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隐性知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解读“工艺”的西方视域-西方人怎么理解“Craft”?
热度 2 lofiazhan 2018-12-11 18:24
摘要: 手工艺被普遍认为是和现代经济、技术及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遗产,抑或作为工业化的镜像,是浪漫主义者反抗工业及现代性的怀旧情怀的体现。一方面,手工艺行业和手工艺人在西方现代文明中日趋边缘化。但另一方面,手工艺和手作(工匠)精神近几年受到业界重视,内涵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手工艺在英国已俨然成为除文化遗产保护之外的,创意产业和创客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西方 , 特别是在英美,手工艺除了体现传统技艺,地域知识及文化,更是人文实践,思维方式和精神慰藉,具 有实践认,认识认和本体论的意义。 关键词 : 手工艺;西方视域;隐性知识;本真性,存在主义 【注】作者:占晓芳,原文发表于《民族艺术》2018年,第5期,pp.107-114 引言 在当代西方语境中,手工艺可以普遍理解为“制作文化” (culture of making) ,“隐形知识”( tacit knowledge ),“地方文化”( localization );并且最具代表的是,它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 ( way of thinking )。这种手工艺的思维方式,可以把通常我们所熟知的“隐形知识”转化成可以解释传授的“显性知识”。 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以 理查德 · 森尼特( Richard Sennett ) , 特雷弗 · 马钱德( Trevor Marchand ) , 克里斯蒂娜 · 尼德若 ( Kristina Niedderer ) 为代表 。 尼德若和汤( Townsend ) 认为: 传统手工艺自身所具有的探究性的特点,所以具有颠覆性,和革命性的特征。 再因为它与人文价值的紧密亲缘性,所以,传统手工艺知识和文化对现代设计理论将会产生重要的启发。西方致力于发现和探索“手工艺”的科学和人文价值的主要现当代学者有格林 · 亚当森( Glenn Adamson ) , 霍华德 · 里萨蒂 (Howard Risatti) , 理查德 · 森尼特 (Richard Sennett) ,特雷弗 · 马钱德( Trevor Marchand ), 马修 · 克劳福德 ( Matthew Crawford) , 爱德华 · 露西 - 史密斯( Lucie-Smith, 1981 ) , 和克里斯蒂娜 · 尼德若 ( Kristina Niedderer ) 等。 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虽然各有理论视角和侧重,但他们的研究共同反映了一点:即传统手工艺的核心本质和价值在于通过它的物质性(手工艺品,技艺及知识)和世界观传达人文价值。这与我们在在下面将要论述的古英语文本中所发现的对手工艺的涵义的描述是有内在联系的。 “手工艺”( craft )在当代的语境中是个宽泛而精深的概念。它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制造一支牙签到宇航设施的设计;从制作单个产品到服务系统的整体规划,无不体现工艺的价值和精神。“手工艺”( craft )这个词在英语里面的历史,要追索到约 1200 年以前的盎格鲁 · 撒克逊 文明。根据考古学家亚历山大 · 朗兰兹 ( Alexander Langlands )论述,手工艺 ( craft ) 这个词的古英文为“ craeft ”,被阿尔弗雷德大帝 (Alfred the Great )( 849_899AD ) 在翻译经典拉丁文本成古英语时首次并且频繁使用。 “ craeft ”在当时的寓意是十分多元而难 于单一界定。在它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craeft ”也就成了这位国王在面临的一系列多元意义的翻译困境中所使用的一个万用词。“ craeft ”在 盎格鲁 · 撒克逊语言资料中,有三层意蕴:“身体技巧”( physical skill ) , “心智技巧”( mental skill )和“精神技巧”( spiritual skill )。亚 历山大 · 朗兰兹认为阿尔弗雷德翻译困境对这个词的多元使用,恰恰说明了这个词的深刻意蕴,即不是简单的词 - 词,意义 - 意义的机械替换,而是表述一种几乎不可能被定义的“品质或存有状态”(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 从手工艺( craft )这个词在英语中的起源,我们其实不难理解后来的学者苦于定义这“手工艺”的原因。从古英语的三个层面的释义可知,手工艺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赖于手和身体的生理性及物理性技术,而且更承载了植根于思想和精神的,作为一个本真而自由的人的人性智慧。根据笔者对科技哲学家吴国盛从现象学理论出发对“科学”的理解来看,西方的“技艺”( techne )所赋予的自由与人性智慧其实在某些方面跟古希腊的理性求索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在当代西方,手工艺从工业革命及现代性生产方式遗弃的边缘中第三次被重新发现,对手工艺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历史性的论述和艺术性的批评,拓展到对它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研究。 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属于历史和艺术的范畴,它可以被拓展到方法论的范畴,并为当代的设计和制造文化提供重要视角和哲学思考,希望促进主流工艺和设计界对“手工艺”及“手工艺精神”的认识认上的积极 转变。 但 要更好的理解手工艺的内涵,我们需要理清现当代西方工艺学术界对它的看法。工业革命之前几千年来,手工艺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方式。它具有丰富的物质性,植根深厚的文化和内在精神价值。它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表达文化,伦理习俗和信仰。西方研究界认为手工艺是一个难界定的概念,属于“多元范畴”,很难绝对定义。 本文作者从这些主要思想出发,从实践,认识和本体性三方面探讨和论述它的本质,解读“手工艺”的当代含义;并将之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地域性实践,系统性思维,本真性“存在”(如图 1 )。 图 1: 手工艺的哲学意蕴 一、实践性:手工艺创造生态性的地域物质文化 亚当森 (Adasom) 开放式地定义手工艺,他提出手工艺是 “ 以材料的运用为基础,技艺和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相对小规模的生产活动 ” 。 这个宽松的定义拓展了手工艺仅仅只是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劳作的范畴。其实囊括了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和当代多媒体数字时代的当代手工艺。但这些定义和解释不可否认的一致认为手工艺是物化知识,材料,地方主义和小规模生产的体现。 学者普遍讨论知识和手工艺有形元素的关系。例如,森内特 (Sennett) 认为手工艺确立了 “ 人类无法用语言能力表达的技巧和知识范畴 ” 。 这些技术,技巧或者专业技能在长时间通过从事慢节奏的手工制作过程而获得。这种知识无法完全用语言认识的形式通过课堂或得,而必须在实践中学会,掌握,和内化。这种知识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得以继承,发展甚至创新。学徒从熟练的手工艺人习得这些知识,再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又以实物和实践的形式传承下一代。这种知识共享的形式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工艺人和学徒之间的关系和制度:师徒制。 这种手工艺的专业知识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 这种知识基于运用地方特色的材料和资源,依赖于地方传统,解决地方生活的需求。 这种地域的概念通常代表一种鲜明的个性或者及具象征性的地方文化。 地方各异,个性和特征各异。 因此, “ 地方性 ” 和 “ 多样性 ” 是手工艺实践的重要特征。然而,今天因为数字通信,手工艺人可以便利地互相了解彼此的作品,在大范围内互相交流。这无疑影响到当代手工艺的地方性。 尽管如此,面对全球化、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以及同质化的美学,我们发现人们越来越对于地方特色和手工制作的产品感兴趣。英国手工艺届认识到手工艺对当代的意义,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英国的手工艺委员会( Crafts Council )积极资助和支持了一系列的手工艺创新实践项目。这些包括 Tent London 设计展,制作 : 转变( Make: shift ) 一系列跨界合作工坊和交流研讨会等。在世界更广阔的范围内,手工艺的复兴浪潮暗流涌动,有的以恢复,活化的形式,强调传统与继承,有的以继承创新的形式,注重创新与再造。 通常手工艺产品对环境影响小。手工艺产品使用环保的材料和过程,许多传统手工艺原料 — 比如木材,羊毛以及植物染料 — 是可再生的。人类劳动通常是生产过程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可再生。同时,手工艺产品通常寿命长,他们的传统设计 — 世代改良 — 使得他们的外表历久弥新。 手工艺产品的这些美学特点使之区别于短期的、顺应时尚潮流的,并且依赖技术的批量生产的产品。手工艺产品的生态特征不仅通过使用生态友好的资源、可再生原料、尊重自然等得于体现,而且反映在整个手工艺产品的文化精髓中。这个观点得到文化生态理论的支持。 该理论认为任何文化转变,尤其是相对小范围的文化转变,同时通过帮助人们适应环境的技术、实践和知识的调整而产生的。手工艺在地方环境中使用地方原料和适当的技术。技术的使用受到具体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这种持续进化的过程创造了独特的、成为地方生态系统一部分的文化,产生适应地方特点的物质产品。同时,包含地方文化的手工艺产品也反应生态和文化变化。因为手工艺品和地域环境的特定关系, 笔者曾经尝试从文化生态学的思路入手,分析民族和民间手工艺品的地域生产实践和文化内涵的互相制约关系。同时也注意到有一部分中国研究者也在采用朱利安·斯图尔德( JulianSteward )的文化生态学理论来解释手工艺产品和地方文化的互相制约关系,但这些论述需要进一步的阐述和探索,尤其是从作用机理层面上,解析手工艺文化的生成与环境的生态互动。 二、认识性:手工艺体现系统化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由于认知研究、神经科学,思维哲学以及民族志野外工作的发展,人们改变了对手工艺的认识,尤其在通过学徒传承和学习手工艺知识方面。 克劳福德 ( Crawford) 认为手工艺体现了认知的多种方式,可以产生复杂的思维过程。 波兰尼( Polanyi )认为,手工实践的本身是一种知识体系。 他把这种知识称之为“隐形知识” 或者“意会知识” ( tacit knowledge )。比如,驾驶和骑自行车,只接受理论性的课程是无法学会开车和骑自行车的,这种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实践,在实践中领会并习得。而且波兰尼认为“隐形知识”习得与传授是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衍生其他类型的知识(比如,抽象,概念性的显性认知)。因为手工艺知识看似无法沟通的性质,这种知识被梅特卡夫( Metcalf )称之为 “ 身体动觉知识 ” ( Bodily-Kinesthetic knowledge )。他认为这种认知方式和抽象概念式思维相关的显性知识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不能代表手工艺知识的全部。森内特( Sennett )在《手工艺人》中指出,人的反思和自我意识在手工制作过程是存在和发生的,而并非无意识和自我判断,这种判断反作用于只可意会的习惯,从而改变预设方案。 因此,意会的认知和抽象的显性认知在手工制作过程相互作用,他们不可分割。这在马钱德 (Marchand) 一系列从民族志方面研究手工艺和手工艺者当中得于证实。马钱德是一位研究手工艺的人类学家,他认为: “物化知识不单单是技能行为和表征。身体在这其中产生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手工制作以及综合运用全系知识【多元认知方式】方面, 这其中包括概念性知识【显性知识】。” 经验和实践在获取和共享手工艺意会(隐性)知识方面至关重要。手工艺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他们的联合运用。这两者代表人类智慧的两方面:经验性的和概念认知性的。如果追索亚里士多德的对知识和美德获得的“实践论( Phronesis )”哲学观点,手工艺这两种认知方式符合亚里士多德的人获得真知和智慧的来源方式。同时,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 Gardner ) 在 1999 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很好的为经验和身体智慧辩护。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身体经验智能和逻辑抽象认知智能同等重要。另外,一些知识管理学者认为,手工艺隐性知识可以被编码 ,外化,并传授。比如说手工艺者的内在或者意会(隐性)知识,大多数可以被说明或者翻译成文,从而进行传授。 许多关于手工艺的、基于实践的研究者的文章和思考中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尼姆库拉德( Nimkulrat )是其中的一位。她提到: “ 基于感性的程序性的和经验性的知识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视觉表现的形式成为显性知识”。 而这种被编译的显性知识反过来可以修正经验性的实践中的认知性的概念思维的不足。 另外,弗利特和瓦伦丁( Follett 和 Valentine )认为手工制作运用的思维过程是一种 “ 系统性思维 ” 。 一些研究者认为可以作为高效的媒介用来给设计 (以及设计组织提供信息), 尤其在跨学科合作方面。 他们认为手工艺知识复杂的思维和物质实体的形式有利于跨界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无形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在以有形的制作实体传达和实现 。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并证实了这一思想,比如,英国手工艺委员会联合跨学科研究者、实践者以及企业,进行跨学科研究(例如,艺术与人文委员会创意经济知识交流项目)。这些跨学科合作项目,通过 “ 边界物品 ” 整合不同领域知识,运用手工艺过程本身的思维模式。 在这些研究中,手工艺的前述的这两项认知能使和形式可以给新兴跨学科系统提供总体指导原则,还可以作为“边界物品”构建各学科的共同领域。这些手工艺思维方式的认识奠定了英国创客文化的理论基石。 作为另一种思维方式,一些学者引入“精神智能”( spiritual intelligence )的概念,作为理性智能( IQ )和感性智能( EQ )无法量化的对应部分。精神智能指的是批判性的存在主义思维,个人意义创造,先验意识,以及意识状态延伸。 埃蒙斯( Emmons )把精神智能定义为 “ 适应性地使用精神方面的信息,以解决日常问题,达到目标 ” 。 精神智能在宗教和科学界得到广泛认可。鉴于难于给精神做科学测量和标准性评估,加德纳( G ardner ) 建议使用 “ 存在性智能 ” ( exi stential intelligence ) 代替 “ 精神智能 ” , “ 来探索存在的本质,揭开存在多样性的面具 ” 。 然而,他补充说,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这种智能和大脑结构和神经思维过程的直接关联性。因为这种“存在性”的现象学特征和本体论的本质,本文将在手工艺的本体论层面将进一步论述手工艺“存在性”意义。 