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冬小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近60年来20个冬小麦品种叶片对臭氧生化、生理和生长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蒋高明 2019-11-11 10:11
近60年来 20 个冬小麦品种叶片对臭氧生化、生理和生长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Biwas D. K., 徐宏 , 李永庚 , 孙家柱 , 王贤忠 , 韩兴国 , 蒋高明 *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 100093 南辛村 2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 遗传 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印第安 那 大学生物学系,普渡大学,印第安 那 波利斯, 723 W.Michigan St. , Indianapolis , IN 46202 , USA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 泰安岱宗大街 61 号 全球变化生物学 , 2008, 14: 46-59. ( 影响因子: 8.88) 【 摘要 】 东亚城市周边地区臭氧( O3 )浓度升高,足以降低作物产量。然而,冬小麦 O3 敏感性与品种推广年代的基因型差异却鲜为人知。本文报道了近 60 年来中国 20 个冬小麦品种对 O3 敏感性基因型变化,揭示了 O3 的诱导机制。小麦植株暴露于高 O3 ( 82 ppb O3 , 7h d-1 )或木炭过滤空气( 5 ppb O3 )中,在开顶式同化箱内处理 21 天。通过抗氧化活性、蛋白质改变、膜脂过氧化、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暗呼吸和生物量变化来评价不同年代推广的小麦品质对 O3 的响应。结果表明, O3 显著降低了叶片抗坏血酸( 14% )和可溶性蛋白( 22% )含量,但过氧化物酶活性( +46% )和丙二醛( + 38% )显著增加。高浓度 O3 降低了光饱和净光合速率(- 24% )、气孔导度(- 8% )和总叶绿素含量(- 11% ),同时刺激了暗呼吸( +28% ),胞间 CO2 浓度( +39% )升高。 O3 也降低了植物整体生长量,但根( -32% )生物量比茎( -17% )的生物量受影响更大。对 O3 的潜在敏感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与观察到的 O3 耐受性无关。冬小麦品种对 O3 的敏感性随推广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并与 O3 暴露植株的气孔导度和暗呼吸有关。 O3 诱导的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胞膜完整性丧失,细胞间 CO2 浓度升高和脂质过氧化增加。结果表明,气孔导度高、抗氧化能力降低、暗呼吸水平低,导致对蛋白质的氧化损伤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了新品种对 O3 敏感性增强。 关键词:抗氧化剂、暗呼吸、生长、臭氧敏感性、气孔导度、冬小麦、推广年代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leaf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and growth responses to ozone in 20 winter wheat cultivars released over the past 60 years Global Change Biology , 2008, 14: 46-59. ( IF=8.88) Biwas D. K., Xu H., Li Y. G., Sun J. Z., Wang X. Z., Han X. G. Jiang G. M* Abstract Ozone (O3) concentrations in periurban areas in East Asia are sufficiently high to decrease crop yield.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O3 sensitivity in winter wheat in relation to year of cultivar release. This paper reports genotypic variations in O3 sensitivity in 20 winter wheat cultivars released over the past 60 years in China highlighting O3-induced mechanisms. Wheat plants were exposed to elevated O3 (82 ppb O3, 7 h day−1) or charcoal-filtered air (5 ppb O3) for 21 days in open top chambers. Responses to O3 were assessed by the levels of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protein alteration,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gas exchange, leaf chlorophyll, dark respiration and growth. We found that O3 significantly reduced foliar ascorbate (−14%) and soluble protein (−22%), but increased peroxidase activity (+46%) and malondialdehyde (+38%). Elevated O3 depressed light saturat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24%), stomatal conductance (−8%) and total chlorophyll (−11%), while stimulated dark respiration (+28%) an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39%). O3 also reduced overall plant growth, but