可能就会改变。    《华夏时报》:既然输电弓与接触网动态接触的防雷技术不过关,若由此推论,今后相关问题会否发生?    简水生:还有最大的问题要加以考虑。    《华夏时报》:是关于轮轨的问题,还是关于输电等动力系统的问题?    简水生:也可以说是轮轨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可以说,轴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但轴承却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而且,轴承的 钢材 ( 4897 , -3.00 , -0.06% ) 是什么,也不太清楚。里面的润滑剂是固态的,列车开起来之后,固态润滑剂变成了液态。我们学校的老师曾经做过实验,原先说京沪高铁要跑350公里,按照规定,在实验台上就得跑385公里。    我们看到,如果实际是跑300公里,这个技术在实验台上,加10%,跑330公里,可以跑到好几十万公里吧。但跑385公里,跑到2万多公里的时候,就不 行了。所以后来为什么退下来?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我们是把瞬态的东西,看做自己的成绩,这怎么行?人家国外一个实验,根本不能算数的。法国高铁实验在好几 年前就跑过了一趟瞬间574公里,但当时钢轨就已经不行了,都拧了。    这与导弹技术不一样。导弹一次就发射出去,说多快,就多快。所以,钱学森当时说,如果我们发展飞机制造业,材料不过关,因为飞机要使用N次。高铁就更不能跑一趟瞬间高速就算数了,一年365天,天天都要跑的。   器件隐患要认真排除    《华夏时报》:舆论批评如此重大的工程尤其不应片面追求建设速度,而忽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检验检测,甚至搞成献礼工程、政绩工程,因为那将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的严重不负责任,您怎么看?安全第一不是高铁运营的最基本方针吗?    简水生:工程质量应该严格检测只是一方面。    我跟你大概地说一件事情。中国的高铁,全部采用无砟的整体道床。2000年我去欧洲做本专业的考察研究,但我到了英法德、到了比利时、丹麦、西班牙等好几 个国家都仔细看了他们的高铁铁路,发现都是有砟的。只有德国做了一段无砟整体道床实验,但当时的部长却拍板决定中国的高铁都采用这种无砟整体道床,谁也不 敢提不同意见。    实际上,列车在有砟道床上运行到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是没多大问题的,道床上的小石头子起着很大作用。高速铁路上的钢轨,是由每一根长达100多公里 的钢轨焊接起来的,其温度膨胀系数,是1.1乘以10的负5次方,也就是温度每变化摄氏一度,钢轨就伸长或缩短1.1米。当夏天的时候,钢轨晒得发烫,起 码有60多摄氏度,到了晚上,又凉下来,热胀冷缩的问题靠谁来解决?一胀轨,稍微有一点轨距,列车就翻了。就靠着轨枕上的铆钉将钢轨铆住,严格防止胀轨或 缩轨的问题。    除了铆钉在轨枕上的抑制力量,还有一个抑制力量,那就是列车前行的时候,是以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将钢轨整体向后拉,但此时钢轨却被石头子卡住了,石头子吃掉了其中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铁路上的石头子经常是粉碎的,养路工人经常要更新这些石头子。    无砟整体道床靠得则是压在钢板下的弹簧抵消应力。但弹簧能否消除温度变化产生的钢轨伸缩问题,与弹簧自身的钢材有关。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都吃在弹簧上了,很可能使得弹簧发生崩裂,这方面,没有做过任何科学研究分析。    究竟这弹簧的钢材要求多高强度,能维持多长时间?任何钢材在不断的应力作用下,都会弹性疲乏,一旦弹性疲乏,一旦龟裂,就可能断掉,那时的钢轨将如何稳定?这个问题可比接触网问题大得多了。    即使可以更换弹簧,所发生的费用也很可观。而且,高架上900吨一根梁的价格,与平地上建设有砟道床的价格相比,要贵得多。何况现在要修16000公里高铁。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速度越快,所有的钢材,都要重新考虑。这里面的隐患必须加以排除。    《华夏时报》:德国人的那个无砟整体道床实验,后来并没有成功地付诸实际运用吗?    简水生:德国并没有正规运行,那个发明者曾公开在电视上表示,其在德国总共才做了10公里的实验段。    《华夏时报》: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行似乎标志着中国在铁路技术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遭遇雷击发生触网故障是否意味着在高度精确精细的现代技术方面还有差距,还面临很艰巨的挑战?    简水生:让时间去考验吧。    《华夏时报》:我们看到有报道说,今年6月初,国内30名工程界院士、专家,在即将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上进行了检查评估,在对轨道、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动 车组、运营安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后,专家组认为,京沪高铁轨道状态达到了高平顺和高稳定的要求;通信信号和牵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运营安全保障设施齐 全,开行方案合理,各项检测指标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您如何看待这个结论?    简水生: 被请去做检查评估的人,未必全是专家。 比如在通信信号安全的问题上,当时他们的调度电话系统采用的是一种老制式的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攻破,而且其 频带与中国移动的频带一样,于是我提出,这套系统将来可能很危险。当然,也可以采取密钥通信的方式来防止和避免被攻击,但其带宽又太小。所以,评估是否全 面?    《华夏时报》:据报道所谓日中高铁技术探究领域内拥有高度权威的日本拓殖大学王曙光教授,最近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说此次雷雨接触发生后,中国高铁的安全系 统应对合理、处理得当,起到了应有作用。甚至认为“这反而验证了中国高铁在安全技术领域内值得信赖,应该给予高度评价才对”!您怎么看他的观点?    简水生: 既然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就不吭声了,让时间去考验吧。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2318 次阅读|3 个评论
方舟子打段振豪履历造假
热度 4 xupeiyang 2011-7-16 11:15
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段振豪被传“包二奶”一事升级。7月13日下午,科普作家方舟子通过个人微博披露,段振豪履历涉嫌造假。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4170914375.htm 院士候选人的隐私事关科研经费公益性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492004333.htm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2756 次阅读|3 个评论
谈学科交叉-植物生长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热度 3 dongzg101 2011-4-3 11:31
