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左宗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照片上是李善兰,不是左宗棠!
热度 7 Einstein 2016-1-28 15:18
昨天翻看《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有一幅照片如下,右上角写着“左尚书宗棠”,但其实这张照片不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而是晚清著名的算学家、翻译家李善兰。李曾完成了利玛窦、徐光启的未竟之业,和伟烈亚力一起在1857年把《几何原本》后9卷译介给国人。原照片上的墨迹错误,编辑整理时并未发现。现把左宗棠的照片一并置于这里做对比。 其实是晚清数学家李善兰 左宗棠照片,1870年前后
个人分类: 琐记|6070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你有文化吗?
Fangjinqin 2015-10-8 14:47
你有“文化”吗? 充滿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据說,左宗棠很喜欢下围棋,而且,还是箇中高,其属僚皆非其对手。 有一次,左宗棠微服出巡,看见有一茅舍,橫樑上挂著匾额「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內与茅舍主人连弈三盤。 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將此匾額卸下了!」。 隨後,左宗棠自信滿滿,兴高采烈的走了。 过沒多久,左宗棠班师回朝,又路过此处,左宗棠又好奇的找到这间茅舍,赫然仍见「天下第一棋手」之匾額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內,与主人再下了三盘。 这次,左宗棠三盘皆输。 左宗棠大感讶异,问茅舍主人何故? 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务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锐气, 現今,您已得胜归來,我当然全力以赴,当仁不让啦」... 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 能贏,而不一定要贏,有善解人意的意愿, 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聪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 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真正的耳聰是能聽到心聲,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視心靈。 看到,不等於看見; 看見,不等於看清; 看清,不等於看懂; 看懂,不等於看透; 看透,不等於看開。 共勉。 左宗棠的故事有意思。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答案:都不是。 今日看到了一个很靠谱的解释,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时间和距离失去意义的地方
热度 4 kexueren07 2014-7-21 21:32
   “永 恒的黑暗、刺骨的严寒、巨大的压力,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和令人惊讶的海床地形,这里隐藏着无穷无尽的神秘事物,真正是地球上最后的未开拓领域……要在那里享受熙暖阳光的抚慰实属遥不可及,在这样一个地心引力变得无足轻重的海洋世界里,生命遍布每一个角落。” . . . . . . . . 2010 年 4 月,来自巴黎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深海奇珍”展开始在上海科技馆进行巡展的时候,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才完成了 1000 米级海试,国内的潜航员和科学家们,还无人到过海洋学里所说的真正深渊—— 3000 米至 6000 米深的水域。