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被动语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论文写作中,何时用主动语态,何时用被动语态?
热度 1 isechina 2018-12-27 09:44
主动语态是一种更简单直接的写作方式。因而,相对于被动语态,大部分科学期刊都鼓励投稿人更多的使用主动语态 。 主动语态-主语为行动的实施方。 被动语态-主语为行动的接收方。 在撰写科学论文时我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时态。下面是一些在不同时态下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例子。 现在时-通常在概论,讨论和结论中使用的时态。 Example 1: Active: Vitamin A increases the risk of hair loss. Passive: The risk of hair loss is increased by vitamin A. Example 2: Activ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emitted from industries and vehicle exhausts can induce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photochemical smog, broken ozonospher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assive: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cluding photochemical smog, broken ozonospher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n be induced b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emitted from industries and vehicle exhausts. 现在时-通常在目标中使用的时态 Example 1: Active: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our design of an electric hot water tank. Passive: In this study, a design of an electric hot water tank is presented. Example 2: Active: This study develops an efficient methodology to examine a space–time continuous dataset for urban irrigation water use. Passive: An efficient methodology to examine a space–time continuous dataset for urban irrigation water use i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现在完成时-通常在概论,讨论和总结中使用的时态。 Example 1: Active: Previous studies have us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F2 sequences to elucidat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FCV isolates. Pas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F2 sequences has been used in previous studies to elucidat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FCV isolates. Example 2: Activ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behind disease clusters at small spatial scales, especially in wild host–pathogen systems . Passive: The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behind disease clusters at small spatial scales, especially in wild host–pathogen systems, have been focused on by only a small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 过去时:通常用于材料与方法/结果。 Example 1: Active: We determined the presence of larvae by dip netting. Passive: The presence of larvae was determined by dip netting. Example 2: Active: We evaluated the number of haplotypes (h), haplotypes (Hd), and nucleotides (π) using the DnaSP 5.10 program . Passive: The number of haplotypes (h), haplotypes (Hd), and nucleotides (π)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DnaSP 5.10 program . Example 3: Active: We fou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Platanus occidentalis. Passive: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Platanus occidentalis. 然而,您应该尽量使论文中的语言容易理解。所以如需必要时也可以适量使用被动语态。 什么时候该用被动语态: 1. 当强调结果(接收方)而不是行动方(执行者)。 The risk of hair loss is increased by vitamin A . 2. 在同一段落中保持统一的主体和重点。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is common but estimates of its prevalence have varied widely. The risk of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is increased by vitamin A. 3. 如果不希望指明主体。 The procedures were somehow misinterpreted. 4. 当主体不可知或者不重要的时候。 Every year, thousands of people are diagnosed with cancer. 