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图说九寨沟地震
热度 1 cgh 2017-8-12 22:58
图说九寨沟地震 2017年8月8日21:19四川九寨沟发生M7.0地震,到现在已经过去4天了,整个地震事件基本就这个样子了。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本确定,与这次地震相关的科学认识也基本明了。 中国地震局通过现场调查,获得了这次 地震的烈度分布 ,从图中可以了解这次地震的破坏分布特征。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15/20170812212224652123547/index.html 中国地震局从2008年以后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地震应急的规范和预案,比如前两天在网上火了一下的机器人地震速报写稿。也就是说,发生一个强震,首先是需要测定地震参数并第一时间发布。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3527235433615/index.html 随后,根据一系列的地质构造、人口分布、地震观测记录等,来判断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3649197738430/index.html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4427523689626/index.html 根据地质构造和地震记录的波形等,可以反演破裂过程、震源机制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4941511109707/index.html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3726512420660/index.html 破裂过程反演可以获得变形分布,辅助判断地表破裂和变形及其可能造成的破坏。 通过地质构造和地震参数,可以初步预测地震动分布: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3810025855370/index.html 这个预测对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它不可能和最终的烈度图一致,但是和烈度图越接近,越能精准指导救灾。 随后的余震观测、结合地震构造判定,对地震事件的进一步的发展趋势判定起到作用: http://www.cea.gov.cn/publish/dizhenj/468/553/101710/101720/20170808234824476167788/index.html 余震的衰减或者迁移、发震构造的特点有助于判断本次地震是否存在触发更大地震的可能。这次九寨沟地震余震集中于塔藏断向南尾端分叉部位,余震比较集中。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也对地震地质应急起到很大的帮助。比如滑坡等的判读 http://www.scrs.com.cn/news/dynamic/2017-08-11/1271.html 毕竟,野外调查还是很辛苦、很危险的! http://www.ies.ac.cn/contents/41/26899.html
个人分类: 地震|3594 次阅读|4 个评论
P与NP问题图示解释
热度 1 accsys 2017-2-20 09:44
姜咏江 为了理解好P与NP问题,特作图解释。 1. P 、 NP 、 NP-complete 和 NP-hard 之间的关系图 下面 Fig.1 是国外网站见到的 P 、 NP 、 NP-complete 和 NP-hard 之间的关系图。因为没有归约表示,因而较难理解。 Fig. 1 Diagram for P, NP, NP-complete and NP-hard in case P ≠ NP. Fig.2 是我整理的 P 、 NP 、 NP-complete 和 NP-hard 之间的关系图。图中用带箭头虚线表示归约关系,是否能够更好地理解? Fig. 2 虚线表示规约方向 从 Fig.2 科研看出,所有的 NP 问题(其中包括 P 问题)都可以通过多项式时间算法(程序过程)转化成 NP-complete 问题,转化的结果仍然是 NP 问题。 如果所有的 NP 问题都能转化为 NP 之外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 NP-hard 问题。注意,整个平面都不是问题,因而应该认为除去这几种关注的问题之外,还有问题存在。 2. 为什么说 P=NP-complete 就有 NP=P ? 从 Fig.2 不难看出,当 P=NP-complete 时, NP 内的两个椭圆就合成了一个,即有所有的 NP 问题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归约为 P 问题,也就有了“所有 NP 问题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出解”的结论。如此一来,当然 NP=P 了。 3. NP-hard A problem A is NP-hard when every problem Lin NP can be reduced in polynomial time to A. 这是说,所有 NP 都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归约到一个不属于 NP 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 NP-hard. 由 Fig.2 你容易看到,如果 NP-hard=P 就 可以说明 P=NP 。
