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汉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何把嘉陵江的水引到汉江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8-4-3 10:43
如何把嘉陵江的水引到汉江 陕西的引汉济渭工程不久就会完工了。这个工程会把汉水的水向关中平原输送 15 亿立方每年,而汉水又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所以引汉济渭必然引起南水北调的水量不足问题,所以向汉水补充水就成为很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直接从长江的三峡大坝向丹江口水库补充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也有其它办法,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从嘉陵江向汉水补充。 引汉济渭工程由三个主要设施组成,一个是黄金峡水利枢纽,该工程位于洋县县城正东 40 公里处(北纬 33 ° 13 ′ 58 ″,东经 107 ° 55 ′ 20 ″海拔 420 米),在这里修建一座水库,最大坝高 68 米,抬升水头到 460 米,安装一组水电站,钻通一个隧洞;另一个设施是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在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汇口下游 2 公里处(北纬 33 ° 20 ′ 30 ″,东经 108 ° 02 ′ 59 ″海拔 551 米),位于黄金峡水利枢纽东北方向大约 18 公里处的河床上。从黄金峡水利枢纽通过隧洞引水到三河口水库,由于海拔从 460 米抬升到 550 米,所以需要使用电力抽水。然后通过长隧洞把水引到关中周至县城正南的马召镇黑河水库右侧支沟黄池沟沟口(北纬 34 ° 03 ′ 30.07 ″,东经 108 ° 13 ′ 00.83 ″海拔 518 米)。隧洞全长 81.779 公里,分段采用内径为 6.76 米× 6.76 米的马蹄型断面和 6.92 米 /7.52 米的圆型断面。其中从汉江支流子午河自流调水 5 亿立方米,从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提 117 米引水 10 亿立方米;工程设计最大输水流量 70 立方米每秒,水库总库容 9.39 亿立方米,泵站总装机功率 15.65 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 18 万千瓦,静态总投资 168 亿元。 \0 \0 我对引汉济渭工程的质疑主要是为什么要抽水抬升水头,难道不抬升水头 117 米不可以吗?从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库提 117 米引水 10 亿立方米,这一项需要多少电?理论上一度电可以提升水头 360 米,但是实际上由于水的阻力电机的损耗,一度电可以提升水头 200 米,所以引水 10 亿立方米大约每年消耗电力 5 亿度。尽管在汉江上修建梯级水电站可以有充裕的电力,但是我以为这依然是一种浪费。当然,设计者的设想是从汉江把水引到黑河,直接使用十年前已经修建成功的黑河引水工程把水引到关中各地。假如是我,我不会使用这个已经成为事实的方案。 我的方案是:以洋县县城(北纬 33 ° 12 ′ 45 ″,东经 107 ° 32 ′ 18 ″海拔 460 米)的汉水河面海拔 460 米为控制高程,在关中平原和秦岭交界地区寻找海拔低于 460 米的地区作为出水口,结果在西安西南的户县草堂镇(北纬 34 ° 02 ′ 33 ″,东经 108 ° 44 ′ 01 ″海拔 425 米)和天桥镇(北纬 34 ° 03 ′ 20 ″,东经 108 ° 34 ′ 46 ″海拔 438 米)找到了恰当的河流,海拔恰好低于控制高程 22 —— 35 米。以草堂镇为出口,以 460 米高程为控制点,在汉水上寻找恰当的地方修建水库,水库为了接纳更多的水源,在黄金峡以南的两河交叉口唐经寺(北纬 33 ° 10 ′ 04 ″,东经 107 ° 56 ′ 22 ″海拔 405 米)修建水库,水库坝高 60 米,然后从附近选择恰当的进水口,隧洞长度大约 100 公里。全程自流,落差 30 米左右,可以使用贯流泵加速。 从汉水引水到关中以后,汉水的水量需要嘉陵江来补充。很久以前,嘉陵江和汉水是相连的,后来嘉陵江改道,所以从嘉陵江到汉水存在一条古代的河床可以作为引水渠道。而勉县县城(北纬 33 ° 09 ′ 01 ″,东经 106 ° 40 ′ 18 ″海拔 548 米)以东的汉水河床为最佳的出水口。从嘉陵江引水到汉江,有两条比较好的路线,一条路线是从略阳县附近(北纬 33 ° 19 ′ 10 ″,东经 106 ° 08 ′ 44 ″海拔 642 米)通过水渠和隧洞结合的方式引水到勉县境内的汉水上。海拔从 640 米下降到 550 左右,可以全程自流,路线长度大约 50 公里,嘉陵江上游每年的径流量大约 70 亿立方,引水量不大。另外一条路线是以四川广元的宝珠寺水库(北纬 32 ° 42 ′ 30 ″,东经 105 ° 32 ′ 17 ″海拔 590 米)为引水点,沿着古代河床向东偏北方向一直到达勉县县城以东,宝珠寺水库水库海拔 590 米,勉县县城以东海拔 530 米,有 60 米的落差,所以可以全程自流。路线总长度 120 公里。由于宝珠寺水库位于是嘉陵江支流白龙江上,所以引来的水并不是嘉陵江主干道的水,而是白龙江的水,从宝珠寺水库到勉县的水渠恰好经过嘉陵江的主干道(北纬 32 ° 53 ′ 34 ″,东经 105 ° 53 ′ 52 ″海拔 553 米),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坝,抬升水位就能够减少隧洞长度。 其实从略阳县到勉县的水渠和从宝珠寺水库到勉县的水渠可以同时动工。因为隧洞的过水量是有限的。这样从嘉陵江引水到汉水,然后从汉水引水到关中,形成了一个系统。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35828 次阅读|3 个评论
汉江别名及相关地名
热度 2 jiasf 2016-7-31 02:06
武汉内涝频繁,与其两江分三镇的地势有关,属于古云梦泽的东缘,地势低洼。 汉江在明代改道,使得本位于汉江之北的汉阳,倒成了位于汉江之南,似乎违背了“阳”乃“山之南、河之北”的命名规律,实乃因历史上汉江位置的改变。汉江和长江在武汉地域频繁改道,今日武汉众多的湖泊大多是当年长江、汉江故道的遗迹。 汉江, 古名沔水、汉水、夏水,又名襄河,初名漾水,亦名漾川。《尚书·禹贡》篇有:“番冢导漾,东流为汉”。 因河命名汉江入长江口,而有夏口、沔口、汉口。因汉口东北有鲁山, 亦曰鲁口。 因河命名郡县、城镇地名,于是有汉川、汉阳、沔阳(今仙桃)、襄阳。 应劭曰:江别入沔为夏水,夏水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名曰夏。《 水经注》:夏水本江之别出,自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谓之暑口。自暑口下沔水,通兼夏名,而南至鲁山下,会于江,谓之夏。 似乎是说夏水当年是长江的一条分叉,会于沔水,反把汇合口以下的沔水称为夏水。或许当时汇合前夏水比沔水还要盛大,夏水是干流,沔水反为支流。 汉江之南有地名潜江,得名于汉江的分岔,岔流潜流,而名潜江。
个人分类: 知识点滴|6736 次阅读|3 个评论
武当东临秀山水,汉江北伴证辉煌
uvard 2015-1-26 20:44
太 和 红日东升照四方, 太和 济世谱华章; 武当 东临秀山水, 汉江北 伴证辉煌。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山夜雨涨秋池
jiangming800403 2014-8-11 11:49
久旱必雨,确切的说今年汉江秋汛的危险并没有解除,巴山夜雨涨秋池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2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汉江襄阳段因南水北调水量减少 鱼类不产卵
redtree 2014-7-28 08:50
汉江襄阳段因南水北调水量减少 鱼类不产卵 2014-07-28 02:24:43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有 173 人参与 分享到 7月11日,湖北襄阳,汉江边裸露的滩涂,由于调水汉江的水位逐年下降。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十城记之三襄阳 2010年,叫了60年的“襄樊”终于改回原名“襄阳”,2000多年历史,《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此,襄阳“打赢”了一场“历史保卫战”。与此同时,这个世代被汉江哺育的城市,正在打一场“汉江保卫战”。 丹江口水库蓄水北上,直接的影响是汉江襄阳段年入境水量将减少21%-36%的水量。在气候自然干旱和蓄水压力下,此前预测可能对汉江产生的影响已经开始慢慢显现。襄阳市在自身大力减排、治污、节水、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在期待国家能给予其更多的补偿支持。 7月的第一周,蔡焰值和往常一样,检查汉江襄阳段鱼的产卵情况,捞上来的鱼儿,像待产的孕妇,条条鼓着大圆肚子。这个结果让他吃了一惊。 “不可思议!许多都没产卵。”身为中国农科院武汉水产研究所的老专家,蔡焰值经常开车在长江和汉江沿线来回跑,研究鱼类繁殖和水生环境。 他说,通常在7月份前,这些“大肚子”鱼,都会结束产卵,给汉江留下新生代。而今年,不管是鲫鱼、鲤鱼,还是汉江有名的长春鳊,好多都未完成产卵。 “鱼卵的发育度已经很成熟了,水流哪怕稍微大一点就产了,但现在的水流小得可怜。”他的语调中带着惋惜。 鱼类减少,只是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给襄阳带来的诸多影响中的一个。 控污 污水直排汉江历史终结 襄阳是丹江口水库下游第一个汉江城市,襄阳有85%都是汉江流域,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的饮用水都来自汉江。 根据测算,一期调水95亿立方米后,汉江襄阳段多年平均水位将下降0.41米,年入境水量将减少21%-36%。 “水量减少,意味着水环境容量的损失。”襄阳市环保局工程师孙正辉说。 “水少了,自净能力就差了,同样的污染物排放进去,水就更脏了。”一名襄阳市民也发现了这个变化。 根据湖北省的调研,由于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将造成襄阳段水环境容量损失26.9%-42.6%。 对于襄阳的很多工厂企业来说,之前靠着汉江丰沛的水量,日子过得很“滋润”。 工厂企业或将污染物直接排入汉江,或者只经简单的“预处理”排放,每秒七八百立方米的上游来水,稀释、冲刷掉污染物,即使这样,汉江依然能始终保持二类良好水质。 “我们现在高峰期污水处理量已经达到35万吨,冬季少的时候也将近30万吨,已经满负荷运作了。”7月17日,襄阳市排水设施收费处主任靳蕲说。 水容量减少,要保障水质不变差,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而襄阳市应对的首要措施便是大量建设污水处理厂,这些巨额投资的污水处理厂不断扩建,将更大范围内的污水吸纳进来。目前,襄阳一共有了10座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4.5亿元。 襄阳市政府还对高污染企业进行了淘汰,并提高了新建企业的环保门槛,目前,还有97家企业需要关停或转迁,涉及就业4.3万人。 此外,襄阳市环保局还成立了汉江办,加强汉江水环境管理,展开小流域治理,并给区县政府设立每年的治理目标并纳入考核。 孙正辉介绍,2013年排入汉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3年前降低了48%。 预演 水量下降宜城三次停水 但是,大规模控制污染的力度可能还是赶不上水生态环境改变的速度。 “我们很纠结。”靳蕲说,“原来预处理一下就冲进汉江,也没见什么污染,现在处理能力好了,但水质还在下降。” 襄阳市水利局方面表示,丹江口大坝增高后,汉江襄阳段的防洪标准大大提高,也有利于农田的自流灌溉,但是,水环境容量损失后,会带来污染和水华增多,地下水水位下降,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航运能力衰减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汉江中下游的流量常常是不到每秒400立方米。这一方面是因为丹江口水库正在蓄水,另一方面则因为连年干旱,使得陕西上游来水也很少。 襄阳市南水北调办主任李国栋说,原先预测有生态、水利设施、航运、渔业等各类影响,现在因为干旱加蓄水,这些影响已经开始慢慢出现,他将之称为调水后影响的“预演”。 紧靠汉江的宜城荣河泵站前方的汉江水,流动几乎静滞,青色的水藻盖满了整个入水口。 “没法发挥作用。”襄阳宜城水务局副局长周开华说。作为南水北调工程对襄阳的补偿项目之一,这个泵站总投资达2000万元,去年年底刚建成。因为水少,抽水管口的底部也裸露了出来。 附近的宜城区饮用水取水处,空洞洞的沉井底部才看得到水。警戒水位是49.8米,现在水位只有49.3米,低于警戒水位。 去年以来,因为取不上水,宜城先后停了三次水,最长的一次达到48小时。 “再这样下去就只能抽水了。”水厂经理梁军说。 “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我们是支持的,毕竟和北京相比,我们的水多了很多,北方太缺水了。”李国栋说,“但是,调水后,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 补偿 上报190亿被砍至13亿 早在工程论证期间,无论是襄阳、湖北省还是国家,都意识到调水后会给汉江中下游带来各类影响。 中线工程环评报告做出了“会对汉江中下游产生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措施减少影响”的结论,此后,国家下拨上百亿元南水北调专项补偿资金单独给了湖北省,用于新建引江济汉工程在内的四大工程,其被视为中线工程的“配套工程”、“补偿工程”。 襄阳最终得到的生态补偿为4.37亿元,用于包括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小流域治理等,但襄阳认为这远远不能应付即将到来的水量减少带来的各种问题。 有当地水利官员表示,光是堤坝改造,可能就需要十多亿元。 近期,襄阳市向湖北省提交补偿项目的编制报告,预期总投资190多亿元,这个数字被省里打了回来。最后,在几轮缩减后,湖北省就全省补偿项目向国家报了50多亿元,其中只有13亿是襄阳部分。 李国栋想,对于国家决策而言,是按照“调研-规划-项目”的步骤来安排补偿资金,现在的首要目标,是争取国家能把调研和规划先做起来。 此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规定了对库区数百亿元的项目资金,在污水治理这块,国家给了坝上80%的生态转移支付,坝下则只给了18%的补偿。 