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弗吉尼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宪政往事(1.2):继承英国传统的弗吉尼亚(二)
热度 1 LaoQian09 2017-7-17 19:23
公司殖民 个人冒险家的失败无法阻挡英国开发美洲的热潮。很快,民间商业公司就开始涉足美洲殖民活动了。到了 17世纪初,英国有34家公司得到了国王的特许状。这些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它们分控管和股份公司两种。公司的最高权力属于特许状设立的股东大会,管理机构为一名总督和几名助理组成,这些管理人员由公司成员选举产生。这类公司有两大特点:因其商业运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分红来吸引资金,其财力远超个人冒险家的船队;因其发达的机构和众多的人力,其组织能力和管理机制也远超个人冒险家的船队。 1606年,伦敦公司即弗吉尼亚公司(Virginia Company of London)前身成立。弗吉尼亚公司从国王手中获得了特许状,它可以在北纬34度到41度之间殖民。弗吉尼亚公司的股东有1600人,其大股东多为大商人、律师、和政府官员。英国的北美殖民就这样以商业公司的形式开始了。他们卖股份自筹资金,殖民地所有权和利润归公司股东,殖民者们是公司员工,领取固定工资。当时的英国等级森严,平民不可能进入上流社会。伦敦早已拥挤不堪,承受不了人口增长的压力。弗吉尼亚公司有着巨大吸引力。对贵族来说,北美是黄金,对平民来说,北美是机会。 英王的特许状对殖民地的管理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规定:殖民地的管理由一个公司成员选举出来的十三人董事会组成,定期换届。董事会设在伦敦,掌管公司的一切事物,殖民地的日常工作最初由一个委员会负责,后来则由一个总督负责。特许状规定了公司的权利,包括公司有权任命官员、制币、处置和分配土地、及自卫。特许状规定,殖民者及他们在殖民地出生的后裔享有英国人的公民权。一百五十年后,殖民地人民为了捍卫这一公民权,揭竿而起,建立了殖民地人民自己的宪政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是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社会契约理论立国的现代国家。 怀特画的罗努克岛 弗吉尼亚公司投资了三艘小船——苏珊·康斯坦特号 (Susan Constant)、平安号(Godspeed)和发现号(Discovery),准备在冬季穿越大西洋。船队共有104人,船长是克里斯托夫·纽波特(Chrostopher Newport),英国最优秀的水手,海盗出身,曾得过伊丽莎白女王的嘉奖。 弗吉尼亚公司此行目的地是北美东岸的切萨比克湾 (Chesapeake Bay),坐落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州。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四百年前,此地丛林密布、河道纵横,盛产海鲜、野物、水果。和美洲的其他地区一样,这里是印第安人的家乡。印第安人波哈坦(Powhatan)族定居于此。其首领波哈坦是一位杰出的领袖,统治着切斯比克湾地区的十几个部落,数千人。波哈坦族神父曾预言:来自东方的人将摧毁波哈坦帝国。波哈坦率领他的部落消灭了东边的切萨比克族。以为他们打破了魔咒。他没想到,大西洋东岸,有三艘小船,正整装待发,对他的领地虎视耽耽。 1606年12月20日,伦敦泰晤士河(River Thames)上三艘商船正准备启航殖民北美。三艘船上105名乘客和39名船员,乘客中的一半是绅士。他们出身显贵,家缠万贯,从小接受贵族教育,衣着体面,彬彬有礼。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只是从未学会,也没想过靠工作养活自己。因为风向不对,他们折腾了三个月,还没能上路。直到1607年2月底,船队才驶进大西洋。 1607年4月26日,三艘船到达切萨比克湾。他们踏上北美土地后,先竖起了一个十字架,感谢上帝让他们平安到达北美。同时,纽波特船长拿出一个弗吉尼亚公司的密封盒子,盒子里有一封让他到达北美后宣读的文件。文件要他们顺河而上,寻找合适地点,建立定居点。文件里指定了一个包括纽波特在内的六人委员会,还要从中选出一位总督。六人中位五位是绅士。只有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不是绅士,是个罪犯。此时,他正被铁链子锁在底舱。 殖民英雄——约翰·史密斯 史密斯是位传奇人物。 1580年1月,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父亲去世,他开始了海上生涯。史密斯当过法国雇佣兵,打西班牙。在地中海做过生意,当过海盗;后来在匈牙利当兵打土耳其人,是匈牙利人的英雄。受伤被俘后,被卖给土耳其贵族为奴,该贵族把他送给了自己的希腊情妇。那个希腊女人爱上了他,带他去了克里米亚。他趁机逃脱,被抓后扔进了地中海。他去过俄国、波兰、德国不是当兵,就是当土匪。最后,跑到北非去打海盗,1604年回到英国。 约翰·史密斯 (John Smith) 史密斯从弗吉尼亚公司的殖民生意中,看到了新大陆的无穷潜力。他不相信北美的黄金梦,但他坚信英国人在新大陆能创造出巨大财富。他还有一个梦想:把北美变成英国人的国家。没人知道是谁把史密斯列为殖民地领袖。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史密斯是天生的领袖,没有他,就没有弗吉尼亚。 首批移民 104人中,除了6人为委员会成员外,还有4名木匠,1名牧师,12名劳工,1名医生,1名铁匠,1名海员,1名理发师,2名泥水匠,1名石匠,1名裁缝,1名商人。另外还有29名绅士。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农民。 詹姆斯城 弗吉尼亚最初的两位总督都是绅士。他们按公司命令,选中了定居地,用国王的名字把它命名为詹姆斯城 (James Town)。詹姆斯城是个小岛,一角和大陆相连。易守难攻,还可以驾船逃跑。詹姆斯城是肥沃的弗吉尼亚中,最贫瘠的地区,岛上不产庄稼,饮水质量很差,夏天热,冬天冷。詹姆斯城很快陷入了困境,吃饭的人比干活的人多,印第安人也袭击他们。两位绅士总督无法控制局面。公司的政策也有问题,它只给殖民者发工资,不让他们拥有土地和财产。殖民者谁都没有积极性。 新建的詹姆斯城是弗吉尼亚公司私产,其最高管理权属于伦敦的公司股东大会。为了执行公司的意图并实现公司的利益,他们在殖民地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成员由伦敦总部任命,委员们推选出主席,主持管理殖民地具体事务。 1609年开始用总督来代替这个委员会。公司组织运来的移民,性质上是公司雇佣的劳工,在公司所有的土地上劳动,生产所获为公司所有。公司给他们发工资。 在詹姆斯城定居点快要成为一场灾难的时侯,二十八岁的史密斯当选为第三任总督。上台后他宣布:“不劳动者不得食!”绅士们提出抗议:“宁可饿死也不干活!”。史密斯抱之以冷笑:“你们就饿死吧!”饿了几天后,绅士们工作起来了。史密斯带领他们打猎捕鱼,寻找食物。 史密斯迅速地为这个殖民地制定了严格的纪律,抛弃了毫无效率的分配制度,恢复了刺激努力工作的规则。他将移民分成若干个劳动小组,生产所得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之外,盈余归公,日用品从政府定期领取。 史密斯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种植的玉米比任何植物的产量都高,于是他向印第安人学习了种植玉米。很快饥饿问题得到了改善。年轻的史密斯是一位英国爱国者,他要在北美大陆为英国而奋斗。 史密斯心想,下次一定要从英国招一批农民来此定居。就在此时,一位十二岁的美丽善良的印第安女孩来到了詹姆斯城。她和史密斯开始了一段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她为殖民者们带来了和平和好运。这位印第安女孩是首领波哈坦的女儿波卡洪塔 (Pocahontas)。她和殖民者们的传说被称为“风中奇缘”。1995年,迪斯尼的动画片“风中奇缘”让波卡洪塔与史密斯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 殖民者的到来让波卡洪塔很兴奋。当波哈坦部族在冷眼观察殖民者的一举一动时,小姑娘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她父亲正计划袭击这些殖民者,她却跑到詹姆斯城玩去了。她的天真善良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小姑娘还常带吃的来。后来人们发现,她真正感兴趣的人是史密斯。史密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和独特的人格,让她仰慕不已。史密斯也为小姑娘浑然天成的气质吸引。二十八岁的史密斯和小姑娘开始了一段异乎寻常的友谊。 史密斯很现实,他知道要在弗吉尼亚活下去,必须和印第安人搞好关系。在波卡洪塔帮助下,他开始和波哈坦接触,用从英国带来的工具和毯子换印第安人的玉米。史密斯很精明、但他诚实、公平、讲信用。很快赢得了印第安人的尊敬,他为殖民地换来了粮食,学会了印第安人的捕鱼和打猎技术,还学会了印第安语。尽管他一再向波哈坦表示,自己是为和平而来,但波哈坦并不信任他。一次,史密斯前来谈生意被抓,波哈坦正准备处死他。波卡洪塔扑到了他身上,强迫父亲放掉了史密斯。有几次,波哈坦和手下想把殖民者们一网打尽,都是波卡洪塔提前报信,使他们免于一死。时间一久,波哈坦与史密斯之间从相互提防变成了惺惺相惜,波哈坦族张开了双臂热情地拥抱了史密斯,待他亲如家人。史密斯与波卡洪塔的友谊和他与波哈坦的交情为詹姆斯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时,纽波特船长从英国带来两批殖民者,到了 1609年9月,詹姆斯城的人口增加到了500人。 人口的增加引起了对土地的争夺。印第安人认为土地是大家共享的公产,人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英国人没有公产概念。于是冲突爆发,但有史密斯在,一切都还平静。 1609年9月的一次火药爆炸让史密斯身受重伤,只得回英国治疗。1609年10月,史密斯回到英国,从此再没到过弗吉尼亚。他后来去了由清教徒建立的马萨诸塞殖民地,把那个地区命名为新英格兰(NewEngland)。从弗吉尼亚回国后,史密斯根据自身经历写了几本书,其中之一是《弗吉尼亚史》。他在书中严厉抨击了绅士们的作为,疾呼新大陆需要的是劳动者。他说,弗吉尼亚没有黄金,有的是无穷的机会,勤奋工作的人在那里都能发财致富。他的书让英国人对弗吉尼亚充满了热情,为后来的清教徒们在新大陆建立殖民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饥饿时代 1609年11月到1610年5月是殖民地的饥饿时代(Starving Time)。殖民者们从来没有这么惨过。粮食吃完了,就吃狗、猫、老鼠、鞋,直到所有东西都吃完了。最后,1610年5月,2艘英国移民船来到詹姆斯城。此时的詹姆斯城是一片废墟,500名殖民者中仅60人幸存。这两艘船本该早到的,但途中遇上飓风,把大船吹散了架。他们在百慕大群岛,重造了两条小船,才来到詹姆斯城。乘客们在海上因黄热病,死了很多。但乘客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驶向弗吉尼亚。 1610年6月7日,詹姆斯城所有的殖民者,登上了那两艘小船。两艘船离开詹姆斯城,直奔大西洋。没走几天。6月10日,他们遇到了德拉瓦男爵(Lord de la Warr)率领的移民船。德拉瓦男爵是新任弗吉尼亚总督,他带来了粮食、武器、和150人。他说服了那些归心似箭的殖民者们一起回到詹姆斯城。160年后,北美东部的三个小县结成了一个殖民地,派出了代表在《独立宣言》上签了字。它还率先接受了《美国宪法》,是为联邦第一州(The First State)。这个小州就是以德拉瓦男爵的名字命名的德拉瓦州(Delaware)。 德拉瓦男爵 德拉瓦是位铁腕人物,他参加过英国对爱尔兰的战争。他把英军对付爱尔兰人的政策原封不动地拿来对付印第安人,那就是烧杀抢。 1610年8月,德拉瓦派人袭击了波哈坦族部落,挑起了第一次盎格鲁-波哈坦战争(First Anglo-Powhatan War,1610年——1614年)。殖民者的暴行激起了波哈坦族的强烈反抗。他们凭着熟悉地形,用弓箭长矛让殖民者们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久,德拉瓦因病回国,托马斯·戴尔爵士(Sir Thomas Dale)继任。 戴尔爵士在 1611年到1619年间,对弗吉尼亚实行了军事管理——戴尔法:居民们夏天一天工作5到8个小时,冬天3到6个小时,每天击鼓作息。上下午都有宗教仪式,不按作息、不参加宗教活动者,要受到严厉惩罚。居民们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回英国,居民的信件先要寄到伦敦公司总部,才能寄到个人家里。诋毁公司官员和殖民地官员、私自与印第安人进行贸易、逃亡到印第安部落、偷盗、未经公司允许宰杀牲口、弄虚作假等行为皆为犯罪。轻者处以在船上服役、取消配给、或者鞭挞,重者难逃一死。禁止抢夺前来贸易的印第安人的任何东西,违者处死。 托马斯·戴尔爵士 戴尔爵士认为想让詹姆斯城不受威胁,必须占领周边地区。他带领人马沿詹姆斯河修建据点, 1611年5月,建成了亨利卡(Henrica)要塞。1612年底,战争缓和下来。1613年4月,波卡洪塔被骗到了亨利卡。戴尔以她为人质,要挟波哈坦。波哈坦见女儿被抓,停止了对殖民地的进攻,同意和谈。谈判持续了一年。 谈判期间,波卡洪塔住在亨利卡。她是殖民地的大恩人,殖民者们对她待如上宾,并向她传教,教她英语。不久她受洗成为基督徒,有了英文名字丽贝卡 (Rebacca)。当年的小姑娘已经18岁了,亭亭玉立。一位年轻的英国商人约翰·罗夫(John Rolfe)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印第安公主,写信给戴尔总督,要求与波卡洪塔结婚。戴尔批准了他的请求,率领人马,护送波卡洪塔回到波哈坦的驻地,缔结了和平协议。 1614年3月,和平降临。波卡洪塔和罗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是英国第一次跨种族的联姻,是弗吉尼亚的和平保障。波哈坦没有参加婚礼,派弟弟和两个儿子来。波卡洪塔离开了印第安人世界进入英国人的社会。 第二年初,波卡洪塔生下一子,罗夫要带波卡洪塔回英国。弗吉尼亚公司为宣传新大陆,也请他们回英做宣传。 1616年,他们回到英国。波卡洪塔以自己的风采征服了伦敦,她是弗吉尼亚最美丽的代言人。在一次化妆舞会,舞会主人是詹姆斯一世。波卡洪塔的异域风情让性格阴沉、心理灰暗的国王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波卡洪塔和罗夫的盛大婚礼 1617年3月,波卡洪塔与罗夫启程返回弗吉尼亚。船还未驶出泰晤士河,波卡洪塔就病倒了。罗夫把她抱下船,送进医院。不久,波卡洪塔去世,年仅22岁。她死于天花。波卡洪塔被安葬在英国的格雷夫森德,她的去世引起了大西洋两岸的诚挚哀悼。史密斯船长为她留下了最好的颂词:“她是使这个殖民地免于死亡、饥饿、和彻底失败的工具。”今天,我们还能通过她穿着伊丽莎白时代的流行服装的肖像看到她凝视着我们的面容。
个人分类: 宪政往事|22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宪政往事(1.1):继承英国传统的弗吉尼亚(一)
热度 6 LaoQian09 2017-7-13 19:44