个人分类: P/NP问题|90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图解头痛现象
热度 1 zhpd55 2015-7-7 18:02
图解头痛现象 诸平 头痛(headache) 是临床常见的症状,近九成人有头痛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临床上根据 头痛 起病方式将头痛分为: 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和其它脑血管疾病、 脑膜炎 或 脑炎 等; 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 颞动脉炎 、 颅内肿瘤 等; 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丛集性头痛 、 药物依赖 性头痛等。 根据 头痛 发生病因,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制定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ICHD-II)将头痛分为三大类: ①原发性头痛(the primary headaches):包括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丛集性头痛 等; ②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包括头颈部外伤、颅颈部血管性因素、颅内非血管性疾病、感染、药物戒断、精神性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 ③颅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它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他类型头痛。 虽然引起 头痛 的病因很多,但是,头痛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也可称为特发性头痛,常见的如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后者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 脑外伤 ,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 《今日医学》 ( Medical Daily )网站,2015年7月2日采用图解方式,对于疼痛现象进行了介绍,特摘引如下,供大家参考。 Here'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eadaches. Visual.ly Headaches are very common — like 9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common. Just because headaches are common, though, that doesn’t mean you should be caught off guard when your next painful bout hits. So, here’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every kind of headache, including tension-type headache, migraine headache, sinus headache, chronic daily headache, and the dreaded cluster headache . Ninety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experiences a headache at some point in their lifetime, however, certain people have to deal with headaches or migraines that are a lot more severe than others. Half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has suffered a severe headache at some point, 25 percent suffer from recurring severe headaches, 12 percent have migraine headaches, and four percent have chronic daily headaches. Although there are both over-the-counter and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 designed to treat specific types of headaches, there are also easy at-home remedies that can help alleviate the throbbing pain that just won’t quit. The next time you’re struggling with a headache, try: relaxing and resting, an ice pack, moderate exercise, dietary supplements, hydration, pressure points/gentle massage, taking a hot shower, or diet; multiple small meals.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4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图解纳米氧化硅(SiO_2)的制备
