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芦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又地震了。哀悼!
热度 2 zlyang 2013-4-22 12:07
又地震了。哀悼!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7.0级地震:四川省芦山“4 20”7.0级强烈地震。 考虑到今后还有地震, 以及 真傻 脆弱的承受能力, 一次性献花哀悼! http://www.teawithapurpose.com/Green_Teas.html 今年春天特别寒冷。 听专家说今年强震比较多。 是否寒冷把能量转移成地震? 加强防震吧! 2010-02-09, 地球能量是近似守恒的 !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79764-1-1.html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77696-1-1.html 新华网2008-03-05《油菜花晚开一月 采花蜜蜂无处忙》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8-03/05/content_12612605.htm 新华网2013年04月19日《河北山西现四月飞雪“奇观”》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4/19/c_115455619.htm
482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转载】为什么美国与中国报的芦山地震的震级不同?
popodut 2013-4-22 09:59
科普】 为什么美国与中国报的芦山地震的震级不同? 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局先速报为5.9级,然后改为7.0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始终报为6.6级。同样,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的 汶川地震,中国国 家地震台网最早报的震级是 “ 7.6 级 ” ;之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又将震级修订为 7.8 级, 6天之后,干脆 升级为 8.0 级。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在汶川地震后约 10 分钟公布的汶川地震震级为 7.9 级,自始至终没有再修改过,汶川地震的 USGS 这个震级得到国际地学界较普遍地采用。 中美两国报的 芦山地震的震级为啥不一样?有人说 差异是由于地震震级计算标度不同造成的,美国地质调查局使用能量基础的矩震级,而中国还在沿用历史的面波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释放多少即地震大小的标度。 目前,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 4 种:矩震级 M W ,近震震级( M L )、体波震级( M b 和 M B )和面波震级( M S )。中国地震局系统过去一直采用面波震级 Ms (国家标准 GB17740-1999 ),这样做不仅不太科学(见图1)、更不与国际接轨,报出的震级在民众中常造成疑惑。作为体系外的我,不清楚地震局系统为什么要一直或还要继续使用面波震级呢?震级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不宜人为的修改。 1. 矩震级( M w ) 最具科学性的震级标度是矩震级 M w ,它的适用范围从 3.5 级到无限制,无震级饱和问题。,震级 3.5 。矩震级是反映地震断层错动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等于断层面的面积 S 、断层面的平均位错量和断层岩石剪切模量 μ 的乘积。地震的矩震级,既可由地震波记录反演计算获得,也可从野外测量断层的平均位错、破裂长度、实验室内测量的岩石剪切模量以及从等震线的衰减或余震推断的震源深度计算出来。 1960 年智利大地震是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湾大地震是 Mw9.2 级, 1957 年阿拉斯加安德列诺夫岛大地震是 Mw9.1 级,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苏门答腊以西海发生的、引发海啸冲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索马里、马来西亚、缅甸、坦桑尼亚、塞舌尔、肯尼亚等印度洋及其沿岸十几个国家,死亡人数超过 28 万的大地震是 Mw9.0 级。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震是 Mw7.9 级, 1976 年唐山地震是 Mw7.5 级,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是6.6级。 2. 近震震级 (M L ) 地震仪离震中应不大于 400 km , ML 的应用范围界于 2 - 6 级,最多不能到 6.8 级,否则就饱和了。在美国南加州地区,近震震级可由 Wood-Anderson Torsion 仪器测定的周期 1 s 近震 S 波的振幅(以微米计)和震中与地震仪之间的角距计算出来。对于小于 6.3 级的地震,近震震级总是大于矩震级(图 1 )。 图 1. 不同震级之间的差别(与 Mw 相比 ) 。黄区内, MMw ;绿区内 MMw. 改自 Utsu(2002)。 由图看,Ms是不太客观的震级标度。 3. 体波震级 (M b 或 M B ) 由 P 波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为体波震级。深源地震( 300 km )的面波不强,故体波震级更适用于标量深源地震的震级。用周期 1 秒左右的 P 波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叫 Mb, 而用周期 5 - 15 秒的 P 波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叫 M B 。 M B 总是大于 M b (图 1 )。 M b 从 5.5 级就开始饱和,到了 6.0 级就完全饱和。从图 1 可以看出,在震级 5.0 级左右, M b 总是比 M s 更接近于 M w 。 4. 面波震级 (M S ) 面波震级 (M S ) 是指根据 Rayleigh 面波垂直分量的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 , 由周期 20 秒附近( Airy Phase ) Rayleigh 面波的垂直分量的振幅(以微米计)和震中与地震仪之间的角距计算出来。 M S 从 7.25 就开始饱和,到了 8.0 级一般就会完全饱和。所以,面波震级的应用范围界于 5 - 8 级, Δ 界于 20o - 180o 。 原则上说,面波震级不适用震级小于 5 级的地震。如图 1 所示,对于小于 6 级的地震,使用面波震级不可避免要低估地震的实际震级(即矩震级 Mw )。 中国各省地震局所报道的震级一般都是面波震级 Ms (国家标准 GB17740-1999 )。细心的人或许已经发现,中国地震局所报的中小地震(小于 6 级)的震级总是比国外(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所报的要低零点几级。例如, 2008 年 6 月 18 日的四川省石棉地震,国外报的是 4.6 或 4.7 级( M b 或 M w ,图 2 ),而中国报的是 4.2 级( Ms )。小于 5.5 级的地震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面波震级虽然可以人为地把震级报低,从而达到稳定民心、让民众安心生产、放心生活的目的,但是这样做中国的震级数据就不和国际接轨了,缺少直接的对比性。 一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 损失的强震之后,各地地震局人员往往会对其速报震级进行校定,经校定后的震级往往比国外测定的高些。 例如, 1976 年 7 月 28 日的唐山地震,中国说是 7.8 级( Ms ),国外地震学家说它 7.5 级( Mw )。 2008 年 5 月 12 日的汶川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最初给新华社报的震级是 “7.6 级 ” ;之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又将震级修订为 7.8 级。 2008 年 5 月 18 日,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又将汶川地震升级为 8.0 级。美国地调局在汶川地震后约 10 多分钟公布的汶川地震震级为 7.9 级( Mw ),从此之后就没有再修改过, USGS 这个震级得到国际地学界和专业文献的普遍地采用。 2010 年 04 月 14 日的玉树地震,中国地震局公布的震级是 7.2 级,后又改回 7.1 级;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是 6.9 级地震。这次芦山地震开始速报5.9级,后来改成7.0级,而美国地调局报的6.6级。 中国地震部门对发生在中国本土的地震震级进行修订, 往往被人诟病,以为震级是令人打扮的少女。有人说,地震灾区当地领导喜欢地震监测部门把已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 损失的地震的 震级报高,一是能得到高级领导的重视,更多的获得社会同情和救灾援助,还可以推卸建筑质量与工程问题的责任。 图 2. 2008 年 6 月 18 日的四川省石棉地震的 M b 震级 图3. 发生于 1904 - 1992 之间的等于或大于 Ms8.0 级大地震的数据。 地震的基本参数除了震级外,还包括(微观)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发震时间等。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最初速报的是 33 公里,随后正式公布的是 10 公里, 2008 年 6 月 26 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领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国家地震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把震源深度定为 14 公里;后来有关专业文献中有定为 18.6 公里。美国地质调查局自始至终报的震源深度都是 19 公里。 2010 年 04 月 14 日 07 时 49 分的玉树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先报的震源深度 33 公里,恰好和 2008 年的 5.12 汶川地震的一样深。美国地调局报的是 10 公里。正如我在玉树地震震后一个小时写的博文(《青海玉树地震的背景情况》(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826 ) 中所讲的,震源不可能是国家地震局报的 33 公里,报的人对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和其流变结构不甚了解,即使没有地震波数据,也不能报出这个震源深度来。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如下:在地震监测方面,出现“电脑代替人脑”的情况,同时,中国自动化地震监测的仪器故障率高、不少台站形同虚设,不能正常连续工作。地震监测人员的事业心和技术素质偏差,遇到问题不能自行解决,纪录数据质量较差。 今后中国地质地球物理学家在国际上发表论文也都会用 Mw6.6 级而不是 7.0 级去描述芦山地震,正如他们在所有英文发表的 SCI 论文中都用 Mw7.9 级而不是 8.0 级去形容汶川地震一样。这就是事实!这就是人为拔高震级的尴尬,其结果连自己国家的专家学者都不承认。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682355.html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1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芦山地震后,我的几个奢望
