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宇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让人困惑不解的小宇宙电磁波
热度 2 dsm9393 2019-7-13 18:27
让人困惑不解的小宇宙电磁波 Puzzling little cosmic electromagnetic waves ------- 脑机接口输出是 电磁传输信息吗?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在人体内〔也就是小宇宙内〕有没有电磁波传输通道?是在不同层面都有电磁波传输通道,还是在微观层面或宏观层面才有电磁波传输通道?本文将从多个视角提出相关问题,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矛盾的地方,以此表明这个问题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小宇宙,电磁波传输,细胞,虹化现象,脑电波,脑控武器 引言 自然科学研究什么?笔者看来,主要是研究大、小宇宙及其相互关联。现代科技对大、小宇宙的研究是分学科的,而且越分越细。如今有返回之势,研究人员对大、小宇宙的相关问题寻求统一,提出了各种观念,例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意识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问题的内在关联,是对称性破缺吗?[ 1 ]还是这看不见的电磁波,或是看不见的量子?难到今天的世界难题,又变成粒子与波的争论吗? 人类对光的研究已经过了几千年,到底光的属性是 粒子 还是 波 ?能不能找到一种光学装置,同时显示粒子和波的双重属性。如今研究人员,有用粒子,也有用波,来分析小宇宙的相关问题,用两种概念分析相同问题,其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区分?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或者说建立数学模型的时候是用什么理论指导? 笔者近期阅读了 “ 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发展报告 ” (2017)/ 世界国防科技年度发展报告[ 2 ]。书中 “ 2017 年,生物电子发展动态部分 ” 的第 2 项,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 DARPA ) 宣布启动 RadioBio 研究项目 , 探索细胞内和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电磁传输和接收 。 为研究未来电磁环境下的新型通讯系统奠定研究基础 。设定研制周期为两年。如果没有变化,该研制项目应该在今年结束。研制结果不得而知。 然而, 2019-05-29 ,《 科技日报 》 刋发刘 霞文章:研发脑—机接口设备 美砸巨资 打造 “超级士兵”[ 3 ]。刘 霞的文章所指出的 N3 计划,比较清晰的勾画出“脑控武器”基本研制框图。这是建立在脑电波是电磁波传输,传输的信息应该内含意识、意念。 N3 计划试图利用 基因编辑、纳米技术和红外光束 等技术及其工具,研制出更高效的、非侵入式的脑 —机接口设备。士兵佩戴这样的脑—机接口设备 ,就可以 将士兵的大脑信号转化为指令,让其通过思维控制手中武器。這一构思是否表明上面的 RadioBio 研制项目已达目的?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士兵的大脑信号怎样变成无线电波?脑的生物电信号,怎样辐射到脑外? 相隔两年的两条重要信息,是相互关联的,又是相互矛盾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非侵入式的 脑 —机接口设备 是在人的头脑外面,用电极的方法获取大脑的生物电信息,这一类信息不可能是电磁波,因为测量脑电图的电极不能测出电磁场,除非是侵入式的 脑 —机接口设备 ,内置芯片,芯片上有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将生物电信息调制,并辐射到 脑 外。如果是用纳米机器人,作为辐射电磁波的装置,就要有附带的电池及其它装置,同样变成了侵入式,只是侵入的方式不同。 有关这方面问题,下面进行详细的讨论。 为什么要探索细胞内和细胞之间存在电磁传输和接收? 1) 美国軍方启动基础研究項目 2017 年 2 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 DARPA ) 宣布启动 RadioBio 研究项目 。 研究目的是: • 试图探索细胞内和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电磁传输和接收,为研究未来电磁环境下的新型通讯系统奠定研究基础 。 • 這一计划表明在此之前,美国没有认为脑电波是 有 细胞或细胞群体的 电磁传输和接收,也就是说 脑电波不是 电磁波! • 过去一直认为, 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是组织器官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由突厥释放化学信息物质传递 。 [ 4 ]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信息通道 ? 2 )电磁学与生物学的关联 1854 年, 科学家电磁理论创始人麦克斯韦( Maxwell J C. ) 研究了非均匀介质的光学性能,从理论上论证了一种对某点呈球对称的折射率分布函数,并指出在这种介质空间区域中的每一点,都能无像差地锐成像在其共轭点,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 “ 鱼眼透镜 ”。这种透镜虽然在理论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工艺制作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对梯度 折 射率介质的理论模型,因此有人称作 “绝对光学仪器”。 1905 年,伍德 (R.W.Wood) 设计了一种具有两个平端面、折射率随离光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的简单透镜模型。伍德透镜的性质和通常的会聚透镜(或发散透镜)相似。这是首次尝试实现这种透镜的制作。 1944 年, R.K.Luneburg 对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折射率分布,对某点呈球对称的折射率分布模型。其折射率分布可以用积分方程来描述,对具有这种折射率分布的介质,通常称为 Luneburg 透镜。在经典的 Luneburg 透镜中,可以将平行光束聚焦于该透镜表面上一点。 斯德特拉 ( Stettler , 1955) 、摩根 (Morgan , 1958) 和索查基 (Sochackl,1983) 等,先后提出了改进的 Luneburg 模型,该透镜模型可以使球向 梯度折射率 ( GRIN )介质锐成像在球的另一点。 自 1854 年麦克斯韦提出“鱼眼透镜”概念以来,近一百年后, 1944 年, R.K.Luneburg 对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折射率分布,对某点呈球对称的折射率分布模型。 1974 年,我国龚袒同教授提出 变折射率概念 。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不是常数,而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因此,变折射率介质是一种非均匀介质,也有人称为 祶度折射率介质 ( GRIN ) 或渐变折射率介质。 [ 9 ] 1966 年,天线著作也将龙伯透镜天线纳入透镜天线系列,教科书和专著中都有这种天线,但实际应用中見不到,也无此天线性能。其原因是什么? 龙伯透镜作为天线优势明显,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的原因有 以下几点: 第一, 在微波频段, 重量和体积较大; 第二, 球形的聚焦面与馈电系统 难以 集成 一体,饋源相位中心要满足球面附近的匹配很困难 ; 第三, 球形透镜制作困难 ; 第四, 实现宽频带和超宽带困难; 第五, 实现多波束和电扫描天线,通常思路是移动馈源及其阵列,操作困难; 第六, 球形透镜转动也很 困难; 第七, 在实际中,龙伯透镜天线是由多层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洋葱状结构,其介电常数变化曲线是离散的,一般球体的层数都在 10 层 以上 ,通常采用发泡的聚苯乙烯制作,但该方法原材料选取严格,工艺流程繁琐复杂,使得传统龙伯透镜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应当指出的是, “鱼眼透镜”将电磁学与生物学关联,能否利用 变折射率 球形透镜来证明鱼眼屈光系统的运行机理?