zhpd55 2015-7-1 08:00
图解纳米氧化硅 (SiO 2 ) 的制备 诸平 纳米 SiO 2 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应用广泛,在化妆品、催化剂、脱色剂、石油化工、消光剂、树脂基的复合材料、油墨的增稠剂、陶瓷、抗菌材料、塑料的充填剂、喷涂材料、生物材料、工程材料等领域均有应用。下面将其制备以图示方式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个人分类: 新观察|4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率先行动”:注重战略问题的同时也应注重小节
热度 5 nli2233 2014-9-30 07:18
《人民日报》 2014年09月29日 23版刊登了署名文章《中科院:全面改革改什么》,介绍中科院的率先行动计划( http://www.cas.cn/zt/sszt/cassxxdjh/cmsm/201409/t20140929_4217152.shtml ),今天科学网首页也转载了这个报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9/304447.shtm )。 作为科技政策专业的研究人员,我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这篇报道。报道的一个亮点,是一张名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图解】的图。英语里有句俗话,叫做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这张图的确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下面这张图是从上面提到的网页上copy下来的。 可是,如果你现在仔细阅读中间那个圈圈里的内容的话,你会看到,研究所分类改革下面,竟然有一类叫做“特色研究欧索”。显然,这是“特色研究所”的笔误。 这类笔误的错误,当然谁都可能犯。但是,这是“人民日报”上的文章,这样的错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科学网转载这篇文章的页面提供了制图者的名字,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不要让这种情况重复发生。另外,在这篇文章上署名的几位作者,也太粗心了,这么明显的错误都没有看到。 自然,人民日报社的编辑也负有责任。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 如果这件事有什么教训需要汲取的话,那么,教训就是:注重战略问题的同时也应注重小节。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550 次阅读|17 个评论
语言动力学系统学习笔记之二_图解模糊集合
Babituo 2014-4-19 07:56
如果能用图形表达出理解来,才算真正的理解了。 图解模糊集合 A 为一个模糊集合,是定义在 X- μ A (x) 上的一条曲线。 X 为其定义域; μ A (x) 为其值域,即隶属函数值。 “模糊”的含义来源: 通常一个精确概念本身,其含义对应于一个常数,是可以取确定的固定数值的。 比如,图中的 C 概念,我们可以 100% 地确定,它的含义就对应常数 c, 那么, C 就是一个精确的概念。 比如 X 表示年龄的话, c=5, 就表示是“一个 5 岁的年龄”的精确的概念。 而对于模糊的概念,我们找不到一个确定的值可以 100% 确定地认为,它的含义就只有在这个值上才有。 而是它的含义在很多数值上都有反映,而且,我们对其反映准确性的确定程度多少不一。 象这种, 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一个概念只反映在一个确定的数值上来理解的性质,就是模糊性质。 图中的 A 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理解 A ,必须在 X 的范围内的每个值上去找对应 A 的含义有多少确定性。 比如,我们要定义“年少”的概念,就不能只在一个年龄值上得到理解就够了。 可能要在一系列的年龄数值上来理解,每个数值表示年少的话,有多准确。 比如,从 0 岁到 30 岁,如果任取其中的 5 岁,我们可以 100% 确定, 5 岁是“年少”的概念。 但 30 岁,我们对 30 岁是年少的概念的确定程度,肯定不如象对 5 岁的那么多,或许相对只有 40% 的确定。 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到在一系列数值上是否准确表达一个概念的含义的确定程度的曲线,这个曲线,才能完整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模糊”概念。 比如,图中 X 表示年龄的话,假设 c=5, 要表示“年少”的概念,就需要一条类似 B 红色的曲线来表达。 而曲线,是点的集合,所以,这个集合,是用来表达一个模糊概念所用的集合,因而叫“模糊集合”。 需要注意的是:模糊集合的隶属度是指我们对一个概念对应在某个确定值上有反映的确定程度的百分比,而不是我们认为在那个值上对应的含义占总含义的百分比。 极端地说,是我们 100% 肯定这个值就是表达这个含义的可用值,还是 100% 肯定这个值不是能表达的含义的可用值,和在其他的值上我们能多少确定是否可用来表达目标含义是没有关系的。 因为这种“确定程度多少”实际只是从确定的数值到模糊的含义单向的确定,所以,在一个数值上的隶属度和在其他数值上的隶属度是没有关系的。 不同数值上的隶属度之间,并不构成 100% 的总占比约束。 提出模糊集合的目的,就是想用这样的办法来“精确”理解“模糊”的概念。 理解了模糊集合,再理解有关模糊集合的其他概念,就不太困难了。
