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际一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双一流与世界一流的距离
热度 11 张海霞 2017-9-22 11:34
【题记】双一流名单终于正式公布了,大家都在热烈讨论中,我们在985、211之后又一次集结冲击世界一流,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存在问题,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的进步有目共睹,那么我们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几年前在伯克利访问后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这几天到美国开会,顺访了加州的几个名校,也与这里的教授和学生做了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在UC Berkeley的访问,这感触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还是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做为一个努力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一线教师的心得体会吧: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名校到底有多远?! 其实对于伯克利我很熟悉,因为8年前我在这里住过半年多的时间,4年前还来过一次,这次主要是带学生来看看,顺便访问一些老朋友和见识一些新朋友,一天的访问时间安排得满满登登,每一个meeting之间都要按分钟计算才行,所以一大早我就开车带学生从旧金山出发了,学校里停车很困难,提前跟化学系的一个教授说好她帮我预定了一个车位:但是我以前是在EECS从来没去过化学系,还真不好找,在校园里七拐八绕一通之后总算在一个很秘密的地方找到了写着我名字的车位,顺利把车停下,还有十分钟的时间,就在周围逛逛吧,可是没想到我们一转过来就看到著名的“诺贝尔奖停车位”(NobelLaureate Reserved Space),还并排停着两辆车,再往上走,还有连着的5个,一共7个,很显眼的七个蓝色牌子在那里杵着,我当时就瞪大了眼、张大了嘴巴,因为在路上跟学生说伯克利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优惠就是校园里有一个永久车位,没想到这一下子就看到,离我停车的位置不到10米!学生拿手机拍了这一场景,我想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激励呀:你每天从这里走过都会看到这虽然不起眼但是很特殊的停车位(据说还有两个新得奖的车位还没有地方放),特别是你看到那车位上停着车,想象着他们还在实验室里、办公室里继续努力着,会得到多么大的动力继续前进啊! 就沿着这车位上去,我们进入了化学系的楼开始了一天的访问:参观化学系教授的实验室,接着是参观落成不久的新Nanolab和拜访EE的教授......马不停蹄地在交流着,直到我见到我以前的学生Zijing,教授派他来带我们参观他们小组的实验室,这个瘦瘦弱弱的马来西亚小伙子来伯克利读博士之前在我组里做过4个月的国际交流学生,后来拿了一个很棒的奖学金(读博士期间的所有费用包括参加会议和买书都全额资助,全球一共40人),来这里跟了一个超牛的教授读博士,现在已经是第五年了,乍一看Zijing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的谦和低调(要知道他读博士之前是马来西亚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啊),可是,走进实验室发现他的变化可是太大了,对每一个实验装置都轻车熟路,介绍起来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这个是我们最近在做的**工作、挑战**极限,那个是我们刚开始要实验的***新课题.....,如数家珍,我知道他最近刚发了一篇Science的论文,没想到这里还藏着很有几个同样档次的工作正在审稿之中,真是不得了啊!五年时间,Zijing在科研上已经成长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不仅是表现出来的他的论文成绩,而是他的思想和能力,他做科研的思路十分开阔,他掌握的实验能力和技术相当地全面,他面对挑战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拼命精神也是让人敬佩不已:他租住了离实验室最近的一个公寓,经常实验做到凌晨4-5点才回去!中午,教授说一起去吃饭吧,Zijing说现在得去做实验,1点钟要去听一个讲座,没时间。听着这样的对话真是让人心疼得流泪! 下午我们一起听了讲座,距离下一个访问中间有一小会儿的时间,我说我们在校园里走走吧:Zijing你也要注意休息啊,就当是take a break吧。没想到走到哪里都有认识他和他认识的人,就这样我们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当然也遇到了认出我的科学网博客的粉丝(下次再专门写科学网博客的海外影响),可以看出Zijing是非常受欢迎的,他本人也是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因为很多朋友都提到Zijing帮忙做实验的事情,还有他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跟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他会几种语言),让人觉得很亲切、没有距离。这一趟短短的校园参观,让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想到了Zijing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真的没想到他这样与众不同和受欢迎!分别的时候,我说周末我约了在伯克利的学生们一起聚餐,提前给大家过个年,Zijing说周末是做实验的好时候,不一定能来,最后还是被同学从实验室里拖了来,他讲的参加国际比赛砸鳄鱼的笑话也成了这次愉快聚会的一个经典! 从伯克利回来,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到底有多远?