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抗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黄淮大部干旱少雨 苏皖鲁豫陕全力抗旱
热度 1 whyhoo 2012-6-22 22:11
本站讯 入夏以来,黄淮大部降雨偏少,其中山东中部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北部、陕西东南部偏少3~8成。特别是6月1日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淮大部分地区土壤失墒加剧,部分耕地出现了无法播种、出苗不齐或苗小苗弱的现象。河南、山东等省旱情发展,安徽、江苏、陕西等省旱情开始露头,局部地区水稻栽插用水出现紧张,影响夏种夏播和出苗。   截至6月21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7761万亩(多年同期平均值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4620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3141万亩,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山东、内蒙古等省区;有428万人、48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790万人、589万头),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湖北等省区,其中云南省人畜饮水困难较6月中旬减少62万人、26万头。   国家防总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21日9时,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形势,安排部署抗旱工作。旱区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抗旱保种、抗旱保苗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   据统计,陕西、河南、安徽三省入夏以来已投入抗旱劳力327.9万人次,开动机电井98.79万眼、泵站3816处,累计灌溉耕地4188万亩。陕西省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交口抽渭、宝鸡峡、东雷抽黄等11个大中型灌区昼夜抢灌,努力保障夏播作物出苗用水。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主要领导深入田间检查指导"三夏"和抗旱保苗工作,全省夏播以来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4亿元,全省126支县级抗旱服务队出动各类抗旱设备1.6万台套,帮助群众抗旱浇地150万亩。安徽省防指协调有关部门下达农业抗灾用电指标4800万千瓦时。江苏省淮北地区为水稻育秧及栽插累计供水29.9亿立方米,江水东引工程累计向里下河地区供水16.3亿立方米。 原文见 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1206/t20120621_324894.html
个人分类: 水利|1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防汛抗旱会商会
whyhoo 2012-5-21 11:27
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防汛抗旱会商会 强调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全力做好当前防汛抗旱工作   本站讯 5月14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防汛抗旱会商会,分析研判全国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和防汛抗旱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当前防汛抗旱工作。陈雷强调,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要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全力做好当前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出席并讲话。   据悉,5月7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甘肃等北方局部地区遭受了强降雨袭击,福建闽江、江西赣江、抚河、修水等30余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洪水。暴雨洪水造成福建、江西、甘肃等10省(区、市)51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损失总体偏重,主要统计指标除倒塌房屋偏少近6成外,其余受灾指标较2000年以来同期值偏多2—8成。   陈雷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前防汛抗洪工作。5月11日,温家宝总理针对甘肃灾区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于5月3日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全面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5月11日又针对当前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家防总多次召开防汛抗旱会商会紧急部署防灾减灾工作,及时派出工作组赶赴甘肃、湖南、湖北等洪涝灾区,加强对地方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的指导,积极商财政部安排特大防汛补助费支持灾区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陈雷强调,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情况增加,特别是强对流、短历时的强降雨、超强降雨突发频发多发,预报难,预警难,防范难。尽管近年在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发挥了明显作用,但防汛抗旱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和完善。   陈雷要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工作,当前要着力做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 密切掌握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和灾情,滚动分析预报,提前发布预警,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工作。尤其是做好强对流天气和局地突发强降雨的防范工作,重点加强山洪灾害防御、中小河流防汛和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把危险地区群众避险转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北方地区要提前安排防汛抗旱值守。    二要进一步排查防汛安全隐患。 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针对防御集中强降雨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再次进行防汛隐患大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防洪隐患以及不安全因素,着力做好各项防汛度汛工作。    三要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抓紧公布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针对地方政府集中换届情况,督促各地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调整人员的工作交接、责任落实和业务培训,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四要加大对地方的支持和指导力度。 国家防总、流域防总和各省防指要根据天气形势和汛情、灾情及时派出工作组赶赴一线,协助和指导地方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要根据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及时下达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调拨防汛抢险物资。    五要加强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 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各类汛情、险情、灾情和防汛抗洪工作部署等信息,及时主动、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汛情、旱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旱区各地要按照既定的抗旱预案,继续科学调度水库、塘坝、闸涵和泵站,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工程蓄水,确保旱区群众的饮水安全,全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为夺取今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会商会后,国家防总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国家防总的要求,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重点做好山洪灾害防御、中小河流防汛和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防办、水利部有关司局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会商。 原文见 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1205/t20120514_321378.html
个人分类: 水利|1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善明:撼天斗地战旱魔 武警云南总队抗旱纪实
whyhoo 2012-3-23 12:46
国防部网讯 题: 撼天斗地战旱魔 武警云南总队官兵抗旱救灾纪实 李善明 农田龟裂!秧苗枯黄!人畜干渴! 生产告急!生活告急!生态告急! 干旱!缺水!入春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着云岭高原。云南省部分地区遭遇3年连旱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去年降水严重偏少,气温持续偏高导致溪河断流、水源枯竭、水库塘坝蓄水严重不足,39.4万平方公里的云岭大地干旱程度不断蔓延……273条中小河流断流、413座小型水库干涸,15个州市770多万人受灾,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部分城镇供水紧张,农作物受旱面积达822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 “旱情如魔,使命如山!”武警云南总队一支支抗旱救灾服务队火速奔赴各灾区,一辆辆装载着水、油、米、面、粮等救灾物资的军车星夜兼程地驶往各村寨,打响了“抗大旱、保供水、保民生、促春耕”的抗旱救灾主动仗,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抗旱赞歌。 保民生,警营上下一股绳 “要兵出兵,要车出车,要物出物,要钱出钱!”在云南省抗旱救灾动员会上,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武警云南总队总队长王诚斩钉截铁地说:“武警官兵一定竭尽全力支持云南抗旱救灾,打赢这场人定胜天的攻坚战!” 面对持续的干旱,总队党委高度关注旱情,第一时间作出抗旱救灾部署,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总队长王诚、政委王海亮任总指挥、所属支队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由党委常委带队的抗旱救灾先遣组分赴昆明、曲靖、玉溪、文山、红河、昭通、楚雄等旱情受灾较重的地区勘察地形、了解灾情,慰问灾民、指挥抗旱救灾。 根据旱情发展的严峻形势,总队建立了昼夜旱情、灾情值班制度,加强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抗旱指挥部的沟通联系,及时为抗旱救灾官兵提供信息。抗旱救灾官兵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支队、县市区中队的联系协调,做好抗大旱、打持久战的准备。 “武警官兵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把抗旱救灾工作放在第一位,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喝上干净水,用上放心水!”武警云南总队政委王海亮在总队抗旱救灾誓师大会上掷地有声。 随着云南旱情的持续,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旱灾严重地区人畜饮水匮缺等危情频频告急,总队根据武警党委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每天出动数千名官兵和相关装备,参与云南省15个州市、28个县、35个乡镇的抗旱救灾任务,掀起了“送水抗旱到一线,武警官兵献真情”活动。 