上周在北京,被中科院植物所研究生同学拉去香山听一个973生态方面的结题会议,见了生态的以前植物所的院士,主持人是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员马、张等,做报告的各个大学的博导。其中有一个博导做草原荒漠化方面的报告,做关于如何阻止荒漠化。我提了一个问题。北方草原荒漠化会不会和微量元素的缺失有关。每一种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偏好是不一样的。几百年来,草枯萎后会变成泥土,所以,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会有什么变化,只要气候不发生大的变化。草原不会退化。但现在,草都被牛羊吃掉了,微量元素的自然循环被切断了。土壤中的某些含量稀少的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久而久之。由于某种微量元素,这种草已经不适合生长,从而破坏相关的生态平衡,导致草原退化,当换另一种草得时候,如果它的微量元素的偏好性不一样,那它就能生长起来阻止荒漠化,那位做报告的导师态度很好,他说他还没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挺好的人啊!将来说不定会成为院士,后面三个做报告的都在玩数学公式和统计,我是已经看不懂了,没什么意义。 这样,就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每种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偏好性怎样呢。既可以从生态上来做这些课题,又可以从生理方面做这些课题。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关键在于化学在小分子层次上的理解,如何在分子水平上理解蛋白质,核酸的化学功能。我们目前这个层次提出的化学理解还是粗浅的,没有什么系统理论。在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物学给化学提出了要求。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以后生物学的研究生要多找些化学背景的本科生来读,或许会促进生物学的发展。 中科院新院长是化学背景,希望能对中国化学的发展带来一个契机。以前我在云南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个口号,生物、化学是一家。我在云大学植物学专业,化学是重点必须学的,无机、有机等四门化学都学了。可是在固氮酶的研究中还是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不记得哪位科学家说过,做科学研究要有两把尺子,一把量科学本身,一把量量自己,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科交叉是未来的方向。中科院应该能为做科学交叉研究作出贡献,有些课题要多找些不同背景的人来讨论和研究。这个世界将变得有趣。
3498 次阅读|3 个评论
薛禹群院士接受《上海地质》专访
gongshiliang 2010-12-23 22:35
2010年12月23日,《上海地质》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地质》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上海地质》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南京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薛禹群教授,并围绕水资源管理和地面沉降防治进行了专题访谈。 薛院士的访谈录将刊于《上海地质》2010年第4期,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院士专访|5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院士---陈可冀教授
科普丽人 2010-6-16 20:13
陈可冀院士 陈可冀,男, 1930 年 10 月生。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4 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荣誉博士。 1991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 2004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陈可冀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心血管病和老年病。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副组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可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香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协荣誉委员。 因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证效动力学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研究(古籍整理金奖),川芎嗪(四甲基吡嗪)及去甲乌药碱(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等多项成果,先后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首届立夫中医药奖,求是奖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目前中医药领域的最高奖项。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报道,2007年 4 月 10 日陈可冀教授与澳籍华人林子强、美国人戴维莫朗等三人因中医药研究、中医药推广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际学术组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授予的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据世界中联介绍,首届仁济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是以我国已故著名中医专家张仁济先生的名字冠名。目前,此奖项是世界范围内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际奖项。 获奖的团体或者个人应当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向所在国公民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或者对中医药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不分等级,奖励周期为每 1 ~ 2 年一次,每次授奖数额不超过 10 个,奖金为每项 1 万美元。 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研究50余年,组织全国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及冠心病辩证标准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被广泛应用。澳大利亚有两个世界第一:全球第一个中医立法,全球第一个在西方国家的正规大学开设中医部,这都和林子强有密切关系。戴维莫朗多次出席白宫补充替代医学医政委员会、补充替代医学国家研究中心等政府组织的会议,提出战略性建议。 获得此次奖项的美国人戴维莫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之所以这么热爱中医,是因为中医是一个整体医学体系,它相信人有自愈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正气,把邪气去掉,这样对身体的伤害是最小的。同时,他说,为了中医在国际上的推广,西医和中医不要自我为尊,应当互相补充、融合。