襄阳方面则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同样考虑对汉江中下游所受的影响组织权威专家进行调研,编制《汉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 “我们希望能够坝上坝下(补偿)一个样。”李国栋说。 如果把这些年向上反映问题的文件收集起来,是可以用卡车装的,一名襄阳水利局干部说。 “我能理解,南水北调现在首先是要保障工程,然后水必须是好的,这两大任务要全力以赴。”李国栋说,“但我也觉得,这两件大事干得差不多了,可以考虑襄阳了。” 近两年,襄阳市不断向省里和中央反映问题,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分别前来调研,襄阳市市长别必雄也曾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提交和襄阳补偿有关的议案。 甚至地方领导会抓住领导视察中线工程要先坐飞机到襄阳的机会,在机场、在酒店一次次地反映问题。 除此之外,近年来,襄阳市投入了很多精力研究汉江的问题。襄阳市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做了襄阳生态环境影响及补偿政策的调研报告,这两个报告,都认为汉江所受影响比原来环评更大。 回应 “国家该补偿的会补偿” 但是,比调研结论更难得到的是证据。 调水还没开始,汉江所受影响更多是预测性的,对于负责补偿分配的决策者来说,这很难具有实际说服力。 有湖北省水利部门的官员认为,襄阳遇到的情况只是暂时的,目前处于库区蓄水时段,加上气候自然干旱,因此水量较少,等到蓄水完成,开始调水后,就可以正常满足汉江中下游的水量。 中科院院士、水资源专家刘昌明的意见是,每个地方都希望能多给点水,多给点补偿,“心情可以理解”,但还是需要有足够的论证和证据才能说明问题。 “调水规划有着严格的分水方案,如果该给的没给够,那你再提意见,否则理由就不充分。”刘昌明说。 他说,任何城市都应该主动去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从2000年以来,汉江上游来水就一直比较少,虽然中线工程一期调水要调95亿方的水,但现在丹江口的水比当初做规划时本来就少了70多亿方水。 在这种情况下,他说,每个城市首先要做的就是“节水优先”,“不节水,肯定永远不够用”。 但是,曾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评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坦承,当初做环评时,对汉江襄阳段受到的影响“考虑得不够”。 “客观地说,对襄阳段来说,原来的工程考虑比较少。他们没有得到上游的补偿,下游的配套工程也没有能够改善状况,上下都没沾边。”他说,“襄阳方面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道理。” 事实上,襄阳方面的呼吁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去年开始,襄阳迎来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资司领导的直接视察。 今年3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负责水质和生态保护方面工作的副主任于幼军首次直接以襄阳为对象进行考察,听了问题反映后,他表示,有些数据还不是很全,没有说清楚,让当地再准备一下,他一个月后再过来。 4月,于幼军如约再次来到襄阳,“他说这次数据比上次清楚多了,这么看影响还是有的。”李国栋回忆说。 据当时参与考察的一名水利官员转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意思是,只要襄阳拿出证据能说明汉江襄阳段受到了很大影响,国家该补偿的,一定会补偿。 “我们感觉到,领导很关注这个事。”李国栋说,于领导当时表态,会将襄阳上报的情况跟国务院相关部门反映沟通。 “汉江中下游的城市为南水北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北京的环保组织“绿家园”负责人汪永晨说,“一定要把汉江水位下降的照片给北京人看看,咱用水的时候一定要‘手下留情’。” 同题问答 答题人:襄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郭忠 新京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工作?其间,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郭忠:从工程正式动工开始,当时我任襄州区委书记。我感触最深的是,襄阳作为南水北调库区安置移民地,虽然遇到矛盾和问题很多,但各级政府不讲条件、不讲代价,将移民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想方设法将移民安置好。 新京报:你认为当地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了哪些贡献? 郭忠:自2010年10月移民搬迁入住以来,襄阳市累计接收安置南水北调外迁移民5361户22855人。 新京报: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郭忠:丹江口大坝建成加高后,汉江襄阳段的防洪标准大大提高,为襄阳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在正常蓄水时也能实现自流灌溉,这有利于改善襄北易旱地区灌溉条件。另外,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增强节水意识。 新京报:全线通水后,你认为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郭忠:襄阳汉江沿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沿线重点城镇缺乏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不配套,不能发挥效益。 汉江沿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更是滞后,沿江各县(市)没有一座标准的垃圾处理场,沿岸垃圾全部是露天堆放,污染十分严重,这也急需资金进行治理。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家在政策和项目上给予支持。 新京报:当地是怎样保证水质安全的? 郭忠:襄阳污水排放量的规划目标是每年7.8亿立方米,但我们控制在了5亿立方米。我们在汉江沿线城市建成了1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 另外,唐白河是汉江中下游重要支流,因为上游河南地区污染严重,水质过去长期处于劣V类状态,现在,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及时开展联合排查。 记者手记 有点着急 有点委屈 襄阳人习惯了水多的日子。 除了三国、楚文化、诸葛亮之外,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称之为“母亲河”的汉江。 汉江江面宽阔,随处可见在宽阔的江面上嬉游的人们。岸边,小贩租售着游泳用具,人们如同在海滩上一样在河岸沙地休憩。 在我国大江大河普遍受污染的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居民惬意地在江里游泳,这样的景象并不多见。 “调走的可是我们的水啊!”一名襄阳的基层干部对记者说。 “是你们的水吗?”记者问。他笑了笑改口说,“是流经我们的水。” 处于国家战略和大局的需要,襄阳人支持、服从南水北调工程,但他们不得不去面对、适应水少了之后的复杂情况。 对当地农民来说,灌溉困难已经出现,他们更多认为这是干旱导致的。江边钓鱼的市民说,现在鱼越来越钓不到了,这跟渔民采用电击方式过度捕捞有关。 但政府官员却知道,干旱加蓄水导致了水量减少,各种问题将出现,他们担心,调水之后这些影响会成为常态。 向省里和中央讨补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过程中,地方官员较为小心地注意着说话方式:先说有利影响,再说自己做的工作,最后再说受到的不利影响。 他们讲话的措辞也与几年前不同,他们不再提“盲区”、“受损区”这些概念,而是尽可能维护着与其他城市、省里和中央关系的微妙平衡。 但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因为没有享受到坝区的补偿政策,也没有从下游的补偿工程中获益,襄阳还是有点“委屈”。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感觉到,襄阳虽然的确有点着急,但他们会站在国家层面考虑问题,主动调查研究,主动采取措施,同时也按照国家程序一步步争取上级的重视。 好在国家也在关注这些问题,相信这座城市不会被遗忘。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金煜 责任编辑:NN128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1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显现:汉江半年无船过坝
redtree 2014-6-6 22:3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显现:汉江半年无船过坝 作者:吕宗恕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4-6-6 16:07:0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正在显现。图为2011年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丹江口水库下游河床裸露。 农业减产、航道受阻、饮水困难、水污染露头……在连续干旱致上游来水减少、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日益临近的复合作用下,这些预测分析中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正逐渐变成现实。 相较很多受访者看到的“调水工程的不利影响”,也有学者认为调水对汉江中下游利大于弊。学者认为,“湖北之所以把影响描述得很大,很严重,主要是想争取到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 汉江水污染20天监控空白 短期加大下泄流量或能稀释污染物,但无法改变汉江还会发生水污染的可能,更何况还有20天无监控的空白期。 若汉江水量能达到多年平均值,或许武汉水污染事件不会被发现。 一个多月前,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官方微博称,2014年4月23日,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受此影响,武汉余氏墩、白鹤嘴等两座自来水厂紧急停止供水。次日,该江段国棉自来水厂也停止生产。 这是继甘肃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后又一起省会城市饮用水源出现危机。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作出批示。 发源于陕西省境秦岭南麓的汉江全长1577千米,又称汉水,系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通常,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以上为上游,丹江口至湖北钟祥为中游,钟祥到汉口为下游。 水污染事件事发后第三天,湖北省环保厅通报,汉江上游、湖北孝感汉川市所管辖的汉川闸和汉川泵站闸排放长期积累渍水是造成汉江流域氨氮浓度超标事件的主要原因。 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有关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据内部消息,以前汉川等地经常乘下暴雨之际向汉江偷排在闸内积蓄已久的工农业及生活废水,“只是这一次没有掌握好分寸,哪知雨少污水多,才惹出了大事。”据汉川、武汉两地天气历史数据显示,4月23日前后均有雨,不过只是小雨。 而上游来水少也让水污染事件雪上加霜。据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调度中心(以下简称丹江口水库调度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14年5月19日水库水位139.93米,截至目前水库累计来水49.031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71.940亿立方米)偏少31.8%。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为缓解水质异常状况,2014年4月26日,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向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递交请示,“请求通知丹江口水库管理局调度水库下泄流量不小于500立方米每秒”。 让中下游城市颇为着急的正是汉江下游“长期低于3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 2014年5月19日,丹江口水库调度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接到请示后,该中心向水库另一主管部门湖北省电力部门征求意见,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发来的是请示,不是调度令,我们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最后,“原来计划加大两天的下泄流量,但实际上只维持了10个小时就结束了”。 短期加大下泄流量或能稀释污染物,但无法改变汉江还会发生水污染的可能。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高工程继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汉江湖北段设有20个手工监测点,每月10日前按要求统一取样监测。虽然2013年汉江水体总体为优,但每月10日之后余下20天是非控状态,也就是说,污染一旦出现在10日至30日之间,环保监测部门可能还是发现不了。“每月余下20天的监控空白也是我们的担心。”程说。 半年没有一艘船过坝 在丹江口市,已听不到货船长长的汽笛声了。 汉江流域示意图。 更揪心的是汉江“口渴”。 “目前距离150米的死水位还差10米。”5月19日,丹江口水库调度中心副主任刘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3年丹江口水库全年来水仅243亿立方米,较多年(1956-2010)均值363亿立方米偏少33%,属来水特枯年份,特别是9、10月来水特枯,分别偏少69%、78%。