热度 21 xqhuang 2013-4-22 09:49
芦山 地震后 ,我的几个奢望 四川又地震了,就在距5年前大地震汶川不到100公里的芦山,4000年内不会发生大地震的科学预言经受不住4000/2天的考验,就像大江南北的各种百年/千年工程,一场小雨就能让它们土崩瓦解、原形毕露。 每次看到地震的悲惨画面,特别是那些凋谢的祖国花朵、夭折的民族未来、失去的家庭希望,总让人心酸流泪。有人说“多难兴邦”,可残酷的现实是一难致人亡家破,家不在兴谁邦?为什么同样级别的地震,在很多国家能人不死、房不倒,而在天朝却能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争什么主震还是余震?争什么6级还是7级?争什么我对还是你错?。。。,地震能预报吗?老邪说得好:预报地震,必须是有时间、地点、震级,能精确给出这 三要素 ,你就是神仙! 预报预报、预而不报,不报是不能报、不敢报!假设汶川地震后有专家预言:【十年之内,在雅安地区将发生8级左右的强地震。】,这个预言够精确了吧? 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个预言带来的后果?智者Sweeper给出了答案:成千上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 算一算社会账和经济账就清楚,地震预报比不预报带来的损失要大得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地震局成为辟谣局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原因。另外对当政者来说,地震未尝不是天上掉馅饼,死人倒楼算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发地震财,地震兴县(市)的神话在神州大地上不断续写。 我奢望,地球不再有地震。 我奢望,无论地震多强,教学楼不会倒塌、学生不会有伤亡。 我奢望,地震后,CCTV不要再搞什么赈灾晚会,你们的煽情真的伤不起!CCTV也不要搞什么现场募集了,你们先捐个十亿、百亿,我们相信CCTV的榜 样力量和号召力。 我奢望,记者们不要为了宣传,去刻意捕捉“苦难人的笑”、去炮制英雄人、坚强猪、。。。 我奢望,不再听到:××加油!××雄起!××挺住!请不要骚乱那些亡灵!。。。。。 突然,我不奢望了! 瞧,大盘跌了,四川的股票又涨停了!果然,“多难兴邦”!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4201 次阅读|46 个评论
420芦山地震也谈几点感受
热度 5 nipy 2013-4-22 09:47
420 芦山地震也谈几点感受 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420 芦山地震发生,习进平总书记一声号令,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飞赴灾区直接指挥,全国军队、武警、交警、消防、医务人员立刻行动有组织迅速进入灾区开展救援,各地各种救灾物资、器材也迅速向灾区调度,形成全国全力救灾的感人场面,再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统一指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现在总有些不喜欢社会主义的人,不断地指责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专制”制度,我看这种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社会高效、稳定发展所必需的一点“专制”,没什么不好吧? 直升飞机救灾的作用能否更及时一些? 4月20日上午8 点芦山地震发生以后,重灾区宝兴县成了交通中断、电信中断的孤岛,由于公路多处被塌方山体压断,清理打通困难很大,到下午才有少量救援人员徒步进入宝兴并用人工背抬的方法转移出少量伤员,这种情况,人们自然期望用直升飞机打通空中通道,但不知为什么,20日整天都没有直升飞机的消息,直到21日中午,地震后28小时才有直升飞机运送医务人员和救灾物资到达宝兴并运出更多的重伤员的报导。 28小时,飞机从成都飞到宝兴似乎太慢了些,对于地震重灾区的期盼,也似太长了些?直升飞机对地震孤岛的救援作用就不能更及时更快些吗? 地震预报难道真的没有希望实现了? 每次重大地震灾情突然发生以后,人们都会质疑为什么没有预报?这次芦山突然地震,人们似乎不再提预报问题,好像对地震预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真应该这样吗?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资、能量活动的外部表现,按照我们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地震前必定应有相关的信息传递出来,只是我们当前对地球活动规律的认识与信息检测水平还未能准确预报,但似不应因此失去信心,放弃研究,地震相对准确的预报应作为一项国家重要科研攻关项目坚持下去、抓紧突破。天气预报不也是有一个不太准确到逐步相对准确的过程?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个人分类: 有感而发|3371 次阅读|5 个评论
芦山地震的马后炮分析。。。
smileham 2013-4-22 08:17
最近忙碌于学术,无暇于其他。然而世界却不太平,一场地震,撼动西南山河。 这几天抽空一直关注着新闻,当经历过太多这样的悲剧以后,已经有点麻木了。伤亡人数,于你于我,也许只是新闻里出现的数字。冰凉而无感。可是,我们却都知道,每一个“ 1 ”的背后都有太多的心碎,太多的泪水。 难道,这又是一次天灾?一次没有预兆的灾难么? 首先声明,我不是地质专业的学生,所有相关背景一概空白。若有专业人士读到,大可一笑了之,勿喷。。。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问,我们的科学什么时候才能拯救我们的亲人,拯救我们自己。 本文基于 2008 年《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发表于汶川地震之后两个月 ,也就是我们举国庆祝奥运的时候。文中通过压力转移模型( stress-transferanalysis )计算出汶川地震后所带来的地壳压力改变。文章的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预估未来地震发生的风险。其中,雅安正好处于震后“高压”地区。。。用事实说话,下面我就翻译一些关键点吧。 ————————————— ——— ————啰嗦的分割线——————————————— ——— 标题:汶川地震后的地壳压力转移 + 地震风险增加的四川盆地 (我的挫翻译。。) 作者是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和两所大学的研究者。身处美帝,心系中华。 第一段大意就是每次大的地震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的地震。通过一个叫 stress-transfer 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未来余震发生的地区:举例,印度洋海啸后,该模型成功预测到余震发生的区域。所以研究者把这个模型用到汶川地震早期数据的分析,希望可以用这个评估未来地震风险。(早期,粗糙的数据就做到这样的结果。) 文章接着分析了各个断层的情况,计算了一种 Coulombfailure stress 的变化。我的理解就是地震发生后板块运动,会让一些地区地壳压力增加,一些地区地壳压力减小。压力增加的地方发生地震的危险性更大。理解到这一步我们就可以来看下面的图了。 上图分析了四川盆地以下的各条逆冲断层( thrustfault )压力变化。红色代表压力上升,蓝色代表压力下降。上升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南部。 雅安地区压力变化已然红得发指了。。。这可以说潜在危害很大么? 再看汶川地震后的 25 天余震强度分布(左上蓝色柱状图),最大的两次是里氏 6 级。 研究人员觉得这样的分布比较奇怪: 5-6.5 强度范围里的余震较少。这是否就意味着,还有大量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呢? 此次芦山地震 USGS 测得是 6.6 级,国家地震局测得是 7 级。也许就是当年汶川地震的余孽吧。。。 总结段:汶川 5.12 地震袭击了四川东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由于四川盆地内地壳压力的改变,它也将在未来引发大量的余震。根据世界范围内的观测, 这些余震也许会发生在未来几年甚至数十年 ,分辨未来潜在的断裂区域将会对我们减灾起到很大的作用。 (翻译完) ———————— ——— ——— ——— ——— ——————————————————————————— 每每到灾难降临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多难兴邦。希望这一句话,不会成为我们推脱自己责任和担当的借口。 08 年的汶川, 13 年的雅安。下一次,希望没有哪个城市会成为中华复兴的一块铺路石。 参考文献: 1.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4/n7203/full/nature07177.html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ulomb_stress_transfer 相关: 天灾?或是人祸。多难一定兴邦么?(记甘肃舟曲) http://blog.renren.com/blog/bp/Qmept9aAhW
4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芦山地震的思考
热度 1 九顶山 2013-4-22 07:53
4月20日早晨醒来一打开电脑,就看到了所里研究生处发来的邮件询问是否有学生前往芦山出差,赶紧搜索相关信息,才初步了解了芦山的7级地震。我在两周前离开成都时曾要求学生们到都江堰去仔细调查一下本季度开花的植物,也不知道这次地震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因此赶紧打电话回所询问,幸而他们还没有去野外,都在成都。经过了汶川大地震,这次地震还有那么多房屋倒塌,很让我疑惑,尤其是芦山县城和宝兴县城,很多房屋都应该是汶川地震后重建的,我记得当时媒体上公布的重建要求是能抗8-10级地震,为何宝兴县在上次地震后重建的建筑也受损了?目前地震已经186人遇难了,还有数千人受伤,希望失踪的人员平安! 以前出野外多次乘车经过芦山都没有停顿过,对这个县城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在2008年汶川地震前的4月5日和朋友及学生曾经做了一次从大邑花水湾-芦山县大川镇的穿越,然后租车从大川到邛崃,那应该是我步行离这次地震中心最近的地方了。那次还在大川的深沟里采集到了很难见到的Corydalis pinnata。 研究植物学的人都应该对宝兴有特别的印象--模式标本产地。我很喜欢宝兴,总在想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里的蔷薇。以前去宝兴的时候在芦山-宝兴的途中常遇见堵车,平常我最喜欢研究地图,去年冬天在研究地图的时候就想,要是有一条高速公路从邛崃到宝兴就好了,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而宝兴也就不致于仅有一条进出通道。很不幸的是今年地震发生,宝兴的救援问题就摆在大家面前了。刚才又看了看地图,从邛崃经芦山的大川镇到宝兴应该是一条很好的通道。 这次出来没有带电话本,不知道我常住的宝兴祥云宾馆是否完好?不知道老板一家是否平安?如果有朋友知道请留一个信儿!宾馆虽小,但是清洁卫生,有两个房间很大,适合晚上压标本,在07年我第一次住的时候就有免费的宽带了,老板夫妇也是很热心善良的人,希望他们全家平安! 衷心希望受伤的人们早日康复!愿遇难者安息!
