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测不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李白宋毛72:NLP的测不准与追求完美】
liwei999 2017-10-8 11:44
李: 这两天琢磨中文词的扩展中的交叉现象,很有意思: 1. 选择疑问句谓词(P)模式 【P 不 P】: 学不学; 能不能;好不好 2. 动补(V-Buyu)词的可能态模式 【V 得 B】:学得会;可能态否定式【V 不 B】:学不会 12交叉: 学不学得会 ? 回答是:学得会 / 学不会 (或者:能学会 / 不能学会) 上述两个扩展模式也可以倒过来交叉,于是我们有 21 交叉: 学好 -- 学得好; 学不好 -- 学得好不好? 回答是: 学得好,学得不好,而不是 学得好, 学不好 后一种交叉,实际上用的 更多的不是“得”而是“的”: 学的好不好? 谓语重心落在“好”上,而不是“学”上。这与前一种交叉不同。很有意思的现象。 白: 得字后面的补语,有定性定量之分。“接不接得住”可以,“接得住不住”不行;“打不打得倒”可以,“打得倒不倒”不行。所以“住”、“倒”是专司“定性”的,是一个二值的状态,没有程度之分。另一方面,“扎不扎得紧/扎得紧不紧”“拴不栓得牢/拴得牢不牢”都能说,但补语“紧、牢”对应的是一个连续度量,但又有一个预期的极化状态阈值。所以,面临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句式竞争时,可能补语占优势。第三种情况是“长不长得高/长得高不高”,补语“高”并不见得一定是预期的极化状态,“高不高”只是一种关于程度的中性的疑问,这时,程度补语就反过来压制了可能补语。第一种,纯定性,只能是可能补语;第二种,强定性弱定量,可以是程度补语但是与可能补语紧耦合;第三种,弱定性强定量,程度补语与可能补语松耦合。 长不长得高,和长得高不高,完全两回事。 李: 长没长高 == 长高了没长高 == 长高了没有 但是: * 长没长得高 白: 长高,相对于自己;长得高,相对于平均水准。程度补语。 可能补语的“长得高”,对成年人是梦想,对小孩是废话,除非侏儒症。所以可能补语义微弱。否定形式“长不高”则信息量大。对小孩,形同诅咒。或者,是成人身份的一种变相认同。 “没”是现时的未然,程度补语无论肯定否定,都是现实的已然,语义上也不相谐。可能补语与“没”结合,参照时点一定移到了过去,如:“谈没谈得拢”。现时已经出结果了,只有过去某时点上这还属“潜在”。 所以,“学得好不好”本来是关于程度补语的疑问,到了“学没学得好”,就变成了关于可能补语的疑问了。 李: 分析得好 细致入理。 谈没谈得拢 只有天知道 谈不谈得拢 就看你本事了。 上次白老师说分词 (大意):分词不仅是切 还要粘。至理名言。 句子就跟西瓜似的 可以拿着刀🔪来切;但字就跟珍珠似的 也可以拿串子来粘它、串它(concatenation)。结果都是 词,我们建筑语言大厦的砖瓦。这砖瓦必须有来路出身 有档案背景,因此目标也算是明确,即,所谓词应该是“词典的词”。词典就是档案 背景全部可在其中绑架,才能支持语言理解。 最有意思的是离合词,因为离合词不仅要串,而且还要跳着串。“谈不谈得拢”, 这个 5-gram,需要分词分出 “谈拢” 来 才算分词到家。 谈不谈得拢 == 谈得拢谈不拢 == 能谈拢不能谈拢 == 能谈拢 还是 不能谈拢 说到底 都是围绕着动补词 “谈拢”。 其他的小词(function words)或重叠(reduplication)手段,不过是给这个核心谓词语义添加语法意义而已: 诸如 疑问(选择问句)、时体、情态。 宋: 年满18岁,具有本地户籍,在本地居住满十年者 汉语的现象说明,词不一定是单向连续的短字符串,不一定边界清楚。非词语素和词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 李: 这个quasi-后缀“者”, 以前论过,它要求的是 VP,而不是 V。严格说不是 VP,而是 谓语 Pred。如果主语 NP 后面接谓语 VP 的话,那么总可以把主语去掉,加上这个“后缀”,来构成一个带有定语从句的 NP:VP者 == VP的人,这个 “的” 带的是定语从句 VP 。 当然实际语料的分布中,会发现 80%(?) 以上的“者”之前的 VP 其实就是一个 V ,所以把它当成英语的 -er (-or)一样看成是词的后缀,可能会带来一些便利,但必须留个 VP 的后门,来对付 定语从句的 VP 很长很复杂的状况。 宋: 手工业者 李: “手工业者” 算是 另一个用法 看扩展性决定是细线条的规则 还是直接枚举入词典。 白: 者---N/S 关键是辖域、分配律。 李: “者” 翻译成英语应该是 whoever+VP,不是简单成为 V-er 就可以顾全的。Whoever 是主语的形式,放在谓语前,与中文的结构关系类同,“者” 不过是放在谓语后而已: 年满18岁,具有本地户籍,在本地居住满十年者有资格报名。 --》 Whoever VP(年满18岁,具有本地户籍,在本地居住满十年) is qualified to sign on 白: “子女不服管教者,配偶不在本地者” 不是主语,是领项,反填至N/N的残坑。 李: fun,then,those who/whose 汉语的大主语(或 Topic 或“领项”)是一个中文里蛮独特的句法语用混杂的现象,对应英语的结构,错综复杂一些。 白: 其实从填坑角度看就是一个纯句法现象:一坨,有个坑,萝卜可填。至于这个坑怎么来的,最初长在谁身上,不重要。其实就是一个纯结构现象,无关语用。只要摆对解读结构的正确姿势,它就自然浮现。 李: “子女不服管教”,这话听上去感觉不完整 虽然主谓齐全 因为有个坑没填萝卜:“【谁(的)】 子女不服管教?” “心脏病不好治。”这话听上去感觉是完整的,虽然也可以问,【谁的】心脏病不好治? 白: 有隐含的logical quantifier 李: “心脏病” 有坑没坑?还是说 这坑有强弱之别? “子女”对 【human】 的坑,强过 “心脏病” 对 【human】 的坑,后者信息量也更大,更需要满足。 宋: 老王的子女不服管教。老王的子女不服管教者被老王打了一顿。 李: 这里,“老王的子女”是全集,“【其中】不服管教者”应该是个子集。 “子女都是不服管教的。” 这话就显得完整了: 因为全称小词“都”虽然 mod 的是 VP,但却作用于 NP“子女”,使得其坑显得没有必要填了,因为隐含的坑就是 “【所有人的】子女”,与 “心脏病” 同:“心脏病”的坑隐含的默认萝卜也是“所有人”。 老年人的心脏病不好治。 心脏病其实不难治,但老年人的心脏病除外。 上句的第一个分句,默认萝卜是 for all human;第二个分句 做了显式的限定,修改了默认值。 回到原问题:到底坑有没有必要区分强弱? 作为对照:及物动词肯定是有强弱的。有的必须要宾语(“善于”,“赢得”),有的最好有宾语(“喜欢”,“看见”),有的可有可无(“呼吸”,“诊断”),没有的话,大众心理就补足了一个默认值,从本体(ontology)来的默认: “呼吸【空气】”,“诊断【疾病】”。 白: “心脏病不好治。心脏病不会治。心脏病不去治。” 谓语不同,对“心脏病”的坑有影响。第三个例子,最不完整。 李: 心脏病不去治,【你】不想活了? == 【你】心脏病不去治,不想活了? 心脏病不去治,【你】治啥?== 【你】心脏病不去治,治啥? 第一个【你】应该是病人,第二个【你】可以是医生。第一个【你】直接填“心脏病”的坑。第二个【你】作为医生,与“心脏病”的坑没一毛钱关系。 白: 是。对举可以削弱“萝卜的坑”。本来有一毛钱的入账,又有了两毛钱的债务。结果欠了一毛钱。成了别人家的坑 李: 最近想,退一步才好进两步,可谓真理。一辈子能够退一步的时机不多,总是忙忙碌碌,随波逐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因缘巧合遇到了退一步的机会,那么一定要惜缘。追求完美,不留遗憾,其实是常态生活的奢侈,但也可以是退一步的境界和机会。 为什么退一步反而可以追求完美不留遗憾呢?因为在高歌猛进的人生中,没有时间喘息和反思,难有机会从根子上改造,肩负的是历史的负担。只有在退一步的时机,才有可能重起炉灶,把历史负担当成经验教训的积淀。虽然慢了一拍,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最终可以更加完满。历史上,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就在乔布斯的指挥下重起炉灶大放异彩。可怜的微软就总没有这样的机会,补丁摞补丁过了一辈子。 胡乱感叹一哈。 量子力学有个测不准哲学,其实对于语言学很适用。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宏观上的可理解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测不准原理表明:从本质上来讲语言学不能做出超越统计学范围的预测。语言理解系统无论怎样逼近,永远也不可能在微观上 capture everything。那天白老师给了一个很妙的例句,是:“马可波罗的海上旅行”,让通常认为非常坚固的 4-gram 词 “波罗的海” 被另一个 4-gram “马可波罗” 遮盖了。