三、本体性:手工艺作为“本真的”的存在 (一)本真性 通过以上对手工工艺的实践性和认识论特点的分析,引发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对手工艺实践的本质的认识。手工艺和手工艺的实践的多元涵义和意义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 “ 本真性 ” ( authenticity )。“本真性”是一个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被经常讨论的概念和指导保护实践的原则。首先,什么是“本真性”?“本真性”狭义上指物质的真实性和原创性。例如:材料货真价实,作者原创作品等。除了物质性和作者的原创性之外,广义的“本真性”描述 “ 一个人不仅根据自己(相对于他人)的欲望,动机,思想或者信仰行事,同时,这些行为表现了他真实的自我 ” 。 “本真性”是美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术语和主要概念。 存在主义思想的主要价值在于自由,而随之产生的本真。所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本真性”是建立在“自由”之上的。手工艺的“本真”指的既是物质上真实自然,也指哲学上真实可靠,尤其是后者。 后者和 “ 道德心理学,身份认同和职责 ” 相关。在物质真实方面,传统手工艺使用自然物质,人类劳动和生态资源。然而,许多人认为,手工艺最重要的价值并不是手工劳作和传统技艺本身,而是手工劳动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和自我价值。 在哲学的“本真性”方面,关于手工艺制作行为的驱动力 (driving-force) ,我们可以理解为森尼特所说的,来自于完善和超越手工艺作品本身的欲望 ( desire )。这种对超越的追求是技术上,也是艺术上的, 而且是个体的;因为他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对物质性和技艺层面的追求。 但是,随着这种物质层面的对材料的驾驭,对技艺的掌握,制作者获得了一种自我满足。这种满足是带来自由的满足,超越了最初层面的由材料属性和技艺规则而决定的拘绊。从而,这种个体的满足与自由带给制作者一种超越层的体验和愉悦。因为,手工艺者在自由实验(手工制作)中得到自我满足,渴望并追求更高程度的完美。这个过程中,手工艺者批判性地反思他们的目标和价值,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正如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 · 泰勒( Taylor )在《本真性伦理》一文中强调 : “ 自我实现(这一层面)背后强大的道德思想是更好,更高尚的生活应该追求的 …… 它是 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 。 他进一步指出道德思想是我们渴望的,并且它超越了我们对个体的自我的追去。这揭示了手工艺制作的深层含义,也就是存在性(精神)意义。森尼特( Sennett )也称,在手工艺制作的 “ 实验 ” 过程中可以发现道德思想。 尼德尔( Niedderer )同样认为,手工艺和作者以及使用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分别在手工艺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本真性”, 这种真实性表现在制作者和使用者的关联的真实性。 然而,机器控制的大批量生产,或者现代机械化管理和单向调控中,既无法产生高质量的人类行为,也无法带来自我满足。作为传统智能的身体技艺也最终被工具理性所剥脱 , 传统工匠们被“去技术”化( de-skilled )。 尽管约翰 . 拉斯金和威廉 . 莫里斯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就对机器生产进行了伦理学的批判,但主要是建立在对大批量生产的极力反对的基础上的。他们的对现代主义和批量化工业生产的批判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引发人们当代的困境的反思,但或多或少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非社会主义为主流的西方语境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实践者,根据大量的实证科学实例,和哲学意义的时代性问题的反思,更加中肯的批评现代无意义、无目的的工作及其非真实性。例如,泰勒( Taylor ),沃克( Walker )和马钱德( Marchand ) 。 在这些文本中,手工劳动的尊严与价值,手 - 脑 - 心( hand-head-heart )的互动与和谐得到正名并被赞扬,手工劳动被接纳为反映了一种更加本真,更加符合伦理价值的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手工艺的这种存在主义的意义将在下面进行论述。 (二)手工艺的存在性( existential )意义 因为 “ 存在 ” ( existential )和 “ 精神 ” ( spiritual )的紧密关系,本文没有区分他们。尽管在科学研究方面,这两个术语应该使用哪个还存在争议。它和人类价值相关,但是,如加德纳所说,无法科学衡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存在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意味着手工艺牵涉到重要的人文价值和个体的精神层面,能够给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存在的意义是一个本体论话题,他的基本问题有: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由什么构成的?这些问题可以在神话,艺术,诗歌,哲学和宗教等象征体系中得于传达。” 精神性指的是“思想”及“意义创造”的行为,或者通过人类情感,社会礼仪以及信仰给予物质世界于生命。 根据考古学证据,传统手工艺和制作积累了我们祖先的价值,体现了他们的精神。然而,存在主义者认为,这些行为和思想从人类个体的行为,感受和生活经验中产生,而不仅仅来自于头脑或者思维。 根据这些思想,制造过程赋予物品意义,这种意义超越了物品本身,甚至可以超越肉体,和宗教及其神圣性相关。 里萨蒂( Risatti ) 认为手工艺的独特品质一部分来自于 “ 一种可以表达超越时间、空间和社会界限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这些人类价值和几千年来手工艺品以及日常用品的生产相关。沃克( Walker )在论述手工制作的精神的时候认为:日本的尺八笛不仅是功能性的体现,同时还象征着 久远的东方宗教信仰,以及随之赋予的文化和精神意义。这些象征意义通过物品 结构和组件,以及他的使用得于表现。尺八笛的象征性通过物质的整体构造,产生非物质性可感官的声音,表达象征及精神意义。 根据斯诺德格拉斯( Snodgrass )和科因( Coyne )的设计中的诠释学循环理论, 尺八笛的物质与象征的统一性是随着由个体元素(材料,结构,概念等) - 整体(使用,声音,意义等)二者在不断的沟通中完成的。 泰勒( Taylor )在《本真性伦理》一书中,探讨存在的深层观念问题,尤其是超越工具理性,追求本真生活。在超念世界中,真实性和人类价值有关。加德纳从科学心理学出发认为,这种“存在性”的价值( existential value )和能力无法测定。海德格尔在谈到实践和技术的关系的时候,区分了数理科学的认知观察和人文社会的认知实践。自然科学的认知方法主要是基于客观逻辑的实证经验,而人文学科运用历史批判的思维方式来诠释以文本,图案实物为存在形式的历史 经验。 如果人文学科也运用去历史的文本批评的方法分析哲学思想和传统经验,那么这和自然科学做的事情一样,都是在寻求经验的可重复性。伽达默尔( Hans-Georg Gadamer ) 曾经在《真理与方法》中批评这种运用工具理性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人文科学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完全忽视人类经验的历史语境和真实性。 这和泰勒的观点是十分吻合的。所以本文认为:要真正认识作为历史经验和文化的 “手工艺的精神” ,需要充分从人文学科的维度,审视和理解这些不能被充分衡量和实证的价值,它是可以被感知,被诠释的;因为它是人性美学和伦理系统的基础。如果中国语境下对手工艺的理解是更偏好从美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方面诠释,那么,在这种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以注重文化传统为隐喻特征的现象诠释学的思想层面,西方手工艺的文化与精神是否跟中国语境中的“手工艺”会有所关联?什么又是中国的手工艺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中,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话题。 结语:手工艺生态系统 本文基于西方关于手工艺的主要文献,通过从实践性,认识性和本体性三个层面,系统论述了手工艺的内涵和本质。据此论述,笔者认为,手工艺的认识性和本体性的意义其实远远大于作为实践层面的制作,但是没有实践层面的参与与造物,手工艺的本质也不可能在后两个维度得以体现而创造意义。同时,重新深入建构手工艺的意义及理论应当属未来工艺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总之,正如亚当森( Adamson )所 说,手工艺的定义永远在“通过他的外在差异得于确立 ” 。 这说明了手工艺不是只能属于工业革命之前的产物,他的实践价值,认知价值和存在价值可以为我们当代的设计和造物理论及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尽管说手工艺无法特定定义,然而,作为以人为本的行为及实践,通过本文的三个方面的分析,手工艺的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工匠,地方材料,工艺知识,特定文化,特定社区和自然环境(如图 2 )。它的特征和本质可以通过几个关键主体性词语表达:生态性,本土性,思维系统性,存在的真实性。这些要素之间彼此相关,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正如《考工记》所说, “ 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 。以上从西方主要观点入手的分析和东方手工艺的生态哲学或许可以取得某些一致:天,地,人,和物的完美融合。 手工艺精神的“可持续性”得乎其中。 图 2: 手工艺生态要素 . Sennett R. The Craftsman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Marchand, T. Craftwork as Problem Solving: Ethnographic Studiesof Design and Making . London: Routledge,2016. . Niedderer, K. and Townsend, K. Expanding craft: Reappraising thevalue of skill . Craft Research , 2011,2(1):pp.3-10. . Niedderer, K. and Townsend, K. Designing Craft Research: JoiningEmotion and Knowledge, The Design Journal , 2014,17 (4): p.631. . Adamson, G. The Craft Reader . Oxford: Berg,2010. . Risatti, H. A Theory of Craft: Function and AestheticExpression .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7. . Crawford, M. The case for working with your hands. NY:Viking, 2009. . Lucie-Smith, E. The Story ofCraft: The Craftsman’s Role in Society , Phaidon: Oxford Press,1981. . Alexander L. Craeft: An Inquiryinto the Origins and Tru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Crafts. London: W. W.Norton Company,2018, pp.15-38. . 参阅 ① , p.17 。 . 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科学与社会》 2011 年第 1 期。 . 英国 工艺界普遍认为第一次欧洲的手工艺复兴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艺术与手工运动”为代表,第二次手工艺复兴大约在二十世纪 70 年代的手工艺术的复兴。 . 此概念被引于 Hyland 给 Marchand 的书评 : Hyland, T. 2016.Craftwork as problem solving: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design and making.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 68(1): p.395. . Adamson, G. The Craft Reader . Oxford: Berg,2010, p.3. . Shiner, L. Blurred Boundaries? 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Craft andits Relation to Art and Design. Philosophy Compass ,2012,4: p.239. .Sennett R. The Craftsman. 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2008,p.95. .Brown, J. Making It Local: what does this mean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craft? London: Crafts Council, 2014,p.6. .BOP Consulting. Craft in an Age of Change. London: Crafts Council, 2012,p.64. . Racz, I. Contemporary Crafts . Oxford: Berg,2009,pp.134-138. . 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 W., and Watson,A. E.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1992, 14: p.31. . Racz, I. Contemporary Crafts . Oxford: Berg,2009, pp.6-8. . Nugraha, A. Transforming Tradition: A Method for MaintainingTradition in a Craft and Design Context . Helsinki: Aalto University, 2012,p.106. . Steward, J.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 Urbana-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0. . Crawford, M. The case forworking with your hands . NY: Viking,2009, p.23. . Polanyi, M. The Tacit Dimension. In L. Prusak (ed.),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 . MA: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pp.135-146. .Metcalf, B. Craft and Art, Culture and Biology. In P. Dormer (ed.), The Culture ofCraft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Press, 1997,pp.73–75. . Sennett R. The Craftsman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 p.50. . Marchand, T. Making Knowledge: Explorations of The IndissolubleRelation between Minds, Bodies, and Environment.