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技三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机器换人”没什么可抱怨
Kara0807 2016-8-23 07:47
“机器换人”没什么可抱怨 王飞跃 富士康近来解雇了昆山工厂中的 6 万名工人,并用机器人取代他们,以此降低劳动力成本。不仅是富士康,根据昆山市政府的调查,该市 600 家企业已经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引入机器工人。如果自动化计划进展顺利,可能迫使 250 万人失业。舆论不禁担心,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工人怎么安置?机器是不是正在抢走人类的饭碗?这让我想起 15 世纪英国著名的“羊吃人”运动。人类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也曾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大量农民被资本和法律剥离土地赶进工厂。但另一方面,“羊吃人”给人类历史带来的绝不单纯是血腥味,工厂产生的岗位远多于农田能提供的工作。一项新技术如果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必然带来更多的需求,在淘汰旧岗位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新机会。 我曾走访一家专做旅游纪念品外贸生意的工厂,上世纪 80 年代,工厂雇佣的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到了九十年代,雇的已经大多是中年人。而现在,工厂只能雇到五、六十岁的劳动力。这家工厂并不准备转型升级,但大量青年劳动力不愿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用工成本的不断升高和越南等后发地区的逼迫,让这样的企业不得不“机器换人”。如果我们要产业升级,富士康裁剪工人事件将只是个开始。这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机器换人”是任何人也挡不住的自然趋势。正如华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三会上讲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取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 所以,机器人非但不会抢走人的饭碗,还将创造出更多、更安全、更环保的“饭碗”。而且,工业从没有完全取代农业,机器人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的工厂将是大量使用机器人,利用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柔性机器,生产更绿色、更环保、更高质、更可持续产品的“可编程”工厂。生产过程对各种精密管控更高的要求将带来新的岗位。操作工人将升格转变为数据分析师、实时监控师这样的管理人员。未来的公司需要实时监测市场需求,实时监测对手的市场变化,不断对外界变化的世界做出实时响应,让生产更敏捷,能很快改变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面向不定、多样、复杂的市场,展现出企业敏捷、聚焦和收敛的应变能力。如此下去,我相信,未来 10 年,我们印象中的工厂将大变样,产生新的工作岗位,眼下的“机器换人”必将成为“机器扩人”。面对这一转折,哪个民族、国家、公司、地区意识到得越早,就越能在这一趋势中领先。而未及时意识和明确路线的民族国家,将面临与 5 个世纪前错过工业革命相类似的命运,甚至遭遇“大刀红缨枪与导弹无人机”式的对抗。 技术本身是不应该也无法被怪罪的,问题都由人类自身造成。“机器换人”是好事,它将倒逼中国人在思想意识、社会管理和生产方式上的升级。新兴智能产业需要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平等意识的新一代工人。我们的年轻人在学校依附于大牌教授,在工厂依附于上司领导,就是创新也都被框在权威划定的范围内。问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真的就在划定的范围内吗?这恐怕需要权威有极其高明预见性。当然,思想意识的变化不是一两天的事,但技术革新将迫使改变提速。 显然,“机器换人”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搞“机器换人大跃进”,企业换一台机器人补贴 8~10 万,处处上样板工程、各地纷纷办机器人产业园,几乎成为政绩工程的变种。有些企业本来没有必要全换机器人的,也为了换补贴故意多淘汰工人,不但引进的机器人闲置,还人为加剧了机器人与人的矛盾。 机器该不该换人,换多少人是企业家和市场的事,政府该考虑的是被机器人换下来的人怎么安置;新的社会形态下,新工作岗位在哪?那些补贴给企业却被浪费掉的钱,应该拿来安置被淘汰下来的工人,完善社会服务,创造性的为他们寻找合适工作。同时,加快培养适应机器人带来的新需求新岗位的人才。近一点说,应扩展职业技术学校机器人维修、编程类的专业和课程;远一点说,要培养一批能创造新岗位、新工作的人才。 技术层次,对智能技术、新技术的支持之外,应关注在新技术上的创新,扩大并创造市场需求。像 BAT 这类企业已产生了新的需求雇了许多人,以前没有算法工程师这类事,现在十分普遍。美国硅谷一些公司甚至连硕士都不愿意雇,认为硕士有素质问题,难以主动发现问题开拓新领域 ; 老板很坦然,他们自己并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更不是靠机器人。总之,把握时机,“机器换人”将成“机器扩人”,否则换掉人之后,接下来整个公司也会被换掉。 正如许多有识之士在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所指出的,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尽管其深度和广度还想象不到,但如果我们不扛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必将会被颠覆,更不用说“解雇”了。 备注: 此文王飞跃口述,天阳整理,并为文名题,特此说明
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换人”没什么可抱怨
热度 6 王飞跃 2016-6-22 08:29