自2013年9月到2014年3月平均出库较多年平均973立方米每秒同比偏少42%。 而在2014年5月4日长江防总专题会商丹江口水库调度时,直言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 截至2014年5月31日8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较5月19日上涨了0.34米,即140.27米——水刚刚能自流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河南陶岔取水口。而这一天,距离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只剩153天。 就在南方周末记者到访的当天早上,“湖北省政府来电请求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以保证中下游农田备耕插秧用水。”刘松说,“按照要求和惯例,我建议湖北方面赶紧请长江委出调令,估计不到下午,调令就过来了。” 在自然来水骤减的背景之下,汉江中下游的崔家营、王甫洲等多座水利枢纽工程也在大大削弱汉江通航能力。 “航宽变窄,情况一年比一年差。”襄阳市港航处副处长李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襄阳沿江下行至潜江200里航程,原来平均一个星期就能往返两个航程,现在差不多要一个月。 受水位下降影响,北煤南运汉江通道几乎徒有虚名。李冲介绍,该市余家湖港务公司因水位低,航宽变窄,导致煤炭积压,运量逐年下降,2012年80万吨,到2013年只有30万吨,而今年,“时间都快过了一半,连5万吨都不到”。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自2005年9月开工,历经8年建设,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跟大坝加高工程同期进行的,还有原来50吨级的过坝船闸。改扩建后,新船闸通航能力达到300吨级,2013年10月30日开始试运行。 长江委汉江集团宣传中心副主任张洪波说,自试运行至2013年11月18日,共有6艘船只翻坝。11月18日后,大坝上游水位低于143米,船闸沉箱无法下沉,停止船只过坝,“到现在,差不多半年,再也没有一艘船过坝了”。 在丹江口市,同样听不到货船长长的汽笛声了。 调水影响“由预测变现实”? 襄阳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递交一份报告,列数了八条“不利影响将由预测分析变为现实”。 汉江上游能多些来水,这是湖北和北京的共同期盼。 据丹江口市水务局统计发现,全市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被淹没的抽水泵站多达193处,目前,92个在册水库有11座处于死水位之下,97处生活取水泵站因水库水位下降而无法运行。安置在165个点上的5万移民都存在饮水困难,目前全市正全力打井抗旱。 “没人能体会我们守着一库二类好水却没有水吃的尴尬。”该局总工程师沈培华无奈地说道。 和移民一样,盼望来水的还有丹江口的柑橘、水稻和茶叶。据该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张少仙介绍,全市三十多万亩柑橘多分布在大坝以上的库区两岸,因干旱导致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平均减产20%,而水稻、茶叶减产达三成。 从丹江口市沿江下行八十余公里就到了有着2800年建城史的古城襄阳。襄阳是全国夏粮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汉江干流在襄阳境内长195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市版图86.6%,全市每年总用水量的76%以上来自汉江。 “调水后,对我们影响最大。”襄阳市南水北调办常务副主任李国栋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很多早前的担心可能会很快显现。 2014年1月,襄阳市委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南水北调办)递交一份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对襄阳生态影响及亟需解决问题的情况报告,列数了八条“不利影响将由预测分析变为现实”,其中第一条是水量,“前期调水95亿立方米/年,汉江在我过境水量每年减少21%-36%,约三分之一。”而汉江襄阳段多年平均水位将下降0.41米。 “水质呈逐步恶化趋势。”该报告如是说,汉江中下游干支流约12%的水质断面已下降到Ⅳ类,甚至Ⅴ类水质标准,源自河南的支流唐白河省界断面常年在Ⅴ类,甚至劣Ⅴ类,下游部分河段近年来多次出现水华现象。 除此之外,水环境容纳消解污染物能力降低、水生生物及鱼类品种减少、航运能力下降、湿地洲滩呈沙漠化等都是襄阳的担心。“按照专家测算,每年我市GDP损失至少达到142亿-2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至少减少22亿-31亿元。”上述报告称。 目前,有比上述担心让襄阳感到更为棘手的,是被炸掉不过半年的清泉沟泵站。 清泉沟泵站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南王营村、丹江口水库左岸南库壁朱连山麓,是引丹灌区自流饮水的补偿工程,也是湖北省大型抽水泵站之一,灌溉面积达130万亩。去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清库过程中,该泵站因位于淹没区以下或引发水质污染而被清除掉。 “泵站被炸掉后,丹江口水库水位并没有在今年如期上涨到自流水位高程,导致130万亩农田面临无水浇灌的困境,于是,襄阳市不得不紧急筹资修建临时泵站。”李国栋说。据悉,该临时泵站投资1100多万,历时一个多月抢建,已于2014年5月25日投入使用。 同样,因汉江水位下降,襄阳下辖的宜城城市供水泵站在2013年也无法取水,最后不得不架设数条临时抽水管道。湖北省农业厅科教处调研员高广金说,干旱让汉江水量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截水、蓄水、调水等影响下更为稀少,“以前机井不要20米深即可提到水,现在差不多要打到100米深,这种现象在汉江流域是不可思议的。” “到今年,连续四年干旱相当于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影响的提前预演。”李国栋说。 另一派声音 “正式调水后,工程对中下游的影响马上会减弱甚至消失,而中下游的用水条件也会大大改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张荣国说。 相较很多受访者看到的“调水工程的不利影响”,也有人认为调水对汉江中下游利大于弊。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易贤命即是其中一位。易贤命退休前,一直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证工作,曾主持过引江济汉工程的规划。 2014年5月23日,易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本身对湖北来讲是有利无弊的,可以更高效利用汉江水,“即便现在工程不调水,汉江中下游,特别是鄂北岗地一带同样也缺水。”鄂北岗地位于湖北北部,因耕层浅薄、植被覆盖度低、缺水严重又称“旱包子”。 曾参与南水北调多项规划设计的刘子慧现任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处总工程师。面对外界对调水工程的质疑,刘子慧说,“中线工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对中下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包括生态流量,都略有改善,不会出现水质恶化。”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张荣国的回答更为直接。“正式调水后,工程对中下游的影响马上会减弱甚至消失,而中下游的用水条件也会大大改善。”退休多年的张荣国曾负责过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等工作,曾在长江委规划局当过副局长。 79岁的张荣国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工程总目标第一位仍是防洪,而加高前的第二位发电让位给了调水,但是,“目前工程并没有开始调水,所以不存在工程影响汉江中下游之说。”相反,“正是考虑到化解影响,才有了加高工程”。 根据丹江口水库加高工程设计和分析,水库加高后16年间只会蓄满4次,平均4年才会蓄满一次。“不可能每年都会蓄满至170米高程,跟三峡工程一样,到达175米也是后来才慢慢实现的。”张荣国说,水多多调,水少少调,因此不会因调水而影响到下游水量。 “当初在设计南水北调工程时,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证调水区用水不受影响。”张荣国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湖北之所以把影响描述得很大,很严重,主要是想争取到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 为改善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均安排实施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即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等四项工程。据公开报道,开工于2009年的兴隆水利枢纽目前已实现灌溉、航运、发电。 尽管如此,包括十堰在内,汉江中下游各城市仍在奋力为水而争。 “贡献区”不再被遗忘 襄阳190.13亿的计划投资,被砍来砍去,实际上报国家的只有13亿,而且“已经很照顾襄阳了”。 相比丹江口库区以及汉江上游,襄阳等汉江中下游城市确实有着一肚子委屈。 之前,正是经过数次叫苦,丹江口库区以及汉江上游等到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等多项国家规划出台,以及配套政策和落实到地方的数亿项目资金。 而襄阳市“既没有享受丹江口库区相关补偿政策,也没有类似汉江下游引江济汉等大型补偿工程,承受着巨大的生态损失压力”。在给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报告中,襄阳恳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参照丹江口库区模式,尽快编制《汉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 半年多前,襄阳在一次给全国政协人大考察团来鄂汇报工作时,委屈地称自己是“被南水北调工程遗忘的角落”,不料遭到有关领导的批评,后来,襄阳将这一流传多年的提法改为“南水北调中线贡献区、牺牲区”。 襄阳市南水北调办常务副主任李国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襄阳曾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省委、国务院有关部委办汇报过多次,“只要得知有中央领导来丹江口市,等领导们从襄阳机场走时,市里相关领导都会跑到机场,希望能有机会汇报。” 除此之外,襄阳还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寄望中央听到襄阳的呼声。当地民间绿色环保NGO襄阳市环保协会(又名“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说,就连市政协主席为此也上过两次北京。 有一次,运建立受邀参加全国政协考察团在十堰的座谈会,作为惟一一个民间组织代表发言,“我说国家在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没有关注到汉江中下游的影响,尤其没有注意到对襄阳首当其冲的影响,发言后,在场湖北省领导的掌声告诉了我,我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近年来,湖北省也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部委办反映,希望考虑尽快制定汉江中下游生态补偿等方案,以缓解和弥补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 呼吁终于引起了中央的重视。 2014年3月2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带队到湖北听取汇报,要求湖北方面给出具体意见和措施,如需要多少治理项目,多少资金,一一明确,并承诺一个月后再来。4月21日,于幼军如期而至。 参与补偿项目编制工作的李国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刚开始,他们拟定了污染治理、基础建设、水资源保护等六大类21个项目,总计需投资190.13亿元。哪知被省里批了一通,称不可能全部给襄阳,也不能什么项目都往里面装,而且还被要求限定范围和项目地域,最后不得不忍痛缩减。 “最后上报省里是50多亿,而实际被纳入省里上报国家的只有13亿,也就是又被评审专家们砍掉了一大半。”李国栋说,即便如此,省里说已经很照顾襄阳了。 而在湖北省层面,已经把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省级战略,从多个层面支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并要求襄阳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中发挥龙头作用,建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2014年5月20日,湖北省委有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湖北更希望将汉江生态经济带纳入长江流域规划,只有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才能解决因南水北调中线给中下游带来的诸多影响,比如目前丹江口、襄阳等地反映多年的生态补偿等问题。”(原标题:汉江争水:保了北京,丢了谁?)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汉江武汉段水污染源 上游抢排渍水系主因 停产的三家水厂恢复供水
xjtuhyg 2014-4-26 09:35
