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典音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五)尊严的奋斗 澳大利亚 周家馨
热度 4 zjx71 2019-3-1 14:36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五)尊严的奋斗 澳大利亚 周家馨 尊严的奋斗 经过三个月在英格兰西部著名小城 Chester 的语言学习,我,吴国雄和秦禾青三人,被派到了位于皇家 Kensington Gardens 南边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当我看到由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丈夫,著名的阿尔拔王子亲自主持修建的,那所辉煌壮丽的皇家矿业学院,看着它门前两侧的巨型石雕人像,沿着它楼里那雄伟的石级一步步地走上去,想到自己将要在此渡过好几年的时光时,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陌生?兴奋?我的前面,是什么在等待着我呢? 照片 1 皇家矿业学院 周家馨摄于 2016 年 我被分派的该院的地质系,当年正是天之骄子。不仅在英国冠压剑桥和牛津,还是傲立欧洲的最大的地质系。 我怀着兴奋好奇的心情,先去参拜我未来的导师, Dr G Borley 。 她是地质系岩石教研室的负责人。因为出国前国内的条件,我压根儿就没有机会,看过她的任何资料,对她是一无所知。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一个身材中等,眼神略显怪异的女士,打开了门,让我进去。寒暄之后,她问了问我以前的情况。也没有谈多久,便宣布结束了。这第一次会面,让我觉得,这个人似乎有点冷冰冰的。莫非英国人就是这样?不太热情?我这个书呆子,碰上这种情况,也想不出这算是个什么滋味。 连着见了她几次,才逐渐发现她不仅是不热情,根本就是抵触。原来当时帝国理工学院的教师里,有一些人,非常抵制帝国理工学院接受中国学生。 这些人认为,来自共产中国的学生,刚刚经过所有大学都不上课的文化大革命,就想派人来他们这样一个名牌大学的,名牌科系,还想读博士研究生,简直是不可思议。他们认定,如果他们不抵制,就会造成对他们学校标准的亵渎。 Dr B 凶巴巴地对我说, “ We cannot let you change our rules by and by ! 天哪,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来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冰窟窿。一个来之前连 “ 外国 ” 都没见过的我,怎么可能那么胆大包天,要去一点一点地,改变她的帝国理工学院,那么有名的一个大学的制度?这简直是太恐怖,也太莫名其妙的指责了。 Dr B 的态度,语气和言语,越来越傲慢,越来越无理。我每次去见她,都不知道她又会说出些什么样无理的话。我每次见过她,都只得自己回家偷偷地掉眼泪。我简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应付她。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直到有一天,她说了一句,我绝对不能再忍气吞声听下去的话: “ 别看我对你说话历害,如果中国现在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我对你还会更凶! ” 我盯着她,史无前例地,斩钉截铁地,回了一句: “ China has never been a colony of ANY country! 我说完,扔下她在自己的办公室,径直离开了。我就是不唸研究生,我也不能再忍受这种屈辱了。她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中国尽管饱受过上百年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迫让香港,澳门等成了别人的租借地,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一直都还在,她从来不是,英国的,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殖民地! 我出了一口气。但出气容易,我下一步,怎么办? 我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想了好久。终于决定直接去找系里的另一位女性老师,把情况和盘托出。 这另一位女性老师,是系里的一个教授, Prof Janet Watson 。她身材瘦小,言语不多。当时的我,除了她是系里另一位女性老师,我完全不了解,她在系里和在英国,乃至西方地质界的崇高地位 「註 1 」。 但是她和蔼地接待了我。我直接了当地对她表示,系里和学校可以对我是否有做博士研究生的能力,进行考查。我可以接受任何,无论多么严格的考核,系里和学校,尽可安排。但是我绝对不愿意接受 Dr B 做我的导师了。 大约一个星期后,我得到了通知。系里和学校将会对我是否有能力,做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为期一年的 Qualifying (资格考查)。考查将由 Prof J Watson 主持,由系里的一位 Reader (英国的付教授名称) Dr R Howarth 具体负责。 我不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我知道哪怕再难的考核,我也可以通过认真地、刻苦地学习和钻研,通过这个 qualifying 的。我想得最多的,是为自己庆幸:我总算甩掉了,一个有殖民心态的老板! 接下来的一年,当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不用再去烦恼,我最头疼的人际关系。我可以专注于学习和科研,而这是苦中有乐的事。 一年很快地过去了。我不仅通过了这个 qualifying, 还被 Dr H 评为: “ Ms Zhou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不仅证明她完全合格注册博士研究生,她还已经超过了一些在读博士生的水平。 ” 更令我吃惊和十二分高兴的是, Prof Janet Watson 在一直关注我一年后,毅然决定收我做她本人的博士生,由她亲自选题并指导。她给了我她心爱的苏格兰西部的一个课题,并且为了帮助我了解苏格兰的地质情况和构造环境,她将亲自带我去苏格兰高地做一趟地质旅行。 当这个消息在系里传开后,原来的那个 Dr B 急了。她竟然去找 Prof Watson ,居然要求让她本人,做我的另一个导师。这当然已经不可能。但是她却无论如何地挤进了这趟地质旅行。 与此同时,和我一起进入帝国理工学院的另外两位中国学生,也都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这一年的资格考查( qualifying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郑重地宣布,从此以后,他们对中国派来的学生,不再进行为期一年的资格考查( qualifying ),改变为允许直接注册。 乌啦! 附註: 「註 1 」 Professor Janet Vida Watson FRS FGS (1923–1985) was elected as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in 1979. She was a member of the council and vice-Presid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until her death in 1985. She was the President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from 1982 to 1984, the first woman to hold that post. (资料来源 - Wikipedia) 周家馨 2019 年 三 月 1 日 完稿于布里斯本 ** 未完待续,全文目录 : 序言; 不忘初心;厚积薄发; 机会留给谁?;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尊严的奋斗;科学的回馈; 那些年的花絮:奨学金;古典音乐;西方艺术;气功 英国文化; 媒体与我;后记。 ** 说明: 所有的 “ 补遗 ” ,都是在已出版过的纪念文集之上,新增加的补充文字
3885 次阅读|9 个评论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四)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澳大利亚 周家馨
热度 1 zjx71 2019-1-24 19:32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四)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澳大利亚 周家馨 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不过不管中科大的校园如何悲催,出国班的宿舍又差到如何,我和其他同学当年也都顾不上了。 因为我们几乎立即就进入了战争般紧张的学习状态。 不问秋冬已去,春夏又来。我们日复夜,夜复日地只知道苦读。 转眼到了 1979 年的夏天,我接到一个通知:我将与葛惟昆,张大为一起,作为出国英训班的第一批三个学生,去英国留学。 79 年 9 月 13 日是我们飞往英国的时间。 到了集中时,发现我们还增加了一位战友:吴国雄。另外还有七位来自高校的同学:金能蕴,秦禾青,王诗宓,陈宗基,徐源,李幼昇,后去格拉斯哥大学的朱 x x 。共计十一位。据称是中国文革后派出的,第一批公费,攻读科技博士的研究生。「补遗 8 」 大家议起 9.13 这个日子,有点不吉利。林彪不是 9.13 摔死的吗? 果不其然,飞机在伊朗的上空,宣布一台发动机坏了,被迫降落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所有的乘客,包括头等舱里的王任重一行,都搭乘了汽车到市中心的旅馆去住一夜。 那是我们从中国出来后,第一个亲眼见到的 “ 外国 ” 。印象颇为深刻。 如一路上瞪眼惊呼: “ 怎么有那么多的小汽车呀? ”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马路上最多的还是自行车。那长安街上绿灯一闪,哗哗哗齐唰唰冲出去的自行车,堪称一景。 还有就是:霍梅尼刚上台,他的大幅画像铺天盖地,以及他的那些宗教支持者在各处游行,高呼口号的狂热。「补遗 9 ,补遗 10 」 再有就是:德黑兰市的现代化。遍地高楼耸立,公路四通八达。立交桥井然有序。 79 年的中国,真是落后得不能与它比。 可是,德黑兰的女人显然没有自由。虽是处处可见,却都是千篇一律。黑长袖,黑长裙,只露出两只骨碌碌转圈儿的白眼睛的黑包头。裹得严严实实,怯怯地跟在男人后头。那与当时中国李双双式的女人自由,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晚上看足了伊朗狂热分子的电视。却也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被告知,一台发动机已加急从北京运到。我们再次出发,经苏黎世去了伦敦。 —— 「补遗 8 」 由于时间久远,我,葛和吴,对 1978 年 9 月 13 日,从北京到伦敦的研究生情况,记忆出现了差异。我记得是 10 位,葛和吴记得是 12 位。但我们三个人,加一起也记不全同机离开的人的名字了。于是在记念文集出版中,还出了一个错误。见群聊趣事如下。 ——— 靳 xx: 周家馨   你好!三十多年前在植物所植物园曾经接待你带老外来访,以后未通音信,现在又可以微信交流了。 我:好高兴看见你的帖。年初我为李大卫主编的文集写的文章中,在题为 “ 有惊无险赴英途 ” 一节中提到你。因为 40 年了,许多人和事都记不清楚了。所以我费了好大的劲,试着回忆当年一起同机去英的人数和名字。与吴,葛等讨论过。最后认为是 12 人,葛还记得,应是科学院和高校各 6 人。但为了想出这 12 人的名字,又折腾了很久。葛甚至对我说, “ 你为什么一定要想出所有人的名字,你没必要把我们的名字写进去嘛? ” 我回他, “ 我是希望,留下的是一个历史的记录。 ” 因一直与你没有联系。你在英国哪里也不知道,连倒底是不是和我们一起走的,吴,葛也都不记得了。好在我依稀记得你的名字。所以最后是上网查你的名字。查到你 “80 年代赴英留学 ” ,才觉你应是和我们一起走的。于是就把你的名字放进去了。 😊😊 靳:周家馨,真荣幸把我列为赴英同机旅友,不过我是一年后即 1980 年 10 月才飞往英国的,遗憾咱们并未同机。最初和你认识是在玉泉路英训班。 我:谢谢你的纠正,也很高兴能纠错。看来记忆这东西,还真的是不可靠。甚至查网核实都出错。想起警官办案,一定要有各种验证,却很少给记忆打高分。还是很有道理的。 👍😊 ———- 自此一聊后,我们一起去英的人数只好改成了 11 人了 (科学院减至 4 位,高校仍有 7 位)。 我们无论如何,也再想不出来另一个人了。如果这篇文章的读者中,有谁能帮助到我们,那将是我们的幸事。 「补遗 9 」 1979 年 9 月,因为飞机出事,我们被迫降落在了德黑兰。这个偶发事件,让我们这群从来没有见过外国的,从来不了解伊斯兰教的,第一次离开中国的学生,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和地区,撞上并见证了一个后来引爆世界各地区政治角力变化的大事。 一直到后来的许多年,我都觉得,这实在是一件奇特的事情。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40 年。而在那里所看到和经历的,却都似乎还在影响着中东,还在影响着世界上的伊斯兰教的国家,而且还同时影响着世界上其它的,非伊斯兰教的国家。 「补遗 10 」 我曾经花过时间,用心读过,分析过,甚或研究过,世界上主要宗教的一些经典著作。包括在我们祖先心中扎根的,儒学、佛教、和道教;和已经成为西方文明之根基的基督教。 可能是与成长的环境有关,内心深处有不认同的心理因素,我从来没有过兴趣,想要读一下古蘭經,了解一下伊斯兰教。 但是对历史人物,我还有点好奇心。自从离开德黑兰,我总想着哪一天,也许我应该读点什么:关于霍梅尼这个人,他的主张和他的疯狂。就算为了懂得 1978 年我们在伊朗看见的,也为了懂得过去,了解世界的现在和将来。 趁这次我写这篇文章的机会,我花了点时间,做了这件事。 结果我发现这个人实在是一个怪而又怪的人:他生活的自律极严。他非常聪明。他对他的宗教作了如此独特的解读,以至于让他的信徒们对他顶礼膜拜。 但霍梅尼在处理宗教事务中非常极端。比如他頒佈了对英國作家鲁西迪的追殺令 (認為鲁在其小說里褻瀆 穆罕默德 ),且虽是个宗教判決,却准許由任何穆斯林執行。还说过: “ 即使魯西迪對此懊悔並成為了最虔誠的人,每個穆斯林也有責任盡一切所能,不惜犧牲性命和財產把他送進地獄。 ” 他做的事情,许多是单解,容易得出结论。但也有一些事,不好理解,甚至可能是多解。比如 1989 年 1 月 1 日,霍梅尼竟寫信給當時的 蘇聯 領導人 戈爾巴喬夫 。此信就可能引起多解。 如果读者有兴趣,想要了解这个人,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去一下维基百科。因为那里有一篇很长,很长的关于霍梅尼的介绍,相关历史资料,以及参考文献。 周家馨 2019 年 一 月 24 日 完稿于布里斯本 ** 未完待续,全文目录 : 序言; 不忘初心;厚极薄发; 机会留给谁?;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尊严的奋斗;科学的回馈; 那些年的花絮:奨学金;古典音乐;西方艺术;气功 英国文化; 媒体与我;后记。 ** 说明: 所有的 “ 补遗 ” ,都是在已出版过的纪念文集之上,新增加的补充文字。
3707 次阅读|4 个评论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三) 机会留给谁? 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澳大利亚 周家馨
热度 3 zjx71 2018-12-14 06:17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三) 机会留给谁? 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澳大利亚 周家馨 机会留给谁? 复试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中规中矩地走完了。离开北京回家后一段时间,我接到一个通知,复试也没有什么意外地,通过了。 但后来又得到一个通知,叫我到苏州去,再考第三试。 这第三试,专门考英语,包括笔试和口试。 当时我完全不知道,这第三试是干嘛用的,从没有人告诉过我。反正我已经成了机械的考生了。叫我去考,就考吧。 于是去了苏州,又考一通。这次倒还轻松一些。考完后,还趁机看了苏州的园林。算是把一年来高度的紧张,放松了一下。 事后才知道,原来这第三试,是中科院要选拔出国研究生。 当我再被告知,我被选中作出国研究生时,我真的发懞了。在那个年代的,已经封闭了那么长时间的一个国家里,我理想再大,也没有大到那个份儿上呀。 一句老生常谈,从我脑子里冒了出来: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看起来,这个机会,有时可能比你准备的,还要大呢。 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1978 年 11 月,我踏进了北京玉泉路中科大南面的老校门。心里是无比地期待。 自从 1968 年从中科大毕业分配出去后,我还从来没有回过自己的母校。十年了,她该是什么样子了? 报过到后,工作人员把我领到即将要就住一年的宿舍。我被领得,越来越糊涂。学生宿舍楼不是在校园北边吗?怎么在南边转两弯儿就到了?这不是以前的教工食堂吗? 我太认识这个食堂了。文革中我们七、八个学生聚会的 “ 自然辨证法学习小组 ” ,就是在这个食堂角落的一间小屋里活动的。 「补遗 5 」 进门一看,老食堂的后部,用三合板隔出了八间宿舍,七间男生,一间女生。只有门没有窗,上无天顶板。每个宿舍里有中间相距不远,相对望的两列,每列 3 张的上下床。 由于没有顶板,晚上谁要是咳一声,打个呼,甚或是起夜,无论男生,女生,一百多号人,谁都听得见。 再去看看老校园。那么高大雄伟的教学主楼,左右两个南北向的侧楼;那么多整整齐齐的学生、老师们的宿舍楼,都已经被占得光光了。 从那以后,尽管有一年的时间住在那里,我却再不去看我钟爱的母校校园了。校园已经没有成文地易主了。「补遗 6 」 这后来北京各大高校,都搬回北京时,中科大却只能蛰伏在合肥。我可怜的科大,你是无家可归了呀。 可你丢掉了北京这个 “ 家 ” ,就等于丢掉了中科大建校时 “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 的上方宝剑了呀。 因为大多数的研究所,还都是在北京。研究所的大科学家们,来校给本科生,讲基础课的传统(比如严济慈先生给我们 62 级新生在 202 大教室,上 “ 普通物理 ” 的盛况;叶连俊先生给 62 级地化专业,上 “ 普通地质 ” 的温馨),不就得丢了吗? 我心里揪着疼,这可是斩了中科大的命根儿了。「补遗 7 」 —- 「补遗 5 」 文革期间中科大的 “ 自然辨证法学习小组 ” ,是由当时还是年轻学生的朱清时,和七,八个不同系的学生自发组成的。见下面的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1069-1033037.html 「补遗 6 」 1978 年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招收进来的研究生,全部都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统一管理和安排学习的。 由于当时,北京玉泉路原校园里建筑的绝大部份,被其它部门使用着。研究生院不得不被分成了几个部分。 外地各研究所的研究生集中在中科大的合肥校园学习。 北京各研究所的研究生按学习的地点,分成了两个部分: 林院部一,约有 800 多学生,学习和居住在,由中科院从北京肖庄林学院旧址,租借来的一整栋大楼里。 玉泉路部二,约有 120 多位从各所选拔出来,准备送出国外留学的研究生。即后来被林院同学称为 “ 出国班 ” 的。他们当时学习和居住在,被其他单位使用后殘存的,北京玉泉路中科大老校区的南校园。 「补遗 7 」 多少年过去了, 50-60 年代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许多 78 - 81 年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不同校区,担任过学校管理的许许多多的大小領导,担负过教学使命的各科老师,和在那里渡过艰苦学习生活的学生们,都盼望着有一天,能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整地回到它的 “ 老家 ” ,北京市玉泉路校区。 因为这个校区,对这些人来说,意味着如钱学深, 郭永怀等元老级科学家们向中央提的建议,和中央迅速同意并安排了,在这个原属军队的地盘上开办的这个大学;意味着那时全学校的老师 , 学生,在那些岁月中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最最初衷的使命;和在那里亲身经历的两弹一星的发展等等,等等。 它对这些人来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中科大的人文和历史的记忆。 不管光阴如何流逝,这些人,虽然都越来越老了,可却都在盼望,中科大回 “ 老家 ” 吧。 2012 年的秋天,中科大近代化学系 62 年级的同学,举办了一个有 100 多人参加的入学 50 周年的纪念活动。 在会上,大家又热烈地讨论起科大 “ 回家 ” 的问题。一个从毕业起就一直在中科院北京化学所工作,已经是很成功的一个研究员和组织者,给大家透露了一个秘密,一个当时还没有公布过的名字,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大家几乎是欢喜得要跳跃起来了。虽然很多同学在问,怎么会取这么不伦不类的一个名字?语法不通。但每个同学的心中,更多的是高兴:历时旷世,中科大总算要回北京,要 “ 回家 ” 啦! 殊不知,时隔 6 年, 2018 年,中国科学院的两个 “ 本是同根生 ” 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别在合肥和在北京,隆重庆祝了它们各自的,建校 60 周年和建校 40 周年。虽然这些学生都知道,国科大这个名字的存在,只有 6 年。 最让这些中科大学生难过的是,他们不属于玉泉路的这个 “ 老家 ” 了。 中科大六十年前入学的老学生们, 58 级, 59 级, 60 级 … 的耄耋老人们,相互搀扶着,去到他们从没有生活和学习过,从没见过的合肥校园,参加 60 周年的甲子校庆。许多人很想参加这个校庆,却因离京太远,年事已高无法成行。他们之中,很多人亲自为两弹一星工作过。 … 这件事,令许多同学心存伤感。 周家馨 2018 年 十二月 14 日 于布里斯本 ** 未完待续,全文目录 : 序言; 不忘初心;厚极薄发; 机会留给谁?;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尊严的奋斗;科学的回馈; 那些年的花絮:奨学金;古典音乐;西方艺术;气功 英国文化; 媒体与我;后记。 ** 说明: 所有的 “ 补遗 ” ,都是在已出版过的纪念文集之上,新增加的补充文字。
3674 次阅读|5 个评论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二)厚积薄发 澳大利亚 周家馨
