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成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1.1.2 交通服务是物品也是成本
weberfrank 2011-7-26 00:19
接 第一章交通需求的经济学原理 二、交通服务是经济物品也是成本 经济学中成本是人们为了获取物品而不得不放弃得最高代价。物品是指“有胜于无”的东西。交通服务作为物品,与水果、笔记本、理发、按摩等不同。一方面,人想要获取水果或笔记本,为的就是它们本身。而交通服务是人为了目的地活动而进行的中介选择,其本身没有人所追逐的特质。这是说,为了休息人们会买椅子坐,但不会上大巴只为坐椅子;为了避暑人们会买空调降温,但不会坐高铁只为吹空调。周末的成都,56路公交车挤满青年男女,并不是公交汽车有多享受,而是为了到春熙路购物。因此,可以说出行是目的地活动的一部分,而交通需求则是最终经济物品的一部分。 无论最终经济物品的性质,交通服务作为其部分,有其质量,可以独立地来分析。即这部分物品的质量符合“有胜于无”的定义。速度、座位、服务频率、空调、安全等都是交通服务的质量。人们追逐交通服务的质量的意图是“有胜于无”、“多胜于少”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交通服务可以独立地进行分析,而目的的活动不是可以忽略而是可作为分析的约束条件。关于交通服务的质量的更详细讨论,见第五节网络交通服需求。 另一方面,交通服务的全部都是“成本”(cost) 。如前所述,交通服务本身无一点最终物品的用值,于是也可以说选择交通服务,即不得不付出的交通成本。这成本永远是正数,大于零。人在马路上,可能行大运,白捡一块钻石钞票,成本为零,却绝无可能白捡交通服务。即便汽油免费、火车任意乘坐(例如中国革命大串联时期),人至少仍要付出时间成本。一般地,交通成本,包括经济费用、时间耗费、旅途劳顿、货物破损、安全风险,等等。 从这一角度来看,交通服务是为了实现目的地的活动需求的部分(或全部)成本。交通服务作为成本,不仅包括货币代价和非货币代价,还包括多人世界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 ,典型的例子如,交通拥挤。相关更详细地解释和讨论,在第四节的第五部分给出。 为便于理解交通服务既是物品又是成本,可考虑如下例子。家的楼下,一个水果市场,橘子每斤5块,每天下班顺道买水果非常方便。2个街区之外,是更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橘子每斤3块,楼下的橘子都是从此批发市场小车运来的。楼下水果市场每日的顾客络绎不绝,是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他们买的是橘子也是(货车)交通这种物品,放弃的是批发市场的橘子和(步行)交通这种代价。例子中,交通(货车和步行)既是橘子物品的一部分,又是买橘全部代价的一部分。 交通服务的物品与成本的二重性对交通需求分析的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对此性质认识的差异,导致了传统上交通需求分析方法分为如下两大类: 1、以交通服务为经济物品的交通需求分析:理论基础为需求定律,约束条件选取为传统的价格、收入、成本等,研究关注弹性分析。详细展开,见本章第四节。 2、以交通服务为成本的负效用最小化原理:研究者为了引进经济学的选择行为理论,在构造选择行为模型中,以成本的视角看待交通。为了解决无从对应地构造“效用函数”的困难,研究者变通地引入“负效用”的概念,将交通成本的全部内容涵盖进来,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不可靠成本等等。相应地,修订后的选择行为模型以负效用最小为原则。 这一修订有其合理性,甚至也可以应用于构建其他任何经济物品的选择行为模型。例如,从成本角度看待柑橘,则买橘并非买“橘”,而是为了买多汁解渴和那特殊的甜味。于是,选橘是追逐最终需求(解渴和特殊甜味)而必须要付出的介质,其全部都是成本。可构造橘的负效用,包括货币成本、扒皮苦涩、多籽少汁等等。这时,橘的选择行为原则为负效用最小,其效果等同于考虑价格约束下的效用最大。 显然,负效用的概念对于一般经济物品是有碍理解,也违背常识的。除非精神病,应该没有人习惯逆向思维,买橘用排除法,寻找多籽少汁最小那个。然而,这逆向概念应用于交通选择行为分析,却有相反效果,能够同时处理交通的物品和成本双重性。负效用最小的原则,符合人们的常识理解。耗时少价格低的那趟列车,人们会不加思索地选择。需要指出,这里仍有局限,例如,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不能直接移植于负效用理论。 正如交通服务的物品和成本二重性其实是视角的不同,上述两种方法本质上也不差异。一般而言,任何一种交通需求分析,区别仅在于选取分析对象及其约束条件两方面,在于让那些因素作为不变的、那些作为可变的,从而分析交通需求随之做如何改变。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TRANSPORTATION|3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职妈妈和人才竞争的成本
arithwsun 2011-5-14 17:35
今年马上就四十岁了,回顾28岁博士毕业后到现在,虽然是基于个人经历的感想,但是道理可能会普适于整个中国科技发展的规律。 那就是,我们中国在跟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的时候,在培养成本方面投入太少,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有一些年青人可以在国内或国外脱颖而出,一个原因是人口基数大,总有一些天才能出来,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能在劣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于读书之路。 其中一个培养成本,就是本博文题目中的“全职妈妈”,西方国家很多妈妈都不工作,称作全职妈妈,这给科学家们的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又为下一代的人才成长,进行了高投入。 国内这方面,科学家们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双职工,必须在这两方面同时作战,消耗精力,两方面都难达上乘,甚至有科学家为了自己的事业,过于努力,忽视家庭建设,子女连个好点的大学都上不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国家人才竞争的战略性问题。 怎么解决,我们已经不可能将双职工家庭改回到以前的全职妈妈类型,即使国内有些年青科学家已经做出成就,个人工资方面已经完全可以支付家庭所需,恐怕也不容易下此决心。 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建设好社会化家政服务体系,让已经成就的科学家们、工程师们能找到合适的家政服务机构,把一些家事外包出去,其关键是,这些家政服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素质,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即使你有那个钱,但是买不到合适质量的服务。 尤其是在小孩子教育方面,还是有一些需要学习需要专业知识和个人领悟能力的东西,普通的保姆/家政服务人员不见得人人可以放心,这就需要建设起来的社会化家政服务体系,能够促进这些人员的继续学习。 这种人才竞争的战略,目前似乎未在社会上看到载体。 对于尚未成就的年轻科学家,自己本来就没多少钱,怎么办呢? 常见的一个办法是动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让他们帮忙可以节省资金投入,但是,因为生物年龄的问题,大多数爷爷奶奶辈,即使曾经是非常优秀的爸爸妈妈,那时候他们有生育培育本能,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精研过幼教领域的工作,缺少本能,精力下降,是很难把孙子辈的日常生活带好的。 吃力不讨好,让家庭的天伦之乐也大减。 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家务活动中比较烦累的部分,交托家政服务机构为宜,既然是双职工,妻子的那份工资,起码应该能够支撑起这份家政服务。 这就是我们国家跟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的大势,成本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关键是要把足够质量的家政服务体系建立起来,有了之后,就可以论及,如何对正在上升期的年青科学家实行优惠,让他们付得起价钱。 参考材料: 1. 述评:虚拟养老院或破中国养老服务难题 虚拟养老院,其实是用虚拟的信息技术编织的养老服务网,老人只要加入到这个网,便可用虚拟的信息反映服务需求,而得到“实”的真诚服务。 在中国内地,如此的虚拟养老院最早形成于苏州沧浪区,他们新近还自主研发了一套“质量管理系统”,以提升内部管理。而天津市和平区也依托其养老机构,推广了“2+X虚拟养老院”为老服务模式。 兰州对加盟虚拟养老服务的企业,政府全部将其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给予各类税费减免优惠,加盟企业员工参照公益性岗位政策,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 虽然说的是养老院,其实跟本贴论及的社会化家政服务同题。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6b2f901017q9q.html 『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养老和护理行业在二十年后会有个爆发式的增长。 』
个人分类: Book-W|4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科申报面面观——单位篇
热度 1 liushangqing 2011-3-28 23:55
看了毛培宏老师的博文《 2011 NSFC 项目申请与评审的成本估算》,深有感触。他估算了基金委增加的标书评审成本,我想谈的是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成本。 由于今年自科申报的改革,限项数增大,资助力度提高,女性申报青年基金年龄延后等,各单位对自科申报的高度重视,申报成本成明显增加。 单位一:各个科室要论证两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两次,部门组织专家审修两次(每份标书至少两个专家审修),单位组织专家审修一次(每份标书至少两个专家审修),论证和审修至少七次以上,每一次前后都是反复的修改。在这个过程中花费在请专家方面的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单位二: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专家帮扶计划。由有成功申报自科经验的人帮助申请者,付给 专家咨询费;如项目申报成功,专家可获得咨询奖励费。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665 次阅读|2 个评论
98-3信息服务活动成本计算
tengyi1960 2011-2-22 10:43
98-3信息服务活动成本计算 1998.pdf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工荒证实了7年前的预言:好事还是坏事?
热度 6 杨学祥 2011-2-14 10:11
用工荒证实了 7 年前的预言:好事还是坏事? 杨学祥 我在 2004 年 2 月 10 日 指出, 西气东输,西电东输,打工仔的季节性大迁移,表明这种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生产成本的逐年提高和能源物资的巨大浪费 。为什么不能在劳力廉价和资源丰富的地方投资办厂?我们不能等到沿海发展达到极限时再调整,那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春运难,难在农民工的迁徙潮。“用工荒”可以缓解春运难,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东部沿海经济走向中国西部的动力。抛弃经济的地方利益, 有头脑的商人和政治家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 附件: 用工荒调查:普工缺口大 上调工资仍难招人 http://www.sina.com.cn 2011 年 02 月 14 日 08:21 每日经济新闻 官方微博   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温州    2 月 12 日 ,记者来到了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节后的第一场招聘会。会场中,应聘者寥寥无几,企业方人员闲散无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上千个招工的信息。   近几年,以服饰鞋帽及机械加工为主的温州劳动力市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用工缺口”问题,不少企业纷纷提高了用工的工资待遇,以吸引新人和挽留老员工。   温州几家职业介绍所的工作人员表示, 2011 年普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 2000 多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近 17% 。不过,招聘的效果并不明显。   “普工是最大的缺口,温州的各个企业普遍如此。”温州市新韩光学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敏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春年后,温州市在不少城区都开展了面向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招聘会,仅 2 月 12 ~ 13 日两日就有三四场。企业“一拥而上”都是为了应对日渐扩大的用工缺口。   “我们厂现在急缺 20 多个普通车工。来几个人应聘,我们都愿意接收。”温州市爱绿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琴表示,“公司为普通车工开出的月工资为 2000 多元,但招聘情况不理想。”   同样遭遇“普工危机”的企业在温州不占少数。胡敏表示,“ 2006 年之后,招工的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今年公司为招工在招聘会、网站和报纸三个渠道都进行了尝试。”据了解,目前该公司有 600 多名员工,其中普工人数为 200 名左右。春节返乡后,目前尚有 100 多名员工未准时报到或提出了辞职,普工缺口最为突出。   来自四川的应聘者小顾表示,“目前考虑最多的还是工资问题,如果工资和老家企业的待遇差不多,会更倾向在老家工作。”不少受访务工人员均表示,虽温州、深圳等较发达地区用工机会较多,但考虑各种成本及职业发展的因素,像温州这样的工作机会就没那么理想了。   据悉,目前在温州劳动市场上最为集中的是来自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及江西的务工人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开展,上述这些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自身也面临用工压力。温州市职介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瓯翔曾对媒体表示:“现在这些地区自己的劳动力都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给温州。过去设立在陕西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基地都会主动联系温州的劳动部门,希望能接纳对方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但现在这种主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http://news.sina.com.cn/c/2011-02-14/082121949973.shtml 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经济风险 杨学祥 2004-2-10 据《人民日报》 2004 年 2 月 2 日 第十一版报道, 1 月 31 日 国家海洋局向社会发布了 2003 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我国沿海海平面多年来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 2003 年,我国沿海平均海平面比常年平均海平面高 60 毫米 ,平均上升速率为 2 . 5 毫米 /年,略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预计未来 3 至 10 年中,我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我国沿海部分地区风暴潮灾害和海岸侵蚀程度有所加重,并引起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对城市排供水系统也造成一定影响。 2003 年我国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80 . 5 亿元,较上年增加约 22 %;死亡、失踪人数共计 128 人,较上年增加 4 人;受灾人口 2000 多万。海洋灾害的特点,一是风暴潮灾害加剧,二是赤潮增多,损失加重,三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灾害产生一定影响。伴随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灾害加剧,盲目扩大沿海投资,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风险。 1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和运输行业的季节性紧张 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借以降低成本的做法相反,中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加速两极分化的异常趋势。这与地方经济实力差异以及鼓励政策差异有关。特殊的政策造成了特殊的经济发展现象。