个人分类: 语言动力学系统|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片解说包饺子
热度 29 Hongbolu 2014-1-28 14:31
曾永春博主发帖子 — 煮饺子引发了大家一番讨论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950do=blogid=758166# 那天我也凑热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获得博主的夸奖,但曾博主强烈要求上图,否则有纸上谈兵之嫌。不要以为搞科研教学的男教授就不会干家务,也不要以为爬山敲石头的地质学家就不会包饺子。咱现在还真是有经验的行家,至少在质量上有独到之处。现在就将咱的经验图示出来与大家讨论,若有更好的经验,欢迎大家放上来交流。 既然在科学网上讨论,我们就认真地讨论包饺子关键点的科学道理。 其实饺子制作如同搞科研,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经验。其中:包饺子显然是最重要的工作,而煮饺子仅是最后一道工序而已。如果将包饺子比作科研的基本过程,那煮饺子就相当于科研汇报前最终的 PPT 制作,简单多了。 当然,有人还提出吃饺子问题,那就再作个比喻吧:相当于科研获奖和获得经费资助。谁都有不劳而获的偷懒心理,不包饺子,但却想多吃饺子,不干活但却想多获奖、多获得经费。当然,吃饺子也有技巧,如同想法获奖或争得经费一样。我们的社会机制若不鼓励如何包饺子而是鼓吹谁能吃饺子,将包饺子的看做无能之人,而将吃饺子的捧为人才和大师,这社会就完蛋了。所以,我在这里不讨论如何吃饺子(咱这方面还真不行),而是展示如何包饺子的,这也是咱的强项。 包饺子也有很多工序,如:原料准备(选择面粉和馅的种类,和面,拌馅)、擀皮和包,每一道工序都有关键点。下面就讨论一下各个环节的要点: 第一,面粉选择 — 高筋面粉为佳。 为啥要选择高筋面粉而不是市场上推销的饺子粉?因为高筋面粉有劲道,耐煮,允许饺子皮薄而韧,这是保证饺子质量的前提之一。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饺子粉,看上去更白而且容易操作,但弱点是韧性差,不耐煮,容易破皮。 第二,面不能和得太软。 软面必须皮厚,否则容易煮烂饺子皮。有人可能喜爱厚皮饺子,那直接去饭店吃就行了,或者直接吃面片汤,何必费事自己包呢? 硬面才能保证皮薄,但太硬了操作困难。面的软硬以擀皮时手掌不疼为原则,太硬时擀皮就费劲了(后遗症是手掌疼痛好几天)。和好的面最好饧一到两个小时后再操作,优质饺子皮的特点是:皮的中间稍厚,边缘很薄,擀完后从空中向板上一抛,一片飞碟(形状若调味小碟子,周围翘起)落地,那才有美感呢! 第三,饺子馅的种类 饺子馅有多种,以荤素搭配合理为原则,有人喜欢全素馅也未尝不可。这里主要谈一下荤素搭配的饺子馅: 牛羊肉馅容易成形抱团,适当加入喜欢的素菜就行,但要多放葱姜、芫荽等调料,还要适当放酒和酱油。加盐要适当,以稍微偏淡为原则,以便吃时加调料。 对于猪肉馅的饺子,我的经验是用精瘦肉,配以一定比例的肉皮冻(保证馅有汤卤而不干燥),素菜可根据口味搭配,如:韭菜、芹菜、荠菜、白菜、酸菜等,别用多种素菜混合。但可以加入胡萝卜代替白糖。 我在青岛,海鲜原料很多,喜欢包鲅鱼饺子、扇贝饺子等(可搀部分肉),一般素菜配以韭菜(但不要太多),效果较好。当然要强调:不用味精,但可加入少量水(其他馅也得适量调水)。我的经验是:饺子馅保持湿润,但盛馅的容器底部没有多余的水渗出。 第四、擀皮的技巧 面剂子的大小决定了皮的大小,同时也间接地限制了皮的厚薄。一般地讲,剂子太小饺子就太小,费时间,工作效率低,而太大饺子也太大,煮熟需要的时间长,就容易煮烂,不仅影响口感,也不美观了。我习惯的标准是:饺子皮直径为 6—7cm ,中间最厚处 1—1.5mm 之间,厚薄也随着面的软硬而有所调节,硬就薄,软就厚。 擀皮诀窍:旋转面片的同时先轻快地用擀面杖滚压边缘一圈,然后用力滚压过中心两三下即可,如果面不太软,自然边缘就薄而翘起了。 记住:和面质量高才能擀皮好。好的面剂子不需要太多的干粉铺垫,而太软的面剂子就得多放干粉了。为何餐馆的饺子包得快?因为面软而容易操作,当然皮也就厚了,口感就差多了。 再次强调一下面皮的作用:是将饺子馅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煮熟而保持饺子的鲜味的,不是刻意吃面粉的。所以说,皮要尽量薄。饺子为何好吃?道理就在这里。 第五、包捏的技巧 边不要太宽(宽边包不上馅,而且看上去也很蠢),但一定要捏紧压实,保证不坏。男人手指粗,捏时用拇指和食指肚侧面就可以保证边窄了。 放馅要适当,尽量用有限的皮包裹更多的馅,让馅在封闭的空间内快速煮熟,是饺子好吃的根本。当然,馅若太多包不住,那就不行了。 饺子的形状:不同人爱好不同,形状各异。但以形似半个月亮为佳,如何包成这样的呢?方法是:放好馅后前后对折,先将中间的边捏紧,然后用两只手分别垂直抬起两端的皮,从前向后捏扁边缘。靠近自己这侧的边缘比远离侧短很多,造成远方边有褶子而突出,内侧则凹进,自然就形成半月形状,这样饺子放在那里就自然坐稳了。其他形状我就不说了。 第六、煮饺子要点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水量,而一次下锅的饺子量要控制在浮起后不满一层,多了必然重叠,也就容易煮坏了。多放水的基本原理:煮饺子前水烧开了有足够的热能储备,让放进的生饺子的热水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再次开锅,尽快煮熟的饺子既鲜美又完整。 包好的饺子在滚开水下锅后用勺子等轻轻铲锅底,保证饺子散开而不粘锅,然后盖上锅盖。等再次开锅后将火稍微调小,敞开锅慢慢煮就行了。以前的浇冷水是因为农村大锅无法调节火的大小,一直滚开的水会让饺子相互碰撞而容易坏。现在居民多小锅做饭,当然不必那样了。原理上面已经说清了。 煮饺子时还应注意:从排放的面板(或秫秸杆锅盖)上向锅里放生饺子的过程中尽量别让饺子变形。