为解决运水装备紧缺等问题,总队紧急调集各支队洒水车,及时组织力量对运兵车进行维修和临时改装,自筹救灾应急经费购买了一批水囊、水桶等专门的装水、运水工具,临时焊制了30个大容积箱式储水罐。面对沟壑纵横的大山峡谷,他们抽调参加过奥运安保、抗冰雪灾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救灾物资运送任务的驾驶员担负送水运输任务,保证了饮水、物资及时送到灾区群众手中。总队官兵为了参加抗旱救灾工作,纷纷递交申请书,自觉放弃探亲休假等机会,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到支队、中队的抗旱救灾小分队中,为解百姓干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官兵不仅抗旱送水,还深入受灾群众中开展送医送药、扶贫帮困、灌苗育田、架设引水管道。参加抗旱救灾的官兵有的肩膀磨得红肿,有的手掌肩膀皮破血流,但没有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仍坚持奋战抗旱送水第一线。车队送水驾驶员杨林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直靠药物维持治疗。接到送水命令后,他二话没说就赶赴一线,每天强忍着隐隐作痛的腰椎奔波在送水的山路上。前不久刚刚请假准备结婚的上士陈大华听到总队抽组抗旱救灾送水分队赴灾区送水的消息后,主动延迟结婚时间,终止探亲休假,提前赶回中队参加送水任务。在抗旱一线,他每天不但多跑一趟多拉一车水,还不时帮助受灾老乡挑水回家。总队战士林峰家就在嵩明县,离抗旱救灾送水点仅一村之隔。每天外出送水都能够看到自家的院门,送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没有回家探望,而是每天和战友们一起把水送到更远、更缺水的邻村邻乡。当看到武警官兵忙碌的身影和进村入户的感人情景,不少村民和受灾群众眼含热泪,上前拦住官兵让他们喝口水、歇一歇。总队抗旱救灾官兵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满腔赤诚的热情,把武警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心连得更紧、情贴得更近,年纪最长的老大妈、老大爷、五保户、困难户以及乡镇干部,山村小学的老师学生纷纷拉住总队官兵的手齐声赞叹:“共产党好!子弟兵亲!” 送甘泉,汩汩水流暖民心 旱魔仍在肆虐,干渴仍在蔓延。在罕见的3年连旱面前,文山州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十分困难。2月28日,文山支队抗旱救灾服务队在支队长李林的带领下,满载爱心的送水车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来到了砚山县江那镇,为这里遭受干旱的100多户群众送去救命水。一个小时后,车子来到了缺水严重的江那镇。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早已等在了取水点。取水时,很多官兵主动抢过乡亲们的扁担,帮他们把水挑到家中。葛红梅大娘3个孩子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身患残疾的老伴,还带着三个年幼的孙子,每天到为了挑点水吃她都累得筋疲力尽。今天看到武警送水来,葛红梅大娘非常高兴。“武警官兵上门送水到我们家,供我们用水,悉心照顾我们,辛苦了,感谢他们!”看到一股股清冽透彻的甘泉从水罐车里汩汩喷入自家蓄水桶,葛红梅大娘禁不住鼓掌庆贺、喜逐颜开,因为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生活用水,她再不用愁没水喝了。 “乡长,你就直接告诉我路最远的寨子、最缺水的群众有哪些?我们去送……”在砚山县回隆乡龙潭寨和法龙寨担负送水任务的带队领导、文山支队政治处主任乔庆贞向乡领导请领任务,要求把最边远、最困难和法龙寨的送水任务给支队官兵。“老乡要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武警都会帮助大家解决,支队一定会帮助大家解决吃水问题。”入春以来,因为持续干旱,红甸回族乡康家寨及平坝寨的几十个小水池、小水窑相继见底,100多户村民都要到两公里外的隔壁村去挑水吃,一些老弱病残的家庭,吃水问题更加突出。文山支队“抗旱救灾服务队”的官兵得知情况后,主动与乡领导联系,派出两辆送水车连续送水,为两个村子解决了50多吨饮用水。在村里的取水点,100多名群众挑着各式各样的装水工具,自发站在送水车旁边等待官兵分水、装水。年过六旬的五保户纳元延和袁树珍老人,年老体弱,满满一担水压得两位老人直不起弯,支队政治处主任乔庆贞和驾驶员王英瑞主动上前,接过老人的担子,顾不上山路崎岖和连续送水的劳累,将水一担一担挑到老人家里。分水、挑水、送水,20多名官兵在炙热的太阳底下,把运来的50余吨水全部分散给村民的水缸或水窑里,足够让村里的群众用上一个多星期。 旱灾无情人有情,3年连旱使乌蒙大地的群众生产生活频频告急。昭通支队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月29日,支队100名官兵在支队长黄国祥的带领下深入鲁甸县小寨乡,为当地80多户群众送来了渴求已久的救命水。送水中,由于受灾村子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送水车无法直接到达村里,官兵们克服了山高路远、道路崎岖的困难,硬是凭着双手抬、肩膀扛,把洁净的水送到受灾群众的家中,仅仅一个上午,支队官兵就为驻地80多户群众送出20余吨水,赢得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武警为人民”良好形象。“干旱都好几个月了,第一次喝上了这么痛快地的水,村民们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有洗脸、洗澡了……感谢武警子弟兵送来的救命水!”家住小庄二组的村民杨杰浩拉着前来送水的昭通支队支队长黄国祥的手连声道谢。 “旱情一天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送水工作就要一直坚持送到底。”首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全国“双百”人物、曲靖支队支队长方红霄说,持续干旱导致曲靖各县市旱情异常,河流断流,水库见底,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绝收。为此,支队成立了抗旱救灾领导小组,支队长、政委亲自挂帅,多方了解,主动请缨,组织支队官兵为受灾特别严重的曲靖市麒麟区三宝镇青峰村修建水窖和送水,力求缓解村民的燃眉之急。麒麟区三宝镇青峰村地势坡陡路窄,土石坚硬,经详细计划,支队决定出资为该村在山坡上修建蓄水量为300立方的水窖,并派出20余名官兵和2辆送水车为村民送水。在修建水窖过程中,支队多方筹备人力、物力,并租来挖掘机帮助修建水窖,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修好水窖并投入使用。送水过程中,支队官兵在得知该村孤寡老人杨德祥用水困难,希望小学饮用水井干涸,近500名师生饮水困难的情况后,立即行动,在全力保障为村民送水的同时,一方面直接将水送到孤寡老人杨德祥家中,一方面为该村希望小学师生送生活用水,三管齐下,为受灾群众大大缓解了生活、生产用水困难的压力。目前,麒麟区三宝镇青峰村用水困难已初步得到缓解。支队领导表示接下来的几个月来,支队将与驻地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人畜无饮,农田绝收,红河州库塘蓄水总量不足,上千万人和数百万牲畜饮水困难,上千万亩农田受灾。红河支队在积极与驻地民政部门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组织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采取一切措施,支队政治处主任张献红带领20名官兵、4辆送水车,80个水桶,深入蒙自市冷泉镇小新村小学和竹木孔、上桑两个村民小组不间断开展送水抗旱和爱民助民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灾区群众的困境,一支队30名官兵在支队副政委张凯和政治处主任师江的带领下,5辆满载着生活用水和救灾物资的送水、送粮、消毒、巡诊小分队,紧急开赴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的马菁村旱区,给当地老百姓送去了生活用水和深切问候。粮食分户送,水桶排成行,村民在前面带路,战士在身后装运。支队抗旱服务队坚持将满满的一桶桶清水,一袋袋米面送到村民家中,巡诊医疗小分队逐一耐心地为前来看病的村民医诊病痛,受到了在场村民们的交口称赞。“感谢党和部队的恩情啊,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来到身边,武警战士真是好样的!”马菁村村民高云剑感慨地说道。“不仅送水送粮送到家,还巡医问诊进村子,武警官兵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在保山隆阳区汉庄镇,因为长期缺水,村民们的嘴唇、双手都干裂变色。针对保山72个乡镇受旱情况,保山支队100余名官兵在支队长苏迁虎的带领下来到汉庄镇,主动投身到大沙河农田水利建设行动中,官兵跳入渠中挥锄清淤,干劲十足,与当地群众联手拉开打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行动序幕,通过对保山市坝区干渠的整治和兴修农田水利,为沿线板桥、汉庄多个乡镇10多万人口打牢农业耕种基础和排除旱涝隐患。“感谢武警官兵!大沙河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年河堤两岸多处坍塌,河道上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泥沉积严重。每年武警官兵都来帮村民清理河道,我们真心谢谢他们,要是我们村里清理这段沟渠恐怕一个星期都难挖完,相信今年水渠弄好了,来年一定是个大丰年。”看到武警官兵奋不顾身的劳动场面,汉庄镇村民成俊宇感慨地说。据统计,官兵们共清理大沙河灌溉主水渠250余米,运送土石2500余立方。同时,支队每天出动200名官兵深入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党麻村进行挂钩帮扶,了解旱情,与村干部一起研究措施,帮助协调解决抗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支队积极筹措资金2万元,为村民购置了应急水泵10台、塑料饮用水桶100只,派出车辆25台次,为群众送水250余吨。官兵们24小时不间断运水,他们每天迎着朝曦的晨光出发,回到驻地往往已是挂满星斗的夜晚,终于让每一个村民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 献真情,件件实事润心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着旱情警报的一次次上升和危急,武警官兵对灾区群众的关切也一天比一天魂牵萦绕。连日来,不论是在滇池之畔的昆明,还是洱海之滨的大理,不论是在素有“热带雨林”之称的西双版纳,还是有着“凤尾竹下”美誉的德宏,驻守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武警云南总队的座座警营开展了“走出办公室关好电源水龙头”、“洗衣洗澡洗餐具一水多用”等节约水资源活动。 水是生命之源,在旱灾来袭之时显得尤为重要。官兵们从“我”做起,自觉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总队机关、昆明、玉溪、楚雄、普洱、临沧和版纳支队等单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倡导官兵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节约一点一滴生活用水。为使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支队政治部(处)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组织官兵开展好教育,阅读报纸、观看新闻联播等,多角度、多渠道了解云南旱情,增强自我节约的意识,有效杜绝了水资源浪费,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管理科(股)及时组织修理工对机关所有管道、水阀、水龙头进行检查维修,排除了漏水隐患,及时更换设施,有效绝杜了漏水、浪费水的现象发生。各中队还将节约用水活动延伸,号召全体官兵从身边小事做起,一度电、一粒米开始,培养官兵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意识,有效杜绝了浪费现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官兵自觉养成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的好习惯,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总队政委王海亮感叹道:“干旱给我们很多启示,官兵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既是为灾区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更是的节水爱水惜水意识一次培养,通过抗旱救灾行动,可以培养官兵自觉做一名勤俭节约的好军人。” 向灾区群众献爱心,是总队官兵全力投入抗旱救灾、支援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的又一有力举措。为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总队官兵自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总队举行的献爱心捐助仪式上,总队长王诚、政委王海亮等总队党委常委带头捐款,部门领导、机关及直属队官兵纷纷加入到捐赠的行列中踊跃捐款。捐款中,有的捐出了准备购买学习用品的钱,还有的捐出了和新婚燕尔妻子准备休假探亲的钱,有的捐出了为妻儿买衣服玩具的钱。