27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家还是先关注一下芦山地震吧!
热度 1 duke01361 2013-4-21 17:09
大家还是先关注一下芦山地震吧! 我这几天尽管非常生气,但一直关注着芦山地震的报道。也请大家关注这次地震,这比我这事要让人揪心的多!谢谢大家的关注!
个人分类: On Culture|34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芦山地震元凶 - 发震构造的推测
earofwood 2013-4-21 12:46
根据4月20日的余震分布,以及王卫民等的震源机制和破裂反演资料(http://www.itpcas.cas.cn/xwzx/tpxw/201304/t20130420_3823909.html)推测,发震断层应该不是多数认为的前山断裂,至少没有那么简单。 推测一:大邑断裂两个段落破裂:震中以北东段走向N40E(紫色),震中西南段N15E(黄色),如下图。框的范围为王卫民结果中断面在地面的投影。红色圈为20日10:30AM前的余震分布,紫色圈为20日10:30-17:00的余震分布。黄色圈为USGS对部分4.5级以上余震的定位。下同。 推测二:南段为大邑断裂,震中西南段N15E(紫色), 北段跳跃到为前山断裂(黄色),如下图。 推测三: 上述两种推测的共性,震中/震源位置在两个断裂或断裂段之间的不连续部位。断面几何形态应该比较复杂,与有些震源机制解显示破裂为非双力偶(non double couple)的特征匹配。 推测三:破裂仅限于N40E走向的断裂。如下图。这样的几何结构也可以解释余震的分布和破裂模型。并暗示断裂如果投影到地表现在的位置,其倾角在浅部变陡。 仍然有疑问: 1)一般说来早期余震的长轴长度大致勾画出破裂的水平延展范围。为什么芦山地震的余震的分布仅在南段?虽然王等的结果北段位移量较大,可以解释为主震能量完全释放,且断面平整没有残留应力,但余震如此之少,还是让人疑惑。可能性一:或许北段没有参与破裂。仅有南段三十多公里的破裂,与 Mw6.6级地震的破裂长度相匹配,这意味着位移量压缩到较短的断裂上,最大位移量高于目前的解算。可能性二:北段参与了破裂,但因我们不知道的原因,确实没有余震。可能性三:后期余震或另一的主震会迁移到北段。
4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地震成因与预测各抒己见的根源
热度 14 QuentinYue 2013-4-21 12:25
强地震成因与预测各抒己见的根源 岳中琦 2013 年 4 月 20 日上午 8 点 02 分,强地震突然在我国四川省龙门山南端雅安芦山县发生了,造成了巨大灾难。不少专家学者就这次地震的成因和预测作了分析和论断,并和 2008 年汶川地震进行比较。有些人认为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又有人认为是次独立的强地震。有人说预见了这次地震,又有人说他人过去的一些预见被这次地震证明是错误的。 专家学者们,在做这些分析和论断时,可能都是基于地震是由活动地质断裂的突然主动破裂所造成。地震能量是断层两侧岩体因地壳变形而产生和储蓄的弹性应力应变能。这个固体弹性应变能是经多年长期板块移动而造成的断裂两侧岩体的逐渐缓慢变形而产生和积累的。地震能量的释放过程是断裂两侧弹性变形岩体在几秒到数十秒钟内的突然脆性破裂和扩展,和再弹性回弹。岩石弹性应变能转变成了岩石间的强力主动破裂磨擦的热能,弹性波和破碎岩石能。这就是传统的地震断层弹性回跳成因假说。它是 H.F . Reid 教授等,在研究了 1906 年 4 月 18 日美国加州旧金山 7.8 级地震造成的地表变形和同震地表土体破裂的基础上,于 1910 年提出的。 大量地震调查和研究已观察到了很多震前、地震瞬时和震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们包括: 地震发生地点位于地壳地质体材料 - 软弱带、深大断裂带 发生许多弱震、小震的地方不一定要发生强、大地震 中小震的震源深度变化很大,而强震、大震的震源深度通常浅( 25 公里深度以内) 地震类型序列多样,如,前震 - 主震 - 余震型,主震 - 余震型,双主震型等 地震在一个地方可重复发生,各个地质体区的地震重复周期差别大,可有数十年、数百年或数千年 地震发生地点可能有空白区和围空的特点 地震前兆非常复杂、各地不一、难重复 震前局部地区不同时间可能有红外增温 临震前,人们可能有天气闷热的感觉 地震前,纵波和横波波速有时可能有变化 气象可能有变化(如大震前数年可能有大旱等) 地震前动物有异常,震后动物异常突然消失 震前可能发生电磁异常 震前大地可能有隆起等变形 震前可能有地下水、地应力、地球物理场的变化 地震时,人们先听到地声、后再感到地动 强地震前或瞬时可能会有地光闪闪 地震时有地风(或阴风) 地震前、地震瞬时,和震后可能有天然气体喷出、爆炸、燃烧、或火球 地震时候,城市可能会发生火灾、甚至巨大火灾 地震时能发生砂土液化,喷砂冒水 地震导致海啸或湖啸 强地震时,局部山地岩土被气体抛出、山崩地裂、同震地表土体破裂(拉张和剪切型) 现场观察到的同震地表断裂一般是发生在地表土体、风化岩土、煤层等软弱地层中,很少见到地表坚硬岩体被的同震断裂 地震弹性波和其幅度的大幅变化,可分为体波(纵波、横波)和面波( Love 波和 Rayleigh 波),面波振幅、周期和能量比体波大很多 在震中和近场地区测到地震波中,很难将横波同面波区分开 地表 P 波初动的象限分布 大地震可造成环绕地壳的地幔面波 单个地震突然发生,到完成时间非常短,仅数秒到数十秒 地震岩体断层的破裂速度非常高,可有 1 到 3 千米 / 秒 微观 - 宏观震中可能重叠或不同地点 地震烈度沿水平距离衰减速率远远小于它沿深度衰减速度 地震宏观震中(破坏带)位于地质材料 - 软弱带(如盆地内或边) 大地震瞬间可能立即会天昏地暗 地震瞬时和震后,空气温度可能立即开始下降 强震、大震数小时后可能会降大雨或下雪 地震后地下天然气田储量可能有巨大增加变化 大地震后的地球自转速率可能加快变化 大地震后,地面大幅度、大范围的水平位移和沉降 地震造成地表和建筑物(如高大烟囱)的旋转等破坏模式 震中垂向加速度大,远处水平加速度大 地震前后地下天然油气田的压强和储量会有较大、突然增加变化 每个断裂带在发生强地震前的平静期时间数十年、数百年、或数千年 极震区伤亡一般是房屋倒塌、山体滑坡等力学机械动能所造成的,有人在地震时因吸入气体粉尘不适,似乎没有人被毒气伤害 大地震带、大天然气田和大断裂带在地球上分布是一致的(如龙门山断裂地震带和四川盆地地下天然气油田) 巨大地震可能造成大气压强短期增大或变动 很多断裂地震带附近存在大量活动喷发火山,地震和火山伴生。 地震断层弹性回跳成因假说(或板块活动假说)本身是不能符合自然规律和自然逻辑地解释上述很多地震现象。并且,它与上述不少地震现象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大地震宏观震中断裂带在震后空气立即降温同断层岩石强力主动破裂磨擦生热之间的矛盾。先听到地声、再感到地动与断裂主动破裂造成地动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理论实现预测单个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相关文献调查和研究表明,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上述很多地震现象是,震前、地震瞬时和震后,地壳断裂岩体闭锁段主动再断裂所附带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因而,人们对这些众多,被认为是附带的、次要的地震现象的研究和认识相当缺乏。有些现象的研究甚至几乎空白。人们研究最多、最为集中的部分现象分别是地震波、活断层和大地形变。这可能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三种现象才是真正的、主控地震现象。 一百年来,逐渐一致地对这部分被认为与地震成因和前兆真正和主控的地震现象的研究、应用和积累,可能导致了目前全球地震成因、预测和预报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和更加困难的局面。它也可能是今天人们对四川省龙门山南端雅安芦山县发生强地震的成因与预测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根源。 2013 年 4 月 21 日中午 12 点写于港大办公室
10483 次阅读|30 个评论
李总理在华西医院 地震184人死亡,11826人受伤 21日17时
xupeiyang 2013-4-21 11:17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已造成184人死亡 24人失踪】来自民政部的消息,据四川省民政厅21日17时统计,四川芦山7.0级地震已造成184人死亡,24人失踪,11826人受伤。 新华社快讯:来自民政部的消息,据四川省民政厅4月21日11时30分统计,四川芦山地震已造成203人死亡、失踪,11492人受伤,其中重伤960人。 来自民政部的消息,据四川省民政厅4月21日10时30分统计,四川芦山7.0级地震已造成193人死亡、失踪,10574人受伤。 http://t.itc.cn/y6JKm 【图集:“救护车被堵8小时,许多伤员快不行了”】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1日晨到达邛崃后立即朝雅安进发。救援队在接近雅安城区路上受阻,半小时前行不足1公里。 昨天晶报 @ 成江photo 说荥经到芦山的双向两道数百辆救护车堵在路上,30公里的路走了8个小时,许多伤员快不行了。 http://t.itc.cn/yGmyP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芦山--雅鱼--求助
zp394929934 2013-4-21 11:16
芦山的清仁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雅鱼种源,也是中国最大种类最齐全的雅鱼养殖基地。急需供水,供水和发电设备。还急需要转运出灾区。这是曾经采访过的致力于雅鱼资源保护的吴麟老师发来的求助短信,请朋友们帮忙转发,有能帮上忙的请和我联系。
2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美国与中国报的芦山地震的震级不同?