也许这就是答案:在伯克利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里教授的群体里有停泊着很多“NL级”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他们自己在努力同时每天他们的存在也激励着同事们不断地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不能停步;在伯克利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里学生的群体里孕育着很多“ZJ类”的青年才俊、未来之星,他们徜徉在科学的圣殿里、发现并挖掘着一个又一个宝藏,同时也激励、帮助和影响着周围的同学们一起走向更为广阔的远方!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周围的氛围还远远不是这样争创世界一流的氛围,很多学科的科研视野还远远看到没有世界前沿,就连我们的努力程度也距离已经是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努力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其他的如果说有一定的难度和需要时间的话,那最后一条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应该先有:让我们大家一起更加努力吧,没有任何借口也没有任何捷径,要想世界一流,努力是第一步! 让我们马上开始吧!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116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当您做到国际一流必须关注审稿剽窃
热度 27 gaoshannankai 2016-9-10 07:15
  跟 据Retraction Watch报道,《牙病学杂志》(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JCD)的一篇文章因审稿人剽窃而撤稿。    经深入调查认为,这篇被撤文章的第一作者剽窃了其为另外一份期刊审稿的文章:JCD的文章于2013发表,但“ 逐词复制 ”了《临床儿科口腔杂志》(Journalof Clinical Pediatric Dentistry, JCPD)于201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JCPD发表的这篇文章曾于2012年被《国际儿童牙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ediatric Dentistry, IJPD)退稿。   JCD之文的第一作者仍然否认这一指控,她解释说在评审IJPD的稿件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文章。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本人不保证内容正确性,我仅仅以这个例子开头,讲一个绝大部分人不会注意的事情。 审稿剽窃,黑你没商量。我看网上有些人认为国内审稿容易遭到剽窃,投SCI较为安全,这个是主观偏见。 至于国内黑还是国外黑,要看你什么水平。剽窃idea这种高级剽窃,换一个材料,做出类似结果,然后利用审稿的时间差抢发,将来你发现了,又能怎样?大部分人没这个精力去折腾,所以有些人看准了这个漏洞, 在百忙之中做公益,免费审稿,这下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宁可不要钱,也希望给一流期刊审稿了吧? 说说个人经历,我的一些工作曾经领先过国际,当然回国后落后一阵,但目前也是一流工作,有些国际首次发现 不敢在SCI,特别是1区及更好的期刊上投稿。此前,我也小试投了一点工作,结果遭到所谓知名期刊压稿,后来 果然发现有其他人换个物种,发表了我的idea。类似事件,在我身边及朋友中多次出现,当然对于整体SCI期刊, 这个确实是极少概率事件,毕竟很多生物实验需要大量投资,没那么容易重复并且剽窃。但是,对于数据挖掘, 特别是理论性的重大突破,如果是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看到你的idea,很快就能做出来。如果你运气好, 遇到是优等白人大牛,还算厚道,人家压住你,最后让你接收,和你一起发表,只不过人家的工作在封面;如果 你遇到华人,老印等朋友,压住你,人家抢发,然后还给你退稿。韩春雨的工作居然敢投NBT,我看主要是那些人看他是中国不知名大学一个副教授,不以为然,就好比当年鬼子进村,没洗脸的姑娘侥幸逃脱。 对于一流工作,我有时甚至真的想投国内期刊,国内的所谓评审专家水平低,看不懂,因此也不存在剽窃。 到了国际上,遇到识货的,才更危险;最危险的是,你的稿子没人看得懂,于是乎编辑给张三,张三介绍李四,李四给他学生,他学生又问他同学,经过多手,最后谁剽窃的你,你都不知道,估计那个名义上的审稿人也不知道。 其实,一流科研工作更关注首发,以及首发前的保密,这其实对于国内期刊(专指英文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可惜国内期刊不争气啊。如果能够设立绿色通道,对于有高水平发表经历的通讯作者先发表后评论,我想是能够 吸收很多优质稿源的。我现在这类工作很多,不知道中国科学等期刊,是否有兴趣尝试一下。 我可以写保证书,如果不是国际首次发现,可以撤稿。 这个就好比研究生招生,如果985大学能够改革接收调剂考生,就可以从中科院落选考生中招到大量优秀人才; 国内期刊高喊改革,喊了半天,就是缺乏魄力,你搞一个绿色通道,对于一些知名学者或其推荐的一流工作 进行抢发,我保证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各位老师,不要认为与你没关系,我高山讲的话,最后都会发生,上次我讲ORCID,有人抢你成果, 当时很多老师不以为然,后来有好几个人联系我,告诉自己真的遇到了有人冒名领取他的成果。 各位老师,你们发表文章用ORCID了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9929.html 由此,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国家一定不要走欧美已经失败的道路,同行是冤家,怎能互相评。 再者来看,评价凭什么,不是评成果内容,归根结底凭的是人,是根据这人教育与学术背景,特别是 已发表成果,对其能力进行评价。标书没有任何意义,真的大家都看得懂,还能是创新? 科研管理乱象都是照搬西方模式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46639.html 科学研究在阶级斗争中进行。
4608 次阅读|61 个评论
剥夺教授职业权力,行政就能够把大学建成为国际一流?!