to a greater extent in root (−32%) than in shoot (−17%) biomass. There was significant genotypic variation in potential sensitivity to O3 that did not correlate to observed O3 tolerance. Sensitivity to O3 in cultivars of winter wheat progressed with year of release and correlated with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dark respiration in O3-exposed plants. O3-induced loss in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attributed primarily to impaired activity of mesophyll cells and loss of integrity of cellular membrane as evidenced by increase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lipid peroxidation.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higher sensitivity to O3 in the more recently released cultivars was induced by higher stomatal conductance, larger reduction in antioxidative capacity and lower levels of dark respiration leading to higher oxidative damage to proteins and integrity of cellular membranes. Key words: antioxidants, dark respiration, growth, ozone sensitivity, stomatal conductance, Triticum aestivum L., winter wheat, year of release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系统的水利用效率与水平衡分析
热度 1 WeiQin 2016-3-5 00:13
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系统的水利用效率与水平衡分析 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要提高旱地农业作物产量和水利用效率,则需要对多年的产量及水平衡之间建立定量关系。在山西农科院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合作项目中,覃伟、池宝亮和Oene Oenema深入分析了一个在黄土高原上进行的长达30年的旱地冬小麦长期定位试验。监测数据被用于校准AquaCrop模型,然后分析水平衡的组分(即:降雨、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该文章发表于《 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研究表明,作物产量与水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然而,作物蒸腾只占总水量的三分之一,作物蒸腾即实际被作物吸收和使用的水分量;剩余三分之二为土壤蒸发(注:土壤蒸发为田间水损失,对作物生长没有实际贡献),作物生长期的土壤蒸发占总蒸发量的40%,休耕期的土壤蒸发量占60%。小麦产量在0.6-3.9吨/公顷之间,水利用效率在0.3-0.9千克/立方米之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秸秆覆盖或塑料薄膜覆盖,最高可以翻倍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显著减少土壤蒸发。通过研究,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低生产力的原因主要包括(一)降雨量有限;(二)休耕期土壤蒸发损失大,土壤蓄水低;及(三)冬小麦生长季节与雨季同步性差。模型试验表明,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利用效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原文链接: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78828
50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玉米、冬小麦、大豆高产竞赛中产生的世界单产记录
longkouwan 2013-4-2 00:56
世界玉米、冬小麦、大豆 单产记录 春玉米: 3700 斤 / 亩, 2002 年 美国 冬小麦: 2086 斤 / 亩, 2010 年 新西兰 大豆: 1440 斤 / 亩, 2010 年 美国 再加个美国花生的单产记录: 1086 斤 / 亩, 2011 年 这些数据来自于农民的高产竞赛,并非农学家的试验田。对于美国玉米来讲,参评地块必须在 60 亩以上,测产面积在 7.5 亩以上。而花生的测产面积更加恐怖,比如 1086 斤 / 亩是 1800 亩花生的平均产量!依靠的是全程机械化! 高产竞赛成为这些种粮高手们“论剑”的平台,彼此交流分享高产经验。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且大多受过农业高等教育的农民,他们的高产经验无疑是异常宝贵的。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他们的高产经验在中国将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 因此,笔者回国农业科研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搞一片地,在实践中好好研究国外生产一线的高产经验,并结合国内的高产经验,一点一点的实践。希望能够得出一些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高产经验,供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参考。
个人分类: 专业所系|4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鉴赏其一