西部开发计划并没有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西气东输,西电东输,打工仔的季节性大迁移,表明这种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生产成本的逐年提高和能源物资的巨大浪费。为什么不能在劳力廉价和资源丰富的地方投资办厂?我们不能等到沿海发展达到极限时再调整,那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 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的投资风险 近 50 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以每年 1 . 0 — 3 . 0 毫米 的速率上升,尤其是近三年来上升速率有所加快,达到每年 2 . 5 毫米 。其中,南部沿海海平面升幅高于北部沿海,海南和广东的海平面升幅最大。预计到 2003 年以后,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海平面的升降主要与气候变化、天体运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等有关。 1998 和 1999 年度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是造成这一时期黄海、东海海平面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而 2000 年中国北方的特大干旱,则引起了北方沿海海平面(特别是渤海海平面)的降低。 2003 年的黄河大水和日本 8 级大震表明,南涝北旱的趋势可能发生改变,中国北方沿海可能进入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大水大震时期。 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增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问题,导致了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辽东湾、莱州湾和海州湾等岸段就因为海平面的升高而加重了其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盐渍化和洪涝灾害。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投资的风险。 3 贫富地区的不合理待遇 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不完全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不公正的政策倾斜是加剧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安徽是一个相对贫穷的省份,历次长江大水都在安徽分洪,目的在于确保上海的安全。受益者并未付出任何费用,受害者并未得到任何补偿。这在以等价交换为准则的市场经济中是极不合理的现象。如果事情发生在两个国家之间,国际纠纷不可避免。在中国,却以国家利益的大招牌下,让肥者自肥,弱者自弱。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锦上添花多多有,雪中送炭世上无。这不仅是不平等的交换,而且是不平等的剥夺。国家在进行公众安全维护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受益者付费受害者补偿的合理原则。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和体脑差别的扩大,政策性的倾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楚王好细腰,吴宫多饿死。善于从不平衡中找到原因,才能在动态平衡中稳步前进。 4 不平衡发展危及国防安全 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而且是海洋大国。现在世界陆地基本瓜分完毕,海洋已成为资源瓜分的新目标。一个小岛的价值有限,一片领海的资源无限。亚洲群雄在大国的支持下对西太平洋虎视眈眈,北从钓鱼岛,南到南沙群岛,我国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一旦发生领海纠纷,沿海地区必然成为被打击的目标。经济实力集中在沿海城市,会使我国的战略防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目前我国省市一级领导人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经济新秀,缺乏军人的战略眼光。政绩和业绩使短期行为受到青睐,战略布局尚未在其计划和职权范围之内。这将危及中国的国防安全。狡兔尚有三窟,何况人乎?沿海经济是中国柔软的腹部,有头脑的商人和政治家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会有自己明智的选择。 http://guancha.gmw.cn/2004-2/10/878001.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50 次阅读|9 个评论
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比较成本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xjtuhyg 2011-1-22 07:58
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比较成本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海水西调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比较成本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再谈西调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问题 (参见 2002年人民网强国论坛) http://www.oilchem.net/fert/1_7_322475.html http://www.people.com.cn/wsrmlt/wyzs/2000/10/18/101814.html http://www.people.com.cn/wsrmlt/wyzs/2000/10/18/101813.html 霍有光 (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西安 710049) 摘要:直接用海水灌溉以及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重碱、耐海水嗜盐、泌盐优良植物已取得重大成果。海洋科学的迅猛发展,将为21世纪解决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不足问题带来无比光明的前景。科学分析“东水(渤海)西调”的相对成本问题,表明不见得比南水北调某些工程要高,其综合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也未必就比南水北调某些工程低。依托海洋科学,实施东水(渤海)西调,将使我国彻底改造北方沙漠、充分发展沙产业、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变为现实! 关键词:渤海 海水西调 成本分析 可行性 笔者在“人民网”上介绍“东水(渤海)西调”的设想后,许多网友对调水成本问题提出了质疑,应该说这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对“东水(渤海)西调”的精确成本,笔者没有直接算过,但通过类比,直觉是不见得就比南水北调某些工程要高,其综合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也未必就比南水北调某些工程低。显然,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比来权衡利弊。下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来举例。 目前,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加紧实施。郑北鹰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直面旱魃》一文透露说:“据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张国良说,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水流到北京,按现行不变成本计算,每立方米水将达20元以上。”显然这个价格指的是直接调水价格,不包括水处理价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取水口选在丹江口水库,有关部门称水质能保证达到二级,然而,即便是二级水也是不能直接饮用的,若饮用还必须加以净化处理。更重要的是,这个价格不包括因调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价值。那么,由丹江口水库调水会有哪些不利因素或者将面对多大的经济损失呢? 把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最大缺陷是没有考虑汉江上游地区即陕西汉中、安康、商州三个地区的未来发展问题。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支流主要有两条:一是汉水,流经汉中、安康地区;二是丹江,流经商州地区。其中汉中地区有1市10县、安康地区有1市9县、商州地区有1市6县,人口累计超过900多万。以上三个地区,目前属于陕西相对贫困的地区,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随着开发大西部的全面展开,汉中、安康、商州国民经济全面起飞,作为上游集水区,层层拦蓄,用水量急剧增长,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水量将会锐减,丹江口水库的调水水源,将来是没有保证的。据商州的一些同志讲,童年时所见到的丹江水流很大,常常在河里捞鱼,现在看到的丹江,则往往河流没有水。是可作为中线调水拟取水于丹江口水库的预警。加之,由于西安市严重缺水,从汉江上游调水的西线引红(红岩河)济石(石头河)、中线引汉(汉江干流)济渭(渭河支流黑河)、东线引乾(乾佑河)入石(石砭峪水库)等工程,已列入西安市“十五”重要前期准备工程。可见,如果要保证丹江口有水可调,只能是设法限制陕南与关中的经济发展。 若进一步分析,以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还会出现如下不利因素: (1)丹江口水库最大年发电量达54.12亿千瓦时(1975年),年平均发电量38.3亿千瓦时(实际约40亿千瓦时),保证出力25.9万千瓦,具有110千伏、220千伏两个电压等级的配电系统。1980年华中电网成立以后,丹江口水电厂成为华中电网主力调频、调峰厂,担负起电网繁重的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任务,为电网的安全稳定,为华中地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若从坝上调水,会闲置丹江口水库90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同时,对下游水利枢纽的发电设施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老河口黄甫枢纽工程之低水头发电设施,年发电量为5亿度;碾盘山枢纽工程,也难充分发挥其发电效益。 (2)坝上取水,必丧失坝上航线(水库装有150吨升船机,航程在330公里以上,可达陕西旬阳、安康、汉阴、石泉)与坝下航线;无论从坝上还是从坝下调水,都将丧失坝下航线(长858公里,可抵汉口),其中丹江口至襄樊326公里可通航150吨级船舶;襄樊至利河口130公里可通航200吨级船舶;利河口以下402公里常年可通航300吨级船舶,500吨级轮船、驳船可季节通航。丹江或汉水的航运业从此寿终正寝。若将每年因航运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计入调水的全成本,其水价之高恐怕绝大多数用户都难以承受。 (3)从坝上调水,将丧失库内的淡水养殖业。无论从坝上还是从坝下调水,都将影响汉江中下游的淡水养殖业。如:汉江中游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的小型鱼类将锐减或消失,“四大家鱼”繁殖期也将受影响。由于生态环境变化,汉江中下游仅有的经济洄游鱼类鳗鲡、长颌鲚以及珍稀鱼类胭脂鱼、白鲟等,可能将遭到灭顶之灾。 (4)汉江将成为一条小溪,造成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发生水荒。丹江口水库以下,汉水直接流经的市县有:老河口市、谷城县、襄樊市、襄阳县、宜城市、钟祥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汉川县、武汉等8市3县。汉江是湖北省主要饮用水源,汉江中下游地区人口达2200万,占湖北全省人口的1/3以上。1997年,汉江中下游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湖北全省的45.4%。假如汉江变成一条小溪或发生断流干涸,仰仗汉水滋养的这些市县,工农业生产与城乡生活用水将受到致命的威胁,尤其是武汉市数百万居民,60%的生活用水(自来水)取自汉江,武汉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亦将受到严重影响。武汉自来水若改用长江水,水处理费用将大幅度攀升。 (5)假如汉江上游来水锐减,汉江中下游工业、生活污废水汇入汉江后,水环境将难以维系自净能力,水质将发生严重的恶化,汉江所剩的水资源从此根本无法利用。据《科学时报》1999年8月9日转引《长江日报》公布的最新调查资料显示,汉江湖北段8条支流已有5条大部分断面水质超过五类水体标准,丧失了使用功能。而汉江武汉段现有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口17个,年污水排放量达4425.3万吨,数度发生水体浮游植物疯长,产生类似于海洋赤潮的“水华”现象,水体变为深褐色。 《中国环境报》、《西安晚报》2000年3月18日报道:汉江自2月25日起,水体开始发生变化,藻类急剧繁殖,截止3月2日,藻类含量已由过去平均300万个/升骤增至4400万个/升,水体成为褐色,呈现“水华”的江段长度达300多公里,以武汉江段最为严重。武汉四家以汉江为取水水源的自来水厂,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不惜成本做净化处理。3月8日~9日,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汉江中下游江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硅藻和绿藻各占40%左右,蓝藻、裸藻、甲藻和隐藻约占20%,多数藻类属中污型,说明汉江干流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的程度在加剧。因水藻形成几何倍数增长而导致所谓“水华”,通常出现在静止的湖泊或死水之中。汉江作为一条流动的大河,开始频繁发生水华现象,实际上为我们预警了上游用水日益增长并叠加汉江水资源大规模外调后将出现的生态景象,届时汉江势必会完全丧失饮用、灌溉、养殖、旅游观光等功能。 有必要指出的是,近来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水利电力学院提交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环境影响研究》(参见《长江日报》2001-06-25)亦认为:“汉江中下游灌区是我国粮、棉、油的商品生产基地,调水后汉江干流水位下降,引水条件趋于恶化,整个灌区的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将会受到影响。汉江支流东荆河将有70%时间断流。”“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流量将减小35%~40%左右,会降低江水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稀释自净能力,使水质总体有所下降。武汉江段水体可能会由现在的二类水体下降至三类水体。汉江‘水华’发生率将提高。” (6)未考虑气候变化即干旱年份丹江口水库的实际供水能力。据北京气象学院章淹等先生(2000)提供的数据,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83.4亿立方米,平均年蒸发量为2.213亿立方米,保持正常蓄水位的相当库容量为174.5亿立方米。通过对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进行建模分析,保证率大于或等于多年平均来水量的年份仅占43%,10年一遇的大旱年入库水量为218.4亿立方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年入库水量为133.0亿立方米。 遇到持续旱年时,丹江口水库来水量将会发生锐减,中下游用水将出现短缺。例如,1965~1966年,汉江和南阳(有唐白河水系汇入汉江)一带出现范围较大的中等干旱,到1966年,丹江口水库的入库来水量剧跌了78%,只剩下179.1亿立方米,不足多年平均量的1/2,仅稍高于维持水库自身正常蓄水位的水量。又如,1976~1978年汉江上游汉中、郧县等地出现干旱,1991~1995年汉江上游安康、汉中出现持续干旱,水库的来水量跌至300亿立方米以下,其中1995年入库水量为217.14亿立方米。不难看出,用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383.4亿立方米),减去中等干旱年份实际来水量(小于300亿立方米),干旱年份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比正常年份大约要减少83~166亿立方米。显然,若出现中等持续干旱的年份,丹江口水库实际上也没有多少水资源可供外调。 ⑧ 目前中线调水是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来实现调水的,目的是拦蓄汛期的全部弃水或洪水(要改变 “蓄清排浑”的运作方式),意味水库的淤积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水库的寿命将大大缩短。保护汉江上游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实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也还有一个生态环境补偿问题。 