热度 95 Nancyback 2013-8-1 16:08
以 1995 年启动 211 工程为标志,在大学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的运动。 1998 年,又启动了 985 计划,要重点建设清华北大为“世界领先大学”,同时要建设几十所“世界一流大学”。今年,又在若干高校启动了“联合创新计划”(也叫2011计划)。 回顾这接近 20 年的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其步骤和中国教授职业权力的进一步逐步被剥夺,和校园进一步强化行政主导的趋势是一致的。 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教授的职业权力本来保留的就不多了,但是,在这接近 20 年中,教授逐步沦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看客。这一过程,里程碑式的步骤有以下几个: 1. 以 SCI 收录论文数量评价教育机构和大学教师的职业成就。这一过程成为主导完成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叶,也就是 211 计划启动的前后。这一评价模式,把资深教授的职业意见排除于职称晋升和学术评价之外。 至此,中国大学剥夺了教授对年轻教师提拔和晋升的发言权。 2. 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博士论文申请的依据,剥夺了教授推荐博士学位的权力。这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在大学里的完成年代基本与 985 计划的启动时间相合。 3. 也是在这个 211 和 985 计划启动的时间段,相当多大学完成了另外两个步骤,一个是博士论文的盲审,一个是导师退出博士生的答辩委员会。一个是取消了导师建议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的权利,一个是取消了导师对博士生论文质量评定的参与权。 至此,中国大学剥夺了教授对博士生论文质量的监督权,同时也剥夺了对博士论文的指导权。 4. 最近 3 - 5 年,这一过程还没有完成,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开始规定硕士生授予学位,必须以公开发表论文作为依据。 这一要求正在推广到所有大学和学院,完成以后,中国的大学就完全剥夺了教授对硕士论文的质量控制和对硕士生论文的发言权。 5. 大概 5 年以前,中国的大学开始对新入学的硕士生贴上标签,“专硕”和“学硕”,或者表达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有时也被称为“工程硕”和“专业硕”。这两个概念十分费解,不少教授有疑问,我们“工业催化”本来就是专业,它的“专硕”和“学硕”怎么区分?直接的、唯一的区分就是“专硕”只能以硕士毕业,不能转博士生。“学硕”则可以走到博士毕业。 这一区分的根本含义,是剥夺了教授对低年级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建议的职业权力。 这些年经常有欧美同行教授来访问,或者专程来参加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答辩。第一个问题总是“你怎么不是答辩委员会委员”?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今年答辩的王高伟同学看文件比较认真,答辩前问,导师不能做答辩委员会委员?那 Levi Thompson 合作导师能做吗?我说,好象没有规定。高伟说,那保险起见,我提交学位申请材料时,还是把提交学位委员会那几份论文上的 Thompson 老师的名字去掉。 剥夺教授职业权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看起来也比较成功? 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大学离世界领先和一流还有多远?论科研、教学投入和产出,北大和清华早就超越了世界名校 Princeton 和 Caltech 。那么,清华离世界领先大学还有多远?也许就是北大同行说的“出西门,向南 200 米?或者北大离世界领先大学还有多远? “出东门向北 200 米”? 2013 年 8 月 1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353 次阅读|175 个评论
复旦 蛋白质组学研究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pikeliu 2012-12-31 12:07
我校蛋白质组学研究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作者:于专宗 来源:生物医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12-12-31 日前,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我校蛋白质组学研究处于国际排名第七,国内排名第一。 本项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调研结果,该研究所对国际蛋白质组学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在2012年10月给出了一份较为详尽的科学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通过对ISI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分析,对我国以及国内各研究机构在国际蛋白质组学所处的学术地位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述。 调研报告证实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组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2007-2011年之间发表SCI论文数跃居前五名,2011年所发表论文654篇仅位列美国之后,高于排名第三的德国(发表论文582篇)。 以研究机构为单位,在2007-2011年5年间,复旦大学蛋白质组学团队发表文章数始终保持跻身国际前八名,5年所发文章数204篇,排名前八的研究机构依次是(括号内为发表论文数):美国哈佛大学(404篇)、美国华盛顿大学(279篇)、美国SCRIPPS研究所(243篇)、德国马普生物化学所(221篇)、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220篇)、加拿大多伦多大学(206篇)、中国复旦大学(204篇)和法国科学院(202篇)。 该调研报告还对国内的研究机构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比较,在2007-2011年发表论文数位列前五的国内研究机构依次为(括号内为发表论文数):复旦大学(204篇)、上海交通大学(126篇)、浙江大学(120篇)、大连化物所(104篇)和军事医学科学院(100篇)。 该调研报告所反应的我国和国内研究机构在国际蛋白质组学中的学术地位,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10年5月在《全球科技经济瞭望》杂志上所公开发表的对中国蛋白质组学领域研究现状及其国际地位所作的科技评估基本一致。 复旦大学蛋白质组学研究团队在杨芃原教授的带领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复旦大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统计,复旦大学蛋白质组学团队发表的科研论文,有力支持了我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学科进入ESI指标体系的前1%。统计结果还显示,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科研论文,生物医学研究院相关PI的贡献率超过了80%。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采用的检索方法,是通过 ISI的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即 SCI-E)检索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定义论文主题词(即题目、关键词、摘要)含有 proteomics、protein profiling、peptidomics、peptide profiling、proteome、peptidome其中的任意一个词或词组(检索式 proteomics OR “protein profiling” OR peptidomics OR “peptide profiling” OR proteome OR peptidome)即为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选取 2011年发表的论文数据作为发文数量对比数据,选取 2007-2011年数据作为发展趋势比较数据(论文仅指 Article、Review、Letter三种类型)。 相关文章 INPUT value=" 我校蛋白质组学研究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br/" type=hidden name=content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个人分类: shanghai|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跻身国际一流