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尽管数额有限,但他们以武警官兵对灾区群众的一份赤子之心和拳拳爱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伸出友爱之手,为灾区人民抗旱自救和正常生产、生活献出了一份绵薄之力。据不完全统计,自抗旱救灾以来,总队官兵先后自发为灾区群众捐款20多万元,总队还从有限经费中挤出50多万元统一购置抽水泵、水囊、水桶等救灾急需器材和物资,送至灾情最为严重的昭通、文山、红河等乡镇。红河州开远市干旱严重,库塘蓄水不足,水源短缺,已有4206户、19077人和11640头大牲畜需要拉水保饮水。已播种的近23万亩作物已有11万亩受旱,绝收1.43万亩。目前,旱情仍在持续,抗旱救灾工作刻不容缓。旱情发生后,红河支队开远市中队官兵积极响应开远市市委和政府抗旱救灾捐款倡议,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大力发扬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动员教育,专门组织捐款仪式,全体官兵积极踊跃,纷纷献出援手,共计向旱区捐款1324.6元。 大手拉小手,有爱有希望。3月1日上午,总队组织一支队二大队抗旱救灾爱心慰问小分队来到昆明市受灾严重的嵩明回族自治县牛栏江镇新凤小学,这是一所新建不久的一所小学。近年来,每逢学生开学、“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总队都要组织开展“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困难学生献爱心”活动。副校长王能明介绍说,学校共有510余名师生,其中学生490名,教师20多名。多年来,总队官兵先后为学校捐款捐物、捐赠图书文具,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这一次,总队又为学校师生送来了15吨清冽透彻的饮用水,解决了学校师生两个星期的饮水问题。运送中,由于学校地处山区,道路窄、路况差、弯道多、坡度陡,输送难度大,带队干部亲自指挥,对救灾车队合理编队,严密组织,确保安全顺利。车子一到校园,夹道围观的学生们禁不住鼓掌庆贺,个个笑逐颜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排着队伍,逐一领取着武警官兵分发的饮用水。三年级的学生董顺分到武警官兵分发的饮用水后,感激地说:“谢谢武警叔叔,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叔叔们多年来的关心和照顾……”武警官兵情系学生、为师生解难的行动赢得了学校师生的高度赞誉,当总队抗旱救灾爱心慰问队离开学校时,驻地群众和学校师生一道自发列队欢送官兵。 两个多月来,总队先后出动3000多名官兵、160多辆运输车和80多台水罐车组成的抗旱救灾突击队,行程50多万公里,成立的100个抗旱救灾服务队不讲价钱、不计代价,采取长途运输、肩挑背扛、挖渠引水等方式先后转战昆明、曲靖、昭通、玉溪、文山、红河、楚雄等受灾最严重地区送水抗旱,全力投入到抗旱救灾保民生之中,为15万名吃水困难的群众送去生活用水,开挖清理水渠20公里,挖掘水井10口,维修和购买水泵50台,帮助旱区架设输水管道3000米,帮助困难群众浇水保苗800余亩,帮助受灾农民改种抗旱农作物200余亩。 原文见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2-03/22/content_4353376. htm
个人分类: 国防|1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南大旱273条河流断流 启动IV级救灾应急响应:关注构造干旱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28 07:17
云南大旱273条河流断流 启动IV级救灾应急响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8日02:24 新京报 2月24日,连续干旱,云南省红河三家村村民吃水要到十公里外的水源点去买。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据新华社电 截至目前,严重旱情已造成云南省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部分城镇供水紧张,部分企业、厂矿已经处于停产停工或半停产状态,全省因旱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左右。随着旱情的发展和现有蓄水消耗,雨季来临之前,全省抗旱保供水形势有可能更为严峻。   这是记者27日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森林防火和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全省有112个气象站呈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其中特旱12站、重旱57站。除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东南的边远地区外,省内各地均出现气象干旱,旱情呈现加快加重发展态势。   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在会议上说,受三年连旱和降雨严重不足影响,目前全省已有273条中小河流断流、413座小型水库干涸,库塘蓄水总量仅为43亿立方米。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及时启动了国家IV级救灾应急响应,水利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派出多个工作组赴云南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去年入秋以来,中央已先后安排4.24亿元资金支持云南抗旱救灾,近日国家烟草局安排1.5亿元抗旱资金用于云南烟叶生产抗旱保育苗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28/022424014693.shtml 云南大旱致32万亩农田绝收 损失超6亿元:关注云南干旱的构造背景 2012-2-19 13:31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09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648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140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抗旱规划
maokebiao 2011-11-3 09:30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2日18:27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抗旱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草案)》。   会议指出,干旱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经过多年大规模水利建设,我国抵御旱灾能力稳步提升,但总体抗旱能力仍然偏低。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用水大量增加影响,我国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目前全国60%以上的县区为易旱地区,658个城市中有110个严重缺水,抗旱减灾任务艰巨繁重。要坚持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加强抗旱工程建设、推行节约用水的生产生活方式三者并举,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建设抗旱减灾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抗旱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以提高严重受旱县和主要受旱县综合抗旱能力为重点,显著改善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到2020年,严重受旱县、主要受旱县干旱期间的饮水安全和商品粮基地、基本口粮田的基本用水需求得到较高程度保障,全国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配置水资源,全面提高水利工程体系的抗旱能力。完善和优化国家、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充分挖掘现有各类水利工程的抗旱功能,强化应急联合调度,提高调控水平和整体抗旱能力。二是因地制宜建设农村、乡镇和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提供有效的应急保障。三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旱情监测预警站网,加快建设抗旱指挥调度系统,为抗旱指挥和决策调度提供有力支撑。四是以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强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抗旱机动送水和浇地能力。做好抗旱物资储备。五是加强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及新技术应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我国抗旱减灾科技水平。   会议强调,抗旱的根本出路在节水。要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努力减少水资源消耗,加大防治水污染工作力度。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运用价格等经济杠杆,引导节约用水,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鼓励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城乡生活用水管理,加快更新改造供水管网,研制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计量仪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扩大利用再生水。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草案)》,决定草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七:开消防车抗旱
蒋高明 2011-6-17 22:38
蒋高明 2010年6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公安在线》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百色市委市政府斥资520多万元购买的15辆抗旱救灾消防车用于农田抗旱。出动或购买消防车抗旱竟然 不是一个地方的新闻,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都有消防车、洒水车齐上农田抗旱的报道。实际上,动员消防车抗旱,不是西南发生大旱后的发明,早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 的新闻上,就有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紧急出动消防官兵、开动消防车抗旱的消息。消防车是用来灭火的,缘何用到了农田上来“灭火”?这得从2009年春节的那场华北5省大旱说 起。 我国当前的农业基本是一盘散沙,是在吃毛泽东时代的老本。突出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多年来不搞了,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没有了,农产品价格任市场波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反 复受挫。2009年春季华北地区那场大旱,就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院士,给农业部长写了一封信,指出,当时的大旱靠农业部单方面的力量已经无能为力, 建议国务院出面,动员消防部门设施抗旱,但是农业部是没有权利指挥消防部队的,农业部一名副部长就带着于院士的建议去找国务院,才有了后来的消防车抗旱新闻,才保证了 当年河南、山东、河北一带小麦丰收。 动员消防车灌溉,各地政府购买消防车抗旱并逐渐成为常态,是对我们农田水利建设的极大讽刺。毛泽东主席曾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么,我们的农田水利设施哪里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国家曾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放在首位。以水库为例,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已建成水库8.58万座,总库容5800多亿立方米。然而,这些水库95%以上是 1977年以前完成建设的。最近30年来修建的水库不到4300座,平均每年只修建水库143座。“人造天河”红旗渠,横跨110多公里的“汉北河”等大型水利工程,也都是30年前建设 的。 目前,农田水利严重滞后的现状让人担忧。 其一,2009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 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由于水利设 施跟不上,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农田面积的48%,只好“靠天吃饭”。显然,目前的农业是在吃过去的老本。 其二,30年前的“联产承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由于片面追求GDP,轻视农业的基础地位,现在农业生产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了。由于地块被分割成了“豆腐 块”,在一些丘陵地或山地,大型农机具施展不开,种地重又回到了畜力甚至人力,而且种地的多是妇女和老人;由于水利基本设施多年失修,灌溉无望,不少地区的农业重新回 到了“靠天吃饭”。 其三,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作为控制农业命运的水库被承包出去搞网箱养鱼,或搞旅游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因为承包,干旱季节农田急需灌溉时水库不放水, 而雨季不需要水时却放水,水库蓄水抗旱的功能被排在了末位。甚至,即使水库有水,由于排灌渠道被毁,水路也不畅通。近30年来,没有人考虑到渠道作用,不是被截断就是被 填埋,或退化成污水沟。 由此看来,当前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一方面是农民放弃农耕,进城去打工,耕地被荒芜;另一方面,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能够产粮的耕地条 件没法保证。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粮食格局一直是“湖广熟、天下足”的,而今则是“北粮南运”,但北方尤其东北的农业气候资源远不如南方。中国这一新粮食格局反映的客 观现实是,水利设施的严重滞后,动摇了我们粮食安全的根本,仅靠生物技术改良,让作物自己找水喝,是根本不能奏效的。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旱灌水 “醉”死小麦