但从那年夏天起,经过短短 三 年数十次高效率的下潜试验,“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 7062 米,创下了全球载人深潜纪录,我国也由此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 3500 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去年和今夏,这个外形有点像飞艇、作业范围可覆盖 99.8% 海域的国际深潜界新生儿又先后搭载中国科学家赴南海和东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开展多金属结壳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等试验性应用。 可在空无阻隔的中层海域下降遨游,也可在海洋底部的奇异生态系统中穿梭往来,自此,中国海洋学界真正加入了人类探索地球上“最后的大荒原”的队伍。这支队伍里迄今共有 22 位中国人,叶聪是我国迄今自行培养的 3 名潜航员中最资深的一位,也是全程参与“蛟龙”号设计、研制、联调、水池试验的潜水器总体性能和总布置主任设计师。在“蛟龙”号自 50 米级海试至第一次试验性应用期间进行的总共 73 次下潜中,他以潜航员的身份参加了其中的 47 次,最大下潜深度达 7035 米,亲身验收、体会、改进了潜水器的性能。媒体称他为“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而他本人则幽默地自称“深海的哥”。 重心浮心事事在心 6 月的一天,我们在座落于美丽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的中船重工七○二研究所“蛟龙”号维护车间见到这位胖墩墩、看起来浓眉大眼颇有佛像,而业绩之出色早已使年长的美国同行都感到羡慕的大男孩时,健谈的叶聪不急不缓地向我们说起他眼中的潜航员和陆地上的哥的相像之处:“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的哥听顾客的,顾客让去哪就去哪;潜航员听科学家的,科学家说让干啥就干啥。两者都是热心肠。碰上有激情或者有急事的乘客,在能力范围内,前航员也会像的的哥一样,适当加快速度,急人所急。论技能,潜航员和的哥都需要技术娴熟,对路线清楚,对驾驶对象了解。的哥往来于闹市,潜航员专注于深海研究的热点。很多的哥修车也很拿手,爱护车辆,对油耗斤斤计较;潜水器也要靠潜航员来精心维护——参加过下潜的人知道,潜航员最关心的事,除了安全就是潜水器的供电了。但话说城市不同,的哥的特点也不同。比如北京的好侃,武汉的好骂,上海的好不认识路。”这些年,叶聪认识了不少美国的潜航员,他们的职业背景差异很大,有飞行员出身的,推销员出身的,科学家出身的,军人出身的……他们各自的性格差异也很大,有的热情似火,有的温文尔雅,有的则脾气暴躁…… 长江边长大的武汉人叶聪看起来属于那种稳中有进、粗中有细、举重若轻的人。他走起路来给人感觉慢悠悠的,一步三晃,但要是走在他后面,你会发现他其实步履特别快,你很难赶上。他登弦梯、攀爬进出三米多米高、 3 米来宽的潜水器之敏捷,也与他那稍有点负担的憨胖身材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据说当年住单身宿舍时,他属于典型的“夜猫子”,经常加班到深夜而不得不从宿舍楼一楼的健身房爬入。大约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早晨,和他同在水房刷牙聊天的伙伴听到他语出惊人:“奶奶的,爬了一个月窗户后突然发现晚上大门根本就不锁!”自称“从小不是优秀学生”的他说自己上学时听课老走神,但自幼喜欢画船,《舰船知识》从初中起连着看了 20 多年。参与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他 2001 年出校门起整整 11 年的工作,这也正应了大学时期一位老师令他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一定要专注地做一件事”。 叶聪明投身的“蛟龙深潜”这件事跨越了机械、电子、海洋、生物、地质等多门学科,需要关注的事项小到一个水密接插件的节点是否严密、密封电路压力腔内是否干燥、电导是否绝缘、蓄电池箱体有无泄漏、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液压油粘度有否发生类似人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那样的流通不畅,导致液压泵转不动,大到水声通信机运行参数是否合适、传感器反应是否灵敏、机械手能否正常行动、如何趋避海流对潜水器航向的干扰…… 2002 年叶聪刚进入项目组工作时,深潜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领域,相关技术在国外也处于封锁状态,《泰坦尼克号》《深海火山》《重返俾斯麦战舰》等为数不多的几部外国影片和纪录片是他和同事们难得的学习教材。 