ssglwu 2011-11-3 08:17
吴国林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跻身国际一流 —— 专访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宁 2011-02-25 11:21:54 作者:陈菁霞来源:中华读书报 http://www.sinoss.net/2011/0225/30973.html 王宁 教授是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很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的中国人文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并于 2010 年 11 月当选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他除了在国内著述甚丰外,还在国外出版了两本英文专著并发表了近百篇英文论文,其中收录入 SSCI 或 AHCI 权威数据库论文 40 多篇,在中国的人文学者中名列前茅。 2003 年,本报曾就 “ 人文社科期刊怎样进入国际权威领域 ” 这一话题采访了他,刊发( 9 月 3 日)后产生很大的反响。七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究竟取得了多大的进展?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才能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跻身国际一流?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王宁教授。   收入 SSCI 和 AHCI 数据库的期刊不一定都是重要的权威期刊,但所有公认有影响的权威期刊都没有遗漏。   读书报: 2003 年 9 月本报曾刊发您关于 SSCI 和 AHCI 的访谈(《人文社科期刊怎样进入国际权威领域》),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后来,您就此话题多次在国内和港台高校做巡回演讲。现在,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务院学位办都已经将 SSCI 和 AHCI 作为评估一个学科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志,很多院校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也给予高度关注。时至今日,您在这方面有何新的考虑或看法?   王宁:七年前,我之所以接受贵报采访,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是因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人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加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步伐?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使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地进入国际前沿?中国既然是一个文化大国,为什么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仅为少数人所知?中国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国,为什么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出的声音如此微弱?这是由于西方中心主义仍在作祟呢还是我们自身的水平确实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两方面原因都存在的话,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国门进而产生广泛的国际性影响?等等。由于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提到上述问题,贵报特约记者葛涛对此产生了兴趣,请我就上述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首先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的前沿?这方面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和出版机构有哪些?我们如何才能跻身这些刊物?由于我在那次访谈中主要是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专门涉及专著的国际出版,而我所从事的人文学科研究恰恰更为重视专著的出版,所以引起了一些海外学者的争议。我下面要重点强调另几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以弥补上次的缺憾,同时也利用贵报回应国内外同行学者的质疑。   我认为,尽管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较大争议,但在今天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国际评价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关注专门收录单篇论文的国际公认的两大检索数据库: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 AHCI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希望自己能有文章在收录其中的来源期刊上发表。但遗憾的是,仍有不少学者乃至一些学术机构的负责人至今对这两大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的概况不知道,更谈不上以此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了。这无疑不利于我们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并不想再重复对这两大数据库作介绍,只想更新一下我所掌握的最新数据。   根据我的了解,最近几年里,研制 SSCI 和 AHCI 的汤姆森 - 路透科技集团多次对这两个数据库的来源期刊进行增补和删减,因而截止到 2010 年,收入 AHCI 的来源期刊已经达到 1542 种,收入 SSCI 的来源期刊达到 2855 种,这其中有不少是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期刊,甚至包括个别中文期刊。对中国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别人就要去研究你。作为一个直接的结果,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不少高校实现了零的突破。因此我们就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于在这些来源期刊上发表一般性的论文,而 应该瞄准本学科的顶尖期刊,力争在那些期刊上发表高质量且有着较大影响的优秀论文。 作为人文学者,我们同时还要争取在国际著名的出版机构出版学术专著。因为评价人文学科学者的学术水平,专著应该占有更重的分量,而国内恰恰在这方面有所忽略,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很少有国内学者在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出版专著,另一方面则由于目前国内专著的出版比较混乱,一些出版社只要得到资助根本不严格审查书稿就匆匆付梓,从而导致人们对专著的质量很难把握。   