汉江武汉段水污染源 上游抢排渍水系主因 停产的三家水厂恢复供水 武汉市的自来水取之于汉江,汉江水源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汉江流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水资源的再分配问题,而且涉及汉江水环境生态保护问题。 关键词 : 汉江,武汉,自来水,南水北调,水资源再配置,水环境 2014年4月26日07:11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刘闪 通讯员喻妙)   武汉三大水厂 相继恢复供水后,水源遭污染的原因备受关注。经过连日排查,今日凌晨0时40分,湖北省环保厅发布《关于汉江武汉段水质异常情况调查的通报》。通报称, 造成本次汉江武汉段氨氮超标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主要原因是汉江上游汉川闸和汉川泵站闸排放长期积累渍水 。   通报称,根据调查及监测情况,目前分析造成本次汉江武汉段 氨氮超标 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4月20日至22日,武汉市及其上游孝感市普降大雨,孝感汉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自21日起开启汉川闸、汉川泵站闸抢排渍水(氨氮浓度最高值为3.27mg/L)排渍水3644万方,其中汉川闸4月21日至24日8时共排水586万方;汉川泵站闸4月21日至24日8时共排水3058万方。经专家对渍水浓度、排水量及汉江污染的测算分析,两者在时间和污染程度上吻合, 初步认定上游汉川闸和汉川泵站闸排放长期积累渍水是造成汉江流域氨氮浓度超标事件的主要原因。   其次,4月份 正值汉江平原小麦等农作物施氮肥的时间,由于近期强降雨,部分农业面源污染源随地表径流进入汉江,使得每年该季节氨氮浓度略有升高。   此外, 由于长江水量大水位高,对汉江水流下泄产生顶托作用,致使汉江武汉段流速十分缓慢(汉江入长江段流速约0.2米/秒),不利于污染物质下泄,客观上形成污染水团在武汉段滞留。   据通报,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武汉市上游约6公里江段水源已经达到取水标准,目前汉江干流氨氮浓度趋于平稳,武汉江段的污染团峰值已过龙王庙进入长江,长江水质未受影响。 @@@@@@@@@@@@@@@@@@@@@@@@@@@@@@@@@@@@@@@@@@@@@@@@@@@ 武汉:因汉江水污染影响停产的三家水厂恢复供水 2014 年 04 月 25 日 06:35:01| 责任编辑 : 冯文雅 |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4/25/c_126431940.htm 2014 年 4 月 24 日武汉:因汉江水污染影响停产的三家水厂恢复供水 4 月 24 日,武汉余氏墩水厂的反应沉淀池正常运行中。当日,记者从武汉市应急办获悉,截至下午 4 时左右,受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影响停产的三家水厂均已恢复供水,水质安全,全市瓶装水市场也供应充足。据记者了解,汉江武汉段水质污染后,武汉市水务、环保部门提高了汉江沿岸水厂进、出水监测频率,每半小时监测一次,出厂水质不达标严禁进入供水管网。湖北省环保厅、武汉市环保局连夜排查污染源。截至 24 日下午 4 时左右,白鹤嘴水厂、国棉水厂、余氏墩水厂相继恢 @@@@@@@@@@@@@@@@@@@@@@ 武汉汉江水质氨氮超标30余万人用水受影响 2014-04-2323:44:43  来源 : 新华网 有 0 人参与分享到 新华网武汉4月23日电(记者廖君 冯国栋)武汉市政府应急办23日晚发布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 受此影响,当晚汉江武汉段两大水厂均已紧急停产,全市260平方公里面积停止供水,30多万居民、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用水受影响。 目前武汉相关部门每小时监测一次水质,出厂水质不达标严禁进入供水管网。湖北省环保厅、武汉市环保局正在排查污染源。 据武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23日,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导致从这一河段取水的武汉白鹤嘴水厂、东西湖区余氏墩水厂出厂水质氨氮超标,两家水厂分别于16时许和19时许停产,受污染自来水未进入管网,但部分地区供水水压受影响。 调查与思考 霍有光.现有南水北调中线“补偿工程”的不合理性及其取水口选址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24~27. http://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39860.shtml (中国科学院网) http://big5.cas.cn/xw/zjsd/200112/t20011230_1683424.shtml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科技导报,2000(11).11~14. http://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39857.shtml (中国科学院网) http://www.doc88.com/p-895572407242.html 霍有光.再论鸭绿江水南调工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3):57~61.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JKF903.016.htm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kjyjyfz199903013.aspx 霍有光.策论鸭绿江水南调工程及跨渤海湾渡槽公路两用大桥,科技导报,1997(11):53~56. http://lib.cqvip.com/qk/90455X/199711/10124534.html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JDB199711019.htm
14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汉江沿线城镇化提速,湖北钱紧力争南水北调补偿
xjtuhyg 2014-2-6 17:20
汉江沿线城镇化提速,湖北钱紧力争南水北调补偿 随着“清水入京”的日益临近,坐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闸门——丹江口水库的湖北省也更加急迫地呼吁国家尽快设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基金,制定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关键词:汉江,南水北调,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沙化土地,水价,湖北两会 湖北两会关注汉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经济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家振 2014-01-25 http://www.cb.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0id=1035831all    1月20日,湖北两会期间,“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由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原市委书记) 陈天会领衔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机制》建议, 将汉江中下游纳入国家级生态补偿范围,实施国家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湖北省开展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   民盟湖北省委、农工党湖北省委则在提案中吁请国家制定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基金,为汉江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和经济补偿。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湖北希望通过争取南水北调补偿,推动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水利、城镇化建设。   寻资金补偿推汉江沿线城镇化    “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夙愿还未成真,汉江流域已普遍开始喊“渴”。    记者多次深入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的老河口市等地采访了解到,鄂北地区最近几年连发干旱,土地沙化面积日益扩大。以位于丹江口水库下游30公里左右的老河口市为例,据老河口市林业局副局长赵生涛此前介绍,该市沙化分布区面积已增加到52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31.5万亩。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湖北水事研究中心负责人吕忠梅在接受《政策》杂志采访时表示。2002年至2011年,湖北用水总量以年均2.36%的速度增加。“依此计算,到2015年用水总量将达325亿立方米,大大突破国家设定的315.51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红线。”    吕忠梅表示,受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部分水库下泄不足等原因影响,一些河流出现断流或下游河道萎缩的现象,水华频发,河流生态功能衰减。   在此背景下,由陈天会领衔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及生态补偿机制》提案建议,将汉江中下游纳入国家级生态补偿范围,实施国家级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设立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实施引江补汉工程,保障中线调水,保证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省开展汉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    “国家应采用生态补偿的方式重点解决汉江治理工程的运作费,或将运行费计入中线工程供水成本及水价中,维持工程的正常运行,保障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民盟湖北省委在提案中建议。   农工党湖北省委则在提案中指出,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上下游、左右岸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责任,建立以“水质水量协议”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吁请国家设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基金,为汉江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和经济补偿。   湖北方面迫不及待地希望借调水之机, 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对口帮扶和资金补偿 ,以此推动汉江沿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汉江生态保护和沿江城镇带开发。   据了解,为推动汉江沿岸经济开发,湖北省已将“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升级为“两圈两带”,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纳入省级战略层面。   2013年10月,位于湖北汉江经济带的丹江口、老河口、谷城(简称“红河谷”)三个县级城市正式签订《加快构建红河谷城市组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发展、公共服务和生态文明五个领域推动一体化发展,探索“就近城镇化”路径。   湖北省社科院在《湖北红河谷城市组群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中提出:“红河谷”城市组群预期到2030年建成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0万,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的“特大城市”规模。   不过, “红河谷”城市组群发展将直接导致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需求的上升。 “河流是传统城镇发展的中心轴线之一, 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及城市发展空间,同时也将不同程度影响城市规模扩张和小城镇建设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   汉江中游城市以汽车、电力、机械、电子、化工等为主导产业,下游地区以石油化工、盐化工、建材工业、棉纺织工业以及汽车零配件等为主导产业, 调水后工业企业用水增加与水量减少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由此导致这些大耗水工业的取水成本和治污成本显著增加,影响到沿江城镇主导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导致部分企业重新选址或者搬迁。 秦尊文表示, 甚至会出现汉江沿江主要支流的化工、轻工中小企业因无力采用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难以达到高标准的耗水、环保指标而被淘汰。   据了解,联合向国家寻求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将是未来三县市合作的重点。在今年湖北两会上,老河口市市长郑德安已向湖北省人大提交了《关于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红河谷”先行先试试验区的建议》,建议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三地策划争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偿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方面的试点示范项目,并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支持。    