我这里煮饺子就没注意这点,饺子变形只要不破就不影响口味,但多少会影响观赏美感(如图所示,不少行家已经在评述中指出了,顺致谢意)。 如何评价饺子质量?举例说:若是韭菜饺子,煮好后边缘本白色,中间半透明能看见馅的绿色,有种晶莹剔透的感觉,但皮却不破。咬一口,有鲜汤,不油腻。 最后要强调的是,包饺子一个人干不仅没意思,而且效率低。包饺子更讲究团队精神,如同科研课题组一样。要想包出好的饺子,每一道工序都很关键,每个人都得认真干活,既发挥各自特长,又得协同合作。当然,课题负责人得亲自带头干并对其他工序予以指导把关。我每次与学生在家包饺子,都教他们各个工序的要点,这也是一门课,不过没有学分罢了。大家一起包饺子也同样是团队交流的好机会,大家相互合作与学习,增加了友谊,也充满着亲情。 好了,我费了好几天的力气将这些经验介绍出来,你若愿意尝试,在家里动手干吧!当然,你若只想吃饺子而不愿意干活,那就当我白说。学术界有很多大佬既拿充足的经费又经常获得大奖,而且“德高望重”,但就是不干活。我们包饺子的人就不奢望那些了,能包完饺子后有自己吃的那份就行了。 谨以本文祝科学网上的所有朋友们新春快乐!同时向家乡的亲人送去节日的问候! 吕洪波 (2014.01.28于青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863 次阅读|71 个评论
图解:“中西文化差异”
热度 2 l02891 2013-11-24 00:32
中西文化差异很大,百度一下就会有大量的文字描述,阅读、理解比较费时。下面20张图形象地描述了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非常易于理解。 1、西方人注重团队合作,中国人则喜欢抱团撒网。 2、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管周围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3、外国人说的12点就是12点,中国人说的12点很可能是11点55到12点10的一段时间。 4、外国人喜欢一针见血直接表达;中国人喜欢旁征博引,委婉意会。 5、外国人愤怒时表情都写在脸上;中国人则常常强颜欢笑。 6、外国人的排队很细很长;中国人排队不长但很粗。 7、外国人爱夸自己;中国人爱夸祖宗。 8、外国人周末街上三三两两是散心,中国人三五成群凑热闹。 9、外国人注重个体交流,中国人则常常搞成圆桌讲话。 10、外国人欣赏美景满足自己,中国人用相机拍照向别人炫耀。 11、打电话或者在公共场所时,老外小声而言,怕影响别人显得粗鲁。中国人声音的分贝大得感觉想要全世界都知道。 12、外国人以健康为美,中国人强调“一白遮三丑” 13、外国人喜欢凉菜和冷饮;中国人则三餐都是热菜。 14、外国人会选择面对克服;中国人则常常选择逃避。 15、外国人早上出门前洗澡,中国人晚上睡觉前洗澡. 16、外国老人养宠物,中国老人带孙子。 17、外国人强调众生平等,一视同仁;中国人注重尊卑有序,伦理纲常。 18、交通工具:外国人开汽车时中国人还在骑自行车;中国人好不容易开上车了,外国人又改骑自行车了。 19、外国人喜欢日光浴,中国人喜欢太阳伞和防晒霜。 20、外国人培养孩子独立自主,中国人处处以孩子为中心。
171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图解“从拍西瓜说开去”
热度 6 dongping2009 2013-10-19 13:21
图解“从拍西瓜说开去” 魏东平 相关博文请见武际可老师的“从拍西瓜说开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733845.html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124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图解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3-9-20 08:38
图解习近平总书记 8 · 19 重要讲话精神 2013 年 08 月 23 日 17:17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819讲话.doc
个人分类: 其它|1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解生物学名词
Bearjazz 2013-3-30 11:27
图解生物学名词 图 1 DNA 复制示意图 Leading strand 前导链 Lagging strand 后随链 Okazaki fragments 冈崎片段 DNA ligase DNA 连接酶 DNA polymerase DNA 聚合酶 Replication fork 复制叉 Template strands 模版链 图 2 编码基因的两种突变类型 Nonsynonymous substitution 非同义替换 Nonsynonymous mutation 非同义突变 Synonymous substitution 同义替换 Synonymous mutation 同义突变 图 3 系统发育树支系类型图 Monophyly (the simians, in yellow), 单系 Paraphyly (the prosimians, in blue, including the red patch), 并系 Polyphyly ,复系 图 4 集合种群结构 Metapopulation ,集合种群 Adaptive Radiation ,适应性辐射 Darwin's Finches ,达尔文雀 DNA clamp / sliding clamp DNA复制滑动钳 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支系不完全分离、 支系 分化不完全、不完全的 支系 分化、不完全谱系分拣、不完全 支系 分选、不完全的谱系筛选 Phyletic speciation,连续进化、连续物种形成、线系物种形成、直线物种形成 inton 内含子 exon 外显子 Gene fusion 基因融合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11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解翻译八要素