2005 年八九月间,叶聪和 4 名同行一起被选拔参加中美联合深潜航次。要知道,即使是那些知名的科学家,要申请获得这样一个上船参与深海科考的名额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珍惜,往往会为此提前准备整整一年甚至几年时间。那段难忘的日子让叶聪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国际深潜界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和它的母船——亚特兰蒂斯号科考船。在亚特兰蒂斯号上,叶聪接触到了深海技术等世界海洋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遇到了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为了方便科学家们交流,船上所有的实验室都在一层,离得很近。除了每天的科学例会外,大家围坐用餐或在甲板上等待“阿尔文”号上浮的时候,也是相互交流的好时机。船上所有的实验室都是开放的,“阿尔文”号每次下潜的科考结果也都会在第二天的科学例会上得到共享。由于科研活动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实验的成功和失败也一目了然。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整整一个航次都没有取得任何科学成果,不仅对于下潜人员来说是一件感觉上非常不光彩的事,整个研究项目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每个航次的开始阶段,船上的和谐气氛中总是夹杂着些许紧张,只有在获得实验成果或航次的后期,船上的空气才渐渐变得轻松一些。 叶聪回忆起亚特兰蒂斯号上那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工作实践的科学家们时,特别深刻的一个感受是:“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获取试验数据,而是一种体验成功试验的乐趣、一种完美。”他注意到,那些科学家常常从一上船就开始不断地对各种设备进行调试,关注每一个细节,希望能够在下潜之前尽量多发现一些新问题。有时叶聪觉得他们甚至有些过于吹毛求疵了,但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有那种严谨的科研态度,他们才取得了那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由潜水器设计和研制者转变而成的潜航员,叶聪的优势在于:他与“蛟龙”号的缘分比绝大多数科考人员更深。从 2002 年潜水器立项开始,到绘制图纸、前往俄罗斯参与监造钛合金载人球舱,再到写操作预案、流程,亲自开着它在十几米深的龙王山水池里做最初的试航、在海试结束后用淡水为它冲洗结在表面的盐雾、用 X 射线或γ射线为它探查隐秘的伤痕……他几乎完整目睹了潜水器从诞生到被证明性能可靠的全过程,也充分了解这个“钢铁侠”兼“大力水手”各种不为人知的性情和脾气,例如:哪个部件坏了会连带累及另一个部件,在什么样的液压范围内它可以处于“健康”状态,什么情况下它会停止反应或行动迟缓……一位同事曾写了一首打油小诗夸赞他:“上网开会出差看书,从无假日难得漫步。重心浮心事事在心,撰文绘制图表无数。西飞俄国验收设备,远涉重洋受训深潜。舱内设备操控娴熟,下潜试航非他莫属。” 除了对潜水器各个部件性能的了然于心,潜航员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能也很重要。自嘲“没有太多想法,比较大大咧咧”的叶聪告诉我们:太聪明、有点风吹草动就很敏感的人不能干这活儿。比如:载人舱内有时候氧浓度会从 20% 下降到 19% ,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有的人会很紧张。这时候,他就编故事骗人:“有一天我都忘了开氧气,我们 3 个都没事。”听到这里,我们都被逗乐了,可眼前的“深海的哥”还是一脸云淡风轻,绝对冷幽默! 赌徒与懦夫之间的道路 正对龙王山的高开敞车间里, 即将再赴“龙宫”探宝的“蛟龙”号正在接受最后的检修。这个载人舱容积为 4.8 立方米的潜水器里,通常可乘坐一名潜航员和两名科学家。舱内安装了众多仪表设备,包括主驾驶面前 1 块显示潜水器动力情况、工作时间、下潜深度和实时报警信息等各项状态数值的显示屏,启动和操作灯光、摄像机、声学系统等大部分设备的潜水器操控面板,最多可供 3 人在水下呼吸 84 个小时的供氧系统,与母船上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络的水声通信设备、水声电话终端等。