adist 2012-9-10 00:59
今天打开邮箱又收到了NCBI系统发来的关注文章:共计5篇,看到一篇刚刚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篇关于中国冬小麦骨干系的遗传多态性、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衰退的相关内容研究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Elite Chinese Winter Wheat Investigated with SSR Markers.” ,该研究群体包含90个中国冬小麦骨干系,应用269个SSR标记,对小麦的A,B,D基因组进行研究,计算了遗传座位的多态性,划分了三个亚群,计算了LD decay值,整个工作中规中矩,从table到figure,都做的很漂亮。结果和讨论部分目标明确,结论清晰,是近年来国内冬小麦骨干系群体研究的一篇范例,是想要学习群体结构分析和关联分析的同学们的良好教材,也是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同学们实验思路和文章流程的学习对象。 目前我们的实验技术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通量越来越高,数据越来越海量,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的所有研究都要运用高通量方法得到海量数据,进而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科研工作者应当合理利用现有的方法和手段,最省时省力省钱地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这篇文章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就是一个十分合理的设计结合,90个冬小麦骨干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269个SSR标记的检测也很好的平衡了实验的工作量和标记的需求密度这一重要问题,进而得出了具有意义的实验结果。相比动辄群体几百,标记上千的实验来说,该实验可谓是浓缩的精华,毕竟标记无穷匮,经费要珍惜,结论要及时。我们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懂得做实验——做好实验——多快好省地做实验。这就如同武林高手简单的轻描淡写、毫无花俏的一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个人分类: 所思所想|3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禹城站的三位老先生对我的论文的意见
热度 2 zhuangwei 2011-11-3 19:22
禹城站的三位老先生对我的论文的意见
今天把我的论文初稿给禹城站的程维新、张兴权和谢贤群三位老先生看了。他们在禹城做了几十年试验,对农田生态很熟悉。我的试验是今年四五月份在禹城做的,测的是不同灌溉处理的冬小麦水分交换的特征。去年开题报告的时候,本来是想做气孔导度模型的,把主要的气孔导度模型都认真看了一遍。但是限于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只有两天的全天观测数据,其余的基本上都是10:00-12:00的观测,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范围有限),拟合的质量不高,暂时做不了模拟了,就想做一个基本特征的分析,分析气孔导度对空气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的响应特征,(这是普遍都了解的现象,水分状况差的,气孔导度低,以减少植物耗水)。他们很认真看了我的论文,给出了意见。 程老师,问我的材料与方法中的禹城站的自然地理状况,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是从别人的论文中抄来的。程老师告诉我这些禹城站的像无霜期和降雨这些数据都已经不是这些值,这些气温、降水数据是1979年以来到现在多年的平均值,不能用以前的数据。还有测量项目和仪器要列清楚,不要像一锅粥似的。中子水分仪测量浅层土壤的含水量是不准的,最好用烘干法测量。像VPD这样的专业术语要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把它的含义说明白,不要让读者去猜。试验进行期间的降水量是需要在文章中写明的。水分池没有雨棚,能不能实现想要的土壤水分含量,降雨的影响很大。降雨大的话,雨养,40%田持的土壤水分状况和60%田持、80%田持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就是在同一生育期,降雨前后,四种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对比排列顺序也是会有差异的,降雨后,雨养的可能会比其他的高。所以观测期间的降雨状况要写清楚。 谢老师说我论文的目的不清楚,还给我分析了我试验设计中的不足,我的试验是在不同灌水量处理的水分池中进行的,有雨养、40%田持、60%田持和80%田持四种。这四种处理是希望得到不同的土壤湿度水分处理。试验进行前就应该得到土壤田间持水量,以控制灌水量。结果分析中,60%田持的产量比80%田持的略高,可以参考小麦生产函数中,小麦产量随着蒸腾量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保持峰值,而后随着蒸腾量的增加,产量下降。以此来说明,适当的亏缺灌溉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可以不会影响作物产量。其实,我现在得出的结论,站上已经做的很深入了。谢老师建议我看看张喜英老师做的亏缺灌溉,现在石家庄的农田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地下水位已经降到二十多米了,考虑如何节水灌溉,又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大,是很重要的。还有王菱老师的在禹城做的地下水对作物需水的贡献,禹城的地下水位是比较浅的。他们有一年做实验,发现用雨棚遮盖的水分池的产量比其它的组还要高,这可能是地下水的供给作用。于强老师在禹城也做了很多作物生产力、气孔导度的工作,做得很深入。袁国富老师在禹城站做的关于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研究。这些都是可以学习的。谢老师借给我四本关于农业生态的书,让我参考。论文还需要大改。 今天请教这些老师的收获,远大于自己一个星期在电脑前与数据的相互折磨,呵呵。还是要多请教!不因为自己做的差,就不好意思问。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问。不是自己躲在角落里。成长总是要接受阳光的。 今天的体会:勇敢地去问,保持低位,周围的老师、同学是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智慧,分享阳光的。 禾本科植物的气孔