个人分类: 院士介绍|4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家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
科普丽人 2009-11-1 19:57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谈家桢先生于 1909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30 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 1932 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 1936 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 1937 年应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解放后兼任理学院院长。 1952 年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61 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 谈家桢先生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已七十年,先后教过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实验进化学、细胞遗传学、达尔文主义、辐射遗传学、原生动物学等课程。他先后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和学术论述方面文章,主要汇集在谈家桢论文选 (1987 年,科学出版社 ) 和谈家桢文选 (1992 ,浙江科技出版社 ) 中。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有关瓢虫、果蝇、猕猴、人体、植物等的细胞遗传、群体遗传、辐射遗传、毒理遗传、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特别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重要论据。他发现了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认为是对经典遗传学发展的一大贡献。谈家桢先生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他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 1978 年以来,先后发起和担任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遗传学报主编,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荣誉,曾任第八届 (1948 年在瑞典 ) 国际遗传学大会常务理事,第十五届 (1983 年在印度 ) 、十六届 (1988 年在加拿大 ) 、第十七届 (1993 年在英国 ) 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 1996 年又当选为于 1998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会长。自 1978 年以来他先后当选为日本和英国遗传学会名誉会员,被美国罗斯福夫人肿瘤研究所聘为高级研究员,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德国康斯登茨大学功勋奖,美国加州政府荣誉公民称号,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聘为科学顾问,国际遗传学报,国际生物学与哲学杂志和美国科学家报等聘为顾问编辑。 1984 、 1985 年分别被加拿大约克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 1995 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1999 年获国际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 3542 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谈家桢先生 1980 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85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7 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9 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
个人分类: 院士介绍|4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侯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普丽人 2009-11-1 19:47
侯建国,1959年生,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先后在前苏联科学院结晶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美国Oregon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5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侯建国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分子特征和操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单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理论和实验上的重要贡献。在Nature、Science、J.of Amer.Chem.Soc.、Phys.Rev.lett.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主要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励,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1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特等奖,2002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03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博士后等多项荣誉。 