而鱼的眼睛与人的眼睛又有关 联。因此探索细胞内和细胞之间的电磁传输及其接收很有必要。 3 )诺奨得主认为小宇宙有 GPS 卫星导航系统 笔者在 《 环球科学 》 上看到 “第五对诺奖夫妇”一文 [ 10 ] , 文中更详细介绍了莫泽夫妇专门研究网格细胞与其它特定功能神经元之间的互动,观察它们如何形成 导航系统 ,由此确定方位。研究网格细胞有助于解释记忆的形成,以及回忆时,如何在脑海中出现地点为房间、街道、景色。 莫泽夫妇提出小宇宙内有 GPS 卫星导航系统,这一观点必须建立在小宇宙内有电磁波传输通道 。这也表明文 [ 2 ]所 说的: 科学家一直怀疑有电磁信号,也在细胞之间或细胞内信号传导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4) 我国科技难题要不要研究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 ] · 因为缺少研究手段和技术工具,无法进行实验研究 ,這是事实。为什么没有这类 研究手段和技术工具?是无需求,还是不受重视 ; 或是缺少资金,又无人愿意参与;或是技术难度太大,短期岀不了成果,无人愿意参与 ? · 目前的技术和建模,使得验证这一假设成为可能 。 · 为什么过去对视网膜上大量的细胞连接关系不能详细研究,就推断视网膜信息由神经中枢处理?两眼之间的同步与其间的 细胞微观结构和功能,至今尚不清楚。所以要探索细胞内和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电磁传输和接收, 就 需要进一步研究细胞微观结构和功能,来验证相关问题 。 · 人眼的分辨率是单眼决定,还是双眼决定?体检方法表示单眼决定,笔者怀疑這一方法的正确。 · 探索细胞在声、光等干扰环境中,怎样产生和接收信息 ? 笔者对文 [ 2 ]所提到的上述问题,有些不解,如果提出这个项目是医学生物学家,上面的论述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是电子学和电磁学专家,在思考上述问题时,就不会这样提出问题,因为在视觉感官中,是光进入眼球到视网膜,而光是电磁波,这一观点是无可非议的。目前对眼球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是两凸透镜聚焦,关键是光在其内是直线传播;另一种认为,眼球是变折射率的球形透镜,是水晶体,光线在其内是曲线传播。这两种看法差异很大,尚不能统一。实际上前一种是把眼睛看成照相机,后一种就不是看成照相机。在眼球内没有细胞,只有在视网膜上才有 1.3 个亿的感光细胞,这感光细胞是接收电磁波,有人称作传感器。 笔者 认为,这些细胞就是接收天线,这些细胞之间同样是电磁波传输信号 。不能把视网膜看成是照相底片。流行病近视眼不可能与视网膜上的细胞群体无关,近视只取决于两个凸透镜的聚焦,医学上的治疗主要是在角膜上,以及配眼镜。[ 12 ] 生物学家对细胞间电磁传输的研讨 ·中国科协最近发布 20 大科技难题中就有: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 ] · 细胞器( organelle )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但对于 “ 细胞器 ” 这一名词的范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意见。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 线粒体 ; 叶绿体 ;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 溶酶体 ; 液泡 , 核糖体 , 中心体 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运转。 [ 12 ]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所指的细胞器是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 膜性细胞器 ,是真核细胞执行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域。尽管每种细胞器均有其特化的功能,但同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通过 相互协调 来完成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 ·经典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起始于单个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研究,盛于基因互作图谱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的解析,开始全面、系统地了解生命过程。 ·细胞器既有精细 分工 ,又能相互 协作 和密切接触,形成细胞器 互作网络 ,实现快速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执行不同条件下细胞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物学过程。 ·对细胞器互作的形式、功能和机制目前尚知之甚少。 · 研究的 核心问题是细胞器互作网络的建立、维持及动态调控机制,细胞器互作网络在调控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13 ] 如上所述,我国对 “ 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的研究,没有明确提出电磁波传输及其通 道。也就是说细胞器之间的 互作 网络没有无线网络,细胞之间没有无线传输网络。 · 2019-03-04 ,生物 医药网报道,中国科大薛天教授研究组同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医学院(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韩纲教授研究组合作研制,利用一种可吸收红外光的上转换纳米颗粒,注入动物视网膜中,以实现红外视觉感知。该研究团队用 体外 感光细胞 单细胞 光电生理记录证实, 这种纳米材料确实可以吸收红外光后激发小鼠视杆细胞电活动。 为了缩短纳米颗粒与感光细胞的距离,从而提高红外敏感度,并使纳米颗粒能够长时间的留存在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研究人员用一种特异表面修饰方法,使其可以与感光细胞膜表面特异糖基分子紧密连接,这样修饰后的纳米颗粒成为一种隐蔽的、无需外界供能的 “纳米天线” ,研究人员给这种内置的 “纳米天线”命名为: pbUCNPs(photoreceptor-binding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即视网膜感光细胞特异结合的上转换纳米颗粒。这一篇报道的说法,实际上表明研究人员认为,动物视网膜上细胞有电磁波接收功能 。 [ 14 ]文中并没有说清楚 “纳米天线”工作机理 。 有专家佳评认为这项研究是技术突破。这项工作到底证明 “纳米天线”是不是 电磁传输?文章中看不出。 · 2015 年 5 月 12 日 , 《科技日报》报道:瑞士和德国科学家研究团队对小鼠视觉进行的实验研究。黑视素的 “光天线” 能抵抗褪色,无论光照射的频率多高,强度多大,嵌合蛋白的反应力度也不会减弱。这段文字的叙述可以理解为:小鼠有黑视素,它具有光天线功能。這黑视素吸收电磁波 。 [ 15 ] 上述两种情况,都认为有光天线存在,一个是 “纳米天线” ,是用 纳米 颗粒与感光细胞外表面接触,接收光谱是红外波段;另一个是黑视素的 “光天线”,在细胞内部,而且是变化的。这两篇报道都没有证明细胞间有没有电磁传输通道?文中提到, “ 体外 感光细胞 单细胞 光电生理试验 ” 有记录,详细实验方法不清楚 。 · 2016 年, 《科学世界》刊发一文: “视觉:察觉形态与运动”[ 16 ],明确指出,感官 细胞是传感器 ,也就是接收电磁波,但没有证明细胞内外有电磁传输的通道。 · 2016 年 4 月,《环球科学》刊文: “ 细胞如何协作 ” ,这是西班牙生物学家在分析数量巨大的神经细胞协同动作时,提出是什么运行机制?他们认为是依靠无线传输,细胞有天线。人脑有千亿细胞,视网膜上有 1-1.3 亿个视细胞。这些视细胞协同动作时,如果单凭离子通道,人眼功能无法实现。这其中应该有无线传输机理。 · 2019-07-10 , 美媒称,经过 100 个小时的电扫描 ,研究人员获得的整个人脑的宏观三维图像,比以往任何图像都更详细。