tjm9518 2011-5-19 09:58
抗旱灌水 “醉”死小麦
南京市江宁区丹阳镇一种田大户的 20 亩小麦,在 4 月底灌水抗旱后出现大量麦苗发黄枯死的情况。经现场调查分析,因田间积水时间过长,小麦根系酒精中毒而“醉”死,最终致麦苗整株发黄、枯死。 麦子死得很“惨” 5 月 12 日 ,这位种田大户 反映,今年他种了 80 亩小麦,因田间土壤干旱, 4 月底小麦抽穗扬花期他对其中 20 亩小麦田灌水,灌水后没几天,田间大量麦苗发黄枯死。而没有灌水抗旱的小麦,生长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发黄枯死的情况。 5 月 13 日 ,笔者 约请江苏省农科院小麦栽培专家张继林研究员赴丹阳镇实地调查。还没到田头,老远就见受害田块麦苗颜色发黄、发暗,与正常田块的绿色有很大差别。等到了田头,眼前景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田间麦苗较稀疏,部分地段麦苗矮小、细弱,没有分蘖。绝大部分的麦株叶片全部发黄或枯死,其中,部分麦苗整株枯死,色暗,穗子很细,是抽穗后还没有灌浆就枯死了,田间生长瘦弱的麦株出现这种情况的较多;部分麦株叶片发黄或枯死,茎秆和穗子还是青的,麦粒已灌了一部分浆,外观有正常麦粒一半大小,植株较高大、分蘖较多的麦株出现这种情况的较多。严重受害的麦株,轻轻一拔就能拔起,经检查其根部略呈褐红色、湿腐、易断,茎基部坏死、色暗。田间土壤沙质,湿润,比较板结。 图为小麦受害状 放眼全田,可见受害麦苗分布不匀,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靠畦沟两边各 30 厘米 左右的麦株受害明显较轻,大多茎叶青绿,生长和灌浆结实正常;畦中间 1 米 多宽麦苗受害重。仔细检查,墒沟边畦面较高,畦中间较低。 图示墒沟边小麦受害轻 据种田大户介绍,这些田块地势较高,常年稻麦轮作,与当地其他田块相对独立,无灌溉渠灌水,主要从田边的水塘里提水灌溉,麦茬一般靠降雨供水。去年播麦时天干,麦子播种并浅旋盖籽后,为增加田间蓄水,故意将开墒沟的土筑在畦沟边,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畦面。因播种后和幼苗生长期土壤持续干旱,部分地段出苗不良,畦中间小麦出苗和幼苗生长也不是太好,倒是墒沟边因盖籽土较厚,出苗较好,麦苗生长也较好。 4 月底,因担心干旱影响小麦结实,他用 2 台水泵对 20 亩地提水灌溉。整整灌了一夜,到第二天早上停机,打开排水缺将高田水排入低田。田里的水什么时候排尽的,他不是很清楚。麦田灌水后,当地连续两三天刮大风,连续多天气温较高。 图示畦中间小麦生长不良,受害较重 图示田边池塘因旱水位下降 图为周围生长正常的小麦 麦子是“醉”死的 从田间情况看,受害麦苗上没有常见病害的特征性病斑,麦苗发黄枯死不是由纹枯病等小麦常见病害引起的。据分析,麦苗受害主要是灌水后田间长时间积水引起的。 像人一样,小麦根系也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才能存活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常栽培环境下,麦根主要通过吸收土壤空气中的氧进行有氧呼吸。麦田灌水后,土壤中的空气大量排出,空气中的氧因积水隔绝难以进入麦根周围。而在小麦生理活动旺盛的孕穗至灌浆期,温度较高,根系呼吸旺盛,耗氧量大,灌水后麦根周围土壤中的氧会很快耗尽。在缺氧条件下,小麦根系会通过无氧呼吸制造能量,满足自身生理活动需要,短期的无氧呼吸对麦根无害。无氧呼吸会伴随产生酒精,麦根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后,根内酒精浓度上升,会对根部细胞造成致命毒害,严重时致麦根及茎基组织迅速死亡和腐烂。麦根无氧呼吸时会产生一些还原性物质,可将土壤中可溶于水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难溶于水的二价铁。二价铁呈铁锈红色,富集于麦根周围或进入腐坏的麦根,可使麦根及其外表发红。 上述麦田在长时间灌水后,虽然及时排水,但由于麦畦外高内低,水不能及时流入墒沟排出,加上土质偏沙性,灌水后土壤板结,水下渗速度慢,土壤长时间积水,很容易造成麦根缺氧,发生酒精中毒。生长瘦弱的麦苗,根系少、生理活性差,酒精中毒致麦根较快死亡,失去吸水和供水能力,其地上部迅速失水枯死。前期生长较好,根系较发达的麦苗,其耐害能力相对较强,但酒精中毒仍使其大量根系死亡,吸水和供水能力下降,其地上部主要表现为蒸腾失水速度快的叶片率先发黄枯死,而其茎秆和麦穗仍能存活一段时间。在遇高温干旱,特别是有大风的情况下,地上部蒸腾失水速度加快,会加重麦苗受害程度。田间墒沟边的麦苗,因灌水后水能及时排出,空气能较快进入其根际土壤,因而受害轻或不受害。另外,由于长期干旱,麦苗根群分布较深,灌水后水需要下渗到更深的位置才能使麦根免受毒害。墒沟边的麦苗其盖籽土较厚,根群分布应较浅,也可能是其受害轻的原因。 图示周围两块田,一高一低,由低田灌水,高田仅短时间洇水,小麦不受害;低田淹水时间较长,小麦受害(畦中间田面较高,小麦受害较轻;畦沟边小麦受害较重,可能因沟内水长时间不排出造成)。 久旱麦田慎灌水 小麦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对水分敏感,此期遇旱会影响小麦灌浆结实。在北方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灌水是常用的抗旱栽培技术措施。关键是灌水抗旱后要求水能及时排出或下渗。排水不畅的田块,灌水一定要慎重。在大雨过后,田水也要及时排掉,长时间积水小麦也会受害。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暴雨过后遇干热大风天气,常有部分田块的麦苗出现发黄枯死现象,也是这个原因。 此外,今年我省小麦生长期长时间干旱缺水,久旱麦田灌水更要慎重。这些田块麦苗根系分布深,加上土壤细碎,灌水后土壤容易板结,水不容易下渗,麦苗更容易受害。久旱麦田灌水,应分次小水沟灌、洇灌,不宜漫灌。排水或渗水不良的田块,尽量不要灌水。 ( 水清)
个人分类: 栽培问题|8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制度性“干旱”造成农田缺水
热度 7 蒋高明 2011-3-15 22:55
蒋高明 本文应《世界环境》而作,发表时将有删节 春节前后,北方大旱令国人心焦如焚。抗旱保苗成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但农民却对此显得麻木。问题出在哪里呢?抗旱保苗需得有水,而且是干净的水。即使我们不考虑喷灌或滴灌那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水利设施,使用常规的引水渠也难以实现及时抗旱,这是因为许多水利设施已报废了,水被污染了,只能靠打深井采地下水。然而,这种临渴掘井的办法能够维持多久呢? 一、农田水利设施常年失 修 记得上初中时,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大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挖排水沟,修水渠,建大寨田;父辈们则自带干粮去人民公社修水库。这样的集体活动在过去32年里,已经基本停止了,甚至连当年的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也因缺乏维护费用惨遭废弃(图1)。这几年出现“百年不遇”大旱,是对这些年来我国基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就”拉网式“大检阅”。 毛泽东时代非常重视水利在农业中的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的头30年里,国家一直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放在首位。以水库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只有大中型水库23座,其中大型水库仅6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加强水库建设,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水库8.58万座,其中大型水库482座,中型水库3000座,总库容5800多亿立方米。然而,这些水库的95%以上是1977年以前完成建设的;最近30年来,我们修建的水库不到4300座,平均每年只修建水库143座。“人造天河”红旗渠、横跨110多公里的“汉北河”等大型水利工程都是35年前建的。 由于经济利益作怪,作为控制农业命运的水库被承包了出去搞网箱养鱼,或搞旅游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因为承包,干旱季节农田急需灌溉时水库不放水,而雨季不需要水时却放水,水库蓄水抗旱的功能被排在了后面。即使水库有水,由于排灌渠道被毁,水路已不畅通。现在,很少人考虑到渠道的功能,不是被截断就是被填埋,或退化成污水沟。很多水库只有养鱼的作用,偶尔能浇灌周边的一些田地,但水流不出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    农田水利严重滞后的现状让人担忧。2008年10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国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由于水利设施跟不上,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少,农业水利设施完全靠“吃老本”。 尽管目前中央也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如对红旗渠等工程进行维修,对基本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但一些维修工程成了“豆腐渣”工程,一些水利设施摆在田间是好看的,里面根本就没有水。    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8.5亿亩耕地,有灌溉条件的只有8.3亿多亩,其他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饭;而水浇地中大部分灌溉标准不高,灌溉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真正旱涝保收的只有2亿多亩。农业不幸回到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二、引来的是污水 在电视镜头上,我们常看到,农民或部队官兵抗旱的塑料水管里,流出的是有颜色的水,在一些干渠或支渠,偶尔能够看到水的,可惜水已变成了棕黑色,成了臭水。这样的水用来灌溉,对庄稼造成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在山东家乡了解到,有的农民引来村东头的小河水浇地,但被河水灌溉的几亩西瓜全部死亡。原来,那条小河已被上游一家大型屠宰场和几家工厂化养殖场污染了。有了种西瓜农民的教训,村民们守着河水也不敢用了。今年的春旱只能等老太爷降雪或下雨。 红旗渠是上世纪中国农民的壮举,那条总长1500公里的输水渠,穿越太行山,是河南林县农民用最原始的工具建立起来的。为修建那条生命渠,70多名农民牺牲在悬崖峭壁上;为节省资金,农民们用土法制作炸药;在困难时期,用以充饥的竟然是野菜。红旗渠施工难度之大,质量之高,功能之巨,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遗产。遗憾的是,去年笔者带研究小组前往红旗渠考察时,却发现红旗渠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图2)。沿途的污染物进入渠水,这样的水显然不适宜灌溉了。 因为中国农田缺水,即使污水也用来灌溉,这就造成了粮食污染物超标。不久前,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发现,在市面所售卖的大米中,约有10%的米中重金属镉超标,大量被矿山污染的水及土地仍在灌溉及耕种稻米,“毒米”继续在市面出售。2007年以来,南京农大的专家对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县级以上市场的170多个大米样品,进行了随机采购和分析,发现了上述问题。这一结果与2002年农业部稻米及制质量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稻米安全抽检“镉超标率10.3%”的结论基本一致。 三、临渴掘井还能维持多久? 水利设施常年失修,有水也被污染,人们就寄希望于向地下掘井。