可以设想一个分词系统的第一版本是 assume 4-gram 词以上就是正确的(实践中,匹配上 tri-gram词就相当靠谱了,这可算是一个分词的经验公式 heuristic),可以 identify 词及其概念。但对于上例,这个系统从最左向右匹配,赶巧就对了;若从右向左走,就错了。 毛: 有道理。这个例子确实巧妙。 李: 咱们进一步扩大疆界来逼近真实,就算搞定了 6-gram “马可波罗/的/海 (Note: 前一篇李白对话 【李白71:“上交所有不义之财!”】 中说过,其实搞定 5-gram 就可以认为是搞定了汉语分词,因为 5-gram 几乎是 local context 的极限了),咱们这就突破这个极限看看......。我要说的是,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context,使得以前的任何分词(及其分析)无效。 “我的朋友生了个双胞胎,绰号很奇葩,先生出来的叫千里马,后出来的叫波罗的海。我告诉他绰号也是有讲究的,有的可有的断断不可。千里马可波罗的海不可!(Note: 千里马/可/波罗的海/不可)。” “朋友问为什么,我说因为有个测不准原理。千里马本体毕竟是动物,与人不远,可用。波罗的海本体自然物体,无法联想到人,故不可用。” “马可波罗”乍看何其强大,甚至大过“波罗的海”(毕竟里面藏了一个万能小词“的”,是它的硬伤),也逃不过测不准的限制。最后大胆假设一下,立委牌中文深度分析器(deep parser)神奇地利用 long distance 句法或 休眠唤醒机制 帮助突破 local context,搞定了“千里马/可/波罗的海/不可” 的分析理解,so what?总还是会有“测不准”在,譬如: “我舰/日航千里/马可波罗/的/海/不可/阻挡。(或曰:固有波罗的海,哪里有什么马可波罗的海?曰:先生一叶障目,知其一不知其二。马可波罗的海,乃印度洋别称也。)” 牵强?然而场景合理,语句合法,概率不是0。 想一想测不准,咱们搞AI,搞NLP的,怪丧气的:系统完美,只在梦中。但反过来想,其实是对完美主义者的有益警示:追求系统的完美和静态高指标从来不(应该)是核心目标,领域化能力和动态指标才是系统打遍天下的硬通货。不要想完美的事儿,只是要问:给你领域大数据,你多快可以让系统进入角色,让它上线转起来服务业务,然后对于 bug reports 的反应和修复速度有多快,系统在使用中日臻完善,虽然永远不会完备。 所谓追求完美不留遗憾,正解应该是对于架构和formalism的近乎受虐的追求,为的是到用的时候,到领域化的时候,到修复 bugs 的时候,可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毛: 你这个事情的性质不属于测不准,而属于词法/句法的不完备。测不准是对每个粒子而言的,每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都有测不准的问题。而你讲的这个情况,是说不管什么样的词法/句法都有对付不了的特例,这就是不完备的问题。 李: 资源的不完备(不可能完备),在我就是系统的测不准,貌似也就是原观测对象的不确定性。 白: @毛 是进出不同层次没有违和感导致的。一个字当作一个字,和一个字当作语言中的词的部件,是处在不同层次的。人偏偏要搅和在一起玩。这样会闹出悖论的,不过,NLPer似乎并不关心。 【相关】 【李白71:“上交所有不义之财!”】 【立委科普:歧义parsing的休眠唤醒机制再探】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置顶:立委NLP博文一览】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3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以及环保数据造假谁最该挨板子
baocunkuan 2016-10-25 10:50
今 天早晨 ( 2016 年 10 月 25 日) 的 一则新闻 —— 西安环保局官员为政绩用棉纱堵空气采样器 多人被带走 ( http://news.sohu.com/20161025/n471212994.shtml )刷爆我的朋友圈。 不由想起 3 年前 我 曾经写过 的刊在《环球时报》上 两篇文章《生态考核应避免 “ 测不准 ” :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3-08/4225611.html 》和《环评屡造假,板子该打谁: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3-04/3856781.html 》。无论是监测数据造假还是环评造假,依据 2015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 “ 新环保法 ” ,造假者是要受到法律严惩的。但受严惩的对象,不应止于 “ 环境监测站站长 ” ,还须挖出 “ 要求 ” 甚至 “ 迫使 ” 站长冒险造假的人,并绳之以法。附 2013 年写的那两篇文章。 包存宽 徐曼:生态考核应避免 “ 测不准 ”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以预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在全国迅速展开。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避免 “测不准”。 “测不准原理”由 德国 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一个微观粒子的两个相关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 “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结果为了追求结果而忽视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初衷。 中国 当今并不缺乏有关环境的考核评估,全国也在推行一系列创建、评比活动。它们在推动环保等相关领域工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只为 “拿牌子”、走过场、形式重于效果等问题。比如2007年太湖蓝绿藻污染事件发生时,太湖流域的城市有许多是环保模范城。   在 “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今天,依然发生几乎覆盖全国1/3领土面积的雾霾、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各类考核普遍具有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力层层下达指标和分解任务”以及“划线打分”的一刀切做法。比如前些年也出现了所谓“绿色GDP考核”和“环境政绩考核”。在政绩考核下,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而且往往表面越严格的考核,其扭曲的可能性和扭曲的程度往往也越高。   笔者认为,生态遵从的是自然规律,具有自己的周期,这一周期要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政周期长得多。另外,文明产生于民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应在基层。因此要避免 “测不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考核要同等重视 “顶层设计”与“基层参与”。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引导力之外,来自民间基层、自下而上的需求与驱动力,才是建设生态文明不竭、长久的动力之源。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的是为了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沟通、协商和互动,以达成生态文明价值共识,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目标。考核的目的应是导向与约束并重。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是确定性的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不仅要反映考核对象的静态表现或绩效,还应反映其在可比较的范围内的水平,以及考评对象相对前一时期的进步和相对未来发展目标的差距。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意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分行政层次地实施。特别突出基层政府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方面的职能,同时切实掌握当地不期望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实况。