这是在 磁共振成像 ( MRI )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新图像的物体直径分辨率小于 0.1 毫米。這是一名 患病毒性肺炎、 58 岁女性 的死亡大脑,被认为是健康的完整大脑, 保存近三年, 扫描时大脑可以保持不动,活人不可能五天不动。否则图像会模糊。此图像或许能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结构的细微变化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之间的差异。 应当指出的是,死人的大脑,看不见大脑的变化。这种大脑 图像 看不见细胞层面的组成 结构 。 · 201 7 年 4 月 , 朱钦士 博士在科学网博客中指出: 研究表明, 动纤毛 在脑脊液的流动和动物内脏位置左右不对称上发挥关键作用,而 静纤毛 存在于动物几乎所有的细胞上,含有各种感觉受体,成为动物细胞接收信号的 “天线” 。它们能够感知动物体内多种液体的流动情况,被动物用来监测血压、眼压、胆汁流动、尿液流动和感知骨骼负荷; 动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自体感觉、细胞运动也是通过静纤毛来接收信号的。 朱钦士 博士这一想法表明细胞内有电磁波传输, 静纤毛如同 “天线” 接收信号,这也是需要进一步证明的 。 朱钦士 博士的 研究内容很少有报道,他的看法比较独特 。 记忆与电磁波关联之问 2017 年 4 月 10 日 , BBC中文网 报道, 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发现,记忆是这样发生的:人脑把信息 “ 备份 ” ,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 自上个世纪 50 年代 , 生物学家大都认为:人脑的两个部分深度参与了对个人经历的记忆:海马体和皮层。海马体先制作短期记忆,之后逐渐转变成储存在皮层里的长期记忆。 当时有一位名叫亨利 · 莫莱森( Henry Molaison )的患者,在接受癫痫手术时海马体受损,丧失了储存记忆的功能,但手术前的那些记忆却还在。 当时学者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是,这是因为海马体生成的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 存入 ” 皮层,故得以保留。 然而,理化学研究所 — 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回路遗传研究中心( Riken-MIT Center for Neural Circuit Genetics )的研究人员通过 电击脑细胞群 实验 , 通过仪器和操作来观察记忆的形成过程 。 他们的实验是在小白鼠身上做的,但据信也适用于人脑。 研究人员用 光束射入大脑来控制神经元的活动 ,就好比记忆是可以开关的。 会不会是电波传播的无线传输导致两者同时生成记忆版本 ?因为只有电磁波的传输速度才可能使两个版本同时形成,不是有先有后的形成。 最初几天 , 实验室的那只小白鼠没有用皮层里的那个长期版本的记忆,因为科学家把它们的海马体内的短期记忆关闭后,它们就忘了电击这回事。 怎样证明海马体内短期记忆被关闭? 通过操作把皮层的长期记忆激活打开后,小白鼠们就记起来受过电击了。 这是近两年形成的比较新的记忆版本,研究人员把电磁波与记忆形成关联在一起,否则无法解释,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两个版本的同时建立 。但是他们没有研究這 电磁波是怎样在 海马 脑区与脑皮层之间传输。 [ 2 0 ] 人体电磁波之问 [ 21-30 ] 1) 灵魂到底存在不存在? “灵魂出窍”到底有没有? 2) 人死了还有没有意识? 3) “相由心生”还是“像由脑生”? 4) 对生物学界的自组织现象,到底受不受控制? 5) 高僧 圆寂 时,为什么会发出彩光?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的,研究它们,不是在研究迷信。 虹化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 彩虹 而去。 西藏高僧为什么 圆寂 时,会发出彩光? 专家学者们对人类死亡一直争论不休! “灵魂出窍”和“ 虹化现象 ”不是普遍存在,无法用实验重复。 · 2006年2月26日,阿宗白洛仁波切在海口市做忿怒莲师火供时,海南航空公司的王总用相机拍到阿炯仁波且示现的一组殊胜的法界体性身照片。 · 2016-06-29 , 快科技刊文: “神奇 : 人死之后体内活动仍然会继续 ”。研究者发现,人死后的几天内,人体内的基因仍然会继续活动。动物死亡后的基因活动也许是生命系统关停、整理的过程。生命系统会逐步关闭。 · 2017-11-20 ,据说一位得道高僧圆寂时,天地都会出现异象,而这个异象就是虹化现象。我国发生虹化现象最频繁的地方就是西藏。目前,对于虹化现象的科学解释众说纷坛。 · 2019 年 4 月 18 日,据美国 “侨报网”报道,美国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表明,当人类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还会继续运作。人类的大脑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 · 2018-01-22 ,渥太华大学的 AndraM.Smith 和 ClaudeMessierwere ,在《人类神经学前沿》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灵魂出窍,指自己的灵魂与意识分离于体外,却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可以控制自己的灵魂行动,研究者认为灵魂出窍属于超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 研究者用磁共振记录了灵魂出窍时脑活动图像。图像表明 “ 在活动左侧的几个与动觉表象相关的区域时,视觉皮层出现了强烈的钝化作用 ” 。脑部扫描的结果与受试者所言相符。 ·对灵魂出窍的看法是有争议的,也有研究者认为,灵魂出窍是大脑暂时性混乱 。 据国外媒体报道,只要使用带有虚拟现实技术的护目镜和探针,科学家们就能够愚弄志愿者的大脑,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灵魂正暂时性地进入一个计算机创造的 3D 角色中。志愿者们所经历的特殊感觉,与那些相信“灵魂出窍”的人们感觉体验相符。这个实验是在虚实时空之间转换,人的眼睛或意识是无法区分虚实时空 。 还有研究表明,人死时,能听到医生宣布自己死亡,因为人的大脑还在工作,能让我们意识到周围发生了什么。这意味着人在死亡后,即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人还存在 “意识”,但基本被“困”在自己的身体里。这种说法是有实验证明。 对于心脏骤停和大脑死亡两种情况来说,死亡的定义成为争论的焦点,如何才算是真正的死亡?而有些科学家则给死亡划分阶段。萨姆 •帕尼亚 (Sam Parnia) 博士认为,处于死亡第一阶段的人,可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意识。那些心脏骤停后幸存下来的人,后来准确地描述了他们心脏停止跳动后,周围发生的事情。人死亡后的意识与死亡前的意识是不是一样?这 “ 死亡后 ” 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脑电波有意识,能否对死人大脑进行脑控?能否用 AI 技术进行 “ 嫁接 ” 呢? 6 ) 灵魂为什么有两种猜想? 从高僧的虹化现象拍摄的照片看,灵魂出窍拍摄的照片是白色的,而高僧的虹化是彩光,這两者不同。有文章认为,有关于灵魂的问题,一直都是众多医学家、科学家、神学家数千年来争论的焦点 。科学家对灵魂有两种猜想:一 灵魂是一种能量波;二灵魂是实体, 存在于别的维度或者空间。 两种猜想 有两个理论支持,一个是 “量子纠缠”,一个是“多维空间理论”。 [ 30 ] 上面所说的能量波,是粒子还是波?无论是量子纠缠,还是电磁波,如今都没有法证实,科技界特别重视暗物质的研究,暗物质与量子纠缠和电磁波,相互有没有关联?美国军方认为,研究人体内的电磁波传输,有利于开发新的通讯技术,希望中国科协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 。 6) 脑电波是不是电磁波? 7) “ 脑控武器 ” 是不是已经使用过? 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如果脑电波不是电磁波,而是生物电,那么生物电有意识吗?从同步科学的角度,研究人员并没有证明脑电波是电磁波,而是一种脑机接口设备,这种脑机接口设备能否有意识?这电脑与人脑怎么连接?