西南抗旱时,抽调部队官兵打井抽水,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山西、等缺水地区,几乎也都将目光盯在了地下水上,于是,井越挖越深。过去,打几十米就能采到地下水的,如今打几百米不见水。有些地方井的深度已突破千米,利用的是所谓的古地层水。 1971年,河北省地下水年开采量约11亿立方米,而近年来的年开采量已达40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占到总用水量的60%,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全省已有部分区域水井深度超过1000米,深层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2至30米,盆地区浅层地下水大部分被抽干。 大量超采地下水,遭到了大自然一连串的报复。近10年来,河北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200多处大地裂;沧州市比上世纪70年代初,大地塌陷近3米; 海河防洪墙下陷2米; 秦皇岛海水内侵,威胁到京山铁路线。因环境污染和海水倒灌,地下水早已不可饮用。北戴河枣园里,原来供应国家领导人喝的甘甜的井水,如今已经全部变成了咸水。 四、农民失去抗旱保苗积极性 32年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并从此结束了凭票购粮的历史。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我们只重视GDP,轻视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目前农业生产的各种矛盾集中暴露出来。由于地块被分割成了“豆腐块”,在一些丘陵地或山地上,大型农机具施展不开,种地重又回到了畜力甚至人力时代,而且种地的农民以妇女和老人为主。 水利欠账多,其深层原因是:农业对GDP贡献较小,很多地方重工轻农、重商轻农,导致农业发展失去应有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种地收获缺乏稳定性,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农民越不肯种地,土地产出率就越低,对农民的吸引力就越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土地被分成若干块,浇水经过别的人家土地时,时常引起纠纷。农民只好各自为政,就地掘井,打不出水来的,只好靠天吃饭。 面对大旱,即使各级政府官员异常心焦,但农民们的反应却相当麻木。这是为什么呢?算一笔账就清楚了:北方受旱作物中,以小麦为主,但种麦农民并不挣钱。种一亩麦子,扣除种子、化肥、农药费、耕地费、浇地费、收获费、仓储费,即使打1000斤麦子,纯收入也不到500元,还不如农民在城里打工一个星期挣得多。农民多收的那点粮食,还不够一张火车票钱,自然就不愿意从打工的城市回家抗旱保苗了。 “能收多少就多少,够自己吃就行了”,农民们普遍有这样的想法。农民不愿抗旱,看到电视镜头上消防官兵开消防车抗旱就不奇怪了。 五、结束语 干旱是自然现象,但在目前人类已掌控的科学技术面前,这已经不是什么不能克服的难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对此应常抓不懈,不能再临渴掘井。建议有关部门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干旱制约农业的严重教训,将国有大小水库从承包人手里收回国有;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将国家用于补助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添加剂、转基因等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费用直接向农民倾斜,让耕者有其利,从源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图1 山东农村一带遗弃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70年代 (蒋高明摄) 图2 当年的人间奇迹红旗渠如今流淌的是污水 (蒋高明摄)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6332 次阅读|8 个评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旱了涝了,随它去吧!
pony911 2010-7-19 00:57
媒体已经开始报道比98年更大的洪峰即将到来。 这不会是管理者们用万年一遇的洪峰来抵御抗旱防涝体系的实效吧? 今天哈尔滨突降大雨,只持续了一阵子。但这两年新修建的马路(特别是低洼地段)顿时汪洋一片。提心吊胆,好不容易到了家啊。 想想都江堰,想想什么宋代的排涝系统,想想现在的马路。 开口吃人的马葫芦盖不少,就是吞不下这些水。 好好的大中国,咋这样子了呢? 水来了,存不住,排不走。水缺了,库里也没货了。 古人在天,是怒,是悲,不得而知啊。 此类问题是否已经超越了诺奖的水平。如果是,那就能理解了。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67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云南抗旱救灾感悟(简单版)
purplelab 2010-4-11 15:00
云南抗旱救灾感悟(简单版) 时寒冰 转载者摘: 1 : 旱灾的报道淹没在诸如世博会这样的盛典赞美中。真实情况要严峻得多。 2 :千万别资助打井!从不缺雨水,缺的是集水。 3 : 政府公共投入严重不足,村民们不团结、不积极行动。 4 :在缺水的时候,人的自私一面就会暴露出来。 收过路费,把其他村子的管子拔掉。 5 :老乡说: 已经建造水窖的,你应该给同样多的钱,不然,你的慈善活动就误导了村民,那些勤奋的走在前面的人反而因为得不到补助而被懒惰者嘲笑。 6 : 善款被滥用,让很多人的心冷了。 7 :我私下给代村长和小简各自补助了 1000 元。毕竟,做事情需要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 8 :我接受了小简的建议:先给每户人家 1000 元,等建造快完工时,每户再给 1000 元,用这种监督的方式,确保他们开建水窖。 我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必须把每个人当成正常人,才能最终把事情做好。 9 :寻甸彝族自治县 30 年县庆,经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干预,取消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于 3 月 30 日 举办的县庆 30 周年的庆典活动。据说还要请国内一线歌星和主持人, 整个演出从舞台布置、演职员出场费的预算有消息说是 1200 万。 也许,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深切感受到,水的重要性。 尽管旱灾的报道,经常被淹没在诸如世博会这样的盛典赞美中,尽管报道大都围绕各级政府对旱情的关心展开,尽管大多数报道疏于对问题的深刻调查、了解,但一些细节依然让我感觉到,真实情况可能要严峻得多。 在一些旱区,村落之间为争水而发生争执的原因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这种状况非常担忧。 老乡说:千万别资助打井!这里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从不缺雨水,缺的是集水。由于没有通过足够的水利设施,收集、储存雨水,雨季来时防洪,雨季过后抗旱。 在很多地方,农民之所以被水的问题痛苦地困扰,除了自然条件恶劣,政府公共投入严重不足的原因,也与村民们不团结、不积极行动起来自救有关。一些人在等待,而不是行动在普遍懒政的情况下,明知求助无望就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至少部分问题这不是为谁开脱责任,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前几天小简带着做慈善的好心人来送水,是他们这几十年来第一次见到政府的人到村里来。村官小简是他们 30 多年来见到的第一位到村里来的干部。现在的机构越来越臃肿,但能深入到百姓中办实事越来越稀少。 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水利设施的重要性。三岔角及周边多个村子,都是从照片中的这个小水塘取的水,虽然距离较远,但如果没有这个小水坝,这些村子里的人,只能到 10 公里 外去取水! 这个小水坝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建造的!这个水塘的建造,充分利用地形而建,成本应该非常低廉,但它很好地发挥了集水、储水的功能。 刚到云南的时候,我计划给那些没有水窖的人家建造水窖,我的老乡当时对我说:那些已经建造水窖的你怎么考虑?我愣了一下。老乡说: 已经建造水窖的,你应该给同样多的钱,不然,你的慈善活动就误导了村民,那些勤奋的走在前面的人反而因为得不到补助而被懒惰者嘲笑。你要把每个人看成正常的有缺点的人贪婪、嫉妒、懒惰之类的弱点,是人的天性,关键是如何引导。尤其是像你这样的读书读傻了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些 。 老乡的话让我惊醒。村民那双手,让我认识到我那位河南老乡的话那是真正的智者之语,考虑得更周到。把每个人看成正常的人,我记着这句话,并且,在这次捐建活动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我接受了小简的建议:先给每户人家 1000 元,等建造快完工时,每户再给 1000 元,用这种监督的方式,确保他们开建水窖。 我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必须把每个人当成正常人,才能最终把事情做好。 这里的小学生都是住校的, 350 名孩子来自各个不同的村落,吃水困难,有时候要去背水。得知这种情况,我毫不犹豫就答应捐建一个水窖,并且,在他们计划基础上加了两千元,主要是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和水窖清洗的方便,在水窖专设排水管道,定期清洗。我现场把钱给了他们, 尽管我觉得这件事情政府早就该做,但我已经学会了面对现实作出理性的选择,否则,讲理的结果是孩子们继续面对吃水困难。 闰土互助工作组的曾先生与我打电话,说现在的农民在分开耕作后,各自为战,缺少互助,建议我捐助的时候,唤起他们的合作精神。这个建议对我后来的捐助行动,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的确如此,在缺水的时候,人的自私一面就会暴露出来。 三岔角村吃水困难,要从另外一个不缺水的村子引水,那个村子坚持要收过路费因为水管要走他们村子过。小简为这个事协调几次对方也坚决不同意。还有,在一个水源地,由于水越来越少,邻近的村子就把其他村子的管子拔掉了。 这不怪他们,人在极端的处境下,都会暴露自己的弱点。所以,我坚持认为,对农村的捐助,更应该用到孩子的教育上! 我私下给代村长和小简各自补助了 1000 元。毕竟,做事情需要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且,我怕代村长因为人多嘴杂,万一谁说什么话让他不开心而撂挑子。小简本来工资就不高,找人借建水窖的模板也需要费口舌,来往也需要交通费用等开支。另外,他们为做这件事情,也有机会成本。这一点补助不算什么,但有利于他们把事情做好。 事情结束,出现了让我感动的一幕:一位村民给了我一双鞋垫,然后,更多的鞋垫拿来,每一双鞋垫都是用针线做好的,代表着他们的心意。 这种朴实的方式,成为我人生中最亲切最难忘的一段记忆。同行的每个人都得到了这种鞋垫,代表着村民们感恩情怀的鞋垫。 我也接触过几个在云南救援的,基本上都是点对点的救助直接把钱或水送给灾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建筑公司,让员工捐款的时候没有人捐,说是捐款公司直接送到灾民老百姓手里,捐款一下子高出地震时最高捐助的 4 倍!人不是没有爱心,而是被伤得太狠了。汶川地震让人们的爱心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但善款被滥用等现实,让很多人的心冷了。而直接捐赠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有的买矿泉水快递到旱区,邮寄费用数倍于水费。 曾引起全省关注的寻甸彝族自治县 30 年县庆,经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干预,取消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于 3 月 30 日 举办的县庆 30 周年的庆典活动用现代审美视觉和编创手法,彰显本土文化特色,以小见大,力求聚人气、豪气、大气为一体,讴歌党的改革开放、民族政策和寻甸各族人民建设美好伊甸园的伟大创举。据说还要请国内一线歌星和主持人, 整个演出从舞台布置、演职员出场费的预算有消息说是 1200 万,明星们的出场费用就数以百万计。 记者昨日从昆明市有关部门获悉,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高度重视本报记者提出的情况反映和批评建议,取消了原定于 3 月 30 日 举办的县庆 30 周年盛大庆典,目前全县正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投入抗大旱保民生工作已准备多时的庆祝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已全部停止,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表演方队已撤回,参加演出的学生方队、各机关干部组成的表演队伍已回课堂、机关正常上学、上班。该县正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投入抗大旱保民生的工作。
个人分类: 农村生态|2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旱VS植物造林
free00 2010-4-1 09:06
抗旱:刻不容缓 植物造林:任重而道远 抗旱VS植物造林
个人分类: 未分类|6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南百年大旱,我们如何应对?