此外,舱内前下方有三个圆形窗户(透光直径 20 厘米,正好可以看到一张人脸那么大,目前是全球最大)和 7 个摄像头,可用于观察水下及海底世界。潜水器采用玻璃微珠聚合物作为浮力材料。所有入舱人员的衣服要求纯棉防静电材质并且无硬物装饰,以免刮伤舱内设备。叶聪常常喜欢带着手机下潜,一边听着《传奇》,一边探索尚未被发现的深海传奇。 最开始下潜时,“蛟龙号”会有点晃,但到达水下 15 米以后就变得平稳。随着潜水器以每分钟 45 米的匀速缓缓滑入“深渊”,“蛟龙”人会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叶聪将之形容为:“就像从阳光明媚的午后经历黄昏夕阳,最后被夜色一点点地吞噬。”一般在 200 米至 1000 米深度之间,在越来越宛如夜幕的深海里,他们借助“蛟龙号”舱外打开的强光,可以看到如星星般点缀于舱外漆黑水域中的神秘浮游生物,一闪一闪的,像是萤火虫在飞舞。 在海面 150 米以下的地方,由于 99% 的光已被海水吸收,残余的光很微弱,令水域变得恍似一个巨大的皮影戏舞台,物体的剪影在较亮的背景中很易显露出来。为免被发现,住在这个高度危险水域里的生物有两个应变之道:可能的话,把身体变成透明以融合在四周环境内,这是最好的选择,有大量动物采取这个策略,形成了一种纤细脆弱的“玻璃动物群”。至于其他生物,则会自行发光或有银白色反光表层,亦或两者一并采用,以隐藏不透明的身体。 随着海水颜色慢慢变深,深蓝最终变成漆黑一片。“文学作品常常会以‘走向深蓝’来描述海底,实际上, 1000 米至 4000 米( 400 米以深)的大洋深层区几乎一片漆黑,我们是走向漆黑,偶尔能看到发光的生物,并没有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么浪漫!”叶聪告诉我们,在 4000 米水深处,水压之大相当于将整只成年母牛的重量压在人的拇指上。生活在那里的多属低新陈代谢率的静止型生物,它们利用各种技巧捕捉食物,而不是靠速度和力气。 在 4000 米以下的大洋超深层区,除了黑暗和水压之外,氧浓度也较低,随着水柱从上层沉淀下来的物质,在海底形成有机质层,许多物种以这些物质为生。那里的生物量不高,但物种却十分多样。像灿烂怒放的海葵、几十厘米长的巨型紫色海参等 7000 米海底的许多生物,都是常人没有见过的,科学家们在第一次下潜时往往都格外激动,忍不住会发出惊叹,手舞足蹈得像个孩子。 下潜过程中,叶聪和他的同伴们常常会用带有气压测量功能的手表来测载人舱内的气压。但最终他们发现, 舱内的大气压可能会比水面上减少 10000 帕斯卡左右, 相当于从北京到太原的海拔落差引起的气压差,一般人没有太大感觉。感觉最明显的差异是,舱内温度从近 30 摄氏度的夏天海洋表层水温急剧下降,到了 2000 米左右降至 4 摄氏度,再往下 4000 米至 7000 米深处,水温大约为 1 摄氏度,接近海底时由于有地热,会升温 0.3 至 0.5 摄氏度。但因为潜水器舱内有隔热层,加上舱内机器工作的热能,一般舱内的温度保持在 10-15 摄氏度之间,差不多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在一次下潜中都可以感受到。有点遗憾的是,试验海区的海底颗粒极小的沉积物在潜水器微有位移的情况下,就会“烟雾弥漫”。一些海底如同荒凉的滩涂,想像中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并不存在。 在这看似轻松、充满诱惑的深海之旅中,即使是对于资深的潜航员,危险也随时可能如躲在幽暗角落里的火花突然冒现。叶聪说,他自己第一次驾驶“蛟龙号”做水面测试就被给了“当头一棒”。当时,为了检验通讯能力,首次将“蛟龙号”与母船连接的缆绳解开。不料,通讯信号接收不稳,对讲机瞬间“失声”。一贯沉着冷静的叶聪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随即静下心,一丝不苟地完成相关检测项目。两小时后,通讯仍然没有恢复,但“蛟龙号”得以顺利返航。“驾驶潜水器就好比走钢丝。”在叶聪看来,深潜的危险等级与深度不成正比,主要看故障发展蔓延的情况。有时候潜水器虽然实现了坐底,却因机械手被电缆或水草缠绕而难以上浮;有时潜水器前一分钟还是正常工作的,后一分钟推进器就坏了。詹姆斯•卡梅隆在马里亚纳海沟完米深潜那次,就是因为这个故障,不得不提前无获而返。“蛟龙”号海试过程中,有好几次绝缘电池面临短路的可能。还有一次,电池在上浮过程中发热,电池外壳损坏了。好在当时潜水器距水面仅有几十米的距离。 由于潜水器的浮力块大部分安装在潜水器艉部,随着深度的增加,浮力材料的吸水率也会增加,潜水器会变得前重后轻。