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是生物电控制机械臂,用这样一个事实推理而来,这很难令人信服 。 8 )关于人体电磁波的研究,其实早有文章讨论 [ 31 ] 。 总之,关于人体内电磁波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很多层面,现在是,人的信息的起端是是视感觉器官,是光进入眼球,表明电磁波进入人体。而虹化现象这表明人死亡时,会产生能量流,这个能量是电磁波。而大脑内有一个松果体,在科技界、宗教界,对他颇为关注,有第 3 只眼之称,也就是说是电磁波的中转站,这是一种假设,是否通过松果体与灵魂沟通,这个通道在哪里呢?视觉的反馈通道至今也不清楚,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尚需探索。 参考文献 [ 1 ] 李福利, “ 自然科学四大基本问题的交叉与统一 ” ,[ M ],李喜先主编, 21 世纪 100 个交叉科学难题,科学出版社。 [ 2 ]国防生物与医学领域科技发展报告 (2017)/ 世界国防科技年度发展报告 , [ M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 , 王东根、贾向志、王磊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8 年 4 月。 [ 3 ]刘 霞,研发脑—机接口设备 美砸巨资打造 “超级士兵”,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9-05-29 。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9-05/29/content_769200.shtml 。 [ 4 ]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脑与认知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编, [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 5 ] Maxwell J C. Cambridge and Dublin Math. J. Lo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54 。 [ 6 ] Wood R w. Physical Optics. New York: McMillan,1905 。 [ 7 ] Luneburg,R.K.(1), Mathematical Theory of Optics, Brown University Press, 1944. (Luneburg has sometimesbeen rnisspelled as Luneberg). [ 8 ] Sochacki J. Exact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generalized Luneburg lens problem. J. Opt. So(.Am. ,1983,73(6):789-795 。 [ 9 ] 刘德森等著,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 [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4 月 , 第 1 版。 [ 10 ] “大脑 GPS: 还有很多待解谜团 ” ------ 专访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 ”,[ J ],《环球科学》 2016 年 2 月号,总第 122 期。 [ 11 ] 孙自法 , 中国科协发布 20 大科技难题 暗物质探测等入选,来源: 中国新闻网 , 2019/6/30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6/427892.shtm [ 12 ]都世民, “多学科论眼”,中国知网 CNKI 大诚编客网页, 2019-03-08 , http://z.bianke.cnki.net/collection/2035310 。 [ 13 ] 细胞器 ,来源:百度百科 词条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细胞器 /602110?fr=aladdin 本词条由 “ 科普中国 ” 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细胞器互作网络及其功能研究重大研究计划 2017 年度项目指南 , 2017-07-26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zdyjjh/info69878.htm [ 14 ]专家点评 Cell 丨突破动物视觉感知物理极限,中国科大薛天组等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 ... ,来源:生物 医药, 2019-03-04 。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101-1 [ 15 ] “光基因学新工具有望治疗感光受体退化性眼病患者” , 来源: 科技日报 , 2015 年 5 月 12 日 。 [ 16 ] 视觉:察觉形态与运动, [ J ] , 《科学世界》, 2016 年第 4 期,译者:苏亚帷 。 [ 17 ] 西班牙版,细胞如 何 协作。译/蒋慧桢,[ J ] , 《环球科学》, 2016 年 4 月号,总第 12 4 期。 [ 18 ]美媒:研究人员获得史上最详细完整人脑图像 ,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9-07-10 。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90710/2385068_2.shtml [ 19 ] 朱钦士 , 单鞭毛生物和双鞭毛生物(二)多功能的细胞器 ——纤毛和微绒毛 , 来源: 科学网, 2017-4-22 13:33| 本文来自朱钦士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2158-1050482.html  [ 2 0 ] 记忆形成的奥秘:以前说的不对! 来 源: BBC中文网 2017 年 4 月 10 日 。 [ 2 1 ]最让科学难以解释的,高僧虹化现象,人体怎么会发光?普通人看世界, 2019 - 02-23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6243702462905796wfr=spiderfor=pc [ 22 ]央视解释虹化之谜 虹化现象的物理学解析,来源:阅奇网, 2019-03-22 05:01:46 。 https://www.yueqi168.com/lishirenwu/152707.html# [ 23 ]西藏七大神秘现象:高僧 “ 虹化 ” 之谜? 2017- 1 0- 05. https://www.iqiyi.com/w_19rubxot2l.html [ 25 ]虹化之谜 高僧死后变成光飞走 + 【视频】 来源:妙音莲池网 , 作者 : 佚名 2018 -06-14 。 http://www.fj114.org/wap/news/3845.html [ 26 ] “神奇 : 人死之后体内活动仍然会继续 ”,来源:快科技, 2016-06- 29 。 [ 27 ]神奇的藏地高僧虹化之谜 , 2017-09-30 11:38 , 大美华宿 。 http://www.sohu.com/a/195609842_99952744 [ 28 ] “研究发现:人死后仍会有意识 可以知道自己已死亡”,来源:环球网, 2019-04-19 。 http://health.huanqiu.com/health_news/2019-04/14753040.html 。 [ 29 ]科学家通过实验解释:灵魂出窍是大脑暂时性混乱,来源:男人窝 , 2015-08-03 。 https://www.nanrenwo.net/zlht/76712.html [ 30 ]天童老僧 , 灵魂究竟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两种猜想,你觉得哪种靠谱?来源: 360 网站个人图书馆, 2019-06-30 。 [ 31 ]" 21 世纪 100 个交叉学科难题" ,科学出版社出版。 专著中一文:"生物体的电磁场及其作用",作者张锦珠和宋文淼。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00/2008/200805111452530_2.html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7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小宇宙有GPS系统吗?
