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通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祝贺《科学通报》出版“青蒿素研究与发展”专辑
JaneShen 2017-7-5 19:07
几日前才知道《科学通报》出版了 “ 青蒿素研究与发展 ” 专辑, 这是喜大普奔之事,值得祝贺。 很可惜 自己 没能参与写稿,实则 之前 根本不知此事。 写稿的任务应该是预先有通知的,喜大普奔之事筹备中更是不会周知。倒是 《科学通报》 在今年二月邀请我作为审稿人,审一篇青蒿素相关的综述。当时浑然不知青蒿素专辑之事,自己只是尽一科研人员的本分履职,竟不想无意中也为这个专辑尽了微薄之力。看到青蒿素专辑相关的报道,唯苦笑一下了。 再看这个专辑,1977年3月, 《科学通报》 “慧眼识才”发表了“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 青蒿 素”,署名是“ 青蒿素 结构研究协作组 ”。组中成员 —— 那些几乎毕生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元老级人物虽然有的已经过世,但健在的也不少。美中不足的是该专辑中 没有这些青蒿素老专家的文章,却多为“兼职”从事或根本没从事青蒿素研究工作的人员写的文章。 今年是五二三组成立五十周年,“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 青蒿 素”文章发表四十周年。 我总有一种天真的希望,就是那些从事青蒿素研究的老专家能在有生之年围聚一团来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史。这个重大的科研发现过程不应该由根本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讲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终于大家有了一个相同版本的故事。
个人分类: 杂记|1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蒿素结构论文刊发始末,中国科技界差点与诺奖失之交臂
热度 18 sciencepress 2016-10-13 08:25
《科学通报》刊发青蒿素结构论文的经纬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迎来发表40周年 ▌作者 周程, E-mail:zhoucheng@pku.edu.cn ▌摘要 1977 年3 月,《科学通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Artemisinin:A new type of sesquiterpene lactone”)的论文,首次公开了已保密多年的青蒿素化学结构研究信息。作者基于原始文献史料,考察了这篇重要论文的投稿背景和刊发过程,并揭示了其对屠呦呦荣获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化学奖所产生的影响。 ▌ 关键词 诺贝尔奖,屠呦呦,青蒿素,化学结构,《科学通报》 Citation: 科学通报; doi: 10.1360/N972016-00683 View online: 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N972016-00683 1977 年3 月,《科学通报》在第22 卷第3 期上刊发了一篇题为《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的论文,首次公开了青蒿素结构研究信息。这篇论文的作者是“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收稿日期为1976年2 月20 日。 《科学通报》是在什么背景下刊发这篇重要论文的?该论文的刊发对屠呦呦荣获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何意义?此前,笔者曾在一篇专稿中提及这篇论文 ,但未能以此为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以下,拟基于原始文献资料,从科学社会史视角对《科学通报》1977年刊发这篇论文的经纬及其对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重要意义展开更进一步的考察。 1 论文投稿背景 1976 年2 月5 日,中医研究院给卫生部钱信忠副部长写了一封公函。该院在这封编号为(76)中研发字第17 号的公函中写道: 我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协作进行的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Ⅱ的化学结构,现已基本搞清。经过 X-射线单晶衍射及化学、物理等方法,证明青蒿素为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是抗疟药物中完全新型的结构。 据文献报道,南斯拉夫也在进行青蒿的研究并已报道了一种结晶的化学结构测定(我们也得到了这种结晶,无抗疟作用)。为此,我们几个协作单位几次研究,并征求了医科院药物所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青蒿素结构测定结果的科学性是可靠的,应为祖国争光,抢在国外报道之前发出去。初步考虑以简报形式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这个想法向全国五二三办公室作了汇报,他们同意争取尽快发表。因此,我们和协作单位共同整理了一个发表稿,现送上审批。 我们初步考虑,为不引起国外探测我研究动态和药用途径,发稿拟以“青蒿素结构协作组”署名公布,不以协作单位署名发布。当否,请指示。 从这封文字比较拗口的公函中可以看出:一、时至1976 年,中医研究院仍未将青蒿素Ⅱ定名为青蒿素。二、通过《科学通报》公开青蒿素结构研究信息,是由中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三家单位协商通过,并征得项目主管机构“五二三”办公室同意的。三、目的是“为祖国争光,抢在国外报道之前发出去”。之所以要及早把论文发出去,是因为“南斯拉夫也在进行青蒿的研究并已报道了一种结晶的化学结构测定”。四、至于保密问题,拟采取两条措施,一是不以协作单位署名发布,而是以“青蒿素结构协作组”的名义发。这样,国外机构即使想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信息也找不到打听对象。二是在论文中只介绍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不触及青蒿素的抗疟用途。这样,国外机构即使想基于青蒿素这样新型结构开展合成研究,短期内也搞不清楚它的药用价值。 这封公函提到了南斯拉夫的青蒿素结晶测定问题。实际上,当时的事态并没有中药研究所想象的那么严重。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南斯拉夫的D. Jeremic 等三位植物化学家1972 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天然产物化学研讨会上宣读了一份研究报告 ,声称他们从青蒿中分离出一种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 15 H 22 O 5 ,分子量是282。这与中方分析青蒿素结晶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同。不过,这几位植物化学家当时排错了化学结构 。 中药研究所很快就捕捉到这一重要信息。尽管对南斯拉夫科学家所言的结晶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并无抗疟作用,但是对方继续将研究推进下去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发现青蒿素结晶,并测出其晶体化学结构并非不可能。因此,中药研究所决定附上南斯拉夫科学家的那篇原文,经中医研究院报请卫生部批准发表青蒿素结构测定结果。 虽然中医研究院在上述17 号公函中指出,为了保密将不公开青蒿素的药用途径,但实际上这样做意义并不大,因为申请发表的这篇论文一开始就言明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 ),也就是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来的 。而中药青蒿具有抗疟功效在当时乃公开的秘密,至少有三篇论文介绍了这一药用途径:一是江西省中医实验院李蔚普1954 年发表的《青蒿的抗疟疗效》 ;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黄汝绍、韦用宽、周典谟1959 年发表的《用广西土常山和青蒿两药试治疟疾的临床观察》 ;三是江苏省高邮县医药科研组和卫生防疫站1975 年发表的《青蒿治疗疟疾125 例疗效观察》 。因此,人们很容易将青蒿素与抗疟联系到一起。 