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生目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华为boss力荐公司高层看的一篇文章,很长很经典
frank2wang87 2012-6-25 18:41
今天是 22 岁的最后一天。几个月前,我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用文凭上“最高荣誉毕业”的标签安抚了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妈,然后转头辞去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还有 150 万的年薪道了别,回到了上海,加入了“刚毕业就失业”俱乐部,开始了一天三顿盒饭的新生活,中间许多精彩剧情暂时略过。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做过这样事的人,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在说自己的一些有趣故事前,我想借用大家(包括 30 岁甚至 40 岁以上的朋友)的一点时间和一点平和的心态,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以来一直没说的一些话。所以前两部说的是对于一些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他们是: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经历、人生目标、后悔、和现实。   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会是一篇长篇小说,但我不想这篇文章变成一篇励志文,大家都审美疲劳了。所以我想忽略阳春白雪,尽管信息量很大,但是至少说一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故事,说一些效果立竿见影的观点,再说说活捉林志玲什么的,总之让大家多看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实际的价值。 第一部:那些最容易被理解错误的事   关于欲望   这些是我们内心里和人生理想一样真实的东西:学历、工作、房、车、财富、以及爱。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些欲望去付出,无论付出的是汗水、鲜血、还是身体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尽管我们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会主流认同、可能没那么具有有戏剧性,但你和我、北大图书馆里的学生和网吧中奋斗的少年、职场杜拉拉和夜场里跳舞的小姐、韩寒和芙蓉凤姐(韩少躺着也中枪-_-),我们谁没有为了一个目标连续熬夜奋斗过呢?我们谁没有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呢?所以我们最不缺励志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   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说他没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保时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结果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我想说,过去几年里我认识的、深交的、共事过的所有人,包括身边一批又一批二十出头收入一百多万的金融朋友、三十岁左右收入几百万的前辈朋友、以及简历金碧辉煌得已经不在乎收入的大 BOSS、以及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两件事:   一,顶级学校的文凭、顶级公司的工作、顶级的收入、顶级的房、顶级的车、顶级的声望,这些都无法满足人类。   二,无论是通过爸妈,通过运气,还是通过奋斗得到这些顶级的东西,人类都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接着北野武的故事说下去。想象一下:你今天骑在一辆助动车上,一个小山村来的年轻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你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十几年的奋斗后,你坐在一辆你今天都叫不出型号的保时捷的驾驶位上,一个路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相信我,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说你助动车帅的人。你的视角在变。每当我们考虑许多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我们总是习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满足感。你今天的视角只是错觉,却让你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这是我们最容易跑错方向的时候。   人类的需求是很奇特的。我们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和我们吃第一千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后者还多一些。同样的感觉适用于我们赚到的第一笔一万元和第一笔一千万元,第一辆十万的车和第一辆一千万的车,第一个女孩和第十个女人,第一个男生和第十个男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著名的马斯洛五大需求中,你从任意一个细分需求里获得的幸福感只能有那么多。   我们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我们也知道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东西(你从来没有听说过“马斯洛五大欲望”对不对?),但是我们的不幸福却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而这就是因为我们常站在现在的视角去想象未来的感受。事实是,就好像我们不需要很多的面包一样,我们不需要很多的财富,不需要很多的爱。因为他们很难给你带来更多快乐。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你可以尝试着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五种需求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分,思考一下,是否连最贫穷最饥饿的人们,都一直在生活中同时追求着这五个高低层次的需求。你会发现其实这五种需求一样真实,离你一样近,也一样远。然后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实现这五种需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只属于你的奔跑方向。这篇文章会实实在在地帮你找到这个方向。但在这之前,我们先谈一些别的。   关于外界   外界带给我们生活最大的影响是嫉妒和比较。   我们一直高估了嫉妒。举个例子,没有人嫉妒雷帝 Gaga。雷帝 Gaga 应该要比我们都更有名、更有钱、坐更好的车、住更大的房子,比我们更随心所欲,而且也比我们更有才华。但你不嫉妒她,对么?我们没有人嫉妒雷帝 Gaga-因为她实在是太雷了。她奇怪得让我们完全不能把我们自己跟她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名利和才华面前没有自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仇恨。反而,我们会去思考,觉得她挺有趣的,挺发人深省的,不是么?   所以当你见到好事情发生在了那个他或者那个她身上,嫉妒的小火苗在你心中扑哧扑哧的时候,不如把 TA 当成那个很奇怪的雷帝 Gaga 吧。因为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抛开个人的杂念,去真正思考别人的亮点。   至于比较(Social Comparison),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向那个绩点4.0的同学看齐,努力向那个年薪几十万的旧识看齐,努力向那个不断得到提拔的同事看齐。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那些和我们一样年轻的人们。看上去像是有 30 岁阅历的阿呆 Adele,19岁时出了张白金专辑《19》,21岁时出了全销量 1200 万张的专辑《21》,拿了两座格莱美。她出生于 1988 年。眼神和心态似乎已经像中年人那样淡定的杜兰特和德里克罗斯,两个毫无疑问的超级球星,他们也出生于 1988 年。如果你喜欢实用一点的,那么 iPhone 上用户量最大的个人开发第三方浏览器猛犸浏览器的开发者,是一个 1992 年出生的北京少年。如果你的视线中有一个世界舞台,那么你会看到上面的人物已经越来越接近你的年龄。   我们不需要去看齐,我们只需要去“看”。去看到这个世界除了你现在正处在的那个若干平米的封闭空间以外,还有许多许多精彩的事正在发生。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你就会发现你跟你身边的那些“同类人”根本没什么好比的。这个世界太大了。你不是你自己的标杆,别人也不是。谁都不是你的标杆,这是一个没有标杆的时代。   我们要做的是试着不去嫉妒,不去比较,更不要批判,但要试着去观察、去倾听,然后去思考、去沉淀、去让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脑里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处理过程。在你的大脑还没有沉淀出你自己对一件事的观点前,不要发表观点,不要给出你的定论。我们可以不断在大脑中质疑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挑战任何理所当然的存在,只要我们保证我们的大脑一直在思考,独立地思考。要记得,你和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   关于标签   “牛逼”是过去几年里笔者听到的比较多的一个形容词。当我们喜欢的人称赞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P颠P颠的。在这里为自己开脱一下,觉得这挺好,说明活得挺真实。   但笔者想用一个很好的朋友(自己来认领)去年当着我面描述我听的原话,来翻译一下这个已经被用得和“帅哥”“美女”一样烂俗的词。她说,“你想太多了(这是她一贯的开场白)。你只是有很多很牛的标签-上海中学、沃顿商学院、最高荣誉、黑石的全职 Offer、百万年薪。至于你本身么,牛不牛就说不清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牛”和“帅哥”“美女”一样,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二、“牛”的从来都是那些标签,那些改变了金融产业的企业,那些通过培养人才改变了世界的学校,那些定义了时尚的品牌。虽然我无意改变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但对于还没奔到三的人类来说,“高档”“精英”“牛逼”其实不如“做得不错”或者“挺有意思的”来得更实在。当然,等奔到了三,我们就更不想用这些词了。   如果你曾经或者将来获得了任何标签,不管是高盛中金麦肯锡,还是北大清华常春藤,又或是 Gucci Prada Armani,有两件事值得思考一下。   第一件事用来提醒自己:撕去这些标签,我们或许还未能为 500 强的客户们创造等同于我们年薪的价值,我们或许还未能用知识改变世界,我们或许还未能把那件衣服穿出五位数价格的范儿。   第二件事用来看清自己:这的确是一个人人都用标签来识别对方的社会,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的价值和我们身上的标签没有半毛钱关系。成功不是你有什么标签,而是你用这些标签做了什么。(是的,文章开头的“沃顿商学院”“150万”“最高荣誉毕业”这些个标签让一部分人把这篇文章看到了现在,但无论如何, 对于心理上被冒犯到了的人,在此致以诚恳的歉意)。   总之,把标签用在正确的地方,创造一些价值,虽然不是大到改变世界,也至少带来一些存在的意义。就不展开来说了。    关于天才   不要去考虑什么天赋异禀,一切都来自经历和渴望。特别是这些年,当我认识了一些全中国、甚至全美国最“天才”的年轻人以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天才,如果把他们的经历一个个说出来,大家肯定觉得完全就是一群苦逼啊。但这些苦逼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并且很嗨地追求着。 第二部:那些最重要的事   关于时间   时间是唯一的货币。你所拥有的财富很重要,因为你可以用它用来换很多东西。你所拥有的时间远远更重要,因为你可以用时间来换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包括财富,包括成就感,包括幸福感,包括其他那些我们都清楚的、比财富更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是的,每个人拿时间换每样东西的汇率都不同,有些人可以用很少的时间换到很多的财富,有些人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换到很少的幸福。但是事实是,只要你愿意花时间,你可以换到任何东西。所以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要用时间来换取这世上无限可能中的哪些。