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环境考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弧上的赤峰
热度 5 flyindusk 2017-7-5 05:58
在北大听Rawson讲“中国弧”,又向前耙梳童恩正先生“半月形文化带”的源流,模模糊糊地记得东北-西南的地理和文化分界线。等到月底,书还没有温熟,身在赤峰,才忽然惊觉已经置身其中了。 赤峰顾名思义就是红山,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自1935年首次发掘以来,经历代考古人之手,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而且,在红山文化集中分布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和邻近地区,已经建立了过去8000年到3000年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最早的兴隆洼文化主要农具是打制石器,出土了迄今最早的碳化小米,还发现了大量鱼鳔、兽骨和坚果,当时的先民大致还是以渔猎、采集和早期农业为生。稍晚的赵宝沟文化工具打磨程度更高,形制日益规整,还发现了大量石磨盘和磨棒,农业已经是先民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时期遗址集中在赤峰周边和西拉木伦河上游的巴林右旗,但遗址数量少,没有明显中心。 空前繁荣的红山文化磨制农具数量众多,形制规整,砍伐、翻土、收割和加工工具不一而足。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炭化谷物和家畜骨骸,还有铜环和陶范,遗址数量、规模、分布范围和密度远胜从前,在赤峰周边已经形成了文化中心。和红山文化同期的富河文化分布仅限于西拉木伦河北侧支流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出土遗物以鱼钩、鱼镖、石刀、石镞等为特色,还发现了渔网。在各类遗骨中,没有发现家养动物,推测富河文化的先民是分布在特定地区的渔猎族群。 继红山文化之后兴起的小河沿文化遗址不仅数量锐减,范围也收缩到西拉木伦河以南,但分布进一步向赤峰周边集中。农具多见石斧和石铲,相对于红山文化,农业技术退步明显。小河沿文化的萧条持续了数百年后,终于迎来了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繁荣:磨制的翻土工具、多样的骨器、微型铜器和陶范、常见粮窖和家猪,农业生产达到全新的高度。持续了700年后,西拉木伦河流域农业文化再次衰落,农具明显减少,骨镞、青铜马具和兵器增多,夏家店上层文化具有了强烈的游牧色彩。 很久以前,考古学者已经注意到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遗址分布的规律:一般来说,年代越早,遗址的海拔越高。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聚落多在丘陵缓坡上,遗址比河面高20-30米,最高的高出60米。红山文化开始向地势稍低的丘陵缓坡下移及河谷台塬迁移,整体较前一时期低10米左右。小河沿文化遗址数量较少,高程不清,而夏家店下层和上层遗址大多位于丘陵坡地和河谷台地,位置又有所降低。 遗址分布与海拔的关系(据李水城) 环境考古学者尝试从气候、地貌和生产方式演化角度解释了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遗址分布规律。他们认为:早期,丘陵山地上黄土广泛发育,水系仅有雏形,兴隆洼-赵宝沟文化分布在宽广的山间黄土平原上。到红山-小河沿文化时期,河流下切,之前的黄土平原被侵蚀成黄土台塬,同时农业文明要求向河漫滩发展。到了4000年前后,河流再度下切,形成现代地貌中的二级阶地,夏家店时期遗址集中分布于此。而更晚近的辽代遗址分布在更低的一级阶地上。同时,遗址的水平分布受经济生活方式对黄土的依赖程度影响。在农业兴盛的红山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人类主要在河谷黄土地带活动,在农业衰退的小河沿时期,分布进一步收缩至纬度较低、水热配置较好的河谷地带。而早期生产方式多样的兴隆洼-赵宝沟时期,晚期游牧经济为主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对黄土的依赖降低,遗址分布扩大到黄土区之外。此外,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的收缩扩张对史前文化演进也有影响。根据有限的古土壤层年代数据和孢粉分析结果,他们提出红山时期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对应沙漠收缩的时期,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代表的农业文化衰退对应沙漠扩张时期。他们还进一步认为,气候变化是沙地收缩的主要原因,进而对人类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沙漠进退与文化演变(据夏正楷) 考古学者已经注意到,石耜作为西拉木伦河流域典型的石质农具,从兴隆洼时期开始就持续使用,几经改进,到红山文化时期登峰造极,磨光石耜非常流行。但从小河沿文化开始,磨光石耜销声匿迹。即使夏家店下层时期农业生产远胜红山时期,石耜也未见复苏。同时,不到一万年的时间里,河流下切超过20m速度是不寻常的,尤其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更显突兀。 最近,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解释。在浑善达克沙地东部发现了若干道古湖岸线,暗色的细粒沉积物富含淡水硅藻,意味着曾是外流水系,沉积物高度胶结,表明它们湖岸线是在湖水收缩阶段的产物。高程数据显示表明补给水源来自南部。对不同高度湖相沉积物的年代测试表明在9-5千年间持续存在高水位。这一结果与湖泊沉积物的孢粉组合,表明早全新世的存在湿润环境。