“最初,弗吉尼亚就是美国” —— 威廉·伯德 (WilliamByrd) 按照我们传统的世界史时代划分,世界近代史始于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从人类对世界地理的了解和认知来看,世界近代史起源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1492年。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让地球人真正了解了自身的生存空间,从此地球表面对人类来说没有了任何秘密,人类征服地球的脚步从此大大地加快了。 发现新大陆 1492年8月3日,42岁的哥伦布(CristoforoColombo)带领87名水手,乘三艘船从巴罗斯港(Portof Puerto Barros)出航,经历了千难万险,横渡大西洋,来到了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后来,哥伦布又三次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中、南美洲大陆。当时哥伦布认为他到了亚洲,直到去世,他也不知道他发现的是“新大陆”。 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由西班牙与葡萄牙主导,两国企图以此瓜分世界。在西班牙支持下上任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Alexander VI)颁布了对西班牙有利的赦令。由于葡萄牙的抗议,西班牙与葡萄牙于1494年在教皇的调停下签署了托德西里亚斯(Tordesilias)条约。条约把已知世界一分为二,以西经46°37'的子午线为界,子午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西葡两国分别于1494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这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当时的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概念十分模糊,西葡两国较好地履行了条约。但条约无视其他欧洲国家的权利,遭到这些国家的抵制。当时反对该条约最激烈的是英国、法国与荷兰,法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I)说:“阳光普照,应一视同仁。”关于教皇子午线,法王说,我愿意看看亚当的遗嘱,好知道他最初是怎样划分世界的。 哥伦布 在新发明的印刷术的推动下,哥伦布的发现迅速传遍了欧洲。各国的统治阶层意识到,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眼看着新贸易之路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要么加入到地理大发现的热潮中去。葡萄牙人在 1498年由水路抵达印度。瓦斯科·达·伽马(Vascoda Gama)于1499年回到了里斯本,他带回来了真正的香料,并和印度统治者有过交流,为葡萄牙奠定了其海洋帝国的基础。 托德西里亚斯条约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一百年中,西班牙人彻底地争服了中南美的印第安人。他们从中南美得到了无穷的金银财富,西班牙成了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大西洋成了西班牙的内湖。 乔瓦尼·卡博托 西班牙与葡萄牙以外的欧洲国家并不认同托德西里亚斯条约。法国、荷兰、和英国三国声称,教皇划分世界 (Inter caetera)时它们并未参与,因此它们没有遵守该条约的义务。法国、荷兰、和英国有着悠久的航海传统;尽管西葡两国对它们严加防范,但法、荷、英三国最终还是得到了最新的航海技术与海图。 英国的参与 法、荷、英三国中最早驾船出海探险的人是曾为西班牙工作过的意大利航海家乔瓦尼·卡博托 (Giovanni Cabot),他来自意大利的热那亚(Genova)。1497年,卡博托说服了英王亨利七世(Henry VII),要做英王的哥伦布。英王给卡博特和他的三个儿子签发了许可证,批准他们“向一切地方和地区,向东海、西海和北海所有的海岸行驶……以便寻找、发现和考察一切海岛、陆地、国家,以及至今为基督教世界不知的偶像崇拜者和无神论者的地区,不论后者现在居住在世界的什么地区。”并在那些土地上“竖立起英国旗帜。”许可证规定,英王从探险的收益中提取五分之一的利润,许可证中没有指明向南航行的路线,为的是避免与西葡发生冲突。根据当时欧洲各国的基督教原则,任何基督教王室,只要发现了异教徒或野蛮人的土地,即有权宣布对其拥有主权。卡博托在北美登陆后立即宣布其为英王的财产。 1497年5月2日,卡博托的马修(Matthew)号扬帆启航。他最初想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海上通道,没想到他于6月24日在北美的某处靠岸。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但没有建立永久定居地,英王给卡博托的许可证,即双方的合同构成了后来英国支配北美大陆的合法性基础。1498年,卡博托企图第二次从北美去印度时和他的船队一起失踪了。 美洲的发现给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这一发现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极大地拓展了欧洲人的活动范围,激励了他们探索财富的野心。当时所有的欧洲人都能够感受到来自美洲的冲击:从美洲传入的农作物产量惊人,玉米和土豆很快就成了欧洲人的主要食物。欧洲普通人也感受到了美洲的影响。那些去过美洲的人带来了关于美洲富庶的消息。作为后来竞争者的英国,最初的美洲知识来自于欧洲大陆航海家提供的资料。其中,最有名的是牧师理查德·哈克鲁特 (Richard Hakluyt)编辑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等国的有关文献。但是,他的著作主要是关于欧洲人在美洲的航海、勘探、和贸易的记录,并没有建立殖民地的信息。自15世纪末开始,欧洲就不断有人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但欧洲人关于美洲的知识一直真伪难辨,充斥着传闻和错误。正是这些传闻激发了欧洲人对美洲的向往,推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理查德·哈克鲁特 英伦三岛因为英吉利海峡与欧陆相隔,那些逐鹿欧陆的战火很少燃至英国。十八世纪前的英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英国人的基本经济活动,那时候英国的土地制度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地渐渐地落入私人手中,所有权和使用权渐渐合一。很多人脱离了土地,成为雇工。农业开始了市场化,畜牧业与国内外市场有了密切联系。英国的羊毛是国内和全欧洲呢绒业的原料。英国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采矿、冶金、羊毛加工、造船、纺织、造纸、枪支的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英国的海外贸易也很活跃,英国商人遍布西欧、南欧、中东、北非、印度。在金融改革的影响下,英国的货币供应量大增,市场价格上扬,商品需求扩大,英国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急剧变化。 英国国内人口和土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美洲贸易对英国人的吸引力一直很大,但西班牙是不会轻易让英国插手的。卡博特父子从北美带回来的消息让很大一部分英国人开始议论起了美洲的巨大机遇与好处。 16世纪的英国出版了一些探讨殖民美洲的书籍,其中以牧师理查德·哈克鲁特和他的堂兄律师理查德·哈克鲁特两人最为出名。 1584年,牧师哈克鲁特向伊丽莎白女王呈递了《向西拓殖》一文,力陈北美殖民的重要性,他指出北美移民的21条必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本土土地匮乏的问题,给无所事事的人以工作,为海军提供一个海外基地,增加女王的收入等等。1585年,哈克鲁特指出了向北美殖民的三个目的:移植基督教;开展贸易;征服新世界。这三个目的是英国后来殖民者的共同目的。 汉弗莱·吉尔伯特 英国贵族对北美兴趣也很大,贵族汉弗莱·吉尔伯特 (Sir Humphrey Gilbert)爵士坚信,美洲有很多的金银矿产。同时,当地印第安人会对英国生产的衣服、帽子等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当时的人们心中,英国与美洲的海上通道将是一条致富之路。 从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战略上来看,在美洲建立海军基地,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一旦英国与西班牙开战,英国可以从大西洋彼岸袭击西班牙的西印度殖民地,英国的军舰也能得到及时的补给。殖民美洲还是缓解本土人口压力,根除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可行措施。 当时英国从事殖民活动的有个人冒险家、商业公司、和承包商。他们为了招募移民发起了各种宣传活动。但是,这种宣传只能蛊惑一时,无法形成持续的移民潮。移民美洲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洲那富饶广柔的土地,和摆脱贫困的美妙前景。 吉尔伯特爵士是第一个尝试在美洲殖民的英国人。他于 1577年提出对美洲发起一次军事征服,建立一个军事基地。该建议未被采纳。1578年他得到特许,可以在六年内在美洲无人区建立永久性的居民点。1582年,吉尔伯特爵士开始以移民为开发目标。他呼吁国家资助穷人移民,在美洲建立政府、教会、学校、和慈善机构。为了实现该构想,吉尔伯特爵士于1583年亲率领船队来到纽芬兰一带考察,为英国得到了这一地区的主权。他在返回英国的途中去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吉尔伯特爵士在北美的停留,再次确认了当年卡博托发现的领土归属于英国。 拓殖美洲 十六世纪末,英国朝野就逐鹿欧陆还是殖民美洲进行了辩论。他们很快就对美洲殖民形成了共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采纳了吉尔伯特爵士的同母异父兄弟大臣沃尔特·罗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的建议:殖民美洲。 沃尔特·罗利 罗利派出了三批人马,前两批因准备不足,未能在北美坚持下来,只得撤回英国。 1587年,伊丽莎白一世把一份“土地授权书”(Grant)交给罗利,让他在北美殖民。罗利派出的最后一批110名殖民者,在约翰·怀特(JohnWhite)的率领下,于1587年春天到达罗努克岛(RoanokeIsland)。随行的还有17个女人,包括怀特的女儿艾丽诺·戴尔(EleannorDare)。他们小心翼翼,四处防范,既怕西班牙人,又怕印第安人。没多久,粮食就吃完了。怀特只得回英国去运粮食,临行前,艾丽诺生下一女,取名弗吉尼亚(Virginia),这是第一个出生在北美的英国第二代移民。 约翰·怀特 怀特想快去快回,启航离开英国时,赶上了英国和西班牙无敌舰队 (Armada)的大战,女王下令封港。怀特在英国耽搁了三年。1590年8月18日,怀特带着粮食返回罗努克岛,岛上的人全部失综,没有迹象表明发生了什么。只有刻在树干上的一个字“克罗托恩”(Croatoan),怀特疯狂地寻找女儿和外孙女。风暴来临,他们离开了罗努克岛。这个消失的殖民地(Lost Colony)成了英国人永远的痛。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她缔造的黄金时代(GoldenAge)随之而去。继位的詹姆斯一世(James I)没有女王的睿智,但有更大的野心。即位之初,他与西班牙达成协议:英国停止皇家海盗拦截西班牙宝船,换取西班牙不再进攻英国人在北美的定居地。大英帝国在他的手中开始称霸世界。
个人分类: 宪政往事|651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劇情] [谍网第二季(2016)][720p][美国][主演: 安洁纽·艾莉丝]
lcj2212916 2016-10-9 09:45
一队FBI新兵,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加入理由,他们在弗吉尼亚Quantico努力通过训练。故事在他们过去的隐藏历史和现在的训练之间切换,还将闪现他们不远的将来的片段,其中一个新兵竟然是潜伏的恐怖分子,对911以来美国最大的恐怖袭击负责。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谍网”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50721.html
1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漫步街头:伦敦历险记——弗吉尼亚伍尔芙
nitzschia 2013-9-10 19:59
也许从未有人为了一只铅笔而心潮澎湃。但有些时候,拥有一只铅笔却又成为人们强烈的渴望;此时的我们一心想要拥有某样东西,只为寻找一个借口,好在下午茶和晚餐之间的空当漫步穿行半个伦敦。正如猎狐者为了保护狐狸族群而捕猎,高尔夫运动员为了保护大片空地免遭开发商毒手而打球,当街头漫步的欲望袭来时,铅笔便成为一个极好的托辞。我们起身说:“我真的需要买上一只铅笔”,仿佛借助于这一借口的掩饰,我们便能享受到冬日市井生活的最大乐趣——漫步于伦敦街头。 时间应是在傍晚,季节则是应在冬天,因为冬季里那明亮的香槟色空气和大街上的友好气氛实在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也不会像在夏日那样,由于渴望绿荫、独处和草地里那怡人的空气而受到嘲弄。傍晚的黑暗和街灯也给了我们一种放纵感。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们与 4 点至 7 点之间踏出了家门,摆脱了朋友们熟悉的那个自我,成为由匿名步行者所组成的庞大共和军团中的一员;长期的独居之后,与他们进行交往真是令人惬意。因为当我们坐在房间里,周围的一切时刻都折射出我们自己的性格,并强化着我们自身经历的回忆。比如说,壁炉上的那只碗就是一个大风天在曼图亚买来的。就在我们即将离开商店的时候,一个阴险的老妇人拽住了我们的裙子,说她自己总有一天要饿死,但是,“拿去吧!”她喊道,说着就把这个蓝白相间的瓷碗塞到了我们手里,就好像再也不愿被人提及她那堂吉诃德式的慷慨。就这样,带着负罪感,但更多的是怀疑自己陷入了一个骗局,我们把它带回了小旅馆;夜半时分,旅店老板和他的妻子吵得很凶,我们都探身望向院子,看到青藤缠满了柱子,星光在漆黑的夜幕上闪闪发光。万千的瞬间都在不经意间溜走了,而那一刻却停滞下来,并如硬币一般被打上了印记,永不磨灭。还有那个忧郁的英国人,他从咖啡杯和小铁桌中间起身,暴露了内心深处的秘密——像旅行者一样。这一切——意大利,有风的清晨,青藤缠绕的柱子,英国人和他内心深处的秘密——都是从壁炉上那只瓷碗中升腾起来。当我们的目光落到地板上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地毯上那块褐色的污渍。那是劳埃德 · 乔治弄的。“那人是个魔鬼!”卡明斯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水壶放在了地上,他本来要把茶壶加满水,结果却在地毯上留下了一个褐色的圈儿。 但当门被关上之后,一切都消失了。为了隐藏自己,为了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我们的灵魂曾分泌出一层保护壳;而如今这层保护壳碎裂了,剩下的只有这许多皱纹和粗糙,一只带有知觉的中央车站的牡蛎,一只巨大的眼睛。