由此可见,如果把从丹江口调水造成的发电、航运、养殖、武汉居民生活用水、汉江中下游工农业生产、陕南3市25县的经济发展、汉江旅游观光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直接与间接损失,打入调水成本,那么每立方米水入京价格就远远不止20多元了! 有鉴于此,“东水(渤海)西调”的成本问题,对21世纪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可能就是能够被接受的了。笔者直觉认为,有如下因素决定“东水(渤海)西调”的价格不见得比目前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更难以接受: (1)“东水(渤海)西调”一般不会造成渤海及周边有什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向沙漠增调的是取之不尽的渤海水,所以即便遇到大旱年也不会影响调水,更不会发生与国内其它地区的争水问题以及影响其它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2)“东水(渤海)西调”的目的是在北方纬向、带状沙漠里营造人造海,海水被储存在不漏水的构造盆地内,无须对渤海水进行人工净化处理(当然,保护渤海的水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沙漠中对渤海水的利用主要是充分利用自然力。 (3)令北方沙漠丰富的光照资源(即太阳能资源,单位面积年蒸发量为1200~3300毫米)变废为宝,既晒盐又晒水。盐每吨价值2百余元,发展盐化工业附加值更高(如:西安市场零售的加碘盐每公斤为1.6元)。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以制碱、盐酸、氯气、金属钠等。碱(纯碱、烧碱、硫化碱)、盐酸广泛用于化工、纺织、造纸、肥皂、染料、冶金、陶瓷、玻璃、医药、日常生活等各部门;氯用以制漂白粉、氯苯、各种聚氯乙烯塑料以及结晶硅的提纯等;金属钠用作制取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剂,提取稀有金属的还原剂,制抗磨合金(钠钙铜锡合金)等。钾肥(氯化钾)为农业的三大肥料之一,钾可用于焰火、炸药、玻璃、医药、陶瓷、电池,用于航空汽油、钢铁及铝合金的热处理。 渤海水含盐量为23克/升~31克/升,也就是说,水与盐的比值(即水:盐)是32:1~43:1,即每获得1吨盐(价值大约200元),可为沙漠生态环境提供32~43吨优质水汽,尤其是无须建立昂贵的水处理设施,无须为处理水而消耗大量的能源;晒水可直接提高沙漠湿度或导致降雨,遏制沙尘暴,为改造沙漠提供了契机。这对未来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权衡生态环境效益与调水成本问题,两者究竟那个更划算,轻重自明。 另外,海水浓缩可进一步富集核聚变元素——氘。一般说来,在普通1升海水中,可提取30毫克氘。利用氘进行核聚变发电与核裂变发电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一是聚变能比裂变能要大好多倍,30毫克的氘通过聚变反应能释放出相当于300公升汽油的能量;二是资源蕴藏丰富,重核裂变使用的主要燃料铀,目前探明的储量仅够使用约100年,而轻核聚变用的燃料是海水中的氘;三是成本低,1公斤浓缩铀的成本约为1.2万美元,而1公斤氘仅需300美元;四是安全可靠,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污染物,万一发生事故,反应堆会自动冷却而停止反应,不会发生爆炸事故。 (4)沙漠人造海,有利于发展海水养殖业与种植业。早在1990年,山东东营农校的范庆民老师用矿化度为30克/升的全地下咸水,养殖中国对虾成虾越冬获得成功,其实这种“咸水”的含盐度与渤海水相当。据《科学时报》(2000.6.20.)报导,南京大学钦佩教授,把一种原产于美国沿海的三角叶滨藜(分布在美洲东北部沿海沼泽边缘),经过7年引种培养,已在江苏省大丰县海滩种植取得成功。三角叶滨藜其叶外表与营养成分都类似菠菜,用海水浇灌,每公顷可产鲜菜21300公斤。三角叶滨藜具有低脂肪和高维生素C的特点,每天食用150克三角叶滨藜鲜叶,就可以达到WHO有关日常营养需求量标准的Vc全量和 VA的40%。三角叶滨藜的液汁还可以生产高营养菜汁系列产品(如饮料、面条、面包、糖果、膨化食品等)。这说明,沙漠人造海可为未来发展高科技提供无比广阔的空间。 发展海水灌溉农业不仅可巧妙地利用巨额的海水资源,也可为绿化沙漠带来契机。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进行耐盐植物栽培的研究,据初步统计,中国盐生植物药用的有76种,牧草29种,油脂类19种,鞣料类16种,纤维类20种,芳香油类10种,食物类26种,绿化、建材及薪碳类27种。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多年调查到的我国盐生植物有424种,隶属于66科200属,其抗盐能力达到海水的百分之几到2倍不等,长期处于自发生长状态,为生物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种质库和基因库。据有关资料称,目前美国已经培育出2种全海水小麦和29种半海水春小麦和耐2/3海水的番茄,说明海水灌溉农业与沙产业已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调水终点为北京玉渊潭,全长1200余公里)以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的目的是解决京津唐与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由于所调“南水”的数量有限(如“中线调水”已不得不规划旨在延伸到三峡水库取水的“补偿工程”,全长150~200公里,提扬高度为212~386米),用来改造上千公里的北方纬向沙漠带,不仅比西调渤海水进入沙漠的路途要遥远得多,而且登上我国第二个地理台阶同样也要解决提扬问题,调水成本只能是更高。改造与绿化北方沙漠,没有水怎么能行?不设法寻找改造沙漠的有效途径,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不就成了一句空话? 渤海距离浑善达克沙漠(2.14万平方公里)大约400多公里,自浑善达克沙漠继续向西,依次或并排、或串联展布着库布齐沙漠(1.61万平方公里)、毛乌素沙漠(3.21万平方公里)、乌兰布和沙漠(0.99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4.27万平方公里)、巴丹吉林沙漠(4.43万平方公里)。本着“量力而行、先近后远、各个击破、逐步到位”的原则,能力大时,调渤海水的数量可以多一些、距离可以远一些;能力小时,调渤海水的数量可以少一些、距离可以近一些。如:先改造对北京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浑善达克沙漠,调水数量为50亿立方米(相当于西线“大渡河调水工程”的调水数量),而所需电力只要有“大渡河调水工程”所损失的一半电力便绰绰有余(详见下文分析)。每年50亿立方米的渤海水,对于彻底改造2.14万平方公里的浑善达克沙漠来说,应该是够用了! 此外,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比较,“东水(渤海)西调”不必在高寒缺氧、多年冻土、交通不便、地形地质复杂的世界屋脊环境中建高坝、架渡槽,不用开凿超长超深埋隧道,也不会导致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因调水而造成梯级发电损失问题以及破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西线调水的终点是入黄河支流,调水数量亦非常有限,若用这些新增的“南水”来改造北方沙漠,实际上也需要修建不同高程的提扬工程。 必须指出的是,实施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将对已规划和正在兴建的水力发电设施带来不利的影响。西线调水,利用南水资源的海拔高程大约在3500米左右,拟取水的几条大河,都是水电资源比较丰富的大河。从这一海拔高度把“南水”调入黄河,会对下游规划和兴建的梯级电站构成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正如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张新三高级工程师(2000)指出: ① 假如从雅砻江调水 50亿立方米,该高程段及邻域段已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站有:二滩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官地水电站(装机180万千瓦)、锦屏梯级水电站(装机970万千瓦),累计达1480万千瓦,也就是说这些发电机组将无法发挥效益; ② 假如从大渡河调水 50亿立方米,也会对大渡河流域已建的龚嘴水电站(装机70万千瓦)、铜街子水电站(装机60万千瓦)以及上游拟建的瀑布沟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大岗山水电站(装机150万千瓦)、长河坝水电站(装机121万千瓦)、李家河坝水电站(装机180万千瓦)等梯级电站,累计达911万千瓦的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③ 假如从通天河(即青海省境内的金沙江上游段)调水 100亿立方米,也会对金沙江流域规划建设的 2000~3000万千瓦的梯级水电站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西线调水的成本将是非常之高的。 值得一提是,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的愚人先生在《北方缺水与荒漠化及其对策》一文中提出了解决西调渤海水的动力问题,他建议:“在沙漠地区修建多座大型核发电站,利用我国丰富的核燃料资源来转换成提扬渤海海水必需的电力,同时也就避免了修建大型水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同时认为,“‘移海造湿’是一项大胆地向干旱和沙漠反攻的战役,比起其他措施和方案来,它的目标更宏伟,它的气魄更宏大,它的姿态更主动,它的可行性却并不更小。”“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对考虑这个事关民族千秋万代的长远前景规划上不应该过于鼠目寸光,过于斤斤计较当前经济利益上的得失盈亏。与人类耗资钜大的宇宙勘探计划比较起来,这个方案并不显得更浪费,而意义却是同样深远的。” 总之,东水(渤海)西调工程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与论证的工程。张光斗院士曾建议:“可否在渤海附近做些抽水实验,看结果如何?”并没有匆忙枪毙这一设想。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换算调水成本,既要核算直接成本,也要考虑间接成本(由损失带来的调水成本),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对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输入地、输出地的利弊问题。有必要一提的是,某位热心且比笔者内行的网友(hb老田《对东水西调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为东水西调核算了一个成本,即1立方米为7元钱。也有研究者提供水利部信息,每立方米水提高500米需要3度电,提升1500米,需要9度电,目前长江水电是0.2元/度,居民用电是0.5元/度。也就是说调1立方米渤海水入北方沙漠,大约电价是1.8~4.5元/立方米。 可见,用海水淡化的成本(5元/立方米)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价(20多元/立方米)来调渤海水,后者比前者划算多了!换句话说,调3立方米渤海水才相当于中线调1立方米“南水”的价钱,3立方米渤海水通过大自然赐予的太阳能,可晒制69~93公斤盐,同时蒸发出2.31~2.07吨优质水汽,其中有 2/5或大约1立方米的水汽将直接变成雨水回落到当地(据hb老田转引前苏联科研资料说:“地面降水约有40%是来自地表蒸发”),其余部分则会湿润沙漠与北方大气。对于遏制北方沙尘暴与沙漠化、改造并绿化沙漠来说,应该是很划算的。不难预见,当21世纪清洁的淡水成为人类生存的珍稀资源时,东水(渤海) 西调工程就会成为非常值得上马的、一举多得的造福工程。 唐先武.南水北调紧锣密鼓.科技日报,2000-10-31. 郑北鹰.直面旱魃.光明日报,2000-06-16. 赵勋,嘉陵江汉江水可望滋润千年古都,我市也将“南水北调”.西安晚报,2001-4-20. 愚人.北方缺水与荒漠化及其对策,中国社会学,2000-07-07. 章淹等.南水北调中线重大水旱变化及其影响.科技导报,2000,(2):16-20. 张新三.黄河下游断流与调水问题的阅读与思考.科技导报,2000,(2):28-32. 陈传友等.拓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案的新思路.科技导报,2000,(11):7-11.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科技导报,2000,(11):11-15. 霍有光.水资源配置战略与调整陕西产业结构及布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 版),1999,(4):7-12. 霍有光.策解中国水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 张二朋,牛道韫,霍有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秦岭——大巴山及邻区地质图(1:100 万).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张二朋,牛道韫,霍有光等.秦岭大巴山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南水北调施工图
6340 次阅读|1 个评论
答记者友人 之 动辄千万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值不值?
weberfrank 2010-12-13 14:45
智能公交调度,属于智能交通的一部分,是通过准确的定位和客流监测技术,改善调度水平。 我们知道,智能交通起源于日本,到欧美迅速声势浩大起来,九十年代末引入国内。概念引入容易,建设程序中西有别。无论日本,还是欧美,凡是政府投资或补贴的智能交通项目,要有详细论证报告公布于众。其中成本效益分析是重中之重,而效益中,社会收益排首位,例如安全/环保/经济效率等。 我国有特色,智能交通项目建设决策习惯走捷径,我谓之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即考察学习-模仿建设。此法如何,请允许我不予置评。 智能公交调度项目,也是如此。这两年来,已成为许多城市交通建设的亮点工程。前不久,我为某市交通部门考察团做过专题培训。 总结了,目前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先进功能:利用GPS定位技术可获取,间隔2秒的定位信息,车速信息,车间间隔,站车间隔;利用GIS技术,可以真实路网为北京实时展示车辆运行轨迹;利用视频技术,可监视车站和车内客流及司机状态/记录和抓拍违规事件和事故;利用IC卡技术,可统计客流;利用通信技术,可传输调度命令/到站信息/站车间隔信息等。除此之外,系统最突出的功能在于运营报表管理,诸如财务管理,人资管理等。 关于调度的内容,详细一点介绍。可以实现自动报警功能,包括发车频率执行违规报警,超速报警,堵车报警,越线报警,串车报警。此外, 交警可以利用车载摄像头,实现专用道违规占用抓拍。 然而丰富的功能,不见得实用。无论从公众的角度,还是我下面的分析,都指出如今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先从系统建设来看,现状是一个城市一个集中调度中心,数千辆公交车,十数台调度席位。所谓的调度,实为应接不暇。这种集中式调度,反而架空了位于首末站的一室一线的调度功能。 自动报警功能要仔细分析。例如,为了运行稳定而设的30km/h的超速报警,实在完全多余。车辆稳不稳,事关加速度,板子打在速度身上,是认错了屁股。 而越线其实是提高运行效率的灵活行为。到站有人上/下车司机不会越线,越线省停一次是无人上下之故。越线报警是程序员所开的玩笑。 串车报警和堵车报警的功能就内行了。然而,调度命令下达,司机执行起来常常束手束脚。红灯不能闯,超车超不过;慢行阻碍交通。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无奈。 此外,客流统计功能重要,是制定调度计划的重要依据。这功能,目前的系统声称可利用IC卡技术实现。实际上,除了个别线路(北京BRT),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线路上IC卡数据,只能得到上车流量。下车乘客多少,车辆在乘人数,并不清楚。其实,乘客流量统计有计数器,利用简单的压触式或红外或摄像头,统计到站上下客数。但没几个城市的公交调度系统装有此装备。大系统,却忽略小装备,不清楚客流,调度计划能好到哪里去? 不过,我要提醒,更要注意的是,上下车客流/在乘满载率等数据,永远是滞后的信息。车站候车客流信息,最有价值。是积压久候的乘客需要降低车辆间隔或公交列车开行等调度方案,可不是拥挤的车辆。 针对车站候车状态,现行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可以进行视频监视。但实际的做法,价格和通讯费用不菲的摄像头仅在首末场站有安装。殊不知,首末站的调度人员,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客流状况。摄像头监视又何必呢?又或者中间站也装备有隐性摄像头,但候车乘客不会在头上写等候某线路。调度,从何谈起? 神马调度,都是浮云。现行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更像企业运营成本控制系统。在监视驾驶行为,事故责任界定,违规抓拍之外,最大的社会效益在于应急指挥吧。 那么,政府投资千万,值还是不值呢? 我有自己的答案,但请饶我不说出来吧。我要说的是,公交调度系统有其适用条件,最好应用于固定轨道/车道(fixed-guideway)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线路上。换句话,线路要有一定的独立运行条件。所谓调度,才有内容。 普通公交,要用,可以。但不必大费周章,重点实现下面两个功能足以: 一,车站到车间隔时间监控。二,加速度离散程度监控。这两项功能,现有技术极易实现。再砍掉多余的功能和设备,降低产品成本,节省投资。另一方面,监控车站候车和在乘稳定,才是改善公交运营的服务水平的最直接措施。
个人分类: TRANSPORTATION|4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财政补贴光伏发电项目 - 是耶非耶?