热度 50 Majorite 2013-4-21 09:01
【科普】 为什么美国与中国报的芦山地震的震级不同? 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局先速报为5.9级,然后改为7.0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始终报为6.6级。同样,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的 汶川地震,中国国 家地震台网最早报的震级是 “ 7.6 级 ” ;之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又将震级修订为 7.8 级, 6天之后,干脆 升级为 8.0 级。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在汶川地震后约 10 分钟公布的汶川地震震级为 7.9 级,自始至终没有再修改过,汶川地震的 USGS 这个震级得到国际地学界较普遍地采用。 中美两国报的 芦山地震的震级为啥不一样?有人说 差异是由于地震震级计算标度不同造成的,美国地质调查局使用能量基础的矩震级,而中国还在沿用历史的面波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释放多少即地震大小的标度。 目前,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 4 种:矩震级 M W ,近震震级( M L )、体波震级( M b 和 M B )和面波震级( M S )。中国地震局系统过去一直采用面波震级 Ms (国家标准 GB17740-1999 ),这样做不仅不太科学(见图1)、更不与国际接轨,报出的震级在民众中常造成疑惑。作为体系外的我,不清楚地震局系统为什么要一直或还要继续使用面波震级呢?震级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不宜人为的修改。 1. 矩震级( M w ) 最具科学性的震级标度是矩震级 M w ,它的适用范围从 3.5 级到无限制,无震级饱和问题。,震级 3.5 。矩震级是反映地震断层错动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它等于断层面的面积 S 、断层面的平均位错量和断层岩石剪切模量 μ 的乘积。地震的矩震级,既可由地震波记录反演计算获得,也可从野外测量断层的平均位错、破裂长度、实验室内测量的岩石剪切模量以及从等震线的衰减或余震推断的震源深度计算出来。 1960 年智利大地震是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湾大地震是 Mw9.2 级, 1957 年阿拉斯加安德列诺夫岛大地震是 Mw9.1 级,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苏门答腊以西海发生的、引发海啸冲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索马里、马来西亚、缅甸、坦桑尼亚、塞舌尔、肯尼亚等印度洋及其沿岸十几个国家,死亡人数超过 28 万的大地震是 Mw9.0 级。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震是 Mw7.9 级, 1976 年唐山地震是 Mw7.5 级,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是6.6级。 2. 近震震级 (M L ) 地震仪离震中应不大于 400 km , ML 的应用范围界于 2 - 6 级,最多不能到 6.8 级,否则就饱和了。在美国南加州地区,近震震级可由 Wood-Anderson Torsion 仪器测定的周期 1 s 近震 S 波的振幅(以微米计)和震中与地震仪之间的角距计算出来。对于小于 6.3 级的地震,近震震级总是大于矩震级(图 1 )。 图 1. 不同震级之间的差别(与 Mw 相比 ) 。黄区内, MMw ;绿区内 MMw. 改自 Utsu(2002)。 由图看,Ms是不太客观的震级标度。 3. 体波震级 (M b 或 M B ) 由 P 波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为体波震级。深源地震( 300 km )的面波不强,故体波震级更适用于标量深源地震的震级。用周期 1 秒左右的 P 波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叫 Mb, 而用周期 5 - 15 秒的 P 波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叫 M B 。 M B 总是大于 M b (图 1 )。 M b 从 5.5 级就开始饱和,到了 6.0 级就完全饱和。从图 1 可以看出,在震级 5.0 级左右, M b 总是比 M s 更接近于 M w 。 4. 面波震级 (M S ) 面波震级 (M S ) 是指根据 Rayleigh 面波垂直分量的振幅计算出来的震级 , 由周期 20 秒附近( Airy Phase ) Rayleigh 面波的垂直分量的振幅(以微米计)和震中与地震仪之间的角距计算出来。 M S 从 7.25 就开始饱和,到了 8.0 级一般就会完全饱和。所以,面波震级的应用范围界于 5 - 8 级, Δ 界于 20 - 180 。 原则上说,面波震级不适用震级小于 5 级的地震。如图 1 所示,对于小于 6 级的地震,使用面波震级不可避免要低估地震的实际震级(即矩震级 Mw )。 中国各省地震局所报道的震级一般都是面波震级 Ms (国家标准 GB17740-1999 )。细心的人或许已经发现,中国地震局所报的中小地震(小于 6 级)的震级总是比国外(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所报的要低零点几级。例如, 2008 年 6 月 18 日的四川省石棉地震,国外报的是 4.6 或 4.7 级( M b 或 M w ,图 2 ),而中国报的是 4.2 级( Ms )。小于 5.5 级的地震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用面波震级虽然可以人为地把震级报低,从而达到稳定民心、让民众安心生产、放心生活的目的,但是这样做中国的震级数据就不和国际接轨了,缺少直接的对比性。 一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 损失的强震之后,各地地震局人员往往会对其速报震级进行校定,经校定后的震级往往比国外测定的高些。 例如, 1976 年 7 月 28 日的唐山地震,中国说是 7.8 级( Ms ),国外地震学家说它 7.5 级( Mw )。 2008 年 5 月 12 日的汶川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最初给新华社报的震级是 “7.6 级 ” ;之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又将震级修订为 7.8 级。 2008 年 5 月 18 日,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又将汶川地震升级为 8.0 级。美国地调局在汶川地震后约 10 多分钟公布的汶川地震震级为 7.9 级( Mw ),从此之后就没有再修改过, USGS 这个震级得到国际地学界和专业文献的普遍地采用。 2010 年 04 月 14 日的玉树地震,中国地震局公布的震级是 7.2 级,后又改回 7.1 级;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是 6.9 级地震。这次芦山地震开始速报5.9级,后来改成7.0级,而美国地调局报的6.6级。 中国地震部门对发生在中国本土的地震震级进行修订, 往往被人诟病,以为震级是令人打扮的少女。有人说,地震灾区当地领导喜欢地震监测部门把已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 损失的地震的 震级报高,一是能得到高级领导的重视,更多的获得社会同情和救灾援助,还可以推卸建筑质量与工程问题的责任。 图 2. 2008 年 6 月 18 日的四川省石棉地震的 M b 震级 图3. 发生于 1904 - 1992 之间的等于或大于 Ms8.0 级大地震的数据。 地震的基本参数除了震级外,还包括(微观)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发震时间等。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最初速报的是 33 公里,随后正式公布的是 10 公里, 2008 年 6 月 26 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领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国家地震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把震源深度定为 14 公里;后来有关专业文献中有定为 18.6 公里。美国地质调查局自始至终报的震源深度都是 19 公里。 2010 年 04 月 14 日 07 时 49 分的玉树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先报的震源深度 33 公里,恰好和 2008 年的 5.12 汶川地震的一样深。美国地调局报的是 10 公里。正如我在玉树地震震后一个小时写的博文(《青海玉树地震的背景情况》(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1826 ) 中所讲的,震源不可能是国家地震局报的 33 公里,报的人对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和其流变结构不甚了解,即使没有地震波数据,也不能报出这个震源深度来。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如下:在地震监测方面,出现“电脑代替人脑”的情况,同时,中国自动化地震监测的仪器故障率高、不少台站形同虚设,不能正常连续工作。地震监测人员的事业心和技术素质偏差,遇到问题不能自行解决,纪录数据质量较差。 今后中国地质地球物理学家在国际上发表论文也都会用 Mw6.6 级而不是 7.0 级去描述芦山地震,正如他们在所有英文发表的 SCI 论文中都用 Mw7.9 级而不是 8.0 级去形容汶川地震一样。这就是事实!这就是人为拔高震级的尴尬,其结果连自己国家的专家学者都不承认。
个人分类: 地震灾区|21314 次阅读|59 个评论
我对雅安芦山地震的一些认识
热度 67 石耀霖 2013-4-21 07:42