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2003年任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评委,2004年任中国真空学会理事长,2006年任第七届中国科协委员、2006年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2007年任国际真空联盟(IUVSTA)执委,2007年任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联盟(IUPAC)化学与生物部名誉会员,2009年任挪威Kavli奖纳米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杂志的编委和责任编辑。 自1996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3-2008年连续5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培养的博士生中,2人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2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4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侯建国院士主要学术成就有: 1、对非晶半导体/金属膜中的晶化进行了分形研究。对各种条件下分形晶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大量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晶化自组织生长模型,这些工作是该领域早期重要研究工作之一,为理解复杂的分形晶化现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中科院1997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2、发展了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确定固体表面分子吸附取向的方法。他与合作者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及其谱学方法并结合理论模拟,确定了C 60 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杂志《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美国物理学会在其物理新闻图片网上发布了题为Buckyball Orientation(足球烯分子取向)的新闻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并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进展新闻。 3、分子内部结构的直接观测: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图象,并发现二维单分子阵列的新的取向畴结构。他与合作者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有效隔绝了衬底与C 60 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率的C 60 单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该工作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被《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的研究工作,并被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实现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他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对PcCu进行分子手术,呈现出近藤(Kondo)效应。该工作发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这一工作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对单个分子的原位选键化学操纵实现了对分子电子态和自旋态的调控,对于单分子操纵和分子尺度上量子态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成果还被两院院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个人分类: 院士介绍|4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鸿教授---中科院院士,化学家
科普丽人 2009-11-1 19:36
高鸿 高鸿教授是我国分析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是我国近代仪器分析的奠基人,是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著名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 高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后赴美国留学,1947年在伊利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任教,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的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第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批资深院士光荣称号。现为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教授,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高先生擅长仪器分析,特别致力于电化学分析的研究。他在近代极谱分析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先后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曾多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全国优秀图书奖等国家级奖励。他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成了球形电极扩散电流公式的验证,解决了极谱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球形电极扩散电流公式是极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在年以前,验证这个公式的实验均告失败,极谱学权威学者曾断言这个公式是无法验正的。高先生选择了在电极上不产生密度梯度的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圆满地进行了验证,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 提出和验正了球形汞齐电极的扩散电流公式,并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金属在汞内扩散系数方法。