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行认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同行认可与影响因子
热度 18 DFLISWX 2013-5-30 10:40
科研人员(论文,项目,奖励,提职,引进)评价体系问题一直以来存有争议。 同行认可是国际学术界科技评价的基本标准。各学科几乎都有自己的行业学会。通过经常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科研人员通过学会这样的平台相互熟悉了解,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圈子”。学会是某一领域的学术团体,是由在同一学科相关分支的一群科学家组成。他们之间所从事的工作遵从相同或相似的科学原理,因此彼此间有共同语言和兴趣。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对其科研水平的评价莫过于学会了。因为学会会员对你的工作了解熟悉程度远胜过其它行业的专家,因此对你的评价相对客观公正。学会奖在某种意义上是同行认可的最高体现。 影响因子是目前国内通行的科研评价体系所广泛采用的。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678882.html 。我只是说,只唯SCI的做法需要纠正,应充分考虑同行评价的机制。SCI只是在不确定的评价体系中给了管理者一剂屡试不爽的“灵药”(看似公平合理,但很多科研成果是难以量化评定的),只凭影响因子评价带来的诟病贻害无穷。 任何一种评价体系,只要人为操作,都免不了缺陷。同行评价回避不了人际关系或利益竞争;影响因子又容易在评价中简单化,功利化,庸俗化。 每个学科特点,发展水平不同,但 常言道:“360行,行行出状元”。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只要你选了这行,并在此领域做到学科前沿,就应该是最好的。 影响因子可作为参考标准之一(即使同行评价,也不能脱离影响因子),但更要看你长期的工作积累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程度(稳定的科研方向,系统的研究成果,系列的论文比1-2篇 互不相干的 高因子论文更能全面的评价科研人员)。 影响因子看中的是表面(分数高低,定量),而同行评价才是看内容(实际贡献,定性),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给科研人员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其实,评价体系应该给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是为了生存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长期的压力会导致科学家们的“逃离”。制定一个“只要努力工作认真做事就认同”的规则远胜过快马加鞭的“紧箍咒”。
15597 次阅读|47 个评论
近年来我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认可情况
蒋高明 2010-9-18 08:57
蒋高明 笔者所带的研究小组,自2000年竞争上岗成立以来,取得以下标志性成果。这说明我们的科研成果已逐步 被国内外同行认可。在此,笔者非常感谢研究组同仁,尤其是毕业研究生以及在读研究生的辛勤劳动。 1) 奥地利学者 W. Larcher 主编的教科书《Physiological Plant Ecology 》 (第 4 版, Springer出 版社, 2003) 引用了本课题组的成果; 2) 在内蒙古正蓝旗连续进行的 5 年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效果,被 Science ( 317 : 314-316, 2007) 报道 ; 3) 我们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植物生理生态学》教科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该书被部分高校和研究所 作为教材或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4) 美国Nard Pipkin教授、D.D.Trent博士、Richard Hazlett教授、Paul Bierman教授合著的《地质与环境》引用了笔者 研究小组巴音胡舒生态恢复案例(2010, 第6版); 5) 我组关于气孔开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论文被Nature (424: 901-908, 2003)引用; 6) 蒋高明研究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方草地与全球变化创新团队5名骨干成员之一(2005-13); 7) 我们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主流刊物发 表SCI文章71篇;论文被引频次2375次,论文下载20251次。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49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实现同行认可与学术批判的和谐
yangwenzhi 2009-2-10 00:18
学术批判、同行认可是学术生态系统的生命特征,是维系学术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机的基础,是保证学术生态系统代谢和生长的动力源泉。同行认可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就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学术只有通过学术评价、学术批判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 同行认可的过程与学术评价、学术批判紧密联系。学术活动的本质是自由的而不是民主的,人们在学术活动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在这种观点只有少数人赞同的情况下,也不必放弃自己有依据的观点,而去认同大多数人的观点。在学术评价中,往往不请自来的学术批评是学术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待被批评的学术观点、学术结论被挑剔得忍无可忍,不得不进行反击的时候,学术创造力便受到从未有过的激发,正是在这种批评与反批评、挑战与应战的学术竞争、学术争鸣中,理论得到锤炼,思想碰出火花,方法受到洗礼,推动学术共同体不断地从相对真理逼近绝对真理。 