冬日的街道多么美啊!它立刻一览无遗,有稍显模糊。人们可以隐约地看到笔直对称的街道旁的无数门窗;路灯下,苍白的灯光仿佛一座座浮动的岛屿,明快地男男女女快速从中走过;尽管他们一贫如洗、衣衫褴褛,但脸上的表情却异常虚幻,全都带着胜利的神色,仿佛他们已经躲开了生活,结果生活为她的猎物所骗,丢下了他们跌跌撞撞地继续前行。但是,我们毕竟只是在表面平静地滑行。眼睛不是旷工,不是潜水员,也不是盗墓者。它载着我们平静地顺流而下;停歇、暂停,大脑看上去可能是睡着了。 此时的伦敦是多么美丽啊!光的岛屿、黑暗的丛林,街道的一边或许还散落着几棵树和几片草地;夜晚收起了羽翼,安然睡去;人们经过铁栏杆时,听到树叶和枝条摇曳,轻声作响,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四周田野的寂静。一只猫头鹰号叫着,远处山谷里的火车轰隆作响。但我们突然想起,这里是伦敦;光秃秃的树梢上挂着椭圆形的浓黄色的光圈——那是窗子;耀眼的光芒一动也不动,仿佛低空的星光一般——那是街灯;这片将乡村和它的寂静都揽入怀中的空地只是伦敦的一个广场,周围全是写字楼和公寓。此时,刺眼的光正照在地图、文件和书桌上;书记员们正坐在书桌前,用沾湿的指尖翻阅着无穷无尽的信件;或者,在某个隐秘的客厅内,火光摇曳,灯光倾泻在安乐椅、纸张、瓷器、细工镶嵌的餐桌和一个女人的身上;这个女人正在查点汤匙的数量——她向门口望了一眼,仿佛听见楼下传来了门铃声,有人问她在家吗? 但我们必须就此打住。因为我们已经超过了眼界的许可,探究过深。我们希望抓住一根树枝或树根,阻挡自己顺流而下。沉睡的部队随时都有可能惊醒,在我们心中唤醒成千上万把小提琴和小号与之共鸣;而人类的部队也会醒来,历数它的怪异、苦难和卑鄙。让我们在游荡片刻,只对表面心满意足——公共汽车光彩照人;屠宰店中黄色的肋排和紫色的牛排散发出性感的光芒;透过花店的平板玻璃窗,蓝色和红色的花束正勇敢地怒放着。 由于眼睛具有这种奇怪的特质:它只停留在美的身上;它像蝴蝶一样追寻着色彩,寻找着温暖。在这样一个冬夜,大自然竭尽全力地粉饰和装扮着自己,它带回了最美丽的奖杯,敲下小块的翡翠和珊瑚,仿佛整个世界满是珍贵的宝石。但它无法做到的(这里说的是普通的非专业性的眼睛)是将这些奖杯以一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更加晦涩的角度和关系。因此,在长久地享用这一简单、甜蜜的佳肴,享用过纯粹、未经合成的美之后,我们终于酒足饭饱。我们在鞋店门前驻足,编造了一个小小的理由,其实与真正的原因毫不相干,把大街上明亮的风景全部收了进来,然后退居到人类的某个阴暗的密室。在那里,我们顺从地把左脚放到了置脚架上,问道:“做个侏儒是什么感觉?” 她走了进来,身边跟着两个女人;她们体型如常人一般,仿佛两个仁慈的巨人站在她身边。她们朝售货员笑了笑,似乎并不承认她的残疾,并让她放心,她们会保护她的。她的表情暴戾乖张,但又略带歉意,这样的表情在身体缺陷者的脸上很常见。她需要她们的友好,但同时她又对此十分憎恨。两位女巨人把售货员叫过来,和蔼地笑着说要为这位“女士”买一双鞋。售货员于是把小小的置脚架放到了她的面前,侏儒猛地一下伸出了脚,仿佛意欲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看看哪!看看哪!她猛地把脚伸出来,似乎在命令所有人。瞧,那是一只成熟女人的脚,形态优雅、比例匀称;脚背微微拱起,贵气十足。她看着置脚架上的脚,整个神态都为之一变。她看上去十分平静和满足,神态中充满了自信。她要了一双又一双,试了一双又一双。她快速起身,脚尖点地,飞快地在镜子前旋转起来,镜子里只剩下黄色的鞋子、浅褐色的鹿皮鞋子和蜥蜴皮鞋子。她往上拉了拉身上的小裙子,露出了纤细的双腿。她在想,毕竟双脚才是整个身体最重要的部分;女人,她对自己说道,也许因为脚生得漂亮而给别人爱上了呢。她的眼中只有她的双脚,在她的想象中,她身体的其余部分可能跟这双脚一样美丽呢。她衣衫破旧,但却准备在鞋子上一掷千金。这是她唯一不怕被人看到,相反还热切地企盼别人注意的机会,因此她已打定主意使用一切手段来拖延挑选和试穿的时间。她一会向这边走走,一会向那边挪挪,似乎是在说,看看我的双脚啊!好脾气的售货员一定是说了什么奉承的话,因为她的脸上突然闪现出狂喜的光辉。然而,尽管两位女巨人和蔼近人,但她们毕竟有自己的事要做;她必须打定主意,选择一双鞋子。鞋子终于选好了,她夹在两位保护者中间走了出去,装鞋的袋子在她指尖晃来晃去;脸上的喜悦消逝了,理性重新回归,原来那种爱发脾气却又总是满脸歉意的神态又回来了;当她有一次回到大街上时,她已经仅仅是个侏儒了。 但是她已经改变了心境。当我们跟着她走上大街时,她已成功地制造出一种独特氛围,实际上就好像在制造驼背、畸形和残疾。两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很明显是兄弟俩,眼睛完全瞎了。他们把手搭在中间的一个小男孩的头上,沿着大街走了过去。他们迈着盲人特有的那种坚定而又战栗的步伐走了过来,似乎为他们的态度增添了些许攫住他们命运的恐怖和不可避免性。他们径直走过,小小的护卫队似乎用它的沉默、率直和灾难冲开了街上的人流。的确,那个侏儒开始了一场蹒跚怪异的舞蹈,大街上的每一个人现在都加入了进来:身材矮胖的女士把自己包在闪闪发光的豹纹紧身衣里;反应迟钝的小男孩吮吸着手杖上的银制圆头;一位老人蹲坐在一户人家的台阶上,仿佛给人类这一幕荒唐不已的场景给吓到了,于是便坐下来观看者——所有人都加入了侏儒的这场摇摆蹒跚的舞会。 人们可能会问,这些眼盲腿瘸的残障人士到底寓居在那些荒凉偏僻的角落?可能是在霍尔本和素赫地区之间的那些狭窄破旧的房屋阁楼。在那里,人们有着奇怪的名字,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他们有的是金匠,有的是手风琴工匠,有的是包纽扣匠;更为怪异的是,很多人在这里靠买卖没有托盘的杯子、瓷伞柄和色彩鲜艳的殉道圣人的画像为生。他们寄居在那里,同手风琴匠和包纽扣匠一起度过一天的时光,而且看上去穿着豹纹上衣的女士一定对生活非常满意;如此不可思议的生活不可能太过悲惨。我们沉思着,他们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财富而嫉妒我们;突然,我们在街头转角的地方遇到一个犹太人,他神色异常,饥肠辘辘,痛苦地盯着我们;或者,我们会经过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妇人,被丢弃在一座公共建筑物前的台阶上,身上盖着一件斗篷,就像是仓促之间扔到一匹死马或死驴身上似的。看到这幅景象,我们的脊椎似乎都都僵直了;眼中突然燃烧起愤怒的火光,提出了一个永远不会有人去解答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些遭到社会遗弃的人会躺在离剧院不足半步之遥的地方,可以听到手风琴的奏鸣;而且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摸到用餐者和舞蹈演员们那闪闪发亮的斗篷和光滑的大腿。他们紧挨着商店的橱窗躺下,橱窗里的现代商业向躺在门阶上的老妇人、盲人兄弟、蹒跚的侏儒展示着由骄傲的镀金天鹅脖颈支撑的沙发、摆满了一筐筐五颜六色水果的桌子、镶嵌着绿色大理石以更好支撑野猪头重量的餐柜、还有因年代久远而变得异常柔软的毛毯,原来的粉红色几乎褪成了淡绿色。 漫步经过,偶然一瞥,一切似乎都偶然但又神奇地蒙上了一层美,仿佛准时又平常地向牛津大街岸边卸下货物的商业浪潮今晚淘上岸的只有宝物。没有一丝购买的欲望,眼睛开始轻快、慷慨起来;它创造、增色、提升。站在街头,人们会在瞬间建立起想象中的所有房间,并随心所欲地用沙发、茶桌和地毯来装饰它们。这块地毯铺在大厅,那是雪花石膏碗摆着床边那张雕花桌上。那块厚厚的圆镜把我们寻欢作乐的场面映照出来。令人高兴的是,尽管我们建造并装饰了这间屋子,但我们并没有义务去占有它;人们眨眼之间便能把它拆除,并建造起另外一间房屋,用其他椅子和玻璃杯去装饰它。或者,让我们沉溺于古色古香的珠宝店,流连于一盘盘的戒指和悬挂着的项链。比如说,我们可以选出这些珍珠,想象着如果戴上了它们,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时间立刻来到了凌晨两三点钟,路灯将梅菲尔街区荒无人烟的大街照得通明。在这个时间,只有汽车还在外面飞驰着,人们感觉到了空旷、飘渺和与世隔绝的兴奋。人们佩戴着珍珠,身上穿着丝绸,走出了房间来到了阳台上,在这里可以俯瞰到熟睡的梅菲尔区的花园。刚刚从王宫里返回的达官贵人,穿着时髦的长筒丝袜的步兵,还有那些曾紧握住政客双手的孀居贵妇,他们房间里全都亮着灯。一只猫沿着花园的墙角慢慢地爬了过去。厚厚的绿色窗帘后面,房间更为隐秘的地方,人们正在啪啪啪地疯狂做爱。年迈的英国首相安详地踱着步子,仿佛漫步在一个平台之上,平台下面是沐浴在阳光之中的英国郡县;他正在想一个满头卷发、佩戴着祖母绿的某某夫人讲述着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某些重大危机的真实历史。我们似乎爬上了最高的船只上的那只最高的桅杆,但同时我们又对此一无所知;爱情并未得到证实,伟大的功绩也尚未完成;因此当我们站在阳台上望着月光下的小猫缓慢地爬过玛丽公主的花园围墙时,我们便与当下进行嬉戏,并在其中轻轻地整理了我们的羽毛。 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荒谬的呢?实际上,时间刚好是六点整,这是冬日的傍晚;我们正步行道斯特兰德大街去买一只铅笔。那么,我们又怎会在六月戴着珍珠出现在阳台上呢?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荒谬呢?然而,这是老天干的蠢事,不是我们。当她着手创造自己最重要的杰作——人类时,应该心无旁骛。相反,她却扭过头,向后看去,使得与人类主体格格不入的直觉和欲望偷偷地潜入到每个人心中,因此我们变成了五方杂厝、纵横交贯的混合体,色彩纷纷逃之夭夭。这个伫立于一月街头的自我,那个附身于六月的阳台上的自我,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究竟在这里,还是在那里?或者,真正的自我既不是这个自我,也不是那个自我,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它变幻莫测,形迹难寻,只有当我们逍遥物外、放任自流之时,我们才是真正的自己吗?环境强迫人们统一,为了方便起见,一个人必须是一个整体。黄昏时分打开门的好公民必然是银行家、高尔夫选手、丈夫、父亲,而绝不是徘徊在大街上的流浪者、凝视天空的神秘主义者、圣 · 弗朗西斯科贫民窟的浪子、投身革命的士兵、或发出阵阵绝望和孤独哀嚎的贱民。当他打开门的时候,他必须用手梳理一下头发,然后像其他人一样把伞放到架子上。 但这里恰逢其时地出现了几家二手书店。我们于存在的逆流之中找到了容身之所。在经历了街上的辉煌和痛苦之后,我们在这里得到了平衡。书店老板的妻子坐在一堆烧得正旺的炉火旁边,把脚搁在了炉围上,身子被门挡住了;这副景象让人清醒和欢乐起来。她从不阅读,只看看报纸;她常常把话题从售书上岔开,愉快地谈论起帽子来。她喜欢那种实用又漂亮的帽子,她说。哦,不,他们不住在店里,他们住在布里斯顿;她的脸色看上去有些苍白。夏天里,她自己的花园里种的一丛花会被放置在一堆满是灰尘的书籍上面,整个小店都活泼起来。到处都是书,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历险的感觉。二手书是野书、无家可归的书,它们身披色彩斑驳的羽翼聚集到一起,这种魅力是图书馆中的那些驯养书籍难以比拟的。除此之外,在这龙蛇混杂的杂书堆里,我们可能会邂逅一个完全陌生的作家,如果运气好的话,他可能会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当我们把一本破旧不堪、无人问津的册子从书架上取下来时,我们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个一百年前骑着马出行的男人,他正打算动身前往米德兰和威尔士的羊毛市场进行考察;或是一位待在旅馆里喝着啤酒的不知名的旅行家,他观察着漂亮姑娘和当地的风俗,完全凭着兴趣生硬地记录着一切(这本书还是他自掏腰包出版的呢);这本书极其无聊、杂乱和平淡,不经意间让蜀葵和干草的味道流了进去,而他自己却对此全然无知;同时,他也为自己花了一幅幅画像,这样他便能够在人们的思想角落永久地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只要花上 18 便士就能买上一本。他标价 36 便士,但是书商的妻子看到它封皮如此破旧,而且自从在萨福克郡的某位绅士手中买来之后便一直无人问津,因此也就打折处理了。 于是,环顾书店一圈之后,我们又与其他陌生作家和逝去的作家结下了这样意外又随性的友谊。他们唯一的记录,比如说,就是这本诗集;印刷精美,还刻有一枚作者的精美雕像。他是一位诗人,溺水早亡;他的诗歌文雅、庄重、凝练,至今仍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一位古老的身穿灯芯绒上衣的意大利风琴演奏家,在某个后街老老实实地弹奏着手摇风琴。还有一排一排的旅人,都是些不屈不挠的老处女;她们不停地证实自己所遭受的屈辱和在希腊所膜拜过的落日,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还只是个小女孩。他们到康沃尔旅游,参观了当地的锌矿,这一经历被认为值得大书特书。人们沿着莱茵河溯流而上,用印度墨汁为彼此画像,坐在甲板上的一圈绳子旁边读书;他们测量金字塔,远离文明已久,在瘟疫横行的沼泽地感化黑人。他们不停地整理行装,启程上路,进行沙漠探险,染上热病,在印度终生定居,甚至深入到中国,然后在埃德蒙顿过起了鲜为人知的生活;他们在满是尘土的土地上摸爬滚打着,仿佛波涛汹涌的大海,海浪就在他们的门口,这些英国人可真是不安分。这些严肃的努力和终身事业伫立在参差不齐的柱子上,被旅行和历险的潮水冲刷着。在这些一摞摞的、封底镶有镀金字母组合图案的书中,细心的牧师对福音书进行了阐释;人们听到学者们拿起斧凿,对欧里庇得斯和埃斯库罗斯的古老文字进行斧正。思考、注解、阐释在我们周围、超越其他的一切,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就像定时、永恒的潮水,冲刷着古老的文学海洋。无数的著作告诉我们,阿瑟非常爱劳拉,他们被迫分开,两人都郁郁寡欢;后来他们再次相遇,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这些岛屿的时候,情况就是这样。 世上的图书多如牛毛,人们被迫匆匆一瞥,点一点头,交谈片刻,半解一知,然后离开;就像在大街上,人们偶然捕捉到一个词汇,然后由此编织出一声。他们正讨论一个叫做凯特的女人,“我昨晚坦白地对她说了……如果你认为我还不值一个便士的邮票,我说……”然而,凯特是谁,那枚一便士的邮票又暗喻着他们之间的何种危机,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随着他们之间的对话的展开,凯特隐没了。在这个街角处,生活的另外一页已经翻开,我们看到两个男人在灯柱旁边商议着什么。他们正在拼读车站新闻报上刊登的从纽马克特发来的最新报道。他们是否认为有一天财富会降临,将他们身上的破旧衣衫换成皮衣和呢绒大衣,在他们身上挂上怀表链,在如今是破旧的开襟衬衫的地方别上一枚钻石胸针?但在这个时间,街上的人流步履飞快,我们无法去问这样的问题。他们裹得严严实实,匆忙地走在下班回家的小路上,沉浸在某个虚幻的梦想之中;现在他们已经摆脱了枯燥的工作,清新的空气拂过他们的脸颊,他们都穿上了光鲜亮丽的衣服,在一天中的其余时间里,这些衣服必须被挂起来锁在柜子里。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优秀的板球队员,著名影星,以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士兵。他们梦想着,打着手势,时不时还大声地嘟囔几个词儿,他们步履轻快地走过斯特兰德大街,穿过了滑铁卢大桥,然后被塞进了长鸣的火车中,来到了位于巴恩斯或索比顿的某间干净整洁的小别墅;客厅里的大钟和地下室飘来的晚餐的香味刺破了他们的梦。 但我们现在来到了斯特兰德,正当我们在马路边犹豫不决时,约有手指长的一根木棍出现在我们面前,拦住了节奏快速、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真的应该——我真的应该——”这就是那根木棍。