真正在基层落实与强化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包存宽:环评屡造假,板子该打谁 据报道,高铁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日前第三次在环评审批环节中 “卡壳”。此前曾传出,该项目在环评公众参与环节的问卷调查中出现“同意项目者送礼物,不同意项目者不发问卷”的情况,引发舆论对环评科学性、严肃性的质疑。面对屡屡出现的环评造假情况,“板子”该打谁?我们需仔细分析。   一、环评的责任主体是谁?依据 “环评法”,通常的做法是规划编制机关或建设单位作为业主(甲方)将环评委托给有资质的环评机构承担。这样,规划编制机关或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之间就构成了环评工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前者要“对整个环评负责”,后者则应对“评价结论负责”。然而,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即甲方)通常会处于优势或强势位置,从而可能会要求环评机构“这样”或“那样”,以保证环评文件能够通过审批或审查。   因此,环评机构在 “委托—代理”关系中,并无“环评造假”的主观意愿,除非委托方“授意”甚至“迫使”其这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出现“环评造假”,环保部门对业主和环评机构至少得“平等相待”,各打“五十大板”,不能专打一个放过另一个。   二、环保部门与 “业主”之间的关系如何?项目环评中,“唯GDP论”的政府业绩考核下,建设单位极易和政府结成“同盟”,甚至建设项目成了所谓的“首长项目”(即由市长甚至是书记负责的项目),这里的“首长”当然也是地方环保部门领导的“首长”。而且当前排污收费制度也容易使环保部门“依赖于”排污单位即建设单位。无论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环保部门都难以对建设单位“下狠手”。“强势的政府”一旦与“贪婪的资本”合谋,就容易导致长远利益、环境效益、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被“无视”直至被任意“践踏”。   项目环评中尚且如此,规划环评中的委托方或业主则通常是 “位高权重”的经济与发展部门如发改委、工信、住建、交通等部门,环保部门对这些部门的规划能否开展环评,没有太大的发言权。 三、应如何开展公众参与?首先,环评机构应努力将学术性、技术性的语言不折不扣地 ,而又简洁明了地传达给决策者和受影响的公众,以及评价者在科学、客观的技术分析基础上,与政府决策者、相关利益群体尤其是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进行尽早沟通、协商,是在源头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群体性环境事件的核心。其次,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环评的有效性,须强化公众参与的组织化与程序化。促进公众参与规划环评从“以个人身份”为主体转向“以社区(村委会、居委会等共享土地所有权的一个社区)参与”为主体,由普通公众为主转向不仅包括普通公众,还应包括公共人物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尤其是人大和政协的资源环境委员会。
2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baocunkuan 2015-11-17 13:35
生态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可以预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将在全国迅速展开。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生态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测不准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一个微观粒子的两个相关物理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结果为了追求结果而忽视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初衷。   中国当今并不缺乏有关环境的考核评估,全国也在推行一系列创建、评比活动。它们在推动环保等相关领域工作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只为“拿牌子”、走过场、形式重于效果等问题。比如2007年太湖蓝绿藻污染事件发生时,太湖流域的城市有许多是环保模范城。 -   在“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等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的今天,依然发生几乎覆盖全国1/3领土面积的雾霾、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各类考核普遍具有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力层层下达指标和分解任务”以及“划线打分”的一刀切做法。比如前些年也出现了所谓“绿色GDP考核”和“环境政绩考核”。在政绩考核下,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完善不了的数据。而且往往表面越严格的考核,其扭曲的可能性和扭曲的程度往往也越高。   笔者认为,生态遵从的是自然规律,具有自己的周期,这一周期要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行政周期长得多。另外,文明产生于民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应在基层。因此要避免“测不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重以下4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考核要同等重视“顶层设计”与“基层参与”。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力和引导力之外,来自民间基层、自下而上的需求与驱动力,才是建设生态文明不竭、长久的动力之源。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的是为了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沟通、协商和互动,以达成生态文明价值共识,并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目标。考核的目的应是导向与约束并重。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是确定性的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不仅要反映考核对象的静态表现或绩效,还应反映其在可比较的范围内的水平,以及考评对象相对前一时期的进步和相对未来发展目标的差距。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应注意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分行政层次地实施。特别突出基层政府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方面的职能,同时切实掌握当地不期望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实况。真正在基层落实与强化“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包存宽 徐曼 作者分别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本文刊于2013-08-09《 环球时报 》 : 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china/2013-08/4225611.html
2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之二:城镇化考评如何避免“测不准”?