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 2010, 16: p. s18. . Gardner, H.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the 21st Century .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 Niedderer, K. and Townsend, K. Expanding craft: Reappraising thevalue of skill . Craft Research , 2011,2(1): p.5. . Nimkulrat, N. Hands-on intellect: Integrating craft practice intodesig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Design, 2012,6(3): p.11. .Follett, G., Valentine, L. FutureCraft: research exposition . Dundee: Duncan of Jordanstone College of Art Design Press, 2010,p.5. . Woolley, M. Beyond Control – rethinking industry and craftdynamics. Craft Research ,2011,2(1): p.31. .Brown, J., Duguid, P.Organizing knowled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 1998, 40(3): p.103-104. ) . 关于英国创客文化及运动可以参阅英国手工艺理事会 – Make: Shift 一些列项目及会议,详情可浏览网站: http://www.craftscouncil.org.uk/listings/makeshift/. . King, D., DeCicco, D. A Viable Model and Self-Report Measureof Spiritual Intelli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Studies , (补出版社) 2009 , 28: pp.68-85. . Emmons, R.A. Spirituality and Intelligence: Problems andProspec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2000 , 10: p.59. . Gardner, H. A Case Against Spiritual Intelligence. 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 2000 , 10 (1): pp.27-34.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uthenticity , 浏览网站: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authenticity/. . Funk, W., Groß, F., Huber, I. Exploring the Empty Plinth. InFunk, W., Groß, F., Huber, I. (eds.), The Aesthetics of Authenticity:Medial Constructions of the Real .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2012 , pp.9-21. .Thomas, F. Existentialism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6.p.66.. . Sennett R. TheCraftsman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2008 , pp.241-267. . Taylor, C. TheEthics of Authenticity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 , p.28. . Sennett R. TheCraftsman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p.244. . Niedderer, K. Sustainability of Craft as a discipline? Proceedingsof the Making Futures Conference. Plymouth: Plymouth College of Art,2009 , p.169. . 对现代性工具理性及技艺被剥脱的批判,有很多学者,其中以森尼特,沃克和里萨蒂为代表,同时可参阅: Tweedie,D. and Holley, S. The Subversive Craft Worker: Challenging ‘Disutility’Theories of Management Control. HumanRelations , 2016 , 69 (9):pp.1877-1900. . 此类批判体现在以下文献中: Taylor, C. The Ethics ofAuthenticity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 pp.2-4. Walker, S. The Spirit ofDesign . London: Earthscan, 2011 , p.23. Marchand, T. Making Knowledge: Explorations of The IndissolubleRelation between Minds, Bodies, and Environment.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 2010 , 16: pp. S1-S21. . Gardner, H. A Case Against Spiritual Intellige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Psychology of Religion , 2000 , 10 (1): p.29. . Sink, C., andRichmond, L. Introducing Spirituality to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ling. ProfessionalSchool Counselling , 2004 , 7 (5):pp.291-292. . Macquarrie, J.Existentialism.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72,pp.14-15 . Risatti, H. A Theory of Craft: Function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7 , p.2. . 关于斯图亚特 . 沃克( Stuart Walker )对尺八的美学和象征意思的论述,请见他的著作 : Walker, S. The Spirit ofDesign . London: Earthscan, 2011,pp. 114-116. . Snodgrass, A. and Coyne, R. Is Designing Hermeneutical?Architectural Theory Review. Journal of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1997,1 (1):p.12. .Eikeland O. ‘Praxis’. In Coghlan, D,Brydon-Miller, M. (eds.) The Sage Encyclopaediaof Action Research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14, pp.653-657. . Gadamer, H. G. Truthand Method . London: Continuum,2004,p.342. . Adamson, G. TheCraft Reader . Oxford: Berg,2010,p.5.
648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1)-导言
热度 1 fqng1008 2017-4-13 16:35
“……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 ——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 1995 年,笔者的《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简称《足迹》)出版,以西方文化和实证科学为主线,梳理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受到学术界好评。同时,因其内容通顺及富有启发性而在多所高校被用作素质教育的教材。10多年过去了,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甚至根本变化。经与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沟通,在该委员会和教育部东南大学985人文社科基地的共同支持下,笔者得以对该书作重大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科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在当年写作《足迹》时,混沌、分形等问世不久,“后现代”①初露端倪;而今,不仅在科学领域,而且在整个社会,后现代已大行其道。科学如此,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生物技术为先导,纳米技术进而“会聚技术”,高技术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无疑,再版必须把这些发展考虑在内,讨论这些新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文化的影响。“辩证复归”的规律为人所熟知。既然向着未来进一步伸展到后现代,那么回溯历史就有必要追寻到“前希腊”、前“轴心时代”,足迹要向两端延伸。 其次,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其一,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二,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的交融,并由此出现了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其三,文化所显示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向远古的辩证复归,文化的个人属性和语境相关性越来越明显。 那么最新的科技与最新的文化,二者分别踏出了什么样的“足迹”,彼此又有何关系?虽然已有众多论著对其论述,但仍有必要沿着历史的足迹来考察这些问题。 除了向两端延伸外,再版增添了许多资料,尤其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使观点更加完整,使科学与文化的“足迹”行进在更为坚实的地基之上。此外,基于新的资料和出于新的视角,笔者也对之前在素材和观点上所存在的问题作了修改。 第三,看待科学与文化足迹的视角发生变化。不仅关系到科学与文化本身,而且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涉及21世纪人类的走向。 在读者所看到的这本书中,除了内容的增减特别向两端的延伸外,视角也将有重大变化。笔者将立足于作为后现代社会“中轴”的知识,以知识来审视科学、技术和文化,审视它们的足迹以及审视这些足迹之间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先对本书中涉及知识的概念作简要说明。 知识可以有各种分类,波兰尼将知识区分为隐性②知识和编码知识。全面理解这两种知识以及它们的关系,对于把握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有重要意义。 编码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即know what和know why,反映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相当于“真善美”中的“真”,具有普遍性。技术操作的规则、法律条文等也是编码知识。编码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人的大脑,也可以是纸张、磁带、光盘、电磁波、声波等无生命体,前者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后者则是外存。可以通过一定程序使内存转化为外存,使知识从个体的大脑中游离出来。编码知识可以区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两类。前者限于或适用于特定场合,如特定地区的地质现象、企业的专利、工具的使用条例以及剧场的规则等;后者则普遍适用,如牛顿定律等。 2 .是通过逻辑工具(自然语言、机器语言等)得到清楚表达、明确分类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被掌握相应逻辑工具的人通过社会化的手段(接受教育、阅读公开发行的图书资料和上网等)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由于它的载体可以是非生命体,所以可以廉价大量复制。由于这两个原因,所以编码知识可以交流、共享。肯德基、麦当劳和各种连锁店就是通过这一途径而一个个“克隆”出来的。 3 .具有层次以及不断更新。编码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而具有普遍性,但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所以编码知识的普遍性也有不同层次,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有普遍性层次不同的各种软件,等等。因而对编码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作具体分析。嵌入编码知识只能在嵌入的范围内共享。编码知识是将人类对于事实、原理的认识,所制定的规则以逻辑的语言表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编码知识一旦形成就永恒不变;相反,编码知识处于不断地变化更新之中。首先,对象本身在发展变化。其次,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拓展、深入,不断从know what到know why,也就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编码知识本身的各种重组综合也会产生新的编码知识。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是know how,兼具客观和主观的成分,前者如农民、工匠的难以言传的经验,如疱丁解牛,”得心”方能应手,厨师炒菜的“火候”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其中有些部分也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隐性知识则更紧密地与主体相联系。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中写到黛玉临死时说“宝玉你好……”,后人只能从这些省略号中去意会黛玉未尽之言,意会曹雪芹的意图。另外,还有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处理编码知识等。如果说编码知识相应于真,那么这类隐性知识则有善和美的因素,关系到人的内心世界,属于个人或一个组织或地区,因而不具有普遍性。隐性知识的载体是人,是生命,与生命结合在一起,因而是一种嵌入的、黏着的、内存的知识。 2 .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未用逻辑工具予以明确表达和分类的知识,难以或不能与其生命载体相分离而转移到非生命载体上去,所以难以或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进行交流和为人们所共享。