尚未了解清楚需求,心灵便对习以为常的暴君进行奉承。人们必须,人们必须,做某件事或另外一件事,只是绝不允许人们去自得其乐。不久之前我们编造出这个理由,杜撰了购买某种东西的必要,原因不正在于此吗?但那理由又是什么?啊,我们记起来了,是一支铅笔。那么走吧,去买这支铅笔。但是正当我们决意服从这一命令的时候,另外一个自我却对暴君的主张进行了反驳。常见的对抗又发生了。在责任之杖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广阔的泰晤士河流向远方——宽阔、哀婉、平静。夏日傍晚,一个人倚靠在堤岸上,无忧无虑,我们正是透过他的眼睛看到泰晤士河的。让我暂且放下买铅笔这件事,去找一找这个人吧——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个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六个月之前曾经站立过的地方,难道我们不能一如从前那样——冷静、超脱、心满意足吗?那么让我们试一试吧!但河水比我们记忆中的更加湍急晦暗,潮水涌向了大海,河面飘来一直拖船和两艘驳船,柏油帆布下面的稻草捆绑得整整齐齐。在我们旁边,还有一对夫妇依靠在栏杆上,像所有的恋人一样,令人奇怪地缺少自觉意识,仿佛他们的爱情打过一切,整个人类都要毫无条件地为他们让路。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和我们听到的声音已经大不如从前;六个月之前站在我们此刻驻足处的那个人的平静,我们此刻已无缘分享。他的宁静是死亡的幸福;我们的则是生活的不安。他没有未来,未来目前已经侵扰到了我们的平静。只有在我们回首过去,并取出其中的不确定性时,我们才能享受到极致的平静。实际上,我们必须转身,再次穿过斯特兰德大街,找到一家商店——即便在这个时候,也能卖给我们一支铅笔。 进入一间从未涉足的房间总是一种冒险,因为房间主人的生活和性格已经将自身净化,融入其中,人们无疑一直在争吵。他们怨气冲天。他们两人都停了下来,老妇人——他们两人显然是夫妻——退回到了里屋,老头儿则留下来招呼我们。他那圆圆的额头和玻璃球一样的眼睛简直像是伊丽莎白时代对开本的卷首插图。“一支铅笔,一支铅笔,”他重复着,“当然,当然。”他漫不经心地说着,但又热情洋溢,仿佛他的感情已被充分调动,却又在激情满涨的时候受到了压抑。他打开一个又一个盒子,然后再次把它们合上。他解释说,由于店里东西太多,所以找起来特别困难。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法律圈的一个绅士由于妻子的行为而深陷泥潭的故事;他们相识多年。他说自己已经与圣殿骑士团来往了半个世纪,似乎希望里屋的妻子能够听到他的话。他打翻了一盒橡皮圈。最后,他被自己的无能给激怒了;他推开旋转门大声嚷道:“你把铅笔放哪儿啦?”好像他的妻子故意把它们藏起来了似的。老妇人走了进来。她谁都没瞧一眼,理直气壮地用手指了指正确的盒子。铅笔就放在那里。要是没有她,老头儿可怎么办呢?难道对老头儿而言,她不是不可或缺的吗?为了让他们待在那里,人们被迫保持中立,肩并肩站在一起,挑剔地挑选着铅笔:这支太软,那支又太硬。他们默不作声地站在那里冷眼旁观着。时间越久,他们就越沉默;他们的热情冷却了,怒气也渐渐消减了。现在,尽管谁也不曾说过一句话,但争吵已经平息了。不会侮辱本 · 琼森著作扉页的老头儿把盒子放回了原位,向我们鞠了一躬道了晚安,然后便跟着老妇人一起消失了。老妇人会拿出针线活儿,老头则会去读一会儿报纸,金丝雀会不偏不倚地将种子撒在它们身上。争吵结束了。 在这段寻找幽灵的时间里,一场争吵平息了,一支铅笔被买了下来,大街上阒无一人。生活退到了顶层,街灯亮了起来。人行道又干又硬,公路像银箔一样晶亮。人们穿越荒芜走回家中,一路上可以为自己讲述侏儒的故事、盲人的故事、梅菲尔大厦前的狂欢、还有文具店里发生的争吵。对于每一种生命,人们都可以介入一点,足以为自己营造这样一种幻想,即人们不会为一种思想所束缚,而是能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轮番扮演别人的身体和灵魂。人们可以变成一个洗衣妇,一个酒店老板,一个街头歌手。我们离开了个性的大路,踏上了通向森林深处的小径,从荆棘和浓密的树干下穿过,森林中生活着许多野兽——我们的同类,还有什么能比更加让人欣喜和惊奇的呢? 没错,逃离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冬日里的街头漫步是最大的冒险。然而,当我们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感受古老的什物、古老的偏见将我们团团围住,令人十分欣慰。那个在许多街角被吹来吹去的自我,被保护起来,与世隔绝了。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见到了熟悉的门,椅子仍旧是我们离开时的样子,瓷碗和地毯上的褐色水渍仍在那里。这——让我们温柔地细看,让我心怀敬意地触摸——是一件我们从城市里所有的珍宝中寻获的唯一奖杯,一支铅笔。
2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蒙田随笔》:我知道什么 ——弗吉尼亚·伍尔夫
nitzschia 2013-8-25 12:59
有一天,蒙田在巴勒杜克看到一幅西西里国王勒内的自画像,便自问:“既然他可以用蜡笔为自己画像,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鹅毛笔来写写自己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或许马上会回答:“完全可以,而且再容易不过了;我们对别人不太了解,对自己实在是太熟悉了。”那就开始吧!然而,我们一动手,那支笔就从手指尖掉了下来——没想到,这原来是一件难而又难、玄而又玄、简直没法做的事情。 确实,在各国文学史上,有几个人是因为写了自己而获成功的呢?大概也只有蒙田、佩普斯(17世纪英国日记作家)和卢梭(18世纪法国哲学家,著有《忏悔录》等)那么几个人吧。当然,还有《医生的宗教》(17世纪英国作家布朗爵士的自传体著作)那本书,像一块色彩斑斓的玻璃,透过它既可看到天上永恒不变的日月星辰,也可看到一个人骚动不安的灵魂;还有那部大名鼎鼎的传记(指18世纪英国传记作家鲍斯威尔所著《约翰逊博士传》),像一面晶莹明亮的镜子一样映照出鲍斯威尔自己的面容,尽管他喜欢躲在别人背后窥视世界。不过,能兴之所至地讲述自己,能把自己灵魂中的不安、骚乱、乃至缺陷,不管什么都和盘托出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蒙田。 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过去了,在蒙田的这幅自画像(指《蒙田随笔》)前却始终聚集着成群成群的人。他们凝神观望,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面容,而且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有名堂,最后连自己也说不清究竟看到了什么。《蒙田随笔》一版再版,这是其魅力无限的明证。眼下,在英国就有纳佛尔出版社重印的考登译本,共五卷,非常精美;在法国,科纳尔出版司正在发行的新版《蒙田随笔》,收入了阿曼古博士用毕生精力搜集到的各种异文,弥足珍贵。 然而,更为难得可贵的,还有蒙田最初所做的。要把自己的真情实况统统说出来,要从身边的小事着手让自己暴露无遗,确非易事。蒙田自己也曾说:“据我们所知,仅有两三个古人走过这条路,后来就不见有人来往了。因为人的灵魂漫无边际、变化不定,要追随它的脚步,把握它细微而复杂的活动,揭示它内部的迂回曲折——这条路非常难走,比人们想象的还要难。这件事新鲜而奇特,真想做的话,就得把那些常人喜欢的凡俗之事统统抛开。” 首先,表述就是一个难题。虽然我们都时常会陷入沉思,而且还会觉得沉思很奇妙,但是,倘若有人要求我们把沉思的东西表述出来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哪怕是随便谈谈,可谈的东西也少得可怜!思想就像幽灵,刚在床边显现,没等我们看清楚它的样子,它就飘出窗口,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或者说,思想像一道游移不定的光,往往在我们眼前一闪而过,随即就复归于永恒的黑暗了。我们说话时,可以用表情、语气、音调来协助我们的表述,这样既弥补了语言的不足,也可使我们的言谈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然而,我们的笔却是一种硬邦邦的工具,用它来表述,不仅表述的东西很有限,还要顺从它的许多旧习惯,遵守各种各样的所谓的“规则”。此外,笔还喜欢摆架子:明明是普通人,一拿起笔就好像不可一世了;我们平时说话总是随随便便、想想说说、断断续续的,可一用笔来写,就马上变得一本正经、有条有理、冠冕堂皇了。所以说,在无数古代作家中,蒙田显得格外突出,因为他尽管拿着笔,却从不摆架子,从不装得一本正经。我们也从不怀疑,他写的就是他自己。他从不训人,从不说教,倒是一再表示他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他所做的,就是把他自己写出来,让别人知道他的真情实况,如此而已,只是“这条路非常难走,比人们想象的还要难”。 除了自我表述的难题,还有一个大难题就是如何保持个人灵魂的独立性。我们的灵魂,或者说我们的内在生命,常常是和我们的外在生活格格不入的。假如我们有勇气问问自己的灵魂究竟在想什么,我们得到的回答肯定和人们所说的截然不同。譬如,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有德之人到了晚年就应深居简出、夫妻厮守,这样才能得到后人的尊敬;但蒙田的灵魂却对蒙田说:一个人正因为到了晚年,就更应该出去走走,至于夫妻,本来就很少有什么爱情,到了晚年就个更是徒有其表了,所以即使拆散也不妨(我觉得,这话说得倒也没错)。再譬如,人们说到政治,尤其是政治家,总认为应该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要帮助落后民族摆脱野蛮生活;但蒙田的灵魂却愤怒地说:看看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干了些什么!“多少城镇被夷为平地,多少民族被灭绝……世上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就因为珍珠和胡椒买卖,被搞的一团糟!这倒是真正的野蛮!”再譬如,有些农民对蒙田说,他们看见有人受了伤而且快死了,但他们害怕法院会把罪名加到他们头上,所以不得不掉头走开;对此,蒙田的灵魂说:“对这些人,我有什么可说呢?他们的好心肠确实会给他们带来麻烦。……法律往往是不公正的,常常颠倒黑白。” 这里,蒙田的灵魂是愤激的,对传统与法律的大声斥责。然而,当他住在自己的那座塔楼里(从这座塔楼上可以俯瞰他的大片领地)对着炉火陷入沉思时,他的灵魂又是怎样的呢?这时,他的灵魂真可谓奇妙之极——不再那么大义凛然,倒是像风信鸡一样变幻无常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时而畏畏缩缩,时而傲慢无礼;时而端庄自守,时而耽于声色;时而唠唠叨叨,时而沉默寡言;时而勤奋,时而懒惰;时而敏捷,时而呆笨;时而虚伪,时而诚实;时而闷闷不乐,时而兴高采烈;时而聪明绝顶,时而愚昧之极;时而大方,时而小气;时而贪得无厌,时而挥霍无度。”总之,和履行公务时的那位可敬的蒙田先生的灵魂截然不同,这时他的灵魂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得几乎难明究竟。所以,一个人要把自己灵魂弄个水落石出,非得用毕生的精力才行。这种自我探寻,也许有损个人的世俗功名,但其乐无穷,足以补偿那一点点损失。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觉得,世上只有这种人才真正地在生活,至于其他人,我认为他们只是做了一辈子习俗的奴隶而已——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灵魂,全都像幻影一样似有实无。因为他们习惯于随波逐流,遇事总无主见,人云亦云;他们的灵魂早已为怠惰、萎靡之气所充塞,早已变得徒有其表,而实质上是麻木不仁、冥顽不灵的。 那么,假如我们要蒙田这位生活大师来谈谈生活的诀窍,他又会说什么呢?他不外乎会劝我们:把世间种种杂事都抛在一边,隐退到自己的居所里去,在那里读书,沉思。隐退和沉思——这便是他为我们开的药方中的两种主药。不过,蒙田并没有直接对我们这么说。这位先生眼袋下垂,神情像是在做梦似的叫人难以捉摸,时而微微一笑,时而郁郁不乐,所以要他直截了当地说出什么话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他住在乡间,每天和他做伴的只有书籍、菜园和花木,生活过得很单调。他种的豌豆也不见得比别人好。他最喜欢的地方却是巴黎,“甚至包括它的赘疣(zhuìyóu)和污斑”,他也喜欢。至于读书,他很少一次读上一个小时,而且记忆力也不太好,只要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就把刚才读到的东西给忘了。他并不觉得从书本上得到的学问有什么可骄傲的;至于科学上有所成就,那也算不了什么。他年轻时曾与一些才智之士交游,尽管连他父亲对这些人都很崇拜,他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些人虽非平庸之辈,意气风发之时还不乏真知灼见,但再聪明的人,也不免有愚蠢之嫌。就说你自己吧:这一刻你还洋洋得意,下一刻只要打碎一块玻璃,你就会变得惶惶不安。任何极端的东西都很危险,最好还是走中庸之道这条老路,尽管这条路有点泥泞,不太好走。写东西也一样,任意挥洒和刻意求工都不可取,最好还是写得平平常常——当然,诗歌还是很美妙的;散文,只有充满诗意的散文,才是最好的。 蒙田说,我们表面上都希望过朴素的平民生活,于是把自己的房间粉刷一下,放上一大排书橱,就乐滋滋地自以为平民化了。可是,就在楼下的院子里,那个掘土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农民:他一大早起来,正在埋葬他死去的父亲——像他这种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他们所说的话,才是真正的生活语言。这话说得确实很有道理,老百姓的谈话让人觉得特别有味,那些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往往比有学问的人更富有同情心。然而,他也会反过来说,平民社会的生活真是令人厌恶!那里“愚昧无知、出尔反尔之事层出不穷,倘若要有识之士承认那些粗俗之人的价值观,并且像他们一样生活,难道这是合理的吗?”平民既愚钝又懦弱,毫无自为能力。他们既不了解事物的真相,也不懂得知识有什么好处;只有靠“教养良好的灵魂”指点,他们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才能知道什么是真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教养良好的灵魂”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希望蒙田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加以效仿。 然而——他没有。他说:“我只是讲述一些事情给你们听罢了,并不想指导你们。”说到底,他怎么说得清别人的灵魂呢?就是他自己的灵魂,他也没法“简单、准确、有条有理、豪不含混地用一句话说出来”——恰恰相反,实际上他越是想把自己的灵魂说出来,他的灵魂就变得更隐秘而难言。所以,也许只有这样一种品质,或者说,只有这样一种原则,才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原则。你们若要仿效那些思想极其灵活的人,如艾狄恩·德·拉·波阿狄厄(蒙田的好友,也是作家);反之,“假如为了原则而被捆在一辆车上,那就变成了一种没有生命的货物了”。原则只不过是一些陈规而已,而人的思想、情感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往往和那些陈规格格不入。