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背景为何被妖魔化
胡业生 2011-2-16 09:20
24岁女孩任大学副院长 校方否认其为市长女儿 2011-02-16 01:11:00 来源: 东方网   跟贴 856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网帖爆料称,1986年出生的女孩2008年工作,2010年被提拔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据悉,该大学是厅级单位,一般人需工作9年才能达到该级别,当事人从工作到被提升不足3年。该大学回应,任命是有意识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并否认其为某市长女儿的说法。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当局必须拿出勇气进行宪政改革
热度 1 xscjack 2011-2-11 09:20
人民智慧是有的!当局必须拿出勇气进行宪政改革,否则利益纠结的格局是打破不了的。 陈志武:“国富”如何变“民富” 2011年02月11日02:45 东方网 陈志武 我要评论 ( 0 ) 字号: T | T 陈志武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过去30年,国有制体系确实让政府调动资源很容易,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发展到现在,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从1950年代初的69%直线下降到最近的35%。相对应的是政府开支增长,1952年时,政府消费相当于GDP的16%,到最近则上升到30%左右,翻了一番。过去60年,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直线下降,而政府开支的比重直线上升。这两种趋势无论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期间,都没改变。 1978年,国家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当年可支配收入。那时是全能政府时期,城市人的工作、教育、医疗、退休、养老、住房等,都由国家包办。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到1994年、1995年,财政税收相当于1.5亿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相对规模在改革开放第一期减少了一半。 而1995年的税收体制改革,直接效果是使政府从国民收入中拿到的比重大规模回升。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上升到相当于3.7亿城镇居民的收入,比1978年还大。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冲击,政府在开支和投资方面支出增加,再次使政府规模上升。1978年的国家财政税收等于当年8.5亿农民的纯收入;1996年时,相当于3.8亿农民的纯收入;到2007年这个数字是12.3亿。 许多人会说,政府得到财政税收及财产性收入,不是在给民生做很多投入吗?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吗?一些经济学家说,征税是现代国家转移支付的手段,即所谓“第二次分配”。但实际情况可能跟理想相差很远,当财政预算是暗箱操作时,靠什么保证第二次分配真正实现,分配到你希望的对象和项目上? 2007年,巴西政府在医疗卫生这一项上就花了GDP的10.4%,而中国在医疗卫生、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三个项目上的开支仅花了GDP的2.4%。巴西政府的教育开支相当于GDP的5.4%,而我们不到3%。所以,那些“第二次分配”和“共同富裕”的理念,并没有被中国的数据支持。 另外,尽管1970年代、1980年代苏联的高科技发展跟美国军事发展基本相当,但我们今天生活中用到的各种科技,特别是跟生产力、生活有关的技术,没有哪一项是苏联当年留下来的。因为那些离民生太远,离重污染、重资源的消耗性工业太近。而之所以国有经济、国家主导型经济都偏爱重工业,轻视民生类行业,是因为制度激励安排会逼着官员们按某种方式去做决策。相比之下,如果整个社会的主要资产和国民收入由老百姓决定怎么花、怎么使用,由此产生的需求结构会更侧重消费品和民生服务品,看淡工业品。 归根结底,只要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局面不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就不可能改变,从国富转变为民富也只能是一种愿望。 如何改变?我主张两点:第一,是民主宪政方面的改革,这是最直接约束征税权、政府管制权并对财政预算过程进行更透明监督的必要条件。第二,是把剩下的国有资产注入国民权益基金中,把原来“全民所有制”理想中还没到位的、虚的“全民所有”具体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最好是允许国民权益基金股份自由交易。(作者系经济学家,本文摘编自《同舟共进》2011年第2期)
1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学问,怎样才算成功?
热度 12 qpzeng 2011-2-8 07:55
作为一个学者,能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人尽其用应该就算成功!教师教好书,科研人员出好成果,记者写好报道,都是学者应尽的本分。 成功的标准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好”! 要如何做到“好”呢?拿做科研这行来说,要做得好还真不容易。 做学问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能随便什么都做。 有的人喜欢到处“点灯”,期望“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认为这是机会主义的做法,到头来铺的场子太大收都收不回来,结果必然一事无成。 理论上,学者应该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这件事若让行内所有的人都能想起你,那就是中等成功。如果这件事令行内行外的人都对你肃然起敬,那就算得上是大成功了。 毕生做好一件事不容易! 一个明确的学术方向应该何时确定?大学?硕士阶段?博士阶段?还是博士后?这个很难说,不过我认为方向确定得越早越好!因此,我一直主张学生要拜名师,起点高,可以尽早步入正轨,然后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乃成大器也! 当然,也不乏无师自通者,而且这种学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因为他们较少思想的羁绊,在学术上可以天马行空,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不过,这类人通常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找方向。 找准方向的,长驱直入,步入科学殿堂,攀登科学顶峰;找错方向的,横冲直撞,“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功败垂成;那些经历磨难终于找准方向的人,无奈青春不我待,只能嗟叹岁月不饶人! 说到一辈子干好一件事,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好定义的。 什么是一件事?它的外延何方,内涵几何?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尽可能小,小到可以一直追踪下去做到顶尖。小事并不一定就不能成大业,往往一个好点子可以产生一门学科,带动一大批人追捧、仿效。 干好一件事既要心如止水,又要心无旁骛,就是看到流行的、时髦的,千万不能跟风! 我就做好我该做的,今天你时髦,你的成果出尽风头,但说不定明天或者后天我的成果也会大受欢迎!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也只能干好一件事。 若一个人觉得自己多才多艺,万事通,那是高估了自己!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就是你一事无成的开始。 如果你专注于干好一件事,过去的特长和技能都不翼而飞,这是有神经生物学基础的。 人到中老年,分支神经变得越来越萎缩,而主干神经却越来越发达,这时的你就已经定型了。不管你承不承认,你是某个方面的“天才”,但却是其他方面的“笨蛋”。 至于个人名誉和社会地位,倒不一定能与成功划上等号。 当然,因学术成功而名扬天下,是我们做学者的理想境界,但并不是人人都有那样的幸运。 尽管如此,我还是祝愿学者们早日成名成家,能“小成功”也是幸福,能取得“中等成功”更值得祝贺,要想获得“大成功”就可遇而不可求了!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5888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东方、广东、安徽、湖南四大卫视不转播央视春晚
热度 1 xupeiyang 2011-2-1 16:18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东方、广东、安徽、湖南四大卫视不能仅止于不转播央视春晚,更应该在除夕之夜为观众拿出堪与央视春晚相媲美的“拿手好戏”,以飨观众。 除夕之夜,各大电视台千篇一律转播央视春晚已成多年惯例,然而2011年,此局面将被打破。继东方、广东确认不转播后,安徽、湖南方面也确认今年不再转播央视春晚。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丽的南阳
热度 1 fqng1008 2011-1-31 10:01
妻是南阳人,尽管她从来没有去过,却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个陈述。 知道南阳出过诸葛亮、张仲景等许许多多的名人,还有著名的南阳玉,但是不知道南阳还有这么好的风景。刚才从 东方冬的博客 中看到他的博文 “‘迁都’要慎重,我赞成中国‘分都’南阳 ” (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04ca10100nfln.html ),才知道网上在讨论迁都的事情。目前有赞成和否定两派意见(赞成派提出了三个地点,一是河南信阳、二是湖南岳阳、三是河南南阳),东方冬的观点是不主张迁都,但可以分出国家的一部分职能部门到南阳去。因此,他收集了一些图片贴在博文里。 迁都的事情我也关心不了,可是看到南阳有这么好的风景,我倒是动了旅游的念头,顺便去看看妻的故乡...... 南阳在祖国的位置 南阳市区 南阳西峡五道幢 南阳西峡五道幢 南阳市区麒麟湖 南阳市区 南阳汉画馆 南阳恐龙遗址 南阳老界岭 南阳桐柏山水帘洞 南阳内乡宝天曼 南阳老界岭 南阳鸭河水库 南阳五朵山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2454 次阅读|2 个评论
深夜的狂想
热度 2 nightreading 2011-1-20 16:58
东方既白/ 又是一夜无眠/ 遥遥的零星的炮仗声/ 是埋葬爱的丧钟/ 却点燃我的狂想- 从此/ 心中圣洁的糖栗子花/ 不再开放/ 嶙峋的枝头/ 也不再有百灵鸟造访/ 炊烟萦绕/ 氤氲的青黛色/ 是泣别爱的悲伤/ 荒弃的四合院/ 遍布着没顶的荒草/ 留下寂寞与荒凉/ 庭中晨练的读书郎/ 早已不知去向/ 钢筋水泥的森林里/ 慨叹世事沧桑: 天涯羁旅/ 江河茫茫/ 惶恐四顾/ 大地玄黄/ 太行积雪/ 月色苍凉/ 几声悲泣/ 故人安康/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23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东方必胜:孔子这块遮羞布,迷惑不了人民的眼睛
热度 2 jlpemail 2011-1-19 12:57