gongdz 2010-3-26 16:08
1)对于极度缺水区或无水区,国家补助人民外出打工、上学、旅游;等旱情缓解再回归故里。这样做不仅可以刺激国家消费,还能救急。 2)对于重度缺水地区,国家组织军队送水,解决饮水问题。同时,注意水的循环利用。 3)对于中度缺水区,组织村民自救!
个人分类: 科学难题|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吉林明晰原因, 更好应对旱灾
xcl2822 2009-10-10 22:58
肖长来,吉林大学,2009-10-10 吉林省今年又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影响范围广,时间久,灾害重。就连长春一带,受干旱影响,今年秋菜产量明显减产,价格也上涨。针对越来越多的干旱现象,不但要从实际上加大抗旱的力度,增强抗旱措施,也应进行旱灾历史及原因的分析研究。下边是笔者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还请同行斧正。 -------------------------------------------------------------------------------- 中国水利报 第2807期 出版日期:2009-09-03 http://www.chinawater.com.cn/slb/2b/200909/t20090903_248852.htm   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吉林省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属于吉林省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种植农业和养殖农业生产优势比较突出。但是干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干旱,笔者认为明晰干旱的原因最为重要。   第一,降水量减少,旱情加重。据资料显示,该区主要旱情发生于春季,次为伏旱和秋旱。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50毫米,通榆、镇赉一带小于400毫米,是干旱少雨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大、最小年份降水量之比为2.8∶1;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9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920~1008毫米,由东向西递增,各地蒸发量均大于降水量,是吉林省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5倍以上。由于降水量显著减少,土壤含水量也相应减少,旱情不断加重,严重制约了农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江河水位降低,流量减少甚至枯竭。当地除了雨季遇有较大降水产流外,其他季节基本不产流,多年平均径流深不足10毫米,且所产生的径流基本汇集于当地的低洼地或湖泡,消耗于蒸发而难以利用。区内江河水位年内、年际变化较大,低水位多出现于3~6月,高水位多出现于每年的7~9月。目前霍林河在吉林省内几乎长年断流,洮儿河的流量也明显减少。嫩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拉林河等有水江河,也出现水位降低,流量减少。   第三,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形成水位降落漏斗,局部出现含水层枯竭。降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就更明显,加上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地下水水位也出现普遍下降现象。主要城镇大量开采地下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漏斗,特别是松原市北部的二龙山、新村等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大,单井出水量明显减小,面临水源枯竭的局面。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大批水井不断报废,水井越打越深,而水量越来越少,提水成本越来越大,进而使旱情加重。   第四,过境地表水资源丰富,但是缺乏水利工程。水利化程度和水利工程的利用率均很低,是造成该区干旱的原因之一。在这个地区,大片耕地缺乏稳定的抗旱水源,抗旱能力很低。笔者认为应该加大该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地建设水利工程,增加调蓄力度,使其有稳定的水源来应对干旱。   综上所述,吉林西部土地旱化明显,土壤含水量降低,湖泡萎缩甚至干涸,江河水位降低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旱情逐步加重,处于恶性循环。其主要原因是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显著减少。人类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变了地面的水热交换条件,影响了局部水循环,进而加剧了旱情的发生。   笔者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拦蓄利用过境地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实施人工增雨以利用空中水,积极采取节水措施和节水新工艺,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可喜的是,目前吉林省十一五重点水利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引嫩入白供水工程、大安灌区工程正在积极建设,将新增灌溉面积近29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9万公顷,将有力保障该区粮食生产、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开发中要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肖长来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粮食收益过低不是"关键"
laoluo 2009-2-16 07:54
中国人民大学周立教授就抗旱问题接受 中国青年报 专访,称农田水利问题关键在于粮食收益过低 ( http://www.sina.com.cn , 2009 年 02 月 16 日 05:10). 周立教授认为如果不首先解决粮食比较收益、农业比较收益过低的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周立教授点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但是其问题的关键错了。 首先来讲,农业种植的收益是比较低的。本人在博文抗旱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利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过分析。不再重复。而问题不在比较收益,而在于经营规模过小。即便将粮食价格在目前的基础上加倍,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太少,仍然不具备规模效益。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者,其种植收入仍然十分有限。农民仍然没有经济能力搞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问题不是农民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这和种植粮食的收益关系不大,特别是在目前这种散户经营、小规模经营、无规模效益经营情况下,更是如此。 农田水利建设,也不是几个不具备资源与行政能力的农民用水协会能解决的问题。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合理使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当中可以发挥作用。农田水利建设,不是它的能力所办得到的。 农田水利建设是只有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农田水利是一种公共事业,其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家象大规模的投入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一样,大规模的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家在这方面欠账太多。所以,一但出现这种 30-50 年一遇的干旱灾害,抗旱硬件能力不足就暴露出来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建立一种长期机制,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期、持续、稳定的投入,这才是解决农田水利问题的根本出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94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千武警官兵用盆端水抗旱(转载)
pzsi 2009-2-16 05:26
2月7日上午,河南武警总队首批7个支队数千名官兵深入抗旱一线参与抗旱保苗战斗。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一定要打好抗旱这场硬仗的指示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的号召,河南武警总队于2月6日晚做出紧急部署,要求辖区所有部队紧急行动,投入到抗旱救灾的行动中,打赢抗旱浇麦夺丰收这场攻坚战。 (博主不明白:买个小水泵几百块钱,然后有两三个人就能干的更好的活为什么要动用数千官兵用天下最原始的办法浇水?我国灌溉技术有这么落后吗?那么多人到别人麦田里插旗搞活动要不要经过农民同意,若要,农民呢?) 转载原始来源: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2/0207_17_999378.shtml 中新社发 巩卫东 摄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933 次阅读|7 个评论
抗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laoluo 2009-2-15 11:34
抗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罗毅 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发生严重旱情,降水量异常偏少,遭遇30-5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并且旱情仍在持续发展。此次旱情持续时间长,受旱范围广,影响程度重,夏粮高产面临多年少有的、极其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河南山东两省的引黄灌区,面积5492万亩,范围涉及82县市,集中连片规模最大,图1。冬小麦为主要农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条件相对优越,是重要的冬小麦高产区,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2008年冬小麦播种以来,降水稀少,也遭遇了十分严重的干旱。 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本研究小组前后历时一年,遍及河南、山东两省82县市,行程12000公里,对灌区内耕地,种植制度,灌溉制度和灌水技术,水资源情况,蓄水、配水工程设施情况,作物种植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全面问卷调查和土壤取样,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图2。 2009年2月上旬,本研究小组又深入黄河下游第二大引黄灌区山东省潘庄灌区对农作物旱情和抗旱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根据考察情况来看,引黄灌区干旱问题严重但抗旱能力不足。原因较多,最为突出的归纳有如下几点: 一、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退化、废弃严重,抗旱硬件能力不足 从黄河干流引水,经过干、支、斗、农、毛渠各级输水渠道和节制闸将水配送到田间,通过一定的灌水方式,给作物供水。这是灌区正常运转的基本硬件设施。