补偿落地难题   尽管包括湖北、河南在内的库区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及京津等受水区呼吁落实补偿政策、加大对库区对口帮扶力度,但效果并不理想。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只进行部分“项目补偿” ,例如,对汉江湖北段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补偿,主要为20个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对汉江中下游的补偿,主要为兴修水利枢纽等工程。   秦尊文分析认为,国家的生态补偿模式主要是资金的转移支付或购买,生态建设投入和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源于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这种单一的资金补偿模式存在结构性缺陷:缺少横向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缺少对产业受限区(如十堰市)的产业扶植政策和技术支持等生态补偿措施,同时也不利于受水区高度重视节水,加强与库区、影响区的横向联系。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廖元和持类似观点。廖元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寄望北京、天津等地的横向支援在现实操作层面还面临诸多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受水区的对口合作还需要国务院或者国家发改委层面的指导和协调。   其中,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水价的成本核算问题和协商机制问题 ,如果在这两个方面获得突破,丹江口库区将在跨区域生态补偿方面形成示范意义。至于如何补偿,廖元和认为,“ 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在南水北调输水水价里提取一定额度的资金反哺库区。同时,将以对口协作为支撑的库区生态补偿制度逐步规范,实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   “从理论上讲, 生态补偿采取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智力补偿和项目补偿 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协调发展。”秦尊文表示 。 @@@@@@@@@@@@@@@@@@@@@@@@@@@@@@@@@@ 渴的汉江见河床 来源: 人民网-湖北频道 2014年02月05日12:18 http://hb.people.com.cn/GB/n/2014/0205/c194063-20509927.html   图为汉江郧县段江心出现河床   人民网郧县2月5日电 (周家山)2月4日,由于持续的干旱,湖北省郧县汉江段水位岀现历史时期的最低水位,主要原因是去年秋季至今冬干旱无雨和下雪,海拨高的乡村已经在使用水车送水,农田里的庄稼也是旱情严重。
19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院士:长江已无鱼可捕,应设立长江渔业管理局
热度 2 xjtuhyg 2013-12-16 20:25
院士:长江已无鱼可捕,应设立长江渔业管理局 原标题:保护长江生态:最后的机会——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谈长江生态系统 关键词: 长江生态,三峡,南水北调,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汉江,洞庭湖,鄱阳湖 2013 年12月16日 10:34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吴铭 http://news.ifeng.com/shendu/lwdfzk/detail_2013_12/16/32159716_0.shtml 为了一些经济利益,把国家的水域资源破坏掉,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吴铭|湖北武汉报道 在今天的中国,水利工程专家同生态专家似乎已经成了天然的“敌人”。2013年有关“长江生态系统崩溃”的问题,再次引发了这种对峙。 长江,作为中国和亚洲第一大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而对 长江的开发也在近年达到高峰——除了三峡、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它还直接体现在金沙江等上游梯级开发问题上。 《瞭望东方周刊》日前就长江生态问题专访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他是目前中国资历最老的长江生态系统专家之一,也是长江10年休渔的主要提倡者。这一政策被认为是保护长江生态的最后一次机会。 曹文宣在此次专访中列举了近年来为保护长江生态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但 他评价“效果都不是很大”,具体表现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绝灭”,另一种一级保护动物白鲟已经10年不见踪影。 此外,二级保护动物 长江江豚 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从2006年的1800头减少到2012年的1040头,濒危程度加剧。 在他看来,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乃是解决长江生态问题的真正要点。 江湖关系受极大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最近有一种说法,就是长江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曹文宣:现在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包括三峡工程对长江水域生态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前影响生态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酷渔滥捕,“迷魂阵”、电捕等渔具渔法对鱼类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海洋中的 “绝户网”。其他因素还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江湖阻隔、围湖造田、工矿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 ,等等。大坝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逆的, 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 将对长江生态系统产生叠加影响,它未来对长江的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影响,现在还不能预见。 1989 年写三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时候,我们就预测,三峡水库建成以后,将导致长江水温、洪水过程等水文特征改变。“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繁殖期将会延后,其产卵期由原来的4月底5月初推迟到了现在的5月下旬;中华鲟原来是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产卵,现在已经推迟到了11月下旬。 产卵时间延后,水中浮游生物、水草等鱼类饵料都会发生变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 ,对鱼苗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对物种的延续不利,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以金沙江为例,现在呈梯级开发态势,下游溪洛渡等4个水电站都是很高的大坝,有的高达200多米。金沙江上游规划了13个水电站,中游已经建成、规划中、在建的水电站共有10个。 受东亚季风的影响,长江上游丰水期、枯水期的径流量差异很大,有些河谷地区水位差达20余米。 上游水电站梯级开发的形式,改变了河流水域生态。河水由激流变成缓流,改变水流的流速、流态等水文特征的同时,也改变了径流的时空分布格局 ,影响了该流域特有鱼类的生存。 具体来说,长江上游有很多鱼类都适宜在急流环境中生活,这些鱼类在不深的河滩里以吃底栖生物为食。大坝建成后,流速变缓,河水变深,光照不足、泥沙沉积致使大量底栖生物不能生长,也就不能为鱼类提供足够的食物,对长江上游120多种特有鱼类的生存产生极大影响。 如果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河流在修建水电站的时候少建两个大坝,在不建坝江段的河流及其支流一起设立保护区,就可以保护很多鱼类、很多物种。 但是,这种设想现在来看更困难了, 都在抢地盘 。例如,金沙江中游在建的金沙、银江水电站,并没有列入长江流域水电规划,是攀枝花地方政府在建设,这是不对的。这两个非规划水电站的修建,很可能使圆口铜鱼最后一块栖息繁殖地消失殆尽。 三峡大坝建成以后 ,水库回水区达600多公里,一直上溯到重庆上面的小南海, 像圆口铜鱼、岩原鲤这些很难在静水里生存的特有鱼类的生存,就受到了严峻挑战。 随着气候变化,水量是减少的,冰川萎缩、冻土退化、冻土储水能力降低;同时,修建大坝后, 水库水面面积增大,蒸发量明显增加。比如溪洛渡、向家坝建成后,当地河流径流量减少了3%。 三峡宜昌水文站数据显示,近年平均径流量和三峡水电站建成前相比,减少了500多亿立方米的水量。长江径流量的减少会导致鄱阳湖、洞庭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水位更低,当地的航运、灌溉都会遇到问题。 南水北调连锁反应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水利开发并非从三峡开始,过去的工程影响如何? 曹文宣: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论证葛洲坝影响的时候,主要是对中华鲟的阻隔。 而三峡大坝的建成,对长江生态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 从三峡大坝泄水闸下泄的家鱼苗95%是死鱼。 泥沙方面,现在超过70%的泥沙沉积在三峡库区,下来的是清水。 清水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因为泥沙可以吸附很多污染物,没有泥沙就无法吸附污染物了,河流污染就加重了。 再者, 由于清水的冲刷,荆江河段河床冲深,造成长江水位下降。城陵矶水位降到23米的时候,洞庭湖的水就都排光了,湖泊提前进入枯水期。 另外, 沿岸码头也要重新修建 。对于水域生态来说,很多江心洲被冲刷减小了。 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长兴岛受清水冲刷的影响,岸线也不断退缩。 还有,对长江堤坝的冲刷。 《瞭望东方周刊》:三峡工程完工后,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就是南水北调,您如何看它的影响? 曹文宣: 汉江上游地区的跨流域调水要把汉江三分之一的水量调往北方地区。除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还有“引汉济渭”工程,所以汉江中下游的水量就减少很多,枯水季节特别是一二月份,长江水可能就会倒灌进汉江。 按照规划,汉江的梯级水库一直修建到襄樊。与此同时, 上游支流污染严重的唐白河注入汉江 ,伴随着汉江中下游流水不畅,将会使汉江中下游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生长,出现水华,使 汉口水厂的水源受到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决定实施“引江济汉”,把长江水从沙市调到兴隆。 “ 引江济汉”实施以后,必定会影响洞庭湖。所以洞庭湖提出来要在岳阳修建水闸,把水拦起来,否则洞庭湖的枯水期会大大提前。 南水北调西线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会更大。 相对而言,长江上游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调水源区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需要慎重对待。 从未来看, 南水北调中线二期还很难说。陕西省“引汉济渭”也调走不少水,现在汉江的水不多了。 湖北省也会力争保护汉江。而单就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来说,对长江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 主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大。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沿岸地区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的排放,状况是怎样的? 曹文宣: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污水处理,建设了很多污水处理厂。但是 日常污水的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电,有些地方没有足够运转经费,只是在领导来检查的时候象征性运转。 长江的污染问题集中体现在岸边污染带。总体来说,长江的污水污染还在可控的范围,原因就在于它是沿线城市的饮用水源。不过,饮水安全问题不容小觑,要对有毒污染物严加控制。举个例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北沙市农药厂的长江排污口旁边竖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两公里范围内,禁止人畜饮用”,但是路过的鱼类不知道这里的水质,不少经过的鱼类在这里就被毒死了。 在应对饮水污染方面,我们应该着手准备战备水源,将一些湖泊水库的生态修复提上日程,保持水质清洁,我曾建议把 梁子 湖 作为武汉市的战备水源。 有些湖泊已成为一潭死水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的生态环境目前怎么样? 