这时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方法。 高先生的这些成果发表于1964年,比美国科学家提出类似的公式和方法早两年。高先生在找到了正确的测定方法后,测定了16种金属在汞内的扩散系数,得到了一组可信赖的数据,澄清了由于测定方法不完善,文献上述数据混乱的情况,并根据这一组可靠数据得出了金属在汞内扩散的基本公式。该论文发1965年,比波兰同行发表相同的结论早10年。 3. 解决了近代极谱分析中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 高先生对线形变位极谱、方波极谱、交流极谱等近代极谱技术的重要电极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数学处理,推导出一系列极谱电流公式,并在自己组装的仪器上对每一个公式进行了验证,对极谱分析的基础研究作出了贡献。他的近代极谱分析基础研究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高先生的学术专著《极谱电流理论》198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极谱理论专著。该书1988年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 4. 开辟了新的电滴定分析领域示波分析。 高教授首创了电滴定分析新技术示波滴定,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分析领域。它的出现改变了常量分析的落后状况,推广应用于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功。示波滴定研究成果,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此研究工作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联合会化学(IU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的重视,该委员会1989年举行专业学术会议,讨论高先生关于示波滴定命名及分类方法的建议。会议认为这类方法很有用处,应向西方广泛介绍。高先生的《示波极谱滴定》、《示波滴定》、《示波药物分析》三部学术专著分别于1985年1990、年和1992年相继问世,这是世界上在学术新领域示波分析的第一批专著,其中《示波滴定》一书荣获高等教育出版优秀著作特等奖。 高教授把一生献给科学教育事业,他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预见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科研中的问题。早在50年代,他就指出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来解决分析化学提出的难题。认为分析化学将是一门边沿学科,未来的分析化学应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学和电子学基础知识。根据这种认识,在他担任南京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期间,就选派年轻教师进修数学与电子学,这些措施对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高先生在1962年国家科学规划会议上以及以后在北京、上海、西宁、长春、西安、兰州、福州、武汉、乌鲁木齐等20多个城市发表了他对分析化学发展趋势的观点与看法。他曾预言,分析化学与统计学、数学密切结合的年代就要来临。这些讲话对我国分析化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也完全证实了高先生的预言。 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急需分析化学人才,急需仪器分析方面的教材,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高先生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仪器分析》教科书,该书培育了几代人,现在我国年龄在50岁以上的化学界同仁几乎人人都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在国内发挥了作用,对台湾同行也产生了影响。1988年5月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学者李远哲博士说,50年代大陆出版的图书在台湾禁止出售,他在日本买到一本高鸿教授的《仪器分析》,书中利用市电中线和地线间残存的电压作为电导滴定的交流电源,对他很有启发,因而李远哲称高鸿教授为老师。《仪器分析》分别于196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和1986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第三版获得1992年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 高鸿教授从事化学教育工作60年,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国家教育部1990年赠给他的石刻上写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彰了他的功绩。 高教授还为我国科学管理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学术造诣深,在学术界声望高,国家科学技术领导机构多次聘任他兼各种学术职务。他于1962年、1978年两次参加全国科学规划基础学科的制订工作。他长期(1981-1992年)担任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第二、第三届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分析化学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他还曾兼任中国化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和国际分析化学杂志等多种学术刊物的常务编委、编委或顾问。 高鸿教授已年逾八旬,但仍以旺盛的精力,孜孜不倦,辛勤耕耘,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作着无私奉献。                     主要论著 1) 高鸿,赵龙森,邹爱民.恒电位伏安法悬汞电极扩散电流方程式的验证.南京大学学报(化学),1962(1):75-81;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化学化工版)1964(1):14-20. 2) 高鸿,张长庚.悬汞电极的研究,恒电位伏安法球形汞齐电极扩散电流理论及验证.南京大学学报,1964,8(3):401-415. 3) 高鸿,张长庚.悬汞电极的研究Ⅲ、静止球面电极恒电位伏安法扩散电流方程式的验证.化学学报,1964,31(3):229-235. 4) 陈洪渊,张祖训,高鸿.交流极谱研究I,催化电流理论.南京大学学报(化学),1963(1):75-85;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化学化工版),1964(3):185-194. 5) 高鸿,彭慈贞,俞秀南等.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I,EDTA滴定镓.南京大学学报,1964,8(3):417-423. 6) 高鸿,张长庚.悬汞电极的研究V,金属在汞中的扩散.南京大学学报,1965,9(3):326-331. 7) 高鸿,翁筠蓉,尹常庆.