打开你的视野,你会发现有太多经历和体验可以让你去换取。但你的时间银行里每天只存了 24 个小时。你可能以为你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但事实是,没有人可以保证明天上帝是否会往你的银行里存另一个 24 小时。所以,你要想清楚。   关于经历   如果你今天能从这篇文章中带走任何一样东西,我希望会是接下来关于经历的这一段。   经历的英文叫什么?如果你曾经玩过角色扮演类游戏(RPG),你会知道有一个概念叫 EXP,全称叫 Experience,这就是经历的英文。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 RPG,你扮演你自己。你唯一升级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积累 EXP。   我们都了解那些故事,我们都懂那些道理,看了那么多励志贴,我们甚至都快知道为什么乔布斯会成为乔布斯。但只有经历才能让我们真正把那些道理变成意识。那些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都是不是别人教会的。   所以即使你有最完美的理论,你都没有把握说服那些还没有开上保时捷的人们,让他们懂得保时捷不是他们想要的,也没有把握去说服那些还没有在投行工作过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去放弃投行(更何况,对于那些热爱金融的孩子来说,你的劝诫极有可能是错的)。所以哪怕这篇文章非常努力地想要往实用的方向靠拢,可能你看完以后还是没有任何领悟。这一切就像你无法说服还没有吃过很多很多面包的人们,让他们懂得吃一千个面包是要反胃的。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只有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些经历,决定了我们下一步会做什么。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 去体验不同的经历。去爱,去恨,去在热恋中没心没肺地笑,去在失恋后声嘶力竭地哭,去翘课,去打架,去拼了命的读书,去让自己真的领悟那些道理。你所尝试的事,你所认识的人,都是你经历的一部分。他们帮助你去理解你一只知道但是不曾真正理解的事,他们帮助你去看到一直存在着但是你不曾看到的世界。   但是,你的人生很短,你的时间货币只有那么多。所以除了乔布斯已经告诉你的“不要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还要记得,永远不要重复一样的经历,因为你不会从第二次一样的经历中收获到更多,更因为这个庞大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人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太多截然不同的经历等待着我们去体验。   这篇文章也会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探索不同的经历。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如果你愿意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都去尝试一种新的体验,或者认识一个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朋友,那么一年后你和一年前一样年轻,只是比别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   关于是否会为了去经历、去追随感情和理想而后悔   我们一定会后悔。但我们不会为了作出追随感情、或者追随理想的决定而后悔。事实是,如果我们有努力追寻、不愿放弃的梦想、如果我们有深爱的、不想伤害的人,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然会为我们曾经做过的某些事而后悔。当我们离理想和真爱越是近,我们越是容易后悔。就好像晚了一分钟错过飞机的人会比晚了一个小时错过飞机的人更后悔懊恼-因为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如果自己不曾犯下某些错误,如果我们再多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就或许已经实现了理想。所以后悔其实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离目标已经很近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瞎扯的“无悔的生活”,我们不用为那些后悔而伤心痛苦。因为在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上,后悔不是告诉我们曾经做错了,而是告诉我们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关于如何找到人生目标   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我想用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成效方法来解决那些励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个通病:就是他们一直鼓励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但从来不告诉年轻迷茫的我们怎么去找到“我们想做的事”(以至于误导了很多朋友以为那就是“我想一觉睡到国庆节”或者“我想做个吃货”之类的意思)。   我要说的这个方法在我认识的许多人身上成功过,但它不是我想出来的。知名博客写手 Steve Pavlina 在它的博客中对这个方法有很详细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 Steve Pavlina 自己想出来的。网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译版本,有可能你曾经看到过,但那些翻译都有失偏颇,以至于让读者很难理解精髓。所以在这里把原文重新编辑,结合以上的经验分享,再用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陈述方式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愿意尝试,愿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许我们可以用接下来的不到 500 个字,帮助你在 20 分钟到 1 个小时内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我们开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候变得不同。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   (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5) 不断地重复第 4 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尽管这个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标,你就必须先剔除脑中所有那些“伪装的答案”。你通常需要 15-20分钟的时间和过程去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你的回忆,但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觉到它来自你的内心最深处。   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的人来说,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才能把脑子里面的那些杂物剔除掉。在你写到 50-100条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放弃,或者找个借口去做别的事。因为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杂乱,你也完全没有想哭的感觉。这很正常。不要放弃,坚持想和写下去,这个抵触的感觉会慢慢地过去的。记住,你坚持下去的决定会将这一个小时变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   当你写到第 100 个或者第 200 个答案的时候,你可能突然会有一阵内心情感上的涌动,但还不至于让你哭出来。这说明那还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是把这些答案圈起来,在你接下来的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这些答案,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那可能会是几个答案的排列组合。 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答案一定会让你流泪,让你情感上崩溃。   此外,如果你一开始不相信人这辈子活着有什么目的,你也可以写下“1. 活着不为了什么。” 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坚持想和坚持写下去,你也会找到让你哭出来的答案。   作为你的参考,Steve Pavlina 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花了 25 分钟在第 106 步找到了他的最终答案。而那些让他有一阵情感涌动的答案分别出现在在第 17,39,53步。他将这些抽出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后在第 100 步到第 106 步答案得到了升华。想要放弃的感觉出现在第 55 到 60 步(想站起来做点其他事情,感觉极度没有耐心等等)。写到第 80 步的时候,他休息了 2 分钟,闭上眼,放松大脑,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么做很有效果,在那 2 分钟的休息后,他的思路和答案变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笔者来做参考,那么答案是我当时比较无知,还不知道这个系统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个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墙,才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在第二章个人故事里会提到)。但经过笔者核实,这个方法科学有效,只因为它提炼出了关键的原理。   无论你愿意用什么方法,你最终的答案一定会是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或者几句句子的组合。这个答案在外人看来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说的那种 “谁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数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这几句空洞的句子会对你有非常丰富而且有意义的含义-因为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你过去所有的经历,去思考,去判断,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淀,最终领悟出来的。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从文章开始到这里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为什么要有个人生目标(以及它和活捉林志玲的关系)   这是个好问题。所有人的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就是用有限的人生货币去换最多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可以来自内在的、外在的、和世界上任何人和物)。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件很困难、而且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事。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最大化人生幸福感是一个几万行的方程式,当中你要做出数亿个选择,而我们却指望用逻辑去解决它。你也知道,逻辑是多么不靠铺的一个东西。很多时候,你往往觉得你已经把脑子想炸了,但还是做不出一个选择,这是大脑逻辑功能达到处理极限的问题,它只能解决绕五个弯的问题,面对绕一百个弯的问题它弱得和奔 2 一样;又有的时候,你的逻辑很容易被你的欲望给废掉了,这个情况最常出现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我该起床么?”“Hmmm…睡着挺舒服的,不起了。”-你以为你用逻辑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其实你只是让欲望解决了问题,然后用逻辑完美地说服了自己。所以我们经常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我们的欲望挂着“逻辑”的羊头“解决”了所有问题,但是自己却空虚得没有任何幸福感。我们不想这样,所以我们需要把你的大脑处理每一个选择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正确。   确立一个人生目标为什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人生目标把你那个不知道是什么火星进制的大脑逻辑简化成了二进制。