热度 6 zjx71 2018-11-8 07:38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二)厚积薄发 澳大利亚 周家馨 厚积薄发 时间过得真快。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日子居然真的来到了。 当我听到在全国恢复研究生招考的消息后,我立马决定报名。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选择报考的专业,单位,和导师,以及所有必须的报考手续。拿到要考试的科目后,我很快地做好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开始没日没夜紧张地工作。 考试也在我的紧张中,很快地来临了。我被告知,我需先在当地,江苏省镇江市,参加初试。考六门课,上下午各一门,一共考三天。 我做好了准备,迎接第一天的头场和二场考试。晚十点半躺下后,还没睡着,就听见一声尖叫。一听见这个声音,我就知道,我们家早已睡下的一位癫癎病人发病了。 我一骨碌翻身,爬了起来,赶紧开始救护。用了很大的力气,先把病人挪到床上不会摔下来的部位,以免病人掉下床伤害自己。然后是掐人中,按摩穴位,缓解病人的痉挛抽搐等等。 1-2 小时后,病人总算逐渐稳定,睡过去了。 我也累得不行,睏得不行。和衣躺下休息。大约 2 , 3 点左右,我正要迷糊过去,突然又听见一声尖叫。我马上一骨碌翻身起来,看见病人又发病了。还是用同样的方法,花了一,二个小时,总算让病人稳住,睡过去了。 我松了一口气,已经累得半死,浑身筋骨疼痛的我,趴了下来。没趴多久,就看见天色开始发白。我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也睡不成了。我得从我住的郊外,步行近三公里,再搭公车,赶去市里的考场。而在出门之前,我还得为病人和自己做早饭,为病人提前准备午饭,到锅炉房去打开水等等呢。 我倒是按时到了考场。上午第一场,考政治。我看着题,觉得好像这些题,还背过。可是人却是昏昏沉沉地,背过的答案也总是写不全。 下午第二场,考英语。我的头啊,到下午,开始疼了,更迷糊了。 好在我自 1968 年分配工作后,没过两年,从 1970 年就下决心,要把四清和文革期间丢掉的英语捡回来 「补遗 3 」。在野外工作下班后,我总要学习一会儿英语。 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虽然脑子不行了,有些答案居然可以自己冒出来。虽然对不对也没有脑子去判断了。 考完一整天,我几乎瘫了,恨不得马上躺下。可回家看见还躺着的病人,立刻又行动起来。问病情,找医生,做晚饭,等等。别的考生,恐怕可以用那天晚上的时间,再温习一下第二天的考试。我就没这个福气了。 由于这开头的一夜和几个白天连续的高度紧张,接下来的四场专业课考试,我做考题时,都犯迷糊。靠不了脑子清楚,只能靠自己在大学时打下的牢固基础 「补遗 4 」。 与我考英语时无异, “ 有些答案可以自己冒出来,虽然对不对已没有脑子去判断了 ” 。 就像一个文革中把俄语丢光了的大学同学,后来去俄罗斯,在紧急状态下,竟然能有俄语单词蹦出来救他。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发榜。我被通知,初试通过。需去北京复试。到北京后才知道,除了政治我只考了 60 分,其它的课目还都考得不错。 天哪,我终于明白 “ 厚积薄发 ”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了。 —— 「补遗 3 」 1965 年夏天,我们用暑假,去了广西的一个锡矿,做野外地质工作。刚刚归来,正准备做带回来的样品的实验研究。我们都很兴奋:因为虽然我们才在校学习了三年,却已经在做与火箭技术需要的稀有元素 铌 和 鉭 的研究了。 不料此时猛不丁地,突然地来了一个急刹车。我们被告知,我们将被送到农村去搞一年的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不是教育我们自己啊,是作为 “ 四清工作队 ” 去农村的生产队,清查教育生产队的干部,群众,以及地富反坏等。 天晓得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转弯。我们这帮该上大四,早已习惯了在科大这样重、紧、深的高压下学习的大学生,跟着領导我们的干部,去了北京顺义县农村的生产队里。白天我们跟农民下地干活,晚上开政治会搞四清。 所有学校的功课,自然都不曾碰过。 好不容易等到了 1966 年夏天,我们总算该回到学校了。好想赶紧把功课和未完成的实验,放在心上,好想学习呀。没想到,等待我们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 这场革命,算是把我们的学习和刚起步的科研,炸了个精光。 我的一外英语,二外俄语,在这种情况下,全部丢光。中文不会丢,天天要用来看大字報,听革命口号。可是外语,怎么经得起十几年的时间,看不到,听不见! 对丢掉的两门外语,我极为痛心。因为在科大科研能力的培养中,我已经非常清楚,外语对搞好科研,是有多么至关重要。 这便是为什么,我 1968 年分配工作后不到两年,就下了大决心:俄语拣不了了,至少也要把英语拣回来。 我从一个父亲留过洋,家中可以订阅国外科学杂志的同学家中,借出一大叠杂志,带到了地质队的野外。每天干完野外的活后,就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读它们。在把凳子当成的桌子上,翻译它们。 也亏得我是在山村野外工作,没有那么多的政治运动。而我选择不参加其他地质队员,因在野外实在是无事可做,于是晚上聚餐、喝酒、侃大山,也算不得是政治问题。 😊😊 年底地质队收队,回到镇江郊区的队部。搞总结,外加白天晚上的政治运动。 有空进城时,我就把自己翻译好的,又检查过的,中文和英文原文,带到另一个同学的老丈人家。向汪玢先生请教我英文翻译中吃不准的问题。 汪玢先生,曾在北京高教出版社工作过。其时在镇江农机学院教授英文。他是一个极富学问,为人善良可亲的绅士。我觉得他特别喜欢我去问问题。因为答完问题后,他总会和我多聊一会儿,甚至留我吃饭。 我想,他对在那种政治大环境中,学校的年轻学生都已经无心跟他学习了。而这个几近中年的女士,还在这么认真的补习英文,一定有不少的猜测和想法。 就这样,到了 1978 年考研时,我的英文总算补到,可以帮我克服家中突发困难的状况下的考试了。 「补遗 4 」 1962 年我参加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我的目的非常单纯,我喜欢科学研究。 我对什么事物都有的好奇心,引领我对什么事情,都不可抗拒地要做一番考证,研究,直到我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为止。 ( 这个心性即使是现在,老了,再老了,也仍然无法抗拒自己,要考证研究:板块碰撞过程的问题,古生物与达尔文进化论关系的问题,某癌症的化疗方案,某癌症的发生原因,实体癌与非实体癌的区别和治疗,量子纠缠,灵异事件,气功,甚至对各种宗教信仰的发问和考证等等,等等。以此为乐,乐此不疲。) 不过没想到,当年进科大上学后,听说了一句话: “ 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来科大。 ” 我当时觉得好奇,我进科大为了搞科研,怎么就成了 “ 不要命 ” 的呢? 慢慢地,我知道了,原来科大是包括钱学森等等的老科学家们,因为需要一批得心应手,一出校门,就能,也会帮他们搞科研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建议国家,以最快的时间和速度,培养一批这样的大学生。国家也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于是在 1958 年 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是为什么钱学森、郭永怀,严济慈,华罗庚等等一大批元老,都曾亲自来给科大本科生上过课。 以后又慢慢地知道了,科大当时所有的系,都是围绕原子弹,火箭设置的 ( 当年还没有两弹一星这个词,我们就知道原子弹,火箭 )。 近代力学系,原子物理系,一听就明白它们与此之间的联系。可是地球化学系,怎么联得上呢?其实很简单, 58 年这个系的全称是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后来又加入了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 要搞弹,总要有放射性元素,要搞火箭,先得要有稀有元素等成分呀。 由于科大学生将来的工作,是与时间这样紧迫,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息息相关,当年科大在教学方针上,与其它学校不同。 它毫不隐諱地要求:重、紧、深。 重:是科大的五年,需学的课程比清华 北大 六年的课程多; 紧:课程进度紧,老师教得紧,学生学习时间紧; 深:学生们五年级毕业,得达到学科前沿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立即进入科研)。 而学生们因为对自己身上,将会要担负起的国家重任,非常明确,也非常认真。我没有听见过一个同学,对 重、紧、深有任何的怨言。 科大学生的学习是连轴转的。许多学生夜夜熬夜,许多学生没有周末休息,许多学生自愿放弃寒暑假回家。虽说这些进来的学生几乎都是高才生,但到了个个身手不凡的科大,稍不努力就有可能被拉下,大家都很拼命地学习。所以就有了 “ 不要命的来科大 ” 。 不过这个句子,对我来说,多少有点语病。 🤪 1. 我 “ 来科大 ” 时,没有冲着 “ 不要命 ” 来的。 😊 2. 我在科大学习期间,虽然没有过过周末,虽然仅只回家过过一个暑假 ( 还是因为年龄太小,实在是太想家了。但自从回了一次,加上功课越来越紧,也就奇迹般地顾不上想家了。)其它寒暑假都是在学校学习或复习。 但我从没开夜车。 几乎每晚我都是到点儿时,唯一一个,在六七个同学住的宿舍里,躺下的人。唉,年龄比别人小的我,无论如何也受不了,听课时睏得不行,却又不得不一个劲儿地,想睁眼睛的那个难受劲儿。那真是忒难受了。 🤧🤧🤧 我相信,没有科大这样 重,紧,深的学习基础, 1978 年考研时,我是不可能做到, 在一个不寻常的困难条件下, “ 厚积薄发 ” 的。 周家馨 2018 年 十一月 8 日 于布里斯本 ** 未完待续,全文目录 : 不忘初心;厚极薄发; 机会留给谁?;无家可归的中科大; 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尊严的奋斗;科学的回馈; 那些年的花絮:奨学金;古典音乐;西方艺术;气功 英国文化; 媒体与我;后记。 ** 说明: 所有的 “ 补遗 ” ,都是在已出版过的纪念文集之上,新增加的补充文字。
1020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一)不忘初心 澳大利亚 周家馨
热度 5 zjx71 2018-10-15 14:16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一)不忘初心 澳大利亚 周家馨 不忘初心 1974 年四月,我母亲骤然去世。 在父亲打来的电报上,除去母亲去世的消息和葬礼的日期外,就是叮嘱我不要回去参加葬礼,绝对不要耽误学习。 当时的我,正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与地质部联合举办,为期一年的,为将计算机引进我国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的学习班上。「补遗 1 , 2 」 我的母亲和父亲,终其一生,从事教育。母亲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女子中学校长。父亲以四川公务员招考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省教育厅从事教育管理。因能力出众,屡被提拔。三十多岁就已脫颖而出,位至民国政府的 “ 荐任 ” 级别。 因此他们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是十二分地用心,重视和严格。他们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从小到大一直要求我们,在品德和学业上, Pursue Excellence 。这便是为什么,我父亲会在电报上叮嘱我,不要耽误学习回去参加葬礼。 我拿到电报时,正值课间休息,匆忙扫过电报后,铃声就把我拉回了课堂。 讲台上是北大数学系的陈亚浙老师。他后来告诉我和其他人,当他突然看到,这个平时永远坐在第一排,两只大眼睛滴溜溜地紧紧盯住老师,一个字都不肯漏掉的女生,此刻脸上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正在巴哒,巴哒地滴在课桌上时,几乎慌乱了。 下课时,我已知道,我必须回去。不管缺多少课,回北京后,我一定补回来。 母亲丧礼后,全家人仍然还沉浸在悲痛中,我却必须走了。走之前,父亲和我聊了一次。虽然那时还是 1974 年,还在文革期间,我却莫名其妙地对他说, “ 如果有一天,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我会第一个去报考。 ” 我相信,那是我母亲和父亲最愿意听到的话。而且那也是,我一生中,最想做的一件事了。我想,我喜欢搞科研,就好像我是为此生下来。 但是,在当时讲那种话,真是痴人说梦。 我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但他立刻转过头来,对我说, “ 你当然应该去考。