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探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感悟(1)-- 探索的乐趣
热度 1 martinluomin 2019-12-12 22:11
自然科学从其诞生之际就被归为自然哲学,科学在其精神层面属于哲学的一部分,它阐述了自然界(包括思考着人自身在内)的逻辑规律。建议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去读一些哲学著作,即可训练逻辑思维的头脑,也可以从中觉醒对知识的认识。 每个人探索科研的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这时候你就像一个旅行者,背起行囊,向着头脑中的某个短期或长期,具象或模糊的目标前行。你可以选择在哪个驿站休息,或者在哪里驻足观赏风景。你不断的辨别方向,规划路线,对沿路的路标做出验证。有时候你偏离了目标,误入荆棘从中,这时候你甚至会怀疑人生,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你告诉自己:“好的!我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了“。“距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我大概还有多长时间可以抵达”诸如此类的话语不断提示自己,以免自己失去方向,迷失自我。 当我们进行“直观浅显”研究的时候,我们总担心别人会超越我们,率先发表研究成果。就像在笔直的“高速公路”行进,随时会有车子从我们左侧的快车道呼啸而过。而当我们沿着自己研究思路在“乡间小道”踽踽独行或在“悬崖峭壁”攀岩而上的时候,这种担心已经被抛到了脑后,因为在无人区的科研充满了探索未知的乐趣。涉足于无人区的科学探索可能会给人带来几种不一样的体验,一种是高处不胜寒的恐惧感,生怕稍一失足,就会坠落万丈深渊;一种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悲怆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一种是独钓寒江雪的闲适惬意或者会当凌绝顶的兴奋感。 研究人员经常问道: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研究呢?“有时候看了人家的高档次期刊文章,感觉做起来好像不难呀,但是我们却没有想着去尝试一下。说起来无非是“想别人作不敢想,作别人所不能做”,但是就是很少有人能想到做到。是什么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呢?是”约定俗成“的观念,是”想当然“的意识,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谨慎,是固步自封的愚昧,是其它种种,因此,出色的研究者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一颗毫无偏见,客观坦诚的赤子之心。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你的课题,当你疲倦睡去之后,其实你的大脑潜意识中还在继续思考,直到有一天你早上醒来,一个灵感在你的头脑中涌现出来,你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用笔记下这个灵感,并继续深入的思考,随后付诸实现。文章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如同小说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剧情一样,是来源于思考的力量。不要怕上帝会发笑,思考是你生存的唯一方式,也是证明你曾经存在过的唯一方式,正如笛卡尔所说“我思故我在”。 建议大家多talk,和课题组成员talk,找机会和导师talk。如果你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思索来找老师的话,导师总是愿意倾听你的谈话,交换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完全不懂科学,不从事科学的人(你的家人和朋友)来talk,即使对方不掺与讨论,仅仅愿意倾听你的谈话就已经是很好的鼓励。无需等到你的思考成熟的时候再talk,你抓住了某个灵感,你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像一堆杂乱无章的积木一样,在你的只言片语中被组织成一个有模有样的城堡。当你说完之后,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你一直思考未解的谜团已经呈现出有迹可循的蛛丝马迹。这时候你可以整装待发了,去付诸实践,justdoit!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49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应寻找什么样的规律?
qsqhopeiggcas 2012-11-10 13:39
科研探索如找到的是研究对象的个性规律,此规律只能描述对象演化过程的“表象型”特征,离问题的实质还有“十万八千里”。如我们找到了描述一类研究对象的普适性规律,如描述物体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 F=ma ,就找到了“根”上,其科学意义不言而喻。 例如,我们做地质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主要研究的是地质体的稳定性及失稳预测,如我们提出的理论只能解决崩滑预测问题,而不能解决强震、岩爆等的预测问题,该理论肯定不具有普适性,因为地质体的破坏,尤其是剪切破坏,不可能服从多种演化规律,只能遵从一种规律。如我们找到了这种普适性规律,就从本质上解决了失稳预测问题。 再如对医学界,如果科研人员研究的癌症治疗方法,只能治疗肺癌,而不能治疗肝癌、淋巴癌等癌症,那该种治疗方法对大多数肺癌患者肯定也不能治愈,因为各种癌症的发病机理从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目前科研人员还未揭示清楚而已。换句话说,能治愈癌症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或者能使患者全部治愈,或者大多不能治愈。 当然,找到的共性规律得经得起“可重复性检验”,这种检验可通过观测、试验、测试、实践验证等进行。不能得到重复验证的规律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也不可能具有普适性。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2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