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核电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核电

相关日志

[转载]金属3D打印应用于核电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获进展
gongkong 2016-9-22 16:16
 中国广核集团“金属3D打印应用于核电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课题组利用选区激光熔化 3D打印技术 成功制造出核电站复杂流道仪表阀阀体。经过基础性能测试,该阀体的材料化学成分和基础力学性能满足国际核电标准RCC-M的要求,该部件的工程应用将实现金属3D打印制造部件在核电领域应用“零”的突破。   本次试制的阀体长140毫米,宽76毫米,高56毫米,材料为核电常用材料Z2CND17-12(316L不锈钢),内部流道复杂,要求较高,是一种典型的核电承压部件。如采用传统制造工艺,则需整体锻造、精密机加工,制造周期长且工艺复杂。而该项目采用SLM技术,利用激光逐层扫描固化金属粉末,逐步堆叠出阀体外形及复杂的内部流道,一次成型,节省了材料并提高了部件稳定性,相比传统工艺可缩短制造周期,并可满足小批量快速生产,降低成本等的要求。   3D打印技术作为制造业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已被我国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中广核是目前国内首个在核电领域内开展系统性金属3D打印技术研究的企业。本次阀体的成功试制,将为中广核后续建立核电金属3D打印联合研发中心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发挥中广核在设备制造产业链的技术主导作用,树立核电金属3D打印应用的标杆,引领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后续中广核将继续开展3D打印设计优化、零件修复、材料与工艺研制、标准体系建立等相关的研究。 更多相关信息请进入中国工控网浏览:www.gongkong.com
个人分类: 工控新闻|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全球碳减排技术-记一次与法国P教授的讨论和美国陈教授的报告
热度 1 y555120 2016-7-30 12:15
随着碳排放的趋势日益严峻,其后果也日趋显著。减排成为摆在各国科学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几周前,我听了美国陈教授的报告,他发表了自己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方法的观点:他认为想要有显著的效果,一个方法是大规模掩埋;另一个方法是将其变成燃料循环使用。 首先,我们先来看以上第二个方法:燃料。主要途径是将CO2加氢还原成CO然后利用费托合成,CO+H2,生成燃料油。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很多,国内外都已经开始中试,应该说如果能将排放的CO2成燃料,可以占到排放的CO2的30%以上,减排效果明显。也比较安全。 其次,来看第一个方法:掩埋。直接将CO2大规模掩埋起来,其效果是最显著的,但是这之前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还未解决。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法国P教授是法国国家风险与安全评估中心的专家,在燃烧、爆炸等安全领域是元老,我有幸和他都参与了欧盟CO2PipeHaz的项目,作为同一个团队,我们一起合作进行有关CO2泄漏方面的中大型实验模拟。但是,现在他离开了CO2团队,加入到研究核电的团队。他认为,CO2掩埋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误,会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地下掩埋的其中一个关键一步就是CO2的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可以在超临界条件下,输送大批量的CO2。如此,需要考虑多个碳排放点的CO2捕集后汇聚到一起,然后通过大型管道输送到埋藏点。一旦发生泄漏,CO2的低温和5%致死浓度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致命伤害。 但是,如果从战略上考虑,管道运输我觉得还是相对安全,因为我们可以选址,可以防范,而且CO2不会持续造成伤害。 如果,不选择碳捕集,而是采用核电技术,那么如果发生战争,核电站势必成为打击目标,其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 以上,为近期的一些想法。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5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网友点评凤凰网反核电网页
热度 3 bioxncai 2016-4-26 21:27
来源: http://bbs.tianya.cn/m/post-333-880231-1.shtml ; http://bbs.tianya.cn/m/post-333-880231-1.shtml 参考阅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底死了多少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6183-972888.html
2445 次阅读|6 个评论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到底死了多少人?
热度 26 caojun 2016-4-26 13:52
一边是以绿色和平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一边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你信哪个? 今天是切尔诺贝利事故30周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有2397863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儿童。 如今,反核与反转基因一样,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问题的范畴,并常常被各种组织和政客操控。真相与谣言并存,但往往夸大的数字更容易吸引眼球。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就是如此。是否反核,可以是一种态度,但不能造谣和捏造数据。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被广泛报道,例如: 1)2011年3月15日CCTV2财经:30人当场死亡。320多万人受核辐射影响。 2)2011年4月5日 CCTV新闻频道: 至少9万3千人死亡,27万人患癌症 。 3)凤凰卫视系列节目《核去核从》,提到了至少四组数据(大概):   俄罗斯,乌克兰内部报道:500万人受害,几万人致死   白俄罗斯报道:18000-66000致死,60万人受过量辐射   第三方独立报告:3万-6万人致死   国际原子能机构:可能 4000 人受过量辐射致死 4)2011年3月18日央视7套《军事纪实》特别节目《揭秘核泄漏》,引用了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字: 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 夸大的数字主要来自反核阵营的绿色和平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客的文字游戏甚至捏造,基本上找不到出处和权威的证据。那么可信的数字是多少呢?事实上,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几十年来一直跟踪调查,并公布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的报告。这里引用《光明日报》2001-3-2的报道《切尔诺贝利:被夸大的历史悲剧--国际核能专家谈切尔诺贝利事故真相》(见 http://news.ifeng.com/mil/detail_2011_03/15/5166985_0.shtml)。这些数字是有正式报告的。 “从1986年到1996年,国际上召开了不少会议,评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最具权威性的是1996年4月在维也纳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大会。大会目的是总结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来对社会、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后果。来自71个国家和20个国际组织的845名科学家,以及280名记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由德国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主持,白俄罗斯总统、乌克兰总理、俄罗斯民防、应急和消除自然灾害部部长以及法国环境部部长等政府高级官员也应邀参加。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对人体的健康效应, 大会报告认为,这起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照射,另外2人死于爆炸。 