sychun 2011-2-22 17:38
摘要 :翻译系统“八要素”相当于翻译的“先天八卦”,其相互关系组合可以构成翻译的“后天八卦”。通过图解的方式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认识复杂的译学体系。 全文见pdf附件 图解翻译八要素.pdf
个人分类: "易学"与"译学"|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解何为博士(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QFL 2010-8-16 21:32
. School of Computing University of Utah 大学的 Matt Might 先生有个颇有意思的简短博文,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姑且译为 图解何为博士 。于是就把它转帖过来、并大意翻译一下,供大家欣赏一下。 . 原文 参考 及其链接:http://matt.might.net/articles/phd-school-in-pictures -------------------------------------------------------------------------------------------------------------- 1. Imagine a circle that contains all of human knowledge ( 设想人类所有的知识为上面的一个圆。注:也就是说,圆内为人类所已知,圆外为人类所未知 ) ~~~~~~~~~~~~~~~~~~~~~~~~~~~~~~~~~~~~~~~~~~~~~~~~~~~~~~~~~~~~ 2. By the time you finish elementary school, you know a little ( 当你读完小学时,你就有所了解一小点 ) ~~~~~~~~~~~~~~~~~~~~~~~~~~~~~~~~~~~~~~~~~~~~~~~~~~~~~~~~~~~~ 3. By the time you finish high school, you know a bit more ( 当你读完中学时,你的知识又略微增多了一点 ) ~~~~~~~~~~~~~~~~~~~~~~~~~~~~~~~~~~~~~~~~~~~~~~~~~~~~~~~~~~~~ 4.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you gain a specialty ( 当你拿到学士学位时,你的知识又增加了一些,并且还多了个专业方向 ) ~~~~~~~~~~~~~~~~~~~~~~~~~~~~~~~~~~~~~~~~~~~~~~~~~~~~~~~~~~~~ 5. A master's degree deepens that specialty ( 硕士阶段的学习会让你的专业知识更加纵深发展 ) ~~~~~~~~~~~~~~~~~~~~~~~~~~~~~~~~~~~~~~~~~~~~~~~~~~~~~~~~~~~~ 6. Reading research papers takes you to the edge of human knowledg ( 阅读研究论文最终让你接触到专业知识的最前沿 ) ~~~~~~~~~~~~~~~~~~~~~~~~~~~~~~~~~~~~~~~~~~~~~~~~~~~~~~~~~~~~ 7. Once you're at the boundary, you focus ( 一旦接触到专业前沿,你就会集中力量钻研某一点 ) ~~~~~~~~~~~~~~~~~~~~~~~~~~~~~~~~~~~~~~~~~~~~~~~~~~~~~~~~~~~~ 8. You push at the boundary for a few years ( 连续数年,你都会全身心致力于此点 ) ~~~~~~~~~~~~~~~~~~~~~~~~~~~~~~~~~~~~~~~~~~~~~~~~~~~~~~~~~~~~ 9. Until one day, the boundary gives way ( 直到一天,终于有所突破 ) ~~~~~~~~~~~~~~~~~~~~~~~~~~~~~~~~~~~~~~~~~~~~~~~~~~~~~~~~~~~~ 10. And, that dent you've made is called a Ph.D ( 正因为那一专业点的突破,你才能被称之为博士 ) ~~~~~~~~~~~~~~~~~~~~~~~~~~~~~~~~~~~~~~~~~~~~~~~~~~~~~~~~~~~~ 11. Of course,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to you now ( 当然,此时你的世界也就焕然一新 ) ~~~~~~~~~~~~~~~~~~~~~~~~~~~~~~~~~~~~~~~~~~~~~~~~~~~~~~~~~~~~ 12. So, don't forget the bigger picture ( 但不要忘记还有那个更大的人类知识之圆圈 ) 13. Keep pushing . ( 所以,要继续奋力向前推进 )。 ~~~~~~~~~~~~~~~~~~~~~~~~~~~~~~~~~~~~~~~~~~~~~~~~~~~~~~~~~~~~~~ -------------------------------------------------------------------------------------------------------------- .