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促进知识的原始创新。通过学术争鸣,相互讨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启迪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术创新能力。第一,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的参与者往往构成具有分散性,导致参与者间知识的异质性、互补性,为知识整合与交叉创造了条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剖析,更能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推动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跨学科的联合,从而促进知识的整合与集成。第二,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扩散,促进知识生产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的协作,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这种转化与应用主要体现在降低知识转移的交易成本和创新的转换协调成本上,因为它具有信息传递作用,有利于学术信息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生产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协调,有利于降低知识转换成本和协调成本,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同行人可要求公开学术成果的优先权,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扩散,在降低知识的交易成本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使后来的学者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享有已有知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可促进知识生产的协作,知识资源的共享、流动、转化。第三,通过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联系同行,形成与同行的学术信息互通,接受同行的认可,形成自己同类学者的学术规则、学术标准,从而形成各种学术共同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学术共同体的机制、促进学术信息对称、促使同行和谐、形成学术体制等。 学术交流是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的基本形式。黄和平、刘松年等研究认为,学术交流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互动性、包容性、质疑性、争鸣性等特点。在学术交流中,凭借真知灼见、凭借学术造诣得到同行的公认,学术交流崇尚真理,不崇拜权威和资历。学术交流是探讨尚未形成定论或形成定论但有新发现的学术问题,不受任何理论和学派的约束,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学术交流跳出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的圈子,获取学术资源,了解到研究对象的现状和运动的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学术交流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和启迪,帮助人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探讨的问题产生更明确的认识。学术交流鼓励不同的理论、不同的学派进行交流、沟通,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发展,不允许有学术霸权的出现;学术交流兼收并蓄,消化吸收不同的思想,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学术交流针对未定论的学术问题,经过审视做出探讨、提出看法,对其他学说的解释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在质疑中获得新的认识和见解。争鸣是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凡是学术交流,必要进行学术争鸣;凡是学术争鸣,必是进行学术交流;凡不是学术交流,必不会进行学术争鸣;凡不进行学术争鸣,必不是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不同的学派,通过提出问题、进行评价、发生争论,各自都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自认为正确的理论和学说,批驳自己自认为错误的理论和学说,结果使道理越辩越明,推动学术繁荣,促进科学进步,从而促使各种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科技社团要勇于担当学术评价和学术批判的使者。学术交流是维系科技社团组织、凝聚学人的基础。科技社团确能让科技工作者获得学术交流的满足,并让科技工作者从中获益。但是,由于我国科技社团受到学术生态的影响,其学术交流不同程度被异化。第一,保持学术组织的本性。科技社团缘于学术交流,是学人结社形成的组织,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组织载体,学人治会决定科技社团所有职务都应由在本学科有较高造诣的学者担任。但是,我国现实情况是无官不成学会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会轻学变了味。一些科技社团的其他职务,大多由类似行政化的推选方式产生,不是根据学术造诣推选产生,不少科技社团仍在政府体制权力安排下生存和发展,甚至变成政府直属的另类机构。这虽然加强国家(政府)对科技社团的管理,但结果是一些科技社团变成政府的人事工具、老年俱乐部、交谊俱乐部等。第二,担当学术的守望者。由于权力主导的科技评价取代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政府或管理部门成为学术共同体的守门人和学术的守望者,科技社团的学术评价活动,如学术交流成为一些科技工作者认为可有可无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冲淡了科技社团的学术浓度,弱化科技社团的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基础,导致学术交流有效需求和供给能力不足。