我们培养你,从来就没有想要培养你,做一个封建的家庭妇女! ” 「补遗 1 」回想起来,在文革还热火着的 1974 年,北大和地质部合办的这个计算机学习班,无论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理论和上机结合,以及学习班出的成果,都是一流的。这个学习班,不亚于改革开放后,著名大学的研究生班。 当年学习班结业后,我曾被借留下来,为地质部刚建立的计算机中心,编写程序。借留下来后,指导我的雷功炎老师问我,想编哪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的程序。我年轻气盛,回说,我想编所有学过的多元统计方法的程序。这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判别分析,点群分析,因子分析等等。他当时听得愣了一下。但他随即开心起来:他很高兴这个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最终我在他的指导下,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事隔十二年,我 1986 年从英国留学回国后,还被老师告知,这些程序,还在计算中心被使用着。说实话,听得满开心。 「补遗 2 」在学习班,我学了第二遍高等数学。下面是我 2017 年曾在群里分享过的趣事: @xxx :你别谦虚。我的专业背景向你介绍过。怎么算,我也扯算不上是历史方面的专家。只是如易中天所说,他有一个好的历史观,是因为他中学时喜欢平面几何,有一个好的逻辑思维。 @xxx :我有幸学过两次高等数学。不是因为留级(哈,我大一的高数还考过 5 分)。 😂 是因为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被引进国内地质界。地质部和北大数学系联手,从各大区抽调人,我有幸被抽中。被按北大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培训了整一年。其中包括重学了一遍高数,及概率论,统计分析,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基础,语言和编程等等。这一年多的训练,对我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过很大帮助。 @xxx : 哇噻,你的高数是自学的?太不简单了。你别看我大一的高数在班上学得还不错,但我当时一直都怕它。觉得这门课学得稀哩哗啦的。还就是在学这第二遍高数时,因为北大数学系那位陈亚浙老师太棒了,讲得好清楚。听完他的课,留的练习题全部都能做出来。我那真的是靠了这位好老师(据说他与陈景润同学,且是同等水平,所以毕业就留在了北大)。可你怎么就靠自己自学出来了?你比我高数量级去了。 😊😊 周家馨 2018 年 十月 15 日 于布里斯本 ** 未完待续,全文目录 : 不忘初心;厚极薄发;机会留给谁?; 无家可归的中科大;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尊严的奋斗;科学的回馈; 那些年的花絮:奨学金;古典音乐;西方艺术;气功 英国文化; 媒体与我;后记。
84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序言 澳大利亚 周家馨
热度 3 zjx71 2018-10-8 21:09
\0 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 序言 澳大利亚 周家馨 有一年多没有来科学网了。很想念这里的朋友们,先向大家汇报一下近况。 这一年,我最高兴的,就是有幸作为作者之一,参与了一本纪念文集的编写出版。 正如纪念文集序言 ( 编者的话)所说,这本纪念文集出版的原由是基于下述: 1966 年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肇始,学校 “ 停课闹革命 ” 。中国的教育事业彻底停顿。十年教育的断续造成科技队伍严重青黄不接。社会动荡影响教育和科技十年之久 ,最终总算迎来了 “ 科学的春天 ” 。 1977 年高等学校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1978 年中国科学院第一个创建研究生院。首期学生经初试、复试录取入学。 政府继而开始向西洋派留学生,自发的 “ 自费留学 ” 也随之兴起。 考研,留学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并且也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这件事,实在是现代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这段难忘的历史岁月不可不记。 今年, 2018 年,值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初称 “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正式建校招生 40 周年。 研究生院第一期的校友们皆已到了花甲乃至古稀之年。抚今忆往,百感交集。仍自勉力,撰此文集,以感念研究生院,纪念老师们和校友们。 近四十位作者们通过各自亲身的经历,各自不同的观感,各自深刻洞察的印象细述当年。 亲历者们的述说,或可使后人得以一窥,当年学子们如何地努力向上,力图报国。 …… 这本名为 【纪念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十周年文集】已于今年 7 月在亚马逊书店正式上市,出版发行。(见下图) 我有幸作为作者之一,在此文集里,贡献了一篇题为【尊严的奋斗 科学的回馈 — 四十年前考研出国的前与后】的文章。 由于国内暂时还无法订购此书,有先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敦促我考虑在科学网上发表。 好在从一开始,这本文集便与出版社有协议,文章可以在其它地方发表。 不过由于文章较长,我将采取连载形式在科学网上刊出。希望大家喜欢。 文章的内容目录如下 : 不忘初心;厚极薄发;机会留给谁?; 无家可归的中科大;有惊无险的赴英途; 尊严的奋斗;科学的回馈; 奨学金; 古典音乐; 西方艺术; 气功 英国文化; 媒体与我;后记。 周家馨 2018 年 十月 8 日 于布里斯本家中
363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高水准的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
热度 1 jianhuxie 2015-5-19 16:46
5月的辰山植物园,处处浸润着醉人的绿, 各式鲜花恣意盛放,空气中弥漫着芳香。 古典音乐是越来越喜欢,沉浸其中,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中国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 中国古典音乐 特有之美。 在国外,古典音乐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 早早的在大麦网订购了4张音乐节的门票,票价有100,150,200,300元四种(买音乐会门票还送辰山植物园的门票,票价60),我选了200的,四张还能优惠一些,5月16号上海的天还是大雨,心想,517的草地音乐节岂不是要泡汤。 天空作美,好人有好福,5月17号的天格外的蓝,空气也格外的好,当然没有下雨,风和日丽。早早一家人开车来到辰山植物园,走在辰花公路上,远远的就有保安在做引导,必须停在2号门停车场。 像往常一样参观了3个温棚,矿坑,辰山就没有去爬,认识了很多很多的植物。中午,在药物植物园还有2场原生态的蒙古游牧民族演出和哈萨克的音乐。 最期待的是18:00的和平之声,舞台布置的很好,观众位置都是摆放在草丛间。 赏花 、品乐 、乐享人生 ,如此有滋有味有氛围 的庆典怎能错过, 附上节目单,明年的草地音乐节,我肯定还会来的,如果喜欢听古典音乐的朋友,可以下载阿基米德的APP。 音乐会曲目 一、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Yellow River Cantata Lyricist/Guang Weiran Composer/Xian Xinghai 1. 黄河船夫曲 (合唱) Song of the Yellow Boatmen (Chorus) 2. 黄河颂 (男声独唱) Ode to the Yellow River (Baritone) 3. 黄河之水天上来 (配乐诗朗诵) The Yellow River Down From Heaven (Poem Declaim) 4. 黄水谣(女声独唱) Ballad of the Yellow Waters (Soprano) 5. 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 Dialogue song by the Yellow River (Due, Chorus) 6. 黄河怨(女声独唱) Lament to the Yellow River (Soprano) 7. 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 Defending the Yellow River (Chorus) 8. 怒吼吧,黄河!(合唱) Shout Aloud, Yellow River! (Chorus) 朗诵:张民权 Declaimer: ZHANG Minquan 领唱:杨小勇、徐晓英、于浩磊、徐小明 Solo: YANG Xiaoyong, XU Xiaoying, YU Haolei, XU Xiaoming 二、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作品125席勒/词,贝多芬/曲 Ode to Joy from Symphony No.9 Mov. IV, Op.125 Lyricist/J. C. F. von Schiller Composer/L. van Beethoven 领唱:熊郁菲、贾文璇、于浩磊、陶阔 Solo: XIONG Yufei, JIA Wenxuan, YU Haolei, TAO Kuo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5月17日 18:00 “麦斯基、诺特与班贝格交响乐团”音乐会 音乐会曲目 (部分) 一、节日进行曲        德沃夏克 The Festival March, op. 54a  A. Dvořák 二、科里奥兰序曲,作品62  贝多芬 Coriolan Overture, Op.62  L. van Beethoven 三、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 Andante Cantabile  P.I.Tchaikovsky 四、仲夏夜之梦序曲,作品21       门德尔松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p.21  F.Mendelssohn 五、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作品33      柴可夫斯基 Variation on a Rococo Theme, Op.33  P.I.Tchaikovsky 大提琴:米沙•麦斯基 Cello: Mischa Maisky 六、G大调第一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作品1007           巴赫 Suites No. 1 in G Major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BWV1007  J.S. Bach 大提琴:米沙•麦斯基 Cello: Mischa Maisky 七、匈牙利舞曲    勃拉姆斯 Hungarian Dances  J. Brahms 第二首 不过分的快板-活泼的 Allegro non assai – Vivace 第五首 快板-活泼的 Allegro – Vivace 第六首 活泼的 Vivace 第七首 小快板-活泼的 Allegretto-Vivo 第八首 急板 Presto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两日演出各有千秋 , 如此 有滋有味有氛围 的庆典怎能错过!