wanght 2010-12-2 23:13
评:从两篇新闻可以看到, 1)即便是在财政补贴50%投资成本、企业故意压低项目报价以争取补贴的情况下,光伏电力价格仍远远超过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所以在经济上仍不可行。 2)并网不仅有经济和制度上的障碍,也有技术障碍(电网稳定性),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成本进一步增高。 3)而且,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并未得出清楚的结论,仅能量回收时间就可能长达5年。 综合来看,目前光伏发电可能只适用于边远无电地区。 中国多举措强力推动太阳能在国内大规模应用 2010年12月02日 20:42 新华网 新华网 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韩洁 徐蕊 张舵)中国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能源局四部门2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借助财政补贴、“太阳能屋顶”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强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 四部门在北京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开发区确定为中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这意味着,作为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的中国 正试图借助大面积“太阳能屋顶”和示范工程的集中展示,扭转其太阳能产品几乎全部出口的尴尬局面,通过降低国内光伏发电成本加快这一新能源在国内的应用。 (评:应用示范区怎么选在北京,而不是“电网覆盖不到的边远无电地区”?先就近示范,今后再推广?) 中国曾在2009年和2010年投入近100亿元支持了1000多兆瓦的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这些项目可实现年发电17亿千瓦时,节约60多万 吨标准煤,减排170万吨二氧化碳。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发示范力度和范围,力争2012年后每年国内应用规模不低于1000兆瓦,形成持续稳定、不断扩大的 光伏发电应用市场。 (评:从经济价值看,60万吨标准煤大约价值5亿元,100亿元投资要20年才能收回,还不算利息。而且电池的寿命也就20年,这笔投资亏本是肯定的。只能寄希望于减少了一些环境排放、促进了技术改进?) “今后中国将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国内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重点,进一步增加示范区的数量。”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会上指出,金太阳和屋顶示范项目一般规模较小,实行集中连片示范,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系统造价,推动电网集中管理。 “设立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后,园区工业建筑屋顶将会集中改造为太阳能屋顶解决部分工业用电,这无疑为大规模启动光伏产业国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 场,也让我们这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看到了转战国内市场的机遇。”此次获得示范区关键设备中标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苗连生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中国光电建筑应用市场刚刚启动,应用潜力十分巨大,但目前国内总装机容量仅400兆瓦左右,与建筑结合的水平不高,并网还有障碍。 中国建筑 屋顶面积总计约100亿平方米,如果其中10%的屋顶采用光伏组件覆盖,其发电量就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为尽早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张少春指出,明后两年,财政部将继续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支持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其中对关键设备按中标协议价格给予50%补贴,其他费用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按每瓦4元和6元给予定额补贴。 中央财政还采取集中招标方式选择关键设备供应商,通过招标使光伏发电系统每瓦投资从23元下降到18元左右,降幅接近20%,示范项目得到财政补贴后,每瓦投资仅在8元左右,按年满发电1100小时测算,项目用电价格在0.8元每千瓦时左右,与工商企业用电价格基本持平。 (评:也就是说,如果不补贴的话,太阳能光伏电价在1.8元左右,相比于火电、水电发电成本0.3-0.5元左右还是高得太多了。) 目前中国还有约1000多万无电人口,涉及200多万户家庭。中国将支持电网覆盖不到的边远无电地区利用光伏发电解决基本生活用电问题。今年已选择 青海祁连县、新疆且末县、西藏班戈县进行试点,示范应用规模为10兆瓦,中央财政投资补贴比例超过了70%,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评:太阳能光伏发电唯一可行的市场只能是边远无电地区。) 为保障太阳能示范项目的并网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并网程序,保证配套送出工程和发电项目同步建成投产。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接入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已达到10个,共计110兆瓦。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2009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400万千瓦,占全球的40%,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12年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千瓦。但由于光伏发电成本高、并网制约多等因素,导致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规模较小,光伏组件95%以上用于出口。 “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除了依靠规模化应用,还在于依靠技术创新。”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通过示范工程启动市场,还有助于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和新 技术应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从而使光伏发电成本持续大幅度下降,逐步改变中国光伏产品技术设备进口、产品出口“两头在外、只赚薄利”的局面。 两大难题未解 光伏补贴新政重蹈覆辙 2010年12月03日 22:34 华夏时报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0 条 企业并网引发的利益之争及成本难题正成国内光伏行业的阻碍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张继光 北京报道 光伏发电产业因为财政补贴一直在经历着盲目狂躁的阵痛,而淘汰低端、落后的过程却因为并网问题依然漫长。 12月2日,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推进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对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中关键设备按中标协议价格给予50%的 补贴。实际上,单纯的财政补贴并不能解决光伏行业面对的成本以及并网难题,就在一周前,财政部刚刚取消了39个金太阳工程项目的补助资格,部分项目由于成 本问题无法实际建造,也在侧面印证了这个行业的窘境。 为补贴盲目上项目 财政部等四部委高调支持光伏发电行业的声音,让整个绿色能源板块为之上扬,但这个提振是否能持久却引来疑问。 12月2日,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借助财政补贴、“太阳能屋顶”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强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 在对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部署中,中央财政将对关键设备按中标协议价格给予50%的补贴,其他费用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按4元/瓦和6元/瓦给予定额补贴。并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开发区确定为中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 但是,纵观近两年政府对光伏行业的政策不难发现,政府实际依然在重复之前的财政补贴政策。 实际上,早在2009年7月21日,政府便发布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计划 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当时的补贴标准是:若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 资的50%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系统,则按总投资的70%补助。 记者了解到,受财政补贴刺激,许多企业纷纷上报示范项目,以享受财政补贴。但是因单纯的财政补贴刺激而生的许多金太阳示范项目并未如政府所愿如期建设。而我国一直处于太阳能产品几乎全部出口的尴尬局面。 以至于今年11月,财政部不得不取消一部分久拖不建的项目补助。 “当时申报项目的时候确实看中了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后来拖着不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征地、并网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无法亏本去建这些项目。”一家外资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但目前,政府一边在淘汰存在问题的金太阳示范项目补贴,一边又在并未解决根本问题的背景下,试图用同样的补贴政策,重复刺激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 两大原因不建光伏 让政府高调宣布支持光伏发电的是这个行业无限的发展前景,但这个行业目前所存在的成本和并网问题却在制约光伏发电企业的发展。 在11月份财政部取消补贴的光伏发电补贴项目中,光伏发电巨头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作为业主、承担的洛阳师范学院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项目和由 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实施的工程——洛阳机场二期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洛阳新区图书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等项目均被叫停;BP在华合资的碧辟普瑞太 阳能公司也赫然出现在取消名单之中。 “不建是因为有很多问题,审批、成本、并网接入系统费用太高以及供货等问题。有不少供货价格是亏损的。”一被取消的项目承建方向记者坦承,而且并网本身也存在问题, 国家电网 因为自身利益口头允诺侧并网和自发自用但实际操作中难以兑现。 据了解,政策鼓励电量自发自用和用户侧并网。其中自发自用指金太阳工程发出的电量由用户自己使用,无需升压送入高压电网后再由用户向电网购电。自发 自用减少并网和升降电压的资金投入与线路损耗,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但对于电网而言,实行自发自用,电网一直依赖的并网差价利润将不复存在,其经济效益受 损。而在用户侧并网方面,电网感觉无利可图所以一直以技术问题为由不愿实施接入系统。 “金太阳工程实施以来,各地电网均因涉及自身利益,不愿落实自发自用政策,不允许用户进行电量抵扣,又因为接入系统费用很高,最终使得各项目承建方投资建设金太阳工程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导致项目难以推进。”上述承建方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并无消息明确电网方面已经切实解决并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取消了一部分光伏发电项目后,又利用同样的补贴去鼓励光伏发电项目,政策目的难以奏效也在所难免。”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 业内称光伏不宜上大项目 政府一直期望财政补贴能使得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获得推进和发展。但悬而未决的上网电价和并网问题不但拖延着政府支持的金太阳工程的如期进行,还有许多拿不到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生死关。 “国家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太阳能光伏的上网电价。大的项目发出的电卖给谁,电费多少难以确定。”中海阳能源科技公司一负责人指出,财政补贴能支撑企业多久也难以明确。 韩晓平认为,光伏发电产业本身是适合分布式发电,并不适用于大项目,但目前政府却一味鼓励大项目,平白增加项目成本,而并网问题又因为接入系统费用问题一直难以妥善解决制约着这些大项目。 据财政部内部人士称,国家电网目前已经承诺为了政府节能减排牺牲企业经济效益,支持用户侧并网和电量自发自用。并提出,金太阳工程示范项目用户自发自用的电量,不能超过其总用电量的20%。 但目前在很多地区,金太阳项目实施方对用户侧并网和自发自用在具体实施中是否会存在障碍不置可否。 “政府如果要鼓励光伏发电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反省目前的政策,真正鼓励这个产业并不是盲目支持部分大项目,而应该认清光伏发电是分布式能源,应该把资金投入到光伏发电的分布式利用上,同时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并网问题,而不是单纯依赖电网公司的单方承诺。”韩晓平认为。
个人分类: 行业动态|2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本也是个“技术”观点(mirror)
liwei999 2010-8-27 01:38
成本也是个技术观点。 (126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6, 2010 09:42AM 别不把村长当干部,别不把成本当技术,别不把运气当实力。大学的教师队伍里,需要有些从产业界回来的人物。这些人物有实际经验,与科班儿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对学生教育很有好处。 一说太阳能电池,人们就本能地追求光电的转换效率和材料。成本一般都归在经济范畴里,好象与技术无关。但是换个角度看,成本也可以成为技术的指标。或者说技术有两个座标:成本的和性能的。两个座标的比就是人们常说的性能价格比。 构造材料从人类利用钢铁以来,这么多年就没有变过。不论铝合金、镁合金、非金属材料如何发达,都无法取代钢铁的地位。这算是有共识的认识了。但是对于其他领域里的材料,人们往往就抱有幻想。比如说太阳电池,就有期待着发现新材料的梦想。超导材料,人们也期待着有室温、哪怕是干冰温度的超导。有没有这样的材料呢?还真不好说。可以当辅业搞搞,不可当主业,因为风险太大了。 至少在光电池的领域里,取代硅材料的可能性很低很低。光电的转换效率上提高1%与热机的提高效率1%数字上虽然相同,但经济上的含义不一样。发动机提高效率1%意味着省燃料,而太阳能就没有省不省的概念了。因此改善光电的转换效率的各类研发工作基本上都是无用和无效的,从实用的观点看。为什么还要搞呢?主要是因为人的心理决定的。就如同股市价格那样,突然间就有很多人要买一类商品,结果价钱就莫名其妙地涨上去了。 如果今天有人问学什么好的话,镜某绝对推荐金融物理学。当然这不是搞冶金,而是研究货币的运动(作)。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451,65451#msg-65451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医患关系危机(4)To Err Is Price
热度 1 fs007 2010-7-21 06:22