曹文宣: 本来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洪湖、东湖等很多湖泊都是通江的,湖泊饵料丰富。“四大家鱼”等鱼类在长江涨水期产卵后,鱼苗顺水漂到湖泊孵化成长,半年后都能长到1斤多重,大的能超过3斤。现在长江通江湖泊普遍修建水闸,阻隔了长江与湖泊的交流,影响了幼鱼的孵化和成长。这是长江鱼类资源减少较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三峡9至10月蓄水、河床冲刷等原因,长江水位下降、湖泊枯水期提前,一些湖泊就筹划建闸拦水。 鄱阳湖早就出现了“汛期一大片、枯水一条线”的局面,要在汇入长江的地方修建水闸。 水闸在汛期打开,在枯水期拦上。这样在12月份把湖水控制在12米,利于候鸟的栖息。2007年江西最初规划蓄水到27米,规划修改后,9月份最高蓄水到16米,到11月份排到12米。 以前我们对湖泊建闸蓄水是反对的,后来认识了蓄水有利的一面。 比如,99%的白鹤是在鄱阳湖越冬,它们以苦草的地下茎为食,蓄水保护了湿地,也就保护了在此过冬的候鸟。除了利于候鸟的栖息,也利于江豚的生存。 江豚最大的一个群体是在鄱阳湖,2012年调查有450头,洞庭湖也有90头。如果冬天水位过低,江豚就很难生存。 修闸蓄水不一定是坏事。但是我反复强调,要把渔民转产转业。鄱阳湖的渔民用“迷魂阵”捕鱼,小鱼也不放过,还有一些人使用电捕,对鱼类资源破坏非常严重,江豚很难找到鱼吃,钻进“迷魂阵”,就会困死在里面。把渔民转产转业的同时,也要依据《渔业法》严格取缔破坏鱼类资源的渔具渔法。 《瞭望东方周刊》:有说法是,现在东湖的生态系统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曹文宣: 东湖的生态系统现在比较糟糕 。过去,有很多野鸭、水鸟在武汉东湖过冬,现在没有了,原因就是没有鱼虾、苦草等食物了。 1955 年大学毕业,我就分配到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到现在有58年了,我亲眼目睹了东湖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初,东湖有29科53属83种水生植物,到了90年代初期减少到52种。2013年全湖水生植物仅有14种。60年代东湖有鱼类79种,现在不到20种。 东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水体自净功能也随之丧失。现在东湖底泥中有很多有机污染物,过去曾是6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地的东湖,现在甚至都不能游泳。现在东湖就是一潭死水。 想要通过生态修复让东湖恢复曾经的生机,尤为 重要的就是恢复江湖联系 ,恢复水位季节性波动。冬天把湖水排到长江,把水位降下来,让湖底更好地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照射降解湖底有机污染物,让水生植物恢复。第二年湖底植物重新萌发成长,才能更多地吸收氮、磷等元素,从而缓解水质富营养化。 同时,要放弃渔产,不要大量放养一两种鱼。恢复江湖连通后,湖中的鱼将会形成自然的群落结构,可以发展游钓业。另外,还要把东湖周围的企事业单位排放的污水分流,用污水管道排走,不能排到东湖。 另一个, 太湖生态系统也不乐观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太湖沿湖地区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乡镇企业把大量的污水排进太湖;另外围栏养鱼严重破坏了太湖原有的生态系统。 现在长江无鱼可捕 《瞭望东方周刊》:长江水系外来鱼类物种入侵情况是怎样的? 曹文宣: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越来越多,不过各个地方不同。比如洞庭湖,有些外来鱼类和本土鱼类争抢食物,有些鱼卵与幼鱼也被外来入侵鱼类吃掉。外来鱼的种类已经很多,对当地鱼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小影响。外来鱼类入侵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现在长江水系发现了本属于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和鳇,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等鱼类。原因是这些鲟鱼大都没列入保护动物,有些人就在长江水系养殖,当有些网箱出现了问题,它们就跑出来进入了长江。最令我担忧的是,我们长江特有的达氏鲟同这些鲟鱼在一起可能会出现杂交,改变物种的遗传性质。 《瞭望东方周刊》:建设三峡工程时,曾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情况怎样? 曹文宣:三峡工程修建过程中,先是修建了一个“长江上游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来由于金沙江要修建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自然保护区进而调整到了向家坝以下,新增加了赤水河,一直到重庆的马桑河河口。2007年重庆想要修建小南海水电站,小南海到马桑河口有二十几公里,这里原来是实验区,进而马桑河口以下的江段也需要调整成保护区。中央基本同意这里的调整,具体由环保部划定界限,目前还没有划定。调整过程中,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没有调整。 仅在保护区的第一次调整中,国家就拨付了3.82亿元资金,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四个省区都拿了钱,特别是贵州分到不少,但有些人拿到钱买船、买车、修房子,管理不到位。 在保护区内捕捞特有鱼类的现象屡禁不止,谈何“保护”? 其实近20年来,随着长江水资源的开发,还是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实行了长江水生资源保护计划,另外还设立了禁渔期,等等。但是在我看来,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对破坏鱼类资源的渔具不能很好禁止。 嘉陵江、汉江基本上都是电鱼船,洞庭湖等地捕鱼的“迷魂阵”遍布。 白鳍豚、白鲟灭绝,江豚种群数量剧减,根本原因就是食物匮乏。 近年来,国家每年都在长江放流鱼苗。2010年全国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7.1亿元放流经济物种,其中长江投入约2.5亿元。数据显示,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鱼类养殖产量每年都是增加的,但是捕捞产量并不乐观。 湖北2010年放流5.7亿尾鱼苗,应该反映在2011年的产量上。但是,2010年淡水养殖产量是326.72万吨、捕捞产量是26.36万吨,2011年淡水养殖产量335.62万吨、捕捞产量是20.59万吨,捕捞产量减少了5.77万吨。 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被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暗纹东方,它们已经极度濒危。 上世纪60年代,鲥鱼产量稳定,每年产量在300吨和600吨之间,70年代波动很大,有些年份产量不足100吨,有些年份超过1600多吨,进入80年代,年平均产量只有79吨,到了1986年仅产12吨,80年代末期已经不能形成鱼汛。 鲥鱼每年春末夏初从海洋主要上溯到鄱阳湖水系的赣江产卵,幼鱼在鄱阳湖生长半年后就要游回海洋,渔民就在湖口一带撒网打捞幼鱼,打捞上来晒干做成饲料喂养家禽,就这样,致使长江流域的鲥鱼绝迹。 应设立长江渔业管理局 《瞭望东方周刊》:面对这样多的挑战,您认为如何才能缓解长江水系的生态资源压力? 曹文宣:我建议休渔10年就是因为现在长江无鱼可捕,捕捞的都是幼鱼。休渔10年的提出,就是 遵循“四大家鱼”幼鱼经过4年成长成熟后产卵繁殖的生长规律,经过两个多世代的繁衍,10年之后鱼类资源才能有效恢复 。 现在,我正是要考虑渔民的生存问题,专业渔民生活非常艰苦。许多“连家船”渔民祖孙三代生活在一条小船上,几乎全部患有血吸虫病,有病不能治,小孩没法上学。据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信息与战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2011 年长江沿线各省市共有渔户63334户,人口总数280453人。 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些渔民怎么实现小康?只有转产转业上岸,身体较好的可以组织起来做渔业管理人员,给予稳定的住所与工作,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上学的条件,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才是长久之计。 《瞭望东方周刊》:在您看来,在维护与修复长江生态系统方面,发达国家的哪些方法与策略值得我国借鉴? 曹文宣:重要的就是要建立统一的流域渔业管理机构,不能各自为政,要统一管理,要敢于承担责任。无论是污水排放,还是渔业资源的破坏,都要有人管理。 中国不能完全学习国外。不过中国现有的电捕鱼、“迷魂阵”捕鱼的做法依照《渔业法》是早该禁止的。 现在只能说要想缓解和改善长江水系的生态系统非常困难。修建众多水电站大坝,对水域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叠加的、不可逆的影响。 现在,国家对长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很高,但是地方不能很好执行。需要把长江水系的鱼类资源保护起来,真正做到渔民转产转业,对渔业资源科学管理 。 原来东海渔政局下面有个长江渔业管理会,东海渔政局并到海洋局后,就不能继续管理长江了。所以,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长江渔业管理局,赋予较大的权力。 另外,还要立法。虽然有《渔业法》和《水生野生动物管理条例》,还要建议对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 当然,现在长江面临的不只是鱼的问题,还有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挖沙,现在鄱阳湖、洞庭湖、长江到处都在挖沙,严重破坏了底栖动物的栖息地,致使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丧失。挖沙是现在破坏长江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很难制止。 比如 湖南省沅江市 ,最近把两万亩的洞庭湖水面用11亿元的价钱卖给了挖沙老板。如果把湖底的沙子挖走,湖底的底栖动物就不能生存,这片水域就会变成一片死水。为了一些经济利益,把国家的水域资源破坏掉,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1679 次阅读|3 个评论
螃蟹咏
热度 3 sunyu367 2013-10-30 12:28
螃蟹咏 绿水 碧荷 各半层 浊沙泥沼 隐 花 冲 纵戈横钺 巡 龙府 吞藻吐槽 扰地宫 低保甲盔 本 淡青 高烧腿脚 显 腥红 楚江 别去知归命 谥号 阳澄 贵满城
218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取水汉江必须遵从一个前提:保证汉江可持续性调水
热度 1 xjtuhyg 2013-5-21 10:40
取水汉江必须遵从一个前提 : 保证汉江可持续性调水 关键词: 汉江,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生态补偿,华北,陕南,关中 新闻中心 - 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3-05-15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5/15/content_19958743.htm   无论是南水北调,抑或引汉济渭,两大工程取水汉江,都必须遵从一个共同的前提:必须保证汉江可持续性调水。    现实是,巨量清水的北上,加之上游及支流的密集梯级开发,使得体质强健的汉江成为亟须进补的羸弱者。保护汉江,保护中线工程水源地已经刻不容缓。据初步统计汉江流经县市的水利工程可以发现,在包括各支流在内的整个汉江流域,建起的水坝数量已近千座。    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进进度及“引汉济渭”工程规划,至2030年,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将向外“输血”150亿立方米左右,抽走汉江上游水资源总量近40%。    监测结果表明,几十年间,地处上游的武侯镇、汉中和洋县3个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11.6亿立方米、33亿立方米和55.7亿立方米,比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的数值分别减少了13.1%、5.1%和16.7%。从总体来看,汉江上游的径流量减少幅度是较大的。汉江中上游的水资源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为了保证汉江可持续性调水,沿线城市应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线,不断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加强用水排污的总量控制。   为了保证汉江可持续性调水,应该关闭所有的黄姜皂素加工企业,个别保留企业也都增建了污水处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必须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电镀、小化工企业,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医疗废物和废水治理,确保汉江出境水质达标。   为了保证汉江可持续性调水,国家应该支持解决汉江中上游区域性水资源配置问题。尽快上马石门水库加坝等水源配置工程,全面增强水工程对雨洪资源的拦蓄和联合调度能力。实施这些工程,能够缓解汉江中上游城市工程型缺水矛盾,同时调节径流分配,增加南水北调工程在枯水时段的可调水量。 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倒计时,陕南汉江明年向北“流” 中国日报网 时间: 2013-05-1508:29:17 来源:陕西日报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5-15/content_9033558.html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资料来源: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652 公里 的奔腾, 17 座城池被浸润,随后,汉江在丹江口水库迂回出一片平静。