个人分类: 艺术人文|3183 次阅读|1 个评论
音乐的寂静
热度 2 QuanDong 2013-12-2 14:07
音乐的寂静 董全 一 马勒之注 迈阿密在世纪之初建起了号称世界一流质量的音乐厅,好的古典音乐演出多了起来。这一季听了的就有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朗朗、李云迪、帕尔曼、和克立夫兰交响乐团。季末,去听了最后一场,由伦敦爱乐乐团演奏的音乐会。下半场演出是马勒的 第一交响曲 。 交响曲开始,原野宁静、微风荡漾、鸟语花香。人们来了,带来了热情、兴奋、挫折、与绝望。心灵与情绪载起载伏、千承百转,最后在金鼓齐鸣之中走向激越高昂,呈现辉煌。 演奏结束,俺木有动,任荡气回肠的感受随余音渺渺延漫开去 … 。对于音乐,俺是门外汉。况且,音乐的诸多方面文字无法描述,本来不必再言。只是当俺随手翻阅乐曲的背景介绍时,注意到了马勒对乐曲演奏的注释。那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要求: 接近自然! 啊哈 ! 门外汉同作曲家对于欣赏享受声音的想法有着相通之处 ! 于是,俺就晒晒自己的感想。 二 于无声处 喜欢音乐。也就是说,喜欢聆听好的声音。最好的声音在哪里呢?有时候,俺会觉得,最好的声音恰恰是在于无声之处。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听觉艺术欣赏的最高层次应该是净耳。那净耳的欣赏常常发生在无声之境。换用哲人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大音希声。 现实中,无声只是指希声。只要在听,绝对的无声难以办到,唯有接近无声的状态。就好比说“空”,生活中真的有真空吗?希声接近于无声,亦即接近于一种空的状态。记得,去山间野宿。清晨醒来,空谷之中,可以听到微风阵阵,似有似无。那也是音乐,是清新可闻的音乐;空而有乐,空而不虚;声空而乐悦,音虚而乐满。那是一种让人聆听时甚感耳爽的美妙境界。以俺愚见,这种清静耳根的声音,当为最好的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无声,或者希声怎能成为表现声音的艺术?俺曾认为这是俺们门外汉才有的悖论。后来方知,许多音乐家和哲人也有过相似的感受,思考过这类的问题。音乐家们会去探索如何表达妙不可言的空满之境,追求无声之美,或者用无声作为手段,放在演奏中间,以达到特定的效果。在这方面,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美国作曲家 John Cage 。他在 1952 年创作了不发声的音乐作品,《 4 分 33 秒》。钢琴家走上舞台,打开钢琴,不作弹奏,静坐 4 分 33 秒。 这个作品后来成了经典作品,曾由不同乐队以不同方式演奏。美国听众最众的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还 把该作品收入到美国 20 世纪一百首经典音乐之中。 只是,人们创作的无声音乐,常常听来效果不甚好。为什么呢?俺不知道确切答案。或许,“倾听时不会有无声之境”的道理在于,即使外部绝对无声,人也会听到自身的声音。外静,而内不能做到绝对的静。空无之美,也许要在进入内静的情境下才能欣赏。无声与希声的情景俯遗皆是,而那让人聆听感受静美的心境却不易得。音乐会的场合,往往无法呈现那种自然之中的空清之境。行笔到此,又要让俺的思路回到马勒之注, 接近自然! 三 旷世天籁 于我而言,仅次于希声的境界有:高山听瀑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1278-733163.html ) 、临湖听雨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1278-742769.html ) 、林丛听鸟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1278-498835.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1278-718092.html , 代 ) 、旷漠听风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1278-700262.html ) 、 … 。俺找到机会就会独自去这些无人之处清心打坐,任那水和空气中分子运动的振动淹没自己。 这瀑溅、雨滴、 鸟鸣、风呼的声音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籁。天籁很明净,它常常可以引致心头宁净 ,同时映衬着心头宁静。内静,四无人声,仍闻金铁皆鸣;金铁皆鸣,依然宛若四无人声。 俺觉得,空净之美妙是不可言的,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能对空净之美妙境界作出叙说,既需要有感悟理解又要有生花妙笔。这方面的文章中,好的例子不多得。记忆中印象比较深的,有秦无弦先生的《无弦琴PK 4分33秒 》。 四 余音渺渺 古人形容好的听觉感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俺起身离座,耳边仍然回荡着交响乐的余音渺渺。 步出音乐厅,水泥峡谷的空气振动扑面而来。高楼的空调机马达嗡嗡地闹,街上汽车低贝司音响发出的现代器乐演奏哐哐地震。这与耳边回绕的交响乐的余音形成巨大反差。这人造声音咋就差别就这么大呢?音乐与噪音如何区别呢? 人造的声音,多种多样,可以好听,也可以刺耳。艺术发展经历了许多流派,浪漫派、印象派、抽象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等等,不一而足。一方面,在这许许多多的流派之中,马勒和其它许多高手在艺术创作之中仍然追求着“接近自然”的艺术境界;许多人的理念仍然是“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 。人们晓得,自然可以给予人们许多非物质的、金钱无法衡量的、同时又极为宝贵的东东;那当今浮躁喧嚣金钱当道的社会极为缺乏的东东。 另一方面,人们在大量批发噪音,包括称之为音乐的噪音。长年累月在水泥峡谷中和计算机屏幕前的耗着,包绕在各种人造声音之中,无论是文革之中的高音喇叭,抑或是当代重金属音乐的高频啸震,都会令一些人喜欢去追求极端刺激,展示极端的行为。对于许多都市人,接近自然,欣赏自然的赋予,解读自然,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 体内交响乐的余音仍然在努力抵挡着这水泥峡谷的噪音。俺赶紧钻入车内,关紧车窗,向城外逃遁。 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出是本季古典音乐会系列的最后一场。在迈阿密,之后即将到来的,将是一个燥热、漫长而湿闷的夏天。 原写于 2008 年 5 月,改于 2013 年9月 多么神奇的世界 01 - What A Wonderful World.mp3
个人分类: 瞎侃|4592 次阅读|9 个评论
谁还要听古典音乐——由费城交响乐团中国巡演想到
热度 12 aejj 2013-6-12 10:02
费城交响乐团刚刚结束了它的中国巡演。 40 年前费交在文革期间就访问中国,是第一个“破冰”访问中国的美国乐团。费交此次所到之处听说一票难求。想想我在费城居然可以每周免费坐在一楼听费交的演出,真感慨自己的生活真是过的太好。 不过更吸引我的是两则新闻,一是说费交在北京去澳门的飞机上据说是晚点等的太久,于是几个音乐家拿起琴来给大家在机舱内来了个德沃夏克的四重奏。我看了有人拍的 视频 ,演奏水平比在音乐厅里的丝毫不打折。大家听得也是是十分开心。另一个事情是说费交到天津的时候也“走入基层”,进入社区和街巷为民众免费拉琴。反响也是不一般。 “古典音乐”(暂且这么叫,虽然我很不喜欢也不明白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今天当然到哪里都不是观众最多的。但是在中国已经足够热闹了。反观在美国我去音乐厅,观众基本是清一色的老年人,年轻人中则基本是亚裔面孔。在中国即使不懂的人想到“古典音乐”也许还会想是个什么“阳春白雪”的玩意儿,也许还会有凑热闹的心,而在美国多数人连这份心都没有,他们一听到“古典音乐”的反应便基本是无聊和不屑——想想在美国,连数学这样“高级”的学科,很多中学老师都要陈述它是多么地有用和有趣,才能劝服学生学点数学,古典音乐这样没有用又“缓慢冗长”的东西更是不会有什么吸引力了。 我想到几个月前几个同学去老系主任家在晚餐上的谈话。系主任 85 岁多,一代钢琴名师,教了快六十年的钢琴。他的太太听说也是位极有名望的小提琴家。我们讨论古典音乐的未来,为什么听的人越来越少, H 同学热情地说我们应该去街上拉琴弹琴,让人家来听,我们还严肃的讨论怎么样把钢琴搬到大街上,但是系主任却居然感慨,说你们弹给谁听呢,今天的人这么忙,不忙走到你面前也随身听着 ipad 。而他的太太开始感叹起来他们的几个女儿,说从小音乐环境肯定没得说,各种早教培训熏陶,结果她们没有一个喜欢古典音乐,更“可气”的是找的老公也都是一模一样的“乐盲”。系主任接过话来说了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她们甚至不觉得这有多么遗憾,她们错过了那么美好的东西。系主任最后说,我们在守护一个正在失落的传统。 我原本也悲观起来,以为真的是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好的音乐了。看了费交的新闻,加上最近几十天了解的另外一些事情,让我觉得问题似乎不再这里。问题不在于人心本身,而在于制度和文化。当人们因为生活而那么忙碌和烦恼,市场因为要赚钱和讨好欲望而让大街上都充斥着垃圾音乐和文化,音乐家因为生计而被迫做损害音乐的事情的环境里,音乐能给人放松一下,或者能让音乐家生存就不错了,怎么谈更深的体验。刚刚去世的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说,他面对着喝着可乐搂着女朋友听他音乐的年轻人,他拿着琴就走了。但他根本上并不是责怪这样的年轻人,他说要让他们放下可乐瓶,忘掉任性般的所谓“自由”和只当做休闲和宣泄的音乐,耐心点、认真听,他们便有可能有真正美好的,比喝可乐“ high ”的多的体验。又看看耶鲁放在网上的公开课最热门的不是金融和科技,而是音乐学教授怀特上的西方音乐导论 …… 也许我们缺的不是聆听音乐的耳朵和心灵。阻碍聆听的是败坏的文化和压抑人的制度,而最要命的是那些爬到制度里要紧的位置上,被自己的野心和私利笼罩的人。他们只试图拿音乐给自己谋利。 所以我觉得费交的音乐家那样做是值得的。一次演奏并不能改变制度或者文化的风气。大部分听众听了过后便也回去正常过日子了。但是也许每一次这样的演奏都会在一些敏锐而有希望的心灵种播撒几颗真正的音乐的种子,他们在生活中本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音乐和音乐家。正是无数颗这样的种子才有可能延续那个也许本不可避免正在失落的伟大传统。
个人分类: 谈艺|61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清明夜 赏古典音乐
热度 2 sunyu367 2013-4-5 23:27
清明夜赏古典音乐 清明子夜梦莱茵 淡雾薄烟染竖琴 美韵欧风欲何往 邦城古堡对流金
2904 次阅读|7 个评论
【荐】Overture to The Sicilian Vespers (Giuseppe Verdi)
热度 2 MassSpec1638 2013-2-2 14:57