我对雅安芦山地震的一些认识 石耀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 先从汶川地震谈起。汶川地震为什么会发生,网上经常见到的解释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和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龙门山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刚性地块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长期积累,最终发生地震。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应该说没有错误,但是十分不够。我们曾经指出(见 石耀霖,张贝,张斯奇,张怀, 地震数值预报 ,物理,2013,42(4):237~255 ! 高级科普文章,或 石耀霖,地震数值预报, 科学中国人,2012年11期科普文章, 或柳畅,朱伯靖,石耀霖,汶川地震释放了龙门山大部分区域的应力,地质学报,2012,86(1):157~169) 。但是,为什么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之下,而不是更东或更西?为什么汶川地震发生在十余公里深的上地壳底部,而不是更深或更浅?为什么汶川地震西南段以逆冲为主、而东北端为右旋走滑?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仅仅是上面定性的说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定量的数值模拟。 图一是我们用三维粘弹性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为什么用粘弹性,在短期载荷下(地震波传播),岩石圈表现为弹性的;但是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地质历史缓慢的运动会发生柔性变形,例如人们可以看到的褶皱。因此必须采用粘弹性模型(如果采用理想弹性模型,所得结果会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异). 图一、三维粘弹性四川盆地在受到基于GPS观测给定的边界条件作用下,达到准稳态时应力增长速率。红色为高应力增长率,蓝色为低应力增长率。四川盆地应力增长率低、无大地震;高原一侧应力增长率高,有一些大地震;最高的应力增长率出现在龙门山下10-20公里的上地壳底部。压应力最大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因此发生逆掩断层;剪应力最大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因此右旋走滑断层渐渐发育。 以上模拟中,我们 输入的是 基于观测的结构模型数据,基于观测和实验室实验的物性数据,以及基于地表 GPS 观测的边界条件。 不知道的是 深部边界条件,只能做一些简化的假定;也不知道初始应力条件,只能从假定的零应力出发计算;不知道边界的历史,只能假定开始运动后边界为匀速运动。 得到了什么 ,得到数百年后脱离暂态影响后的准稳态应力变化率,发现该应力增长率与地震活动性有相关关系。 得不到的是 应力的绝对值,因此也无法预测究竟哪里最危险。因为应力增长率高的地方,模型开始计算时刻的初始应力未必一定最高。只知道增量,不知道原来的初始值,就不知道应力的绝对值,无法确定后续地震最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如果我们对该区地应力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就有可能对更具体的地震危险性作出估计。 汶川地震巨大,断裂带长达近 300 公里,几乎整个龙门山断裂带都发生了破裂,但是西南段的约 100 公里没有破裂。这一段落会破裂吗?破裂规模会有多大?什么时候破裂? 破裂规模上限是以上问题中困难程度较低的问题。就震级来说,由于震级和断层长度存在一定经验关系,因此这段 100 公里左右的段落即使全部破裂,震级也仅仅可能略大于 7 级(也可能几个接近 7 级的地震破坏陆续释放积累的能量)。 西南端一段没有地震破裂,但这一段落也是压应力积累率最高的部位之一。而且汶川地震的发生,使这一段落发生类似机制的逆掩断层的地震危险更加增加。(见石耀霖,曹建玲,库伦应力计算及应用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地球物理学报, 2010 , ,5 ( 1 ): 102~110 ),因此会破裂是必然的。 图二中表示的是:汶川大地震后,如果一个地方存在类似汶川地震的北东 - 南西走向的断层,在原来的构造应力场背景下,断层是变得更危险了,还是更安全了(库伦应力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所有彩色部分都多多少少变得更危险了:红色部分应力增加可以到数兆帕,黄绿部分为零点几兆帕,绿色部分为百分之几兆帕。龙门山断层东北端以外断层以东西走向为主,不存在 NE-SW 走向的断层。但龙门山断层的西南段部分,汶川地震中并未破裂,其库伦应力有明显增加(图二)。 图二,对于类似龙门山断层走向和力学性质的断裂,汶川大地造成的震库伦应力变化。 从映秀西南到雅安这一段的龙门山断层,既有较高的构造应力增长率,汶川地震又令它库伦应力有较大的提高,自然成为是否会发生下一个大地震的引人注目的地段。但什么时候会发生,则是现有资料难以回答的问题。必须要获得该段落现今地应力的大小究竟是多少?是否已经临近了岩石的强度? 那么,究竟这个地区的应力状况怎样呢?我不从事应力测量工作。图三显示了其他研究者一些近期应力测量的结果,主要是主压应力的方向。可以看到宝兴钻孔应力测量结果主压应力为 NW-SE 向。据秦向辉等(秦向辉等,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工程岩石力学学报,2013,,3 增刊1,2870~2876 )认为: “ 对比分析 2003 , 2008 和 2010 年在宝兴、康定地区 4 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资料,初步揭示汶川地震后断裂西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尤其是康定地区,地震后仍然积累有较高的地应力,震后应力调整以积累为主;龙门山断裂西南端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已经达到断层活动应力临界下限值,断裂活动进入临界状态,未来具有发生逆断层活动的可能性;结合地应力测量结果、地震地质等资料认为,龙门山断裂西南端具有潜在大震危险性,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 ” 我自己觉得只有少量不深的钻孔应力测量资料,我们在数值预报探讨中还无法在雅安芦山地震前做出确切的预报。作为数值地震预报的探讨,目前还不在于我们是否做了预报,更重要的是预报的根据。雅安接近 7 级地震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但是,在没有地壳深部( 10-20 公里)基于观测的应力(包含孔隙流体压力)的实测资料、断层强度的资料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没有充分的定量的力学根据判断地震发生的时间,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就这两天见到的余震目录资料,目前的雅安芦山地震似乎还没有释放出这 100 公里断裂带内积蓄的能量,但是下一次接近 7 级地震发生在何时,尚缺乏资料作出估计。 我们也可以计算雅安芦山地震对鲜水河和小江断裂等的库伦应力影响,但没有绝对应力测量基础资料,在对后续大震发生时间问题上也难以下结论。 地应力绝对值的测量和相对变化的可靠测量具有自管重要的意义。 图三、蓝色箭头表示汶川地震后钻孔应力解除测量到的主压应力方向(据陈群策, 2013 ) 图 4 该区域地震分布图
个人分类: 科学|36721 次阅读|47 个评论
芦山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
热度 28 Majorite 2013-4-21 05:37
芦山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 嵇少丞 芦山地震灾区余震还时常发生,使得山上尘土飞扬(陈桂华摄影) 昨天的雅安芦山地震中国国家地震局先速报为5.9级,然后改为7.0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报为6.6级,两个数字的差异是由于地震震级计算标度不同造成的,美国地质勘探局使用矩震级,而中国按惯例使用面波震级。我这里先搁下这个差异不论,仅就4.20的芦山地震是否2008年5.12地震的余震发表些意见。 紫红色圆圈是芦山地震的震中,它是最早到达地表的地震波的出露点,即震中。说明地震与龙门山山前断裂的关系。改自Xu,ZQ,SC Ji , HB Li (2009, Episodes)的图1. 救援现场 新华社记者郭爽没有采访国家地震局专家,而是舍近求远采访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学家杰西卡·特纳,他说:【此次雅安地震是在南北走向的龙门山断层上发生东西反向运动造成的,目前我们认为,此次地震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一次余震】。这条在科学上甚不可靠的“意见”经过新华社传播, 误导许多国人。 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芦山地震是汶川大地震迄今“最大的强余震”。“我五年前就提过,汶川地震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朝东北扩散,而是将来在西南处会发生七级左右地震。”   陈运泰 表示,当时提交的政府内参中,他特别提到汶川西南100公里左右的宝兴一带可能发生七级左右的强余震。陈云泰认为,从震源位置、震源机制和震级大小看,芦山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强余震,是汶川大地震的破裂向西南方向的发展。 但是,我却要同意 四川省工程地震研究院院长周荣军的意见,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尽管两者都发生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只是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而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在南西段,两次地震的震中相距87公里, 其外两个地震的震源机制亦相似,断层性质与破裂方式相似。芦山地震属于主震-余震类型的可能性很大。 所谓余震就是一次大地震,即中强度以上地震发生之后又接连发生的一系列“帮凶”性的震级较小的地震,余震分布于由主震形成的同震破裂延展的同一区域,所以,据余震的分布可以确定主震破裂的产状,即脆性断裂的延长、延深与倾角等。 大震之后要特别注意强余震,因为 震级较大的余震会给灾民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带来非常大的危险,因为建筑物结构在主震时已经受到损坏,再受到余震袭击,损坏就会扩大,甚至造成倒塌。主震之后,援救人员到破坏的建筑物内搜寻和营救灾民,原居民回家寻找亲人,取回物品,都冒着非常大的危险。 4.20 的芦山地震并不是发生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产生的 同震破裂延展的同一区域内。 汶川地震的同震破裂是从映秀地下的震源向东北方向传播扩展, 而芦山地震是从太和村的之下的震源 向西 南方向 传播扩展 。 芦山地震 是龙门山内一次新的、独立的地震,虽然2008年的汶川地震的发生可能稍微提高龙门山南段山前断裂的断层面的剪切应力。 芦山地震主震之后所发生余震的发布图,四川地震局这张图似乎把安县-灌县断裂画错了,比实际位置向西移了许多公里。 芦山地震的发震断裂就在这里 余震的成因 为什么一次强震之后会发生无数次余震?原因如下: (1)断裂带及其邻区各地块之间应力和应变的重新调节与平衡。主震时岩石发生破裂与位移,造成新的不平衡,余震是主断面周围邻近区域小断层在新的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局部破裂与位移造成的。大家可以做个类比实验,将黄豆倒进一个玻璃瓶里,粗看好像瓶子满了,摇晃几下,体积变小了,再摇晃,体积还要减小,摇晃使得豆粒变得更紧密堆积了,豆粒之间要发生位移,这就对应于发生小地震。等到豆粒全部作最紧密堆积(74%)之后,体系就稳定了。从这层意义上说,余震是重新夯实因主震造成源区岩石破碎松散的地质过程。 (2)主震造成断裂带内部岩石及其周边岩石的力学性质发生突变, 例如孔隙度与渗透率增加,岩石摩擦强度降低,断层易于活动,形成小震。 (3)主震使得断裂带内部特别是已经滑移区与尚未滑移区的边界线(位错)周围的流体压力重新分配。