2000年美国医学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出了一份报告,题目叫To Err Is Human,其来自英谚,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英谚的前半句说是人就会犯错,后半句说,谅解则天佑(谅解别人的行为是神圣的)。这部报告批露了在美国的医疗系统中,每一年因医疗错失而有44000到98000人死亡,医疗错失导致170亿到290亿美元的损失。该报告呼吁全社会,全医疗系统的努力,要争取在5年内将医疗过错减少一半。显然报告的撰写者们不认为原谅过错就是神圣的行为。 我的原意就是仿照英文原句式,用To Err Is Price来作标题的,翻译成中文就是都是价的错。我在这里是继续讨论医生不合理收入的社会原因及后果。 二十世纪计划经济的大规模的尝试与失败给类带来的最大的警示有两点,一是人不能胜天,人力有限,人为地大规模地掌控经济及其发展是愚昧的行为,二是人是自私的,那些自以为无私的人会给社会带来毁灭性的困挠。中国近代的落后,多半源于对经济的无理干预与重农抑商的国策,在此不赘述。 在自然条件下,人们对大多数商品的需求与价格与反比(低级的商品会例外,比如大米相对于肉类,如果大米非常便宜,你不会买更多的大米,相反会用买米节约的钱去买肉),医疗服务服从这样价格规律,这种价格规律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同一商品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估,用朴素的话来说,有钱人花钱要大方些,没钱的就吝嗇,就医疗服务而言,脸上有块疤或是鼻子长得有点向右,有钱人会去整容,没钱人将就着也过去了。 对任何商品而言,卖方最好的定价方式就是依需求曲线卖出商品,如果商品成本是2元,那原意出10元的卖他10元,原意出5元的卖他5元,3元也卖,2元5角也卖,2元及以下不卖,因为没钱赚了。中国人常去市场砍价,想来对这种交易方式并不陌生,但遗憾的是,有钱人多半聪明而刁钻,常常扮了无钱的样子,明明5元他也会买,他偏偏只出3元。另外砍价还价的方式导致交易成本大增,商家往往只能有一个价,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于是乎,定价3元,薄利多销嘛。 聪明的商家会在同一产品的性能、包装、以及服务上加以改变,用微小的不同来区分购买者,从而达到让愿出高价者出高价,愿出低价者出低价,而他们的利润得到最大化,这一商业策略,在经济与管理学中叫价格歧視,歧视二字尽管听上去有点贬义,但在自由交换的商业环境中,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无论是商品的生产,还是服务,规模经济总是存在的,价格歧视会让有钱人享受到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也会让原本无缘于该产品与服务的人得到它。比如前面的例子,一个价商人会定3元或4元,而有了价格歧视时他就会定6元、4元与2元5角,一部分原本不能买到该产品与服务的人,现在也能享受到了。 相对于物质交换,买东卖西,还一种制度叫配给制,货币与价格可有可无,凡有了产品,大家要么平均分配,要么按分配者意志分配,数千年前的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多半就用这种方式,中国几十年前对此也不陌生。配给制的麻烦在于,分配者尤如脚上屁股都长了永不愈合的脓疮,坐不下来,也站得不安,不干活的人越来越多,可分配的越来越少,需求却是愈来愈多。数千年前古人就已抛弃了这一方式,中国人现在也学乖了,就不多加讨论了。 鲁迅不懂经济学,否则的话他会这样写那位S城名医的那次出诊:那时他已阔得不耐烦,又加之那求诊的人很大气于是他要了100元的高价。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一百元的高价,是局部合理的。医生失却价格歧视的能力,整个社会结构都会受到威胁,穷人会觉得医药费用日增,看不起病,怀疑医生因其无钱而不尽力,医生该打,而富人会觉得他们没能得到他们应该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医生该打。医生成了鼓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我认识的老医生说起解放前的诊疗活动,他出诊到了佃户家,他会让他们喂饱他的骡子,再取一升或两升碗豆,而到有钱的人家,则多半收的是现洋。 以前的中医医生尚知同情贫苦,现代中国的医生医院却是那么面目可憎地见钱开方,视钱过命,中国的报纸,三天两头就要挂上无钱被医院抄地出门的消息,这一切,都是价的错!医生生活的窘迫,与邻居相比的落差,只会造就势利的医生,其根源,就在于没有价格歧视,不仅仅是没有价格歧视,医疗服务价格还被人为地定在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水平,各种价格之间相对比例还缺乏合理性,于是医生的收益得到最大的抑制,医疗服务市场无比扭曲。 我手上有一份1998年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近十年其实没有大的变化,两年多前我回国看到的各医院的价目表让我震惊到今天。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大约所列举的价格还会随物价指数上升,但中国以2000年为基数(100),1998年是101,2005年是107,平均一年增长1%,所以目前为止,我所要列举的数据应上浮10%左右,或者依照卫生部与物价局的僵化思维,有些地方连这份奢侈也没有的。这份自诩为参照了国际医疗价格研究的文件允许: 急诊观察床位费 5.5元,现在就大约6元!大家要节省住旅馆的费用,装病看急诊! 普通门诊检查费1.7元加挂号费0.8元,其2.5元,现在应不到3元。大家理发一次费用是多少? 救护车五公里收费11元,以后每公里加1.1元。这不是打的士么? 特级护理,一天10元。茶馆内坐一天试试,这喝茶不给钱么? 大抢救一次40元,中抢救也是40元,小抢救一次10元。你说,这人能救活么? 脑血管造影、气脑造影、脑室碘水造影、脊髓(椎管)造影、静脉泌尿系造影、肾盂穿刺造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等,只要18元(现在20元),现在中国流行按摩(不要想歪了,这里只谈按摩),按摩一次多少钱? 以诊费为例,我们算算成本。按照此前估算的目标价位,普通医生每年值11万元,他应当工作46周,每周60小时,他每小时看病人不应当超过6人,也就是说,他的诊费起码应该是7元。但医生看病不能每天8小时全在看病,医生属于多功能服务,他一定会有非直接生产期(Down Time),比如他要开会,要跟同行讨论病案,要从办公室走到诊所,从诊所走到手术室等。医生的非直接生产期会多达2/3,那么,医生的人工成本就会高达21元一次。 那仅仅是医生的成本,医院必须要为医生提供诊疗场所,配备护士,提供诊疗活动中需要的物质简单地说,比如洗手液等等,这又会有成本,在美国,这些服务成本接近医生成本,那么医生的诊费收入应当为40元一次,这仅仅是普通医生的诊费。在大家急着抱怨之前,我仍然要提醒一句,想想你按摩一次花多少钱再开口好不好? 卫生部的高官发言说,医疗活动定价一定不能与成本挂钩,这种从根本上违反经济学、管理学甚至常识的指导思想,居然出自卫生部的长官,当然就会有无比荒谬价格体系了,由卫生部主持医改,改不动,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你生活在重庆,那里有大量的棒棒军,就是出卖体力的劳动者。重庆全是山路,重庆美女去市场上买了菜,就会叫棒棒扛上,一路悠闲地回家,耗费约2元人民币。请读者想一想,如果你进市场,抓了棒棒短工,非得要他收下5分钱,然后随你扛菜回家,那是什么性质的劳工合同?不是奴役是什么? 经济活动中没有不与成本挂钩的价格,这种价格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来自某外在的补贴,补贴必须大于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距,即使这样,成本也还是与价格挂钩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让医生掌握价格及价格歧视的能力,医生会自然而然地让高收入者补贴低收入者。国家还可以进一步介入,直接提供补贴,让低收者享受较低的价格。 政府强行干涉定低于成本的价格,其结果只能有一个,要么商人关门,要么商人用另外的形式增加实际价格。以卖牛奶的为例,一斤牛奶成本4元,政府非得要定价3元,牛奶商要么关门改卖牛皮,要么一斤牛奶掺一斤水,政府规定的价格也卖得欢!中国的医疗界两种情况都在发生,服务的价格受到压制,医生大量卖药,药品商也很高兴,就病人不高兴。此外任何一医疗活动,只要能挂钩的项目,比如前面提到的大抢救,大到任何药品,小到针头,医院都要算账,总费用再另加40元,即使这样,也有可能(很多时候的确如此)总价格还是低于成本,那么医院医生唯一的选择就是降低成本到以医疗质量为代价的地步,假药及仿制品的特点就是便宜,对于急于降低成本的医院医生当然一拍即合,难舍难分的了。 价格管制导致医疗活动的全成本控制,全然不顾质量,其结果对医生的损害是无与伦比的,在这种环境下,好医生不会比差的医生得到更多的收益,这一点我前面已经提到了,医生要提高收入,就得要下岗。医生显然也是经济人,经济人的特点就是要做成本效益分析,做一个好医生,要有大量的时间精力上的投入,投入没有收益,那是笨蛋才做的事情,而医生好象没有几个是笨蛋,尽管混蛋很多。 生命无价,但医生是有价的。医生为降低成本压力所迫,不得不拒绝患者的求助,我当医生的时候,不时也得对患者婉言相劝,让他们准备更多的费用,而护士们很多时候则直言无忌,账上没钱,就不发药了!因为我们对生命的眷顾,对健康的看重,世界各个文化都对医生的道德寄予远超于普通人的道德的要求,那就是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医生会义无反顾地施以援手,象白求恩那样,舍已为人,这种道德要求也附合医生对维系健康与生命的职业追求。中国医生沦落至这般状态,实在是不得已的选择,不愿作小蜜与二奶,就得要厚着脸皮向病人要钱! 医疗卫生活动领域,最莫过于引人注目的无非是贫困求助了,各国皆然。商品统一定价,受益最大的就是富有阶层,因为他们本来愿意出10元购买,现在只支付了3元,而一旦有了价格歧视,受益者就是低收入阶层了,差不多的产品,有钱人花8元,他们只花2元。回到医疗价格管制上,受益者就是高收入阶层,尽管他们也满肚皮的怨言。 医疗价格歧视对赤贫者往往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贫困救助,即患者就医时直接免去费用,在众多的发达国家中就只有美国这一方式才有意义,其它国家都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障,医院医生想为赤贫者救助,只有到外国进行慈善医疗活动(不少见),美国医院医生大多有5%左右的贫困救助,据我所知,还有中国人短期探亲也得到了贫困救助,享受了一番美式现代医疗,想是终身难忘。另一种方式是坏账,即患者就医后拒绝付账,拒绝付账的,大抵是经济所限,没有能力付账,坏账约占医院医生总收入的3~5%。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医院是不欠账的,当然也不是绝对不欠,我以前重症病房的一位老干部就不受费用影响,欠多少都没问题。中国的报刊常见报导某患者因为没钱而被拒之门外,甚至许多时候患者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有现钱而被拒绝医治!中国医生真的是外白内黑吗?不是,说穿了,贫困救助尽管医生要做贡献,也还是要社会买单的,其形式,就体现在其它付费病人的成本增加,价格上调,在政府强制管制价格后,这一条路行不通了,医生医院不愿独力承担贫困救助的负担,以中国医生微薄的收入,实在是原谅则天佑(to forgive divine)。 中国年青医生们以后或许再也听不到老医生讲述他们当初去欠费患者家中讨钱的辛苦了,中国医院见钱开方的历史渊源就要被人忘记了。在过去医生是右派,贫民是红五类的时候,医生是先开方后收钱的,不收钱也不要紧,政府包着呢。但亲兄弟,明算账,农民与无产阶级治病归治病,政府不开条子,那欠账还是不能免的。欠账不能免,但允许欠账却是普遍的。这红五类挂的账,不改革开放,大概没人敢去收的,也没必要去收,收了也不归你。 但一改革开放,政府在医院的投入大减,收账就默许了,而且与效益挂钩,不收不行。医生们收账,大概就跟他们没练武之前一样,温文尔雅,缺少中国公安人员的那股杀气,所以钱没见几个,故事听了一大堆,腿也跑软了,于是民主集中讨论后一致认定,不是我们不仗义,实在是病患太顽皮,从此以后,不见钱,不处方,不入账,不拿药! 多年前回国参观了一个国有工厂,净资产二千万但负债却有四千万,让我吃惊的是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库房,里面堆满了数十年几十年前的破铜烂铁,每一个库房还都有专人看守,那些管理人员似乎就不知道什么是坏账,什么是适时报废。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谁要报废,谁要注坏账,谁的账面就不好看,于是乎,一大堆的破铜烂铁,还得派专人守着!中国的医院,还记着那一堆欠费吧? 回到贫困救助的问题上来,中国政府主管的医院在2006年的欠费率是1.32%,这是卫生部的统计资料。这个病人欠费率不是一个太好懂的东东,究竟是曾经有1.32%的费用被拖欠过(最终还是付了),还是有1.32%费在年底还欠着,还是按病人的比例来(1.32%的病人曾经欠费)。按其英文翻译来看可能年底欠费与年总收入的比率。欠费并不是都不还的,以中国医院的吝嗇与见钱开方的传统来看,这些欠费大概是与贫困人员无缘的。政府医院尚且如此,还能指望其它医院有更多的善心吗? 在目前中国价格管制体系中,得益最大的也不是愿意出高价的富人(因为他们要接受服务品质降低的后果),而是有权有势者,他们付出他们所乐见的低价,医生们还得尽心尽力服侍,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更不要说质量上偷功减料了,就这样,还可能被活活打死。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卫生改革仍旧是商品经济不能触及的宝地。 中国人都应关心医疗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医疗改革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是放开价格管制,让市场重现活力,解放如奴隶一般被剥削与压榨的医生,否则,中国不可能找到好医生。儿女受教育可送到外国,但自己有病了,总不能打一个飞机到美国去罢?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3288 次阅读|3 个评论
系列:机制的故事【4】公平机制的设计
陈安博士 2010-7-13 05:09
   机制,说来简单的俩字,其实并不简单。    比如,公平分配机制,你给我造一个出来,要保证绝对公平。    于是,著名的“分粥机制”就被造出来的,你可以负责盛粥,可是,对不起,你要最后一个端粥。    分饼也一样。    要说,作为分的人,我是有成本的——为大家服务嘛,怎么我却要最后一个选择呢,这不整个一吃力不讨好嘛。    对不起,为了绝对公平,您如果愿意做分粥者,就要承担这样的结果,你不愿意可以不做这个分粥的人,有人愿意做且还愿意接受那个最后端粥的安排,因为这样做的人还有其他方面的收益——可能是受人尊重,也可能是选举的时候多捞几票,也许就是等大家富裕了不需要如此分粥时会记得那个受了委屈却依然愿意的分粥人。    所以,为了公平,机制只能如此设计。    您可以扩展这个机制到更多的情形,比如如果1万个人需要粥喝,此时让一个人分粥是不可能的,那就要兼顾效率。怎么顾?    可以先分成小组(树状?),再来分米,然后分面,随后煮粥,最后每个小组用同一个思路分粥。    这个过程中,分米的过程也用已经被证明有效的分粥机制。    当然,还可以继续推广,比如要共享的东西是不可分割的,分割之后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毫无意义,此时如何?比如一家人只有一盘磨(这在小农社会很重要),如果你来底我来磨盘,那就谁都没法用这盘磨,此时的分粥机制如何设计?    现实中的“分粥”并没有理想状态下那么简单,所以,必须得考虑更恰当的机制来进行分配。    而就分粥本身,也还有分的人有老弱病残,有食量大食量小,绝对公平不存在且并没有意义,这种完全公平的分粥只有在那种每个人的基本情况都假设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才可以考虑。如果分粥的人优先老弱病残孕者,如果里面还有他自己的亲戚,又当如何?    故事只是故事罢了,机制的设计要远胜于故事里要表达的奇思妙想,如果你想问我怎么才能穷尽所有情形,那么我告诉你,我们做的机制设计理论应该可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虽然肯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啥时候告诉您俺们做的这套完整的机制设计理论,嘿嘿,等论文发表几篇之后吧,我的故事将会讲得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到时候,别忘了回来听陈安博士讲故事哟!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4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今天‘乌拉圭’‘加纳’足球赛看犯规甚至‘犯罪’成本
lin602 2010-7-3 16:34
今天早晨看世界杯足球赛,乌拉圭对加纳,快到终场仍然是1:1的关键时刻,加纳一个好球即将进入对方球门,而乌拉圭的队员在球门前用手将球推出门外,如果不是手球,球绝对进门了,加纳肯定进半决赛。这个绝对的犯规,让这个队员被红牌罚下,加纳开点球,但加纳的一个点球没有得分。 残酷的点球比高低开始了,最后乌拉圭点球赢了,加纳含泪被淘汰了。看到这个场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有意犯规,最后拯救了乌拉圭。 犯规有利! 反映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官员们犯规甚至犯罪是划算的。在位时,安排自己的亲朋好友到相关的职位甚至工作,人来了,即使有点非议,好处得到了。 为了升职,给有权领导送点钱与礼,这是犯规的行为,但自己升官了,即使有点什么问题也就算了,划算。 利用权力搞个经济适用房,即使不幸被发现了,最多退掉,如果不发现,自己得了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犯规也划算。 贪污受贿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许多还转移到国外,如果发现了,说不定自己及全家人已经到国外了,你管不着了,如果不发现,说不定还是位居高职,说不定还是优秀。划算。 这类事情太多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战略成本: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shuhualu1016 2010-5-12 10:21
作者:舒化鲁 成本控制,并不是要把该投入的也卡住,不做投入,而是控制和节省没有效益的投入。这就要求成本控制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界定实施,所节省和压缩的投入,只能是没有效益的投入。并且判定有无投入效益的标准,也不是仅仅看目前有无收益,而是看对长远收益和稳定收益的作用大小。 在短期内没有投入效益,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投入,不仅不能作为没有效益的投入省掉,而且要强化。强调通过强化服务于企业长远战略的投入来稳定企业的发展。否则,不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这里的西瓜就是企业整体的长远利益,芝麻则是单位、部门和岗位个人的局部活动投入。没战略意识,每一个单位、部门和岗位,仅仅盯住自己的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忽视整体控制目标的协调。这种形式的成本控制也就不可能为企业带来价格竞争力的提升。 有一个加工型企业,他们对业务员确立了一个分段提成奖励办法:完成基础业务任务,发给全额工资;完成一级业务目标,提成0.5%;完成二级业务目标,提成1%;完成三级业务目标,提成1.5%;超三级业务目标,提成2%。就因为有一个业务员业绩特别突出,企业 30%的订单都是由他一人谈定的。按照原定的提成奖励办法,除了工资之外,他可拿提成奖107万元。 可年终一算账,企业总共得拿出近200万元的现金来兑现奖励。公司总经理不干了,为了节省费用,对所作的承诺打折,按原定提成奖励的40%发给。结果,所有的业务员都失去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和热情,订单量急剧下降,到第二季度开始时,就因为订单减少,致使开工不足,不得不轮流上班。到第三季度开始时,就不得不减员,使30%的工人下岗。节省了不到200万元的人工费用,却直接导致企业发展的受困,造成直接损失2000多万元。 投入是现实地节省了,损失却成倍地发生了。不仅如此,还失信于员工,失去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这才真正是得小失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122 次阅读|3 个评论
答:boxcar [2010-4-13 13:24:14] 评论
ccpicasso 2010-4-13 13:44
发表评论人: boxcar 成本低的技术在中国吃香。 答复: 是啊,这个理所当然,情有可原。 而且咱们做的很好: 根本不用,零成本。 希望他们自己在吃火腿肠时意识到,原来是这么的不方便
个人分类: 答复读者|23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成本管理仅仅靠节省是没有用的
shuhualu1016 2010-4-2 09:45