孔子这块遮羞布,迷惑不了人民的眼睛 作者: 东方必胜 文章发于: 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 2011-1-15 静悄悄,事前毫无征兆,突然在神圣的天安门东侧多出来一个 9.5 米 的孔子像。第一次读到这个消息和第一次知道美国航母进黄海一样震惊,如果说美国航母黄海扣关洞穿了中国的防御大门,那么这尊代表中国文化九五之尊的孔子像就象一剂烈性鸦片,开始麻醉中国人的心性,腐蚀中国人的心灵。在美国在中国周边军演常态化,南方报系力挺反毛小丑,拔高戈尔巴乔夫的大背景下,在公平正义改善民生呼唤民主的时代大潮风起云涌的大形势下,在元旦新年音乐会高唱东方红,中央多位领导肯定重庆模式的大前提下,在神圣的毛泽东纪念堂旁边,在神圣的人民纪念碑旁边,在象征中国政治中心的中南海旁边,不伦不类地立了一个代表封建时代先进文化的孔子像,着实让人感觉有点启人深省,是不是孔子在海外和西方普世接轨后又返回中国要长住了?是不是我们对强盗砸门要高唱和为贵迎接了? 客观地讲,立像之人很聪明,之所以不声张,是因为他们清楚,目前孔子在百姓中间没有多少市场,中国大多数的人想念的是毛泽东。如果事前就象张艺谋推销自己的影片一样大肆炒作,有可能会被那些下层只知道热爱主席的屁民们搞黄,让自己精心设计的计谋泡汤,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对付这帮浅层次的人,还是用孔子的教导比较有效,只可 “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一旦生米做成熟饭,将孔子像立好了,这些人嚷嚷一阵也就没事了,反正当今中国许多大领导还是很喜欢孔子的,只要能立起来就不会再出现别的什么不测事情。 说实在的,对这件事我感到非常可笑,这些立孔子像的人深得孔子真传,和孔子时差相距千年心灵相通,孔子生前广收门徒,到处兜售自己的主张,但周游列国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始终没有那一家君王能够赏识他,给他实践的机会,终其一生可谓成就微乎其微。甚至秦国连儒家弟子讲课都是禁止的,其它六国虽然允许儒学流传,但在治国方面国也是姑妄说之姑妄听之的无所谓态度,既便偶尔有对其尊重的也只是表示些礼貌,没有一个从骨子里想着真正实行,最后崇尚武力精神的秦国将六国分而灭之完成了统一。现在这些立孔子像的人们也在让孔子周游世界帮助推销自己的想说而不好说的主张,虽然全世界对孔子的礼遇和其生前比不知风光多少倍,但在中国百姓的心头始终难以扎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大多数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依然无法憾动,这种局面让某些人惶惶不可终日,和孔子当年心境如出一辙,大概是同病相怜之故吧,也只能借孔子之酒浇个人心头之忧了。当年孔子尚且不行,现在立这样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铺子就能让自己的主张大行天下吗?看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毛泽东热潮,看看毛泽东纪念堂前川流不息的人群,孔子也会感到羞愧,那些搬出孔子来自以为聪明绝顶的人能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历史上个中孔子之毒很深的君王叫宋襄公,和敌国交战时大谈仁义,被打得大败,成为千古笑谈。现在某些人看来要铁心用孔子来对付美国的航母了,用孔子来对付愈演愈烈的毛泽东热潮了,但历史会证明将孔子当作一把万能钥匙,只能会象宋襄公一样可笑,将来会印证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古语的。 有人可能说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的首都占一席之地是应该的。其实孔子的圣人地位是那些想着安享万世太平的封建帝王们抬起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学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秦始皇是反对儒学的,一个焚书坑儒让这位千古一帝被书生们骂了几千年,汉朝最初几位皇帝也是以黄老之术治国的,令中国人自豪的唐朝更是认老子为祖先,所谓的汉唐雄风和孔子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有人可能认为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不是按孔子说的而治国的吗?其实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果他要真要骨子里喜欢儒家就不可能不重用给他提建议的人,而恰恰是汉武帝不用董仲舒就说明在武帝眼里这种学说只能愚民、不能治世,这种学说在自己前几代的君王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武帝一心对外作战的形势下对于统一国内思想是有极大作用的,所以才下决心让儒学一家流传。真正用儒学治国的是宋朝,北宋有开国宰相赵普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佳话,南宋有朱熹理学大行其道,到后来明朝尤其是清朝未年也将孔子抬的很高,但汉唐雄风始终再难找到踪影。两宋风云让中华民族感到窝囊,就好象是一只挨宰的肥羊,对几个边陲小国毫无办法。清朝更是让几千外国兵席卷天下如无人之境,吓的慈禧带着皇帝到处乱窜,让人笑掉大牙。只不过孔子学说对于那些无能之辈和那些永远想让百姓做顺民的统治者来说是最漂亮的外衣,所以这块遮羞布被历代的统治者越抬越高,抬到了高得不能再高的地步,成了独步千古的 “ 无勉之王 ” 。这个 “ 无勉之王 ” 让中国近代积贫积弱,几乎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近代史已经雄辩地证明,用孔子思想治国中国不会强大,用孔子思想治国只能让中国的思想僵化,用孔子思想治国只能让中国的创新精神磨灭,最终一盘散沙的国民意识将国运推到危险的境地。 本来五四运动后,孔子这个木偶已经被搬出了圣殿,还原了本来面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雪尽近代百年耻辱,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让世代受苦的人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主人的味道。人民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推出了自己认可的圣人,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出了东方红这震撼世界的歌声。毛泽东思想代替论语的结果是中国由东亚病夫变成了东方雄狮,挨打受气的两宋风云烟消云散,送礼卖国的清末景象一去不返,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时代创造了一个个战无不胜的神话,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经过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人民还能丢掉毛泽东这面大旗而选择孔子这面破旗指引方向吗?我想这只能是极少数人的一厢情愿,百分之九十九点六的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本来立一面孔子像是无需大惊小怪的,本来孔子这尊木偶就是造反时丢弃,维稳时捡起,不过是统治者随心所欲的一个玩物而已。近年来我们国家有头脸的显要们搬出孔子的招牌到国外到处显摆,人民虽然保留意见,但没人会太在意。全国各地每年都要搞的各类尊孔大典花样繁多,百姓也会自我麻木。如果在其它什么地方立一个孔子像,我想人民也不会出离愤怒。但在天安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立这样一个孔子像就让人不由浮想联翩了,已经超出了人民感情能接受的最大底线。无论立这尊像是出于什么目的,当政者都应该尊重民意,因为民意不可欺,只有民意畅通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真正和谐幸福。
1725 次阅读|4 个评论
Boxing Day杂感
chengqi2009 2010-12-26 17:06
今天是西方人的Boxing Day,有点像中国孩子们领压岁钱的日子。洋人习惯于在圣诞树下 打开一盒盒的礼物,而且多以圣诞老人的名义来哄小孩们,所以每每此时孩儿们往往总向圣诞 老人许愿甚至写信,以求得到自己梦想的东西。然而时代变了,而今礼品往往太丰富了,孩子 们大都无需太费心就能有大喜过望的收获。 其实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大人小孩,人类的心愿都是类似的;被评选为二十世纪最聪明的科学 家爱因斯坦曾写过一封给五千年后子孙们的信,其中不无感慨地提到他们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 精神世界极其丰富而却饱尝了物质贫乏的艰难。至今还是有人要面对饥饿、失业、流落街头的 生活,这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发达的国家里也不罕见。 其实几千年前我们的古圣人们就有和谐社会的理念,如今尽管我们的周围还不到处都是绿草鲜花、 窗明几净,可以告慰的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我的有些洋人朋友亲口跟我说, 他们在中国感觉有一种安全感,因为许多中国人都表现出了诚实、谦虚和大度。我还想告诉他们,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我们的古圣人们的一些教诲,那么中国将会是全世界最和谐的地方。 所谓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难及乎?
个人分类: 人间城郭|3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
qyu111 2010-10-4 20:30
到欧美国家去旅游,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教堂。它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庄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每一个城市和村庄的最奢侈的建筑。 这些教堂虽然都有近千年的历史,可是它们的坚固和气势却从未改变。当你看着它们,你由不得不去想,当时的人是花了多大的精力和钱财去完成这些伟浩的工程。这些人当时都在想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人力和财力去建造教堂?皇宫造的辉煌我们好理解,因为它是国王居住的地方。国王有权和钱,当然要把自己的房子建到极致。教堂是西方的上帝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们精神领袖的皇宫吧。 这是不是反映了欧美国家的人对精神领袖的敬重和对精神的追求?欧美宗教追求的是今生如何做人,死后能和上帝在一起。每周上教堂听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追求心灵的平静。 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的 教堂,叫做庙。庙里供着的是菩萨,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上帝。我们的祖皇的宫殿造的不比欧美的皇宫差。但是我们的庙和和欧美的教堂相比,那就很寒酸了。我们的菩萨叫做什么?泥菩萨。泥巴糊着稻草做的。我们去到庙里烧香拜佛是为了保平安和升官发财,希望菩萨能马上带来好处,追求急功近利。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文化差异?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9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方和西方
machan 2010-8-9 23:00
在我们的语境中,东方就是指中国。但事实是,能够代表东方的,除了中国,还有日本、韩国、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朝鲜等等。 奥巴马在一个演讲中说过,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无论你是黑、白、还是黄,我们有 99% 以上是相同的。 但是,很多人天天看到的是 1% 的不同,看不到那 99% 的相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对的,人类有共同的追求。如果有人告诉你,西方人实现的梦想不适合东方的中国,那他肯定是骗子,骗子说话你能信吗?