鉴于情况紧急,卫生部科教局接到中医研究院的上述请示后,当月16 日就行文批复同意。这封批复文件的编号为(76)科教字13 号。文中明确写道:“ 经部领导同意,在不洩 密的原则下,可按附来的文稿,以简报形式,在《科学通报》上,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发表 ”。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写的是“经部领导同意”,而非“部党组”或“部核心组”同意。部领导中当然包含了钱信忠副部长,因为中医研究院的上述请示是直接写给“钱副部长”的,钱副部长正常情况下必须表态。 获“部领导同意”后,中药研究所当即将青蒿素化学结构论文稿送达《科学通报》编辑部。《科学通报》标明该论文的收稿日期为1976 年2 月20 日。这个日期只比卫生部科教局的批复日期晚4 天。由此可见,中药研究所当时的投稿心情是何等的迫切。 2 论文刊发过程 《科学通报》编辑部收到青蒿素化学结构论文后,随即印出校样。可是,正准备付印时,《科学通报》编辑部接到卫生部科教局电话,说论文暂时不能发表,卫生部核心组还要重新研究。这样,论文发表便被拖延下来。 当时的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崔楷1977 年底基于该所业务副所长章国镇提供的报告在中医研究院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透露,该论文校样被卫生部科教局突然抽回是因为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反对刊发。这篇讲话稿写道:刘湘屏“明知青蒿素结构发表,是经部核心组同意由钱信忠同志签批的,她却吵吵嚷嚷是钱信忠同志背着她干的,她强令从《科学通报》编辑部调回印好清样的稿件,蛮横不准发表”。对刘湘屏不同意发表的原因,该讲话稿一一进行了列举:一是“为什么要和外国人争呢?”;二是“这么搞,是把南斯拉夫推到帝修反那边去了!”;三是青蒿素结构的发表,是“迎合资本主义国家医药投机商的需要”;四是“迎合了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的名利思想”。 ▲ 中药研究所领导1977 年底在院科学大会上的发言稿 1976 年10 月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刘湘屏被解职。于是,中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协商后,认为该论文应该及早发表。经与《科学通报》联系,他们也表示可以尽快安排发表,只是原稿被卫生部调走,须由卫生部退回原稿并签署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中药研究所又行文请求中医研究院报请卫生部批准同意发表青蒿素结构,并退回原稿。 ▲ 中药研究所请求发表青蒿素结构论文的报告 1977 年2 月15 日,中医研究院向卫生部报送了(77)中研发字第7 号文,并在这份请示中写道:“鉴于南斯拉夫也在研究青蒿素,并已发表了部分内容,因此,认为此文还应及早发表。我们同意这一意见,并希望去年由部抽回的原稿及早退还,以便早日发表,为国争光。”此时,中医研究院主张发表青蒿素结构论文的理由仍然是,南斯拉夫正在研究青蒿素,需要及早发表,为国争光。不过,中医研究院没有再提对青蒿素的研制单位和药用途径的信息实行严格保密一事,这是因为青蒿素的抗疟功效以及研制单位的信息此时已经部分曝光。 ▲ 中医研究院(77)中研发字第7 号文 在青蒿素结构论文被卫生部收回重审期间,国内的期刊杂志至少登载了4 篇与青蒿抗疟有关的论文:一是河南省中草药治疗疟疾临床研究协作组的《青蒿粗制片治疗疟疾现症病人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二是原海南行政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的《青蒿素治疗抗氯喹疟疾6例初步效果》 ;三是江苏省高邮县卫生局的《青蒿治疗间日疟51 例小结》 ;四是原海南行政区乐东县人民医院和广东中医学院海南黎苗族自治州6.26 大学疟疾研究组的《青蒿制剂治疗脑型疟疾15 例临床小结》 。这4 篇文章事实上已经将青蒿的抗疟功效公开了,并且还披露了部分参与青蒿抗疟研究的科研院所,譬如北京中医研究院、广东中医学院、云南药物研究所、山东药物所等单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研究院已无必要再向卫生部强调保密问题。 卫生部收到中医研究院的上述请示后,于1977 年2 月25 日,也就是说在十天内就行文批准同意,当时的批复文件号是(77)卫科字第103 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医研究院1977 年已在文件中将青蒿素Ⅱ更名为青蒿素,但是卫生部在1977 年的批文中仍旧使用青蒿素Ⅱ这一名称。 接到批文后,中药研究所马上就同《科学通报》取得联系。《科学通报》编辑部则于次月,亦即1977 年3 月正式刊发了这篇早在1976 年2 月就已投稿但因政治干扰而历经波折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 3 论文发表意义 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1977 年第3 期上发表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虽然只有一页,但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国际科学共同体表明,中国学者率先发现了一种叫做青蒿素的新物质,而且测定了它的分子结构和立体结构,只是其药用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罢了。 虽然《科学通报》上的这篇论文是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发表的,但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英行文指出,这篇文章的原稿实际上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梁丽起草的,此后中药研究所屠呦呦小组的倪慕云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理化数据,进行了一些补充。 不过,倪慕云曾明确说道:“实际上1975 年我们就写了这个东西。……那个是我执笔写的,我记得很清楚。” 显然,李英和倪慕云对谁才是执笔人一事的说法不一致,但她们都没有提供直接证据支撑。 不论文章的最初执笔人是谁,通过上述考察,可以明确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药研究所是这篇重要论文的牵头发表单位。实际上中药研究所也是青蒿素结构测定的发起者和青蒿素结晶的早期提供者 、 、 。既然如此,当中药研究所认定该所青蒿抗疟研究项目负责人屠呦呦是他们所从事该项研究的最大功臣时,那么将屠呦呦视作为这篇由中药研究所牵头发表的论文主要贡献者也就没有什么好争议的,除非有直接证据表明中药研究所的认定有误。更进一步,既然屠呦呦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这篇论文的主要贡献者,那么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研究人员就没有理由低估屠呦呦在青蒿素结构测定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如众所知,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不仅重视某项具有开创性的科学贡献实际上是由谁做出的,而且还要看这项开创性科学贡献是由谁率先按默顿所言的无私利性原则公之于世的。即使是实际上的最大贡献者,倘若没有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该项研究成果,只是为其申请了专利,也不能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 因此, 《科学通报》1977年发表的上述论文对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的诺贝尔奖意义非凡 。 虽然原海南行政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1976年3月就发表了题目中含有“青蒿素”一词的论文《青蒿素治疗抗氯喹疟疾6例初步效果》,但是这篇讨论青蒿素抗疟问题的论文是在《海南卫生》上刊发的,该刊属于内部资料,不公开发行 。换言之,这篇文章的性质和屠呦呦1972年3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抗疟大会上的发言稿没有太大的差异。 要而言之,在全球公开发行的期刊《科学通报》上刊发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堪称是中国青蒿素研究的开山之作。