假设你的人生目标是“活捉林志玲”(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例子,千万不要有人因为写到这个目标哭了出来),那么你每天早上的起床的时候的过程就是:“我该起床么?”“Hmmm…继续睡下去能帮助我活捉林志玲么?”“很明显不能。起床!”   这就是你听过很多励志演讲者会说:“究竟是什么让那些幸福快乐的人每天一大早醒来想也不想得就冲下床去做他们要做的事情?”-是林志玲。噢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其他事情也一样:“我要吃饭么?”“不吃饭我能活捉林志玲么?””不能,所以我要吃饭。”“我要去夜店么?”“去夜店能帮我活捉林志玲么?”“不能,锻炼好身体一定可以。所以我还是用去夜店的时间货币去换强健的体格和咏春拳吧。”你会发现你不用再去依赖不靠谱的复杂逻辑,做任何决定都很简单而且正确。当然,你的人生目标会“活捉林志玲”看上去高尚、空洞很多,它也一定会涵括你对自己、对身边亲人好友、对世界的考量。但记住无论如何,你那外人看似空洞的目标曾让你哭出来,所以它对你来说一定有极为丰富的含义。   最后,你可能会问:“我怎么能确定一直按照人生目标做出选择,我一定能最大化幸福感呢?” (其实这个问题看上去不怎么需要解释的)那是因为你的人生目标是你自己剔除了你欲望带来的杂七杂八的“伪装的需求”,经过沉淀以后得出的你内心最深处最想要的东西,它是你真正的需求。跟随着它你会在短期获得应该获得的快感,更会在长期得到你需要的幸福感。   关于现实和人生目标   我想给所有已经、即将、或者希望找到人生理想的人,和大家分享两个很平凡的故事,作为结束。   我想讲的第一个故事来自我大学最重要的两个导师之一。他是沃顿的一个明星教授,麻省理工本科,哈佛法学院毕业,五十多岁,教了十七年谈判学的课程。尽管他的课作业量很大,但每一年他的课都已几乎满分的学生评分位列沃顿所有课程的前三甲。   在我大学毕业前,我约他在费城附近的一个小镇吃了顿午饭。他跟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的时候,我问他,他这辈子做出过得最让他后悔的决定是什么?   他说,他从小一直很想当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当他二十多岁从麻省理工毕业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家里附近的一家他很喜欢的小学做老师。但即使在美国,小学老师也几乎是待遇很低、不受尊重的一个职业。而同时,他拿到了哈佛法学院的 Offer。最后他去了哈佛法学院,而这就是他这辈子做出过最让他后悔的决定。他后悔,不仅仅因为他后来发现哈佛法学院是那么的无聊而且勾心斗角,更因为他当时为了一个被社会所尊重、所仰慕的选择,放弃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看不起的选择。   他说他很幸运,一直那么喜欢当老师,在从法学院毕业许多年的颠沛流离以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个老师。当我和一些人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乱说么?如果不是去了哈佛,他可能现在还只是个小学老师,根本不可能成为沃顿教授啊。我想,现实和理想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们只需要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成为成为名校的教授是比普通学校的小学老师更伟大、更幸福的成就。   第二个故事开头,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每天上校内上微薄,看到很多人分享各种励志、免俗、追求梦想的文章,但他们最后究竟做什么去了?你可能以为他们马上回归现实去了。但其实他们很多时候,是怀揣着那些道理,继续去做他们知道怎么做的事情。这就有了第二个故事。   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像一台高速运行的电脑。一代比一代运转地更快。我们从懂事开始就有别人告诉我们要运行各种程序,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工作,等等等。我们停不下来。关键是,我们很难运行自己想要运行的程序,因为过去二十年里面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都是别人编好以给我们的-我们自己不会编程序。   如果有一天,有一台电脑突然下了决心,要运行自己的程序,他就必须先停下来。这时,他会看着周围所有的电脑依然在高速运行着,甚至嘲笑他怎么不动了,然后把他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他,需要慢慢地开始学习自己编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运行自己的程序。   说这两个故事不是为了励志,而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如果今天或者明天你找到了人生目标,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一、即使你内心已经明确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依然会有一些更为社会认同的东西来诱惑你,要永远记得坚持。二、如果你坚持了,你一定会经历一个学习自己写程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是痛苦并漫长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愿意去面对这个过程。好消息是,我们都还年轻。所以不如趁着现在还有那些热情和勇气,去撞一撞那些墙,用最少的代价。 第三部:过去一年里的个人故事,给所有十年来认识的、和喜欢听故事的朋友们   辞职前的故事   我从去年暑假结束,拿到回黑石的 offer 后,就开始了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旅程。2010年的九月到 12 月,我过得挺糟糕的。因为我每天起来都在想我接下来这辈子要干什么。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接受了那个 offer,我未来两年的前景。我们办公室里有一个韩国人 Jay,我实习的时候是他做分析师的第三年。每年的反馈中,他都是黑石他那一届全球所有分析师里最强的那一个。我没有怀疑自己能够成为这届最好的分析师,但同时,我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J 是我能成为的极限。但仔细想想,J也不过只是那样,像永动机一样地在办公室努力工作,像尊贵的孩子一样在夜店潇洒地玩耍。J是最出色的,但也是黑石所能创造的最出色的。   后来我想到了环境的局限性,想到了密集网络。我在上中的时候,我这届最好的学生去了北大和清华。而在沃顿时,最好的学生去了高盛直投、贝恩资本、凯雷、KKR、Jane Street 等买方。我想到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为模式化思维的牺牲品(victims of stereotypes)。 我们的社交圈里都是与我们同类的人,我们互相交流、竞争、鼓励、启发,处于所谓的密集网络。我们自以为我们充分见识了整个世界,但其实我们只是在重复肯定同一类信息。所以如果你是“最出色的”那一个,那么你极有可能就是所有和你同类的人当中最出色那一个。但这也就是你的极限。而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只是想和别人有点不一样,他们想去外面看看,去见识见识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他们想要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天空才是极限。说实在的,所有当年选择 DIY 出国的朋友们,如果今天你有幸拿到了让那些当年去北大、清华的那些同学羡慕的 Offer (再次向躺着也中枪的北大、清华同学致以崇高的歉意),如果你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见识,那绝对不一定是因为你比他们更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那个出国还没有像今天一样流行的年代,你没有被那个上北大、上清华的模式化思维所套住。所以老天很弄人,因为所有一直在追求“出色”和“卓越”的人最后都在他们最坚信的标准上“输”给了那些只是想过自己独特生活的人。   当然,2010年末的时候,我只是确定了自己是被老天玩弄的人哪。但幸好我还有一年时间,我决定一定要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一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多走走,去见识这个世界,活出自我。但后来我发现这个目标其实只是说着好听,但是其实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动力,然后我就很伤心。再然后,我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有点与众不同的目标,就是“做个有意思的人”(Be an interesting person)。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我当时能给另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但后来我又想了想,这个目标用管理学的标准来说,就是太不具体太不精确所以很难提供持续动力。然后我就更伤心了。所以从九月到十二月的四个月里,每天起来就因为找不到人生目标而痛苦。因为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太多,经常一不小心就错乱了。 当时也没有人告诉我什么 20 分钟就可以找到人生目标的这种好事。于是我就上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课,和各种奇奇怪怪的人交流,希望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启发。那段时间我过得真的很彷徨也很烦躁,好在我坚持了下来。我谈判课上的教授成为了我很重要的一个导师-尽管他从来没有一对一给予我任何指导。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道理,都不会是别人教会的。进入到十二月以后,我的目标慢慢找到了我。   四个月里经过无数内心挣扎之后沉淀下来的思想最终被我总结成了两句很简单、看似和“做个有意思的人”一样不具体、但对我而言包含了丰富含义的话:   ”To grow and to help others grow. To live and to help others live.”   ”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这两句话就成了我的人生目标。它能让我感动得哭,也能让我感动得笑。最重要的是,尽管这两句话在外人看来可能莫名其妙,但我发现这两句话解释了过去二十多年里自己做的许多事情背后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我为什么从小一直都不好好读书,为什么选择出国,为什么一直逃课,为什么在 2009 年和一群朋友一起创建了 BIMP 这样一个神奇的项目,等等等等。   关于辞职的决定   在确定了人生目标以后,我的思路和视野都变得清晰了很多。我很快找到了我想要做的事。和身边许多的朋友一样,创业也曾经是我大脑中的考虑过的一个想法。但我一直想不到任何我愿意用我几乎所有的时间货币去换的一个创业项目。但在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今年一月份,我几乎没有花什么时间就确定了一个项目的大方向,这个商业项目的创意像是奔着我而来的。然后再通过不断的完善从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渐渐变成一个成熟的产品,一个真正可以持久给所有人带来价值的产品。   所以,可能和许多我很尊敬的朋友不同,我的出发点并不是“慈善”和“义务服务”,“创业”也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一个学了四年金融的人怎么可能一直心存“创业”这个目标呢),我的目标就是实现“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简单的说,我的内心并没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一定要创业、你一定要创业”,只是碰巧创造一个商业化的项目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式,而创立一个商业项目这件事碰巧叫做创业。   而另一方面,在黑石工作可以帮助我“成长”和“经历”,但是我觉得在黑石的一个暑假实习里,我用 20% 的时间经历了接下来的两年里可能会经历的 80% 的体验,对我来说已经很值得了。我也一定会“成长”,但是未必会比创业成长得更快、更深刻、更理想、更多样化(比如说我就没有办法做我一直很想做的美工设计工作了!)。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在黑石我基本上不能实现我人生目标的另外 50%-“帮助别人成长。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所以结果就是, “是否辞去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直接成为无业游民”这么重大的一个选择,被我用人生目标给瞬间解决了。有多瞬间呢?我后来发现了个有趣的巧合。   四年前,我曾经尝试着去写一篇回忆录,来回忆出国两年多的旅程,然后这篇回忆录不幸地才写到出国的第一年就没有后来了。尽管写回忆录是一件有点折磨人的事情,但读回忆录绝对是件超开心的事。当中我写到过六年前我决定放弃轻松进北大清华的机会,毅然决定出国念高中,因为上海中学不支持孩子们申请国外大学。原文如下:   “北大清华这种学校我肯定不去!”