个人分类: 社会|2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风声5——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喀什经济特区
sheep021 2010-5-21 12:16
中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 设喀什经济特区 2010年05月20日20:43 人民网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5年后全区人均GDP将达全国平均水平。 举全国之力援助和推动新疆实现大发展,给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喀什地委委员、喀什市委书记曾存表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本博评论: 继重庆和西安的大手笔 拉开 序幕之后 了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这场大戏,终于正式上演了,喀什走向前台。 东有深圳、西有喀什,如果说,深圳目睹了一个时代的话,喀什则开启另一个时代。 东、西不仅代表空间,而且也代表着时间。更重要是东西是相对的,文化上的回归东方和经济建设上的向西部转移是一个整体。 深圳开发开放时,有冒险精神的、拼搏精神的、怀才不遇的人才都去深圳大展身手了,美其名曰孔雀东南飞,如今,孔雀终于回头了。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没赶上深圳,没赶上上海开发建设的、北京上海深圳没买上房子的,可以考虑人挪活树挪死这句话了 更多风声系列 : 风声4尚武传统逐渐回归 风声 3 奥巴马:中国特色不能丢,莫跟美国走死路。 风声 2 回归传统,回归东方 风声 繁体字又回来了 西部大开发终于拉开序幕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盛唐时期,埋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伏笔
sheep021 2010-4-12 14:49
小小寰球,东西相错。分为东西,合则一体。 东西文明,花开两朵,相互促进,盛衰相因。 近一两百年来,中华文明被西方文明冲击,在盛唐时期就已经埋了伏笔了。 而有意思的是,不仅中国有过改革开放,主动“下海”的历史,西方也有过被迫“下海”的历史。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主动对接西方先进科技文明,西方下海则完全是被奥 斯 曼帝国逼迫,走投无路而开始了对充满未知的茫茫大海的探索和冒险。 就这样,为了和平,中国使劲赶突厥西迁。为了生存,西迁的突厥又使劲赶西方人西迁,为了发展,西方人开始下海冒险,幸亏地球是圆的,一直向西发展的西方人又从海上绕到了中国东海岸。 幸亏地球是圆的,否则,真不知道,他们(西方人)会被赶到哪里去,呵呵。 简单回顾一下,有不到之处,还请补充、提醒。 1 汉驱匈奴西迁,唐、蒙古驱突厥两次西迁 被汉朝打败被驱逐出去的匈奴在西迁行动灭亡了西罗马帝国;而被唐朝打败的突厥余部,俘虏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并使之走向灭亡。蒙古西征的时候,西突厥是被征讨的主要对象之一,于是再次向更远的小亚细亚地区西迁。 2 西迁的突厥人成为中国遏制西方侵略的主力军 从唐朝安史之乱开始,到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其间长达465年,分布在中亚、西亚广大地区的突厥人事实上成为中国来自西方扩张威胁的缓冲带,并且是遏制来自西方威胁的主力军。突厥人在抵抗阿拉伯人扩张、反抗直至推翻阿拉伯人统治,做出了长期斗争,最终取代阿拉伯帝国,随后在抵抗十字军东侵,遏制西欧封建主侵略东方的狂热,也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 奥 斯 曼帝国统合东西文明 奥斯曼帝国是突厥族历史辉煌的顶点。它兴起于塞尔柱帝国解体之后,蒙古军大举西侵的背景之下。 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叶是奥 斯 曼帝国的黄金时代 ,其疆域地跨亚、欧、非三大洲,在突厥史上前所未有。其疆域包括了前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化,东西文明在其手中而得以统合。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其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 4. 迫使西方下海,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奥斯帝国虽然历经数百年,除了富丽雄伟的伊斯兰风格建筑可与拜占廷相互媲美之外,奥斯曼帝国对地中海上贸易的垄断,逼迫西欧国家积极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客观上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和新航路的开辟。 5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 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中叶恰恰是西方航海探险的黄金时代: 从15世纪初葡萄牙亨利王子南大西洋的海上探险事业,到1487年好望角的发现 1488年,巴托罗缪·迪亚斯饶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证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是相通的,并进而证明南北两半球的风是对称的。这样就使世界航海探险活动步入高峰期。 1492哥伦布年率领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1520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欧洲人开始对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由于西方宗教和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同时各大洲之间的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6.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百年屈辱史,由此展开) 7.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又站起来了 (近30年) 8. 1978 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下海” (30年左右) 9. 2010 年前后,西部大开成实质性启动,中国开始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逐渐统合东西文明 10 XXXX 年,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强国 统合东西方文明的巨大威力,奥期曼帝国可见一斑。 目前, 不仅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的优点,西方同样在学习东方文明的优点 谁能统合,谁强大。 那为啥说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强国呢? 因为只有中国的思维才能统合东西方文明 他们太狭隘,太过杀伐。 (五行:“西方属金,其神白虎”,金主杀伐,白虎乃战神,只懂得打打杀杀。东方属木,其神青龙”,木主生,青龙乃生生之神) (未完,待续……) -------------------------------------------------------------------------------------------------------------------------------------------------- 众所周知,商路在世界贸易中意义重大。欧洲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亚欧大陆东西端贸易商路,征收重税,西部欧洲急需产自东方的香料等商品,对其中的暴利尤为渴求。随着“地球是圆的”这一科学论断逐渐流行,欧洲开始向大西洋探险,最终导致“地理大发现”,自此,其控制之下的更大范围的海路贸易兴起,相对而言造成奥斯曼帝国的没落和解体,也造成无出海口或不重海权国家和地区的相对衰落。再后来,伴随西方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其首先出现工业革命且不断升级,海洋商路与工业革命共同造就西方强盛一时。目前看,工业化仍在世界范围蔓延,中国加入这一进程影响已经显现。作为工业成就之一的高铁的诞生与普及,将在海上商路之外,诱发陆上商路的复兴前景。所幸从地缘环境来看,中国无疑属于“天之骄子”,既有漫长海岸线,也有极为广袤的大陆腹地,向西一直通向遥远的欧洲。这样一来,中国除了利用海路与世界建立贸易关系,还将面临复兴陆上“丝路之路”的战略机遇,从而解决中西部发展的商路问题。只是从当前来看,依托高铁的“新丝路”西进计划尚需时日,而中国的海权状况亦不尽如人意。遥想“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也曾在海权方面风光一时,然而,兴衰循环周期竟是如此之久长,以至到了今天仍未再度领先于世界。 见: 中美现阶段不至于摊牌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239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心中的神话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sheep021 2010-3-4 11:51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英】约翰霍布森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年11月出版 这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实际上是处于欧洲中心论知识环境中的作者约翰霍布森对这一荒谬体系的一次集中反驳。这是全然以历史数据勾勒东西文明交流史的历史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著作,具有一定朴学层面上的意义。它立志于一项极大的工程,即重述世界史。这也就意味着一系列的翻案文章,该书也就是以一系列小翻案来完成东风西渐史大翻案的过程。从而,让我们再次看到世界的双生一体,替代文化批评中显然的一字褒贬春秋大义,是更加客观理性意义上的对东西方文化隔阂的一次梳理和澄清。也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个真正的东方,以及真正的历史上的欧洲。所以,它是一部极具意义的著作。寻找失落的身份和被遗忘的东方,以及追问东方化的西方如何完成所谓胜出,达成东方西方世界的分化等等,都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历史话题。 基于更宏观的视野,作者以19世纪为界,将历史分为两段,即东方为先发地区的时代,与西方为后发地区的时代。而书中所力图矫正的、长期隐没在暗处的历史,就是前者,即19世纪近代之前整个的历史。公元500年到1800年之间,世界就是以东方为中心的世界,长达千年的东方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存在,足以说明,整个世界的跨文明进程就是一部东方全球化的历史。另一方面,作者也揭示出同时期欧洲的落后蛮荒的面貌。同时,专门对1492年到1850年之间所有欧洲中心论所幻设塑造的各种发现东方发现世界及独立创造近现代文明的神话,进行逐一论证,从而各个击破。同样,偏离欧洲视角来讨论近代西方崛起,看到的将是一场有悖于今天种种常识的东风西渐的遗忘之旅。 欧洲中心论者所阐扬的欧洲15世纪大发现时代,不过是夜郎自大式的文明标榜。亚非之间的航海交流很早就开始,并不需待欧洲人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16世纪对东方经济的主宰也是吹嘘,它们不过是慢慢混入了原有亚洲贸易体系当中而已。直到19世纪初期,东方并没有因为欧洲对它同时期的专制堕落想象而沦落,而是仍然一直保持着对西方的绝对优势,中国明清时代的海军实力甚至远远大于整个欧洲的总和。 作者着力说明的是,欧洲的崛起不是奇迹,而是东方文明的滋养积渐而成,但也不能否认近代欧洲自身的能动性,近代文明的承载者。