个人分类: 读书读报|3565 次阅读|6 个评论
52F 你知道“科学”长什么样子吗?
icstu1 2009-12-2 16:31
你知道“科学”长什么样子吗?有位 艺术家画了一个图 ——有点像机器人,但的确有一些道理。 难怪读者评论: 哦,原来科学长这模样啊?长见识了。:-) (原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803 科学的肚子里还是装了东西了,不吃东西,哪儿来的能量走路呢?科学吃什么呢?就是吃TMD的东西。别误会,这是Time, Money, Dedication的缩写。科学很挑食,一日三餐,一餐三样,少一样就会营养不良,走路打摆。 为了看的更清楚点: 有人翻译了一篇 科学是什么?的译文: 你同意文章的观点么? 科学是一种通过批判方法寻求真理的理性实践,它旨在建立起合乎逻辑的相互联系的体系,即命题,但也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表达出科学的意旨。对于投身科学的人来说,科学还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个人审美体验——想一想数学家面对特别完美的证明时所表达的感受,或者告诉我们说“物理很好玩”的理查德·费恩曼的情感。就像诗歌一样,科学可以成为学者们享誉世界的一条通途。 对于20世纪的许多科学家来说,科学也是一种伦理规范,是指导社会和政治行为的道德价值之源。我们从法国学者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在(19/20)世纪之交,法国的学者们坚持认为应重审德雷夫斯案。他们的介入至少在最初主要不是因为深信德雷夫斯无辜,而是感到不公平,即德雷夫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他们来说,讲科学意味着愿意接受所有可能性,小心谨慎地收集全部事实,然后得出内在一致、合情合理的结论。科学是一个人学习什么叫客观、什么叫公正的园地,它是民主思想与共和政体在与惯于利用民众的先入之见和愚昧无知的歪理邪说进行斗争时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与社会不公进行斗争的利器。 科学也是我们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现于各种专家。国家要求专家给健康下定义或制订安全标准;军队请专家就他们收到的发明创造建议提出高见,或把专家置于新型武器系统开发的核心;专家应传唤到法庭发表意见,他们的判断左右着他人的生死;人体测量学专家向当时的精英统治者提供这方面的知识;核专家则一再向我们保证科学能够驾御未来。由于信念坚定,专家不再是育人者,而是立法者,实际上成为达官贵人的顾问。 与此对立的是,对反核斗士和生态学家来说,科学可以视为人类狂妄自大的标志,是一种过分行为的体现,这种过分行为可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或浮士德式的。将这些态度推向极端,有些人认为科学是现代性(包括本世纪极权主义政体的“理性”实践)的要害。对于学者来说,科学是摆脱偶然性的方法,是获得与上帝(几乎)平等的手段。相形之下,对其他人来说,科学可以象征着一种可悲的麻木不仁,比如一种既傲慢又专横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它也象征着这样一种行为,即尽管失口否认,但它并不知道有许多东西是自己不了解的。由于缺少人性,科学已成为一种威胁,而科学家则是新巫师的门徒。 对于受科学支配的人来说,科学可以作为教化他们,使他们以某种方式行事,以更高层次的善的名义强迫他们接受一些行为模式和态度(他们最终只好将这些行为模式和态度内化了)的手段。这发生在科学胆敢告诉人们什么是理性行为的模型时,发生在实验室和工厂里,如泰勒主义者和后泰勒主义者所奉行的科学管理实践。 此外,科学还意味着其它许多东西。它是一套制度体系,是我们在博物馆和“科学中心”所看到的内容,是实验室在“开放日”所展示的一切。此时,科学是一则正在上演的成功故事,永远包含着我们周围世界的更多事物,揭示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一种把俗人排除在外的无可争辩的知识体系。如此说来,科学既是检验知识的普适标准,即臻于完美的知识模式,也是一种近似魔法的实践,因为它仍然既难以捉摸又十分有效。 科学还是建筑物的集合,是铭刻在城市装饰物上的画像的集合,是承载着社会价值的绘画与雕刻的集合。此时,我们想起了巴黎艺术博物馆中达菲的壁画或“自然在科学面前揭去面纱”的古典雕像。自然一般被表现为受人支配、无权无势的美丽女性。科学是我们参观的纪念馆的集合,它激发出情感(如参观巴斯德故居时),凝聚民族自豪感,激起对进步的希望或恐惧。科学也会让人产生一种有关人类状况和传统的时间感,正如斯德哥尔摩皇家工学院前树立的雕像,它所表现的“过去”与“现在”和“未来”是分开的,而“现在”和“未来”相互融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科学是论文集、模型库、修辞源。它可以支撑起一种“人性”的概念,也可以认可一套社会规范。当病人几乎必死无疑的时候——如患有艾滋病时,科学也可以是一系列“科学上”更可靠的议定书。科学还可以是震慑良心并受到其它价值观责难的各种行为:物理学家雷斯蒂在广岛遭原子弹轰炸之后放弃了他的研究领域,动物实验也因其残忍和可能导致人体试验而遭到谴责。 