baocunkuan 2013-7-23 04:03
在前天(即 7 月 21 日 )下午由南宁赶往来宾的路上,出了一个“小插曲”:司机师傅本打算在进入高速公路的第一个加油站给加一下油,看到加油的车辆排起长队,再加上油表显示剩余量应能“撑”到来宾,就继续了行程。大概车行至距离来宾约 80 公里 的位置,车没油了,只好停在紧急停车带上等待“救援”,尽管那里的油表仍顽强地“撒着谎”告诉我们还有油。调研是租用的车,师傅是第一次开这个车,而且没油之后他打电话回公司才知道“油表”不准。 好了,只好等了~大约 40 分钟后,救援车带着“油”来了,在我们齐声大呼“加油、加油”的口号声下,数升“救急油”进来了,“ 400 ”大元出去了。之后车继续前行约 4 公里 ,就看到了可爱的“中石油”加油站。油表“测不准”,害得我们“ 40 分钟”高速公路上的等待和“ 400 元”狠宰刀。如果城镇化考评设计出现“测不准”,损失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 许多省份都在积极、大力推进城镇化。广西在 2010 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 2010 〕 33 号)》中,明确规定:“组织开展城镇化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城镇化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将城镇化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年度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市和区直部门的城镇化工作考评,由自治区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和市直部门城镇化工作的考评,由各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县城镇化工作考核、排序,由自治区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自治区对前十名进行表彰奖励”。 考核制度是指挥棒,指挥棒对了,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就有了动力 。因此,城镇化目标考核应避免“测不准”。 “测不准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于 1927 年提出的:一个 微观粒子 的两个相关 物理量 (如位置和 动量 、 方位角 与 动量矩 ,或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 准确 测定其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原理 , 例如 , 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 •E• 戴利( Herman E Daly )认为 GDP 核算过程也会有类似的“测不准”:无论什么样的经济核算指标,只要被确定为衡量业绩的关键指标,那么就必然会由于追求该指标的高数值与确定性的同时 , 社会要承担该指标不确定性和(或)不期望后果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测度行为的意图与被测度物实际之间相互影响”,而使经济运行偏离经济发展的真正目标。此外,英国经济学家古德哈特提出的以其名字命名的古德哈特定律( Goodhart's law )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一项 社会指标 或经济指标,一旦成为一个用以指引宏观政策制定的既定目标,那么该指标就会丧失其原本具有的 信息价值 ”。如果说,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是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那么社会经济考核、评估中的“测不准”则大多是人的习惯性或主观性所导致的。比如 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追求客观性而忽视了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评价目的与评价手段、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之间,由于其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评价初衷 。 除前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 2010 〕 33 号)》以外,广西区还在 2010 年一口气出台了 20 个配套文件,涉及扩权强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直管县财政、南宁柳州超大城市桂林特大城市、优化城镇群城镇带布局、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互动、重点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百家博物馆、全民创业、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特色名镇名村、村镇规划集中行动、园林园艺博览会、土地 “ 征转分离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户籍制度改革等内容。这些文件,首先可谓是 “ 高度密集 ” 发布,甚至是连 “ 号 ” 发布,比如第 72-73 号、 77-79 号、 81-83 号、 85-88 号、 90-91 号等;其次是靠行政力推动、按行政层级推进;最后,同样实施类似“一票否决”、“建立各地年度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年度城镇化率发展速度相挂钩的机制”。 这些强力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和城镇化目标考核的“效果”如何,尚待时间检验。我所担心的是:一旦城镇化目标考核出现了“测不准”,恐怕就不像我们一行在高速公路上的“小插曲”的损失( 40 分钟的等候和 400 元)那么简单了。
2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票否决制”,应避免“测不准”
热度 11 baocunkuan 2013-6-1 09:37
我国有不少的“一票否则制”:环保一票否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社会综合安全治理一票否决,等等。现在又出来一个“师德考核一票否决”(我国将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428.shtm )。 这些“一票否决”,实施效果如何呢?环保一票否决,没能阻挡“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的趋势(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http://www.gov.cn/zwgk/2011-12/20/content_2024895.htm );计划生育一票否决( http://www.chinapop.gov.cn/zxfw/zhbmfw/wsrkxx/rkzs/201110/t20111021_376435.html ),中国人口依然每年增加差不多一个“澳洲人口”(当然,现在社会和学术界也有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争议,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安全生产一票否决,也似乎没有遏制住安全事故,反而频频出现“瞒报”、“漏报”;社会安全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如今各类群体事件频发,反而频发的“截访”、“黑押送”饱受垢病。 实施一票否决,至少需要如下几个环节:一是约束或监控对象“做了”;二是“做了”之后被“发现了”;三是“发现了”之后被“一票否决”了。如上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首先说说第一个环节上,众多的“一票否决制”,其“发力”都是集中在事情或问题出现之后的“处罚”上,试图让大家“因惧怕”而“不敢为”或不敢“不作为”。这还是 典型的“末端治理”的思路,明显缺乏“源头治理”和预防。 再说一下第三个环节,即实施处罚上。在这三个环节中,实施处罚的通常都是上级,而第一个环节即被“一票否决”的往往在基层、在具体操作层、在个体上。这一监管是“一对多”的监管,显然如果监管力量不足很容易造成监管不过来,应会有“漏网之鱼”即许多应该被“一票否决”的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这显然 会影响“一票否决”的权威性与震慑力,久而久之,约束或监控对象也会产生“侥幸”心理 。 