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价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树立正确的论文价值导向
热度 14 qsqhopeiggcas 2020-6-22 17:26
一篇稿件投到某期刊,首先要经过编辑初筛,通过后邀请几位(通常 2~4 位)审稿专家评审。对一般期刊(编辑主要视评审意见做决定),如果评审意见全为正面,通常能发表;如果全为负面,通常则退稿;上述两种情况较为少见,多数情况下有正有负,此时编辑或根据“多数原则”裁定,或追加审稿专家看其评审意见再做裁定。 一篇稿件能否发表,要看其落在哪些审稿专家手里。如果恰好都支持稿件中的学术观点(通常为跟风工作),则能顺利发表,正所谓运气使然也;反之,若稿件有新的观点,尤其与主流观点有严重冲突,不出意外的话,审稿专家会建议拒稿。想必不少学者有这样的经历:一篇稿件投到中文期刊被拒,后投到 SCI 期刊被接受;一篇稿件投到低影响因子 SCI 期刊被拒,后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这也说明稿件能否发表与选择哪些审稿专家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评审意见的可靠性取决于审稿专家是否具有深厚的科学鉴赏力、是否公正等,故不少情况下评审意见只能作为参考,而难以作为定论。若期刊编辑完全采信之,则做出错误决定在所难免。 接着,再讨论另一个重要问题——少数审稿专家能代表广大同行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 1 )如上所述,评审意见难以作为定论;( 2 )评审意见还经常相左,更何况人数众多的同行乎。在我看来,同行评议是指论文发表后广大同行的公正意见,其才有广泛的代表性,也是“ 早发表晚评价 ”的精髓所在。不少学者和管理者把期刊论文视为经同行评议的成果,实际上是把“少数审稿专家评审意见”误认为“同行评议”所致;进而以歪曲的“同行评议”取代实践或时间检验,实属误导,绝不可取! 大家知道,一篇稿件能否在顶级期刊(如 CNS )发表,编辑起决定作用( Editors make decision based on arguments-we don’t count votes! ),其拥有是否送审和是否发表的生杀大权。由于这些期刊影响因子高名声大,故投稿量巨大,受期刊容量所限绝大多数稿件未通过编辑初筛——未经审稿被退回,这也是稿件难以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主要原因;即使大多数审稿专家同意发表,编辑仍可一票否决。由此可见,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主要是编辑说了算,而不是审稿专家说了算。我听多位从海外归来的“大咖”说过,编辑做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1 )稿件主要观点是否足够吸引眼球;( 2 )通讯作者是否是某一领域的大牛;( 3 )若不是大牛,有没有合作单位的其他大牛为其“背书”。嗯,即使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编辑,由于其久不在科研第一线难以把握学科前沿,再加之受科学鉴赏力所限,一方面会把诸多原创与高创新性稿件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发表了不少“造假”、“灌水”、“鸡肋”论文。鉴于此,把顶级期刊论文视为经同行评议的高水平论文,是多么的不靠谱!我前些天读了一篇文章《 那些年被拒稿过的诺奖研究... 》,看到即使得诺奖的卓越工作也曾经被顶级期刊拒之门外,大家不妨看看,以破除对其的“迷信”。 其实,无论是编辑还是审稿专家,容易对“糟糕”稿件做出裁定;对跟风式稿件,如果有一定新意、有一定的论据支撑且表述的较好,容易被放行;而对原创稿件,常因其 “认知局限”或“利益冲突” 而被拒绝。 无疑,正确的论文价值导向是看论文本身的质量——突破或解决了什么样的科技难题,而不是看论文发表的载体——期刊;评判论文质量的公正“裁判”是实证,而不是少数的审稿专家;评判研究成果意义的“裁判”是“时间”,而不是“宣传”。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15392 次阅读|35 个评论
CNS杂志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热度 14 qsqhopeiggcas 2017-7-16 10:48
不少老同志应能记得,文革期间,在林副主席“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的蛊惑下,吃瓜群众们被忽悠了,毛主席被捧上了神坛。然而,人毕竟是人,某些人可以是伟人,但不可能是救世主。文革结束后,造神运动也随之烟消云散。 当前的学术界,不少人对在 CNS 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顶礼膜拜,认为这些论文都是顶尖成果,甚至是诺奖级成果,在不少人的眼里 CNS 论文就是“大神”。 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与学术界的造神运动密切相关。不少国家,尤其是我国,认为 CN S 论文是“真理”的化身,在其上发表论文,不但金票大大的有,而且还能走捷径获得诸如杰青、院士等帽子。