热度 2 dsm9393 2015-1-24 15:23
小宇宙有 GPS 系统吗? --- 评议《大自然探索》发表的“大脑中的 GPS ”一文 都世民 今年在大自然探索首刊上发表了题为 “大脑中的 GPS ” 一文。 一 . 问题的提出 从编者按提示:这篇文章是解读 201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笔者对这篇文章的思路和一些说法提出疑问并提出一些看法进行讨论。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这篇文章是科普作品还是国外文献资料编译作品? 二 . 从大宇宙的 GPS 系统说起 GPS 是英文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缩写词,是一 简称。 是 卫星 定位系统 GPS 。是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全球性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的 导航 服务 。它 具 有 GPS 终端、传输网络和 监控平台 三个要素。用 21 颗工作星和 3 颗备用星工作在互成 60 度的 6 条轨道上全球定位网。这也是 GPS 卫星 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组成部分 是 : ( 一 ) 是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 (Monitor Station )、主控制站( Master Monitor Station )、地面天线( Ground Antenna )所组成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 ( 二 ) 是 空间部分 由 24 颗卫星组成,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 ( 三 ) 是用户 设备 部分即 GPS 信号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 GPS 导航 系统 卫星 部分是不断地发射 无线电波携带的导航信息。 GPS 接收机 可接收到 纳秒 级的时间信息 。 GPS 接收机就可得到 卫星 到接收机的距离 。 如上所述, GPS 系统必须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 系统运转必须有能源,卫星上用太阳能供电。地面设备用交流或直流电。 2. 系统的卫星与地面终端的联系是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各种信息,速度是光速。 3. 系统是以网络形式控制和运转。 4. 系统是人为的,不是天然形成的。 大宇宙的 GPS 系统在小宇宙中能存在吗?以上四要素在小宇宙中能满足吗? 三 . 从生物医学角度剖析 GPS 系统 该文作者认为人脑中有一个 GPS 系统,还认为这是 2014 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挪威科学家莫索尔夫妇和美国科学家奥基夫共同发现的。这一看法是文献翻译或编译呢?还是科普解读呢?笔者不得而知,发此疑问。 该文用“位置细胞”和“网络细胞”两个概念来说明这一创意。在国内外学术界正在大张旗鼓的开展脑科学研究,通常是以神经元、脑神经回路、神经网络等概念阐述小宇宙相关问题,却未见到 GPS 导航说法。 从微观领域,专家们对人脑微观结构提出很多新概念名词。用回路和网络假说构建分析模型。并用植入或非植入电极方法测量脑电波,试图验证分析模型。 应当指出的是:脑科学采用的观测方法、分析模型、计算方法和验证方法都是从脑神经角度,不考虑人体统一平衡观念,不考虑人体能源形式、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诸多方面对人脑的影响。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人体功能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和人的“心”的关联作用说明人体功能。在中国古书上见不到人脑的概念。也就谈不上 GPS 系统。一个人找回家的路,首先得用眼睛,用“心”思考,辨别自己的位置与环境特点,判断家的位置。 西方科学用脑神经系统说明人体诸多功能,让别的学科人士难以理解的是:至今不能明确脑神经回路和脑神经网络的能源在哪里?是什么属性?却用电回路和电磁回路来说明诸多问题。这要是在电子和电工学领域,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为什么这些理论和做法能存在呢?是因为从脑电波信号中提取信息,能让机器动作。尽管机理说不清,这毕竟是事实!现在这篇文章将脑科学扩展了,将小宇宙有电信号,推广到无线电波信号,这一概念转化没有根据,因为没有脑专家能用天线测量人体内无线电波信号。至今没有这种无线电测量设备。只有从人体外部向人体内部辐照电波。 众所周知,西方科学界和我国科技界有些人认为中国科技落后,认为中医不是科学,他们不怀疑西方科技中提出的诸多假设和分析模型,有些说法己被自已的研究所否定,所以有人就提出科学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论点。 这篇文章用 GPS 概念来解读人找回家的路,认为人脑中有 GPS 系统,认为位置细胞是 GPS 的地面接收站,认为网络细胞是卫星网络,这之间无线传输怎样完成的呢?诺贝尔奖得主怎样证明他们发现细胞间的无线传输?这方面问题作者能说清楚吗! 另外,该文还认为人患老年痴呆症是因为人脑的 GPS 系统失灵。这一说法也无根据,如果真的找到人脑的 GPS 系统,就应该能修复该系统失灵的细胞。能找到这种药物吗? 的确,现在生物医学界经常发布科技新闻,找到各种基因开关:大脑开关、癌症开关、长寿基因开关、……。其实人类对小宇宙的探索还很皮毛,小宇宙的门和它的核心到底在哪里?盲人摸象的研究方式能得到一些结果,但毕竟不能描述小宇宙的全貌。 四. 从科普创作的角度分析 如果这篇文章是科普作品,这篇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是新颖的,文字流畅。文章也有创新。可是从解读诺贝尔生物医学奖,那么这篇文章的科学属性存在问题。这是因为至今没有科技工作者向人体植入如同卫星一样的装置,更不存在卫星网络控制系统。也不存在体内有细胞能接收无线电波。如果人体内有 GPS 系统,那么人体内类似卫星功能的细胞或神经元在大脑什么位置呢?科普作品可以是科幻作品,也可以用形象比喻来说明学术上难懂的专业术语。但是解读诺贝尔奖的文章必须与科学论题的内涵一致。 总之,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新颖的,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可惜文章内容存在诸多问题。望出版机构和文章作者考虑笔者的意见。 参考资料 1. 杨先碧,“大脑中的 GPS- 指引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大自然探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 2015 年第一期, 52-57 。 2. GPS 导航,百度百科词条。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3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宇宙爆发:本小组获得三星GRO项目奖!
热度 5 张海霞 2012-8-27 18:56
