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谢杏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育部,敢不敢从林丹查起?
热度 109 qpzeng 2012-10-20 08:04
林丹今年可谓鸿运齐天、三喜临门!近日他从华侨大学校长手中接过硕士学位证书,轻松地成为中国羽毛球队内学历最高的运动员。早前他又幸福地迎娶了素有羽坛“鸳鸯鸟”之称的广州新娘谢杏芳,并在伦敦奥运会上光荣地一跃而成为世界羽坛“一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赛场称雄日”都被林丹赶上了,确实达到他人生最鼎盛、最显赫、最辉煌的时期,可遇而不可求! 从新闻报道透露出来的消息看,林丹从华侨大学拿到的是跟普通学生一样“货真价实”的硕士学位,而没有“荣誉”二字。我很纳闷,他成天转战南北,满世界跑,哪会有时间念书呢?莫非是华侨大学主动送给他的?假如这个学位属于荣誉性质,颁发给林丹或者其他什么人,我想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给一个“名人”授予需要3年刻苦攻读才能获得的硕士学位,倘若社会没有一点“杂音”反而不正常了。 林丹也许是个精力充沛的“奇人”,在导师主动上门“求被教”和专门“开小灶”后,真的可以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同时还能把羽毛球比赛打到世界第一的位置。我宁愿相信林丹有这种能力,而唯一难堪的要数李宗伟了,恐怕他的脸要“红到耳根”吧!因为他不仅是林丹的手下败将,而且没听说他学业上有长进,更不用说拿学位了。 中国如今有数不胜数的政府高官、社会各界“名人”、港澳台“成功人士”通过在职攻读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让学位这个东西从“学术资历”变成了一种“荣誉称号”,更让它成为某些投机取巧的人捞取更多政治资本和攫取社会财富的工具。 我不敢妄猜林丹的学位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取得的,但教育部是否能以林丹作为鉴别学位来历的突破口,集中查一查全国高校历年那些在职研究生是怎么毕业的?又是如何拿到学位的?那些正在政府做高官在职取得的“博士、硕士”学历是否应该一律改为“荣誉研究生”学历?我看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 其实,毕业文凭的来历——是“送”来的还是“挣”来的,应该有据可查。如果真要查它个水落石出,也并非难于上青天,我想到的就至少有如下几招。万一还有造假,可以请司法部门进行笔迹鉴定,甚至还可以测谎。 第一,查培养档案。研究生必修课及选修课成绩单(学分)、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记录等。 第二,查实验记录或调查提纲。理科生的实验原始数据,文科生的调查访谈笔记。 第三,查论文、论著。研究生毕业如今都要求发表论文或论著,白纸黑字,百口莫辩。 遗憾的是,高校领导看重“名人效应”,研究生院看重“经济效益”,研究生培养单位看重“光荣记录”,因此从上到下形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契,让不学无术者得以蒙混过关。在参与学生论文答辩时,假如有个别“不识时务者”唱反调(质疑),立即取消你答辩委员的资格,让你对“黑箱操作”毫不知情! 拿港澳台的那些“社会名流”来说,年纪一大把,家里的事情一大堆,这样的条件不可能允许他们来大陆高校脱产攻读学位!如果大陆高校为了吸引他们捐资助学,发挥名人效应,那么为他们颁发一纸“荣誉证书”或“名誉学位”当无可厚非! 可是,令人不齿的是,个别高校竟然不顾诚信的原则而集体造假,不仅主动组织专门的“打手”做实验,还主动委托专门的“枪手”写论文,而那些“真正的学生”却没有留下任何学术活动的记录,只要在毕业答辩的那几天赶到现场照本宣科地宣读论文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常常在答辩时闹笑话、出洋相! 这样的恶劣行为不仅可耻,而且异常有害。一是严重破坏我国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形成“以金钱买学位”的“潜规则”。长此以往,大陆高校的“水文凭”将在港澳台地区泛滥成灾。如不及时制止,大有向全世界蔓延的趋势,届时冠有“中国”名号的“水军”将遍布全球,“烂桃李满天下”! 二是对脱产读研的人不公平。脱产读研很辛苦,尤其是硕士,一没工资,二没补贴,三年下来全靠父母接济,而且一年四季天天泡在实验室。反观在职读研的,一不需要上课,二不需要做实验,手上还拿着丰厚的工资和奖金,却能像脱产读研的一样拿到完全一样的学位证书,实在令人愤愤不平! 三是让文凭贬值和文人丧志。没有人关心你拿没拿研究生毕业证书,只要有学位证书,你就是硕士、博士。那些从来不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竟然既是高官、老板,又是高学历者,这让“穷书生”、“穷教书匠”们情何以堪?在官场、商场上不是他们的对手,在做学问最讲究的高学历方面竟然也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四是助长歪风邪气。脱产读研者对学校纵容在职读研者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也让这些脱产读研者觉得,他们的毕业论文那么好写,我又何必如此认真,即使搞个“假实验、编记录、凑数据”一条龙,也不会出事!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不及时整治,即使“孟母”再世,想“搬家”恐怕也来不及了。 总之,如今“官而优则学”、“富而优则士”的丑剧愈演愈烈,“送文凭”、“买文凭”已成为学界公开的秘密,但有关高校及个别导师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世道真的变了?!不知教育部敢不敢从林丹下手,一举刹住“学位交易”歪风?可不可以一声令下,从此不准为在职研究生颁发“真材实料”的学位证书?对于已经颁发的学位证书,勒令即日起全部改为荣誉学位证书? 