如此,自然让不少人趋之若鹜,导致这些杂志的投稿量剧增,相应的论文发表难度越来越大,“大神”的地位亦水涨船高。 那么, CNS 杂志是什么样的杂志呢?在其上发表的论文真的代表“高大上”么? 有人说, CN S 杂志是高级科普杂志,重大原创性工作很难第一时间在其上发表。例如,戴先生【 1 】指出 : nature出版社的论文,集中在武排第二以后和热点中的工作,一个领域的突破性的前几篇论文基本上没有可能发表。只有经过了前期的几篇工作,科学界认识到了某个领域的重要性,很多课题组包括大牛的课题组开始介入,这个时候,nature出版社的编辑们才能注意到,才有可能接受你的投稿,通过评审以后才能发表。并且,这样的工作往往导致很高的引用率。 最近,《 Nature 》【 2 】也不打自招,承认“ 论文在 CN S 杂志 发表后很快就给予奖励是不够审慎的,毕竟论文刚发表还没有经过验证 。”大家晓得,没有经过实证检验的可能是莫须有的东东,是一种可能成立的观点,难以认为是科学,而只有经过实证检验的认识才能称之为科学。所以说,不能认为 CNS 论文是“真理”的化身,其与认识的客观性不能划等号。 俺读过在 N/S 杂志上发表的大多数地震学文章,由于作者在科研视野、科学素养、对问题本身洞察力等方面的原因,不少文章的结论错误。例如“台风触发地震”、“现在的地震是历史大地震的余震”等未得到震例的支持,完全是一叶障目的笑话。这样的文章不但不会促进对地震的理解,反而会误人子弟。 如果留意下,还可以看到,不少 CNS 论文的结论都带有“或”,即不能确定结论的正确性。俺晓得,在搞不明白某种自然现象的演化规律前,确实一切皆有可能。既然如此,这样的论文可能很有趣,可能很吸引眼球,但与科研的真谛——结论的正确性无关。此外,还经常看到 CNS 论文的结论中常强调“该研究对揭示 XX 机理可能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如果连正确与否都不知道,这种话也就是无足轻重的扯淡! 在俺看来,杂志仅是记载某项研究结果的载体,某项研究能不能推动科技进步仅与结果的正确性和意义大小有关,而与发表在什么样的杂志关系不大,尤其是在网络检索如此发达的今天。屠奶奶的初始原创性青蒿素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照样拿诺奖,而很多学者发表的 CNS 论 文,大部分注定将是昙花一现,像沙子一样无声无息沉入海底。 现在是该把 CNS 杂志拉下神坛的时候了,让科研评价趋于理性是阻止学术界浮躁的灵丹妙药! 参考 【1】 我看 nature 及其子刊:爷玩的只是哗众取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578648.html 【 2 】 Don’t pay prizes for published science http://www.nature.com/news/don-t-pay-prizes-for-published-science-1.22275?WT.ec_id=NATURE-20170713spMailingID=54477173spUserID=MjM3NTkwNTQ2NzcxS0spJobID=1201858239spReportId=MTIwMTg1ODIzOQS2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23083 次阅读|28 个评论
论文价值争论中的“关公战秦琼”——兼致石锋、徐明昆博友
热度 3 kexuepifu 2012-10-3 14:34
论文价值争论中的“关公战秦琼”——兼致石锋、徐明昆博友 自南京大学提出以论文论英雄,并于尔后普及全国 ( 大陆地区 ) ,甚至成为了官方政策以来,关于论文价值的争论从未停止,近日又成为了科学网上的热门话题。应该说,双方所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之所以谁也说不服谁,一个重要原因是“关公战秦琼”,没有约定前提——发文者的工作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发。 一些博友大概没有认真想过,包括中科院、各部位的研究院和高校在内,我国各系统、各层次 ( 非社科类 ) 的所谓“科研”,绝大部分搞的其实是“技研 ( 技术研发 ) ”,虽然有些内容偏重技术基础层面,但都有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应用领域,与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真正科学研究并不是一码事。正因为如此,中科院从在中央研究院基础上组建开始,就将下属研究所划分成了基础局和新技术局两个口分管。之所以搞了 60 多年还分不清科学与技术,甚至越搅越乱,其根源还是官方的严重误导。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大陆地区的当政者,虽称为“无产阶级政党”,但其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农民,相当部分在 1949 年之后身居高位的封疆大吏,原来不过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被划为地主、富农的人们有点文化,结果还作为革命对象被打倒,有的甚至被清除了。高级领导人中,即使是其中的较有文化者,其文化也不高。本应文化高的中共中央常委中,毛、刘、周、朱、陈、林、邓,没有一个上过大学,更不要说像钱学森等人那样进入西方名校留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赞扬为“留学法国”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其实是“留法勤工俭学”,边挣饭吃边搞革命。