此后,即使有人为青蒿素抗疟研究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作出了更大的努力,也称不上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原始性突破,因此也就不可能被授予诺贝尔科学奖,因为诺贝尔科学奖只授予第一个打开通往新领域大门的人,亦即只授予作出开创性科学贡献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通报》上的这篇文章只拖延一年发表,没有被卫生部压住不发,乃中国科技界的一大幸事。 【相关阅读】 苏新专、米勒深度解读青蒿素的发现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中文全文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深度长文) 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深度) 青蒿素抗疟研究大会战 亮瞎了没,看看当年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中的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1 周程:《青蒿抗疟研究信息的早期传播》,《科普研究》,2015 年第5 期,第5‐9 页。 2 Jeremic D, Jokic A, Stefanovic M. New Type of Sesquiterpenen Lactone Isolated from Artemisia annua L.Ozonide of Dihydroarteannuin, presented at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New Delhi, 1972:222. 3 曾庆平:《青蒿素的专利与合作》,饶毅、张大庆、黎润红《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年,第160-166 页。 4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脂——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 年第22 卷第3 期,第142 页。 5 李蔚普:《青蒿的抗疟疗效》,《北京中医》1954 年第3 卷第9 期,第17‐18 页。 6 黄汝绍、韦用宽、周典谟:《用广西土常山和青蒿两药试治疟疾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59 年第4期,第33‐35 页。 7 江苏省高邮县医药科研组、江苏省高邮县卫生防疫站:《青蒿治疗疟疾125 例疗效观察》,《陕西新医药》1975 年第3 期,第19‐20 页。 8 河南省中草药治疗疟疾临床研究协作组:《青蒿粗制片治疗疟疾现症病人临床疗效初步观察》,《卫生防疫》(内部资料)1976 年第1 期,第44‐48 页。 9 海南行政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青蒿素治疗抗氯喹疟疾6 例初步效果》,《海南卫生》(内部资料)1976 年第1 期,第28‐30 页。 10 高邮县卫生局:《青蒿治疗间日疟51 例小结》,《江苏医药》1976 年第4 期,第31‐32 页。 11 乐东县人民医院、广东中医学院海南黎苗族自治州6.26 大学疟疾研究组:《青蒿制剂治疗脑型疟疾15例临床小结》,《海南卫生》(内部资料)1976 年第4 期,第29‐30 页。 12 倪慕云:《北京中药所做的青蒿素的结构测定及其他工作》,李润红《“523”任务与青蒿素研发访谈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年第266‐284 页。 13 王满元:《青蒿素类药物的发展历史》,《自然杂志》2012 年第1 期,第44‐47 页。 14 李国桥、李英、李泽琳等《青蒿素类抗疟药》,北京:科学出版社,第7 页。 15 周程:《诺贝尔化学奖究竟应该授给谁?――MALDI 的研究发表竞争透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 年第5 期,第69‐75 页。 ▌ 参考材料 (文中脚注按顺序整理) 中医研究院:《关于发表青蒿素Ⅱ结构测定问题》,(76)中研发字第17 号,1976 年2 月5 日。 山东省黄花蒿研究协作组:《黄花蒿抗疟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1978 年11 月,内部影印资料。 中医研究院:《报请发表青蒿素结构,并请退回原稿》,(77)中研发字第7 号,1977 年2 月15 日。 崔楷:《青蒿研究在同“四人帮”斗争中进行》,中医研究院科学大会经验交流材料,1977 年12 月,内部影印资料。 中药研究所:《关于青蒿素结构发表的请示报告》,1977 年2 月5 日,内部影印资料。 卫生部:《函复青蒿素Ⅱ化学结构公开发表问题》,(77)卫科字第103 号,1977 年2 月25 日。 李英:《青蒿素与泰奖:提名和获奖的前前后后》,《财新网》2016 年02 月23 日,http://china.caixin.com/2016‐02‐23/100911474.html 屠呦呦:《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工作》,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抗疟大会上的发言稿,1972 年3月4 日,内部影印资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阅读原文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17805 次阅读|22 个评论
《科学通报》出版“引力波探测”专题
sciencepress 2016-5-23 17:09
为纪念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并预言存在引力波一百周年以及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科学通报》2016年第14期邀请广义相对论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出版了“ 引力波探测 ”专题,编者按如下: 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广义相对论和天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许甫荣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4年、1987年、1993年获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5~ 2000年分别在瑞典和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主任。现任中国-美国“奇特核”理论物理研究所(CUSTIPEN)执行主任,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重离子国家实验室联合核物理中心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英国萨瑞大学客座教授。自2014年起担任《科学通报》副主编。 100年前,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波是由于时空扭曲而产生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涟漪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测引力波。但由于引力波传播到地球时已经极其微弱,所以实验探测异常困难。从理论上讲,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造成的时空曲率变化越严重,产生的引力波也越强,传播得也越远。这好比石头越重,入水速度越大,产生的涟漪越明显,传播得越远。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信号,根据牛顿的引力理论,引力波是不存在的,所以探测引力波对广义相对论的验证是极其重要的。 在宇宙中,高速转动的大质量双星系统相对比较普遍,比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是理想的引力波波源。双星绕着它们的共同质心转动,产生引力辐射。辐射使双星动能减少,造成轨道的缓慢收缩。两颗星逐渐接近,最后发生猛烈的接触合并成一个质量更大的星体(或者是黑洞)。在合并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所以这个过程是探测引力波的最佳时机。不过,由于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所以引力波到达地球时还是非常微弱的。 振奋人心的消息终于到来。