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湖相沉积之上发育软土,一直持续到距今4200年前后。之后,环境急剧转干。 如果仅仅到这一步,干旱化几乎是全球同步的,各古老文明中都有印记。在中国,除红山文化外,北部岱海地区老虎山文化、西部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南部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东部的龙山文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两河流域阿卡德王国灭亡、尼罗河流域埃及古王国衰落都有类似报道,甚至操印欧语的先民在欧亚大陆的迁移也与它有关。风水轮流转,过些年,光景又回来了。 这次,西拉木伦的故事有些不一样。最新的一项研究在西拉木伦河上游主河道上发现了高出河床50米的河流阶地和废弃河道,而阶地年龄不过区区4200年。快速下切河道的出现,又没有湖水水位降低时形成的湖岸线,表明,4200年前西拉木伦河的快速下切与浑善达克东部湖泊水位迅速降低存在必然联系:湖水经由西拉木伦河东流,湖泊水位迅速下降。流量增加使得侵蚀加剧,河床进一步下切,同时溯源侵蚀增强。当河谷低于地面30米,地下水不能为植被所利用,地表沙漠化就难以避免。如果河流继续下切,地下水位降低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沙漠化不可逆转。 西拉木伦河上游的河流阶地与古河道(据Yang et al., 2015) 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我们讲中国弧,半月形文化带,农牧交错区,胡焕庸线,赤峰,始终绕不开,也打不破。而这片红色山峰背后的文化兴衰既关风月,又涉水土。 水随着西拉木伦河一去不复返了,红山上偶尔飘过的孤云会有它们的记忆么?
个人分类: H|9970 次阅读|4 个评论
文物考古、生物考古与环境考古——兼论“气候考古”创想
hillside 2012-9-1 18:37
文物考古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生物考古特别是古生物考古也是经营多年,环境考古则是近年涌出的新军。 在我的眼中,环境考古(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类似于买椟还珠,关注的主要是容器与承载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承载体,普通的文物考古主要关心人类曾经发明过、使用过什么物品,突出人类的伟绩;而环境考古则关心地球本身的性能如何、人类对地球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强调人类对于地球的破坏与改变。 环境考古是揭示人类及其文化形成的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的考古学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考古的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60年代形成为一门学科。该学科与第四纪地质学、古动物学、古植物学、物候学、土壤学、古气候学等关系密切。包括地质考古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等内容。 在环境考古的门类中,我想到了“气候考古”。然而,在百度搜索之中几乎没有“气候考古”一词,GOOGLE检索“climate archaeology”也难觅形迹,那么,看作一个新词组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古气候学不同于古生物学,古生物学面对的是生物的实体残存——化石,它的严谨性与真实性是已经受到肯定。而古气候学往往使用所谓代用指标—石笋、树轮、孢粉、沉积等进行间接推断,加之气候又是动态演变、因地而异,从准确性来讲可能要大打折扣,往往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古气候学的研究近年发展迅猛,已经出现了不少成果。但我想,从“气候考古”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其自身优势。它可以作为环境考古一个分支。从字面看来,“古气候学”似乎过于古板与严肃,而“考古”则充满探究气息,可以更多地允许不确定性的存在。我希望在古气候学继续推进的同时,也能以“气候考古”为手段,并借用文物考古、文物鉴别的审慎眼光,对古气候的任何论断都持怀疑的态度、对各路气候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新浪网转载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01月06日)的一则气候消息,使用了有趣的标题“后哥本哈根气候认知之全球变暖的知识考古学” 。该篇报道引用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言论:“‘对气候变化是否存在、气候变化是否人为造成两大问题,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实际上,IPCC第一次报告认为,气候变化主要是自然因素。’郑国光对本报介绍,‘到了2001年发布的第三次IPCC报告中,科学家们认为,20世纪下半叶气候变化源自人类活动的可能性为66%,而第四次IPCC报告中,这一概率是90%。如此,通过控制人类活动来抑制气候变化的逻辑才成立。’” 《知识考古学》是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著的一部对现代知识进行质疑的作品,上述报道使用“知识考古”作为标题,明显表明了对于当前气候预测,特别是来自西方、可能带有政治色彩的结果的怀疑。
个人分类: 大气科学|4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