隐性知识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以很小的成本简单、直接地由阅读、听课等途径获得,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边干边学”。这样,每个个人,每个群体,就在其独特的经历和环境中,在其独特的工作和交往中,形成了与之难以或不可分离的属于其自己的隐性知识。 3 .层次与变化。在广度上有属于个人和各种群体层次的隐性知识,在深度上有从较易显性到最难以显性,乃至完全与个体的生命、历史、精神融为一体的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广度和深度二者又有一定相关性。就变化而言,在某种意义上,隐性知识最深层的内核比编码知识更稳定,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最表层的隐性知识,则比编码知识更流动多变。另外,大的群体和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较为稳定,而小的群体乃至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则较富于变化。 在逻辑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隐性知识中客观的部分是编码知识的基础,是原料,有待加工、提炼、上升为编码知识。反之,编码知识是原料,有待主观的隐性知识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人类所拥有的编码知识已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奈斯·比特),必须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编码知识进行选择、提炼、组合,甚至遗忘,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主观的隐性知识必须建立于编码知识的基础上,善与美必须建立于真的基础之上。这坚实的基础就是事实和规律,以及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这样就不至于片面独断,避免走上唯心主义的歧途,才能从事创造而不至陷入乌托邦。简言之,只有基于编码知识才能超越编码知识。就过程而言,新创造的知识在创造者的头脑中一开始是隐性知识,其中客观的部分又作为原料,有待上升为编码知识,从而构成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主观的部分将进入人类、群体、个人的核心部分。 在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一方面,在编码知识一侧处处可见隐性知识的印记。在过程上,最初的编码知识中留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的印记,编码知识的每一步提升,都在不同程度上经由隐性知识的阶段。在层次上,普遍性程度最低或最为嵌入的编码知识有隐性知识的属性,如罪犯间的“攻守同盟”或恋人间的绵绵情话,简直就是隐性知识;在另一端,非嵌入到极端,或数学,或哲学,于常人看来也就如同天书一般。实际上除了最普遍的编码知识之外,其他的编码知识其背后在不同程度上都“黏着”有隐性知识,因此难以在更普遍的范围内交流、共享。正如波兰尼所言,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需要动手的技术更是如此,在技术的编码知识背后还有隐性知识,所以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技术传播之所以困难,既是因为编码知识的嵌入状态,也在于隐性知识的牵连。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一,客观的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二,隐性知识随着拥有的人数增多而编码化。隶属群体最大的隐性知识与编码知识只有一步之遥,在社会的意义上说,嵌入编码知识和为个人所有的隐性知识是私人知识,而非嵌入编码知识和为公众所有的隐性知识则是公共知识。 在知识的视野下,可以跳出科学与文化的领域来理解二者的关系。 于一般的意义上,旨在阐述、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发展的过程,分析各个时期科技与特定文化背景的关系,然后理出历史脉络,包括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进化的逻辑以及科学与文化关系的演变。 由知识的视角观之,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关键是“超越”。对现象和经验的超越,形成欧几里德几何学和阿基米德力学;对原始宗教的超越,形成一神教;对血缘的超越,形成个人本位;对个人的超越,形成城邦制共和国和罗马法,以及对自然的超越,形成自然哲学。其中后者超越的跨度如此之大,超越how,由现象一步达到why。在上述五对关系中,前者涉及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后者则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关。超越的途径或理性,或直觉,或信仰,或“诡辩”,或猜测与思辨③。中世纪其实也是一种超越,对物质、现象、逻辑、实践(世俗生活),进而对人的超越,不过超越的结果摧毁了——注意,不是否定——超越的源泉或基础。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第一阶段首先恢复被践踏的源泉或基础的地位,由彼岸到此岸,精神到物质,信仰到理性,天界到自然以及上帝到人,这就是人与自然的解放。紧接着文艺复兴运动第二阶段即开始全面超越这些被”复兴”的地基,超越古代的个人经验,将其转化为非嵌入编码知识。 近代科学革命从关于自然的经验——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做起,经由培根的新工具即归纳和笛卡儿的理性达到非嵌入编码知识。从单摆、落体到太阳系,知识的力量所向无敌,进而由启蒙运动扩展到人文和社科领域。人文领域所得到的超越结果是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天赋权利,社科领域相应的成果是市场经济及其看不见的手。到19世纪,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领地已进入电磁、化学、地质,甚至一直处于上帝掌控的生命禁地。同时,工业革命将非嵌入编码知识集成、物化为大批量、标准化、可替代的“科技黑箱”④。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科技黑箱则是人类实践的共同基础。 非嵌入编码知识施展其权力⑤大行其道,把人和社会的一切都归结、还原为非嵌入编码知识,由此自然激起来自各方面的反抗。始于卢梭的浪漫主义在20世纪演变为种种反科学思潮。同时,20世纪科学革命一方面进入微观和宇观世界,另一方面将近代科学所得到的关于how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提升到why——这正是2000多年前自然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开始回应反科学思潮。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逐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其中混沌、分形等概念以及对偶然性的重视和主体的参与,近现代科学正在演化为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重新将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语境结合起来,以及与主体结合起来。在这样的结合中,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还有高技术,其从以下四个方面影响知识:其一,提供个性化的科技黑箱,提供”嵌入式”软件;其二,将分散的个人以互联网联系起来,让嵌入编码知识在网上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模糊嵌入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界线;其三,虚拟现实技术统一“知”与“行”,统一认识与实践,模糊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界线;其四,包含认知科学的”会聚技术”正在揭示思维的奥秘,揭示知识创造、传播和存储之谜。全球化一方面加快知识的融合与共享,为知识创新提供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提升非嵌入编码知识,关注人类的命运。当代社会正在进入以知识为中轴的知识社会。 视角的第二个变化是,以人的“三大关系”来考察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梁漱溟认为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以及人对自身的问题。人首先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为此必须解决好面临的首要课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由此便发展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技术,并产生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产生出科技黑箱和技术理性。然而,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便成为随之而来的课题,构成人类生活的又一基本矛盾。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个体如何安身立命?即个体如何处理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构成人的生活的第三个基本矛盾。这就是人类生活的三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有层次高下和次序先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先,为其他两大关系的基础,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后构建最高层次,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运动和彼此关系就构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⑥。这三大关系只是简化的处理,但可以使线索清晰。具体分析将在而后的章节中展开。 此处还须说明四个问题:首先,本书并不是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均衡地探讨科学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作为整体尚未从文化背景中分离出来,因而相对而言文化背景部分占有较大篇幅。自16、17世纪到19世纪,近代科学中各门学科渐次从其文化“母腹”中脱胎而出,作者给予科学及其文化背景以同等的重视。现代科学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书中有专门章节进行深入讨论,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正在向古代自然哲学作辩证的复归。而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兴起,科学与文化互相渗透,二者的关系日渐紧密,论述的重点又向文化倾斜。 其次,考虑到本书侧重点是科学发展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考虑到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因而本书的重点将放在近现代部分。 再次,本书以实证科学和西方文化为主线在有关场合会涉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以资比较,但由于并不关乎主线以及笔者知识所限,所以不作展开。 最后,还必须界定本书中科学与文化这两个用语的含义。“科学”包括科学和技术。前者包含概念体系、认识方法和活动过程等;后者指作用对象、操作手段,如机器设备和工艺流程与在这一过程中的制度、知识和意志等以及最终的商品或服务。一般所称的文化实际上包含了科学技术,为了方便讨论,本书所称“文化”与此有所不同,即:排除器物层面,在观念层面中排除科学概念、理论、认识活动,排除人的自然观。关于体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多见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故本书中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不涉及体制问题。经如此梳理之后容易发现,科学主要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文化主要关系到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鉴于文化的外延几近无所不包,内涵又极其丰富,具有多重层次,因而与科学的关系也极为复杂。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这种关系就更加困难,本书只是就文化中的一部分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了初步探讨。 以知识和人的三大关系来审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是一种探险,但值得一试。 参考文献 ①关于后现代科学有种种观点,笔者倾向于接受这一概念,有关论述将在本书中涉及 ② Tacit knowledge.有不同译法,如意会知识、默会知识等 ③与之相对应,中国同期乃至而后漫长的岁月的特点则是”直接”。 ④见正文有关章节。 ⑤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power”现在被认为是“权力”。 ⑥发展的一项结果是,当代人面临的第四个问题:人与自己创造物——符号、人工制品及过程的关系。 附 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萌芽于混沌之中 第一节 科学的萌芽 第二节 原始科学的n种形态 第二章 从希腊开始 第一节 古希腊的科学 第二节 希腊化时期和罗马的科学 第三节 古典文明兴亡 古典时期遗产 第三章 中断、停滞与复苏 第一节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中世纪科学沉浮的社会文化背景 地狱—炼狱—天国 第四章 回顾与前瞻:重新开始 第一节 苏醒与回顾 第二节 觉醒与前瞻 第三节 近代科学精神萌芽 第四节 艺术与宗教的影响 第五节 科学革命的意义 知识的风暴 第五章 近代科学兴起 第一节”古典科学”的改造 第二节”培根科学”的萌芽 第三节 牛顿的综合 走出循环 第六章 18世纪——分离的世纪 第一节 分离运动 第二节 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机械力学 分离与重建(一) 第七章 近代科学的收获季节 第一节 编织自然现象之网 第二节 追溯自然史 第三节 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节 19世纪社会文化思潮及其主角 分离与重建(二) 第八章 20世纪科学革命 第一节 物理学革命 进展与统一 第二节 化学的深入与扩展 第三节 由生物学到生命科学 第四节 地质学、生态学 第五节 辩证的复归 第六节 不谐和音——必要的张力 第九章 后现代科学与高技术(上) 第一节 后现代科学 第二节 高技术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新特点 第四节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 第十章 后现代科学与高技术(下) 第一节 后现代科学与高技术的文化涵义 第二节 物质极大丰富 第三节 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对文化的挑战 第十一章 知识的历程 结束语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导言