读书报:有学者认为,收入 SSCI 和 AHCI 数据库的期刊不一定都是重要的权威期刊,您对此有何看法?确实,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依靠自己的外语实力(主要是英语写作的能力),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但从影响因子来看,这些文章的被引用次数仍然很低,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能否请您开列一个更具有权威性、影响力更大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目录,以便中国学者有针对性地去跻身其中?   王宁: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评价机构都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公正,更何况是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但我想强调的是,收入 SSCI 和 AHCI 数据库的期刊一定是在本学科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因为参加评审这些期刊的除了汤姆森 - 路透科技集团的工作人员外,更主要的是同行专家的意见。而且这两大数据库始终是一个动态的:有些权威期刊经过专家的推荐和出版机构的申请进入了,也有些质量滑坡而被排除出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这样说吧,所收录的期刊并不一定都是重要的权威期刊,但所有公认有影响的权威期刊都没有遗漏。这可以在我下面开列的这份顶尖期刊目录中见出。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悖论:由于这两大数据库,特别是 SSCI 强调影响因子,而有些专业化很强的人文学术期刊由于读者面窄且短时间内很难有被引次数,因而自然会被遗漏。因此我认为,评价人文学科的来源期刊 (AHCI) 的质量,我们不能仅看其在短时间内的被引次数。至于中国学者的论文为何被引次数偏低,我想可能是因为中国学者的论文大都发表在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刊物上,这些刊物主要面对的是国外汉学家,那个群体是很小的,而国内广大读者则很少问津,这就造成了这些文章同时失去了两方面的读者。   至于你要我开列一个更具有权威性、影响力更大的主流国际学术期刊目录,这倒是一个难题,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我本人只是一个专事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人文学者,虽然近十多年来对这两大数据库有所研究,但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那些刊物。现根据我本人的经验和阅历,仅开列一个收入 AHCI 数据库的人文学科类的英文刊物的目录,供国内同行们参考。   文学研究    New Literary History (新文学史), Critical Inquiry (批评探索), Poetics (诗学), PMLA (现代语言学会会刊),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现代语言季刊)   语言学    Language (语言), Linguistic Inquiry (语言学探索), Journal of Linguistics (语言学学刊), Linguistics (语言学)   哲学    Journal of Philosophy (哲学学刊), 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哲学),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美国哲学季刊),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东西方哲学)   历史学    Social History (社会史),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经济史学刊),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当代史学刊), Rethinking History (重新思考历史)   艺术与美学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美学与艺术批评学刊),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英国美学学刊), Art History (艺术史), Oxford Art Journal (牛津艺术学刊)   考古学与人类学    Archaeology (考古学),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剑桥考古学学刊),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人类学与教育季刊), Cultural Anthropology (文化人类学)   跨学科人文研究    Daedalus (代达罗斯), 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 Representations (再现), Semiotica (符号学)   我开列出的这个目录并非出于自己的主观爱好,而是有一定原则的。首先,主办这些期刊的机构具有权威性,例如《代达罗斯》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主办的期刊,集中了一些人文学科的顶尖学者担任编委和主编;《符号学》则是国际符号学协会的会刊,其学术水平自然不言而喻;《美学与艺术批评学刊》是美国美学协会会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声誉;《现代语言学会会刊》本身就说明其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次,这些期刊主编的影响力和作者的影响力,例如《新文学史》和《批评探索》虽然开始时是文学研究期刊,但是至今国际人文学界的所有一流学者几乎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正是由于刊物的巨大影响力,《新文学史》的前任主编拉尔夫 · 科恩于 1983 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6 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平心而论,作为一位专事 17 、 18 世纪英国文学和文类学研究的专家,科恩如果不主编《新文学史》是很难享有如此盛誉的。再者,上述这些期刊都代表了当今国际人文学科主流和前沿水平,虽然眼下很少有中国学者能够在上面发表论文,但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我们都应该为之而努力。这样,中国的人文学科就能真正影响国际学术主流并占据重要地位了。   两大数据库并非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惟一标准。我们除了应当继续重视在 SSCI 和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者对自己成果的国际影响的评价还应当有另外三条标准。   读书报: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学术光靠在 SSCI 和 AHCI 上发表论文还不够,对此,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王宁:确实如此,尤其是人文学科更应该重视专著的价值。因此,我觉得上述这两大数据库并非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惟一标准。我们除了应当继续重视在 SSCI 和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者对自己成果的国际影响的评价还应当有另外三条标准:第一,是否能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或编著,哪怕是用中文撰写的著作被别人翻译出版也说明其国际影响。第二,能否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或应邀作大会发言或主题发言。