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有一次,‘蛟龙”抬头的角度从 2 度变到了 8 度。而叶聪注意到液压源的补偿器液位从 70% 降到 50% 后变得很不稳定,几度进入了预警范围,意味着这个时候不能够轻易使用液压驱动的纵倾泵调整姿态。根据下潜试验计划,他们应该首先进行手操航行和自动控制的航行功能试验,可“蛟龙”抬着头,影响航行性能。他判断液压源液位的飘忽不是因为深海压力的影响,应该是测量传感器的问题,不影响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液位变化幅度太大的话,控制系统会将液压源自动锁死,这样,设备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但是接下来的作业内容就很难完成了。于是他小心谨慎地开启了液压源调整纵倾。五分钟后,“蛟龙”高昂的脑袋终于低了下来。 在驾驶“蛟龙”号为科学家们在深海里带路的同时,叶聪也在“蛟龙”号 7000 米级海试项目里负责最需要细心的活儿——潜水器配重。所谓配重,就是给潜水器每次携带下水的压铁配备适当的重量,这样,当潜水器在不同深度下潜时,可以通过压铁配重调整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由于海水的密度并非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固定,而是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变大,万一配重不足,潜水器会漂在海面上,无法到达预定深度;而能否顺利抛载压铁则是潜水器能否成功上浮的关键。内行人都知道,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活,其实是最烦琐的,要想计量准确,确保潜水器下水后状态稳定,半点马虎都有不得,整天要和小数点后面的好几位数打交道。事实证明,心宽体胖的叶聪对于这项千钧一发的任务也完全胜任。而生活中,据他的同事笑谈,他属于那种用微波炉煮面一不小心会让“当前使用模式”进入“烧烤”,把碗盖烧出一个大窟窿的人。 深潜界流传一句话:潜水器设计是技术,应用则是艺术。到了漆黑的海底,什么时候该执行什么操作,什么地方可以停留多久,很大程度上依靠潜航员的直觉。一位前辈曾经对叶聪说:潜航员的工作,既充满着神秘,也包含着风险。水的分子式是 H2O ,其中 H 可以代表 heart ( 心 ) , O 代表 obsession ( 痴迷 ) 。 当你投入了两份的心,再加上一份痴迷,你就能读懂这茫茫大海中的水。潜航员既不是没有勇气的懦夫,也不是没有理智的赌徒,在两者之间,是属于他们的道路。 “蛟龙号” 3000 米级海试归来后,其母船——“向阳红 09 ”船船长窦永林一手一个托在掌心上向媒体展示的杯子,是在深海大气压作用下,同一实物发生萎缩变形前后的两个样本。某种意义上,这既可以看作是深海给予勇敢靠近它的人类的纪念品,也可以看作是深海给予试图靠近它的人类的一个震慑——据测, 2.1 米内直径的钛合金载人球到了海底内直径会收缩 3 到 5 毫米 ,乒乓球到了七八十米水深处就会爆裂。 难以抗拒的召唤 为了节约经费,“蛟龙”号的母船“向阳红 09 ”号通常 40 到 45 天才靠岸一次。茫茫大海上往往连只飞鸟都罕见,更别提遇到传说中会在船弦边戏水的海豚什么的。绿叶菜只能存一周,往后就是没完没了的蒜苗、土豆、洋葱和大量肉食。由于信号关系,船上能接电话的时间也非常少,每天早晚 8 点各可收发一次邮件向家人报平安,每人一天的电子邮件配额仅 5K ,最多只能写 2000 多字。没有潜次的日子,除了波涛为歌,缆绳做琴,海上日出随便看、偶尔也能撞上雨后彩虹带来惊喜,吃完饭可以绕着甲板疾走健身、晒晒日光浴、有时候打打乒乓,海上的生活总体会让常人感到非常单调,大伙儿开玩笑说那其实就好比“拘留 45 天”。索性,叶聪和许多团队成员一样,除了睡觉和 8 小时工作之外,其余时间差不多也一直工作,包括做下潜预案、下潜数据处理等。船上唯一一个被大家奉为“高、大、上”的活动就是“蛟龙大学”——二十几个单位的人分头出来聊聊自己平时的工作,算是很跨学科的一种交流。叶聪打趣地告诉我们:“船上的人之间彼此太了解,前几次出海的时候还能互相聊聊经历,后面几次,从你出生到上船前的事,大家几乎都知道了。”这位曾经因为赶海试连喜酒都没来得及按时办的小伙子毫不掩饰在船上最高兴的事是:“任务圆满完成后,老板说:‘返航!’,归期可期。”可去年,船虽然赶在了中秋节那天返航,到港后,他还是主动留在了船上,耐心热情地接待公众参观。 人们总以为潜航员的工作新奇、光荣、充满浪漫色彩,事实上,海洋危险、冷漠、瞬息万变、不可预测,真正将潜航作为日常工作的“深海的哥”所面临的环境常常是漫长的黑暗、寒冷和孤寂。