热度 5 lvnaiji 2017-1-18 14:35
各位网友: 感到现在很多争论缺乏一个共同的知识背景,往往你说你的,他说他的。 因而有必要从建构共同的知识背景做起。 有感于此,我计划把我的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一书的电子版逐一放到科学网上。 全书二十多万字,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敬请各位指正! 导 言 “ …… 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 ” “ 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 — — 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 ” —— 乔治 · 萨顿《科学的生命》 1995 年,笔者的《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简称《足迹》)出版,以西方文化和实证科学为主线,梳理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受到学术界好评。同时,因其内容通顺及富有启发性而在多所高校被用作素质教育的教材。 10 多 年过去了,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甚至根本变化。经与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沟通,在该委员会和教育部东南大学 985 人文社科基地的共同支持下,笔者得以对该书作重大修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科学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在当年写作《足迹》时,混沌、分形等问世不久, “ 后现代 ” 初露端倪;而今,不仅在科学领域,而且在整个社会,后现代已大行其道。科学如此,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生物技术为先导,纳米技术进而 “ 会聚技术 ” ,高技术的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无疑,再版必须把这些发展考虑在内,讨论这些新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文化的影响 。“辩证复归”的规律为人所熟知。既然向着未来进一步伸展到后现代,那么回溯历史就有必要追寻到“前希腊”、前“轴心时代” , 足迹要向两端延伸。 其次,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具体来说,其一,知识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二,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的交融,并由此出现了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其三,文化所显示的后现代特征及其向远古的辩证复归,文化的个人 属性和语境相关性越来越明显。 那么最新的科技与最新的文化,二者分别踏出了什么样的 “ 足迹 ” ,彼此又有何关系? 虽然已有众多论著对其论述,但仍有必要沿着历史的足迹来考察这些问题。 除了向两端延伸外,再版增添了许多资料,尤其在社会和经济方面,使观点更加完 整 ,使科学与文化的 “ 足迹 ” 行进在更为坚实的地基之上。此外,基于新的资料和出于新的视角,笔者也对之前在素材和观点上所存在的问题 作 了修改。 第三,看待科学与文化足迹的视角发生变化。不仅关系到科学与文化本身,而且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涉及 21 世纪人类的走向。 在 读者所看到的这本书 中 ,除了内容的增减特别向两端的延伸外,视角也将有重大变化。笔者将立足于作为后现代社会 “ 中轴 ” 的知识,以知识来审视科学、技术和文化,审视它们的足迹以及审视这些足迹之间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先对本书中涉及知识的概念作简要说明。 知识可以有各种分类,波兰尼将知识区分为隐性 知识和编码知识。全面理解这两种知识以及它们的关系 , 对于把握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有重要意义。 编码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是关于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 即 know what 和 know why , 反映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相 当于“真善美”中的“真”,具有普遍性。技术操作的规则 、 法律条文等也是编码知识。编码知识的载体可以是人的大脑,也可以是纸张、磁带、光盘、电磁波、声波等无生命体,前者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后者则是外存。可以通过一定程序使内存转化为外存,使知识从个体的大脑中游离出来。编码知识可以区分为嵌入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编码知识两类。 前者限于或适用于特定场合 ,如特定地区的地质现象、企业的专利、 工具的使用条例以及剧场的规则等 ;后者则普遍适用, 如牛顿定律等。 2 .是通过逻辑工具(自然语言、机器语言等)得到清楚表达、明确分类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被掌握相应逻辑工具的人通过社会化的手段(接受教育、阅读公开发行的图书资料和上网等)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由于它的载体可以是非生命体,所以可以廉价大量复制。由于这两个原因 , 所以编码知识可以 交流、共享 。 肯德基、麦当劳和各种连锁店就是通过这一途径而一个个“克隆” 出来的。 3 .具有层次以及不断更新。编码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而具有普遍性 , 但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 所以编码知识的普遍性也有不同层次 ,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有普遍性层次不同的各种软件,等等。因而对编码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要作具体分析。嵌入编码知识只能在嵌入的范围内共享。编码知识是将人类对于事实、原理的认识,所制定的规则以逻辑的语言表现出来 , 但这并不意味着编码知识一旦形成就永恒不变;相反 , 编码知识处于不断地变化更新之中。首先,对象本身在发展变化。其次 , 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拓展、深入 , 不断从 know what 到 know why , 也就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第三,编码知识本身的各种重组综合也会产生新的编码知识。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是 know how ,兼具客观和主观的成分,前者如农民、工匠的难 以言传的经验,如疱丁解牛,“得心”方能应手,厨师炒菜的“火候”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方法,其中有些部分也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隐性知识则更紧密地与主体相联系。曹雪芹在 他的《红楼梦》中写到黛玉临死时说“宝玉你好……”,后人只能从这些省略号中去意会黛玉未尽之言,意会曹雪芹的意图。另外 ,还有看问题的角度、 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如何处理编码知识等。如果说编码知识相应于真,那么这类隐性知识则有善和美的因素,关系到人的内心世界,属于个人或一个组织或地区, 因而不具有普遍性。隐性知识的载体是人 , 是生命,与生命结合在一起 , 因而是一种嵌入的、黏着的、内存的知识。 2 .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未用逻辑工具予以明确表达和分类的知识,难以或不能与其生命载体相分离而转移到非生命载体上去,所以难以或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进行交流和为人们所共享。隐性知识不能如编码知识那样以很小的成本简单、直接地由阅读 、 听课等途径 获得,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边干边学”。这样,每个个人, 每个群体,就在其独特的经历和环境中,在其独特的工作和交往中,形成了与之难以或不可分离的属于其自己的隐性知识。 3 .层次与变化。在广度上有属于个人和各种群体层次的隐性知识, 在深度上 有从较易显性到最难以显性,乃至完全与个体的生命、历史、精神融为一体的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广度和深度二者又有一定相关性。就变化而言 , 在某种意义上 , 隐性知识最深层的内核比编码知识更稳定,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最表层的隐性知识 , 则比编码知识更流动多变。另外 , 大的群体和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较为稳定,而小的群体乃至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则较富于变化。 在逻辑上 ,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关系。隐性知识中客观的部分是编码知识的基础,是原料 , 有待加工、提炼、上升为编码知识。反之 , 编码知识是原料 , 有待主观的隐性知识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人类所拥有的编码知识已越来越丰富多彩 。“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奈斯 · 比特),必须 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编码知识进行选择、提炼、组合 , 甚至遗忘 , 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 , 主观的隐性知识必须建立于编码知识的基础上 , 善与美必须建立于真的基础之上。这坚实的基础就是事实和规律 , 以及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这样就不至于片面独断 , 避免走上唯心主义的歧途 , 才能从事创造而不至陷入乌托邦。简言之,只有基于编码知识才能超越编码知识。就过程而言,新创造的知识在创造者的头脑中一开始是隐性知识 , 其中客观的部分又作为原料,有待上升为编码知识 , 从而构成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主观的部分将进入人类、群体、个人的核心部分。 在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一方面,在编码知识一侧处处可见隐性知识的印记。在过程上,最初的编码知识中留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的印记 , 编码知识的每一步提升 , 都在不同程度上经由隐性知识的阶段。在层次上 , 普遍性程度最低或最为嵌入的编码知识有隐性知识的属性 , 如罪犯间的 “ 攻守同盟 ” 或恋人间的绵绵情话,简直就是隐性知识;在另一端,非嵌入到极端,或数学,或哲学,于常人看来也就如同天书一般。实际上除了最普遍的编码知识之外,其他的编码知识其背后在不同程度上都 “ 黏着 ” 有隐性知识,因此难以在更普遍的范围内交流、共享。正如波兰尼所言,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需要动手的技术更是如此,在技术的编码知识背后还有隐性知识 , 所以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国界。技术传播之所以困难,既是因为编码知识的嵌入状态,也在于隐性知识的牵连。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一,客观的隐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编码知识,其二,隐性知识随着拥有的人数增多而编码化。隶属群体最大的隐性知识与编码知识只有一步之遥,在社会的意义上说,嵌入编码知识和为个人所有的隐性知识是私人知识,而非嵌入编码知识和为公众所有的隐性知识则是公共知识。 在知识的视野下,可以跳出科学与文化的领域来理解二者的关系。 于一般的意义上, 旨在阐述、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发展的过程 , 分析各个时期科技与特定文化背景的关系 , 然后理出历史脉络,包括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进化的逻辑以及科学与文化关系的演变。 由知识的视角观之,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关键是 “ 超越 ” 。对现象和经验的超越,形成欧几里德几何 学 和阿基米德力学;对原始宗教的超越, 形成一神教 ;对血缘的超越,形成个人本位;对个人的超越,形成城邦制共和国和罗马法,以及对自然的超越,形成自然哲学。其中后者超越的跨度如此之大,超越 how ,由现象一步达到 why 。在上述 五 对关系中,前者涉及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后者则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关。超越的途径或理性,或直觉,或信仰,或 “ 诡辩 ” ,或猜测与思辨 。中世纪其实也是一种超越,对物质、现象、逻辑、实践(世俗生活),进而对人的超越,不过超越的结果摧毁了 —— 注意,不是否定 —— 超越的源泉或基础。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第一阶段首先恢复被践踏的源泉或基础的地位,由彼岸到此岸,精神到物质,信仰到理性,天界到自然以及上帝到人 ,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解放。紧接着文艺复兴运动第二阶段即开始全面超越这些被 “ 复兴 ” 的地基,超越古代的个人经验,将其转化为非嵌入编码知识。 近代科学革命从关于自然的经验 —— 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做起,经由培根的新工具即归纳和笛卡儿的理性达到非嵌入编码知识。从单摆、落体到太阳系,知识的力量所向无敌,进而由启蒙运动扩展到人文和社科领域。人文领域所得到的 超越结果 是在自 然状态下人的天赋权利,社科领域相应的成果是市场经济及其看不见的手。到 19 世纪,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领地已进入电磁、化学、地质,甚至一直处于上帝掌控的生命禁地。同时,工业革命将非嵌入编码知识集成、物化为大批量、标准化、可替代的 “ 科技 黑箱 ” 。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科技黑箱则是人类实践的共同基础。 非嵌入编码知识施展其权力 大行其道,把人和社会的一切都归结、还原为非嵌入编码知识,由此自然激起来自各方面的反抗。始于卢梭的浪漫主义在 20 世纪演变为种种反科学思潮。同时, 20 世纪科学革命一方面进入微观和宇观世界,另一方面将近代科学所得到的关于 how 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提升到 why —— 这正是 2000 多年前自然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并开始回应反科学思潮。特别是 20 世纪下半叶逐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其中混沌、分形等概念以及对偶然性的重视和主体的参与,近现代科学正在演化为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重新将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语境结合起来,以及与主体结合起来。