据统计,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河南引黄灌区干支渠共计4153公里,山东引黄灌区干支渠共计17599公里,以及大量的涵闸设施。这些工程的绝大部分,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大集体时代,由国家和集体投入,农民投工投劳,通过群众运动的形式,经过数十年努力建设起来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以集体的形式维护管理。但是,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等系列原因,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继续建设、维护、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工程老化、退化、废弃严重,硬件能力退化。据不完全统计,大型灌区建筑物老化失修的占28-42%,渠道老化占38-70%。大量建筑物和渠道废弃。尚存的工程中,配套不全,大部分灌区只有干、支渠,而斗、农渠不全,田间沟畦规格极不规范,有些灌区支渠也不配套,并且渠道衬砌率很低, 水资源利用系数低于0.5。引黄灌区严重萎缩。图3-10。 二、灌水技术落后,节水抗旱技术能力不足 在整个黄河下游灌区十分普遍的采用输水软管从河渠中或井中抽水、输水到田间进行漫灌,图11-14。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户均耕地面积限于6.0亩左右,各户的土地呈长条畦中的得分割条块状,为软管输水、分户畦灌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在广大的引黄灌区中所见的最为普遍的节水灌溉方式,尽管畦田的规格主要服从于地块分配的需要而并不一定符合小畦灌的技术规范。亦有发现斗农渠衬砌高输水效率,除个别小型灌区例如河南省武嘉灌区(灌溉面积30万亩)做得较好外,在整个下游灌区(5000万亩)的其它地方只能零星见到规模很小的示范样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在灌区中十分鲜见。缺乏经济、适用、方便、耐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是主要原因。 三、农民抗旱积极性不高,组织抗旱困难 在国家层面上,首要保证的是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在作为粮食生产者的农民层面上,首先考虑的是生产效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扣除直接生产成本,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每亩每年平均获利836元(按小麦+玉米综合售价1.5元/公斤计算)。黄河下游引水灌区的人均耕地面积1.26亩,每年种植毛收益约合1025元/人。进一步考虑人均留足口粮后出售粮食所得收入只有713元/人。但是这是不计劳动力成本、不缴农业税费情况下的结果。外出务工日工资水平在30-100元/人,最低水平情况下,1-2月的务工净收益就可以超出务农的年收益,所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抗旱人力缺乏。粮食单价较低,抗旱增产,但是收益增加不明显。联产承包,以家庭为生产单元,抗寒技术设施能力也不足。因此,农民抗旱的积极性不高。 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层面上,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组织抗旱,但是,这种大范围的严重干旱事件和其它的灾害事件有所不同,由于水资源条件限制和抗旱硬件能力建设不足,显得远水不解近渴。在农业用水户层次层面上,有效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有些地方虽然成立了用水者协会,所起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另外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是: 四、地表水污染严重,加剧了灌溉水资源短缺局面,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灌区范围内工业与城市的迅速发展,小规模、高污染的企业发展很快,废水处理能力不足,大量污水经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入渠,有水皆污,图15-25。水质污染严重影响灌溉,形成农作物不灌旱死,灌则毒死的困难局面,图26-27。 纵观上述问题,要建立长期的抵御干旱的能力,首要问题就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建设,提高长期抗旱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黄河下游引水灌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问题很大,严重影响本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抵御干旱灾害。当前,我国投入巨额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是灌区农田水利发展的一个契机,政府要充分考虑、安排充足资金加强灌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包括水源地、调蓄系统、输配水系统、田间工程、灌溉技术等一体化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推广。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让建设资金落实到实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灌区农田水利建设的一次大的飞跃,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应该将抗旱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抗旱能力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从数量、质量上解决水资源问题,从工程措施上解决灌溉水的调蓄、输配问题,价格便宜,省水省力,实用耐用的节水灌溉技术研发和推广问题,灌溉管理政策、体制创新等问题,都是没有办法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不断建设、完善才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灌区农田水利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作保证。因此,抗旱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从资金、政策、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入手,常抓不懈,才有望形成长期抵御干旱的能力。 图1 黄河流域及下游沿黄灌区分布情况 图2 黄河下游沿黄灌区考察 图3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4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5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6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7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8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9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10 渠道老化退化废弃情况 图11 软管输水 图12 软管输水 图13 软管输水 图14 软管输水 图15 地表水污染 图16 地表水污染 图17 地表水污染 图18地表水污染 图19 地表水污染 图20 地表水污染 图21 地表水污染 图22 地表水污染 图23 地表水污染 图24 地表水污染 图25 地表水污染 图26污水灌溉 图27污水灌溉 图28 麦苗受旱严重,分蘖严重不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195 次阅读|3 个评论
对干旱与抗旱的一点理解
热度 1 shangsh 2009-2-10 11:46
【前几天有记者向我了解对当前抗旱的看法。我主要做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对具体的应用接触有限。考虑到包括我的家乡在内的北方很多地区旱情比较严重,写了一点个人对干旱与抗旱的理解。】 干旱与抗旱 尚松浩 2009-2-6 干旱是由于水分收、支或供、需不平衡所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我们通常所说的干旱是指由于气象因素等的随机性所产生的短期(几天~几个月)水分短缺现象。干旱一般分为气象干旱(降水偏少)、水文干旱(河道径流量偏少或地下水位偏低)、农业干旱(由于土壤水分偏少、土壤环境不良、大气蒸发能力过强等因素造成农作物缺水)、社会经济干旱(前几种干旱对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其中气象干旱是造成其它几种干旱的主要原因。干旱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对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危害,称为旱灾。 降水等气象因素都有明显的年际、年内变化。由于降水过程的随机性,一段时间内降水偏离多年平均值是很正常的,因此干旱与洪水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有关研究也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使干旱、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干旱是由水分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因此抗旱也需要从供、需两个方面来考虑,如想办法增加供水(开发新水源等)、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通过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形式减少输水损失、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定额、通过覆盖及化学措施减少农田水分消耗)。 当前北方一些地区的农田干旱程度比较严重,需要马上采取措施,应对干旱,以减少干旱的危害。最有效的途径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水源进行灌溉。由于处在枯水期,北方出现大面积强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小,必须抓紧时间进行灌溉。可能利用的灌溉水源包括水库蓄水、塘坝蓄水、河流、地下水等,以前利用较少的微咸水、城市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等都可以考虑用来进行灌溉。输水及灌溉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水量损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即利用农村大量现有的行走式动力机械(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配带节水灌溉机具在行走过程中进行灌溉作业的一项技术)以节约用水。 在灌溉的同时,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农田蒸发、蒸腾消耗。可以考虑的措施有:1) 中耕保墒。2) 覆盖保墒:利用秸秆或薄膜覆盖,可以起到保墒作用,以抵御春旱。3) 增施有机肥。4) 利用抗旱剂、保水剂充分利用土壤水和空气水分,减少叶面蒸腾,缓解水分亏缺对作物的影响。5) 对于春播作物,播种时选用节水抗旱品种。 干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抗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平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应对干旱。 1) 水源工程: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修建各种蓄水工程(水库、塘坝)及地下取水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同时充分利用微咸水、中水、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 2) 输水及灌溉节水工程:如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小畦灌、沟灌、膜上灌、波涌灌等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渗灌等灌水技术。 3) 加强农田墒情监测与预报,合理配置灌溉水资源。