最后再说一下这中间环节即“发现者”,通常讲“发现者”是较低一级的政府或政府部门,而且许多“一票否决”还按行政层级层层落实,比如中央对地方“一票否决”,地方对企业“一票否决”。一般地讲,当监管的层次越多,监管的效果或效率是递减的。不仅如此,位于中间层次的“发现者”一方面需要向上级反映了监控对象“做了”,而另一方面发现者与同时还是相应层级的“监管者”,也往往会被上级追究其“监管不力”或与监控对象的连带责任。即当“发现者”向上反映了监控对象“做了”并使其被“一票否决”了,“发现者”也同时被其上级“一票否决”了。因而, “发现者”很容易同监控对象或结成“攻守同盟”或过度压制甚至是迫害监控对象。 在“一票否决”考核中,很容易陷入“测不准”的窘境 。“测不准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 WernerHeisenberg )于 1927 年提出的:一个 微观粒子 的两个相关 物理量 (如位置和 动量 、 方位角 与 动量矩 ,或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其数值,其中一个量的确定性越大,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也就越大。在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原理,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 •E• 戴利( Herman E Daly )就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经济核算指标,只要被确定为衡量业绩的关键指标,那么就必然会由于追求该指标的高数值与确定性的同时,社会要承担该指标不确定性和(或)不期望后果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测度行为的意图与被测度物实际之间相互影响”,而使经济运行偏离经济发展的真正目标。因此, 当考核目标和考核结果对于被考核者或考核对象“至关重要”(比如一票否决),追求客观性而忽视了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评价目的与评价手段、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之间,由于其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评价结论“偏离”评价初衷 。 好的政策可以阻止坏人做坏事,不好的政策却可以诱导好人做坏事。包括“一票否决”在内的末端治理措施有些时候也是需要的,但决非什么上策,更不能作为首选。因此, 无论哪个需要“一票否决”的“事”,要想有效遏制甚至是杜绝其发生,都需要从源头抓,从全过程抓 。
693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
热度 1 baocunkuan 2013-5-8 20:49
2013年05月08日14:22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08/c1053-21410889.html 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力排非学术因素。   近日,海归科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先后当选美国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引起持续热议。同时,人们不由想起,前年年底其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同样引发了众多猜想。   对于该事件本身,我不想过多解读,我关注的是: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能否被准确评价?   在学术评价比学术研究还要花样繁多、还要如火如荼的当下,问这种问题有点不识趣。但学术人都明白,即使不明白,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实践均表明——真正的学术是不能被准确评价的。   学术乃至所有智力贡献的准确评价,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精确测量”,是个高技术活。多数情况下,即使技术再高明也无法对某个物理量实现精确测量。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古德哈特在1975年发明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古德哈特定律”: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古德哈特定律曾被应用于银行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表明,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同样,任何学术评价都会使学术和学术评价本身变味。   最近,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哲学和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克里斯发表了《测量文化》一文。其中举了两个中国人最能信服的例子,实证了学术“测不准”。例子一,当用标准化考试评价智力时,学校就会开始应试教育,而人们也会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孩子的应试能力。例子二,如果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那么科研人员将会立马造出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因此这种评价最终不仅不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会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为了弥补纯粹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人员的不足,国外研究者又想出了一个试图结合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的“h指数”,现在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h指数”认可程度的提升,对付这种评价的变味招数也层出不穷。从这些例子看来,学术评价也摆脱不了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魔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学者的学术贡献不仅不能被准确评价,而且越评越不准,越评越不利于学术本身的发展,那我们为什么还在如此频繁、如此花样繁多地进行学术评价呢?且不说从评职称到评领军、拔尖、将才、帅才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高端人才”,即使对“帽子”、“位子”无欲无求,至少也无法摆脱每一步学术业绩都要被精细地转化成“工分”的命运。仔细想来,不难发现,学术评价的目的竟然是学术功利化。只有功利化的评价体系或指标,才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也才具有引导众多学者对照指标朝着功利方向努力的强大力量。然而,正是源于这种强大力量,越精确的评价越能将学术最终导向远离学术的本质。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究真理。真正的学术,其驱动力是好奇和兴趣,而不是功利。学术评价与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正如时下学界所倡导的,学术评价至少可以做到回归学术本身,也就是“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力排非学术因素。这就要求学术评价这面镜子要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功能。一套好的评价体系或一次具体的评价结果至少应该要有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能让真正潜心学术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以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为目标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的争夺得逞。 (作者系湖南大学教授)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1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来说说测不准原理