英格兰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有首著名的《海恋》,据说是西方男孩成人必读的三首诗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至死也念念不忘其中的“我必须再到海上去,到那孤寂的海天之间……因为潮水奔腾的那种强烈的野性的呼唤,教人无法抗拒!” 这首诗同样伴随了叶聪这些年来的人生旅程。他奉俄罗斯科学院曾参与过“和平 1 ”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老潜航员萨格列维奇为偶像,后者年逾七十而至今坚持下潜,已有一千多次下潜记录。 我们与叶聪告别是在鱼米丰肥、莲花初绽的太湖边,水路旖旎蜿蜒,悠长美丽。 7 月 4 日,我在手机“朋友圈”里看到叶聪于上午 10 点 38 分发出的微信:“启航。今年选在有福之州,马尾古港。这里是郑和六下西洋的出发地,是近代造船和海军的发祥地。船现在行驶的闽江,是 130 年前中法马江海战的发生地。当时朝廷下令‘无旨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尤斩’,最终南洋水师全军覆没。两岸青山见证千年来朝起朝落,如今我辈行在江上思绪万千。”读罢上网查了下,那天正是“蛟龙”号从福州马尾亭江的码头启程开赴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的日子。 130 年前的 1884 年,福建船政舰队奋起迎战法国远征舰队突袭的马尾之战的硝烟,就弥漫在这附近的海域。那场海战中,清朝军队虽然损失了 11 艘战舰,阵亡了 700 多将士,马尾船厂也在法军的炮火中遭遇毁灭性破坏,但福建船政舰队最终逼退了敌军。事后清廷因这一失败怪罪了现场钦差、时任海疆大臣的热血书生张佩纶,也就是后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爷爷、声威显赫的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女婿。 如今,这段对于中华民族成败难言的往事已如清晨的薄烟飘散在风中,没有多少人再会想起。而那个早晨,当叶聪迎着海风站在“向阳红 09 ”号的船头,他想起了“蛟龙大学”里,一位深潜界前辈曾经提起过的由 1866 年 6 月闽浙总督左宗棠提议清廷大规模自造轮船所引发的“大清海洋 666 计划”。自 1866 年到 1889 年建成第一艘光壳军舰“广乙号”的 23 年间,福建船政除了逼退突袭马尾的法军,也曾使用自造的现代军舰渡海峡,逼退日本对台湾的第一次入侵。 关于 TARA 北极科学考察队海上航行的纪录片《破冰之旅》中有句动人的话:“经过一个月不分晨昏的日子,当太阳再一次照耀这片洋面的时候,时间和距离重新显现出其意义。”很快,“向阳红 09 ”船出了海,驶入大洋以后,叶聪的家人将再次无法感知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中,从船上发出的邮件里所说的“向东五百海里”究竟会把他带往离陆地多远的地方。 这个当年站在湖北长江边看过往船只的少年,如今天天在船上开会看气压图、浪高图、卫星云图,学船舶的他慢慢地也看出了点味道,看出了点感情。
4761 次阅读|5 个评论
游湘阴左宗棠文化园
热度 2 rczeng 2014-2-10 11:36
虽然经常路过湘阴,也有很多亲戚在湘阴县,今年初二却是第一次落脚湘阴。与表弟、表妹们一起祭拜去年过世的姨妈。饭局之中,谈到湘阴的历史文化,提到左宗棠。询问在县城工作的几位表弟,县城是否有左宗棠的历史遗迹。表弟们欣然驱车带我参观了新建的左宗棠文化园。 左宗棠文化园投资6000 万元,于2012 年建成。文化园在完全保留左文襄公祠、文星塔的基础上,新建了左宗棠生平事迹展览馆、多媒体演播厅、天地正气广场、烽火台、功德柱和左宗棠雕像、诗词碑 林、年谱大道等。 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中国近代洋务 运动 的先驱,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光绪二年(1876 年) ,左宗棠让护卫抬着棺材,亲率8 万湖湘子弟入疆平乱,历时两年,收复新疆全境。 2012 年11 月24 日至25 日在他的家乡湖南省湘阴县举行左宗棠诞辰200 周年系列活动。 腐蚀界朋友所熟悉的左景伊、左禹教授系左宗棠后人。 左景伊:1918 年5 月生,左宗棠第四代孙,我国著名腐蚀与防护专家。曾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1953 年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腐蚀科学著作《耐腐蚀的化工材料》,1993 年为其曾祖父左宗棠撰写《左宗棠传》。 左禹:1952 年8 月生,左宗棠第五代孙,左景伊之子。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副校长, 博士生导师。