古典推介 Overture to The Sicilian Vespers (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 Romantic; Ita lian; 1813--1901) Les vêpres siciliennes (I vespri siciliani) 这份opera的overture有一个video不错,现场录影自Hong Kong Youth Music Camp在Hong Kong文化中心一场音乐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bQJHJ9agKc 总长09:38 。 建议不看以上,看以下一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ck6R8M4iII 总长09:3 5 。 现场录影自Teatro Massimo (Palermo Italy) 在May 2002一场Europa Konzert。 Claudio Abbado指挥Berlin Philharmonic。 此音乐会其他曲目有Beethoven丶Brahms与Dvořák 人人认识的 名曲 。 其中Brahms的violinkonzert由Gil Shaham演奏。这里只推荐 Les vêpres siciliennes 。 至於在TuDou中只找到以下的list: http://www.soku.com/t/nisearch/Europa%20Konzert/ 按进去後再按右边一个貌似Gil Shaham的小提琴手,长01:51:41的video。估计最後十三分钟才是Les vêpres siciliennes。 ------------------------------------------------------------------------------------------ 虚线之间的内容为同一天19时30分追加 。 劲搞笑在TuDou竟然要用「西西里晚祷序曲」中文译名才找到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版本。用英法意德文找过找不到就不找了。原来solution在中文身上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I-koQp_XT8/ 总长10:5 5 。 ------------------------------------------------------------------------------------------ Programme: 01 Opening 00:58 Ludwig van Beethoven 02 Egmont op. 84 (ouvertüre) 09:10 Johannes Brahms Konzert in D-dur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op. 77 03 Allegro non troppo 22:27 04 Adagio 08:53 05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vivace 09:50 Antonín Dvořák Sinfonie Nr. 9 in e-moll Aus der Neuen Welt op. 95 06 Adagio-Allegro molto 12:38 07 Largo 13:02 08 Scherzo, Molto vivace 07:21 09 Finale, Allegro con fuoco 14:10 Giuseppe Verdi 10 Les vêpres siciliennes (ouverture) 13:09
个人分类: Verdi G|134 次阅读|3 个评论
评论: 此曲只应天上有(一)
热度 6 mc1061 2013-1-11 08:33
寒竹先生早年在多维叱诧风云,受人尊敬, 多维换主时离开,不知所踪。 他大部分博文是时政评论,慎思明辨,眼光独到,我很喜欢,可是不方便贴到科学网。 他有几篇有关古典音乐的,我反复读了,收益良多,转帖在这,和大家共享。 我这里古典音乐的定义是那些用西洋作曲家写的,用西洋乐器演奏的,叫“交响乐”或“奏鸣曲” 等不明所以的名字,名声很大,但不见得好听的,听半天也不明白作曲家想说什么的的音乐,不是专指巴洛克之后,浪漫之前,海顿,莫扎特的古典时期的音乐。 古典音乐发展历史很长,从古希腊 (记得唐老鸭漫游数学奇境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弹琴吗?)到现代变化很大,我的感觉是有的音乐好听,有的不好听,但只要找,终归能找到些自己爱听的,细细听听,还很有意思。 西洋古典音乐有个特点,反映社会,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了解了一个曲子,往往能了解一个时代的思潮。 巴洛克时期宗教对音乐的影响,启蒙运动对贝多芬的影响等等都可以从音乐中听到。 如果对欧洲历史熟悉,对理解古典音乐有帮助。 回到寒竹先生的博文,我看了之后 第一个反应是,要从这曲子开始,那这系列得多长啊,100 篇? 估计寒竹博对“超级名曲”, 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也感到难以驾驭,就先从简单一点的曲子开始,热热身。 先说八卦。 李斯特是什么样一个人呢? 把朗朗,楚留香,鸟叔PSY,谭盾,也许还有克林顿,崔健,林丹,姚明,把 这些人加 在一起, 捏吧捏吧,就是李斯特了,那个时代的欧洲,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没有他不认识的名流 ,也没有那个名媛和他能清清白白。以前人们都 没听说过独奏音乐会这码事,感谢钢琴的发展,李斯特开了独奏音乐会的先河。 要说明星,他是天皇, 在欧洲,众贵妇粉丝追捧的对象。 他旅行时,衣服经常少些扣子,那是小姐们抢夺纪念品的结果;他开独奏音乐会时,当地得出动大批 警力维持秩序,他经常弹着曲子,把烟头往台下一扔,无数贵妇立刻乱成一团,撕打在一起,争抢奖励。 他有时弹完一首曲子,昏倒在台上,被抬下去,然后主持人出来对观众说,李斯特先生由于 过度激动,昏过去了。 实际呢,他在后台,靠在沙发上,喝着可乐,数着出场费,看NBA呢。 他最大的贡献也许不在作曲 上,他和肖邦定义了现代钢琴。 西洋乐器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有的,一样一样慢慢发明,演变出来的。一个新乐器出来后,有人会摆弄一下,看看能不能玩出什么花样。 钢琴发展到浪漫时期,终于有点象现代钢琴了, 音域宽了许多,音量大了许多,声音也好听了,那这个新东东有什么用呢? 现在一款 Xbox, 或Wii 出来后,有骨灰级玩家试玩,李斯特和肖邦就是那个时代钢琴的玩家,他们哥俩玩出的东西现在人们还在用。 要贴标签的话,李斯特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此外还有一个细化的分类标签,民族 主义作曲家。那时,世界各族人民在 毛泽东思想的照耀下觉醒了,有了民族意识,为自己的民族骄傲,对自己民族音乐重视起来,用民族音乐为素材来谱写乐曲 。李斯特,肖邦哥俩就是代表。 肖邦的创作 波兰舞曲,李斯特写了匈牙利狂想曲,但这组曲子的材料并不是匈牙利的,而是当时吉卜赛的舞曲,(要说匈牙利味,也许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更浓些。)但无论如何,这不是德国音乐,不是意大利音乐 ,是中欧音乐, 是民族 音乐。 曲子 很好听,有机会 大家找来欣赏吧。
2542 次阅读|29 个评论
Chamber music Canon in D (Johann Pachelbel)
热度 5 MassSpec1638 2012-5-3 09:01
Chamber music Canon in D (Johann Pachelbel; Baroque; German; 1653--1706) Canon in D没有好谈 的 。浅白大众化成了流行音乐 , 人人都听。网上一搜一大批 , 街上一买一大批。Canon等不同的写作手法你自己去看wikipedia , 不必为此而写博文多此一举。真要写chamber music也是写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Alexander Borodin) ; String Quartet No.12 in F , String Quintet No. 3 in E-flat (Antonín Dvořák) ; String Octet in E-flat (Felix Mendelssohn)等更有意义 。 刚听了科学网好友姐姐提供的Canon in D一个版本 , 不甚喜欢 , 要写 博文讲一讲。Canon in D有很多不同的variations而实际上这些variations通通都不能是Canon。把它们称作Canon那是张冠李戴的僭越。它们全没有same music but different duration来回共振,此起彼伏,竞相争鸣的效果。在下laptop里原始的版本更好。我的版本和各声部的分谱不上传。Pachelbel的Canon与Gigue是一起的但这里只 讲 Canon。 Canon in D是一种3 violins + 1 violoncello的所谓 quartet。有些人用viola代替cello这是乱搞。如果你喜欢用巨型double bass代替,就去用吧。Canon in D没技术含量,很浅很容易演奏 , 你无法借它来炫耀你的技术。我先打头阵,后面violin跟我的轨迹 , 再后面viola又跟她的轨迹。我们那次用viola代替violino III , 勉强算是可以show一show off , 因为她必须走high positions,基本上一条A string玩尽全场。就玩positions而言 , violin亦可故意不用E string , 在A string上直接爬升 。 就像Orchestersuiten No. 3中的Air , 可以只用一条G string然后走high position s。 要提升难度玩技术 , 不如写一首Canon in D的variation 。 写下写下又想继续练viola用alto clef , 但是没有时间。近七年即使violin估计每年也练不到十二小时 。 回去Canon in D。3个合在一起都几好玩几过瘾。后来cello对我们说能不能玩别的 , 因为她的声部不断重复很闷。我当即拿起full score一看 , 果然如此!只聚焦violin好玩了,怎麼可能留意basso continuo原来是八个notes一循环然后循环for五分钟 正宗的Canon in D还是很悦耳的 , 其贵在於same score却different timing而绝不伶仃。在不同的时空求同存异 , 这就是Canon的本义。 你也能如此写一首出来吗 ? ------------------------------------------------------------------------------------------ 前面博文+评论都写歪诗嘲笑假食劣食却反更受关注
个人分类: Pachelbel J|185 次阅读|6 个评论
背景音乐背后的秘密
热度 3 gaojianguo 2012-4-2 10:02
背景音乐背后的秘密
音乐对生物体和人类的影响不言而喻,如音乐能够改变植株的生长形态,音乐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音乐也能够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进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如 Areni 和 Kim 在 1993 报道在葡萄酒酒店人们置身于古典音乐的环境中往往会购买更贵的葡萄酒; Le Guellec 等人在 2007 年发现 12-14 的少年在糖果店呆的时间更长,如果背景音乐是他们喜欢的动漫音乐的话。知道背景音乐背后的秘密,播放合适的音乐从而增加商品销售量带来利润是不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呢? 法国的 Jacob 等人发现在花店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背景音乐的显著影响,消费者在是浪漫音乐的背景下会花更多的钱,相比于流行音乐和没有背景音乐的对照组而言。试验中,他们总共对 120 名顾客进行了调查(包括 48 名男性和 72 名女性),不同背景音乐下花的钱数有差异,男女逗留在花店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如女性逗留的时间更久,而男性花的钱更多。这些背景音乐不同造成花费金额以及性别逗留时间的差异在统计学检验上是有意义的,说明浪漫的音乐能够帮花店增加销售额。他们的研究论文‘ Love is in the air ’ : congruence between background music and goods in a florist 于 2009 年发表在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的第一期上。 那么是不是浪漫的、古典的音乐就一定能促使消费者多消费呢?这可不见得。 Wilson 在 2003 年发现在一流行餐馆中播放古典音乐,相比于爵士乐,人们会少喝至少 3 杯的含酒精类饮料,说明商店里的商品类型应该与背景音乐有一定关联才能增加销售额。如大街上卖冰糖葫芦的总是反复播放那首老掉牙的“冰糖葫芦儿甜”的歌曲招摇过市,您还真别说,挺管用的,我就买过几次。 Love is in the air.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31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二次神经系统 发育 理论