小宇宙爆发:本小组获得三星 GRO 项目奖! 刚刚登陆三星 GRO 网站( http://www.sait.samsung.co.kr/eng/GROhome/gromain.jsp ),发现本小组的项目赫然在列,不仅内心一阵狂喜!难道真是人品爆发啦?! Energy Enhancing Bandwidth of PEH via a Flexible Structure Coupled with Magnetic Field Auburn University Low-frequency Ultra-wide Bandwidth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Design, Si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of A Spiral-Shaped Multi-mass PVDF Cantilever Peking University Heterogeneous Layered 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y of Lithium Batte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平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个项目的获得还是很有些东西值得玩味,首先,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项目,设定了一些题目和范围但是没有具体的要求,发布到全世界,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感兴趣是因为今年其中的一个题目(压电能量采集)跟目前我们做的内容很相近,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而它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为什么不试试?我看到项目征集通知后就立即召集学生开会,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因为很有难度,所以当时大家争论的很激烈,基本采取思路要我们研究基础相一致的路线,不可能一下子转到其他不熟悉的方面去,更何况我们前面积累的基础还是很好的。 接下来,那就是要怎样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哪个方案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可行?我们只能看到山顶上的目标,可是没有路,必须自己找路,能借助的就是自己所知道和拥有的镰刀斧头(做前面项目中已经掌握的方法),尽管这个队伍里有博士生、硕士生还有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可是面对这个挑战,大家都很兴奋、不分彼此、各显神通,我们在纸上画草图、争论,那叫一个意气风发!也是真的头脑风暴,每个人的小宇宙开始爆发!这样激烈的讨论下来,一个初步的结构出来了,各自回去做自己能做的工作并查找资料,下次再讨论的时候就拿着计算的结果来了,还行,这个新颖的结构设计终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可是加工方法比较难,我们没有条件,我说我们先做个基本的试验试试吧,正好刚认识的一位老师是做这方面的,我就给他打电话说:“老兄,你知不知道哪里可以做 ***** 事?”也是凑巧,他说:“一个专门做这事的就在我这里呢,你跟他说!”就这样,学生立即就送样品过去,对方第二天就给我们拿回来了结果,很不错,可行!当然接下来就做了一系列的计算和基础试验,我们的申请书也就基本成型了!由于是英文的申请书,还需要多加些功夫,反复地讨论和修改了几次,终于按时提交了上去(一个本科设计的学生负责搞定的,他现在读我的直博)! 很好,我们第一次正式独立申请国际项目之旅就这样顺利起航了!这次申请,我是抱着锻炼队伍的心态,给自己一次机会去的,所以也无所谓抱多大希望。就接着忙活别的去了。 7 月下旬的时候接到三星中国的一个来信:“项目初评结果出来了, 总部对您的 GRO 的项目的疑惑在您提的 energy harvester 的材料和结构与目前我们总部的研究兴趣不是特别吻合,所以希望您能写一段文字来说明一下您的 proposal 进行的必要性和创新性,也算是写一个简短的 defense 吧,希望能够改变总部的想法。”真的,看来我们的项目方案还有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defense 怕什么?正好是我们证明自己的机会,于是就和学生商量了下,写了简明扼要的一个 defense 发了过去,不免暗自有些激动,心中开始有所期待! 没想到,今天再看网站,哈哈,原来我们的 defense 真的打动了评委!我们获得了资助,这可是我们小组获得的第一笔从国外研究机构来的经费呀!格外兴奋,也要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因为,看看那个获奖名单上列的高校吧:哈佛、斯坦福、牛津、 MIT 、 UCBerkeley 、 U. Michigan…… 都是顶尖的团队呀,现在是方案 PK ,我们靠着团队的智慧和头脑风暴赢下了这一阵,可是明年就是结果 PK 啦,那时候,如果做得不够好,会死的很难看的!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必须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告诉自己:必须做出个样子来,让我们的小宇宙在这个项目的激励下开始爆发,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才华! 三星 GRO 项目简介:从 2009 年 起,为鼓励在通讯、能源、生物等热点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三星公司设立了 Global Research Outreach ( GRO )项目,每年会向世界各顶尖学府征集创新性的研究方案,三星公司会选择最具创新性的方案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与相关学院或大学建立合作机制。在严格评审申请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以及社会影响力之后,三星公司会对接收其中较为突出的研究方案并给予资助,资助金额从 5 万美金到 10 万美金不等。 2012 年 GRO 项目包括生物医疗、计算科学、通信、能源、图像传感、新型材料、存储技术、片上系统、电力电子等 15 个领域,共有 71 个研究主题。在经过提交申请、项目初审、终审等环节后,在国际范围内共有来自 MIT 、 UCBerkeley 、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各地研究院所的 82 个项目得到奖励资助,中国大陆地区共有 3 项入围,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青岛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 2012 GRO Winners 获奖名单 http://www.sait.samsung.co.kr/eng/GROhome/gromain.jsp Theme Proposal University Biomedical Science Engineering (BSE) Real-time THz Imaging for Identification of Malignant vs. Benign Tissue Characteristics and Tumor and Nerve Margins Ohio State University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and Imaging of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MicroRNAs in Mechanotransduction and Its Utilization in Vascular Stents UC San Diego Exploring Mechanotransductive Signaling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Brain Cancer UC Berkeley Inducing Functional Changes in Proteins Using THZ Radiation: First Steps Towards Protein Electrodynamic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Novel MEMS Drug Delivery Device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Biotherapeutics Bispecific Antibody Capture of Tumor-Secreted Chemokines MIT De Novo Design of Repeat Proteins as Non-antibody Protein Scaffolds UNC Chapel Hill Chemoenzymatic Site-Selective Attachment to Antibodies: Using Glycosylation Sites to Position Drugs University of Oxford Computational Science (R)Evolutionary High-Throughput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Materials Enhanced