热度 4 physicsxuxiao 2012-7-8 12:06
也来说说测不准原理
前两天已经有报道,说是实验观察到了电子纠缠,信念几近崩溃,cx嘲笑我说,民科当不成了。 山人正在郁闷中。 虽然曹则贤老师在《物理》上连篇累牍,看来一般朋友还是不了解什么是测不准原理,所以俺有必要解释一下,以便大家找量子妖怪的麻烦的时候,有点准头。 以下是给学生讲课时的简单讲法。 所谓波粒二象性,最简单的表述是以下公式: E=hV P=h(bar)k (请原谅我不会latex,这里不知道如何输公式,大家凑合看)。两个公式都先看左边,E是单个粒子的能量,P是单个粒子的动量;再看公式的右边,V是频率,k是波矢(等于2派除以波长)。很显然,公式左边的量,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粒子-就是,想象一下,一个比如像乒乓球的东西,然后拼命把它缩小到大约在0.1nm水平左右量级或更小量级的东西-所具有的能量和动量;如果没有势场,能量应该是(1/2)mv^2;动量应该是mv。而公式右边,除了常数h和h(bar),全是描述波的量。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把一个粒子和一个波动联系起来。 搞信息和通信的人,一定会争论,这里V和k是多少,因为对于我们“信息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可观察的完全的简谐波-那是一个数学抽象,就像“质点”这样的概念一样。OK,从实验的角度,我们总是有办法测量V和k。简言之,V是我们测量的某个系统或实验的中心频率,就是在一定带宽情况下,我们通过测量加拟合所得的频率曲线上的峰值点;k也类似。 我估计现在大家还是一头雾水。那好,如果我们抛开波函数的具体含义的解释,回到薛定谔同学的折腾过程中去。首先,有Plank,A.Einstein等同学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对乎光,其能量子被称为光量子,光也被“粒子化”了。具体可见上面两个公式,并且这两位同学及其他一些同学完美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和外光电效应等现象(对于我们“信息人”,这些破现象是不值得关注的,重要的是记住,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de Broglie博士提出,微小的粒子也是波,这种波被称为物质波(matter wave)。两院院士Debye先生得到这一结果后,就委托他们实验室的农民工,讲师Schrodinger看看是咋回事,并给大家讲讲,并说:"粒子是波?那它总得有个波函数吧?"。薛讲师得此任务,不敢怠慢,就搞出了个波函数,如下: 大家一定对农民工Schrodinger,佩服得四脚朝天,五服投地。但是,我们来比比如下两个方程,大家就能估计出来,他玩了什么花招。第一个方程,波动方程,如下: 第二个方程,hamilton 方程 若不使用广义动量和广义坐标,粒子随时间而出现的位置变化q(t)在一维情况下,可以写为x(t),而广义动量即为普通的动量p(t ),则有(未完。有人帮忙没有?能告诉我如何输公式吗?) $p(t)=\frac{dx}{dt}$
616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与“不确定性”共生、共舞
liwei999 2011-5-2 10:33
回答: 上次大家请你给讲讲FT,你没理会 由 淘气? 于 May 27, 2005 11:22:46 wavelet等遇到“冯小波”后再说吧。 拿“测不准原理”说事儿的,往往不得要领。还是要回到“不确定性”上来,与“不确定性”共生、共舞。 从“误差”到“不确定性”是这二十年来的概念的“进化”。有关“崇敬”争论的两派还都是停留在“误差”的阶段:一方讲另一方跟土豆似的,不圆不方,另一方则说一方拿个尺子瞎比画,不知规矩。 “不确定性”的认识在于:不去“追究”是观察的人的问题还是被观察的客观对象的问题了。因此也就没有“误差”的概念,把过去的叫“误差”的现象改口叫“不确定性”了。也不必“深刻”的去想,老爸领来个新媳妇,叫妈就是了。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小说】找凶手——题献给那些反对测不准原理的“民科”们
热度 2 espero 2011-2-7 18:35
一起谋杀案发生了,警探经过侦查说:目前凶手不能确定。 围观者们不干了:“警察必须百分之百地破案!哪能说凶手不确定呢?凶手肯定存在,所以必然可以找出来!” 警察说:“很遗憾,证据链目前还不完整,所以无法确定凶手。” 围观者A喊道:“还‘证什么链’呀,凶手肯定是张三,因为他长得就像坏蛋!!!” 围观者B喊道:“你们警察就是笨,凶手肯定是李四,因为他很凶悍,还揍过我呢!!!” 围观者C喊道:“我一下就知道,凶手肯定是王五,因为他跟死者吵过架!!!” 围观者D喊道:“你们几个弱智赶紧别处凉快去,我肯定赵六才是凶手,因为……” 警察说:“负责地说,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确定凶手。你们说的那些理由,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作为定罪的证据。” 此案成了悬案。 围观者们私下骂警察骂了十年:“笨警察,连个凶手都指不出来。”并且都坚持自己的看法。 十年后,随着一条新线索偶然浮出水面,证据链瞬间完整了,于是警方定案——李四是凶手! 不久,李四伏法。 围观者A、C、D都不吭声了。 但是围观者B可跳出来了:“嗨,大家看见没有?都看见没有??我十年前就说过李四是凶手!!我是伟大的神探!!我比警察棒多了吧??我应该得奖!!!!!!” 但显然,受表彰的是警察,不是围观者B。 更“可悲”的是,那些致力于反对波粒二象性,反对测不准原理的民间研究者们,很多连围观者B都不是,而仅仅是围观者A、C、D之流。
3596 次阅读|4 个评论
测不准原理的一个经典情形
luocun 2010-9-16 05:07
警告: 俺的物理水平,从 俺关于荡秋千的问题 可见一斑。此博文纯属胡思乱想,阅后如有任何不良反应,后果自负。 假定我们通过摄影来测量一个运动物体──比如在真空中无重力的条件下飞行的乒乓球──的速度和位置。在乒乓球飞行过程中,以一定的曝光时间(t)拍一张照片。然后,我们可以根据照片上乒乓球成像的位置来确定乒乓球在拍照时的位置。不过,由于曝光时间大于0,所以乒乓球的成像不会是圆,而更像一根火腿肠,所以我们也可以根据这根儿火腿肠的长度和曝光时间的关系,来确定乒乓球的速度。 俺断定:位置和速度在这里存在测不准原理所描述的那种关系。 为什么? 要准确定位乒乓球的位置,当然是曝光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的话,火腿肠就越短,在飞行方向上的位置误差就越小。为了讨论方便,假定位置的误差(s)和曝光时间(t)成正比: s = h 1 t (1) 这里h 1 是个常数。 要准确定位乒乓球的速度,当然是曝光时间越长越好。这样的话,火腿肠就越长,在曝光时间内飞行方向上的位移的测量误差就越小,速度也就可以测得越准确。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咱们可以假定速度的误差(v)和曝光时间(t)成反比: v = h 2 / t (2) 这里h 2 也是个常数。 把两个式子联系起来看:要想通过缩短曝光时间(t)来准确测量位置(1),速度的误差就增加(2);反之,要想通过增加曝光时间(t)来准确测量速度(2),位置的误差就增加(1)。把两个式子乘起来,就得到: s v = h 1 h 2 (3) 然后,或者是由于h 1 和h 2 可能有内在联系,或者是干脆就把h1 h2给个新名字,我们可以用h来代替(3)中的h 1 h 2 : s v = h (4) 于是就得到了咱们的测不准关系。由于曝光时间t在(4)中并不出现,所以我们知道要想通过调整曝光时间来同时降低两个误差是不可能的。 因为俺觉得上面这个(经典?)情形很直观,所以俺觉得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奇怪的,也不应该是量子领域的专利,那么量子力学描述的世界是不是也并不太奇怪呢? 最后说明一点,俺讲的并不是 茅于轼先生所说 的那种任何观察所必需的观察者、观察仪器和观察对象之间泛泛而言的相互作用。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43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测不准与相对论
liuxiaod 2010-4-1 09:21