欧洲启蒙运动的裂变性,在于一方面吸收了来自东方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被精心构建成为一个否定东方的全新知识体系。正如中国所谓正朔承传的观念一样,欧洲历史及其文明史也被勾勒成一部《传灯录》希腊、罗马、基督教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和工业革命,仿佛这就是欧洲精神、欧洲文明的衣钵正道,然而,所有后设的传承有序的谱系本身都透着可疑。 言必称希腊的西方文明发展史,创造一个永恒的西方,虚构了历史上东西方的界限。然而,希腊本身就是出于近代欧洲中心论的构想,它的文化既非西方,政体亦非民主。启蒙运动,则更多直接和间接吸收借鉴了中国的思想资源,是真正据为己有的拿来主义。亚当斯密所阐发的英国经济自发放任的原则,实际渊源则来自于中国道家治国无为的思想。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所依赖的大多数重要科技,全部都是经由全球化商路悄悄传到欧洲,甚至包括蒸汽机原理,都更早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著作中。 并不存在一个孤立的西方,欧洲的发展是被东方推动的,西方文明是后来者,它的真正起源在东方。然而,今天,西方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代表,社会文化发展的现代性径直成为西化程度的代名词。西方最终取得了胜利,甚至悄悄掩盖了东方的历史。许多东方包括非洲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和种族,被后起的西方指认为无历史的人。欧洲身份的塑造和变化,使欧洲的自我膨胀和帝国主义成为可能。作者尤其比较了中国的国际朝贡体系,后者貌似落后的等级制,维护的却是文明的中央王国;前者的人类主义道德理念,践行的却是以武力和掠夺拯救堕落东方,普及自己的文明标准。东方主义和欧洲中心论,都是在想象和虚构中贬东扬西。东方在有色眼镜中被歪曲为专制、放纵、野蛮的低等文明,成为永远不开化、未成人的彼得潘世界。这种分裂东西的文明优劣论本身分明是一种智力上的种族隔离制度,也为帝国主义炮制出了征服东方的口实。 欧洲的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合理性,是以隐性种族主义达成其障眼法的。尽管种族主义的命名远远晚于帝国主义时代,但是实质上这种形成于18世纪的不以遗传而以文化政治环境来区分文明优劣,实质上也确实构成了种族主义式的歧视,从而导致欧洲人真诚相信帝国主义是用来帮助东方、拯救东方,从而忽略了其侵略的本质。19世纪诗歌《白人的负担》便透露出欧洲人甚至把对堕落东方的救赎当作是一种义务、道义上的责任。19世纪中叶科学种族主义的诞生,以及新教教义复兴,也是英国走向帝国主义的温床。历史走向近代,观念产生一切。道德的旗帜高扬,一叶障目,看不见的是哲学和想象对思想空间的霸权背后的道德悖论。最终,西方帝国主义对东方殖民地国家造成的消极的经济影响,甚至破坏性的文化影响,永远无法估量,而且,今天仍在继续。 还有一点是值得质疑的,即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东方最终能否凭借自身实现近代的工业化。毕竟西方的经济遏制战略抑制了东方的经济增长潜力。这个问题,在日本崛起的讨论中实际上已经获得了解决。日本的明治崛起,不是常识意义上的美国佩里准将打开了它的国门,而是它自身德川幕府时代的积渐而成。当然,之后日本的脱亚入欧战略已经无奈地说明了当时历史情境下欧洲的优胜者地位。成王败寇,过河拆桥,历史的霸权逻辑从来都不失信。 从此,人们必将遗忘,19世纪之前曾是东方世界缔造了全球经济和世界一体的文明。本尼迪克特说过,历史岂能被写成仅仅属于某一族群的人的历史。欧洲的狭隘主义所创造的一系列自我中心的神话迷思,终将被摒弃。被边缘化了的东方及其长达千年的世界文明的主体地位,终将被重新认知。也正如《欧洲霸权之前》的作者卢格霍德评论该书后说的:世界历史需要重写,而我们正处在这项工作的初级阶段。为历史的正名,两百年、三百年的时间,都远远不够。(韩猛) 2010年03月01日 09:56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 http://book.ce.cn/spsy/201003/01/t20100301_21031315.shtml 目录 图表 前言和致谢 地图 奥博戴尔世界投影图 第1章 反驳纯粹西方的欧洲中心论神话:发现东方化的西方 第一部分 作为先发地区的东方:东方通过东方全球化发现并主导世界,公元5001800年 第2章 伊斯兰和非洲开创者:在亚非大发现年代构建世界和全球经济的桥梁,公元5001500年 第3章 中国开创者:第一次工业奇迹和中国孤立主义的神话,约公元l0001800年 第4章 东方保持优势:东方专制主义与印度、东南亚和日本孤立主义的双重神话,公元l4001800年 第二部分 落后的西方:东方全球化和基督教国家的建立,公元5001498年 第5章 基督教国家的建立和欧洲封建制度的东方起源,约公元5001000年 第6章 意大利开创者的神话,公元10001492年 第7章 瓦斯科达伽马时代的神话,公元1498约1800年 第三部分 作为后发地区的西方与后发优势:东方全球化与西欧作为先进西方的重塑,公元14921850年 第8章 1492年神话和发现美洲的不可能性:亚非对西方后来居上的贡献,公元l492一约l700年 第9章 英国工业化的中国起源:英国是擅长模仿的后发国家,公元17001846年 第10章 塑造欧洲种族主义身份和创造世界,公元17001850年:作为一种道德天职的帝国文明使命 第11章 英国工业化的黑暗面和放任主义的神话:战争、种族帝国主义与工业化的亚非起源 第四部 分结语:东方化的西方与西方的欧洲中心神话 第12章 理性的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和东西方大分裂的双重神话,公元15001900年 第13章 东方化西方的兴起:身份/动力、全球结构与偶然性 评论: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东一西螺旋上升。 东方西方东方 中国的好日子真的不远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哲学能指导科学或人生吗?(附网上讨论)
yangjunchao 2009-11-5 20:36
哲学能指导科学或人生吗?(附网上讨论) 作者 量子猫 最近新语丝上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讨论,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哲学能指导科学或人生吗?在今天的时代,答案可以很肯定,“完全不能!”不仅不能,思维或思想被教条束缚,无论是去做科学研究,还是关于自己人生的发展,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哲学。像科学一样,哲学虽然也是人类特定认识时期经验的积累、总结、归纳和逻辑演绎,原则上也都是逻辑自洽的。但哲学基本停留在现象的表面,其最基本的假设或约定是根据有限的经验人为设定的,而科学则是基于严格的经验或实验基础和数理逻辑,特别是自然科学,都可以用精确的数理方式来表述,不存在哲学中大量偷换概念、概念混淆和虚假逻辑的问题。和科学相比,哲学是人类认识不成熟时期的产物,是科学不够深入和广泛时代的一种“权宜之计”的“知识”系统。现在科学已经非常深入和广泛, 哲学早已退出了人类前沿认识的阵地,成为人类认识的过去式了。 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最主要的有三大部分。东方以 《 易经 》、 《尚书、包括吸收了大量印度哲学等 为基础的老子哲学,西方综合了古埃及、巴比伦等地早期文化中理性部分的古希腊哲学,还有现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后因科学的局限性而被不合理的延伸扩展的西方现代哲学,可以概括地说,西方现代哲学是 科学偏轨的产物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这些哲学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社会实践以及人生发展有过指导作用。 比如, 老子以系统论和现象逻辑为基本特征的哲学,同时也整合了西方还原论的一些成分,是《易经》的条理化和更加系统化,很全面很深入的渗透的自然、人生、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子思以孔子、老子学说为基础,构建的天人政教合一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农业社会状况下是先进的,以此为支撑的社会组织结构系统, 在华夏地域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强大而繁盛的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但也不可避免的在西汉、南宋、清处等各个时期在其世俗化过程中而趋于教条、僵化,脱离了其最初为人生发展和社会合理秩序 指南 的核心而徒留一副僵化的外壳。儒家、道家的思想对当时的人们有指导作用。但与西方现代科学为主体的工业文明相比,就不合适宜并且落后了, 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这种僵化的外壳就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以亚里斯多德为集大成者的古希腊哲学,被宗教吸收,成了宗教神学教义的一部分,和王权结合在一起,也在西方社会中发挥了壹千多年的作用,但也因为被教条化而导致了中世纪的黑暗。在哥白尼之后,科学的曙光终于冲破宗教神学的黑暗,亚里斯多德的知识体系被伽利略、牛顿等代表的现代科学所取代,并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贸易、战 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工业文明蓬勃发展,终于形成了新的强大的社会力量阶层,通过民主革命,通过或长或短时期的战争变革,建立了西方现代民主体制。现代的社会制 度,是以科学比如广义的社会学、法学为基础组织构建起来的,个人要在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现代科学是唯一的指路明灯。 西方的现代哲学是在科学不够广泛深入阶段偏离科学发展轨道的产物。始作俑者是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 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在古希腊哲学和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物理学思想,为惠更斯创立光的波动学说、为牛顿创立光 的微粒说、为后来的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原理都做出了贡献。笛卡尔认为自然万物所有的现象都有内在的法则,是可以根据(对所有人的经验都是)自明的公理通过 推理、演绎来解释说明的。这本没有什么错!这正是科学的基本特征。 但是他过了一点,他基于自己的唯理论认识论,把几何学的推理方法和演绎法应用于基本存在和意识问题上,认为清晰明白的概念(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并达成 一致、或者说是最广泛的经验的公共约定)就是真理,提出“天赋观念”。“真理”这种说法已经有些问题了,还是“公共约定”或“公理”恰当些,“公共约定” 或公理是可以修改的。如果是“真理”,还存在修改的问题吗?还板上钉钉的来了个“天赋”,这就彻底走过了头,偏离了从哥白尼、开普勒到伽利略的已经很清晰 的科学思想的轨道,即公理是可以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或经验的增加而不断修正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引发了后来认识到底是来自天赋观念(如斯宾诺 萨、莱布尼茨)还是经验(如以前的培根和后来的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的无聊的持续了差不多三百年的哲学大战,后来采用循环定义“物质”和“意 识”概念、美其名曰的“唯物辩证法”又加入战团。在科学不够广泛深入不能对一些更基本的概念作出准确的界定的情况下,试图总结具体科学的成就解决最基本问题的现代哲学,实际上和过去的神学和经 院哲学一样走入了死胡同,是概念不清、逻辑混乱的基本上属于某个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像一般老百姓争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或者有些分子生物学家争论“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基因” 一样(蛋白和基因是协同进化而被环境选择的结果)。 