作者:舒化鲁 成本管理就是要节省投入,但却不等于简单地节省投入。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过程中,一抓成本管理,人们所想到的就是节省开支,减少投入。而仅仅节省投入,是远不足以提升企业价格竞争力的。 从前,有一个祖业很大的富人,他有三人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不知道该把祖业传给谁。他担心祖业传给的对象不当,使祖上留下来的家业败落丧失,对不起祖宗。 一天,他把三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每一个人给了十两银子,并告诉他们说: 十两银子是给你们的家当。现在就出门,明年的这个时候回来。谁能把家当保持住,我就把这个家业传给谁。 一年过去了,三个儿子都同时回来报到。 老大很高兴地把这十两银子原原本本地交给他的父亲,说: 我是最好的祖业守护人。您交给我的这十两银子,我一动也没有动。 他父亲抬头一看,他的大儿子衣衫烂搂,瘦骨零丁,甚是可怜,可十两银子如旧。他问道,你是如何把我给你的家当保持下来的? 老大回答说,我拿到银子之后没有打开,就找个地方藏了起来,一年来都是以行乞为生,有时 该轮到老二了,他双手捧上一大堆碎银,一清点过秤,足足有十二两之多,人也红光满面,并且还发福胖了不少。 你是怎么把家当保持下来的?老父问。 十两银子我用来买了一个小餐馆。在那里经营,一年时间快到了,我把餐馆又顶了出去,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二两多,我的生活过得也很富实。 老二说。 他的父亲点了点头,现在轮到老三了。 他满身珠光宝气,可两手空空。老二还在想这个家业归我继承无疑了,老三不会经营,把十两银子都穿在身上了。 老三走到他父亲跟前,掏出一张纸来。这是一张银票,整正200两。双手捧送到他父亲跟前。 他问老三: 你这一年是怎么过的,还赚了这么多银子? 我拿到10两银子后,反复打听,得知我们这里所用的绫罗绸缎,在东方大唐很便宜。我就带着您给的10两银子东行,到了中国,找到一个丝绸老板,用剩下的8两银子作本钱,与他合作共同做这个丝绸买卖。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我们总共获得2500多两银子的净收益,我占10%的股份,分到10%的利润,得到250两银子,我把整数开了一张,拿回如数交差。回来途中花去30多两,总共还有210多两。他汇报说。 最后,他把家业就交给了老三。 在这三个儿子中,也都有成本管理的意识,老大是节俭,自己不吃不喝。老二是重吃重喝,把钱用于投资,在保证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又保证财富价值不贬值。老三则是把自己所拥有的10两银子当作一个引子,作为合作的资本,以撬动他人资源为我所用,实现了所拥有财富的增值。 提升企业价格竞争力的企业成本管理,也就必须按老三的思路实施。不能为了节省而节省,节省的目的是要保证收入增长情况下减少投入,或者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使收入充分大。成本控制并不是要算死帐,而是要活算帐。 这正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所要强调的内涵。
个人分类: SH管理技术和方法|2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人才的“培”“养”和“流”
boxcar 2009-12-10 12:31
刚才在王宝山老师的事外桃源中看到了他的新博文 人才,不但要培,更要养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457 ),很受教益。写下两个评论之后,仍感意犹未尽,遂决定再专门起一文,谈谈我对人才的培植、养成和流动问题的看法。 我个人虽算不得什么人才,但对人才问题也是关心日久,此前也曾在本网博客中不止一次地写过有关人才流动的博文,还曾冒昧地对钱学森大师与温家宝总理的那段著名对话进行过解读。以往我的博文中曾有4篇是关于人才流动的,王老师的这篇博文分析了培养环节,我还想就这两个环节再作一点补充。 如果按照王老师的思路拆词解字,那么培字取其培植之意、来个土立口的解读是没问题的。如宝山兄说言,在培植阶段,未来的人才首先需要的是发现(放入土中);其次是需要的是一个大至合理的方向目标引领(向上、向前),此间自然需要扶植(立住),而且必须要尽量做到正直;那个口字,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片广阔的立言立行的空间,让人才到了一定的水平和层次后可以有大作为,这其实也就是钱学森所说的那个冒字了。 不过这个培植过程中是要把人才看作一种植物,要他扎根下来,根越深,则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越多,长得越好,形成所谓树大根深的局面,这样抗御风沙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很多人才也确实是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扎下深根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那些频繁地变换着工作单位和研究方向的年轻人,有些会由于工作不够连贯而不能做得很深入,反而虚耗了很多时光,浪费了年轻人身上最宝贵的创造力。 说完了培,咱再说说养。我觉得最该养字后面接上的是活字, 也就是说首先要人才或者被认为是人才的人能活下去(这是最低纲领),有可能的话,还要使之能活得很好、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品味、活得有...(这是最高纲领)。这些当然是人才的成本,如果按照最高纲领来理解,成本还是相当高的,当然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甚至是大投入。当然既有了投入自然就得要产出,否则会违背经济学的规律,也难以持久。人才其实是有产出的,人才的能力一旦得以施展,会有很多成就,也可能会带来大的效益,而人才能冒出来或者被选拔出来本身,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产出(即使未必直接对应着实际的效益),只有有了这些产出,花钱养他们的人才能高兴,因为有了一个好的投入产出比;同样,有了产出,当初发现和培植他们的人也才能有如同当了伯乐或者孔子般的成就感。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更多的领导可能只想要产出而不愿意投入,就如农村的懒汉只想收割庄稼而不愿播种、锄草、施肥一样。于是,另一个关于人才的动词映入我们的眼帘流,即人才的流动。 其实关于人才流动,我实在不想在这篇博文里说太多了,因为我的人才流体力学系列四篇博文已经说了不少,下面还会继续下去。这里只说和人才的培养有关的流动。其实合理的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这大概可以从很多大师的游学经历看出来,多看、多了解、多交流肯定有利于人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提升,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人才流动市场的形成,同时也必然促成人才价格的上涨,这一方面会增加养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待遇的改善。人才向外流动趋势的出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向人才释放其个人能力施展空间。所以人才流动总的来讲对人才自身肯定是有益的,但其不利之处是最初发现并进行人才培养者会有很大损失,从而进一步会导致对人才培养的轻视和对人才流动的过度依赖。 =============================================== 本人此前所写的与本文相关的博文: 人才的流体力学(1~4)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9715 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0003 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1949 4) 人才的流体力学(四)自由落体的悲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576 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239 6)大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58
个人分类: 科研|3813 次阅读|5 个评论
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向与使用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caoyuanyuan 2009-9-7 17:29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2期 【摘要】为了了解影响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向与实际使用的因素,对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的新增成本影响因素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移动支付使用成本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着最显著的影响,社会影响、努力期望和期望效用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和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服务业接口技术及其符合性测试平台的研发》(2006BAH02A36) 1、引言 根据移动支付论坛(mobilepaymentforum,http://www.mobilepaymentforum.org)的定义,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7286亿户,居世界首位,手机普及率为41.6% ,我国移动支付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在发展空间,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仍较小,2007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229.24亿元,其中手机支付规模市场为4.06亿元,仅占整体市场规模的1.77% 。 英国市场研究公司IMSResearch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到2012年,全球通过非接触式手机支付、手机银行以及空中下载(Over-The-Air)方式交易的用户将达到8.84亿。艾瑞市场咨询也认为,移动支付服务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移动商务个人应用领域的四大热点之一。据易观国际发布报告称,2009年中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将在2009年达到8250万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74亿元,从2006年到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40%。 因此,在目前开展对移动支付使用者的接受和使用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UTAUT),根据移动支付的特性,加入成本影响因素,对UTAUT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移动支付的整合性信息接受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影响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向与实际使用的因素。 2、文献综述 国外的移动支付使用者采纳或接受研究通常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 和创新扩散模型 ,对移动支付服务的使用意愿和与实际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随着对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可能承担的花费的关注 ,成本被认为会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与使用 ,后来的一些研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增加成本作为影响因素 。 我国的移动支付目前在一些小额支付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如购买彩票,缴纳话费、水电费,在网上购买Q币和B2C交易 。同时,移动等各大运营商和银行已经推出了理财、缴费、消费等系列移动支付服务项目。整体来看,移动支付涉及到的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业银行证券业商业保险、彩票和工商税务、社会公用事业收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和商业等服务性行业 。随着经济和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支付产业的逐渐成熟,移动支付的应用势必越来越广泛。 国内陈华平等人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新增风险认知和成本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提出移动支付使用者研究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成本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显著积极影响,其原因尚不明确 。 3、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式 1989年Davis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接受模式(TAM) 后,对使用者行为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关的理论研究如模型扩展和各领域的实证研究十分广泛。 Venkatesh等人对历年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不同的范畴中各自具备解释力,并尝试发现这些实证模型的特色,把模型作整合,提出了整合性信息接受模型(UTAUT) 。 UTAUT包含4个对使用意愿与行为有影响的关键因素,即期望效用、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以及4个控制变量: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其中期望效用、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对使用意愿有重要影响,便利条件对信息技术使用行为有很大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这个新架构对使用行为的解释力高达70%,比过去所知的任何一个模型均有效,因此,本研究选用UTAUT模型为基础模型,其数学公式如下: 其中: UTAUT模型如图所示。 图1UTAUT模型 (1) 期望效用:使用行为会受到个人的期望效用影响,Venkatesh对期望效用的定义为,个人相信信息科技的使用能够可以帮助他在工作上获得表现,其影响因素包括知觉有用性、工作合适、相对利益以及结果期望。 (2) 努力期望:使用行为会受到操作的难易影响,Venkatesh将影响努力期望的因素归纳为:有用性、复杂性以及容易使用。 (3) 社会影响:个人对信息接受和使用,会受到他人的影响。Venkatesh.对社会影响的定义是,个人察觉到他人认为他应该或不应该使用新信息系统,并将社会影响层面的因素分为主观规范、社会因素、公众形象。 (4) 便利条件:Venkatesh对便利条件的定义为:个人相信现有组织与技术架构都会支持信息系统的使用。现有组织与技术架构都会影响使用者使用该系统。这一层面的因素包括:认知行为控制、促成条件、一致性。 (5) 控制变量:UTAUT模型中还有四个影响显著的控制变量:性别、年龄、使用经验以及自愿性。在以往关于控制变量的研究的基础之上,UTAUT进一步分析了两个以上变量对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复合作用,发现会使影响更为显著。 4、本研究使用的模型与假设 以UTAUT为基础,综合前述研究,本研究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成本影响因素,形成移动支付接受假设模型。这个模型中影响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包括成本、期望效用、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数学公式如下: 其中: 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与使用模型 综合以上研究,有如下假设: H1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所承担的成本对移动支付的接受有负面的影响。 H2个人的期望效用会正面的影响个人使用移动支付意愿。 H3个人的努力期望会正面影响个人使用移动支付意愿。 H4个人受到的社会影响会正面影响个人使用移动支付意愿。 H5便利条件会正面影响个人使用移动支付行为。 H6移动支付的行为意愿会正面影响移动支付的使用行为。 5、实证研究 5.1、调查问卷与回收情况 本研究根据UTAUT模型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架构,在以前研究者采用的调查问卷基础上 ,收集国内外与移动支付相关文献,对变量进行了适当删改,最后开发出本研究的移动支付接受与使用量表。量表的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各因素指标出处如表1所示。 本研究根据UTAUT模型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架构与问卷的理论基础,收集国内外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文献,归纳用户采用移动支付的因素与用户行为,选择适合本研究的变量作为问卷设计的依据,并消去不相关的变量,最后开发出本研究的移动支付接受与使用量表。量表的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各因素指标出处如表1所示。 表1指标出处 原始问卷在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反复进行预试验,以重新评估和有效地修改问卷,从而确保问卷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要求。大学生是技术接收研究中的常见的调研对象21,22,同时,移动支付在我国目前阶段的使用者也较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相关专业知识和使用经验23,因此本文的调查人群主要选择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校老师以及信息与通讯相关行业的业内专家。调研在西安交通大学和2008年信息经济学年会发放600份问卷,回收了579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1份,有效问卷为579份,有效率为96.5%。采用spss15.0和Amos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2、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1)样本人口统计资料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分布情况如下:男性占55.4%,女性占44.6%,男女比例大概为1:1。在年龄分布上,本次研究对象年龄主要分布在2025岁之间,占了总样本的59.8%;其次是2530岁和3035岁之间的年轻人,分别占了总样本数6.9%和11.1%。职业方面,学生样本387个,占66.8%,高校教师样本107个,占18.5%,公务员和信息与通讯相关行业等其他85个,占14.7%。