人们设计原则,只是为了供那些胆小的人来遵循,因为他们自己的灵魂不会自由飞翔。我们则不然。我们过的是自由自在的独立生活,而且又非常珍视这种生活,所以对任何束缚人的东西都觉得反感。我们要是发表什么郑重声明、摆出一副架势去制定什么原则的话,那就等于宣布我们自己的不复存在——我们已成了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活着的人了。诚然,对那些为公共事业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人,我们不无尊敬和赞美之意,对他们不得不做出自我损害的事情,我们深表同情;但是,我们自己并不想追求这样的名声和荣誉,也不想为他人承担什么义务或者职责。我们所关注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灵魂,那充满情欲、变化莫测的灵魂漩涡,它混沌、神秘而令人着迷,它纷扰不息而又神秘之极——确实,我们的灵魂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奇迹。人生之精髓,乃是动与变。不动,无异于死亡;不变,也无异于死亡。所以,凡事我们脑子里想到的东西,都应该说出来,而且不要怕一说再说,不要怕自己否认自己,不要怕说傻话,要让自己的思想自由奔放、汪洋恣肆,不必担心别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因为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当然,是正常地活着——此外的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 确实,自由是人生之精髓,但仍有限度。我们的问题是:人究竟应该求助于何种力量来获得自由呢?蒙田对任何一种个人见解和社会法律都予以嘲笑,并不断奚落人性的的软弱、虚妄与可悲;既然如此,那么是不是说,我们或许只能求助于宗教了?“或许”一词是他经常使用的——他经常说“或许”或许“我认为”,就是为了避免给人以轻率或者武断的印象;又是,他用“或许”之类的词则是为了自我掩饰,因为有些观点,他觉得直接说出来似乎不太好。并不是什么话都要直捅捅地说出来的,有些话只需暗示一下就行了;文章往往是写给志同道合的人看的,而志同道合的人通常不会很多。固然,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寻求上帝的指引,还有一个无形的监督者和检察官,即“作为仲裁者的良心”。良心的谴责比什么都可怕,良心的赞许比什么都可喜,因为最了解一个人底细的,莫过于他自己的良心。“教养良好的灵魂”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就是向自己的良心检察官坦白一切,并绝对服从良心仲裁者的裁决,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在超群独立之时,生活的井然有序,至善至美”。与此同时,他还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内心的均衡感,努力使生活保持平静——虽然生活总会变动,但只要把它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灵魂的自由探寻和自我实验就不会受影响。最重要的是上帝的指引和良心的监督,倘若没有这两者,要过超群独立的生活是难而又难的,至少比一般生活要难得多。这是一种艺术,需要苦心经营,虽然成功的范例为数不多,却仍能给我们莫大的启迪,如古代的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伊巴米南达斯和近代的艾迪恩·德·拉·波阿狄厄。困难的是这种艺术所用的材料——人性——复杂多变而难以捉摸,所以必须始终接触人性,“要活在活人中间”。为了避免远离同类,做人不可以太孤僻,或者太高雅。随和的人总是有福的,他们可以轻松的和邻居聊聊天,谈谈高兴的事,谈谈各人的房子,也可以谈谈和别人吵架之类的事;他们还会认真而愉快地和木匠、园丁之类的人交谈。和别人交流思想、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友谊,这些事不仅重要,而且也有很大的乐趣;读书并不仅仅为了求知或者谋生,同时也是一种交流,只是交流的范围扩大到了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东西,如翠鸟,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或许,真有眼睛长在胸前的狗头人也说不定;或许,真有比我们发达的社会,那里的法律和习俗都要比我们高明得多。或许,我们现在活着只是一场梦,一旦梦醒,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而那里的一切却是那样的陌生,和我们这个世界截然不同…… 尽管蒙田所说的东西不免有含糊甚至矛盾之处,但他的想法还是很明确的。他写这些随笔,只是一种尝试,只是想把一个人的灵魂显露出来。他至少在这一点上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了。他写作不是为了名利,既不想要同时代人为他树碑立传,也不想要后人把他的文章奉为经典,只是想把自己的灵魂显露出来。显露自己的灵魂,不管怎么说总是件好事,因为它既可以揭示灵魂的真相,还可以为自己找到乐趣。我们自己即便十分无知,但就是为了爱我们的朋友,我们也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灵魂。所以,不管我们的灵魂多么隐晦,甚至是病态的,我们仍将毫不掩饰地把它显露出来。“因为,我就是这样做了之后才真正明白,当我失去朋友时,我感到的最大慰藉就是我曾让他了解了我——也正因为这样,我现在还有话要说,还能继续和别人交往。” 有些人出门旅行,总是疑虑重重,默默无语,“为了防止风尘侵袭”,还要用衣服把自己紧紧地裹起来;途中吃饭,一定要和在家里一样;看到的景物和风土人情,只要和他们本地的稍有不同,便统统斥为不好。这种人出门,为的只是能匆匆回家。这样的旅行方式当然是大错特错的。其实,当我们出发去旅行时,毫无必要预先定好当晚在何处投宿,何时一定要返回——旅程本身就是一切。最要紧的,也是最难得的,倒是在启程前能找到一个和我们合得来的人。这个人不仅要乐意和我们同行,一路上还要和我们谈谈各自的感想。欢乐需要有人分享,否则再大的快乐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当然,旅途中也可能会身体不适,譬如着凉啊、感冒啊、头痛啦,等等。但为了旅行之乐,冒一点害小病的风险是值得的。“欢乐,也属于人生的一大得益。”凡是你自己高兴去做的事情,对你一定是有益无害的。当然,道德家和学者们不会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们不同意,那就让他们去和阴沉沉的哲学打交道吧!我们既然是凡夫俗子,就只想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领受大自然的美意,只想尽可能地改变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向往温暖的阳光,所以我们时而跪在这里,时而跑那里。让我们尽情歌唱,尽情享受情人的亲吻吧,趁太阳还没下山!无论哪个季节,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一样迷人!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无论是几人同饮还是一人独酌,都各有乐趣!即便我们睡着了,那也是生活之乐暂停,况且睡眠中我们还会做好梦。就是一些最平常的事情——散散步、说说话、独自在果园里坐坐——也一样会使我们浮想联翩、兴致勃勃。美是无处不在的;美和善相互毗邻,紧紧相连。所以,尽情享受人生旅途之美吧!不必老想着旅行何时结束。如果死亡突然降临,最好是在我们种白菜的时候,或者在我们骑马的时候;要不然,就在一家农舍里,让陌生人悄无声息地合上我们的眼睛;千万不要让我们死在仆人的痛哭声中,死在亲人怀里,因为这会使我们更加痛苦。当然,最好的情况是,我们死的时候正好和一群风流女郎在一起,正值寻欢之际——她们可不会悲悲戚戚,更不会嚎啕大哭。当我们死的时候,最好是”正在戏嬉、正在痛饮、正在聊天、正在演讲、正在听音乐、正在朗诵爱情诗“——好了,关于死亡谈得够多了,最要紧的是,我们还活着。 蒙田随笔往往没有结尾,往往会在笔墨酣畅之际戛然而止。他这样做,也许就是要把人生的真面目凸显出来。面对突然降临的死亡,一个人的本性、灵魂和身边的每一件琐事,都会显得更加美妙而动人。他写到,自己无论冬夏总喜欢穿长筒袜,喝酒喜欢用玻璃杯而且总爱掺点水,习惯在午饭后去理发,从来没有戴过眼镜,说话时声音很响,骑马出去马鞭子总不离手,吃饭时偶尔会咬伤自己的舌头,坐着时两只脚也要动来动去,有时喜欢掏掏耳朵,喜欢吃有点变味的肉,喜欢用餐巾擦牙齿(感谢上帝,他的牙齿倒没出毛病!),床上一定要挂帐子,等等;此外,他还写到一件“不寻常的事”:他原先喜欢吃萝卜,后来不喜欢了,后来又喜欢了。总之,不管多么琐碎的小事,都没有从他的指缝间漏掉,而这些琐事,经他一写,不仅本身很有趣,还被赋予了一种奇异的力量,每每使我们联想到其他种种事物。此外,由于他投下了灵魂之光,本来很具体的东西,在他笔下会显得很虚玄,而本来很虚玄的东西,又会显得很具体;在他笔下,白天似乎也充满了梦幻,而真正的梦幻,又像在白天一样被看得清清楚楚。他的灵魂还很幽默,即使对于死亡也要开上一点小小的玩笑。我们来看看他灵魂的双重性和复杂性吧!有个朋友死了,他感到很悲痛,但同时又觉得,看到别人倒霉心里总有点乐滋滋的,不免有一种幸灾乐祸之感。他有时很轻信,有时又很多疑。在童年时代,他的灵魂就特别敏感:由于他父亲不给他钱,他就产生了偷窃的念头;然而,他自己曾起过一堵墙,目的却纯粹是为了讨他父亲欢心,因为他父亲对建筑情有独钟。总之,人的灵魂由无数神经和神经交感所组成,并受它们的支配,而世上的胆小鬼们呢,由于死抱他们那套陈旧的看法,只知道灵魂是一切事物中最神秘的,于是便认定人是世上最大的怪物和奇迹;所以,直到1580年(《蒙田随笔》最初出版的年代),他们仍不知灵魂为何物,更不知道灵魂是如何运作的。蒙田说:“我越是自我反省,就越了解自己;越了解自己,就越是发现自己有缺陷;而越是发现自己有缺陷,便越是觉得并不了解自己。”他就这样,只要手里还握着那支笔,就不断的审视着自己,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知疲倦,不知尽头”。 不过,我们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倘若我们能使这位生活艺术大师放下笔、抬起头来的话,我们是要向他本人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已经读了他的这部奇书,读了其中所有的文章。这些文章有长有短,有时旁征博引,有时思路敏捷,有时也会自相矛盾;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灵魂律动。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律动着,起初像隔了一层纱,我们的感觉并不明显,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那层纱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了。于是,我们便得知:他这个人一生过的很充实,也很顺利;他曾担任过公职,后来年老退休;他曾拥有一座庄园,有妻室,也有子女;他曾和国王有过来往,也曾爱过许多女人;他喜欢读古书,还时常掩卷遐想。他持之以恒地审视着日常生活琐事,最后竟奇迹般地把人类灵魂的种种难以捉摸的细微末节都勾勒了出来,而且还有意加以调整,使其显得更为和谐。他一生致力于发掘人生之美。他成功了,他感到无比幸福。他曾说:要是再让他活一次的话,他还会选择这样的生活。然而,当我们兴致勃勃地看着这幅美景、看着蒙田把自己的灵魂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心里不禁会问:“人生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寻求欢乐?”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仍有极大的兴趣,想探知灵魂的本性?为什么我们仍有迫切的愿望,想和他人交流思想?我们活着,是否仅有现世人生之美?我们死后又怎么样呢?或许,真有另一个世界存在,我们只有到了那里,才能最后知道我们现在活着的意义何在?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人来回答我们呢?没有。所以,只好再问问自己:“我知道什么?”(“我知道什么?”是蒙田的名言,也是他之所以写下一系列随笔的出发点)
1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
nitzschia 2013-4-14 19:35
最早知道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从一部电影《时时刻刻》中,妮可基德曼塑造的伍尔芙形象忧郁、古怪而又才华横溢,“ I have no life. ”她这样对他的丈夫说,在裙子口袋里塞满了石块,她沉入了河底。说她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我没去具体研究什么意识流,按照字面意思我的理解是对这个世界和自我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和感知。在那个妇女没有男人陪同就不能进图书馆的年代,有着这样一种强烈的自我感觉肯定是非常痛苦的。即使到了今天,说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然而性别歧视无处不在,就连我们女人自己也常常说“他这样还算个男人嘛?”言外之意,身为一个男人应该更有担当更高尚些,女人就可以自甘堕落一点点,也就是低劣一些。“为什么一个性别如此富足而另一个性别却如此贫穷?”“为什么女人写不出莎士比亚戏剧?”科研界则是为什么科学泰斗中女性的比例这么低。 “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的话,她就必须有钱和自己的一间屋。” “也许教授在稍微过于强调地坚持认为女人低劣的时候,他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妇女的低劣,而是他本人的优越感。” “女人一直被用作镜子,那镜子具有把男人的外形以其自然大小两倍的方式给照出来似魔术而又令人愉快的力量。” “女人走过墓碑或者广告柱时,并不会感到有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其上的不可抗拒的欲望。男人则一定会遵从本能行事,若是看到一位漂亮女人走过,或者甚至是一条狗,那本能就会低语道:这狗是我的。” “写出一部天才作品几乎永远是及其困难的壮举。天地万物都使那天才作品无法完完整整地从作家的头脑中娩出。一般的物质环境与之相悖,狗会吠叫,人们会打扰,钱必须得挣,身体会垮掉,使得所有这些困难加剧并令人更难受的,是这个世界的臭名昭著的冷漠。这个世界并不要求人们写诗歌、小说和历史。它并不需要这些。”济慈和福楼拜以及其他天才人物发现世人的冷漠难以忍受,轮到女人时就不只是冷漠,而是敌意。世人对那些人说,你要是愿意写就写吧,这和我无关。但世人不对她说这话,却哄笑到:写作吗?你写作又有什么用处?” “那种男性情结对妇女的行动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那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欲望,与其说是希望她低人一等,毋宁说是希望他高人一等。那种欲望使他无处不在。——他不仅挡在艺术面前,而且还拦住了通往政治的道路。” “如果你停下来去咒骂,你就失败了,如果你停下来大笑,你也同样失败了,你如果犹豫或者摸索,你也就毁灭了。” “如果我们有自由的习惯和精确地写出我们的想法的勇气,如果我们稍微从普通的会客室里逃脱出来并且不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观察人,而是以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来观察人,还要观察天空、树木以及任何可能的东西本身,没有什么可以墨守的权威,而是我们独立行走,我们的关系是与这个现实世界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男人和女人的世界的关系。” “莎士比亚的妹妹这位死去的诗人,也就会活在她经常放弃的那个躯体上。她就会像她的哥哥在她之前所做的那样,从她那些无人知晓的前辈们的生命中汲取出她的生命,从而得以诞生。我们不能期望,她会在没有那种准备、没有我们所作出的那种努力、没有当她再生时她定会发现有可能活着和写诗那种决心的情况下到来,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坚持认为,如果我们为她而努力,她就会到来,而且这样的努力,即使在贫穷和默默无闻之中,也是值得的。” “即使在贫穷和默默无闻中,也是值得的。”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保持这样一颗谦卑的心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个人分类: 我看的书|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座‘圣杯’ 二氧化碳转化碳氢化合物研究初获成功