2016年2月,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并预言引力波存在的百周年之际,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简称LIGO)宣布: LIGO装置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对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界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件,对人类探索宇宙和相对论天体物理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次的引力波信号被位于美国的相距3000公里的利文斯顿和汉福德两架LIGO激光干涉仪几乎同时捕捉到。通过信号分析,这束引力波来自位于距地球约13亿光年的双黑洞并合过程。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约为太阳质量的29和36倍。它们经过相互的高速旋转后,并合为质量约为太阳62倍的更大黑洞,但约有3倍太阳质量的能量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以引力波形式释出。 60多年来,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为证明引力波存在做出了无数的努力,从早期的共振棒探测器到现在的先进激光干涉探测仪。引力波的间接证据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赫尔斯和泰勒于1974年发现首个脉冲双星系统,并通过观测发现了引力波存在的间接定量证据,因此两人获得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次LIGO探测到的引力波直接证据具有划时代意义。 目前,主流的引力波探测器都是基于迈克耳逊激光干涉仪原理。除了美国的LIGO装置之外,还有欧洲的GEO600和VIRGO、日本的KAGRA等。科学家们还在积极计划太空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装置。利用卫星技术,可以使激光干涉臂长增加到数十万公里乃至数百万公里,这可以增加探测灵敏度。比如,筹划中的欧洲eLISA将安置3个相同的探测器在3颗卫星上,构成一个边长为500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同样使用激光干涉法来探测引力波。我国也在计划3个大型引力波探测项目: “太极计划”,它非常类似于eLISA计划; “天琴计划”,它由3个间距大约10万公里的卫星构成,测量目标是已知的双星系统; “阿里计划”,在西藏阿里地区放置一个小型但具有大视场的射电望远镜,用来探测宇宙微波背景中B极化模式。 引力波像其他形式的波一样,携带着能量和信息。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只能让我们看到宇宙大爆炸38万年之后的景象,而引力波能够让我们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瞬间,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与否。 引力波必将像电磁波开启电磁学一样,引发一场天文学革命。引力波将继传统电磁波天文学、宇宙线天文学和中微子天文学之后,为人类认识宇宙开启一个全新窗口,迎来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在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并预言存在引力波的百周年之际,为宣传人类利用LIGO装置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之大事,《科学通报》邀请广义相对论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向广大读者介绍引力波方面的知识,让科学走向民众。 专题网址如下,欢迎免费阅读: http://www.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slug=Browse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4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两刊”29位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度 8 sciencepress 2015-12-9 14:39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15年增选院士名单,本年度共选举产生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新当选的院士中,《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会成员共有29位,他们是: 《中国科学:数学》编委 张平文 、 莫毅明 ; 《中国科学:化学》编委 安立佳 、 张锁江 、 谭蔚泓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 曹晓风 ,编委 张旭 、 陈国强 、 邵峰 、 周琪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 吴福元 、 陈发虎 ,编委 沈树忠 、 张人禾 、 陈大可 、 郝芳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副主编 黄如 ;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副主编 景益鹏 ,编委 罗民兴 、 谢心澄 、 刘明 、 汪卫华 ;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副主编 陈仙辉 、 俞大鹏 ,编委 汪卫华 (兼); 《科学通报》副主编 何雅玲 ,编委 于吉红 、 张锁江 (兼)、 宣益民 、 倪晋仁 ; Science Bulletin Associate editors : 唐勇 、 谭蔚泓 (兼)、 张人禾 (兼)。 在此,向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各位副主编及编委致以衷心的祝贺! 附: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 http://www.casad.ac.cn/doc/16401.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28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学通报》与您相“约”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5-7-7 16:05
《科学通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65年来,致力于全面展示我国最新科学和技术的前沿成果,刊载了一系列我国著名科学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如陈景润、吴文俊、袁隆平、叶笃正、李振声、刘东生、吴征镒、谷超豪等均在《科学通报》发表过重要的研究成果。 《科学通报》依托中国科学院学部平台办刊,将主动承担起用中文交流科技原始创新的重任,并凭借多学科、多栏目的优势,努力成为国内外科学研究的展台。 在以 高福 院士为主编的新一届编委会指导下,除刊载经典的 评述 和 论文 外,还增加了 科学新闻 、 社论 、 观点 等栏目。鼓励作者用中文简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鼓励针对国内外热点、重点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鼓励评论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时间短、速度快的文章。 此刻,《科学通报》诚挚与您相“约”,赶紧拿起笔与我们分享您的成果、观点和新闻吧!可在线投稿或发送至邮箱: csb @scichina.org 《科学通报》真诚期待您的支持和参与! 《科学通报》近期热点文章 埃博拉病毒病:病原学、致病机制、治疗与疫苗研究进展 程颖, 刘军, 李昱, 刘翟, 任翔, 施一, 高福, 余宏杰 2014, 59(30): 2889-2899 面向大社交数据的深度分析与挖掘 唐杰, 陈文光 2015, 60(5/6): 509-519 脑科学的新手段新技术—— 信息+ 系统+ 智能视角 吴朝晖, 潘纲 2015, 60(10): 912-916 拓扑绝缘体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何珂, 王亚愚, 薛其坤 2014, 59(35): 3431-3441 二次化学电池家族的新成员——铝离子电池 刘玉平, 李彦光 2015, 60(18): 1723-1724 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岩体复杂结构与应力场的可视化方法 鞠杨, 谢和平, 郑泽民, 卢晋波, 毛灵涛, 高峰, 彭瑞东 2014, 59(32): 3109-3119 香山科学会议专栏 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与展望 肖景华, 吴昌银, 袁猛, 王妮丽, 范优荣, 杨猛, 欧阳亦聃, 阮一骏, 张启发 2015, 60(18): 1711-1722 欢迎到《科学通报》网站免费阅读以上文章! 了解期刊最新文章和详细信息请至主页: http://csb.scichina.com/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4465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通报》第60卷首期出版