这个时期的哲学,和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哲学还不一样,亚里斯多德的哲学主体是不成熟的物理,其它部分是以物理学思想为基点延伸的某种程度上可以 说是一种不成熟的百科全书,对古希腊时期的认识水平来说,还有不少知识性的成分在里面。而偏离了科学轨道衍生出来的纯粹思辨远大于社会人文内容的现代哲 学,是以科学为幌子,打着集科学之大成的“皇冠明珠”的美名,其实在其产生时就几乎一无是处!对后来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更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影响。而且 很不幸的是,某些无聊的哲学思辩被政客利用,当成了一种口号或宗教教义,在现实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变成了占人类人口很大一部分的社会的一种绝对一元化的 文化意识形态,不仅像老子的哲学、西方的宗教和神学一样,严重阻碍或窒息了这些地域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也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的极大的危害, 直至近年才有所好转。 康德哲学似乎在中国有特别的市场。康德的先验论的基本出发点来自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康德哲学集牛顿之后科学之大成,但和其它的哲学家一样,都属于 一种自言自语、自圆其说、自炒自卖的大杂烩。从科学的基准来看,不仅其采用的概念或前提本身就错误,逻辑也混乱。爱因斯坦13岁就读康德哲学,最初颇有好感,后来反复多次读 过。关于康德哲学,爱因斯坦自己说得很清楚,“只要您一旦对他的先验的综合判断的存在让了步,您就落入了圈套。我必须把这个‘先验的’冲淡成了‘约定 的’,才不至于同他非发生矛盾不可。可是,即使那样,在细节上还是格格不入”(《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p104,商务出版社,1976年1月第1版)。唯 一的好处,正是以他的敏锐和深刻,没有走入这种烂泥滩,同时又站在科学和哲学的历史高峰,对物质的基本存在问题和思维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爱因斯坦在 自己晚年,总结了自己科学发现和思想发展的历程,对科学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简明的概括,即人类认识最广泛的经验(包括实验)的公共约定——公理及其自洽的逻 辑演绎,这正是思维的光明之路或理性的根本所在。而哲学的思维模式,恰恰走入了歧途。以至于后来,对于波尔、海森堡基于“实证逻辑”的哲学理念把测不准原 理和量子理论的或然性结果扩大为一种不同于宏观世界的微观世界基本存在方式、把科学认识导入不可知论的时候,爱因斯坦尖锐的指出,“上帝不掷骰子!”,“这是一种倾向于坏的哲 学!” 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总结了文明的演化历史之后关于“哲学”的一句话一针见血,“哲学是上流社会的宗教”! 即便不能像我们上面叙述的从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发现这一点,或像爱因斯坦(对康德哲学)从理性或思维自身所要求的自洽性发现这一点,自达尔文发 表进化论以后,就应该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从逻辑上来说,基本存在问题只能由基础物理学和心理学两门具体科学来解决了。物质存在的本原,是基本粒子物理学和 量子场论、引力场论的问题。心理问题,也必须回到现在认识水平上的生物大分子、神经元、神经网络这个层面才能彻底走出困境。所有与基本存在和意识有关的哲 学著述都毫无意义了,其它的方面,也都有很丰富很深入的具体科学。所以,现在的社会,哲学根本谈不上对科学和人生的指导。不仅无益,绝对有害,思维模式被 禁锢和束缚于教条之中,怎么可能去创新! 哲学不能指导科学,也不能指导人生。在当下中国旧的儒家文化走向没落、专制教条思想逐渐消解、各种思想泛滥的情况下,那么什么能指导科学和人生呢? 是科学思想、好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文学艺术作品哺育心灵的成长、情感的丰富、意志的坚定、人格的完善,是人生发展的激情、动力,或者发动机。科学思想,是指引人生发展方向的路标、指南针,是人生这量快车的方向盘,也是科学创新发展的理智和逻辑的基础。 在当代,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爱因斯坦。今天的学生或学者要去学习真正有意义的、有用的仍可以被称为“热爱智慧”的那种“哲学”,可以从爱因斯 坦的思想起步。爱因斯坦的思想基本都浓缩在他的《自述》、《我的世界观》几篇文章里面了,能对他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当然更好。爱因斯坦的思想很广博,除了 物质的基本存在问题,还涉及科学理念、思维、人生价值、和平、民族、国家、世界等等。如果是对心理问题特别感兴趣,也可以结合现代神经科学读一读皮亚杰的 《生物学与认识》、《发生认识论原理》等,一些“情绪心理学”的科普书籍也很有意义。这些不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对自明命题或天赋观念之类进行推理和阐发的 那种所谓的现代哲学,是站在科学前沿对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一些重大基本问题的有意义的思考,还是非常富有启发性的。当然了,比如心理神经机制问题彻底解决以 后,皮亚杰的书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只有历史文献的意义了。除此之外,生活、工作中的很多具体问题,也大都有很明确的科学知识可以用来做出判断。当然,还有很大的领域,科学也不能给出答案,这时候,人类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常识往往还是可靠的,这部分知识通过文学、习俗等文化载体代代相传。 而之前的那些所谓哲学,就不要去碰了。在科学文化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上,这些东西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了。但要知道,那些哲学著作的作者,比如笛卡尔、莱 布尼茨、马赫等等,在当时的科学背景下,大都是一等一的顶尖高手,很多概念和逻辑的差异非常细微,一般的读者,是很容易被蛊惑的,很容易被导入歧途。就连 爱因斯坦,也是在其中挣扎多年以后(读过历史上重要的大部分哲学家的著作),才根据自己对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思考而逐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的。如果你的自然科 学的基础不扎实,我不是说要读过多么高深的物理学,只要读过当代的高中的数学、物理(经典物理学的核心都被包含进去了),基本概念理解透彻就足够了,但如 果你对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功力不够,定力不够,陷进那个烂泥滩,陷得越深,就越爬不出来了,这一生的“心智”,基本上也就完了。用来指导研究或人生,只能产生“科学妄想家”、“伪科学”等等可笑又可悲的人生或社会闹剧! 注一:部分内容摘自正在写作的《科学思想漫谈》 注二: 我的《哲学能指导科学或人生吗?》一文( 2008年11 月 26 日 新语丝新到)在网上引发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对我的观点质疑和反驳的比较多,有些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我大致做了相应的回复或说明。现整理如下。 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们都有高深的哲学修养,特别是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玻恩等大家。哲学对其他科学的影响,特别是生命科学和心理科学当以此为鉴。 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们都有高深的哲学修养,并不意味着哲学就可以指导科学。要理解了量子理论之后再来谈哲学对这些量子学家的影响。哲学对量子理论产生过怎样的或任何的影响,你举任何一个例子都行。你总不会认为,哲学重大地影响了这些量子学家,但不影响他们的重要贡献吧。在科学不能突破的时候,哲学是丝毫派不上用场的,而且往往把科学导入歧途。哲学对量子理论的影响,只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因不确定性原理而陷入了不可知论。哲学对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每一步进展都没有发生过实质上的影响。恰恰相反,去看看真实的生命科学和心理学发展历史,生命科学和心理学都是在基于经验或试验在突破原有“哲学或认识”框架或思维模式下获得进展的。 任何一个没有以认识论为核心的哲学的文明,很难产生出科学,但有时我们往往把人文指向或价值取向的原则也称为哲学。也许这部分哲学对所有人都很重要,因为它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等。 恰恰相反,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是在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下取得的,直接突破口是新的经验与过去的知识系统在逻辑上不自洽,所以通过修改旧的经验约定即公理而重新变得自洽。老子的哲学中不能说没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不能说没有认识论,但它从来没有指导出重大的科学发现,反而限制了科学的正常发展。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主张和“知识系统”,被宗教作为教条,也导致了中世纪的黑暗。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来自于生活实践、生产、贸易、战争等的现实需求,来自于新的经验与旧的认识在逻辑上的冲突,或不自洽,而决不是什么认识论。对你的主张,你只要举出一个例子,我就认为你在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面前不是几近无知或者信口开河。人文指向或价值取向对所有人都很重要,它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等,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不对,但它不应该作为一个哲学的命题或问题,它应该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或命题,因为它强烈的取决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地域文化、民族、种族、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不具有一般性或普遍性。 关于爱因斯坦,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影响他一生的两位哲学家:一是斯宾诺莎,一是叔本华。前者始终以其人格魅力影响爱因斯坦,后者则以其睿智对他的人生有所启迪。爱因斯坦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而且希望像他那样自食其力(斯宾诺莎靠磨镜片为生),只有在业余时间钻研自己喜爱的哲学与科学,少向社会索取,维持朴素生活是爱因斯坦的一贯作风。叔本华则教导他人生的智慧: “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 而把人们引向艺术与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 这是个人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的选择,是哲学家人生价值观或人格对爱因斯坦人生价值观或人格形成的影响,和道德伦理一样,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属于广义的文学的内容。