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了总样本的绝大多数,共571人,其中本科和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0.8%和37.8%;大专学历的共8人,没有高中以下学历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人数最多,为579人占了总样本的55.6%;15003000元之间的占了12.4%;30005000元的为19.7%;8000元以上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小,仅占0.5% 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所具备的高学历、年轻化特征,可能跟本次研究所定位的调查对象是高校学生、老师以及信息与通讯相关行业的业内专家有关。 (2)样本关于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基本情况 关于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基本情况,经对有效问卷统计分析:使用移动支付的方式中,选择基于手机话费账户的代收费方式的消费者比例稍大,占调查人群的63.0%;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户绑定,采用手机银行方式支付的消费者比例稍小,占37.0%。在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业务中,52.3%的使用者主要用于短信投票,18.4%使用者主要用于交纳话费等费用,13.5%的使用者主要用于购买Q币、电子书刊等数字产品,主要用于银行转账、手机炒股等的使用者占9.3%,有6.2%的使用者主要用手机投注彩票,只有0.2%的使用者使用移动支付用于购物支付。在使用移动支付的历史时间上看,使用者使用移动支付两年以上的占49.7%,一年半以上至两年的占33.9%,一年以上、半年以上、未满半年的分别占3.8%、4.3%、8.3%。使用者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上,平均每月使用次数未满1次的人群最多,占68.0%,其次是5次以上10次以下的,占24.5%。平均每月使用1至5次的,10次以上的分别占5.4%和2.1%。 从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基本情况看,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方式是手机话费账户代收费,手机银行也占有较大比重,使用者使用移动支付主要用于服务收费和购买虚拟产品等,从使用时间和频率看,使用者使用移动支付的历史较长,但频率较低,这可能和使用环境不成熟有关,不过,同时可以看到平均约使用5次以上10次以下的使用者占到24.5%,已初步具备一定规模。 5.3、信度效度分析 (1)信度 通过Cronbachs的一致性系数(系数)来测量问卷的信度,如表2所示。 表2模型信度评估 因素 指标数量 Cronbachs(0.8) 由表2可知,各因素的Cronbachs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2)效度 本研究问卷各变量的衡量指标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问卷及相关文献理论基础并针对中国目前的移动支付特性,修正成为本研究的量表,问卷生成后又征求了学者专家与移动支付使用者的意见并进行预试,因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来验证结构效度,以Amos7.0加以分析,如表3所示。 表3各因素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负荷 由表3可知,各因素指标的因子负荷都大于0.7以上,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满足调查和实证分析的要求。 5.4、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本文以Amos7.0为分析工具,对模型各路径系数估计结果显示如图3。 图3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与使用模型的路径系数 注:***p0.01 5.4、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路径系数的统计分析(图3)结果可知,成本和使用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期望效用、努力期望、便利条件都和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显著正相关。因此HI,H2,H3,H4,H5,H6成立。 通过对本研究模式的实证分析,验证了UTAUT模型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有效性,同时显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所承担的成本对移动支付的接受有负面的影响。 6、结论 实证研究验证了在移动支付领域UTAUT模型的有效性,扩展后的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成本因素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着最显著的影响,降价会显著提高尚未使用移动支付人群的使用意愿;社会影响、努力期望和期望效用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和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有着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积极建设移动支付的软硬件环境是将有效提高我国移动支付的用户使用。 7、发展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对移动支付的自身特点的综合考虑,对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成本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着最显著的影响,降价会显著提高尚未使用移动支付人群的使用意愿,移动支付运营商要设法降低成本,以有效提高用户使用意愿。建议根据移动支付方式等分类方法,对移动支付使用者分类制订不同的收费政策,以增强价格策略的效果。 (2)社会影响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着最显著的正向影响,移动支付运营商如果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用户并得到群体认可,会更容易吸引其他用户选择使用。移动支付运营商应积极探索哪类用户对其他潜在用户的影响更大,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因素所影响,并制定适宜的推广策略,以有效提高用户使用意愿。 (3)努力期望也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其易用性,如何提供更易操作的终端设备、更便捷的使用流程,以提高用户使用意愿,都是值得产业链上各方参与者的认真思考的问题 (4)使用意愿和便利条件对移动支付使用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的用户使用意愿较为强烈,但从使用行为来看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移动支付的软硬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 8、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以移动支付使用者为调查对象,但由于条件受限,样本数据主要来自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以及信息与通讯相关行业的业内群体,不能代表全部的移动支付使用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获得运营商的支持,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减少抽样误差。 在成本被确定为一个影响移动支付使用者意愿的重要的因素后,应该对其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比如对不同产品或服务、多种付款情况下,移动支付应用业务、支付方式对成本因素影响使用意愿是否有调节作用,影响作用有多大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可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中国信息产业部,2008. 易观国际,《2007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季度监测》 .北京:易观国际咨询公司,2008. F.D.Davis,Perceivedusefulness,perceivedeaseofuse,and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MISQuarterly13(3)(1989)319340. E.Rogers,DiffusionofInnovations,fourthed.,FreePress,NewYork,NY,1995. J.J.Chen,C.Adams,Useracceptanceofmobilepayments:atheoreticalmodelformobilepayments,in:ProceedingsoftheFif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Business(ICEB),HongKong,December59,2005. L.-D.Chen,Atheoreticalmodelofconsumeracceptanceofmpayment,in:N.RomanoJr.(Ed.),Proceedingsofthe12thAmericas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AMCIS),Acapulco,Mexico,August46,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ystems,Atlanta(GA),2006. T.Dahlberg,N.Mallat,A.Oorni,Trustenhanced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consumeracceptanceofmobilepaymentsolutions,in:PresentationatStockholmMobilityRoundtable,Stockholm,Sweden,May2223,2003. T.Dahlberg,A.Oorni,Understandingchangesinconsumerpaymenthabitsdomobilepaymentsattractconsumersin:PresentationatHelsinkiMobilityRoundtable,Helsinki,Finland,June12,2006. AlanDSmith,WilliamTRup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s(ASP):MovingDownstreamtoEnhanceCompetitiveAdvantage UpkarVarshney.MobilePayments .Communications,2002,3(13):213-218. M.Kleijnen,M.Wetzels,K.deRuyter,Consumeracceptanceofwirelessfinance,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Marketing8(3)(2004)206217. N.Mallat,Exploringconsumeradoptionofmobilepayments-aqualitativestudy,in:PresentationatHelsinkiMobilityRoundtable,Helsinki,Finland,June12,2006. N.Mallat,M.Rossi,V.Tuunainen,A.Oorni,,Usecontextformobilepaymentservices,in:PresentationatHongKongMobilityRoundtable,HongKong,China,June13,2005. K.Pousttchi,Conditionsforacceptanceandusageofmobilepaymentprocedures,in:ProceedingsoftheSeco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bileBusiness(ICMB),Vienna,Austria,June2324,2003. H.vanderHeijden,Factorsaffectingthesuccessfulintroductionofmobilepaymentsystems,in:Proceedingsofthe15thBledeCommerceConference,Bled,Slovenia,June1719,2002. A.Zmijewska,E.Lawrence,R.Steele,Towardsunderstandingoffactorsinfluencinguseracceptanceofmobilepaymentsystems,in:ProceedingsoftheIADISWWW/Internet,Madrid,Spain,October69,2004. 岳云康.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移动支付问题研究 .中国流通经济,2008,(1).40-43. 王晓娥.移动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市场切入点分析 .宁夏工程技术,2004,(6).150-153. 陈华平.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管理科学 .2006年12月,48-55. V.Venkatesh,M.G.Morris,G.B.Davis,F.D.Davis.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wardsaUnifiedView R.Agarwal,et.al..Researchreport:Theevolvingrelationshipbetweengeneralandspecificcomputerself-efficacy-Anempiricalassessment .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000,11(4):414-430. R.Agarwal,E.Karahanan.TimeFliesWhenYouareHavingFun:CognitiveAbsorptionandBeliefsaboutInformationTechnologyUsage .MISQuarterly,2000,24(4):665-694. 曹媛媛,李琪.中国文化下的移动支付使用者使用意愿与行为分析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 .社会科学家,2008,(8).50-53
个人分类: 我已发表的论文|1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成本效益视角的联网审计可行性分析
weisman 2009-4-14 10:42
一、引 言 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是目前审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持续审计得到学术界,审计人员,以及软件开发人员的关注。这使得持续审计的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联网审计也是持续审计的一种方式。开展联网审计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工作成本、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 在对某一单位实施联网审计时,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联网审计的可行性主要包括:(1)技术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施联网审计在技术上已不是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研究了多种实现联网审计的方法,且一些方法已被应用于实践之中 。(2)法律可行性。在实施联网审计时,需要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联网,这就要求实施联网审计时,必须在所有法律许可的界限内进行。(3)操作可行性。联网审计是审计模式上的转变,实施联网审计的单位需要考虑本单位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成,要能够进行恰当的工作程序转变、充分的人员再培训,来实现联网审计的可行操作。(4)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是考虑实施联网审计的效益是否大于其实施成本。对于一个被审计单位,如果收益太低,则实施联网审计便不具有任何意义。目前,一些文献研究了联网审计的技术可行性,但很少文献研究联网审计的经济可行性。 传统的审计监督有成本,联网审计同样也存在成本管理的问题。因此,加强审计成本管理非常重要。但由于审计成本意识非常淡薄,目前在大部分审计项目中,审计成本预算管理基本上是个空白,对于联网审计的成本问题更是没有考虑。Alles等人指出:之所以目前对持续审计的需求不高,主要是其实施成本太高 。本文基于我国联网审计的实施现状,及其技术实现原理,通过研究实施联网审计的成本及效益,从经济上分析联网审计的可行性,从而为实施联网审计提供决策依据。 二、我国联网审计的原理 为了便于分析联网审计的成本和效益,首先分析一下目前我国实施的联网审计,其原理如图 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联网审计在技术实现上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 1)数据采集。要实现联网审计,必须研究如何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目前,联网审计数据采集的实现是通过在被审计单位数据服务器端放置一台称之为数据采集前置机的服务器,通过在数据采集前置机上安装数据采集软件,从而完成联网审计的数据采集工作; ( 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主要用来把采集来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审计单位中去,以供审计分析使用; ( 3)数据存储。对于采集到的电子数据,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存储, 武海平 等人就研究了针对联网审计的海量数据存贮方式 ; ( 4)数据处理。这一阶段主要是采用相关审计软件对采集来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发现审计线索。 三、实施联网审计的成本效益分析 根据对联网审计原理的分析,为了确定对某一被审计单位是否需要实施联网审计,需要分析其实施成本及收益。