Technologies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Atomic-Scale Modeling of Defect-Mediated Device Degradation Vanderbilt University SmartApps: Smart Applications for Multicores Texas AM University Generation of Parallel Patterns based programs for hybrid CPU-GPU architectures University of Bordeaux Network Inference and Optimization with Statistical Physics methods (NETSTAT) University of Thessaly Leveraging Bipartite Network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s IIT Kharagpur Modeling of nanoelectronic and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based on graphene Institute of Spectroscop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Fast Low Cost Methods to Learn Structure of Large Networks King’s College London Connectivity An Optimized Solution Toward Green Mobile Cloud Computing UCLA Practical Concatenated Polar Coding UC San Diego FTN Signaling Combined with Concatenated LDPC Coding for Bandwidth-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Lund University Performance Limits of Cloud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IIT Hyderabad Generalized Concatenated Polar Codes Saint-Petersburg State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Enabling AGN Near-Capacity Polar Codes with Good Error Performance through Lattices and Concatenated Nested Coding UT Austin Ultra-high Data Rate Pptical Wireless: towards the All-optical Network University of Oxford Energy Enhancing Bandwidth of PEH via a Flexible Structure Coupled with Magnetic Field Auburn University Low-frequency Ultra-wide Bandwidth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Design, Simulation and Fabrication of A Spiral-Shaped Multi-mass PVDF Cantilever Peking University Heterogeneous Layered 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y of Lithium Batte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mage Sensor Polarization Enhanced Image Sensor for Endoscopy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edical Technology, Imaging, 3D Modeling, Device, Graphic, etc. Fractal RF Coils for MRI UC Irvine Patient-Specific Simulations of Cardiovascular Remodeling and Adaptation: New Approaches to Predict Therapeutic Responses UC San Diego Development of Tunable Terahertz Source for Nonlinear 2D THZ Spectroscopy of Biomedical Samples MIT A novel shear wave approach to non-invasively asses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ver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3D organ modeling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RI-Safe Robot for Direct Image-Guided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ll-optical High-resolution Photoacoustic Endoscop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Volumetric Rendering and 3D UI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to Achieve mHealth SUNY Stony Brook MobileX: Imaging Skin, Blood and Retina via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on a Smartphone Rice University Tissue Characterizing Female Breast Tomography using Ultrasound Friedrich Alexander University Silica Nanoshells for Tumor Localization and HIFU UC San Diego Non-Invasive High Resolution Near-Infrared Imaging for Hemodynamics Monitoring and Tumor Detection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bined Laser Ultrasonic and Optoacoustic Imaging System for Biological Tissue Institute on Las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RAS Metabolic Engineering High-Accuracy Integration of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ic Modeling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A Synthetic, Combinatorial Approach to Identify Yeast Gene Knockdown Targets for Metabolic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UT Austin Novel Screening Method for Finding Aerobic Aldehyde and Alcohol Dehydrogenases 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ubstrate Inhibition of Dehydrogenas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Genome-Scale Metabolic Modeling and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Omics