局部区域流体压力相对升高,总是有利形成新的破裂和使得老断裂重新活动,形成余震。 地震属于“自洽系统”,具有自相似的特点。每次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余震。每个地震,都可能是其他地震事件触发而成。每个地震,又都可能触发或激发新的地震事件,形成余震。 余震的特征 余震以其震级低(一般比主震至少低一个震级)和频度(单位时间内发生地震的次数)高为特征。所有余震所释放的总能量也不会高于主震能量的10%。即使一次较大级别的地震发生上次N年前大地震的余震区域之内,判别这次地震是否是以前那次主震的余震,主要看现今地震频度是否恢复到主震之前相当长时段的正常水平(即背景频度),检验用的是修订后的Omori经验公式, 这是一个尾巴拖的非常非常长的衰减曲线。主震1-2年之后,地震频度一般就已经很小了。 图1. 汶川地震余震频度的衰减——大尾巴曲线(据蒋海昆等, 2008)。因为背景频度不清,故用该值确定余震的持续时间不可行。我认为如果地震频度下降到最大峰值的1%以下,余震就可视为基本结束。 可见, 余震的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如何认定该地区的地震的背景频度。在世界上主要板块的边界,经常发生地震,地震复发周期短,前后两次地震之间的背景频度较高,容易估算,用Omori经验公式得出的余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到10年。但是,这样的方法硬搬到成分复杂、历史复杂、构造复杂、地热结构各异的大陆就有问题了,地震复发周期一般为几百甚至几千年,之前没有地震仪,无法完整地记录所有级别的地震。因此,也就无法准确估算各地区地震的背景频度,也就无法自信地套用Omori经验公式计算余震的持续时间。 从流变学角度看,一个地区余震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主震后断裂带岩石力学性质的恢复,就像前面那个例子中,体积减小一直到瓶子里黄豆最紧密堆积为止。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9公里,在这么大深度上,压力高达500多MPa,主震瞬间在岩石中形成的破裂空隙是无法持久的,很快就会被假熔岩、压溶-沉淀矿物(方解石、石英等)胶结,岩石剪切强度和渗透率用不了几年就会基本恢复。但是,近地表几公里的浅部地壳(4-5 km),断裂带岩石的强度和渗透率恢复一般较慢。所以,从地质角度讲,那些震源深度十几公里的地震不可能是几十年或几百年前地震的余震,而是断裂的重新活动。 芦山地震有其自己的余震系列 2013年0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 04 月 21 日 00 时 00 分 ,共记录到余震 846 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 57 次,包括6.0~6.9级 0 次,5.0~5.9级 2 次,4.0~4.9级 14 次,3.0~3.9级地震 41 次。 序号 发震日期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震中地点 主震 2013/04/20 08:02:46 30.3 103.0 13 7.0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1 2013/04/20 08:06:38 30.2 102.9 10 4.8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2 2013/04/20 08:07:32 30.3 102.9 10 5.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3 2013/04/20 08:27:25 30.3 102.9 15 3.6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芦山县交界 4 2013/04/20 08:31:34 30.4 102.9 12 4.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5 2013/04/20 08:37:12 30.2 102.9 18.9 4.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交界 6 2013/04/20 08:42:35 30.3 102.9 20 3.6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7 2013/04/20 08:50:34 30.1 102.8 16.3 3.1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8 2013/04/20 08:52:23 30.2 102.9 13 3.7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9 2013/04/20 09:02:57 30.3 102.9 15 4.6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芦山县交界 10 2013/04/20 09:11:51 30.2 102.8 16 4.3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11 2013/04/20 09:20:09 30.2 102.9 19 4.6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12 2013/04/20 09:26:00 30.2 102.9 17 4.4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13 2013/04/20 09:37:28 30.3 102.9 15 4.9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14 2013/04/20 09:39:34 30.1 102.9 17 4.5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交界 15 2013/04/20 09:54:55 30.3 102.9 18.7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16 2013/04/20 10:01:41 30.2 102.9 15.1 3.7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交界 17 2013/04/20 10:06:29 30.2 103.1 10 3.3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县、成都市邛崃市交界 18 2013/04/20 10:12:34 30.3 103.0 11.4 3.4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19 2013/04/20 10:19:03 30.3 102.9 15 4.3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20 2013/04/20 10:29:48 30.2 102.8 17.5 3.7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21 2013/04/20 10:38:34 30.2 102.9 17 4.6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22 2013/04/20 10:41:14 30.2 102.9 9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交界 23 2013/04/20 10:46:46 30.3 102.9 16.9 3.3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24 2013/04/20 11:04:56 30.3 102.9 15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25 2013/04/20 11:19:51 30.2 102.9 20 3.6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芦山县、天全县交界 26 2013/04/20 11:29:11.4 30.2 102.9 17 3.3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27 2013-04-20 11:34:17.4 30.1 102.9 11 5.3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28 2013-04-20 11:40:23.1 30.1 102.9 14 3.7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29 2013-04-20 11:55:38.1 30.3 102.9 11 3.4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30 2013/04/20 12:38:50 30.4 103.0 16.0 3.0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31 2013/04/20 12:47:02 30.2 102.8 14.0 3.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32 2013/04/20 13:36:36 30.2 102.9 16.0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交界 33 2013/04/20 13:39:06 30.3 102.9 15.0 3.3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34 2013/04/20 13:44:02 30.1 102.8 17.0 3.4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35 2013/04/20 13:52:07 30.3 102.9 15.0 3.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36 2013-04-20 14:12:45.6 30.1 102.8 16 3.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宝兴县、芦山县交界 37 2013-04-20 14:23:16.8 30.2 102.9 15 3.0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38 2013-04-20 14:43:20.8 30.2 102.9 16 3.6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39 2013-04-20 15:12:23.3 30.4 102.9 16 3.0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40 2013-04-20 15:18:32.1 30.4 102.9 17 4.1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芦山县交界 41 2013-04-2015:53:27.6 30.3 102.9 15 3.6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42 2013-04-2016:06:03.1 30.3 103.0 15 3.4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43 2013-04-2016:39:43.4 30.4 103.0 15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44 2013-04-20 17:45:15.0 30.3 103.2 17 4.0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45 2013-04-20 18:03:14.4 30.1 102.9 15 3.