在这样的结合中,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认可。 20 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还有高技术 ,其从 以下四 个 方面影响知识 : 其一,提供个性化的科技黑箱,提供 “ 嵌入式 ” 软件;其二,将分散的个人以互联网联系起来,让嵌入编码知识在网上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模糊嵌入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界线;其三,虚拟现实技术统一 “ 知 ” 与 “ 行 ” ,统一认识与实践,模糊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界线;其四,包含认知科学的 “ 会聚技术 ” 正在揭示思维的奥秘,揭示知识创造、传播和存储之谜。全球化一方面加快知识的融合与共享,为知识创新提供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提升非嵌入编码知识,关注人类的命运。当代社会正在进入以知识为中轴的知识社会。 视角的第二个变化是,以人的 “ 三大关系 ” 来考察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梁漱溟认为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 , 以及人对自身的问题。人首先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为此必须解决好面临的首要课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由此便发展出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技术,并产生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产生出科技黑箱和技术理性。然而,人类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便成为随之而来的课题,构成人类生活的又一基本矛盾。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个体如何安身立命 ? 即个体如何处理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构成人的生活的第三个基本矛盾。这就是人类生活的三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有层次高下和次序先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先,为其他两大关系的基础,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后构建最高层次,人与自身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它们的运动和彼此关系就构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这三大关系只是简化的处理,但可以使线索清晰。具体分析将在而后的章节中展开。 此处还须说明四个问题 : 首先,本书并不是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均衡地探讨科学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科学作为整体尚未从文化背景中分离出来,因而相对而言文化背景部分占有较大篇幅。自 16 、 17 世纪到 19 世纪,近代科学中各门学科渐次从其文化 “ 母腹 ” 中脱胎而出,作者给予科学及其文化背景以同等的重视。现代科学走上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书中有专门章节进行深入讨论,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正在向古代自然哲学作辩证的复归。而 20 世纪下半叶后现代科学和高技术兴起,科学与文化互相渗透,二者的关系日渐紧密,论述的重点又向文化倾斜。 其次,考虑到本书侧重点是科学发展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以及考虑到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因而本书的重点将放在近现代部分。 再次,本书以实证科学和西方文化为主线在有关场合会涉及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以资比较,但由于并不关乎主线以及笔者知识所限,所以不作展开。 最后,还必须界定本书中科学与文化这两个用语的含义。 “ 科学 ” 包括科学和技术。前者包含概念体系、认识方法和活动过程等;后者指作用对象、操作手段 , 如机器设备和工艺流程 与 在这一过程中的制度、知识和意志等以及最终的商品或服务。一般所称的文化实际上包含了科学技术,为了方便讨论,本书所称 “ 文化 ” 与此有所不同,即:排除器物层面,在观念层面中排除科学概念、理论、认识活动,排除人的自然观。关于体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多见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故本书中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不涉及体制问题。经如此梳理之后容易发现,科学主要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文化主要关系到人与自身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 鉴于文化的外延几近无所不包,内涵又极其丰富,具有多重层次,因而与科学的关系也极为复杂 。 要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这种关系就更加困难,本书只是就文化中的一部分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演变作了初步探讨。 以知识和人的三大关系来审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是一种探险,但值得一试。 关于后现代科学有种种观点,笔者倾向于接受这一概念,有关论述将在本书中涉及 Tacit knowledge .有不同译法,如意会知识、默会知识等 与之相对应,中国同期乃至而后漫长的岁月的特点则是“直接”。 见正文有关章节。 培根所言“知识就是力量”,“ power ”现在被认为是“权力”。 发展的一项结果是,当代人面临的第四个问题:人与自己创造物——符号、人工制品及过程的关系。
个人分类: 科技史|634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隐性知识/缄默知识简介
shxf 2011-8-30 12:31
隐性知识/缄默知识简介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有如下特征: 1. 默会性: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这是隐性知识最本质的特性。 2. 个体性: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它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例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形式)进行传递,因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很难清晰表达。但是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传递的,只不过它的传递方式特殊一些,例如通过“师传徒授”的方式进行。另外,这里需要区别“个体性”与“主观性”。波兰尼认为,和主观心理状态之局限于一己的、私人的感受不同,个体知识是认识者以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带着普遍的意图(universal intent),在接触外部实在(external reality)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可见,个体的不同于主观的,关键在于前者包含了一个普遍的、外在的维度 。 3. 非理性:显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逻辑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它能够理性地进行反思,而隐性知识是通过人们的身体的感官或者直觉、领悟获得的,因此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获得。由于隐性知识的非理性特征,所以人们不能对它进行理性地批判。 4. 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它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是对特定的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这也是隐性知识的很重要的特征。 5. 文化性: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析那个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分不开,或者说,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人们往往分享了不同的隐性知识“体系”,包括隐性的自然知识“体系”,也包括隐性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体系”。 6. 偶然性与随意性:隐性知识比较偶然、比较随意,很难捕捉,所以获取的时候就比显性知识要困难。 7. 相对性:这里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相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隐性知识,但是同时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显性知识,反之亦然。 8. 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与观念、信仰等一样,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改变;它较少受年龄影响,不易消退遗忘;也就意味着个体一旦拥有某种隐性知识就难以对其进行改造。这意味着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9. 整体性:尽管隐性知识往往显得缺乏逻辑结构,然而,它是个体内部认知整合的结果,是完整、和谐、统一的主体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其本身也是整体统一,不可分割的。
个人分类: 杂文趣谈|1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新手到专家的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
热度 3 wangyunwu 2011-5-31 16:11
王运武 (徐州师范大学 信息传播学院) 在面临生活、工作、学习和科研中的各种问题时,有的人可以泰然处之,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的人则会手忙脚乱,一时难以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个人的隐性知识在起重要作用。什么是隐性知识呢?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显性知识是能够以正式的语言明确表达,易于存储、交流与共享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基于个体经验、难以表达、不易交流与共享的知识。从技能和认识角度可将隐性知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另一类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包括洞察力、直觉和感悟等。简单的说,隐性知识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中 , 显性知识如冰山一角,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知识是不易被表达和传播的隐性知识。专家和新手的最大差别,往往不是拥有多少显性知识,而是拥有多少隐性知识。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等,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都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可以说每个人都蕴藏着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平时学习时,我们往往很重视学习显性知识,而忽视了学习隐性知识。 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具有难以表达和传播的特点,但是这并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隐性知识。细心观察和深度反思是获得隐性知识的重要方法,此外悟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研究生为例,经常会遇到下列问题:不知道选择什么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面对新的科研任务,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做起;不能很好地管理项目;不能很好地管理科研团队;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科研任务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生不具备导师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导师则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游刃有余地处理面临的问题。但是导师又往往难以告诉你,已有的哪些知识和经验促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问题。或许导师会告诉你“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正是这些知识决定了你是新手,导师是专家。 从新手到专家是每个研究生的梦想。为了早日成为专家,获得导师的真传,就需要研究生多向导师学习隐性知识。为了更好地习得导师的隐性知识,首先要做一个敏于观察的人,与此同时还要勤于反思。“敏于观察,勤于反思”是获取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从导师的科研经历中,研究生也可以领悟到治学之道。科研经历,对于刚踏入学术研究殿堂的研究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一般来说,研究生科研经历不多,尤其缺乏科研经验。导师则具有丰富的科研经历,他们的经历中包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 在与导师的日常交流中,导师往往会有意无意的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科研经历。这些科研经历,有些非常精彩,有些可能看似平淡无奇。无论是精彩的科研经历,还是平淡的科研经历,都会蕴藏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只要我们善于反思和总结,就能从其中悟出一些治学之道。细心捕捉导师科研经历中的各种细节,对于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大有裨益。往往导师的某句话,就会对我们将要从事的科学研究,产生重要的启示。但是这些重要的启示,会稍纵即逝。倘若没有及时捉住机会,就可能错失学术创新的一次重要机会。 求学期间,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显性知识是有限的,却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无限的隐性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显性知识会很快被忘记,但是隐性知识将会影响我们的终生。隐性知识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学术发展,还是人生发展都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隐性知识,是促使我们由新手快速成长为专家的重要途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86 次阅读|3 个评论