小周的父母是大学教师,每年6月大学举办两天运动会,成为全校学生,教授,家属,小孩的节日,大家为各自所属的系加油,加水。 开幕式上,照例是各代表队入场,开头的是来自附属小学的鼓号队,小周的父亲让他观察鼓声和鼓手打鼓的动作,小周发现打鼓和听到的鼓声查了半拍,鼓手打鼓的时候听不到鼓声,鼓手把手举起来的时候才能听到鼓声,小周非常惊奇,他已经上二年级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现象,看到的和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哪一个是真的呢?应该是看到的吧,人家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光也有快慢,会发生跟声音一样的现象,所以看到的也不是真的,那么看到的会差多少呢? 小周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别人看比赛,他专心想这个问题。比赛开始后,一拨儿一拨儿的运动员在眼前跑过去,小周想,每次当他看到运动员的时候,运动员的真实位置已经发生移动,小周不知道移动多少,因为他不知道光跑多快,anyway, 总是要动的。 为了知道真实位置,就要测量运动员速度,小周在学校学过怎么测速度,要知道经过两点的距离和时间,可是两点不在相同的位置,光线传输的时间就不一样,必须把这个时间差算出来,先要算距离,这时小周遇到了一个困难,他不知道怎么算直角三角形斜边的距离,小周比划了几下,发现斜边既不是两边和,也不与任何一个成比例,这可真是一个难题啊,只要能算出来斜边距离,我就能算出来时间差,小周这么想。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算速度的时候需要知道位置,算位置的时候需要知道速度,这两个不能同时算出来,只能想办法把他们算得非常接近,但是不可能两个都准确,小周设想先用一个估计值算另一个,再把第二个代回来反复算,就能得到接近值。 小周觉得自己的想法好极了,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太离奇,太离经叛道了,小周相信等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一定能当大学教授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就在于算斜边的距离和知道光的速度, 似乎不是很困难的事。 小周问妈妈如何算斜边距离, 妈妈说, 可以算, 但是你现在太小, 教你也学不会. 那什么时候能学会呢? 上中学吧, 小周很高兴, 觉得上中学的时候把这个问题一解决, 就能震惊天下, 做教授了. 后来在数学课上老师还提到过勾三股四玄五, 以及5, 12, 13等数字, 但是没有讲如何算, 因为用到平方和开方运算, 对于二年级学生确实太难了, 小周也不着急, 知道这个问题可以解就行了, 等几年有什么关系呢? 上中学以后,小周读了伽莫夫写的《量子世界奇遇记》,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人与他有相同的想法,就是爱因斯坦。而且在量子世界里存在测不准原理。 爱因斯坦 早生了一百年, 小周当教授的梦想破灭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测量—读书小记
longking 2009-9-18 01:36
微观现象的测不准,是微观量子性的根源,是波函数统计诠释的物理基础。波函数统计诠释认为波函数只是描述微观粒子出现的概率,微观现象具有统计的因果关系。由此,对一定的物理条件,量子力学所能给出的是可能会得到的结果,以及得到这些可能结果的概率。但当观测者介入,进行测量,就必然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所谓的“量子坍缩”。 也就是说,上帝从天上扔下一枚硬币,硬币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地翻转,你无法确定硬币的朝向。除非你给它一个降落的地面,这样观测者便会得到一个结果。 由此联想到两种统计模型:其一,即抛硬币。即使每次从同样的高度抛掷一枚同样的硬币到一同样高度的地面,每次得到的结果却不完全一样,因为硬币静止前的状态时不确定的。但这种不确定性究竟是硬币本身所造成,还是由于完全一样的实验环境无法重现所引起呢?另一种模型,若将弹珠自上而下放入布满挡板的空间,弹珠究竟落入哪一区域我们也无法确定。但如果在最后一层挡板处只有一种选择,那么结果就只会有一个。也就是说,若不加最后一种选择,弹珠处于不确定状态中,但一旦加上最后一层,最后的状态就能知道。 总的说来,有两个疑问: 1、微观现象的测不准究竟是因为微观现象的不确定性,还是因为测量的不确定性。 2、“量子坍缩”现象似乎是由测量引起,若是因为外加约束条件而引起这一现象,那么当加上足够的约束条件之后,就必然会出现预料的结果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物理学勘误(八)--测量问题、量子纠缠
llllaa 2009-9-7 18:50
写在前面:本文中之观点均为非主流观点,如果您是学生或者非物理学专业人士,最好不要读此文以免被误导,如果出于好奇您一定要读,请一定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本文中之观点。欢迎您发表自己的看法。 8、关于测量问题 有人说测量问题是物理的根本问题,这完全是人择的看法,任何物理实在都不会依赖测量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没有测量就没有各种物理量。 量子力学发明了测不准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微观客体的任何一对互为共轭的物理量,如坐标与动量,都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值。对于现存的任何测量手段,这个原理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它给出了我们测量的局限。但是这并不是物质的固有本质,我们不能把测量的外在属性赋予客体本身,如果这样会导致不可知论,如一个粒子的位置不定,那么怎么确定这个粒子是真正存在的? 假如存在一种终极手段,例如速度无限大,分辨率无限小的测量媒介,那么测不准就无从谈起了。您会说不存在这样的媒介,任何物理量的确定都是有限度的,如果离开误差谈确定可能并没有意义。是的,这个问题不会有争论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重要的是一个客体的物理量是否依赖于测量而存在,即人择的东西是否是本质的。 9、量子纠缠 本人说过量子纠缠不可证伪,有人并不同意,但是这是事实,因为量子力学原理决定了一旦你对纠缠态进行测量,它就会塌缩,那么塌缩之前的状态就是不可测量的,即不可知的,那么如果我说测量之前就是塌缩后的状态,也是无法被推翻的。 量子力学的特性使得测量前的状态成为一种没有意义的东西,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奇异状态的话,它也是不能被研究的,在这个领域从来都伴随着一种玄学的味道。 如果相关的如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光的本质,基本粒子的结构等基本问题都被解决了的话,量子纠缠这个空中楼阁自然会烟消云散了。 个人认为由此衍生出来的所谓量子计算研究应该停止,这种子虛乌有的东西正在浪费大量的国家的财富和学子的生命,而制造出来的东西多年之后只能成为科学的笑柄。
个人分类: 物理|4686 次阅读|1 个评论
静夜狂思-51-N种预测
考槃在涧 2009-2-2 17:43
假预测: 有些不是预测的东西,看起来像预测。比如根据实验建立一个模型,然后在以后的运用中,知道了基本参数就可以得出结果,看起来这是预测,实际上只是归纳和演绎。基于归纳和演绎的预测是假预测。由于科学至少要基于归纳和演绎,因此科学是假预测。 尽管我们都希望所有的预测都科学,但事实上所有的预测都不会科学;尽管科学的功能之一是预测,但预测的结果都不是科学的;因为预测也会归纳,但一定不是演绎。如果是演绎,就说不上预测;一个可重复验证,可以无限推演的体系,是确知、已知的系统,用不着预测;而但凡是预测,都将指向未知和不确定。 预测三要素: 预测的立足点: 预测是用什么方法,基于什么做出来的; 预测的精度(靠谱程度) :预测和被预测事件实际结果的拟合程度; 预测的参与度 :预测是否参与到被预测事件中,一般我们希望预测的参与度越低越好,因为预测参与到事件中肯定会影响事件的进程和结果。参与度高的预测实际就相变为干预了。预测的立足点将影响预测的精度和参与度。 足彩型预测: 买足彩同足球比赛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任何相关关系,是两个独立事件,这类预测仅仅是基于过去的经验作出的预测,既没有试图干预事件,甚至也没有在事实上观测结果。这是参与度较低的一种预测。 电视型预测: 球迷在电视前看球赛,事实上是在观测事件。预测会随着事件的进行不断调整,比如一开始结果是 0 : 0 ,球迷预测曼联 2 : 0 胜皇马,结果皇马先进一球,于是改变预测为 3 : 1 。这种预测对事件结果完全没有影响。 现场型预测: 预测者对结果有一定影响,比如足球比赛中,阿根廷主场对阵巴西,阿根廷球迷占压倒多数,满场只听球迷高喊 3 : 0 ,阿根廷球员士气大振,最后结果是 2 : 0 。这种预测不但在观测事件,同时还对事件有一定影响,是参与度较高的预测。 赌球型预测: 一般赌球者都会和足球队、球员有瓜葛,所以赌球型预测指那种强烈干扰结果甚至直接决定结果的预测。事实上等同于人为干预。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实际上就是赌球型预测。 