我当时的有两个很简单也很清晰的想法:一,I deserve the best in the world,二,也是更重要的想法,我想,就算最终在美国毁了,我至少做了一个帅到五体投地的决定,我鄙视了北大清华。更离奇的是,从那以后的两年至今, 我几乎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想的。仿佛这道选择题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而不是测试我的智商一样。无论如何,两年后的现在,我相信,这个帅到五体投地的决定,是我一生至今最正确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是不会变的。把上文中的北大清华换成黑石,就是我的大脑在半秒中以内做出辞职这个决定的思考流程。可见大脑在考虑一些人生大事上是不怎么需要运作的,让心去运作就足够了,而你的人生目标就是你的心。   如果说这六年里,相比上面这段话我又多了什么领悟,那就是(1)一个人生目标(2)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撞上的许多堵墙   Randy Pausch 在他著名的“最后的演讲”中提到过一个很实在的观点。他说,在我们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撞上很多墙,但是这些墙不是为了阻挡我们,它们只是为了阻挡那些没有那么渴望理想的人们。这些墙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去证明我们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东西。   我撞上的第一堵墙,就是我没有如我所愿地一毕业就辞职。考虑到团队开发的进度,个人诚信问题方面带来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很多直接辞职可能带来的负面因素,我最终还是回去工作了四个月才得以正式辞职,其中包括一个月的培训。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老板都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我辞职的事情,但大老板自己却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以至于同事们最终都知道了我一个小小的分析师要辞职。但我又被规定不能公开,所以在我座位附近的办公室气氛很糟糕,上班感觉度日如年。当中还穿插了许多压力山大的故事,比如我遇上了公司最高管理层一年一度的 3v1 谈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被三个在华尔街响当当的名字各种拷问,因为我光荣成为了公司历史上第一个干都没怎么干就宣布不干了的分析师(从小到大,坏孩子光荣榜上真是永远有我的名字)。又比如曾经跟我关系很好的一个 VP 整整四个星期把坐在整个办公室出入口的我当空气。但是无论当时多煎熬,现在想来都是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   其实我很感谢和尊敬黑石,不仅因为我仍然是个热爱金融的家伙,更因为每一个我接触过的同事的做事风格都对我的个人风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情感的层面上,我最感激的是负责团队人事的韩国 VP,在我辞职的过程中帮我做了许多疏通的工作。在我离开的前两天的晚上,他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他说,“Denny,你知道,作为你的上司,这次我面对着一个选择,是照顾公司的利益还是你一个年轻人的利益。我选择了后者。我希望你以后不用面临这样的选择。但如果你有一天遇上了,我希望你可以跟我做一样的决定。”   我离开的那一天,我的同事和几个以前一起共事过的朋友给我发来了道别邮件。让我很高兴的是,他们在祝福中都用了同一句话“You are very brave”(“你很勇敢”)。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无论今后的道路如何艰难,至少在旅程的起点我实现了奥巴马用来形容乔布斯一生的第一个形容词。对于一个活在当下的傻子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现在我在上海的家中,和我非常喜欢而且非常有创造力的人们一起工作。虽说生活条件很普通(以银行家的标准来说的话简直是糟糕透了),虽说工作强度和时间依然和在黑石的时候差不多(以银行家的标准来看的话处于中上水平),但回到上海后的这段日子确确实实是我人生中自我学习曲线上升最快的一段日子。所以顺便说一个建议,当那些备受尊敬的金融机构告诉你为什么要选择他们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学习曲线的那些理由,不要那么快就为之屈服。他们不仅有可能(虽然也仅仅是可能)在推销给你一些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并且他们永远不会带你看清楚这个世界上全部的可能性。你要跳出“密集网络”,自己去看清楚。这个建议出自依然热爱金融的笔者。   我一年的故事就这么讲完了。如果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人生,那么最好的形容就是从一年前我确定了人生目标的那天起,一切就开始失控。但我想在这个回顾的最后,和所有已经确定了自己人生前进方向的朋友,分享这一年最大的感想:你的理想就像一辆车,如果你觉得这辆车的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那么可能说明你开得还不够快 (Your dream is like your car. If you are in full control of it, you are not driving it fast enough)。   关于感谢   感谢所有支持你、欣赏你、否定你、看低你的人。   我一直说,永远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不是一出生就上了好到可以改变我的学校,一直到六年前,我都不算是个好学生,学生生涯当过的最高的职位是小队长,期中期末考试好像从来没有进过班级前三,有一年甚至还是全校倒数 10%,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感谢自己不知为什么突然一根筋地开始愿意好好努力,自从那以后就知道实现梦想就靠坚持付出,没有别的秘诀。后来我出国,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在一路的坚持中,遇上了许许多多带给我灵感的人, 他们用他们的经历影响和改变了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继续传播我受到的影响,可能是作为一种感谢。   今年上半年还在上创业课的时候,我一边要照顾自己的项目的开发,另一边又创业课项目团队中的其他四个成员眼看即将毕业,完全不作任何事情。我的教授 Gelburd,一个前创业家,也是我在沃顿的第二个导师,他并没有因为我一个人担纲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准备而减轻对我们团队的项目的要求,但是他给了我很多鼓励。期末演示日的那天,我在一天有三个期末演讲的情况下,被迫一个人完成了 80% 的项目演示。没有什么奇迹,我们的质量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在我毕业的前几天,我收到了这门课的成绩。Gelburd 给了我A+。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他,他回复我说,每一年上这个课的学生中,真正去创业的不出三个,I think you will be come very successful。
个人分类: 点滴|28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到04年的旧事
热度 2 pingcn 2012-5-20 15:10
有一些事,是远超出我们的理解能力范围的。 有一些事,是会颠覆我们从前的“信仰”的。 我们以为,我们靠着热情,靠着勤奋努力,就能最终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来才明白,那也只是我们以为,而已。 以上视频核心内容提示: 2004年,宋飞老师在柴静的节目中大爆中国音乐学院的招生黑幕 宋飞是个挺有正义感的老师。 传说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大笑三声,哈哈哈~~~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自己心里点一盏蜡烛。 不然,对黑暗的恐惧和绝望,会吞噬我们。
76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2年目标
kkmm02 2012-5-2 16:47
个人分类: 个人目标|0 个评论
2011年总结
kkmm02 2012-5-2 16:45
个人分类: 研究|0 个评论
第一篇博文
shuixian112 2012-5-1 21:04
执着的人生目标 , 豁达的人生态度 , 醇厚的人生底蕴 , 透彻的人生智慧 , 丰富的人生情趣 , 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 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 , 与其怨天尤人 , 不如全力以赴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论发paper与泡妞
热度 3 cjxiang 2012-4-17 21:15
今日实验室出去泡温泉。 偶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不能去泡温泉,只得悻悻的来实验室做实验。结果碰到一韩国GG也在,我很惊讶的问“你怎么没去啊?” 他说:“我要准备明天的实验” 我说:“那你明天再准备不就行了吗?今天放松一天哪。” 他说:“不行。我要赶进度,发paper。我想发nature。昨天晚上梦到和老板说我想发nature,老板说好啊,那我给你发nature。结果一激动醒来发现是一场梦。” 我说:“呃……可是你为什么想发nature呢?你将来要做科研吗?你不是还要回国当兵吗?然后在国内找份工作?如果不在这行做下去,nature不nature的有啥用?” 他说:“我将来不一定做科研。但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啊。” 我说:“那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你现在做的事情起码应该与你的人生目标有关系吧?” 他说:“不一定啊。就像泡妞,这和你的人生目标有屁关系啊,就是一种生理冲动啊。发paper也是这样,没有热爱有激情就行啊,不信,你问问老板,他也是这样的。” 瞬间,我凌乱了,我承认我被打败了,我在反思----我怎么就这么肤浅呢???
3083 次阅读|3 个评论
在路上
热度 1 Ecosinic 2012-1-25 09:14
过年了,先给给大家拜年! 大过年的,你在哪里啊?在路上。 以上是一段对话。 在回老家和妈妈过年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问我在哪里,我说在路上,在回罗田老家的路上。 一句在路上,一下子感动了我,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很远的地方。 想起自己自上学以来,一直在各处飘荡,经常是在路上,路上有风景,也有无奈。 而从事科研活动以来,感觉总在路上。在科研活动中,我一直在追逐着自己的目标,但前路漫漫,不知尽头,在路上的感觉一直持续,持续,持续着,如今老大不小,仍然感觉在路上。 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也还在路上。 。。。... 在路上,也许是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对自己现状的不满。 在路上,也许是对前途充满希望的感觉,希望自己在未来,在有生之年有更大的成就。 在路上,也许是人生一个最正常的状态。什么时候感觉到头了,生命也该结束了。 在路上,这是我自己送给自己新年的礼物,也送给大家作为新年的寄语。
个人分类: 杂谈|28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25年跟踪调查
热度 1 hslqdkxw 2011-12-9 09:06
http://baike.baidu.com/view/2860393.htm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哈佛十分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要投资未来,就要定好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设定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谈不到发展,更谈不上成功。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 和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 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人及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信息均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注明了出 处,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相应的后果。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事宜, 请及时与我联系。
个人分类: 研究生|69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真实的自己---把每一个人培养成诚信的各种风格的人才!