更多参考文献: Sainani K., Elliott C. Harwell D., 2015. Active vs. Passive Voice in Scientific Writing. ACS Webinars. Available at: https://www.acs.org/content/dam/acsorg/events/professional-development/Slides/2015-04-09-active-passive.pdf . Plotnick J. How to Use Active Voice in the Sciences. University College Writing Centr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Available at: http://www.writing.utoronto.ca/advice/specific-types-of-writing/active-voice-in-science . The Writer’s Handbook, 2014. Use the active voice. The Writing Cent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vailable at: http://writing.wisc.edu/Handbook/CCS_activevoice.html .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10386 次阅读|2 个评论
聊聊被动语态
热度 1 Jasonjiansheng 2014-6-11 00:54
1 、英语写作,不考虑学术范畴时,主动还是被动语态? 考虑三点。一、弱化动作执行者的重要性 -minimi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agent 。往往是将动作的执行者置于动词之后,往往附带介词。 I love you. 变成了 You are loved by me. 但请注意,这种主动被动只是语法上的游戏,真正的被动语态在使用之前便已经存在倾向。一旦用了被动,动作执行者往往会被抹掉。如, The meeting was canceled. 当叙述主题是 meeting 时,这里,某个有权利取消会议的人,不想给别人强势的印象,通过被动语态,并且省略掉 by me ,把自己有权利取消会议的这种能力隐藏起来,作为低调策略未尝不可。 二、强化动作承受者 emphasize the recipient of the action 。很多时候,动作的执行者并不是读者的关注点,这是由事件本身决定的。如, George Washington was inaugurated as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789. 谁是执行者?某个人物,一边念叨着一边让别人也跟着念,至于是谁,不知道。这里的不知道是选择性的不想知道,不一定是作者真不知道。喧宾夺主,哪怕是稍有分心也是不妙。这是总统最光鲜的时候,你跟他在这里较什么劲? 三、动作执行者未知,或者不能透露 -the agent of the action is unkown or cannot be revealed. 这中情况有时候是客观事实。比如,优购了两斤果脯,到手里只剩了三两。路上多次转手,谁偷吃了,不晓得。两国关系微妙的时候,发言人会说,我国遭受来自某国境内 IP 多次黑客攻击。我也没必要指着鼻子说是谁是谁,大家心知肚明不是。当然,最鲜明的例子永远是 mistakes were made, 和国内的 “ 这项工作主要是由 XX 部门负责的 ” ,出了功劳、效益永远都能找到 agent ,出了事故,要么是和自己无关,要么就是拉着几个一起分担责任。 综上,无论是何种原因,选用被动均可以和某种衡量联系起来。结构服务于功能,追求结构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格调,但不是一种有系统的考量。 2 、主被动语态的优缺点对比 2.1 主动的优势 从认知过程上讲,清楚、直接、明了。 先知道谁,再考虑做了什么,最后有什么影响。就好像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借我两百 RMB” ,你第一个念头是 “ 你谁啊? ”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联系着很多记忆,其中包括对人对事的判断。先知道是谁,便能调用记忆中的逻辑,为下面的动作和影响的预判做好准备。长期习惯于此,即便是陌生的姓名也会被安排到默认的处理流程。动作执行者作为句子主语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而句子主语,就是这个名字,或者类似的一种抽象形式。 I love you. 和 Youare loved by me. 或者惯例性的省略 agent : Youare loved. 你更喜欢哪个?所以, Strunk 和 White 的 Elementof style 毫不客气地说 “Use the active vioce.” 都没给被动语态说话的机会。 2.2 被动的优势 即便 Element 那样斩钉截铁,被动语态凭借其使用三原则,依然存在(并存在的有点儿过火)。被动语态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主动所无法做到的,而不是因为其本身的功能强大。 一个句子的“名字”是句子的主语,把谁放到名字的位置,意味着先预热谁。主动语态中预热的是执行者,但如果动词两边都是某个“名字”,先预热谁,在认识过程中,差别便不大。如此,被动语态便给出了另一种选择。在认知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作者可以控制句子中谁是主语。这一点在组织段落中相当重要(注意,前面所有描述,均针对孤立的句子),因为一个段落中,叙述的逻辑主体的连贯性很容易让读者抓住整个段落的结构,进而掌握其重点。而为了维持句子逻辑主体的稳定,段落局部便会需要用被动进行变通。当然,有人会基于于句式变化的考虑,建议主被动搭配使用,但真正考虑的原则不是形式,而是搭配所能实现的功能:让段落逻辑清晰,易于被读懂;而不是仅仅出于无目的的结构,那是花架子。 2.3 被动的缺陷 虽然能实现主动力所不及,但其本身所携带的缺陷也无妨避免。 简单从篇幅长短上讲,被动语态把句子拉长了。增加的 be ,以及 ed 等词缀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字数受限制的文体中,被动语态是会被优先列入审查对象。如申请资金的资料,务求剪短扼要;新闻稿,多一个字可能导致多一行,可能导致版面重拍。对于写作者,精简是写作能力的体现,也是为读者节省阅读时间的职责所在。无法精简而用被动是一种情况;明知两者效果相近而选被动,则是作者懒惰的表现。 从读者理解文字逻辑的角度上讲,被动语态中看不到执行者(如前所述,介词 + 执行者往往被省略),从而产生一种动作凭空而来的感觉。 Mistakes were made. 同样的句子,当某人使用时,被动很好的 dodge 了 blame ,但对于读者(时刻想着读者,没人读的东西是草纸)来讲, Who the fxxk have screw up? Why the fxxk no one giveme a clear answer? 3 、学术写作中的具体使用 这一部分我觉得 Joshua Schimel 的 Writing Science How to write Paper ThatGet S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 一书写的虽然篇幅不多,但已经把核心用法说的很清楚了。以下的 3.1-3.3 是对其简单的复述,作为自己的复习,以及给没时间看书的人一个笔记。 