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Ⅳ,大量镁存在下用EGTA滴定钙.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1,2(1):37-42. 8) 潘胜天,高鸿.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Ⅸ,四苯硼钠滴定钾.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2,3(1):61-66. 9) Hung KAO. Oscillopolarographic Titrations.中国科学(英文版),1982,25(5):461-466. 10) 马新生,张长庚,高鸿.悬汞电极的研究Ⅵ,再论金属在汞中的扩散.南京大学学报,1982(2):231-236. 11) 高鸿,方惠群,吴孟玉.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Ⅺ,锌和镉的连续滴定.分析化学,1982,10(9):513-516. 12) 陈淑萍,高鸿.交流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XⅢ,有机碱及有机酸盐类药物在水溶液中的中和滴定.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3,4(1):26-29. 13) 徐伟建,高鸿.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XXV,亚硝酸钠滴定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5,6(12):1059-1062. 14) 高鸿.示波极谱滴定.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 15) 高鸿等.仪器分析.第三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16) 高鸿,张祖训.极谱电流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7) 杨昭亮,高鸿.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XXVⅢ,单微铂电极上的示波极谱滴定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3):211-215. 18) 杨昭亮,高鸿.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XXIX,双微铂电极上的示波极谱络合滴定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4):305-308. 19) 毕树平,马新生,高鸿.交流示波极谱基础理论研究I,底液示波极谱曲线端点电位理论.应用化学,1987,4(4):6-10. 20) 毕树平,马新生,高鸿.交流示波极谱基础理论研究Ⅱ,临界电流密度.应用化学,1987,4(6):54-58. 21) 徐伟建,张胜义,高鸿.不用切口的示波极谱滴定法新的单极化电极示波极谱滴定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6):502-504. 22) 杨昭亮,高鸿.示波极谱滴定的研究XXXXI,双微铂电极示波极谱滴定的原理.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7(5):435-438. 23) 毕树平,高鸿.示波极谱滴定终点示波图的变化与电流密度、电极面积的关系.分析化学,1988,16(10):938-941. 24) 祁洪,高鸿.三角波交流示波极谱的研究I,三角波交流示波极谱图的性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6):564-567. 25) 祁洪,高鸿.三角波交流示波极谱的研究Ⅱ,单组分三角波交流示波极谱理论公式的推导.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7):665-669. 26) 徐伟建,高鸿.交流示波极谱理论公式的另一种推导方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8):780-785. 27) 徐伟建,高鸿.双铂电极交流示波双电位滴定法原理I.荧光电位线的理论公式.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9(10):1002-1005. 28) 毕树平,高鸿.电极双电层微分电容的快速估算方法.电分析化学,1988,2(1):17-22. 29) 徐伟建,高鸿.两铂电极零电流示波双电位滴定法.化学学报,1989,47:42-48. 30) 杨昭亮,高鸿.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法.科学通报,1989,19:1479-1482. 31) 沈雪明,高鸿.非配偶型铂电极上的螯合滴定:EDTA滴定金属离子.分析化学,1989,17(3):245-247. 32) 毕树平,高鸿.示波电导滴定.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8):860-862. 33) 徐伟建,高鸿.示波极谱图的伸缩及位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9):890-893. 34) 杨昭亮,高鸿.antilog 曲线上的示波极谱滴定法.分析化学,1989,17(10):870-874. 35) 杨昭亮,高鸿.电流反馈高次微分示波极谱滴定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11(2):131-135. 36) 毕树平,高鸿.底液Micka公式的修正.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11(5):529-531. 37) 高鸿.示波滴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8) 沈雪明,陈洪渊,高鸿.交流示波极谱法中if-E曲线研究Ⅱ.if-E曲线的理论公式.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7):882-885. 39) Hong-Yuan Chen,Ji-Ling Han and Hong Gao.Study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dsorptive Voltammetry in Flowing System for Determination of Ultratrace Amount of Folic Acid.Anal.Chim.Acta.1991,252:47-52. 40) 沈雪明,陈洪渊,高鸿.交流示波极谱法中if-E曲线研究Ⅶ.基于if-E曲线的定量分析方法.化学学报,1992,50(7):668-871. 41) 沈雪明,陈洪渊,高鸿.交流示波极谱法中if-E曲线研究Ⅷ.电极溶液界面动态双电层微分电容的快速测量.化学学报,1992,50(7):672-676. 42) Huang-Xian Ju,Hong-Yuan Chen ang Hong Gao. Investigation on Microelectrodes X.The Study of Shielding Effectat Microband-ArrayElectrode.J.Electroanal.Chem.,1992,341:35-42. 43) Huang-Xian Ju,Hong-Yuan Chen and Hong Gao.Investigation on Microelectrodes
个人分类: 院士介绍|5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