这和哲学对科学和人生的指导有关系吗?我文章中说了,好的文学对人生是有指导作用的。 和太蔟一样,那个老问题还是没回答:指导科学的科学精神是无法证伪的,那么它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 科学思想或科学精神,是对科学实践活动的一个概括,像一个公理(公共约定)一样,是不断丰富发展的,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到爱因斯坦,它的内涵都是不一样的,越来越丰富了,而且,没有人否认它还会进一步发展。如果实在要纳入你的“证伪”的条条框框里,你也可以说它是可以证伪的。像温伯格一类的科学家特别讨厌这种马后炮的东西。等你证伪了,科学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了。这种 “ 证伪 ” 之类的哲学在科学获得创新之前能影响科学创新吗?(温伯格:科学家会不时因相信从培根到库恩、玻普这些哲学家所提出的过分简化的科学模型而受到桎梏,科学史的知识是科学哲学的最好解毒剂。) 他讨厌是他个人无知,他否认不了更多的人在用科学(哲学)的定义来指导生活,指导科研。而 “ 可证伪性 ” 就是现在公认的科学(哲学)的特性之一,不仅可以用来识别伪科学,也可以用来帮助科学家(特别是宇宙学家和进化论学者)判断一个新假说是不是值得认真对待。比如,曾经有人批评达尔文的 “ 适者生存 ” 不可证伪,因为它是一个同义反复: “ 适者就是能生存下来的个体,能生存下来的个体就是适者。 ” 这就使后来的进化论学者必须严格定义什么是 “ 适 ” 。 对于任何一个新假说,首先在于它的前提和逻辑是否正确,其次在于能否用科学的方法给出确切的检验,也就是广义上说的与最广泛深入的“经验”符合。讨论形式上的能否证伪有意义吗?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是一种现象的归纳,前后的概念是有明确的、具体的所指的,“适者”是对环境因素影响生物个体进化出不同的生物性状和功能的概括,与“生存”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你说的是一个同义反复。进化论在于通过大量的事实归纳出一个结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已经“证实”的结论,当然不存在可证伪不可证伪的问题。而在不懂进化论的真实图景的情况下的“哲学家”往往通过对文字的误读或偷换概念,然后通过逻辑给出另一种结论,这恰恰是思辨哲学的无用、无聊或误导。 量子猫能给一个大家都能认可的哲学的定义吗?如果不能,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概念一般来说是一种统计属性,只能近似的描述和概括,不能给出绝对精确的定义。要绝对精确,就是把所有的哲学内容给出来。大致的概括说明,我文章中已经说了。 哲学能指导科学或人生吗?老生常谈的话题,学哲学的第一课就是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 能 ” ,质变、量变、必然、偶然等等,对于现实生活是一种很好的解释、归纳。 那你能不能多读点科普一类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变得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呢?质变或量变能说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多少才有毒性吗?必然、偶然能说明具体发生的概率吗? 怎么不能呢, P.W. 安德森不是说过了吗: “ 多了就是不一样 ” ,还有相变,一个原子你看不见,两个原子你看不见, 10 的 23 次方个原子你就看见了。我觉得哲学就是一种不完全归纳,科学发展一步,它就退后一步,不完全归纳也可能很有用嘛! 别搞错了,相变是一个科学概念,对任何一种物质,它都有精确的比如温度、压力等条件的数理描述。 10 的 23 次方个原子要看他们以什么样的力结合在一起,关键还要看他们是否能反射光,如果之间距离远一点,像空气,或者近一点,像有些无色透明液体,你也看不见。 还是多读点方舟子之类的科普吧。这不是这些 “ 哲学 ” 能给你确切答案的。 0+ 和 0- 的表述您应该很熟悉吧,用量变引起质变来不严格的描述一下可以吧? 不可以。这里有严格的数学关系,你学过 “ 极限 ” 或 “ 微分 ” 吗?还有多阶无穷小的问题呢。 进化论是科学吧,您怎么用数理来描述,进化论是科学吧?!它却演化出来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有一组方程能描述这个世界,您一定非常开心,但也有可能这组方程的解就是这个世界本身。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种比较粗糙的原始的“科学”,用基因变化(接近数理逻辑)解释进化就更科学了。科学是在不断地发展得更精确的。现在,引力场方程和量子理论大致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基本存在方式。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或神经科学等等描述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丰富多彩。 从词源上说,哲学是 “philosophia” ,即 “ 爱智慧 ” ,它意味着 “ 对智慧的真诚热爱、忘我追求和批判性反省 ” ,因此哲学被称为 “ 智慧之学 ” 。反哲学其实就是反科学的。三聚氰胺怎么没有质变、量变?三聚氰胺有个安全剂量,就是的。 “ 对智慧的真诚热爱、忘我追求和批判性反省 ” ,这个任务目前完全被科学所承担或取代了。确定三聚氰胺安全剂量的是科学实验,不是哲学中的质变、量变能给出确切数据的。 必然、偶然和概率学说很吻合。 必然偶然不能给出确切的数值,概率可以,所以科学完全可以取代哲学。反过来成吗? 把 “ 不能 ” 与 “ 不应该 ” 分清楚。别人就是用哲学指导人生了,你能说不许吗?中国人在辩证法的思维下生活了几十年了,在儒家中庸哲学指导下生活了上千年了,你说不能? ….. 对于人生发展而言,我不认为科学就只是有益无害,而哲学就是有害无益。做个假设吧,在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出现之前,大家应该都是用哲学或是自己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的。那么在这段时期,用哲学指导人生的发展是否是有害无益呢?哥白尼和伽利略,与秦始皇和刘邦相比,他们的人生究竟是如何受害于,还是受益于他们的个人哲学观点呢 ? 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钱学森和马寅初相比,谁采用科学或哲学指导自己的人生发展比较有益呢?对个人发展有益或有害的判断,是应该由其本人做出判断,还是由别人来判断呢? …… 不要把社会对个人的价值的评判与作为个人指导的价值观混为一谈。你可以说高僧的社会价值为零,但高僧自己追求的价值是另一回事。 上面几位的留言,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观或价值判断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寻正的关于斯宾诺莎人生价值观对爱因斯坦的影响的回帖中已经提示过了,这里再进一步说明一下,人生价值观、道德、伦理一类,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域或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都可能非常不一样。它强烈的取决于地域或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等因素,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不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或命题。即便要谈人生价值观和价值判断,也存在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大多人谋利益,还是阻碍社会发展进步、为个人和少数人谋私利的问题。注意 “ 利他 ” 某种程度上也是利己本能,即保存生物群落后代的本能,这是一个生物学中早已很明确的结论。人类社会是从生物群落发展进化过来的,很多行为和价值取向还带着动物本能的色彩,所以,价值观、道德、伦理一类的问题,是一个生物学或社会学的问题。科学,有别于宗教和哲学,是一种人类最广泛最深入的经验的公共约定及其自洽的逻辑演绎所形成的知识系统,以此为基础的判断决定着你的人生价值取向会是最合理的。社会文化中过去的人生价者观对某个个人的影响,由广义的文学艺术(不一定是写成为文字的,可能是口头的传说、故事、图腾、风俗习惯等)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理解和接受。哥白尼、马寅初代表的,当然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也一直被传承下来,成为人类的主导价值取向从而促进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其他的,要么是没有什么意义浪费人类有限资源的人生(爱因斯坦所蔑视的“猪栏的理想”),要么是反社会反人类的人生。我在文中也说了,好的文学会给你的人生有好的指导(比如人格的完善等等)。但请注意和明白一点, “ 指导 ” 是正向、积极的的影响,负面的影响汉语中有明确的词语比如 “ 误导 ” ,有不良后果的有意的误导还可以称为 “ 教唆 ” ,都不叫 “ 指导 ” 。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43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cwhm 2009-9-4 11:33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走在世界的前面,却没有孕育出近代的自然科学体系”,这个问题在自然科学史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西 方的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一些人所引起的科学变革。现代科学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活动才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成为一种常 规活动。李约瑟是在对中国的古代科学进行研究后产生这样的疑惑。对于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中外的科学家,科学技术史的专家。下面就我个人是如何来思考这个 问题的,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见解来进行陈述。 首先我是从三个层次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这样问题稍微会清楚些。 (1):如果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他们的学说出现在中国,那么近代科学可能在古老的中国产生么? (2):而实际上,中国又是不可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牛顿那样伟大的学说,而西方却可以,这又是为什么? (3):纵使我们没能产生近代革命,那为什么我们近代科学的步伐要晚于欧洲几个世纪呢? 下面就这三个问题,给出我的一些见解。 一:对权威的挑战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学说能够引起西方的一场科学革命,进而孕育出近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在宗教主宰的欧洲出现,在很多理论上与宗教格格不入,一次次地向宗教,向人们心中的权威发出了挑战,处处无不显示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力量。 西 方的科学的发展已经深深的触及到人们的固有观念。将之前人们所认为的真理都给否定,这使得大家深深地对科学感到一种恐惧,又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当 一种东西给人们带来心灵深处的震撼,动摇人们千百年来的固有观念,固有的真理,内心深处的权威,必然会导致一种社会的变革,而这场变革就孕育着近代自然科 学。 我 们知道当时西方社会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各种宗教也把这个学说纳入到自己的宗教体系中,认为这就是神的旨意,这是西方几千年来人们所固有的观念。