热度 4 hanshiqing 2011-11-29 09:41
我一直反对在高等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XX党员。 三好学生、优秀X员是个很虚无的东西,它只能让得到者沾沾自喜,滋长自我骄傲,没有得到者无所适从。反而刺激许多人放弃自己真心的追求,而去追求虚名,迷失自我! 我们一定要接受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非常优秀的个体的观念。不需要拼比,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要鼓励个性化发展,鼓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而且一定是自己确立并坚持的长远理想。 三好学生,优秀X员的评比真的能起表率作用吗?还是它毒化了社会风气,让每个人做不了真实的自己?! 因为奖的内涵模糊,评的过程灰色,很多奖有很大的人为操纵空间,一些人一贯的有手法捞了很多奖,并以这些莫名其妙的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发言权,社会不公、人的不平等由其产生了! 更有些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对社会有益的真实事迹,却靠这样那样的奖状和奖牌堆砌出了无比光鲜的人生! 大学生,如果还建立不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还需要三好学生这种虚名来激励自己,真是一种悲哀! 我们社会需要的是让每个人能够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不从众的,自我肯定,自我坚持的有自己个性和特色的各类人才! 如果要发奖,就要发很专一化的奖---比如,最佳科技创新奖、最佳演说奖、优秀活动组织奖、体育爱好奖等。 而且,我是反对开大会发奖的,只需要自己悄悄地领回家,自己挂在墙上欣赏欣赏。不必刺激别人的神经---因为,我相信每个人有自己的理想和努力! 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我们不应该用奖惩来控制自己的学生! 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少数有优越感的所谓三好学生,而是要把每一个人培养成诚实的各种风格的人才! 让每个人都来做真实的自我!自我肯定!自我坚持! 观念改变社会,社会将由此而去掉虚假、变得美好!
个人分类: 心灵的归途|3584 次阅读|3 个评论
感动于他人的精神
duxingye 2011-9-14 19:56
2011年8月24日上午10点,参加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会第25次年会的期刊代表们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希拉穆仁草原。草原并不像想像的“风吹草低现牛羊”,而是勉强盖住地皮的小草。几十座圆形的白色“现代”“蒙古包”排成几排,座落在餐厅楼前面。左边,是马厩,几十匹马正在等待游客,拉去拜访草原牧人。我与几位同事漫步走在草原上,天上布满乌云,远处,在天与地的相接处,有矩形块似的泛白,矩形中有类似丝线的云线一根根拉下,景色真的很美,我看得几乎出神。 出神中,温总理关于“仰望星空”的语言在我脑中浮现。记得当时,看到很多人就此谈感慨,谈理想,谈思考。也促使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功和工作目标进行一些思考……(本博文略去此部分内容)。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过很多成功的人士,外表看起来不是那样的强大,但是你听他的声音,听他声音所传达出来的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思考,以及热情,就会感受到表面现象之后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尤其是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职业使命的精神。 比如郭曰方先生。我总结他是“钢铁般的人”,他一生坎坷,却又一生辉煌。2011年6月13日,他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庆祝建党90周年报告会”中做了“理想,信念,人生”的讲座,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尤其是他克服癌症病魔的顽强意志和坚持漫长的与外界真空般交往的外交工作精神,令我钦佩。 比如科学家邓稼先先生。我总结他是“核之子”,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核事业。正如郭曰方先生总结的科学家精神一样,在他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那就是:他所具备的超乎寻常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促使他们献身终得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动力。这包括:(1) 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对科学的迷恋和追求,使科学家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困难挫折,能够阻挡他们勇往直前。(2) 探索实践精神。科学探索是一种极其艰苦的劳动。只有在崎岖的山路上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3)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科学大师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方面,都表现出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4) 锲而不舍、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5) 高尚品格与人文修养。 再比如企业家马云先生。我总结他是“智慧的结晶”,他的思想,永远是那样创新,他的理念,永远有超乎常人的部分,他是众多创业者永远的楷模!他对市场的理解,对网络产业的见解和贡献,对年青人的鼓励和教导,是他个人最精华的部分。最著名的,是他关于蚂蚁和大象的理论。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发现催动经济增长的网络力量,马云的贡献功不可没。 还有新闻人白岩松先生。我总结他是“批判者的先驱”,每次看他的节目,都会看到他深邃的逻辑思维和对现象背后的深入分析。社会进步不一定在顺利中前进,它也会在批判与挫折中前行。坚持正义的报导,是我对他的评价。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自己从郭先生那里学到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和快乐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希望像邓先生一样,选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业便一如既往,永不退缩;希望从马云身上,领会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也能像白岩松一样,有正义记者的精神。 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一群人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也会经常碰到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事业呕心沥血的老师、长辈,他们也是指引我前进的力量和榜样。
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哲学家的人生目标
shermanwang 2011-9-2 02:06
什么是哲学家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寻觅智慧 , 使的人们不做或少做错误或荒唐的事情。人们由于自私和贪婪,没有知识和缺乏哲学眼光,很可能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愚蠢的事情。西方的哲学家直接明了的叙述自己的哲学见解,而中国古代的庄子以寓言的方式表述哲学思想。哲学家不是革命家和政治家,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但是哲学家都坚信会改变人类社会的未来。所有的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是用自己光辉的智慧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个人也许一生坎坷、贫苦,但有着拯救苍生的胸怀。 我的目标是努力使得未来的人们能过热爱生命,努力维护生命的健康,首先需要明确回答什么是一个生命?什么是健康的生命?什么是疾病?生命如何发展?只有当全世界人们都懂得热爱人类这一个生命,热爱地球这一个生命,明白地球这个生命的存在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全人类都努力维护地球生命的健康。我们的星球就没有了愚蠢的政治家和贪婪而短视的资本家,就不会研发、使用和储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类才可能自觉自愿的消灭核武器,大规模核战争的噩梦在人类历史上才可能不再现。
3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圆梦——为朋友代笔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1-7-12 19:00
还在孩提时代,我就知道了大庆油田和王进喜的事迹。而王进喜铁骨铮铮的誓言“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至今仍在国人耳边轰响,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人生目标的抉择。所以在去年学成归国后,我就选择了“中石油”作为自己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 十三岁的中石油,青春年少,流淌在她躯体中的以王进喜等老一代石油人的精神血液给与她以无穷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催生她勃勃生机,茁壮成长。以致于在她十岁时的 2008 年,中石油就在 美国 《石油情报周刊》世界 50 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五位。在《 巴菲特杂志 》 2009 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评选中,荣获“中国 25 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奖”第一名;在美国《 财富 》杂志 2011 年 世界500 强 公司的排名中居第六位。 生逢其时的我,能忝列中石油浩浩荡荡队伍,无比激动、无比自豪,也自感责任重大。我决心以王进喜为终生效仿的榜样,“争取延长青春二十年,誓为祖国和中石油作更大的贡献” !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在同样青春年少的中石油舞台上决心演绎出波澜壮阔的永垂青史的正剧来!这里不仅有我的梦想,也有中石油更上层楼的希冀,更有祖国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理想实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是一名昆仑银行的新员工 ,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和奉献本职工作。既要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也要锤炼脚踏实地的爱岗敬业精神,更要培养完成任务的扎实业务能力和真才实学。同时,要从身边的实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为共和国和为中石油大厦添砖加瓦!我更要牢牢记住“细节决定成败”的哲学箴言,争取做个“顶天立地”的昆仑员工:“顶天”就是要建立科学的高远目标,“立地”则要求从细微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用脚踏实地去撰写自己的人生史,最终圆梦。与此同时,还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传承大庆精神、传承铁人精神,并不断赋予她新的时代的滋养。我认为,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统帅自己,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将是我不悔的人生追求。 昆仑银行已经确立了“走产融结合道路,谋求特色化发展”的战略定位 。作为它的新兵,我努力为自己设定了奋斗目标,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和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有计划的加强业务学习,不断了解国内外石油发展的信息,不断了解相关领域的金融风云,既做好融资集资工作,又要规避可能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还要尝试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来支持自己梦想的实现,不断探索产融结合的有效途径。 中石油大舞台,我梦开始的地方;中石油大舞台,将送我鲲鹏展翅,扶摇直上,向着理想的梦乡! 我的梦,和中石油的梦同在,和共和国的梦同在!