此后,发源于陕西境内的汉江注定将被以一个奉献者的姿态铭记,因为它承载着这项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治水创举。   652公里的奔腾,17座城池被浸润,随后,汉江在丹江口水库迂回出一片平静。然而,这只是汉江的一次“小憩”。之后,她将改变原始的流向,一路折向北,履行润泽京津的使命。 南水北调工程与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并称“世纪工程”。作为中国版的“古罗马引水渠”,南水北调工程在半个中国的跨度范围内展开,连通起江、河、淮、海四大流域。 它酝酿了50年,建设周期将超过20年,投资数千亿,参与建设的人员近10万,是一项规模宏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    此后,发源于陕西境内的汉江注定将被以一个奉献者的姿态铭记,因为它承载着这项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治水创举。   汉江水事:国家省级两大工程    中国缺水,以京津地区为甚。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足全国的1/7,还不如处于中东沙漠地区的以色列。 北京,这座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都市,水资源的年人均占有量却不足300立方米,是中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属于极端严重缺水地带。缺水,成为困扰这座城市的噩梦。   南水北调成为解决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的战略措施。这个巨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分别展开。其中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  丹江口水库 成了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共饮一江水”的梦想就从这里实现。这座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就是未来跨越3000里输往北方的南水水源,它将缓解京津持续多年的严重干旱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事实上,引汉济渭,这项被誉为陕西省内的南水北调工程同样举世瞩目。    关中缺水干旱。这样的现实,让陕西也不得不把解决水危机的目光投向了汉江。资料显示,关中地区人口占陕西全省60%,GDP占63%,而水资源总量只有82亿立方米,仅占全省的19%,人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陕北地区年均自产水资源总量40.4亿立方米,人均也仅736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最低需求线,属于重度缺水地区。    据了解,随着关天经济区的加快发展,关中地区年均缺水量将达到24亿立方米。如果不增加区域水资源的有效补给,关中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难以修复,建设关中城市群和经济区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引汉济渭工程是统筹陕西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工程。    引汉济渭工程将在未来,让关中近1000万人喝上优质汉江水,支撑约500万人的城市规模和5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届时还将归还原被挤占的农业水,使失灌的300万~500万亩耕地有水可灌,每年增加渭河干流水量7亿~8亿立方米,从而有效提高渭河纳污能力、冲沙能力,维持渭河健康生命。同时,该工程的实施,也可为促进陕南循环经济发展,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保持陕南优美的生态环境提供支撑。 经济学家则表示,总投资168亿元的陕西“南水北调”工程,未来每年将为关中区域带来上千亿元的GDP增量。10年后,若陕北的引黄工程也建成,其将支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或带来上千亿元GDP增量。   汉江源头:中国北方生命之源   虽然国家给水源地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但与水源地肩负的生态保护、水源涵养的责任限制产业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减少的压力相比还是有点不足。专家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水源地绿色产业后续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用水受益地和水源保护地结对帮扶机制,解决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矛盾。   保护汉江:陕南三市责任在肩   陕南的青山绿水,为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涵养着水源,保证着水质,也担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以上的水是由陕南供给的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地,我省先后启动了丹江治理和汉江综合整治工程,陕南三市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汉江,保障优质水源。    2012 年初,汉江综合整治工程拉开大幕,工程将实施水保小流域综合治理25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25平方公里。 届时将重现汉江“两山翠绿、碧水中流”的河道美景。
165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鄂北鄂中蓄水仍少约4至6成,引江济汉工程挖出明清城镇遗址
xjtuhyg 2013-5-10 10:23
鄂北鄂中蓄水仍少约4至6成,春耕春播缺水突出;引江济汉工程施工挖出明清城镇遗址,大量陶瓷出土 2013-05-0719:44:39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5-07/content_8965750.html 关键词: 鄂北鄂中,汉江,丹江口,汉江航运, 引江济汉工程,南水北调,海水西调 据湖北省水利厅消息,4月28日至29日,湖北省内大部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但旱区的随州、孝感北部、襄阳东部、十堰中部等地累计雨量仅5至20毫米,基本未形成径流,对改善蓄水影响甚微。天门、潜江、仙桃等市开启罗汉寺、兴隆、泽口骨干涵闸抢引汉江过境水,日增水约800万立方米,为春耕春播提供水源支撑。   人民网武汉5月7日电据湖北省水利厅消息,4月28日至29日,湖北省内大部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但旱区的随州、孝感北部、襄阳东部、十堰中部等地累计雨量仅5至20毫米, 基本未形成径流,对改善蓄水影响甚微 。    据统计,截至5月3日,襄阳、随州、孝感、荆门等市蓄水同比仍少38%至56%,已有14座大中型水库和818座小型水库低于死水位运行,春耕春播缺水困扰仍很突出。   本轮降雨对改善土壤墒情极为有利,也有效缓解了在田作物旱情。目前十堰、襄阳、孝感、随州的14个县市夏收在田作物受旱农田84.4万亩,比雨前减少76.3万亩,有27.2万人、8.5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旱区参加抗旱田管的干部群众7.5万人,投入设备3.18台套、机电井1135多眼抽水,启动泵站938处提水、调度水库196座放水,已抗灌农田72万亩,占受旱的85%;解决25.4万人、8.4万头大牲畜。   此外,天门、潜江、仙桃等市开启罗汉寺、兴隆、泽口骨干涵闸 抢引汉江过境水 ,日增水约800万立方米,为春耕春播提供水源支撑。(周雯) @@@@@@@@@@@@@@@@@@@@@@@@@@@@@@@@@@@@@@@@@@@ 引江济汉工程施工挖出明清城镇遗址,大量陶瓷出土 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305/t2564807.shtml 发布时间:2013-05-1006:33来源: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消息(特约记者关伯煜 通讯员朱振雷 罗正松 沈红江)昨日,潜江市博物馆宣布,近日,引江济汉工程在挖掘航运河道时,发现一座深埋于泥沙之下的码头古镇遗址。   该遗址位于潜江市高石碑镇长市村10组,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 在高压水枪的作用下,一条长约280米、宽约80米、被汉江泥沙淹埋约4米深、堆积厚约1至2米的灰砖倒塌遗迹,已显露端倪 ,各种不同规格的灰砖数以万计,同时还伴有大量罐、碗、盘、碟、杯等陶瓷生活器皿出土。   据在场的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目前,该遗址可以确定为明清时期汉水南岸的航运码头古镇——长市。此遗址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堆积之厚、砖块数量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同类遗存中实属罕见。   5月上旬,随着引江济汉工程航运河道开挖,深埋于泥沙之下的古镇遗址被发现。该市博物馆接报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了文物现场踏勘。从采集的大量遗物推论, 长市古镇始建于宋末元初,毁于晚清,繁荣兴盛达600余年 。这里一度成为辐射江汉腹地的商品集散地,因市场繁荣而形成的“长市”,与现村名“长市”暗合。    进一步考证发现,遗址存有不同规格的灰砖,说明其间古镇经历过数次洪水冲击和重建。长市码头古镇的发现,为研究汉水流域河道变迁、水文灾害、聚落形态及人文环境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参见: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从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看水价或代价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683623 引渤入疆PK南水北调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821
1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汉江喊“渴”?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4-25 11:14
对南水北调的周期性抗议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去年汉江中下游,特别是鄂西北地区,出现历史性伏旱,加之入冬以来,汉江流域少雨雪,这不汉江又开始“喊渴”了。 汉江虽渴,但与分水岭以北的河流相比,水资源还是充沛的 ,汉江水量与黄河相仿,但后者的流域面积和人口都比前者多很多。不过在长江流域内,汉江的水量并不算充盈,径流深仅高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但汉江径流仅有长江入海径流的 6% 。另外汉江处于南北方气候的过渡带,气候多变,水旱灾害频发。水灾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伏汛和秋汛期。梅雨主要出现在汉江中下游,是长江主汛期洪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伏汛和秋汛则以上游秦巴山区来水为主。而旱灾则以伏旱和冬春连旱最为常见。 丹江口水库汇集上游鄂豫川陕甘五省及重庆市,主要是陕南的径流,占到了汉江全流域径流的六成,南水北调最大规模达到丹江口径流的四成,或者说汉江全流域径流的 1/4 ,但一期工程引汉水量约每年 95 亿立方米,约相当于汉江总水量的 1/6 。 另外,陕西省尚规划有省内南水北调,即从陕南汉江、嘉陵江干支流提水,通过秦岭隧洞进入渭河流域,年调水量总计约 10 亿立方米,似乎也应该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中考虑。 为了避免调水后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减少导致汉江中下游水位下降,并造成航运、取水、生态(生境)等各方面的不利影响,拟在汉江中游建立王盘洲、兴隆等航电枢纽进行补偿,抬高水位,渠化丹江口至兴隆江段。兴隆枢纽以下通过开挖从荆州到潜江的江汉运河向汉江下游补水。 但汉江水量毕竟有限,扩大量调水就需要以三峡为水源引江济汉。其实,目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是江水北调方案缩减而来。但三峡死水位只有 145m ,低于加坝后的丹江口水库,三丹区间不可能全程自流,需在引江渠渠首或渠尾建立泵站。调水路线可进一步分坝下引水和为库区提水两类。坝下引水要在荆山、武当山东麓开凿绕岗渠道,渠隧结合,并跨过黄柏河、菹水、漳水、蛮河、南河等多条河流,引水渠出口在丹江口坝下,经扬水站进入水库,或由渡槽过汉直接进入引汉干渠,也可以在三峡坝下扬水,沿高位渠线自流进入丹江口库区,同时,三丹大渠可为经过的鄂西诸河补水,扩大鄂西丘陵岗地的灌溉面积。 库区扬水的取水口主要在主要有大宁河、香溪河三峡等入库支流,在库尾建立抽水站,提水经长深隧洞通过神农架山区核心地带,放水口在堵河等丹江口上游支流。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不经过丹江口水库的引江入汉、济渭、入黄方案,即由三峡库区重庆开县小江抽水开隧洞过大巴山入汉水支流任河,放水进入丹江口水库,或渡槽过汉,开凿输水隧洞过秦岭,最后经渭入黄,经小浪底水库调节后还可以向华北平原供水,从而避免加高丹江口水库和由丹江口到黄河的输水大渠与穿黄工程的建设(但实际上已无必要)。 另外,还可以从西线向汉江补水。嘉陵江上游及其支流西汉水历史上曾是汉江流域的一部分,后为古嘉陵江袭夺。但今汉江源头距嘉陵江不远,在陕西省西南部略阳、宁强境内,嘉陵江与汉江之间还有 1 公里 左右宽的谷地,分水岭之上还有河相卵石沉积层,即汉江古道也。 