热度 2 crossludo 2012-11-17 17:12
温室气体或可直接转化为燃料 二氧化碳转化碳氢化合物研究初获成功 当前,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和局部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有种技术能把温室气体直接转化为燃料,既满足能源需求,又解决了环境问题,那会怎样?犹他州大学生化学家兰斯·希菲尔德说:“那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座‘圣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美国犹他州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已经小规模实现了这一目标! 他们通过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改变了一种固氮酶蛋白的结构 ,使它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11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二氧化碳非常稳定,要还原或“打破”二氧化碳分子非常困难。希菲尔德和该校博士生杨志勇(音译)长期从事 细菌酶 研究,他们知道有一种“固氮酶”可以还原氮,在随后的研究中,他们又发现了一种 钼固氮酶能将二氧化碳变成碳氢化合物 ,并在2011年3月的《生物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了这一发现。希菲尔德称:“利用这些知识,我们退回了一步,去寻找类似的能转化二氧化碳的反应。” 曾在中国南开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现为犹他州大学博士生的杨志勇说:“这项反应还提供了一条学习途径,让人们更多地掌握怎样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物品和燃料。接下来的难题是弄明白这一反应的运行机制,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构建出更稳定、更高效的催化剂,这样才能利用这种技术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有用的燃料。” 研究人员还指出,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量最大的气体,要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他们的发现还处于初步阶段。杨志勇称:“现在我们只能将少量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工艺效率不高,反应过程很慢。但我们既然已经开始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就能为这种转化建立起力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其他化学家也能参与,共同设计出更好、更高效的催化剂,完善反应过程。” 希菲尔德说:“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会破坏环境,如能捕获这些副产品用来生产替代燃料,必将带来长远利益
个人分类: 物联工程|1807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抑郁并非毫无益处
热度 1 ljry8044 2012-11-13 14:31
摘要:安迪·汤姆森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精神病专家,过去32年里,他一直在诊治抑郁症患者,他发现抑郁存在某种神秘的“意义”, 当使用药物治疗时,反而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就像发烧提高体温,产生更多白血球,帮助免疫系统与感染进行斗争一样,或许抑郁也是人类对痛苦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抑郁的确使人饱受折磨,但并非毫无益处。 抑郁并非毫无益处.pdf
个人分类: 论文文献|41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侯定凯:弗吉尼亚大学校长奇迹复职的背后
tangminqian 2012-7-11 22:32
科学网新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764.shtm 作者:侯定凯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1 9:23:06 弗吉尼亚大学校长奇迹复职的背后 ■侯定凯 理论上说,只有学者才深谙学问之道,学术事务理应交由学者来决策和处理;对于学术界的各种乱象,我们也往往将其归咎于行政、商业等非学术力量的过度介入,而结果通常是学术使命的妥协乃至放弃。因此,当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特瑞萨·沙利文校长在短短的16天内从被董事会辞退到复职的经历被报道后,人们纷纷欢呼这场学术力量奇迹般战胜行政力量的胜利(相关的背景材料,参见弗吉尼亚大学官方网站对整个事件进程所做的档案)。 这场领导人事动荡源自代表商界立场的大学董事会与代表学术界观点的校长、师生之间管理风格和方向的冲突。因为策动校长下台的一名校董事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这次事件也被美国媒体称为M.B.A.与Ph.D之间的对峙。围绕商业战略是否应该被广泛运用于学术界的争论,不会因为沙利文校长职务的恢复而平息。尽管如此,此次弗吉尼亚大学的事件仍不失为我们思考学术与行政的力量制衡问题的好案例。 从弗吉尼亚大学的管理制度设计来看,大学董事会(作为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校长(作为董事会决策的执行者)——教授委员会(作为学术事务的共同体)共同构成大学管理的核心制衡架构。其中,董事会虽然由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人士组成,他们的参与有助于保持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但其成员的视野也难免偏离学术价值和教师利益。今年6月初,弗吉尼亚大学董事会的个别领导,居然以校长“渐进式”管理风格不符合财政紧缩的大环境需要,在未经全体会议讨论的情况下劝其下台,就充分暴露了董事会管理潜藏的偏见和粗鲁。 此时,虽然沙利文校长通过辞职声明为自己辩护,澄清了自己在过去22个月的任职期间取得的办学成就,解释了自己的办学理念最具有建设性、最少风险、最可持续、对多数人最有益。而这一事件中,对董事会最大的反弹力量来自以教授委员会为代表的校内外各种声援。一些教授因为不满董事会的决定而离职了。6月底,在董事会正式表决校长去留的那天,大批教师、学生、校友穿戴整齐的黄蓝相间(校徽主色调)的服装,聚集校园为校长声援;不能到现场的人,让别人把自己的相片挂在校园的树枝上,以表示各自对现任校长的支持。教授会(faculty senate)主席在公开场合用“诚实”、“开放”、“包容”、“公正”、“尊严”、“信任”、“沟通”等一连串溢美之词,表达了对校长的高度认同。 同时,沙利文校长辞职和重新任职前后的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也在很大程度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的讨论中,围绕这一事件进程,校内外动态的详细文字和视频报道,我们可以便捷地在该学校网站查阅。这无疑给决策者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他们必须更加谨慎从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制度,对于任何机构的管理而言都是一种积极的制约力量。 平时忙于各自领域、学术思维和价值观千差万别的师生,在这一刻能生成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这才是弗吉尼亚大学这座世界一流公立院校展示给世人的真正惊艳之处。 沙利文校长的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如今大学校长的难当。根据美国教育协会(AEC)的最新统计,如今美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职期为7年,这比2006年的8.5年平均任期有所下降;一些校长是在任期内被迫下台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校长来自非学术机构。2011年非学术机构背景的大学校长比例为1/5,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为13%。政府规制、筹款压力、师生规模和多样性……这些趋势的发展,都意味着大学校长职业面临的更大挑战。 大学管理机构的日益政治化,意味着校长并不都如沙利文那样幸运地可以获得学者们的大力支持,更多时候,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学校内部学术团体的问责压力。2006年,哈佛大学的劳伦斯·萨默斯就因为其领导风格冒犯了传统的学术价值,加之他公开发表的性别歧视言论,被文理学院的教授们投了不信任票,最终被迫辞职。 整体而言,学术社区并不只有不满和批判性文化,这里同样不乏宝贵的学术良知、共同追求和坦诚相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挖掘、保护和利用的精神财富! 当然,要有效支持或制约行政力量(包括院校行政人员、董事会),学术力量需要有独立的制度设计(如教授委员会),并且必须具有清晰的角色定位:他们仅仅旨在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基本价值,而不是身兼学术和行政双重身份——犹如大多数中国大学里的情形那样。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让学术管理遵循学术规律,让行政管理遵循行政规则,尤显重要性;否则,在学术与行政角色不清的情况下,“去行政化”改革必然失去“准星”,进一步导致学者在大学地位的边缘化。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2-07-11 B3 思考)
个人分类: 国外教育动态|2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研一瞥——小庙藏真龙
热度 4 liu2004m 2012-7-10 16:48
有幸去美国开了一次会。 会议的主办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这是一所在美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一般到不能再一般的学校。会议的规模也不大,参会的人员才200多人,但主席Puru Jena教授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科学家,最近比较火的一个博文就讨论了他最近的一个工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740-587123.html。 这个规模不太的会议,Puru Jena却请来了Charles M. Lieber,Mildred S. Dresselhaus等十几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德国、英国、日本等各个国家的杰出科学家。Jena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在培养学生方面,Jena也是一个高手。他培养的学生大多在美国各大名校成为了终身教授,很多还被选为了美国物理协会的会士,成为了这个领域的杰出学者。 如果我们的科研和教育,也能不仅在985、211之类的高校,而且还能在这些高校之外的一般高校也藏上那么一两条真龙的话,中国的科研教育赶超美国的时日也就不远了。
3002 次阅读|8 个评论
奇迹:被迫辞职的弗吉尼亚大学校长 特里莎 苏里婉,恢复原职
热度 1 majmco 2012-6-27 12:27
出于教职员工,学生,毕业生,州长及社区的压力,16天前被迫辞职的弗吉尼亚大学校长 特里莎 苏里婉 恢复原职。 看来这个要坐下来,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出来。 http://www.virginia.edu/uvatoday/newsRelease.php?id=18921 # http://chronicle.com/article/U-of-Virginia-Board-Votes-to/132603/ U. of Virginia Board Votes to Reinstate Sullivan Justin Ide for The Chronicle President Teresa Sullivan and Rector Helen Dragas enter the rotunda for Tuesday's meeting. Enlarge Image Justin Ide for The Chronicle President Teresa Sullivan and Rector Helen Dragas enter the rotunda for Tuesday's meeting. By Sara Hebel, Jack Stripling, and Robin Wilson Charlottesville, Va Updated, 6/26/2012, 7:20 p.m. Teresa A. Sullivan was reinstate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on Tuesday, completing the arc of an improbable comeback tale that began a little more than two weeks ago with her forced resignation. The Board of Visitors voted unanimously to restore Ms. Sullivan, the university's first female president, to office. The action reverses her announcement of 16 days earlier, in which she said she would step down, citing an unspecified "philosophical difference of opinion" with the board. The resignation stunned many people at Virginia and beyond, coming just two years into Ms. Sullivan's