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46 2013-04-20 18:09:15.8 30.3 102.9 20 3.0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47 2013-04-20 18:59:00.1 30.4 103.0 17 3.8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48 2013-04-20 19:01:55.4 30.1 102.8 14 3.0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49 2013-04-20 19:10:51.9 30.3 102.9 17 3.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50 2013-04-20 19:12:49.6 30.3 103.0 17 4.5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51 2013-04-20 20:33:39.7 30.0 102.8 20 3.1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 52 2013-04-20 22:10:32.3 30.3 102.9 15 3.1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交界 53 2013-04-20 22:29:35.4 30.2 102.9 15 3.8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54 2013-04-20 23:00:39.3 30.2 102.8 18 3.3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55 2013-04-20 23:02:56.3 30.3 103.0 18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56 2013-04-20 23:08:11.9 30.2 102.9 17 3.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交界 57 2013-04-20 23:20:51.5 30.1 102.9 15 3.4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交界 所以, 芦山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
个人分类: 地震灾区|1028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答网友问:芦山地震后的遥感
热度 6 lix 2013-4-21 00:59
在 朱令案原是御笔亲批:八议! 评论 16 中,网友问:“这次地震咱们遥感表现如何啊?很关心这个。”谢谢!简答如下: 1) 比起汶川地震,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今天上午,两架遥感飞机就完成了航空遥感任务,(单位 A );单位 B 及时搞到了两米分辨率的全色卫片。另有很多单位在努力往灾区送无人小飞机或飞艇。但成果不清楚,就不猜了。 2) 大家也都很努力。今天上午的航遥数据,听说要到明天临晨一点左右才能送到单位 A 。所以单位 A 组织了一个班子,集中在一起等待数据的到达。争取明天上午出图。单位 B 的 2mPan 数据也连夜送数据到有过合作的专家 C ,目前已经送到。专家 C 也打算连夜出图,但需要人手,专家 D 答应帮忙,但专家 C 只要研究生,不想麻烦专家 D 熬夜。大家积极性都挺高的,值得赞扬。 3) 网友短消息问,“今天看到李克强在飞机上拿的还是地图。”是的,我也看见了。无言以对啊。的确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上边隐约提到的,根子还是缺乏跨单位跨行业的统一指挥。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鹿死谁手?能不能出一套救灾有用的遥感图件,明天早上才能见分晓。最糟糕的是明天早上鹿还在跑,才有可能开放数据,大家围猎。 注:博文开始写于 4 月 20 日 11 : PM 左右。文中所谓今天明天,以此为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87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技导报》出版“芦山地震特刊”特向科技界专家征稿
热度 2 suqing1961 2013-4-21 00:23
科学网各位专家 你们好! 雅安芦山地震突袭,造成人员伤亡无数,科技界十分痛惜与关切。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杂志拟火速出版“芦山地震特刊”,与科技界一道为科技救灾出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科技导报》以学术期刊的标准、新闻杂志的速度,第一时间出版了“汶川地震特刊”,为汶川地震作了很好的学术记录。今天,在雅安芦山地震发生的当天,我们决定再次出版“芦山地震特刊”,将原本已经定版的2013年第12期《科技导报》部分内容撤换为与地震相关的科技报道和学术论文,让读者从科技角度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本次地震相关情况,更期待能对从事科技救灾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 《科技导报》目前正在准备“芦山地震特刊”相关资料,依据本刊栏目设置,特别向科学网的各位专家征集与地震相关的学术论文、“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评论”、“图书评论”、“院士卷首语”等文章。 如您或您的朋友有这方面的稿件,希望能与我刊编辑部联系。您可以在此留言,也可以与编辑部联系,联系人:李娜, lina@cast.org.cn ,010-62103390。时间紧迫,期待您尽快与我们联系。 谢谢! 《科技导报》编辑部 2013年4月20日 《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汶川地震特刊”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4062 次阅读|3 个评论
芦山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分析
热度 31 Majorite 2013-4-20 21:26
芦山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 原因分析 嵇少丞 芦山地震之后,我与峨眉电影老总何世平先生通了电话,他说他的一个朋友被地震从床上颠到地上。其实地震波本身杀不了人,充其量能将空旷之地的人颠趴下。我去过龙门山南段地区,了解那里的地形地貌,芦山地震与 2008 年汶川地震一样,对居民的直接杀手是倒塌的房屋、山体滑坡塌方和其后暴雨中的泥石流。人们赖以遮风蔽雨的房屋,如果不抗震,地震来时就成为人们的葬身之地。历次震灾统计表明,地震中 95% 人员死亡是缘于建筑物的倒塌。 根据我过去对大量地震灾害调查经验,现分析一下芦山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这对灾区如何找寻受困灾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1 )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低 在国家 2001 年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龙门山地区有的地方是 6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左右, g 为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单位是 m/s 2 ) , 如彭州、绵竹、都江堰等 ; 有的地方是 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 左右),如汶川、北川、青川等。这些抗震设防的标准是在缺少长时间( 3000 年以上)的地震记录资料情况下制定的,完全没有预料到在 2008 年的汶川 8.0 级特大地震与今天发生的芦山 7 级地震,过去抗震设防的烈度比实际地震烈度低 1 ~ 3 度。 按照过去老的抗震规范, 6 度区基本无须特别设防 , 农村乡镇老百姓自己砌的民房 , 没有进行过抗震设计。学校和医院理论上按 7 度设防,但是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外表光鲜实为豆腐渣的工程也有一些。即使实际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一座按烈度 7 度抗震设防的建筑,也就是在 6 度时不损坏 , 7 度时可以维修重新使用, 8 度时不瞬刻垮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事实上,以往有的建筑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 “ 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破坏性地震 ” ,对抗震规范的执行并不够严密,常常缺乏自律。况且,建筑招标时,建筑的外观、使用功能和造价都是比抗震结构更重要的筹码。这次芦山地震中,破裂(前山断裂)经过的地方及其附近地区,地震烈度高达 8-10 度。加之,建于不同时代、使用不同标准、还有不同施工质量。如此看来,这次芦山地震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几乎是肯定,因为灾区绝大多数老房子都未能达到抵抗 7 - 9 度以上地震烈度的要求。 经 5.12 地震灾区考察发现:( 1 )无筋砖柱抗震能力很差,带粗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时表现较好。(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倒塌几乎都和柱子的破坏有关。柱子的破坏主要包括 : 柱子顶端和底部水平破裂、柱子主筋压屈与压弯、外部保护层剥落、柱体剪切破坏等等。柱梁之间的节点尤其容易破坏。遭到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往往是:柱子里钢筋太少太细、箍筋间距过大,搭接长度不足、横向接头钢筋过少等等。柱子是房屋的 “ 脊梁 ”, 软骨头的房屋一震就塌。( 3 )无筋承重墙主要被剪切断裂破坏。 ( 4 ) 对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房屋来说,房屋越高,地震时破坏率越高。( 5 )采用基底隔震技术的楼房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 6 )在乡镇、县城街面的房屋特别容易被地震毁坏。这类建筑往往采取强梁弱柱体系,而且结构布局不合理。