dongzg101 2011-10-25 07:46
初中,在生理周期,激素的刺激下,神经系统二次整合发育。女生由于缺乏铁质叶酸,构成大脑短期记忆的主要组成物资,导致二次神经系统发育失败。 智力下降,男生成功导致智力上升。 科研笔记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协和医学院 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1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量子实在:生活的多元意义
热度 1 warlong 2011-8-14 12:03
量子实在:生活的多重意义( Quantum reality: The many meanings of life ) 翻译:潘格温。 自我介绍:大家好,因为走路大摇大摆有点像企鹅(penguin),所以被叫这个名字。我是数学系的研究生,但是更喜欢物理,尤其对弦论感兴趣。现在学的数学物理诚然复杂,但我相信一个人若能真正理解这些原理,那么即使面对外行,他也有能力解释清楚。因此我喜欢科学松鼠会,并跃跃欲试想写出几何及物理方面的科普文章(请耐心等待吧)。除了数学物理,我还喜欢英文小说和古典音乐,另外还有一个古怪的爱好——看火车。 校对:梦享主义者。自我介绍:帝都求学数载,专业换了几次,如今投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门下。平时爱看闲书,西洋东洋来者不拒。爱科学,更爱科学史! 量子理论是一项科学的杰作,但物理学家至今仍不知道该如何来理解它。 一个世纪似乎还不够 整整一百年前,第一届国际物理学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的议题是讨论如何认识新奇的量子理论并把它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期给我们一个对世界清晰自洽的描述。 然而,这个问题现在依然困扰着物理学家。微观粒子所具有的一些性质实在是出乎寻常,比如原子和分子就具有可以在不同地方同时出现的神奇能力,可以同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或者即使相隔半个宇宙也可瞬间影响到对方。问题是,我们人也是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上述性质呢?“量子力学的应用立足于何处?”牛津大学的科学哲学家哈维•布朗这样问道。 尽管最终答案还未出现,人类探寻的努力还是有回报的。比如,一个已经引起高科技产业和情报机构注意的全新领域已经诞生。这就是量子信息学。量子信息学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探索物理终极理论,它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对于一个被量子理论的怀疑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嗤之为让优秀物理学家沉睡不醒的“柔软枕头”的理论来说,这已经算是硕果颇丰了。 出乎爱因斯坦所料,量子理论如今已经成为一项杰作。迄今尚无实验与量子理论所做的预言相抵触,并且人们相信它可以在微观尺度上很好地描述宇宙规律。这就导致了最后一个问题:量子理论意味着什么? 物理学家是用“诠释”——一种和实验完全相符的对量子理论本质的哲学思考,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的。“现在我们有一大堆诠释。”在牛津大学和 新加坡量子技术中心 同时任职的弗拉托克•维德勒如是说。 没有一种科学理论可以像量子力学这样可以从这么多角度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么多的诠释中有没有一种可以胜过其他的? 举个现在被称为哥本哈根诠释的量子论诠释作为例子,它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提出的。该诠释的一个观点是说, 任何不通过测量来谈论电子在原子中的位置的尝试都是无意义的。只有当我们用一个非量子的或“经典的”仪器去观察的时候,它才会显示出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的属性,进而才会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 接着我们还有“ 多世界诠释 ”,在 该体系中量子奇异性可以通过任何事物在无数平行宇宙的多重存在性得到解释 。也许你更喜好“ 德布罗意-玻姆诠释”,在这里量子理论被认为是不完备的:我们还缺少一些隐藏属性,如果知道它们,我们就能理解所有东西。 还有许多其他的诠释,比如 吉亚尔迪-里米尼-韦伯诠释,交易诠释(这其中有逆时间而行的粒子),罗杰•彭罗斯的引力诱导坍缩诠释,模态诠释……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量子世界已经变得拥挤而热闹。 撇开这些熙攘热闹的景象,对大多数物理学家来说,只有少数解释至关重要。 美妙的哥本哈根 最受欢迎的诠释莫过于波尔的哥本哈根诠释了。它之所以受欢迎,是得益于大多数物理学家不想费神去考虑哲学问题。类似于“到底什么构成了测量”或者“为什么它可能导致现实的改变”这样的问题是可以被忽略的——物理学家只想从量子理论中得到有用的结论。 这就是为什么被不加怀疑而使用的哥本哈根诠释有时也被叫做“闭嘴,乖乖计算”诠释。“考虑到大多数物理学家只是想做计算并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实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站在‘闭嘴,乖乖计算’这一边的。”维德勒说。 然而这种方式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它不会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实在的根本性质。那需要通过去寻找量子理论可能失效的地方来获得,而不是成功的地方。 (New Scientist, 26 June 2010, p 34 )“如果真要有什么新的理论出现的话,我不认为它会来自大多数物理学家工作的固体物理学领域。” 维德勒说。 其次,作茧自缚式的研究也意味着不大可能出现量子理论的新的应用。我们对量子理论可以采取的多方面的视角正是新想法产生的催化剂。“如果你正在解决不同的问题,那么用不同的诠释来思考会有好处。” 维德勒说。 没有其他的领域能比量子信息学更明显地表明这一点了。“如果人们没有担忧过量子物理的基础,量子信息学这个领域甚至不会存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安东•蔡林格说。 这个领域的核心是 量子纠缠现象——一部分粒子的性质的信息被全体粒子所共有 。这就导致了被爱因斯坦称为“ 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即测量一个粒子的性质会瞬间影响到另一个和它纠缠的同伴的性质,不管它们之间距离有多远 。 当纠缠现象第一次在量子理论的方程中被发现时,它被当作过于奇怪的想法,以至于爱尔兰物理学家约翰•贝尔创造了一个思想实验来表明纠缠现象无法在真实世界中显现。而当真的可以做出这个实验真的之后,它证明了贝尔是错的,并且告诉物理学家有关量子测量的大量细节。它还为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量子计算,以前对粒子进行成千上万的并行测量才能得到的结果,现在单个的测量就可以告诉你答案。此外的应用还有量子密码学,通过利用量子测量的特殊性质来保护信息安全。 不难理解,所有这些技术吸引了政府和渴望最高端技术的工业界的关注——同时防止它们落入敌手。 然而物理学家更感兴趣的是这些现象可以告诉我们哪些自然界的本质规律。量子信息实验暗含的一个结论是说 微观粒子包含的信息是实在的根源 。 哥本哈根诠释的支持者诸如蔡林格,把 量子系统看作信息的载体,而用经典仪器进行的测量不过是记录和显示系统所包含的信息的过程。“测量是在更新信息。” 蔡林格说。这个 把信息作为实在的基本组成的新观点导致了有人猜测宇宙本身或许就是 一台巨大的量子计算机 。 尽管哥本哈根诠释在大踏步前进,仍然有不少物理学家盯着它的弱点不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哥本哈根诠释要求微观量子系统和对它的测量的经典仪器或观察者,二者必须人为区分开。 例如,维德勒曾经探寻过量子力学在生物中所扮演的角色:细胞中各种各样的过程和机制本质上都是量子的,比如光和作用和光线感知系统 ( New Scientist , 27 November, p 42) 。“我 们发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用量子力学来描述——我并不认为在‘量子’和‘经典’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他说。 以宇宙的尺度来考虑事物的本性也给哥本哈根诠释的批评者提供了弹药。如果经典观察者的测量过程对于创造我们观察到的实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是谁的观测使得现有宇宙得以存在?“你确实需要一个在系统外的观察者才能让哥本哈根诠释是合理的——但根据定义,宇宙外没有任何东西。”布朗说。 这就是为什么,布朗说,宇宙学家更倾向于赞同由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休•埃弗里特在上世纪50年代晚期创立的诠释。他的 “多世界诠释”宣称实在并不受限于测量概念 。 作为替代的是, 量子系统固有的无限可能性在它们自身的宇宙各自显现 。大卫•多伊奇,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并曾经为第一台量子计算机拟定蓝图,说他现在只能用平行宇宙的概念来考虑计算机的运行。对他来说,其他的诠释都是无意义的。 并不是说多世界诠释就没有受到批评——事实恰恰相反。新泽西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哲学家蒂姆•莫德林很赞同放弃把测量这一概念当作一个特殊过程。但同时,他也不相信多世界诠释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框架来解释为什么一些量子结果要比其他的更有可能出现。 当量子理论预言一个测量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要高十倍于另一个,反复的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依照莫德林所说, 多世界诠释认为由于世界的多重性,所有的可能都会发生,但它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观察者看到的总是(通过计算算出的)最可能出现的结果 。“这里有个深层问题需要解决。”他说。 多伊奇说这些问题在这一两年内已经被解决。“埃弗里特处理概率的方式是有缺陷的,但这几年里多世界诠释的理论家们已经清除掉了这些缺陷——问题已经解决了。”他说。 然而多伊奇的论证太玄奥了以至于并不是每个人都承认他的说法。更难回答的问题还有被多世界诠释支持者称为 “怀疑眼神的反对”。 多世界诠释一个明显的推论是说宇宙中有很多你的复制品——比如,猫王现在仍然在另一个宇宙中的拉斯维加斯进行表演。很少有人能接受这种想法。 这个问题只有靠时间来解决了,布朗认为。“人们普遍难以接受存在许多你和其他人的复制品这种想法,”他说,“但这只是人们能否逐渐习惯的问题。” 多伊奇认为当量子世界奇怪方面可以用到现实技术中时,人们将能接受多世界的概念。 一旦量子计算机可以实现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状态来处理任务,我们将不会认为这些多重的世界不是物理层面的事实 。“到时候人们将会很难坚持说多世界的想法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多伊奇说。 