个人分类: 言论|4022 次阅读|20 个评论
考试失利=找不到工作=只能当老板
热度 3 wanxq10 2011-7-11 22:09
有一位小学同学,从小成绩不好,高中毕业后只身闯北京,后来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女老板。她女儿同她一样成绩也不好,在北京只考上一个职高。同学告诫女儿说,你没有学历,将来不可能找到好工作,不会有单位要你,所以,你只能当老板!但是,当老板,必需能吃苦,所有的工作你不一定要亲自做,但一定要会做。因此,她的女儿很乐意,也很懂事的,起早贪黑从最基层开始做了起来。 高考只是考核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表达,成绩好,不一定人缘好。 人生更需要智慧、能力和毅力,工作好,不一定健康快乐。 成功的人生,应该尽早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选择适合自己且自己喜欢的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如果把人生的目标比喻为登山,则人生之路上的困难犹如登山之路上的回心石,它的目的就是用来考验你的意志的。如果你意志不坚强,你就会一次一次的回心,从而登不上山巅。 ......以及我所有的学生,愿你们都能尽早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 愿你们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423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35岁前务必成功的12级跳
wangyouji 2011-5-19 11:18
第1跳:1个目标?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请明确以下几点: 1.你为什么是穷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得在25~30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2跳:2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5岁以前成功。 (一)人生定位 1.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很多时候兴趣所在是成功的动力。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 (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5岁以前的心态将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能追不尽景,始是不凡人。 2.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35岁以前不要怕,35岁以后不要悔。 4.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一颗进取的心——举目远望,中国成功人士很多来自小地方。 5.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 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8.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克服你的失败、消极的心态——找个地方喝点酒,或找个迪厅跳跳舞,或找帮朋友侃侃而谈,然后,积极行动起来。 第3跳:3大技巧 1.管理时间: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一个把1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一个将之看作一小时的人的时间,要多60倍。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3.自我管理,游刃有余——创业不怕本小,脑子一定要好;可以考虑开家特色店;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第4跳:4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35岁以前一定要形成个人风格,正如小天后蔡依林所唱:要有属于你自己的招牌动作。 1.做人优于做事。 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做人要讲义气;做事永不气馁。 2.豁达的男人有财运,所以,35岁前请搞定你的婚姻生活——找个豁达的男人做老公吧! 3.忠诚的原则:35岁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一生。 4.把小事做细,但不要耍小聪明——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第5跳:5分运气?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人生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常常属于那些决不放弃的人。 3.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4.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第6跳:6项要求 1.智慧: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2.勇气: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3.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有机会一定要登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境地。 4.创造性:不要做循规蹈矩的人。25~35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5.明智: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定向聚焦;尽量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努力。 6.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你选定的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有机会笑到最后。 第7跳:7分学习 1.知识改变命运。 2.35岁前学会你行业中必要的一切知识——每天淘汰你自己;在商言商;太相信书本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3.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第8跳:8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35岁前请务必建立起人际关系网。 2.人脉即财脉。 3.交友有原则。 4.善于沟通:35岁前一定要锻炼出自己的演讲才能,很多成功人士首先是个出色的演说家。 第9跳:9分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成功的大小。 1.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养成高效工作的好习惯——学会喜欢并习惯你的办公室;生活可以不拘小节,但工作一定要谨小慎微;学习聆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3.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广泛爱好的好习惯。 5.快速行动的好习惯。 第10跳:10分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2.自信方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自信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4.如何建立自信——为自己确立目标;发挥自己的长处;做事有计划、不拖拉、不轻言放弃;学会自我激励;坚持做你自己。 第11跳:11个需要避开的成功陷阱 1.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2.不要“怀才不遇”,而要寻找机遇; 3.不要想发横财; 4.不要为钱而工作,而让钱为你工作; 5.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 6.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知足常乐; 7.承认错误而非掩饰错误; 8.脚踏实地而非想入非非; 9.野心太大而不是信心十足; 10.反复跳槽不可取; 11.眼高手低;不择手段。 第12跳12分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小不是成功,大不是成功,由小变大才是成功; 2.中国社会进入微利时代:巧干+敢干+实干=成功; 3.努力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4.做任何事情,尽最大努力; 5.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做; 6.争取早日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0 个评论
[转载]人际关系
cindygao 2011-4-8 10:03
成功的道路上,人脉比知识更重要。发展人际关系应当是你优先级最高的事。《不要一个人吃饭( Never Eat Alone)》一书介绍了21世纪的交际规则。书中包括了许多人际关系,让你通过人际关系而兴旺发达。   保留精华,以下是从书中总结的106条技巧。在实践中练习这些技巧,变成为生活成功充实的交际大师。    1、帮助他人成功 社交的本质就是不断用各种形式帮助其它人成功。共享出你的知识与资源、时间与精力、朋友与关系、同情与关爱,从而持续的为他人提供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价值。    2、努力让自己的付出多于回报   因为你会为别人提供价值,别人才会联系你。所以多考虑别人而不是自己。    3、不要保留   不要以为友谊是有限的。这是投资,会越滚越多。    4、成功的关键是慷慨大方   在社交中通行的不是贪图便利,而是慷慨大方。   5、明确你的人生目标   你才能与渴望的交集就是你内心的激情。什么是你最兴奋的事?你做什么事时会觉得时间过的飞快?   6、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越清楚你要什么,你就越能找到实现的方法。    7、习惯于为自己设立目标   让你与众不同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设立目标。把梦想变为人生目标,再分解为小目标。    8、为发展人际关系设定计划   打造交际网络是有过程的,你的计划应当包括以下三分:   1. 你3年的目标,及每3个月的进度。   2. 列出可以帮你实现每个目标的人。   3. 如何与第2点中列出的人联系。   一但你设立了目标,就贴在你经常看的到的地方。    9、打造出你个人的”智囊团”   找到愿意尽责帮助你的有识之士。他们就是你的”智囊团”"。    10、在你需要前,打造好人际网络   要你发现要用到别人之前,就尽早的保持联系。重要的是把这些人当做是朋友,而不是潜在的客户。    11、与你认识的人保持好联系   刚开始时,要关注于你当前人际网络中的人。    12、大胆   勇气非常神奇。才能相似的两个人发展不同,可能仅仅因为脸皮的厚薄不同。    13、乐于求助于别人   乐于索取可以创造出机遇。你应当像乐于帮助别人一样,乐于向他人索取。记住,要做好别人说”不”的最坏打算。    14、在畏惧面前考虑到收获   厚着脸皮和不认识的人说话,自然会害怕你可以失败的窘境。这是件有风险的事,要有收获,有成就就必须冒风险。而什么也不做就只有平庸。    15、尊重别人   尊重每个人,不分高低贵贱。    16、透明   敞开心怀是一种有益并极受欢迎的态度。    17、结交朋友   擅于交际的人,不是在”打造网络”,而是在”结交朋友”。广泛收获是自然的结果,而不精心设计的目标    18、做好准备工作   你要见谁?如何见?见你之后他对你是什么意见?这些都不容忽视。    19、了解与你交往的人   如何你有足够了解你交往的人,可以深入他的领域,专业的与之对话。你就能很容易得到赞赏。找到一个丰富而有深度的共同点,之后你们就能容易交往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0、了解其他人的兴趣   爱屋及乌,你很快就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1、决不一个人吃饭   吃饭时非常易于轻松的交流。和别人一起吃,是交际的有效方法。    22、管理好你的信息   有效的信息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你有条理、专注、坚持,那没有人会离开你的交际网。    23、列出清单   按自己的目标分类(如潜在客户、潜在雇主等)整理出自己的列表。不仅要列出相关的单位,还要列出单位里有话语权的人。    24、认识你专业领域的权威   为了实现目标,你要知道在你所从事的领域,谁最优秀。列出当前领域的权威。   25、列出你已经认识的人   列出你已经认识的人:亲戚、大学同学、过去的同学、之前的老师、之前的同事……。    26、灵活的组织信息   你管理列表的方式要灵活。按地点、按行业、亲近程度……    27、利用别人的联系清单,补充自己的   他人的清单是你的资源。   28、建立”渴望认识的人”名单   你清单的分类中可以包括”渴望认识的人”,他们是一些高水平的人,你希望在未来可能认识他们。    29、联系完全陌生的人(Cold Call)   当你需要给陌生人打电话时,你多少都会有些惧怕。