底层临街一面,开洞很大,作为商店的门或窗户 , 而在背街的那一面墙开洞很小。房子的强度一边强、一边弱, “ 太偏心 ” 。地震来时,房屋底层破坏后向街心一侧倾倒。所以,地震时,在狭窄街道上行走的人员特别 危险,因为不仅临街房屋的前墙会倒塌于街,而且空中的广告牌、路灯、电线杆等也会砸下来。地震时躲藏在结实的家具下或侧旁 , 通常比跑到房外狭窄街道上更安全。不知道汶川地震之后重建的房屋经受得起芦山地震的二次打击否? 这样垮塌下来的房子里的人就危险了 墙体上的X破裂 据本人对龙门山地震灾区的考察发现,瞬息即塌的楼房大多是使用空心混凝土预制板作为楼板的砖混建筑物,这些水泥预制板被直接搁置在横梁上或承重墙上,预制板伸出来的钢筋没有与相邻构件拉连,即板体和梁体没有固定连接。有的倒塌楼房的预制板中,根本看不到钢筋或者拉筋。地震来袭时,横梁或承重墙左右或上下摇晃,使得预制板脱落,有的预制板挂到两边的墙上,使得房中的人和家具一起从高处直落地面;有的预制板坠落下来,砸死房中的人和砸碎房中的物品。塌落下来的上层预制板又砸塌下面一层的预制板,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层层往下砸,最终把建筑物内的所有的人及物都埋到最底层的废墟里,屋中人几无生还的机会。无数事实证明,地震时楼房中的水泥预制板等同于 “ 棺材板 ” 。 这次芦山7级地震的晃动使得许多房顶的瓦片堕落,可能会扎伤屋檐的行人,但是却减轻了房顶的重量。 所以,地震波本身不杀人,杀人的是一震即塌的房屋。只要建筑质量好(结构设计合理、建材质量好、施工质量高) , 即使遇上 8 级地震,楼房也不会一震即塌,里面的人就有时间逃出来。 芦山地震灾区航空照片 芦山地震灾区航空照片 2. 房屋建在断裂带上 断层是地震时地面变形的集中之地。断层的位移,包括水平和垂直位移。这次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南段的山前断裂,也叫彭灌断裂, 是四川盆地与龙门山的分界线,这次 7 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可能从芦山一直通到大邑, 断层错距从几十厘米到二米,跨越断层的房屋,其基础承受不了这么大的位移,房屋因而遭到破坏。凡是坐落在断裂带上的建筑物会全部倒塌,无一幸免。前山断裂的地表破裂或形变带的宽度一般小于 20- 30 米,在这个范围内,各类房屋无论其建筑结构、所用材料、施工质量几乎会全部倒塌损毁。但愿没有中小学校坐落在断裂带上。 2008 年 5.12 大地震中,建在中央断裂带上的映秀镇小学、邮电局、发电厂、天然气厂、阿坝州警务直属大队等所有单位,都被夷成平地。龙门山镇和银厂沟度假村直接位于中央断裂带上,其中小龙潭的瀑布滴水面本身就是断层面。 2008 年 5.12 大地震中,北川县城为什么死伤那么多人,关键是龙门山中央断裂从整个县城通过,加之该断裂在这里地表位移量很大,因此地震在这里释放的能量也大。北川中学的校园距中央断裂带也就 20 ~ 30 米,所以,北川中学在 5.12 地震中受到灭顶之灾。 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规定丙类建筑(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在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时,地震活动断裂两侧的最小避让距离为 200 米。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地震活动断裂两侧的最小避让距离为 300 米。这些规范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平原区较好执行,对于四川龙门山地区实行起来似乎非常困难,因为可用于重建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在龙门山地区,河流沿着断裂带向下切割形成山谷,由于断裂带岩石被历次地震破碎研磨,风化成土壤,于是仅有的、可耕作的土地(平坝)零零散散地分布在这些山沟里,所以这里也是城镇村寨的落脚点和交通的要道。平坝正是活动断层通过的地方,中间是条河,河两边有些土地。房屋一边是陡峭的山崖 , 另一边是滚滚的河流。灾后重建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地震断层的重新活动,而且还要考虑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其它地质灾害。在四川灾区震后重建中,活动断层两侧的 “ 避让距离 ” 至少应不少于 100 米。在避让距离之内,绝对不能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 上世纪 90 年代后,由于使用水泥预制板建筑楼房经常出现 “ 天棚裂缝 ” 的问题,加上抗震强度低,被国家有关部门勒令逐步退出建筑市场。但非常不幸的是,不仅仅在我国现今农村乡镇,而且在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中,水泥空心预制板有时还在使用。 在一个 7 级 地震中即刻倒塌的公共建筑物,可以肯定的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筑质量包括结构设计、建材和施工质量等问题。 有些楼房结构不合理,底层柱子太 “ 软 ” ,又没有牢固的剪力墙支撑,地震时底层没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建筑物上部的垂直挤压和水平剪切运动,造成底层垮塌,进一步使整个大楼破坏 , 许多倒塌楼房的梁柱钢筋用量太少,箍筋密度明显偏低,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差 , 在浇灌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跑浆现象。使用的水泥标号低或碳酸镁含量过高,或使用过期水泥等都会降低建筑质量。有的办公楼只图美观、好看、却忽视了抗震设防。例如,都江堰市某中学把原来应该用来加固教学楼的经费用于搞装璜,其教学楼在 2008 年 5.12 地震中一晃就倒。 建设安全的家已成成居住在地震活动带地区居民共同的愿望。我们应该调查研究四川地震灾区 “ 那些倒了的和没有倒的建筑 ” ,弄清建筑倒塌的原由,解读强震中建筑屹立不倒的奥秘。 3. 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 龙门山地区的特点是地势起伏大,山坡陡峭,山高谷深,少量的土壤沿沟分布,人们只能居住和活动于沟谷之中,而沟谷正是断裂带通过之处。这个地貌特点决定龙门山注定是地震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非常严重的地区。与汶川地震一样,芦山地震必然会造成地面隆起和陷落、道路错裂、山崩、滑坡、塌方等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摧毁了交通、通讯等生命线系统,给营救工作带来困难。 本人在汶川地震后考察得知, 2008 年 5.12 下午,北川县城商业中心本来有近 3000 人已逃出危房来到门前广场,地震后 10 分钟却又被随之到来的山体塌方埋到地下几十米深,无一幸免。北川县陈家坝乡也是山体滑坡塌方的重灾区,在乡政府所在的谷口,滑坡体长 1.2 千米,宽 2.0 千米,掩埋了几十户人家。陈家坝乡的杜家坝村,滑坡体长 800 米,宽 1000 米,掩埋了两个村民小组。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 200 农户被崩塌的岩石埋在浅则 20 米、深则 50- 110 米的地下。 芦山地震所在龙门山的山前断裂以逆冲为主。 4.20 强 震时,处于断层上盘山顶或悬崖上的岩石就可能滑落下来,飞到路上或村庄,这些 “ 地震飞来石 ” ,有的摧毁房屋,有的击毁汽车,有的砸死行人。 由芦山地震震落的滚石 山高路险 今后在芦山地震灾区要特别注意的是暴雨后的泥石流。地震已使山中断裂带内部岩石支离破碎。许多公路是沿着断裂带修建的,即使平时特别是暴雨之后山上往下滚石不断,泥石流司空见惯,更连续发生 5.12 汶川地震与 4.20 芦山地震之后。 地震近 20 ~ 30 年以来,龙门山地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要,人为地挖掉大量的自然形成的长期平衡稳定的山坡底角 , 贴着陡立的山体修建房屋和公路。山坡的稳定性被人为地破坏之后,增加了地震中滑坡、塌方、泥石流的危害,会造成临山而建的房屋和公路被毁,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瘫痪。 ( 4 ) 建筑物坐落在松散沉积物之上 松散沉积物包括古河道、古湖泊相的沉积物、流沙土以及人工回填土等。这类松散沉积物空隙度大,内含饱和水,具触变性。在静态情况下,水饱和的沉积物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动态情况下,例如地震波晃动下,这种水饱和的松散沉积物瞬刻失去稳定性,呈现出液态的物理性质 ( 即沙土液化 ) ,使得坐落其上的建筑物在流沙中不均匀下沉,造成建筑物倾倒而彻底摧毁。这就是建筑学上所说的场地效应和地基失效。举个例子,把一块方糖放在一碗小米上,然后来回晃碗,方糖很快沉入小米之中。 另外,一些房屋坐落在河岸边,地震振动使地基连同房屋倾倒或坠落河底。 所以,灾后重建中住房选址一定要远离河岸和不稳定的边坡。这方面,国外也有不少经验教训。 1985 年 9 月 19 日墨西哥海岸连续发生 8.1 级和 7.6 级两次强烈地震,造成西部太平洋沿岸 4 个州和离震中约 400 千米的首都墨西哥城近万幢高层楼房倒塌,近 40,000 人死亡。墨西哥城的老城和商业区的主要办公楼和宾馆全部倒塌。震后调查表明,墨西哥城建造在古湖泊相沉积之上,地面震动导致地基失效而建筑物倒塌。 1989 年 10 月 17 日美国加州洛玛普里艾塔发生 7.1 级地震,由于震区的建筑物总体抗震能力较好,建筑物破坏并不严重,但是,在靠近旧金山湾附近,由于多是人工回填土,建筑物多遭破坏,包括多座高速公路立交桥坍塌。 2001 年 1 月 26 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发生 7.9 级强烈地震,导致 16,480 人死亡,约 15 万人受伤。这次地震几乎摧毁了该邦首府库奇镇所有的建筑物,因库奇镇正好建筑在印度河的古河道上。 无数事实证明,直接建在坚固基岩上的房屋更耐震。唐山地震中唯一仅存的两座古庙,就是因建在坚固基岩上而得以大难不毁。 沿着发震的山前断裂,锁闭深处的地下水会沿破裂上升,通过近表的松散沉积物最终到达地表,出现冒水和喷沙现象,喷出来泥沙还会掩没农田和庄稼。喷沙冒水也会造成地面上房屋由于不均匀下沉而倾斜的现象。 据雅安市防震减灾局报告: 截至4月20日19时,雅安市遇难人数已达141人,失踪19人,受伤人数已经达5500余人(重伤330余人); 其中芦山县遇难96人,受伤2500(重伤200余人), 宝兴县遇难22人,受伤350余人; 雨城区遇难15人,受伤203人(重伤37人); 天全县遇难4人,受伤600人(重伤80人); 名山县遇难1人,受伤500多人(重伤10余人); 荥经县遇难2人,受伤127人; 汉源遇难1人,受伤30余人;石棉县受伤4人。
个人分类: 地震灾区|15216 次阅读|39 个评论
世上本没绝境,只有对绝境产生绝望的心
热度 1 xyysh2008 2013-4-20 19:15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点 02 分 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13 千米 。 地震已致 124 人死亡, 3000 余人受伤, 但“世上本没绝境 , 只有对绝境产生绝望的心!” 习近平就军队救灾作批示:发扬能打仗,打胜仗精神 李克强看望伤员:以后日子会更好 四川省长弃车步行赴重灾区 沿途询问逃生民众 雅安地震现场:受伤小女孩坚强微笑感动网友 祈祷芦山!祝福雅安!四川人雄起!
个人分类: 政论|303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