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往往不能纳入科学研究计划中,特别是一些出于兴趣的学术交流更无法进入计划,在利欲追逐的心态下,造成其真正有创新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数量少、质量不高。在一些学术交流场面上,已不完全是神圣的学术殿堂,而是成为一种缺乏学术质疑、缺乏学术争鸣、缺乏学术批判,一些学人品味世俗的场所,人与人交流很少有学术气味,多是家长里短;学术社团成了世俗权力世界的影子,使得一些学术组织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翼而飞;学术活动常常是成功的学术明星表演活动,使一些学术活动中的庸人和俗人多了,学术事业庸俗化。一些学者对学术会议不肖一顾,或只顾自己作报告,而从不听别人做报告,或有出场费才愿意到会作学术报告,一些科技社团学术活动中的急功近利,单纯把学术会议作为盈利的工具,使其学术活动尊严丧失,败坏了学术交流风气,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也败坏了科技社团学术交流的声誉。一些科技社团的学术活动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一方面科技社团内部各立山头,分支机构越来越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组织横向、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活动越来越困难。第三,充分利用好学术工具。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确立科学发现优先权、发布和记载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争鸣和学术批判的平台和工具。然而,一些学术期刊缺乏学术公正与学术尊严,学术质量和水平较低,充斥着假冒伪劣的学术垃圾。在简单、幼稚、机械的学术评价制度面前,由于获得学位、职称、晋级、评成果等都与论文挂钩,论文发表期刊档次、论文数量成为评审体系追求的目标,一些学术机构只认学术期刊的门第,不问学术论文的质量,学位、职称主导下的学术期刊发展模式虽为一些学术期刊提供生存资源,使得其处于高枕无忧且有利可图的情境中。但这些学术期刊在真正的学者面前,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 科学共同体要大力倡导质疑,让学术回归本位。学术须真正回归本位和实现本源动机,必须建立完善以科学共同体为后盾,以同行认可为基本价值取向、权力与学术剥离的学术交流机制,倡导学术质疑。学术成果要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同,必须倡导争鸣与质疑,要敢于质疑、鼓励质疑,为质疑者创造宽松、平和的学术自由环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追求科学真理,遵守科学道德,鼓励学术争鸣,提倡合作精神。正确对待和评价学术研究的成败,制定学术交流的行为规范,倡导创新文化,营造有利于科技自主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社会环境。要避免学术的新观点因其标新立异与传统观点不一致而被扼杀,或因提出者年轻尚无社会声望而遭到学术界的冷漠的现象。要给创新理论观点以精神上的支持、理解和共鸣。要为新理论、新观点的自由发展创造适宜的生存和传播拓展的空间,使其免受传统观点的强大压力和扼杀,提供适宜学术讨论、争辩、切磋平台,如小型讨论会、沙龙、论坛、期刊发表等,使其获得从不同角度补充和完善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机会。同时,要为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提供机会,造就各种学术观点生存竞争的环境。要十分关注青年科技工作者,不要只盯住那些已经成就的科学家,而是要把眼光和视角更多转向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多为他们提供学术服务的机会。 科学共同体不能折腰事权贵。前一段时期,《科学时报》有一篇时评,说的是两个案例,对待学术问题的两种态度。一位是首都师范大学讲师檀作文:曾在他的学术文章中称李白曾是古惑仔遭到学术质疑。后来他发表声明,称读者如果读过其书后,在感情上受到伤害,他深表歉意;他指出,这本书理解和表达上可能存在不准确的地方,他甚至透露说,因为这本书引起的争议,学校领导也找他谈了话,还对他进行了批评。另一位是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学沃特.丘吉尔教授:他在9.11事件后,发表了一些言论,并被认为是同情恐怖分子,州长对他大加批评;很多愤怒的人们试图抵制他的演讲。然而,在几十名警察现场维持秩序的情况下,这位留着披肩发的教授如期发表演讲,并直言不讳:我不是为州长工作,我是为学生工作。我不认为我需要道歉,我决不退后一英寸。科学共同体要始终保持学术上的独立精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要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不能因为某些因素而学术立即退步。 科学共同体学术场合要始终保持平民风格。蒋高明研究员指出,在一些学术会议上,领导、院士等学术权威高高坐在主席台上,这本身就和学术会议的初衷平等交流背道而驰,也不符合质疑、争论的科学精神,科学应该不论出身,不论英雄,只论学问。在国外,科学家里的大腕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院士等),与一般会议代表一样,认真听会、认真思考,并提出问题。国内研讨会大腕发言不守时间,尤其是个别资历高些的人,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占用了别人的时间,主持人又不好意思阻止,这样交流的机会是不平等的。蒋高明讲述了自己的一次尴尬经历,2001年,他组织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请了一名院士作报告,考虑到该科学家的名气,我们安排了30分钟的大会发言,一般代表是15分钟,给了这位院士一倍多的时间。结果这位院士讲了1个半小时,将后面澳大利亚学者的时间(15分钟)都挤占了,气得这位老外马上就退房间离会。那情景好不尴尬。学术活动中,把学术话语权交还科学家。学术话语权分配是决定学术活动参与者动力、成效的关键;不同的学术换语权分配比例,形成不同的学术效果。
个人分类: 学术人生|335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