“原则上”和“解读”
lvnaiji 2010-2-25 16:43
吕乃基 “原则上”,大概是 60 多年来中国政坛风风雨雨却一直未倒的关键词。多少文件,多少指示,多少精神,多少讲话……,其中没有这三个字的真是寥若晨星。中国之大,情况之复杂,于是,中央文件“原则上”乃题中应有之义,各地各部门据此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政策条文。问题是,以下各级各部门倒是吃透了这一点,在大大小小的场合统统是“原则上”,小到一个车间、商店,或者高校的一个系、一个实验室,所制定的条文几乎无不“原则上”。 为何一定要有“原则上”这三个字,为何不穷尽各种情况,把条文定准定细?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原则上”的目的,就在于不能定准定细,就得模糊、含混;从而为长官意志留有一席之地,让长官在“原则上”的幌子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某次,一个专业学会改选,上级领导宣读文件曰:原则上不连任。底下的老师——差不多都是副高以上吧,几乎接着就说,那就是可 - 以 - 连 - 任! 呜呼,这就是“原则”,中国特色的原则。这样的原则,用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以及由不同的人来执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于是,个案处理、下不为例之类纷纷出笼。一方面,官的权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民众的行为失去依据,无所适从,难以作出自主的长远和战略的决策,只能是短平快,或者揣摩官的“解释”。 文件千千万,“原则上”是关键。 何也? 原来,任何文件,只要有了“原则上”这金光闪闪的大字,大致就是一纸空文。 不仅是“原则上”,而且一些细心的制定者往往在文件的最后加上一个括弧:解释权在某某处。 图穷匕首见。有了“原则上”,方可有“解释权”!前者为后者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留出了余地,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留出了余地,也为权力寻租留出了余地。 反过来, 正是解释权,完成了对“原则”的颠覆和解构。 在权力自由穿越之处,牢笼形同虚设; 在权力自由穿越之时,公信力荡然无存; 在权力自由穿越之际,个案处理和下不为例比比皆是,公民的诚信每况愈下。 制度条文,理应清晰明了,普遍适用。这就是博主一再强调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参见 什么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和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 等),而中国特色的“原则上”和“个案处理”等,则是隐性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实际上,国人对隐性知识的偏爱可以一直追溯到古老的年代,追溯到这样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凡事不要说清楚,说清楚就不是这个事情本身了。 “原则上”可以休矣。剥夺制定者的“解释权”,把“解释权”所涉及的细节注入到文件的条文之中,让文件清晰透明,在文件的覆盖范围内一视同仁。 近年来,在政坛,或在一定程度上蔓延至学界,一个新的名词越来越为世人熟知甚至期盼,那就是——解读,对文件的解读,对精神的解读,对原则的解读。如果说,原则和精神如一轮红日光照大地,那么“解读”就是众神乃至凡夫俗子拿着自己的小镜反射太阳的光芒。 每次中央会议、重要讲话、出台政策,在那些平民百姓根本无从推敲和把握的细节,那些学者们就开始冒出来予以“解读”。公众也期盼着专家学者的解读。 那么,文件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说清楚呢?除了上面说到的原因外,很可能是:在一开始本来就说不清!说清楚,几如 “ 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而“是诚不能也。” 有意思的是,这些解读往往众说纷纭,令听者云里雾里,不知去向。官员似乎也不急于对解读加以澄清,而是由着专家解读(这或许是知识分子的新职业:解读),由着民众顺着解读各行其是。这倒或许是中国社会运作的一大创新,以原则和精神的不确定,以解读的不确定,引导随机涨落,政府静观事态发展。待到略有眉目之际,再出面肯定或否定,明确一开始的原则和精神的本来含义。要“准确全面理解”云云。 由此看来,“吃透”精神,谈何容易! 中国,隐性知识的乐土。有些事情本来说不清,有些事情不能说清。其实,一步电视剧的主题歌便是写照: 有些事情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有事情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940 次阅读|6 个评论
09博士《科技知识论》课程部分论文批改
lvnaiji 2009-8-2 16:33
春季开设了《科技知识论》,有科技哲学、伦理学、法学和艺术学二十几位博士选修。在批改课程论文时想到,这些论文下学期初直接交到研究生院,所做的批改未必有机会与博士生本人见面,于是干脆放到网上。一 方面 博士生可对批改提出异议,以引发争论;另一方面,在与博士生的对话中或许有一些闪光点,也欢迎网友参与,予以甄别和指正。 注:博士生的原文为仿宋 GB2312 字体,以示区别。至 于 博士生的名字,如实名,恐涉及隐私;用学号,又似乎有数字化之嫌,缺乏对人的尊重。隐私,应属于法的领域;尊重,在伦理领域。还是先法,后伦理吧。 089493 : 隐性知识(或波兰尼的个人知识)不具有持续性。 由此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原始社会可以说都是隐性知识,何以存在那么长时间?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隐性知识,同样延续至今。参见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还可以考虑,个人知识不具有持续性,而整体却可以。其二,如何理解江山易移,本性难改?本性显然是个人知识。 技术知识主要是隐性知识,学习和掌握主要靠体验,不宜传播。中国古代的火药、造纸、印刷和指南针又是怎样蔚然成风成为四大发明的? 099528 : 课堂上教的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 于我是客观的外在的存在,只有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和感受,由自我对这些知识进行 重新 编码,从而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或者新的编码知识。 很好的感受。 089494 : 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注意,仅仅是机械潜能而已。越是发挥到无以复加,就越是限制了人的其他更为高级的潜能。 089501 :作为伦理学的博士生竟然对技术哲学的理解如此深入!问题: 技术物体的进化方向与人的需求方向巧合正是这种技术正本的多重敞开中使技术不断地去蔽或者说一种反演发明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与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不断地契合。 后一句话可以认为回答了前一句话中的巧合。然而,并非每一个使用者都是本真状态。这些非本真(按作者思路应在恶的方向)的创新是否被灭掉了以及怎样灭掉,还是被整合到技术中去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当技术功能的意向性因素过分地取用技术结构的有用元素而忽视冗余元素,将会导致技术的二元结构失衡,技术进化或技术知识的发展会出现瓶颈现象。 有价值的观点。有案例吗?注意,冗余是一个重要的有待深究的概念。联系人类基因, 95 %以上是冗余。还有计算机和通信领域,都有类似的现象。它们真的是冗余吗?类似的还有中性进化、中间人物等。 089509 :技术知识难言性的三种形式概括到位。 首先,特定操作的步调太快,所要求的信息处理的 高速度和同时性 迫使新技能的学习者不得不自己寻找协调的细节。其次,由于特定技术活动嵌入在复杂的背景之中,再加上众多的环境变量,难以道出掌握一项技能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第三,即使能表达各个细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是由于语言的 时序 本性使我们无法同时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勾画出这些事物的特征。1 . 注意加粗的部分可能隐含的关于时间的内容。 2. 这里的第三点可能也是研究后现代的障碍。参见 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 熟练工人的技术知识中包含了时间成本。 再次碰到时间。这一点或许也是知识就是权力的来源之一。 089505 : 知识的传播依赖于双方的信任程度。 这是要害,尤其是隐性知识。知识共享影响到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于是,人际间的信任,包括深度和广度,就成为软实力的核心。在处处是欺骗和信息不对称的场合,无软实力可言。 099536 :在 3G 的案例中,能否再分析国家作为行动者之一,以国家的权力参与网络的利弊? 099538 :实验室研究实际上所涉及的是一项新的科学知识问世的第一步,是新科学知识的原初状态,不是全部,更不是最终得到一致认同的知识。你应该看过我的知识之树。由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新知识由孕育到成熟的过程在原则上再现了知识之树。于是,当知识之树的根须深扎于特定的语境和特定的部落之时,那么一项新知识的根须同样扎根于实验室,扎根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规章制度(类似于列维在《原始思维》中所述的集体表象),以及特定的科学家群体,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部落。在这里,仪器设备等,再加上如赛蒂娜等人所说,一桌一椅、一花一草,相对于原始部落在丛林或高山或海边或湖畔所面对的特定的自然界。所谓无缝之网,正是原始部落的天人合一。其间,天与人完全对称。拉图尔或许认为在 21 世纪的实验室中,人与物依然全部对称,哪怕是空气中的一颗尘埃或许上面也有佛。记得我一再强调,在走向后现代之时,回到原始,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相信男士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每一个实验室中的 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再加上所有相关实验室的数量次方, 是知识增长与创新的原动力。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新的选择群。 这就是了。实验室不是全部,更不是终点。实验室是拉卡托斯的大气圈而有待选择。 哈贝马斯的商谈,实验室中的商谈,以及行动者网络中的转译,有何联系和区别? 089512 :做人头看似容易,实际上要做出新意也难。大致只是把相关的资料归拢的此人头之下,不外乎生平,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学术界的源与流,同行评议,观点的应用面,以及最后总要点到所谓不足之处。有趣的是,这样看来,做人头的硕士或博士最终都比这位人物来得高明。 099537 :技术知识的情境性,很好的题目。作为一名有长期实践经验的博士,并在课堂讨论中谈得不错,满可以做出一篇有特色的原创的文章。那位工程师不是休假回来走进实验室,一与境,眼前就浮现出电路图吗?多好的案例!遗憾的是,在文章中却弃长取短,完全引用西方的学术思想,做了一篇纯理论的,以及没有多大新意的文章。 089500 :谈科学与宗教的相通之处,有趣的思路。 089409 也是如此。 089491 :关于三个世界关系的很好的思考。一贯的风格。写,比说更好些。 089492 :对原始知识的探究。继续下去,必有所获。 古神话主要反映初民特定的生存意识和形成这一意识的自然情状。它愈发展,便愈背离初民特定的生活内容和生存愿望,也就愈失去神话的本来面目,以致最后隐没在史话和传说故事中,并最终归于一种圆满的无。 或许可以说是破碎的有:形形色色的编码知识。 不管有关由感官提供的事实材料的其他集体表象多么神秘,不管与之相连的风俗(如狩猎、捕鱼、战争、疾病、占卜,等等)多么神秘,为了达到所希望的目的为了战胜敌人,为了捕到猎物等等,仍然必须使表象在某些极重要之点符合于客观实在,仍然必须使风俗与所与时刻实际上适应于所追求的目的。这就保证了这些表象的最低限度的有序性,客观性和连贯性。 所引用的《原始思维》( 295 )中的这一段话十分重要。其一,可以与 089501 的 技术物体的进化方向与人的需求方向巧合 相联系;其二,说明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自古至今人类的所有知识中的基础地位。 099532 :由哲学史讨论知识真实性的发展阶段。但似乎没有涉及课程的核心:由本体论来理解知识。 089507 :专利技术中的知识与权力。与课程中的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有所偏离。 099479 与 099481 两位法学的博士生,以及 089502 、 089495 、 099527 , 099526 、 099529 几位伦理学的博士生都试图将课程内容与自己专业相结合,很好的尝试,不过还显得牵强和停留于表面,有待进一步融合及深入。 089511 ;论科学知识生产中隐性知识的权力。作为科技哲学的博士生,应该更加深入。 089508 :知识的价值测度,有意思的视角。关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价值的测度显得勉强,甚至有无稽之谈之感。嵌入编码知识的价值测度尚有可取之处,但还显得混乱。可以就这一点深入,并理清思路。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164 次阅读|5 个评论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热度 5 lvnaiji 2009-7-4 23:04