第三,能否被选为国际著名的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或被国际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因为要获此殊荣必须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甚至投票才能做出决定。如果将这三条标准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一并考虑,就可以得出一个学者的学术是否真正达到国际水平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相对客观的标准。   当然,实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战略还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1 )组织学术造诣深厚且英文写作好的学者集体攻关,力争在上述公认的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数量可观的原创性论文,并使有分量的学术专著跻身国际权威性的出版社;( 2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翻译队伍,通过与国外学者的合作,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译成英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从而根本扭转目前中国翻译出版界的 “ 逆差 ” 局面;( 3 )努力打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精品刊物和精品出版社,由国家资助少数权威出版社,不以盈利为目的,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跻身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行列。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优化现有的 CSSCI 来源期刊,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和影响,争取在今后五年内,通过中外合作,向汤姆森 - 路透科技集团推荐 100 种用中文出版的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至少说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将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从而根本改变目前这种 “ 自说自话 ” 式的独语现象。   读书报:如何判断哪些是有影响的国际权威出版社?您是否根据您自己的写作和出版经验以及目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的现状,开列一个权威出版社的单子,以便中国学者能够有目标地瞄准这些出版机构,尽快地将自己的著述在国际学术界出版?此外,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出版机构对书稿采取评审的过程和步骤?   王宁:好的。由于我本人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学术机构的项目评审,同时也为国外一些高校的教师职务晋升担任外审,我可以参照欧美一流大学对教师职务晋升所使用的一个惯例。他们的做法是,圈定一些权威的出版社,只要在那里出版专著,就可以申请终身教职(副教授)或正教授。当然,这也仅仅是具有把著述送审的资格,最后能否得到晋升还要看同行专家评审的结果。我所开列的这份出版机构的单子主要限于欧美,或主要是英语出版物,并不包括其他语种的出版机构,仅供国内同行参考。    1. 北美: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哈佛大学出版社), Yale University Press (耶鲁大学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MIT Press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加州大学出版社),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Duke University Press (杜克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多伦多大学出版社), Legas Press (莱格斯出版社)等。    2. 欧洲: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出版社), Routledge (路特利支出版社), Blackwell (布莱克威尔出版社), Sage (赛奇出版社), Mouton de Gruyter (莫顿 · 德 · 格鲁特出版社), John Benjamins (约翰 · 本杰明出版公司), Springer (斯普林格出版社), Brill (布里尔出版社)等。   当然,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出版社的名字,但能在上述出版社的任何一家出版学术专著,即使对于西方学者来说,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上述出版社都有严格的同行评审机制,也即不管是谁的专著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评审阶段:( 1 )提交专著的写作计划( proposal for a book ),一般来说 4-6 页,不包括参考文献,其中要说明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 )与已经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这本书有何创新和特色, 3 )潜在的读者对象和市场, 4 )字数及交稿的日期。有关的编辑人员经过与同事商量,若对该选题感兴趣,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2 )提交已经写成的 2-3 个样章,由编辑送交两位同行专家评审。一般通过同行专家的评审后,有些出版社就会与作者签订意向性合同,但即使这样的合同也说明, “ 出版社有权在作者的书稿达不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终止本合同 ” ,这就迫使作者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3 )全书完成后交稿,并由编辑再次送给两位同行专家评审,这次若顺利通过,就可以签订正式的出版合同。即使这样,作者还要从全书的格式和文字上作局部调整,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来说,还须经过以英语为母语的编辑人员的文字和编辑加工,直到完全符合出版要求才提交付梓。有时,一位作者辛辛苦苦地写完了自己的书稿,但却在第二次同行评审中出局,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但如果你确信自己的著作有价值,也不妨换一家稍次一点的出版社重新评审,若通过评审照样能够出版,只是周期也许太长了,且影响力和销路也达不到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效果。   因此,就我本人而言,我宁愿等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也要把自己的专著交给著名出版社出版。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样的特殊情况,某个学术名人十分走红,出版社便约请他将自己正在撰写的书稿或已发表的论文编辑成集提交出版,但即使这样,也依然需要经过同行专家的评审,只不过这些名人可以提供自己所信任的评审专家人选,因而可以顺利通过评审。但是我们都知道,能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学术界脱颖而出成为知名学者的也十分不易,至少他们在学术生涯的早期已经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这类同行专家的评审,因此他们往往更加尊重自己的学术声誉,而不大可能把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出版。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部英文书稿的出版周期会短至二三年,长至三五年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为什么在英美大学,人文学科的评审专家更注重在权威出版机构出版的学术专著的原因所在。   