如 果违背此学说,那就是对上帝的亵渎,是教会所无法容忍的。而当时西方的教会势力是很强的,根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而哥白尼却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太阳才是真 正的中心,而迫于教会的力量,只得在临死的时候才将这一发现发表出来,但仍然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旦成立,意味着整个天文 学,整个宗教都要被颠覆。此后开普勒继承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星的运动轨迹是椭圆,这也颠覆了西方的美学思想。在宗教看来,圆是上 帝的意志,是对称的,完美的,有美学的意义,所有的天体都应该作圆周运动。天文学上的巨大发现深深地颠覆了西方的古老宇宙观,使得一切的权威和宗教土崩瓦 解。 此 外,一个不能不提到人物是伽利略。他因为自己的天文学说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他还是第一个使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空,从而改变了人们认识天文现象的方法。 而且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是“物体质量越大,下落速度越快”,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而伽利略却通过实验做出了两个球同时下落的结论。这无不深深地影响了 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科学的力量,认识到权威就是这样的被颠覆,而这中间起作用的就是观察和实验,而这也是近代科学的方法基础。伽利略也是近代动力学 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而这个思想对牛顿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因此牛顿说了“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 膀上”牛顿最后开创性地提出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而这也是近代科学的诞生,也是一种机械认识论的产生。牛顿的学说不可不说影响到以后的工业革命,从而让人 们认识到人类可以借助科学的力量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人类是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 正是这些天文学里的一些发现,还有工业革命,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让大家深深地认识到了科学的力量。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基督教的权威在科学面前是如此的难以经受考验,人们更加深刻地倾向于通过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自然,改造社会。 可以设想,如此一场变革发生在中国,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会如同西方一样,产生一场近代科学的变革么? 我 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中国的社会根基不会因为这几个科学发现而被动摇,这几个科学发现,不会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他不会对儒家的学说进行颠覆,不会对固 守在人们心中的一些观念进行颠覆。但在西方不一样,西方是宗教社会,地心说,那是上帝的旨意,上帝被怀疑,宗教被怀疑,无不显示着自然科学的冲击,正是这 种科学对权威的挑战,才孕育出近代的自然科学。 二:孕育近代科学的土壤 下面来分析下,为什么西方可以出现那样可以深深震撼整个社会,震撼人们固有观念的科学发现,从而导致了近代科学的产生,而中国却没有。这不得不分析下当时的社会环境。 1:思想启蒙运动 首 先,西方的启蒙运动让西方人们的思想解放了,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权利,认识到了言论自由。正是这种人文思想,才使得人 们可以怀疑,可以对权威进行批判。而在中国,人们的观念是保守的,是对权威的奉承,就像西方人们在文艺复兴之前,崇拜亚里士多德,信服宗教一样,在中国人 们信奉的是皇帝,是孔子,而中国没有那样的一个文艺复兴,使得大家可以怀疑,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从中国古代的著作就可以看出来,很多都是对经典的注和疏。 2:科学社会机构 科 学的产生也需要相应的活动,西方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已经有了现在的科学体制下的科研活动的机构和方式。中世纪后期,西方已经有了现代大学的雏形,来自各 方的学者可以在这里学习交流,而大学所采用的方式多是辩论,它为文化和科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很好的场所。在这里成长出来了很多伟大的学者和改革家,如但 丁、彼得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谟、路德、加尔文、伽利略、牛顿、培根、等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旗手,开创了近代科学的革命。因此不能 不说西方中世纪的大学为近代科学播下了种子。而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大学,但当时的大学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大学,那里的大学都是为了科举考试,传授的也只是四书 五经。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19世纪晚期的事情了,也正是在大学出现之后,我们中国才慢慢和世界的科学接轨。 当然,西方除了大学之外,在当时已经有了相应的学会,这个交流机制促进了科学的交流和传播。而这正是中国所缺乏的,西方可以聚众交流学术,而在封建制的中国,聚众言论危险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科学只是闭门造车。 另外,在西方做科学是伟大的事情,做科学活动的人也是有爵位的,牛顿,培根就是如此,笛卡尔还为当时的女王讲课。而中国只有下层的工匠才有些代代相传的技艺,何来的一流人才来做研究。 此外,在当时的西方已经可以申请专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在中国少了很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激励机制。 3:中国的科举制度。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本是社会和历史的一种进步,为普通的老百姓和地主阶级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然而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一些萌芽。 唐 初的科举考试中,虽然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但只有明经、进士受到重视,而其他科目像明算,明法,明字基本上不受重视。 到了宋朝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认为自然科学和技术只是雕虫小技,这在很多程度上对中国固有的工匠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类的人才的 选拔更是不可能,更多的人才通过诗歌词赋,四书五经进入了官僚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流失。没有更多的一流的人才来做科学技术,真正做科学技术的是 民间的那些工匠,而这是很难达到西方科学技术革命那种程度,我们无法想象,民间的一些代代相传的工艺可以产生现代的科技文明。 4:哲学土壤 在 西方,人们认为自然是上帝赠与人类最好的礼物,自然里蕴藏着上帝的智慧,我们要了解上帝,要和上帝沟通,我们就要认识代表上帝意志的自然。因此,认识自 然,发现自然中的奥秘,也就是西方社会上层人士广泛思考的问题,而这就是哲学问题,正是这些哲学问题的思考,为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 肥沃的土壤里有早期的古希腊哲学,中世纪的哲学,而这些哲学思想里无不渗透着对自然本质的认识。这里面所蕴藏的哲学理念,比如逻辑归纳,怀疑挑战,无不为 以后的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革命播下了种子。 而 我们的哲学呢?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孟学说是正统思想,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君主服务的,是为权威服务的。这种哲学思想是道德伦理,是研究社会秩 序的,没有和自然结合起来的。而且孔孟学说和程朱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对权威,对天子,对经书的顶礼膜拜。而科学是一个怀疑的过 程,正如西方的近代革命都是对固有几千的思想的怀疑,对古老的宇宙学,伟大的哲学家,对宗教的怀疑,才产生了近代科学的萌芽。而中国的固有的哲学体系就是 中庸,是很难孕育出革命式的科学发现。 三:科学的传播 最后来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纵使中国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那为什么中国也没能让近代科学更早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而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几百年,直到20世纪我们才接触到近代科学? 1:地理角度 近 代科学发源于西欧,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革命,并不完全集中在一个国家,而是在几个国家蓬勃开展来。在西方,由于地域不是很宽阔,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交流很容易,而且当时还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会传播科学的思想,此外当时由于殖民地,很多都同属于一个女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科学思 想的传播。 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甚少,与中国交流的只是东亚国家,阿拉伯国家,而他们那里也没有西方科学的种子。西方的殖民地来到我国的只是在澳门一带,而那些只是暂住民,经商的。也没为我们带来科学的种子。 2:民族因素 在 国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应该是一个所有的国家都朝拜的中央王国,认为我们的周围都是蛮夷。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抵触。最早被西 方的洋传教士带到中国的东西只成为了皇帝的玩物。康熙学习了数学,并且也会了当时的一些计算器,但这终究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他没能意识到整个民族应该认 识到科学的力量。 直到近代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的战火才把西方的科学带到了中国,是战争让中国人觉醒了,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才有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才有了洋务运动,才有了向西方学习,向西方派留学生,才有了中国的近代科学。
个人分类: 博文推介|222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试答李约瑟: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出现于中国?