“机器换人”没什么可抱怨 王飞跃 富士康近来解雇了昆山工厂中的 6 万名工人,并用机器人取代他们,以此降低劳动力成本。不仅是富士康,根据昆山市政府的调查,该市 600 家企业已经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引入机器工人。如果自动化计划进展顺利,可能迫使 250 万人失业。舆论不禁担心,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工人怎么安置?机器是不是正在抢走人类的饭碗?这让我想起 15 世纪英国著名的“羊吃人”运动。人类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也曾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大量农民被资本和法律剥离土地赶进工厂。但另一方面,“羊吃人”给人类历史带来的绝不单纯是血腥味,工厂产生的岗位远多于农田能提供的工作。一项新技术如果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必然带来更多的需求,在淘汰旧岗位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新机会。 我曾走访一家专做旅游纪念品外贸生意的工厂,上世纪 80 年代,工厂雇佣的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到了九十年代,雇的已经大多是中年人。而现在,工厂只能雇到五、六十岁的劳动力。这家工厂并不准备转型升级,但大量青年劳动力不愿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用工成本的不断升高和越南等后发地区的逼迫,让这样的企业不得不“机器换人”。如果我们要产业升级,富士康裁剪工人事件将只是个开始。这也没什么可以抱怨的,“机器换人”是任何人也挡不住的自然趋势。正如华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三会上讲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即使我们实现生产、服务过程智能化,需要的也是高级技师、专家、现代农民……,因此,我们要争取这个机会,就要大规模地培养人。” 所以,机器人非但不会抢走人的饭碗,还将创造出更多、更安全、更环保的“饭碗”。而且,工业从没有完全取代农业,机器人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的工厂将是大量使用机器人,利用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柔性机器,生产更绿色、更环保、更高质、更可持续产品的“可编程”工厂。生产过程对各种精密管控更高的要求将带来新的岗位。操作工人将升格转变为数据分析师、实时监控师这样的管理人员。未来的公司需要实时监测市场需求,实时监测对手的市场变化,不断对外界变化的世界做出实时响应,让生产更敏捷,能很快改变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面向不定、多样、复杂的市场,展现出企业敏捷、聚焦和收敛的应变能力。如此下去,我相信,未来 10 年,我们印象中的工厂将大变样,产生新的工作岗位,眼下的“机器换人”必将成为“机器扩人”。面对这一转折,哪个民族、国家、公司、地区意识到得越早,就越能在这一趋势中领先。而未及时意识和明确路线的民族国家,将面临与 5 个世纪前错过工业革命相类似的命运,甚至遭遇“大刀红缨枪与导弹无人机”式的对抗。 技术本身是不应该也无法被怪罪的,问题都由人类自身造成。“机器换人”是好事,它将倒逼中国人在思想意识、社会管理和生产方式上的升级。新兴智能产业需要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平等意识的新一代工人。我们的年轻人在学校依附于大牌教授,在工厂依附于上司领导,就是创新也都被框在权威划定的范围内。问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真的就在划定的范围内吗?这恐怕需要权威有极其高明预见性。当然,思想意识的变化不是一两天的事,但技术革新将迫使改变提速。 显然,“机器换人”是对政府智慧的考验。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搞“机器换人大跃进”,企业换一台机器人补贴 8~10 万,处处上样板工程、各地纷纷办机器人产业园,几乎成为政绩工程的变种。有些企业本来没有必要全换机器人的,也为了换补贴故意多淘汰工人,不但引进的机器人闲置,还人为加剧了机器人与人的矛盾。 机器该不该换人,换多少人是企业家和市场的事,政府该考虑的是被机器人换下来的人怎么安置;新的社会形态下,新工作岗位在哪?那些补贴给企业却被浪费掉的钱,应该拿来安置被淘汰下来的工人,完善社会服务,创造性的为他们寻找合适工作。同时,加快培养适应机器人带来的新需求新岗位的人才。近一点说,应扩展职业技术学校机器人维修、编程类的专业和课程;远一点说,要培养一批能创造新岗位、新工作的人才。 技术层次,对智能技术、新技术的支持之外,应关注在新技术上的创新,扩大并创造市场需求。像 BAT 这类企业已产生了新的需求雇了许多人,以前没有算法工程师这类事,现在十分普遍。美国硅谷一些公司甚至连硕士都不愿意雇,认为硕士有素质问题,难以主动发现问题开拓新领域 ; 老板很坦然,他们自己并不清楚下一步该如何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更不是靠机器人。总之,把握时机,“机器换人”将成“机器扩人”,否则换掉人之后,接下来整个公司也会被换掉。 正如许多有识之士在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所指出的,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尽管其深度和广度还想象不到,但如果我们不扛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创新,必将会被颠覆,更不用说“解雇”了。 备注: 此文王飞跃口述,天阳整理,并为文名题,特此说明 原文请见: http://w.huanqiu.com/r/MV8wXzkwMzA4MTVfMzcxXzE0NjU3NTUwNjA=
个人分类: 行业观察|11073 次阅读|5 个评论
郑永春: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
热度 14 lunarsoil 2016-5-30 16:57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 中青年科学家应成为科普的中坚力量   常有人问我:科研和科普会不会冲突?时间分配上有冲突是必然的;但我认为,科研和科普是一种正向的相互促进关系。对科学家个体而言,科研做好了,顺便做科普不是难事。就科学整体发展而言,赢得公众和政府对相关学科的重视和支持,有助于增加经费投入,形成科研与科学传播的良性循环。   在我看来,处在科研一线的中青年科学家有责任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但中国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中青年科学家。我曾到一所中学做科普讲座,学生们一直以为来的会是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中青年科学家之所以要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一是我们与科普的主要受众,即青少年有天然亲和力。中青年学者在年龄上贴近青少年受众,比较容易沟通。而且我们正处于科研一线,亲身经历更加鲜活,更容易吸引未来一代投身科学事业。   二是中青年科学家处于科学研究最前沿,他们既能捕捉到科学热点,又能准确地了解公众对哪些科学内容感兴趣、希望了解哪些问题。而这恰恰是科普作家和媒体从业者很难同时具备的。此外,中青年学者创作的科普作品往往个性突出、观点鲜明,更契合青少年学生的“口味”。   三是能熟练掌握多种传播技术,传播形式多样。