读书报:有人说,人文社科领域在国外存在着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封杀的现象,您认为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呢?   王宁:这种现象是肯定存在的,因为任何涉及艺术与人文类以及意识形态色彩较强的学科,其科学性和客观性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难免带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往往会得到学术界比较一致的公认,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经济学、文学和和平奖则常常引起较大争议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在承认国际评审的相对客观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不完备性和缺陷。我自己就曾碰到过这种情况,我的第二部英文专著《翻译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学和文化视角研究》 (Translated Modernities: Literary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 and China , Legas , 2010) 原计划由一家英美顶尖出版社出版,第一轮和第二轮评审都已通过,但该出版社一定要我交了全稿后才肯签合同。结果在最后终审时,一位敌视中国的汉学家以很不友好的口吻要我对全书作出重大修改,把已经发表过的章节一律抽掉,并带有挑战性地问道: “ 这么有名的出版社怎么能出版一位中国学者的论文集呢? ” 当编辑把这封匿名评审报告转给我时,我立即感到已经不可能在该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了。于是我立即换了一家加拿大的出版社,匿名评审者碰巧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位比较文学教授,他很快就看完并主动提出担任客座编辑,随后并邀请国际权威刊物《符号学》的主编为我的书作序。大半年后,那家英美顶尖出版社的编辑得知我在该社出版的多家学术期刊担任编委,并在那些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而且第二个匿名评审意见还比较好,于是她致信我询问书稿的情况,并说我如果愿意作适当的修改,该社还是会考虑出版我的专著。我立即回信告诉她,该书即将在加拿大出版,但我很欣赏她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愿意将正在撰写的第三部专著交给他们出版。所以我认为,即使碰到意识形态封杀的情况,也不可能把一部书稿一棍子打死,只要确信自己的书稿有价值,换个出版社照样可以出版,只是出版周期会拉长。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有限不能说完全是一个语言的问题。   读书报:自从教育部和学位办将 SSCI 和 AHCI 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之后,很多学校一窝蜂,认为凡是收录 SSCI 和 AHCI 的都是优秀论文,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宁:我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也许在实施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战略的初始阶段还行,因为毕竟所发表的论文是经过与国际同行竞争的,至少水平不会太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应该看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冲击人文社会科学的顶尖期刊并试图跻身其中。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对这两大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进行再分类和再评价,我上面开列的重要权威期刊目录就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读书报:有人认为,中国的人文社科无法走向世界是因为外语不好,您认为呢?   王宁:确实,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造成的,但是我认为,这不能说完全是一个语言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不是已经提出了目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话题;第二,我们能不能把它准确流畅地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学术话语表达出来,还是仅仅在部分层次上跟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当然最后才涉及到语言的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逐渐走向强势时,国际学术界也不得不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这时汉语的强势地位就会逐步显示出来。当然,我们自己如果不能用外语写作,就只能等待自己的著述被国外汉学家发现进而翻译成外文发表。由于所受到的学术训练不同,不少中国学者的著述在学术规范上的缺陷,如引文的不规范,出处的模糊等,导致汉学家不愿花很多时间去翻译他们的著作。   读书报:对于搞传统学术研究的学者,是不是可以不强调用外文发表文章?   王宁:一般如此,但我倒有另一种看法,我曾在一篇纪念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中指出, “ 在打通中学和西学方面,在将西学恰到好处地应用于解释中国的文化现象进而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见解方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同时代都少有人能与钱钟书相匹敌。我甚至有时想:假如钱钟书生前充分发挥他的英语写作专长,把他对西方学术同行的批判性见解直接诉诸批评性的文字,进而在英语世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肯定能引起一些理论争鸣,那样,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进程就会提前几十年。这样,我们的人文学术在国际学术界也不至于被人认为患了 ‘ 失语症 ’ 了。在这方面,应该是他的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限。 ” 我想,一位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若能自己用英文著述并在国际出版机构发表,至少他无须等待别人去翻译他的著述。因为我确实看到,国内一些古典文学造诣很深的学者到国外访学时,不得不屈尊师从一些水平远不如他们的汉学家。我想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的人文学者至少应该掌握国际中国问题研究的话语权,而不应该听任汉学家的评判。(本报记者 陈菁霞)
个人分类: 杂记|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一流大学可以有
longfo 2011-1-10 21:12
很多人在谈南方科技大学的事情,作为一个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硕士,作为一名想做点事情的毕业生,我发现我的优势是没有的,和其他普通院校的学生一样,没什么优势。那些国外归来的海归是比我有些优势的。 我们为什么非要考英语,才可以上国际一流大学呢,就连香港也要英语成绩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大陆建一所,大家通过努力可以考上的国际一流大学呢,美国建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第一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有第一呢?我们既然可以有新中国,为什么不能有新高校呢? 我觉得,大陆国际一流大学,可以有的。即使朱不建设,我也会建设。就是建成建不成的事情,但是心是一定要有的,没有这颗心,就别说自己是中国人。连教育都不搞,和动物也没什么区别了。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2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一流大学的校友联络