Data: Lessons from S. cerevisiae Chalmers U of Technology New Materials Computational Material Design: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New High Dielectric Materials SUNY Stony Brook Holographic Photopolymerizable Prganic/inorganic Hybrids Cornell University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s based on Biopolymers and Biobased Additives for Food Packaging Applications University of Perugia Characterising QD (Quantum Dot) Emitters and Lasers Cardiff University Quantum Dot Lasers: Materials Physics to Printable Devices University of Oxford Supermacroporous Hybrid Polymeric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Endocrine Disruptors and Other Water Pollutants IIT Kanpur Holographic Photopolymers with High Performances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SB RAS Novel Indium ‐ free TCO with Low-Temperature Preparation by Ultraviolet Photo-Anneal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ybrid Ferroelectric-Charge Nonvolatile Memory Cornell University New Memory Redefining DRAM Interface for Future Platform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ystem-Wide Adaptive Techniques for Robust STT MRAM Integration UT Austin Novel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Coupled Phase Transitions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Next Generation Ics Interconnections Novel Inkjet Printed Ultra broadband Wireless Interconnects between Chips, Modules and Boards operating up to 110GHz Georgia Tech Non-Volatile Magnonic Logic UCLA Precision Lateral Heterojunctions for Atomically Thin Circuitry Cornell University Wireless Chip-to-Chip Interconnects: From Circuits To Systems Purdue University Graphene-enabl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at Politecnica de Catalunya Silicon Origami for 3D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III-V-based Nanowire MOSFET and NanoPillar Tunnel FET For Ultra Low-Power Nanoelectronics Penn State University III-V 4D Transistors Purdue University Multiscale Simulation of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Polycrystalline Graphene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 Physarum chips: A feasibility study on interfacing nano- and macro-worlds via amorphous biological computing substrate University of West of England Radio-Frequency Graphene Integrated Circuits Harvard University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Nanosized Logic Gates with the Fluorene Derivative (FD)/DNA Prob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ATP and Cocaine Qingdao Institute, CAS High Temperature Processed Thin Film Transistors On Low Temperature Substrates Stanford University Power Electronics Modular Multilevel Motor Drive for Electrical Vehicles Incorporating Battery Charger and Providing Battery Charge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dvance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for Safety and Performance University of Oxford Process Design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Plasmonic Nanolithography using Hyperbolic Medium for Large Area Nanopattern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 Debugger for Mobile-Cloud Applications UIUC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ystem-Efficient ESD Design (SEED) UIUC Hygro-thermal Induced Failure Prediction by Using Peridynamics University of Arizona Atomistic Modeling of Strained Group IV Alloy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X Next Generation User Interfaces Incorporating Eye Tracking for Smart Portable Electroni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ontext-Aware Spoken Dialogue Agents for Immersive Interaction in the Real World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Human-Centric User Research to Identify Disruptive Opportunities in Convergent Paper and Digital Use UC Berkeley Users’ Experience and Design Value Research on Paper Us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9724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