iSci 2009-9-4 01:12
    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来自于周可真教授的博文:余英时论李约瑟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027     李约瑟问题是: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出现于中国?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在十六世纪以前一直是领先西方的,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     这个问题头绪很多,确实似乎很难。     我想了想,李约瑟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断奶。虽没有彻头彻尾的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倒退到萨满教时代,但一直和自然母亲纠结不清。人不能脱离自然,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客观、理性的自然哲学,哪来的自然科学?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是一直道法自然,敬畏无极、太极这些玄玄之母,庄子在母亲(天地)怀里恍兮惚兮地悠游、不愿醒来。儒家是敬天保命,天始终是威严无上的道德裁判(类似一个严父)。佛家即使有中国禅宗的舞破虚空,却也一直没好意思彻底捣毁偶像,告别神佛崇拜。     也就是说,从精神文化来说,中国人其实一直没有真正从自然中脱离出来(至少二十世纪以前是这样)。讲究个体和母亲或母亲替代物的那些情怀,比如孺慕之情、乡党联系、回归自然、孝心亲情,一直是我们文化的根本性主题。我们的文化一直没有彻底断奶,也不追求断奶,并且接受不了(没有这种亲情联系的东西)。要中国人对自然不产生感情,很难,相当难。     现代科学以前叫自然哲学,自然哲学需要人和自然之间至少采取一个平视的角度,或者人以万物中的领头羊自命。     而,希腊文化中有彻底的无神论。基督教文化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这样界定的:上帝创造了世界,最后以自己的形象、神的形象创造了人,并让人来做世间万物的管理者。对比中国文化,差别不言而喻。     东方是孺子,而西方是成人。这对东方文化不啻是一个沉重打击,但却是事实。     面对自然,西方文化从来就类似一个已经成年的男子,而东方文化,却甘愿做一个不愿长大、仍不断渴求母爱的孩子。东方文化不愿意离开母亲,或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脱离父母。所以,东方文化面对自然,发展不了自然哲学,也诞生不了现代科学,因为它从心理上一直没有长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未能脱离自然,自然也就无法对自然做出理性观照,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东方文化有孩子般的狡诈(老子、法家、纵横家、兵家的阴谋,我称之为黑道家),有孩子似的残忍(日本武道、军国主义文化,以及残忍的帝王独占文化),却较少一个成熟个体应有的责任感;当然,西方文化也有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肆意征服自然、对地球资源过渡掠夺)。     纵观历史,16世纪以前东方文化并不落后。但最终,一个理性、心理发育上更成熟一个阶段的文化,超越到了前头。(其它没和自然脱离的泛神论文化,如北美印第安文化、印加文化,无不一一倒在了西方的枪口之下,充满悲情。)   简单形象地解释就是:东方文化没摆脱恋母情结,而西方文化在它的源头时代就解决了。所以西方产生了自然哲学,而东方没有。
个人分类: 这个世界的美妙晨雾|7675 次阅读|7 个评论
进化与退化
famingkuang 2009-7-29 09:22
进化 古时候,一西方智者与一东方智者碰到一起。 东方智者:达尔文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 西方智者:是的。 东方智者:那进化过程中毛肯定是慢慢的变少了?也就是说,毛越少的越进化? 西方智者:那当然了。 东方智者:那我们都把手伸出来,看看谁没有进化好! 西方智者:。。。。。。。 退化 西方智者:狗是不是狼训化过来的? 东方智者:当然啦。 西方智者:那狼变成狗是进化还是退化? 东方智者:退化。 西方智者:知道为什么吗? 东方智者:? 西方智者:那是因为经常趴(跪)着。 西方智者:直立行走是不是人进化的最主要原因呢? 东方智者:那当然了。 西方智者:如果脚不是拿来走路,整天跪着,会不会退化? 东方智者:当然了。 西方智者:那你说我俩谁最喜欢下跪? 东方智者。。。。。。
个人分类: 反思|859 次阅读|4 个评论
破解李约瑟的难题
sheep021 2009-7-27 14:48
李约瑟的难题是:“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在最近的数百年里,中国的科技如何会停滞不前,以至于成了一个备受欺辱的衰老帝国的?” 本文尝试解释李约瑟的难题。 1.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曲折发展,螺旋式上升。按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六十年一甲子。升极而降,降极而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一规律也可以用一个图来来表示 : 甲子在中国人的内心就是一个生死轮回,而对两极之间的交替则称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它能对自己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性。所以,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就如罗马帝的衰落一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也最终也未逃脱盛极而衰的命运。而真正能洞察一切的,是用智慧的眼光而不是热血的头脑。 关于这点,本人有关专门论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455 . 2. 风物长宜放眼量。 数百年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浪花而已。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人类 社会历史阶段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六个阶段。 有人说,这是马克思按西方社会发展的历程总结出的模式,并不符合中国实际,如,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阶段,甚至更有可笑之人,说中国要想发展,就需要补课,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 本人认为,如果把东西方看作一个整体,结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发展规律,就更容易理解这一六段论划分,如下图: . 由于本人历史知识比较匮乏,这里仅仅给出一个示意图。说明如下: 1) 原始社会 不太清楚,故不做比较 2) 奴隶社会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奴隶社会,而西方奴隶社会比较发达 3) 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发达,强劲,而西方则则正好相反,有些国家甚至没有经过封建社会这一历史阶段 4) 社会主义 东欧 苏联算是西方国家,虽然也相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已经复辟,只能算是昙花一现,不足挂齿。中国则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复辟不能说没有可能,但已经很难。古巴、越南 朝鲜等不代表主流,一到而过。所以社会主义阶段,非中国莫属。 5) 共产主义 根据已有规律发现,则是西方国家先进入共产主义阶段。这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西欧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高的吓人,不是差不多快进入“共产主义”了吗? 从这个图上还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人把原始社会称作朴素的共产主义阶段,而人类社会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阶段,东西方已经再有区分。 3 结论 这说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但不可能永远领先于西方。雁群的领头雁还要经常替换呢。而且中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幼年阶段,目前来说还不足以与强大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抗衡,但江水挡不住,毕竟东流去,西方也不可能永远领先,这是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似乎已现倪端。 新中国的六十年历史,可以说是充满惊涛骇浪。按中国传统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六十年一甲子,中国将进入新的天翻地覆历史大变动时期,一个否定之否定改革开放负面的科学发展历史潮流正在形成…… 历史终将破解李约瑟的难题 。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1994 次阅读|8 个评论
东方思维之于现代科学
ZHULIN 2009-1-29 13:47
在本体论上的 有机整体性 :强调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和谐,探索 质量与时间、空间的密切联系、融合与统一。 辩证的内核 :强调自然界处于永恒的发展变化之中,发展变化的动力是对立面和阴阳相互斗争的结果,提出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是物质世界的内在本质与动力源。 多元逻辑思维:不要求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可以在多个目标中进行综合思考, 如引力的机制、宇宙膨胀、暗物质、暗能量等问题的统一解决。 渗透性的思维进程:表现在概念间,以及 新旧概念、定义和学说的相互 渗透 ; 探求质能关系、德布罗意爱因斯坦关系、牛顿引力定律、哈勃定律的相互联系。 内省的经验类比方法:可由经验的事物通过内省的途径推及不可能由经验把握的事物,想像质能关系、普朗克关系的物理图像,提出质量(能量)时变关系,推出质量(能量)与空间关系。 克服东方思维不足之处在本体论上 缺乏明确而有力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 其辩证内核也是混沌的不彻底的 ,在认识论上 只能用描述式去表达思维成果,既不容易确证某一探索目标,也不可能彻底否定某个错误 ,以及本身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 既不容易确证,也不可能彻底否定 ,而 采用数理逻辑推导出一系列公式,解释说明自然和提出预测,并用实际观测加以检验验证。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