43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被辞职弗吉尼亚大学校长特里莎 苏里婉的离职信及合同
majmco 2012-6-26 07:33
苏里婉的离职信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她对大学运作的理解深刻,深通其中主要问题, 从微观处入手,统筹安排,长远从事。 http://www.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370697-dr-teresa-sullivan-board-statement.html 有兴趣读解聘合同的,蛮有意思的。下面是链接: http://www.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370666-sullivan-contract.html
2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tengyj06 2012-5-9 22:53
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余 虹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在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一位凶手开枪打死了 32 个人,凶手本人也饮弹自尽。刚听到这一消息时有些震动,毕竟死了那么多人,但震动很快过去了,因为这种事听多了见多了;当风闻凶手是中国人时有些不安,毕竟自己是中国人,仿佛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但不安很快消失了,因不久便有更正,凶手不是中国人;再听说美国人在悼念活动中连凶手一起悼念我惊讶了,这惊讶久久不能平息。 一天在去波士顿大学的途中一位同行的中国留学生对我讲了事发第二天晚上他们社区的守夜祈祷。她告诉我在守夜仪式上他们点了 33 根蜡烛,为 33 个生命祈祷,这让我惊讶。她向我转述了守夜仪式上人们的悲伤以及它们的言谈,其中一位牧师的话让我惊讶。这位牧师看着 33 根蜡烛说: “ 这里的每一根蜡烛都象征着一个生命,它们现在都很平静,我相信他们都在上帝那里得到了安息。当那位凶手在开枪的时候,我相信他的灵魂在地狱里,而此刻,我相信上帝也和他的灵魂在一起,他也是一个受伤的灵魂 ” 。之后我又看了一些相关报道,这些报道继续让我惊讶。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4 月 20 日中午举行的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 33 个,敲响的丧钟是 33 声。次日,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草坪上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是 33 块,其中一块碑上写着 “2007 年4 月16 日 赵承熙” 。赵承熙的悼念碑旁边也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其中有两个纸条这样写着: “ 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 ” ; “ 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你已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我从未如此因身为弗吉尼亚理工学生而感到骄傲。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艾琳 ” 。 后来,我在网上和报上发现,不只是我一个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做法感到惊讶和意外,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就在我听到那位波士顿大学中国留学生对守夜仪式的转述之后,我便打电话问了国内的几位研究生和朋友。我的问题是: “ 如果我们要为这次事件举行一个悼念仪式,我们会烧几柱香? ” 他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32 柱。当我告诉他们美国人的做法时,他们也惊讶了。于是,一个问题缠绕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33” 这个数字为什么让我们惊讶?为什么我们只想到 “32” 而想不到 “33” ?那让我们惊讶和意外的 “33” 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 “33” 的地方缺少什么?为什么我们只有 “32” 的悲伤经验,而没有 “33” 的悲伤经验?换句话说,为什么在我们的悲伤经验中没有凶手的位置?为什么凶手理应是愤恨的对象,而非悲伤的对象? 悲伤的经验起于爱,我们因爱被害者而悲伤,当悲伤将凶手包含在其中时,爱同样给予了凶手。我们所惊讶并陌生的就是这种爱:对凶手何以不恨而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我们至少看到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与反应:第一种是为受害者悲伤,憎恨凶手,这是最为通常的悲伤经验,它的前提是善恶区分,特点是爱憎分明;第二种反应因受害者是敌人而幸灾乐祸,这里没有悲伤只有快乐,没有爱只有恨,它的前提是敌我区分;第三种反应是既为受害者悲伤也为凶手悲伤,它的信念是一切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或者说生命的价值高于一般的善恶敌我区分的价值。我们熟悉第一、第二种,而惊讶陌生于第三种。那第三种感受与反应中就有我们不熟悉的爱。于是我想问:我们熟悉的爱是什么?它与我们不熟悉的爱有什么不同?我们熟悉的爱乃有分别的世俗之爱,不熟悉的爱乃无分别的神圣之爱。 一般来说,世俗之爱主要有两种形式: 1 、以亲疏敌我区分为基础的爱; 2 、以善恶是非区分为基础的爱。第一种爱是最原始本能的爱,是本能的自我之爱或自爱,它的基础是利害关系,即对我有利者爱,对我无利者不爱,对我有害者恨;对我有大利者大爱,对我有小利者小爱;对我有小害者小恨,对我有大害者大恨。由于血缘关系是最原始本能的利害关系,所以血缘上的亲疏远近决定了爱的等差或爱与不爱,而当亲疏关系恶化为敌我关系时,等差之爱便转换成了恨与爱的对立。通常的自私自利、狭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中深藏的就是这种爱,而所谓阶级斗争中也活跃着这种爱。在这种爱的背后可能潜藏着对他国、他族、他乡、他人、别的阶级的疏离、冷漠、甚至仇恨。这种爱是我们最熟悉的爱,也是我们习以为常而在无意识中践行的爱。在那种因受害者是敌人而幸灾乐祸的感受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爱的极端样式。第二种爱是文明程度很高的爱,它的根据是社会正义和道德善恶,即对义者爱,对不义者不爱,对大不义者恨;对善者爱,对小恶者不爱,对大恶者恨。这种爱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在为受害者悲伤而怨恨凶手的悲伤经验中,我们看到的是这种爱,在狭隘的道德主义情感和律法主义情感中我们看到的也是这种爱。 显然,让我们惊讶的爱是另一种爱。这种爱超越了所有世俗之爱的偏爱与选择,它不以亲疏敌我,义与不义、善恶是非的区分为前提和条件,它爱人如己,爱义人也爱不义的人,爱善人也爱恶人, “33” 这个数字就是这种爱的见证。这种爱只有爱而没有恨,那是一种来自基督启示并在长期的信仰实践中培育起来的神圣之爱。 一种 “ 爱敌人 ” 、 “ 爱恶人 ” 的爱的确让我们惊讶,一种 “ 与恨彻底割断了牵连 ” 的爱的确让我们意外。尽管在我们的传统中也有宽恕、大度、以德报冤、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美德,但却是一些太过脆弱的美德,它不仅缺乏强大的文化观念支持和信仰实践的支撑,更是在以牙还牙、爱憎分明的腥风血雨中不堪一击。 “ 恨 ” 是一种原始的非理性情结,也是一种传统的道德理性情结,它们都寄生于世俗之爱。爱亲友与恨敌人二位一体,于是有 “ 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同志的残忍 ” 之论;爱善人与恨恶人一体不可分,于是有 “ 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 之说。有爱就有恨,仿佛天经地义,亘古不移。然而,十字架上的真理却见证了另一种爱,一种与恨分离的爱。耶稣说: “ 爱你们的敌人并为那些迫害你们的人祷告。 ┅┅ 天父的光既照好人也照坏人;天父的雨既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 (《马太福音》)耶稣一生的讲道与践行都在向人们启示这种无条件、无分别、化恨为爱的爱。这种爱经过两千多年的基督信仰传播,已成为西方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并铸造了一种相当普遍的信念和实践态度,于是才有了 “33” 那个令我们惊讶的数字。 一种化恨为爱的爱不是一种与社会正义冲突的爱,不是一种不要社会正义的爱,而是一种在正义的要求与实施中将爱贯彻到底的爱。一个有圣爱情怀的人也会主张惩罚凶手,因为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罪行承担责任,这是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但他不会怀着对罪犯的仇恨来实施这种惩罚,而是在惩罚中有一种巨大的悲伤和怜悯,他会因一个生命被罪行所毁而痛惜,他会为罪人的不幸堕落而伤心。这种爱对己是一种悲剧性的告诫,因为自己也可能犯罪;对罪犯是一种同情式的惋惜,它会撼动罪犯内心那顽固的恨。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把惩罚罪犯的正义要求变成对他的深仇大恨,把对罪犯的惩罚变成一种泻恨的方式,恨就不仅会中断我们对自己可能犯罪的警醒,还会强化我们由正义要求而滋生的恨。至于对罪犯,这种恨会让他更为凄凉地走上不归路,并与自己的恨纠缠不清。 其实无论是民众对凶手的恨,还是凶手对被害者的恨,都可能是一种出于正义要求的恨。赵承熙杀人的直接心理意向是恨。在遗书中他说: “ 你们要什么有什么。光有宾士轿车还不够,你们这些被宠坏了的家伙,有了金项炼还嫌不够,有了伏特加酒和干邑白兰地酒还嫌不够,你们放浪形骸还嫌不够。 ” 在录像带上他充满怨恨地说: “ 你们原本有 1000 亿个机会可以避免今天这种下场,却把我逼到墙角,让我只剩下一个选择,这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 显然赵承熙的恨出于他对社会公义和道德之善的坚持,这种恨的积累使他失去了以恰当的态度来对待不公与不善的理性,最后致使他疯狂地走向犯罪,并将这种犯罪看作是伸张正义的壮举,为此他才说: “ 我死得像耶稣基督一样悲壮,得以启发后世的弱者和弱势族群。 ” 赵承熙的凶杀让我想起了三年前杀死四位同学的马加爵。在执行死刑前记者问他: “ 你是想通过杀人发泄什么? ” 马加爵回答: “ 恨,反正那段时间真的是很恨他们。 ┅┅ 他们不光说我打牌作弊,而且说我平时为人怎么怎么样。他们说的与我一直以来想像中的自己很不同,我恨他们。 ” 记者又问: “ 有没有想过去和他们谈谈,交换一下看法呢? ” 马加爵回答: “ 没想过,不可能的,当时只想到恨。 ┅┅ 那段时间每天都在恨。必须要做这些事,才能泄恨,至于后果是什么,没去想。 ” 在遗书中他说: “ 我决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我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 ” 显然,马加爵的恨也有道德正义的理由:人格尊严不容侵犯,他也把杀人看作伸张正义的方式。 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非理性激情,不管它来自何处,都可能导致罪,尤其是来自正义要求的恨。历史上形形色色以 “ 正义之剑 ” 杀人的罪实在是太多了,马、赵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巫而已。以伸张正义之名而产生的恨可能导致十分邪恶的罪,于是,爱的问题最终将我们引向恨的难题。恨是一种非常隐蔽而顽固的罪恶之因,尤其是在正义的名义之下,因此,重要的不是道德上的是非,而是心理上的爱恨。也许,如何消除恨?才是杜绝罪恶的首要问题。显然,只有爱可以否定恨并战胜恨,而恨不仅不能否定恨和战胜恨,还是滋生恨的土壤,所谓 “ 因恨生恨 ” 。世俗的爱恨情仇之所以轮回不已,其主要根源就是它们之间割不断的纠缠。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就在这种爱恨情仇中轮回吗? 与 33 根蜡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加爵被枪决后的骨灰至今还孤独清冷地在那里没人收留,包括他的父母。马加爵的父亲说: “ 骨灰我们不要了,就当我们没有这个儿子,让一切都过去吧! ” 马父真的不想要儿子的骨灰吗?马加爵所在村子的村主任马建伦对三年后来采访马家的记者说: “ 马建夫一家老实本份,善良处世,但马加爵这个事天下皆知,让全家背上恶名,再把骨灰弄回来,他们怕再被人指脊梁骨啊! ” 不单有普通人指脊梁骨,还有社会机构的歧视,甚至执行死刑也不通知家属。种种不光彩的压力都让这个父亲难以坦然地处理儿子的后事,以至于马加爵的姐姐在听到弟弟被枪决后绝望地恳求社会和人们: “ 我们会接受事实,但却有一个请求:请善待我们! ” 与马加爵家人的不幸遭遇相比,赵承熙的家人就幸运多了。因为在美国社会的大多数公众眼里,他们也是受害者,甚至是更大的受害者。当赵的姐姐代表家人公开道歉后,马上有人在网上回帖说: “ 这不是你或你家人的错误。 ”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位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还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和一位美国教授谈起这次凶杀事件,脱口而出说这次凶杀让 32 个家庭失去了亲人,这个教授马上纠正她说: “ 不,是 33 个家庭失去了亲人 ” 。对凶手及其家人的宽容,在美国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 1991 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打死了 5 名教师和同学,最后自尽。事后第 3 天,受害人之一的副校长安妮女士的三位兄弟就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信上说: “ 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一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祈祷 …… 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分担这一份悲痛 ……” 一个经过了神圣之爱洗礼的社会,是一个共同以爱来承担罪恶与不幸的社会,是一个化解仇恨的社会,那里的人有福了;一个没有经过神圣之爱洗礼的社会,是一个爱恨情仇轮回不已的社会,在此人们不仅世世代代饱尝了世态之炎凉和仇恨的苦果,也混混噩噩地参与了这种炎凉与仇恨的铸造。唉,十九世纪德国诗人里尔克的诗句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了:   既不了知痛苦 亦不懂得爱 那在死中携我们而去的东西, 还深深地藏匿。   这,还是中国人的历史命运吗?什么时候那陌生的爱才会进入我们的灵魂?才会成为中断爱恨情仇轮回的力量?    2007/5 于波士顿