附: 林丹获硕士学位惹争议 华侨大学拒透学业如何完成 2012年10月19日 07: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福建媒体报道,中国羽毛球队男单一号选手、两届奥运会冠军林丹,昨天领取了华侨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同时,他还获得了学校给予的10万元人民币奖励。林丹的队友、伦敦奥运选手汪鑫、李雪芮和谌龙,也作为华侨大学的学生获得了奖励。林丹在领取学位证书后,表达了他继续在华侨大学读博的想法。 今天,这条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人们感兴趣的,并非林丹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第一位现役运动员硕士, 而是林丹在常年训练和参加国内外比赛之余,是如何拿下硕士学位的。很多人提出疑问,在林丹获得硕士学位的背后,是否存在奥运冠军为学校扬名,学校为奥运冠军获得文凭提供便利的某种默契? 依照福建媒体的报道,华侨大学以教师上门授课等方式保证了林丹等现役运动员完成学业,其间,并不存在为这些运动员降低学习要求的现象。 不过,记者今天下午就林丹具体是如何完成学业的,诸如他修满了多少学分,哪些课程完成得较好或较差,与普通学生的毕业要求是否有差异,毕业论文的主题是什么等问题,向华侨大学提出采访要求时,华侨大学却拒绝接受采访。 大学是高等教育场所,大学文凭是一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达到相应教育水平并通过考核的凭证。外界对优秀运动员以运动成绩换取大学文凭的潜在风险早有疑虑,华侨大学此时无法正面回应林丹等中国羽毛球队运动员能否确保学业完成和达到毕业要求,只会引起外界对“高校要的是奥运冠军的名声”、“冠军运动员挂名上大学”等说法的进一步质疑。 就在上个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期间,部分高校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长、副校长在参加全国高校体育工作会议时,已经对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提出了疑问—— 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原本是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很多学校却是由退役或现役运动员构成了高水平运动队的主力,这当然是学校在运动成绩提高和打响知名度上见效最快的一种做法。 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体教结合”的落实,自主培养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并带动高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但很多高校却将高水平运动队视作为学校扬名立万的工具,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应,一些高校开始争抢国家队主力、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等知名运动员。 据某大学副校长介绍,由于国家队现役运动员常年处于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之中,让这些运动员在业余时间完成大学学业几乎不可能实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为运动员保留学籍,等他们退役后再进校完成学业。 但现在比较普遍的做法,却是学校以所谓的单独授课方式为运动员“开小灶”,实际上却是大幅度降低对运动员的考试和学分的要求。 在这种方式下,运动员没有感受过一天的大学生活,也达不到应具备的学识水平,却在挂了几年某大学学生的头衔后,和普通学生一样拿到了毕业文凭。这种方式损害的是高校学风和国家为优秀运动员提供的免试就读大学政策的实际意义,但对部分学校和运动员来说却是一拍即合,因为学校要的是大赛成绩和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名,运动员要的是获取大学文凭的便捷。 我国因为体育体制原因,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早早就失去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国家设立的为优秀运动员提供免试就读大学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运动员早年文化教育荒废的缺憾,有利于运动员在退役后更好地走向社会,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这一政策的最重要价值正是运动员接受教育的过程。 在国外,优秀运动员以竞技体育专才的身份被招收进大学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学校因为优秀运动员的知名度就对其降低学业要求的例子却几乎没有。倒是有一个例子值得很多中国高校反思: 德国著名足球运动员 巴拉克 ,在2004年向 科隆 体育学院递交过攻读体育管理学研究生的入学申请,却被科隆体育学院拒绝,因为科隆体育学院认为,依照巴拉克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训练量和比赛任务,他不可能再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的学业。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5155 次阅读|173 个评论
林丹与谢杏芳今晚举行婚礼
热度 1 xupeiyang 2012-9-23 21:18
【林丹大婚帅气着军装 爱的宣誓大声喊出“我愿意”】林丹与谢杏芳的婚礼今晚7点准时开始。林丹着一身帅气军装携爱妻步入婚礼现场。在宣誓环节,白岩松宣读誓词,超级丹和谢杏芳大声喊出“我愿意”!By新浪搜狐 视频 http://t.cn/zl2wmRJ
个人分类: 体育运动|373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