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如果某一项目的投入大于它的产出,那么这个项目是不经济,不值得去做的。同理,对某一单位实施联网审计时,如果实施成本远大于其收益,那么就没有必要实施联网审计。 成本效益分析 的过程分为三步:确定成本,确定效益,以及成本和效益的比较,本节首先分析联网审计的成本和效益。 (一)联网审计的成本分析 为了便于计算联网审计的成本,可将其分成一次性成本和经常性成本两部分。一次性成本是指联网审计系统开发和执行的初始投资。针对目前我国联网审计的实施方法,其一次性成本主要包括: ( 1)硬件成本。硬件成本指购买用于实现联网审计系统的硬件费用,这些硬件包括: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服务器、外围设备(如磁盘驱动器、磁盘,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等),以及网络设备(如网桥、路由器、网关、交换机、调制解调器、集线器、无线电通讯媒体以及其他涉及数据的物理传输设备等)。 ( 2)软件成本。软件成本指为实施联网审计所购买的软件的费用,这些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软件(不含随硬件附送的软件)、网络控制软件,以及自行开发的软件(如联网审计数据采集软件、联网审计数据分析软件、联网审计管理软件等)。 ( 3)人员培训费用。为了使审计人员能够胜任联网审计环境下的审计任务,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的费用。 ( 4)场地成本。场地成本主要包括实施联网审计时数据采集端和数据存储端的机房改建(如增加空调或结构改变)等相关费用。 经常性成本是指在联网审计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反复出现的运行和维护成本。针对我国目前联网审计的实现方法,其经常性成本主要包括: ( 1)人员成本。人员成本主要是指联网审计环境下相关审计人员的工资等费用。 ( 2)硬件维护成本。硬件维护成本主要是指对联网审计相关硬件系统,如数据采集前置机的升级(增加内存)、海量数据存储系统扩充,以及对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检修的费用。 ( 3)软件维护成本。软件维护成本主要是指操作系统、网络控制软件,以及自行开发的联网审计相关软件的升级与调试费用。 ( 4)耗材成本。耗材成本主要是指和联网审计相关的日常消费费用,如打印机色带、墨盒、硒鼓、打印纸、磁盘磁带,以及一般的办公室用品等。 ( 5)风险控制费用。联网审计的风险控制费用 主要是指用来制定、维护和实施 BCP (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业务持续计划)所需的费用。联网审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时灾难性的事故是无法预防或规避的,这些灾难造成的系统停顿也将给审计工作的进行带来重大影响。如果有对意外事件的详细规划,就可能避免灾难和系统停顿的全面影响,而BCP则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案。用于BCP的费用,如每天备份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电子数据,以及非现场存储和将备份介质(磁带机、磁盘、光盘)转换到安全地点的费用等。 ( 6)其它费用,如网络通信费等。 (二)联网审计的效益分析 实施联网审计的成本比较容易计算,但其效益的评估就比较困难,为了便于分析联网审计的效益,可以从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联网审计的有形效益是指可以用财务指标进行计量的效益。联网审计的有形效益主要包括: ( 1)降低人员成本。非联网审计环境下,用于审计人员的日常成本主要包括:①审计人员的日常工资和福利;②办公场所费用;③审计人员的培训费用;④为审计人员购买用于审计工作的软硬件设备的费用。实施联网审计后,需要的相应审计人员会减少,从而降低了审计人员相应的成本。 ( 2)减少审计成本。对于异地审计项目的审计,主要费用一般包括:①外勤经费,如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差旅费等;②加班补贴;③其他费用。其总费用根据审计人员数和审计天数来计算。而实施联网审计能有效地减少异地审计项目的审计成本。 ( 3)实施联网审计可以节省审计单位的人力和物力,可使审计单位把这些资源投入到其它工作中去,从而增加了其它方面的效益。 联网审计的无形效益是指不容易统计,难以用财务指标核算的效益。无形效益主要包括: ( 1)采用联网审计之后,节省了审计的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传统审计模式下,由于审计对象的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仅凭一次审计就把全部问题都查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采用联网审计,则可以把数据采集来之后,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对被审计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可以全面发现审计线索。 ( 2)实施联网审计能有效消除七种审计浪费。传统的审计模式具有七种审计浪费 ,即:过度审计、等待、时间延迟、审计过程自身的无效率、审计过程的不连续、过多的审阅过程、误差,而实施联网审计能有效消除这七种审计浪费。 ( 3)联网审计的一个重要无形效益就是它的社会效应,其中包括对审计单位形象的提升和对社会的价值增加,从长远上为审计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另外,联网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威慑作用也会产生重要的无形效益。 ( 4)实施联网审计提高了审计的频率,从而提高了审计报告的价值,降低了审计风险。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报告需在事件发生几个月后才能生成,而实施联网审计后,审计报告可以实时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审计报告的价值,降低了审计风险。 ( 5)实施联网审计可以有效地调度审计资源的使用。传统审计模式下,如果对一个项目投入的审计力量过多,则可能会出现窝工,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如果审计力量投入不足,则一些重大问题可能会查不出来,审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采用联网审计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联网审计环境下,对于采集来的电子数据,可根据审计进展情况,调集各个地方的力量,通过网络,协同作战。 尽管联网审计的无形效益很重要,但由于难以进行精确地度量,无形效益有时会被夸大或贬低,这会对实施联网审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一些难以用财务核算体系计量的效益,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如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等进行多目标分析。 四、实施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在实施联网审计时,通过对确定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可以判断该联网审计项目是否可行。常用的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和回收期法,其过程分别分析如下。 ( 1)净现值法。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 Method,NPV)就是在联网审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将效益现值减去成本现值,净现值为正的表示该联网审计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假设 NPV表示净现值,当NPV>0时,表示该联网审计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当NPV0时,表示该联网审计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对于同一个联网审计项目的不同实施方案,应该选择净现值最大的实施方案。 ( 2)回收期法。回收期法(Payback Method)是收支平衡分析的一种变形。当总成本与总效益相等时,就达到了收支平衡点,在分析联网审计项目的可行性时,可把回收期法应用于其中。 联网审计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使得信息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实施联网审计时,回收速度通常是决定性因素。相对于无形效益的其他考虑因素,通常要优先考虑回收期限的长短。假设某一联网审计系统的预期有效寿命为 ,为联网审计系统的回收期,如果: 则表示该联网审计项目可行,且 和的差额越大,越是可行。对于同一个联网审计项目的不同实施方案,应该选择回收期最小的实施方案。 五、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不足 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实施联网审计时确定所产生的收益是否(或多大程度上)超过其成本,这种方法常常用于估计商业投资预期的财务价值。把成本效益分析这种方法应用于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分析之中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联网审计也是一种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成本及收益的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联网审计的成本和效益相对于传统的资本项目更不易确定并量化,主要表现为:(1)联网审计系统效益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2)联网审计系统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3)联网审计系统的效益具有长期效应,而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4)联网审计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却缺乏严格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尽管把成本效益分析这种方法应用于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分析之中存在一些不足,但由于其简单易行,在没有明显更好的选择的情况,忽略其局限性,可行性研究加上成本效益分析,是分析某一联网审计项目是否可行的有效工具。 六、总结与建议 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成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联网审计的实施方法,分析了联网审计的成本和效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把净现值法和回收期法应用于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分析之中,减少了联网审计实施的风险,从而为实施联网审计提供了决策依据。尽管实施联网审计时,分析其成本和 效益 比较困难,特别是无形效益,但对于实施联网审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本文的分析,为了提高联网审计的可行性,在实施联网审计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在联网审计对象的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政府审计,实施联网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应属于经常接受审计的重点单位,这样实施联网审计才比较有价值;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的内部审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实施联网审计。②为了减少联网审计的风险,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比较完善,能保证通过联网审计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③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程度应比较高,使用的财务等软件比较规范,保证具备联网审计的基本条件。④在保证网络传输安全的条件下,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应比较容易进行联网,且联网成本较低。 (2)在联网审计系统的开发上,应使开发的联网审计相关软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从而降低联网审计的实施成本。例如,通过研究如何设计通用的审计数据采集接口(如基于XBRL),或可重构的数据采集系统,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3)根据被审计对象的情况,在本文所分析的联网审计方法不可行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其它合适的联网审计方法,如对于ERP系统的审计,可采用其系统内置的审计模块来完成相应的联网审计。
个人分类: 科研交流|4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课题发现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浸出规律
dnastar 2009-2-5 10:42
引自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75/26654.htm 因为自己从事农产品,生物质深加工,感兴趣,聊以加重,便于和博友交流 基金课题发现生活垃圾中重金属浸出规律    作者:张双虎   发表时间:2009-01-19   摘自:科学时报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还含有各类无机物。其中的 微量重金属在填埋条件下,会随着有机质降解酸化重新释放 。如何预测垃圾填埋场中 重金属的溶出 和控制重金属对地下水土资源的污染,是环境科学关心的重点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桑树勋及其博士生刘会虎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10多种生活垃圾中常见重金属的浸出规律。   重金属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常生活用品中的重金属大量增加,同时大量电子产品废弃物未经处理与生活垃圾一起堆放,造成生活垃圾中重金属逐渐增多。这些重金属常常会随着生活垃圾的焚烧或填埋处理,以各种化学状态和形态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然后其依然会存留、积累和迁移,从而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对于生活垃圾重金属浸出的研究已有报道,这类研究大都考虑了重金属的 溶出与pH值 和浸泡液固比的关系,以及不同 淋洗方式对重金属淋出 的影响。 国外研究对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和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过程研究较多 ,部分学者分析过填埋场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好氧与厌氧条件对垃圾中重金属的溶出影响。但总体说来,未见有真正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溶出工作的报道。刘会虎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因为垃圾在填埋后的环境既是地表水下渗所形成的动态淋滤环境,同时又是下渗水及垃圾自身降解产生的液体浸泡环境,所以我们决定采用不同酸碱度的模拟雨水对生活垃圾进行动态浸泡,研究生活垃圾重金属在不同酸碱介质下随时间溶出的规律,并建立预测数学模型。   发现重金属浸出规律   2006年,刘会虎在导师桑树勋的指导下,开始从地球化学角度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中重金属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工作。   由于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有些成分短期内无法降解,研究人员对从徐州一个垃圾中转站收集来的垃圾进行了人工分选,剔除了玻璃、金属、碎石以及一些有机难降解物质。分选后的生活垃圾在设定为105℃的烘箱里烘烤24个小时,对烘干后的垃圾干基的组分及含量进行检测。然后模拟实验所在地徐州大气降水pH值,用3种不同的酸碱度的溶液对这些垃圾进行浸泡。   我们通过绘制生活垃圾浸出液重金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讨论浸出时间和浸泡液pH值对重金属浸出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拟合建立生活垃圾重金属浸出预测模型,并以重金属浓度为基础,分析计算生活垃圾重金属的累积浸出量、阶段浸出率、累积浸出率和累积浸出强度,通过这些数值反映生活垃圾重金属浸出的一般规律。刘会虎说。   2007年8月4日实验启动,研究人员每天取3种不同pH值浸泡液进行测定。通过6个浸泡阶段的测定,研究人员发现不同pH值的模拟雨水浸泡生活垃圾所产生的重金属的初始浸出浓度都很高。    重金属浸出浓度整体上与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即,浸出液重金属浓度随时间总体降低。但因为不同的重金属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也有些金属和时间关系不明显。刘会虎说:我们对生活垃圾中12种重金属的浸出浓度进行综合分析,发现 浸出浓度的特点和重金属在生活垃圾中各元素的含量及存在形态也有关系 。   研究表明,绝大部分重金属的 浸出与pH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利用非线性函数拟合生活垃圾中重金属随时间浸出的浓度,具有典型的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函数拟合效果好。刘会虎说。   为科学处理垃圾提供依据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刘会虎测定、记录和绘制了12种生活垃圾中常见重金属在3种不同pH值浸泡液中的浸出曲线。并利用非线性函数拟合生活垃圾中重金属随时间浸出的浓度,建立预测数学模型,对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浸出总量进行预测。   ****刘会虎说。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