初开博客时,懵懵懂懂,随意上载。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就是。眼下打算系统讨论知识论,发现其中所谈的内容还非得先拿出来,于是便翻箱倒柜,添油加醋,改头换面,重新登场。 先举个例子,考驾照。考交规,编码知识;路考,隐性知识。 编码知识有三大特点:其一,以严密的逻辑来表达,甚至可以用符号来表达;其二,可以脱离人而存在, U 盘,磁带,光盘,纸张,书本等;其三,编码知识可以在后天获得,以及可以交流共享。这就是编码知识的特点。 什么是隐性知识? 第一,没法用严密的逻辑知识来表达。一个留学生在德国为他的 房东老 太太炒一盘土豆丝,老太太说我吃了一辈子的土豆,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土豆,怎么炒出的呢?留学生就告诉她,加入一些老汤,还要注意到火候,一开始武火,然后文火。老太太就问它他,老汤是什么汤,肉汤还是鸡汤?还是其它的什么汤?浓度?什么时候算老了呢?还有用电磁炉,那么几档算武火,几档算文火?毫无疑问,老太太所说的就是编码知识,而留学生所说的老汤也好,文火也好,就是隐性知识。目前社会上有人反对中医,理由之一是中医体系中有大量甚至主要是这种隐性知识,难以翻译为编码知识,说不出道理。譬如上火,火是什么? 寒气大了,等等,说不清楚。批评者认为,科学就是编码知识,那么中医就不是科学。问题就在于评判的前提是什么?科学非得是编码知识么?西医看病又能完全说清楚吗?西医也有隐性知识。 第二,隐性知识没法脱离人而产生。留学生会,而那位老太太就是学不会,拿不去,拿不掉。 第三,隐性知识怎么学?必须承认与生俱来,就像达芬奇,毕加索这样的天才,旁人恐怕一辈子也学不会。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面确实如此,与生俱来。然后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慢慢的体会,后天的经历,家庭教育,老师、同学、朋友,碰到的事情,处理的事情,失败的体验,哪怕是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考试,都能从中悟到一些隐性知识。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都有自己的层次,编码知识的层次是什么呢?譬如说:两个人之间,一个团队,或者更多的人之间,两个人之间的编码知识是什么知识呢?一种情况攻守同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们自己不说其他的人谁也不知道;另一种情况,情人之间的绵绵情话,只有两个人知道,别人听不明白说的什么事情,实际当这两个情人清醒过来,当初说的什么事情呢,可能也感到可笑。但是当初,正是依靠这绵绵情话,两人才能够结合在一起。编码知识小到这样的范围就好像是隐性知识了。另一方面,编码知识如果扩大到更大的层面,譬如全人类,一切知识的抽象和提炼是什么知识呢?哲学。什么叫哲学书,翻开来,每一个字都认得,但是合起来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东西,这就叫做哲学书。黑格尔、海德格尔,这些格尔的书大致如此。所以编码知识少到你我之间,多到全人类,差不多就是隐性知识了,两极相通。编码知识不断更新,就像 IT 的发展。 隐性知识也有表层和内心的,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含有隐性知识,而真正内心上的隐性知识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个人的和群体的隐性知识而言,个人的隐性知识相对容易改变,而一个民族的隐性知识则较为稳定。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分类。编码知识分两类: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后者如牛顿定律,进化论,相对论,这些大家都可以学,可以运用到一切领域,叫非嵌入。还有启蒙运动的理念,天赋人权,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等,对于所有民族和个人一视同仁。什么叫嵌入的编码知识呢?譬如说大学生住在集体宿舍,一个宿舍或者 4 个人,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黑话,外面的一个人跑来,他说一句话,引起满屋人的哄堂大笑,可他根本不知道笑的什么。这就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区分你我,区分中国和外国,说一个东西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说的就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嵌入编码知识属于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场合应用,如实验室规则。 隐性知识也分两类,一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一种是客观的隐性知识。什么叫做客观的隐性知识呢?那位留学生所说的火候、老汤之类早晚可以编码,老中医的把脉早晚可以编码,专家的技术早晚可以编码,譬如专家系统。另一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譬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同学们体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这句话感触深,有的人对那句话感兴趣。记录哪句话,对哪句话有感觉,与以往的知识背景有关,这就是主观的隐性知识。 这两者的关系是,其一,客观的隐性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原料。工人,农民,工匠的经验,科学家把它提炼成编码知识,把人类历史上和不断积累的客观的隐性知识编码化而让人类共享。其二,主观的隐性知识对编码知识进行操作。譬如上课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内容,回过头来做题,或者做毕业设计。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一样,可为什么有的人会解题,有的人不会解题,有的人的毕业论文好一些,有的人就差一些呢?老师教的知识对于学生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主观的隐性知识对编码知识的操作能力。编码知识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人与人的区别根本的就在于主观的隐性知识。这是人的能力的体现。歌德说,那些达官贵人所以崇拜就是因为我的知识,知识人们都可以学的会,我之所以是歌德,不在于我的知识而在于我的内心。也就是说在于主观的隐性知识,这才是核心的内容。在大学里面,老师教编码知识,根本上说是通过教编码知识,来教背后的隐性知识,教学习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教编码知识背后的东西。有人说,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在学编码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说到底,隐性知识是自足的,而编码必须依靠隐性知识才能够理解,运用和创新。 科学的发展不断的把主观的隐性知识客观化,譬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计算机,以及最新的会聚技术等等;以及不断地把客观的隐性知识编码化。一方面,编码知识将无限扩展,没有边界,参见 会聚技术 高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另一方面,人的隐性知识也是无限的,总还有未编码的部分。 相对而言,西方人的认识和实践主要依靠编码知识,特别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说的清道的明,以及人际间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主要是法治。中国人则主要依靠嵌入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如个案处理,后者如原则上、搞定和看着办等,于是人治就占了相当比重。计划经济对知识分子的一再批判,如高贵者最卑贱,卑贱者最聪明,还有所谓马尾巴的功能,贬低的是知识分子所掌握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抬高的是工人农民的隐性知识。后者固然是编码知识的原料,但不能共享,由此必然影响生产力。所谓计划经济,实际上所计划的编码知识一再被浪漫主义的乌托邦,被浮想联翩的隐性知识所打断。这样的隐性知识实际上延续至今。列维在其《原始思维》中称之为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此外,既然是人治,就要求人具有高的思想觉悟,于是就需要讲政治和改造世界观。 看来,一个是人之初(参见 人之初 人生感悟之一 ),一个是思维方式,二者构成中华文明的根基。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7360 次阅读|19 个评论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
热度 2 lvnaiji 2009-1-28 17:24
吕乃基 先举个例子。许多人都吃过肯德基,肯德基在南京开一家,在北京开一家,在南通开一家,开出来一样么?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原来肯德基有一套编码知识,到处可以用,以这套知识到处克隆就可以了。肯德基赖以运行的这套知识叫做编码知识。 编码知识有三大特点:一、严密的逻辑上的表达,甚至可以用符号来表达;第二、可以脱离人而存在,U盘,磁带,光盘,纸张,书本等;第三、因为它有严密逻辑的表达,因为它可以脱离人而存在,所以编码知识可以在后天获得,以及可以交流,可以共享。这就是编码知识的特点,学校教育主要就是教授编码知识。 隐性知识的特点什么是呢? 第一,没法用严密的逻辑知识来表达;譬如我们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为他的房东老太太炒一盘土豆丝,老太太说我吃了一辈子的土豆,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土豆,怎么炒出的呢?留学生就告诉她,你加入一些老汤,还要注意到火候,一开始武火,然后文火。老太太就问它他,老汤是什么汤,肉汤还是鸡汤?还是其它的什么汤?浓度?什么时候算老了呢?还有她用电磁炉,那么几档算武火,几档算文火?毫无疑问,老太太所说的就是编码知识,而留学生所说的老汤也好,文火也好,是什么知识呢?就是隐性知识。所以目前社会上有人反对中医,理由之一是中医体系中有大量甚至主要是这种隐性知识,难以翻译为编码知识,说不出道理。譬如上火,火是什么?寒气大了?说不清楚。所以批评者认为,科学就是编码知识,那么中医就不是科学。问题就在于前面的前提是什么?科学非得是编码知识么?西医看病又能完全说清楚吗?西医也有隐性知识。 第二,隐性知识没法脱离人而产生。留学生会,而那位老太太就是学不会,拿不去,拿不掉。 第三,隐性知识到底怎么来学呢?隐性知识由来的途径有两点:第一,必须承认与生俱来,就像达芬奇,毕加索这样一种天才,一种才能,你能学会么?一辈子也学不会。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面确实如此,与生俱来。另一种,通过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慢慢的学会,你后天的经历,家庭教育,碰到的事情,处理的事情,失败的体验,哪怕是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考试,都能从中学到一些隐性知识。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都有自己的层次,编码知识的层次是什么呢?譬如说:两个人之间,一个团队,或者更多的人之间,两个人之间的编码知识是什么知识呢?一种情况攻守同盟,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们自己不说其他的人谁也不知道;另一种情况,情人之间的绵绵情话,这个绵绵情话只有两个人知道,别人听不明白你们说的什么事情呀,实际当这两个情人清醒过来,当初我们说的什么事情呢,自己感到可笑。但是当初,正是依靠这绵绵情话,两人才能够结合在一起,所以说,编码知识小到这样的范围就好像是隐性知识了。另一方面,编码知识如果扩大到更大的层面,譬如全人类,一切知识抽象的提炼是什么知识呢?哲学!什么叫哲学书,把这本翻开来,每一个字都认得,但是合起来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东西,这就叫做哲学书。所以编码知识少到你我之间,多到全人类,差不多就是隐性知识了,两极相通。编码知识不断更新,就像IT的发展。 隐性知识也有表层和内心的,我们的举手投足都含有隐性知识,而真正内心上的隐性知识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还有个人的和群体的隐性知识也是这样,个人的隐性知识尚且如此,中华民族的隐性知识就更难改变,这是几千年知识和文化的积淀。 知识分两类,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现在能说这两种知识哪一种知识更重要么?说不清楚,哪种知识更需要呢?也说不清楚。有的人说,我就需要隐性知识,譬如说《红楼梦》,林黛玉临死的时候正是贾宝玉结婚的时候,林黛玉挣扎起来就说了四个字:宝玉你好!曹雪芹如果把这句话说全了,譬如说:宝玉你好狠心!这个书还有味道么?没有味道,妙就妙在省略号!所以中国人在世界上,在舆论交往的很多时候都采用省略号,就是表情也不能全然外露,要琵琶半遮面。外国人就不知道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不知所云。 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分类。编码知识分两类: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什么叫做非嵌入的,牛顿定律,进化论,相对论,这些大家都可以学,可以运用到一切领域,叫非嵌入。什么叫嵌入的编码知识呢?譬如说大学生住在集体宿舍,一个宿舍或者4个人,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黑话,外面的一个人跑来,他说一句话,引起一房间的哄堂大笑,可他根本不知道笑的什么。这就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区分你我,区分中国和外国,说一个东西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就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嵌入编码知识属于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场合应用,如实验室规则。上面说的攻守同盟和绵绵情话,嵌入到极端就成了隐性知识。哲学则是非嵌入到极端,看看海德格尔的那些书,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在说什么。所以我们说编码知识的两极就是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也分两类,一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一种是客观的隐性知识。什么叫做客观的隐性知识呢?那位留学生所说的火候、老汤之类早晚可以编码,老中医的把脉早晚可以编码,专家的技术早晚可以编码,譬如专家系统。另一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譬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同学们体会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这句话感触深,有的人对那句话感兴趣。你记录哪句话,对哪句话有感觉,与你以往的知识背景有关,这就叫做主观的隐性知识。科学的发展不断的把主观的隐性知识客观化,譬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计算机等等,就是把思维的东西不断的客观化。 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客观的隐性知识是编码知识的原料,工人,农民,工匠的经验,科学家把它逐渐的慢慢的提炼成编码知识,把人类历史上和不断积累的客观的隐性知识编码化。那么主观的隐性知识呢,对编码知识进行操作。譬如上课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内容,回过头来做题,或者做毕业设计。学到的知识是一样,可为什么有的人会解题,有的人不会解题,有的人的毕业论文好一些,有的人就差一些呢?老师教的知识对于学生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主观的隐性知识对编码知识的操作能力。所以,编码知识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人与人的区别根本的就在于主观的隐性知识。这是人的能力的体现。歌德说,那些达官贵人所以崇拜就是因为我的知识,知识人们都可以学得会,我之所以是歌德,不在于我的知识而在于我的内心。也就是说在于主观的隐性知识,这才是核心的内容。在大学里面,老师教编码知识,根本上说是通过教编码知识,来教隐性知识,来教学习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教隐性知识背后的东西。有人说过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知识。在学编码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说到底,隐性知识是自足的,而编码必须依靠隐性知识才能够理解,运用和创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如此漫长的学习过程,实际上还有研究生,活到老,学到老,不仅学编码知识,而且是培育主观的隐性知识。这就是两种知识的分类和联系。
个人分类: 科技|742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