sciencepress 2015-1-14 16:43
2015 年,《科学通报》已经创刊 65 周年,刊物第 60 卷出版。高福主编为刚上线的新年第一期撰写了卷首语,表达了对办刊工作的思考、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卷 首 语 刚刚过去的 2014 年 , 在《科学通报》 6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 , 《科学通报》再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 成为唯一蝉联两届获得该奖项的科技期刊 ; 这一年 , 自外文版创刊以来 , 有着密切联系的中、英文版本第一次完全分开 ; 这一年 , 在朱作言总主编的指导下 , 成立了第一个独立的中文版编委会。 不久前 , 当我从“两刊”理事长白春礼院长手中接过《科学通报》中文版主编聘书时 , 我非常荣幸 , 同时倍感压力。 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 , 在我国科研总体实力和科研产出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形势下 , 当科技交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科研评价以重要英文论文产出为指标的今天 , 中文期刊 , 尤其是像《科学通报》这样一本有着厚重历史、肩负着我国一代代科学家和办刊人的重托和厚望的老牌期刊 , 目前处于怎么样的位置 ? 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 需要做哪些努力和改变 ? 向什么方向发展 ? 很高兴的是 , 随着新一届正副主编会议和学科编委会的陆续召开 , 这些问题逐渐明晰并取得了共识。尽管外部诸多环境对中文刊物发展不太有利 , 但是在“为华语科学界全面提供科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信息 , 对国内的基础研究发挥借鉴和引导作用”的宗旨指引下 , 我们认为《科学通报》的使命和责任不仅不能削弱 , 更应加强 , 确实需要一些新的改变。 2014 年下半年起 , 为了体现综合性刊物的特色 , 适应读者阅读多栏目文章的需求 , 期刊增加了科学新闻、科学访谈、社论、观点等新栏目 , 增强可读性。为了凸显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 , 我们迅速组织报道了一些公众关心的热点科技问题和事件 , 如纳米碳材料、解读“ 2014 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以及“ 2014 年拉斯克奖”、埃博拉病毒病的介绍及传播途径预测等 , 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响。 2015 年 , 恰逢《科学通报》创刊 65 周年 , 我们将从内容、栏目、版式等多方面展现出刊物的新面貌。例如 , 每篇文章将同时刊发其英文主要信息 , 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和单位以及内容概要 , 以适应文章的国际交流需求 , 提升中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另外 , 经过与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的多次探讨和共同努力 , 2015 年《科学通报》将正式开设“香山科学会议”专栏。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一个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学术会议 , 在科技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 已为大家认可和熟知。但该会议自创办以来 , 未曾正式有组织地出版会议成果。该专栏旨在报道会议的主题报告或中心议题报告的代表性成果 , 扩大香山科学会议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 , 通过《科学通报》的平台促进我国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中华文化在世界科学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引领作用 , 但当前在科技交流国际化的大环境中 , 多数创新性科研成果使用英文进行表达交流 ; 尤其近些年来 , 在我国更是“盛行”英文科技论文优先 , 这对于中文科技期刊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认为 , 在报道科学创新论文的同时 , 中文版重要的职能还应包括弘扬与创新中华文化、规范科学术语的中文表达等。展望未来 , 《科学通报》应该主动承担起用中文交流科技原始创新的重任。我们深知 , 完成这一任务 , 任重而道远。《科学通报》的发展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乘风破浪 , 我们需要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 ! 新的一年 , 我们将脚踏实地 , 继续努力 , 力求以崭新的面貌将更多更好的文章呈献给每一位关心和支持《科学通报》的作者和读者。 正值 2015 新年伊始 , 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好!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科学通报》 2015年 60卷 1期: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volumn/volumn_6994.shtml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 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3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通报》英文版:老牌中国期刊的国际化之路
sciencepress 2014-12-17 13:59
转自《中国科学报》 2014年12月16日4版 作者:甘晓 明年1月1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将从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正式更名为Science Bulletin。 作为《科学通报》英文版新一届主编,中科院院士陈晓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以更名为契机,编委会和编辑部将着力推进《科学通报》英文版的国际化,打造一个源于中国学术界,由中国学者主办的、优秀的综合性国际学术期刊品牌。” 小“改革”背后的大战略 从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到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的刊名只是一个单词的删改,看似简单,实则透露出编委会对期刊未来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记者获悉,去掉“Chinese”,是希望期刊能从地区性刊物转变为国际化刊物,更多地吸引国际优秀稿件,也为中国学术界搭建更好的国际交流舞台。 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已经位列世界第二。然而,超过90%的高水平论文并没有在我国出版的期刊上发表,而是投向了国外期刊。 许多科技出版人已经意识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舞台,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力量。