个人分类: 故乡行|5265 次阅读|2 个评论
左宗棠一幅白话名联及其流变与李嘉诚的故事
热度 12 qhliu 2013-12-22 08:08
平日常逛岳麓书院,朋友来了,也偶尔山寨一回导游。渐渐对文人有了一点新的认识。酬唱 奉和 ,文人所爱;臭味相投,最显华彩。从“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或者“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中,润之委员诗才不彰,反观“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才能知道土著老乡诗才不凡。 这些都是题外话。下面转入正题。 最近有副对联有点火。 获知其初始作者为左宗棠之后,对它的流变发生了兴趣。此晚清中兴名臣不仅曾是岳麓书院门生,和润之委员也是老乡。论文才, 左宗棠自己认为比胡林翼强,不过在林则徐面前,还是稍逊风骚。科学网上的一些福建博友的文章文采飞扬,不愧林大人同乡。 一,左宗棠 原联 1852 年前某时,左宗棠 (1812-1885) 为无锡梅园题联一幅如下: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平仄似有不调,上联大白话而已,不过下联还是有所不凡,看得出出自文人手笔。此联收入左宗棠楹联著述《联语》,至少,左大人还是不舍其丢弃坊间成为无主之联。 现无锡荣 ( 毅仁 ) 氏梅园诵豳堂确有此联一幅,对联却是 清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 沈兆霖在 1852 年为自己的书房“静香斋”所书。由于一般认为此无锡梅园系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所建,时在清末。 未知现荣毅仁府邸之荣氏梅园是否当年左宗棠赠联之无锡梅园故址。 此 对联也是荣氏家族的为人处世之家训。荣德生晚年,他卧室里也挂有此联,荣毅仁更是常在口边。照片如下(感谢 太湖梅子 提供,参见 邂梅,最后的香雪海! ): 二,清赵之谦改写版 晚清书画巨匠赵之谦 (1829-1884) 和都转盐运使王小初交厚, 1879 年,受后者之命,书一联如下: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向高处立拣平处坐往稳处行 其中“向高处立”有歧义,可以是心向高处也可以是面向高处;而“稳处”和“高处,平处”文白程度不符。所以,这一改写不甚成功。不过 赵之谦的这幅字在市场上,已经市值 100 万了。照片如下: 三,民国溥僴改写版 民国年间,满族画家溥僴 (1901-1966) 有作品如下: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一改,比王小初高明,但远不如原创。为什么? 对人的姿态,儒家文化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当然还有“卧如弓”。不过, 溥僴版 转卧入住,不是文白可论,多了一丝市井气。 难怪李嘉诚喜欢 溥僴版 。不过,因为李嘉诚最近一次接受采访,大力推荐,使得这幅对联全球流传。对宣传儒家文化也算小功一件。 两幅照片如下 ( 其中溥僴原作市价 10 万左右 ) : 文人喜爱,还是原作。有 1947 年沈曾迈 先生 (1900 — 1969,曾任北大教授) 书有此联如下 ( 原作市价约 1 万 ) 当然还有一些民间版本。例如陕西咸阳三原城隍庙前有一个改写联如下: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 就传播思想而言,有所价值。不过就文学性而言,就等而下之了。不赘。 照片如下: (本博文全部照片取自网络,无商业目的)
个人分类: 拾穗记|24161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谈谈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一些事情
热度 4 Helmholtz 2012-11-9 13:25