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萨下,普上,奥上下?
热度 1 xupeiyang 2012-5-7 09:05
萨下,普上,奥上下?
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拉开竞选 连任 序幕,当天连跑俄亥俄与弗吉尼亚两个重要的“摇摆州”,举行声势浩大的竞选集会。在讲话中,奥巴马以最新竞选口号“前进”为关键词,列举成就,展望未来,号召选民“向前看”,以助其连任。不过,观察人士认为,由于共和党全力“狙击”,奥巴马前进之路难以一帆风顺。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5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学生留美潮席卷全美 成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源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19 06:53
中国学生留美潮席卷全美 成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源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学期刚开始,中国学生的留美浪潮,在美引发关注。在加州,伯克利加大的校园比前更多元化,因为这个学期来了1100名外国新生,其中约200人来自中国。在东部,《华盛顿邮报》报道,弗吉尼亚大学派出人员和巴士,前往接机,刚抵达的一团新生,有20多人,除了一名南韩女生,其余全部都来自中国。 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2010学年全美外国学生人数为690923人,中国最多,占了127628人,比前一年增加了30% (印度第二,104897人;台湾地区第五,26685人)。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9月初说,将加快留美学生的签证速度,估计中国的留美浪潮将会持续扩大。在差不多70万的外国学生中,加州最多,占94279人,纽约州第二,占76146人;加州的南加大外国学生达7987人,是全美最多外国学生的大学。 中国的留美学生,向来以研究生为主,这种情况至今未变(今秋的研究生比去年增23%),但本科生(undergrads )的人数却突飞猛进,在2009-2010学年的127628人中,本科生占39921人,比前一年大增50%,也是2005年的五倍。 留美本科生大增的新趋势,除了反映经费短缺的美国院校积极向中国学生招手外,更反映出中国近年经济飞跃发展,中产家庭大增(中产人口已破三亿),有力供孩子出国留学,而美国则是留学的首选之地;弗吉尼亚大学外国学生今年学费和宿费为36788元,伯克利加大则是37000元。 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一项最新研究所说,留美学生的主要动机是就业机会(留英是教育质量,留德则是费用较少)。留美的中国学生,无论是研究生或本科生,大都选读工程和经济有关科目,认为有助就业,毕业后海归,更可符合企业的跨国人才需求。 经济和工程的海归,已成必然现象,更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和价值的海归。今年出国留美的本科生,都是20岁左右的“90后”,他们年轻开放,思想没有包袱,赴美生活,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美国社会有如一个新世界,年轻的心灵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他们毕业后返回中国,除了将经济和工程的知识带回中国,也将会把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带回中国。 伯克利加大开了一门结合政治与新闻课程,由政治和新闻两系合办,选读的学生除了上课,还要访问和拍摄校园内经常进行的示威活动。据旧金山纪事报报导,一名选了此课的中国女生说,示威令她大开眼界,也让她学到,当见到事情走错方向时,就要挺身而出,表达自己的意见。 更多阅读 中国成为赴美留学第一生源大国 低龄留学:飞得更高还是半路折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疑似经历地震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8-24 09:25
在老家住过地震棚、工作以后在上海也经历过东海地震的影响,但记忆中都没有感觉到过晃动。 今天下午上班时,有一阵觉得椅子有点摇,心中突然想:怎么像地震了。但抬头看看周围,并没有看到有什么东西在晃动呀。心想大概是自己的幻觉、或椅子没放稳? 晚上到家,方才知道弗吉尼亚地区发生里氏5.9级地震,我们这里小受影响了15秒。敢情下午真的是地震?不过只是一瞬间的感觉,当时没看一下时间,无法加以验证,故只能说是疑似经历地震了。 更汗的是,通过地震才知道华盛顿原来不在华盛顿州,原来离我所在的州这么近。
个人分类: 生活|237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位优秀的女生
xupeiyang 2011-4-1 10:09
18岁的唐佳婧就陆续收到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昨日,这位市外语学校国际班高中学生又收到一封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所美国的知名大学是我梦想留学的目的地之一。”唐佳婧说,她申请了8所大学,已有6所大学寄来了通知书,现在就等着她最想就读的弗吉尼亚大学能传来回音。 http://edu.163.com/11/0330/11/70D0D9IC00294IIT.html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弗吉尼亚游记
chemicalbond 2010-5-11 11:12
上个周末,在佛吉尼亚州游览了两天。第一天在Shenandoah 国家公园【1】和附近的LURAY溶洞【2】,第二天在托马斯. 杰弗逊 (1743年4月13日 1826年7月4日)的庄园 MONTICELLO 【3】和他创立的弗吉尼亚大学【4】。 感触最深的是杰弗逊和黑奴的关系。做为独立宣言【5】的执笔者,尽管他对农奴制度有过批评,他自己却在一生中拥有超过600多个黑奴,,到他去世的时候那些人也没有获得自由,而是被拍卖给新的主人。在美国历史上,大概除了华盛顿和林肯,没有其它总统比他更受普通百姓和历史学家们的尊敬。然而,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其局限性,使得我们无法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很显然,在那个年代,黑奴是没有被当作人来看待。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Shenandoah_National_Park 【2】 http://www.luraycaverns.com/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ticello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ity_Of_Virginia 【5】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人生而平等,来自杰弗逊执笔的独立宣言,它大概是美国政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文字出现于宣言的第二段: http://www.archives.gov/exhibits/charters/declaration_transcript.html Shenandoah National Park:上面显示大约1716年白人开始在山下定居。 非常的美丽公园,距离华盛顿特区西南方向约140英里,在弗吉尼亚大学(Charlottesville)西部约25英里,参考图片 http://www.google.com/images?q=Shenandoah%20National%20Parkrls=com.microsoft:en-usoe=UTF-8startIndex=startPage=1um=1ie=UTF-8source=ogsa=Nhl=entab=wi 罕见的一对钟乳石,左边的从下往上长,右边的正好反过来,从上往下长。 Monticello 【更多图片: http://www.google.com/images?hl=enrlz=1G1GGLQ_ENUS354q=Monticelloum=1ie=UTF-8source=ogsa=Ntab=wi 】 上面文字用来向游人解释当年的人们尤其是黑奴们在庄园的生活。 杰弗逊的墓碑,附近都是他妻子,女儿和后代们的墓。据导游介绍,现在杰弗逊的后代有好几千人。 The Rotunda:杰弗逊为弗吉尼亚大学设计的主楼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Rotunda_(University_of_Virginia) 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大学在美国公立大学里面排名第二,仅次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学里面的建筑很多是杰弗逊设计的,或者是后人根据他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参考图片: http://www.google.com/images?hl=enrlz=1G1GGLQ_ENUS354q=University%20of%20Virginiaum=1ie=UTF-8source=ogsa=Ntab=wi 就在这个旅馆住了两晚上。BestWestern 开的 Cavalier Inn,交通便利,价廉物美。向东步行,过红绿灯就是大学的主要建筑群,向北开几分钟就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号称明朝的中餐馆。29号路往北两小时就是华盛顿特区,250号路向西半小时就是Shenandoah 国家公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弗吉尼亚理工惨案省思
wanghongcai 2009-1-26 04:59
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中国博士生朱海洋杀死另一个来自中国北京的女研究生在一些留美的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点骚动,好多人对这样事情不知所措。 大家得知的消息也都是通过网络,究竟实情如何则不得其详。 对于这种事情大家除了觉得无奈以外似乎都不能做什么其他事情。这似乎才是真正的无奈。 昨天有一个博士后问我对此事情如何看法,我谈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发生这种事情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在国外留学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心理素质差的人是不宜来的,来国外留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也不可能保证在这里过得非常舒服,因为在这里的交往环境变了,一切都要陌生甚至是完全陌生开始,这对心理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心理素质差的人来这里真的受不了的。所以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要以为送子女来国外留学是绝对好的事情,一定要从孩子自身的素质进行考虑,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培养的、锻炼的,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 二、中国文化中有内敛的基因,什么事情都要藏在心里,不好意思说出来,说出来怕别人笑话,这样个体内在积累得太深,就会形成精神障碍,严重些会造成行为偏执。所以许多中国学生在国外很难与别人相处,因为他们很难放松自己,而经常压抑自己,形成一种严重的焦虑倾向。如果没有合适的疏通渠道,也会形成心理疾患; 三、留学生自我期望和家庭期望太高,特别对婚姻家庭方面有着特别的期待,从而容易形成幻想幻觉,对事物和问题看法容易出现错位,而且受暗示影响强,往往把自己的幻想成分当成真实情况,结果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越陷越深。如果缺乏合适的参照和提醒,行为容易出现极端情况; 四、男女交往缺乏引导,从中小学开始就缺乏关于正确人际交往的教育,生活的现实要求他们都能够无师自通,从而不懂得如何判断交往的界限和遵循什么样的规则,特别是当交往出现了故障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处理,这样往往采取泄愤的方式来代替人际关系的缓和。这种方式当然是不理智的,当然起后果无法控制的。 从该事件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我们的教育只是书本的知识教育,缺乏生活教育,特别是缺乏关于做人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中最缺乏的,也是教育最大的失败,而现在的素质教育虽然对此有此涉及,但属于不疼不痒状态,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2)对于理科学生而言,一定要补足人文教育的课程,不能再用传统的说教“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来训导孩子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可能结果是个人的灾难和家庭的灾难乃至社会的灾难; (3)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