因此,《科学通报》英文版编委会和编辑部都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应加速国际化进程,提高办刊水平。 “一方面,我们要让中国的科学研究‘走出去’;另一方面,更要把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引进来’。”在陈晓亚看来,期刊国际化的目标包含“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 《科学通报》英文版化学学科执行主编赵宇亮也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是创办高质量和高水平学术刊物的生命线。 “国际化既可以扩大中国学术界和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也可以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的标准和成功的经验来规范和提升我国学术刊物的水平。”赵宇亮强调,“一个国家的学术期刊的质量高低和影响力大小,也体现了这个国家在科学技术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和优先权。” 新刊名新定位 《科学通报》英文版是我国唯一的自然科学综合性SCI学术期刊,创刊以来一直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品牌和代表。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区别定位,2013年起,新一届编委会采取了中、英文版取消对照发表、分设编委会的做法,这被看作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改革。如今,《科学通报》英文版已经邀请了100多名学术水平高、对办刊热情投入的编委会成员,其中超过30%为来自发达国家的国际编委。 2014年8月,《科学通报》召开了第13届编委会英文版正副主编会第一次会议,对更名后期刊的新定位、发展目标、审稿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赵宇亮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回忆,此次会议上,主编们都表示,我们将传承前辈科学家们办刊的刻苦敬业精神,继往开来,共同努力,把Science Bulletin办成世界学术界的“中国品牌”之一。 更名后,期刊定位为一本“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国际一流综合学术刊物”,发展目标是“5年时间成为国际一流学术刊物”。 向国际同类大刊的标准迈进 为更好地使期刊的报道内容和学科方向接近国际同类大刊,有效利用国内的先进办刊经验和优势学科资源,今年8月,《科学通报》编辑部在上海组建了分部,主要负责《科学通报》英文版生命科学与医学方向高水平稿件的组织与编辑出版工作。 综合性期刊的办刊难度大于专业性期刊,既要照顾学科涵盖面的广泛性,保持一定的发表稿件数量,又要保证各学科稿件质量的高水平和一致性,可读性强。陈晓亚指出:“相对专业类期刊,综合性期刊读者面更大、覆盖更广,这就要求稿件需要既具有新颖性,也要让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产生兴趣。” 优秀而丰富的稿件是提高刊物质量的重要途径。据记者了解,目前,《科学通报》英文版从主编、副主编到编辑部,都将约请高质量的稿件当成了头等大事。 《科学通报》英文版工程学科执行主编赵天寿透露,目前,邀请工程学科领域国际知名学者投稿,已经得到了积极的响应。赵宇亮负责的化学学科已为2015年邀约了近30篇稿件,绝大部分已经接受约稿邀请。在Science Bulletin第一期即将出版时,物理学与天文学、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也在进行紧张而忙碌的稿件准备。 此外,“新刊”还将增加部分非论文内容。赵天寿介绍,Science Bulletin还将报道科技政策、科技新闻以及邀请国际权威学者撰写前沿科研展望。News Views,Research highlights,Correspondence等新设栏目也将彰显综合性期刊的特色和优势。 此刻的Science Bulletin编辑部已调整好航向,正在开启新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 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1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4年度《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理事会会议召开
sciencepress 2014-11-27 15:20
参会代表合影 11 月 24 日, 2014 年度《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理事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机关召开。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及各学部常委会的院士,以及“两刊”各辑主编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院长、“两刊”理事会理事长白春礼主持。   会上,“两刊”理事会副理事长、总主编朱作言院士介绍了编委会工作进展情况。朱作言简要回顾了“两刊”情况,介绍了刊物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考虑。会议重点就“科技期刊如何适应科技发展”等进行了讨论,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建言献策,会议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刊”改革、如何进一步提升“两刊”影响力达成了共识。   白春礼充分肯定了“两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同时对理事会各成员单位和各位理事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到中科院视察工作时提出了“四个率先”的更高要求,为此中科院制定并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科技期刊要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服务大局,更好地体现我国的科技产出和科技思想,体现国家科技软实力,为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白春礼强调,要继续坚持在学部平台上办好“两刊”。要进一步推进学部学术工作与“两刊”工作的深度结合,充分发挥各学部常委会和广大院士的智慧,助力于“两刊”的发展。   白春礼强调,要进一步促进“两刊”的国际化、数字化、集群化。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刊物的成功经验,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开放获取等新传播手段,推进稿源和出版发行的国际化。   白春礼表示,“两刊”的发展需要各理事单位和各位理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为提升“两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出谋划策。   白春礼希望“两刊”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我国科学家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提升我国科学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的“领头羊”。   会前,白春礼向新一届理事会理事和“两刊”新任主编颁发了聘书。会议还修订了《 中国科学 和 科学通报 理事会章程》。 “两刊”是中科院主管、中科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主办、在中科院学部平台运作和管理的中英文学术刊物。“两刊”于 1950 年创刊,目标是成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知名国际自然科学学术期刊。 来源: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http://www.cas.cn/yw/201411/t20141125_4258474.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1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ence Bulletin Call for Papers!