而号称“四个伟大”的毛泽东,就连那样的“洋眼”也没有开过。指望这些领袖人物分清科学与技术,显然是一种奢望。 于是,在解放了的中国大陆就派生中一个新词——“科技”,甚至连俄文、英文也都跟着派生出中国式的复合词来。无论是研科学,还是攻技术,都统称为“科研”、“科研人员”、“科技人员”。其成就都通称为“科技成果”。对待所谓“科技人员”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也不区分究竟是“科研人员”还是“攻技人员”。以至于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当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为圭皋的第一批公司出现于海淀区白颐路上的时候,官方的用词依然是几十年痴心不改的“高‘科技’”。于是“科技”一词又在加上了“高”字作为形容词之后更猛烈第泛滥起来。 诸位博友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用词问题。名词、术语,是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表达。“科技”一词依然。诚然,科学与技术确实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科学是对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探索、认识、归纳、总结、提炼,技术是运用已知的原理、规律、知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将科学物质化、实用化,二者的目的大不相同,其成就的表达方式也自然不同。在技术成为了可以论价买卖的商品时,这种区别就更为明显。 但非常遗憾的是,尽管当今的中高级领导已经大多具有大学学历,有的甚至还吃过洋面包,但由于几十年的灌输和浸染,他们头脑中“科”与“技”的区分,以及有无必要区分,在管理方式和政策上如何区分等,相信没有几个人过过脑子。被宣称为“国家队”的中科院精英们亦然。记得还是在分管科教的李岚清退下来的那年,中科院统战部在信息中心 ( 院图 ) 大楼召开过一个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我作为民盟代表与会。我在发言中指出:“现在是向科学要经济效益,向技术要发表论文。希望中科院能够帮助政府分清科学与技术。如果连中科院都分不清,其他人、其他单位就更别指望了。” 我的观点很清楚: 1 .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表达、体现方式是发表论文,体现论文水平的是其新的发现;而技术研发成果的最重要体现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是转化为产品、商品为社会所用,作为文字形式,技术可以表达为专利和论文,但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发明是不宜以论文形式“和盘托出”的,要作为机密保护起来,只为自己的国家、单位、企业所用;专利要报,但并非什么技术都适合于申报专利。外在易见的技术特征适宜申报专利,而配方、工艺就不适宜申报专列——因为,即使人家抄了你的,或与你申报的权利要求相同,你也看不见,无法控告、维权。 2 .对于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和其从业者,要以发表论文的水平和有水平论文的数量予以评价。 3 .对于技术研发性工作及其从业者,要首先以其技术成果 ( 可以是实用技术,也可以是物化形态的产品 ) 获得实用的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对于专利,不以其数量论英雄,而要看转化项目数和转化后的效益。发表论文也要算业绩,但核心是论文内容中的新意。 4 .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靠国家提供,有条件时也可搞社会捐赠。技术研发的经费,主要向“下家”——企业、军方要,其关系、权责、利益分配靠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维系。对于于国于民非常重大的项目 ( 技术、产品 ) ,也可由国家提供相当比例的费用,甚至大头,但应该签订类似与企业所签的合同,完不成要有追责。对于预研性的、偏基础的项目,对其结果要组织硬碰硬的的验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不能靠一张纸交差。 我想,如果国家能够首先在用语上明确区分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专家,包括把“高科技”纠正为“高技术”,按照上述思路制定政策、安排经费、落实待遇,即可做到泾渭分明,互不相扰,有关论文重要与否的争论也就不灭自息了,绝对不会搞成现在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论文崇拜,注水论文、垃圾专利充斥,弄虚作假成风。须知——资本家 ( 企业、企业家 ) 的钱可不是好骗的!!!
177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