只管硬着头皮。只想着自己会成功。去认识一个新人是挑战,也是机遇   30、坚持   如果你与他人联系,别人没有回音。你要继续与他们联系。你要占据主动。甚至是侵略性的。    31、联系有间接关联的人(Warm Call)   用下面四条规则来   1、表达可靠性:提及相关的人或单位。   2、提出有价值:你能为他们做什么?   3、告知急迫性和便利性:大部分情况下,冷不防打电话的唯一目的就是预约见面。   4、准备好折衷的方案:开始时定位高些,留下商量的空间。    32、把门卫看作盟友而非敌人   门卫也应当受到尊重。不要去惹恼他们。    33、永远不要消失   在建立社交网络时记住:首先,永远不要消失。消失比失败还要糟糕。    34、努力保持可见和活跃   排满你的社交、会议和事件日程。你必须在初创的朋友和关系网络中保持可见和活跃。    35、将多件事安排在一起   你为了成功的联系他人你要努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得花很多时间。可以安排同一事件来节约时间。如邀请所有想见的人一起见面。    36、找到乐趣   交际是有趣的事,不是在浪费时间。。    37、分享你的激情   分享兴趣是任何关系的基础。当你确实对某些事感兴趣的时候,是很有感染力的。。    38、强调时间质量   友谊建立在双方花费时间的质量上而非数量上。    39、跟进还是失败   与要交往的人见面后,要让别人记住你。跟进是关键。    40、立刻跟进   你与他们见面后12到24小时内应当继续跟进。E-mail是快捷的方式。    41、不要忘记再次跟进   一个月后,再给别人一封邮件。保持联系。    42、会议上花时间与人交流   会议总被人误解为是寻找见解的地方。错!会议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一个场所来结交志同道合的人。    43、做会议组织者   不要仅做参加者;做组织者。提前做好信息准备工作:打算见谁,怎么见,在哪见。    44、公开发言   发言是让别人记住你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45、尽可能多的随访   不要整个会议都与最好的朋友形影不离。尽可能多的去随访别人。    46、与交际高手保持联系   有一些人比我们认识的人多得多。这些人是各个网络的核心。你如果能和这些人交友。你与上千人的联系,就只要通过这一个人。    47、尽可能多有相识的人 (acquaintance = 认识、但并不特别亲密的人)   通常我们人脉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那些相识者。为什么?因为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和我们知道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相识的人越多,你就越强大    48、结识各个领域的人   我们不仅认识数以千记的人,而且认识数以千计分布在不同领域的人。    49、与其它人交换人脉   扩大你朋友圈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你的圈子与别人的圈子相连。    50、建立你的组织委员会   政治家有”组织委员会”:把在各个领域工作的人,组织在一起。如果你要更广泛的接触世界,那就要想办法先找一个核心人物来当做你的”组织委员”    51、提高你”语言流利度”   “语言流利度”:一种可以与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信沟通的能力。这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而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对于个人进步,比其它任何东西都重要。    52、做真实的自己   要让人印象深刻,与众不同是关键。要保证能与众不同,就要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才有魅力。你的独特性是你的力量。    53、“顺从”   顺从的力量被许多人所忽视。顺从别人在闲谈时作用巨大。    54、说真心话   当你明白打破沉默最好的方式就是说心里话后,再想发起谈话就没那么可怕了。    55、学会利用非语言的沟通   别人见到你,只要10秒钟就可以下意识的决定是否会喜欢你。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出语言的沟通。    56、准备谈论的材料   准备好可以谈论的东西。关注时事,培养出一些兴趣爱好。    57、学会倾听   先要理解别人,才能被理解。    58、一定要记住别人的名字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名字听起来更舒服的了。    59、真诚   毫无疑问,要想被别人看做是特别的人,你要要让别人觉得他在你眼里很特别。    60、试着找出他人的动力   你初次与别人交流时,就可以找到对方的动力。他们的动力一般就是基于三种:赚钱、找到爱情、改变世界。    61、帮忙别人实现他们心灵深处的渴望   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关键问题,可以让他们关系非常紧密。    62、让自己成为别人不可缺少的人   不可或缺性非常重要。要想不可或缺,就需要你不断的把自己的信息、社会关系、善意传达给尽可能人。。    63、去想想你如何才能让自己身边的每个人都取得成功   当有人告诉你他遇到了点问题,你要想想有什么办法。解决办法源自于你的经验、你的知识,还有你的朋友、你帮手    64、主动提供帮忙   不要等别人提出了才帮助,要主动。    65、传播知识   当你财务和人脉都还不多时,要想通过社交获利也是可行的。这是是要通过知识。你很容易就可以学会在你的人际网络中传播知识。    66、对他人的成功感兴趣   对其他人的成功感兴趣,你可以在2个月内就变的更成功。你也可以花2年时间,让别人对你的成功感兴趣。(戴尔·卡内基)    67、时不时的小联系   80%的关系仅仅是通过小联系来维持的。你要不断的联系、联系、联系……永远不要停。你要不断的为你的人系网络加料,以保证其不会枯萎。    68、重复、再重复   要想让别人脑子中记好你,有个非常关键的方法:重复。。    69、建立评分体系   建立评分体系可以让你维护关系变得容易。比如:   1. ”1级″至少一个月联系一次。   2. ”2级″至少每个季度要打个电话或是发封邮件。   3. ”3级″ 至少每年要联系上一次。    70、把小联系纳入你的日程   你需要把小联系纳入你的工作范围之一。    71、以个人的名义   如果可能尽力让一切信息以你个人的名义。    72、不要忘记生日   生日应当是你最好的联系机会。    73、和”主力军”一起吃饭   我们与更年长、更智慧、更有经验的人建立了关系。这些人就是”主力军”。和他们一起吃饭,同时充点电。    74、做个有趣的人   其实你见到的每个人都会问自己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我有必要花1小时时间和这人一起吃午饭?”    75、做个有内容的人   内容就是知识的专业性。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你有独特品牌的地方。所以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76、毫无保留的不断学习、不断分享你的内容   要与其它人不同,你就要毫不留情的学习、分享、兜售你的内容。    77、得到别人的内容   有时你可以得容易的将别人的创意变为自己的内容。然后领先的分享、应用这些创意。    78、提供你自己的内容   其它时间,你得花脑筋自己提供内容。你需要了解各种信息,然后与众不同的把他们串起来。    79、引起注意   一但有了共鸣,就会引起注意。你要提供的很简单:生动的故事。    80、成为专家   要成为创造内容的人,最常见方法就是做一个专家。做专家做的事:把你的专业知识教给别人、写给别人、说给别人。    81、教你想学的东西   教别人,这是你学习、理解的最佳方式。    82、用故事表达你的内容   有力的内容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可以帮助完成目标。在你说故事时,用你的感情来让那些怀疑者相信    83、建立个人品牌   强大的品牌非常有竞争力,但它永远是基于提供产品的价值而不是描述的方式。好的个人品牌能可做3件事:让别人觉得真实可信、与众不同、可以被信赖。    84、让自己独一无二   你的品牌表达了你能提供的东西,表达了为什么你很特别,告诉了别人他们为什么了与你保持联系。    85、不断增加价值   在成为品牌,你需要专注与你所做的事并不断的增加价值。这意味着你需要不断超越。    86、建立个人品牌的标志   当别人听到读到你的名字时,你想让别人想到什么?你的品牌标志应当包括了别人提到你时会用的所有的词。    87、包装你的品牌   要看上去有价值,你就要看上去光亮而又专业。所以为什么不建一个个人网站?    88、推广你的品牌   如果你自己不推广自己,其它人也不会。你的成功取决于其它人如何认可你的工作,这还依赖与你工作的质量    89、和媒体保持联系   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和媒体保持联系,而不是等你真要故事要告诉他们时你才去找他们。    90、极力推广信息内容,而不是作者   你推广给众人的应当是你心中的使命感,而不是你的自傲。    91、共同写作   如果你写作技巧不佳,你可以和别人一起写。通过这样共同写作,你原来不多联系的人,可以让你的人际网络程指数增长。   92、写文章   写文章可以极大的促进你的职业发展。让你在短时间里就成为被人关注。    93、坚持写作以成为好的写手   要成为好的写手:”写作,再写作。当你写完了,继续写作”    94、和名人交往   你只与无名小辈保持联系?你需要把注意力传到一些重要人物上,这样会对你以及周围朋友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同。    95、建立信任   信任是与这些权威接近的关键。让别人信任你与他们联系时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动机。让别人信任你把他们当做一个普通人而不是明星    96、参加协会   现在有各种协会。如果你要想同那些有影响的人物面对面,你得先成为参与者。    97、建立你自己的俱乐部   有时你要参加些有价值的俱乐部,确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加。为什么不自己办个俱乐部呢?拟定自己的推广计划,建立一个新的组织。邀请那些你想见的人来加入你的组织。    98、谦虚   傲慢是一种病,它会让你忘记真正的朋友,忘记朋友的重要。在你进步时,保持谦虚。帮助其它人和你一起进步,甚至超过你。    99、回顾你的过去   经常的回顾你的过去,和那些从小就对你很重要的人保持联系    100、找几个导师   找到有材、有经验,又愿意投入时间来帮助你进步的导师。而不是仅依据薪水与声望来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101、取众家之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你身边有许多可以学习的人。    102、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   成功的师徒关系需要效果与热情。效果意味着你可以让老师可以看到他对你产生的影响。激情意味着你的导师会为了你的进步而投入。    103、找几个徒弟   当你不断努力向上发展时,一定要回过头来帮助其它人。你会从你的学生身上学会很多东西。    104、坚持原则   交际应当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妥协。与人交往决不能违背自己的价值观。    105、不要试图平衡你的职业与私人生活   你应当为不同关际的人都提供同样的价值。而不是把生活分为工作生活两部分。    106、打造亲密的友谊   有多少人可以走进你家里,自己打开冰箱找吃的?有亲密的朋友,才会让你快乐
1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佛的启示-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2 22:00
哈佛的启示-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在生活中打拼。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你是一个目标意识很强的人吗?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3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成功人士12个秘诀
cindygao 2011-3-28 12:58