sciencepress 2014-10-20 13:43
Science Bulletin ( http://www.scibull.com:8080/EN/volumn/home.shtml ) is proud to announce that it will publish a special topic on “ Human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 in 2015! Some of the papers in this topic will be invited by guest editor, but unsolicited papers related to the topic are also welcome. Special topic: Human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 Focus on braindevelopment This special topic focuses on various fields of Human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including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normal human brain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f human brain function. Topics of particular interest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1. Characterization of 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trajectories of brain functional and/or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2. Identification of connectomic differe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 Development of novel imaging modalities and/or analytic techniques/softwares for characterizing developmental phenomena 4. Experimental designsand studies promising to acceler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uroimaging and connectomic markers of risk for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Manuscript Submission Procedure The full paper should be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of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to be Science Bulletin from January 2015, http://www.scibull.com:8080/EN/column/column131.shtml ) and 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by February 1 st ,2015. All of the papers will be peer-reviewed to ensure high quality, rigor,and relevance. The accepted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as early as May 2015. Please select ST: Human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 Focus on brain development as the article type during submission process to ensure that your manuscript is considered for this Special Topic. Guest Editor Xi-Nian Zuo, PhD Distinguished 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Deputy Director, MRI Research Center,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16 Lincui Road, Chaoyang Dist., Beijing, 100101, China Email: zuoxn@psych.ac.cn Website: http://lfcd.psych.ac.c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preparation or submissionof your manuscript,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Dr. Zuo or Dr. Xuming Jia at jiaxuming@scichina.org .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3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nnouncement:Name Change for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ncepress 2014-8-29 10:04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will be officially renamed Science Bulletin from January 2015. Science Bulletin will be a semi-monthly journal with professional, rapid review and editorial decision. We will publish articles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Life Medical Sciences, Earth Sciences, 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Chemistry, Materials Sciences, Engineering Sciences, and those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We appreciate your cooperation in this matter and look forward to your continued support. Welcome to submit your manuscripts to Science Bulletin ( Sci. Bull. ) . Editorial Offi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July, 2014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2929 次阅读|0 个评论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更名为 Science Bulletin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4-8-29 09:59
为与《科学通报》中文版的英文刊名(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区分,进一步推动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将于2015 年1 月正式更名为 Science Bulletin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创刊于1966 年,目前是我国唯一被SCI 数据库收录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 自创刊以来得到了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支持和认可,见证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更名后的 Science Bulletin 将以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 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为己任,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衷心感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发展的各界人士! Science Bulletin 将以创办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为目标,为广大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搭建更加专业 、 快速、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 《科学通报》编辑部 2014 年8 月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11376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招聘启事
sciencepress 2014-8-22 09:16
《科学通报》编辑部隶属于《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杂志社”),主要负责《科学通报》中、英文版的编辑出版工作。 《科学通报》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为进一步提升《科学通报(英文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经研究决定, 杂志社将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期刊社合作组建《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以下简称“上海分部”)。上海分部隶属于杂志社,办公地点设在上海生科院期刊社。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科学通报》上海分部现诚聘科学编辑2 ~ 3 名。 一、招聘岗位:科学编辑 岗位职责: 1. 配合编辑部主任,协助主编和编委会,完成《科学通报》(英文版)生命科学与医学基础研究方向高水平稿件的组织与编辑出版工作,促进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 2. 做好编委会的沟通和联络工作,协助编委会策划并实施重点和热点领域稿件的邀约工作。 3. 按计划完成稿件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包括:稿件初审、组织并监督审查的过程,必要的文字润色与修改、定稿,选择研究亮点、组织评论文章,编辑加工、在线提前发表等。 4. 通过广泛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活动,对期刊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显示度。 5. 完成杂志社和编辑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招聘条件 1. 有志于中国的学术期刊出版工作。 2. 具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及2年以上博士后经历。 3. 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有从事实验室科学研究工作经历,并发表过研究论文。 有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和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有编辑经历者优先考虑。 4.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能与主编、编委会开展有效的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够创造性地独立开展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 5.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文字编辑加工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6. 年龄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 三、待遇 一经聘用,待遇从优。 聘用人员将与杂志社签订劳动合同,接受杂志社的管理与考核。 四、 招聘方式及程序 1. 报名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以收到应聘材料为准)。 2. 应聘者须提供以下电子文件材料:应聘函(中英文,包括对应聘岗位的理解、认识及工作设想等);个人简历(中英文,包括联系方式,近期照片);有关材料(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等);其他应聘者认为重要的书面材料。 3. 资格审查: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对通过初审者,将尽快安排面试时间。 五、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发至 office@scichina.org 。 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本单位将予以保密。 诚挚欢迎有志从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人士加盟!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8月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2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招聘启事
sciencepress 2014-8-11 15:36