科学也是攀登社会阶梯的一种手段,是选拔精英人物的一种工具,是界定何谓学术水平出众的一种方法。对许多学术界人士来说,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职业,是我们在学校习得的一种我们所擅长的实践,一种成为我们第二本性的实践。 最后,科学可以说是渗透到我们生活各个角落的工具和器械的集合,是一种自身受到这些工具和技术物调整的实践。过去几个世纪里的“西方科学”甚至可以这样来恰当地表征:日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科学技术与工业按指数增长方式对“人造物品”的生产,它使得人类社会得以主宰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科学首先是一种通过器械(和武器)控制物质的一种手段,一套使号称自由经济的经济体制的效率得以变得更高的生产管理体系。我们现在的确远离了伦理学和认识论——但是谁又敢说科学与这两者无关呢?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姜桂兴 摘译自法国作者John Krige and Dominique Pestre的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一书的 Introduction, Overseas Publishers Association, Amsterdam B. V., 1997) 其实 我觉得可以这样假设 : 科学象一个女人;政治象一个男人;经济象一个孩子。 不信你可以对比一下它们之间是否有的共同特征么!!! 所以:可以向对人一样地去记忆、分析、推论和辩论。。。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熟悉和趣味化了。 我讲的有没有一点道理呢?不要偷着“乐” 讨论讨论........好戏在后头
个人分类: P 辩论的准备案例过程记录、组织和展开|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H1N1流感预防图解
cuncaoxin 2009-5-2 21:56
H1N1流感预防图解 来源: 平凡不美 http://blog.vsharing.com/ed218ing/A881761.html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把猪流感称为A流感或H1N1流感。 这几天看到很多关于猪流感的报道,来势凶猛不亚于猪流感病毒的势头。前天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要写这么一篇文章----用图片来告诉人们怎么预防猪流感,今晚就写了。 里面加进去一点其他的东西,算不算广告啊 :) 希望这些图片给大家一点新鲜的感觉,或者更好地理解原本较为枯燥的文字。
个人分类: 科普百科|2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2月潮汐图解
杨学祥 2009-1-28 15:16
2009 年 2 月潮汐图解 杨学祥,屈信军 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2 月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相距不超过 3 天,为持续 5 个月的强潮汐时期。 2009 年 2 月为其中第五个月,重要组合如下: 潮汐组合 A : 2009 年 2 月 5 日月亮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 27.08375 度, 3 日为上弦,日月小潮,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见图 3 )。 潮汐组合 B : 2009 年 2 月 8 日为月亮近地潮, 9 日为日月大潮和月食,两者迭加,形成本月最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见图 1 )。 潮汐组合 C : 2009 年 2 月 12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127 度,赤道地区潮汐变化较大(见图 3 )。 潮汐组合 D : 2009 年 2 月 1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7.05815 度, 17 日下弦,日月小潮,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见图 3 )。 潮汐组合 E : 2009 年 2 月 25 日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 -0.00047 度,两者叠加,赤道潮汐变化最大,为本月次强潮汐,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见图 3 )。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6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