dongping2009 2009-10-25 14:24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收到一封我曾经留学过的J国T大学的信件,是从T大学的 赤门学友会 寄来的。 其实,我当初在那儿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到其本乡校园中,位于赤门附近的学友会馆去,坐在那儿闭目养养神,但主要是我在那有一帮子棋友,一部分是我们大陆的留学生,一部分是来自南朝鲜或台湾等地的留学生,还有一部分棋友,则包括J国的T大学教授与学生,所谓以棋会友。 回国前,按照我所呆过的T大学 地震研究所 之要求,填写了一个我在国内工作单位的联系方式,因为T大学承诺,在我回国的最初三年内,他们会免费寄给我征订的几种专业学术期刊。这种情况从我回国的第一个月开始,T大学便一直不打任何折扣地,给我寄来相关的学术期刊,并捎带寄来一些关于该赤门学友会的报纸杂志等等。 相比较我刚回到国内最初的半年内,所遇到的一个一个极其郁闷的事情,几乎每月一次,能够定期地收到一大厚本的国外来信,尤其在收到信件的时刻,还是能够部分程度地缓解心中的那种郁闷的。 三年时间很快地过去,T大学也不再给我邮寄学术期刊。但是,原先我认为似乎是夹带才寄的T大学友会报刊信息等等,却是自此之后,一直持续到现在,便再也没有停过。 我这里想说,如果判定一个大学,是否为国际一流大学需要若干指标的话,我建议将校友联络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保不准从某种程度上,这个指标更能够反映出来一个大学的特性来。有些时候,甚至比在那儿数SCI论文的数目,数有多少大师的数目等等,更能够反映。这也与我曾经写过的一篇 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积淀 ,具有异曲同工之意思。 说到底,一流大学应该不放过每一件十分微小的事情,并持之以恒地将他做好。如果一个大学,对于这些小事,能够持续地做到50年,或者100年没有任何改变,而不是3天一小改,5天一大改,想不成为一流大学,肯怕都是十分艰难的。
个人分类: 仰望天空|6163 次阅读|7 个评论
国际一流大学的门卫制度
dongping2009 2009-4-4 09:17
今儿个早上,看到科学网上的一篇呼吁,说要某大学放松门卫制度限制,免得伤害了校友们的感情。该文链接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285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以前已经被爆炒过,而成为一个夹生饭了。 评价一个大学,当然有很多指标,我曾经写过一篇“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积淀”,其链接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774 。 所以啊,我的一个建议便是,那些一直致力于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的专家们,不妨将“门卫制度”作为一个指标,保不准这个指标,对于其他大学来说,那是没有的,可能还真是没有的!您说,这时候我有,别人却没有,那不是分数要比别人高出一些吗?大学排名不是也因此可能靠前一些吗? 去年国庆节黄金周,我们全家回我的家乡度过,回来的时候,一起特意去我的大学母校走了一走,我们在校门口照了若干照片,还请学校门口的一位值班师傅,帮我们全家照了几张合影。 可能正值假期,校园很安静。我带着太太与孩子,沿着我非常熟悉的校园道路,走着、说着、看着、照着,孩子在我们大人的周围,还一边来来回回地蹦着、一边快快乐乐地玩着。 中间在学校图书馆大门口,我们正在照相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我的一位大学老师,这位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他们老两口也在校园里散步。因为现在是同行,也能够比较经常地见面,于是,我们与老师夫妇简短地聊了几句,便又各走各的。 自始至终,母校没有任何一位“门卫”,要我们去填各种表格,也没有刷我们的身份证。我们一直很自然,在我母校的校园里转着。 为了这份宁静与自然,作为校友,我为我的大学母校自豪,这里我愿意说出她的名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分类: 至亲至情|569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积淀
热度 4 dongping2009 2009-2-9 11:26
我曾经留学的日本T大学,有一个地震研究所,建立于 1925 年,迄今已有 84 年的历史。该地震研究所自建立之初,便确定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制度,即在每个月下旬的一个周五的下午,举办一次全所性质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查该研究所网页,目前已经达到了 第868回 。 考虑到日本 的大学,一般有夏休与冬休,亦即我国的暑假与寒假,夏休的时间要长一些,而冬休的时间相对则较短。于是,一般而言,每年 8 月这样的谈话会便暂停一次,而冬休所在的那个月,便依具体情况,偶尔地也会举办这样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这么算起来,自该地震研究所建立至今,这样的每月一次的固定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便基本上一次也没有间断过。 仅仅便是这样的情况,便已经可以依稀体会到,一流大学之所以为一流大学的原因了。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这中间有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在战争的中后期,中美联军对东京无数次规模宏大的战略大轰炸,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那一段持续数年的时间,是对日本人,包括在该研究所进行与地震相关研究的日本人,相对艰难的日子。即便如此,每月一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该研究所也是基本上没有间断。 则更能够体会到T大学为什么能够成为所谓的国际一流大学了。 当然,这也自然与中国的以德报怨有关,因为事实上,中美联军的炸弹没有一次落在 T 大学的校园里面,尤其是当时,作为明显对比,日本对于我国最为富庶的大部分地区,还在进行野蛮的占领;对于善良的中国老百姓,还在进行残暴的屠杀。 否则,该研究所这样规模的交流与研讨,在中美联军的炸弹下,怕是不想停顿也得停顿了。 当然,现在该地震研究所每月一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早已经不仅仅是该地震研究所全所规模的了,而已经基本变成了日本 全国规模程度的一个学术活动。 10 余年前,我回国之后,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等其它任务之余,我自告奋勇,主动揽下了在我们院系负责学术报告与交流的组织与联系工作。那一阶段,虽然我自己的住房等等问题没有一点着落,每日回到我们居住的一个暂借的办公室,特别是寒冷冬日的深夜,摸黑出去上那楼道里的公共厕所,小心翼翼地打着手电,免得一个不留神踏雷之时,因而不得不经常忍受我太太的数落。但我仍然满怀热情,多方联系与组织京内外,国内外的多位专家学者,在我们学校进行了数十次、分为四五个不同专题的系列学术报告与讲座。其中,包括邀请了关于地震预报意见尖锐对立的科学家,来到我们学校的讲台。 这样的活动大概持续了不到两年,终于由于我自己的懒惰,当然还有国内特有的一些其它因素,逐渐地趋于稀疏而致停顿。 于是,便越发体会到,坚持一件并无短期显示度(国内流行语)事情的不易来。 联系到我本人所在的学校,曾经根据相关领导的意思,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在不远的将来,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据说是现在已经整体达到了国内一流,就如同我们国家整体已经达到了小康一般;剩下的便是昂首奔向那国际知名的大道了。 不过,要国际知名,总得也要达到国际一流,最不济起码在国际二流的水平吧。 我上面所说的学术交流活动,或许可以成为划分一个大学是否国际一流与知名的重要指标。如果有心人能够进一步工作,被国内从事于大学排名的学者们,用作其中排名的一个指标,也未可知。
个人分类: 仰望天空|7499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