个人分类: 明师指路|3793 次阅读|4 个评论
当前华北地区冬小麦灾情的成因分析
袁国富 2009-2-9 09:36
当前华北地区冬小麦灾情的成因分析 华北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从前一年的 10 月播种,到第二年的 5 月底至 6 月初收割,主要跨越冬春和初夏这段时期,是华北地区降雨最少的一段时期,因此如果在纯自然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季基本上都处于水分胁迫状态。解放以来,特别是 80 年代黄淮海综合治理,冬小麦产量得到大幅提升,除了育种、栽培技术和肥料投入的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大量农田灌溉的应用保证了这一地区冬小麦高产稳产所需的水分供给。对于当前华北地区冬小麦高产稳产的生产方式来说,本来就很少的大气降水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而保证灌溉则是必须的措施,当冬春季节降水较少时,需要加大灌溉力度,而降水较多时,则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可以适当减少。在这样的冬小麦田水分管理情形下,降水量稀少(气象干旱)并不能成为导致冬小麦灾情严重的主要因素,这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华北地区冬小麦灾情的前提。 冬小麦在播种后,经过出苗和分蘖后,进入越冬期,在返青之前,有两个因素是影响冬小麦最终产量的关键,一是分蘖数量的多少,这主要受越冬开始前的积温多少影响(与播种日期和气候波动有关),也需要较好的田间水分条件(在底墒较差的情况下,需要补充灌溉)。第二则是越冬期的冻害,因为极低温导致麦苗大面积冻死,一般若冬季麦田有降雪覆盖保温,冬小麦遭受冻害的几率就小了许多,而如果没有降雪,裸露的麦苗在冬季寒潮的冲击下极易冻死,发生冻害。从媒体报道的当前麦田灾情看,有部分死苗现象发生,这应该主要归因于冻害,而不是干旱造成的,冬小麦越冬期作物停止生长,并不需要水分供给,不存在旱死一说,当然气温回升,返青开始后,如果水分供给不及时,也会导致死苗,但这有一个滞后过程,不会在目前返青刚开始这个时间点出现。因此,目前冬小麦灾情之一死苗现象应该是冬小麦的冻害造成的,这个冻害的发生与冬季降雪少,有些地方农田管理中没能及时灌溉越冬水以保墒防冻有关,责任应该落在相关管理部门和生产者身上。而从科研角度讲,针对冬小麦越冬期的可能冻害,如何能够提前预报干旱的发生,以及时指导越冬水的灌溉,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华北地区每年开春后,气温因降水很少而上升很快,热量条件迅速改善,为万物的复苏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个时候水分是主要而明显的限制因子。在整个华北冬麦产区,这个季节的土壤底墒大多不能满足冬小麦及时返青生长需要,大部分地区麦田必须浇灌返青水,以促进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在部分湿润年景,比如去年( 08 年)春季,土壤底墒相对较好,许多地区返青水少浇甚至不浇,但不能因为有这种水分条件较好情形的偶尔出现而放松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使得一旦干旱发生,灌溉就不能及时跟上。就当前冬小麦的旱情来说,如果保障了灌溉水的供应(河道水和地下水的利用),以及灌溉设施(水利工程)的投入,应该来说,最终不会有明显的灾情(作物减产)发生。可以基本判断,灌溉设施较好的地区,这次受灾将会较轻,而灌溉设施和水利工程荒废和缺失的地区,则需要在抗旱措施中重点关照。 就目前获得的一些信息来看,农田灌溉设施的缺失或荒废是阻碍农田灌溉大规模实施的主要原因,这在新浪网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博客中也得到了证实( 链接 出处 )。这反映出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建设的原有农田水利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修缮,如许多机井荒废了。灌溉设施得不到好的维护与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外出打工,不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关,还跟当前土地的包产到户,生产规模太小,使得这种需要大规模建设和维护的农田水利工程与单个农户实际利益不能挂钩有关。这次旱灾应该促使各级政府就如何开展华北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加以思考。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国家经济政策强调扩大内需,特别是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对各级政府来说,发动广大农村劳动力,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华北地区是一个广泛缺水的地区,农业生产需要的大规模引黄灌溉和机井灌溉使得黄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导致的环境和生态后果虽然没有一个全面的科学评估,但无节制地开发黄河水和地下水不会是一个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开源(水源工程建设)和节流(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是当前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最终要面临的问题。从科学研究领域的角度讲,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开发实用的节水技术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切实推广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个人分类: 科学笔记|8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