个人分类: 水利知识|7459 次阅读|4 个评论
麦田遇旱,灌水、化除、施肥悠着点
tjm9518 2009-2-9 19:42
去冬今春,我国北方冬麦区出现特大气象干旱,大面积小麦等越冬农作物受灾严重,各级政府部门和旱区农民对此高度重视。现根据有关方面信息,对此次旱情的发生发展作简要介绍和分析,并针对有关情况提出当前受旱麦田在灌水抗旱、化学除草和施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供各地参考。 全国:农作物受旱 1.53亿亩 去年 11 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稀少,造成了大面积的干旱。截至 2 月 7 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2.99 亿亩,比常年同期多 1.10 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 1.53 亿亩,重旱 4996 万亩,干枯 394 万亩,有 442 万人、 222 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 8 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 1.52 亿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 95% ,其中重旱 4879 万亩。 此次大面积气象干旱,主要由秋冬连旱和越冬期温度偏高引起。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 11 月 1 日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少 5 ~ 8 成。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少 8 成以上。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在出现旱情的地区,小麦等农作物不仅因受旱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干冷天气引发的干冻还进一步加重了农作物受害程度。其中,播种较晚的、种植密度较小的、土壤偏盐碱的这 3 类田块,小麦受灾最严重,重灾田小麦减产幅度估计在 20% ~ 30% ,部分田块绝收。 据气象部门分析, 2 月份有 2 ~ 3 次的冷空气南下,可能在上述地区形成有效降雨,遏制旱情发展,但不确定性较大。由于长期干旱,上述地区的旱情难以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并可能发生冬春连旱,对越冬农作物造成更大危害。 江苏:淮北地区旱灾开始显现 去年 11 月份以来,我省降水持续偏少。其中淮北地区降雨 24 毫米,比常年同期少 6 成以上;江淮之间 59 毫米,比常年同期少近 4 成。徐州西北部持续干旱,至 1 月中下旬旱情严重;淮北其他地区及江淮北部地区土壤水分长期亏缺,出现间断性干旱;沿江苏南地区农田土壤水分也处于亏缺状态,但尚在适宜范围之内。 当前淮北地区的旱灾开始显现。据 2 月上旬初统计,徐州、宿迁、连云港三市麦田显露旱象的面积分别为 298.2 万亩、 285 万亩、 130 万亩,分别占 62% 、 61% 、 40% ,其中严重受旱面积分别为 87 万亩、 50 万亩、 80 万亩,合计 217 万亩,占三市总面积 17% ,占全省 小麦 面积 7% 。农作物受旱的主要为早期发育迟缓。尤其是腾茬迟、错过最佳播种期的小麦,播种后持续干旱,导致出苗不齐,生长缓慢。与此同时,干旱少雨又进一步加重低温寒潮天气对越冬作物的冻害。 目前,全省在田越冬作物已进入返青期,大面积苗情长势基本正常,但如果旱情迟迟不能缓解,将十分不利于小麦、油菜春季恢复生长,无法为后期籽粒灌浆结实形成足够的营养生长基础,最终影响产量。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没有强冷空气和强暖湿气流影响我省,预计 2 月中旬我省天气相对平稳,气温波动不大,虽然在 8 ~ 9 日和 11 ~ 12 日有两次降水过程,但难以使旱情明显缓解。 根据我省旱情,省有关部门提出:淮北旱情较重地区,要根据旱情发展动态和近期天气预报信息,适时落实抗旱措施,必要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 2 月上旬,趁冷尾暖头,日均温在 5 ℃以上时,开闸灌水、浇水抗旱。有灌溉条件的稻茬麦田,要清沟理墒,采取沟灌洇水的方法灌一次透水;无灌溉条件的岗坡地、旱茬麦,要充分调度一切水源,采用软管浇灌。 麦田灌水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麦田出现旱情后,灌水或浇水是迅速缓解旱情的有效措施,但灌水不当又可能对麦苗产生其他不利影响,应根据苗情、旱情及天气情况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播种较晚、种植密度较小、土壤偏盐碱的田块,更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抗旱护苗措施。 1.尽量不在土壤封冻期灌水。 越冬期冬麦区小麦苗抗旱、抗冻能力一般强,特别是适期播种、越冬前有较大生长量的小麦,其根系一般比较发达,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抗旱、耐冻能力很强。在田间土壤封冻期,只要麦苗不出现严重的叶片枯死等症状,一般不要灌水或浇水抗旱。土壤封冻期对麦田灌水,会造成田面积水、结冰,对麦苗造成凌截危害(田面水分积冰时挟带麦苗地上部向上抬升,将麦苗拉断);较小的麦苗则可能因长期处于冰层中而闷死(考虑到目前小麦已由南向北进入返青期,土壤封冻时间不会太长,麦苗被闷死的可能性较小),或者被连根拔起(习称根拔),根系上移而受到严重冻害。考虑到近期旱情难以缓解,并可能出现冬春连旱,对受旱症状不太明显的小麦,如果有灌溉条件,可以等土壤解冻后趁冷尾暖头(一般要求在日平均气温大于 3 ℃,土壤能夜冻昼消时进行)灌一次透水,一方面缓解旱情,另一方面提高土壤含水量,蓄墒防止春旱影响小麦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 2.麦苗弱小的田块需防干冻 。播种晚或因干旱出苗迟的小麦,生长量小,根系不发达,主要分布于浅层土壤中,不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在田间干土层较厚时容易枯死。特别是耕作粗放、整地不精的田块,部分麦苗根系虚扎于松土层或土块缝隙中,更容易受到干冻危害。即使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当冻土层达到一定厚度时,麦苗根系吸水能力会严重减弱,遇干冷空气,地上部叶片水分散失,会出现生理性失水青枯症状,叶片卷曲、叶色变暗绿,严重时干冻而死。因此,对生长量过小的麦苗,在土壤封冻期灌水,往往达不到防止干冻伤害的效果。对这部分小麦,土壤封冻期采取增加覆盖的方法防旱、防冻效果较好;耕作粗放、田面有虚土层的田块,可以适当镇压,压实表土、弥合土缝(避免表土冻结和麦苗组织结冰时镇压)。如果田间土壤干土层厚,可以灌水,但应保证水分能快速下渗,避免地表积水、结冰。 3.群体数量小的增肥促进分蘖。 播种较早,但种植密度较小的田块,受干旱影响,麦苗分蘖少,田间群体不足会影响最终成穗数量和产量。这些田块麦苗一般能正常存活,土壤封冻期也一般不要灌水,可以等土壤解冻后及时灌水缓解旱情,并结合灌水增施肥料,促进麦苗分蘖,争取动摇分蘖成穗,增加成穗数量,争取较高产量。 4.盐碱地灌水严防返盐碱。 土壤偏盐碱的土壤,干旱时土壤溶液盐碱浓度增加,会加重对麦苗的伤害,影响麦苗生长。对这种田块,除应根据苗情、土壤墒情和土壤是否处于封冻期等情况决定是否灌水和什么时候灌水外,还应注意过量灌水会加重返盐、返碱,对麦苗产生更大的危害。在黄淮海地区,一些适合耕作的盐碱地,耕作层中的土壤水分为适合农作物利用的淡水或盐碱含量低的水(由降雨等形成),它们与处于下层的含盐碱的水不相连。春季对这些农田大量灌水,水分下渗,会打通上层水与下层水之间的毛细管,以后随着地表水蒸发,地下水会随毛细管上移,并在地表形成大量盐碱,使作物受到盐碱危害,严重的可能绝收。因此,对这些农田,应尽量采取浇水的方法抗旱,灌水时应速灌速排。 5. 苏南苏中麦田慎灌水。 目前苏南、苏中地区麦田土壤墒情一般较好,适宜小麦生长,部分田块还存在湿度过大等问题。有些田块麦苗出现叶尖发黄干枯等症状,主要是前期冻害引起的(发生冻害的田块,常出现麦苗心叶卷曲、叶尖干枯,有些新生叶片在近基部出现枯白冻伤段)。在没有明确麦苗发黄等确由土壤干旱引起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对麦田灌水。特别是播种较迟,目前田间麦苗较小的田块,灌水会造成返青期地温不能及时上升,不利于麦苗及时返青生长和分蘖,影响麦苗根系深扎和地上部营养生长,群体生长量也会减少,最终会严重影响产量。这些地区目前应加强田间沟系配套,保证旱能灌、涝能排。对一些高亢地,如果需要可以适量灌水,速灌速排。 受旱麦田施肥需防肥害和群体过大 适当增施肥料,是促进受旱、受冻麦苗恢复生长的有效措施,但施用不当肥料利用率不高,有时会使麦苗受到肥害,或者使麦苗群体过大容易引起后期倒伏。 土壤干旱时撒施肥料,肥分不能及时进入土壤,短期内达不到补肥效果,处于土壤表层的氮肥还会挥发损失,磷钾肥在地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会被表土固定,成为不能被作物利用的无效磷钾。土壤干旱的田块,最好打洞深施肥料。结合灌水或浇水撒施肥料,让肥料及时溶解并进入耕作层被土壤吸附,肥料利用率较高,是比较省工省力的施肥方法。肥料可以在浇水前撒施,或者在灌水后麦苗叶片上没有水时撒施。 施肥量应根据苗情和前期施肥量而定。前期施肥足的田块,一般不要施肥,如果麦苗受干旱或冻害较重,可以每亩用尿素 0.5 公斤加适量腐植酸叶面肥,加水 50 公斤喷施,促进麦苗恢复生长。如果前期施肥量不足,麦苗返青前和返青期也一般不宜大量施用氮肥,否则,受干旱或冻害重的弱小苗,在田间大量施肥后容易受到肥害;田间麦苗生长比较正常、群体数量比较大的田块,大量施肥后会造成返青期分蘖大量发生,群体过大。这类田块注意在返青期补足基苗肥就可以了,后期肥料主要在麦苗拔节初期施用。田间麦苗个体生长比较正常,但群体数量较少的田块,可以在返青期适当多施些肥料,促进分蘖发生,保证足够的成穗数量。 受旱麦田化除需保药效防药害, 在土壤干旱的情况下用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防效可能受到影响,有时还容易出现药害,应特别注意。 麦田麦田杂草生长缓慢,施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精恶唑禾草灵(骠马)等抑制杂草生长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后,防效会受到影响。适当增加用药量可以提高除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麦苗因受旱、受冻而生长不良的情况下,加量施用除草剂容易发生药害,特别是甲基二磺隆(世玛)等除草剂,一般不宜在麦苗受旱、受冻的田块使用,更不能加量使用。 土壤干旱时施用乙草胺等土壤封闭处理剂,喷药后药物不能很好地在地表形成严密的药土封闭层,除草效果会下降。适当增加除草剂用量能提高除草效果,但施药后灌水或遇大雨,容易对麦苗造成药害。 对目前土壤比较干旱田块,当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造墒,并加强麦田管理,为 2 月底 3 月初麦苗返青期使用除草剂化除创造条件,以后适时、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除草剂,保证化除效果,严防除草剂药害。 目前田间麦苗生长比较正常的田块,最好在麦苗返青至拔节前,气温升高而且比较稳定时,择冷尾暖头施用除草剂。如果此时土壤仍然比较干旱,最好灌水或浇水抗旱后施药,也可以适当加大用药量,加足水量喷雾。一般不要在低温期抢早用药,否则在低温、干旱的影响下除草效果很难保证。在田间土壤墒情比较适宜、麦苗生长比较正常,而田间杂草草龄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用麦极、唑草酮(快灭灵)等除草剂适当提早施药,提高除草效果,减轻杂草危害。 目前麦苗受旱或受冻比较重的田块,应及时抗旱,适当增施肥料,有条件的可以增施腐植酸盐类叶面肥,尽一切可能促进麦苗恢复生长,等麦苗健壮生长后再在麦苗返青至拔节前施用除草剂。如果在春季化除适期麦苗生长恢复得不是太理想,应根据草相尽量选用安全性较高的除草剂,防除阔叶杂草可以选用使它隆、快灭灵、苯磺隆、苄嘧磺隆等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可以选用进口骠马、麦极等除草剂。如果田间杂草草龄比较大,在麦苗生长健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除草剂的用量,但也应尽量选用上述安全性好、防效高的除草剂,以提高除草效果、规避药害。(水清)
个人分类: 栽培问题|3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