我本人除了在传统媒体发表科普文章,还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同时也在熟悉虚拟现实、动画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和表现方式。从反馈看,这种主动出击、多渠道、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比常规的科普报告、单一的科普文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中青年科学家做科普的现实障碍   现实是,我这个年龄层的同行很少有人投身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大家心里也都明白,那是什么阻碍中青年科学家做科普呢?   客观上说,青年学者面临着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科普能力提升和时间分配上存在现实困难。   一方面,青年学者大多获得博士学位不久,或博士后出站,刚刚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积累有限、学科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足,对本人研究领域之外的知识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科学传播的训练和经验。科普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并非易事,相当部分的青年学者只会撰写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不了解科学传播的技巧,不清楚该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   同时,科学家的核心任务还是科学研究,申请科研项目资助、野外科考、实验室研究和数据分析、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加之青年科学家大多刚刚建立家庭,确实难有多余精力用于科学传播。   从学术圈的内部评价机制来说,有些科学家嘴上说科普很重要,但内心深处仍然轻视或不屑做科普,甚至认为是“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做科普”。在这种状态下,做科普并不会给中青年科学家在学术圈内的形象加分,反而会被认为是“好出风头”“想出名”,对个人形象塑造甚至是负面的。这是影响科学家做科普的主要障碍,若不加以改变,将阻碍科普事业的发展。   从更现实的角度讲,我国还没有建立鼓励科学家做科普的激励机制。科普不能当饭吃,无法解决工资收入问题,也使科学界对科普热情不高。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媒体是科普的主要载体,不少科学家在进行科学传播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被媒体误读或夸大的情况,原本一腔热血投入科学传播,却因被误读碰得灰头土脸。因此,我恳请媒体采访科学家或发布科普作品时,要尊重科学家的专业意见,同时要认识到科学家对科研领域之外知识的局限性。 关于设立国家科普奖的建议   针对我国科研工作者缺乏动力投入科学传播的现状,结合我自己的科普实践,提出几条建议供大家讨论。   首先,建议在科技奖励体系中设立国家科学普及奖。对国家长远发展而言,科普与科研同等重要,是科学发展的两翼,不可偏废。科学普及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影响深远,要从国家层面肯定科普工作的重要价值。另外,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应明确要求开展适度的科学传播,并列入考核目标。   其次,做好科普人才的遴选。并非所有学科和科研工作者都适合做科普,医学、保健、养生、食品安全等学科的科普很受欢迎,但数学、工程等学科的科普比较困难;有些科研工作者比较外向、愿意分享和交流,但也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不善于表达。因此,会做科研、写论文的是人才,善于科普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人才。建议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和人才遴选方面要公平对待科研和科普,为科普人才提供职业发展前景。   最后,针对受众需求实现精准供应。科普并非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而是平等地分享知识与探索的乐趣。目前推出的科普作品大多属于广谱型、普适型,缺少明确的受众定位。因此,建议科普工作要明确受众对象和责任主体,“科学传播”重点面向全民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普及”重在将艰深的专业知识转化成公众可理解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教育”重点面向青少年和中小学生传授科学方法。同时,建议根据公众的知识结构和受教育程度,根据内容深浅和年龄特点进行内容分级,分别提供给学龄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中学、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受众,并为中小学教师等教育工作者提供课堂教案和授课素材。这就像做菜一样,虽然都来自菜市场相同的原材料,但厨师可以针对不同受众的口味做成川菜、粤菜、湘菜、东北菜等不同风味。即便是同一主题,也应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特点对科学传播内容和风格进行相应调整,这是提升科学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不能变成可做可不做的“副业”。从社会效益分析,它决定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就某种程度而言,决定着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着中国未来;从科学发展规律而言,科普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只有公众理解科学,才能支持科技发展。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人才队伍,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希望能有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把我们对科学普及的重视,由“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作者:郑永春 2016-05-27 09:22  原载 《光明日报》
3975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