《科学通报》编辑部隶属于《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 杂志社 ” ),主要负责《科学通报》中、英文版的编辑出版工作。 《科学通报》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为进一步提升《科学通报(英文版)》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经研究决定, 杂志社将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期刊社合作组建《科学通报》上海分编辑部(以下简称“上海分部”)。上海分部隶属于杂志社,办公地点设在上海生科院期刊社。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科学通报》上海分部现诚聘科学编辑2 ~ 3 名。 一、招聘岗位:科学编辑 岗位职责: 1. 配合编辑部主任,协助主编和编委会,完成《科学通报》(英文版)生命科学与医学基础研究方向高水平稿件的组织与编辑出版工作,促进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 2. 做好编委会的沟通和联络工作,协助编委会策划并实施重点和热点领域稿件的邀约工作。 3. 按计划完成稿件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包括:稿件初审、组织并监督审查的过程,必要的文字润色与修改、定稿,选择研究亮点、组织评论文章,编辑加工、在线提前发表等。 4. 通过广泛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活动,对期刊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显示度。 5. 完成杂志社和编辑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招聘条件 1. 有志于中国的学术期刊出版工作。 2. 具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及2年以上博士后经历。 3. 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有从事实验室科学研究工作经历,并发表过研究论文。 有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和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有编辑经历者优先考虑。 4.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能与主编、编委会开展有效的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够创造性地独立开展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致。 5. 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文字编辑加工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6. 年龄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 三、待遇 一经聘用,待遇从优。 聘用人员将与杂志社签订劳动合同,接受杂志社的管理与考核。 四、 招聘方式及程序 1. 报名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以收到应聘材料为准)。 2. 应聘者须提供以下电子文件材料:应聘函(中英文,包括对应聘岗位的理解、认识及工作设想等);个人简历(中英文,包括联系方式,近期照片);有关材料(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等);其他应聘者认为重要的书面材料。 3. 资格审查: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对通过初审者,将尽快安排面试时间。 五、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发至 office@scichina.org 。 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本单位将予以保密。 诚挚欢迎有志从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人士加盟!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4 年8月11日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2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取消对照发表通知
热度 4 sciencepress 2014-7-30 15:00
尊敬的作者 , 自创刊以来, 《科 学通报》 中文版与其英文版(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绝大部分文章为对照发表。鉴于《科学通报》中、英文版的定位不同,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逐渐改变这种状况, 尽可能减少对照出版。2014年分别设立了中文版和英文版编委会,《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完全分开。 经研究决定, 自2014年7月20日起,《科学通报》中、英文版不再接收对照投稿, 同时对于已接受的稿件取消对照发表。即对于中文投稿, 接受后我们不再邀请撰写英文稿, 在稿件发表时,将刊登其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对于英文投稿, 接受后也不再邀请撰写中文稿, 但鼓励提供中文摘要信息,便于宣传。我们也将选择英文优秀成果,邀请作者改写为简报在中文版发表。因此, 请作者在投稿时务必选择好期刊的版本。 《科学通报》中文版的宗旨是为华语科学界全面提供科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信息, 对国内的基础研究发挥借鉴和引导作用;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 稿件投稿请登录: http://ees.scichina.com/user/logout.ac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作为全面展示中国科学研究总体面貌、动态和成果的窗口, 报道国内外重要科学进展,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是SCI 核心期刊,2015年即将更名为 Science Bulletin 。 英文稿件投稿请登录: http://mc03.manuscriptcentral.com/csb 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非常感谢各位作者对《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工作一如既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科学通报》编辑部 2014年7月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15971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通报》2012年度“优秀编委”等奖项评选揭晓
sciencepress 2013-11-25 11:24
为了感谢和表彰对《科学通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推动期刊良性发展,从 2013 年起,《科学通报》编辑部开展上一年度“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和“最具贡献作者”、“优秀作者”的评选活动。经编辑部及编委会提名推荐、主编审定, 2012 年度评选结果揭晓,近 60 位专家入选,名单公布如下。《科学通报》将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一)“优秀编委”和“优秀审稿人” 此次“优秀编委”奖项选出了 20 位对《科学通报》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编委,他们为期刊 2012 年度的选题组稿、审稿把关和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名单如下(按姓氏拼音顺序,下同)。 《科学通报》 2012 年度优秀编委 姓名 工作单位 陈景文 大连理工大学 丁建东 复旦大学 方盛国 浙江大学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 兰岳恒 清华大学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马会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王会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如竹 上海交通大学 吴德金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夏兴华 南京大学 杨进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德清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种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钟扬 复旦大学 朱贤方 厦门大学 “优秀审稿人”奖项授予 20 位在 2012 年度为《科学通报》的审稿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他们不仅审理了较多的稿件,而且提供了快速及时、客观公正、严谨翔实的审稿意见,帮助编委会决定是否录用稿件,启发了作者的研究思路,改进了稿件的质量和可读性,促进了《科学通报》稿件质量的提升。获奖名单如下: 《科学通报》 2012 年度优秀审稿人 姓名 工作单位 艾华 四川大学 陈建民 复旦大学 陈群 清华大学 陈雁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邓富国 北京师范大学 董宇平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高学杰 国家气候中心 顾宁 东南大学 侯贤灯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黄云辉 华中科技大学 姜大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峰 吉林大学 李雁宾 中国海洋大学 刘芝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唐桂华 西安交通大学 王纲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魏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吴元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朱弟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二)“最具贡献作者”和“优秀作者” 经编委会及编辑部遴选提名、主编审定,评选出 10 位对期刊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做出突出贡献的“最具贡献作者”, 9 位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作者”。遴选提名是基于 2010-2011 年该作者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文章数量及这些文章的创新性、科学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指标,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估而产生的。名单如下: 《科学通报》 2012 年度最具贡献作者 姓名 工作单位 曹怀信 陕西师范大学 陈立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陈林根 海军工程大学 第五春荣 西北大学 过增元 清华大学 黄维 南京工业大学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刘勇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军 兰州理工大学 魏冬青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通报》 2012 年度优秀作者 姓名 工作单位 蔡青云 湖南大学 陈春英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程林 山东大学 贺蕴秋 同济大学 李惕碚 清华大学 刘新 青岛农业大学 汤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宣益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朱立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科学通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涵盖面广,栏目丰富,载文量大,内容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科学性与可读性,注重报道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保持品牌特色。 2011 年,《科学通报》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2013 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科技报刊”,并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 A 类项目支持,刊物发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主办单位、编委会和广大作者、审稿专家的鼎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此次评选表彰名额有限,在此,编委会及编辑部对所有长期给予《科学通报》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5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通报》2012年度“最佳封面”、“优秀封面”评选揭晓
sciencepress 2013-11-22 19:10
为鼓励作者积极提供优秀的封面素材,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和吸引力, 《科学通报》 2013 年在网站主页上设立投票 专区,开展了对前一年“最佳封面”和“优秀封面”的评选活动。 此次活动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一个月的公开投票,经编辑部和编委会最终审定,产生“最佳封面” 2 个(中、英文各 1 个),“优秀封面” 4 个(中、英文各 2 个)。 《科学通报》编辑部将为获奖封面作者颁发证书及奖金。 入选封面详情如下: 中文最佳封面 : 《科学通报》 2012 年第 57 卷第 10 期封面 ( 封面文章作者 : 耿韶光 , 贠嫣茹 , 江晓莹 , 崔凤灵 , 郭海明 ) 英文最佳封面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年第 57 卷第 11 期封面 ( 封面文章作者 : 吕魁 , 赵桂霞 , 王祥科 ) 中文优秀封面 : 《科学通报》 2012 年第 57 卷第 4 期封面 ( 封面文章作者 : 郑姚闽 , 张海英 , 牛振国 , 宫鹏 ) 《科学通报》 2012 年 57 卷第 35 期封面 ( 封面文章作者 : 左西年 , 张喆 , 贺永 , 臧玉峰 ) 英文优秀封面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年第 57 卷第 19 期封面 ( 封面专题特邀编辑 : 李志平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2 年第 57 卷第 33 期封面 ( 封面文章作者 : 晏妮 , 张荷兰 , 许智燕 , 房喻 ) 《科学通报》自 1998 年起,选取当期重要文章的图片作为素材设计当期封面。这种封面形式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长期以来已经成为《科学通报》的重要特色。《科学通报》编委会和编辑部衷心感谢长期以来为期刊提供优秀稿件和封面素材的作者,并诚挚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为《科学通报》投递优秀稿件,并自荐高质量的封面素材。
个人分类: 科学动态|5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0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