他和布朗都宣称多世界的概念已经得到宇宙学家的支持。来自弦论、宇宙学和观测天文学的论证已经让宇宙学家猜测我们生活在多重的宇宙中。去年,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安东尼•阿奎尔,麻省理工的马克斯•蒂格马克以及哈佛大学的大卫•莱泽完成了把宇宙学和多世界的想法联系起来的大致方案。但多世界诠释并不是引起宇宙学家注意的唯一的诠释。在2008年,伦敦帝国理工的安东尼•瓦伦蒂尼指出在大爆炸之后就充满宇宙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或许能支持德布罗意-玻姆诠释。在这个方案下, 微观粒子具有未被发现的被称为“隐变量”的性质 。 ( New Scientist , 28 August 2010, p 6) 这个诠释背后的思想是通过 把这些隐变量考虑进去就可以解释量子世界的奇异行为,而这些隐变量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一些细节处留下踪迹。 瓦伦蒂尼说隐变量理论可以比标准的量子力学更好地符合已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结构。 尽管这是个漂亮的想法,但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理论会大有作为。另外,如果真的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出乎意料的结果,这也不能作为瓦伦蒂尼假说的证据。维德勒认为:任何诠释都可以声称早期宇宙的环境会导致出人意料的结果。 “我们正陷入一种境地,或许我们永远也不能用实验判定埃弗里特和德布罗意-玻姆诠释的对错。”布朗承认说。但是,他补充说,也不应当因此悲观。“我想我们已经有很多显著的进展了。许多人说因为缺少能区分各种诠释的判决实验,我们什么结论也做不了。但事实上一些诠释确实比另一些要好。” 目前,布朗、多伊奇和蔡林格都不愿放弃他们各自喜欢的量子力学诠释。尽管关于量子力学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争论没有结束的意思,蔡林格仍然感到高兴。 维德勒对此表示赞同。尽管他把自己放在“多世界俱乐部”里,他也承认,你选择去相信什么样的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喜好。“在多数情况下你是不能用实验来区分这些诠释的,因此你要做的就是跟着自己的直觉走。” 物理学家们漫游于量子世界,随心所欲地选择他们喜欢的诠释,这看起来有几分不科学,但至少目前看来也没什么坏处。 量子理论已经通过它创造出的产品——比如晶体管和激光——改变了世界,并将继续改变。不同的诠释让物理学家们用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方式去做实验。如果历史可以靠得住的话,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量子理论的意义或许可以开启物理学的另一个全新领域,维德勒说:“那就真的很令人兴奋了。” Michael Brooks is a consultant for New Scientist 文字编辑:霍森布鲁斯 来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3242
个人分类: 道法自然|19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流与山峰
lvnaiji 2009-1-28 17:27
理解及欣赏现代音乐的两个视角 神秘、鬼气、朦胧往往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听中国现代青年作曲家的作品时的感受,或者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听不懂啦,现代音乐。音乐界对此也褒贬不一,说改变了世界音乐格局,开创了中国交响曲创作新路者有之;说脱离现实生活,是皇帝的新衣者亦或有之。究竟该怎样看待包括中国青年作曲家在内的现代音乐呢?音乐史和文明史可以为此提供新视角。 从音乐史上看,可以认为现代音乐继承近代音乐的两个基本类型----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广义的)。浪漫主义与个性、主观、非理性想象和感情共为一体,并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情感要突破形式的束缚。古典主义则要求尊重曲式结构、逻辑、形式规范。现代音乐尽管流派纷呈,各领风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灵魂深处的独自宣泄,或下意识的感受;另一类则超越个人乃至全人类,以纯粹的形式来表达对茫茫宇宙的领悟。借用现代画家康定斯基的观点,前者可称为主观的抽象艺术,后者则是客观的抽象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前者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而后者则沿袭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然而必须指出,在与近代音乐的关系上,现代音乐更多的或主要的是否定,浪漫主义尽管要突破形式,但毕竟仍有明确的旋律、曲式与和声,主观的抽象音乐则全然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古典主义尽管强调形式,但毕竟为感情留下一席之地,客观的抽象艺术则完全排斥感情,有趣的是两极相遇,在现代主义的旗帜下,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在对近代音乐否定的道路上走到一起来了。 主观抽象音乐与客观抽象音乐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否定近代音乐明确的旋律、严谨的曲式结构与和声,代之以无调性、无曲式与不协和音、无音阶无音准的诵经声,共同特点之二是;非具象,无论是纯主观或纯形式,真实的客观世界已悄然隐去,不可能从现代音乐中寻找其表现了什么具体的事物。因而,现代音乐与近代音乐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否定。 现代音乐在否定近代音乐时正在向古代乃至远古时期的音乐回归,远古时代的音乐----如果说有音乐的话,那只是万籁之声以及人类的歌唱性口语,这种音乐节奏不稳定,更谈不上结构;没有音阶,没有固定音高;除了若干骨干音外,其它音都是偶然的、摇摆不定、含糊不清的。然后有1/3音或1/4音,这是现代人的测定,实际上在远古时期,与其说是整音的1/3或1/4,不如说是模糊、不准确。据说中国在史前,有一位伶人建成了12音的体系,而有确切音程的五音体系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由此可见,自远古而近代,在音乐(实则更广泛的领域)中有一个从混沌、模糊不清的有序、确定的过程。这一规律还可由系统发育的关系得到说明,在生物学中有海克尔的生物重演律.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浓缩了生物亿万年的进化史。作曲家的作曲过程也是如此。1806年,贝多芬在创作热情奏鸣曲最后乐章时,先是沿着音阶上上下下喃喃做声或大声叫喊出各种声音,却没有一定音准。然后再将处于混沌、模糊状态的音乐上升为有序状态。作曲家个人的创作过程浓缩了音乐史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 近代,在有序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现代音乐在否定近代音乐的同时,正在向远古的音乐复归。是的,我们在现代音乐中又体验到了无调性(1/4音、12音体系)、无曲式与不协和音,但现代音乐经过了近代音乐有序的阶段,是在近代音乐全部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复归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或者说是一种辩证的回归。 如果把现代音乐置于整个文明史中考察,也会得到有益的启示,当代文明潮流林林总总,从整体上大致可以看到三个共同特点: 首先是非理性。非理性表现在各个领域,在心理学,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梦,有柏格森的直觉;文学中有意识流、达达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美术中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科学中有非对称、非平衡、不可逆、随机涨落、模糊数学、突变论和混沌理论;在音乐中有加料钢琴和前述种种。这种现代的非理性是对近代理性的否定,同时又将近代理性包含于其中,因而是近代意义下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其次是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含义在于时、空两个方面。在空间上,于同一时期存在多种流派;在时间上,任何一个流派都不会长期存在,舞台上不存在主角,各种角色均如流星般匆匆而过,我们不能期望现代作品有如近代作品那样有广泛的影响和永久的魅力。然而,多元的整体却显示出一种因广泛积极参与所形成的异常的活力和永恒的沸腾。 最后,现代文明具有突出主体的趋势,在近代文明,人被物所淹没,甚至沦为物。现代文明的各种领域都显示主体的觉醒。例如近代初期的荷兰画派的静物画如同照相一般,从中看不到主体的作用。近代后期,尤其在印象派,在凡高等人的作品中,主体的感受得到充分展现。现代进一步抹去主客体的界限,甚至消解客体的存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突出主体走到极端,便失去了客体。随着客体的消解,主体也就隐去。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不复存在。 以上的情况正是远古的情景,在人类之初,无所谓理性,也无所谓非理性。每一个人都是元,又都不是元;物我不分。没有客体,也没有主体。文明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后,在否定近代文明之时正在向远古文明回归,这不是回到蛮荒时代,而是在高度文明基础上的回归。 上述音乐史和文明史的考察可以提供欣赏现代音乐的新视角。一方面,根据现代音乐个性化,非具象和非理性等特点,不必强求与他人的感受一致与否,每个人均可有自己的欣赏角度;不需进行推理,以理性的心理去欣赏,只能去体验,去感受,去领略其意境和气氛。简言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站在否定近代音乐的立场上才能去欣赏现代音乐。另一方面,人类行将跨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时代必须要产生也必定会产生新的音乐语言,音乐与人类的其它创造一样,就像一条河流,有自己特定的流向或规律----自混沌到有序到新的混沌。现代音乐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然而,艺术史、文学史等和科学史、社会史有着根本的不同,在科学和社会领域,虽然局部会有反例,但从总体上说,后者必定包容、超越前者,显示出前者的局限、错误、幼稚或落后,而在艺术史、文学史中,往日的成就如一座座高峰屹立于历史中。沿时间回溯,我们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薄伽丘和歌德,对唐诗宋词以及莫扎特、贝多芬等表示永久的敬意,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有序或一元阶段,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 音乐史、艺术史就是这样的河流与山峰----由河流可见发展趋势,由山峰可见超越时空的光辉。
个人分类: 音乐|608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