3.1 切换句子主语 基本逻辑为:如果段落叙述主题是一部相机,想表达两个意思,分别是:我去年买的这部相机;这部相机是当时最新款的。为了使段落中的句子都指向一个主题(头尾啮合的方式是段落中句子组合的另一种,具体参见 Style 以及 WritingScience. 下载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96324do=blogid=800161 ),用“这部相机是我去年买的。它是当年的最新款。”当段落中句子较少时,不同句子主题和不一致尚不会导致逻辑混乱;但当段落由十个句子组成,而主题却各不相同时,阅读者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每个句子都读懂了,但整个段讲什么却没弄清楚。学术内容本身就已经带有难以理解的缺陷,加上作者制造的混乱,读者是最受罪的。被迫读一遍弄懂还算好;不能懂而放弃,则是作者的一种失败。基于此种考虑,被动语态是用其在段落构架上获得的受益弥补了其在单句描述中所造成的亏损。 3.2 隐藏执行者 如果说前面的段落构架方面的考量可以应用于所有种类的写作,那么,学术写作在使用被动语态上有来自己本身的需要。科学性,要求说清楚谁做了什么,不能抢工自大,也不能推卸责任。这一点在实验步骤部分中用的最多。比如,材料领域,熔炼部分是工厂做的,不是写论文的我们自己做的;成分检测,专门的机构做的,我们只是拿到了结果;力学性能检测,组织分析,送检测中心,由其专门的实验员操作,我们看结果。所以,真正是作者做的,大部分是分析结果,而非动手去完成每个实验步骤。 当然,分析中,引用了别人的理论等,可以用其人做主题,主动语态,也可以只提具体的理论,而不涉及其提出者,从而用被动。再次,结构功能相统一。 这里加入一个 WritingScience 中没有的考虑,医学中用的是 the medicine was given, 而不是 wegave the medicine, 避免让人觉得你们手握别人生死簿,显现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本职精神。也很有道理,至少对病人的感受来讲。 3.3 对一些使用被动语态的忧虑 Writing Science 一书的 P137 这一页对使用被动语态的 backfire 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即,科学的客观性不是在对语言的处理上体现的,而是对数据的处理上。过分的将自己和自己的实验分离,从而使研究者觉得自己是客观公正的,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幻象。毕竟,实验是你们统领的,论文是你们写的。。。。。。 3.4 我对大多数年轻学者使用被动语态理解 大部分,不能说全部人,只是 follow the tradition 。别人怎么写的,自己就仿照着写,而没想清楚为什么这么写。模板思维是一种高效的途径。我们院一个老教师还专门回来跟学生们讲学术写作中有哪些固定句式可以直接用。对于此种方法,我有两部分建议,一,尽快知道所有模板句子,二,尽快知道每一种句子的使用场合,逻辑内涵,段落组织作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态度,不要读博士,连硕士都不要读,不求甚解的五年远不及直接去工作对自己产生的效益高,因为学位已经烂大街了。 态度,不会。
1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该用主动还是被动语态?
editage 2012-8-30 22:05
主动跟被动语态的差别在哪?在科研论文里该用哪一种? 主动语态强调的是做出动作的行为者,例如“ The mice inhaled the tobacco-infused aerosol ”里的行为者“ the mice ”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在被动语态里强调的是发生的动作,而行为者可省略,例如“ The tobacco-infused aerosol was inhaled (by the mice). ”中,“ by the mice ”可省略,这表示读者已经知道谁是行为者,又或者读者不需要知道行为者是谁,因为只有发生的动作本身是重要的。 被动语态传达一种客观的感觉,通常被视为较正式,但文字可能会变得冗长不易阅读,尤其是在长句里。直到最近,这开始成为科研写作的偏好语态,而作者被强烈建议避免使用主动语态,特别是在学术论文里使用“ I ”和“ we ”。“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drug X on the serum levels of phosphoru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转换成“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drug X on the serum levels of phosphoru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 不过,现下很多当局不赞同这种想法,开始鼓励使用主动语态,因为学术论文应以简单易懂为原则。事实上,各种学科的 SCI 期刊如 Nature 和专业期刊如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都在给作者的指示中提到偏好主动语态。所以你现在常会看到“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这样的语句。 所以,到底该用哪一个?答案是两者都用。 主动语态在论文的 introduction 和 discussion 部分特别好用,你可以讨论先前的研究然后介绍你的研究。例如这句: Previous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that drug X increases the serum levels of calcium in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drug X on the serum levels of phosphoru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这里,第2句使用主动语态可帮助读者心理从 先前 的研究转换成 现在 的研究。 另一方面,被动语态在 Methods 部分挺好用,因为在这里每个阶段采取的动作比行为者更为重要。例如,在外科文章里,读者会喜欢“ A catheter was inserted for post-operative bladder irrigation. ”胜过于“ We inserted a catheter for post-operative bladder irrigation. ” 使用规则非常清楚:想想读者想看的是什么,从而判断能让文意最清晰易读的是主动或被动语态。如果在写论文的时候能谨记这点,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同行评审会提出相关的意见。 欢迎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主动与被动语态的其他范例,一起交流讨论!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 得 辑 学术论文翻译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该用主动还是被动语态?
个人分类: 国际级写作与风格|13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