其长期的健康效应,根据10年的观察,主要表现在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 比如,白俄罗斯靠近切尔诺贝利的戈梅利州,1990-1994年在37万名儿童中发现甲状腺癌172例,而在白俄罗斯其余州共196万名儿童中只发现143例;乌克兰北部靠近切尔诺贝利的6个州,1990-1994年在200万名儿童中发现甲状腺癌112例,而在乌克兰其余各州共880万名儿童中只发现65例。到1996年这批确诊为甲状腺癌的儿童有3名死亡。 除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外,迄今尚未观察到可归因于这起事故的其它任何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和由该事故引起的遗传效应。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环境后果,大会报告的结论是,这起事故后的头几个星期内,核电站厂址周围10公里内的针叶树和某些小哺乳动物,曾接受到致死的辐射剂量。到1986年秋天,辐射剂量率已降到最初的1%。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恢复。没有观察到对生态系统的严重的或持久的影响。曾有新闻媒介报道说,有数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受到污染。实际情况是,科学家利用非常灵敏的辐射测量装置,将很低的放射性物质沉积活度水平标在地图上,从而使这个地图看上去有很大的覆盖范围,而这个图中的大多数地区由放射性沉降物引起的辐射剂量低于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天然辐射本底剂量。 2000年5月,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在维也纳开会,评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4年来的辐射后果。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是联合国系统中专门评价电离辐射水平和健康效应的一个科学委员会,由各国在这个领域中最有权威的科学家的代表和顾问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发表专门报告,其报告被认为是国际上公认的在这个领域中最有权威的报告。 鉴于媒体的错误报导,那次会议专门讨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通过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主席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信,澄清有关事实。”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字,几十年内世界上的全部核事故共直接致死73人,长期受过量辐射导致癌症高发,间接致死可能达到几千人(主要是切尔诺贝利事故,但难以判断辐射在多年后死亡原因中的影响,用了“可能”)。 假如全世界现有的400多座核电站全换成火电站,按我国的目前煤矿死亡率,每年要直接致死2000个矿工,尘肺病给矿工带来的长期痛苦更是触目惊心。每年因传统燃料造成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更是达到300万。太阳能、风电正在大力发展,但存在诸多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取代传统能源。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真正的绿色能源成为主力以前,如果因为夸大核风险,追求绝对安全而导致核能倒退,我们真的只有“用爱发电”了。 附1: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Chernobyl: the true scale of the accident 20 Years Later a UN Report Provides Definitive Answers and Ways to Repair Lives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05/pr38/en/ 附2:中文学术刊物上很容易找到相关数字,例如摘录的世卫组织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第20次年会报告: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dd593c157ca8dcb2d59406e1a20717a9%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wenku.baidu.com%2Fview%2F9d2beb09763231126edb11e2.htmlie=utf-8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21108 次阅读|42 个评论
纪念日本大震灾5周年
cdli 2016-3-11 09:39
今天是日本东部大震灾5周年。震区仙台是我第一次出国的第一站,日本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下面一组照片是我2008年再度去仙台时拍摄的。照片中的从小懂规矩守秩序的幼儿园孩子们,你们还好吗?和你们父母在一起吗?日本人以其巨大的灾痛为全世界核电产业进步提供了案例,也为机器人实用化进程注射了强心针。
个人分类: 感悟|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英联手发展核电
xluan 2015-10-11 10:02
尽管核电的使用存在很大争议。为实现中国对联合国承诺的减排目标,中国将大力推进核电的发展。 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是时隔十年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重要性不言而喻。英国首相卡梅伦希望在习近平访英期间,探讨两国间投资合作战略,并签订重大核电协议。中英合作的三个核电项目投资总额或高达250亿英镑(约合2415亿元人民币)。
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个研发工作更有意义? 核电技术 or 风电技术
热度 2 jhsweden 2015-8-30 22:31
近几十年来,为了赶超世界核电站技术先进水平,中国科学技术人员奋发图强,千辛万苦,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现在终于有能力设计制造自己的核电站。当然,有些关键部件暂时还是需要进口。 近些年来,西方风电技术研发人员对风电设计作了一些改进,简单地作例子,就是用三兆瓦的风电机架置在五兆瓦的风塔上,再把风轮叶加长到五兆瓦的长度。结果是风电机的经济效益一下提高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加上尽多地利用中国生产的高性价比部件,今天西方国家的风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和核电。
212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日本或调整能源供应结构 核电占比为20%
热度 1 mhchx 2015-4-8 11:26
日本《朝日新闻》4月5日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调整该国截至2030年的国内能源供应结构,其中核电占比为20%。 根据报道,日本政府相关小组委员会通过闭门磋商批准一项提议,该提议内容主要为提升日本国内能源供应基本负荷的稳定性,而日本能源供应来源包括核能、煤炭、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现政府希望到2030年将上述资源对日本能源供应的比例从现在的40%升至60%。 不过,因上述目标达成的前提是将核能发电在日本国内能源供应市场的比例回调至20%左右,在福岛核电站核事故阴云尚未散尽之际,该调整料将引发日本社会的强烈争议。
个人分类: 新闻|18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国核电在建规模世界领先
redtree 2015-1-16 17:52
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 我国核电在建规模世界领先 作者:蒋建科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1/16 8:46:57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16日 09 版) 本报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蒋建科)为纪念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由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新时期建设巩固国防推进核能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今天在京举行。 座谈会总结回顾了我国核工业60年来取得的成就。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规模2800万千瓦,我国成为世界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并将在国内外落地。
个人分类: 能源信息|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19: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