沿汉江故道,并不需要太大的工程,就可以实现从嘉陵江上游及其西汉水向汉江上游的跨流域调水。调水线路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嘉陵江的另一条支流——白龙江流域。而且白龙江源头已经靠近黄河上游的松潘草地距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入黄口不远,且之间没有高山大川阻隔,只需要几十公里的渠道和隧洞就可以与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相连。中国降水格局往往出现“南旱北涝”与“南涝北旱”交替出现的格局。如果打通与白龙江的联系,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可以向黄河流域调水,当黄河流域发生洪水,出现“南旱北涝”格局时,可以将长江上游以及澜、怒二江(甚至黄河上游)的一部分径流引入嘉陵江流域,或南下为川中旱区供水,或向东进入汉江流域。同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还可以向大渡河放水,并通过“引大入岷”和都江堰工程,向川西平原和成都供水。 由此可见,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水资源跨流域战略调配的中枢,而丹江口水库则是整个南水北调系统中最重要的调节枢纽 。 汉江虽渴,但最渴不在汉江沿线,而是鄂北、鄂西丘陵岗地。汉江中下游,特别是江汉平原,地下水位浅,是著名的水袋子, 降雨多于潜在蒸发能力,多洪涝渍害,排水比抗旱更加重要,即使不引入外部水源,当地降雨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 我一向认为长江流域打井抗旱更加靠谱。由于江河水量充沛,长江流域灌溉自古以来以地表引水为主,但以地表水源为主的大型灌区用水计划性、周期性较强,适合于规则灌溉的大宗作物,但是近年来湖北农作物结构不断多样化,棉花、油菜、花生、土豆、生姜、蔬菜等旱作经济作物的比例不断增加,经济作物需水灵活多变,并不利于纳入大型引水灌区的轮灌制度,而地下水源能更好的适应这种需水要求。同时地下水源也利于解决大型灌区内部少数“水中旱地”的需水。 地下水开发条件最后的是河流两岸阶地、山前冲积洪积扇以及平原内部的掩埋型古河道、古冲积扇。而河湖相冲积平原虽然地下水浅,但粘土地层富水性较差,为扩大集流半径,可以采用大口井、辐射井等井型。 山丘岗地虽然一般地层富水性较差,地下水埋藏较深,但地下水分布不均,在河谷洼地等负地形,也容易集中地下潜流,形成地下水富集带,而且一般水质好,适合人饮和工农业生产。 为利用地表和地下径流在冲积平原和山冲中,还可以开挖陂塘。在冲积平原挖塘不仅能降低地下水位,塘土还可以垫高田面,起到消除涝盐渍灾害的作用。而且水塘本身还可以发展水产养殖。
个人分类: 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67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南方12省土地沙化 湖北7万农民旱季无水喝
xjtuhyg 2013-3-18 17:42
中国南方 12省土地沙化 湖北7万农民旱季无水喝 提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仅约 15公里、分布在汉江东岸的地区,正受到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等多重困扰…… 2013年03月18日04:15来源: 人民日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3/18/23201888_0.shtml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汉江,土地沙化,南水北调,水安全    江面宽度缩小大半,大面积河床沙地裸露,数万村民旱季喝不上水 ——记者近日在湖北省老河口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采访发现,这一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仅约15公里、分布在汉江东岸的地区,正受到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等多重困扰。   不仅老河口,据监测,南方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广泛,涉及 12个省区市的260个县市区。治沙,不光是北方的事。    3月13日,记者来到老河口市汉江冲积沙洲王甫洲沙区。 汽车 向着汉江边开进,由于厚沙和杂草阻挡,不久就无法前进。 途中下车时,记者曾用手掏沙,却掏不到底,据说当地的沙子厚度平均在50厘米以上。   下车步行约 2公里,从更为松软的沙丘往下滑,记者终于“发现”了汉江。据了解,此段江面宽度近几年缩小了大半,由前些年的约3公里减少到现在的约半公里,导致大面积河床、沙地裸露。   两成土地沙化, 7万多农民旱季喝不上水   建于 2003年的老河口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分布在鄂西北汉水中游东岸,沙化分布区面积约为52万亩,沙化土地约为32万亩,直接影响当地近15万人。    “老河口市国土面积中有1/5左右是沙化土地,森林覆盖面积约为26%,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老河口市林业局副局长李方坦说。    “我这几年种的玉米绝收,耐旱的小麦亩产只有300多斤,勉强够一家人糊口。”老河口市洪山嘴镇兰家岗村村民宋大清向记者诉苦。他说,当地政府搞了“引水改困工程”,自来水管也通到了家里,可水源没水,家里的用水时有时无,只好开着手扶拖拉机,到4公里外的一口水井里取水。    兰家岗村支部书记兰红生带着记者到村里村外查看,池塘完全干涸了,村口的一眼机井打了 60米深也不见水,只好废弃。村民也不敢饲养饮水量大的牛、羊,只好养些鸡。当地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介绍,老河口有200多个自然村的7万多农民,在干旱季节喝不上水,更不用说农业生产用水。   为什么不到汉江和丹江口水库取水?兰红生说,他们村离汉江和丹江口水库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 10公里、15公里。从地图上看近在眼前,但对于缺少交通工具和取水工具的农民来说,仍然遥远。   气候干旱加水库截流,加剧下游土地沙化   地处汉江流域,老河口为何会干旱缺水、沙化严重?老河口市气象局局长周炜介绍,老河口平均年降雨量为 800多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800多毫米。近3年来连续大旱,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今年直到3月中旬才迎来了第一场降水量不超过30毫米的“无效降雨”。   受干旱影响,老河口段的汉江水位和当地地下水位均明显下降,对于老河口西部汉江冲积平原的直接影响是沙地增加,而对于东北部的岗地、丘陵和山地的影响则是用水困难。 一些打井的农民告诉记者,当地平原地下水水位由地下 2—3米下降至9—10米,山区难以估算,但往往要钻到近百米深才见水。    老河口市汉江河道堤防管理处副主任唐杰说,目前老河口段的汉江,其丰水期水流量已由原来的每秒 2.46万立方米降至1.87万立方米,枯水期水流量已由原来的2000多立方米降至500多立方米,裸露沙化的河床扩大了1公里左右。   除了气候、地貌等自然因素影响,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沙化的重要原因。当地人介绍,历史上汉江改道和上世纪 60年代丹江口水库截流,形成了目前的老河口沙区。 如今,为了增加蓄水量,丹江口水库大坝已加高12米。据测算,今后如果实施工程取水,汉江流域老河口段水位将下降1米左右,并因此新增约6万亩沙化土地。为解决相关问题,有专家正在考虑“引清(清江,汉江支流)补丹、引长(长江)济汉(汉江)”。   治沙资金被取消,南方沙化治理呼唤重视    “汉江水少了会导致沙化土地增加,今后治沙的任务更重。”老河口市王甫洲林场场长任明说。   治沙,面临着不菲的成本、不短的时间和不少人口的生计问题。    “要改造好一块沙地,得逐年向沙土中施放农家肥,并从外地运来‘客土’搅拌、覆盖,这需要10到15年。”王甫洲沙区果树协会会长秦国安介绍,南方沙地改造成本较高,种杨树每亩至少800元,种果树至少2000元。由于沙土漏肥、漏水,许多种了9年的杨树树径仅有十几、二十几厘米。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们已投入约2亿元,完成25万亩左右沙地治理,使沙化土地面积下降到约7万亩。但后期维护、树木更新、新沙地改造等仍需投入数亿元。”当地防沙治沙相关负责人说。   然而近年来,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资金被相继取消。在老河口调研中,当地人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每年由国家投入示范区的 60万—100万元治沙资金被取消了。“2000多户、5000多人,需要我们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设备等,如果没了这批引导资金,合作社怎么运作?”秦国安十分焦虑。   不止老河口,江西彭泽、福建平潭等地,沙化问题同样严重。记者了解到,在平潭,当地人受到的风沙侵扰,并不亚于一些北方地区。   据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统计,南方的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广泛,面积达到 0.88万平方公里,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12个省区市的260个县市区。尽管面积不大,但由于分布范围广,人口密度远高于北方沙区,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生态失衡,影响生产生活。   据了解,丹江口水库的取水工程即将启动。 “取水工程很有必要,相关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工作也很及时。但在将取水点的上游地区设为工程治理区时,也应考虑受到更大影响的下游地区。”老河口市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
1976 次阅读|1 个评论
汉江上下
huailu49 2012-12-23 07:52
汉江上下
早已见过武汉的汉江,这次见到了汉江的襄阳段。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水间
热度 2 yourjoe 2012-3-3 21:28
云水间是沙洲。 沙洲由沙子组成,沙子上面有青草。 水看起来断断续续的,沙洲星罗棋布,青草弥弥萋萋。 云水间没有看见鹰鹤鸥鸭。 宽阔的河床,低矮的河堤。 想象中的渔船没有出现。 满江没有打鱼人。 渔舟唱晚不在这里吗 ? 夜静的时候月光会照在沙洲之上吗? 沙洲之上的青草会在月光下做一个凄美的梦吗? 沙洲边上可有鱼儿嬉戏? 春江花月夜是发生在这里吗? 白露迷离的时候,水是寒寒,风是冷冷的。 有妇人会在河边洗涮吗? 牧童会在河边吹响短笛吗? 云水间,红日东升,彩霞会满天? 秋色苍苍的午后我两次渡过汉水。 云水间汉水慵懒而悠长。 见了汉水,我的心猛地一紧。 江淮河汉,我没见过的是汉水。 我家住在潘柳河边。 潘柳河流入唐白河。 唐白河汇入汉水。 汉水消失在长江。 云水间,什么在飞?
251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汉江270地震队的微地震项目
edward3 2011-4-12 21:24
物探公司迎来国内首次微地震项目,该项目由 270 地震队承担施工,工区位置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新塘乡下塘坝村。此次地震采集的数据主要是为河页 1 井的进一步研究而用,井场周边 5km 内高山林立,峡谷纵横,高山海拔在 1000m 以上,井场 500m 内属梯田地形。本次项目受江汉石油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汇集了管理局最先进的设备,由多家施工单位联合完成,在射孔和压裂的施工过程中,局领导及各施工单位领导全过程监督,坐阵指挥。微地震施工在国内首次,意义重大,无论是在野外数据的采集技术,还是后期处理技术都将翻开新的一页。
个人分类: 微震|2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汉江风光
xcl2822 2009-1-27 10:33
据百度百科:汉江,又称 汉水 ,古时曾叫 沔水 ,与 长江 、 黄河 、 淮河 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汉江是中国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汉江流域涉及 鄂 、 陕 、 豫 、 川 、 渝 、 甘 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流域北部以秦岭、外方山及 伏牛山 与黄河分界;东北以伏牛山及 桐柏山 与淮河流域为界;西南以 大巴山 及 荆山 与 嘉陵江 、沮漳河为界;东南为江汉平原,无明显的天然分水界限。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质构造大致以浙川丹江口南漳为界,以西为褶皱隆起中低山区;东以平原丘陵为主。 去年和今年,我先后到过安康市城区、旬阳县、白河县,有幸沿汉江岸边公路浏览汉江风光。但同时也甚为汉江大量采砂、水量减少、污染加重而担忧。大量的采砂船在江中游曳,每条采砂船的下游几乎都有一条混合色的水质混浊带,长度可达上百米乃至几百米。由于水量减少,甚至汇入旬河以后的下游一些地方汉江水面宽度不足30米。岸边的一些污水没有经过处理而排入江河。汉江作为长江的主要支流,水源保障和水质保护极为重要,保护汉江,真是任重而道远! 1983年汉江大水淹没安康: 据实测资料, 1983 年 7 月 27 日 至成灾日 31 日安康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166.6mm 。汉水水位涨势迅猛,其上游石泉水库 28 日曾开闸放水。 7 月 31 然 18 时洪水开始破城进水, 20 时就很快淹没了全城。 水位很快上涨了 19.4 米 ,高出安康城堤 1.5 米 ,高出安康大桥南端桥面约 2 米 。 8 月 1 日 1 时 安康最高洪痕 259.44 米。 汉江上游 8 月特大洪水,安康站洪峰流量 31000 立方米 / 秒,约 200 年一遇,淹没安康老城,死亡 870 人,经济损失 5 亿多元。 安康市汉江三桥以上的采砂现象 安康市汉江三桥以上的采砂现象 汉江三桥下游侧汉江公园:安康市汉江水尺(洪水位256.2m)
599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1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