算命型预测: 预测完全根据求签者或者预测者希望的结果进行。尽管预测方式完全不靠谱,但有时候预测和事件的结果却能拟合。所谓神算子,不过是运气好偶尔算准了的,求签者都活了下来并且愿意四处宣扬其美名;没算准的,求签者都死翘翘了,或者牙打掉了和着血往肚里吞,不愿意声张。 神棍型预测: 冒充神的旨意,忽悠众生,预测往往能和结果拟合,这是因为要么预先做了手脚,要么信徒踊跃配合。这是完全不靠谱的预测,但预测对事件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简直就是人为干预。 周易型预测: 经验上升为理论,不知道靠不靠谱的预测。相信的人很相信,不相信的人很不相信,周易一般不鼓励人改变命运,而教人顺应天时,那么,这种预测对事件的结果是有影响呢,还是没有影响?我认为还是有影响的,预测行为要么改变了结果,要么让预测者顺应了结果;如果不预测,预测者也就不会顺应结果,于是可能得到另一种结果。 民谣型预测: 完全的经验式预测,比如日晕风月晕雨;有靠谱之处,它是根据两个强相关事件中一个事件出现而预测另一事件将出现。这种预测本身不改变结果,但预测将改变预测者的行为,以及同被预测事件相关的其他事件的结果。比如,我掐指一算,算出明天午时有 7 级大风,便放弃了去电影院看《赤壁下》的计划。我的预测对明天是否有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改变了我的行为;而行为本身只是预测的最终目的,但不是预测的对象。 常识型预测: 小孩子都会预测太阳明天照常升起。常识型预测一般都不会失灵,当然,这种预测改变说明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 扯淡型预测: 企业往往需要对明年的经济形势、行业状况、竞争形势进行预测,以期准确制定明年的战略、计划和方案。一些成熟行业由于数据完整而齐全,而采用比较严格的经济学模型,其预测和实际结果拟合较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一些不成熟行业数据不齐全,仅仅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做出预测,是为扯淡。无论靠谱的经济预测还是不靠谱的经济预测,只要做了预测,就会在事实上改变事件的结果,是参与度很高的一种预测。比如,你预测明年经济将爆发,于是你提前消费,客观上就促进了经济发展。如果大家都有同样的预测,那么明年就真的会爆发,反之亦然。所以说信心比黄金还贵,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问题是,如果系统崩溃到远低于相变临界点,那么信心就不会起丝毫作用了。另外,这种信心式预测可能造成虚假繁荣或者回光返照,比如股市中很多人被忽悠,错误投资,市场会出现一个小繁荣,但是由于大盘大势所趋,很快又会落入更深的深渊。 预测失灵: 你每天都在写字楼电梯看到一个心仪的美女,一个月来都如此,于是你预测下周一还会预见她。你精心准备了一番表白语,结果在电梯间等到迟到了她都没来。你预测她病了,明天还会来,于是你又早早地来等她,还是没来。两周后,你终于明白了:她离职了。但你还不死心,跑到那个美女所在楼层的公司前台去问。前台的小美女笑着说,哦,你说小龙女啊 ? 她出差去桃花岛了,两周后回来。你又顿生希望 你在这里所有的预测,都失灵了。 预测尺度: 如果我对自己今天晚上要做的事情做出粗略性预测,比如预测吃什么、大概 8 点多少会吃完饭,吃饭会花多少时间,那么将会得到比较精确的拟合结果,这是 小时间尺度预测 ;如果要对下周一的事件进行粗略性预测,那么精度就要小很多了,这是 中等时间尺度预测 ;以月、年为单位的预测是 大时间尺度预测 ;十年以上单位的预测为 超大时间尺度预测 。 还有 空间尺度 (姑且这么叫吧),其实是对事件精细程度(也包括时间的精细吻合度,比如精确到秒时在干嘛,也归为空间尺度里吧)的预测。比如我预测今晚我玩游戏时用存盘 - 读取的 SL 大法,在第十关十回合时要读十次档,这就是空间尺度上的高精度预测了。 预测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符合测不准原理:精度(也可以看成是多次预测准确的概率) P 等于时间尺度 t 和空间尺度 s 的乘积: P=st ,由于精度不可能大于 1 ,那么 s 的尺度很大的话, t 的尺度必然很小,反之亦然。 因此,我推测对微观世界的观测,其实质是等同于宏观世界里的预测。而对宇观的观测,其实质是等同于宏观世界里的事后诸葛亮:只能知道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无法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更无法预测将来了。 再进一步推演: 时间尺度:过去 现在 将来 ∣ ∣ ∣ 空间尺度:宇观 显观 微观 对于显观的人来说,过去无法追寻,将来不可预期,只能把握现在; 而显观的人要观测宇观,那么他会发现现在虽已发生但无法感知,将来信息不够无法预期,只能感知宇观的过去; 他要观测微观,发现微观的现在是一团迷雾,过去只是一个方程,看到的实际上是微观的将来! 预测悖论: 1、 假设张三预测自己今天晚上下班 6 : 30 路过某楼时会被楼上掉下一个花盆砸死,于是他于 6 : 29 时站在离楼 10 米 远处静静等待,果然 6 : 30 时楼上掉下一个花盆,由于张三不在那里,结果花盆啵掉下来砸死了路人甲,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如果考虑张三预测 6 : 30 花盆将掉下,那么他的预测是准的) 2、 如果张三是个好心人,站在楼前高喊,大家等一等,马上会有花盆掉下来,会砸死人,大家 6 : 31 再过,于是大家听信了,果然 6 : 30 啵花盆掉下来了,没砸到人,大家继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3、 如果张三喊话后,大家不信,认为张三是疯子,要把张三扭送到派出所,扭打中,楼上啵花盆掉下来,正砸中张三的天灵盖,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4、 如果张三在那里一直等到 6 : 40 ,也没有花盆掉下,于是他继续前进,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5、 如果张三在那里一直等到 6 : 40 ,也没有花盆掉下,于是他继续前进,结果刚走到楼下,在 6 : 41 时,楼上啵掉下来一个花盆,砸死了张三,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6、 如果张三干脆绕道走,平安回家,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7、 如果张三绕道走,在 6 : 30 时经过另一个大楼,楼上啵掉下来一个花盆砸死了张三,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8、 如果张三还算出来是该楼 19FC3 的住户故意丢下来的花盆,于是他冲上去把此人暴打一顿,扬长而去,没有花盆掉下来,于是平安回家,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9、 如果张三冲进去,把人暴打一顿,然后下楼,楼上这位莫名其妙被打,心里窝火,等张三再路过时把花盆推下去,结果啵正砸中张三的后脑勺,张三的预测还准不准? 10、 如果 .. 预测的主体(预测者)和客体(被预测事件)不能掺杂到一起。如果预测的主体和客体掺杂到一起,事件必然被改变(否者就成了宿命,是怎么预测、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的,是被宇宙预先设定好了的结果),出现预测悖论;因此,只有主体客体分开的预测才可能准确;极端一点说,只存在有用或者没有用的预测,不存在准确或不准确的预测。预测自己的人生实际上就是主体和客体掺杂到一起的预测,预测的同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由于世界的这些个特点,我相信世界总体来说是随机的、非决定性的、非线性的、纠缠的(指主体和客体);精神力量实质上是指主体和客体的纠缠程度,由于二者是交互作用的,所以世界本质上是无法确知,也更无法确定预测的。由于石头无法也不会预测自己的将来,所以客体只是世界的参与者,不是世界的观测者;当然更不是世界的预测者; 参与者 - 观测者 - 预测者,是世界三种强度不同的参与者,观测者可以感知世界但无法改变世界,而预测者确实在改变世界,尽管这种改变仍然是无法预测的,不能决定的。 于是我将放弃预测,只是感受。 想起了海子的诗《重 建 家 园》: 在水上 放弃智慧 停止仰望长空 为了生成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来浇灌家乡平静的果园 生命无须洞察 大地自己呈现 用幸福也用痛苦 来重建家乡的屋顶 放弃沉思和智慧 如果不能带来麦粒 请对诚实的大地 保持缄默 和你那幽暗的本性 风吹炊烟 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 双手劳动 慰籍心灵
个人分类: 哲思|422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