第yi条: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   2、你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没目标。   3、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成功从选定目标开始   4、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5、如果你想在30岁以前成功,你一定在23至25岁之间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6、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   第二条:两个成功基点   站好位置,调正心态,努力冲刺,30岁以前成功   (一)人生定位   1、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3、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   4、寻找自己的黄金宝地   (二)永恒的真理:心态决定命运,30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1、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2、敢于梦想,勇于梦想,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   3、30岁以前不要怕,30岁以后不要悔   4、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中国成功人士大多来自小地方   5、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6、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   有的人比你富有一千倍,他们也会比你聪明一千倍么?不会,他们只是年轻时心气比你高一千倍。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7、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8、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克服你的失败、消极的心态   (1)找个地方喝点酒   (2)找个迪厅跳跳舞   (3)找帮朋友侃侃山   (4)积极行动起 第三条:三大技巧   1、管理时间: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多60倍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3、自我管理,游刃有余   (1)创业不怕本小,脑子一定要好   (2)可以开始做外汇投资   (3)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第四条:四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30岁以前一定要形成个人风格   1、做人优于做事   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   (1) 做人要讲义气   (2) 永不气馁   2、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   3、忠诚的原则:30岁以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的一生   4、把小事做细,但不要耍小聪明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第五条:五分运气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1、人生的确有很多运气的成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各占一半   2、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不应决不放弃的人   3、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4、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第六条:六项要求   1、智慧   (1)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2)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3)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2、勇气   (1)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   (2)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3、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   (1) 激情感染别人   (2) “三七法则“实现领袖气质   (3) 拍板决断能力   (4) 人格魅力   4、创造性:不要做循规蹈矩的人   25-30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5、明智   (1) 知道自己的长处、短处,定向聚焦   (2) 尽量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努力   6、持之以恒的行动力:在你选定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成为大赢家   第七条:七分学习  1、知识改变命运   2、30岁以前学会你行业中必要的一切知识   a) 每天淘汰你自己   b) 在商言商   3、太相信书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4、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第八条:八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30岁以前建立起人际关系网   2、人脉即财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3、交友有原则   4、善于沟通:30岁以前要锻炼出自己的演讲才能      第九条:九分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0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成功的大小   1、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2、养成高效工作的好习惯   (1) 办公室   (2) 生活可以不拘小节,但要把工作做细   (3) 学习聆听,不打断别人说话   3、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广泛爱好的好习惯   5、快速行动的好习惯     第十条:十分自信   1、自信是成功的精神支柱   2、自信方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自信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4、如何建立自信   (1) 为自己确立目标   (2) 发挥自己的长处   (3) 做事要有计划   (4) 做事不拖拉   (5) 轻易不要放弃   (6) 学会自我激励   (7) 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     第十一条 11个需要避开的成功陷阱   1、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2、不要“怀才不遇“,而要寻找机遇   3、不要想发横财   4、不要为钱而工作,而让钱为你工作   5、 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   6、 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知足常乐   7、 承认错误而非掩饰错误   8、 脚踏实地而非想入非非   9、 野心太大而不是信心十足   10、反复跳槽不可取   11、眼高手低   12、不择手段  第十二条 十二分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小不是成功,大不是成功,由小变大才是成功   2、中国社会进入微利时代:巧干+敢干+实干=成功   3、努力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4、做任何事情,尽最大努力   5、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做   6、我看打工者   7、祝你早日掘到第一桶金(中国企业家)
个人分类: 励志|1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应怎样的的不虚地度过他的一生?
周可真 2010-8-4 15:54
博主按 : 拙文《 一个年过半百的文科学者的生活信念谈谈我的治学观念 》发表后,被科学网编辑部推荐到头条,深感荣幸!也因此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并受到众多博友、网友的热情支持,深为感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许多博友、网友更发表了具有不同价值的评论,兹择其有关学者的学问之道与人生之理者以及本博主的相关回复一并发表出来,以与众学者分享与共勉 。 发表评论人: QFL 整个社会都向 钱 看时, 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 往往愈显可悲,连娼都不如,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 博主回复 : 娼者,卖艺以换钱;妓者,卖身以易钱。吾等仅有自慰之学,既无艺亦无身之可卖,是以不及娼亦不如妓也。 然今之学者,亦不乏擅长于以学换钱、以术易钱之道者,是之谓学术娼妓。吾等更是望尘莫及也! 发表评论人: liuxiaogang 导师所言,乃生活积累之经验,当为我辈后学常以引之而为戒。积涓涓小流,累孜孜之功,沉功利之欲,求博学之文。 博主回复 : 既知之,当自勉 。 发表评论人: cwufp ip:221.218.159.* 做学问,未必一定要成为大师,更不一定要世界一流,能做多少就是多少,真的去做就行了,只是不要 伪 或者 假 。 博主回复 : 吴兄说得好!学者,但真心向学,实务其学,可耳。 发表评论人: 周少祥 在人类史上,已经产生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文化积淀极其深厚, 想立成五百言而已 ,博主 野心 很大啊! 说实在的,能有一、两言能让后人提起,已是奢望。 博主回复 : 毛老人家不是说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么?这 精神 在学术上或许就可以理解为学者的 野心 。我想,假如没有这种 精神 ,学术研究就会失去持久的内在动力。我相信,这种内在动力是学者不计功利地孜孜于学术研究的精神支柱。 发表评论人: yangsk 周师,保住真性情,持之以恒著学问,必成大器。 博主回复 : 谢谢您!成不成大器,实在不愿多想,因为这是 谋事在人,成事成天 的事。人算决不如天算啊! 发表评论人: zengxinlin 事实上,成功只有一个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所以,非常支持周老师坚持读和写!学生也必追随周老师读和写的轨迹,前行! 不怕周老师笑话,学生以前就决心此生留点东西给这个世界,也不枉来世走一遭。 而我觉得,只有将自己的思想留存人世间,才能让自己的生命继续活着! 诚然,我这样说,口气固然有点大,但我会坚守自己的这一信念。 博主回复 : 支持你的想法!要相信有志竟成,即无大成,至少也会有小成。学者一生有所小成,也不错了,只要对得起自己这一生就行了嘛! 其实,成功之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在价值,所谓 发光发热 。 光和热都是能量的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 各人所具有的能量是大小不一的,但是只要把自己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其人生就有了意义。 展示自我的价值,发挥自我的能量,都是为了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一个能充分体验到人生的意义的人,就是充分自我感受到生活快乐的人。 人生的快乐不是从人生的终点上得到的,而是在人生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这个意义上,最终的成功对于增添生活快乐是几乎没有意义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人生的目标,他的人生是无论如何都快乐不起来的,因为人生过程中的每一件事都只对一定的人生目标来说才是具有人生意义的。 树立人生目标,与其说是为了最终实现这个目标,勿宁说是为了使自己的整个人生过程获得它的意义,从而使自己在为了这个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体验到自己生活的意义而获得人生的快乐。 发表评论人: 何毓琦 Unfortunately my Chinese writing sloftware is not working. thus pardon my english comment: APPRECIATE,ADMIRE, AND RESPECT YOUR GREAT ARTICLE. 博主回复 : 十分感谢何老师的鼓励! 在科学网上,从您、黄安年老师等前辈学者身上,我领略到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优秀教授风范,进一步体认到了人应该怎样的的不虚地度过他的一生。
个人分类: 学者.学术|4145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生的发展规划
pony911 2009-2-4 17:48
这两天,结束了牛年新春的休息,带着对新年的期待,重新投入到忙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和研一同学们的约定,明确他们每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他们认真地去思考,去挖掘,去交流了吗?他们能够提出怎样的想法?这一切让我好奇不已。我能够针对他们的想法,给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吗? 拭目以待吧!新年,新气象!
个人分类: 交流|3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4: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