(要知道中国文化究竟在哪里开始出了问题,可以看看下文。 - 博主评论) 东方和尚:谈谈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一些事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1aec620100n7lh.html 大人物和一般意义上的君子,完全两回事。大人物有很多面,比如曾国藩心机极深,和他为敌,非常可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我平生崇拜曾文正,他老人家的全集,我翻来覆去读过好几遍,因此才比较清楚当时的一些事情。唯独因为崇拜,才要独具只眼,不因为崇拜而混淆是非,不因为仿效而颠倒黑白,效法可以效法的,斥责应该斥责的。 自从曾国藩进入官场以来,曾氏集团的人不断升迁,外面的人不是被参罢就是被杀头,不是像僧王这样兵败,就是像马新贻那样被刺杀,胜保、严树森、何桂清、王有龄、张亮基、官文……明争暗斗,一个个倒下去,而且看上去和曾国藩毫无关系,总而言之,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至于到后来,天下的位置都是出身曾国藩集团的人,这才是曾文正真正厉害的地方。这个厉害之处,是小说描写不出来的。也是想从历史中学习斗争方法的人,真正要研究的东西。 再比如破安庆,破南京以后,满城百姓,被湘军当作“长毛老贼”杀的一个不剩,资财都被湘军抢光瓜分,还作为“重大战功”汇报上去请奖,保升官的保单要几十页,人人升官,三品以上的武官封到数万人之多。这实在是亘古以来未有的浩劫,远过扬州嘉定,就算蒙古屠城也不过如此。所以有良知的人,如彭玉麟,同这伙人不相往来。曾国藩对此种恶劣行径,内心也是有歉意,有愧疚的。 (左宗棠没有屠城,所以反而被指责放走长毛,但是也不好捅开了说曾老九灭绝人性,所以只能拿幼天王说事。当时人对曾老九的做法都非常反感,金陵城里几十万人口,难道没有一个好人?曾国藩后来也在奏折中“掼纱帽”说“要是当时大开九门,把长毛全部放走,又能怎么样?”话说到这一步,要么翻脸,要么也只能算了,朝廷和曾、左相互争论的不是一个幼天王问题,争的是屠城问题和善后问题) 曾国藩最青睐的传人李鸿章,也是阴谋家,喜欢搞一些不上台面的事情。最恶劣的就是在苏州杀降,戈登的“常胜军”配合淮军扫清了上海外围的太平军,一直打到苏州,戈登为人正直,同李鸿章合不来,李鸿章就心生奸计,乘忠王李秀成率领大军去援救天京,苏州城中无人做主的时候,让戈登做保人,去苏州城里当人质,换取太平军的信任,许以高官厚禄,骗他们投降,之后又背信弃义,把数万太平军杀个精光。这样顺便又可以除掉戈登,收编常胜军,一举多得。最后戈登意外幸免于难,这件阴谋才被公诸于众,后来的电影《投名状》,便是讽刺这件事。 李鸿章、曾国荃等人这种双重出卖,屠杀降卒的恶劣作为,却被曾国藩赞赏为“最快人意”、“殊为眼明手辣”“驭龙蛇如婴儿”,足见其人性格的另一面,曾左不合,我以为归根结底,是这方面的道德底线之根本区别,不在具体的小事上。 吾国历史,讳死讳尊,故研究历史,贵在索隐。如凡是被曾国藩参劾的人,每参则必遭横祸,是否真的个个都是坏人,而且为什么当其人横行无忌时候不参劾,一定要等到其人落难失势,才落井下石?譬如崇纶害死曾国藩老师吴文镕,曾国藩出来为老师“平反”,为什么当时不说话,到崇纶出了事情才上折子?再比如胜保被逮,曾国藩代名声极坏的李世忠上了个折子,说愿意用自己的官位换取胜保的性命。“反贼”说这种话,正好足以坚定朝廷杀胜保的决心。再比如何桂清、翁同书等原来的封疆大吏,曾国藩的老对手们,都是兵败被逮问,正在朝廷举棋不定的时候,征求曾国藩的意见,曾国藩说了几句大义凛然的话,于是乎完蛋。另一方面,凡是已经死掉的人,比如王有龄、陆健瀛,文正公却为他们大说好话。请大家看看左公的奏稿,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再比如说,曾国藩37岁做到侍郎,真的仅仅因为本领大吗?就算如此,之后10年,领兵打仗,战功累累,为什么别人都从白丁升了巡抚、总督了,他老人家却原地踏步,还被革职一次,摘了顶子,不进反退?朝廷为什么要防范他? 杭州被太平军围困,浩劫在即,满城生灵将遭涂炭,十万火急派人向曾国藩求救,曾国藩按兵不动,见死不救。曾国藩的幕僚,曾经关系最铁的李元度受王有龄之命带了一支部队去援救,曾国藩不但处处制肘,使之到不了杭州,之后还怒不可遏,参劾李元度,导致李作为罪犯发配新疆,这是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曾国藩也是见死不救,直到自己做了两江总督,参掉了当时的江苏巡抚薛焕,换上了李鸿章,立即换了一套说辞,说上海是东南饷源,财富如山,不能不救,甚至用17万两银子雇外国轮船冲过金陵南下。同样是东南重镇,为何态度判若水火?这里面难道一点私心也没有? 因此,曾国藩和左宗棠的缺点,我们作为后人,应该清楚,应该批评,但是要么不说,要说就要说到点子上,对,对在哪里,错,错在何处,不能和稀泥,更不能乱下结论,哗众取宠,别的事情也是如此。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327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